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知识范文

时间:2023-08-17 18:15: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信息化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信息化知识

篇1

关键词:知识共享;信息化;企业

一、企业信息化的特点和作用

(一)企业信息化的概念及特点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运用与推广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生产和经营活动并合理开发、利用企业资源的过程,从而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的定义是:企业为了提升经济利益,提高发展水平,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企业运用信息技术改革相关流程。这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企业未来核心业务发展,结合企业对现代管理模式需求的流程,即企业信息化逐步走向基础设施建设、资源拓展、技术提升、组织结构调整、制度管理等环节。同时,企业应用信息技术的广度与深度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平标准,才能称之为真正的信息化。如果仅仅靠几台分散的计算机进行日常文字处理和报表设计、打印工作,这都不能称之为企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要求计算机处理达到一定程度且具有相对应的信息共享,并在企业整体计算机与网络的各环节运用较为全方位。

(二)企业信息化的作用

企业信息化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使得企业绩效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企业信息技术能得以广泛深入应用,能使企业的现金流、人力资源、信息流等向更科学的方向发展,给企业传统经营思想和管理方式以强力冲击。当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融合在一起,必然产生新的竞争方式。第一,企业信息化能促使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第二,企业信息化优化组织内部结构,使管理方式更加科学;第三,企业信息化帮助企业业务流程重组、再造;第四,企业信息化强化企业应变能力。

二、知识共享与企业信息化的关系

(一)企业信息化管理为知识共享提供技术保障

信息化技术的有效实施有助于提升企业绩效,但企业绩效的提升某种程度上并不是完全因信息化过程而直接产生,企业部分效益可通过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实现。企业绩效的实现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与知识本质的共享性,信息系统的运用从某种程度上为知识共享的实现提供了技术平台,使得知识共享成为企业信息化能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的必要中介。各种计算机软件、硬件和网络平台作为知识共享的捷径,好比知识管理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一种,作为知识储存、获取的载体。信息化的实现离不开载体的技术落实。

(二)知识共享为信息化提供理论指导

企业信息化的根本目的在于合理调配企业内部资源,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力量,从而带动企业信息流的高效配置,这当然也少不了充当中介的知识共享。知识共享通过充分挖掘企业内部资源有效地影响企业绩效的提升。企业基于资源有效利用的基础,不断寻求更具价值、难以被替代或模仿的资源给企业带来更具竞争优势的发展资源。知识恰好是资源合理利用时期的关键动力,它不仅在传递的过程中可以获得增值空间,且因企业具体情况不同而存在难以模仿和替代性。知识共享不仅使员工个人宝贵的知识上升为企业珍贵的战略资源,对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具备重要意义。其次,知识共享能为企业节省部分成本提高企业绩效。假如企业员工都能将自己宝贵的知识与工作经验及时存储于企业知识管理系统中,这样就可以避免因员工离职带来的信息损失,也能供他人有需要时直接获取和借鉴。

(三)信息化发展有助于发挥知识共享优势,提高人才素质

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环境、资源、能力和知识。企业信息化的核心是实现对管理的提升,但在企业变革中最难解决的是人思维方式的转变。企业信息化在信息发展的时代,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越来越明显。通过知识管理系统的培训,企业员工的知识结构得以优化、完善,从而促进员工之间相互学习和知识的创新,为知识管理提供高素质的人才。另一方面,当企业信息系统进行改造时,便要求员工必须跟上信息变革,实现人的思维、意识的信息化。当信息系统建成后,企业技术人员需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维护和管理,企业也必须加强对信息从业人员技能的培训和储备。因此企业的决策层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加强对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提高员工素质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能力,建立稳定的人力资源储备。

三、基于知识共享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结合知识管理原则、有规划地逐步实施企业信息化

目前,企业建立信息化的重点关键在于如何实施企业信息化。首要方面便是企业必须充分评估企业所处的每一个具体阶段,才能进行有序化发展,而且企业也不允许消极等待或盲目跟风。其次,只有部分企业有条件优先发展信息化,切实推进信息化建设还要坚持以点带面、逐步推广的原则。最后,信息化建设面对不同发展基础的企业要有层次,有针对性并区别不同层次进行分类发展。同一个企业在不同发展时期信息化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企业真正发展信息化建设还要以效益为根本,结合知识管理的原则,通过分析、规划、有层次地逐步实施企业信息化战略。

(二)重视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为知识共享服务

许多企业一提到信息化就联想到计算机、网络,但这并不是最主要的,没有形成信息管理系统,形成支持企业决策的信息,也不代表是真正的信息化。虽然信息系统主要是加工数据,经过搜集、传递并处理数据。但企业信息化的实施还要克服一些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如重技术轻管理,重开发轻维护,重系统轻数据等。企业信息化系统是一个长期建设的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完成并不是信息化建设成功的标志,而仅仅是起点。数据要经过深加工形成准确的、全面的信息才能为企业的知识共享、决策服务发挥作用。

(三)注重人才的培养,强调知识共享的增值

企业的决策层只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重视知识共享过程带来的财富增值才会加强对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提高员工素质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能力,建立稳定的人力资源储备。在企业变革中,最难解决的是人思维方式的转变,而信息化就是最好的手段。当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时,信息化要求每个人必须跟上这种变革,无论人的思维、意识方式还是人的知识储备,这种变革也促使了内部的知识流动及知识共享。在信息系统建成之后,企业进行维护和管理的过程需要相关的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技能培训和储备,甚至于为企业培养出相关的技术人才,所以注重知识共享的也是注重人才的培养。

(四)信息化建设促进企业重组

企业业务流程是根据信息化特点进行梳理和设计的过程。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过程,应当促进企业业务流程重组与优化,增强企业产、供、销协作能力,优化与上下游关联企业的协作关系,实现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的融合与集成,提高企业的市场反应能力、科学决策水平、经济效益和综合竞争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四、结论与启示

知识共享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竞争力构建中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实施的过程可以促进组织内知识共享,因而企业信息化还可以通过知识共享中介作用的存在提升企业绩效,信息化本身可以提高企业内部经营有效性,优化企业外部价值链,有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组织内知识共享水平提高,可以促使企业实施信息化而提高知识共享水平有利的方向发展。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社会”的大背景下,企业信息化建设融入到知识管理中,使新时期的知识管理呈现出崭新的面貌。从跨国企业突出了国际化、知识化等现代思想意识,认识到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首先,企业应重视信息化建设和实施,在企业资金实力充足的情况下,重视信息系统硬件平台、软件平台和网络平台的建设,评估好企业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需求,尽量避免因高额转换成本引起的得不偿失。其次,企业应促进组织内知识共享活动,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核心环节。在组织成员上,管理层通过知识共享培养员工有意识地提高自己表达和吸收知识的能力。在组织文化上,在企业内营造信任、合作、宽容、平等的文化气氛,让每个员工都意识到自己是知识共享日常活动的一员,自觉分享和寻找有价值的知识。在保障机制上,企业应该建立起一些有利于知识共享的保障机制,如采取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专门的知识管理系统平台,提供良好的培训,宽松的轮岗机制等措施,对知识共享都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杜荣.论知识共享与企业绩效的关系[J].情报科学,2005(9).

[2]饶艳超,陈烨.企业信息化、知识共享与企业绩效[J].财贸经济,2012(7).

[3]王雪晶,王萃.论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知识管理的关系[J].技术经济,2005(2).

篇2

关键词:企业培训;知识管理;组织知识管理;个人知识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2)01-0042-03

一、企业培训中组织知识管理策略探析

在进行信息化培训与知识管理的深层次整合时企业应首先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如何将知识管理系统与企业日常工作流程紧密结合,使得知识管理成为企业员上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不是孤立的系统;(2)如何更好地发挥知识定位和显性知识传播功能;(3)如何激励员工通过知识管理平台共享知识,并更好地解决日常工作中的问题;(4)如何运用知识管理平台营造一个利于隐性知识传递的共同情境模式;(5)如何更好地开展组织的非正式学习。

组织知识管理中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隐性知识的共享,本文从两个层面分析和探讨企业培训中组织知识管理的策略――即操作层面和管理层面:

(一)操作层面的组织知识管理策略

1.创建知识库。创建知识库的目的就是把企业所需的知识从其创造者和使用者那里分离出来,以便于没有拥有这些知识的其他人也能够利用这些知识,以达到知识共享。通常这三种类型的知识应放入知识库中。(1)企业内部结构化的知识。包括企业内部的研究报告,有关产品的市场资料以及相关的技术和方法等。(2)企业内部非结构化的知识。这些知识存储于组织内成员的头脑里、尚未被转化为结构化的“隐性知识”。要把这种隐性知识从个人转移到知识库中,供组织内的成员共享,便需要借助于培训系统内的知识平台。(3)企业外部知识。如有关专家的分析报告、外界对竞争对手的市场研究等等。

2.建立知识地图。Vailt将知识地图定义为“可视化地显示获得的信息及其相互关系,以便不同背景的使用者在各个具体层面上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学习。在这样的地图中包括的知识项目有文本、图表、模型和数字。”可以通过创建组织的知识地图,使个人的隐性知识外化。内隐的、复杂的知识存在于个人、团队及组织等各个层级中,通过个人的经验、印象、熟练的技术、文化、习惯、技巧等方式表现出来,制作知识地图往往是一个比较有效发掘隐性知识的办法。知识地图最大的好处在于,当人们需要某项专业知识时,可以通过知识地图的指引,找到所需的知识,而不必去搜寻不完善的解答或耗费时间去追寻知识的来源。拥有良好的知识地图,员工就可以轻松获取所需的知识,否则将非常困难。关于如何构建知识地图,Gartner Group以及M.J.Eppler等已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论证。

3.建立虚拟学习社区。虚拟学习社区是员工自发形成的知识交流和知识共享的网络空间,它的产生独立于传统的组织结构,而以个体的兴趣为纽带,其凝聚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或是共同的话题或兴趣。虚拟学习社区中的成员使用Intranet、视频会议、协作群件等技术获取和传播显性知识;使用学习平台来分发学习资源;利用视频会议系统和聊天室等同步交互媒体,允许成员开展讨论、增加在线通讯的交互层次,也增加了彼此的信任感和身份认同。虚拟学习社区能够促进音像知识的显性化和知识的创新,为员工在活动中自发地交流观点、看法与意见,分享新知。当某人离开组织时,社区内的其他人就可能拥有他的部分知识,因而他的完整知识得以留存,这些隐性的知识平常可能无法以结构化的方式存入企业的知识库中。

虽然虚拟学习社区是员工自发性的行为,但组织不应只作壁上观,而应采取各项措施鼓励社区的形成,并积极配置虚拟社区所需资源,如BBS、BLOG等,并促进虚拟学习社区的健康发展。同时应用知识管理技术(如过程管理和空间管理等)帮助虚拟学习社区的成员更有效地解决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4.利用WIKI共建组织知识。WIKI提供的是一种超文本系统,它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同时也包括一组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WIKI站点可以有多人(甚至任何访问者)维护,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对共同的主题进行扩展和探讨,WIKI对于共建共享知识库有重要意义。在WIKI系统中用户可通过搜索引擎访问获得知识,方便的链接跳转为用户提供了相关性信息和相似性信息,用户可以极低的代价分享自己的知识并在公众前予以展现,此外,通过WIKI协作也可方便地与同行交流。针对不同的领域,WIKI也有不同的应用,包括大型WIKI(如:WIKIPedia)、行业WIKI(如:专业WIKI)以及小型WIKI(如:开源项目)。采用WIKI可以建立企业项目组之间的项目管理和跟踪,以条目为中心的意见表达和知识积累促进广泛的协同工作。在企业内部,WIKI可以让知识轻松共享,一个新员工可以通过内部WIKI熟悉工作技能,了解企业文化。

(二)管理层面的组织知识管理策略

1.逐渐降低企业正规培训的频率。正规培训指的是组织对员工集中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培训过程。然而,由于扁平化和柔性化的企业组织结构使得员工的工作内容范围大大增加,同一个员工随着任务的改变,也需要不断增加新的知识和技能,对培训内容的需求也各不相同,企业提供的正规培训往往难以满足不同员工的需要。另外,由于知识型员工素质较高,能够根据工作内容随时进行自我指导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的效果往往令正规培训望尘莫及。基于以上原因,企业正规培训的时间应当明显缩短,而其他形式的培训应不断增多。

2.实时培训适当增加。实时培训指的是一些临时性的、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培训。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企业内部的工作团队可以在工作之余随时邀请一些有关方面的权威人士或资深专员来进行实时的短期培训,以提高员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知识的传授与企业现实问题结合在一起,同时由于参与培训人数由团队自己确定,更能够符合员工的工作时间,培训效果能够及时有效地转化为员工自己的知识技能,提高员工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企业效益。

3.重视企业员工的非正式学习。非正式学习是指学习者利用一切合适的条件进行的具有明确目的指向,自我发起、自我调控、自我负责的学习活动。员工的非正式学习植根于企业日常工作流程、企业项目运作、企业研发等情境之中,通过群体之间的相互合作与沟通互动来达到工作与学习的双赢。研究表明当人们认识到可以立刻应用所学知识的时候学习效果是最好的,掌握的知识也最有效。

4.及时反馈。马歇尔・哥德史密斯通过研究发现,领导通过培训效果反馈对员工加以实时指导能够大大提高员工的学习效率。因此,培训的过程中,半年或1年才进行一次的评估,不能有效地巩固培训的效果,同时

也难以发现培训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

5.营造有利于知识管理的文化环境。企业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或手段鼓励员工主动创造、转移和使用知识,如员工对企业的知识贡献与其薪金挂钩,对其在企业培训过程中的知识创造、分享和使用的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估,并作为对其培训评价的指标之一。

二、企业培训中个人知识管理策略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当今是信息爆炸的时代,面对如此庞大的知识集中,若无法有效地管理个人知识,便将直接影响个人的判断能力和工作效率,知识的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这在知识经济中是无法生存的。

从组织机构的角度来看,诸多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其根本原因是企业着眼于组织知识管理,以一种自上而下的方式实施知识管理,员工的主动创造性无法充分发挥,这样必然导致许多制约因素的产生。要突破这一障碍,只有充分认识到组成知识管理的最小单位是个人知识管理,只有在有效实施个人知识管理的基础之上,逐步扩容,以至形成组织知识管理,在这种自下而上的方式中才能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企业培训中个人知识管理策略也可从两个层面进行阐述:

(一)操作层面的个人知识管理策略

1.概念地图、思维地图。概念地图(Concept Map),在国际上一般被称为“心智/思维地图”(Mind Map),而在美国则被称作“心智/思维工具”(Mind Tool,Jonassen,et.al.,1998)。概念地图是一种用来帮助表现思维过程/结果的工具,也是一种组织知识的方法,是人们将某一领域内的知识元素按其内在关联建立起来的一种可视化语义网络。帮助构造概念地图的软件可以是大众化软件(如:Office、WPS等),也可以是专门性软件(如In―spiration、mind manager、Cmap、Mind Map、Brain等),且均具有容易掌握、获取便利的特点。加之概念地图自身的概念和应用要点容易理解和运用,故概念地图作为个人知识管理工具,从技术层面来讲是完全可行的。在企业培训中,概念地图作为个人的知识管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1)原理简单,容易掌握,所需的信息技术环境容易构建。(2)形象直观,是一种灵活的、适应性强的视觉传达形式,可以由每一种视觉类型组成。作为一种超媒体或多媒体工具,能够有效地进行个人知识的检索与获取,从而达到提高学习/工作效率的目的。(3)在概念地图中检索个人知识与用关键字检索相比,所获取的不再是个别的、独立的知识,而是相关的、整体的知识。(4)具有良好的扩充性。便于个人知识的有效更新。(5)结合概念地图对学习的支持,可推动知识的创新。(6)利用概念地图来表达知识,可以使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进而便于知识的共享。(7)促进反思,进一步提高工作绩效。

2.BLOG。BLOG是一种用来表达个人思想、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网络出版与交流形式。BLOG是以个人为中心,使用户方便容易地个人信息,在隐性知识的挖掘和共享上有重要意义。BLOG的出现极人地提高了个人知识共享工程的进度和可行性,随着BLOG的普及,个人知识被最大化的共享出去,所有的人同时成为知识共享工程的受益者和贡献者。因此BLOG成为了一个庞大的知识和思想的集散地。

(二)管理层面的个人知识管理策略

个人知识管理就是要促进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把自身的隐性知识表达出来成为显性知识,同时吸收组织的显性知识内化为自己的隐性知识,达成知识的创新。

1.不断积累个人知识。对于学习者个体来讲,知识积累是实施个人知识管理的基础。个人知识的积累可以依托一定的信息技术加以实现,包括建立个人知识库,利用个人知识管理工具实现对知识资源的存储、组织、标记、注解、共享以及与他人协作。个人的知识库无需像组织知识库那样复杂,只需要适合个人的需求即可。

篇3

关键词:企业 会计信息化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2-111-02

引言

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网络技术在各行各业已经得到普遍的应用,实现会计与网络技术的融合,加快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有效开展提供了更好的保障,也是网络信息时代下企业会计工作发展必然要求。用信息技术进行企业会计工作的管理,对企业自身管理水平的提升、竞争力的增强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企业会信息系统的各项功能也得到了完善,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正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实施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微观主体,企业信息化是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和企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推进企业信息化的一个必然途径就是要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

首先,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会计数据具有及时性、准确性和实时性的特点,并且可以被快速搜集、实时传递,实现会计信息的及时高效传输,方便企业管理者和决策者进行会计信息的使用。同时,信息化的会计信息数据可以更方便地进行浏览、查询、加工和处理,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全面的信息资料,减少决策风险。

其次,会计信息化是从管理者的角度进行的设计,既具有核算经济业务的功能,又有管理控制和经营决策分析等功能,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人的参与。会计信息化不像会计电算化只是一个简单模拟的仿真系统,而是一个人与计算机相互作用的智能化系统,实现了人机交互。

第三,会计信息化能够实现信息的共享。在现代社会经济环境下,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会计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实现了只要权限允许,就可以合法地获得信息资源和会计数据。在企业内部,每一个部门都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共享,及时地使用和传递各自所需要的信息,促进企业内部的沟通,进而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二、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会计信息化观念

目前部分企业由于没有更多的外部激励和压力,在整个企业管理工作中没有很好地开展会计信息化建设,没有认清会计信息化在整个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单位日常信息数据处理也没有足够的重视。外部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化建设工作进程的加快,这些对一些企业管理者来说都与自身无关,并没有真正地认清信息化建设对整个企业今后发展的重要意义。这样就造成很多企业会计工作效率低下、漏洞较多,从会计数据中不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发展的状况,对企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二)企业会计信息化监督有待提升

当前企业会计信息内部管理制度还存在不明确的现象,给企业生产和经营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多不便。企业会计信息化监督工作开展不到位,给企业进行会计信息化处理工作也带来了不便,同时增加了财务监督管理工作的难度,影响了整个企业财务信息的安全。所以企业要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工作,做好监督目标和要求的制定,对企业自律监管的内容、性质做出详细具体的规划和部署。

(三)会计信息化软件问题有待处理

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的会计核算处理工作都已经实现了电算化,同时也制定了相对完善和具体的核算制度。但是企业在会计其他领域却没有较多地应用,没有建立起一个完善和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企业会计信息化软件在很多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扩充和完善,将企业会计信息化软件扩展到企业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做好和完善企业会计管理信息化。

(四)会计信息配置系统相对薄弱

企业在开展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实现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有效运用,但是由于目前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在运行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很多方面都不是很完善,主要还是进行财务核算工作的简单处理,没有形成系统的会计信息化披露体系。对于企业来讲,当前会计信息化披露体系存在的一个最大的弊端就是信息传播速度较慢。为了提升整个披露系统的速度,需要企业完善整个会计信息配置系统,但是现阶段大部分企业的信息化配置相对落后,出现了客户信息和财务信息失真的现象,不能为企业领导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依据,使得企业领导难以做出科学的决策,进而导致企业发展落后。

(五)会计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本身就是一项复杂和系统性强的工作,强化会计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特别是需要那些懂会计知识又懂计算机知识的人才,因为会计日常的工作主要是在会计学理论知识基础上还需要进行计算机系统操作。但是目前我国企业在会计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还比较落后,特别是缺乏复合型专业背景的从业人才,强化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数据,确保企业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但是目前人才的缺乏直接影响了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造成企业会计工作不能正常有序地开展,进而影响到我国企业各项工作的进行。

三、提高企业会计信息化的措施

(一)树立科学管理理念,理顺管理关系

企业在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时,需要科学管理理念的支持,更要做到结合会计信息化的需求,理顺管理关系,进行企业会计工作流程的重组,从而建立一个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系统。因此需要企业必须树立科学管理理念,针对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会计业务流程的重组,提升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二)做好企业会计信息化软硬件工作

为了改善当前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硬件环境,做好企业会计信息化软硬件建设工作,需要政府的协助和扶持,组织各方面的力量进行信息化技术的研发,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满足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需求的软件。企业要针对自身会计工作的现状,进行会计软件的科学调整,推动我国财务软件功能得到全面的发挥,实现企业财务和业务的有效处理。同时企业需要了解财务信息系统发展的规律,结合企业当前财务管理工作特点和要求,进行财务信息系统的有效选择,为企业财务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三)会计信息系统测试和试运行

当会计信息系统初始化完成以后,还不能马上投入使用,必须进行系统测试,这主要是为了测试系统设置的正确性和稳定性。会计信息系统测试主要是通过模拟企业日常核算业务流程,在会计信息系统中进行实际的会计操作,一旦发现系统设置中的问题,可以及时改进,以免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影响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接下来就是试运行,如果企业对会计信息系统软件高度信任,系统有足够强大的软硬件设施作为保障,可以直接进入独立的会计信息化系统对正常业务使用。而当企业对系统运行的效果没有充足的把握时,可以选择新系统与旧系统或者与手工账并存的方式进行试运行,这样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及时纠正,虽然会有一段时间的重复操作,但是会为企业避免因会计信息系统出现问题而带来的风险。

(四)相关人员培训

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离不开人的支持。因此,企业必须培养一批能够熟练掌握会计信息化技术的专业会计人才。首先,在会计信息系统正式运行之前,企业就要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由专业的技术人员和软件开发人员指导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操作,使他们更快地适应会计信息化管理的工作流程和明确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在培训结束之后进行考核,考核通过之后才能上岗操作。另外,企业在日常管理中也要注重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储备充足的现代化的专业人才。

结语

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完善能够方便企业进行账务的有效处理,提升账务处理的素质。但是企业自身需要认识到当前企业会计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人员素质较低、会计信息配置系统相对薄弱、企业会计信息化监督不到位等不足,企业需要提升对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视,完善当前会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欣.推进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探析[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4(21):24-24

[2] 赵洪梅.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视野,2014(2):214-214

[3] 吕海林.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2010(12):160,162.2010(12)103

[4] 刘一鸣.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常见问题和对策[J].经营者,2015(5):156-156

篇4

摘要:由于企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如处理能力的不对称、知识的不对称,因此企业信息化实施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信息不对称按照来源划分为企业方导致的信息不对称和软件提供商导致的信息不对称。本文分析了企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并进行了其监理机制的建立和企业信息化监理过程的难点分析等,力图减少企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的损失,为企业信息化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 系统实施 信息不对称 监理

1 软件提供商导致的信息不对称分析

1.1 软件提供商为了节约成本行为

随着全球企业信息化的推进,很多信息化建设服务商开始提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服务,他们为了获得竞标成功,纷纷压低标书的价格。这种行为最终导致他们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尽可能压低建设成本。只有这样,才能在较低标书价格下获得盈利,这也造成了信息化建设的不完善。还有一种情况是,一些很著名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公司,在承接信息化建设项目之后,由于本公司业务量大,因此对项目建设的精力分配不均匀,对一些小项目关注力度不够,甚至外包给小公司,导致信息化建设中出现问题。

 

以上现象引发了对于委托模型另一类问题的关注,即当服务关系成立之后,软件使用方无法直接观察软件提供商的隐蔽行为,因此软件提供商可以为此获得一定的条件和优势,比如外包给小公司开发、减少功能模块、忽视软件安全等行为。由于软件使用方很难观察到这些“偷工减料”的行为或者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观察到,因此软件使用者面临“道德风险”问题。

 

1.2 软件提供商信息处理的缺失

即使不存在道德风险,即软件提供商在信息化建设中尽心尽力、软件模块设置齐全,也充分考虑软件安全架构设置等问题,但是由于软件提供商的能力限制以及软件使用方业务信息量巨大等问题,软件提供商无法了解软件使用方的全部业务需求信息,因此处理能力不够,造成信息化建设方案与使用方的业务需求存在偏离。这种对于软件使用方业务信息处理能力缺乏所带来的风险就是软件提供商信息处理的缺失。

 

2 软件使用方导致的信息不对称

2.1 企业应用方对系统了解不够

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了许多项目的实施成本过高和实施失败,使得软件的提供商和软件使用方共同选择软件实施商机制,“委托理论”是该机制应用的理论来源。在委托理论中,“道德风险”问题的解决,就是让对方诚信,但是在企业信息化实施项目过程中,即使软件提供商诚信,软件使用方也不一定可以识别或者理解对方的诚信行为。

 

在企业信息化实施的过程中,即使软件提供方拥有雄厚的实力,使用先进的技术或者产品,信息化建设实施也不一定能够取得成功。在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实施中,软件提供商认为部分运用先进的技术系统模块是必须的,但是软件使用者可能不会或者不想使用这些系统模块,此时,软件供需双方的信息实现了对称,但是软件使用方可能不同意软件提供商设置这一模块。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在于,在现阶段,大多数软件使用企业对于信息建设的观念还比较落后,对于软件、数据库等产品的使用技能还比较欠缺,即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软件供需双方在信息处理能力方面存在严重不对称的现象。

 

2.2 沟通不足使得软件实施效果不佳

在系统实施过程中,由于软件使用方和提供商之间的信息交流沟通不畅,导致了软件供需双方在信息化实施的信息化处理能力和信息量方面存在不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有关技术知识和信息产品方面的知识不对称;另一方面是软件供需双方对于业务需求理解的不对称。在沟通不足的情形下,软件提供商与软件使用方签订合同时是按照自己的理解,但是当具体软件建设和实现时,需要遵循软件使用方所在国家的行业或者国家标准去设计,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因此,信息化建设实施过程中,软件提供商可能在合同中不具备优势,简言之,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结果不一定能够达到签订合同时所规定的效果。

 

2.3 软件使用方管理水平不足带来的项目实施风险

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且是一个项目管理问题,因此在信息化建设实施过程中存在其它项目没有的风险。从项目管理问题的角度来看,软件供求双方都具有很大的风险。信息化项目的成功涉及众多的因素,其中包括企业积极配合进行业务流程、组织机构、管理体制等方面的调整,这种调整很可能会损害企业中某个群体的利益,这些通常是在合同签订时无法预测的。项目建设完成之后,可能由于软件使用方配合力度不够,从而导致软件系统与现有的业务流程、组织机构、管理体制等存在差异,最终可能造成软件系统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甚至导致失败。

 

综上所述,企业信息化建设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风险:信息化供需双方信息处理能力和不对称信息量不同所带来的风险;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工程特殊性造成的风险;信息化建设的管理工程属性所带来的风险。总之,这些方方面面的风险限制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需要研究和创造一种机制来预防和消除这些风险。因此,第三方监理机制应运而生。

 

3 企业信息化监理对策模型

监理是信息化建设实施过程中的第三方,它与软件使用方签订合同,并为软件使用方提供信息处理和信息量方面的服务。这样,开发方、用户方和监理方三方形成了一个对策模型,如图1所示。甲方和乙方之间、甲方和丙方之间存在均衡合同,在图中用实线表示。这种均衡合同是经过反复交流之后形成的合同约束。甲乙可以在公共的信息平台上交流对于某一信息的意见,如果存在理解上的差异,那么监理方就可以发挥作用,通过对于信息流的协调和梳理,在均衡合同之下调整现有的信息化建设方案,以达到三者信息量和信息处理能力的完成对称。

 

篇5

【关键词】生产企业;设备管理;信息化

前言

设备是生产企业的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的生产要素,它决定了一个企业的机械化水平和生产效率。因此,加强对于生产企业的设备管理,对于促进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保证企业的正常的生产的连续性、稳定性,增加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加强对于设备的管理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因此,本文对企业的生产设备管理进行探讨。

信息化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和各行各业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化水平已经是衡量一个国家和一个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的标志。因此。企业的信息化对于一个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十分的重要。企业的信息化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方式,也是未来企业的发展趋势,但是在我国,大部分的企业还缺乏现代化,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落后的管理方法和观念,因此,这些严重的制约着生产企业的发展。

企业管理的信息画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应用软件对企业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这其中包括了对于企业设备的管理。对于企业的设备进行信息化管理是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的重要部分。设备的信息化管理就是要在企业中建立和完善一个先进的企业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以这个系统为平台,加强对于生产企业的设备管理。

1.生产企业设备管理信息化的作用

企业的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就是将人、计算机、设备等通过信息化的方式联系起来,对信息进行收集、传递、加工和利用,运用现代的设备管理的方法和理论,优化设备的管理流程。形成一个动态的高效的设备管理的工作平台,从而是生产企业能够高效的配置设备资产,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保证设备的稳定和安全性,控制设备的维修和保养费用,延长设备的生命周期,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企业的生产设备可靠的、正常的运转,是企业创造价值的发动机。它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因此,利用先进的科技和网络对设备进行信息化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

1.1设备管理的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关键部分

设备的管理信息化系统是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子系统,它促进了设备资产管理的数据信息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的提升,确保了企业的设备能够得到最大的优化配置和使用率的提高,促进了企业的生产能力的进步。

1.2完善设备管理的信息化有助于提升设备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设备管理的信息系统,能够有效的控制设备的配件成本,促进对于设备的维修和管理,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全面提升设备管理的质量和水平,节约企业的设备管理的成本,高效透明的加强对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

1.3设备的信息化管理可以促进企业管理方法的更新和发展

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能够有效的促进设备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以及标准。能够推进企业的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的运用和推广,可以保证企业的设备管理推动企业管理的进步发展。

1.4设备管理能够节约维修资源,最大限度的促进企业的生产效率

设备的管理的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加强对设备的维修管理。维修管理的信息化,可以节约维修成本,提高维修的速度和效率,节约维修时间,防止企业设备因为维修而单位企业的正常生产活动,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

2.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成

生产企业的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就是将设备的运行状态的管理,维修管理和零部件的管理通过信息技术的方式,结合在一起,从而组成一个完整的设备管理的信息系统,进而能够和企业信息管理的其他系统相结合,促进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2.1设备的运行监测管理系统

对设备的运行状况的检测和管理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离线检测无线传输趋势分析系统;在线监测智能诊断系统;设备寿命周期费用决策系统。这三个系统的协作和一体化管理,通过设备资产管理信息平台,可以全面的对企业的设备进行检测和安全控制,全面的了解和分析企业设备的运行状态和使用寿命,为针对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的信息支持。

2.2设备的维修管理系统

对设备进行检测其运行状态,是为了防止其故障的发生,从而保障企业设备的维修。对于设备的维修,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专业的维修管理体系,从而是的维修管理专业化、集中化。维修管理体系的建立可以促进企业的维修高效、迅速、反应及时,从而防止企业的设备因为故障而影响企业的生产,节约时间成本。

2.3设备的零部件的管理

在企业的设备管理的信息化系统中,对于设备的零部件备件进行管理是重要的设备管理工作,科学地、合理地对设备的零部件进行备置,能够保证在维修设备的时候可以及时的提供优质的设备零部件进行更换,这是加强对于设备的维修管理的物质保障。这样可以节约维修时间,提高维修效率,保证维修的周期,提高维修的质量,保证机器的高效恢复运转,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正常进行。目前的设备的备件的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化的水平。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提高对于企业的设备的零部件的采购和管理。构建先进的信息化的零部件的采购和库存管理。拓展和优化企业的零部件的供应链的管理,大幅度的节约采购成本,节约设备维修的费用,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

总结

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构成部分,设备的信息化的演变也是随着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而取得突破的。因此,为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信息化程度,必须改善和加强企业的设备的信息化管理。利用设备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处理企业设备管理中的诸多问题。优化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卫兵.浅谈加强对企业设备管理的几点建议[J].魅力中国,2009,(25).

篇6

【关键词】 企业文化;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形象

企业核心价值是企业的使命、理念和战略的立足基础,是企业员工共同经营的成果。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强烈而和谐的企业文化给企业树立了鲜明的价值观、明确的指导方针和强烈的经营信念。企业文化作为一个企业独特风格的载体,是形成企业根本性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我国石油企业在成长中,一贯重视企业的文化建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强化石油企业文化建设,应以企业的核心价值构建与整合石油企业文化体系。

一、重塑石油企业的价值观

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它确立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经营理念及员工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准则。要建立与企业战略相匹配的企业文化,首先要重塑企业价值观。企业价值观的塑造,根本的在于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以现代管理理论为指导,在不断捕捉时代特征及企业文化演变趋势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优秀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从本企业实际出发,在生产经营中进行不断的总结、提炼、积淀和创新。企业文化主要由四个层面构成――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其中精神文化是基础,精神文化中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价值观的塑造,要依赖于企业文化建设的系统化协调运作。构成企业文化的四个层面间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精神文化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基础;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则是精神文化的载体。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在突出价值观塑造的同时,将各个层面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进行系统化协调运作。

在此石油企业重塑企业价值观之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价值观需与企业愿景协调一致。战略的成功与否取决于组织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与组织愿景的一致程度,当员工的共同价值观与企业愿景协调一致时企业内部就会形成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价值观也就能充分发挥约束、指导作用。二是要体现时代精神。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日趋深入,企业不断面临新挑战因此,要求企业文化具有开放性、兼容性,体现合作、共赢精神。三是要获得组织成员的认同。价值观只有获得组织成员的广泛认同,才能为成员所接受,并付诸行动。在石油企业文化建设中以“敬业进取、守法诚信、严守规程、爱岗敬业的职工形象标准,理解尊重、协作服从、和谐向上的团队精神和“求实、开拓”的工作作风打造员工队伍。在发展中坚持把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树立人人都能成才的经营理念,建立激励机制,加强员工的培训,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提高队伍素质。

二、提炼石油企业的精神

企业文化首先要从历史中提炼。在企业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发展中,一定会沉淀一些支撑员工思想的理念和精神。这些理念和精神,包含在企业创业和发展的过程之中,隐藏在一些关键事件之中。把隐藏在这些事件中的精神和理念提炼出来,并进行加工整理,这就是企业的精神和理念。按照这种原理,提炼企业精神的可以分为五步:

第一步:首先,让企业找10位从创业到发展全过程都参加的人,让他们每一个人讲三个故事:在这几十年的创业历程中,你认为对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你最难忘的一件事是什么?你最受感动的一件事是什么?然后让每个人再讲三个人:你认为对企业贡献最大的是谁?这个人最宝贵的精神是什么?你从他身上受到最大的启发是什么?由专人把每个人讲的故事进行记录。

第二步:把重复率最高的故事整理出来,进行初步加工,形成完整的故事。

第三步:找十个刚来企业一年左右的员工,最好是大中专学生,把整理好的故事讲给他们听。然后,向他们提问:这个故事你听说过没有?你听了之后,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哪个情节最感动、最难忘?这个故事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用什么词来表达你的感受?把他们的回答记录下来。

第四步:把专家和有关企业领导集中封闭起来,对记录的内容进行研究、加工,从中提炼出使用率最高的代表故事精神的词。这些词经过加工,就是企业精神或企业理念。

第五步:按照提炼出来的反映精神或理念的核心词,重新改编故事,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进行文学创作,写出集中反映核心词的企业自己的故事。

企业文化建设还要从未来出发进行设计。对行业进行分析,对竞争对手进行分析,对自己的发展目标进行定位,找到现状与目标的差距。进一步回答:要想缩短差距,实现目标,企业必须具备什么精神,应该用什么理念指导自己?按照这种要求,设计出面向未来的文化理念。把从历史中提炼的文化理念和从未来出发设计的理念结合,进行加工整理,就形成企业的核心理念。长期以来,我国石油企业培育了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胜利精神”等为代表的企业精神和理念,激励了几代石油工人,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石油石化工业的发展。当前,石油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特色,在推进科学发展的实践中不断深化、凝炼、丰富和发展大庆精神,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三、塑造石油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直接与企业的兴衰、优劣相联系,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有机结合构成了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良好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是企业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如果声誉卓著,企业就能招揽到更多的优秀人才和顾客,能吸引到更多的投资,能得到周围邻里的支持和帮助。经济全球化使得竞争更为激烈,石油企业要脱颖而出,形象战略尤为重要,它是石油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运作的实力、地位的体现。21世纪,企业竞争除了人才与科技的竞争以外,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谁最先发现消费空挡,并以良好的形象占据消费者之心,谁就能占居市场,不断扩大经营效益。(1)质量形象。在市场经济建立并逐步完善的今天,石油企业要树立“顾客至上”、“用户是资源”、“市场是求生之地”等经营理念,并落实到员工每日的工作中和每一项具体的工作中去,从而在市场和用户的心中塑造石油企业完美的质量形象。(2)员工形象。优秀的企业文化是通过员工展示和表现出来的,员工的形象是企业整体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石油企业打造学习型的组织中,员工通过学习,使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得到提高和完善,员工以高素质的形象参与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

四、开展石油企业文化的强化与培训

石油企业文化是石油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企业精神、价值观念、经营方针和战略、职业道德、文化氛围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体现的总和。要做好石油企业文化的强化与培训:首先对全体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培训,培训的方式首先是培训讲故事者,可以是企业领导、故事的当事人,也可以是宣传者或者专家,不管是谁,必须按照事先的策划讲,要把故事中想表达的理念讲深刻、讲生动,使每一个员工,都记住、理解、并主动向新员工讲解这些理念和故事;其次树立和培养典型人物。在提炼和设计出企业文化并进行宣传培训之后,有一部分人能够直接认同并接受下来,并用理念做指导,做出具体的行动。企业把这部分人树立为典型,充分利用其示范效应,使理念形象化,使更多的人理解并认同理念;再次以企业文化理念与价值观为导向,制定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的强制,使员工发生符合企业理念与价值观的行为,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企业理念与价值观不断得到内化,最终变成员工自己的理念与价值观。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信息化 新型财会职位 教育 挑战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水平越来越高,使得传统财会人员的工作发生了诸多的改变。传统财会人员不再重复机械化的做着同一个工作,摆脱了计算器与账单的传统财会计算手段。可是在改变的同时,也让财会职位遇到了严峻的挑战,而这一次都来源于新型信息电子商务的出现。

    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企业管理的新需求,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得新型财会职位信息化的目标得以实现。而这样一个目标的实现,恰恰又一次让传统财会职位受到严重冲击。

    在与新型财会职位的比拼中,传统财会职位无疑大败而归,传统财会所做的一切工作,除了一些只能由人工进行的工作以外,都已经可以转变为电脑代替完成。财会职业的这一巨大转变,致使传统财会职位大量减少,相关传统财会人员面临着失业的挑战。

    一、 财会职业信息化的影响

    (一) 传统财会职位大量消失

    信息化是这个时代的趋势,是企业对产业全局的一个重组,取消大量不必要的岗位来增加企业工作效率以及降低企业成本,而目前,各行各业都在对产业进行信息化的革新。

    在财会方面,目前信息化财会主要以电子商务为方向,实现了多个不同步骤紧密联系的新型财会管理系统。这样一个系统可以让中间流程少很多不必要的步骤,加快工作效率同时也节约了时间,但也不可避免的致使大量传统财会职位被取消。

    信息化财会有信息化财会所带来的好处,增加工作效率,提高工作准确度,节约时间,减少成本等等,但不可否认,在某些工作中,信息化财会管理系统是无法做出最为准确的判断,这就需要财会从事人员根据自己职业知识以及经验来作出判断。正因为此,或许传统财会职位会减少很多,但财会职位永远不会消失,而留下来的都是自身素质非常高的人。

    (二) 新型财会人员的要求

    信息化的财会管理系统致使大量传统财会方面工作职位减少,但新型财会职位也随之诞生,例如数据库管理员等等。这些新型财会职位都要求财会工作人员对于数据很敏感,特别是在数据处理及分析方面还有财会业务工作要很熟悉。

    在当前信息化环境之下,财会工作人员应该积极主动的去改变自己,加强自身素质,实现新型财会工作理念的转变,只有彻底转变理念,懂得利用信息技术来管理企业财会方面的业务,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信息化财会工作环境中生存下去,才能够为企业财会管理提高帮助,为企业的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 财会人员的自身素质培养

    信息化的财会工作,已经让财会工作人员从原始重复单一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但也意味着这些解脱出来的人员将会面临着失业的威胁。为了重新就业,也为了自身能够适应当前信息化的财会工作,从事财会的工作人员必须要适应新的需求,这就需要财会人员去培养自己素质,由传统的财会理念向信息化财会管理理念转变。同时也要多学习关于信息化数据的管理,只有到达当前信息化企业的需求,才能够重新回到财会职位中来。

    二、 信息化财会人才的培养

    (一) 课程的改变

    与传统的财会教学不同,新型财会课程必须要做出改变,增加计算机信息理念的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尽快使用新型财会职位的需求,才能够为企业所用。

    学习计算机信息很重要,但作为财会人员,将财会方面的基础理论进行学习并加以分析,能够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能够对目前情况做出一定的判断,这些也都是财会课程所需要做出的改变。

    而为了让学生尽快适应新的财会理念学校更应该多给学生实践机会,让学生深入其中,通过实践来明白一些不懂的地方。

    (二) 重视基础理念

    万丈高楼平地起,无论是否能够适应当前信息化的财会工作,财会方面理论知识基础没有打牢靠,一样不能够适应当前传统财会大量消失的特殊环境。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主动的告诉学生应该注重基础,同时在教学课程中,也做出相应改变。对于学生来说,只有把基础财会知识学懂,才能够在信息化财会行业中,快速占据一个有利位置。

    (三) 教学方式的改变

    在网络信息化的现在,各种各样的信息每天都在以一种爆炸式的速度快速增长着,财会方面学习的新理念也在不断地变化变化再变化,理论知识也变得越来越多,这就给学生还有学校带来很大麻烦。特别是对学校,毕竟课堂教学有一定的制限,不可能是什么都能够教给学生。因此,这就需要老师来改变教学方式,通过更加生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加轻松的学习财会理论知识。同时在课堂上老师也可以用以点概面的方式,通过某个知识点,来引申到另外一个层次上,这样学生就能够尽可能多的去接触财会方面理论知识。

    (四) 完善学习条件

    通过引导学生,学校可以提供更多有关财会方面书籍给学生观看学习,让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让学生接触更多有关信息化财会方面的知识,这样可以让学生能够很快适应当前的信息化财会职位需求。

    参考文献:

    [1]赵鹏飞.信息化对财会职业及其教育的挑战.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5(1):67-68.

    [2]王蓉.中专财会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成才之路.2012(4):18-19.

    [3]蒋永根.会计信息化条件下提高会计人员素质途径探讨.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29(7):149-150,176.

篇8

关键词: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信息化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cost management problem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detailed set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control information system operation plat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to reduce cost increases the income provide a new method and thinking.

Key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control, information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在21世纪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效益对建筑企业来讲是首要目标,而效益又是通过成本控制得以实现的。目前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的成本控制还停留在过去粗放式的经验管理模式中,成本控制的效果不太理想。如果在成本控制过程中运用信息化技术建立企业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就可以大大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很好地实现企业成本数据的结构化、可追溯和及时修正,就能够为优化企业优良的成本结构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因此。本文将对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信息化进行详细研究,以期能为我国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信息化的实施尽一份力。

一 项目成本控制概述

⑴项目成本控制的内涵。成本是项目施工过程中各种耗费的总和。控制是指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为达到既定的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有组织的活动。

项目的成本控制就是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定期的、经常性的收集项目的实际成本数据,进行成本的计划值(目标值)和实际值的动态比较分析,包括总目标和分目标等多层次的比较分析,并进行成本预测。如果发现偏差,则及时采取纠偏措施,包括经济、技术、合同、组织管理等综合措施,以使项目的成本目标尽可能好的实现。

成本控制的内涵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当今社会的制造技术和管理科学不断更新而逐步发展的。现代成本控制的内涵更丰富,更全面,它不仅包括成本控制原有的涵义(在当前社会一定的生产条件下,通过对项目实际成本进行事中与事后控制以达到原计划目标)。而且发展到在项目成本形成前的计划决策阶段和产品设计开发阶段,也就是对项目成本进行事前控制。

⑵项目成本控制的原理。项目成本控制是用来保证项目实际成本与项目成本计划相一致的一种管理职能。如果一个建筑施工项目没有成本,项目成本计划也就无从谈起,就不用谈如何对其进行成本控制。一个建筑施工项目即使拥有一个近似完美的成本计划,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也不可能与计划完全一致,因为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都难免会发生变化,如项目设计变动、工程款支付延期,甚至会碰到百年一遇的恶劣天气等,这些都会造成项目不能按原计划执行。在项目管理中,成本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安全控制统称为项目的四大目标控制。成本控制的原理如图1所示。

图1项目成本控制原理图

由图1可知,一个完整的成本控制过程共分为三步:实际成本数据收集、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比较和采取控制措施调节成本偏差。

二 如何构建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信息系统的操作平台

建筑项目成本控制信息系统操作平台由成本数据库、系统操作人员和计算机软硬件构成,它不只是几台计算机和一套软件,而是集合了人员、机器、软件和成本数据信息的有机体。它有明确的操作流程,只要将现场实际成本数据录入成本数据库,反馈回来的将是更优良的技术方案、更合理的人员配置、和对施工方更有利的设计变更和合同变更,而且这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

⑴成本数据库。成本数据库是成本控制信息系统操作平台的核心,系统操作人员、计算机软硬件和成本控制方法都是为它服务的。根据项目成本控制原理,将成本数据库分为三层:实际成本数据库、成本差异数据库和成本控制方法和决策数据库。这三层数据库是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它的循环过程如图2所示。

图2三层数据库动态循环过程图

①实际成本数据库。实际成本数据库主要由项目施工现场的各种实际成本构成,主要包括材料费、人工费、机械使用费和办公费等,以成本账目表的形式记录每一项工作的数量和费用。成本账目表分为“日”成本账目表、“周”成本账目表、“月”成本账目表和“年”成本账目表四种。“周”成本账目表、“月”成本账目表和“年”成本账目表中工作账目的数量和费用由“日”成本账目表中工作账目数量和费用累加所得。

②成本差异数据库。成本差异数据库由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比较所得的差值构成,包括每一项工作的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和每个时期它们之间的差异。成本差异数据库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成本差异表。成本差异表应以周为时间单位,因为这样对分析有利,每周的成本差异表是由每天的成本差异累加起来的。

③成本控制方法和决策数据库。成本控制方法数据库由成本控制方法和决策构成。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成本差异后,在计算机技术辅助基础之上,人工分析产生成本差异的原因。并制定出成本控制方法和决策。成本控制方法和决策是根据项目施工的各个阶段的具体情况制定的,因而不具有普遍性,但是具有参考性。

⑵系统操作人员。成本控制信息系统操作平台人员由三类人员组成,这三类人员不是专门的成本控制人员,而是参与施工项目的工程技术人员、安全人员、质量人员、财务人员、采购人员和项目经理。他们没有固定在某一岗位上,而是有可能一个人身兼数职。

第一类操作人员由项目经理、总工程师、造价师、采购经理、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安全负责人等组成。他们的操作对象是成本控制方法和决策数据库,主要职责是根据项目实施过程中每个阶段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成本控制方法和决策,并把它们及时反馈给第三类操作人员。

第二类操作人员主要是由预算人员和计算机操作人员组成。他们的操作对象是成本差异数据库。职责是分析成本数据信息、记录成本数据信息、整理成本数据信息以及把分析、记录和整理的结果及时传输到第一类操作人员手中。

第三类操作人员主要是由各班组的工长、现场技术负责人、技术员和工人组成。他们的操作对象主要是实际成本数据库,职责是收集现场的实际成本以及把成本控制方法和决策及时应用到施工现场。三类系统操作人员的职能如图3所示

图3系统操作人员职能

⑶成本控制方法。成本控制方法必须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而定,同时要兼顾工程质量、工期和安全施工等方方面面。一般情况下,在不损害其他项目目标的情况下,压缩已经超支的成本非常困难,制定降低成本方法和决策时必须把项目工期、质量和合同都考虑在内。只有制定出的成本控制方法和决策能使施工工期减少和生产效率提高时,成本才能降低。

⑷计算机软硬件。计算机软硬件是此平台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由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构成。本文研究的重点并不是开发成本管理软件,而是对项目成本控制信息系统操作平台的构建模式进行探讨,对于一些优秀的成本管理软件,可以借鉴其长处,以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起成本控制信息化操作平台。计算机硬件主要是指PC、服务器、打印机以及集线器和交换机等网络设备。利用计算机软硬件的主要目的是成本数据的准确和及时传输,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

三 实施成本控制信息系统操作平台的效果

构建成本控制信息系统操作平台并应用于建筑项目施工企业之后,能给公司的持续发展带来巨大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提高成本控制效率。此平台实现了企业内部各种资源的共享和协同,使得各业务流程无缝平滑地衔接。为项目管理者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成本数据信息,提高了成本控制的效率。

⑵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借助信息技术和手段来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变粗放管理为精细管理,降低工程成本,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应变能力,使仓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一立足之地。并不断分析影响工程成本的原因,加以改进,降低工程成本。

⑶提供实时的项目成本信息,帮助项目管理者做出正确决策。此平台能够真实体现施工现场项目的实际进展情况。及时准确地统计各种成本数据信息,一些重要成本数据通过设置预警阈值。超过阈值时会自动通知相关各部门,提醒工作人员处理,使得各级项目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帮助项目管理者对项目成本进行实时监控。项目管理人员及时掌握成本信息进行正确的决策,提高了企业的决策水平和对市场变化的响应速度。

⑷提高项目成本管理水平。此平台构建实现了成本数据信息在制定范围内的授权共享,使成本管理更加规范,提高了管理水平。此平台使成本数据信息在有效的时间内准确到达企业领导者中,企业领导者拥有一套完整的处理成本数据信息的方法,经过对成本数据信息的分析得到成本控制的方法和决策,并把这些方法和决策及时反馈给施工现场,真正做到成本控制各环节的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实现项目成本的实施监控和动态控制,努力将项目成本降到最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叶玉娥,国有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几点思考 2010(03)

[2]赵宁;岳红论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 2003(02)

篇9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nterprise internal control under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analyzes the impact of curr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n the internal control, propose that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and internal control evaluation system are two integral elements in internal control mode, as well as analyzes the COSO internal control-integrated framework and risk management framework, the Chinese enterprises internal control specification, internal control framework or legal norms that widely used or studied at home and abroad, finally introduces the specific methods of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under ERP environment and the design key points ledger management system internal control.

关键词: 内部控制;信息化;模式

Key words: internal control;information;mode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6-0167-02

0 引言

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运营和提高运营效率的产物,它已经成为了现代企业一个很重要的管理工具。有关部门也对此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提出了一些要求:“企业应当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内部控制,建立与经营管理相适应的信息系统,促进内部控制流程与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实现对业务和事项的自动控制,减少和消除人为操纵因素”。

1 信息化背景下内部控制的相关概念

1.1 信息环境下内部控制的概念 伴随着电子信息产业得不断发展,企业信息化系统进一步开始向深层次发展,内部控制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内部控制方式已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强化内控管理,制定信息化系统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企业信息化系统的科学管理水平,是在当代背景下建立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必然要求。其中在实现内控信息化的进程中最常见的是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系统。该系统可以有效的整合企业的各种资源,进行统一的调度、合理的配置和管控,从而最大程度的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让企业的价值最大化。在这个流程中,每一个模块都执行严格的自动控制。

1.2 COSO关于内部控制 关于内部控制,COSO委员会于2004年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下称ERM框架)被普遍认可和采纳。该框架尽管是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但它涵盖了内部控制,它并没有对内部控制进行重新的定义,并在原有基础上提出了由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控制活动、信息和交流、监控构成的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八要素。

1.3 信息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1.3.1 内部控制的范围发生了改变 会计信息化系统通常涵盖计划、财务、销售、采购、人力资源、仓储、生产等企业运营管理的各个模块,但由于信息化的实施,会计部门的构成也由原来的财务会计人员转换成会计人员和系统操作人员两部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人是关键因素,因为所有的财务活动都需要人的参与。特别是当前我国部分会计业务处理还没有完全规范化,会计人员可以根据自身的理解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这就要求内部控制制度必须能进行信息鉴别,以便确定其是否按照《企业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进。

1.3.2 内部控制的方式发生了改变 财务内控制度的建立要高度关注互联网条件下的财务数据失窃、财务软件以及信息管理系统本身存在的缺陷、现代通信设备中数据记忆与远程传输等外部环境给财务信息安全带来的挑战。由于信息化条件下拥有相应权限的职工可以在信息系统中实现无痕修改,因此,财务内控制度必须对这种风险予以关注。

1.3.3 内部控制的环境发生了改变 在信息化背景下,财务部门不仅可以利用计算机完成基本的会计业务,还能完成各种复杂的其他业务活动,远程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会计信息的网上实时处理成为可能,业务完成时间大大缩短了,同时经营信息在信息化环境下高度共享,就使企业的决策者可以随时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并做出准确决策。

1.3.4 内部控制的关键点发生了改变 在传统的手工记账会计环境下,内部控制的关键点主要在人员之间的相互牵制上,而实施信息化后,内部控制的关键点转为对人、计算机、网络等信息设备和环境的控制。

2 信息化环境下内部控制机制

2.1 信息化环境下内部控制机制的界定 信息化背景下内部控制机制是在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由各种要素构成的内部控制的标准形态,它从构成上应该包括两个基本要素:内部控制系统和内部控制评价体系。这两个要素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通常大多数企业在考虑内部控制时,主要关注的是内部控制系统自身的建设情况,经常忽略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价问题。若只注重内部控制系统自身的完善,很难使其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标,因此我们必须站在整体的角度,才能够使内部控制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2.2 信息化环境下可以参考的主要规范 随着《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再加上《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自此可以认为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已经基本建成。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可以参考这些规范,并借鉴国内外内部控制框架及最佳实践经验,构建一套全面的、系统化、标准化、可审计、可持续改进的IT环境下的内部控制系统。

3 ERP环境下的内部控制

下面我们具体说一下如何在ERP系统下实现有效内控。

3.1 ERP环境下设置内部控制系统的具体方法 ERP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仍然是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个基本要素构成,虽然整体的框架没有发生改变,但是其中的每个要素都表现出了新的特征和新的内容,导致了一些新问题的出现。所以,在该系统下,企业应该重新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控制体系,具体方法如下。

3.1.1 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制度 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在内部控制中十分重要,对于每一项可能导致欺诈或者舞弊的经济业务,必须分别由几个人或由几个部门共同承担,都不能由一个人或者一个部门负责到底。同样在ERP环境下,企业应该建立ERP岗位制度,具体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来设置。

3.1.2 ERP操作授权制度 禁止非相关人员操作ERP软件,并且规定相关操作人员对ERP软件的操作权限。加强密码管理,防止未经审核的各种原始凭证输入系统。健全上机操作日志,由上机操作人员记录操作时间、操作内容等。

3.1.3 计算机维护制度 为了保证计算机的正常运行,从而保证ERP数据的安全保密,应该对建立完善的计算机维护制度,并对机房和设备进行定期的清洁和保养,对于那些重要的数据最好建立备份。

3.1.4 ERP档案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系统安全、健康的运行,应该做好ERP档案管理工作。具体应做到建立完善的ERP档案管理制度;做好数据档案的定期备份工作;对操作痕迹记录档案也应按照国家相关法规进行保管。

3.2 内部控制在总账管理系统的设计 完善的总账模块的内控设计是整个ERP系统内控良好执行的基础。本文用一流程图先来简单描述ERP环境下总账管理系统与其他子系统的关系,如图2所示。

总账管理系统的关键控制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数据输入环节的内部控制、数据处理环节的内部控制和数据输出环节的内部控制。当然相应的内部控制风险也发生在这三个数据处理环节,所以内部控制的设计也是基于这三个环节。

3.2.1 内部控制在数据输入环节的设计 所有经手工填制的原始凭证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核,并经会计主管部门相关人员审核签章。其他子系统转入的凭证也都要严格的按照规范,防止录入非法凭证。另外,企业应该设置授权批准制度,未经授权的人员不得接触操作系统,具有操作权限的人要严格遵守操作密码制度和操作日志记录制度等。

3.2.2 内部控制在数据处理环节的设计 为防止资产负债表左右不相等,系统应该在记账时自动检查记账凭证是否平衡,如果有借贷不平的凭证,不能记账。其次系统应该设置自动检查功能,当系统存在未记账凭证时,系统不能进行月末结账。另外,企业应该严格限制数据的修改权限。

3.2.3 内部控制在数据输出环节的设计 对于向上级部门、上级领导等报送的财务报表和资料要由会计部门相关人员核准签章;同时报表要登记在案,防止会计信息的无控外流;对于输出的会计的档案,严格按照会计档案的管理制度进行保管,对于存储会计数据的磁盘、光盘等由专人负责,并备份。

4 结语

总的来说,在全面到来的信息化大潮下,基于信息技术平台作为实现手段的企业有效内部控制呈现出了全新的特点,因此,我们必须要深入钻研内控制度与信息技术的最佳结合点,从实际出发,结合国情找准入口,才能使信息技术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的管理,才能使企业的管理顺应时展的潮流。我们必须要群策群力,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深入挖掘信息技术的潜在机能,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并最终促使企业完成现代化管理的转型,继而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杨周南.计算机信息处理环境对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2002.

篇10

关键词:IT规划;企业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27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0-0000-02

IT Planning is the Way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Li Jun

(China Huafu Trade&Development Group Corp Office,Beijing100086,China)

Abstract:In an era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information technology,with wide application in the enterprise,business development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close,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ecome to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a powerful tool.Enterprise IT and enterprise IT planning will be close integration of business operations,to ensure corporate strategic goals.

Keywords:IT planning;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

企业IT规划从企业战略出发,通过对企业核心价值链运作模式的分析,找到IT的支撑点,明晰企业IT战略,改变企业无序的IT建设模式,将IT与企业的业务经营紧密融合,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IT规划的内涵

(一)IT规划的概念

IT规划是“信息化战略规划”的简称,是指在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指导下,结合企业管理需求、业务流程、信息化基础、所属行业信息化建设实践及对最新信息技术发展的认识,提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愿景、目标和战略以及具体信息系统的架构设计、选型和实施策略,全面系统地指导企业信息化建设。

(二)IT规划的内容

IT规划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信息化战略规划,主要是在深入研究企业发展愿景和战略的基础上,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IT愿景和战略;二是信息化发展步骤,主要是IT规划的具体实施方法,包括信息系统的架构、组成、各部分关系及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系统环境和网络环境的建设原则等。

广义的“IT规划”包括“IS规划”与狭义的“IT规划”两部分,其中“IS规划”(Information System Strategic Planning简称ISSP)主要是在企业发展愿景和业战略规划的基础上,形成信息系统的愿景、组成架构及信息系统各部分的逻辑关系,以支撑企业业务规划目标的达成。而狭义的“IT规划”(Information Technology Strategic Planning)是在IS战略之后,对信息系统各部分硬件、软件、技术等进行计划与安排。(下文中的“IT规划”都是指广义范围)由此可见,信息化具体项目的实施应该是在战略确定之后进行,而现实中很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恰恰是反其道而行之,从如何选择硬件、软件开始。

二、IT规划是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IT规划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指导纲领

IT规划是信息系统开发和实施的前提和依据,其核心内容是从企业经营目标和业务发展方向中分析信息需求和功能需求,形成企业总体的信息系统架构,为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施奠定基础。

(二)IT规划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先导条件

国内大多数企业从90年代开始信息化建设,当时企业的信息化尚处于“启蒙”阶段,并不理解信息化的实际意义。企业内部管理层对信息化也没有达成共识,信息系统一哄而上,形成了大量的信息孤岛。近些年,国内企业对信息化的理解逐渐深入,很多企业开始理性地看待信息化,认识到应该将信息化作为一个整体考虑,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需要规划的。现在很多企业越来越重视IT规划,把它看作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先导条件。

(三)IT规划可以有效地规避信息化建设中的风险,提高IT投资收益

IT规划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规避风险,提高IT投资回报率。IT规划在实施策略制定过程中,对信息化进行了风险评估并有具体的应对策略。IT规划过程中通过了解企业核心业务的关键流程,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未来应用系统的框架,使企业能够在信息化项目中获得最大的投资收益。

三、IT规划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

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要以企业战略规划为指导,制定IT规划来确定未来几年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建设重点、总体方案、所需资源和实施方案。通过制定IT规划,企业可以围绕信息共享和协调工作,规避重复投资和分散投资的风险,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以IT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已成为当前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最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一)企业对信息化建设核心问题认识的转变

在前些年ERP的浪潮中,ERP曾经被国内企业看成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但在很多企业ERP项目失败后,大家开始重新对企业信息化进行思考并达成共识,就是ERP并不是信息化的全部,信息化远比ERP的内涵和外延都要大得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应该是IT规划。

(二)IT规划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清晰的思路,明确了投资方向

IT规划通过评估企业现有的基础设施、IT架构、应用系统、流程和人员素质等,对企业的信息化现状进行分析,确定目前企业信息化建设所处的阶段,使企业全面客观地了解当前的IT应用水平。同时结合企业目前和未来的发展战略评估企业未来对IT能力的需求,确定IT能力差距和发展蓝图,为企业确定下一步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投资方向,给出了清晰的思路。

(三)IT规划是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前提条件

信息系统建设需要整个企业有一个超越部门利益、立足于整个企业客观条件和发展要求的总体规划。IT规划可以统一企业内部的认识,避免变革中的混乱;能够节约资金和时间,提高实施效率。

(四)IT规划优化了业务流程,促进了IT系统的实施

IT规划从流程分析入手,把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的建设联系起来。通过对流程的梳理,进行流程再造,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资源浪费,缩短了反应时间,降低了流程成本。在优化流程的基础上进行规划,有利于IT能力差异的确定、未来业务蓝图的设计以及IT实施策略的选择,使IT能够更好地为企业经营战略和目标服务,促进信息系统的成功实施。

(五)从“总体规划”到“分步实施”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最佳选择

从IT专业来看,总体规划就是企业要在战略层面,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制定科学的IT规划,再根据IT规划制定实施方案,而企业信息化是一个需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才能完成的长期投资任务。

四、IT规划是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关系日益密切,企业创新日益加快,IT规划无疑将成为企业创新和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工作,也是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一)IT规划的首要目标就是解决领导层的认识问题

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实践,国内企业已逐渐认识到IT规划的过程其实就是企业管理层共同成长的过程,帮助企业提高信息化水平,也就是帮助企业管理层提高对信息化的认识,促成管理层对信息化达成共识,同时也保证企业战略能够顺利实现。企业信息化从本质上讲就是管理的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的水平也是企业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

(二)IT规划使IT与企业战略紧密结合,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能够与企业战略结合的信息系统才是真正能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系统。IT规划在战略层面上,帮助企业明确总体战略目标及其所处的竞争环境,并在总体战略的指导下,根据企业的现状、能力和竞争环境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IT规划能够帮助企业提高自身驾驭IT的能力,使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的发展战略保持一致,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IT规划将IT与企业的业务经营相融合,保证信息化建设对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有效支持

经过信息化建设的经验积累,很多企业领导已意识到IT规划对企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否则企业信息化建设容易出现偏差、系统不兼容,甚至造成信息孤岛。企业IT规划是企业战略规划的配套支持规划,是根据企业战略制定的,将信息技术与企业的业务经营相融合,以保证信息化建设实现对企业战略目标的有效支持。

五、IT规划能够对企业信息架构进行总体布局,避免企业的信息系统无序建设

(一)IT规划可以帮助企业改变无序的、没有战略意识的IT建设模式

很多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有一个常见的误区,就是在实施信息化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联系软件供应商。软件供应商出于立场与利益的原因,不可能完全站在企业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而是尽量使企业的业务流程适应所提供软件的固有流程,造成让系统尽快上线的短视和急功近利的行为。结果是各系统间信息很难共享,系统发挥的效能有限,系统的生命周期短,不能较好地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而且给后续的系统建设遗留了很多集成和接口问题,同时还有系统升级、平台更换、数据迁移、网络改造、后续支持保障等问题。企业在没有IT规划的前提下实施IT系统,可以说是事倍功半,由于没有IT规划会使IT系统具有不可预见性,从而使企业的投资变得无法控制。而IT规划可以帮助企业改变无序的、没有战略意识的IT建设模式,解决信息化建设中“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不通盘考虑的问题。

(二)IT规划可以使企业客观地结合当前和未来的发展状况,决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方向

企业信息化不是一套IT系统简单的引进,而应该是从梳理企业业务流程开始,明确企业IT规划的一个过程。如果企业不能从决策层的角度来审视IT系统,不能从企业发展的方向来指导IT系统,企业信息化到最后极有可能会走向失败。IT规划是确定企业实施IT战略和实现IT战略目标的方法、步骤和具体项目的实施计划。

(三)IT规划可以使企业避免信息化建设的盲目性

许多企业经常为这样一个问题所困扰:所有的软件厂商都在宣称ERP能给客户带来这样那样的价值,但为什么很少有企业真正从IT投资中受益呢?原因在于:很多企业由于缺乏IT规划,信息系统的建设往往是因为管理层的一时想法,甚至有时是听了供应商的介绍后而做出的冲动决定。因为缺乏IT规划,导致信息系统繁多、重复建设、信息孤岛、维护费用高、实施风险大等。大量信息分别存在于各个信息系统,管理人员却得不到需要的、有用的信息,IT人员整天忙于修补系统缺陷、增加系统功能等。IT规划是信息化建设长期的工作指引,有了规划就有了预见性,能够避免信息化建设的盲目性。

六、IT规划是企业解决信息孤岛问题的根本途径

IT规划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解决企业信息化的“孤岛”问题,消化独立的信息点和无法集成的独立系统。经过分析就会发现这些信息化过程中“孤岛”的形成都和IT规划的缺失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孤岛”问题一般都是在典型的没有经过规划而实施的信息化工程形成的。

(一)信息孤岛的来源

本文中经常提到信息孤岛的问题,从认识上看,国内企业普遍缺乏IT系统应用的整体观念,对信息化建设缺乏总体规划,前期的咨询论证不够充分,实践中偏重于某一个业务环节或者某一个管理功能的信息化,更注重短期效益。从技术发展角度看,由于各厂商的经验和服务范围限制及平台、工具的不统一,加之管理过程和管理系统的规范标准缺失,使各个信息系统之间出现兼容性和集成性问题。随着企业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企业所用的信息系统越来越多,于是就形成了各种形式的信息孤岛。

(二)信息孤岛的解决方式

1.共享。该方式认为现有企业信息孤岛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原有数据不能共享,系统之间无法互联互通,因此解决的关键在于实现不同系统的数据共享,具体方法是使用内容管理。内容管理是在使用端建立一个跨平台的系统,让各种应用系统都能通用,不同部门、不同需求的人都能使用。内容管理平台就是以信息共享为目的,集信息数字化、分布存储、管理、传播、查询为一体的管理平台。

2.集成。该方式认为很多企业的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单纯的共享有可能会导致更多的问题,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应该借助于企业应用集成(EAI)的方案。企业应用集成就是将集成基于各种不同平台建立的异构应用,通过不同技术层面上的整合,用户可以做到对整个系统的单点进入、个性化访问和可控式访问等。

(三)IT规划是企业解决信息孤岛问题最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