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范文

时间:2023-08-17 18:15: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

篇1

【关键词】教学方法;改革;尝试;努力;提高

一、尝试概况

1.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尝试;

教无定法,师有定格。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学应以学生阅读、分析、领会、理解为中心,应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诱导学生洞察未来,关注生活,教师只是导航者。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脑中有教学大纲和高考大纲,必须把教学的重点确立在知识点的落实和考点的落实上,阅读能力,听说读写能力,学习习惯的养成与提高上,确立在学生思维体系的建立与形成,自学能力的养成上。先进的教学理论与方法之所以先进在于它的理念,在于他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够将教情与学情相结合。作为一名教师应注意吸收别人的理念,应兼收并蓄,结合自己的教情与学情,形成自己的有个性的教学方法。应逐步树立大高考概念,将高三的复课经验和教学体会及时总结,在高一、高二教学过程中及时影射考点,在知识教学中体现人文教育,在知识教学分解中逐步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形成思维体系,增强教学的实用性,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使教学呈现出主体化、动态化、实用化的特点。

2.阅读教学与听说读写能力的尝试。

教会学生读书的基本要领,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重视语文工具性的同时,注重语文的交际性。在后来的教学中我注意了学生听说读写基本能力的课堂培养,注意学生的潜能发挥,给学生提供课堂锻炼平台,在紧张的教学时间中给学生留有天地。我将教材中应用文教学、辩论、讨论、演讲、口头作文等多种听说训练纳入教学中,以专题知识为依托,开展了自主发言,自主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改变了以前学生沉默寡言的课堂氛围,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学生思维,收到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同时,自己注意在有限的条件下打破封闭的教学氛围,努力改变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门心事读课本"的现状,在课堂教学中,注意人文文化素养的拓展,审美意识与情趣欣赏,并积极诱导学生将学习视野香客外延伸。在自习课上有意识的加强《读者》、《美文》、《杂文报》、《散文选刊》、《星星诗刊》、《微型小说选刊》上的名篇选读,增强了学生对人文知识的学习兴趣,完成了学生阅读由俗文化向雅文化的转变。

3.作文改革尝试

传统的作文教育模式是教师出题目,学生写作文,教师改,学生听.学生常常处于被动状态.杨初阳的快速作文法给了我启示,我意识到写作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写作教学应有章可循,应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多种训练并举的原则,应“快速”“高效”。交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使学生感觉到作文有法可循,有章可依,在课堂教学中,自己又意识的加强了写作点示,写作技法点示,变传统作文教学的“无序性”“无时限性”为“有序”“限时”,加强积极引导,通过模思路,模语言,模修辞的细节训练,口头作文与讨论简评,感悟与体验的结合,使教学呈现出“多样” “活泼”的局面,同时,在平时的训练中只求一点,降低要求,循序渐进,逐步达标。

二、对教学的反思

古人云“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教学是门艺术,必依法而行,必探索前行。

1.努力做教改的实践者。

高中语文教学具有工具性,也具有人文性,教育起着传承文化的作用。新教材“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突出实用性,培养学生的语文实用能力快速读写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高中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与形成的重要阶段,形象思维、逻辑思维、逆向思维、求同思维等多种思维形式对学生的创造力形成至关重要,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创造力,这是时展的要求,教师应主动的转变观念,不断地钻研教法、学法,努力适应时代变化。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必须担负起教育的责任。

2.教法的尝试必须贯穿教学生涯的整个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学习别人的先进理念,又不能局限于固定的模式,不要希望找到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要将先进教学的理念吸收进来,结合教情、学情、校情,确立符合自己的教法,可以学其一点,求其为我。应有埋头钻研踏实肯学的精神,用坦荡的心善待学生,正确处理好目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关系,用科学的教育思想统领教学。

3.开拓视野,充实自己。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具有开阔的视野,海纳百川的胸怀,应及时了解时事和周围世界,关注时代科技的新成就,努力使自己成为“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人,做知识的传播者,思想的开启者,将时代文明成果传给学生。要勤读书,多看报,勤思考,善钻研。始终是自己的思维保持活力,要及时教会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要善于取他山之石,树智慧之木。授业中有尊严,威严中有爱心,有严谨的治学精神。

4.寓品质教学与科学精神于教学生涯。

篇2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6-0090-01

从最近几年的教学成果来看,语文课堂教学还存在"教师累、学生苦、效率低"的现象。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主要从建立轻松地学习环境;加强师生的情感的交流;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明确课堂教学方向;让师生认识到语文的重要性;巧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五方面就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进行了具体探究,以期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1.建立轻松的学习氛围

建立轻松的学习氛围对实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为学生建立轻松的学习氛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高中语文教学实效性的提升,学生也能够在学习中处在更加主动的地位。建立轻松的学习氛围,教师就需要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形成"以生为本"的教学意识,并且在学习、生活中将这种意识逐渐落到实处。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准备促进课堂轻松教学的教学素材。高中生的心理还不是很成熟,对新鲜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对未知事物往往会表现出十足的求知欲,因此,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高中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在选取教学素材的时候,多选择那些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高中语文学习兴趣的素材,从而有效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2.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在传统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过于强调自身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这样就导致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偏低,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负面效果。学生长期接受被动式的教育,对其身心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提高学生的存在感。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与其他学生形成知识互补,进行思维碰撞,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大胆进行问题讨论,从而打开全新知识学习的大门,加深学生对高中语文相关知识的印象和理解,构建学生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

3.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明确课堂教学方向目标是行动的方向

教师只有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才能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组织教学活动,确保学生发展的方向,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3.1 要注意三维目标的设计。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必须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三者缺一不可,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2 要注意分层设计。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在设计教学目标时,除了设计一个总体目标外,还要兼顾优等生和学困生,给他们额外制定有利于他们发展的不同的教学目标。

4.让教师和学生都认识到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多给学生思考和提问的机会,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而除了课堂教学以外,教师还应该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因为语文其实其本质是来源于生活的,语文的学习其本质还是要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所以教师一定要积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的限制,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多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和尝试的机会,让学生在尝试的过程中探索更多的可能。学生也要抓住每一次难能可贵的实践机会,要不断提高自我,强大自我,让自己无所畏惧,在一次又一次的磨炼中退蛹成蝶。然而现在高中语文的教学模式,课堂设置,都不是完美无缺的,要想让高中语文的教学效率提高,改变成完美的教学模式,光靠现在还是不行的,这个艰巨而又伟大的任务就落到了广大语文老师身上了。毕竟素质教育是一个全新的系统工程,让我们会翘首以待。我相信不久的未来,中国的素质教育将会揭开新的篇章。综上所述,要想真正提高高中语文教学,光凭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大家的同时努力才行。学校要给老师极大的空间,让老师可以自主分配学习的要求与任务;老师呢,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经验,老师的作用在于"讲渔而不是鱼",一定要鼓励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并适当地为他们寻找亲身实践的机会,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也是重中之重。学生们当然也不能气馁,要积极配合老师完成课堂上学习任务,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或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也是很重要的。

5.巧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篇3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堂;效率

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是检验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标准之一,没有效率,证明本节语文课堂教学是不成功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有其内在规律,有章可循。笔者作为多年的中职语文基层一线教学工作者,试就如何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抛砖引玉,供同行借鉴参考。

一、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忘却中职学校的教育对象是职中生。经验和事实表明,中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依然是制约我国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否提高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端正,是否掌握了良好的学习方法。中职学生的学习态度可以分为以下三类:①学习态度积极型;②学习态度消极型;③学习态度顽劣型。对后两者眼里,语文课堂似乎很枯燥;而对一个中职语文教师来说,能够使后两类学生学习有所转变,足以证明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由于对中职生学习水平估计不足,教学难度习惯于一步到位,不注重因材施教;对学情需求重视不够,“穿新鞋,走老路”。

(2)课堂目标与学生需求不匹配。中职学校技能课程实践性很强,对学生就业重要大;语文属于文化课程,有的语文教师脱离学生实际需要,没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课堂教学内容灵活改革,照本宣科,导致学生经过努力仍达不到教学要求,学生感到学而无用,对语文课忘而怯步,丧失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古人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3)不注重教学风格与教学方法。一个在课堂教学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教师都有其与众不同的教学风格与方法。有的风趣幽默,有的严谨科学不乏乐趣,有的书写和板书引人注目;等等。相反,课堂教学水平不高的教师教得辛苦,而学生却学得一塌糊涂,究其因,在语文课堂教学方面没有形成与众不同的课堂教学风格与方法。

(4)不注意学生个体差异。中职学生的素质偏低是众所周知的,一个班就像一块长满玉米的田地,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必然存在。有的语文教师指导不适当,没有有意识的给差生多创造一些表现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使自身的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提高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与方法

教师的教学方法各有千秋,但结合中职学校学生内在及就业特点,笔者认为作为中职语文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教师扮好四种角色。中职语文教学课堂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急需的技术人才,要使课堂教学达到最大效率,教师要扮好以下角色:做哑巴――管好自己嘴巴少讲;做忍者――不要随意打断学生发言;做懒汉――敢把问题踢给学生;做大忽悠――鼓励学生,点燃学生学习兴趣。

(2)教学重点要有效。中职学校语文课堂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每一节课应紧扣学生就业需要而定。笔者在教学中从学生最关心的就业问题着手,结合学生今后的出路和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实际要求,围绕“自我介绍”、“答辩”、“市场调查报告”、“文明礼仪听说”等实际需要来设计课堂教学重点,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锻炼学生文明交际、胆量、语言表达等等。

(3)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传统教学方法让教师教得枯燥,学生学得乏味,课堂参与度低。现代多媒体所构建的图、文、声、像等立体形象使学生产生共鸣,如笔者在教学课文《景泰蓝的制作》时,借助网上视频再现景泰蓝工艺制作过程,带给学生直观、形象的冲击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应用文知识时,笔者经常下载中国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经典节目《职来职往》相关视频录像,引导学生观看,学习成功人士答辩或自我介绍方法,使学生学到听、说就业技能。

(4)坚持因材施教,多层教学方法。中职学生不同于普通高中学生,原因在于学生不同专业,同专业不同班级;学生的能力水平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从笔者所在的中职学校来看,会计、文秘专业语文基础属于上等级,商务越语与高星级酒店管理专业属于中等级,计算机、商务电子属于下等级,根据这种现实情况,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教师要采取不同教学目标,使用不同教学设计,因材施教,以求最佳课堂教学效率。

三、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应注意的问题

(1)忌无评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差异、个性、特长,在不同教学环节给予学生相应评价,这样有助于学生学习自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忌无反思。反思是一个中职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成长历程,对课堂教学效率高低进行反思是很重要的,先进的教学理念来自于教学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又上升为新的理论。中职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反思,反思教学方法、学生反馈情况、提问效果等,才能获得课堂教学新的灵感,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3)忌无交流。由于没有升学压力,有的中职教师上完课就算完成教学工作,缺乏与同事交流课堂教学经验进取心。一个教师只有开放交流,不断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才能获得新的课堂教学新方法、新手段。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兴趣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3)02-110-01

一、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学习

语文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不只是每篇课文所要掌握的字词、文章的主题和写作特点等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和引导,学会如何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和学习,感悟课文表达的情感,把握课文的主题、学习作者是如何布局谋篇的。学生要会上语文课,在课堂上就要会听,而学生成绩的好坏也往往取决于课堂短短的45分钟的听课效率。听课效率高,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听课的关键在于对教师讲授的内容,学生要眼耳手脑各种感官齐配合去促进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眼要盯着老师的板书和老师讲课时的表情动作,耳要听清楚老师讲课的内容,要听得准确,听出重点,听出弦外之音,听出老师讲课的意图;手要有选择地记,要记重点、难点和疑问;脑筋要开动,积极思考,抓住老师讲课的思路。心理学家曾做过实验,分三组学生同时收听同一内容的录音,规定A组全部记录,B组只听不记,C组只记讲授要点。结果A、B两组的学生只记住全部内容的37%,C组学生却记住了58%,可见抓要点,适当做笔记,效果最好。在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多发言,积极参与,主动地学,随老师的教学思路转。这样也可以保证注意力高度集中,听课效果好。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学生接受的学校教育正是为终身学习“培养习惯”的教育。学生在上语文课时,养成圈、点、勾、划的好习惯,才能真正上好语文课。

二、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重要任务。新的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唤醒学生自主意识。我们要创造自由的教学环境,提倡教学民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正确对待学生的创造欲,为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把他们的所知所感用语言表达出来。鼓励学生“标新立异”,鼓励学生讨论甚至争辩,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秩序,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主动探求知识、发表独立见解的积极性,在参与中动手、动口、动脑,增长智慧和能力。教师应充分尊重并倡导学生回答问题中的求异思维。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诫教师:“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时时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乏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学生都有成功的需要,一旦这种需要得到满足,他们就会以愉快的情绪进行学习。

三、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结合课文内容,拓展教学思路,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如用故事引入,或借助录音、录像等多媒体手段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教师在课堂上还应针对不同的重难点,相应地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使程度低与能力强的同学都得到成功鼓励,从而对语文学科产生浓厚兴趣,对学好语文充满信心。教师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在引导学生理清文路、捕捉要点、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教师要有目的地设置疑问,鼓励学生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我们还可以在课堂上开展研究性学习,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学习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的需要选择相关的小问题进行研究,而且还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课堂空间。语文学习需要在讨论中得到深化,但教学任务的繁重、时间的紧迫,却往往使讨论开展了却又草草收场。在这个过程中,能力弱的学生可能根本就还没进入状态,能力强的讨论也不深刻充分,这样的问题对学生真正的能力培养、自我发展收效甚微。所以,教师必须设置高素质的问题,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并且采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形式,授之以渔,在充足的时间互相聆听,探讨得到最终结论,这种真正的讨论参与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激发学生兴趣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文学作品的主题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可以激发学生创造、表现的欲望。教师把学生的社会经历、生活体验、所见所闻引入课堂让学生各抒己见,肯定他们的勇气,促进他们的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 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贴近生活、参与生活、感悟生活,在生活中扩大视野,增进积累,激活思维,发展能力。

四、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气氛

篇5

【关键词】课堂提问 高中数学 方法和技巧 教学效果

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备课,精心设计问题,注重课堂提问,通过某种教学提示来向学生传递所教内容原理,对学生进行思维上的刺激,或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指示。传统的课堂提问存在较多的问题,如课堂提问中重数量轻质量,重提问而轻反馈,或是盲目提问,让学生回答无从入手等等,还有就是碎问碎答,只是提一些诸如“对不对”、“是不是”、“行不行”等问题,造成了学生不能进行深入思考,思维懒惰等结果。

一般来说,课堂提问的方式、方法众多,教师要能够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进行巧妙地选择,恰到好处的应用,这样才能产生积极的作用,实现良好的效果。笔者将结合多年一线教学经验,谈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哪些有效课堂提问的方法。

一、有效提问,激发兴趣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的作用。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精心设计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提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愉悦的情境,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积极思考,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如,我在教学《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时,我先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1)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集合?(2)在初中,我们用集合描述过什么?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得出如下展示:在初中代数里学习数的分类时,学过“正数的集合”,“负数的集合”;在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时,说它的所有解为不等式的解集;在初中几何里学习圆时,说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几何图形都可以看成点的集合。然后,我有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查字典,思考“集合”一词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哪些词语的意义相近?学生们都纷纷动手翻阅工具书,通过讨论得出:“全体”、“一类”、“一群”、“所有”、“整体”……最后,结合本课教学内容提出什么是集合的问题,正式引入课堂教学内容。这样的课堂提问,先是对初中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回顾,然后联系学习生活实际提问,引导学生们进行积极思考,把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变得有趣,引入新课后,教学效果显著。

二、有效设计问题,发散学生思维

高中数学教学强调对学生思维的锻炼,强调对学生学习能力的锻炼。而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设计的有效的问题锻炼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如,我在教学《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时,我先展示北京奥运会奖牌榜:北京奥运会中国跳水队获得全部8枚金牌中的7枚。用高台跳水的例子研究:

(1)当t

(2)当t>a时h(t)的单调性是_____。

(3)当t=_____时运动员距水面高度最大,h(t)在此点的导数是_____。

之后,我设计问题,导数的符号有什么变化规律?

用几何画板制作动画演示在t=a附近:

(1)函数值的比较:h(t)-h(a)的正负号;

(2)动点切线斜率(即导数)的发展变化。

这样的课堂导入和课堂提问,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学生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用高台跳水的例子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再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突破了教学难点,用两个例子使学生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培养了学生大胆创新的精神,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归纳能力。

三、悬念猜想式提问,创设问题情境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有效设疑,引导学生进行猜想,能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敢于猜想,给予正确引导,给学生创设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我在讲“根与系数关系”之前,先让学生解出方程x2+5x-6=0的两个根,求出其两根的和与两根的积,然后提问:“我们不解该方程能求出两根的和与两根的积吗?”经过思考,学生明白要想不解方程,求其两根的和与两根的积必须寻找新的规律。之后,我再提示从数字方面去思考,这样,学生会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高中数学教师要精心备课和设计问题,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学情,循序渐进地进行有目的,有引导性的课堂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活跃课堂氛围,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6

任务式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指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方法。这是最初的定义和教学实践规划。但是随着任务式教学法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应用,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教学方法,广泛地运用于各类教学活动之中。高中语文教学采用任务式教学法,是基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改善课堂的需要。本文就这一方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作具体的讨论。

一、任务式教学法的核心是改善学生的学习习惯,而高中语文提高教学质量首要工作是改善学生学习习惯

语文课程伴随着学生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构成了他们接受母语及其相关文学、艺术等文化教育的核心板块,虽然部分学生进入大学还可以选修《大学语文》,但是课程性质、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因素的改变,使得它与小学、初中、高中期间的语文课程的重要程度相比弱化了不少。由于小学和初中语文阶段性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决定了这两个阶段和高中语文教学阶段在教学方式方面,肯定要有所差别,这种差别就要求学生要改变自己的学习习惯,以适应新的学习之需要。

高中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对问题的探究,以此来更有效地提升他们学习的兴趣,这是高中语文教学工作的不变主题。高中生学习语文必须纠正的学习习惯有:在知识性背诵之上,缺乏应有的独立思考和表达;在一般的理解套路上,缺乏个性化的文本解读能力和阅读体验;在知识性的横向扩展基础上,缺乏思想性的纵深拓展;在学习态度上,普遍缺乏兴趣引导和动力推动。这是转变学习方式不及时、不得法的重要体现。比如,朱自清先生的名作《荷塘月色》,现在很多学校、很多老师都在进行“同课异构”的探索和实践,这其实就是推进教学改革模式的创新。对应的是,同课异构的重要意义就在于通过老师对教学的惯常模式的改变来主导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整。而任务式教学法是改变学生习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任务式教学法以任务激发动力、以探究改善方法、以引导和评价提升质量,全面优化高中语文教学

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成绩要得到提高,必须以培养其兴趣为第一前提,没有兴趣,学生是无法学好相关的知识和方法的。高中语文从一般性的知识性教学要提升到文本分析、语言的精确运用和文学艺术的审美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心性和文学素养。这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作,试举一例简要说明。比如,用任务式教学法安排苏轼的《赤壁赋》一课的教学,首先,在预习层面来讲,需要学生了解作者、作品的相关知识,特别是赤壁这个地方的历史知识、作者的人生际遇等,这些是理解作品的关键;其次,需要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熟悉,比如对该文的字词句的疏通理解,对不理解的内容、难点做出标记,对相关的问题,找同学一起解决等。再次,要对“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以及《念奴娇・赤壁怀古》之间的关系及相关内容进行理解和对照。最后,老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分组布置其他相关作业,让学生合作完成。通过合作,给予学生探究问题、主动完成学习任务的动力。并通过教师的评价和指导,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任务式教学法的实践应充分考虑因材施教

篇7

摘要: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定需要。”随着高中语文新课改的推进,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我们教师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浅谈 高中 语文 教学 探究 方法

孔子说: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引导督促学生成为乐知者,作为老师的我们一直在努力,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们也是围绕此目标来探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人说“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我可以改变我的课堂。”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我们改变不了世界,但我们可以努力思考,努力践行,尝试着改变自己的课堂。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放在怎样的高度都是不为过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把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放在显要位置来组织教学活动。就此,针对本校师生的实际情况,本文将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自主独立学习的能力、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信息技术整合能力等方面来探讨探究性学习方法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非常重要。例如,我在教学《孔雀东南飞》后提问:如果刘兰芝没有“举身赴清池”,焦仲卿没有“自挂东南枝”,那么他们还可能有怎样的结局?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想象,有的想“他们会私奔”,有的想“他们会起来反抗”,当学生通过比较思考,得出二人非死不可、别无选择的结论时,对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就有了深刻的认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诱导,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发现力。经常这样做,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产生疑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培养其探究能力。

二、培养学生自主独立学习的能力

探究性学习提倡以人为本,以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时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每一堂课,每一个教学活动。围绕学习目标,学生学习什么内容,采用什么方式,哪些人在一起学习,大可全由学生自己做主,老师只是以平等的身份,做一个导演或参与者提出个人的看法。

在学习《雷雨》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把学生作为“当事人”,扮演不同的角色,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进一步掌握戏剧人物语言动作性的特点,体验戏剧语言丰富的潜台词和人物复杂的情感世界。唯此,学生的思考探究力才能稳步提高。

三、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探究性学习应把课堂讨论作为教学常态。在课堂上的合作与交流,能使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进入更新、更高的层次,有利于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如在学习《丹柯》(外国小说欣赏)时,学生特别不能接受丹柯为了他的族人牺牲了,他的族人还把丹柯用心燃烧的火苗给踩熄了。在此问题上,学生对丹柯该不该为他的族人而牺牲这一问题上,产生了不同的答案,并要求进行辩论。教师应适时抓住契机,要求学生在关注课本对丹柯形象描写及理解作者写作主旨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探讨,得出各自的见解。在激烈而有序地辩解过程中,作者创作丹柯这一形象的主旨便很好地为学生所掌握。

四、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整合能力

将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整合,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理想环境。在现代教育条件下,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形象化、直观化,使课堂教学更加突出重点、更容易解决难点,能使课堂教学更加显得生动活泼。如在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通过多媒体课件,借助声音、动画、图片、文学等资料,广泛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五、课堂上的预先设计

关于新课改,课堂设不设计众说纷纭,但就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已,课堂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新课标指出,新课标指出,高中生身心发展已经渐趋成熟,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那么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应该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问题,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的意识和兴趣,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积极主动探究未知领域的过程。正是基于这样的基点,老师们在课堂预先设计上狠下功夫,每上一个单元前,指定一个老师先预先设计一个单元的课堂教学思路,然后大家一起探讨其利与弊,并依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各抒己见,然后归纳总结,制定一个在新课改精神指导下的可操作有效的课堂设计,老师们参考此课堂设计,有针对性地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

六、学生主动性的激发

篇8

关键词 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实效性 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与传统语文教学有了较大的改进,取得了较大的成效。新课标强调:“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新课程标准对于目前我国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要求需要借助有限的课时完成,这直接涉及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提升我国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问题。目前,无论是从学术界之中关于高中语文教学的研究来看,抑或从各个地区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来看,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我国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之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直接影响到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升。

1 教学实效性的内涵

对于教学实效性的内涵的探索,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解释。例如,有些学者认为教学实效性即是“教学的实际效果”,其作用的主体主要是学习者。而有些学者认为教学实效性则是“在最短的单位时间内完成本课教学目标”。笔者结合不同学者对于教学实效性的研究结果认为,教学实效性与教育的各个要素之间紧密相关。教学实效性的内涵的探计应当从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方面进行概念界定。笔者认为所谓“教学实效性”是指“教育者与学习者通过教学内容的传递与教学意境的构建,进而促进教育者与学习者共同进步的实际效果。”高中课堂教学实效性则是高中语文教师借助自身对于高中语文知识与语文技能的把握、教材等对于学习者进行的实际影响。在传统教育之中,教学实效性往往会被认为成绩越高,则实效性越大。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以及新课程理念的日益深入人心,教学实效性的内涵正在处于不断的发展过程之中。

2 影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原因及意见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直接影响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进而影响到高中学生对于语文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把握程度。结合新课程标准与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笔者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对目前影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因素进行探讨:

2.1 语文能力思想未能深入人心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未来的文盲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学生自学自励。”但是,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之中,这种培养语文能力的思想并未能深入人心。其中包括高中语文教师与学生。例如,笔者曾经运用谈话调查法对于班级中的高中学生对于语文教学进行了相关调查,结果发现很多高中学生仍然认为高中语文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其目标在于应付高考,认为高中语文的学习在于不断地刻苦背诵,在于对于基本知识点的把握与不断练习。由此可见,虽然新课程标准对于语文教学所要达到的语文能力的培养较为重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笔者认为作为新时期的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具有“点石成金”的指头,能够自己去获取知识,成为真正有用的新型人才。这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意义重大。只有将学生现在的“要我学”转化成“我要学”才是真正的教学,只有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是真正的育人之道,才能培养出新型人才。

2.2 教学方式有待提升

目前,伴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我国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各种教学方法竞相上映,甚至可以用“百花齐放”来形容。小组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意境教学等等多种方法充斥着我国的高中语文课堂。虽然在实际的课堂之中,构建了一个较好的高中语文教学氛围,但是,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层面来看,却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很多高中语文教师虽然能够认识到教学方式多样性可以很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却缺乏高中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之间的协调程度。第二,多种教学方法滥用,过于频繁地改变教学风格。从经验来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氛围、高中语文教师的整体教学风格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实效性,由于高中时间相对较为紧张,部分教师虽然对于新课程标准进行着大量实践,但是,却忽略了在实际的工作之中学生对不同教学风格的适应。例如,笔者曾见某高中语文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完全放弃了对于字、词、句的讲解,而是过于强调问题启发,洋洋洒洒写了四五个问题,然后放手让学生们“仔细阅读”,虽然许多学生认真地阅读教材,但是,也有不少缺乏自制力的学生会进行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同时由于该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最终导致了整个语文课堂失控,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更是无从谈起。由于教学方法选择不当,或者经常改变教学方法,使得许多学生在短时间内很难跟上教师的步伐,进而会产生对于高中语文学习的厌倦,导致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下降。笔者认为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师,要改变自己以往的教学方式,一改以前课上以自己为主体,花样多、负担重、效率低的教学现象,改变传统教学手段,如“填鸭式”和“满堂灌”的现象。不能再将设定好的答案作为最终目标,来锁定学生的思维,应该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思维,让课堂更活跃些,气氛更和谐些,答案更丰富些,方法更灵活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自己所选择的高中语文教学方法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适应,而不能够单凭自己的一腔热情进行教学,这样会直接导致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下降。

3 反思

高中课堂教学实效性直接影响到整个学科的最终教学效果的好坏,那么如何才能够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好地促进我国高中课堂教学实效性呢?反思最近几年笔者的高中语文教学生涯,我认为由于高中阶段所处的特殊时期,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够按照传统语文教学那种填鸭式教学,过分地压迫学生接受枯燥无味的语文知识,但是,同时我们在实际的高中课堂教学之中也不能够过分放任学生进行完全“自主”的学习。育人,或多或少会磨灭学生的一些灵性与个性,如何正确把握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以及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之间关系,把握不同教学方式之间的异同,通过加强对于各种教学方法的对比,结合学习者的实际情况,进而构建具有不同班级特色的高中课堂教学新模式,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升,进而达到成绩与能力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 杨宁.新课标下高中语文课堂效率提升创新途径刍议[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4).

[2] 黄丽新.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浅谈[J].考试周刊,2009(49).

[3] 曹德新.新课标指导下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适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9(3).

篇9

一、开放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绚丽的生活画卷中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

“开放式语文教学”是一种摆脱固定、僵化、权威的教学方式。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探讨在开放的教学过程中,安排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社会调查、收集数据、文字等信息资料的运作方法来了解事实及有关知识,然后要求学生按一定的方法整理、分析、推理,发展为基本学习能力,并构建若干具体教学模式。“开放式语文教学”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二、开放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科学实效的学法指导中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陶行知语)教师必须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合作探究虽是新课改大力倡导的一种课堂模式,但要不要进行合作学习,都要依据具体的教学目标而定。如教学《皇帝新装》时,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小组合作表演课本剧,课本剧的表演形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个性发展。课本剧表演把课文中的人物演绎得栩栩如生,为上课设置情境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如有不能解决的问题,由记录员记好,准备在班级交流中提出来,组间交流,教师调控。在组内合作的基础上,各组将讨论的过程和解决的问题派代表在全班中交流,组间再质疑。教师调控,对一些普遍性问题可适当提供变式(或材料或观点),帮助学生解疑。为了提高合作探究效率,组间进行交流可通过竞赛方式展开。这样可以增强组员之间的合作意识,调动组员寻求最佳合作方法的积极性,让课堂始终处在高效的状态。将模式灵活变通和优化组合,寻找内容和方法的最佳结合点。

三、开放作业模式,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语文作业中培养学习能力

郭沫若说:“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新课标下的作业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学习需要、生活需要和人生需要,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 作业设计要体现更多的合作性,“有效”是最根本的要求。自主性作业,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选择、参与作业内容的设计,自己设计学习思路,搜集与所学知识有关的信息材料等,这类作业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教师在开放性作业的设计中,有意识地设计多样化的作业类型,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的作业,这样既能使学生带着愉悦的情感体验完成作业,又能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发展。例如,学完《水调歌头》一课后,设计这样的作业:为《水调歌头》选配乐曲,并练习配乐朗诵。

四、开放课堂展示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张扬个性,享受成功的乐趣

篇10

关键词:学习方法 语文 教学

杜郎口中学门口有这样一句名言:“教师最大的悲哀是包办,学生最大的悲哀是依赖”。为了避免这种悲哀的出现,我们教师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新课标高中语文教学要求:应面向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与快乐。对于这一要求的实现,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面对每个有差异的学生,而分层教学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应用,能够有效地解决该教学问题。本文从学习需要的层面出发,对分层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应用,进行如下深入探讨。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高中语文的学习是在不同学校特定的环境下、以语文课程目标要求为基础、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所进行的自我构建与生成的经验习得行为。对于高中生来说,其在语文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但是从现有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课堂教学中的学习目标存在着不明确的情况,加之一些学生还没有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导致语文课堂教学水平提升受到一定的限制。此外,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反思练习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表现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仅仅是经验的累积,无法将学到的语文知识个性化。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将学生的学习需要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

二、以学习需要为导向的分层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必然性

分层教学,指的是以语文课标与教材的要求为基础,在一个班级内针对不同类型学生在接受能力以及基础等方面存在的区别,设计出不同层面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并给予学生不同层次的辅导、检测以及评价等,进而实现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来确定知识信息的获取。而学习需要,则指的是学生在高中语文课堂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愿望或者学习意向,是驱使学生进行语文课堂学习的根本动力。学生的学习需要主要包括:自主需要、归属感需要、自尊需要以及成就需要四项内容。正如上文所述,学习需要的满足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方法。而基于学习需要为导向的分层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则可以有效地将学生需要与课堂教学目标进行融合,进而让全体学生都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与快乐,实现教与学真正的双赢。

三、以学习需要为导向的分层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应用策略

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为基础,结合学习需要以及分层教学法的相关理论,确定以下以学习需要为导向的分层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应用策略:

1.以学习需要为导向,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的学习认知方式、学习风格以及学习需要的不同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在分层时,应对行政分层班级进行再次分层,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精细化的分层,即以学习需要为导向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

2.预设语文课堂分层教学的目标。教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对学生分层的实际情况,对课堂上分层教学目标进行预设。只有这样,才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确保以学生需要为导向的分层教学的实施效果。通过教学目标设定、教学目标实施以及教学目标完成情况的考察,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而使得以学习需要为导向的分层教学方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

3.以学习需要为导向分层教学的具体分层。以学习需要为导向分层教学的具体分层按教学流程依次为:学习需要的分层、课堂设问分层、作业布置的分层、分层辅导以及分层考核检测。通过对这些具体分层的实施,真正将学习需要贯穿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进而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分层辅导为例,教师对优秀层的学生则以学习需要中的自主需要和成就需要出发,鼓励这些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去探索和发现;自主需要以及归属感需要基础,在对其进行提示的基础上进行思考与讨论;对于基础层的学生则以归属感需要与自尊需要为基础,对这些学生进行耐心的讲解,努力帮学生建立其解决问题的决心,鼓励这些学生进行思考。

4. 以学习需要基础动态来调整学生的学习层次。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本身是作为动态系统存在的,这就意味着学生需要在不同内容的语文课堂教学或者同一语文课堂教学的不同进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同样的,相同的学生在不同时期,甚至在同一语文课堂教学的不同进程中其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这就决定了高中语文教师应从语文课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学生的学习层次进行动态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将以学习需要为导向的分层教学方法的优势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