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板块教学范文
时间:2023-08-17 18:15: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历史板块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3)22-043-1
一、学(课前预习、自主学习)
学生自学可以分为课外预习和课内预习两种自主学习类型。在课外自学过程中,我主要是通过让学生搜集整理相关历史素材、自主阅读课外资料等方式去呈现。一般情况,课外自学内容是在完成一课内容之后布置的,这类预习题要尽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学情。比如在上完第5课之后,我安排学生走访身边的老人,搜集整理与第6课“”和“化”相关历史素材,并在下一节课的课堂上分享各自的成果。这种课外自学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让学生对本课的相关内容有了初步了解,对下面的教学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课内自学,首先是教师要根据课标编写特定的预习题――呈现在《讲学稿》或《导学案》上。根据八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讲学稿》、《导学案》中的自学题主要是根据本课教与学的重点,以填空题和选择题形式呈现,这些内容在课本上一般都能直接找到。编写这些自学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能够通读课文,对本课所学内容有一定地了解。课内自学一般安排课堂教学的第一步,给学生5-8分钟左右的时间快速阅读课文内容,再找部分学生上黑板将自己所填写的内容写在黑板上,由教师直接在黑板上进行批改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二、议(课堂讨论、合作学习)
课堂是教与学的主阵地。这就需要我们面向全体,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保证每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事可做,积极投入到课堂的思考当中去,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课堂讨论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堂讨论可以分为生生讨论和师生交流两种。
课堂讨论的效果,除了靠我们如何保证讨论的参与度,还在于如何设计讨论的内容。这要求我们在备课时根据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设计一些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问题设计应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将重点与难点层层分解,形式多样,这样易于学生消化吸收,同时要兼顾到前面的学生自学,起到强化巩固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最后各小组选出代表分享各自讨论结果和心得。
当然在课堂讨论中,教师绝不能置身事外,做一个旁观者,也应该积极地参与其中,做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总结者。
当然课堂是千变万化的,我们不能教条,只局限于预设问题,而忽视了在实际学习和讨论中暴露出来的有价值的问题。古人云,学贵有疑,学须有疑。疑是引发讨论的起点,有了疑又能独立思考,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才有了敢于参与讨论的思想基础。我们压迫及时抓住这些对课堂学习有价值的“疑”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导(教师参与、引导学习)
教师引导主要是针对每一课的难点。这些难点要么是学生没有亲身体验,缺乏感性认识;要么是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这部分内容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但又是构建本课知识体系必要的环节,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引领学生去学习、探究,而不是呈现现有的结论,在引导探究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锻造学生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突破难点的问题设计需要注意其梯度性、层次性、连贯性,不能有太大的跳跃性。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不仅是问题讨论的重要推手,同时还肩负着在讨论过程中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升华。在引导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握住一个度,在学生没有出现思维障碍的情况下,教师要做到“君子引而不发”。
本课我主要设计了三道题目:(1)仔细阅读教材P27小字部分有关农业生产“放卫星”的材料和“”的壁画,从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2)对这些信息分析,你认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严重失误的原因有哪些?(3)通过对这些原因的分析,对如今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有何现实意义?
在讨论第二个问题时,学生的困难就比较大了,学生很难将感性上的认识深化到理性上的认识,这就需要教师从过程中进行引导。关于第三个问题,其实是对以上两个问题的一种内在升华和提炼,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一次熏陶,是将历史和现实完美结合。我把失误的原因呈现在黑板上,形成对比。我最后总结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吸取历史教训,总结经验,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之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
四、练(当堂巩固、及时反馈)
篇2
笔者分析了历史教材,历史课可以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如七年级历史下册(岳麓版)教材中,第八课:编辑历史手抄报;第十五课:看图说史,是实践课。其余的是理论课。理论课由正文部分由黑体字部分、小字部分、想一想、图片、题图、史海拾贝、温故之新、畅想天地、自己动手等板块组成。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认真上好历史实践课。
有言:“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错,人们要深入了解和认识事物,就必须亲自参与,体验。同样,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参与进来。居于这种思想,活动教学要多实践。历史学科的活动教学形式要多样化,如:编演历史剧、历史知识抢答、历史谜语竞猜、辩论会、编辑历史手抄报等。这些活动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认识水平,历史理论知识的巩固和运用。
二、运用好教材中的“史海拾贝”多讲历史故事。
历史是对人物活动和重大事件的记叙,其自身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引用故事,历史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还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知识传授。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利用好历史教材中的“史海拾贝”版块,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历史故事,活跃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是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三、教学方法多样化
历史教学方法最好的是图片、影视、文学作品,尤其用是学生熟知的人和事来刺激他们,让他感到新奇,产生学习历史的欲望。这样,教师就要用教材中的图片,地图和课外的直观的东西,使其学习历史的情绪高涨,让他们在轻松主动有效的许下历史,从而培养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四、用教材正在的“想一想”打开其思维的闸门。
引导学生从课内和课外多角度思考教材中的“想一想”让他们知道历史和生活之间的联系,不再认为历史是一门可有可无的“副科”引发兴趣,调动学生课后学习的欲望,促使其课后去调查,兴趣浓厚,也为以后的教学活动作准备。
五、用好教材中的“温故知新”板块。
大教育家孔子说过:“温故而知新”学习中“温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教材中的“温故知新”是把新知识和旧知识联系在一起桥梁,可以让学生系统地、辩证的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同时也起到巩固新旧知识的作用,从而,使所学知识记得更牢固,掌握得更系统,更全面。
六、引导学生思考教材中的“畅想天地”。
这一板块重点在“畅想”二字上,教学中抓好这一块,可以培学生养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发表自己看法和见解的能力,以及辩证看待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归纳总结历史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七、做好每课中的“自己动手”。
“自己动手”一目重在“动手”。如:以文成公主入藏的故事为题材,编演反映唐番有好交往的历史剧。这个“自己动手”重在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把所学的历史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操作的能力。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感受到历史学科的趣味性,增强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篇3
《中国教师》:沈老师好,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即将投入使用。您能否谈谈自己在学习理解新课标过程中的体会?
沈为慧:可以。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颁布后,我就开始阅读了。当然,课程标准是一个纲领性文件,单纯依靠一般性阅读是难以真正领会其核心内容的。把课标的学习贯穿到实践中,在备课、教学中仔细体会其精神,才是对课标的真正学习。经过几个月的阅读、实践,新课标在以下四个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为什么教。教授历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掌握历史知识、历史技能,只是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为提升他们的素养创造条件。其实这也是“学生为什么学”的问题。
第二,教什么。教师主要传授学生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基本技能。所谓“基本知识”指的是:贴近时代、社会、生活,反映人类文明主要成果,反映人类发展进程与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所谓“基本技能”包括:计算历史年代,识读历史年表,阅读教科书及有关历史读物,识别与运用历史地图和图表,查找和收集历史信息,用口头、书面等方式陈述历史等。其实这也是“学生学什么”的问题。
第三,怎么教。新课标第三部分不仅列出了“课程内容”,还提出了“教学活动建议”。活动中学生就要思考“到哪查”“怎么选”的问题,所以查找和收集信息的过程,就是一次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其实这也是“学生怎么学”的问题。
第四,如何评,即“教师教得怎么样”的问题。关于评价的目标,新课标要求根据三维目标把每个板块内容的要点分别列举出来,“对每个要点进行可测量的描述”。关于评价的标准,新课标要求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水平制定标准,选择重要的项目作为评价维度,并用清晰、简要的语言描述每个维度的不同水平等级。其实这也是“学生学得怎么样”的问题。
但是,在研读中我也产生了一些困惑,感觉对部分语句理解不清。比如,关于“课程设计思路”中写道,“本标准对每个学习板块规定了课程内容,并提出了教学活动建议。课程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历史基础知识及必须经历的历史思维训练过程;教学活动建议旨在倡导多样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对历史进行感知、理解和探究……”这里介绍的似乎是课程标准的文本结构与内容含义,而不是在说明历史课程是如何设计的。
再如,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中规定,“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包括文献材料、图片、图表、实物、遗址、遗迹、影像、口述以及历史文学作品等,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形成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一定的历史情景想象。”遗址、遗迹、文学作品等是历史的载体还是历史的呈现方式?教学活动有这样的建议:“阅读《三国演义》的片段,讲述史实与《三国演义》描述的区别。”如果文学作品是一种“历史呈现方式”的话,为什么还要分辨其与史实的区别?
又如,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还规定,“认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以及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重要贡献,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智慧,初步理解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提高对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识别判断力,逐步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品质。”是非、善恶、美丑与人生态度不属于同一层次,前者属于道德问题、价值观问题,后者属于人生观问题。
类似的情况还有几处,不再一一列举了。另外,新课标对部分概念也没有进行界定,如“历史意识”“历史素养”“人文素养”,这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中国教师》:与实验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相比,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诸多方面作了新的厘定。针对课标的变动,您认为在贯彻落实新课标理念的教学实践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
沈为慧:从某种意义上讲,执行标准比制定标准要难得多。在新课标的贯彻落实过程中,会遇到许许多多问题,既有实验版课标实施时就有的问题,又有新课标颁布实施后产生的新问题。我觉得,在众多问题中,以下三个方面可能更加突出:
首先,教师问题。正如新课标所说的那样,“历史课程资源还包括教师资源”,而且还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源”。然而,许多初中历史教师的专业水平并不达标,这将严重影响新课标理念的实施。从过去十年的实践看,即使学历水平达标的教师,也未必能真正领会课标理念。
其次,教材问题。新课标明确指出,“历史教材包括教科书、教学图册、教师教学用书等”。教科书能否“采用活泼、形象的方式和通俗、准确的语言”来陈述历史;能否真正避免“晦涩艰深的叙述”,避免“过于抽象的概念”,避免“说教式和灌输式的表述方式”;能否真正“考虑到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注意各年级之间的能力层次”。教师教学用书能否科学“解读教科书相关内容中的信息”,能否真正“提供有效的教学活动范例”,能否真正“有利于更新教育观念,促进教学创新,及时反映历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能否真正“向教师提供丰富、有用的教学资源”。
最后,教育质量评价问题。以学业成绩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做法本身是没错的,以纸笔测验作为最主要的评价方法,在现实情况下也并无大的不妥。可问题是,纸笔测验用的试卷能否反映教学目标的要求,即评价目标与学习目标是否一致?如果二者有大的偏差,以这种评价结果作为评价结论,就会大大伤害尝试新课标理念的教师,进而影响新课标理念的实践。
《中国教师》:针对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您能否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建议?
篇4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效率;策略;提高
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如何在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就如何创设高效的初中历史教学课堂,谈几点教学策略。
一、熟练驾驭教材,赋予历史生命力
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而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进行双向交流的过程,历史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讲活教材,增大学生获取知识的容量,就必须在课前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熟练掌握教材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做到熟练驾驭教材,赋予历史生命力。例如,北师大版教材按照“导入框”“正文”“每课一得”“材料阅读”“自我测评”和“活动建议”等板块排版,并穿插各种图片、资料等将知识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面对如此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要注重适当取舍、合理调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组织多种游戏活动,让学生走进历史
初中生大都喜欢游戏和活动,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与学生知识背景相关,且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游戏情境,则有利于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来探索知识,这样可以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亲手制作的标语和传单等,让学生亲自感受时期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经常组织学生模仿《正大综艺》《今日说法》等央视节目,让学生自主设计台词和演讲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内在潜能,促使学生高效高质地完成学习任务。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猜谜语、讲故事、参与辩论等活动,让学生切身感受实践参与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历史认知能力。
三、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全面锻炼学生的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指的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它具有极强的创造性特点,可以帮助学生从各种角度去认识历史,对他们质疑能力的培养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比如,在学习《开放与交流》的对外开放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首先提问学生:教材中所说的租界与现在的经济特区有何异同点?然后鼓励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并继续补充下列问题:租界与经济特区分别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成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他们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然后借助这些问题点拨和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最后从思考与讨论中自发得出客观的结论:(1)前者是在封建王朝日益没落的背景下被迫建立的,而后者是在中国实施改革开放,综合国力日益强盛的情况下自主成立的。(2)从方面来说,租借属于“国中之国”,我们没有,而经济特区内中国人拥有绝对。(3)租界内人民过着被奴役和被剥削的日子,而在经济特区内,人民完全当家做主。(4)从其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来看,租界阻碍了中国生产力的健康发展,经济特区则是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既可以巩固所学教材知识,还能从中深刻体会到历史课程对当代社会发展所起到的巨大的借鉴作用,从而产生更强烈的历史学习兴趣。
四、充分运用各种教具实施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实践证明,图像与文字比起来,具有更强的刺激思维的作用,视觉的形成过程本身就是概念形成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插图、挂图和地图进行教学,将静态的历史知识变成动态的、鲜活的素材。历史教师要学会运用教材中的插图,通过教材中的图片信息挖掘历史信息,从而实现历史教材的充分提炼与浓缩,使学生不再觉得历史枯燥乏味。例如,在教授七年级上册第二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河姆渡聚落”遗址中出土的猪纹黑陶钵中探索出当时的河姆渡人已经具有饲养“猪”的经验,并能够吃到美味的猪肉。在讲解“赵州桥”时,课本中涉及“设计科学”的论述,怎样才能使学生明白桥梁设计的科学性呢?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图片展示:在桥的两侧分别筑有四个小孔,它们的作用是分洪与分力,这样一来,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画面,正确了解了赵州桥的典型特点,巩固了外延知识。作为历史教师,要认识到图片资料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强化学生记忆。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要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教学策略的研究,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促使历史教学不断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聂幼犁.关于中学历史教育论的研究与分析[M].北京:中国学林出版社,2009.
[2]陈伟国,何成刚.历史教育测量与评价[M].北京: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朱汉国,王斯德.初中历史新课程案例与评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篇5
关键词:初中历史;活动课;实践
近几年来,在初中的历史教学中,增加了活动课的内容,这是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又一成就。但如果不能把握“活动课是课堂教学的补充”这一宗旨,把活动课上成普通课,那就有违当初决定开设活动课的根本目的了。活动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改变传统学生被动学习的教育方式,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从多种途径获取知识,并能够切实地将从书本中学到的内容应用于实践当中,进一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并能够采用适用于自己的学习策略。
一、活用历史资料
1.文字史料的利用
新课标中,对于教学有了一个新的要求,就是要求要在“探索中学习”“在研究中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历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仔细地阅读史料的记载,并努力发现问题,寻求问题的答案,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充分地利用史料,使其能够最大可能地再现历史原貌。
(1)提前对史料进行分析理解
这是教师的基础作业,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对比教材内容,把史料有机地融合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对于重点以及难点的理解,并能够通过史料的记载,让学生获得更多有效信息,并培养他们对历史的思维能力。
(2)从史料中寻找问题
教师应该活用史料,通过对史料的分析,设置相应的问题,让学生根据史料进行解答,这有助于他们更仔细地去阅读和理解史料。并且,如果能够灵活地运用史料,将不同章节的内容进行连结融合,就可以给学生一个整体的感官,开阔他们的视野。
2.灵活运用图片史料
初中必修的人民版教材中,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图片资料丰富,能够图文并茂地展现历史,并且,还加设了知识链接这一板块,可以使得那些对历史特别感兴趣的学生在课外时间有目的寻找到更多的相关史料,这些都对学生进行历史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像是名胜古迹的图片,还有人物塑像等等,这些从视觉上对历史的展现,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去理解、感知历史。
3.适当地补充课外的史料
在教材中,有些难点、重点的知识没有史料对其进行补充讲解,有的只有一个结论对历史进行概括,这种情况下,学生就没有办法详细地去理解,也会有很多的疑点没办法解决。所以,这就需要教师预先进行细心搜索,适当地引用一些课外的史料对教材进行补充说明。另外,还有一些内容,单单凭借教师的讲解是没办法获得一个好的教学效果的,这就需要通过多媒体,把不同时期所使用的交通工具进行大屏幕形式的播放,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去认识了解的兴趣,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讲解教材内容。
二、注重趣味性
历史活动课,开设起来很不好操作,一不小心就会变成老师单方面传授知识,关键问题在于学生兴趣提不上来。初中生的思维很活跃,对于书本内容,他们有自己的判断,并且很希望有机会能够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因此,教师可以找一些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话题,对某一历史事件,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分析讲解,引导学生讨论、表达自己的见解。并在研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感悟历史的豪情,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与乐趣,健全人格。一节活动课,除了需要学生通读有关教材,掌握历史的阶段特征外,还要求学生去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充实知识,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思路和观点,开阔了视野,又增强了学生探究历史的浓厚兴趣。使学生乐在其中。历史活动课的初衷,就是希望通过历史学科的教学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活动课的开设只有结合学生特点,注重趣味性,才能具有生命力和吸引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活动课将教师和学生的传统地位做了调整,学生有独立学习和思考的空间,教师要转变角色,与学生共同交流、研讨,做学生知识的引路人。只有这样做,活动课才能真正实现其“活动”的价值。
对于历史的学习和研究,只能做到接近,而不可能做到完全地再现历史原貌,因为历史是不可能重演的,并且,历史事件的细节也是不可能都被记录下来的。如果单单是凭借着教材上的记录就对历史做评判,是不客观也是不全面的,因为每个人对同一件事都有不同的看法。通过活动实践这一教学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一段史料的理解,激发学生更多的兴趣去收集整理其他的史料,这一过程中,就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的记忆。教师的教学目标,不单单是带领学生对历史进行学习,去了解历史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更是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道德观等方面的建设,让学生可以以一个更广阔的眼光去审视和看待周围发生的事情,以及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篇6
一、内引外联。开拓视野
百年前,梁启超先生曾提出了“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的说法。这里所谓“中国”并不仅仅只是联合国两百多个国家之中的一“国”,而首先是一个文明的母体。中国历史与文明的发展与世界紧密相连,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将中国历史放人世界历史发展的脉络中观察与思考。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内引外联,将独立的历史知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放到更为宏大的世界历史背景中去考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将零碎的历史知识有机地串联起来,最终形成一个有机的知识框架。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时,我就设计了这样的一组思考题:四大发明各自产生的背景和过程是怎样的?它们分别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它们是怎样传播的域外去的?在域外的传播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可通过重大历史事件加以说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其中的一项发明成果,按照问题设计的思路课后查阅资料进行探究。这一组问题的设计,让学生既看到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璀璨,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又让学生真切感受了历史之间的有机联系。
二、运用对比思维。融会贯通
比较是历史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历史教学中有效运用比较法,能使学生温故知新。融会贯通,有力地促进学生拓展知识视野,更广泛、更牢固地掌握知识,提高多层次、多角度观察历史问题的能力。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一切的。因此,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多运用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打破板块、地域和时间的藩篱,更好地融会贯通历史,把握历史发展的整体脉络。例如,我在讲完“地理大发现”的相关内容后,给学生播放了纪录片“郑和下西洋”,让学生在欣赏完影片后思考: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更早、规模上更宏大,可为何没有像西方的地理大发现那样改变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呢?对于这个问题,学生探究的兴致很高,很快就从航海的背景、目的等方面进行比较归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得到锻炼,能够把同一属性的现象或人物等进行对比,找出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及其原因,并从比较中归纳出具有实质性或有意义的结论。
三、逆向思维.拓展思维深度
所谓逆向思维,就是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利用逆向思维,可以形成反思和换位思考的思维素质,有利于学生分析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发展学生的智力,有效地解Q复杂的问题。伽利略曾说过:“科学是在不断改变角度的探索中前进的。”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历史教学。例如在学习完近代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内容后,我让学生在课后尝试进行逆向思维,思考问题:中国与西方始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人在看西方的同时,西方人也通过各种途径来了解中国。那么。在西方人眼中,中国的形象是怎样的呢?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后查阅资料。课堂展示的时候,学生积极性很高,引用了马可波罗《马可波罗游记》、利玛窦的中国札记、近代以来许多传教士的日记及一些文学作品中对中国的描写片段。通过中西方印象的对比,学生看到了近代以来中国的衰落和西方的崛起过程,从而更深刻地了解了近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通过逆向思维,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四、主题化设计。增强整合能力
篇7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课程标准;问题;教学改革
我国的基础教育依据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与教育规律不断地蓬勃发展,新课程改革也在不断的进行改革和完善。作为义务教育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历史课程一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行着改革,但是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在课程的培养目标上与时代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为了能够培养出符合新时展要求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我国在2001年开展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编撰了相关的试验的教材。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38个实验区进行了为期接近4年的新课程的试验研究工作后。在2005年秋季开始,新课程的标准已经在全国所有省市地区的初中开始实施。但是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主要根据所出现的普遍问题,对于未来初中历史教学改革提出了几点粗浅的建议。
一、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1、对于历史教学上重点把握不足。在新的课程标准中,课本一改之前只注重文字,没有相应的图片、表格、数据的单调的编排形式,在正文中或旁边加上了很多生动的人物图片、历史地图、表格等辅图像,并且颇有创意的添加了如活动与探究、动脑筋漫画和注释等设计。这些设计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正文,并且对正文起着很好的说明作用,可算是寓教于乐,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兴趣。但是,当这些内容与文字混在一起时,学生在接受有效信息上便很可能出现偏差,他们很难分辨哪些是主导性信息,哪些是辅信息。如果要求学生达到面面俱到的学习所有的内容,这样反而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利于学生培养出对于历史这一门学科的热爱。同时对于老师的教学也是一个很难取舍的尴尬,对于学生真正应该去掌握哪些知识,也没有一个明显的标准与尺度。
2、历史教材中的“活动与探究”落实不到位。新课程标准大力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新历史课本中每一小节后都安排了“活动与探究”这一板块,目的是为了激发出学生的自主与探究式学习。但是如果一个问题设计的过深。过大,则效果会适得其反。比如“为什么会失败?”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了解的历史史实并不多,探究这样的问题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引导起来也很费劲。这样的问题太大,不如改成“宣布取消科举考试,全国会有什么直接反映?”这样的问题接近学生的经验,打个比喻,假如大学停止招生,那么高中学生的出路怎么解决?这样引导学生可以使之很快理解到位,可以由此认识失败原因的一个侧面。而“为什么中国失败了而日本的明治维新却成功了?”这样的问题,学生只能接近其边缘,探究的核心问题他们还不能通过比较认识出来。初中阶段的青少年形象思维是主要的,要求探究的问题抽象思维的特点太强,就无法实施。
3、新课程评价标准的误差。为了区别出跟老版教材的在教学目的与理念的不同,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显规定出:历史新课程要实现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方式的功能。但是,虽然在功能的阐述上十分明确与科学,也给新的历史教育目标提出了努力的方向。但是,“新课标”倡导教学新理念时缺乏辩证精神,矢之偏颇。于是,在历史的实际教学中,出现了很多教师与学生曲解了新课程评价的现象。形式化、片面化、绝对化等庸俗化现象频频发生。例如,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些老师为了刻意贯彻合作学习的理念,把课题营造的看似很热闹,但是本来应该井井有条的课题也变成了一盘散沙。最终的结果是把老师从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完完全全变成了课堂纪律的维护者、监管者。
二、未来教学改革方向
1、要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教学技术。现代高科技技术的使用可以在很大限度上提高课堂的生动性,也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现代教育技术也为选择适合学生差异性的历史教学内容提高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因此,在有条件的初中学校,都应该为教师与学生配备例如电脑、投影仪等现代教育设备。这在极大程度上为选择适合的各个学校、班级、乃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教学内容提供了便利。把现代的教育技术与传统的历史学科教学相融合,在提升课堂的容量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方面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2、注重学生本身课题资源。新的课程改革的哲学思想是“以人为本”,把学生的个性发展放在教学的第一要务。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专业文化素质,更需要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教学交往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具有一定意义的语言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活动”。学生早已经不是学习过程中被动填鸭式的角色,他们应该是历史信息的自主加工者。因此,教师在实践的教学活动中要更加关注学生本身,根据学生的自身的独特性去制定个性化的课程资源,以最合适的形式选择历史教学内容。在挖掘学生自身个性的时候,教师可以综合考虑很多指标,例如学生兴趣、生活经验、学习习惯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结合“学情”,把学生身上多样的课程资源转化为有效的含金量高的资源,选取适合学生个性差异的教学内容。
3、把握好教材、教参之间的关系。教师教学用书对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选择等方面提供了参考意见,但不是决定性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不完全拘泥于教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历史教科书为重点,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对教参内容进行取舍整合。教师在操作过程可依据课标,大胆对教材进行设计,引领学生对历史教科书进行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超越。
三、总结
总之只要我们认真领会《历史课程标准》的实质,强化《历史课程标准》的规范效力,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探索和总结,我们就能够顺利完成新旧教育思想和教学体系的转轨,全面达到新课程标准规定的各项目标,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人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朱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篇8
一、研读考纲,做到有的放矢
初三历史复习,首先就应该弄明白中考考什么,怎么考。只有对这些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历史复习中不走弯路,提高效率。为此,我们一定要深入研读考纲,明确规定考试的指导思想、考试意图和命题原则等重要内容。其次,我们还要认真研究近三年中考历史试卷,进行试卷分析。可以说,中考历史试卷就是一个样本,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考试说明,从实践层面上告诉我们考试究竟考什么、怎么考。
二、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备好历史复习课
1.深入研究课程标准,确定考点。教师一定要明确对于知识的能力层次要求:哪些知识是要求识记的,哪些知识是要求理解的,哪些知识是要求运用的。一般来说,属于识记层次的,只要掌握知识点是什么即可;属于理解层次的,则需要不仅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让学生真正理解;属于运用层次的,要求更高,需要能够运用所了解到的基本事实,通过分析、比较、综合归纳等解决历史问题。尤其是属于理解、运用层次的内容,更需要我们把它们真正弄懂弄透。
2.认真备好每节课,重点是制订复习课的教学目标。备考复习时间有限,所以提高课堂复习效率显得尤为重要。而要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必须备好每节课。备课中,重点应根据前面对考试要求的分析,课标的认真研读,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复习课知识容量较大,经常要复习一个甚至两个单元的内容,所以更需要我们理出个头绪来,弄明白这节课究竟应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提高哪些能力;采用什么方式能够让学生掌握;要对学生进行哪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等。这些都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课堂复习才不至于盲目,才能提高效率。
3.备课时,还应出好每课相应的课堂练习题,以检测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同时通过讲练结合,使学生的复习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三、具体复习建议
1.按单元进行复习。历史涉及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四大板块的内容。在对这些板块进行复习时,建议首先还是按教材中的先后顺序,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复习。这样做,第一可以全面复习巩固学生以前所学到的历史知识,尤其对于以前知识掌握不是很好的同学,这样的复习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查漏补缺的机会。第二有利于学生把握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建立起时间概念,并从整体上掌握各板块历史发生发展的基本线索。第三许多单元本身也是一个历史复习专题,所以单元复习的同时就是进行专题复习。
我们在进行单元复习时主要应明确每个单元的大致时间、主要历史事件、事件相互之间的关系及体现出来的单元特征、单元的基本线索等。并且,在单元复习的基础上,还要将各单元的内容联系起来,形成各板块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2.在单元复习的基础上,进行专题复习。(1)将同一种类型的知识进行归纳比较。如英法美三大资产阶级革命、近代社会两次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三次科技革命、两次世界大战、二战后欧洲与日本经济的发展等。复习时重点是注意引导学生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并通过对同种类型知识的比较,找出共性的、规律性的东西,更好地理解历史现象、感知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2)将中外历史上发生的历史事件进行横向联系比较。可以是同种类型的,如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西方跨入近代社会门槛与中国近代化的艰难起步等。也可以是同一时间的,如19世纪60~90年代中外历史上发生的重要变革等。通过比较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更好地了解中国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3)同一国家和地区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比较。如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内战。美国历史上杰出总统及其事迹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日本明治维新与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等。通过这种纵向联系比较,能够综合分析、认识一个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历史。
3.历史复习课应做到“三讲三不讲”。由于初中历史复习内容多,课时少,很多历史教师总是抱怨每节复习课总完不成教学任务,导致课堂效率低,课节安排紧张,这就要求我们复习课必须落实新课改精神,真正打造“高效课堂”,力求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指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三不讲”具体指: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够学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做到了“三讲三不讲”,老师讲得时间少了,给学生支配的时间多了,就给了学生主动性,再加上教师适当地引导,加强双边活动,也容易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4.要进行强化训练,通过训练题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巩固。教师结合近几年来中考试题,把握考试命题方向、难易程度,选择一些能充分展示考生能力的新、活题型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练习题形式要多样化,包括课堂的口头回答、书面作业、单元检测、月考等,但不要搞成题海战术。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使能力得到培养。
篇9
关键词: 历史与社会 教材插图 运用策略
一、课题的背景分析
(一)一堂展示课的有益启示。
2011年9月,在本学区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教研活动中,我执教展示了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古希腊、罗马与欧洲古典文明》一课时。在施教之前,我认真研读了教材,构思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当看到这节课有19张插图时,我的灵感一下子来了。这19张插图中有17张都是反映古希腊、罗马的古老文明成果的,我为何不在这现有的插图上做文章呢?我开始尽力思考如何设计出一堂“看图说话”的导学课型。
我把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成了三个板块,第一个板块是让学生分组对这些图片按反映的类别进行分类;第二个板块是让学生汇报每一组类别的图片反映了当时古希腊、罗马哪方面的文明成果;第三个板块属于拓展延伸,让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图片展开想象,说说和图片相关的故事。在整堂课的执教过程中,师生分图、说图,以图为载体贯穿课堂始终,学生兴趣盎然,主动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收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教材插图运用的现状不容乐观。
在实际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历史与社会教材上插图的作用认识不够,甚至有个别教师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对插图视而不见,更忽略了指导学生看图这个步骤。其实,文本插图不但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和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而且如果利用得好,则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绝对有百利而无一害。
其实,忽视插图的运用,源于教师对教材中插图的作用认识不足,源于没有把插图看成是教材内容的一部分,总觉得教材上的文字是重要的,而图只是配角,可有可无。思想认识的偏差,对教材理解的偏差,导致教材插图沦为课堂教学的“摆设”。这实在可惜。
因此,如何运用好历史与社会教材中的插图,为教学服务,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二、教材插图的具体运用策略
(一)眼里有图――树立“备图”的意识。
教材插图以画面为载体为学生传输知识信息,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把“备图”纳入其中,树立“备图”意识,始终把图看成是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插图的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考虑如何把图与文结合起来。
1.教师自己要读好图,读懂图。插图是绘画作者把握作品的主题和内容,以熟知为前提,根据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运用适当的个人风格和表现技巧,形象地再现历史情境的再创造;编辑在组织和选择这些插图时也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因此,教师要读懂绘图作者和编辑的意图,并悟出插图的丰富底蕴,读出自己对插图的理解和感受。以《古希腊、罗马与欧洲古典文明》一课为例,教材中的插图3―1“克里特岛的宫殿遗址”就是在告诉读者,在古希腊时期,当时的建筑已经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是建筑文明的具体体现。
2.教师要为学生在图文之间铺路搭桥。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但要让学生学会看图则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从学生的角度寻求图文的最佳结合点,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在教学该课时时,课堂伊始我让学生分组对教材上的17幅插图进行分类,我的本意是能把这17幅插图按建筑类、雕塑类、民主制度类等区分。但是,在当时的课堂上,多数的小组都是按照插图所反映的国家的不同来分的,也就是哪些图是反映古希腊的,哪些是反映古罗马的。学生没有理解插图的真正用意。在我的点拨之后,学生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些图不是按国家分类的,而应该从反映文明的类别上来区分。
3.教师要充分挖掘蕴涵在插图中的内隐信息。因为插图是表象的,而蕴含在插图里的“故事”是内隐的,所以在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思考如何利用插图引导学生品评鉴赏,透过插图画面探究和吸收更多的隐含的信息,发挥插图的最大功效。
以《古希腊、罗马与欧洲古典文明》一课时中的插图3―11“雅典学院”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我问学生,图画中躺在地上的那个人是谁?学生回答不出来。我告诉他们,这个人是第欧根尼,然后师生一起看导学案中关于第欧根尼的“知识链接之三”(导学案见附件)。这样,把图画中内隐的信息挖掘出来之后,学生被第欧根尼不畏权贵、不图虚华和献身学问的崇高品质所感染。这样,既让学生体会到了“图里乾坤大”,又适机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学,可谓一箭双雕。
(二)手中有图――拿捏好插图的功能。
1.利用插图导学教材。大部分插图是教材中关键内容的再现,往往插图一现,文本所阐释的内容就豁然开朗。教师可让学生先观赏插图来预测教材内容。以《古希腊、罗马与欧洲古典文明》为例,教材中的四幅插图3―11、3―12、3―13、3―14,学生通过阅读欣赏,可以大致了解它们是反映古希腊、罗马科教文明内容的。
2.利用插图导入新课。插图是直接具体可感的视觉艺术,它将文字形象直接诉诸视觉,使人们形成鲜明的感受。由图引出课文,不仅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而且通过文图的衔接点为学生迅速有效地进入文本打开了方便之门。
在施教《古希腊、罗马与欧洲古典文明》一课时的导入阶段,师生先聊天,我问学生,如果再评选第五大文明古国你们会选择谁?学生回答之后,我接着投影了“雅典卫城”、“特洛伊木马”、“古罗马的竞技场”三幅图画。我在学生回答出古希腊、罗马可以评选为第五大文明古国之后,用这三幅有代表性的插图来印证,这样自然将学生引入到文本的解读中,收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3.利用插图串联教学环节。在施教《古希腊、罗马与欧洲古典文明》时,我一开始用图导入新课后,进入了教学流程的第一个环节“看图说分类”。由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对教材中的19幅插图进行分类。分类结束之后,由小组代表汇报学习成果。
第一个环节进行完之后,进入第二个教学环节“看图析文明”,在导学案上,我设计了两个问题请学生回答:(1)根据你对插图的分类,请你说说这些插图为我们展现了古希腊、罗马的哪些文明成果?(2)就自己感兴趣的文明成果发表看法。
在学生完成对以上两个问题的分析说明之后,课堂进入第三个环节“看图展想象”。我围绕古希腊、罗马的雕塑成就投影了“掷铁饼者”、“维纳斯”、“受刑的马西亚斯”等八幅课外收集的图片。在学生欣赏完八幅图片之后,我让学生思考回答导学案上的三个问题:(1)你觉得古希腊、罗马的雕塑有什么共同特点?(2)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你能猜测一下吗?(3)看过这些精美的雕塑之后,你对美有何新的认识?
整堂课,教师以图为载体,串联整堂课的始终,以图导入,以图置境,以图设问,以图助思。可以说,是插图将教学环节有机地串联在了一起,让整堂课的教学在有条不紊中步步推进。
4.利用插图设计反馈练习。在先学后教的导学案课堂教学中,当堂反馈是一个必要的环节。利用教材插图,以插图为情境材料设计反馈练习就显得顺理成章,它可以让练习从形式上更生动活泼,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练习的兴趣,还可以从内容上通过练习架起插图和教材文本之间的桥梁,让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如在本课堂的导学练习中,我就依据教材上的两幅插图3―16“古罗马竞技场”、3―17“现代体育场”命制了习题:(1)比较两组图片,说说今天的建筑与古希腊、罗马的建筑有什么相似之处?(2)辉煌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明,造就了西方文化之根。如果说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也造就了世界文化之根,有无道理,说出你的看法。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对上述问题的交流、回答中,比较容易地加深了对“懂得古希腊、罗马的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根”这一教学目标的理解,自觉不自觉地感受到了“图外岁月长”的韵味。
除了设计吻合考试的练习题之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随时利用插图让学生说上一段。比如教材中的插图3―6“斯巴达女孩”,可让学生就插图展开想象并阐释塑像背后的斯巴达。教师可启发学生想象:这个女孩的雕塑说明当时斯巴达国家的什么特点?为什么当时的女孩虽然不参加战争,也要接受训练?在熟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创造性复述,鼓励学生“添枝加叶”。这种反馈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空间,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5.利用插图,进行美育。近代学者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认为培养“完全人物”――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全面发展的人,必须重视并实施美育,因为“美育者一方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另一方面又为德育和智育手段”。就初中历史与社会教育而言,新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进行审美教育,要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历史与社会的美育主要是凭借教材中文本来实施的,但教材中的插图集形象性与感染性于一体,不仅可以熏陶学生的感官,而且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观念的正确树立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应挖掘插图的审美价值,把美育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因此,为了达到美育的教育目的,我除了让学生关注教材中的两幅雕塑图3―6“斯巴达女孩”及图3―9“屋大维像”之外,还补充了前面起到的“掷铁饼者”等多幅古希腊、罗马的经典雕塑。我引导学生欣赏这些世界古老而著名的世界级的雕塑,让学生感受大师们的技艺,引起学生的审美之情。
总之,教材中的插图有的展示了自然美,有的展示了社会美,有的展示了艺术美,不论哪一种,都是教师实施美育的载体。教师应利用这些插图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脑中有图――明晰插图运用的度
丰子恺为《阿Q正传》等9篇小说作插图时说:“这些插图,就好比在鲁迅先生的讲话上装上一个麦克风,使他的声音放大。”的确,利用插图进行教学拓展了文本内容,丰富了历史与社会课堂。但如果把握不好度,就极易走向极端。因此,在插图教学中,教师的头脑中要明晰插图运用的度的问题,具体而言包括:
(一)明晰插图与文本的关系。
历史与社会教学最根本的任务在于让学生学习了解历史与社会的基本知识,知古鉴今,做到古为今用。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通过对历史事实的揣摩与品味,实现思想的升华、审美的愉悦和思维的训练。可以说,教材文本在这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插图只起辅助作用,它创设一定的情境,唤起学生对历史的感受,但不能替代阅读主体对文本的解读,千万不能本末倒置。
(二)明晰插图欣赏的方法。
观赏插图并不是随意的行为,一般要经历“画面―观察―讨论―教师点拨―再画面欣赏―表达”这样一个过程。在具体的教学流程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由文及图或赏画入文。但无论怎样,图文始终是结合在一起的,两者不可分割。
如在教学图3―4“雅典人在发表演说”时,教师就让学生在快速默读教材中雅典在伯利克里当政时期,其民主制达到极盛的一段文字。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找出文中提到的反映雅典民主制度文明的具体表现,像雅典的公民大会、“500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等。再让学生对照教材中的图3―6,用自己的话表达出对插图的理解。这样,由文看图,再由图究文,对教材内容、对插图自然会有较深的认识。
(三)明晰“图像空白”,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我曾听过一位历史与社会教师的公开课,也是这种插图教学,可惜的是,这位老师似乎不相信学生的能力,事无巨细地分析每一幅插图的背景、内涵,让学生“目不暇接”。在“狂轰滥炸”之后又马上切换到文本内容的学习上,用图片抢先图解了文本。殊不知,这样的做法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想象。高明的丹青手作画,总要留有空白,让观众欣赏、遐想,用自己的切身感受填补“空白”,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历史与社会教学亦是如此。在鲜艳的色彩、逼真的画图面前,要留有“空白”,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想、有所悟。反之,老师用代替学生的脑袋方式将它呈现出来,只能是画蛇添足、弄巧成拙。
(四)明晰插图与其他资源相结合,发挥整体效应。
巴甫洛夫认为:“在学习活动中,如果有多种感觉参加,可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促进更好地建立暂时的联系。”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就能提高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产生积极的效应。以教学《古希腊、罗马与欧洲古典文明》为例,经过了前面“分图”、“说图”和“析图”教学环节之后,在课的结束阶段,我投影了自己编的一首散文诗,如下:
那业已过去的,虽经风雨,却永远沉淀于历史的长河;
那业已沉淀的,虽厉沧桑,却纹路清晰于我们的内心;
那就是文明!文明需要传承,更需要开创。
因为,这世世代代的文明啊,
就像那火把,把漫漫黑夜点亮!
在课时的尾声阶段,师生齐读散文诗,配以优美的音乐做背景,将图、诗雨音乐相融合,不仅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胃口,而且烘托了课堂气氛,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可谓一箭多雕。
总之,插图不是一种摆设或点缀,“配置插图可使教科书具有跃出的生命,不仅成为教师当教、学生当学之书,而且复为教师爱教、学生爱学之书”。插图作为历史与社会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让学生慢慢体味“图里乾坤大,图外岁月长”的美好境界。
参考文献:
篇10
问题与困惑
一、初高中课程衔接的问题
初高中课程衔接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内容和呈现方式两大方面。1、在课程内容上,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着眼破除旧课程繁、难、深、重的知识体系,大量删减知识点,结果新课程展现出简单浅显的特点。高中新历史课程改革的着眼点放在拓宽知识面、深化知识点上,结果新课程展现出的特点是分量重、内容深。初中偏重历史事件的过程,偏重感性描写,偏重具体生动,内容比较浅显;高中则偏重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意义影响,偏重理性分析,有一定深度。2、在呈现方式上,初中为通史框架(学习板块加学习主题),高中为“模块一专题”编排方式(即模块单元体专题型)。按照章节体通史的形式编写,其特点是时序性和整体性较强,严格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和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与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及其内在的逻辑性(即历史发展的整体性)来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度的。而按照“模块”加“专题”的形式编写,打破了传统的时间顺序和空间范围,围绕某一主题,采取纵向跳跃、横向截取剖面的方法,选取一些典型的历史事实,进行更加深入的阐述和更具示范性的探究。其特点是内容精炼,跳跃性强,思维层次高,适合探究性教学的开展。总之,初中教材叙述方法比较简单,语言通俗易懂,直观性、趣味性强,结论也容易记忆,而高中教材叙述比较严谨、规范,抽象思维要求明显提高,知识难度加大,且习题类型多,解题技巧灵活多变。
二、学生基础态度方法问题
1、薄弱的基础――由于中考不考或只考政、史、生合卷,初中课时安排少,又缺乏专业教师,没有正规的教学、学习和训练环节,学生初中的历史学科基础十分薄弱。
2、重理轻文的观念――由于极端的功利和浮躁,使“读史无用论”有相当市场,普遍存在重理轻文现象,历史是“副课”的观念根深蒂固。
3、听讲,缺乏积极思维习惯,认识不到训练的意义,不做平时积累、循序渐进的打算。认为只要背好了书,就能把历史学好,重记轻思的现象十分突出。
措施与对策
一、兴趣引路,能力渗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一学生正处在思想和心理从感性到理性过渡期、转型期的开端,在能力要求急剧攀高、理性思维显著增强,且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高一新课程专题学习中,如果任课教师把指导高考备考中的那一套思维习惯和教学模式不自觉地用到高一阶段,板着面孔做学问,板着面孔教书,不仅是不合时宜的,也必然是失败的,因为这必将使学生觉得老师“面目可憎、语言无味”,从而“望而生畏”、“知难而退”,产生强烈的厌倦、挫折心理,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更遑论积极、主动地思考和探索。因此,教师要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充分挖掘新课程的趣味因素和抓住激起兴趣的契机,兴趣引路,扭转观念,培养能力。但有两个“度”是值得很好把握的,一是激化兴趣的教学内容不能还是初中阶段纯感性的、表面的、故事性的,而应是情理交融的、深层次的、思辨性的,要有能力的自觉渗透;二是激发兴趣的手段不能是随心所欲、自由散漫的,而应从教材与学生现有认识结构的联系之处着手,围绕教学目标,服务于教学任务,要有循序渐进的自觉安排。
二、理清主线,建构体系――“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系统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离不开记忆,但记忆并不等于死记硬背,透彻的理解是记忆和掌握知识的前提。所以,要培养能力,就必须把学生从死记硬背的独木桥引上理解记忆和灵活运用的阳光道,并抓住理解的本质――认识和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由此加深认识以形成知识的体系,进而在识记上融会贯通,在运用上触类旁通。由于历史新课程“模块单元体专题型”的教学体例打破了传统的时间顺序和空间范围,采取纵向跳跃、横向截取剖面的方法,因而存在时序性和整体性较差,知识系统破碎的弱点,给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教材进行适当灵活的整合,指导、帮助学生对一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概况进行横向的归纳总结,构建起一个阶段历史发展的框架。最关键的是要建立专题式教学单元模式。具体做法:首先,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依据实际需要,增添、整合同类专题的材料,调整、取舍教材内容,使历史专题的头绪更集中、主题更突出,不仅更好体现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同时也能横向反映人类文明发展的步伐、不同文明的相互交流与碰撞。例如,可以问题为核心对教材进行整合,以必修课程《历史Ⅰ》为例,可通过对单元1、3、4、8相关内容的整合,侧重探讨中国政治发展简史。还可以以对比为目的对教材进行整合,如把必修课程《历史Ⅰ》的专题7和8结合起来,探讨“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社会主义运动的成长壮大”问题,通过了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局限性和缺陷,认识到工人运动和发生的历史必然性。还可以把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相同性质的专题内容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比较东西方的共同点和差别,使学生对人类文明在生成过程中的统一性和多元性有一个直接的感知和认识。其次,在某个专题教学(或教学单元)开始之前,可利用大事年表以及单元导言为学生整理历史发展的线索、构建一个该阶段历史发展的框架。然后,再展开新课的学习。第三,在专题学习时,要阐释清楚本专题的概念及内涵。第四,要讲清本专题历史知识的发展演变历程(包括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中有关该专题史实的起源、主要内容、发展趋势、作用等)以及对当今社会产生的影响。最后,进行规律性的探究,获得某些历史启示,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三、随机训练,点化提高――“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