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学笔记范文

时间:2023-08-17 18:15: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民经济学笔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国民经济学笔记

篇1

关键词:国际经济学;人民币;汇率;德定

面对世界经济减速发展,欧美各国频频降息,如美联储进人2(X)1年后n次降息,使美国的短期利率由年初的6.5%降至1.75%,很多国家采取本币贬值的政策来促进出口,限制进口,以刺激本国经济增长,如俄罗斯、韩国、日本等。但人民币汇率从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走势持续坚挺,并保持稳定。而且,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在参加2田1 年《财富》全球论坛时表示,面对当前世界经济减速发展,中国将继续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广泛开辟国内市场,中国外汇储备将继续增加,人民币汇率将继续保持稳定。

一、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两种观点

目前,面对国内经济增长减缓,外贸出口增长回落,加之国内需求不足的情况,经济理论界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人民币应该贬值,其理由:一是亚洲国家的货币大幅度贬值,贬值幅度在30一50%之间,而亚洲国家同中国外贸出口的“碰头”产品率高达25%以上,若人民币不贬值,就会导致中国廉价劳动力及其产品的国际竞争优势减弱,造成中国外贸出口增长乏力,如1998年中国出口仅增长0.5%。所以,只有通过人民币汇率贬值,降低中国外贸出口产品的价格,把失去的优势找回来,才能达到促进外贸出口的目的;二是中国目前内需不足,通货紧缩问题严重,经济需要以增加出口来走出困境,而应用非汇率手段(如提高出口退税率)来扩大出口,虽然对出口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出口越多退税越多,从而在目前经济增长缓慢的情况下国家的财政收人就有可能减少,故通过提高出口退税率来促进出口并不是长久之计;另一方面,提高出口退税率本身就说明了人民币币值被高估。因此,人民币贬值是唯一出路;三是1998年中国的年贸易顺差达 437亿美元,外商来华直接投资达456亿美元,但外汇储备却仅增加了50亿美元。这说明外汇流失严重,各方面对人民币信心不足,外商投资者普遍对人民币有贬值预期,因此便产生了对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四是历史已经证明,货币贬值是一个国家的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由贫到富的必经之路,如日本就是一个典型例证。同样,即使一个国家的经济变得强大、富裕之后,货币贬值也依然是它应付外部冲击,调节国内价格,纠正贸易逆差的一种“常规武器”,美国则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例证。而理论界中的另一些经济学家,如复旦大学的谢百三同志,中国社科院杨帆同志等,则持有另一种观点:认为人民币汇率应该而且必须保持稳定。经过认真研究,仔细分析,我们认为,近期内,人民币应该维持币值的相对稳定。

篇2

关键词 工程经济 案例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工程经济学的重要性

《工程经济学》是工程造价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阐述工程经济的基本理论、基本评价方法,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解决实际的工程经济问题。解决长期以来,我国多数工程技术人员不熟悉经济,而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无论是工程项目评估、技术引进、技术改造、还是投资决策、产业结构调整、行业规划等,都离不开讲求经济效益的问题。

另外,在社会需要上,工程经济学课程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在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一级建造师等考试中均设置相应的内容,并且很多工程实践丰富的现场技术人员在以上考试中往往栽在此内容上。

如上所述,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对于工程类、工程造价、工程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2工程经济学教学现状

高职院校的工程经济学教学普遍延续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工程经济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主,辅以部分课外习题,在实际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在:

2.1教材实用性不大

对于高职教学来说,目前,市面上还没有较为合适的教材供学生使用。大部分教材缺少可读性、针对性、实践性。教师授课过程中只能及时将工程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及时介绍给学生,尽量做到教材不滞后、少滞后。

2.2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工程经济学涉及经济方面的相关知识,而高职院校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学习以及储备都比较欠缺,再加上学时安排有限,很多学生在学习该课程的过程中,觉得很枯燥,没有兴趣。特别是在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后继知识的学习更觉得是难上加难。

2.3教学方式单一

现在,大多数《工程经济学》教学模式仍然是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模式容易造成学生不善于思考的问题,学习过程中教师指到哪里就看到哪里,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2.4缺乏案例教学

工程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除了基础理论部分,还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属于应用性内容,如投资项目投资估算与融资、投资项目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等。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这些内容如果仅仅由教师讲解,教学效果不太理想。比如投资项目经济评价中的财务评价部分,涉及到较多财务报表,而且各表格之间的关联性也较强,分析过程较复杂,很多学生没有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往往会听得糊里糊涂,无法前后连贯起来。

3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3.1案例教学法,激发学生兴趣

工程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很有必要引入案例教学。案例教学强调教学的现实性,教师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这些事例是学生身边所遇到的常见和关心的问题,通过问题的设置,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任何教学方法的适用范围都是相对的,虽然案例教学方法有其自身优势,但是并不是说它就能够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方法。案例教学需要在理论基础上进行,只有理解透彻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才能充分开展案例讨论,取得实效。而在理论知识普及和更新方面,传统教学法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它能全面、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因此,在课程中教师需要预先确定哪些章节或哪些内容适合运用案例教学方法。如在《工程经济学》课程中,“资金的时间价值计算”、“工程经济分析与评价的基本原理”、“多方案的比较与选择方法”等章节属于基础理论部分,故选择传统的授课方式并穿插一些小的案例较好。而“投资项目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项目投资估算与融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等章节属于理论的应用部分,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则可以取得较好效果。

同时,在案例教学中,积极探索和引入 Excel 软件在工程经济学中的应用。首先应用 Excel 软件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在资金的等值换算、经济评价、工程改造与设备更新、财务分析、不确定性分析和风险分析、工程方案的综合评价与分析、价值工程、预测和方案的优化问题等内容都可以利用 Excel 强大的计算统计功能。其次在工程经济学案例教学中,应用 Excel 软件进行案例分析,可以进行图表的绘制和数据的分析,解决了工程经济学案例数据多、计算量大、需要时间长等问题,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3.2改革教学方法,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

3.2.1采用多媒体授课,解决内容多与学时少的矛盾

课件的制作要突出重点与难点,重要的知识点如资金时间价值、等值计算公式、方案的比选等内容可以以动画形式表现其分析的思路与方法,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他们简单快捷地掌握相关知识与原理,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与传统授课方式相比,多媒体教学传递的信息量大,对学生要求较高,在较短时间接受相对较多的信息,他们通常来不及记笔记。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向学生提供教学讲义,使学生从记笔记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理解课程内容,这样,他们既能了解该课程的知识体系,又能掌握课程的重点与难点,再结合课堂教学,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2教学鼓励课堂互动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核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施教”的对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克服自己的主观片面性,根据学生的整体水平和个人能力,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个性和特长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才能把师生双方的主动性统一于教学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工程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到引导学习方向的作用,但是学生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要改革课堂上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授课习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题讨论;鼓励学生课堂上提出问题,并互相讨论;要彻底改变原来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采用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

3.2.3强化教师专业素养

工程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课,通过多年教学实践的总结,我们深刻体会到该专业课教学在向学生传授有关工程经济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对学生处理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工程经济意识及学习兴趣的培养,使我们的专业课教学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因此,教师应提高专业素养,积极参加与本课程有关的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房地产估价师、咨询工程师等培训和学习,丰富相关专业知识和讲课素材。通过自学与观摩学习,更深入和系统地理解工程经济的相关知识。这样能开拓讲课思路,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4结束语

《工程经济学》是工程类专业的基础课与专业课衔接的桥梁,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院校教育特点和课程大纲,实行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方法,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强调授课内容的应用型。同时适当增加授课内容的广度,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也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宏经济学;教学改革;经济学分析方法;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12)02-0072-04

0 引言

宏经济学是经济与管理类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在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中历来受到重视。普通高等院校由于自身教学资源和生源情况的限制,必须在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合理的设计才能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现有条件下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并为以后经济管理各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是许多普通高等院校经济与管理类教师以及教学管理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

阮守武认为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对于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而言,最主要的目的并非是掌握前人的理论和点,而是要学会经济学的思考方式,能够像经济学家一样运用经济学的分析范式来进行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他认为教学目标是选择教学手段和方法的依据,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去实现它…。方福前认为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主要是教给学生经济学原理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他认为在教学中仅仅教给学生西方经济学的假设、核心概念和分析方法是不够的,在教给学生分析方法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具有研究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成新华认为宏经济学的教学目的不是仅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能力的提高依赖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学以一定的创造性思维为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要使宏经济学研究性教学达到目标,需以厚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数据资料为基础,以教学团队形式和教师的科研来推动实施,要重视指导学生掌握研究经济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察问题并改变错误的认识,要关心学生学习并为之提供必要的认知条件。郭南芸认为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具有研究能力的学生是高校经济学教学的培养方向。她在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教学中提出,经济学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要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以专题式教学启发学生思考,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演讲、讨论,挖掘学生的潜能,以案例分析激发学生兴趣,以课程论文培养学生系统分析的能力。

1 普通高等院校宏经济学课程教学现状

宏经济学课程的学习一般安排在微经济学课程之后,以经济和经济管理学科本科生为授课对象的宏经济学课时数一般为50~60,根据笔者掌握的资料,课时数最多的院校为64(渤海大学),最少的为48(内蒙古工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大部分集中在50~56之间。完成微经济学学习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同时宏经济学涉及到的一些内容可以经常从媒体上看到相关的报道。因此,相对于微经济学课程而言,学生学习起来更容易入门。但是笔者在宏经济学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学习的难度并不比微经济学低。这一点从期末考试成绩情况就能看出来,宏经济学课程的期末平均成绩与微经济学的平均成绩水平基本相当,通过查阅对比过去5年的成绩,笔者发现内蒙古科技大学经济和管理学学科每一届学生的微经济学平均成绩与宏经济学平均成绩差距都在2.5分之内。

1.1 教材的选用与学生学习能力不匹配

普通高等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相比重点大学有一定差距。但是,现在各个普通高等院校在选择教材的时候都要求选择各种规划教材,而这些教材往往是重点院校乃至名牌大学的教师编撰的,编撰之初是针对本校学生的学习需求的。按这样的教材进行教学,要求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掌握教材所包含的知识点,超过了一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范围。

1.2 学生对课程模糊的感性认识造成学习困难

由于日常的媒体接触可以了解到一些零散的甚至似是而非的宏经济学知识,学生较容易接受基本概念的同时,也在学习该课程之前就有了初步的想法,这反而不如学习微经济学课程的时候从一张白纸开始更容易展开教学活动。媒体报道中使用的大量名词,甚至政府报告中使用的各种词汇,和课本上的叫法大相径庭。学生学习并在实际中印证宏经济学知识的时候经常会发生困惑。例如笔者在教学中经常遇到学生询问这样的问题:“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不是就是课本上所说的扩张性货币政策?”而且,很多学生反映学习过程中对现实越来越看不懂了,原来以为很明白的事情也不明白了,这些感受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3 教师缺乏参与宏经济学研究和实践的机会

国外高校一般要求教师在毕业后必须有实际工作经验才能应聘,国内虽然近年也有这个趋势,但仅限于顶尖大学的个别情况。大部分普通高等院校的经济管理学科教师都是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工作的,本身缺乏实际经济管理的工作经验。同时,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师也很难有机会像名牌高校的教师那样成为政府的顾问,从宏的层面对经济有所了解。因此给学生传授的宏经济学知识主要以书本知识和自己日常的阅读积累为主。

从科研促进教学的角度来看,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师申请政府资助的宏经济学研究的课题难度很大,一般选择申请区域经济学、微经济学、金融学等领域的比重要大的多。因此,通过这一路径来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也是有难度的。

1.4 教学条件有限

重点大学依托自身学术、经费等方面的便利条件,经常可以举办各种讲座和论坛,邀请学术界、企业界和政界的人士进行演讲并同师生交流。这些活动很大程度弥补了本校教师在实践方面的不足,对于学生在经济学课程方面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普通高等院校受学校经费以及学术环境的限制,很少有机会举办类似的活动,学生也很难通过这样的活动来获取课本以外的知识。

另外,近年广泛推行的多媒体教学在普通高等院校的使用也受到硬件条件的限制。许多院校也配备了多媒体教室,但是往往因为经费原因,教室数量不足。有些教师难以排上多媒体教室,有时候为了平衡各个专业对多媒体教室的需求,给同一名教师一周中不同时间的同一门课程有的安排多媒体教室,有的安排普通教室。更多的情况是,在多媒体教室建设完成之后没有足够的经费维护,许多投影仪的灯泡寿命到了之后无法更换。因此使用多媒体教学,用影像资料来辅助教学等手段在普通高等院校实现起来也有难度。

2 普通高等院校宏经济学课程教学目标

宏经济学作为一门经济学专业基础课,在普通高等院校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与同属于西方经

济学课程的微经济学有所不同。

2.1帮助学生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从第一门经济学课程开始,向学生传授经济学知识的同时,也传授分析方法,但最重要的目的还是培养学生以经济学家的方式来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按照斯蒂格利茨《经济学》的说法,这就是教会学生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是指遇到问题做出理性决策的4个步骤,这4个步骤依次是:明确机会集合;确定取舍关系:把机会成本、沉没成本和边际成本考虑在内,正确的计算成本;根据成本和预期收益,做出决策。

1)明确机会集合其实就是明确什么是可能的,找出面对问题的可行解的集合。例如从北京去西安,可以乘火车、乘飞机、乘坐长途客运汽车,也可以自驾,乃至骑自行车甚至步行,但是不能坐船,因为坐船不是一个可行解,而前面几种就是这个问题所面对的机会集合。

2)确定取舍关系就是明确不同选择之间的替代关系,由于任何决定的执行都面临着预算约束和时间约束的限制,所以在机会集合中选择一个选项意味着放弃其它一个或者几个选项。例如上述从北京去西安的各种选择中,选择坐火车就意味着放弃坐飞机,在做出决策之前必须明确每一个选项和其它选项之间的取舍关系。

3)正确计算成本。正确计算成本要求将机会成本、沉没成本和边际成本考虑在内。机会成本是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时,可供选择的次优用途可以带来的收益,这是一种资源使用的最真实的成本。例如,一个大学生上大学的成本并不仅是在大学中的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等支出,还应该计算上如果这个学生没上大学而去工作了,这4年可以获得的收入。沉没成本是指一项开支付出之后,不管做出什么样的选择都不能收回的成本,这种成本在决策的时候应该不予考虑。例如,花50元买了一张电影票,电影开演了发现非常难看。此时是否离开的决定不应该考虑50元的电影票,因为无论离开与否都不能收回了,此时仅仅需要考虑电影本身是否能够带来愉悦。边际成本是指专门为做某件事付出的额外成本。边际成本是用来和边际收益相比较的,也就是说有些选择必须要做出,只是说做到什么程度而已。例如一个人需要买一辆汽车,如果决定了要买,那么选择贵一点的汽车比选择便宜的汽车所付出的额外成本就是边际成本。是否应该付出这部分成本要看所获得的边际收益是否能够弥补边际成本。所以正确计算成本的方式是计算机会成本、忽略沉没成本,将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进行比较,最终得到支持这一决策的成本因素。

4)根据前面计算出来的各种可行解的成本对比决策可能获得的预期收益,做出最终的决策。

这4个步骤是经济学家面对问题做出理性判断的思维方式,也是帮助学生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问题的一个良好习惯。

2.2 通过分析宏经济问题来巩固使用经济学的

方法分析问题的习惯

从微经济学课程开始培养学生使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分析问题,经过一个学期的时间,应该对经济学的分析范式比较熟悉了。此时,再通过宏经济学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巩固这种分析方法在分析经济学问题中的应用,就可以让学生能够比较容易地进入后面的专业课程学习。

例如在货币政策内容的教学中,针对2010年下半年开始的物价上涨,引导学生在现有经济环境下对央行可能采取的货币政策以及原因进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用前述4个步骤阐述。

2.3 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经济学专业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经济学入门的几门课程中尤其重要。只有在学习经济学之初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不至于让学生在后面难度较大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中畏惧困难而逐渐丧失学习的动力。

3 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措施

针对上面提出的教学目标和前述分析的普通高等院校宏经济学教学的实际情况,笔者提出4条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实践措施。

3.1 详尽讲解“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的决策步骤

要想真正贯彻斯蒂格利茨提出的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的决策步骤,必须理解很多专业的经济学词汇,了解一些相应的理论背景。大部分的内容在国内流行的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都是难以见到的,或者不做详细描述的,例如理性经济人的概念、稀缺的概念、沉没成本的概念等等。但是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习惯非常重要,因此对于这些概念,在课程教学开始的阶段,笔者坚持安排4课时的时间来详细讲解“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的相关理论和知识背景,并且通过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来向学生解释这种决策方法的理念,并让学生通过进行课堂案例分析(如前述的一个本科生上大学的成本分析)加深对相关概念的理解。

这一做法固然会挤占原来的授课时间,甚至有可能减少原定的授课内容。但是,普通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学生掌握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不仅比多学习一些经济学经典理论更加重要,同时也对以后学习更多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有促进作用。所以这样的调整对实现教学目标是有益的。

3.2 在教学分析中坚持使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并习惯于使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是经济学教学的目的之一,也是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目的之一。让学生学会并习惯使用经济学分析方法,从假设到经济原理的运用分析以及得出结论等都使用规范的经济学分析方法。

学生这种习惯的养成可以通过教师的课堂引导来完成。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每一次分析经济案例,不论是教科书上的例子,还是教师准备的实际案例,都坚持采取规范的经济学分析方法来和学生一起分析。在一次次的分析过程中学生会受到教师的影响,将这套分析方法固化为自己的使用习惯。

3.3 使用最新的现实案例进行案例教学

现在学生生活在信息时代,特别是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比较活跃也关注现实经济问题。教科书上提到的经济案例大多发生时间久远,和他们生活脱节比较严重,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使用最近发生的热点经济事件和正在发生的经济事件作为案例来进行案例教学和案例讨论。这种做法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分析当前经济问题,推动学生学以致用。

这种采取最新的现实案例进行教学的方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教师本身关注热点经济问题,注重新的经济资料的收集;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自己能够对经济问题有比较深入的分析,这样才能在分析中引导学生。此外,这种案例教学必须仍然使用“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的决策步骤和规范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进行,这在没有现成材料可用的情况下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例如笔者在2011年春学期开始之前对宏经济学教学案例进行更新,将我国2010年实施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写成案例,加入了教学内容。在讲授奥肯定律的内容时,将美国出现的“无就业增长的经济复苏”作为新出现的情

况加以分析,将这部分内容和经济增长理论中提到的“偏向资本的经济增长”进行联系解释。

3.4 鼓励学生用公开的宏经济数据进行一些初步的研究活动

有目的的研究、有目的的收集数据和分析是应用经济学知识进行实际工作的一个良好的练习。学生在对真实数据的搜集和分析过程中更容易理解已经学过的经济学理论到底是如何从现实中总结出来的,也能够理解政府采取的各种经济政策背后都有哪些依据。虽然作为刚刚入门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也许不能得到比较深入的结论,但是对于他们的学习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学生为了让自己能够尽早完全理解这些现象,也更加有动力去学习新的理论和知识。

在宏经济学教学中一直使用的让学生分析的问题是计算国民经济各个组成部门在GDP中的比例以及变化趋势。要求学生运用国家统计局网站的数据和美国经济分析局(BEA)网站提供的数据进行计算,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的结果使学生非常容易理解为什么许多经济学家提出的要提高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为什么政府近年来一再强调要扩大内需增加居民消费等问题。

必须要注意的是,这种研究性活动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和监督就很容易流于形式,而且现在信息技术发达,学生提交的结果有很大可能是互联网上得来的甚至复制或者简单修改别人的作业得来的。因此,对于这种作业的区别需要教师花比较大的精力。更加理想的方式是教师一定程度上参与到指导学生的研究性活动中来,例如笔者近年将以往习题课上一起做课后题的做法改变成了和学生在课堂一起进行计算和分析。由于笔记本电脑的普及率在学生中不断提高,以往在课堂仅有老师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演示的情况现在已经转变成了近一半的学生用携带的笔记本电脑和老师一起进行计算。教学实践中出现新问题的原因是有相当数量的学生Excel使用能力欠缺,不会使用函数和画图等功能,教会学生使用这两项功能往往要占据0.5课时。

篇4

一、关于培养目标与模式

根据统计学专业的特点,统计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遵循“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的原则,培养具有良好的经济学基础,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具有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统计调查、数量分析、统计信息管理与咨询等实际工作,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

首先,专业培养目标中培养人才规格定位问题。专业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体系中基层目标,也是对毕业生培养的规格和质量所提出的应当达到的标准,同时也是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制定专业主干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依据。国内大多数高校统计学专业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为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在这里应该理解为统计学专业既不是培养所谓的统计“专才”,也不是培养对财经、管理类各学科无所不会、无所不晓的“通才”,而是培养在一定领域、一定程度上能融入其它财经、管理类学科的“参与型”、“协同型”的“复合型”人才。只有突出统计学专业思想,才能使统计专业的毕业生利用统计思想理解行业问题,进而选择正确解决途径的能力。而这种参与和协同,是指统计学专业所培养的人才,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统计理论方法和相关的经济、管理理论,与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合作和协同,解决好数据搜集、整理、分析、显示等统计方法在经济和管理中的应用问题。

其次,专业方向问题。著名的经济学家、统计学家萨维奇认为:“统计学基本上是寄生的:靠研究其它领域内的工作而生存”。统计学实践性、应用性的学科性质要求统计学专业人才应当具有从事经济、信息、生物、医学、法学、教育及心理等各个领域中有关统计实务工作的专业技能,为政府或企业决策、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这就必然要求统计专业人才不仅要有丰富的统计学专业知识,还应当具备经济、信息、生物、教育等所从事行业的基本知识。然而,“高级复合型人才”的统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过程注重理论而轻应用,导致统计学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过于狭窄:大多数学生除了统计学专业知识外,对于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掌握甚少,这直接影响了统计专业毕业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对统计实务工作的适应能力。目前,统计学本科授予经济学学士的院校,一般基于“大统计”及经济学学科背景设计课程体系,但明显的不足是统计学作为一种分析工具,课程设置中重理论方法而轻应用,没有和具体的行业背景相结合,统计学专业没有明确的专业方向。由于专业方向模糊,势必影响对必修课、选修课的科学安排,实现不了多种课程的有机结合。另外,由于专业方向不明,学生在选修课程的时候茫然而不只所措,有的同学到毕业时,也没有选修专业综合特色课程,从而不知道统计学专业在哪些行业领域能应用自如。

再次,在培养目标中还应进一步明确“数学”和“经济学”的基础性作用。因为统计学是以数为据,以量为证。具备一定的定量分析,注重数的背景和量的意义,是统计学区别其它经济学科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培养学生具有数理判断能力和以数为背景的逻辑思维能力。

最后,在培养模式中,应该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以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综合能力。实践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既可以渗透到具体的课程中去,又可以采用课外学生实践的方式。实际上,统计学、社会经济统计、抽样调查、计量经济学、多元统计分析等课程都可以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些课程的实验大多侧重于理论方法的验证,对于如何走出模拟实验环境,进一步面向社会、服务社会,增强学生的专业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笔者以为,从高年级开始,每学期至少有一次社会实践机会。一是在学期教学过程中进行,如组织学生进行统计模拟专题实验或请政府统计机关的人员走进课堂介绍统计方案的设计、数据的收集与处理、调查报告及统计分析报告的撰写;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地走出课堂开展统计信息咨询、多元化市场调查与统计分析,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高年级统计模拟实验课程应该开设专业综合实验,侧重以案例为背景,主要是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多元统计及其计量经济等方法的综合应用。二是在假期中进行,如寒暑假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信息咨询、岗位实习等实践活动,亲自从事调查数据录入、整理及分析推断,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不墨守成规,勇于创新。

二、关于课程设置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具体化、实践化要通过课程设置来实现,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方案中最核心的部分。

首先,在课程的结构上,强调数学、经济学、统计学和计算机应用(统计软件应用)四个方面课程的有机结合。在课程的设置上,不能贪多求全,要有侧重,应着重开设突出素质能力的数学基础课程和反映统计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计算机技术方面的课程内容。教学内容注重揭示课程之间相互关系,在比较和联系中给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提供丰富的背景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就统计学专业理论方法及其应用而言,构建课程体系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课程设置:(1)统计方法论基础课程和综合课程,如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抽样技术、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课程、多元统计分析、统计预测与决策;(2)社会经济统计学基本理论和方法课程,如市场调查与分析、企业经济统计学等;(3)主要生产领域的统计方法课程,如工商管理统计、商务统计等;(4)有较大发展潜力的行业统计方法课程,如资源环境统计、人寿与保险统计;(5)宏观经济统计核算理论和方法课程,如国民经济核算、宏观经济统计分析;(6)前沿性统计方法课程,如数据挖掘、非参数统计、贝叶斯统计等。这种安排体现了构架知识体系的点面结合要求和循序渐进要求,也突出了统计学专业“参与型”和“协同型”课程体系的内涵。如果专业方向进一步明确,对于统计专业方向课程,学生可根据专业方向来确定选修。

其次,为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夯实数学基础,笔者认为,应把“运筹学”和“统计建模”课程分别增加到专业基础课程、专业综合特色课程中去。因为运筹学课程主要学习管理决策的定量化模型和方法,是线性代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经济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课程,也是深化专业基础课“管理学”的重要课程(开课学期可进一步探讨),与统计学专业开设的经济预测与决策、管理统计学等课程关联度较大。统计建模课程以统计理论为基础,突出统计方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通过这两门课程定量化分析方法的学习,能帮助学生在分析决策对象和解决实际问题方面更加自如,突出了统计学专业定量分析的特长。

最后,为加强计算机编程及其应用需要,使学生熟练掌握程序编制、终端设备的使用和加强数据分析能力,建议统计软件应用课程侧重介绍SAS和R软件①编程技术和应用;而SPSS软件、EVIEWS、马克威软件融合到多元统计分析、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课程中的实践环节。另外,统计学专业还应增加一门程序语言(如C语言),一方面有助于统计软件的学习,另一方面,可突出统计专业办学特色。如果统计学专业毕业的学生编程能力强和实际操作应用能力强,则对专业声誉、办学特色定位及毕业生就业渠道的拓展大有裨益。笔者认为,宁可缩减统计专业交叉、重复大的课程,也要多开设计算机方面的课程,以适应信息社会数据处理的需要。

三、关于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进

国内大多数统计学专业的教学基本上沿袭了“课堂讲授——课后作业——考试判分”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仍然以传统的“灌输式”为主,在教学上习惯于“填鸭式”教学方法。上课只重视概念、统计指标的含义和公式的推导,而忽略所包含的经济含义和统计指标的实际运用。老师上课来,下课走,师生缺少沟通。由于对“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得还不够,对实践教学课时安排不足或很少考虑,学生接触社会实践的机会较少,这对提高学生的统计实践应用能力极为不利。有些学生感觉身处大学的校园却是中学的教学管理模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统计既难学又枯燥无味的情绪,不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教学手段上,目前,统计教学中普遍采用多媒体教学。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学生难以笔记,丧失了由此产生的记忆功能和复习巩固功能,会使部分学生感到没有停顿思考的余地,造成知识消化吸收不良。另外,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由于课件是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思路按课件设计来进行,学生只能循着教师固定的思路来思考问题和学习知识。也就是说,教师划定了一个由起点到终点的严密轨迹,学生只能沿着轨迹走,这与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是相矛盾的。

篇5

    一、难以跨越的鸿沟:异化劳动的逻辑缺环

    望月对异化劳动概念的推进,是将其与《穆勒评注》中的“社会交往”概念结合起来进行的。在进行这个工作之前,望月首先亮出了自己的文献学依据,即《穆勒评注》与《手稿》的写作顺序。关于两个文献的写作顺序,在学界中争议颇多③,使对两个文本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把握有很多种解读成果。④望月采纳的是苏联拉宾的考据成果,认为《经济学笔记》与《手稿》是交错写作的,《穆勒评注》写于《手稿》的“第一手稿”和“第二手稿”之间。以此为基础,望月借用日本学者森田桐郎的话说,这一考证“就会给我们带来下述重要的结论,即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批判认识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方法,而1844年正是这一视角和方法的形成时期。为了能够正确地把握这一视角和方法,我们至少要采取《经济学哲学》⑤第一手稿→《穆勒评注》→《经济学哲学》第二、第三手稿这样的解读方式”[1]33。所以,望月在之后的论述中,将《手稿》中的“异化理论”和《穆勒评注》中的“社会交往”结合起来,试图以此完整把握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

    在确证了文献学上的顺序之后,望月开始展开逻辑上的推论。他首先阐述了自己的研究前提,指出马克思所面对的历史情境是“市民社会和劳动异化”,这也是异化劳动理论的问题域。我们来看在望月的解读中,马克思是怎么展开历史分析的。

    在确定了异化劳动理论的问题域之后,望月分析了马克思在《手稿》第一手稿中提出的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在这里,他对这四个规定的关系和地位的判定是“在这四个异化规定或者说异化形式中,马克思对(3)和(4)并没有展开论述,甚至有时对它们都不做区分,这两个规定与第一和第二规定并不处于同一个水平上”,而且,“目前的任务并不是讨论如何从理论上处理第三和第四个规定,而是如何理解第一种劳动产品异化和第二种劳动者自我异化之间的逻辑关系”。[1]54望月的这个推论在笔者看来,是不成立的,在下文将会有所讨论,现在先顺着望月的思路往下走。

    在做出这个判断之后,望月的关注点就聚焦在异化劳动的第一规定和第二规定上了。他针对传统的雇佣工人异化理论,对第一规定提出了自己的质疑。他认为如果按照传统的雇佣工人异化理论的解读方法,马克思在对第一规定的论述中,会给人们留下了一个疑难——“虽然‘事物的异化’仍可解释成‘资本主义’雇佣工人的‘劳动产品的异化’,但马克思却说它同时也是‘自然的异化’。”望月认为,如果马克思将“劳动产品的异化”界定为“事物的异化”的同时,又指出异化劳动“使自然”与人相异化,那么按照阶级批判理论的解读方式,“‘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的劳动产品异化就要同时解释成感性的外部世界=自然对象=自然这一贯穿整个历史的东西的异化”。[1]58而从资本主义雇佣劳动作为一种历史性的存在这个角度看,这一点是无法成立的。于是,望月追问:“马克思想用‘自然的异化’来说明什么呢?”望月认为,去掉雇佣工人劳动异化的“有色眼镜”的遮蔽,我们将看到,在马克思的文本之中,“自然的异化”就等于“事物的异化”,这个过程,是人从自然界中独立出来的过程,在这期间发生的人类劳动是永恒的,与社会制度无关。因此,他反对雇佣工人异化理论,他认为,第一规定是不能说明社会关系的,甚至到第三规定的“类”中也不存在社会关系的内容,第一规定中的逻辑是一种“孤立人”的逻辑,与社会关系无关。雇佣工人的异化理论将“劳动者”翻译并且理解为“工人”,而实际上“劳动者”只是“从事劳动的人”,与他是农奴还是工人无关,将其仅仅理解为“工人”,是一种误读。这种误读遮蔽了以下的问题:“马克思为什么会中断‘第一手稿’的写作而向《穆勒评注》中的社会交往异化迂回?其结果为什么会使‘第三手稿’中的‘社会’概念得到充实并为《德意志意识形态》开创市民社会认识的新世界奠定基础?”[1]63与对第一规定的解读一样,望月对异化劳动第二规定的解读,也强调了传统解读方法仅仅看到劳动异化对工人的剥削与压迫,对理解“异化劳动”造成的遮蔽。望月指出,在异化劳动的四个 规定中,第二规定看似简单,却只有它阐释了工人与异己的“一个别人”相对立,而这个“别人”,不仅仅是传统所认为的资本家。他认为,传统对第二规定的理解没有看到第二规定实际上包括了两个方面,即“‘自我异化’本质上与‘自然的异化’在内容上是重合的。换句话说,第二规定是由可以表现为第一规定的‘概括’部分与看似强调工人被‘一个别人’彻底奴役的部分组成”[1]70。望月认为,从第一规定的“孤立人”的逻辑向第三规定的“类存在”推导的过程中,“孤立的人与自然相对立,孤立地劳动并孤立地享受”[1]73,孤立的人之间并不存在着社会交往,在这个过程中,是无法从逻辑上推出第二规定中出现的对工人进行强制劳动的“一个别人”与工人之间的关系的。这种关系的产生,只能是由于“私人所有”从外部介入,妨碍工人扬弃外化,从而使外化永恒了。[1]74而这个“私人所有”,并不是第一规定中的“领有”[1]74,不能由第一规定推论出来。马克思在之后提出的“社会的所有”,生产者把自己的产品交给社会所有,以此外化=异化活动,即将自己的产品转让给他人的行为而成为社会的一员,也无法解释非劳动者和劳动者的关系如何成了统治劳动者的非劳动者和劳动者的关系。这造成了“异化劳动”片断中私人所有和劳动异化的循环论证的一般看法。当由此思路走到第三个规定的时候,更无法解释在第三种异化“类生活与个人生活异化”之前,“个人生活”是如何从“类生活”中剥离出来的。

    由此,望月又提出了一个问题:从第一规定是如何走到第二规定的,“个人生活”是如何从“类生活”中剥离的?缺失的那一环是什么?望月的回答是:马克思在《穆勒评注》中解决了这个问题,实现了“决定性的飞跃”。[1]81

    二、“天堑变通途”——《穆勒评注》中的“社会交往”

    实际上,在探讨异化劳动的第一、第二规定的过程中,望月早已在多处为接下来的《穆勒评注》研究的展开埋下了伏笔。

    首先,在试图对异化劳动的第一规定进行阐述的过程中,望月认为第一规定当中“自然的异化”与人通过劳动的生成,以及对象世界由之而来的实践生成这两方面是很难整合起来的。[1]67望月感叹,马克思留给我们理解第一规定所包含的矛盾——“人的自我生产和对象的异己化”——的理论依据“实在是太单薄了”[1]67。望月的解题秘诀是:“马克思正是在连接自然—产品—劳动者这条线的最脆弱的地方,设定了自己的劳动产品被他人剥夺、甚至连劳动本身也被他人占有这一潜在原因,从而为从逻辑上走向第二规定留下了伏笔的。”[1]67我们不禁要问,望月所指的“伏笔”究竟是如何展现的呢?

    我们看到,如何由这个逻辑上“孤立的人”与第二规定“自我的异化”的人推导出第三个规定“类的异化”现在构成了望月为自己设定的必修课了。望月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探究“第一规定中究竟是否潜藏着产生‘一个别人’的契机”。[1]70他的回答是肯定的。作为贯穿人类历史过程并为之奠定基础的对象化劳动,实际上包含了劳动主体的自我生产和劳动对象化及其重新被劳动者占有的过程。但引入了“私人所有”之后,劳动过程对于劳动者而言则表现为“劳动对象的丧失”,即在劳动外化与重新占有之间出现了分裂,“劳动者外化的圆环将就此中断,对他(劳动者)而言‘外化的扬弃’将永无可能”[1]74。也就是说,由于私人所有的阻隔,劳动者将无法顺利地重新占有外化的劳动并完成对劳动外化的扬弃过程。那么,这个阻碍了劳动者实现外化扬弃的“私人所有”从何处来呢?是不是意味着劳动外化就是私人所有的根源呢?前面的分析已经告诉我们,望月对此是持否定态度的,在他看来,劳动外化只是私人所有产生的条件之一,第一规定在逻辑上不存在产生“私人所有”的契机。[1]74那么,在望月看来,构成“私人所有”赖以产生的重要逻辑缺环究竟是什么呢?很显然,望月所有的伏笔和暗示都导向了对《穆勒评注》的剖析。

    望月首先对《穆勒评注》的“第一评注”⑥进行了分析,首先引用了马克思在“第一评注”开头所做的对货币本质的论断:“穆勒把货币称为交换的中介(Vermittler),这就非常成功地用一个概念表达了事情的本质。货币的本质,首先不在于财产通过它转让,而在于人的产品赖以互相补充的中介活动或中介运动,人的、社会的行为异化了并成为在人之外的物质东西的属性,成为货币的属性。”[2]164-165据此,望月认为,在《穆勒评注》中,马克思已经在“所有”与“货币”之间建立了直接的联系,并且“货币的本质”在于互相补充这一“人的=社会的行为”的异化=外化形态。货币充当了人与人的劳动产品得以互相补充的中介,而中介,是一种关系,因而,此时马克思对“所有”的理解已经达到了这样的深度:个体如果不互相补充就无法完善。这在望月看来,是一个了不起的逻辑跃升:就对市民社会的认识而言,《穆勒评注》实现了从《经济学哲学》第一手稿以“孤立人”为逻辑支点的“类”的概念,向以相互补充的人为逻辑支点的“社会”理解的飞升。[1]83这样的逻辑飞升,实际上也为望月找到上述的“逻辑缺环”指明了方向,“私人所有”的产生与这种人们互相补充的“社会”之间又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这必将带来对“私人所有”与“相互补充”=“交换”逻辑关系的考察。望月指出:“‘所有’并不是一下子就外化为作为价值块的货币的,而是互相补充的类活动和类生活……首先被异化。”[1]83是互相补充的活动被异化了,才有“私人所有”的产生。因此,要实现“人的劳动 产品”的互相补充,私人所有体系就必须通过货币的“中介”力量才能实现。

    那么,互相补充的活动又是怎么异化的呢?望月把“交换”的概念推到了逻辑的起点上。他追问,“在没有私人所有的‘人的所有’的世界里,互相补充的活动又会采取何种形式和结构呢?”[1]83望月没有立即为这个问题给出答案,而是用一个设问引出他最为核心的论断之一:“如果把‘所有’定义为先验的,在逻辑上就不可能走到所有物的‘互相补充’=‘交换’这一步,因此必须要首先将理论出发点设定为‘交换’,因为交换本来就反映着多数人,至少是两个人的社会联系。”很显然,在望月的逻辑中,“社会联系”远比第一手稿中“孤立人”的抽象来得具体、来得深刻。因为,在望月看来,第一手稿中的“劳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的自我实现,这是站在孤立人立场上对劳动的理解”[1]85。而《穆勒评注》的“关键思想”在于,“在被外化的事物和外化的事物这两个层次上,马克思发现了两者之间人和人的社会联系=中介”[1]84。当马克思把货币这一中介视为私人所有的外化形态时,望月指出,这便意味着,马克思“将劳动进一步提升为社会的‘生产’——其中必然包括产品的交换——概念的水平,并以此来揭示类活动的本质”[1]85。进而,马克思又将“类活动”与“社会的活动”等同起来,在“社会”中,通过货币的中介作用,人的劳动通过“交换”得以互相补充。这种补充,在劳动过程中表现为“协作”,即社会规模上的“分工”,而“分工”和“交换”都是市民社会的表现。据此,望月断定,马克思已经由第一手稿中的“类”的概念大步向前走,找到自己的“社会”概念了。[1]85

    至此,望月从《穆勒评注》中挖掘出了“社会的互相补充的活动”这一关键的视角,并且将“交换”设定为真正的理论出发点,实现了以“社会联系”的人取代了“孤立人”的理论意图,为接下来引出“社会交往”的概念做好了铺垫。当然,这是与望月对市民社会的理解息息相关的。日本学者村上俊介就指出:“望月的市民社会论所强调的是,跟统治形式无关,人在分工关系中劳动。因此,劳动和交换关系才是所谓的市民社会,所谓历史的发展就是这一关系的展开过程。”[3]29这也是为什么,望月会去《穆勒笔记》中寻找马克思关于“关系”的论述的原因。

    我们看到,望月用来解答那“缺失的一环”的,正是《穆勒评注》中的“社会交往”概念。望月是这样理解“交往”的含义及其和“交换”的关系的——“所谓‘交往’是贯穿整个历史的类的互相补充行为和人的=社会的行为。只有在私人所有的条件下,它才表现为带有了某种特殊含义的‘交换’。如果说‘劳动’是人的本质的发现,那么‘交往’就与人在类规模上的‘劳动的社会分割’。”[1]91交往是个别劳动对总体的暂时分割和统合的结构,对一个共同体来说,分工(劳动的社会分割)和分配=交往(劳动的共同体结合)是必不可少的。[1]96个人将自己的劳动先“转让”给共同体所有,然后再从共有财产中享受个体所需的生活资料。在市民社会的条件下,共同体的社会交往发生了异化,社会交往的外化=转让的环节发生了异化,即表现为分工和交换。只有在一个有着商品交换的社会中,私人所有才会发生,所有制一旦变成私人所有这一新的所有制形式,个体就会从类中脱离出去。[1]92望月以此论证,私人所有的产生,不仅仅是因为劳动外化,更是因为“交换”,是在市民社会中产生的,马克思的异化历史理论也是“市民社会”以及“共同体”的历史理论。[1]98于是,望月也就解决了本文开头所提到的问题,即望月认为在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中一以贯之的“市民社会”的概念在《手稿》中的消失问题。望月认为,实际上,异化理论恰恰就是“市民社会”理论的深化,并不是它的消失。

    三、幻象中的逻辑之舞:对望月解读模式的几点疑思

    望月对异化劳动理论的分析,逻辑工整,层层相扣,论述非常的玄奥精彩,但是并不是无懈可击的。本文试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一下望月的理论:

    第一,批判“孤立人”的逻辑预设及对异化劳动的重构。

    望月认为异化劳动理论的“第一规定”是逻辑的起点,是一种“孤立人”的逻辑,异化是自我异化,是一个主体的自我运动,缺乏社会关系的内容。从他所提出的“劳动产品的异化=自然的异化=事物的异化”的观点来看,第一规定中似乎只有孤立人与自然界与自身的关系,而没有“关系”的存在。因而望月认为,《穆勒评注》中的“社会交往”恰恰是对异化劳动理论的补充,而马克思在《穆勒评注》中提出的“交往异化”因为比“劳动异化”多了“关系”的内容,克服了“孤立人”的逻辑,所以比后者更高明。这是其将《穆勒评注》地位抬高的原因之一。

    但是,马克思此时真的没有注意到“关系”吗?笔者认为这个观点是站不住脚的。正如有学者指出的,这样的观点显然无法面对如下问题:“连费尔巴哈都知道从关系态的角度来理解人的类本质,并进而把‘类存在’理解为‘类关系’,难道受其影响的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会以孤立人的逻辑而落后于费尔巴哈本人么?”[4]实际上,马克思是在超越了费尔巴哈的静态的感性存在的理论层面之后,越过了费尔巴哈的对人的本质的“直接的关系态理解”达到自由自觉的劳动的层面来建构“一种深层的关系态理解模式”[4]。马克思没有直接从“关系”的角度简单指认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物化,而是站在工人阶级的立场上,关注工人以及非工人的异化状况。马克思是站在 动态的劳动过程的立场上,而不是孤立的个体与个体的逻辑上,考察工人与非工人在劳动中出现的异化现象的。

    正如另有学者所指出的,马克思异化劳动概念的第一重规定是:“工人对自己的劳动的产品的关系就是对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2]52。这里“工人”的指称,肯定是指资本主义雇佣劳动下的劳动者,否则马克思怎么会称之为“工人”呢?离开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背景,这个劳动者不会称之为“工人”的。望月把马克思关于“异化”的第一规定等于“自然的异化”后,“工人”就被解释为没有任何社会条件的“孤立的人”了。[1]73如此看来,我们不能将第一规定简单地理解为“自然的规定”,望月清司的这种理解是一种牵强附会。望月清司把“自然的异化”作为脱离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背景,当做“手稿”的“异化”的第一规定去解释在学理上是缺陷的,实质上,“自然的异化”首先应是批判尺度所包含的辩证逻辑涵项,在资本主义背景下现实地成为了“工人与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5]24-26

    可见,望月从“孤立人”的逻辑出发,必将使他对整个异化劳动理论进行重构。他将第一规定作为异化理论的重心,第二规定也部分的是第一规定的补充,笔者认为他贬低了第二规定的地位。在马克思看来,劳动产品的异化根源于劳动活动的异化,第一规定根源于第二规定,而不是相反。简而言之,“劳动产品的异化不过是凝结的劳动活动的本身的异化、外化而已”[6]158。

    望月的重构走到异化劳动理论的第四规定的时候,就更明显了。

    第二,失落的“异化劳动”第四规定。

    在望月看来,“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中,第一个规定是“自然的异化=事物的异化”,第二个规定是“自我异化”,第三个规定是“类本质”的异化,“孤立人”只能解释第一规定,第二规定乃至第三规定,前三项规定都是从人与自身的关系出发的。但是,用这个逻辑,望月似乎已经不能解释第四规定了,而是说“在这四个异化规定或者说异化形式中,马克思对(3)和(4)并没有展开论述,甚至有时对它们都不做区分,这两个规定与第一和第二规定并不处于同一个水平上”[1]54,绕开了第三、第四规定。这样的解读,是不是带着目的论色彩的,是一种有意地忽略?因为,马克思在关于第四规定的论述中,有大量关于人与人的关系的论述,他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人与自身的关系来论述异化劳动了,比如“人的异化,一般地说,人对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对他人的关系才得到实现和表现”[2]59。还有,“如果劳动产品不属于工人,并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同工人相对立,那么这只能是由于产品属于工人之外的他人”。另外,马克思还提到一个重要的命题:“人对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对他人的关系,才成为对他来说是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并且“人同自身和自然界的任何自我异化,都表现在他使自身和自然界跟另一些与他不同的人所发生的关系上”。在对第四规定的论述中,马克思不仅从工人方面考察异化劳动,还从非工人的方面论述了——“工人对劳动的关系,生产出资本家对这个劳动的关系”[2]60-61。这里马克思绝非没有注意到“关系”,他只是没有停留在对“关系”的指认上,而是在劳动过程之中探寻异化的生成,这也为之后他走向对异化劳动的现实的历史考察打下了基础。

    望月之所以绕开了第四规定,与他对《穆勒评注》的评价有着密切的关系,他没有看到异化劳动的第四规定中蕴涵着的对“关系”的把握,没有看到马克思已经在论述的人与人在劳动过程中的关系,因此急于在《穆勒评注》中寻找通过“社会交往”展开的关系,以补充他所认为的“异化劳动”理论的缺失。

    那么,《穆勒评注》中的“社会交往”概念,真的是马克思继“异化劳动”理论之后的一片“新天地”吗?我们回到《穆勒评注》本身来看。

    第三,《穆勒评注》的启示:“社会交往”还是“谋生劳动”?

    首先,我们看《穆勒评注》相对于异化劳动理论来说,其最有价值之处是不是望月一直关注的“社会交往”。在《穆勒评注》中,马克思的关注对象确实由劳动异化转向了交换关系,转向了对交往异化的批判。望月认为,“马克思发现了两者之间人和人的社会联系=中介,这是《穆勒评注》的关键思想。”中介是一种关系,望月认为从“关系”的视角出发,是《穆勒评注》超越于《手稿》的逻辑起点。甚至说要“首先将理论出发点设定为‘交换’,因为交换本来就反映着多数人,至少是两个人的社会联系”[1]83。但是,马克思在《穆勒评注》中也说到“交换关系的前提是劳动成为直接谋生的劳动”[2]174——“谋生劳动”而不是“交换”,才是马克思此时的出发点。

    在《手稿》中,“劳动”是具有抽象性的,是笼罩在人本主义的框架之下的,如孙伯鍨先生指出的,当马克思在《手稿》中“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的时候,并不是指任何一种劳动,不是指在一定历史阶段和社会关系中的具体现实的劳动,而是抽象地理解的劳动,是劳动本身”[6]164。那所谓“真正的人”,指的是摆脱了一切现实关系,因而最终获得了一种理想社会关系的人。《穆勒评注》与《手稿》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将这种抽象的、理想化的“劳动”具体化、世俗化,变成了“谋生劳动”。就是说,“劳动的意义仅仅归于谋生的劳动并成为完全偶然的和非本质的,而不论生产者同他的产品是否有直接消费和个人需要的关系,也不论他的活动、劳动本身的行动对他来说是不是他个人的自我享受,是不是他的天然禀赋和精神目的的实现”。正是由于对“谋生劳动”的界定,马克思迈出了“用历史说明异化”的第一步。[7]⑦

    可见,把握《穆勒评注》的关键,并非如望月所言,用“社会交往”来补 充异化劳动理论的缺失,而是回到“劳动”的视角,去把握历史发展的真实进程。

    望月一再用“社会交往”来证明他的“市民社会”的历史理论,没有看到马克思正在转向对现实历史的批判力量的寻求,无怪乎在他批判雇佣工人异化理论的同时,也失去了马克思的思想中最珍贵的一面——从无产阶级的立场对历史发展中的不公平、不人道的现象的批判,走进历史深处探究现象产生的根源及其消除的可能性,去寻找人类解放的可能。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望月清司从对“自然的异化”的扬弃过渡到“交往异化”的确立,对于解释资本主义的“拜物教”产生机理的论证是有见地和贡献的,但单纯地强调“交往异化”即“市民社会”的必然性和合法性,实际上淡化了马克思理论的批判性,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而言就是取缔了马克思对“异化”现象的批判。笔者在这里不得不说,这是为了他的“市民社会”理论服务的,有着过于浓重的目的论色彩,是“把过去倾向于‘剥削特征’的披露变成了解释一般人的‘劳动外化的必然性’和‘类本质’的‘市民社会’规定”[5]22。当然,不能否认,望月的理论体系之完整,运用文献工具之熟练和严谨,以及他将思想研究和文献分析紧密结合的研究方法,是非常值得借鉴的。⑧

    注释:

    ①望月清司(Mochizuki Seiji),1929年生于日本东京,1951年日本专修大学商学部经济学科入学,1956年就任同大学商学部助手,1969年晋升为该大学经济学部教授。1975年获得专修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并从1989年开始连任专修大学校长9年,直至中途退休为止。望月是日本战后研究的代表人物,其理论在日本享有“望月史学”的美誉。《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是他的代表作,也是他一生撰写的唯一的一部专著。这部著作的中文版(韩立新译)已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正式出版。

    ②众所周知,马克思在《大纲》“货币章”中提出了著名的“三大社会形式”的理论,即把人类社会发展表述成为如下三种发展形式:1)“人格的依赖关系”;2)“以物象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格的非依赖性”;3)“建立在个人的全面发展,这些个人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作为他们的社会能力而被吸纳的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体性”。望月受此观点启发提出了一个三段论式的世界历史观:1)本源共同体阶段/形式:未被异化、但发展很受局限的人格依赖关系;2)市民社会阶段/形式:普遍发展、但被异化和物象化了的人格依赖关系;3)未来共同体阶段/形式:普遍发展、且剥去了异化=物象化外衣的人格依赖关系。于是,望月笔下马克思所说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不再是传统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变迁史,而是“依赖关系”更替史。

    ③在《穆勒评注》和《手稿》的文献学关系上,学界先后出现过三种看法:一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2版第42卷编者的“之前”说,认为《穆勒评注》作为《巴黎笔记》的一部分,写作于《手稿》之前(《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485页)。二是苏联学者拉宾和社会史国际研究所罗杨的“之间”说,认为《巴黎笔记》与《手稿》是交错写作的,《穆勒评注》写于《手稿》的“第一手稿”和“第二手稿”之间,后者甚至提出《穆勒评注》属于“第二手稿”的缺失部分。三是MEGA2第1部分第2卷编者英格·陶伯特的“之后”说,认为马克思是在写完“第三手稿”,也就是整部《巴黎手稿》之后,才开始动手对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和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的法译本进行摘录。

    ④比如,张一兵教授采取的是“之前”说,姚顺良教授采取的是“之后”说,而韩立新教授采取的是“之间”说。他们对《穆勒评注》与《手稿》的关系问题也有不同的看法,具体参见张一兵:《回到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88-208页);姚顺良:《从“异化劳动”到“谋生劳动”:青年马克思人本主义范式结构的开始》[载《209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未刊稿))];韩立新:“《穆勒评注》中的交往异化:马克思的转折点——马克思《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研究”(载《现代哲学》2007年第5期)。

    ⑤望月说的《经济学哲学》即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⑥望月参照日本学者森田桐郎的方法把穆勒笔记划分为“第一评注”和“第二评注”:马克思对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所做的评注可分几个部分:首先是从该书的第3章“交换”第8节“限制货币的数量”做摘录以及评注,中间又对第九章的第9—13节以及第16节做了摘录,然后对第4章“消费”第2节“年年生产年年消费”做摘录和评注(在《穆勒评注》的结尾马克思还写下了有关地租税的简短评注,但这部分和现在要讨论的问题无关)。我们按照森田桐郎的说法把前者称作“第一评注”,把后者称为“第二评注”。参见参考文献[1]第82页。

    ⑦关于异化劳动人本主义逻辑的解构问题,张一兵教授认为最早开始于马克思的《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详细具体的研究参见张一兵:《回到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30—339页)。围绕这个问题,南京大学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展开了一次精彩的学术对话,参见参考文献[8]。

篇6

【关键词】移动电子商务;餐饮业

资讯科技正改变和影响着人类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及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在外就餐已逐渐成为居民不可缺少的生活时尚,促进了餐饮市场的快速发展。如何能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如何能在激烈的环境下赢得市场,将是每个餐饮企业面前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移动电子商务的内涵

移动电子商务(M-commerce)是指通过手机、传呼机、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通讯设备与无线上网技术结合所构成的一个电子商务体系。相对于传统的电子商务而言,移动商务可以真正使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得到整个网络的信息和服务。

作为经济贸易重要组成部分的我国餐饮业,目前正呈现出以下特征:

1、以大众消费为主,市场格局贴近百姓生活。近年,以大众化经营的潮流下,一些家常菜馆、火锅店、小吃街、美食广场、快餐厅、外卖店等发展势头良好,以快餐为例已占到国内餐饮业营业额的20%。

2、现代经营方式和先进营销理念为传统餐饮业带来强大生命力。目前,我国有麦当劳连锁店300多家、肯德基400多家,中式正餐和快餐也发展了不少连锁经营企业,并取得了很好的业绩。去年,中国饭店协会排列的全国百家餐饮企业中,41家是实行连锁式经营的。

3、餐饮品种兼容并蓄,餐饮市场百花齐放。在生猛海鲜、重庆火锅风靡不衰的时候,杭州菜取各家之长,逐渐成为创新菜的精品,并在沿海城市成熟走俏。

4、市场竞争激烈,要求餐饮业将多样化和个性化结合起来。在国内,餐饮企业经营较好的、经营持平的、不赚钱的三分天下,可见竞争激烈。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少城市餐饮开始进行市场细分和定位,以适应家庭、假日、休闲、会展、旅游等多种消费需求。

二、我国饮食行业现状

1、饮食行业发展快速,移动电子商务餐饮崭露头角

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收入水平越来越高,餐饮消费需求日益旺盛,营业额一直保持较强的增长势头。据统计,近五年来,我国餐饮业每年都以18%左右的速度增长,是GDP发展速度的2倍,整个餐饮市场发展态势良好。

以台湾飞雅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基于其多年餐饮系统的整合经验,于2001年开发出结合点菜收银系统及无线网络的新技术――无线点菜收银系统(Mobile POS),运用PDA手持终端的便利性,为餐饮业提供更方便、更快捷的客服品质。服务人员可以无线即时的式为客户点菜提供服务。Mobile POS可以很迅速地将客人点菜的信息发至厨房,让厨房快速地准备餐点,提高整个服务的效率。当客户用完餐要结账的时候,这笔资料已记录在收银机里面,甚至也已经传到无线点菜系统上,可以通过这个系统做结账作业,很快将发票送到客户的手上。此套无线点菜收银系统适用于餐饮业、超市、 量贩店、便利店。如,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店等。

2、我国餐饮业比其他行业更适合电子商务的特点

第一,我国餐饮业以中小企业为核心,其中的国有成分只占1%多,所以大部分的餐饮老板都希望通过电子商务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第二,电子商务从本质上来说是服务经济,而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都没有其它行业比餐饮业更精通服务经济的。第三,电子商务是一种柔性化定制,个性化服务的生产方式,而餐饮业长期以来就是个性化,多样化的生产服务体系,也就是经济学意义上具有同构性。所以说餐饮业不仅是适合发展电子商务的,而且是有可能最先赢利的行业。

三、餐饮业与移动电子商务

1、餐饮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策

餐饮业本身还有比其他行业更适合发展移动电子商务的特点:第一,中国餐饮业以中小企业为核心,其中的国有成分只占1%多,大部分的餐饮老板都希望通过电子商务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第二,电子商务从本质上来说是服务经济,而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都没有其它行业比餐饮业更精通服务经济的;第三,移动电子商务是一种个性化服务的生产方式,而餐饮业长期以来就是个性化的生产服务体系。餐饮业不仅是适合发展移动电子商务的,而且是有可能最先赢利的行业。我国餐饮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策。虽然目前还不能预测移动电子商务交易模式何时能成为主流模式,但电子商务的市场发展潜力是无穷的,因为一方面潜在消费者的发展速度惊人,另一方面,电子商务交易额快速增长。

2、餐饮业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形势

(1)个别餐饮企业建立自己的网站,进行产品菜肴的介绍。据不完全统计,到2004年,餐饮业的网点已经达到了249.3万户。 这种各自为政的小而全的网站在企业宣传等方面起到一定作用,但由于只是停留在介绍为主上,不存在网上交易,对原材料成本的降低和市场的拓展起的作用不大。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来说则是一种信息、资源、资金、劳动力的浪费。

(2)由第三方建立的餐饮综合性网站。这一类网站主要是介绍饮食文化、营养保健、各家菜系、有名的餐馆等。

(3)大型连锁餐饮企业的电子商务。这种形式发展的较成熟,从原料采购到网络营销。如必胜客餐厅的网站,有网上订餐、下载优惠券等服务。但这样的企业局限于大型的连锁企业。

(4)小范围内的餐饮电子商务。这种电子商务网站主要由第三方建立操作,实现网上订餐。在杭城某文教区,一些大学生看准大学校园的广阔市场自行筹建了一个餐饮电子商务网站,它将附近的多家餐饮店组织起来,利用网络的优势,接受外卖订单。目前公布在“要饭网”上的餐饮店,包括学校附近的一些小型餐馆,网页上有各家餐饮店的菜单,菜的名称和价格,顾客只需免费注册成为该网站的会员,登陆之后点击网页即可接受订餐,之后网站将在几分钟内自动处理订单,并将订单发送到相对应的餐馆里,由他们负责上门送餐。在整个过程中顾客不需要出门,简单方便,价格与店里价格一致,而且每天还提供24小时的服务。目前,“要饭网”的主要客户群是附近的学生,这些订单相对集中,消费潜力巨大,每天接到的早餐、中餐、晚餐和夜宵订单为数不少。

参考文献:

[1]王汝林.移动商务理论与实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周海琼.电子商务在餐饮行业中的应用[M].教育出版社,2006.

篇7

摘 要:政治二轮复习是高考政治复习的重要阶段,试题讲解是政治课高考复习中反馈和改进教学必不可少的途径。本文避谈一般意义的讲解策略,试图通过对学生成绩和答题情况的研究深入分析学生状况,提升学生解题能力的同时,试图寻找一套重视学生心理感受、加强方法诊疗的讲评方案。

关键词:阅卷与成绩反馈 客观题涂卡讲解 主观题答卷方法 课后诊疗

王春义,男,广东省中山市第二中学,中学一级教师。

思想政治二轮复习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梳理知识,掌握各类题型答题方法的重要备考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离不开考纲知识的梳理,离不开时政热点,离不开各类题型方法归类。由于二轮复习试题训练的加强,教师进行试题讲解的时间在这一过程中占据重要比重,因此二轮复习的教学任务一定程度上要依赖试题讲解完成。高考政治试题以能力立意,将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考查融为一体,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课程目标的实现,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对社会和时代的关注能力。二轮复习政治试题的讲解应围绕高考要求,提升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注重提升学生解题能力,让学生在讲评教学中总结做题规律,发现问题,提升自我。

一、阅卷与成绩反馈

笔者所在的学校尚未采用网上阅卷系统,二轮复习中学生的主观题答卷通常采取流水手改的方式,教师直接在学生的得分点上给小分,客观题采取读卡的方式。这种方式在不少学校仍然被采用,教师也会将主观题的总得分圈在学生答卷上。笔者认为,让学生知道总分的方式有多种,比如将成绩打印张贴在班上,或者剪成一条条给每个学生,又或者干脆让学生自己算出选择题加上主观题得分,等等。笔者一般会将大题的得分写在左半边,下方划一道横线,然后根据选择题成绩,将每位学生的总得分写在姓名边上,下方划两道横线。这项工作结束后,再将部分优秀的学生挑出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整理。笔者的一些学生在一些全市考试中取得全市的前几十名、十几名,甚至前几名、第一名,例如2013届班级学生在一次全市考试中同时取得了第2名,两个第9名,两个第15名,两个第27名,笔者会将包括这些学生在内的一些试卷按序整理,在正式讲评课上逐份发给相关学生,这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肯定,学生普遍欢迎。当然,通报的学生人数不宜太多。笔者认为,以班级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为宜,也可以估摸一下学生状况事先确定一个档位(这个档位以分数划定不宜,因为每次的题目有难易,易时皆大欢喜,难时真的打击人,以名次相对客观,面对即将进行的高考现实,学生也理解)。课前将其他学生的答卷发下去,课堂再通报本次考试成绩优异的学生,这样既表扬了先进,也让后进学生有了学习的榜样。

二、客观题涂卡方法分析

笔者对学生的选择题涂卡状况的分析注重答题错误的人数。尽管区分度、正确率等都有意义,但如果不考虑试题本身,答题错误的人数对于分析题目有实际意义。例如,班级总人数60人,某一题错误30人,其中A项为正确选项,30人选A项,21人选B项,1人选C项,8人选D项。笔者会在试卷上用显著的红色笔标注,对错误20人以上的标2个,其中1个表示10人以上;忽略1人选C项,该学生理解了其它三个选项后,通常可以理解该项不选的原因,实在不理解的可以课后问老师问同学,这个是容易解决的;对于8人错选D项,不足10人,标注一个,意味着可以简单提提,这个“简单提提”的时间可能只需3秒钟,既不耽误时间,也可以点拨问题,效果不错。对于一些错误极高的选项,应该着重讲解,甚至不惜较多时间通过讲故事、例举生活事例的方式让学生明白。

在时间较为充裕的情况下,选择题也可以采取课堂小组讨论的方式,这种方式有利于解决学生自身的疑问,学生间探究也有利于学生获得更多启发。这种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因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长期的探究不仅占用大量的时间,也探究不出更深层次的问题,探究结束后,解决不了的遗漏的问题也必定存在,高考二轮复习中这种情况更是多见。因此,笔者不太同意在高考二轮复习中将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自主权全部教给学生。

三、主观题答卷指引分析

无论客观题还是主观题,都要注重解题方法的训练,教会学生有效的审题解题方法便是所谓的“授人以渔”。敢于归类,敢于帮助学生下结论,总结规律,是二轮复习教学应当关注和尝试的。如经济学图表题在考试中最为常见。最明显的信息首先应当是“表头”(包括时间、主体等信息),审完表头再围绕表头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横比、纵比,之后别忘记注解,且注解也应当注重比较。应当通过图表将其信息表达出,透过现象看本质。如果涉及原因和措施,则应当运用所学知识对图表材料进行分析,从中得出结论。最后加以整合和完善。又如,“体现类”的题,无论是主观题还是客观题须“最”符合材料,这种题目通常的问法是:“这表明”、“这(材料)告诉我们”、“可见”、“这折射出”、“材料蕴含的道理”等。对于体现类的客观题要引导学生分析哪一项“最符合的”,直接对应的便是答案,一些题目简直可以逐字对应。因此要求学生将对应的材料和知识点用线连起来,或者在材料中标注。对于体现型、归纳型等等类型的主观题,要在材料中标注要点。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解答主观题时要一次审题(审题是细致且慢的过程,不宜操之过急)。考查范围不明确的多从问题和材料人手,考查调动知识的能力,如“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上述材料”;考查范围有一定明确度的题,多根据问题和材料进行筛选,像“结合材料,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必要性”,解答该题,学生不可能将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原理全部写出,但范围又有一定的明确度,这时,应当根据快速勾勒出该范围所涉及的几个方面原理,根据材料,逐个筛选;考查范围指向明确的,指向便是答案,可以全盘托出,即使材料没有的也需根据范围“托”出来。比如“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的原理分析为什么‘永远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一些学生想到一点写一点,直到做下一题时还意犹未尽,多次的回头浪费大量时间,这是解题方法不科学的表现。因此一次性审题时须细致,不能拖泥带水。

四、课后诊疗

让学生学会反思、不断改进,学会扬长避短是课后诊疗的关键。课后诊疗要注意个体差异。笔者认为,课后诊疗的长效机制是保存“今天的痕迹”,即做到两个务必:务必让学生整理归类好试题,评讲当天3-5分钟快速巩固,每次大考前选择性巩固;务必保留错题及笔记的痕迹,使用黑笔而不用铅笔答题,使用红笔或蓝笔做笔记。当然,答题的规范性非常重要,尤其是大题,分段、分点、关键句的前置、标号的顺序等也是非常重要的。

题例1(2014汕头一模)27.我国正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国民经济由粗放型发展转变到提高质量和提高效益的发展上来,以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其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试题分析:选C。该题班级正确率为62%。从题目本身不难看出该题的考点主要围绕转型升级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转型升级先确定“目标”,再“根本方法”的指引,接着具体的集约型措施,由国内到国际。学生亦可以根据课本的逻辑顺序理出思绪。课本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知识点那块就先从整体表述“科学发展为主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①恰好是科学发展观的直接体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第二条“创新驱动发展”对应②,第三条“经济结构调整……依靠内需”对应③,而开放性经济水平的提升则在后面涉及。此题可以让学生分析,根据学生的分析加以引导和纠正,让学坐适应这类选择题,也复习了课本知识,对课本框架结构的把握也符合二轮的需要。

题例2 (2014深圳一模)材料一:我国的探月计划“嫦娥工程”是从2004年启动的,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平稳落月,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成功,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在月球上成功实施软着陆的国家。在实现软着陆的同时,“嫦娥三号”还肩负着突破自动巡视勘查、深空测控通信、月夜生存等关键技术的使命。探月工程任务连续成功,依靠的是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中国航天事业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1)根据材料一,运用“把握规律”的有关知识,谈谈他们是如何按规律办事的?(8分)

篇8

在中国改革早期,乡镇企业在一些地区的异军突起,不仅推动了当地的经济高速增长和农村地区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而且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使农民能够脱离世世代代从事的繁重低效的农业劳动,进入工业和服务业领域。

上世纪80年代,我曾参加不同的研究项目,对四川南充、江津,浙江金华、义乌、东阳、永康,山西原平,江苏无锡等地的乡镇企业开展过实地调查。其中,比较全面系统的一项研究,是1985年-1986年期间由世界银行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同组织的对山西原平、江苏无锡、广东南海、安徽界首、江西上饶等地乡镇企业的调查研究项目。

这次调查,国内方面由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等一批以中青年为主的研究者组成,有林青松、何家成、罗小朋、王汉生、王小鲁等十几人。国外方面,由一批世界银行经济学家和由世行邀请的相关领域专家组成,包括William Byrd、Alan Gelb、Jan Svejnar、Christine Wong等(但他们未参加原平县的试调查)。正式调查涵盖了无锡、南海、界首和上饶四个县的100多家企业以及所在地的县、乡(镇)政府和村级行政机构。在这四个县中,无锡和南海是乡镇企业发展非常成功的地区,无锡县曾被称为“华夏第一县”;界首和上饶则处在全国平均水平或者低于平均水平。

这次乡镇企业调查的深度、广度和在此基础上研究的深入程度,都是前所未有的。调查和研究结果,形成了一本名为《中国农村工业:结构、发展与改革》的研究专集,分别由世界银行委托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英文版,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中文版。这本书不仅对当时国内政策制定和国外的中国研究都有相当的影响,而且在以后长时期内被国内外研究界作为中国乡镇企业研究的权威性文献频繁引用。在对乡镇企业的认识上,我个人也从这次调查中受益匪浅。

这次调查首先给中外研究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当时无锡、南海等地乡镇企业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在这次调查以前,世界银行比较重视并加以推荐的一个乡村工业发展模式,是西班牙蒙特拉贡地区的村民参股合作企业模式。通过这次调查,世界银行和其他国外研究者发现,中国汹涌兴起的乡镇企业,正在成为当今世界上一个更加值得重视的农村发展模式。

乡镇企业因何异军突起

翻看尘封的笔记,发现了不少有意思的当年企业访谈原始记录。下面是其中的一则(文字稍有整理)――

1986年6月24日,无锡县天线厂(南桥村,村办企业),张厂长:

本厂于1979年建立,初始投资21万元,是由生产大队投的。当时厂里只有十几个职工,到1985年发展到职工320人,大部分是本村的村民。其中,技术人员8人(包括外聘的工程师和技师),科室管理人员38人。有8个车间和6个科室,包括生产、计划、技术、财务、质量管理、动力。此外还有测试室和化验室。现有固定资产净值140万元、流动资金87万元,基本上是靠企业留利滚起来的。全部为自有资金,没有用银行贷款。1985年实现产值583万元,税利206万元,其中,净利润157万元。

工资总额是根据万元销售利润和产值完成情况确定的。由于生产发展很快,近年来定额工资每年增长30%,现全厂职工人均年工资约1500元。厂长高一倍,年薪3000元。但如果完不成计划指标,要扣厂长工资。生产工人的工资基本上是计件制,是根据秒表测算制定的。净利润按50%的比例上交大队(行政村),其中,一部分用于“以工补农”。每亩补200元,其余50%留厂。根据村里定的制度,在产值利润率不超过12%的情况下,留厂利润全部用于本厂的再投资和充实流动资金;超过12%的部分,留利可以用于奖金。本厂从1983年以来,年年超额完成利润。这对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是很有利的。但考虑到要发展,我们还是在超额利润中再拿出一部分来扩充流动资金。

本厂的主要产品是电视天线,因为是手工装配,对技术装备的要求不太高,对我们比较合适。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主要供应南京、上海、无锡、常州的电视机厂,也出口香港。按现行规定,出口的外汇留成只有25%,县里还要留12.5%,我们只得到12.5%的外汇。因为利益不大,本来不想出口了,但为了引进设备,需要外汇,还准备继续搞一部分出口。

在调查中发现的这类生机勃勃的企业还有很多。

关于乡镇企业迅速发展的条件,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和调查后都有很多讨论。有如下几个判断得到了多数中外研究者的赞同:

第一,20世纪80年代初的农业改革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并减少了制度障碍,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游离出来,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廉价劳动力资源。第二,灵活的、市场导向的经营策略和有激励的内部管理制度,是使他们具有勃勃生机从而区别于死气沉沉的国有企业的一个根本特点。第三,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消费品供应短缺,给乡镇企业提供了发展的天赐良机。而当时城市改革尚未全面展开,国有企业仍然对市场反应迟钝,城市非国有企业还没有发展起来。第四,部分地区农业的一定程度发展,为乡镇企业提供了初始的资金来源,比较宽松的外部融资条件又推动了他们的发展。第五,人力资源是一个关键因素。在无锡县,邻近上海等大城市的得天独厚条件,使乡镇企业能够从国有企业“挖”到退休的或在职的技术、管理人员和高级技工。往往一两名关键技术人员就能够带活一家企业。

从“苏南模式”到“温州模式”

当时,不同的乡镇企业发展模式之间的区别已经显现。最典型的是集体所有制(实际是乡、村等地方社区所有制)的“苏南模式”,以及私人企业作为发展主体的“温州模式”。

在调查样本中,无锡是“苏南模式”的代表,曾列“全国百强县”之首。虽然未能将温州包括在样本内,但在我们调查的南海县,私人企业和集体企业都有较好的发展,被我们称为“混合模式”。在界首,由于集体所有制的乡镇企业发展比较失败,当地政府转而采取了主要鼓励私人企业发展的“温州模式”,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发展程度还远远低于无锡和南海。上饶的两类乡镇企业发展程度都更低。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尽管苏南的乡镇企业与当地乡镇政府或村行政组织的关系,同国有企业与政府的关系相比有某些类似之处,但也存在明显的区别。乡镇政府不像中央和省政府那样,可以包揽企业的原材料供应、产品销售、价格制定,也不可能为他们提供财政补贴。企业必须独立面对市场,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乡镇政府虽然深深地卷入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但主要不是发号施令和分配资源,而是规范和监督企业管理,常常还要帮助企业找原料、找销路、找技术,并在乡镇企业之间进行某种程度的再分配,以帮助面临暂时困难的企业渡过难关,并对发展前景更好的企业给予支持。因此,苏南的乡镇政府及其乡镇企业管理机构,与其说是政府,在某种程度上不如说更像一个自身也要面对市场的母公司。他们对企业的不适当干预较少,而帮助较多。这是当时“苏南模式”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

乡镇政府或村行政组织也监督和管理企业的利润分配,除了用于企业分配和再投资的部分,还提取一定比例的利润来反哺农业,以及用于乡村的公共设施建设,例如修路、修建和补贴学校医院、建立影剧院和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娱乐设施、改善社区环境。这对地方的平衡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同样是集体所有制乡镇企业,发展状况在不同地区大相径庭。有的地方政府对乡镇企业竭泽而渔甚至杀鸡取卵,将企业利润大部或全部收走,使企业在艰难中挣扎。在上饶,我们发现,有些企业完不成上交任务,连企业折旧费都交给乡政府了。而上交的钱也不一定能用于当地经济发展和公共服务,常常是用来给当地干部和政府编外人员发工资、发奖金,修建楼堂馆所,甚至是吃吃喝喝。因此,不同地方的政府行为方式差别悬殊,这是影响乡镇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政府行为和制度框架

参加调研的中外研究者对不同模式乡镇企业现状的评价比较一致,但在对他们的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方面则存在差异。

有两位外国专家认为,集体所有制的乡镇企业在效率上与私人企业并不存在明显差别,但不同地域间乡镇企业的效率差异却大得多。几位中国研究者和另一位世行专家在肯定“苏南模式”成就的同时,也指出了在许多地方,集体所有制的乡镇企业都存在向私人企业转化的趋势。另外,所谓“红帽子”企业(即名为集体所有制企业,实为私人企业)在许多地方也大量存在。

后来的情况证明,全国各地的乡镇企业在上世纪90年代都经历了企业改制,“苏南模式”基本上转向了“温州模式”。对于一些欠发展的地区来说,转变的原因是那些地方的集体所有制企业本来就由于上面所说的一些原因而未能发展起来。对像苏南这样的地区而言,则更多地是由于90年代初期的信贷放松和乡镇企业大量借贷投资造成了大量投资失误,使不少企业陷入困境。这当然与某些地方政府过度追求政绩有关。此外,某些地方政府纲纪败坏,奢靡成风,对企业由帮助变为盘剥,也是导致这类模式的乡镇企业难以继续发展的原因。

回顾乡镇企业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所有制结构对于企业发展的确有重要的影响,但不是惟一的影响因素。政府的行为方式、制度框架的设计、经济的宏观环境都不容忽视。当然,在政府行为不利于企业发展、同时又无法有效地约束和改善政府行为的情况下,通过改变所有制结构、强化私人所有权来减少权力对经济的干扰,缩小寻租空间,是一个有效的选择。不过,这仍然不能代替政府行为和制度框架的改善。

后来,我考察温州时注意到一个细节,汽车每经过一座桥,都要剧烈地跳动几次。原来是私人承包商为了省工省钱,用几块平面水泥板拼接起来,代替拱形的桥面。结果桥面上见棱见角,让过往的汽车逐个表演“三级跳”。

跳过之后,不免质疑政府的监督管理职责哪里去了。诸如此类的问题,有的经过一个时期的发展逐步得到了解决,有的仍然存在,而且不可能完全寄望于自由市场经济来解决。

篇9

获取贸易利益是任何个人、企业、国家和地区参与对外贸易的最终目的和根本动因。对外贸易能够获得的贸易利益有两种类型:其一为直接利益,其二为间接利益。对外贸易的直接利益,顾名思义,指的是对外贸易作为一个流通部门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作为国民经济中无可替代的重要部门之一,对外贸易除了在流通过程中获得直接利益外,不可避免地要与国内其它生产部门产生联系,同时给他们带来诸多的有利影响,这些有利影响就是对外贸易的间接利益。从出口看,随着出口的扩张,出口产品的生产企业会实现规模经营,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出口部门的高效率,可以使国内低效率资源流向出口部门,也会促使国外对出口部门投资的增加,从而产生规模经济、资源配置优化和增加国内外投资的效应;出口的扩张,将加快国内的工业化进程;出口的扩张,国际市场的需求会迫使国内外贸商品结构的调整,从而引起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进口看,国内短缺的生产资料,尤其是技术设备的进口,将增强国内的生产能力,实现更快的经济增长;进口的增加,将会给国内市场带来竞争压力,迫使同类商品的生产行业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产品竞争力等等。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对外贸易的各种间接利益虽然各不相同,但最终都将表现在对本国经济增长的推动上,因此称对外贸易的间接利益为经济增长效应。对外贸易能够通过:规模经济效应、资源配置优化、产业结构升级、扩大就业门路、提高生产效率、增强生产能力等渠道,促进一国经济的增长,当然也就能够对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因此本文从对我国贸易现状分析入手,阐明新形势下坚持“以质取胜”战略的现实选择,坚持“以质取胜”战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意识,改变低价格竞争策略,努力打造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实现从“我国制造”到“我国创造”的转变,就能提升我国对外贸易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现状

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现有贸易增长方式呈现以下特征:

(一)以数量型扩张

我国对外贸易额连续多年一路上升,其基本特征是每年的出口商品数量显著上升。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年均增长超过同期世界国际贸易的年均增长速度。外贸出口规模扩大推进了我国在世界出口中的排名。1980年我国外贸出口181.2亿美元,仅占世界出口总额比重0.9%,在世界出口排名榜上列第26位。2011年我国外贸出口9690亿美元,跃居世界出口排名榜第1位。我国纺织服装、棉花、皮鞋、玩具等多种出口商品已连续多年雄居世界出口的首位。

(二)加工贸易为主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加工贸易的发展极为迅速,曾一度达到我国进出口总额的50%以上,最高达到56.9%.1981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仅26.35亿美元,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6%,2011年加工贸易进出口额达到8319美元,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47.2%,其中出口5104亿美元,占我国出口总额的52.7%,进口3215亿美元,占我国进口总额的40.6%.加工贸易出口额在我国外贸出口额中的所占比率相对较高。

进入21世纪后,加工贸易已逐步取代一般贸易,成为我国外贸中占主体地位的贸易方式。并且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加工贸易迅速崛起是与外商直接投资行为息息相关。

(三)“三资”企业成为出口贸易主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对外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引导,外商直接投资持续增长,特别是1992年对外进一步开放后,放宽了对跨国公司投资的限制,国外著名跨国公司相继进入我国,成为新一轮外商直接投资的主体,外商直接投资急剧上升。1979年到1982年我国四年的外商直接投资额仅为17.69亿美元,而2011年一年就达到694.68亿美元,累计达到7039.74亿美元。

外资到我国的投资主要是看中了我国庞大的市场和低廉的劳动成本。外商投资企业采用了大进大出的生产方式,在国外采购原材料,在国内加工,生产的产品又出口。外资企业的出口占全国出口的50%以上。

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已成为外贸出口快速增长的引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率逐步上升,使进出口商品结构出现了质的提升。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方式以加工贸易为主,三资企业是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体,国有企业在高技术产品出口中的份额呈下降趋势。

(四)出口市场结构比较单一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与周边国家、地区和其他贸易伙伴的区域经济合作蓬勃发展,市场多元化取得较大发展。但前十大贸易伙伴在我国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中的比重仍比较大,前十大贸易伙伴的贸易额一直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80%以上,直到2011年才有所下降。

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的位次略有变化。2001-2003年,日本、美国和欧盟分别是我国前三大贸易伙伴。2004年,东扩后的欧盟成为我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日本先后被欧盟和美国取代,成为第三大贸易伙伴,中欧、中美、中日2011年双边贸易额分别为2723亿美元、2626.8亿美元和2073亿美元。美国仍然是我国最大的出口市场,日本仍然是我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地。

二、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1.生产要素的进口可以直接增加一国的要素供给对大部分国家而言,由于在资源察赋方面存在差异,都不可能完全拥有生产所需的全部生产要素,这时生产要素进口就成为经济增长的前提;对大部分发达国家而言,在其经济起飞过程中,无一例外都曾从欠发达国家通过进口获得稳定而便宜的工业原料,这些生产要素的大量进口,一方面弥补了国内相关要素的供给不足,另一方面也大大提高了生产企业的利润率,这对维持国内的投资水平进而促进经济增长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对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而言,不仅与发达国家一样,需要进口部分国内稀缺的自然资源,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发展中国家普遍缺乏生产现代机器设备的能力,通过进口从发达国家所获得的先进的机器设备,对其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对外贸易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部分企业缺乏科学管理,综合实力较弱;参与国际竞争的手段单一;产品非价格竞争力不强,缺乏自有品牌和营销网络;出口产品层次偏低,不少产品仍处于国际分工价值链的低端环节,附加值不高。粗放式的贸易增长方式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和社会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

2.出口的发展可以“带动”国内外投资的增加

一国出口部门的要素收益远远高于进口竞争部门的要素收益。就是说,出口部门的平均利润率水平比进口竞争部门的平均利润率水平高。这样,就必然会“引致”一部分国内要素流入出口部门,在国内要素流动机制比较平滑的条件下,大量的要素流入意味着出口部门的国内投资大量增加叫。除带动国内投资的增加之外,出口部门的迅速发展还将吸引部分国外的投资者进入。外资作为资本形成需求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资本的形成,从而直接关系到经济增长的快慢。外资的进入再加上国内配套资金的运转,从而活跃了整个国民经济链条,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诱因。

3.出口的扩张可以带动国内就业的增加

对外贸易对一国国内就业水平的影响,特别是像对我国这样拥有丰富劳动力资源的发展中大国而言,意义无疑是深远而重大的。美国经济学家安妮。克鲁格曾对此做出了系统的研究。克鲁格教授认为选择开放的贸易战略,会更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的就业增长。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对外贸易以高于GDP增长率的速度高速发展,同时出口商品结构也发生较大的变化,从出口初级产品为主转为以工业制成品为主,这时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行业也迅速发展起来。出口增加要求增加产量,产量增加从而就业需求增加。克鲁格教授认为,与不同的贸易战略相配合的贸易政策也会直接影响到所有产业的技术选择,从而影响到产业的资本/劳动比率。

因此,如果一种贸易政策会促使所有产业和企业选择那些劳动密集型的技术,这也会相应提高整个经济的就业水平。这一观点恰为我国浙江温州及广东沿海地区在改革开放初期选择加工贸易方式,从而扩大就业、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一步步走向繁荣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我国广大内陆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利用这种方式扩大就业的可能性和优势比沿海地区更明显一些。这是因为加工贸易的标的几乎全部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且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也不高,这对人口众多、劳动力成本比较低廉、资源又相对丰富的西部地区来说,无疑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

4.对外贸易能够促进规模经济的形成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通常假定规模报酬不变,亦即对外贸易不存在规模经济效应。然而实际上,这一假定与国际贸易发展的现实是不相符合的。美国经济学家保罗·R·克鲁格曼认为,在国家越来越相似,市场竞争越来越不完全的今天,规模经济已经代替要素票赋差异而成为推动贸易发展的主要原因了。我们知道,许多产业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降低成本,这一规模仅仅依靠国内狭小的市场往往无法实现。而一国大力促进产品出口,拓展国际市场,就可以为国内相关产业规模经济的形成创造条件。日本是这方面的最好例证:在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日本在国内关键性的基础工业和新兴工业部门的生产如钢、汽车、电视机、化学纤维等方面都实现了明显的规模经济效益。而在这种规模经济的形成之中,日本的出口贸易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小汽车出口占日本小汽车总产量的40.7%,电视机占46.6%,合成纤维占71.3%.钢管占56.1%,从这些数据中不难看出,如果没有出口,上述产业的规模经济效益是无法实现的。

(二)目前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

1.低价格竞争引起反倾销调查逐渐增多

据我国商务部统计,到2011年6月,我国受到其他国家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案件己达600余起。仅2010年,我国遭遇反倾销调查就达51起,涉案金额17.9亿美元,已连续13年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反倾销是针对倾销而言的,所谓倾销是指一种产品的出口价格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进入另一国市场。倾销行为一出现,就被一些国家认为是不公平的贸易做法,并通过立法采取反倾销措施予以抵制,以保护国内相关产业。根据《反倾销协议》,实施反倾销措施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件:倾销,损害,倾销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

由于我国产品普遍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使得国际上的竞争对手和贸易伙伴对我国产品采取防御性甚至进攻性的贸易措施,而反倾销就是最容易采用的手段。另外按《反倾销协议》规定,对来自非市场经济国家的产品,在确定倾销的正常价格时,进口国一般采用“替代国”的价格作为基价。我国产品的许多贸易对象国视我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在确定我国产品的倾销幅度时常常背离世界贸易组织规则,选择其他“替代国”的价格作为确定该产品正常价格的依据。由于“替代国”制度的灵活性和不合理性,从而为进口国在确定倾销寻找替代国时滥用“自由量裁权”大开方便之门。

例如:我国出口到美国的烧瓷锅,美国选择的“替代国”是瑞士,结果不但倾销成立,而且还被征了67%的反倾销税;我国出口到美国的鬃刷,选择的“替代国”是日本,结果被征了127%的反倾销税。

2.经济规模与社会效益严重失衡

目前我国有172种商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包括农产品、工业制成品、电子产品和一般消费品。其中激光视盘机、拖拉机和集装箱占世界产量的80%以上,钟表(主要是电子表)和收录机占60%以上,显示器、照相机和日用陶瓷占50%以上,彩电、笔记本电脑占40%以上,手机占30%以上。“我国制造”已经遍布世界许多国家,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成为许多国家消费者无法抗拒的产品。我国制造的规模迅速扩大,在世界制造业的份额快速上升的同时,存在着很多遗憾:从商务部公布的2011年主要出口商品的数量及价格中,可以发现出口商品总量最大的棉机织物、鞋和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的单价分别是1.2美元、2.7美元和64.2美元。2011年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纺织品、服装、鞋类、玩具、塑料制品、一般机电产品(包括彩电、冰箱、空调)等产品出口额在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接近30%,这些产品的共同特点是附加值低,价格非常低廉,扣除成本,利润非常低,有些产品甚至单价只有几美分的收益。美国出口一架波音民航客机就相当于我国20万-30万台彩电的出口额。

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停留在以消耗自然资源、牺牲环境质量发展的模式上。依靠投入大量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在许多领域取得了世界第一的市场占有率的同时,也造成了相当严峻的环境问题。例如,我国的“羊绒衫出口第一大国”是以草场连年载蓄量超标、植被逐年衰退为代价,4只公山羊一年的绒毛产量加在一起才能织就一件羊绒衫;我国是世界第一大食用菌生产国,香菇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0%以上,香菇的出口也是以破坏性的资源消耗换取的,每栽培1250袋香菇,约消耗杂木1立方米,在香菇产量较大的地方,木材积蓄量正在急剧下降。粗放型的管理理念和任意排放的生产环境必然生产出低档次的、低卖价的“大路货”;“高投入、低产出”必然降低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越来越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并成为人民群众关心的焦点。

三、坚持“以质取胜”战略,提高贸易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出口商品的质量是民族精神的标志,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效益,而且事关我国产品的国际形象。为更好地实施“以质取胜”战略,企业必须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在商品的选择性、耐久性、美学性、功能性、可靠性、服务性、符合性、声誉性等方面全面提升产品及服务质量,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进一步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打造高价值的自主品牌,增强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一)提高出口产品非价格竞争力

提供能够满足目标消费者需求或欲望的产品是企业成功经营的关键。产品是能够提供给市场以满足需求和欲望的任何东西,在市场上包括实体商品、服务、体验、事件、人物、地点、财产、组织、信息和创意。营销大师非利普。科特勒认为产品包括核心利益、基础产品、期望产品、附加产品和潜在产品五个层次,每个层次都增加了更多的顾客价值,构成顾客价值层次。从本质上说今天的产品竞争不在于企业在工厂生产什么,而在于工厂以外它们增加的形式,诸如包装、服务、广告、客户咨询、融资、送货安排以及人们所重视的其他价值。消费者一般从产品的特色和质量,产品服务组合和质量,产品的价格等因素评判他所接触的产品。

1.把握顾客价格心理,巧定商品价格

由于商品信息的非对称性,以及消费者购买的非专业性,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尤其是在购买自己不太熟悉的商品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价格同商品品质及内在价值联系起来,把价格作为衡量商品品质优劣和价值大小的重要尺度。他们往往认为,商品价格高,则意味着商品的质量好,价值大;商品的价格低,则说明商品的质量差,价值小。所谓“一分钱,一分货”;“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便是消费者在现实生活中通常奉行的价格心理准则。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生产工艺的迅速发展,新产品层出不穷,商品种类急剧增加,商品品质日益提高,消费者很难依靠传统经验,从使用价值来判断商品品质的优劣,也很难根据价格的理论构成来判断商品价值的大小。因此,在心理上把商品价格作为衡量商品价值高低和品质优劣标准的情形越来越多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心理和行为的诸因素中最具刺激性和敏感性的因素。商品的价格不仅表现着商品的价值,而且在某些消费者的自我意识中还具有反映自身社会及经济地位高低的社会象征意义。也就是说,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可能通过联想与想象等心理活动,把商品价格的高低同个人的品位、偏好、社会阶层和生活方式等联系起来,有意或无意地进行价格比拟,让价格的高低来反映自身的社会经济地位和个性特征,以满足个人的某种社会心理需要。如家用轿车的价格通常与主人的社会地位密切相关;男西装、男衬衫、女用香水和女皮包等商品的价格也能显示其主人的身份地位。企业在正确制定价格策略时,一定要深入研究价格对消费者的心理影响,把握其价格心理特征,不能随意采取低价格策略。印度尼西亚久负盛名的服装品牌巴厘克第一次在日本举办展销会时,吸引了各界社会名流和高级贵妇的光临。集精美、新潮、娟秀、华丽为一身的巴厘克服装让与会者赞不绝口,但展销会结束时几乎很少购买者。主要原因是举办方对巴厘克采取低价定价策略,而贵妇们认为穿一件便宜货在身上,脸上无光,会遭人讥笑。第二年再次举办展销会时,巴厘克的价格比上次高出了3倍,展销会结束时所有服装被抢购一空。价格是决定产品销路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产品跨越国界、走向国际市场后,价格制定的适当与否,常常直接关系到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地位与所占份额,影响到企业所获得收入和利润的大小。

由于影响国际市场价格因素很多,国际价值、一国货币价值、市场供求、竞争等对国际市场价格形成都有较大影响,因此国际市场价格具有复杂性、竞争性和多变性。盖洛普公司曾对我国消费者作过一次全国性的市场调查,他们在被抽调的3400名被访问者家中采访,5206的城市被访问者说,只要产品质量好,他们宁愿多付钱。这其中41%的人宣称,只要是名牌,他们不在乎价钱。我国出口企业在制定价格时需在综合考虑市场行情、竞争程度、购买者心理动态和市场营销组合的其他要素的基础上,选定好定价目标和定价方法,灵活选择、巧妙运用多种定价方法,使产品价格既能为消费者所接受,又能为企业获得更多的收益。

2.制造顾客可感知的价值

传统观念认为只要产品的价格低于竞争对手,就能抢占更多的市场。论文格式诚然,价格是反映市场变化最灵敏的因素,对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和市场占有率有着直接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仅局限在工业经济时代,那时企业的任务是制造产品和销售产品,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任务已经变成制造价值和传递价值,企业的市场竞争转变为能为消费者创造的价值竞争而非产品的价格竞争。营销的关键在于正确确定目标顾客的需求和欲望,并且比竞争对手更有效、更有利地传送目标顾客所期望的产品或服务,这些产品或服务是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或解决他们所面临问题的工具。现代营销学中关于产品的陈述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你卖的不是一个钻头而是一个洞”,意思是说企业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只是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特定需求的工具或手段,消费者购买的并不是你的产品本身,而是他的某一需求或利益满足。对消费者来说产品要能够满足他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激发他的现实的和潜在的需求,这样的产品就是好产品。在消费者的心目中,真正吸引他们做出购买决定的因素并不是价格的高低,而是产品或服务能够为他们提供的价值的大小。消费者之所以喜欢你的产品,也是因为他们相信你的产品能给他带来的价值比同类竞争产品更大。如果企业之间的竞争一味地停留在价格竞争阶段的话,不仅会使企业利益受损,而且消费者也并不一定从中获得了更高的价值,因为价格竞争伴随的必然是低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并且也有损企业形象。以差异化产品、高附加价值服务、核心技术能力等进行竞争,所获利益要远比低价流血竞争来得优厚。企业能赚取丰厚利润,也要比低价争夺市场占有率更有意义。企业的成功应该是凭借实力,企业的利润也应该是来自对市场的价值,而打击对手从来就不应该是企业的目的。

企业在为顾客设计、创造、提供价值时应该从顾客导向出发,把顾客对价值的感知作为决定因素。顾客感知的价值可能是低廉的价格;可能是想从产品中所获得的东西;可能就是我付钱买回的质量;可能是我的全部付出所能得到的全部。能为顾客提供他所需要的价值,就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最高的产品质量、最佳的客户服务、最好的服务保障、最广泛的消费选择、独家的产品或服务提供等,都可以构成产品非价格竞争力。企业可以通过提供优质服务、鼓励顾客参与、加强渠道管理、建立企业信任管理等方法创造并增加顾客可感知的价值。如工BM通过提供优质服务实现对顾客的价值制造和传递,增加了自己的竞争能力。

(二)争取合理贸易利润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动,我国形成了以外资企业为主的加工贸易基地,加工贸易在我国外贸进出口中占据主导地位。加工贸易是我国企业加入全球生产和采购链条的重要渠道,也是我国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通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实现持续快速增长,进出口总额从1981年的25亿美元到2011年的8319亿美元,增长了333倍,加工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从5.7%提高到48.6%.可以说近些年来,我国对外贸易之所以能够持续地迅速增长,加工贸易是主要的支撑力量,它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加工贸易扩大了我国的就业规模,据广东省公布,1997年全省加工贸易在全国加工贸易总额中约占55%,吸收了约1000万人就业,估计全国借此解决就业的人数约近2000万。加工贸易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加工吸纳的大批就业人员,培养了大量能够适应工业化大生产的熟练劳动力,极大地推动我国工业化进程。其次加工贸易带动了我国加工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家用电器就是从组装起步,后来成长为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产业,目前己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手机、家电、便携电脑等机电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国。2010年,99.9%笔记本电脑,99%的彩投影机和微型计算机,98%的等离子彩电,97%的DVD,窗体顶窗体底端96%的船舶均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十一五期间机电产品加工贸易出口9282亿美元,占加工贸易出口的70.7%,占机电产品出口的74.0%,较九五期间增长2.4倍,年均增长29%;窗体顶窗体底端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出口5438亿美元,占加工贸易出口的41.4%,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57%,较九五期间增长4.5倍。加工贸易不断向产业链的自主研发环节延伸,研发中心数量不断增加。截至2011年底,外商已在我国设立研发中心超过750家,跨国公司在华设立地区总部近40家。

目前我国加工贸易的主要问题在于本身还处于低级阶段,其特点是“两头在外,大进大出”,即原材料和零部件依靠客户供应或自行从海外进口,加工装配后的成品又通过客户所掌握的销售渠道进入海外市场,我国企业只是发挥了劳动力资源的优势,收取有限的加工费。在国际分工中,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经济活动往往处于增值能力有限的低附加值的产业环节,而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生产活动往往处于增值能力较大的高附加值的产业环节。发达国家正是通过控制增值能力较大的核心技术产业环节,采取“以质取胜”的战略,长期垄断高附加值的产业活动;而发展我国家从事的是增值能力有限的一般技术产业环节,只能采取“以量取胜”的战略,进行成本竞争异常激烈的低附加值产业活动。发达国家的企业参与产业竞争依靠的是技术和质量,而发展我国家的企业参与产业竞争依靠的是成本和规模。如世界电子行业的产业链条第一层次是美国的微软和因特尔,垄断全球大部分的芯片和软件市场,在世界电子行业获取的利润占60%以上;第二层次是日本和韩国,生产电脑和一些电子器件中的关键部件,利润占20%左右;第三层次是发展我国家如我国的东莞、昆山,主要是对电子产品进行组装和贴牌,赚取不到10%的利润。另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我国一家给沃尔玛供货的厂家,10年前一件产品出厂价7美元,如今被砍到4美元。如果在未来的国际产业分工中仍旧依靠成本优势从事生产活动,那么随着低技术和低价值的产业端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进入国际市场的成本优势将越来越少,甚至会逐渐丧失。从国际市场的价值链看,生产环节创造的增加值占30%,70%来自于以品牌为标志的研发和营销环节,名牌产品的增值效应更加明显。

篇10

一、《电子银行》课程特点分析

《电子银行》课程一般为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其属于边缘学科课程,跨越金融、信息、管理、计算机等多个专业的知识领域。电子商务专业开设该课程的目的,主要在于通过该课程的教与学,使学生能够系统了解国内外银行电子化的发展概况和发展趋势,电子银行的体系结构和运行机制,各类电子银行系统的功能目标、基本原理、业务处理过程、系统结构、系统管理、系统安全措施和系统的规划设计,网络银行相关知识、网上金融服务等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完本课程后既了解银行应用计算机的情况,又能运用所学知识开发、管理银行业务计算机软件。从课程性质上看,《电子银行》不仅是建立在快速发展的C&C、IT和Web等科技基础之上,还是建立在现代金融理论和现代管理科学基础之上的综合性新兴学科。因此,其又是一门要求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目前,由于电子银行领域的变化日新月异,无论在技术、业务,还是金融理论、管理理论方面都还处于快速发展和变革阶段。所以,该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不能照本宣科,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要求学生结合理论知识,围绕电子银行实践,深入了解电子银行的一般流程,熟悉我国目前主要的电子银行业务开展情况,掌握在线支付的基本流程并能灵活运用各种网络支付工具。逐渐养成自我学习的能力与习惯,以适应电子金融领域不断更新与发展的学科特点。为了有效实现《电子银行》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以泰勒原理为理论基础,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和中心,紧密结合《电子银行》课程特点,构建了基于泰勒原理的《电子银行》课程教学模式。

二、《电子银行》课程内容确定

《电子银行》课程主要包括:银行电子化发展概况、电子银行体系、网上支付与电子货币、银行卡、电子支付系统、网上银行、网上银行业务。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前六部分以讲授为主,以案例分析、讨论和自学为辅,最后一部分以实验和实践为主。本课程共48学时,其中讲授40学时,实验8学时。不同章节的内容特点不同,要求学生掌握的层次也不同,因此,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开发学习潜力,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提高学生独立创新的技能。

三、《电子银行》课程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

1.关注电子银行发展动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电子银行是以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手段来完成各项活动的,因此伴随新技术新理念不断出现,仅以枯燥、乏味、过时的理论进行教学显然不能满足需要。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适时优化《电子银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体系;另一方面,任课教师需要不断地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及时补充、调整教学内容和结构,做到既能保持课程的基本教学宗旨不变,又能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2.坚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是课程的受众,但更是课程的主体。我们认为,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第一,激发学生兴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需要激发和培养的,教师的教学就是为了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材中的很多知识,可以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来掌握;要求学生使用书本知识和网络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指导学生阅读重要著作开展讨论,写出读书笔记,也可以实现课程目标;课堂教学应该与学生的课外学习结合起来,如在《电子银行》课程中涉及自助银行内容之前,就安排学生到实体自助银行去体验基本业务操作,然后在课堂上通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案例来介绍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就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进行讲解和讨论,这样既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又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课堂参与度。在德国的课堂,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学生所要练习的重要能力,课堂发言不仅仅是学生的权利,更是一种义务。允许和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和探索不同的做法,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条件;教学中适当地采用学生讨论的方法,鼓励和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发言,尊重学生的新观点,使得课堂教学变成教师和全体学生共同探索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论坛。例如,对于网上银行的现状、银行卡的应用及金融监管等内容的教学都可以采用这种形式。

3.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使学生主动构建知识、掌握技能“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应从问题开始而不是从结论开始,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进行学习,提倡学中做与做中学,而不是知识的套用,强调以任务为驱动并注意任务的整体性;要求学生面对认知复杂的模拟真实世界的情境,并在复杂的模拟真实情境中完成任务。在电子银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完成一个个递进的任务为线索,让学生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去发现、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自己解决问题,获得较大成就感和自信心。任务作为学习的桥梁,“驱动”学生完成任务的不是教师也不是“任务”,而是学习者本身,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知识,掌握技能,提高素质,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直观多样化展示教学内容多媒体教学可以直观、准确展示图形,还可以辅以文字、音效说明,这样大量节省了板书时间,把教师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真正做到教师易教、学生易学,优化了教学过程,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并可以诱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为实践课的教学打下很坚实的基础。《电子银行》课程教学过程中,笔者针对每一章的内容都设计了多媒体课件,并在每一章的开始都要介绍这一章的知识体系和需要掌握的重点、难点,让学生对这一章的学习有一个直观的印象。然后,通过文字、图片、FLASH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课程内容,通过感受课堂的气氛、观察学生的表情,自然地将启发—解释—深入的教学过程,一步步地贯穿下来。在每一章结束后,再把这一章的主要问题以思考题或讨论题形式提供给学生,以总结所学内容。

5.引入实践教学方法,使学生体会理论应用于实践的乐趣将实践式教学方法运用到《电子银行》教学,不仅是学生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学习活力、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而且能够通过亲身体验深刻理解所学内容。以小组为单位,首先让学生分角色完成相对独立完整的工作任务,如网上银行模拟交易,并分析、研究、解决电子银行、网上支付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其原因,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教师再通过演示方式逐步讲解,用正反两种事例告知学生出错的原因和规避方法;在课后要求学生通过上机作业的形式,进一步督促学生增加模拟实验练习,并鼓励学生与教师探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根据学生感兴趣的方向,将兴趣相同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并由任课教师进行指导,如在实验室作模拟实训、学生亲自办理网上银行业务以及组织学生去校内与校外的实习合作基地进行参观等,使学生对电子银行的业务流程等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