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发展历程范文

时间:2023-08-17 18:14: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信息化发展历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信息化发展历程

篇1

[关键词]工程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SCM系统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8.051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8-00-01

在现代化社会中,工程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已经不单局限于客户、业绩的竞争,很大程度上也是自动化、信息化的竞争。在知识经济时代,工程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经营的成本和效益。然而,在我国很多工程企业当中,粗放式管理的现象仍然存在,信息化程度普遍较低,这对工程建设领域的发展十分不利。对此,应充分认识到工程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把握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更好地促进我国工程领域的进步。

1 工程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在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理论中,当前的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已进入相对成熟的时期,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较为全面,为工程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基础。我国很多工程企业都已引入人事管理系统、业务平台系统、材料管理系统及财务管理系统等信息化管理系统。虽然工程企业管理信息化发展已取得一定进步,但在实际应用中,仍有一些方面不容乐观。

1.1 系统集成度有限

目前,我国已有很多工程企业成功建设和运行了信息化管理系统,同时自主开发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人事管理及材料管理等多种子系统。这些系统的应用,使得工程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效果得到了明显提升,同时也使企业取得了更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在各个不同的系统之间,却没有形成良好的集成效应,很多系统只能完成单独的功能,与其他系统之间,不存在应有的横向联系。这对于工程企业来说,无疑增加了一部分不必要的管理运行成本。

1.2 子系统功能不全面

在我国工程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当中,相应的子系统功能普遍不够完善。例如,在财务管理系统当中,资金预算、资金控制等功能不足。财务管理系统主要包含存货核算、应付管理、总账、固定资产及应收管理等子系统。其主要用于企业日常财务核算、会计信息的对外提供等。然而,在当前的财务管理系统中,预算方面的功能仍较为缺失,需进行优化升级。在控制和管理资金方面,也存在一定不足,没能有效集成贷款追踪管理、资金预算控制、现金流量表及现金追踪管理等功能,难以有效提升资金运转效率。此外,对于细化、深度的信息采集不足,也没能全面支持工程项目的辅助核算管理。

1.3 SCM系统不完善

ERP系统的应用,能有效整合企业内部资源,提高生产和管理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但供应链管理系统管理的是企业所在的供应链,需要对供应链中全部的资源进行整合。而在工程企业当中,主要是对上游供应商进行管理,使采购成本降低,同时确保充足的原材料供应,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行。在ERP系统中,对于这两个系统的应用,前提条件就是SCM的相关管理信息软件。不过,当前很多工程企业对于这一方面的信息化建设,主要集中在报表流程、文档存档等方面,对于上下游企业的管理,仍不够完善。

2 工程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工程企业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软件也在不断更新升级。在此环境下,工程企业的ERP、SCM等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进步。这些管理软件、方法和思想,使得工程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得到了极大提升,实现了对生产力的转化,在工程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中,占据了重要位置。目前,ERP是工程企业管理信息化的主流模式,它推动了我国政府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当前ERP系统和软件的发展已相对成熟,工程企业对于ERP的认识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并在实际应用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不过,对于SCM系统和软件的应用和发展,仍存在一些不足。基于这一问题,在工程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未来发展中,需进一步优化与完善,提高信息管理系统中各个子系统之间的集成程度,使其能够更好地实现综合应用,发挥更好的效果。例如,在财务管理方面,应当以财务管理系统为核心,以全面的资金管理与控制为纽带,建立集成程度较高的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在工程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中,以核心业务为中心,将供应链当作核心竞争力,推动SCM系统的不断完善。对于工程企业来说,项目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SCM系统的发展和整合,将会以客户的实际需求为核心,实现更好的规划与发展。

3 结 语

工程企业是我国当前工程建设领域当中的重要主体,其发展和经营状态,对我国工程事业有着直接影响。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提高工程企业的管理效率与效果,应充分认识到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把握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工程建设领域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杨慧娜.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路径选择及效益评价研究[D].焦作:河南理工大学,2011.

篇2

关键词:JIT;供应商评价;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2-0000-02

Suppliers Evaluate Study of Vehicle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 Under JIT Environment

Zhou Wei1,Chen Honglei2

(1.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Chengdu 610031,China;2.Xidian University,Xi'an 710126,China)

Abstract:By analyzing in-time production vehicl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under development,find manufacturers,suppliers,the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research direction at this stage.Proposed JIT supplier evaluation model and algorithm.

Keywords:JIT;Supplier evaluation;Informatization

引言:准时制生产(Just In Time,简称JIT)起源于日本的丰田生产方式。JIT的核心目标是尽可能地降低库存,实现企业的零库存运行,减少资金占用,降低库存成本,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为了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提高自身产品研发能力,我国各大整车企业迫切需要形成一套整合顺畅的供应商评价与选择体系,保证为其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从而使其活跃于市场。因此,如何科学地评价与选择供应商,形成良好的互动共赢模式,是企业亟待加以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JIT生产方式下整车制造企业信息化发展历程

以上海某整车制造企业信息化发展为例,中国JIT生产方式下整车制造企业信息化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单机操作阶段。通常都是公司内部信息化部门自行开发的基于单机运行的信息管理软件,支持库存收发等基本的管理功能,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库存准确率。

第二阶段是网络化信息管理的初步阶段。该阶段实现了制造商与供应商之间的信息共享,通过对业务流程关键环节(包括采购订单创建及确认,入库确认,库存监控直至生产配送等)的整合,实现了业务处理的网络化、流程化,初步实现了具有JIT特色的供货拉动模式。

第三阶段是网络化信息管理的发展阶段。该阶段进一步将制造商与供应商紧密结合,实现信息化的看板管理,供货拉动模式趋于成熟。研究内容开始转向采购物流环节的评价考核及预测。

我们从上述发展历程不难看出,JIT生产方式下的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现阶段重点是评价考核和数据分析功能的研究实现。据统计,通过降低采购成本来增加利润比增加销售额更为有效[1]。可以看出零部件供应商作为汽车供应链的源头,在采购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供应商评价考核是信息化现阶段最重要的问题。

二、JIT生产方式下的采购模式决定供应商评价模式

JIT生产方式是一种拉动式生产管理模式,主要特点就是采用看板管理的形式,实现在必要时间生产必要数量的必要产品,从而实现库存尽量小并最终达到无库存的终极目标。这就决定了JIT采购模式与传统采购模式具有很大的不同。

准时制生产方式“在必要时间生产必要数量的必要产品”的特点决定了企业对供应商的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制造商根据顾客的订单需求制定生产计划,并向供应商提出生产需求,严格规定需求的数量和时间,供应商根据制造商的订单需求及时生产制造零部件并按时提供给供应商,上一工序与下一工序在生产时间、数量上都达到刚好正好的要求,这样才能大大降低整车制造企业的时间成本和库存成本,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这样就对供应商的按时交货能力、保证产品质量能力、对订单的快速反应能力产生更高的要求。如此JIT生产方式下的制造商对供应商的评价和选择标准也与传统生产模式有很大不同。

三、在JIT环境下的供应商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在JIT环境下的供应商的评价指标体系中,除了要考虑产品质量和交货期以外,供应商潜在的创新和开发能力在供应商评价时应该放在重要的位置[2],其次还有产品价格、供应商服务能力等指标。评价指标可以细分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甚至三级指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生产技术与能力 新产品开发能力

自主生产能力

生产反应能力

生产规模

产品质量 产品合格率

可靠性故障情况

质量保障体系

交货能力 按时交货能力

价格成本 产品价格

采购成本

服务能力 合作态度

供应商名声

市场占有率

表1:JIT环境下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后,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法是将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评价选择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评价指标难以准确量化和统计的问题。将层析分析法与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法结合使用可以排除人为因素带来的影响,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准确。

依据层次分析法原理,对专家进行问卷调查,计算出各指标的单层权重,并把所有问卷的权重数据进行几何加权平均计算。如上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共5个,二级指标13个,每份问卷(共M份问卷)的权重向量为wl=(wl1,wl2,…,wln)T,l=1,2,…,M。则某层i指标(共N个指标)的几何加权平均值为:

i=1,2,…,n

规范化后即得i指标对于所在层的综合权重(假设所在层共n个指标):

i=1,2,…,n

综合权重向量w=(wl,w2,…,wn)T.

对于一级指标,它们的综合权重向量就是对于目标层(供应商评价)的权重系数,对于二级指标,就是其单层权重相对一级指标的权重。由此得出了初始的指标综合权重。

BP算法是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法的算法,特点是能够自学习,图1为神经网络中的一个基本信息处理单元。

图1

Yj表示神经元的输入,它们是其它神经元的输出,Wij表示神经元之间的联接强度即权重,θi表示其阀值.Yi表示Xi经过F(x)激发函数处理后的输出值,它可以作为其它神经元的输入。神经元的这种输入输出关系可表示为:

BP算法模型即为三层这样的神经元组成,Yi即为供应商的各指标评价对一个神经元的输入,经过很多样本的反复训练,对各初始指标权重进行进一步合理化,最终使算法结果达到最优最合理。

小结:将层次分析法与BP算法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BP算法的训练速度,避免局部极小点问题,最终达到排除评价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得到更加客观准确结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梁婷.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评价方法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2009

篇3

【关键词】企业信息系统;运维;模式

一、当前我国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综观国际信息化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从二十世纪六十到八十年代,以公司内部各业务部门为主体,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建立分散独立的信息系统;二是从20世纪80到90年代,以公司级层面为主体,以互联网和跨平台技术为依托,建立公司ERP基本应用的平台;三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深化集团层面的ERP核心功能和扩展应用,逐步建立从生产现场到管理决策的纵向集成的信息体系;四是进入本世纪,结合战略重组/流程改造和新信息技术的流程创新,加强企业竞争力和实现企业转型。客观来看,我国国有大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大部分都处在国际信息化发展的第二、三阶段,与主要国际同类公司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国内大型企业信息化处在的位置,目前,各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正处在重要的转变时期,这个时期横跨3~5年,即由企业内部ERP平台的建设转变为集成统一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的建设;由ERP基本功能的应用转变为ERP持续深化和扩展应用;由以信息系统实施为主转变为信息系统实施和业务管理咨询并重;由以信息系统建设为主转变为信息系统建设提升和运行维护并重。这些都标志着现阶段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中央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企业监管信息系统难以适应企业快速扩张和增强集团控制力的迫切需要;信息化技术标准规范体系基础薄弱,难以适应信息系统集成共享和业务协同的迫切需要等等。

二、企业信息系统运维模式

当前企业信息系统运维的组织机构一般来说管理部门是由公司的信息部来主持,其具体执行一般由三种模式组成:

一般来说的信息系统运维组织由企业信息部、信息系统运维支持中心、各分子公司运维技术团队、外部系统供应商和技术服务商组成,其中以下运维支持中心采用内部人员编制来进行描述。

采用内部人员编制的信息系统运维支持中心各岗位的职责说明和相关的角色要求如下表所示:

篇4

关键词:国有企业;经济;发展;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TP399-C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1-0000-02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Gao Hongxia

(Datong Coal Mine Group Company Electrical Management Office,Datong037003,China)

Abstract:In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China's socialist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s the main forc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has been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to play a vital role in her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related to the basi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as a wholeand therefore one of how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central file.As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in the economic operation of China's state-owned enterprises came to the stage of a higher level,this paper introduces and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Keywords:State-owned enterprises;Economy;Development;Information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那么信息化发展到底怎样来推动国有企业的发展呢?下面就由笔者简要介绍信息化发展在国企发展中的应用。

一、信息化发展前的国有企业发展背景

国有企业经常高价引进新技术,使其在硬件设备及工艺技术上得到不断提升,但也由于相应的操作技术水平和企业管理技术水平的不足,导致难以实现同步的提高,造成生产成本高、能耗物消耗过大,企业经济效益低,阻碍了整个企业的发展和进步。通过的存在问题的剖析发现,我国国有企业和发达国家之间一个很明显的差距体现在计算机设备、网络覆盖面和软件应用等方面。因此其主要矛盾不在硬件,而是信息技术总和应用水平上。如石化企业,国外公司不仅主要炼油装置都已普及了先进的控制技术,而且已形成了控制和管理一体化集成的总和经营管理模式。当前电子商务正在迅猛发展,由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拓展到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和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

回顾过去,我国企业的信息管理模式大多数都是以分散的部门式。纵向各专线的管理信息系统基本上都是各自开发的,各自有一套独立的系统,数据不能共享和集成,常常都表现出管理混乱,部门冗余严重等情况;加上企业各事业部也都是运行各自建设开发的信息系统,部门之间协调管理都存在相应的问题,导致软硬件平台严重不一致,企业或公司层面获取信息效率低,经济行为效率不足。下面从二个方面介绍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结构层次多

从组织结构上看,其层次过多,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为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改善业务流程以适应未来竞争的需要,现代企业的组织结构都已经逐步向以业务流程为中心的扁平化方向发展。但尽管经过了事业部制改革,企业组织结构依然是以权利分层,以职能分部门的金字塔式结构,其决策过程长,市场反应慢。工作流程一长,管理职能定位就不够明确和统一:人员冗余,流程过于复杂,没有有效的措施控制工作流程中的每个环节的效益。而且因其新产品开发而难以跟上于市场节奏,另外物资供应渠道不够直接,常常导致库存积压。

(二)基础管理模式

总是从基层或外单位挖掘较好的管理方式,其修改方式都是“西医”疗法,并没有系统性的统一规划,从整体上调整和完善。各事业部或甚至下属各装置、车间和部门之间的管理方式不能相融,各有所长但各有不同。

上述情况都由于信息化不彻底,无法集中统一管理或信息资源的共享,从而阻碍了公司的发展。

二、信息化发展中的国有企业新变化

(一)企业信息化发展历程

我国企业信息化前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是分散的,其发展过程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

1.部门信息管理没有管理相应信息系统的策略,无总体规划,只是初步有了计算机管理的观念。

2.建立企业级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总体系统策略规划。

3.建立基于INTERNET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还有以客户为中心的电子商务系统,建立了客户关系管理应用。

(二)企业信息化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基本上都处于信息化发展的第三阶段,而针对过去企业的分散式信息系统管理所造成的问题,我们的确需要建设以ERP为核心的企业级集成化的信息系统。“十五”信息化建设基本方针便提出加快建设基于主干网络建设以生产和管理的信息系统为了突破口的信息化建设步伐。

ERP即企业资源计划,是90年代初期由美国加特纳公司首先提出的,它是基于物料需求计划(MRP)及制造资源计划(MRPⅡ)发展成的更高层次的管理模式。EPP在管理思想上是将企业流程当作一个紧密连接的供应链,包括供应商、生产工厂、分销网络及客户等。管理供需链上所有环节,以加速企业的信息流量和流速,加快反应速率,改善决策品质,并可以从管理深度上为企业提供更丰富的功能和工具。当然这种信息系统是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的,用系统化或集成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和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所需的管理平台。

(三)信息化的企业管理模式转型

首先,企业信息化推动了企业内部管理模式的信息化转型。企业信息化的过程实际就是管理的过程,它把信息技术应用到企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等领域中,从而不断提高信息资源开发效率,也加快了获取信息经济效益的过程。信息技术的大量采用改进和强化了企业人员流、物资流、资金流及信息流的集成管理,强烈地冲击了企业过去原有的经营思想和管理模式,因此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内部管理模式的信息化转型就是要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来传统的生产模式和管理模式进行智能化和数字化的革新,同时在此基础上全面引进ERP系统,进而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管理效率。

其次,通过ERP在企业发展中的应用推动了企业固有管理模式的转型。组织结构上减少了层次,使企业组织结构由金字塔式向扁平化方向发展,从而缩短了决策过程,加快了市场反应速度;同时也缩短了工作流程,明确和统一了各环节职能的定位,有效地控制了每个环节的工作质量和效率,进而缩短了新产品的开发周期。基础管理模式上有了系统性的统一规划,使整个企业上而下、强制推行了统一的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

(四)ERP对管理模式的改造

大部分国有企业或大型非国有企业在实际应用中立足于深化改革和创新管理,已经把ERP的应用与现代化管理思想和方针紧密结合起来,并把ERP作为企业信息化发展建设的核心组分。因为ERP的优势不单在于建立一套信息化管理系统,更脊髓部分就是它通过业务、组织和管理上的重组为企业注入今世界上最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所以ERP是对企业管理全方位的变革。

ERP实施的首要条件是要求业务流程重组,它强调的改造对象和中心是以业务流程,目标是满足客户的要求,对原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彻底性的再设计,进而利用先的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及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最大程度地实现技术上和功能集成和管理上的职能集成,由传统的职能型组织结构变革为全新的过程型组织机构,以改善企业经营成本、质量、效率和服务等方面。ERP的重组模式为:将权利分层为中心、以职能分部门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变革为按业务流程划分部门的扁平式组织结构。

三、结语

在这个信息时代里,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因此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首当其冲的战略任务。对于国有企业而言,信息化发展之路是在新世纪里取得竞争优势的法宝,换句话说,没有信息化就等于失去了竞争力,失去了未来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于学奎.信息化是企业生存和振兴之路[J].宁夏机械,2004,1

[2]刘雁冰,李薇.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打造信息化企业[J].航空制造技术,2010,3

篇5

一、企业信息化的内涵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在生产和经营、管理和决策、研究和开发、市场和销售等各个方面全面应用信息技术,建设应用系统和网络,通过对信息和知识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调整或重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业务模式,服务企业发展目标,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过程。

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的管理和先进的信息技术密切联系,有着丰富而复杂的内涵,简要地说,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企业信息化是一个覆盖整个企业的庞大系统工程,从材料的采购到生产、销售,从研究开发到高层决策,无一不是企业信息化所涉及的领域,即企业信息化是一个涉及企业方方面面的大型系统工程。

2.企业信息化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①全面应用信息技术,建设应用系统和网络;②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③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和业务模式。企业信息化必须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信息资源的开发,以至调整业务模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决策的质量、加快对外部变化的反应,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企业信息化的目标非常明确:提高企业竞争力,为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服务。企业信息化不是为了装点门面,也不是新技术的实验场。它是企业整体战略中的一部分,与企业所有的目标结合为一体。

二、企业信息化的结构分析

1.在企业信息化的三个构成内容中,信息技术是企业信息化的前提条件。自计算机诞生以来,信息技术得到了高速发展,主要包括:网络设施、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自动控制技术、自动存储技术、自动运输设备、自动输入设备以及各种辅助设备和大量软件等。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给我们实施企业信息化提供了更多的工具和丰富的手段。合理地采用信息技术,为企业建立一个安全高效的信息平台,让企业的各种信息得到及时的反映和正确的处理,是企业信息化成功的先决条件和有力保证。

2.信息是基础。曾认为,采用信息技术越先进的企业,其企业信息化也越好,现在看来这个观点过于片面。对企业的各项战略目标和未来发展直接产生影响的其实是信息,因此,能否为各个信息使用者提供完整、正确、及时、适用的信息,是企业能够正确处理生产经营中的各项问题,以及能否正确估计形势和判断未来的基础。而信息能否满足完整性、正确性、及时性、适用性(以下简称“四性”)也成为企业建设信息化成果的主要评价标准。

3.企业信息化能否取得成功,还取决于企业信息化的出发点。根据一些实施案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因为某项技术的先进,而实施企业信息化,其成功的几率将非常小;因为管理出现了问题或瓶颈,需要采用信息化来解决问题,其成功的几率将比较大。两种不同的出发点,代表了企业实施企业信息化的决心有多大。以管理作为出发点,企业进行改革的力度将比较大,遇到困难时,也不会轻易退缩。同时,也表示企业追求的目标,不仅仅是采用新技术、提高工作效率,而是必须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将管理水平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面。所以,管理既是企业信息化的动力,又是其归宿。

三、我国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状况

我国的企业信息化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企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与世界经济的接轨,许多企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开展本企业的信息化工作,使我国的企业信息化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

根据1999年对我国100家大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调查显示,这100家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累计投入了300亿元,这与国外发达国家的企业比较也许还很少,但与我国1999年以前的情况比较,还是有了较大的改善。进入21世纪,我国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开始从大型企业走向中型企业,甚至是一些小型企业。通过各个省市的企业信息化调研报告可以看出,目前实施企业信息化的企业数量以及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投资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伴随着竞争的加剧,提高企业竞争力,建设企业信息化,显得越来越迫切和必要。

四、企业信息化赋予会计电算化新的使命

会计电算化是对应用电子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的通俗名称,是“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的代名词。另外,也将会计电算化称为“电算会计”、“电子数据处理会计”等。

实际上,会计电算化就是利用计算机作为运算工具,融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及会计理论和方法于一体,实现会计数据的记录、计算、分析、预测,为核算、考核、控制和规划再生产过程提供经济信息。随着我国企业信息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会计电算化提出了以下新的要求:

1.会计电算化必须实现整个企业的财务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而仅仅对会计实施电算化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各方对财务信息的需求,会计电算化必须覆盖整个企业的财务流,成为企业的财务信息处理的中心。

2.会计电算化必须服务于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与企业信息化系统有机结合。企业信息化涉及诸多的信息系统,为了取得全面的财务信息和财务相关信息,要求会计电算化系统与企业其他信息系统保持一致,实现财务信息与企业的其他信息无缝连接,融为一体,构成企业的信息基础。

3.会计电算化必须加强信息的处理,使财务信息全面满足“四性”。作为企业信息化成果的主要评价标准,“四性”也是对财务信息的要求。所以,强化会计电算化对财务信息的处理、加工能力,使财务信息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各个方面的需求,也就成为了会计电算化所追求的目标。

五、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电算化保持了一种高速发展的态势,究其原因在于会计电算化有其独特的优势:一是会计工作是一个企业日常经营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会计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二是国家对会计软件市场进行了规范,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使得会计软件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三是会计电算化需要的投入较低,其硬件方面主要需要的是计算机、网络设施以及一些辅助设备。投资基本保持在几十万元左右,绝大多数企业都能承受。

在这些有利的条件下,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具体地说,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发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起步阶段(1982年以前):我国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1958年,从那时起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主要是用于科学技术工作。在这一阶段中,主要是进行一些探索和试验。

2.推广应用阶段(1983年到1988年):从20世纪80年代起,由于微型计算机的出现,使计算机技术得以普及。据财政部对全国3万多家单位的调查表明,至1988年3月,已有14%的单位开展了会计电算化工作。

3.普及提高阶段(1988年到现在):一些行业主管部门通过组织开发通用会计软件,减少了开发费用,同时也加快了会计电算化的进程。与此同时,一些商品化会计软件公司也纷纷建立,逐步形成了商品化会计软件市场。

六、会计电算化面临的问题

会计电算化虽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以下许多问题:

1.覆盖范围太小。通过对会计电算化的分析可以看出,会计电算化主要是在会计工作中使用计算机技术,即会计数据的计算机化。其处理的对象是会计数据,其处理的范围基本上局限于会计部门内部。而财务信息遍布整个企业,涉及企业中许多相关部门,如采购部门、人力资源部门、销售部门、生产部门、运输部门等。正是这些部门,构成了企业财务信息的产生、传递和变化的过程。会计部门只是财务信息的最后处理者,会计电算化也只是对已经形成的财务信息进行计算机处理,满足企业对财务信息的需求。

2.会计电算化容易成为信息孤岛。许多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后,企业信息化工作就处于停顿状态,没有及时开展其他系统的建设。如:服务于生产的制造系统、服务于仓储的自动存储系统、服务于管理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服务于决策的决策支持系统等。有的企业虽然也在开展其他系统的建设工作,但由于缺乏整体的规划,没有用企业信息化的观点来统一指挥信息化工作,造成各个系统与会计电算化系统之间数据格式不统一和不一致,使会计电算化必须采用手工辅助的办法与外界交流,其信息化的作用也大大降低。!

3.理论落后于技术。由于在一段时期内,我国信息化工作偏重于技术,造成理论研究相对比较落后,会计电算化领域也不例外。很多企业是满怀期望开始实施会计电算化的,最后却失望地收场。有一些是取得的结果远远低于预期的效果,没有起到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有一些是采用会计电算化后并没有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还有一些干脆就是全面失败,整个系统全部放弃,仍然采用手工工作。这其中的原因虽然很多,但理论的缺乏却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会计电算化建设至今,理论界很少提出过对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的指导性方法,也很少就企业实施过程中会计部门的改革、流程的规划、人员职责的变迁、岗位的设置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企业会计电算化后制度的建设也停留在一些大框架内,对企业而言缺少实际意义。

七、会计电算化的未来

综上所述,会计电算化已经发展到一个历史性阶段。为了适应新的环境,满足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需求,会计电算化必须进行改革,融入整个企业信息化中,成为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中流砥柱。笔者认为,会计电算化应作以下几个方面的改变:

1.会计电算化应扩展为财务信息化。企业信息化要求整个企业的财务信息现代化,而仅仅在会计部门采用电算化是无法达到这个要求的,会计电算化的定义与功能必须改变和扩大,才能真正实现这个目标。有的文章提出了会计信息化的概念,笔者认为,这还不够,必须打破“会计”的范围,会计电算化才能达到新的高度。会计电算化应转变为财务信息化,即在企业整个财务信息中,使用计算机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与信息化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对财务信息进行充分的利用和开发,真正实现财务信息的完整性、正确性、及时性、适用性,服务于企业发展目标,提高企业竞争力。

2.加强理论研究。会计电算化理论研究一直落后于技术的发展,究其原因,与会计电算化自身不无关系。会计电算化主要是在会计工作中运用计算机技术,即在手工的模式下,用计算机改变处理的手段。所以对技术的需求必然大于对管理的要求,而理论方面也是依附于手工会计理论的发展。而财务信息化不仅需要技术,更注重技术、信息、管理的结合,理论方面的研究显得更为迫切。如各种类型企业实施财务信息化的基本模式探讨、财务信息化与企业组织结构的关系、企业财务流程对财务信息化的影响、财务信息化下管理体制的变革、财务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的关系等。这些都是影响企业财务信息化乃至决定企业信息化能否成功的关键。由此可见,理论研究必须加强、加快,为财务信息化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将是未来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3.大力发展财务管理软件。从各个财务软件公司最新的软件版本可以看出,这一点其实已经开始进行。以金蝶软件为例,2000年的金蝶软件V6.3版本中,还是以账务模块为核心,以凭证的输入、账簿的处理等以核算为主的功能。到2002年的K/3系列,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增加了采购、销售、库存、固定资产、工资、应收应付等覆盖企业各个方面工作的模块,而且还加入了大量的管理功能,为企业提供了与经营决策相关的财务信息。财务软件的发展和成熟,为财务信息化提供了技术基础,同时,也提醒我们必须加快对信息和管理方面的研究。

篇6

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开放程度和市场化进程的日益深化,对于我国企业尤其是外向型企业而言,品牌竞争力的发展业已成为其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贸易繁华背后的危机

中国外向型企业商品出口的发展历程

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中国企业所生产商品的出口额呈现出持续快速的增长态势。商品出口额从1978年的97.5亿美元上升到2005年的7620亿美元。

中国外向型企业商品出口的现状

2005年我国货物进出口额、出口额和进口额世界排名均为第三,已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全年进出口总额达142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2%。其中,出口7620亿美元,增长28.4%;

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美国人一天24小时,从起床的闹铃、上班的公交包、吃饭的桌椅、旅游的休闲鞋、孩子的玩具到睡觉的拖鞋睡衣,“Made in china”的标签随处可见。

“制造大国”并不等于“制造强国”。

虽然我国自改革开放尤其是加入WTO以来在出口贸易领域取得如此快速的发展,但是在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2004至2005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中,中国却仅排名第44位。在世界名牌之林,中国的进步十分缓慢:2005年8月,美国《商业周刊》刊登的2005年度“全球品牌100强”榜单中,中国品牌仍无一上榜。

由于没有名牌,中国制造业在世界工业格局分工中处于第三级(美国垄断标准和规则、日本垄断技术、中国从事加工)。同样的材料消耗,最后生产出来的价值量,中国只有发达国家的1/4到1/6。中国从钢铁、石化、汽车到纺织业、日用消费品等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品牌危机。难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纳什如是说:“我们只知道中国的产品,却不认识中国的公司”。

品牌竞争力提升对策

虽然我国出口额巨大,但是由于我国出口商品自主品牌少之可怜,品牌竞争力和国外知名品牌差距甚远,是无可争议的品牌弱国,国家的综合竞争力也因此大打折扣。要想在国际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下去,必须适应品牌竞争时代的要求,努力提升自己的品牌竞争力,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塑造企业正确的品牌观念,加强品牌的保护意识。

第一、改变以产品为重点的旧观念,建立以市场和用户为中心的品牌新观念,使企业采用市场经营的方法,以满足用户需要来获取利润作为企业目标,进而确立正确的经营思想。

第二、在企业内部建立专门的品牌管理机构和保护组织,使品牌从形象塑造到品牌文化的传播再到品牌的保护都在一个专业规范的流程下进行,加强品牌在境外的注册工作,使名牌产品获得法律的保护,对于自己的民族品牌,特别是市场知名度高、前景好的名牌决不能在与外商的合资过程中轻易放弃。

第三、要多学习、借鉴国外著名企业的品牌观念经营模式,善于借助专业机构对市场的灵敏和经验来架起品牌与消费者之间沟通的桥梁。

加速改革企业传统管理模式,运用学习型组织理念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

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效运行必须依靠现代管理模式的推进,建立企业现代管理模式是增强企业品牌竞争力不可或缺的途径。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二、通过减少企业的管理层次建立扁平化管理模式,使企业管理实现由金字塔型向扁平化的转变。

第三、必须尽快完善职业经理人市场,实现企业管理层招聘制。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技进步,提升品牌技术竞争力

因此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企业科技进步,是品牌竞争力提升的源泉。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企业应建立促进技术进步的管理体制和配套政策,设立自己的研发中心并保持其独立性,创造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

第二、企业必须把技术开发建立在以市场顾客需求为导向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技术路线,通过技术发明、革新、合作以及引进来实现创新目标。

第三、加强企业与相关高校和国内外科研机构的联系,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联盟。

第四、科技进步的关键在于人才,因此企业应把招聘、引进人才放在重要的位置,同时必须完善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使企业能够留得住核心技术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电子商务

第一、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与推动作用,积极营造企业信息化建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二、以大企业为发展和应用电子商务的先锋。先实现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电子化,通过互联网将企业的上家(供应商)和下家(销售商)联为一体,建立网上采购系统。

第三、对于企业规模受到限制的广大中小企业,可以借助中介网站(如目前国内著名的阿里巴巴电子商务网站)作为电子商务的切入点,逐步实现网上交易。

第四、建立企业信息化管理、运行以及人才培训机制,为企业信息化发展提供组织保障,提高信息化水平与效率,进而跟进全球网络信息化体系,使之与国际同步。营造深厚、开放性的品牌文化是企业品牌竞争力提升的核心

第一、在品牌设计上要学习和借鉴国外名牌,做到简洁醒目,易识记、易传诵,使品牌具有吸引力和亲合力。如McDonald、Microsoft、IBM等都是非常简洁明亮的品牌。

第二、把品牌中融入的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放在世界文化中去培育,用自己的品牌文化去培养他国的消费观念,为企业品牌打人国外市场奠定文化基础。

第三、在品牌策划上,应在充分认识和理解当地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品牌的价值理念、形象和广告策划,在广告中注入更多的当地文化意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当地消费者对品牌的好感和忠诚。

第四、加强品牌资产的维护和充实,以顾客的需求为导向,在产品、质量、服务、人员等方面超越顾客的预期,提供切合顾客潜在心理期望的服务,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

与国际接轨,加强政府的指导和推动作用,改善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

第一、政府要培育和扶持本国品牌的市场基础,加深对WTO规则的认识和有效运用,使企业能够最大化地利用规则所带来的契机。

第二、政府应完善各项行政管理制度和措施,对恶意的地方保护主义和地方封闭行为做到严惩不贷;同时通过国家品牌战略保护性法律法规的完善和严格执行,发挥政府与民间机构的协作,对假冒伪劣商品、走私倾销商品和侵权行为加大打击力度。

第三、由政府主导国家品牌计划,在合理运用产业要素变动和经济地理变迁的有利因素的同时,尽可能多地纳入生产要素的全球化配置体系,重点扶持几个优势产业、优势地区,加快形成产业集群的步伐,实现我国产业集群的重点突破。

第四、建立国家品牌推广机制,设立国家品牌推广基金,扶持几个重点产业品牌、区域品牌、集群品牌,对那些在国际上突出表现的企业给予重奖以及在税收和融资等方面的优惠。

篇7

关键词:诺兰阶段模型 制造企业 信息化建设

一、诺兰阶段模型介绍

企业信息化涉及到企业的各个方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般要经历从初装到不断成熟的成长过程。美国管理信息系统专家诺兰1973年总结了这一规律,并于1980年进一步完善,提出了著名的信息系统进化的阶段模型,即诺兰模型。

诺兰认为,任何组织由手工信息系统向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发展时,都存在着一条客观的发展道路和规律。他将信息系统的发展道路划分以下为六个阶段,任何组织都必须从一个阶段发展到下一个阶段,不能跳跃式发展。

1、初装阶段

初装阶段是指企业购置第一台计算机,进行简单的单项信息处理的阶段。这一阶段企业个别部门引入计算机,起一种宣传、启蒙作用,各级管理人员对有关信息技术设备及软件系统,从不了解到有点了解。

2、蔓延阶段

蔓延阶段是指随着计算机应用初见成效,信息系统从少数部门扩展到多数部门,企业内部其它部门也纷纷开始购置信息化软、硬件系统。但这一阶段出现盲目购机开发或购买软件,甚至互相攀比的现象,同时还出现了数据冗余、不一致、难以共享等问题。

3、控制阶段

企业内部各部门纷纷购置信息技术设备及软件系统,计算机数量超出控制范围。企业高层用投入产出优化法则来审视系统的应用,发现在这方面投资不断增加,但回收却不理想。同时随着应用经验逐渐丰富,客观上也要求加强组织协调,于是出现了对整个企业系统建设进行统筹规划的行为。

4、集成阶段

在这个阶段,一些职能系统内部已实现网络化如财务系统等。由于在建立各个业务子系统时,缺乏系统性的规划,企业中形成很多“信息孤岛”。因此,为使各子系统集成得以顺利实现,从组织其他部门独立出来的信息管理部门努力把内部不同的计算中心和处理中心统一在一个系统中进行管理,使人、财、物等资源信息能在企业集成共享。

5、数据管理阶段

企业高层意识到信息战略的重要作用,高标准、大力度地加强管理信息化工作。企业不仅制定了整体解决的信息化方案和步骤,而且选定了统一的数据库平台、数据管理体系和信息管理平台从而真正地做到了对数据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应用。

6、成熟阶段

成熟阶段是指企业除了将包括人力资源、生产制造、财务、研发设计等方面的信息集成以外,还进一步通过电子商务与企业外部资源结合并对企业管理模式进行创新。该阶段,企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完备,管理人员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较强,因此企业能够对自身的经营战略、业务流程、生产过程和组织结构进行优化重组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

二、k公司信息化建设及现状

k公司是一家典型的制造企业,成立于1995年,其前身曾为密封行业国家最早进行技术引进的八家企业之一,且是国内该行业第一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的企业,现为q市高新技术企业。k公司信息化工作开始较早,但因受当时许多因素的制约,诸如硬件系统昂贵且性能不高、软件系统功能有限且不成熟、在信息化方面缺经验及人才等,所以当时的信息化基本停留在初级应用的层面。

k公司信息化过程大致如下:上世纪90年代中期便在财务部门最早使用计算机,最初仅用来做一些基本统计工作;2000年6月开始第一次实施erp,主要是在财务部门实现从手工账向软件记账的过渡,同时在另一套系统中实施了进销存;2000年9月到2002年3月,公司的信息化实施人员,对初次实施中的不足进行总结,进行了部分流程改造。2002年3月到6月,重新组织实施了erp系统,内容包括生产管理(mrpii)、进销存、固定资产、质量管理、人事工资等模块。在erp稳步发展的基础上,于2003年到2005年实施了pdm系统、部分设备的现场数据采集系统(fms),这两个系统和erp集成,创造了橡胶密封制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简称mf-plm)。在plm的基础上进行丰富和完善,从2005年3月到2006年7月实施了橡胶配方智能分析系统和电子称量系统。2006年8月到2007年底,对oa重新规划和实施,同时建立起了电子邮件系统。2008年到2009年10月,对原有的各种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和升级,淘汰掉一些不适应企业发展的,在企业内部进行流程优化和重整。2009年10月至今,通过重新选型,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sap系统,实现企业信息系统的整合。

公司通过实施信息化,提高了管理水平和效益,也使企业有了飞跃式的发展。2003年获得“q市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首批示范单位、“山东省信息技术应用示范企业”。公司开发的“橡胶密封制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曾获山东省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q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三、k公司信息化建设所处阶段分析

随着k公司战略的调整,公司组织架构由单一主体向事业部、集团化方向发展,市场策略向细分市场延伸,各业务单元成为细分行业“隐形冠军”的目标也被列入了公司的经营大纲,但与公司业务流程相对应的erp系统的运行却显得力不从心,管理者最新的管理思想已不能通过现有系统落地。

公司第一次实施信息化的时候,业务、财务分属两套系统,无法集成,暴露出了信息化运行的弊端。具体表现在:产成品库存数量大,周转率低,统计准确度低,成本核算精度不高;生产周期、产能不均衡,无法高效匹配客户订单;数据的真实度、及时率和准确率难以有效支持经营及战略决策。

经过sap系统实施后几个月的运行,k公司erp项目效果已经显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加强了财务在各业务环节的监督、控制职能,强化了财务的计划、分析功能,从而为领导提供了有力的决策支持;成本分析更加精确,可以找出成本控制的瓶颈,并指导销售价格的制定;有效降低库存,减少了呆滞品和超期商品,减少资金占用;均衡产能、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交货及时率和客户订单匹配率;实现基础数据的集中,为集团运营管控提供基础。

从k公司信息化发展过程来看,走过了诺兰模型的初装、蔓延、控制、集成阶段,目前基本已实现数据管理,并逐步走向成熟,它的发展历程严格践行了诺兰模型,也证明了模型的科学性。伴随着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实现了“以信息化为手段,实现传统企业的改造”,使企业逐步摆脱了粗放管理所带来的库存积压严重、产品成本高、对市场反映迟钝、财务状况不佳等各种困扰,并成功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四、制造企业信息化未来的发展方向

诺兰模型总结了发达国家信息系统发展的经验和规律,一般认为模型中的各阶段是不能跳越的。因此,无论在确定开发mis的策略,或在制定mis规划时,都应首先明确本单位当前处于哪一阶段,进而根据该阶段特征来指导mis建设。

目前国内大型企业进入诺兰模型第四阶段晚期或第五阶段早期;中小企业有1%-2%进入第四阶段,约40%进入第三阶段,大多数中小企业还处在第一或第二阶段。诺兰模型说明,信息资源整合是信息化建设必经途径,是信息资源充分利用的基础。

制造企业在信息化实施中公认是最难的,在具体实施时,企业应该充分认识自己属于上述模型中的哪一阶段,然后从自己所属的那个阶没开始进行信息化建设,不必重新再做前面的工作。我们还可以结合企业发展的战略,根据诺兰模型来区分哪些属发展中正常出现的问题,哪些属异常问题,从而早作准备、采取适当措施以减缓甚至克服可以预见的一些问题,并努力促进下一阶段的早日到来。

参考文献:

[1]蒋丽斌.税务信息化发展的问题及对策探讨.财务与金融, 2009(5):81-85

篇8

一、西方发达国家金融信息化发展的历程和主要特点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发达国家开始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金融业,拉开了金融信息化的序幕。金融信息化大体经历了脱机批处理阶段、联机实时处理阶段、经营管理信息化阶段、业务集成和决策智能化四个发展阶段。到二十一世纪,金融信息化已经步入创新阶段。西方发达国家金融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经历了从初始的支持金融业务、到运作金融业务、再到改造金融业务的过程,信息技术已成为金融业发展和创新的重要因素。金融信息化极大地提高了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和的能力,成为金融市场的交易物质和技术基础。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低成本的网络交易正在逐步替代传统的交易方式,投资者无论身处何地,都可以上网同步进行金融交易。互联网日益成为世界金融市场运作的中枢,全球金融市场也被更紧密地联系起来,金融信息化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纵观西方发达国家金融信息化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以下主要特点。

1、信息技术使用面广,业务成本大幅降低。自1958年第一台计算机进入美洲银行以来,发达国家的金融业便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以惊人的速度推动着金融业务的电子化进程。这些大银行不惜花费大量的资金更新主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积极大胆地采用最新的计算机产品,采用最新的软件技术。这些设备和技术的普及不仅降低了金融业务的服务成本,而且大大提高了其服务质量,从根本上改变了金融业务的处理手段,开拓了新的业务领域。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美国网络银行交易量占银行交易总量的一半左右。

2、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安全保密性增强。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大规模的网络信息系统中有一个标准化的结账规则体系,各类软、硬件方面都配有安全保障措施,如主机系统、通信系统的硬件备份、软件加密等,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各类不安全因素,为金融部门和消费者的信息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业务高效处理,服务日益完善。为了更加及时、高效的处理金融部门间频繁交易的支票、汇票等转账结算业务,发达国家实力雄厚的大型金融部门纷纷建立统一的、标准化的资金清算体系,以实现快速、安全的资金清算。如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资金转账系统(FEDWIRE)、日本银行金融网络系统(BOJ—NET)、美国清算所同业支付系统(CHIPS)、环球金融通信网(SWIFT)等,这些系统的建立不仅降低了交易成本,而且通过创新还能为客户提供各种新的金融服务,包括金融机构与企业客户建立的企业银行、金融机构与社会大众建立的电话银行、家庭银行等,通过各类终端为客户提供各类周详、多样的金融服务。

4、积极利用先进技术、不断进行业务创新。以美国的商业银行电子化进程为例,每隔十年左右的时间,信息技术就会在高层次上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和游戏规则进行重构。最近一二十年,信息技术的发展与金融业务创新之间的联系更是日趋紧密。考察一些西方的典型金融机构就会发现,他们往往通过信息技术探索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或者提供新的服务内容,以此来实现金融创新。金融创新已成为体现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而95%的金融创新都高度依赖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可帮助分析复杂金融产品的定价并进行风险管理,使这些产品之间的交易成为可能。

二、我国金融信息化发展现状

我国金融信息化发展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已基本形成了一个全国范围内的金融电子化服务体系。尽管我国的金融信息化发展起步晚于西方发达国家,但是由于处于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中,我国的金融信息化发展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起步到现在,我国已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基于信息技术的金融服务体系,已经基本完成了电子化建设,实现了各项业务的自动化处理和自动化的办公环境,促进了管理和决策的信息化,已建立了包括财务管理、物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在内的机构内部资源管理系统。在银行业方面,建成了人民银行覆盖全国所有地市中心支行的电视会议系统、电子公文传输系统、电子邮件系统,提高了央行的办公效率,在国务院各部委中率先实现了经网络传送机密红头文件;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基本实现全国联网。在保险业方面,保险业电子化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迄今为止,全国近万个保险机构安装了高效运行的计算机系统,各类保险业务已实现上机处理,日处理量达到数十万笔。在证券业方面,证券业电子化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证券业电子化建设以沪、深两市证券交易所的成立为标志,启动了证券业的信息化建设,经过准实时行情发送、无纸化托管、计算机自动撮合和异地交易中心联网等几个阶段,现已进入到全程电子化交易模式,无纸化电子交易已在全国各地的证券营业部推广使用。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功能、开放的金融信息化体系,这为我国金融业实现由“电子化”向“信息化”转变,全面实现金融信息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我国金融信息化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国内信息技术企业的发展还不能达到金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高要求。中国农业银行软件开发中心副总经理叶又升曾经说:“据粗略估计,我国银行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每年都达上百亿元。其中,只有三分之一由国内厂商获得,其余的三分之二都被国外厂商拿去了”。从近些年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历程来看,一个制约着我国金融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人才的缺乏。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例,西方国家金融业中的信息技术精英都被列为公司的核心团队,其聘任、地位、薪酬、权限等各方面都远远高于同级别的其他人员。更有特点的是,在很多大金融集团里,如美国的citybankofNewYork、英国的HSBCholdings、法国的BNPParibas等,其信息技术体系实行的都是单列的垂直管理,人、财、物由集团科技部统一招聘、统一分配、统一规划,以保证信息系统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和高度安全性。人才是发展经济的根本,甚至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根本。对于在金融业中占据特殊地位的金融信息化建设而言,人才建设尤为重要。这里所说的人才不是普通的金融人才,而是专门从事金融创新的人才。经过三十多年的金融信息化发展,我国金融业已培养了一批精通信息技术的人才队伍,并在不断完善信息技术人才的管理制度。但现有的人才储备和人才机制尚不足以支持金融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我们需要的专门人才———“金融工程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金融基础理论知识,还应具备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基本技能,如数学计算与统计分析技能、构建模型和模拟实际问题的技能、运用计算机和远程通讯技术处理信息的技能,以及开发或使用相关软件技术的能力等。我国金融创新人才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金融业创新的发展,因此要发展金融创新,就要培养金融创新的专业人才。

三、我国金融信息化未来发展趋势

金融信息化发展趋势是随着金融发展趋势递进的,而金融发展趋势又是在金融与信息技术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其中,具有重大意义的变化趋势是:跨国经营和混业经营成为金融业的主流模式,而信息技术成为影响现代金融发展的关键要素;客户需求主导着金融服务业的市场走向;风险管理是金融管理的核心;创新则是金融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金融信息化发展历程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我国金融信息化未来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度重视金融信息化的影响,充分挖掘现有信息系统的价值。据美国银行业统计,1986—2002年,美国平均每年有13家大银行利用信息技术来实施再造计划,银行再造之后的平均资产收益率和资本收益率分别从原来的1%和14%上升到1.8%和25%,而平均的成本收益比从63%下降到40%~50%,信息技术对金融的重要作用已经从后台支持上升到了前台创造利润。国内银行信息化建设推进很快,在注重新项目建设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对现有信息系统的充分利用,深度挖掘和发挥现有系统价值。

2、从运用信息技术来单纯地保存和处理数据转向直接面对顾客提供多方面服务。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银行业零售业务的发展,直接面对顾客的顾客服务型信息处理系统在银行业信息化过程中日渐突出。目前,西方银行业通行的信息处理系统主要有大型通用型信息处理系统和顾客服务型信息处理系统两种类别,但是后者已呈现出逐渐取代前者的势头。大型通用型信息处理系统是比较传统的信息处理系统,主要功能是进行数据的保存与处理,主要应用于账户管理方面,已不能适应银行业中激烈的服务竞争潮流,正在逐渐被淘汰。

篇9

[关键词] 信息系统评价;DEA模型;权重约束

[中图分类号] F2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6)11-0143-03

[作者简介] 何文成,中南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广东省珠海市发展和改革局干部,研究方向为企业经济。

(广东 珠海 519000)

一、引言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这是十六大提出的发展战略。2006年3月公布的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再次明确,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提高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2005年11月3日,总理在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指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重要力量。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按照走新兴工业化道路要求,制定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年5月中央正式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国的现代化目标已经不是简单的实现西方60/70年代的工业化,而是信息化,数字化为基本特征的后工业化国家。企业是社会的经济细胞,国家的国民经济基础,实现国家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的前提必须是推进企业全面信息化,用信息技术手段去改造传统产业,使其焕发新的活力。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指企业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一系列现代化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无论在制造业企业还是服务业企业,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对企业的生产效率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并且具有不可替代的四大功能:操作功能、交易功能、决策功能、监督功能,它们是保障企业获得和维持竞争优势的基础。

作为单个企业来说,无力在短时间内改变产业的格局,但是可以通过建立企业内部简单易行的信息化管理机制来避免信息化建设中的失误。而从运作成本和效益来说,最直接的方法莫过于建立一套信息系统的价值评价体系,从信息系统为企业带来效益和效率的角度去选择产品、评估价值、评价应用成果,并通过评价结果的分析持续改进信息系统在企业运营中地位和功效。由于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行业的不同、企业规模的不同、建设阶段的不同都会带来不同的建设需求。与传统的建设项目评估相比,由于信息化建设项目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导致其评估方法要比传统建设项目复杂得多。不同之处表现在:(1)信息系统价值评估的很多指标难以量化;(2)信息系统的建立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3)信息系统的价值具有长期效应,还存在很多隐性效益;(4)信息系统的技术含量高,而且目前缺乏严格的项目建设的监理机制,因此又增加了评估的难度。

在我国,信息化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信息化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相对而言,企业信息化评价体系的发展历程却比较短暂。大多数的企业已经不再为上不上信息系统而犹豫,但却苦于无法准确地对自身做一个了解:我的信息系统目前状况如何?目前已有的评估体系,由于缺乏可操作性、针对性和理论性等原因,使得企业常常感到无从下手。本文在对现有信息系统评价方法剖析对比的基础上,在传统的DEA模型中引入经过定性分析的权重约束,构建了一个具有主观评价意愿的DEA新模型,有助于企业决策者了解信息系统对企业目标的贡献程度,更好地利用和改良企业信息系统。

二、现有信息系统评价方法的不足

系统评价可概括为两种涵义:一是系统开发或运行的可行备选方案的比较、分析、评价,即对系统总体的综合评价;二是系统的组成要素之间的比较分析,即对系统要素的相对关系或重要性的评比或估计。目前,对信息系统的评价方法众多,大致可以分为主观评价法和客观评价法两大类。

主观评价法是以定性分析为主,结合部分定量计算,以评价者或决策者的主观判断为基础的评价方法,国内应用较多的是指标权重专家评分法,通常以满意度、分数、序数和评语等作为评价的标准。诸如专家讨论、层次分析、模糊聚类、模糊评判、灰色统计、灰色关联分析等。该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不需要大量的指标和数学公式就可以对信息系统项目得出评价结果,专家的丰富经验,对信息技术和行业背景的精通,很多无法定量分析的指标、无法分解的指标,可以直观评价代替。对管理效益、社会效益等中国企业比较重视的指标评价可以反映外部环境对企业印象。当专家对该项目非常熟悉时,评价结果比较准确。该方法的缺点是评价缺乏客观标准,具有很强的个人主观色彩,评价主观因素多,评价专家易被政策或其他因素左右意见,导致评价反映不了企业信息系统应用的实际状况。指标的权重分配和评价综合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推理过程。专家水平差异、个体差异和评价标准理解差异,导致评价结果可比性差,尤其当项目过于复杂、专家们的打分差异较大时,评价结果可能会受到质疑。

客观评价法是根据一定的规则,以定量计算分析为主,用一系列量化的指标客观反映评价对象的性质和状态,通过数学模型的运算,得到最终评价结果的评价方法。客观评价法通常不反映评价者或决策者的主观意愿,诸如费用效益分析、数据包络分析等。该方法的优点是评价标准一致,评价结果客观,具有较强的可比性和说服力。该方法的缺点是操作复杂,需要进行大量计算,并且当某些指标难以量化时,该方法就显得无能为力,如不能解决无形效益量化问题;不能很好地处理协同效益而导致成本的遗漏或重复计算;强调短期效益等,这些缺点往往导致低估IS应用的效益,阻碍企业IS应用水平的提高。

这些方法在评价工作中展示了各自优点的同时,也暴露出各自的弱点和缺陷。为此很多学者进行了研究,试图找到一种更加完善的评价方法。张剑平(1997)提出了考虑指标均衡度影响和专家人数不一致因素的信息系统综合评价模型;李恩科等(2000)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建立了信息系统综合评价的模糊层次分析模型;郑晓薇等(2000)采用逼近理想解TOPSIS法对按对象分层的决策矩阵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李恩科等(2001)将层次分析法与灰色综合评价法相结合,建立了信息系统综合评价的灰色层次分析模型;徐维祥等(2001)提出了DHGF算法,即采用改进的Delphi构造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取得加权矩阵,使用灰色关联统计专家评分,最后通过模糊评判得出评价结论;张新红等(2002)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信息系统综合评价方法。张润东等(2005)在传统的C2R模型的基础上,将约束条件中的被评价单元去除,得到改进后的MC2R模型。

信息技术自半个世纪前产生至今,不断成熟并且迅猛发展,在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但信息系统是一个复杂性的系统,在实施过程中充满了风险性和不确定性。正因为如此,信息系统项目建设的成功率要远低于其他建设项目。上述分析发现,现有的这两大类评价方法其优缺点也有互补性。而此前学者们做的改进都是局限在各自的评价方法里,它们的固有缺陷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如果能够跳出传统思维,将这两大类评价方法综合运用,取长补短,将会更好地解决信息系统项目评价的问题。因此,科学地根据客观实际以及评价者的主观意愿需求对信息系统进行评价,在传统的DEA模型中引入经过定性分析的权重约束,构成具有主观评价意愿的DEA新模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引入权重约束的DEA新模型

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模型,也称数据包络分析,是目前最常用的客观评价法。它是评价决策单元间相对有效性的方法,是运筹学、管理科学与数量经济学交叉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它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的运筹学家A・Charnes和W・W・Cooper等学者于1978年在“相对效率评价”概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系统分析方法。随着有关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应用领域日益广泛。DEA的基本原理是采用数学规划模型,通过对输入输出数据的综合分析,得出每个决策单元(Decision Making Units,简称DMU)的综合效率的数量指标,据此可将各DMU定级排序,确定有效的(即相对效率最高的)DMU,并指出其他DMU非有效的原因和程度,给决策者提供管理信息。评价指标中可以包含人文、社会、心理等领域中的非结构化因素,各指标的量纲一般不相同,也可以使用无量纲指标。

这样在本来完全是定量分析的DEA模型中,加入经过定性分析的权重因素,使我们在对某些评价指标很熟悉的时候,可以对该指标的权重进行约束。如果不熟悉则可以不用考虑约束,避免主观评价所固有的缺陷,这样新模型就兼有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两者的优点,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便于评价人员自主选择运用。

参考文献:

[1]张润东,吴育华.企业信息系统项目效率的评价方法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2]张新红,郑丕谔.基于神经网络的管理信息系统综合评价方法[J].系统工程学报,2002,(5).

[3]郑晓薇,汤胜利,龚兆仁.按对象分层决策矩阵的逼近理想解TOPSIS法的算法及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0,(10).

[4]李恩科,马玉祥,徐国华.信息系统综合评价的灰色层次分析法[J].情报学报,2001,(4).

[5]徐维祥,张全寿.从定性到定量信息系统项目评价方法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3).

篇10

长期以来,信息闭塞一直制约着黑龙江省国有企业的快速发展。在国家“振兴东北”的战略背景下,黑龙江省举全省之力,重点推进社会信息化工作。信息化,不但将“老国企”们带上了信息的高速路,还走上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经过50多年的发展,黑龙江省的装备制造业形成了基础较好、门类较为齐全的生产体系,并且成为了黑龙江省的支柱产业,尤其在电站成套设备、重型设备、大型矿山设备、石化容器等重大技术装备方面具有优势和特色,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据统计,2007年,黑龙江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的工业化总产值为914.7亿元。其中,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比重达50%以上。企业的数字化设计、自动化生产、信息化管理覆盖面高于60%。

尽管如此,与发达国家相比,生产利润率不高、劳动生产率较低、信息化水平差距较大等因素仍困扰着黑龙江的装备制造业。如何抓住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机遇,大力推进装备制造业信息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是黑龙江省当前两化融合的重要任务。

打开新市场

以前,一提到“老国企”,人们总会想到很多历史遗留问题和包袱,昏暗的厂房、低下的工作效率、陈旧的机器轰隆隆运转、满面灰尘的工人机械地将零件从一个机器搬运到另一个机器……

在齐重数控,完全改变了记者对“老国企”的印象。整洁的厂区,宽敞明亮的车间,随处可见盆栽植物,车间的水槽中鱼儿在游动。

齐重数控位于我国北方工业重镇齐齐哈尔市,在这里诞生了中国重型机床行业惟一的名牌产品――“齐一牌”数控车床。作为我国重大装备行业中的高新技术企业,齐重数控被黑龙江省列为63家“制造信息化建设”试点企业之一,拥有以立式、卧式重型车床为主的6大类、26个系列、500个品种的机床产品,为国防、军工、能源、交通、冶金等行业提供重大关键设备。

“信息化给齐重数控带来了高效率和高效益,但在发展信息化的过程中也遇到过不少阻力。”齐重数控副总经理石志民介绍,“实施信息化之前,齐重数控的市场反应机制很落后,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快速变化。”

由于科技投入不足,齐重数控曾经没有一个完整的信息化网络,不能适应企业的经营状况,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技术发展和技术创新。软、硬件的不足和落后,直接导致了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落后,企业信息采集重复、效率低、准确性差,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齐重数控的企业发展步伐。

2000年,齐重数控以企业信息化为突破口,对传统生产流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但改革并非一帆风顺,在信息化建设之初,齐重数控的老设计人员很难习惯用电脑绘图,财务人员又怀疑电脑的准确性,采购人员则消极抵制采购过程在网上公开。

为了改变这些现象,全厂上下展开了一次彻底的“甩图板”、“甩钢笔”、“甩账本”工程,对信息化推行得好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奖励,奖金总额接近100万元。“我们通过培训,让年轻人先用上电脑,对甩掉图板的人奖励200元。”石志民说。

奖励的金额虽不多,但措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目前齐重数控的网络慢慢延伸到了所有的部门,各部门之间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沟通。

经过两年的努力,当齐重数控的ERP项目正式竣工验收时,共完成了销售管理系统、设备工具管理系统、物资供应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产品文件管理系统等模块建设,信息化全面应用于销售、设计、生产、财务、人力资源管理等重要环节。

目前,齐重数控主要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已位居我国重型机床行业首位,重型机床产品的技术水平和生产制造能力已经步入世界第一方阵,国内机床占有率达到50%,“中国齐一”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高端产品全面打入欧美、韩国、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打造核心竞争力

走在哈尔滨著名的“三大动力路”,北国的秋天让道路两旁的白桦和杨树更加挺立,与特色的欧式建筑遥相呼应,显得肃穆而清冷。

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公司旗下的三个国家大型装备工业企业――哈尔滨电机厂、哈尔滨汽轮机厂和哈尔滨锅炉厂都落户在“三大动力路”。

哈尔滨汽轮机厂(以下简称“哈汽”)是以设计、制造大型火电汽轮机、核电汽轮机、工业用汽轮机组、船用汽轮机和燃气轮机为主的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在实施信息化之前,哈汽与其他老国企一样,只能算一个传统的制造型企业。

“对于哈汽这种传统生产制造企业,信息化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利器。”哈汽副总经理姚宏伟告诉记者,“信息化实施之后,哈汽的产品研发周期缩短了20%以上,管理效率提高了20%以上。”

哈汽的产品种类多、产量大,相应地产生了很多“产品质报单”,每年大约上千份。这些质报单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手工管理。“过去,一到月底,每个部门出三四个人都处理不完。信息化和网络化管理之后,一个人就能从容应对了。”姚宏伟说。

哈汽的科研开发能力和实力在国内汽轮机制造行业中名列前位,CAD、PDM等设计软件的应用水平与国外不相上下,在研发设计平台、管理水平等核心竞争力上已经接近国际一流水平。姚宏伟认为,这得益于哈汽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即需求驱动、目标引领,以管理为中心,以效率为先导,注重集成,突出实效。

据了解,哈汽的信息化发展可以分为三大阶段。1998年到2000年是第一阶段,主要是面向技术部门和一部分生产部门,以“甩图板工程”为核心,推广CAD的应用。在信息化规划中,对PDM、CAPP都有所考虑。当时,哈汽不仅新产品开发速度很慢、周期长,生产管理方式也比较原始,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2000年,哈汽实施了CAD\CAE\CAM\CAPP\PDM一体化工程,将设计人员和工艺人员都用信息化武装了起来。

2002年至2005年是哈汽信息化的第二阶段,重点是用信息技术提升管理水平,包括质量管理、仓储物资管理、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

到了第三阶段,即2004年至2006年,进入车间管理的阶段,信息化覆盖了生产计划下达、工时、图纸、统计等生产全过程,完全通过网络和计算机下达生产计划,真正做到了无纸化。

“如今,信息化已经是哈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车间的管理系统瘫痪了,生产必然无法进行。”姚宏伟说。

制造跨向“智造”

信息化让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哈汽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也让“中国机床行业十八罗汉之一”的齐二机床集团利用信息技术重新武装了自己。

经过50多年的发展,齐二机床在国内形成了重型数控铣镗床、重型机械压力机、大型自动锻压机、铣床系列产品,主要服务于国防、军工、航空航天、造船、汽车、能源等国家重点行业。主导产品数控落地铣镗床,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在80%以上,去年企业生产的铣镗床及龙门镗铣床产量约占世界同类产品的50%。

“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我国高档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技术的总体水平落后了5至10年,国内重型高性能数控机床及超精密数控机床的产量不足千台,在加工精度、刚度、速度等技术指标方面的差距则更加明显。”每当提起这些,齐二机床集团总经理张权都十分感慨。

据了解,目前国产高档数控机床仅占国产数控机床总产量及价值量的1.5%~2.5%,高档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发展的现状难以满足国家重点行业、重大工程的迫切需求。国内重型高速高精度数控机床仍主要依靠进口,国内产品市场仅占30%左右。不仅如此,我国机床企业的装备也普遍陈旧落后,行业装备数控化率仅为2%~3%,用生产普通机床的装备很难生产数控机床。

因此,在张权看来,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关键,是振兴机床工业。作为中国重型机床龙头企业和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保障基地,齐二机床必须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建立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技术体系,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不断完善和强化信息技术应用,已成为世界制造业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张权表示。

齐二机床最初从1997年开始实施“甩图板”工程,2001年已全面应用计算机CAD软件进行产品的开发设计,并被科技部列为全国CAD应用工程示范企业。

然而,从1998年到2000年的3年间,也是齐二机床最困难的时候,员工每月的工资只有200元,连厂长都穿着打了补丁的衣服上班。2001年新的领导班子上任,齐二机床的发展逐渐出现转机。2002年,齐二机床产值超过1亿元,2007年,工业总产值达23.4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平均每年以80%以上的速度增长。

张权认为,齐二机床信息化最大的特色在于设计领域上齐了CAD/CAM/CAPP。近年来,齐二机床加大了在产品设计过程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推广应用三维软件进行数字建模,并加大对大型关键件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等技术的应用,切实提高设计水平和设计效率,缩短产品设计周期。2002年开始,齐二机床的工艺部门开始应用实施CAPP系统,工艺过程设计全面电子化,不仅大大降低了工艺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同时CAPP系统产生的数据可以为下游生产制造部提供制造车间分工的电子数据,以便于生产指标快速、科学地下达。

通过CAD和CAPP的实施应用,齐二机床缩短了整个产品的技术准备时间,使工艺和设计人员在网上实现了产品信息的共享。“这可以减少约25%的设计、工艺工作量,使设计和工艺人员可以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产品设计的创造性思考和决策上,既提高了设计质量,又降低了设计、工艺成本。”张权说,“铣镗床产品技术准备也由原来的10~12个月缩短至1~3个月。”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一重”)曾经是我国“一五”期间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被总理誉为“国宝”。信息化见证了一重近些年的发展,也见证了中国重型装备制造业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

“早在1984年,一重当时的领导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就非常重视。”总经理吴生富回忆道。20多年来,一重利用国家支持的改造资金和自筹资金,引进和自主研发了部分计算机设备及相应的应用软件,开始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起步工作。

20世纪80年代,一重成立了计算机站,主要从事MIS系统、CAD的研究和应用,产品有限元分析、优化设计、产品的设计计算,以及CAPP/CAM/CAE的研究和模拟实验等。在当时的全国重型机械行业,处于排头兵的位置。

1988年,受生产经营形势和全国信息化大环境的影响,一重投资了500多万元进行MIS系统、CAD方面、CAPP方面的研究。“不仅对现在一重的信息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批既懂计算机又有机械专业知识的人员。”吴生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