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范文
时间:2023-08-18 17:48: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数量分析思想;新挑战;发展趋势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共同组成了现代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主要是研究经济资源的利用,包括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货币理论等,是从宏观的角度来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发展与走向;而微观经济学则是研究个体经济和活动,比如独立的生产个体户如何合理分配资源,才能使得单位资源所创造的利益最大化或者独立的消费者个体如何利用有限的收入条件购买到更多实惠的产品。研究显示,微观经济学在发展过程中受数量分析思想的影响比较大,可以说两者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
1微观经济学数量分析思想概述
微观经济学指的是以资源稀缺为前提,研究个体或企业的资源分配方式,并分析这种分配方式对整个经济体系的影响。微观经济学的研究主要分成三个部分:经济部分、市场福利部分以及策略部分。经济部分主要包括消费者经济理论以及企业经济理论;市场福利部分主要包括市场局部均衡理论、市场一般均衡理论以及社会福利理论;策略部分包括信息经济学、拍卖设计论、博弈概念论等。所以,微观经济学从内容上更多地体现了数字化趋势,而非文字化趋势,尤其是对于高级的微观经济学,基本是用公式和方程来进行假设和结论。方程公式相比几何语言虽然不够直白,但是其逻辑严谨性和推理实用性都比较强,得到的结论也准确可靠、有理有据。所以微观经济学在发展过程中所用到的研究方法一直都是数量分析方法,数量分析思想早已经慢慢融入到微观经济学研究当中[1]。
2微观经济学在现代遇到的新挑战
微观经济学自创立发展到现在,理论已经非常丰富,其研究的内容也很复杂。如果抽丝剥茧,微观经济学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方面:(1)市场经济方面:微观经济学主要包括供求关系理论、市场势力分化和结构理论、市场核心理论、市场不确定性理论。这个系统中的市场均衡理论、市场失灵理论等都是高级微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2)个体经济行为:从个体经济的角度来看,微观经济学主要包括消费者理论、企业经济理论、企业竞争理论。这个系统中的个体决策理论、社会福利理论等都是在高级微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微观经济学发展至今,其理论内容已经非常丰富,但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复杂程度也不可轻视,所以现代微观经济学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2.1经济理论的实际应用
微观经济学里面有许多种定理和公式,还有许多种经济模型和经济原理等,这些定理公式都是通过对多种经济问题的研究总结出来的,是微观经济学的精华所在,具有非凡的学术价值。但是在研究这些经济学定理公式时,都是预先设立了一个或者多个条件,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才能将定理公式运用于其中。如果条件不符却强行使用,则会使结论发生较大的偏差,变得不准确。在实际情况中,由于经济情况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具备的条件太过复杂,无法完全满足定理公式的预设条件。有时候有部分条件满足,可以使用设置变量的方法,对经济模型进行改良,重新检测数据,但是这样还是会对研究的结论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有一些微观经济学的理论非常抽象,一般人很难理解,如果将这些理论投入到实际情况当中,很少有人能娴熟地运用,所以难以解决实际经济问题[2]。
2.2经济理论缺陷的完善
由于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十分复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微观经济学理论还没办法完美地解释某些实际的经济情况,这说明微观经济学理论本身还存在一定的缺陷。理论的研究是一个慢慢发展的过程,理论的创新与完善都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逐步进行的。微观经济学中某些理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被逐渐完善,但是还是存在缺陷未被发现,所以缺陷被完善的过程就是理论发展的过程,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3经济行为的不确定性
在实际的经济行为当中,存在着“不确定性”,即人们无法确定某一经济行为是否会发生,也无法预知该经济行为发生以后会引发怎样的后果,对于该经济行为的发生概率、事件影响一无所知。所以在对实际经济行为进行研究时,永远只能围绕当前的研究目标展开,而无法确定下一个研究目标,这就使得研究进展受到了限制。
3微观经济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3.1微观经济学出现新的学科分支
在当前经济环境日趋复杂的情况下,传统的微观经济学理论分析方式已经无法很好地满足现代社会经济的需求。经济数据分析是一项很精确的数据分析工作,需要对结论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做出保证。传统微观经济学的理论运用于实际经济问题时,可能会由于假设条件的不满足,使得理论分析所得到的结论与实际情况有所偏差。所以,需要对微观经济学的理论进行细化,创立新的学科分支,使其精确度提高,适应更多类型的经济问题[3]。
3.2微观经济学研究领域更广泛
随着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微观经济学已经不仅仅研究经济学问题,还能对其他领域的问题加以分析,比如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生活研究,根据家庭每个成员的日常消费活动和生产活动来进行有效的资源分配,做出合理的决策等。
3.3微观经济分析与计算机技术结合
计算机技术与微观经济分析的有效结合可以使得微观经济的结论更加准确,且具有科学性。计算机在对经济数据进行分析时是按照特定的程序运行,期间会产生更少的错误,分析结果比较准确。
4结语
微观经济学发展至今,理论体系已经非常成熟,但是现代经济体系也是十分复杂,所以微观经济学理论的运用遇到了许多新的挑战。对于这些新挑战,微观经济学家要加强学术研究,增强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实用性,为微观经济学的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喜峰.国内数量经济学研究前沿———兼述中国数量经济学会2015年(福州)年会[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6,33(02):156~161.
[2]舒燕.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可实验性和实验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10):206~209.
篇2
关键词:诺贝尔经济学奖;现代微观经济学;发展
通常微观经济学上的创始人被认为是亚当•斯密。自其以后,微观经济学有了十足的进展,至19世纪30年代,已经建立起微观众经济学体系,但这并不意味着微观经济学如马歇尔预言般达到高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微观经济学有了更大突破,其中显著代表就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诸多成就。从微观众经济学理论出发,诺贝尔经济学奖理论在管理经济学上挑战完全理性假设,公共经济学上进行理论突破,管制经济学上开辟实证研究,劳动经济学上进行理论修正与补充,福利经济学上深化不断。诺贝尔经济学奖从1969年开始,已有47年历史。通过分析微观经济学研究领域,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理论成果上看有微观经济学理论的进步、研究领域的变化和研究方法的应用,发展趋势更加综合、多元、交叉。
一、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看微观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应用
微观经济学在诺贝尔经济学奖中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应用创新。一是一般均衡理论应用。作为数理经济学的一种重要创新,其从公理化角度研究经济系统整体均衡的稳定性、有效性、存在性,被当作西方主流经济学,其基本方法在微观与宏观经济学中都应用广泛。一般均衡体系由萨缪尔森提出,使其成为统一处理各种经济问题的一般方法,希克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完善,动态一般均衡理论建立,并将规模报酬因素引入,结合起资本与投资理论。二是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应用。约翰•福布斯•纳什通过不动点定理,使均衡点的存在得到证明,奠定了博弈论一般化的基础,海萨尼对不完全信息博弈领域进行了新的开辟,让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得到发展,维克里与莫里斯开创了不对性信息条件经济激励理论研究,并成为西方现代经济学的基石。三是资源最优分配理论应用。通常资源配置的完成依靠价格体系的调整,康托罗维奇首次提出解乘数法,在资源最优配置问题中引入线性规划方法,将定性研究发展到现实计量阶段,赫克曼与麦克法登则建立了微观计量经济学理论,使统计方法与经济学理论相结合,在个人、家庭、企业统计分析应用中广泛,使经济信息在反映社会本质上更深刻。四是行为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应用。该经济学研究领域新的开创依赖于卡纳曼与史密斯的研究,提供了克服西方主流经济分析方法关于基本方法论困难的解决出路,提出期望价值理论遵循条件,使实证经济学方法的缺陷得到弥补,推动了经济理论现展。
二、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看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一)经济学的解释力因经济学的放松与拓展持续增强
经济学理论大多建立的基础为一系列假设和假说,假设又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一种非现实主义抽象理解。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历年理论来看,研究微观经济学主要通过理论程度、信息确定性两条主线,再结合放松假设,向现实世界不断走近,以拥有更强的解释力。在20世纪50年代后,人们逐步认识到依托“经济人”假说的完全理性决策理论为理想模式,难以在实际中有效指导决策,而多数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重要理论贡献,正是建立在逐步放松的理性假设上,让更加复杂的人性假定来替代“经济人”假设。此外,从诺贝尔经济学奖也可以分析出,对于完全信息假设经济学家已经开始逐步抛弃,转而研究不完全性信息与其下的人类选择行为问题,让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发展空间更大,并使其作为经济学分支有更强的现实世界解决力。信息经济学着重分析研究人性假设与外部环境的决策约束因素,数量化不确定性,在激励理论、产权理论、契约理论的模型构建上给予方法论基础。不确定信息对新古典主义理论前提进行改变,开创了新的经济学理论空间。在放弃交易成本为零假定后,交易成本理论得到了更广泛应用,在真实世界更准确审视上拥有了更有力工具。从该角度来看,微观经济学的发展道路为对非现实主义旧的假设不断放弃,让假说向真实世界更加靠近的成长过程。
(二)经济学研究方法与领域综合性、多元性、交叉性特征更加明显
综合诺贝尔经济学奖近年来趋势,微观经济学里获奖理论在研究上更趋向于数理化,且分析方法显现出综合性、多元性的特征。在经济学中数学的应用主要表现在:数学结合经济理论,开创数理经济学;数学、统计学结合经济数据,通过计算机定量分析。诺贝尔经济学奖在研究范围上,学科研究越来越广泛,并推进经济学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围更加多元化。多元化的倾向表现使得经济科学能逐步独立并树立一元化地位,逐步向人口经济学、管理经济学、法律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实验经济学等实现多元化发展,使得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多元性、综合性、交叉性与前沿性特征更加明显。
三、结束语
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看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发展可以通过前人成熟的理论体系知识,更大程度地理解与掌握单个社会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对多样化假定条件、非经济化研究领域等发展趋势更加透彻、了解,使学科知识能更好转换成社会生产力与社会财富创造驱动价值力。
作者:夏侯健丹 单位:新余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教学;理解;掌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4-0290-02
一、微观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1890年,马歇尔(1842 —1924)发表《经济学原理》,初步建立20世纪微观经济学。这是对19世纪边际效用论及其以前的庸俗经济理论进行综合的结晶。该理论率先采用“经济学”以代替传统的“政治经济学”一词,以完全竞争和充分就业为基本假定、运用边际分析和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系统阐述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创立了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构成20世纪微观经济学的主体,后经过20世纪中期的扩展,微观经济学不仅研究内容有所扩展,如增加了一般均衡理论、建立了福利经济学,而且研究方法得到创新,如引入数理经济分析法、博弈论等,还关注经济理论的实践应用。
微观经济学研究资源稀缺性条件下社会经济主体的决策与选择问题。属于“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下的“西方经济学”二级学科,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高等教育中,微观经济学不仅已经成为所有经济类课程和经济管理类课程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也成为大多数非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课程。微观经济学作为一门基础性、思维性、理论性和实用性并重的课程,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课程体系中具有平台性和不可替代的基础性意义
学习该课程要具备一定的《微积分》知识。要学好《微观经济学》,需要具备《微积分》的知识。这要求学生要把微积分课程学好,这对学习好《微观经济学》课程有很大帮助。而学习好《微积分》课程本身又具有一定的难度,加上经管类的学生是文理兼收,特别是对于文科生,学好《微积分》非常困难。《微积分》学不好,对于理解《微观经济学》课程的相关内容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比如对于利用数学方法推导利润最大化的原则,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有的学生在做题时,计算方法知道,可是由于没有较好地掌握求导公式,导致计算出错误的结果。
二、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1.该课程难度大。《微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组成部分,它的知识体系来源于西方。故《微观经济学》教材有国外的原版教材,还有把国外的书翻译过来的教材,还有就是国内作者所著的教材。前两种教材的思路都是西方人的,造成国内学生理解的困难。即便是国内作者所著的教材,其内容也都是西方的,其中的一些假设、案例不符合中国的实际,会让学生感觉比较生疏,造成学生理解的困难。该课程中的很多概念、理论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全新的,接受起来难度大。此外,这门课的内容逻辑性强,前后章节联系比较大,所以,如果前面的内容掌握不好,要学好后面的内容,更是难上加难。还有就是这门课所涉及到的图形多,坐标的表示又与数学上所学的相反,这些都增加了这门课学习的难度。鉴于上述原因,再加上《微观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和基础课,该课程都安排在大一下学期,而此时,这些学生刚接触了一两门经济管理方面的课程,对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更是刚刚接触。而对学生本身来说,因为这门课是考研课程,所以,一部分早早立志考研的学生,会下工夫去学;而对于其他学生,特别是把大量精力花在兼职上的学生,花在学习上的精力有限,就会选择知难而退,学习积极性不高而影响教学效果。
2.该课程内容多。《微观经济学》包含的内容很多,它包括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论、要素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学和微观经济政策等等,而这些理论本身又各自包含很多内容,如市场论又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垄断市场。虽然这门课逻辑严密,学生们依然会觉得内容繁多,要全部掌握比较困难。该课程涉及的知识领域面非常广阔,如数学、金融学、财政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和心理学等等,无论对老师或者学生,要求都很高,很多人望而生畏。
3.缺乏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在大学教学活动中,老师一般都是站在讲台从上课讲到下课,学生坐在下边听边记的教学形式,学生只能理解和记忆教师所讲的内容,把主要的精力都投放到记录、整理和背诵课堂笔记上,很少有同学去主动学习和研究同课堂教学有关的经济学知识,也很少能独立进行社会调查和独立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在经济学的课堂上缺乏老师与学生的双向沟通,缺少学生与社会的双向沟通。大多数教师也缺乏所教专业的实际工作经验,因此,讲课的针对性也不强。
三、解决的对策
1.学好微观经济学应多做习题。做练习题的目的是检查学生对经济学概念、原理的理解,然后再让学生运用经济学原理解决所提出的经济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采用启发式和对比式教学。启发式是一种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启发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实施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教师在转变传统教学方法观念的时候,还应该加强对学生学习中国本土案例兴趣的教法。由于微观经济学理论性强的特点,应理论联系实际,多运用本土化的案例开展讨论、解释微观经济理论,以启发学生的思维。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微观经济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把学习微观经济学的潜力挖掘出来,从而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微观经济学》一些章节之间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如果注意对相关内容的对比,就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供给理论和需求理论的比较,二者的概念、影响因素等大都一一对应。又如,消费者行为理论和生产者行为理论在结构上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消费者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以预算收入为约束条件,而生产者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一定的成本为约束条件;在几何图形的分析上,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和生产者的等产量曲线、消费者的预算线与生产者的等成本线具有相似的特征,消费者消费的均衡条件与生产者生产的均衡条件具有相似的形式等等。再如,在市场理论部分,不同类型市场的含义及长短期均衡的分析都具有相同的过程,如果在讲解的过程中注意对比不同类型市场的异同,就非常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3.突出对图形的讲解。在《微观经济学》里,有大量的图形。学生如果对这些图形不理解,想死记硬背就太困难了,也会漏洞百出。而一旦学生理解了这些图形,会帮助他们掌握相关的理论,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这就要求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加强对图形的讲解,讲清它的推导过程,不但要让学生掌握某个图形是什么样的,还要明白它为什么是这样的。同时,还要注重图形和理论的结合,让二者相得益彰,使学生能够作到通过图形来理解和阐述相关理论。比如在讲解需求变动和需求量变动这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时,就可以通过图示法来说明。图表可以清晰地说明了需求量变动是指由于商品本身价格变动引起的消费者购买量的变化,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价格本身不变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动。又比如,在讲解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时,把概念和画图结合起来,更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再比如,在讲解斯威齐模型时,通过它的假设条件可以画出弯折的需求曲线模型图,结合图形可以很清楚的推导出寡头垄断市场的价格刚性。此外,在《微观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还有其他要注意的问题。如,《微观经济学》中的很多名词都有英文缩写,也要求学生掌握。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些缩写,需要教师把这些概念的英文表达告诉学生,从而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又如,还可引导学生阅读课外经济读物,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书籍。包括经济思想史,一些经典著作,反映经济学最新研究成果的期刊如《经济学动态》等,介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研究成果的书籍,还有经济理论应用方面的书籍如茅于轼的《生活中的经济学》等等。这样即可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声音的大小、语调的抑扬顿挫、表情的丰富程度、语言的幽默诙谐、板书的工整程度等都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总之,《微观经济学》教学就像是一门艺术,不可能达到尽善尽美。而作为任课教师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不断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思考,经过不断地改进,让我们的教学趋向完善,进一步地提高教学效果。
4.穿插讲解式案例教学。穿插讲解式讲授案例侧重于讲述与解释方式呈现案例,用于说明和论证微观经济学原理与规律。教师在讲解某一章节基本原理过程中,可以使用各种案例作为理论的一部分穿插其中,使学生通过案例理解基本理论问题。这一形式主要用于理论讲解过程中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如在讲授“机会成本”的时候,可以结合学生自己选择就业还是就学来解释,机会成本的含义就是当选择了就学而放弃了就业,失去了四年就业应该获得的最大收入,这个被放弃的最大收入就是就学的机会成本;在讲效用理论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时,学生难以理解,就以学生自己喝水的亲身体会为例,渴了喝第一杯水特别舒服、到第二杯舒服、到第三杯不舒服,甚至最后难受,以此讲解说明效用理论和边际效用的递减规律;通过邻居种花及工厂污染来讲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通过“囚徒困境”和“田忌赛马”等案例讲授简单的博弈论等等。此外,还可以引人国内外有关理解经济学原理的寓言故事、历史故事等作为案例,使学生真正在心理上“乐”起来。通过所学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学生感到了微观经济学就是身边的学问,学习的兴趣高涨,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微观经济学理论。但这一形式的案例不能过于复杂,最好是一些对重点、难点能阐述透彻的小案例。这要求教师自己能深刻地理解和思考现实生活,组织和积累一些案例,在课堂上能信手拈来。穿插式讲授的方法主要是知识点案例,能起到加强学生理解知识点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4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 刘施扬.《微观经济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改革的探讨[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8,(12).
[3] 张秋.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科技经济市场,2009,(8).
篇4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5月23日
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源稀缺条件下社会经济主体的决策与选择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微观经济学作为专门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稀缺资源有效配置的学科,已成为高校经济类和管理类学生的必修课。这门课程具有应用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对培养学生经济学特有的分析问题的思维和扎实的财经知识基础、顺利开展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提升实际工作的能力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对该课程的教学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已被诸多高校经济学教师所关注。
一、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是一门特点很鲜明的课程。
首先,它的基础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程的基础性。微观经济学作为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学好其他学科提供了平台。比如,市场营销学作为一门专业课,是对微观经济学中市场供求理论的深化和延伸;生产管理是对生产理论的深化。二是学生的基础性。微观经济学一般都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在学生成长的历程中缺乏对经济活动的了解,学习该领域所需要的知识背景基本是空白状态。从应试教育走出来的学生初次接触到专业课程,总会出现畏难情绪。但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经济思想,让学生有全新的思维方式理解经济现象,解释经济问题,做出合理决策。三是教师的基础性。微观经济学是一种“舶来品”,起源于对西方市场经济的研究,故这门课程的原版教材或后翻译过来的教材教师初次接触时也感觉存在困难,并且大多数教师缺乏所教专业的实际工作经验,所教授的内容只能停留在表面。
其次,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围绕价格波动形成了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结构理论、要素市场理论等。这些理论中结论的成立都包含有相应的假设条件,但往往这些假设又与现实不符,学生缺乏实践经验,理解起来非常困难。与此同时,微观经济学课程中出现诸多图表、模型也让数学基础欠佳的同学觉得非常抽象。
经济学是一门拥有强大的分析工具的学科,其分析方法和逻辑被其他社会科学,如法律、政治和社会学等广泛借用,甚至在工科类专业其产品的推广和销售中也会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由于它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如何学好、教好微观经济学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微观经济学教与学的困境
微观经济学作为高校经管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普遍能认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也投入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但由于他们缺乏对社会经济运行的认识,对经济理论的理解、经济现象的分析只能局限于自身有限的经历,其抽象性和复杂性使得许多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在他们看来,该课程中所涉及的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等就像一堆支离破碎的理论块无序地堆积在一起,同时课程学习中涉及的知识领域非常广阔,如管理学、心理学等,学生越发觉得混乱和茫然。另外,数学已成为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微观经济学中很注重高等数学的运用,这对低年级的大学生来说无疑又平添了难度。同时,现在学生自主学习方面表现欠佳,很少有人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仅仅满足于教师课堂所布置的习题,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而微观经济学的学了教材以外,还应该广泛阅读许多参考教材,并能适时地浏览精品课程网站,所有这些对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是难以做到的。
就教师而言,由于微观经济学较为抽象,尤其在大学授课过程中,缺乏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研究和选择,还是采取以“讲解为主、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其讲授也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灌输和死记硬背,学生只能孤立、零碎地知道微观经济学的各个理论。笔者在听课过程中发现,有些年轻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初始教学没有勾勒出微观经济学整体框架结构,导致学生未能形成对该门课整体内容之间逻辑关系的认识,这样就容易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另外,为了活跃课堂教学,教师应理论联系实践,多运用生活中的案例来讨论、解释微观经济理论。但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受阅历所限,所使用的案例还是沿袭前人使用的,没有创新也没有联系学生实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多方位设计,趣教微观经济学
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重心。微观经济学的教育也应以创新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自我更新自我学习能力,从而使其具有持续的竞争力。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经济学理论并不是一些现成的可以用于政策分析的结论。它不是教条,而是一种方法、一种智力工具、一种思维技巧,有助于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微观经济学教学最重要的目的是教会学生经济学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方法。萧伯纳曾说:“经济学是一门使人生幸福的艺术”,而要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快乐,就需要通过教师精心的设计,完成这门课程的教学。
篇5
关键词:管理人才;培养;微观经济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6-0138-01
1 微观经济学对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作用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如何有效率地分配使用稀缺的生产资源,以达到既定目标的社会科学,管理学是研究管理者如何对组织有限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以实现组织目标的社会科学。经济学和管理学作为两门独立的学科,其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基本假设是有区别的,但经济学是管理学理论基础,管理学思想的萌芽、理论发展都是以经济学为基础的,经济学还为管理学提供了分析工具。由于培养目标不同,管理学科的经济学教学与经济学科的经济学教学是不同的,经济学科的经济学主要是关于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的研究,侧重社会整体公平与效率,为政府制定政策服务,重在培养学生理论分析和研究能力;管理学科的经济学侧重微观经济组织和个体的研究,主要为企业的决策与经营服务,注重实用性,重在培养学生经济思维方式和理论运用的能力。
微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研究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问题,微观经济学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的考察,分析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行为以及市场均衡的实现,因此,微观经济学对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尤为重要,其作用体现在:
(1)理性思维方式的培养和认识能力的提高,通过微观经济学的学习使学生认识资源稀缺性和选择的必然性,了解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并最终形成经济理性思维和认识能力,这种思维方式和能力将帮助管理专业的学生――未来的管理者能够认清管理活动中经济问题产生根源及解决途径。
(2)后继课程的基础。微观经济学是管理专业课程的理论基础,在会计学、统计学、财务管理、战略管理、运筹学、运营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课程中都会有微观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运用,如统计学中需求曲线的拟合、指数分析,市场营销中市场分析、定价策略和原则,财务管理中成本分析、筹融资决策、投资理论,战略管理中环境与条件的分析、博弈竞争与战略选择,运筹学与运营管理中的最优化分析、设备经济管理、库存管理,国际贸易中的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理论,关税理论等。
(3)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微观经济学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分析工具,如最优化的分析方法在价值工程得到具体运用和发展,成本收益分析也成为管理学中经济原则的体现。而现代微观经济理论更是为组织结构与组织规模、管理成本与激励约束、厂商的竞争与合作等诸多管理活动中的问题提供了分析和解决的依据。
2 管理专业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设想
微观经济学对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至关重要,但由于微观经济学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管理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困难,经济学被称作“沉闷的科学”、“最难学的课程”,在实践环节中也表现出应用能力较差。为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管理专业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提出看法。
2.1 注重理论性与实用性结合
微观经济学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系统性,同时又有较强的实践性。但传统的经济学教学本质上是应试教育模式,教学方式较为单一,灌输式的课堂讲授,理论脱离实际,学生中死记硬背,高分低能的现象非常严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不仅要学生“知”,更要懂得如何“行”,注重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为适应这一要求,微观经济学教学肩负的任务不仅要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既要突出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重视微观经济学的结构,又要体现经济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讲好基本概念,讲清基本原理,理论联系实际。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经济生活实际讲解原理使学生体会到经济学不再是空洞乏味的模型,而是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且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理论。在案例教学中,不仅可以传授知识,还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讨论训练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有效地应用所学理论知识,有利于学生分析判断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为此要求教师要注意搜集资料,结合教学的重点、难点选择典型的案例来进行分析,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
2.2 将微观经济学教学与管理专业结合
首先,教师应对管理学科及专业课程有所了解,在讲授时联系相关课程的知识,使学生理解微观经济学对管理学科的基础作用,同时在学科背景下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分析工具。
其次,注意教材的适用与内容的选择。目前多数学校采用人大版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这本教材是国家级优秀教材,系统、规范,但由于是面向经济学专业的,管理专业学生学习时,就显得内容过多,程度较深,为此教师应在教学内容上针对管理专业有选择地讲解,重点介绍供需理论、效用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
第三,采用专题形式介绍微观经济学新发展。近年来经济学与管理学相互渗透,出现融合趋势,经济学的现代企业理论及决策理论在管理学的发展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例如,管理学的企业组织理论中的组织设计和组织发展大量借鉴了经济学现代企业理论的研究思路和成果,而契约经济学、产权经济学和交易成本经济学为组织结构和组织规模问题、组织中的冲突和协调问题、契约机制和契约关系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管理中的成本、内部人控制等问题的解决、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正是依赖经济学的委托理论与博弈论。因此,采用专题形式介绍这些与管理学密切相关的新思想、新理论对于管理专业学生而言非常有益。
参考文献
[1]逢锦聚.关于我国经济学教学改革的若干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8,(5):31-33.
[2]黎诣远.管理学科的经济学[J].经济学家,1998,(5):81-82.
[3]高核.管理学与经济学的融合及未来发展[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21(1):121-123.
[4]黄钟仪,刘蓉.经济学传授中的思想与技术[J].渝州大学学报,2001,18(6):56-59.
篇6
一、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1.课程内容方面。第一,理论多且抽象。微观经济学又被称为价格理论,其主要包括了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结构理论、要素市场理论等。理论抽象,一方面是因为这些规律属于社会科学,不像自然科学那样可以在实验室内再现,学生由于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对于理论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例如对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学习,学生很容易能感受出来,但是进一步在研究消费者行为时,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时消费者行为最优[1],这就使得学生感觉到很抽象;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些理论的总结,是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为前提的,与我们国家的国情背景、市场经济发展现状、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方式以及假设的条件均有区别,比如说这些理论中的每一个结论的成立都包含有相应的假设前提(“经济人”假设和完全信息假设),这就使得学生在理解一些结论时,往往很难和现实直接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这些理论时有一定的难度。第二,图形多且复杂。微观经济理论的研究主要以定量分析为主,其理论的得出与变化,往往通过图形来形象直观地再现,并且一个最终结论的得出可能需要借助很多图形来推导。因此,学生想要把微观经济学理论理解透彻就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研究一些复杂的图形。一些能够静心琢磨的学生在课后的复习中会发现,借助图形来学习微观经济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收获不小。第三,数学知识运用广泛。在微观经济理论中,广泛地运用数学推导和数学模型来论证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如需求函数与需求曲线、供给函数与供给曲线、生产函数、成本函数等运用的都是高等数学的函数分析。对数学知识掌握一般且缺乏应用能力的学生来说,掌握这些知识有一定的难度。
2.教师教学方面。(1)课堂教学重知识学习,轻知识运用。从教师课堂教学来看,课堂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主,理论联系实际较少。一方面是由于教师备课不充分,知识面不够所致;另一方面,对于知识点繁多、抽象、难以理解的微观经济学教学内容来说,微观经济学72课时左右的授课时数则显得非常有限,任课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常常要赶进度,时间上的拮据客观上导致了教师授课只能在有限时间内,把主要精力放在教材中主要知识点的讲授上,造成了案例教学的减少,进而学生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经济现象的兴趣和能力下降。(2)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陈旧。从教学方法来看,微观经济学教学以讲授法为主,由于教学内容多而抽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时间用于讲授概念、原理等,用于讨论和提问的时间较少,这种以教师“教”为主体的教学方式缺乏教与学的互动,使学生习惯于通过被动的接受来了解基本的知识点,掌握一些结论性的原理;另一方面,由于一线教师的工作任务繁重,难以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组织安排富有互动性和生动性的思考与讨论,难免使学生的学习陷入无趣之中。(3)考核方式不完善。微观经济学教学环节的考核主要基于平时出勤、作业和期末考试,内容上以习题,包括计算、名词解释、论述为主。考试方法过于简单,不能较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一些富有创新能力和思维活跃的学生来说还会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
3.学生学习方面。(1)学生对微观经济学课程缺乏正确的认识。由于学生的价值取向日趋务实,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普遍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轻视理论学习。他们比较重视开设的课程能够有什么用处,可以给他们带来什么。而微观经济学的教材内容以理论为主,着重于知识的积累及方法论的形成,学生普遍感受不到该门课程的即时利益,所以大部分学生对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学习不感兴趣,甚至厌学。(2)学生思维方式偏重于感性认识,数理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学生的思维方式过于感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讲授微观经济学的一些经典案例以及经济学家的生平故事时,学生非常感兴趣,但讲授经济学的一些逻辑推导、图表、图形分析和数学公式等内容时,由于学生的数理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则明显表现出缺乏学习的兴趣,不愿意接受图表、图形分析和数学公式等内容。(3)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差,努力程度不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对于容易量化考核的环节,如老师布置的作业,由于要上交且计入平时成绩,因此按时上交作业的学生比例较高;而对于一些预习、自主复习、阅读课外资料等不容易量化考核的环节,学生的表现并不理想。以笔者授课班级情况为例,90%以上的学生都能按时交作业,且大约96%的学生作业是自己完成的,但在自主学习方面表现欠佳,能做到课前经常预习的学生只有3%左右,课后经常复习的约为10%,而能经常阅读课外资料的学生还不到10%。由于微观经济学课程内容抽象,知识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如果学生能够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适当做些习题,学习效果就会好一些,而现实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差,努力程度不高,这种情况不仅对学生学习不利,同时也挫伤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
二、提升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的思考
1.引导学生对微观经济学树立正确的认识。授课中,注意引导学生对微观经济学树立正确的认识,明确学习微观经济学的价值所在。教师要在正式开始讲授经济学理论之前对学习经济学的必要性、现实意义,学好与否的差异性等给学生作充分的说明与介绍,告诉学生微观经济学不仅是一门理论基础课,同时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实践课。在授课中,可以通过大量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微观经济学的实用性,另外,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请进来”的策略,邀请企业老总、实战专家、研究员来做专题报告,这样,学生不但可以学到书本上的理论,还可以学到很多企业和社会的知识,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
2.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经济学不仅是一门严谨的科学,也是一门有趣的学问,教师应该更多地采用启发式教学,把知识和趣味融为一体,引导学生,培养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如在教学中设置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参加课堂讨论,多用引疑释疑的方法,制造学生内心中的认知冲突,开展学习竞赛等,使学生“乐而好学”并主动学习[2]。
3.加强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对于经济学初学者,面对着厚厚的既有数学公式,又有图形的经济学教材,总觉得经济学充满了统计数据和专业术语,既枯燥又乏味。但是,如果在教学中引入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他们感兴趣的例子或案例来阐述微观经济学理论,进行讨论学习,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通过案例进行各种观点的讨论分析,学生会用更理性的方式去思考问题,最终巩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其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案例教学的其他形式,如一些有代表性的新闻摘录、评论、背景资料,或引出问题,或印证所述原理,或讨论评议,加强对学生经济学思维能力的训练。
4.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紧密结合。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各有所长,应该把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多媒体教学可以形象直观展示教学内容,信息量大,生动形象,但如果掌握不好仅仅拘泥于多媒体,效果反而不理想,也就是说多媒体仅仅是一个工具,是学生与老师沟通的桥梁,学生有时候往往重视了那些华丽的外表而忽视了课程的内容,加之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速度快,学生可能跟不上老师的思路,印象就不深刻;而传统方法粉笔加黑板,学生可能更容易跟上老师的思路,理解所学的内容。所以,要把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一部分内容采取板书,而涉及到的案例、图表等资料用多媒体展示以节省课堂教学时间[3]。
5.进一步完善考核方式。在教学中,要改变单一的考核方式,采用课上考核、课下考核和考试考核三位一体的考核方式,以便更好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课上考核用来考查学生学习积极性,主要从能否按时上下课、是否认真听讲、课堂讨论是否积极发言、是否在课堂上经常就不懂问题提问等等方面考察;课下考核用来考查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这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除了布置一些固定模式的作业外,应加大以论文等灵活形式考查学生是否能够将经济学理论与社会现实问题相结合,能否将自己对经济问题的理解和观点用文字形式表述出来的能力;最后是考试评价,考试评价应该以基础知识为主,主要考查学生对经济理论和经济学知识的掌握水平。通过课上、课下和考试三位一体的不同方向的考查,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和评价学生对经济学的学习情况。
教无定法,学无定式,微观经济学课程由于具有独特的知识结构、理论体系及专门的工具、模型等特点,需要任课教师长期不懈地实践与思考,解决教学问题,优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M].第4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75.
[2]卢安.关于经济学教学的几点思考及建议[J].商场现代化,2006,(17):398.
[3]魏布谊.工商管理类专业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17):227-229.
篇7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 体系 社会资源配置
一、微观经济学的产生
微观经济学的产生以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性质原因的研究》为标志,至今已经有231年的历史了。亚当・斯密通常被学术界认为是微观经济学的创始人。
斯密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已的,从事经济活动的动机和目的就是为追求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但每个人都不能独立生存,通过分工使交换成为可能,并接受“看不见的手”的约束,实际这种对人类经济活动的抽象描述就是经济学范式研究的对象逻辑,因此,在此观念范式层提供的逻辑空间上,亚当・斯密提出了货币、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工资、利润等经济范畴,构成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规则范式。斯密反对重商主义政策,主张放任自由政策,取消限制经济自由的种种障碍,建立起合乎规律的“自然秩序”,使每个人追求的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协调起来,最终促进社会财富的增长。这些促使财富增长的主张,构成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操作范式。当然以观念范式为基础,还可演绎出更多的定理,从而使其理论更加完善。
亚当・斯密通常被学术界认为是微观经济学的创始人。微观经济学从创建到目前不断有新的理论、新的观点充实到微观经济学的知识框架中,使得微观经济学的体系更庞杂,内容更丰富,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更加多样化。微观经济学由对经济问题的定性分析为主发展到要采用大量的定量分析才能得出相应的定性结论。现实生活中大量的经济学问题的解释和说明需要借助建立经济学模型并运用数学、微积分、运筹学、概率论等相关学科中的概念和工具分析才能完成。使得微观经济学的理论越来越抽象,越来越深奥,其逻辑性也越来越强,甚至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对某一问题的分析,因为假设条件不同,结论会差别巨大。有时对于同一个经济问题,不同经济学流派的观点与结论竟然截然相反。这就使得微观经济学成为财经类学生学习的难点,使得众多的初学者无从下手。对部分微观经济学教学人员而言,他们在讲授微观经济学的时候,往往迷恋于介绍复杂的经济学模型,繁琐的数理推导过程,忽略了对经济学基本思想的介绍,造成微观经济学成为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习难度系数最大的一门课程。
二、理性的厂商
厂商是微观经济学的又一个重要主体。在西方经济学中,生产者亦称厂商,它是指能够做出统一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在微观经济学分析中,厂商被假定为合乎理性的经济人,厂商提品的目的在于追求最大的利润。厂商最大化的利润是总收益和总成本差额的最大化。为使该差额最大,要尽量使成本最小,收益最大。因此,研究厂商的行为不得不研究厂商的生产和成本,故生产理论和成本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理论必然涉及到生产的投入和生产的产出,而企业的生产行为是一种持续的过程,生产的规模会随着市场需求和企业目标等众多因素的变化而调整。在微观经济学里,以企业是否可以调整其规模为标准,将企业的生产分为长期生产和短期生产。短期生产是企业规模不变,而长期生产是企业可以调整生产规模。理性的厂商会利用自身所具有的条件使得短期和长期的生产成本最小化,产出最大化,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因此,微观经济学中厂商的行为也是以理性人的假设条件出发的。
三、生产和消费同时的理性――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
最优的经济关系就是不仅生产达到了最优的状态,消费也达到了最优的状态。经济学上把这种经济的最优效果称作帕累托最优状态。经济学是研究如何用有限的资源来满足人们无限的欲望的一门学科。因此,如果产品在消费者之间的分配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状态,即任何重新分配都会至少降低一个消费者的满足水平,那么,这种状态就是最优的或最有效率的状态,同样如果要素在厂商之间的配置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状态,即任何重新配置都会至少降低一个厂商的产量,那么,这种状态就是最优的或最有效率的状态。生产和消费的最优如果能同时达到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和公正,则是社会整体福利的最大化,或称之为社会得到了最大化的满足。这种一般均衡和社会整体福利的最大化也是基于生产的理性、消费的理性及社会收入分配的理性考虑的,即是从理性人的假设条件出发的。
四、三个关键词:需求、供给、价格
在经济学家的笔下,复杂多变的经济可简化成需求、供给、价格这三个简单的名词。
1.需求。需求(demand)是在某一时期内,每一价格水平时,居民户计划购买的产品与劳务量。需求是购买欲望与支付能力的统一。消费者行为的出发点是需求,归宿是需求的满足,即效用。在微观经济学中有两种研究消费者行为的理论: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这两种理论的假设前提、分析工具、表达方式不同,但所得出的结论是殊途同归的:即居民户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消费上,以获得满足程度的最大化,这就是消费者消费行为的目的,其理性选择;需求定理的内容是由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行为所决定的。如此,透过消费者的需求这个表面现象研究其深层次内容――消费者行为分析。
2.供给。供给(supply)是厂商在某一时期内,每一价格水平时,计划出售的产品与劳务量。厂商的供给行为可以用生产者行为理论来作出合理的解释,包括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主要分析理性的厂商如何生产以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具体而言,运用生产理论和成本理论分析厂商在企业内部如何用最小的成本生产出既定的产量,从而实现内部的经济效益。但这一行为并不能保证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实现,因为企业用最有效率的方式生产出来的产品只有在市场上销售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还必须通过市场理论来考察不同市场类型条件下完全竞争厂商和不完全竞争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经济行为,及其短期、长期均衡价格和产量的决定,进而推导出厂商的供给曲线。
3.价格。市场经济的成功乍一看是一个谜。千百万利己的家庭和企业分散作出决策似乎会引起混乱。但事实并非如此。事实已经证明,市场经济在以一种促进普遍经济福利的方式组织经济活动方面非常成功。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他1776年的著作《国富论》中提出了全部经济学中最有名的观察结果: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相互交易,他们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引起了合意的结果。价格既反映了一种物品的社会价值,也反映了生产该产品的社会成本,它引导着社会资源的配置,影响着消费者满足程度最大化、厂商利润最大化乃至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何璋.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上册[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
篇8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系统思想;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成新华(1963-),男,江苏泰兴人,扬州大学商学院经济学系主任,教授。(江苏?扬州?225003)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6-0085-02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部分构成的整体。系统方法既是确定目标的方法,又是实现目标的方法。运用系统方法指导“微观经济学”教学,必须明确教学系统的组成要素和功能、要素之间的关系、要素与系统的关系、系统与环境的关系等诸方面的问题,并在教学中树立整体的、联系的、比较的、发展的观点。其目的在于,一是认识课程教学系统的特点和规律;二是利用这些特点和规律去控制、管理、改造或创造新系统,使其存在与发展合乎培养目标的需要,即调整系统结构,协调各要素关系,使教学系统达到优化目标。
“微观经济学”是我国高等院校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必开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程,也是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经济类和管理类研究生入学考试课程,一般安排在大一阶段学习。对于走过高考“独木桥”的路、长期习惯于教师灌输式教学方法的学生来说,学习“微观经济学”普遍具有较强的恐惧感。对那些抽象的概念感到迷茫,对繁杂的曲线和变化缩手无策,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支离破碎,难以从总体上把握“微观经济学”的体系架构以及各部分内容的来龙去脉,自然降低了学习兴趣,也影响着后续课程的学习。[1]综合课程特点和学生状况,结合笔者多年课程教学体会和课程建设的经验,将系统思想运用微观经济学教学设计上,可以提高教与学的效果,达到预期的目的。
一、课程设计的整体性
“微观经济学”是一门从创立到不断补充完善,再到根据实践的变化不断发展的学科。19世纪后期,门格尔、杰文斯、瓦尔拉斯分别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效用取决于人们对商品效用的主观评价,并引入了边际分析法。马歇尔在综合上述成果基础上,以自由放任为最高准则,将研究从生产转向消费和需求,明确提出资源配置是经济学的研究中心,形成了以价格为中心的理论——微观经济学创立。20世纪30年代以后,罗宾逊、张伯伦提出的不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理论,希克斯、瓦尔拉斯、帕累托等提出的一般均衡理论、序数效用论、福利经济学等,补充了马歇尔的理论。[2]市场失灵理论与微观经济政策调节是对传统理论的反思和总结;博弈论和企业产权理论是微观经济研究的最新发展,丰富了马歇尔的理论,形成现代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这也是目前国内大多数本科院校微观经济学教学的理论体系。这种体系既研究古老而又现代的家政管理,又研究多姿多彩的企业经营,还大胆评说政府日益加码的经济调控。它既赞美价格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效率优势,也无情地剖析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上的诸多缺陷及发挥“看得见的手”在弥补这些缺陷中作用的方式和方法。遵循整体性原理,要求从总体上把握课程的体系架构以及各部分内容的来龙去脉,并确定理论形成的范式。现代微观经济学研究和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就内容体系而言,是在均衡价格理论和弹性分析工具基础上,通过效用论研究消费者行为;通过生产论、成本论及市场论研究厂商行为;通过自由市场机制下供求两种力量的形成及相互作用,分析市场均衡状态的实现;通过分配论研究市场出清条件下的资源最优配置或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理想状态;通过微观经济政策对非均衡状态和市场失灵进行调节,提高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就研究范式来看,微观经济学不同于宏观经济学,基本上是采用“问题—假设—推理—结论”的范式,研究方法则以实证分析,辅之以规范分析。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首先要突出这两个方面,让学生做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方法清晰,为学好课程奠定基础。
二、课程设计中的联系性
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之间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的,在“微观经济学”教学系统设计中,既要重视系统组成,更要关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设计“微观经济学”研究方法教学时,对实证分析形成理论的过程及各个环节要进行详细地勾划,实证分析第一步就是概念的界定,即对于研究所涉及的变量要有明确的解释,这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这个概念,而是要从培养学生以后自主学习的基本要求和工作的基本素养上来设计。比如,研究农民收入增长问题,首先界定清楚什么是农民。纯粹从户籍角度来谈,农民否包括在校读书而没有转户口的大学生?纯粹从职业角度来界定,农民是否包括农业大学的老师?就这样从小就知道的概念,其内涵学生并不一定能表述清楚,而未来工作和生活的诸方面都跟概念联系在一起,在教学中不可忽视。遵循联系性原理,在微观经济学教学设计中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理论
实证分析中假设是相当重要的,它是一种结论(理论)所适用的条件,学生学习时往往会忽视假设条件,死记结论,从而会出现运用上的错误。比如,传统上将农产品市场看成是近似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由此用完全竞争市场的相关结论来解释特色农业就存在认识和结论上的错误。笔者在评审一在读经济学研究生论文时发现,这个学生将目前房地产市场假设为完全竞争的市场,并且借用已有的研究模型,对某地房地产的定价进行研究,看上去模型做得相当漂亮,结论也鼓舞人心,但假设脱离实际,这种论文还有什么意义?
篇9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均衡分析;消费者;企业
一、问题的提出
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体系,其主体内容来源于经济学理论发展史的两次革命(第二次和第三次)。其中“边际革命”(第)产生了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凯恩斯革命”(第三次革命)产生了凯恩斯主义理论体系。二战后,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学派对这两大理论体系进行了综合,将主要研究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归纳为《微观经济学》;将主要研究总体经济运行的凯恩斯主义理论归纳为《宏观经济学》,由此得到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这一理论体系引入国内后,为了与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体系相区分,我国理论界称之为《西方经济学》。在我国大学本科高等教育阶段,《西方经济学》尤其是《微观经济学》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经济分析的基本逻辑、思维范式。当前,《微观经济学》已成为经管类专业本科生的经济基础课,甚至成为很多其他专业本科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但由于《微观经济学》是一个内容繁多、结构复杂的系统性理论体系,对逻辑推演和数理分析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该课程教学中,普遍感觉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对这样一门体系严密、逻辑关联性强的基础理论性课程,教师通过框架式教学,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整个理论体系,掌握各部分理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和经济学分析的基本思路,为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打下更加扎实的基础。
二、《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与结构
《微观经济学》研究稀缺性条件下的资源配置问题,涉及的概念、理论繁多。国内本科教学中该课程课时安排一般在48~72课时之间,教师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普遍感觉课时不够,为了有效利用有限的课时,不降低课程教学质量,教师需要提纲挈领的把握课程的核心内容,教学的重点应该在主要理论框架的搭建,而不是一味地追究某些具体理论问题的细节。从课程的理论体系和结构的整体来看,《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两个市场上的两个主体”,内容包含“七大主要理论”。
1.两个市场上的两个主体。《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下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以微观主体行为分析为出发点。经济运用涉及两类市场:产品(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市场交易双方是相同的两个微观主体:消费者和企业。在产品(商品)市场上,企业生产并销售产品(商品)是产品(商品)市场的供给方;消费者购买并消费产品(商品)是产品(商品)市场的需求方。在要素市场上,消费者拥有并销售原始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四类),是要素市场的供给方;企业购买并使用要素进行生产是要素市场的需求方。
2.七大主要理论。《微观经济学》内容丰富,包含众多的经济学理论,但如果围绕“微观主体理及其结果”这一逻辑主线,本课程主要包含以下七大主要理论:供求均衡理论、消费者均衡理论、生产者均衡理论、市场均衡理论、要素市场供给理论、要素市场需求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其中,消费者均衡理论主要分析消费者在产品市场上的消费行为;生产者均衡理论和市场均衡理论主要分析企业在产品市场的供给行为;要素市场供给理论主要分析消费者在要素市场的供给行为;要求市场需求理论主要分析企业在要素市场的需求行为;一般均衡理论探讨所有市场同时均衡的可能性和条件;市场均衡理论阐述了消费者和企业理性选择下供给规律和需求规律的相互均衡。这七大理论基于“经济人假设”,分析微观主体(消费者和企业)理性选择及其后果,从而得出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
三、《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与内容
通观《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其核心问题是分析如何实现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对应“两个市场上的两个主体”这一研究对象,资源配置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消费者通过将既定收入在产品市场上进行最优配置以实现效用最大化;二是生产者基于成本收益决定要素的最优使用量(即决定产量)以实现效用最大化;三是消费者将拥有的既定原始生产要素在要素供给和保留自用两种用途上进行最优配置以实现效用最大化;四是生产者通过将既定成本在要素市场上进行最优配置以实现利润最大化。这四方面的资源配置问题,新古典经济学(即《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基本研究方法是均衡分析法,主要内容包括均衡的决定和均衡的变动。以消费者均衡理论为例,消费者均衡理论的主要内容是消费者均衡的决定分析及消费者均衡的变动分析。消费者均衡理论通过构建一个简化模型来分析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假定收入既定,消费者将全部收入分配于两种商品的消费上,以获得效用最大化。这部分分析存在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两种理论。
1.消费者均衡的决定。消费者均衡的决定是指如何得到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水平的最优商品消费组合。(1)基数效用论假定效用水平可以具体衡量,可以构建相关效用函数,通过求解预算约束条件下的效用函数最大值,并可得到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条件。结论为消费者均衡条件是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即消费者花费在每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单位货币带来的效用水平必须相等。(2)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水平不能具体衡量,只能相互比较高低,因此不能构建相关效用函数。运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两个分析工具,得到消费者均衡条件为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与其价格之比相等,即两种商品按照效用水平的交换比例与按照价格水平的交换比例必须相等。无论是基数效用还是序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的决定关注的是达到均衡的条件,以及均衡条件下的均衡状态。对于均衡取得的过程,以及非均衡状态的特征并不关注。两种理论下消费者均衡决定都是采取了静态均衡分析方法。
篇10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微观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23.067
微观经济学是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对其后续课程的学习非常重要。由于微观经济学课程理论抽象、概念多、涉及大量图形分析等原因,导致课堂教学内容较为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因此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微观经济学的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培养、提升学生对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微观经济学的课堂教学效果,已成为当前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微观经济学线上教学情况为例,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改革思路,提高学生学习微观经济学的积极性,改善微观经济学的课堂教学效果。
1微观经济学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1理论与实践联系较弱
经济学科体系的建立已经有较长的历史,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日益庞大、课程内容庞杂、概念定义多、理论性较强。当前微观经济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理论知识的讲授,与实践结合不多。微观经济学作为一门和市场经济联系紧密的学科,更需要重视对市场机制的认识,加强理论和实际的联系,反之,将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经济学抽象难懂,致使许多内容难以理解,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课堂教学效果较差。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理论知识和实践的联系,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加强学生经济专业素养的提升。
1.2课堂授课形式相对单一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相对较少,以老师单一讲授为主,授课形式比较单一,大部分时间都是老师在讲台上讲解知识,学生被动的学习和接受,而且在课程讲授过程中,由于微观经济学理论性较强,缺乏趣味性,容易形成沉闷的课堂气氛,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比较弱。
1.3考核方式单一
目前,我校微观经济学课程采用的是“期末考试+平时成绩”考核方式。其中期末考试占60%,采取闭卷考试方式,期末试卷的内容大多都来自于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实际经济问题的题所占比重较低。平时成绩占40%,由任课老师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课堂出勤及作业完成情况等给出平时成绩。由于近年来大学扩招,班级容量大,导致老师不能及时有效掌握每一位学生的状况,使得平时成绩的给定缺乏公平。因此,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对经济理论的深入的学习,不利于学生综合知识运用能力的提升。
1.4课时设置不合理
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程理论体系庞杂、概念众多,在解释众多的经济变量的时,通常利用数学公式、图形等形式来解释经济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这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数理知识。但是,由于课时数较少,教师为了能够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拼命地赶教学进度,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讲授课本的理论知识,导致课堂案例教学内容较少、课堂练习较少,使得学生无法进一步深入学习。
2翻转课堂的概述和特点
2.1翻转课堂的内涵
翻转课堂是起源于美国高中教师的教学实践,它是信息技术在网络教学应用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特点在于教师首先根据课堂教学目标、重难点制作学习视频,然后上传到学习平台,学生在课前自主完成课程视频的学习,课堂上教师与同学进行讨论与交流。2011年,美国可汗学院通过互联网把教学视频公开课免费分享给使用者,进一步扩大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全球教育界的影响。之后,我国相继出现的慕课、微课等一系列在线课程,使翻转课堂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2翻转课堂的特点
2.2.1教学手段的先进化
相较于传统课堂,翻转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具备了很多优势。在传统课堂模式下,学生预习,大部分预习的是课本知识,而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是通过网上观看老师上传的视频,更加形象、直观。此外,对于学生来讲,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够进行学习,使学习过程突破了时间、地点、空间的限制,这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
2.2.2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
从整个教学流程的角度来看,翻转课堂颠覆了“教师讲授+学生作业”的教学过程。传统的教学过程是一种先教后学的模式,教师先在课堂上进行讲授,学生在接受知识进行学习,课堂效果较差。而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先進行自主学习,然后教师在进行讲授和针对性的辅导。课前,学生通过观看教师制作好的教学视频进行主动学习,完成对教学内容的预习,进行知识的传递;课中,教师根据学生课前的自学情况,对重要内容进行讲解,同时通过课堂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促进知识的内化;课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学生通过练习、测试等活动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促进知识的迁移。
2.2.3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角色转变
从师生关系的角度来看,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传授为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角,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在翻转课堂中,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性学习,而不是原来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角,教师是学生的“助手”。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而是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将课堂教学过程成为老师为学生答疑解惑、沟通、交流的平台。
3基于翻转课堂的微观经济学教学模式
3.1课前实施环节
课前,首先教师需要根据微观经济学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分析,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设计教学内容,将每一部分内容细化为多个知识点,根据细化的知识点,将每一知识点制作成五到十多分钟的视频。然后将录制好的视频上传到泛雅教学平台以及各章节的知识点、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并通过网上教学平台及时的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要求学生登录平台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同时老师积极获取学生学习所反馈过来的自主信息,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薄弱之处,根据学生在线自主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课和课堂讲授。
3.2课堂实施环节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课前环节已经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点。因此微观经济学教师首先应根据自己的教學经验以及泛雅教学平台所反馈分析的结果,对学生课前学习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课堂解析;其次,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在课堂上通过基础知识提问、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学生实践知识反问等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更为以后评定学生平时成绩提供依据;最后,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和答疑解惑,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3.3课后强化环节
经过课前教学环节和课堂实施环节的实施,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为了巩固加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需要课后依托泛雅教学平台进一步强化。教师将每节课作业、小测验、学习资料等上传到泛雅教学平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测试结果、作业情况了解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与此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测试、作业反馈结果找到自己的知识盲点和误区,高效、便捷地进行巩固与复习。
4微观经济学课程翻转课堂实施效果
4.1学生自学能力有所提高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课堂教学活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学生需要登录教学平台在课前自主前观看录制好的教学视频以及课后自主完成测试习题,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从过去被动的学习转变成为积极主动学习,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讨论、抢答、互动等,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2学生学习兴趣增加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枯燥的理论知识,而是作为学习的主体,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来,通过自主学习微观经济学知识的相关视频或者参与课堂讨论,都给学生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学生学习兴致更高,参与度明显提升,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