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与设计范文

时间:2023-08-17 18:14: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化学工程与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化学工程与设计

篇1

[关键词]化学工程;专业学位;实践基地;案例教学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培养结构也进行了调整。201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了新增专业学位及培养类别,之后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迅速发展[1]。专业学位教育主要是根据行业发展需要,定向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以使其毕业后迅速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2]。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是核心培养方式和重要环节[3-4]。实践基地是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平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及工程实践环节的质量。作为河南省化学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主要培养单位之一,郑州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录取比例逐年增加,已占研究生录取总人数的60%以上。根据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主要指导思想,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应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不断探索新的培养模式。为此,学校以河南省内主要化工企业为依托,整合校企的优势,主动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促进研究生培养与产学研紧密结合,成立了一批化学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本文以“河南能源化工集团煤气化公司”实践基地为例,介绍了该基地整合校企双方学术队伍、项目技术、科研平台、实验设备及装置等方面的优势,不断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与创新,并通过引入案例教学提升基地研究生培养水平的具体举措。

一、实践基地的建立

煤化工产业是河南省重点培育发展的新兴支柱产业之一,对拉动全省经济增长、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发挥着重要作用。煤气化技术是煤炭转化的关键技术,深入研究煤炭的转化及深度利用意义重大。围绕煤气化技术发展的重大需求,学校和河南能源化工集团煤气化公司共建了实践基地。该基地是校企双方开展协同创新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为推进对中原经济区科技带动作用强的资源与材料产业的规模化和转型发展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获批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校企双方围绕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及评价环节,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教学、重理论知识灌输轻实践能力培养等问题,对人才培养方式进行了调整。实践基地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资源优势,形成了一批结构优化、优势互补的优秀创新团队,构建了知识创新机制,以期强化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二、实践基地的运行机制

针对化学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需要,校企双方构建了实践基地的运行机制,涉及管理体制、经费筹措、指导教师、培养计划、招生就业等方面。

(一)管理体制校企双方与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管理委员会一起负责实践基地的日常管理,并积极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形成了完整、有效的研究生创新激励制度,强化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基地建立了创新项目研究平台,采用了能有效发挥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的管理模式。基地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和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室、省级工程中心及各实验中心等对进入创新基地的研究生开放,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开放和共享,促进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经费筹措实践校企人员共同研究和解决工程技术和科研难题,围绕煤气化过程系统集成、煤气化下游高附加值产品开展联合研发,并联合申请省级或国家级课题;利用学院的科研经费与企业的科技创新经费设立创新人才培养基金,支持基地建设;同时争取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建设经费的支持。

(三)指导教师实践基地结合建设实际,遴选企业的优秀人才作为校外导师,并配备校内导师,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和校外导师共同参与创新基地建设,共同制定创新基地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基地通过完善相应规章制度,明确校内和校外导师的职责,涉及学术、思想、技术保密、安全等方面,并规定学生所在基地导师为主要负责人。

(四)培养计划校企双方根据所承担的任务,共同进行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的修订工作,对进入基地学习的研究生实施联合培养;同时组织并指导研究生的科研和学位论文工作。校企双方还联合成立了学术委员会,对研究生申请的创新项目进行立项审核。基地导师则组织项目实施,并对项目进行检查和统筹管理。进入创新基地的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可以结合企业研发项目和个人研究方向,自主设计研究课题,进行申报、立项和研究,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预定任务,提交科研成果。基地鼓励研究生选择难度大、有风险但创新性强的研究课题,并从经费、政策上重点支持优秀研究生从事对学科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或极具应用前景的重大工程或技术创新研究,以此激励研究生获得重要创新成果。

(五)招生就业学校加大了招生宣传力度,提供研究生入学奖学金,适当提高研究生助学和助研奖学金,以吸引优质生源进入创新基地。企业实质性地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助力实现工程人才的“近距离培养、零距离就业”。

(六)其他方面基地在人才培训、咨询服务、信息交流、生产服务等方面对企业优先提供服务;委派学术水平高的教师为企业员工讲授专业知识并参与企业的管理及研发工作。

三、案例教学的实施

在化学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学校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核心,结合河南省煤气化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将案例教学引入实践基地。如我们在“煤气化炉的优化与改造”的教学中,要求学生运用高等反应工程课程中“反应器类型”章节的知识进行煤气化炉的优化与改造;在“煤气化过程能量高效利用”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利用高等化工热力学课程中“火用”及“夹点分析”等章节的知识进行能量分析与节能降耗设计;在“煤气化废水的处理”的教学中,要求学生运用高等分离工程课程中“膜分离技术”等章节的知识进行废水的处理及回收利用。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紧密联系起来,大大提升了自身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篇2

【关键词】 机械制图;工程化视角;工程实践;教学设计;教学改革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工程实践中不仅需要研究与开发领域的科研型人才,更需要在一线从事制造、加工、运行、检验等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工程应用型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宽广的理论知识,还必须经受一定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1]

一、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现状

机械制图是高校机械类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既有系统理论又有较强较多的实践。在专业培养方案中,承上启下,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工程素养,为后续有关课程的学习和今后工作打下基础。目前,机械制图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2],阻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

1、课时少,内容多,知识点琐碎,教学单一

机械制图的主要内容以投影理论为基础,侧重形体表达。内容枯燥抽象,知识点琐碎且涉及面广,教师讲课方式为“教师讲,学生听”,单调无趣。

2、重理论轻实践

教学中强调课程体系的理论性与完整性,忽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际能力,实践与理论间缺乏过渡与衔接。

3、过度依赖计算机绘图软件

随着计算机图形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绘图成为近年高校教学的主流。这种教学模式忽视理论与实践教学,过分注重上机操作,使学生在缺乏理论基础的前提下进行操作绘图软件的大量练习,造成其“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教学目标成了“培养简单的制图员”,而不是具有读图、绘图能力的工程型人才。

二、基于工程化视角的机械制图设计定位

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能力,是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基于工程化视角进行机械制图教学设计,要遵从工程教育(技能训练)的特定属性―实践性,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少理论讲解,多工程实践训练,强调以工程实践辅助理论知识掌握,基于工作过程与生产实际设计教学内容,培养实践能力较强的工程化应用型人才。

三、基于工程化视角的机械制图工程素质培养

基于工程化视角的机械制图教学设计,必须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从教师讲为主向学生练为主、教师从讲授型向指导型转变,因此,需对机械制图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教学过程进行重新设计,探索具有工程实践特点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1、理论部分教学设计

(1)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工程实物的合理形式辅助学生理解。在讲授投影基本理论时,利用实物模型或挂图授课;在讲授基本体时,请同学分组制作纸制模型;在讲授组合体、零件图、装配图时,利用三维造型软件制作的三维虚拟模型进行展示辅助教学;在讲授装配体、标准件、典型结构、典型产品时,通过动画与爆炸图模拟工程实际中的产品装拆、运动及功能。

(2)请学生携带分组制作的纸制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模型,同时组内同学协作进行投影实验,归纳、总结、掌握投影理论内容。将往届学生实训制作的实际零件带入课堂,分组下发,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实际零件的结构特点与绘图规律,帮助学生尽快建立空间想象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

(3)选用企业在产零件,实现教学与生产的“零距离”衔接。将工厂实际零件以及相关生产资料带进课堂,采用引导观察、理论讲解、分组讨论、练习绘制等步骤,实现讲与练的无缝结合。学生在此过程中遇到的任何问题,均可以组内讨论、自行查阅或请教老师的方式解决。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使用生产实践、现场教学、多媒体课件虚拟演示、真实零件观察与测绘、分组讨论等多种教学设计,使学生不但掌握工程语言,同时接触实践工作,提高学习兴趣。

(4)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资源空前丰富,结合机械制图的精品课程资源、微课、云班课、慕课等网络资源,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中讨论与互动,课后重点复习,加强理论教学。

2、实践部分的教学设计

(1)采用工程引导的方式,组织学生到制造企业参观实习,进行生产现场参观―专家讲座―生产线上正在加工的产品实物―产品实物的图样分析、讨论、阅读―表达方案分析―技术要求分析―工艺卡片阅读等过程,让学生尽量接近生产实际,培养读图及正确的零件表达能力。

(2)手工绘制零件图。依照所参观的制造企业的产品,分析此产品的工程图样(包括装配图和零件图),依照国家标准,要求学生在合适的图纸幅面上按比例绘制零件图,包括标注尺寸与公差,书写技术要求等,组内同学互相检查修改,最后提交。

(3)校外实践与专家讲座。组织学生到各类制造企业参观,了解各种加工方法的对应图纸,邀请校外专家到校开展专题讲座,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习热情。

(4)企业零部件三维绘制大赛。教学设计中,将三维造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结合生产实际,根据产品的设计过程,扩展构形及表达内容的深度,将公差与配合、表面粗糙度、技术要求等内容,应用计算机绘图技术,进行零件综合表达的三维模型绘制,逐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3、理实兼具的综合性教学设计―典型部件测绘

典型部件的测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工程意识,提高工程素养。[3]

首先将学生分组,组内同学共同完成测绘任务。部件拆卸前,先观察实物、阅读参考指导书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部件的结构、性能和工作原理。拆卸过程中,边拆卸边徒手绘制装配示意图。在拆卸过程中,练习使用常用测量工具、拆卸工具,讨论体会常用工具的工作原理以及精度。部件的拆卸过程既能够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团队精神,又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工程素质。

其次,部件的手工拆装测绘结束后,组内同学需要完成并提交如下作业:尺规绘图一份、计算机中进行的三维造型一份、由三维造型生成的二维工程图一份,装配图一份、爆炸图一份。在三维参数化造型软件中依次对部件中的各个零件进行三维建模、生成零件的二维工程图,进行零件的装配过程以及生成装配图。

最后,完善、补充所需提交的作业资料。典型部件的测绘实践中,涉及到的课程有公差配合、测量技术、拆卸与装配、参数化三维建模、二维造型、国家标准查阅、典型件的典型画法、工艺结构及安装顺序、尺寸标注、技术要求等等,在绘制的工程图样上,将涉及到的上述内容进行完善补充,最后提交给教师。在整个测绘过程中,学生的工程素养得到了极大的锻炼,一方面学习了与制图相关的若干课程的部分内容;另一方面,对实际的设计过程有了深入的体会,对徒手绘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

四、结束语

机械制图是工程类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因此,教学设计上必须要体现“工程化、应用型”的培养目标,与工程应用实践紧密结合,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基于工程化视角的机械制图教学设计,从工程应用的角度,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教学设计,结合工程实践中典型的零件测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强调现实世界的直接真实学习训练,通过获取直接经验学习理论知识,符合工程化视角下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陈静,耿向前,王鹤.机械制图精品课程中工程素质的培养[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5)81-82.

[2] 黄燕钧.基于工程实践教育的机械制图课程改革研究[J].梧州学院学报,2015(6)79-84.

[3] 赵军,商跃进,张慧.机械制图测绘课程教学改革与卓越工程师能力培养[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6(1)277-281.

篇3

一、课程背景、定位和建设要求

“电子产品的生产、工艺与管理”针对高职学生来说,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课程在开课之初就以介绍的基础理论知识够用为度,以注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为指导思想。课程主要阐述电子产品的生产工艺和生产管理两方面的知识。

本课程的培养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电子产品生产的实际流程和基本管理知识,能够正确选择和合理使用各类电子材料及元器件,掌握电子元器件的加工与焊接、部件的调试与装连、整机产品的总装总调等过程,能熟练利用电子仪器检测器件和电路,掌握电子设备的制作和维修技能,了解集成电路的制造工艺与应用方法,正确识读和编制工艺文件,具备电子产品生产现场管理的能力。

本课程改革和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是通过调查研究生产企业中的产品测试、焊接、装配、检验、工艺文件编制与过程控制、质量和现场管理等典型工作任务,以关键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职业情境为参照,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实际项目设计教学内容和学习情境,最终建设成为一门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情境化和行动化教学内容的组织与设计

依据建设目标和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按照工作过程来改革和序化教学知识,课程内容排列上需要兼顾学生心理的认知顺序和职业行为的工作顺序。本课程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需要着力解决课程内容的取向、取舍和排列问题,增加经验性、过程性和策略性的知识,删减部分概念性、陈述性和原理性知识,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学习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因为学习过程中学生认知的心理顺序与课程所对应的典型职业工作顺序都是串行的,因此本课程的内容编排将是一种串行结构。这样,针对行动顺序的每一个工作过程环节来传授相关的课程内容,实现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整合。课程建设需要学科体系的理论知识与行动体系的实践经验,通过批判性反思和体验式的实践过程,转化为学习者的职业能力和资格,而这种能力和资格往往与具体的行动情境紧密相关[1]。

基于以上设计思想,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与设计方面,本课程按照职业成长规律与认知学习规律,并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通过岗位调研与分析后,将课程划分为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四个学习子领域,即电子产品的检测与焊接、电子产品的装配工艺、电子产品的调试和电子产品生产管理。每个学习子领域均以实际项目为载体,按照企业生产的实际工作过程来组织教学,最终达到使学生掌握电子产品的生产流程、生产工艺和熟悉生产管理等职业能力的目标。学习子领域根据项目背景来设计不同难度等级的学习情境,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现个性化教学,并配备典型工作任务、学习难度范围表、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记录表、学习情境工作过程分析表等教学文件。课程按照行动导向的教学法来设计学习情境,在学习情境中提供详细的引导文,全面指导学生完成项目,加强学生的计划与组织能力,独立完成工作过程,培养创新能力。学习情境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建议、教学材料、使用工具、学生知识与能力准备、教师知识与能力要求等。学习情境的教学组织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步实施,其中,资讯、计划、实施、检查阶段以学生为主,教师作为辅助者,只有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才给予及时的指导。在决策、评估中,教师必须参与到每一个组,及时提出合理建议和作出公正的评价[2]。每一个学习情境都采用闭环方式进行自我检查、自我反思和持续改进,并为下一个学习情境的开展提供经验。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三个教学环节组织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以项目为载体,在教、学、做的过程中完成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培养。校内生产性实训时,设计采用真实的生产车间教学的组织方式,将班级的学生分成六人左右一组,组成车间的班组,这样就将整个班级化整为零,有效地解决了大班制实施项目教学的难题。教师在车间主要充当车间主任与技术主管的角色,进行整个车间的生产组织、日常考勤、过程监控、反馈处理、技术咨询、故障处理和质量控制等。实训管理按照企业班组管理方式进行,让学生身为企业员工体会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真实生产环境里生产出真实的合格产品,可极大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强化学生的责任心、自我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和合作沟通能力,强化质量意识、成本意识和产品意识,也提高了教师的操作技能和现场管理水平。校外顶岗实习则选择与本课程紧密关联的校外实践基地进行,使学生了解企业文化、生产设备和企业的现场生产与管理,获取直接的工作方法和生产经验,培养良好的职业精神。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都是以项目为载体,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六个步骤来组织实施。课程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组建丰富的学习情境库,可以利用网络向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素材,如项目引导文、技术参考资料、教学PPT、电子教案、现场视频资料、工艺文件、练习题、检查单、评价表、反馈表等,并组织成课程网站的形式。学生可以直接在课程网站学习,教师与学生实现网上教学交流。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情境化和行动化教学法设计

完整学习过程的目的在于获得对事物处理时的完整性行动,包括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情境化和行动化的教学设计有利于促进整体性学习过程的形成,从而使得学生在与学习内容进行主动或互动的交流中,将新的信息和反思与自己已有的行动能力联系起来,并在不同的生活领域中扩展其所获得的知识、技术和能力。情境化和行动化的教学还要使学生灵活应对职业中和职业外的生活情境,以使自己的职业能力得到继续开发。从社会学角度讲,基于职业情境的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更加人性化,更多地使学习与生活世界紧密相关。从教学论角度讲,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认为信息的获取、概念的形成及观点的建构总是与通过行动获得的经验紧密相关,行动导向的教学更加注重范例性、生成性、发现性的学习原则,更多地采取跨学科学习、项目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例如项目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和四阶段教学法就是基于工作过程的情境化和行动化教学法,它们均注重对行动计划、行动过程、行动结果的反思[3]。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在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教师历来重视知识的传授,始终强调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忽视对知识技能获取过程的指导,忽视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对教法和学法的辩证关系认识不足。为克服传统教学法的弊端,本课程设计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情境化和行动化教学法。例如,项目教学法中,师生可以以团队的形式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以进行教学活动。项目以工作任务的形式出现,通过工作任务的完成,能得到一个具体的和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本教学法一般分为五个教学阶段:确定项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归纳或成果应用[4]。又如,为配合学生的自主学习,避免不必要的教师干扰,可以把过去教师的讲授和演示材料转化成声像制品,或开发指导学生独自完成学习和工作过程的引导材料,供学生自主决定和参考,这称为引导文教学法。引导材料包括任务描述、引导性问题、学习目标描述、质量监控单、工作进度计划、工具和材料需求表、专业信息来源指示单、专业杂志、文献、技术资料、劳动安全规程、操作说明书以及基于企业内部经验总结的辅材料等。本课程还可采用行动导向的四阶段教学法,教学过程分为明确的四个阶段。准备阶段为教师设置问题情境、讲解学习内容的意义,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工作过程的积极性;教师示范阶段为教师演示工作过程,讲解工作要求及操作程序,告诉学生怎样做;学生模仿阶段为组织学生按教师示范的步骤重复教师的操作,在必要时解释做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做。教师观察学生模仿的过程并得到反馈信息。其中,学生通过对于整个工作过程的模仿建立起最初的行动协调框架,以便将来独立完成工作;练结阶段为学生在已经建立的行动协调框架的基础上,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任务。

作为本课程的辅助教学手段,还可以通过组织和开展双休日工程、电子设计竞赛、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和培训讲座等活动,搭建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专业学习与创新活动相结合的教学平台。利用开放的校内实验实训室,学生在课外任何时间都可到实训室中制作和调试自己的作品,熟悉电子产品的制造工艺,及时解决学习及制作中出现的问题。

综上所述,基于工作过程的情境化和行动化教学设计旨在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依据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岗位调研与分析后,根据课程的知识、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确定的,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的设计则着重解决教学内容的情境化和行动化问题。本课程的部分实践教学条件还在建设完善过程中,整体教学设计也可以推广和借鉴于其它课程的建设和教学过程中,以促进本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和改革进程。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戴士宏.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篇4

关键词:项目一体化;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智能小车

一、单片机教学现状

1.目前的教材普遍将理论知识安排为先单片机内部结构,再程序设计指令及设计方法,最后外部扩展技术,清晰完整,但是内容偏重理论,选例缺乏应用性、系统性。

2.单片机的教学手段以讲授为主,最多与多媒体设备结合,演示仿真效果,这样便使学生学习单片机枯燥乏味,没有现实意义,缺乏兴趣,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3.实践教学形式单一、与实际应用产品联系不紧密。当前的实验教学大多以单片机实验箱为实验平台,而开设的也多为验证性实验。导致学生过度追求实验结果,而忽略了硬件设计、软件调试等过程。整个课程结束后,许多学生也未能真正了解清楚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的全过程,不会使用仿真软件调试程序的学生也不在少数,甚至连单片机开发工具如硬件仿真器、编程器的用途都不知道,更不用说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的一般性方法。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智能小车项目化教学设计

项目教学法起源于美国,盛行于德国,尤其适合职业教育。项目教学法是围绕职业工作内容将传统的学科体系课程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通过项目组织和展开教学,使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的工作步骤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步骤,“教、学、做”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按照这一最新思想,我们对单片机实训课教学内容重新整合、序化,进行了大胆改革尝试。

1.教学设计

为了改善单片机教学手段单一的缺点,可以基于智能小车应用系统构建过程来实施教学,对象就是能够实实在在动起来的智能小车,让学生看到一个活灵活现的单片机控制的电子产品,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了学习兴趣。从智能小车的组装到实现控制的工作过程,结合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课程内容归纳为以下几个项目:

2.项目实施

所谓“工作过程”是指在企业里为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并取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段完成的工作程序。所以本课程所有项目均按照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的工作步骤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步骤,“教、学、做”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项目具体实施方案详见下表。

3.结束语

本课程所采用的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教学模式,是以实践教学为主线构建的课程结构,理论教学为实践教学服务,紧密围绕实践教学需要展开,遵循的是“实践-理论-实践”、“整体-局部-整体”的认知规律。整个课程教学在智能小车综述(认道)中开始,在智能小车系统设计与开发(识道)中实施课程教学,在制作智能小车(得道)中结束。而每一个教学项目模块则从认识项目开始,通过必须够用的理论知识学习,最终在实践中完成本模块的项目任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完全融为一体,大大提高了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达到能独立进行单片机的有关软硬件的设计工作,以适应现代企业的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 查建中,何永汕.中国工程教育改革三大战略[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3] 莫志娟.以能力为本位的电子技术课程课程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07,(2):22.

[4] 贡雪梅,盂洁,陈.单片机实验实训教程[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篇5

关键词: 社会化 基础教育 家校合作

把学生,尤其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责任单方或简单地归咎于家庭、学校或社会的任何一方都不够客观。所谓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也就是说儿童从出生至学龄前阶段,大部分时间与家长和社会联系更为紧密。在儿童进入基础教育阶段后,家庭、集体和学校三者接轨,合作完成对基础教育阶段儿童文化知识的摄取、认知阶段的体验和情感性格的培养。近年来,对于家校合作及家庭、集体和学校三者合作的教育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基础教育阶段的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家庭、集体和学校的教育功能愈发应该得到重视。

一、社会化过程的含义及其与基础教育的关系

(一)社会化过程的含义

社会化过程指人通过学习社会文化,培养社会属性,进而从自然人学习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

社会化过程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中,广义的社会化过程指人终身学习过程。这个过程贯穿人的一生,并伴随着人的生理、心理的成熟,随着人的社会生活的深化而逐步深化。而狭义的社会化过程则专指人从出生到青年期这个阶段,经过社会学习,初步形成个性,具备在社会中生活的资格的过程。本文以狭义的社会化过程为主进行分析。

(二)社会化过程与基础教育的关系

中国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基础教育的社会化过程主要体现在人生的童年期(通常指0~14岁)。儿童的社会化是指儿童在特定社会环境中逐渐独立地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掌握文化知识和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这是儿童从一个自然人转变成一个社会人的过程。在与周围人相处过程中逐步形成社会交往中必需的心理特征,诸如对亲人的依恋、同情心、友善行为、社会性情绪、交往技巧、个人气质、自我约束、对攻击的控制、对外影响、道德情感,等等,儿童经过社会化这个过程,才能成长为符合社会需求的成员,并通过社会化过程重建或更新一个自己所属的社会文化。

基础教育的社会化过程可以分为很多种,其中最显著的就是让儿童进入相应阶段的学校,因为这时候儿童不但需要接受一定文化知识的传输,更需要一定的同伴交流和一定的同伴间的冲突帮助儿童完成社会化过程。而人在儿童时期建立并维持社会关系的能力对其将来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一般的同伴交往和具体的同伴冲突是儿童发展视角、转换能力的必要条件,是儿童摆脱自我中心的前提。”良好的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儿童社会往的发展,更有利于儿童人格和性情的塑造和发展,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二、家庭、集体和学校在基础教育中分别扮演的角色

(一)家庭在基础教育中扮演的角色

儿童最初的社会化过程是在家庭中进行的。在家庭中通过父母及其他亲属的影响和指导,儿童获得了最初的生活经验、文化知识、社会共识和行为规范。也就是说,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最初执行者和基本执行者。父母通过一定的教育行为将其具备的社会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及社会道德规范传授给儿童,并由此构成了儿童社会化最基本的具体内容。

儿童在家庭中受到的社会化过程主要通过家庭环境和家庭教养行为方式表现出来。一方面,家庭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儿童的社会化发展程度:比如,父母的职业和受教育水平等都与儿童的社会化发展有密切联系。另一方面,家庭教养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儿童的社会化发展。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心理学家鲍姆令德(D.Baumrind)针对父母教养模式对儿童的社会化影响进行了长达10年的研究,并以教养方式的两个维度(要求和反应性)总结出了四种类型的父母,即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这四种类型的教养行为下教育出来的儿童的社会化程度是完全不同的。

另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家庭的结构模式和生活方式也出现了新变化。比如,网络的普及、手机的广泛使用等,这些都对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积极层面来说,新的生活方式能够加速儿童的社会化过程,帮助儿童更全面、更便捷地了解世界、认识世界、获取知识,这对儿童社会化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新的生活方式也影响了儿童正常地成长,容易使儿童沉溺在手机或网络中,不但容易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而且鱼龙混杂的信息更对尚未能够甄别信息的儿童提出了较大挑战。

(二)集体在基础教育中扮演的角色

随着儿童年龄的不断增长,无论是家庭整体,还是父母、亲属个人的影响力都会逐渐减弱,以同伴为主体的群体影响力则迅速增强。集体与家庭在基础教育中扮演的角色完全不同。家庭中儿童接受的教育和教养大部分来自于成年人的教授,是成年人单方面地灌输和教导。而同集体,特别是与儿童年龄相似的同伴的相处、交往,甚至是冲突和矛盾,对于儿童来说都是完全陌生的。此时需要把儿童置于一个群体当中,使之积极融入群体并逐渐为该群体所接纳,最后甚至影响该群体。

在同伴关系中,由于他们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处于近乎相同的水平,因而他们是平等的、互惠的。交往双方在交往过程中心理上相互影响,行为上彼此模仿,经过认同,内化融入自己的心理结构,促进自己的心理发展。这种新型的人际关系为儿童的社会化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广阔舞台。

所以在儿童集体交往中,成年人应当竭尽全力地提供儿童共同活动的便利条件,并鼓励和尊重儿童的集体交往行为。而且要在儿童集体交往中适时引导。在这种情境下进行的引导会使儿童更容易接受成年人的建议和指导,更有利于儿童在未来集体交往中的发展和表现,有利于儿童的社会化发展。

(三)学校在基础教育中扮演的角色

学校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儿童来说,是社会化过程的必经阶段。基础教育阶段的儿童大部分时间所能接触到的社会环境就是家庭和学校。在学校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主要由教师、同学、学生组织和教材构成。上述集体包含了同学和学生组织的作用,所以这部分主要从教师和教材角度进行分析。

皮亚杰认为,10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也就是说在儿童10岁之前,其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主要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即他律道德;但10岁以后,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大多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也就是自律道德。所以,在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对儿童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

以基础教育中的低年级小学生(即10岁以前的儿童)为例,由于其道德判断是受到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支配的,而他们又认为道德标准是由权威人士(即教师或家长)制定的,是不可逆且不可改变的。而往往在儿童的感受中教师的权威影响远远大于家长,所以他们在与教师的相处中,对教师的指令表现得更为遵从。但随着儿童认知的不断发展,10岁以后的儿童道德判断逐渐开始受到自己主观价值观点的支配,也就是皮亚杰所说的自律阶段。此时,儿童则表现为开始根据自己的喜好对教师做出评价。所以,教师的言行举止、价值标准都会给儿童带来深刻的烙印。

另外就是教材作用。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充分融入了社会的传统文化、主体导向价值观及基本的道德规范。教材作为意识形态载体的形式传授给儿童,为儿童带来价值判断的标准。儿童在获取这些具有一定普世性且正确的价值观时,尚未形成基本的判断能力,就会全盘接收。所以在教材的选用上更要十分注意,引导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国内外的相关案例

(一)美国的相关案例

家长、集体、学校联合参与基础教育阶段的儿童的社会化过程并不是一项新课题。在美国,有很多组织长期以来从事推动家校合作及家庭、集体、学校三者教育结合的工作。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PTA。PTA,即Parent Teacher Association,也就是家长教师协会(以下简称PTA),成立于1897年。它是美国最早的和最大的只为儿童与青少年的利益服务的志愿者组织,上至州和全国,下至每所学校,都有相应级别的家长教师协会。其结构好比一个金字塔,最高的是全国家长教师协会,中间是州家长教师协会,最基层的是地方家长教师协会。美国每所中小学几乎都设有家长教师协会,该校所属学生家长均是家长教师协会的成员。除了州教育局、地方学区教育委员会之外,家长教师协会是最能影响学校决策的组织。学校在进行重大决策时,势必会征求家长教师协会的意见;同时,家长教师协会可以组织会议专门讨论学校的相关决策,并将其决议反馈给学校。因此,美国家长教师协会在完善学校教育管理与家校合作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PTA在其建立之初便确定了两项宗旨:(1)对家长进行教育;(2)发挥家长在改进儿童受教育条件方面的作用。最初,由于政治和社会因素的影响,PTA的任务执行情况并不如意,家长在教育中一直处于辅助地位。直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颁布了很多影响家庭与学校关系的重要法律、法规和项目(如《开端教育计划》、《公法93-380》、《残疾儿童教育法公法》等),家校合作才真正得到发展和改善。20世纪60年代以来,从国家、州到地方的PTA体系一直是研究、改革家校合作的中流砥柱。

家庭与学校的合作是各国教育和改革共同关心的话题,也是世界性的研究课题。在一些发达国家,家校合作有着相当长的发展历史,并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些经验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二)我国的相关案例

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十一五”规划提出“进一步完善家庭教育工作长效机制,推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为此我国也在不断为家庭、集体、学校三者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做出努力。2008年年底,中国移动面向全国教育行业推出了全新的教育信息化产品“校讯通”。“校讯通”通过短信、通话、网络等多种方式构建家庭与学校快捷、实时沟通的教育网络平台,实现家长和学校沟通零距离。并充分调动社会教育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架起学校、家庭之间实时、快捷、有效沟通的桥梁,形成社会、学校、家庭和谐共育的局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校讯通”所开设的业务范围包括校务管理、家校互通、平安短信、亲情沟通、家长网校学籍管理、气象提醒和社区等。

除此之外,以远程网络时时授课系统为依托,网络公司为中小学及幼儿园和学生家长开办了网上家长学校,为中小学、幼儿园的学生家长提供了一个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的网上交流互动平台。同时为家庭教育专家及家庭教育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向家长传授家庭教育知识、方法及经验的平台。

在网络平台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我们有理由相信家庭、集体和学校的教育会日趋完善,也应该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儿童的社会化过程抱以更大信心。

参考文献:

[1]夏扉.重视同伴交往促进儿童社会化发展.江西社会科学,2000(7).

[2]姜志坚.美国家长教师协会研究.研究生学位论文.

[3]珍妮・H・巴兰坦.教育社会学:一种系统分析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篇6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开发;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04-0780-02

当今社会,计算机作为生活中一部分,与人们的工作和学习密不可分,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去了解计算机,掌握办公自动化软件的使用,让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会更得心应手。当前该课程应当急需解决的问题是,怎样使计算机基础教学更有针对性,使学生很快掌握并应用所学内容,使用工作工程系统化来开发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思想

1.1什么是工作过程系统化

工作过程系统化,是一个时刻处于变动的状态,不过结构是相对固定的,而且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作过程是一个工作程序,是为获得一定的工作成果需要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方法关键点在于不是学科知识结构系统,而是在于工作过程结构系统。在课程开发的内容和结构上追求的是工作工程的系统化,而不是学科结构的系统化。课程体系的实质是课程的开始来自于工作岗位与岗位需求的工作任务,形成行动领域,然后以行动为导向,为行动而学习,完成教学的过程,达到在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目标。课程的开发平台是职业性的,来自于企业的工作岗位,课程实施的平台是教育性的,来自于学校等教育场所。

1.2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特点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特点有三个方面:第一,工作过程是一个比较综合的系统。通过行动学习,在学习中能获取相关的技能、知识、态度,培养相应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第二,工作过程是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之中的系统。从要素上看, 工作过程有六个要素,分别是有劳动者、需要进行工作的对象、 完成工作的工具、 从事工作的方法、工作的成果即产品和工作中所处的环境。根据工作任务分解成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手段,然后工作组织,最后工作的产品即是工作成果。第三,工作过程是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从结构上看,典型的工作过程一般有六个步骤:1)要有明确的任务,并为完成任务获取相应的信息。2)根据任务制定计划。3)根据制定的计划并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4)根据决策的目标实施计划。5)为了保证计划按照目标进行,必须对计划完成的情况进行检查控制。6)根据反馈实施的结果进行评价。工作过程的模式是相对固定的,工作的内容是不同的,但是每一个工作的步骤是相对不变的,变动的是内容,不变的是结构。

2 工作过程系统化开发课程的方法

一般的传统学科讲究课程系统知识的完整性,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设置,改变了原来传统的课程体系,注重学生工作后的工作过程,根据工作过程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来设置教学的内容,学生在完成相应的工作的同时学习到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实现能够在动手做的同时学习相关的知识,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后,能够自己动手做。

工作工程系统化进行课程开发的步骤是四个方面。

第一:工作任务分析也称专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到企业或相关单位进行调查。明确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的工作岗位,胜任该岗位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然后进行完成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筛选典型工作。完成这些工作需要什么职业行为能力,根据需要的职业技能分析,确定需要给学生讲授哪些知识,制定教学大纲,来设计教学的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来决定课程的内容。可以实现领域的转换,将工作岗位工作行动领域转换为在学校需要的学习领域。在组织教学内容时,需要用工作任务这条线将要学习的知识串起来。学生学习该门课程总的知识量是不改变的,但是学习的顺序有变化。学生通过完成各情景下多个任务,掌握了从事该岗位的工作技能,并且在工作完成的过程中,会积累和岗位相关的工作经验,毕业后能够胜任所从事的岗位的工作。

第二:行动领域归纳也称整合典型工作。学生毕业后参加工作,所在岗位的工作任务很多,在学校不可能把工作中涉及到的能力都涉及到。这就需要把工作过程中涉及到的典型工作进行归纳,然后形成综合能力领域。根据社会和企业的需要,在进行课程开发时,根据所在岗位的工作构建相关的职业情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第三:构建课程体系过程也就是设置学习领域。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就要根据分析的工作岗位任务整合的典型工作,为了便于实施教学,需要职业能力描述为学习目标,根据学习目标设置学习内容,根据学习内容设置学习时间,因此构成一个个学习单元。然后根据学习单元来科学合理的设置教学情景。

第四:进行教学单元设计。根据典型的工作任务,在该任务环境下需要完成哪些任务,根据一个个任务来设置学习情景,让学生在学习情景中掌握相关的知识和能力。根据学习领域中构建的课程体系,按照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的内容,经过授课老师按一定的标准设计成项目以及每个项目下的任务,案例和产品,形成学习单元。学习领域和学习情景设计是教学设计的实施。

3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开发与设计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开发与设计,是按照学生在不同的岗位工作的需要,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方法,将与各岗位工作相关的能力、知识、技能和技术整合到一起,按照不同的标准来设计该门课程的。

3.1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开发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都会用到与计算机基础相关的知识,因此,学好计算机基础中常用的操作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我们以大学计算机基础为例,介绍常见的工作岗位有计算机配置、文档编辑、数据处理、演示文稿制作、数据库维护与管理、常用工具软件应用等。每个岗位有岗位工作任务,需要一定的职业能力,这就需要根据职业能力设置教学内容。

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的理论来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安排。第一步,应根据单位介绍的岗位,完成岗位工作任务需要的职业能力分析,根据职业能力的要求对学习情景进行设计。并把设计的学习情景进行分解可操作的具体任务。第二步,选择有代表性的操作项目,选择的项目最好学生也能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工作过程。根据工作流程,模拟真实情境,将学生分成相应的小组,分别扮演不同的岗位,分析不同工作岗位,设置的学习情景要和真实的工作任务一致,让学生来完成每个学习情景下的任务。通过完成相应的任务,从而学习到相应的知识和能力。

课程开发的过程,首先进行相关专业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调研。学校到社会请企业一线的工作人员和相关专业老师进行讨论探讨课程的培养目标。企业的人员根据企业当前和将来发展需要的岗位,在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参与到课程体系的建设中。然后根据课程调研的结果,分析所需要的大学计算机基础相关岗位,以及完成相关的岗位需要能力,例如,计算机配置、文档编辑、数据处理、演示文稿制作、数据库维护与管理、常用工具软件应用等。其次是将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根据计算机基础各个模块,设置相关的教学情景,从而培养各个岗位的操作人员。

3.2基于工作工程系统化《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设计

根据工作工程为导向,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设置教学情景,再把每个教学情景细分为一个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完成,从而达到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教学目标。第一种设置情景的标准是根据岗位模块划分,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后,设计出了以下几个教学情景,并把教学情景分解为学习任务。

根据岗位模块设置七个学习情景,即计算机基础知识与计算机配置、Windows XP的操作、文档编辑、excel数据处理、演示文稿制作、数据库维护与管理、常用工具软件应用等。在每个教学情景下分别设置了相应的任务。计算机基础知识与计算机配置的教学情景下设置的任务是有计算机的定义、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及计算机安全基础性内容,在此内容下让学生掌握微型计算机的配置。Windows XP的操作教学情境下设置的任务文档的管理、文档的存储、附件的操作等。文档编辑教学情景下设置的任务有字符的操作、图片的操作、表格的操作及word高级排版等。excel数据处理教学情景下设置的任务有数据字符的输入、公式和函数的使用、图表的操作等。演示文稿制作教学情景下设置的任务有演示文稿的创建与编辑、动画的设置与放映等。数据库维护与管理教学情景设置的任务有数据库的创建与编辑、数据表的创建与编辑、数据库查询操作、数据库报表等。常用工具软件应用教学情景下设置的任务有迅雷、360杀毒软件、百度搜索、中国知网的使用等。

根据岗位需要的职业能力设置教学情景时,是以真实的项目为载体的,把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涉及的全部教学内容贯穿其中。在进行项目选择时,注意项目和项目之间的关系,每个项目是相互联系的,不能脱离,要保持工作过程的持续性和系统性。

3.3《大学计算机基础》根据岗位操作流程时间学习情景的设计

整个课程在学习情境设计过程中以项目为载体,涵盖了课程的全部教学内容。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项目之间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各个项目之间不能脱离,要具有持续性、系统性。这些学习情景的设置注意内容是不能重复的,但是每个学习情景的步骤是有重复的。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成为主体,老师可以放开手,让学生自己学习。

4 结束语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以工作过程系统化进行课程的开发,体系了在教学工程中以岗位工作任务为中心,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更有利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出社会和企业需要的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位春苗.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法在会计电算化中的应用[J].中国商贸,2013(10) .

[2] 于明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改革设计[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4).

篇7

【关键词】“双创”型;人才培养;课程建设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of protein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pecialty, we made some explorations and attempts: stimulating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enriching teaching methods, enriching teaching content, inspiring students’ divergent thinking and reforming the way of examination and so on. So that we could improve the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meet the modern society talent culturing needs of the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Key words】The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ype; Talent culturing; Course construction

目前,我国大学教育已不再属于“精英教育”,每年大量的毕业生面临就业问题。创业也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形式,更是成才的重要模式。有资料显示,全国大学生每年选择创业的比例为5%,创业平均成功率仅为3%,而全球大学生平均创业成功率是20%。所以,我国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能力仍然有待提高。另外,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大学创新型、创业型的“双创型”人才培养需求。

《蛋白质化学与工艺学》是新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对其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师需要在教学活动中自觉运用研究型、互动式教学方法,变灌输为启发,变被动为主动,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探索精神的同时,做到教学相长。对培养新世纪复合型人才,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完善的培养模式是培养“双创型”人才的基础,培养模式的构建至关重要。首先,应该努力拓宽现有培养模式,要利用学校、社会、学生三方面的力量构建完善的培养模式;其次,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选择的能力。在专业的选择、课程的选择、甚至是老师的选择上留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再次,应该加强相关学科的培养,培养复合型人才,并抓住学科前沿,传授学生前沿知识。

在构建《蛋白质化学与工艺学》教学体系过程中,在注重基础理论的基础上,突出理论与实验课程实践的衔接,实施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注重素质教育”的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更好的造就一批具有理论基础扎实、操作能力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合格人才,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已创建安徽农业大学精品课程,本文对课程建设提出以下部署。

1 针对“双创”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改革

以教学过程中培养深化学生的研究与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对课程内容和实践项目进行了编排,形成了应用性教材和实验教程,其编排原则是把理论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限制在技术开发、运用与创新所必需的知识框架内,对一些新兴技术结合本校实验室实际情况进行实用化处理。实现“厚基础、综合化”的理论基础和相对先进实践技能的有机结合。

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紧密相关,实践内容的教学是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步骤之一。切实把科研成果引入到课堂教学,保证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前沿性,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如引入课程发展前沿的羊毛蛋白的改性、丝素蛋白的湿法纺丝等。这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开阔了学生的知识眼界,激发了学生主动探求未知世界、吸收新知识的热情和动力。如授课教师结合自己科研的亲身经历与成果,给学生讲解蛋白质的提取和加工工艺、营养成分分析等。将课堂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堂讨论、课内综合实验、设计性试验、课外创新实践活动、课程实习、科技竞赛(如“兴农杯”、“挑战杯”)等课内外教学环节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其创新潜能,建立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倡导学生为主体,教师辅以指导的教学机制,锻炼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自主研发能力。

第一,逐步形成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体系。积极改进原有的实践教育方式,并且进行整合形成体系。不仅要重视实验课程,论文写作,更要帮助学生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第二,积极创新实践教育的内容,组织学生参与到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以及“兴农杯”、“挑战杯”、大学生科技作品大赛,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第三,对毕业论文要进行严格把关,使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中能够使自己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得到锻炼;同时提高自身查阅文献和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学生通过亲自参与科研活动和论文写作,其文献检索能力、阅读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有了明显提高。第四,学院积极与校外企业建立联系,如通过这种联系的建立帮助学生增加更多的校外实习经历,使学生能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将自己在学校中学的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合二为一。

2 针对“双创”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改革

通过构建研究式、启发式、交互式和参与式等多种教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和实践式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索适合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改革措施和方法。从不同学科、不同学段、不同学生基础背景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科规律、知识特点和学习对象的个体差异,以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实现教育形式、目标任务、操作程序、评估体系的多样化,从而尽可能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要,发掘每一位学生的智能潜力,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才有可能真正发挥教学和评价的功能,培养出具有创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首先,联系实际、化难为易,追根刨底、激发兴趣,结合业务学习方法、夯实基础,强化知识的应用。课堂教学中将思考和讨论的空间交给同学们,启迪其知识转化和知识运用的思维。创新原有的教育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在此基础上实现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学。

其次,教师将科研中前沿的知识融入教学之中,使学生能够学到专业中前沿的知识,便于学生在原知识前提下进行创新;同时,定期开设学术讲座,邀请校内相关领域教师进行学术交流,聘请校外同行专家做学术报告,拓展同学们的科技视野,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再次,老师不能一味的灌输知识,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此基础上不断地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独立的思考往往容易产生创新思维。例如从蛋白质基本结构阐述酸性的羧基和碱性的氨基,说明氨基酸是两性电解质。引申到蛋白质中的酸性和碱性的基团,通过课件形象说明蛋白质的两性电离,得出蛋白质等电点的概念,以及不同溶液中蛋白质带电状态的判定。带电的蛋白质可用电泳的方法可以分离,引用动画解释电泳的现象。由生活中常见的可溶于水的鸡蛋清,煮熟之后,会发生凝固,且更容易消化,引出“蛋白质变性及变性后性质的改变”的学习。同时,实验项目的开设,使学生课堂上学的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达到巩固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提高实验操作水平的目的。

3 针对“双创”型人才培养的考核体系

成绩考核评价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加强对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的考核,对出勤、态度、课堂提问、课堂讨论、作业的完成、期末测试等进行认真记载、备案,尤其注重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查阅资料的力度、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发言内容所体现的思维逻辑以及完成项目任务的情况。对作业则强调多样、灵活,一般在课间、课后留一些问题作为作业,可以编写与课程内容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让同学们凭兴趣选择其中一定数量的题目进行分组讨论,同时鼓励同学们结合课堂所学和现实情况自行设计一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在考试内容和方式上,改变以理论知识考核为主,增加实验分析题、实验方案设计题和实际应用型论述题。

建立平时作业、课堂讨论及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评定方法,注重学生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核。改革考核办法,尝试把考试变成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考核是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进行客观的评价,而不仅仅是考核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记忆能力;其次,要对原有的考核内容与形式进行变革,使得新的考核内容与形式能够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比如减少客观题增加主观题等等;再次,可将“双创精神”加入到考核体系中去。尽可能保证了成绩评定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并通过参与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的研究,提高学生对平时研究性、实践性学习的重视程度和实验技能,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4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极其迫切,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人才。高校作为创新人才创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必须担负起为国家社会输送高水平人才的责任。专业建设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重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优化教学新模式,重视实验课程内容建设,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能引领社会经济前行的“双创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艳贞,陈文.应用性本科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28(7):5-7.

[2]刘西军,徐小牛,刘华.《园林苗圃学》教学改革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6):133-134.

[3]邵伟.生物高分子材料教学改革的思考[J].广东化工,2014,41(20):142.

[4]梅毓,杜兆芳,“纺纱学”课程建设与“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J].纺织服装教育,2013,28,(2):110-111.

篇8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企业财务管理;学习情境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1、设计理念:《企业财务管理》课程设计以会计职业岗位的“资金的筹措与运营管理”典型工作任务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结合《企业财务通则》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要求,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建课程,体现职业性;按照基于工作过程,定位于工学结合的理念进行开发与设计,学生的学习任务是来源于企业真实的经过提炼的工作任务,课程实施做到“教、学、做”合一,体现课程的实践性;课程及时补充最新职业动态、课程资源对社会开放、教学方法自主持续创新,以满足高职课程教育的开放性要求。

2、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以会计职业岗位的“资金的筹措与运营管理”典型工作任务为逻辑起点,遵循“职业岗位分析课程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选取载体选择学习情境设计考核方案设计课程实施职业岗位分析”的开发路径,实现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螺旋上升。通过专任教师与企业财务专家共同提炼实际工作核心技能,归纳转化课程内容。以必需、够用的原则选取学习内容,课程的实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以达到会计主管岗位的要求。

二、课程载体选择

企业资金运动的过程是相同的,包括资金的投入、资金的运用和资金的退出。企业财务管理的日常活动包括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营运活动等。不同规模企业的资金运动的复杂程度不同:微型企业资金筹集的方式和渠道少,主要是民间借贷,亲戚朋友借款,小型企业资金筹集的方式和渠道较多,可以是民间借贷、银行借款,吸收投资,中型企业资金筹集的方式和渠道多,除了上述方式之外,有些企业还可以公开发行股票、债券。中型企业的投资活动也比微型企业多,比如:中型企业可以进行项目投资。以不同规模企业的资金运动为课程载体,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

三、学习情境设计

按照“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来学习”的职业教育课程设计总要求设计学习情境。本课程的学习由三个情境完成。情境一微型企业财务管理以白浪汽配城康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的业务为依据,设计现金预算、日常现金运营管理、利润分配的管理三个学习内容;情境二小型企业财务管理以十堰金路通汽车贸易公司的业务为依据,设计现金预算、日常现金运营管理、利润分配的管理、应收账款的管理四个学习内容;情境三中型企业财务管理以湖北三环车身有限公司为依据,设计应收账款的管理、现金预算、日常现金运营管理、利润分配的管理、项目资产投资管理五个学习内容。每个学习情境的任务包含了完成对应实际工作任务的主要业务,三个情境学习任务则涵盖了课程标准规定的所有财务管理的内容,能力培养和知识掌握达到课程能力目标的要求。三个学习情境为递进加包容的关系,通过典型任务复杂程度增加、难度递进的三次过程重复而内容难度递增的情境学习,让学生练就经验性技能。情境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与评估等六步法设计,体现六要素,符合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要求。以情境三为例

三个学习情境依托地方产业进行设计,学生学习之后能够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三个学习情境在实施的过程中运用不同的教学工具和不同的教学方法,情境一运用EXCEL软件和案例教学法、情境二运用用友软件和小组讨论教学法,随着学生能力的提升,情境三运用金蝶软件和引导文法,体现教学六要素的不同。另外,学生开始上课时,制定自己生活费的理财计划,每个月汇报一次理财计划的实施情况,强调量入为出的原则,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训练学生个人理财的能力。将个人理财融入企业理财中,使学生具备理财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更好的胜任将来的工作。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高职;路桥工程安全评定与加固;理实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2-0203-04

一、课程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的繁忙以及各种重型车辆的出现,路桥负荷日趋加重。为解决日益严重的交通问题,一方面是国家加大各类路桥工程的建设,另一方面则是对旧桥、危桥的加固维修以及加强现有路桥的养护。在路桥工程建设方面,安全问题又重于泰山。路桥工程的安全事故对国民经济造成损失和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巨大影响。所以,如何在施工过程中减少事故的发生、保证路桥工程施工安全、促进路桥工程健康有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对旧桥、危桥的加固与维修方面,由于其良好的经济效益,在一般情况下,桥梁的加固费用约为新建桥梁费用的10%~20%;双曲拱桥的加固改造费用约为新建桥梁费用的20%~40%。旧桥的加固与改造方面已经是当前有些交通发达的国家桥梁建设的重点。因此,加速我国旧桥加固或改造技术的教学和研究,不仅能更好地、及时地为现代交通运输服务,而且能为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迎合以上路桥建设的需要,我校道路与桥梁工程系安全专业创新性地开设了《路桥工程安全评定与加固》课程。《路桥工程安全评定与加固》是一门整合了材料检测、桥梁检测和旧桥加固的新兴专业技术,属于土木工程(桥梁)、力学、数理统计及信号处理等多技术领域的交叉学科。这就决定了《路桥安全评定与加固》这门课程是既有很强的理论性,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就要求授课对象具有广泛的基础知识,是结构设计原理、桥梁工程、工程力学、材料检测等的后续课程,课程的特点决定了该门课程通常在高年级的大专生中开设。我校大三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了系统的专业课学习和半年的实习工作后,对实际工程中的问题有了一定的感官认识,选择此时为他们开设这门课程,针对性更强。然而,路桥安全评定与加固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可供参考的教材不多,并且在教学内容上有些知识点没有定论,而是属于探索性的讲授内容。因此这门课程拟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设计与安排,使得学生能够在实践与理论,定论与探索中掌握专业知识,并能够启发学生在该领域中积极开展探索性的研究工作。

二、教学目标

路桥工程安全评定与加固是一门专业课程,有别于专业基础课。对于学生而言,在理论与实践中,更加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要求学生在初步了解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熟悉操作规程,掌握路桥结构的检测方法和加固方法,并能过对路桥结构的施工情况给出评价,把所学的知识能够应用到路桥安全评定与加固中来。“理实一体化”教学采用课堂讲解、室内实验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教学充分引导学生在桥梁检测领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三、教学内容安排

桥梁是一个复杂的结构体系,其组成构件较多,这便决定了桥梁安全评定对象较为广泛。针对不同的构件检测的指标不同,需要检测的指标种类多,这决定了采用的检测仪器类型比较多。根据桥梁检测的这两个特点,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需要有选择性的对授课内容进行安排。一般来说,桥梁的检测方法可分为外观调查、无损检测、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四大类。在本人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检测方法和构件的划分,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对授课内容进行了安排。总学时为48学时,其中:理论30学时,实践:建材2学时、路桥16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部分 概述。2学时,授课形式:理论。

第二部分 材料检测。①水泥混凝土强度试验及等级评定,2学时,授课形式:理论;②砌体材料检测技术,2学时,授课形式:理论;③钢筋检测技术、钢筋基本技术性能、钢筋力学性能试验检测,2学时,授课形式:理论。

第三部分 上部构造检测。①预应力构件试验检测及张拉力控制,2学时,授课形式:理论;②预应力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检测、张拉设备校验、张拉台座检验,2学时,授课形式:理论;③静载锚固试验、钢筋松弛试验,2学时,形式:实验,学生活动:检测中心实践;④张拉设备校验、硬度检测,2学时,形式:实验,学生活动:检测中心实践。

第四部分 基础及下部构造检测。①泥浆性能指标检测、水泥浆的膨胀率实验,2学时,形式:实验,学生活动:建材实践;②地基承载力检测理论知识:1,荷载板试验;2,标准贯入试验,2学时,授课形式:理论;③地基承载力检测实践知识:1,荷载板试验;2,标准贯入试验,2学时,形式:实验,学生活动:检测中心实践;④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检测、泥浆、成孔、清孔检测,2学时,授课形式:理论;⑤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检测理论、基桩完整性检测技术、桩基承载力检测技术,2学时,授课形式:理论;⑥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检测实践操作、反射波法测桩基完整性,2学时,形式:实验,学生活动:检测中心实践;⑦超声脉冲法测桩基完整性,2学时,形式:实验,学生活动:检测中心实践。

第五部分 总体、路桥面系和附属工程检测。①桥梁支座和伸缩缝装置试验检测,2学时,授课形式:理论;②支座检测,2学时,形式:实验,学生活动:检测中心实践。

第六部分 成桥检测。①旧桥加固,2学时,授课形式:理论;②桥梁静载检测,2学时,授课形式:理论;③桥梁动载检测,2学时,授课形式:理论;④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钻芯法检验混凝土强度理论,2学时,授课形式:理论;⑤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实践操作,2学时,形式:实验,学生活动:结构实验室实践。

第七部分 复习及考核。4学时,形式:过程考核、实践考核及期末考试。

四、“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1.“理实一体化”教学原则。“理实一体化”教学注重在授课的过程中的理论联系实践,在教学方法上本着工学结合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并结合多媒体、实验室现场教学等方法进行知识点的讲授、学习、实践和指导。一是课堂教学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课程学习的过程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倡导,师生互动教学作为一体化的学习过程,由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完成课程学习任务。二是课堂教学充分采用多媒体手段,并且辅助大量的图片以及影像资料,向学生呈现直观和动态的教学内容。三是充分利用实验环节作为课堂授课的补充和延展,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四是学生分组实践。实验室拥有的桥梁检测仪器数量有限,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亲自操作仪器,在实验课环节采取分组预约制。分组预约制的具体办法是在某一段时间内所有的实验课程同时开放,把学生分成4人一组,每一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去预约某一个实验,预约完成后学生即可以进行相应的实验。五是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同一个知识点的授课内容各有侧重。

2.教学方法。为突出理论联系实际,教学中应当侧重启发式互动教学、案例情景分析教学、现场教学等方式方法,引导学生积极进行独立思考,彻底改变过去课堂死肯书本的传统方式,部分课程直接选择在实验室上课,或全部选择在实验室上课,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加大实践操作容量,提高学生掌握路桥工程安全评定与加固检测试验的操作技能,提高学生适应工作岗位能力。

五、考核方式

学生成绩的考核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过程管理与考核、实验实践技能考核、期末考试。平时成绩实行动态管理和过程考核,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参与、知识点掌握和技能考核。实验实践技能考核是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的检验,主要考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期末考试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知识能力考核。

参考文献:

[1]于忠涛.桥隧检测与评定[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

篇10

【关键词】 一体化教学 设计理念 设计思路

1 课程设计的理念

本课程是在我院机电设备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框架下,针对企业对机械设备维修岗位的要求,通过参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机修钳工的内容,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将原有课程《金属切削机床》、《钳工工艺学》、《机械设备安装与调试》进行有机的融合,融合后的课程打破了原有的具有明显学科化倾向的课程内容组织形式,重新构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实际项目为载体”的课程内容结构。

1.1 校企共建,构建行动导向课程

强调“学校与企业共建”:在本课程建设的全过程中,与地方企业——宝鸡机床厂、秦川机床有限公司、宝鸡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宝鸡钢管厂等企业的一线专家全程合作,共同推进课程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等建设工作,构建行动导向课程。

共建教学内容:与企业合作,依据专业工作分析所确定的设备维修岗位职业能力,共同确定本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共同明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共同确定学习情境,参与教学内容的重组和序化,制定考核标准等。

共建师资队伍:与企业合作,聘请来自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专家,增加专职教师队伍中的企业实践经历,构建“双师”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共同实施教学,共同评价教学。

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将实训基地建设主动融入地方制造工业产业链,在“双赢”的基础上,与企业共建校内外生产性实践教学基地,营造企业文化和学校文化相融的氛围,创设生产与教学相一致的场景,用企业的标准来检验学生的“产品”。

1.2 工学结合,促进职业能力培养

强调“工作需求和学生需求并重”:课程设计中不仅充分考虑完成岗位(群)需要的职业能力,还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需求贯穿于职业能力培养之中。

强调“技能和素养统一”:本课程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数控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是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具有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生产及技术服务“五位一体” 的功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实训基地的教学与生产两大功能,让学生参与实训基地的设备维修与对外技术服务工作来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

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完整的“行动”过程,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实际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2 课程设计的思路

本课程通过与宝鸡机床厂、秦川机床有限公司、宝鸡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宝鸡钢管厂等企业的一线专家、行业专家、教育专家、专任教师,针对企业机电设备维修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研讨,确立本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以下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本课程教学目标突出了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

专业能力目标:

(1)能执行与职业活动相关的保证工作安全和防止意外的规章制度;

(2)能看懂机械设备技术文献、设备主要部件功能及装配图;

(3)能根据机械设备的结构特点,制定机械设备拆卸与装配工艺规程,选择正确的拆装方法,对固定机构、传动机构、轴承和轴组机构进行正确的拆卸与装配;

(4)能进行零件测绘,并根据零件的损坏程度重新设计,绘制标准零件图;

(5)能正确选择和规范使用机械设备、拆装和维修工量器具,并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自己设计和制作一些方便实用的拆装、维修工具;

(6)能根据设备状况和修理要求,编写修理工艺,确定修理方法,对机械设备典型零部件进行修理;

(7)能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机械设备精度检验设备、仪器和工具及保养方法;

(8)能对机械设备进行总装配、调整、试车及精度检验;

(9)能根据设备安装要求,设计安装方案,制定安装工艺规程,合理选择和使用安装设备和工具,正确安装与调试机械设备;

(10)能正确诊断机械设备常见故障,分析产生的原因及排除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