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改革总结范文

时间:2023-08-17 18:15: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历史改革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历史改革总结

篇1

邮票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文化的结晶,因此邮票具有巨大分文化含量。同时,由于邮票题材涵盖面十分广泛,几乎涉及人类社会生活中所有领域,这就意味着,邮票展示了人们生活中的万事万物,甚至其蕴含的文化容量不是一般出版物可以与之媲美的。由于邮票自身的特性,导致邮票不仅具有良好的观赏性,同时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教学作用。将邮票应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其中包含的人文信息与历史功能,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相应的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二、邮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利用方法

1.利用邮票创设历史情境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邮票为学生创设相应的历史情境,以历史情境作为新课的导入,使学生融入情境之中开展学习,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例如,在学习《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百家争鸣”邮票,进而向学生提问:“你知道这张邮票的名字吗?通过这张邮票你看到了什么信息?”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邮票,并从邮票中获取信心,教师再开展“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教学,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通过利用邮票创设相应的历史情境,真正以邮票自身独具的文化内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置身于历史情境之中,进而使学生可以开展有效的学习,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历史,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历史知识,促使学生的历史素养得到提升,进而促使初中历史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得到提升。

2.利用邮票感知历史知识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材其中主要以文字内容为主,但是由于文字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导致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过程中,学生不能深入理解相应的历史现象,进而影响学生扎实掌握历史知识,构建历史知识体系。因此,利用邮票开展初中历史教学,给予学生视觉冲击,并且向学生直观展示历史内容,促使学生感知历史知识,帮助学生扎实掌握历史知识,进而构建完整的初中历史系统。例如,在学习《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时,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改革开放对于人们生活的改变,就业制度以及社会保障等当面的变化。但是由于学生对于改革开放前的生活并不理解,影响学生掌握相应的历史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利用两张描绘改革开放前后的邮票帮助学生理解相应的历史知识。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观察邮票上的文字信息,时间信息,以及内容信息,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促使学生理解改革开放对于人们生活带来的改变,就业制度以及社会保障的变化。通过对比解读邮票,促使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更为深刻的认识,有效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篇2

关键词:初中历史;新课改;优化对策

G633.51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的发展,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结合时代教育的理念,创新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全面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对于初中历史的学科教学而言,笔者认为:历史是一面镜子,学生学习历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当重视历史学科的教育,通过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转变,激发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兴趣,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当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总结下来,当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如下:首先,历史学科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一直以来,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一直不被重视,主要原因在于历史学科在考试的过程中所占的比重不大;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还是习惯性让学生背诵相关历史条款,学生只知道背诵,却不明白其中的意义,也不懂得每个历史条款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意义。总体而言,当前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是很多的,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方能实现良好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

二、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学科教学任务也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新课改教学标准下的新课程理念对初中历史教学活动有如下要求:注重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随着新课改的普遍展开,越来越多的初中历史教师在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方法,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

三、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几点建议

1.以生为本,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新课改理念倡导初中历史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生为本。这就要求我们要想办法唤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设能够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环境,尊重学生的独特性,使学生在学习中可以以一种主人翁的态度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以一种时刻思考的心态来进行知识的学习。同时,我们再通过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样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进行《大一统的汉朝》这一课教学时,学生已经知道汉武帝在思想方面采用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但是学生在正确认识汉武帝这一举措的问题上,还存在一定的难度。我在上课时,通过精心设疑引导学生对汉武帝这一举措的原因进行分析。鼓励学生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而我则充当引导者的角色,适时地进行引导。学生通过激烈讨论,彼此交流,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兴趣浓厚,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培养了学生正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内容贴近实际,达成课堂和谐。历史与现实总是存在很大联系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有正确的导向,应当善于寓教于史,教学举例尽量自然贴切,选择的现实必须与所讲历史之间有内在的联系,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受到感染、启迪和教育,进而有助于实现历史教学目标。

例如,在进行《人类社会的产生》这一课教学时,我在引导学生通阅教材内容后,选取一些现实中能看到的如“猿人进化图”等素材。将学生引领到声情并茂的情境中,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路,激活学生的思维。同时,让学生分组讨论人类起源这一问题。在小组讨论时每位学生都畅所欲言,把自己的观点毫无保留地说出来。然后各组派出代表,在课堂上发言。这样,我就与学生一同成为整个教学情境中的一部分,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3.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展现历史教学魅力。现代教学研究与实践的日益发展,为我们在初中历史教学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教学方法。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当根据教学内容、教师素质、学生特征、教学环境等诸多因素,科学、合理的选择有效的恰当的实际的教学方法。比如说,问题探究法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谈话法可以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保持学生的兴趣;现代教学媒体能够再现历史场景,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实现交互学习、开放式学习,为优化历史课堂教学注入活力。

例如,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科技的发展,我们在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环境时也有了很多的选择。我们可以利用投影、电脑、录音等的演示,通过电视画面、剪辑电影、动态电脑及图片等使历史事件真实的展现在学生们面前,再现历史情境,扩大学生的视觉和听觉途径,给学生营造和谐宽广的情境,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印象,让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协作精神和表演能力,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促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课堂结构与教学环境的优化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的要求。面对新一轮的初中历史课程改革,作为初中历史教师,我们必须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合理运用情境教W,从不同的角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更加和谐高效,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初中历史教学实践经验,阐述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优化对策。

参考文献:

篇3

历史是一门对今天之前的人类活动进行研究的有关学科,当今的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延续,而社会的进步方向与历史经验的总结是不可分割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对于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的具体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学生自身所具备的文化素养与历史传统更是引起了教育界的重点关注。初中历史的有关教学作为学生认识历史并接受历史的起始点,因此,其教学地位必须要得到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

课程改革;初中历史;有利因素

初中历史教学是所有学生最初在课堂上认识并了解历史的机会,其理应受到重点关注,可是,在当今应试教育的有关体制之下,有很多地区并未将历史纳入到升学考试的有关科目之中,因此导致了很多初中学校忽视历史教学,甚至有一些学校没有开设有关历史方面的教学,从而严重影响了初中历史的整个教育工作顺利进行。伴随着目前课程改革的稳步实施,有关初中历史教学实际的地位逐渐得到了提升。

一、课程改革对初中历史内容在性质上改变的意义

新课程改革之下的相关课程标准具体规定的内容,相较于过去来说,其头绪更加清晰,缩减了许多难以理解的有关内容以及过于繁杂的地名或者是人名,在最大限度上促使课本的内容简单易学;增加并完善了许多必修的在基础方面的知识;重视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观点,切实消除有关“左”的影响,能够实事求是的进行历史事件或者是历史人物的评价;强化爱国主义以及名族团结等方面的教育;同时在历史书上面还增加了一些相关的地图与插画,从而方便教师可以更加直观、更加高效的进行教学;除此之外对于一些章节也做出了调整,将少部分科学性的错误进行修订与完善。

二、研究课程改革对提升历史教学地位的关键、有利因素

(一)德与育的首要地位因素。

新课程改革最根本的要求就是所有的学科必须要结合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在具体的课程教育之中能够重视有关德育方面的工作,对学生在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以及社会主义等方面进行广泛的教育,促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并继承中华民族传承至今的优良传统,特别是我国文化传统之中的高尚品德。这切实说明了目前新课程改革意识到了当今的实际情况,只有人文素质与科技素质达到统一才是高素质人才发展的最佳途径。对于历史学科来说,切实完成有关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目标,能够使学生具备得天独厚的有利优势,所以,对于新世纪高素质人才的有关培养工作,历史学科担负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责任。

(二)班主任管理的有利因素。

班级管理的相关制度建设是整个班级管理方面的重要内容,一个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能够对学生的发展与成长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而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对于班级管理制度进行创新以及变革,构建一个有关班级文化的良好氛围,从而促进全体同学稳定健康的发展。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整个班级制度制定的有关过程之中,这也是一个将外在要求合理的转变成内在需求的相关过程,它能够极大的提升学生行为上的自觉性以及自主性。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在教学当中引导学生,依照其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对于自身的一些合理需求;要求学生自觉的按照相关的规范以及需求对自身进行监督、检查以及反省,并且根据实际的行为结果准确的把握和目标之间的差距,从而对于行动方向进行不断调整。在新课程改革之后,学生的选择权得到扩大,其自主进行学习的空间以及时间得到提高,并且他们接触社会、接触生活以及接触自然的机会和时间也更多,作为教师来说,无法再实现“全天候照料”。因此,教师更应该在课堂上重点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以及自我约束能力,从而使学生在参与管理制度制定和享受权利的同时,也要积极自觉的承担自身的义务和责任,提升责任感。

(三)教材内容的编写因素。

新课程改革的有关环境之下,有关历史教科书具体的编写体制方面得到了完善的以及全面的变革,对于初中历史相关教科书的编写不但要切实符合有关政策,同时还要确保教科书实际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推进市场,对于新教材的编写大力鼓励社会各界有关人士积极参与,并结合大众的意见观念,促使教材所具有的竞争机制能够得到有效的表现。其教科书具体的编写不论是印刷质量、编写体量或者是实际的内容形式都非常的精满,使得整个教科书具有充足的活力,从而切实提高了学生对于相关历史课程的热爱,同时也提高了初中历史所具有的教学地位。

(四)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因素。

新课改之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把课程的相关评价内容以及方法多元化。新修订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之中着重强调了有关历史课程教学方面的评价一定要凭借科学有效的方法,从教学影响的有关因素、实际的教学效果,同时还有学生具体的学习过程以及结果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形成一种多元化的相关评价方式,并且还要明确教学评价是整个初中历史教学之中的一个重点组成部分。

(五)倡导教学方法的因素。

新课程改革实际倡导的有关教学方法切实改变了在传统教学当中的一言堂以及满堂灌的情况,使学生被动学习知识的有关局面得到了改善,与此同时也积极鼓励着学生在整个历史教学中勤于思考、主动参与以及积极探究有效的学习方式。实践说明改革之后的学习方式能够使学生更乐于接受。相关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主要起到一种穿针引线的有关作用,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形式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对于历史知识方面的兴趣以及成果,进而促使初中历史教学所具有的地位得到了不断的提升。

三、结束语

初中历史教学和其他所有的学科一样,都是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历史方面的教学内容是有效培养学生文化素养以及了解历史传统的重要环节,必须要得到教育工作者的充分认识与关注。新课程改革能够极大的提高历史教学实际的地位,对于提升历史学科具体的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蒲惠 单位:四川省南充市嘉陵一中

参考文献:

[1]陈辉.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课程改革述评[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07.

篇4

在信息时代,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就是将多媒体技术与历史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多媒体技术与历史教学的融合。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使用多媒体技术,首先,这是教学改革的客观要求。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丰富课堂教学理论,同时积极创新课堂模式,从而深化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形式,更是开辟了课堂教学的新思路。其次,在信息时代,网络和计算机普遍应用,只有完善应用网络技术,才能够在信息时代,适应教学要求,提升学生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再次,应用多媒体教学也是丰富教学模式和途径的主要要求,在这一教学模式内,实施网络课堂教学能够充分体现学生主导、教师参与、师生良性互动的良好教育模式,这也是从根本上实现了教学改革的客观要求。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通过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提升教师掌握先进教育思想和技术,促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网络资源,优化教学过程,提升现代教育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最先进的现念指导自身教育实践活动,同时尽可能借助网络资源、科技手段创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精神。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从而适应新的教学改革要求,帮助构建、形成新的教学模式。

2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方法分析

2.1塑造历史角色、深化情感体验

初中历史教学长期以来一直难以突破的一个瓶颈就是教学与学习相脱节,初中历史教授的主要内容是世界历史和古代历史,相对而言离学生成长的时间较远,这就容易造成学习脱节和理解脱节。而造成脱节的根本原因就是互动性和参与感太弱,尽管历史知识距我们较远,但我们可以采用各种方法缩小距离,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整个历史教学可以更加生动的展现给每一个学生,而通过塑造一系列历史角色,也能够在深化情感体验的同时,学习和丰富历史知识。

2.2构建多元互动教学体系,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缺乏兴趣和积极性,这直接导致学生对历史学习厌恶和反感。而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就是不健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课堂上教师一味输出教学观点,并不关注学生接受程度,也不在意学生反馈结果,整个课堂教学模式极不合理、极不规范。而通过多媒体这一教学形式,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形象化和直接化等一系列特点,让学生直接感受和体验到具体的历史氛围,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更深层次的爱好,从而产生教学与学习的有效融合。

2.3真实再现历史变化,优化教学过程

历史是对过去发生事情的总结,内容较为生疏,而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能够真实再现历史事实,通过历史事实的具体演示,能够帮助学生更好掌握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传统教学过程中对历史事件的讲述大多停留在口头表达阶段,无论表述多清楚,但形象和具体化程度都远远不够。但是通过多媒体技术,能够丰富发展教学实践,优化教学过程,及时有效的提升教学效果。

2.4建构历史学习体系,积极巩固学习效果

篇5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技巧

一、前言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现在的历史教科书中语言简洁、内容丰富,有时较多的内容形式还是以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故事为教育题材,所以,有的教师会认为初中的历史教学内容相对比较“好教”,而且也认为学生对历史产生“好学”的心理。但每次的考试成绩多数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在于历史老师没有清楚地掌握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没有合理地、有效地利用好课堂上的45分钟,主要原因还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并不很理想,仍然需要教师对教学技巧进行改进。所以,需要教师们积极地探寻初中的历史教学方法技巧,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运用灵活的多媒体技术与多种教学方式,给学生们再现丰富的历史教学内容,感染学生,使课堂教学更加主题鲜明、生动活泼,直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针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总结,并对照这些问题作出相应的改善方案。

二、形象性与情感性特点的突出

初中的教学需要教师面对的是一群12~16岁的青少年。教师授课时应该紧紧地抓住这些青少年喜欢在历史课堂上听并记那些形象性较强人物的事迹和故事这一特点,因势利导。讲历史事件基础的任务就是把简单且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并具体的场面,再现给学生。同时,还要求教师要尽量去渲染历史背景后再去讲这个时期的历史人物,还要讲得有声有色。这样就会突出人物的鲜明性且富有特色,使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栩栩如生。例如:在初中历史教学讲“”这段历史时,就可以以丰富的语言,再现当时的场景,让学生们感受到侵略者的罪行,描述可以这样写:“……残酷的侵略者点燃焚烧圆明园的大火一直持续了3天3夜。整个北京都被笼罩在了久久不能飘散、长达50多公里的黑色的云团里。圆明园,被称为“万园之园”的艺术杰作是中国历史上最精美且最宏伟的皇家园林。这座皇家园林就这样被这群野蛮的侵略者就给烧毁了。大大小小的灰星飘满了所有的大街小巷,一片天昏地暗的场景,就像是发生了日食一样。……”这样的描述有对具体情景的描写,也有对无比精美的圆明园被侵略者烧毁的惋惜,更有对他们这些强盗的野蛮行径的控诉。给历史以这样有声有色的叙述,学生一定会受到强烈的感染,学习的气氛自然也会变得浓厚。

三、讲清发展、注重关联、理清条理、突出结构

现实的过去是历史,历史的发展是现实。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应该在讲清了块状的知识点外,还要注意横向或纵向的联系,突出结构,注重关联性,讲出发展来。所谓的关联,应该具备三个方面的内容:(1)历史与现实的关联;(2)一堂历史课的知识的内在联系;(3)两堂历史课之间的关联。现在古今中外科学文化知识以及国内外重大新闻等,都可以选作联系课文的好素材。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这章历史内容,课文中首次提到用于战争时笨拙的坦克、简陋的飞机和远程大炮等非熟悉的军用武器,在目前的教学中就可以联系到现在先进的水陆两用的坦克、隐形飞机以及海湾战争中的“爱国者”和“飞毛腿”导弹等武器。教师再对其略加讲解,学生即可非常有兴趣地了解武器发展的粗略历史,懂得现代科技技术的巨大进步会给未来的战争带来怎样的残酷性。再例如讲“明治维新”这一章时,可从日本在隋唐时期向中国学习,然后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的历史,以及日本向西方学习而获得巨大社会进步的历史事实,通过这些历史让同学们学会联系历史内容,并做出归纳总结。认识到:一个民族的发展与进步,不仅要有一定的历史条件,还需要有开放性的胸怀,主动学习他国一切有利于本国发展的先进东西,认识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重要意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目前我国努力实施“改革开放”的认识。这样联系的学习方法,不仅拉近了历史和现实的距离,还能让学生们听来非常有兴趣,易于接受,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和思想觉悟也相应地随之提高。

四、结语

历史的教育教学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具体到初中的历史教育,其重要性也是不容忽视的。无论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接受效率还是初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技巧,都是教学者在教学道路上需要探求的至关重要的环节。在现阶段的教育环境中,教师们都需要经过反反复复地试验和再实践去提升他们自己的内涵,以便达到在传授学生知识时能够更为有效地进行学习的目的。虽然历史的史实是不变的、唯一的,但是对历史的结论分析却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将精力放在把有效并且正确的信息传授给学生方面。当学生具备了自主学习、自己分析等应有的能力时,就会把这些看似唯一的历史结果升华成认知,而有了属于自己分析出来的多方面内容,进而增加情感态度的价值观。其实,多数的初中学生在认知历史的方面较为迟钝或可以说还是稚嫩的,他们对于教学内容的中心理解和教师预设的教学中心思想并不是完全一致的,这其实并不是一个不好的信息,这有力地表现了这些学生已经“发酵”了老师授予的知识,同时还产生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想法,对此,教师们应该加倍呵护,耐心倾听他们的见解,并给予鼓励。

参考文献:

[1]王玉玲.中学历史教学基本技巧的拾缀[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1,5(11):47-48.

[2]曾焰.浅谈初中历史开卷考试形式下的教学技巧[J].华章,2012,8(16):122-124.

篇6

关键词: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方法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306-02

通俗来说,反思性教学就是指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根据自己所感受到的教学现状,结合教学工作,不断总结自己或者其他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及教训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忽略对以往教学过程的反思,只是习惯性的进行单一教学,这导致即使是拥有十几年教龄的老教师,也往往存在教学经验不足的问题。著名教育学家亚特莱斯曾说过"反思是一面镜子,他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而反思性教学方法就是那面镜子,它有助改正历史教学中存在的失误,并将优秀的部分保存并继续发扬。

1.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

当前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问题:首先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历史这一科目的印象都停留在在枯燥、乏味的层面,教师为了提高学生成绩而忽略学生的主体感受,单纯的照本宣科,学生也只是单纯的对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学生不能切身体会到历史知识厚重感以及历史学科本身的魅力,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起不到提高学生历史素养的作用,更加重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其次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宰者,教师在课堂中一味地讲授知识点,忽略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使学生缺乏自主思考问题,并提出自己疑惑的时间,导致学生独自思考问题的能力下降。初中历史教学要想得到更加长远有效的发展,就必须改变当前的教学现状。

2.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的方法

2.1 通过教师层面的总结反思。在这一方面初中历史教师要定期做好自我反省。教师自身可以通过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录像,在反思教学过程中,以课堂第三者的身份观看教学视频,针对视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反省,找出解决方案,在下一步的历史教学过程中进行逐一的改正。其次,教师个人在自我反省中若很难发现自己的问题,也可以教师之间结成帮扶小组,观看彼此的教学视频,寻找对方的教学漏洞及教学过程中需要改进的部分。也可以通过历史教学小组进行集体反思讨论,通过历史教师集体听课等途径,找出历史教学过程中的共同的症结所在,在会议中讨论解决方案,交流彼此的教学心得,在讨论的过程中要做好相关的记录,以便更加清晰的发现自己的问题,对自己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归类,从而改变错误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另外,教师在进行自我反思的过程中,也不能忽略对教学内容和教材重、难点的总结。

2.2 通过学生反映层面的总结反思。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同时也是教师教学过程所针对的对象,因此,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观感受者,学生更具有发言权。而教师对教学进行反思所直接有利的对象也是学生群体。所以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可以最直接方便的找到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在进行问卷调查过程中,为更加真实的反映学生对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给老师所提出的建议,此次问卷调查可以采取非实名制的形式。通过问卷调查不仅可以清楚地了解学生对历史学习看法、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感受,同时也可以了解学生现阶段历史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兴趣的高低,再根据学生在调查中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统一的信息整理,发现学生群体在历史教学中最在意的问题,在与其他历史教师进行反思讨论后,进行教学整改,从而加强历史教学的针对性以及实效性,以便更好的为学生群体服务,并在提高学生历史成绩以及素养的同时,也提高自己的历史教学能力,为历史教学改革的发展做出贡献。

3.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的意义

3.1 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反思性教学的实施是完全符合初中阶段学生学习需要的,相比较小学时期的心理幼稚期,初中阶段的学生心智也都发育成熟,有自己独特的认知以及判断能力,可以对教师的教学过程提出自己的建议,帮助教师的教学反思及改革。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一方面切实的符合学生现阶段的学习要求,帮助学生有针对性的对历史知识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成绩也可以提高历史学习的能力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建立学生的逆向思维、辩证思维以及创新思维,使学生不仅在历史这一学科的成绩得到进步,在综合素质以及整体能力等方面都得到相应的提升。

3.2 提高历史教学的整体水平。反思性教学的实施是完全符合初中历史学科教学改革的,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已经不再符合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不仅不能提高学生能力,还会增加学生及教师的负担。而相比较传统的历史学科的教学模式,反思性教学有助于帮助引导教师教学,减轻学生及教师的负担,使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得到一定的保障。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运用反思性教学也有助于帮助学生对历史进行独立的知识总结,引导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发现、了解、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及解决办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在此过程中,提高不仅仅是学生的历史素养,还可以帮助教师对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找出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提高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增强教师专业技能和工作素质的同时,使历史教学的整体水平也得以提高。

4.结束语

伴随着我国历史教学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而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传统的上下级的师生关系、落后的教学内容以及传统的教学模式这一系列问题都必须进行改革。反思性教学的提出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使得课程教学得到很大的改观。反思性教学理念的提出,在对历史教学方面的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还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而在未来历史教学的发展中,此类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是所急切需要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团队还要再接再厉,为历史教学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培养;初中历史;核心素养

虽然新课改后教师付出了很多的心血,也做出了很多改变,但是一些学校的初中历史教学依旧没有起色。特别是对于初中生来说,很多学生开始出现偏科现象,九门功课同步进行更容易让学生偏向于在不知不觉中有了选择心理,根据目前的学科特点来说,很多学生会偏向理科,觉得文科特别是初中历史枯燥无味,没有意识到学科核心素养的作用。所以,作为教师有必要对培养学生初中历史核心素养进行探讨。

一、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意义

新课改以后,我国各学科的学习难度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为了顺应这种变化,教师开始进行科目式教育改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并加强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并根据学科特点找到合适的具有一定特点,吸人眼球的教学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达到学生课堂效率提升的目的。初中阶段安排历史教学是基于我国国情和对学生个人三观培养的基础上的。通过初中历史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的历史,对于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在课堂中融入初中历史的核心素养培养就尤为重要。

(一)初中历史核心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我们都知道,很多学生之所以成为国家的未来的栋梁,是因为大多数学生都是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他们有着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作为基础。但是,这种个人价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而产生潜移默化的改变。初中历史的改革教育就是在学生最容易接受知识熏陶的时候,给学生灌输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他们今后的个人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对青少年的教育十分重要初中阶段正是懂事又懵懂的阶段,很容易感受到世界的美好,从而产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而在课程繁多、任务量重的初中阶段,初中历史这种具有感情及故事情节的学科就很容易打开学生心目中的世界,能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国家发展历程的不易,从而使他们的心灵受到震撼,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会开始萌芽。

二、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存在问题

(一)太过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一些学校甚至教师将考试成绩看做教学考核的唯一标准,将成绩至上作为办学教学的原则。国家推进初中历史的核心素养培养是要从根本上让学生爱国,提高素质,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而不单单只是为了文字知识的死记硬背。而这种传统的唯成绩论的教育方法很大程度上违背了初中历史教育的初衷。

(二)教学形式保守且僵硬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传统的寓教于学已经达不到教学要求的深度,教师不再仅仅传播知识、讲解知识。传统的学习生活是十分枯燥的,不仅学生的学习成绩得不到提高,教师也会觉得心力交瘁。所以教学生活化不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初中历史这样贴近生活的学科,更需要注入生活的血液。但是,在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的情况下,就会产生课堂节奏紊乱、教学进度慢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步改进。

(三)学生对初中历史不能引起足够重视初中虽然不及高中紧张充实,但在这个阶段也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语数外等主要科目所占比例居多,而相较于物理、化学、生物这种理论性学科,初中历史又显得过于简单,所以学生不能对初中历史这一学科产生正确的认识,很容易导致偏科现象的出现。

三、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措施

(一)学校改变学科考核策略针对初中历史这一学科容易被忽视的问题,采取一定的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传统教育思想影响下,现阶段一些教师的教育形式使学生关心的并不是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能收获什么,学到什么,而是期末考试得了多少分。可以说,这种教育形式使分数成了学生更加重视的方面。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和教师可以采取改变考核策略的方法,让学生重新了解初中历史,如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一起制作一部情景剧,或者制作访谈节目来批判讽刺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某一事件或者还原某一事件的原型,教师通过学生的表演形式、表演过程及产生的现实意义,现场打分并一一点评,让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到自己考核过程中的优点或不足。此外,学生在准备剧本以及排练的过程中也能够亲身感受到我国发展历程的不易。

(二)教师要不断摸索创新型教育方式,增强学生的时空观念既然知道传统教育模式带来的弊端和对学生产生的不良影响,教师就应该身先士卒,积极查找应对策略,摸索新的教学模式。比如,人教版教材中关于一些具有丰富含义的语句学生不容易理解,也不能体会到我国先驱者面临的艰难处境。这时教师可以提前备课,将一些不易区分的战争分模块总结,然后运用多媒体立体化或者剪辑相关视频供学生观看,这样一来,就能快速地把学生代入当时的情境中,不仅能够让学生快速理解事件发生的背景,以及对我国发展历程的含义,还能加深学生的记忆深度。此外,初中历史学习过程中会涉及很多事件发生的时间及目的等,并且这些时间点及目的是很多考试中的必考内容。所以,在这一方面学生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高低就显得尤为明显。关于这些历史事件的时间等细小、繁多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通过相关的历史图片进行展示,还可以将这些图片配以适时的背景音乐,这样学生就会很容易被带入到事件氛围中,也能够在自己的记忆基础上加深对每一个事件发生的知识点的记忆,其时空观念自然会得到提高,初中历史的核心素养也能够得到培养。

(三)尊重学生主导地位,鼓励学生自主探讨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社会,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在心智发展不成熟、对社会环境不了解、价值观人生观未完全稳定的情况下,很容易被舆论带跑,对学生的心智发展造成影响。作为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一定要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要及时掌握时事热点,关注热点新闻,并观察事态走向,引导学生对事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至于让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观产生误解,在引领学生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初中历史课程的理解。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不要思维定式,特别是像历史这种有些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的课程,运用思维定式的教学方式是行不通的。不仅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不到培养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也得不到提高,很容易产生一定的挫败感。所以活跃课堂氛围对初中历史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可以在讲解时基于当时的历史背景对某一种做法进行提问,让学生进行自主探讨。例如,教师在讲解第一次时,可以提出如果当时的清政府足够强大,会不会造成之后的性质有所变化。如果教师觉得自己的问题在探讨过程中得不到一个准确的答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该问题展开历史辩论赛,辩论的正反方由不同小组的学生组成,其他学生作为评审,给出最终的评判结果。这样的授课形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也能够使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初中历史的核心素养在此过程中得到提高,同时这样的做法也使得学生占据该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对于建立良好的历史学习观念和认知理念有积极作用。

(四)学生要加强对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认识学生与教师,教师与学校是不可离分的整体。在学校和教师都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做出改变的同时,学生也应该对初中历史的核心素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种认识可以是主动转型也可以是外力推动。主动转型即学生自己试着了解初中历史这一课程,通过自己查阅课外资料、观看视频、课本预习等方式,提前了解下一节课程的所学内容;外力推动即学校通过开展主题讲座、游园、参观等活动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初中历史并对其加深了解。当然,这样的方式相对于教师授课来说很简单,有些教师可能会觉得其占用时间长,只有正常的课堂授课才能够加强学生的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建设。其实恰恰相反,这样的方式反而让学生以亲身行动、亲身经历的方式更快地清楚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明白为什么国家会如此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核心素养对于学生对我国国际历史和本国历史发展的认识有什么影响。

篇8

关键词:初中;历史与社会;等值线地图;等高线地图;教学策略

在初中阶段的教育中,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新人教版的历史与社会课程具有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课程内容更加贴近生活,注重学生的感受,力求在实践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其中最大的特点是教材中出现了大量的等值线地图,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地图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而学生则可以利用这些地图自主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了学生了解历史、探究社会知识的能力。

一、等值线地图教学概述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人教版的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中不仅注重对学生综合知识的培养,更加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思考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大量等值线地图的出现是历史与社会教材的一大改革,成为历史与社会教学的亮点。

1.等值线地图的定义

等值线地图是以相等数值的点连线,表示连续分布而且会逐渐变化的数量特征的一种图形,也可以叫做等量线图。具体来讲,这样的等值线图是用数值相等各点连成的等值线在平面上的投影来表示被关注的物体的外形和大小的具体图形。

2.初中历史与社会等值线地图教学

在历史与社会的教材中出现了大量的等值线图,这些等值线图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以及人文环境的特点,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材主要涉及七年级上册第16页等高线地形图、七年级下册第24页等温线地图、七年级下册第25页等降水量线地图,在具体的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更好地将社会生活知识与课本内容相结合。

在历史与社会课程的教学中,积极倡导新课改的精神,将教学与学生生活的实际相结合,运用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课本内容,组织学生利用观察地图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与调查中,在实践活动中选择合适的地图,运用一定的方法从图中获取信息,掌握更多的知识。

利用课本中的等值线地图,引导学生从中获取一些信息,以用政治地图描述某个洲的位置及范围,用地形图或地形剖面图描述某地的地形、地势等特点,也可以用降水柱状图以及气温曲线图或者气候类型的分布图来了解一个地方的气候特点。这些有效的等值线地图是新形势下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利用这些地图轻松开展教学,与学生达成有效的交流互动,积极推动着教学发展。

二、现阶段初中历史与社会等值线地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历史与社会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历史与社会课程本身的特点,加上教育环境的有所不同,在其利用等值线地图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亟待解决。

1.教师缺乏专业的地理学知识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中涉及的历史地理方面的知识越来越多,教材中也增加了许多历史地图,这些地图以不同的形式诠释更多的历史与社会学科的知识,其中包括大量的历史地理知识。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由于缺乏专业的地理知识,无法准确描述等值线地图的内容,很难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和分析地图中的内容,不能准确补充和解释历史等值线地图中相关的地理学知识,因此,运用等值线地图教学也会受到阻碍。

2.无法对等值线地图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在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思考、动手能力的背景下,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中的等值线地图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为教师与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但是面对这些丰富的教学资源与学习资源,教师不能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往往将大量等值线地图忽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很难全面、深入、细致地对其地图进行分析,将大量的地图知识带入课堂教学中,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向学生传授新的知识。

3.无法有效锻炼学生的作图能力

对于初中学生来讲,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没有较好的历史基础,在初次接触历史与社会知识时会出现记忆的困难。虽然等值线地图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但是让学生准确地记忆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引导学生分析、理解相关的等值线地图,而没有真正让学生动手进行简单的绘制,在绘制的过程中更加深入的理解,并准确记忆历史与社会知识。

三、等值线地图教学的有效方法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的过程中,运用等值线地图有效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完善其教学的方法策略,帮助教师取得更好的历史与社会教学的效果。现根据教学中的实践总结了等高线教学的三种方法。

1.引导学生观看地形教学模型的具体演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学生一般对山地的印象比较模糊,基于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利用模型图让学生先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山地表象,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有利于学生理解具体的课本内容。

2.指导学生绘制简图,认识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基本地形部位的名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可以指导学生绘制简单的剖面图,深入了解知识。在等值线的最弯曲处做一条切线,比较中间和两侧海拔的高低,从而做出判断。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先进行简单的演示,以山脊、山谷的等高线示意图为例,让学生拖过自己绘制简图讨论理解山脊与山谷的不同。最后和学生一起总结辨别山脊和山谷的方法。在等高线的地图上,一组弯曲等高线凸出的方向如果指向海拔的高处,就是山谷。而突出的方向如果指向低处,就是山脊。

图一 等高线识别山谷、山脊

最后,用表格的形式将知识进行全面的归纳。加深学生的理解,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表象,为解决相关的等高线题目打好基础。

地形图例知识归纳

3.将手势演示与口诀演示相结合,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手势演示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力。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自己手我成拳头,将手背凸起的部分当作山峰,关节的部分当作鞍部,手指的背部当做山脊,手缝相当于山谷,小指和拇指的外侧相当于陡崖,向手背的地方洒水,水顺着手指缝向下流,就说明山谷是山体的集水部位,一般是河流的发源地。

图二 手势地形分析图

最后,教师可以将这样的知识编写成容易记忆的歌谣,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出现了大量的等值线地图,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运用等值线地图开展有效的课堂活动,积极推进了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教学,帮助学生提高了学习能力,成为教学改革的新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我们广大一线教师不断探索,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以上所述,均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体会。总之学生兴趣提高了,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地、能动地、自觉地从事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习负担,而且能起着开发学生学习潜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颖君.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地图辅助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3(03):44-45.

[2]代凯.初中历史教学策略浅谈[J].读写算:教研版,2015(04):38.

篇9

一、初中历史教学现有问题分析

1.对历史教学重视不足。把初中历史课视为小三门已成传统,在考虑学科教学时往往被搁置一边,似乎重视初中历史教学将会喧宾夺主,影响主课教学,分散学生学习精力。因此对待初中历史教学只求过得去,不在全面提高素质上做文章。教学管理随意表现在课程课时设置上,有的学校初三不排历史课,或者课表上反映,实际没有,或者删改课时。在实际教学中,初中历史课也常常被挪作主课教学。这样的教学管理怎能正常完成历史教学任务?

2.教学效果差。不少非专业教师从事初中历史教学,主观上就给自己定位――不会教。因此课堂教学敷衍了事,课堂教学内容重点吃不准,难点讲不清,学生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有的改成自修课,现代教学媒体很少使用,谈不上认真备课、认真钻研教材、认真进行课堂教学。

3.教师能力有限。部分教师的教学能力有限,历史知识面太窄,一方面教师不能适应现代历史教学的灵活多变,自己的能力难以完全发挥;另一方面教师能力不足导致了教师备课的不充足,课堂知识拓展有限,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一些教师好大喜功,急于表现自己的学识渊博,教学偏离正轨,忽略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接受能力和掌握能力,造成教师讲得精彩、学生听得空白,影响了学生对初中阶段历史知识的掌握,致使教学成绩难以提高。再次,学生对历史课的重要性认识得不足。

4.学生积极性低。学生对初中历史学习,第一年认真,第二年松懈,第三年不当一回事,究其原因是功利主义和中考指挥棒所致。学生心里有杆秤,初中历史中考不派用场,何苦劳神?因此学生对历史课堂教学的热情始终高涨不起来:有的上课走神,似听非听,似想非想;有的在历史课本下压着语、数、外的作业本,干脆偷偷做起作业来;有的在下面偷偷看课外书;也有的甚至连课本都不带,他们对教师的提问谈不上踊跃发言。

二、初中历史教学优化途径

1.强化对历史教师的培训。一方面,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要选择专业的、知识能力强、思维开阔的教师;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对历史教师的培训,避免教师的落伍。要不断丰富历史教学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并对培训效果设定科学的评价机制。首先历史教师的培训不能钻牛角尖,造成培训内容枯燥、乏味、深奥,使受训人员不但不能完全掌握,还会把这种枯燥的讲授方式应用到教学实践当中,造成了历史课堂教学更加枯燥、乏味;其次,培训形式要丰富、新颖,使受训教师能受到启发,从而跟上改变课堂教学的模式,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丰富多彩、灵活风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首先,要注意课堂导入的形式,尽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爱上历史学习。同时,要注意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注重历史知识与其他科目的结合,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如秦王扫六合的课堂教学中:第一,可与语文知识“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结合长城的存在,秦始皇的功绩,劳民伤财,当年的威风,在历史的长河中如一粒尘埃。第二,可与地理结合,秦始皇扫平六国的根据地在哪?今天的陕西咸阳西安地区。还可以结合历史地理,深化学生的历史知识及能力。如在讲课中巧妙设计内容,让学生知道鸿门宴与阿房宫有多远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其次,要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一方面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和课堂魅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另一方面有效地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帮助学生总结历史学习的规律。如对秦始皇、武则天等人物的评价,一般都会从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在军事、农业等方面的突出表现进行评论,同时结合影响社会进步的阻碍进行综合评价。

3.强化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历史是一门内容丰富多彩、知识蕴含广泛的学科,受很多学生的喜爱。可是由于中学生对学科的一些偏见和学生学习中的一些障碍等原因,影响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因此,教师要积极地与学生沟通,化解学生思想上的一些偏科行为,排解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才能更有效地组织历史的课堂教学。

4.强化师生互动。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代表,在课堂上的学习方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不允许学生对自己提出质疑。在新课标教学中,教师要把课堂交给学生,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对历史知识进行讨论。在学生面对困难时进行指导,教师和学生共同提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教师要切实把教学活动看成是一个不断面临新问题的过程,是一个知识扩展的过程,是一个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因此,师生之间要互教互学、互惠互助,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

参考文献

[1]吴慧珍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如何实现有效性[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8,(27):46。

[2]孙璇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4):154。

篇10

一.初中历史与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培养全面型人才的教育方式,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其中包括:思想品德素质教育、文化科学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审美教育和劳动技能素质教育等方面。使学生们形成良好的行为道德规范、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乐观积极向上的性格、善于发现周围美好的事物和培养正确的劳动观。

2.初中历史的重要性。初中历史教学是学生接触历史的最早时期,了解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总结历史事件和借鉴其中教训的能力。但是一般来说,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的积极性并不高,是因为传统的历史课堂无趣且乏味,没有将学习历史的真正意义体现出来。了解历史,有助于形成初中生的责任感和掌握政治、人文文化等知识,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解析,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路。

3.初中历史素质教育的作用。因初中历史多涉及的内容丰富,包含政治、军事、地理等多方面知识,所以有利于加强初中生对社会的了解,培养基本的文化素养。初中历史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借鉴历史事件总结出的经验来引导现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充分了解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在形成的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磨难,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1.初中历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现状。传统的历史教育很难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但是通过与素质教育模式结合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素质教育的概念从提出到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分析、改善,终于在国内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使素质教育得到广泛的应用和足够的重视,有效的推动了中国教育的发展。

2.初中历史教学中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乏积极性。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不断地重复考试中的重点,老师一遍一遍的讲,学生一遍一遍的记,缺少课堂互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差。此外,学生在课堂上举手回答问题的次数并不代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要体现在学生是否有学习和钻研历史的兴趣、是否能够独立思考,不被课本上和老师教授的知识所束缚。

(2)教师教学方式传统。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大多都是通过讲解书本上的知识来教学,很少用自己的观点来评价和点评历史事件和人物。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就要死记硬背课本上的知识,学生处于被动位置,不能进行独立分析和思考。

(3)教学资源开发不够。一本历史书就想让初中学生了解历史,就凭教师的教课水准再高也是不可能的。所有的学科都注重实践,而历史课程的实践教学可以同时课堂播放历史影像资料、课外参观历史博物馆、阅读课外历史读物等方式来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就需要一所学校是否可以有能力开发这些教学资源。与此同时,也要将历史课本作为教学资源开发的主体,设计吸引学生、内容丰富的课本也是开发教学资源的重点。

三.提高初中历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方法

(1)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的第一步就是改变传统的师生地位,把以老师为主体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被动的接收知识变为学生主动的请教知识。在学生与教师的观点不一样时,应该主动与老师辨析,而不是被动的接收老师的固定观点。而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地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2)注重学生的差异性教学和培养学习兴趣。对于不同的学生应该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每个学生的基础和学习态度、思维方式均不相同。再课堂上不能采取单一的教学方式,所教授的内容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应该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3)优化历史教学方法。学历历史不能完全依靠教师的讲解,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合理的安排实践教学,如:情景教学、网络互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