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发展范文

时间:2023-08-18 17:48: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手术室护理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手术室护理发展

篇1

1.大连大学,辽宁大连 116622;2.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护理部,辽宁大连 116001

[摘要] 临床护理管理工作对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能力以及医院整体管理水平有着重大的影响。随着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型手术技术和手术器材的应用,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民群众健康观念、服务质量要求的变化,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同时,随着对现代化护理管理理念认识的深入,手术室护理管理向着规范化、安全化、高效化、专科化、信息化发展。

[

关键词 ] 手术室;护理管理;发展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5)01(b)-0120-03

不断更新变化的医学模式,迅速发展的医学技术,逐步提高的手术专业化程度和复杂度,以及外科手术量的大幅增加,都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这些要求促使护理管理者探索管理新模式,转变管理理念[1]。随着现代化护理理念逐渐应用于临床实践,不断出现的新型手术室管理模式给手术室护理管理发展提供了新的经验借鉴。手术室护理顺应医疗需要也逐步更新自己的技术、拓展自己的业务、改进自己的理念。许多护理工作者对此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现综述如下。

1 手术室法制观念的提高

通过分析手术室护理中常易出现的法律问题,如术前查对制度落实情况、患者隐私权的保护等,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通过定期进行法律常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依法执业,保证患者和自身安全[2]。

2 手术室护理模式的改善

2.1 护理理念的更新

随着我国医学科研能力的整体提高以及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根据我国自身特点和可利用资源,将整体护理、循证护理应用在手术室护理中,做好术前访视、术中护理以及术后随访[3]。现代化手术室管理将工作拓展到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使患者及家属与手术室护士有了更多的互动,手术室护士可以为手术患者提供更多专业的术前照顾及咨询,方便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术前教育,使患者能够更好地配合手术,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术前,护士应根据手术标准对室内温度、湿度等进行调节。手术开始后,手术室护士可陪伴在患者身边,帮助其降低消除不安情绪。同时,护士应保证手术室的安静,准确及时与术者配合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对局麻清醒患者,在确保正常工作的同时要适当和患者传递手术信息。手术结束后,完善术中记录单,并安全护送患者返回病房,同时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详细地给予术后指导,告知患者家属术后相关注意事项及手术结果。通过术后随访可以获得患者及家属对手术护理的评价、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情况及恢复状况,对护理工作的改进和提高有巨大的帮助[4-5]。

2.2 手术室护理的专科化

医学技术的发展使手术器械趋于复杂化、多功能化和精细化。技术的进步要求手术室护士应具备高度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随机分配配台护士难以让护士和医师达到默契,易出现沟通上的偏差。在特定的手术中护士与医生随着合作次数的增加,默契程度提高,熟练程度提高,避免减少失误的同时提高了手术护理质量。手术室工作应该培养专业人才,实施手术室护士专业固定,完善加强专业护士的培训。新仪器引进使用前,应对手术室护士进行专业培训。实现专科化,每种医疗器械都由专一的人员来使用[6]。

2.3手术室护理内容的多元化

随着全方位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大力提倡,部分三甲医院根据自己的情况,借鉴先进的经验,设立了手术室患者家属等待区、麻醉苏醒区,患者家属在等待区中可以第一时间获知患者的手术图片或影像信息以及手术进展情况,护士也可同时对在此区中等待的手术患者家属进行心理安慰和手术状态解释,医师也可根据患者病情需要第一时间联系到家属,便于通知协商手术的变更,提高手术质量[7]。

3 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的改革

3.1手术室新型护理管理理论的运用

现代化的手术室既需要现代化的仪器设备,更需要行之有效的配套管理模式,手术室管理从只针对人员、物品逐步拓展到提高信息利用率、最大化利用时间以及提高专科技术等细节方面。一些大型综合性医院根据自身的优势在手术室护理管理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尝试,可将管理理论大致总结如下:①PDCA循环管理法:吴小红等[8]将PDCA循环与临床实践相结合,通过制定计划、应用实施、标准检查、问题处理的循环模式,对细节问题进行量化考核,并通过各环节控制督导,每循环一次,使护理工作的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②“6S”管理模式:“6S”管理源于日本的“5S”管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并在其基础上增加了安全。李志荣等[9]通过在手术室实施“6S”管理,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使服务满意度由85.38%提高到95.35%。③扁平化管理:该法的重点是对工作流程进行再造,剔除流程中无效和低效的环节,在优化流程的基础上明确各职能部门及工作人员的职责,通过合理地组合和调配以达到全过程、连续性管理和服务。李胜云等[10]通过手术室工作流程重组,取消无效的层级管理,并利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起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2009年、2010年手术量与2008年相比,增长率分别为30.9%和69.9%;平均护士年加班时间从723 h减至651 h;手术间利用率则由2008年的42.3%提高到2010年的56.6%。手术患者满意度由82.8%提高到94.6%,医生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由93.4%提高到98.9%。④层级管理APN小组责任制模式:该模式将层级管理与专科分组、APN排班模式相结合,层级管理思想具有直线指挥、分层授权、权责明确、标准统一、关系正式等特征,具有秩序性和效率性[11]。手术室专科护理根据手术特征划分组别,专科护士对该组的手术物品准备、手术器械传递、特殊器械应用等有针对性地学习,进而提高手术护理质量[12]。陈玉巧等[13]将手术室全体人员进行5层分级及对每组专科分组内部划分层级,明确各层级人员的权责,适当调整集权和分权,并制定APN上班方法,规定A班上班时间为8:00~16:00,P班上班时间为15:30~22:30,N班上班时间为8:00~12:00和22:30~次晨8:00,根据当日手术量安排A班人数,一般P班2人,N班2人,以手术病人为中心,满足临床手术需要为原则,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弹性安排。⑤持续质量改进法:该法是一种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更加关注过程管理、环节质量控制的一种新型质量管理方法。罗群等[14]通过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制定了一系列工作质量标准和标准流程,同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和学习并定期考核。再通过问卷调查进行质量反馈,通过反馈信息,组织讨论,对标准、流程进行改善,杜绝错误再次发生。⑥护理标识法:吴雪琼等[15]将护理标识分为3类:患者类、警示类、环境类。患者类包括记录病人一般信息的腕带、管道管理卡、过敏警示牌以及特殊病人红色腕带警示牌。该方法的执行,使护士压力感降低,患者和医生满意度得到提高。

3.2 手术室安全管理以及安全文化建设

Denise等[17]通过加强沟通和团队合作促进围手术期安全文化建设,从而减低了患者因安全问题导致的受伤或死亡。我国卫生部办公厅于2010年印发了《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用于指导规范手术室工作。李春丽等[16]通过术前访视核查、护理员接患者时核查、手术等候区核查、手术间核查及病区护士长核查五方面的共同查对,充分体现出全程式服务,确保了患者手术安全。

3.3 手术室物品管理

由于手术室一次性医用消耗品和贵重医疗物品较多,应根据其用途进行分类并由专人管理。对各种麻醉包及成本较高的医疗物资根据情况固定基数,按照基数领取并按班交接,同时作好使用记录。对低价格的小物品,浪费现象较普遍,应使全科人员参与监督管理。楼建红[18]采用“五常法”,通过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和常自律,使物品取放有序,节约了查取时间,为抢救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消除了因物品错误导致的医疗事故。同时由于标识清晰,大大减少了浪费和重复消毒灭菌。林小茜等[19]将PDCA循环法应用于手术室一次性物品的管理中,通过分析问题、查找原因、制定计划、提出措施、实施计划,检查督促这样的循环,不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提高了一次性物品的有效使用率。周培明等[20]在手术室建立二级库房,利用研发的二级库管理软件,实施二级库管理。该材料管理系统包括采购管理、入库管理、出库管理、生产管理、领用管理、统计报表和维护。经过该方法的管理,方便了手术室对耗材使用情况的把握。

3.4 手术室信息数字化管理

现代化手术室的发展要求加快手术室信息化的建设,国外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开始对手术室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探索,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急速的发展,信息化建设更加异军突起。手术室不仅是医院的重要部门,更是外科治疗中的重要环节,手术信息的采集、汇总、整理、报备、分析是医院整体化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部分三甲医院将手术室信息资源数字化和管理模式融合,使手术的安排实现了数据对接,患者所有信息均完整提交数据库进行保存管理,并可通过数字信息得到相关手术量化资料,为医疗同行撰写学术论文提供了真实可靠的相关数据,同时也为医护人员作出正确的医疗决策提供了指导和帮助,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1]。

4 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控制

4.1手术部位的感染控制

手术部位切口感染是手术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也有积极的意义。近年来国家卫生部出台多部手术室相关管理规范,包括了手术室管理规范、手术部位清洁规范、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等相关文件,制定了明确的行业执行标准,也提高了政策的执行力。充分说明了国家对手术发展的重视程度,也为手术室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目前对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因素的研究颇多,主要集中在降低危险因素和寻求有效预防上,通过研究显示,预防措施主要有:①控制手术过程中人员数量,减少人员走动,保证空气质量;②合理备皮与术前肠道准备;③合理应用抗生素;④术中维持患者体温正常稳定,防止低体温发生;⑤合理使用引流管;⑥严格无菌操作[22]。

4.2严防术中低体温

Journeaux[23]建议明确低温标准定义,用以指导手术患者体温保持措施。在手术期间由于各种导致低体温的发生原因相对较多,使术中患者的体温保持正常成为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手术中在病人躯体非手术部位覆盖盖被、体温监测,静脉输液、输血均采用加温装置、用加温的液体冲洗体腔;术后进入苏醒室后即电子测体温并准确记录;苏醒室内的病人给予保暧。

综上所述,我国的手术室护理管理事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手术室护理模式、护理管理理念都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不断改革更新。依据现代化护理管理理论,大量研究人员积极探索手术室发展的新模式,促进手术室工作安全、有效地进行。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手术室管理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应当从我国当下实际国情出发,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积极探索寻求适合我国医院手术室的管理模式,不断推动护理工作向更高更精层次发展。

[

参考文献]

[1]陈秋英,李荷花,林晓玲.手术室的护理质量管理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21(2):208-209.

[2]田秀玲.手术室护理的有关法律问题及护理安全防范措施[J].求医问药,2012,10(5):119.

[3]彭淑平,李世荣.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138-139.

[4]伍淑燕,陈美婵,冯正华,等.全程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学,2011,17(34):114-115.

[5]韩春丽.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9):199-200.

[6]李英,雷琳,陈焕,等.手术室专科护理小组的设置与应用[J].广西医学,2011,33(8):1057-1059.

[7]敬洁.参观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手术室护理管理见闻[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3):91-92.

[8]吴小红.PDCA循环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应用[J].福建医药杂志,2013,35(3):176-177.

[9]李志容,查玉玲.6S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6):690-691.

[10]李胜云.手术室扁平化管理之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3):87-89.

[11]文英.浅谈科室护理目标层级管理[J].医学信息,2012,23(2):344-346.

[12]孟庆美.手术室专科护理分组对医护配合质量满意度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54-55.

[13]陈玉巧.层级管理APN小组责任制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9):116-117.

[14]罗群.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施及效果评价[J].华西医学,2009,24(7):1878-1880.

[15]吴雪琼,马继,陈丽,等.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6):152-154.

[16]李春丽,曹芳,陈锦丽.“五次核查”制度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19(6):572-573.

[17]Scherer Denise,Fitzpatrick,Joyce J.Perceptions of Patient Safety Culture Among Physicians and RNs in the Perioperative Area[J].AORN Journal,2008,87(1):163-175.

[18]楼建红.“五常法”在手术室物品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70-71.

[19]林小茜,史力方,陈小花,等.PDCA循环在提高手术室一次性物品有效使用率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3,12(3):54-57.

[20]周培明,常后婵,曹艳冰,等.建立二级库提高手术室贵重耗材的管理质量[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2):185-186.

[21]张岭南,王玥.医院手术信息资源与管理支持系统的应用[J].中国医学装备,2011,8(10):59-60.

[22]廖维.手术室手术部位切口感染预防与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4):61-62.

篇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只有改善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护理专科化已成为临床护理实践发展的方向。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特点决定了其对护士的素质要求不同于普通病房。随着医学和护理学的发展以及护理模式的改变,手术室护理理念发生了转变。根据患者的个体需要提供适当的护理,确保患者得到最好的护理服务,以达到术后最大程度的康复或将患者所不期望的结果降到最低成为手术室护理的新理念。专科护士的形成和确立是护理专业化和专门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符合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发展趋势。卫生部2011年底颁布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中明确指出,争取到2015年,在全国建立10个国家级重症监护培训基地,10个国家级急诊急救护理技术培训基地,5个国家级血液净化护理技术培训基地,5个国家级肿瘤护理专业培训基地,5个国家级手术室护理专业培训基地……“十二五”期间为全国培养2.5万名临床专科护士。手术室护理是护理的重要内容,被称为护理专业的“第一专科”,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随着外科学和相关学科的发展,手术室护理专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其专业化的特点日益突出。为规范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保证培训效果,卫生部医政司组织中华护理学会及国内有关专家规划编写了《手术室护理学》一书,作为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教材。随后,各省、市护理学会也开始定期举办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班。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及认证标准得以逐步完善。据统计,截至2012年,全国已有5789名护士取得手术室专科护士资格。卫生部计划今后加强评选、建立国家级手术室护理专业培训基地,进一步规范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提升专科护士培训效果,为临床输送更多更优秀的专科护理人才。传统手术室护士培养模式主要有两种:(1)根据手术室需要选送部分临床护士到上一级医院手术室进修学习后成为手术室护士;(2)通过科室轮转到手术室,由手术室老护士带学徒式培训。这两种在职培训模式周期长、见效慢,同时增加了培训经费投入。真正由医学院校系统、规范培养的手术室护理专业人才极其短缺。

2我院开设三年制大专手术室护理专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手术室护理专业培养的护士是面向各级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具备护理工作所必需的人文社会科学文化知识和医学基础知识,掌握护理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擅长手术室护理实际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1行业调研

在确立手术室护理专业培养模式及培养内容之前,对我院省内外实习单位中的23所三甲医院及5所二甲医院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0所三甲医院和5所二甲医院需要手术室护理专业的护理人员,其中12所三甲医院和3所二甲医院需要三年制大专学历的手术室护理人员。近3年需要的手术室护理人员数量:需要10人以上及7~10人的三甲医院各5所,需要4~6人的三甲医院6所,二甲医院5所。

2.2师资力量

我院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双师型”外科护理学教师共11名(其中硕士6名),专职手术室实训教师3名,另聘请了1名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手术室护士长(已退休)担任手术室实训教师,部分专业课程教学由合作医院具有丰富手术室临床护理经验的教师承担,已构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践教学能力强的兼职教师队伍。Vol.332015No.7

2.3校内实训条件

我院投入一个多亿在新校区建有两栋总建筑面积25378m2的省内一流的护理实训中心,先后投入一千二百多万元购置了国内外先进教学模型和仪器设备,现有各类护理专业技能实训室125间,实训床位近五百张,可同时容纳1500名学生开展实训;建有现代化模拟手术室6间(其中层流设计手术室一间)配有手术床、无影灯、便携式监护仪、输液泵、呼吸机、除颤仪、常用手术器械包、缝合包、吻合器、气管切开包、麻醉机、单极高频电刀等。这为手术室护理专业校内教学提供了保障。

2.4生源、就业前景

我院生源充足,每年招收三年制大专护理专业学生近千名,有二甲及以上校外实习医院98所。成立了由省内护理专家和学院教师共同组成的护理、助产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护理专业建设、改革与发展。构建了“院校合作、全程共育、分段实施”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和“五位一体”连续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近3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在85%以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在97%以上。学生毕业后既可从事手术室护理工作,也可从事普通护理工作,增强就业实力和竞争力。

2.5可为医院直接输送手术室专业护士

篇3

关键词:手术人性关怀;优质护理应用

在手术进行时,在手术室里的护理工作便是医护人员对手术患者进行的各种护理措施。但若只是为了配合手术的单纯技术操作的护理工作却是不行,优质的护理服务应该更加的真诚、人性化,要让手术患者感觉来自医护人员的真诚与关心。人们的经济条件与生活水平都在不断的提高,所以慢慢的在医学上的优质护理的概念也就慢慢出现并在逐渐实施,这就要求医院的医护人员,在手术护理过程中,不能在只以配合手术而进行操作的技术护理了,现在还需要为患者考虑,融入更多的人性关怀给予患者,让患者在整个手术的过程中感觉到安全的,人性化的关怀,为患者消除焦虑与恐惧心理[1]。我院现将术前的探访,手术中的关怀与尊重还有术后的回访等一系列人性化的优质护理措施融合运用进了护理程序当中,具体的优质护理方法还有体会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3月住院期间选择进行手术的120例的患者,将这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并进行了统一的计算分析。其中使用常规手术护理方法对对照组进行护理,使用人性化的手术护理对观察组进行护理。

1.2方法

1.2.1术前访视我院派专职护士对患者进行访视,因为专职护士比较熟悉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访视的时候护士应穿着工作服,说话礼貌,举止端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可信度和进行手术的安全感与医护人员术前探访时良好礼仪和人性的关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般应挑选避开患者午休和就餐还有医生大查房的时间,在手术前1 d的下午进行术前的访问探视,并且访视时间不宜过长,在5~10min就可以了,太久了或许会引起患者的紧张与不安,这样就反而起了反效果。

1.2.2收集患者具体资料以查阅病历的方式,与护士以及主管医生联络,了解手术患者的一般情况以及生命体征,诊断,手术名称,麻醉,家族史,药物敏感,化验结果历史记录,以及是否有佩戴隐形眼镜或安装义齿,女性患者在经期有无感染,重要器官功能状态,身高和体重,营养状况,生活习性,社会背景,生活史,接受手术的态度是否乐观。

1.2.3术前充分掌握患者具体情况亲切地称呼患者,不能用病床号代替叫患者的名字。首先,介绍自己的情况,说明此行的目的,解释给患者听,从进入手术室,到手术结束后离开手术室的大致过程,手术时间及注意事项等。并且严禁使用医学专业用语交流,尽可能多地去鼓励,安慰,面对不同的心理的患者,有针对性地准备了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和心理辅导,帮助患者树立信心,使其心理生理方面都达到最佳状态去接受手术。

1.2.4评估患者的症状和心理进行有必要的医疗知识讲解和心理辅导,以达到消除患者的顾虑,减少一切消极因素的目的,防止意外出现从而影响手术的效果。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医务人员要周到的呵护患者,及时给予解释做实施护理措施和治疗措施给患者听,动作要轻柔,操作要熟练而稳重,控制好操作室的温度,避免患者着凉[2]。另外,不要随意与他人谈论患者的病情,在手术中也要适当调整安慰患者的心情,手术后,为患者穿上衣裤等保护好患者的隐私,确保患者麻醉清醒后,保护创口,引流管确认固定后,送患者平稳的按时的返回病房。及时回访,给予患者诚挚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在确认无手术并发症与风险后1~3d,告知患者手术非常成功。

1.3 统计学分析所得数据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方法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之间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来表示,两组之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在护理质量及满意度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通过表1的对照组和观察的比较可以得知,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是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3讨论

护理是一门人性化的人文精神,人性关怀要在护理工作中体现,尊重每一位护理服务的对象,善待每一个生命,这是人性化关怀的最重要的主要因素。人性化关怀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上的应用,其实就是在本质上让患者感受到尊重与关怀,使患者感到舒适并安全地接受手术,以减少手术的恐惧[3]。实施人性化的关怀护理,创建一个充满人性的人文环境,使从术前到术后随访的患者,每个环节和每个站点都富有热情,周到与细致的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所有患者合理诉求,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实施手术室人性化的重要举措与途径,那就是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同时也提高患者满意度,这也是现代手术室护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手术室护士应自觉地把对患者的关怀,展现在工作中,付诸实践。并且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人性化关怀是护理发展的大势所趋,随着护理模式转变,人性化关怀也将融入到手术患者的全过程当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不仅是提高护理需求的质量,而且还是缓解医患之间矛盾的关键。

在手术室里应用人性化关怀的目的是创建良好的手术环境与条件,为手术患者的安全尽了最大程度的保护。在实施手术人性化关怀的整个过程中,一方面,医护人员和患者可以加强沟通,改善护患关系,缓解医患之间的矛盾,使患者获得足够的满足与安全感;另一方面,患者具有良好的个性化服务,使得在手术过程中,患者是保持一个积极的,主动的方式来配合手术的进行,这也为手术的成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刘翠珍.手术室护理中的人文关怀[J].当代医学,2009,15(34):128-129.

篇4

摘  要:本文查阅已有相关文献,分析自理缺陷护理理论在手术室临床带教中应用的发展、优势以及具体实践。循证护理理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具有传统护理临床带教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且已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临床带教程序。自理缺陷护理理论已经并将继续在手术室临床带教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自理缺陷护理理论;手术室;临床带教

        临床带教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教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护生,也就是未来护理工作人员的发展,进而对护理工作产生重要影响。手术室作为一个独立性强、专业要求高的科室,与其他临床科室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临床带教较为困难。由美国著名的护理理论家orem提出的自理缺陷理论[1]指出,护理工作中应明确个体在什么时候需要护理帮助,也就是明确护理工作的范围。当个体的自理能力无法满足其治疗性自理需求时,平衡被破坏,即出现自理缺陷。而出现自理缺陷,才是需要护理提供帮助的时候。此时,护士应采取措施弥补病人的自理不足,满足其治疗性自理需求。该理论自问世以来,已成为护理实践与教育的一种概念架构。在综合其他临床带教方法的基础上,将orem护理模式理论和方法引入手术室护生的临床带教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

        1 自理缺陷理论的发展

        orem自理理论开始于1956年,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在1971年成熟并出版。期间,经历了疾病谱的变化、护理需求的增长、护理人数的增加、公众对健康态度的变化等。orem认为,自理是个体为了维持生命、增进健康、确保自身的结构完整和功能正常而进行的自我照顾活动。并进一步规划了全补偿、部分补偿和支持教育三个护理系统。全补偿系统是指患者丧生全部自理能力,所有自理需求均由护士予以满足;部分补偿系统则是指护士和患者共同参与满足患者的自理需求;支持教育系统是指护士通过指导和提供促使自理发展的环境,进而满足患者的自理需求。这样,当患者出现自理缺陷时,护士就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患者提供完全补偿性护理、部分补偿性护理和护理支持教育,进而满足患者的自理需要。

        作为orem自理理论核心的自理缺陷,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个体的自理能力无法满足自己的治疗性自理需求;另一种是照顾者的自理能力无法满足被照顾者的治疗性自理需求,如父母不能满足小儿的自理需求等。

        2 自理缺陷护理理论在手术室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优势

        临床护理实习是护理教学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护生在成为正式临床护士前进行角色转换的关键阶段。节奏快、气氛紧张、无菌要求严格、器械设备繁多和人员复杂等是手术室工作的特殊性[3]。而且,与普通科室不同,手术室中的病人在实施手术麻醉后,即丧失全部自理能力,所有自理需求均由护士予以满足,且无法与之沟通,因而常使护生感到无所适从。

        而orem的优点在于orem护理模式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的、整体医疗护理工作模式,以时间为横轴,以一系列护理手段为纵轴,制成一个日程计划表。从而能够培养手术室护生的全局观,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而独立对手术前、中、后的各项护理过程进行详细的描述说明与记录。此外,护生也可通过这一过程,使患者在手术前亦了解自己的相关护理计划目标,主动参与护理过程,达到最佳护理效果[4]。

       通过自理缺陷护理理论在手术室临床带教中的应用,可以使护生在手术室实习过程中形成思路清晰,工作条理的护理习惯,明显提高教学质量。此外,现阶段的手术室护生,在将来进入医护工作后,一部分将成为不同医院不同科室的护理管理人员,因此,掌握orem对未来护理学界得教学和管理更具深远意义。

        3 自理缺陷护理理论在手术室临床带教中的应用实践

        3.1自理缺陷护理理论的基础教育。对刚刚进入手术室临床实习的护生开设orem自理护理理论的相关课程,使学生对orem自理护理理论的理念、原则、基本步骤等有基本的了解。从而培养学生在后来的实习中发现问题并运用orem自理护理理论解决的兴趣和能力。

        3.2自理缺陷护理理论与传统手术室带教相结合。在具体带教实践中,在结合自理缺陷护理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要做到一带、二看、三放手。一带,是指首先由由带教老师带领护生进行操作,同时说明操作的目的、注意事项等;二看,就是老师协助,由学生操作,同时老师在一旁观察,在她们的实际操作中看到不足,并及时给予纠正;三放手,就是老师完全放手但不放眼,在学生独立工作期间,严格把关,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3.3培养护生自理缺陷护理理论的实践能力。以具体手术案例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地完成一个完整的自理缺陷理论的实施过程[5]。首先,由老师集中示范讲解完成完整护理计划的要领、注意事项等;然后,不同带教老师分别模拟术中的角色(包括病人、主刀医师、第一助手、巡回护士等),帮助护生进行情景模拟。而学生则应在此过程中,独立运用自理缺陷理论,完成实验内容。最后,在模拟训练结束后,将护生“一对一”分给各班次带教老师参加手术,使其快速进入手术室的工作状态。

        4 小结

        护生由于刚刚进入临床,往往会过于热情。当患者提出任何要求时,护生在还没有评估患者的自理能力时就立即给予满足。殊不知,这恰恰正是对护理的一种误解,更没有体现自理缺陷理论的精神内涵。护理,是一种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它处处闪耀着是护士智能活动的光辉[6]。在手术室临床带教中应用自理缺陷护理理论,教育学生为预防和克服自理缺陷或为不能自理的患者提供治疗性帮助,对于世界护理学界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鄂慧峰,袁义厘,张红兵.奥瑞姆(orem).自我护理模式与应用[j].现代护理,2003(08).

[2]张立琴,杨新月.奥瑞姆自理模式在我国护理实践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07,7(7).

[3]范勇.陈美婵手术室护生教学改革尝试[j].全科护理,2009(5).

[4]张立新,王超虹,苏淑梅.手术室实习护生临床带教方法探讨[j].吉林医学,2007,28(4).

篇5

【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术前访视的质量的相关因素,减轻患者术前的焦虑程度的对策。 方法 分析目前手术患者术前访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实施改良措施。结果 手术室护士切实做好了手术患者的术前访视工作,减轻患者术前的焦虑程度,手术患者对手术室护士满意度达到98.5%以上。

【关键词】术前访视;质量;手术患者焦虑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及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将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我们的手术护理中,让患者减少了对手术的恐惧感,术前访视成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直接与患者面对面的交流,全面了解其生理、生理、社会文化状态,更好地制定相应有效的个性化护理起了重要作用,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术前访视的价值已得到充分肯定,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已成为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术前访视工作是手术室的质量控制之一,国际手术室护士协会也规定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士的职能和职责之一[1]。为切实做好术前访视工作的质量,我们在近两年的访视过程中,不断的进行观察探讨发现了一些影响术前访视质量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影响术前访视质量因素

1.1 科室人力资源缺乏 我院近两年来手术量及复杂程度较前增加了2倍之多,但护理人员却没有相应的增多,护士既要完成手术护理,又要兼顾术前访视,造成了访视过程是三言两语应付了事。

1.2 手术室护士队伍结构年轻化,对术前访视认识不够深刻 年轻的护士工作经验不足,容易使用医学术语,让患者难以接受,无法得到其配合,起不到心理护理的效果。

1.3 手术室护士思想观念滞后,未重视访视质量 由于长期受传统模式的影响,护理工作重点放在完成手术配合,继而忽视了患者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导致失去访视的真正意义。

1.4 护士的沟通技巧欠佳 访视工作的开展,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相关的交流技巧和心理方面的知识,如遇到一些患者隐私的问题,应适当回避。我科护士由于人际交流经验和能力不足,不能准确掌握病人思想动态,抓不住关键问题,达不到预期效果。

1.5 安排访视时间的不妥 访视时间通常是在护士配合手术结束后,时间一般是17:00左右,这时容易遇上病人用餐,从而影响术前访视质量。

1.6 护士专业技能欠佳,人文知识缺乏 在访视前对病人的个人资料收集不全,对病人提出的问题,无法做出及时准确的答案,易加重患者的思想负担。

2. 对策

2.1 更新观念,增加护士外出学习机会 管理者加强护士教育学习,不断将新的护理理念、新知识灌输给护士,并令其熟练掌握,运用于实际工作中。手术室护士应明白,护理作为一门帮专业,包括了服务与奉献精神,并把他人的需要放在第一位。护士的爱心、耐心、同情心、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是保证交流与沟通有效,确保术前访视效果的关键[2]被 。

2.2 规范管理制度 将术前访视纳入工作职责范围,并通过量化考核挂钩,激发护士工作学习积极性,加强术前访视的责任心。

2.3 访视人员结构调整 安排年资高的护士对患者进行访视,资历尚浅的护士跟随观摩学习,待学习期过后,便由新护士来完成访视,老护士从旁指导,做到一对一帮带,以保证访视的工作质量。

2.4 加强心理学的学习 每周集会拿出个案探讨分析患者心理状态,如何将语言及非语言方式相结合来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交流,以取得患者信任,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以减轻术前心理焦虑,利于次日手术顺利进行。

2.5 鼓励继续再教育及人文知识学习 提供到外院观摩学习及参加学术会议机会,并鼓励护士继续再教育,提高专业技能,拓展知识面,有效评估不同病情、不同社会文化背景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性强的进行术前访视,切实做到有效的术前访视,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利于次日手术的配合。

2.6 加强与主管医生及责任护士联系 与患者进行沟通前,应先仔细阅读术前病历,向主管医生及责任护士了解患者的个人情况,避开患者用餐时间访视,使术前访视工作得以顺利有效的开展。

3. 结果

通过以上对策的实施,访视工作开展充分调动了患者、家属及社会支持系统,并有效地消除患者术前的不良情绪与恐惧心理,专职护士标准化、专业化的术前访视,更大限度地满足了手术患者的心理需求,使其感到自身受尊重的程度得到很好的提高,手术患者对手术室护士满意度达到98.5%以上。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理发展和手术室护士个人成长的需要,它可以提高护士的语言表达能力、知识储备能力及沟通交流的能力[3],避免或减少医疗纠纷的出现,为手术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手术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 马育璇,朱映霞,罗桂元.规范术前访视内容对访视质量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杂志,2007,6(3):28-29.

篇6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与深化,术前访视已是手术护理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可使患者以最佳状态迎接手术,在围术期护理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1]。我院将人性化护理应用到术前访视工作中,收到良好效果。

1 人性化护理

就是以患者为中心,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从人的本性角度出发,根据患者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的给予个性化护理,把“人性化”融入到护理工作全过程[2]。

2 方法

2.1 术前访视时间

选择手术前一天的下午4点~5点或者是晚上7:30~9:00时间段内进行,每个患者访视时间一般在10~15 min以内。

2.2 人性化的访视

2.3 护士穿着手术外出工作服,佩戴工作牌,带上术前访视单到科室,通过查阅病历,与护士、医生交谈,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术前准备内容,手术、麻醉方式。

2.4 到病房与患者交谈,准确把握患者的心理活动,针对其主要的心理问题给予心理排解,并教会患者麻醉时的摆放、呼吸配合。

2.4.1 一般的患者对医学术语都比较难明白,护士要采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浅出深入地让患者了解手术性质、方法,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等。

2.4.2 大多数患者因对手术不了解、担心疼痛而产生恐惧心理[3]。护士要以诚恳的态度安慰患者,耐心进行心理疏导,对手术担忧心理严重的患者,教会患者放松的方法。

2.4.3 文化层次高的患者比文化层次低的更担心手术风险性。护士通过多向患者介绍主刀医生的技术,手术的安全性,手术成功的病例,以增加患者对手术的信心,减轻患者的顾虑。

2.4.4 儿童对疾病认识不如成人清楚,对手术精神上受打击的易感性也较[4],但儿童要进行术前禁食、或是因与父母分离,会造成情绪波动。护士要多采用儿童语言进行交谈,从而增加患儿对护士的好感和信任。同时可以利用玩具、卡片等工具形象告诉患儿,手术的目的,减少患儿进入手术室后产生的恐惧。

2.4.5 老年患者在心理、生理上同年轻人不同[5],老年患者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健忘、耳聋和眼花[6],多为手术死亡危险而担忧[7],交流时护士语速放慢,对重要内容反复讲述,语调可适当提高,避免使用老人忌讳的词语。

3 效果

通过人性化的术前访视,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普遍降低,在麻醉时能主动积极配合好,缩短了术前准备时间。患者的健康知识得到提高。护士的知识水平、沟通能力有所提高,护患关系更加密切,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大大提高。

4 体会

4.1 重视首因效应[8],进行术前访视的护理人员要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整洁、大方得体的外表能增加患者的信任度。

4.2 护士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沟通能力。可以使用方言与患者交谈,让患者更加感觉亲切,也更容易了解。手术室护士只要赋予人文修养,拥有对患者的爱心,掌握一定交流技巧[9], 就能以人文精神推动人文服务。

4.3 掌握好术前访视的时间,保证患者和家属能有足够时间与护士进行交流。避免在患者进行治疗或是进餐时进行术前访视。

4.4 不同年龄、文化层次、职业的人员对手术顾虑各不相同。护士不单要掌握医学知识,还要有社会学、人文学、伦理学、心理学、公共关系、行为科学、语言学等方面的知识,才能有效地提高访视的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谢琼丽.浅谈手术室护士的术前访视.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0,9.

[2] 王宁莉.浅议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8,1:167-168.

[3] 梁秋慧.人性化服务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中国实用医药,2007,9,2(26):115.

[4] 沈洁.手术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现代医药卫生,2008,18.

[5] 冯丽娜.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沟通技巧.医学与护理,2008,12.

[6] 章旭云.高龄患者围手术期的人性化护理.《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8.

[7] 刘群花,刘泽霞,丁曼香.手术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临床护理与医学进展,2008.9.

篇7

关键词:手术室;人文护理;心理护理;配合度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室进行手术治疗的116例患者作为护理对象。患者年龄均大于17周岁。排除标准包括:①精神类疾病患者;②资料不完整患者;③手术失败患者。征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在患者知情同意情况下,采取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人文组两组,每组患者各58例。对照组中男30例,女28例;患者年龄18~71岁,平均(48.2±6.3)岁;其中普外科手术患者21例,骨科手术患者17例,妇产科手术患者20例。人文组中男32例,女26例;患者年龄22~75岁,平均(47.9±5.8)岁;其中普外科手术患者22例,骨科手术患者18例,妇产科手术患者18例。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无差异(P>0.05)。1.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法开展护理工作。人文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开展人文护理,具体护理如下:①术前人文护理。在患者手术前1日,手术室护士先仔细查阅患者病历,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病史等。当基本了解后,到患者病房探访患者。探访的目的是准确掌握患者的心理情况,若患者心理情况较差,则根据前一环节所掌握患者的年龄和文化程度等情况,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然后告知患者术前的准备事宜,如术前禁食和注意休息等[4]。②术中人文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士第一时间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并对手术流程和手术时间进行简单讲解。手术全程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情况变化,若患者出现心率和呼吸节律加快等表现,护士紧握患者手臂,通过动作安抚患者,帮助患者保持镇静。同时注重舒适护理工作的开展,如对手术时间较长的患者,护士用棉棒蘸取温水润湿患者嘴唇,做好暴露肢体的保暖工作等[5-7]。③术后人文护理。患者手术顺利完成后,护士首先对患者术中的表现加以肯定,告知患者手术非常成功,以帮助患者树立起良好的康复心态。然后重点开展术后康复教育,如注意伤口的保护和卫生,饮食上以清淡为主,保证休息和睡眠,尽早下床活动等。1.3观察标准观察标准如下:①患者手术过程中的配合度。配合度评价标准分为完全配合、较配合和基本配合3种,为了保证评价的准确性,由同一护士根据患者表现进行评价。配合良好率为完全配合和较配合率之和。②患者手术前后心率的变化情况。③患者心理情况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心理情况评分,患者评分结果越高,表示心理焦虑和抑郁情况越差。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20.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手术过程中配合度评价结果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配合良好率低于人文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患者心率变化情况比较结果结果可见,入院时两组患者心率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术前30min和术后30min测量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3患者心理评分结果患者心理评分结果显示,入院时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前1d和术后1d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篇8

【关键词】 手术室;暴躁;心理分析

暴躁心理是一种负性情绪,主要以强度的情绪波动为主,并伴有发怒、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等表现。手术室作为医院对患者实施手术、麻醉、治疗、检查、诊断并担负抢救的重要场所,手术室护士特殊的工作职责及工作环境常常导致暴躁心理的发生,这种负性情绪一方面会对其生理、心理造成严重损伤,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对工作、家庭等带来消极的影响,甚而直接造成工作的失误及家庭生活的破裂等。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手术室护士暴躁心理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暴躁心理的表现

暴躁心理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缺乏耐心,情绪波动大,在工作中常常与同事及患者等发生冲突或矛盾;在家庭生活中也常常莫名其妙的发脾气、吵架,而且往往难以自制。其次,工作不细心,甚至在工作中丢三落四,工作质量差。

2 暴躁心理的成因

手术室护士多为女性,自身生理的特点就容易诱发暴躁心理问题,职业和家庭的压力则成为造成暴躁心理的催化剂。

2.1 职业压力 职业压力是导致手术室护理暴躁心理发生的主要原因。手术室护士所承担是抢救患者作,工作量大、节奏紧张且持续时间长、夜班工作制度等常导致心理过度紧张,而有限的休息时间常难以保障身心的恢复,加之工作的应急性及不确定性等,进一步加剧了手术室护士的心理负担。而且,手术室护士经常要面对手术患者紧张、恐惧的面孔,手术中各种创面、坏死组织、恶性肿瘤等也会刺激护士的心理,也不可避免会对手术室护士的心理造成负面的影响[1]。另一方面,在手术中使用麻醉剂及为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而进行的空气无菌处理及手术室空调环境等所带来的环境压力,也会使人头晕、疲乏、注意力不集中等,诱发心理障碍。此外,手术室作为高危的工作场所,手术室护士必须承受的各种职业疾病的威胁,如颈椎病、下肢静脉曲张、胃炎、胃溃疡、接触患者血液、唾液、排泄物等感染的传染病等[2],则进一步加剧了暴躁心理的发生。近些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手术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手术的技术越来越高,许多新设备、新仪器、新型医疗材料应用于手术中,工作中手术室护士还不得不面临着不断学习、相互竞争的压力。

2.2 家庭压力 家庭压力是导致手术室护士心理暴躁的又一诱因。手术室护士,一方面承担着繁重的工作压力及其所带来的心理负担;作为女性,还必须承担相应的家务、子女教育及赡养老人等重任,对工作的过度付出常常导致对家庭义务的力不从心,除了身体上的过度疲劳,心理上还要承担内心的自责,承担家庭成员的不解、抱怨等。因而,体力、心理压力都较大,不可避免会造成其心理的失衡和暴躁心理的发生。

3 暴躁心理的调整及防护

3.1 实施人性化的工作制度 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的工作制度是当前改善手术室护士工作环境,减轻其工作压力,避免各种心理问题发生的最有效途径。人性化的工作制度,一方面体现在合理的排班,最大限度的为手术室护士提供足够的休息时间以确保其身心摆脱疲惫的状态,为身心健康创造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还体现在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既要搞好手术室科内各成员的关系,同时,还要协助搞好家庭成员的关系。融洽、和谐的工作、生活环境是医治各种心理问题的良剂,对于避免暴躁心理的发生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加强学习,努力提高心理素质 手术室作为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工作中存在着较大的压力,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和心理的应变能力,才能不断提高适应能力,正确化解工作、生活中各种压力和矛盾,而心理素质的提高有赖于不断的学习,这既包括专业理论和专业素质的提高,也包括心理学方面的学习。通过学习,能够激发工作的热情,培养爱岗敬业的意识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通过心理修养的提高和一些心理调整技巧的掌握,能够科学的化解工作的压力,以轻松、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工作、生活,避免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

3.3 加大投入,强化身心保健 要避免手术室护士各种心理问题的发生,还应加强其身心保健,一方面要通过改善各种福利待遇,如晚夜班补助、岗位津贴等,为个人身心保健提供必需的物质条件。作为医院,还应加大投入,做好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健康保健及创造条件为其提供良好的文化娱乐、体育锻炼设施,这是促进手术室护士身心健康、消除其身心疲劳的有效手段。

参 考 文 献

篇9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481-01

临床教学实习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医学,护理学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给予护生感性认识的阶段,也是培养护生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而手术室的工作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其工作节奏快,抢救过程紧张,人员复杂,其器械设备繁多,无菌查对严格,使实习护生无所适从。所以,手术室教学与其他临床科室的带教内容有很大不同。如何提高实习护生在手术室牟工作效率,使实习护生尽快熟悉手术室这个特殊环境,尽快掌握手术是护理工作技术,是每个带教老师都在思考的问题。现将当前护生在临床实习中常见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摘要 目的 从分析实习护生常见问题入手,提出相关对策,并着重手术室护生临床带教方法的探讨。方法 首先进行入科教育,制定带教计划,指导学生循序渐进熟悉掌握手术室工作。结果 提高了护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了护生的无菌观念更新动手操作能力和协调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1 实习护生常见问题

1.1 缺乏人际交往能力 现在的护生独生子女较多,自我意识和独立性较强,对社会的关注程度和认知能力较低,交往技巧,管理他人的能力较低,比较单纯,而护生今后从事的护理工作与患者接触最为密切,在面对不同的患者时,不知如何与其交流,在进行护理操作时缺乏应有的沟通及解释,容易使患者对其信任度降低,影响护理操作的进行。

1.2 缺乏耐受的能力 由于护生今后从事的护理工作量大,工作节奏快,经常面对许多临床上的突况,急症抢救,生离死别及各种疾病的危险以及求医心切的患者及家属各种各样的不良情绪,如焦虑,悲伤,失望甚至愤怒等,是患者不良情绪宣泄的对象,为此易受患者不良情绪影响,产生悲观,失望等不良情绪。

1.3 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较低 由于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存在的差异,导致护生进入临床后理论与实践无法相结合,面对临床上出现的较多问题,大多护生不知从何入手,如何解决感到学生学非所用,或出现动手不动脑的现象,不能将所学知识灵活地运用于临床实践。

2 相关对策

2.1 注重培养和提高护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应针对护生人际关系的薄弱环节,进行教育,培训和提高,在术前访视或接送病人时带教教师也可以给护生示范怎么样和患者打招呼,怎么样介绍自己,特别是老年人,交流有困难者,应使用的沟通技巧,通过言传身教告诉护生应该如何去沟通,从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2.2 提高护生耐受挫折的能力 临床带教教师应多提供机会让护生反映和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在及时指出护生存在不足的同时,多鼓励护生,激发护生的学习性,培养护生自身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学会自我调节,防止情感和情绪大起大落,保持一种情绪的稳定。

2.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自我训练 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后,鼓励他们主动结合实践经验多看书学习,带教教师应经常提问学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鼓励学生多思考问题,并为其提供相应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其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掌握更多的临床护理知识和技能。如硬膜外麻醉后病人回病室告之去枕平卧预防术后头痛是送病人回病室常说的,但原因是什么?提问学生引发去思考,强化自己的理论知识。

3 带教方法

3. 1 入科教育 熟悉环境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消除隔阂,建立相互信任的重要方式,带教老师与护生良好沟通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带教老师接待首次进入手术室实习的护生时,

应主动进行自我介绍,再记住每位护生的名字。学生初进入手术室因环境不熟悉,既紧张又感觉神秘,应由带教老师介绍手术室环境,布局,使其了解本科的工作特点。知晓手术室的无菌区和非无菌区,首先树立无菌观念,各手术间情况及物品摆放,无菌包及一般手术常规物品的准备,手术种类,出入制度,参观制度,更衣制度,手术室常用无菌技术等。让实习护生尽快熟悉手术室环境,减少实习护生对手术室的神秘感和恐惧感,使其很快进入角色。

3. 2 制定带教计划 手术室是一个独立,全新的科室,与临床科室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依照实纲,对实习时间与学历不同的护生有不同的实习要求,带教老师应认真备课,制定高质量,详细,切实可行的教案。制定带教计划:掌握洗手护士,巡回护士的职责,掌握手术室的消毒灭菌,无菌技术操作,提高无菌观念意识,熟悉手术室基础理论知识,熟悉常见手术的巡回配合要点,手术安置,熟悉术前访视的基本内容及方法,了解其整体情况,了解手术室整体护理工作程序,了解手术护理记录单的填写方法。

3. 3熟悉环境使学生顺利开展实习工作的前提,包括区域划分,物品位置,工作流程。帮助学生从理论上尽快了解手术室环境,并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有些实习护士一进科室,就想进行技术上的操作,如扎留置针,上台洗手,穿针引线,对分配的岗位,分配的工作(如术后整理清洁)不满意而产生低落的情绪或者敷衍了事,带教老师善于观察应给予开导,进述术后整理术间,归位无菌包是再熟悉环境及物品的摆放的过程。检查仪器设备的完好性是保证第二天手术顺利安全进行的关键。术前访视工作也是熟悉患者全身情况,为第二天术中更好的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打基础。术后回访是了解病人的满意度,及时发现工作中不足及隐患,给予改进。术间的清洁是消毒的前提,也是避免术后感染的重要保证。让其了解每个岗位都有必要性及重要性。实习生在出科前,应接受理论与操作考试。了解其对工作的掌握程度。对于工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可适当的增加一些工作,以满足其工作热情和欲望。对实习时间一个月以上的学生,尽量安排不同的岗位,全面的熟悉手术室的工作。需要注意对学生的工作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严格管理,以确保学生和病人的安全。

4 小结

篇10

【关键词】 手术室护士;防范;医患纠纷

【中图分类号】R3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421-01

1 正确认识医患关系

社会医患矛盾现状随着改革开放和医疗改革的推进,我国医疗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医疗环境有了显著的改善,同时人们的健康需求日益提高,对医疗结果期望值增高,法律意识逐渐增强。由于当前“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依然存在;市场经济对医疗行业的冲击;在关于医疗纠纷的报道中,舆论和媒体的报道偏重于患者;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部分公众对医院和医护人员产生的信任危机以及消极负面情绪等多方面原因导致目前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矛盾突出,医疗纠纷事件逐年增多。

2 导致手术室医患纠纷原因

2.1工作中缺乏责任心和主动服务意识。

个别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消极,被动,责任感不强,未完全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不能主动为患者提供服务,从而造成患者及家属的不满意。

2.2法律知识淡薄,未严格执行医院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给手术室护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的增强,护理侵权诉讼的增加,使手术护理记录单成为医疗事故争议的重要依据。护理文件书写不规范准确,术前访视和准备工作不到位,个别护士在工作中不认真执行医院的规章制度,甚至违反医疗操作规程,在治疗和护理中产生医疗差错,造成患者的不信任,就将导致纠纷的发生。[1]

2.3语言行为不规范,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不够。

手术室工作繁忙,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家属交流沟通时间较少,加之患者对手术室环境陌生,恐惧与不适感极易使护患之间产生矛盾和不信任感。少数手术室人员不注意自身形象,不分场合和同事说笑,对患者冷漠,指责,不注意保护病人隐私,一旦病情有变化,患者和家属就认为是医生和护士造成的,从而引起纠纷的发生。

2.4护理技术操作水平与经验不足,术中负损伤的发生。

手术过程中存在着潜在的损伤因素,在护理工作中因护理措施不当,不到位或不及时而导致术中负损伤的发生,不仅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还会影响到手术的顺利实施,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及康复。常见的负损伤有:(1)神经肌肉损伤(2)皮肤压疮(3)灼伤(4)坠床(5)感染。

3 防范医患纠纷的措施

3.1提高自身的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

3.1.1手术室护士应严格要求自身的护理行为与形象,行为应符合护理规范要求,如自身形象应举止端庄,语言文明,衣帽整洁符合手术室环境要求,手术中不谈论和手术无关的事,不窃窃私语讨论患者的病情,尊重患者的人格,当患者进入手术间时,通过亲切的问候,简短的、友好的交谈,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使患者感觉到安全放心。

3.1.2护士要熟悉患者、了解病情,术前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交待清楚术前的注意事项及介绍手术室的环境、术中怎样配合、术后怎样护理,使患者和家属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来接受手术。并介绍术前、术中、术后有可能发生和注意的事情,让患者了解手术的风险性,对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预防方法,使不属于医护人员技术原因所造成的纠纷得到了解决。

3.2严格执行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操作规程

3.2.1术前按规章制度和护理操作规程充分准备。规章制度是预防和判断差错事故的法律依据,是正常护理工作的安全保障,建立健全完整的规章制度,是护理行为的可靠保证。要求护士要做到十防[2]:一防止接错病人或弄错手术部位。

二防止摔伤或压伤病人。

三防止器械不足延误手术或性能不良造成意外。

四防止用错药。

五防止异物遗留在伤口或体腔。

六防止烫伤或灼伤病人。

七预防院内感染。

八防止输错血。

九预防褥疮。

十防止弄错或丢失标本。

3.2.2严格执行手术室的消毒隔离制度,稍有不慎就会发生严重的后果。

3.2.3手术室的设施、物品、药品的管理和使用必须遵循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设施、器械、物品是否处于良好的状态决定着手术能否顺利进行以及术后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3.2.4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三查七对”是护理工作基本的核心制度。从病人进入手术室的那一刻起,每一步护理工作都必须做好查对。从查对病人的姓名,年龄,性别,床号,科室,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再从病人,肌肤有无损伤;术前,术中,术后的器械敷料的查对;用药,输血的查对等,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有两人两次以上认真核对,无误后方能进入下一个环节,并且将查对结果及时,准确,客观,真实,完整的书写。只有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行事,才能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只有在护理工作中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力度,提高职业道德水平,从法律责任的高度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才能有效降低护患纠纷。

3.3维护病人的合法权利,减少医疗纠纷

3.3.1医患之间要注意保护患者的尊严和人格医患之间的相互尊重和信任是最重要的,尊重患者是医疗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原则,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减少不必要的暴露,有效地避免有意或无意的侵权行为,减少医疗纠纷。

3.3.2建立及维护良好的护患关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防止发生产生法律纠纷的重要措施之一,护士应尊重病人的人格、尊严、信仰及价值观等,坦诚与病人沟通,并注意换位思考,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及能力,为手术病人提供高质量的身心护理,获得病人的理解与支持,减少法律纠纷的产生。

3.4严格管理医疗相关的证件

包括手术同意书,手术期护理记录单,手术清点单,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历记录单,特殊耗材的使用登记单。对各种文字性的资料要求书写时字迹要清晰,不得涂改、缩写、简写,记录要全面真实,准确无误,规范合理,由专人保管,便于核查。同时护士也应明确,护理记录是重要的法律依据,如果护士明确按照规定实行各项护理操作,但没有详细记录,一旦产生法律问题,便没有确凿的证据为自己辩解。

3.5加强安全知识及法律知识的学习

3.5.1法律是人们行为规范的准则。加强法制观念和法律知识,把好医疗护理安全关,增强责任感,树立牢固的防范意识,积极主动地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和依靠法律维护医院的正当权利,杜绝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

3.5.2强化法制观念。作为护士应强化法制观念,不断学习有关的法律知识,掌握其内容及要求,明确法律与护理工作的关系,并将掌握的法律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依法从事护理服务,准确履行护士职责。

3.5.3规范护理行为。护士在工作中应严格执行卫生部及所在工作单位的护理操作规程及质量标准要求,并不断学习,以掌握最新的护理操作规程及质量标准,保证病人安全,防止法律纠纷的发生。

3.5.4选择安全的工作环境。安全而有保障的手术环境是达到手术成功的重要前提之一,应根据手术的大小安排相应数量及资格的护士,有正规的法令、政策和操作规程及相应的监督机制,仪器设备良好,为护士提供介绍继续教育机会,能够掌握新技术,新仪器的操作,并能及时了解最新的手术室护理标准及要求。

3.5.5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经常组织科室人员进行学习,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的方法。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士必须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增强服务意识,加强责任感.严格执行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操作规程,严格管理医疗相关的证件,加强法制观念和风险防范意识,用优质的护理服务来提高患者及社会的满意度,从而预防医患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红.分析门诊纠纷的原因及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23):2202.

[2]宋烽,王建荣.手术室护理管理学(手术室安全管理).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279-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