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化常识范文

时间:2023-08-17 18:14: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化常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化常识

篇1

【关键词】农村普通高中;语文教学;文化常识

一、引言

对文化常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常识,让学生认识和了解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常识,有利于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以及增强学生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伴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和素质教育全面开展,文化常识作为考查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实现语文教学中对文化知识的渗透,促使学生透彻了解民族精神,重视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对学困生人格的培养,促进学困生身心健康发展,成为现阶段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当前农村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人格教育的缺失

纵观现阶段语文教学现状可见,理论教育重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没有落实到位,使得人格教育缺失。2015年的高考全国卷出现对文化常识的考查的题型,而2016年教育部在《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中,明文指出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常识的考核内容。受考试制度的影响,语文教师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理论文化知识教学,以期通过理论知识训练,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素质教育的忽视和人格教育的缺失,对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形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也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教师“重讲授轻体验”占主导地位

语文教学中健全学生人格,需要着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各项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实际语文教学过程中,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师普遍习惯重理论教学,“重讲授轻体验”占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的体现,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对语文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不够深刻,就会对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形成不利影响。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我们的学生――年轻一代真正深入体会,才能自然而然生出民族自豪感,才能从内心深处真正热爱我们的民族以及文化。申遗成功的“二十四节气”,我们的学生可能都记不全,更不知节气的由来,更难主动去了解它,认可它作为我们民族文化的深层意义。现今,我们的学生,我们的社会兴起过洋节,如圣诞节、复活节……但对于我们的传统节日却毫不关心,这种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课程,更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三)教材利用度不高

农村普通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课本教材展开教学活动,坚持应试思想,注重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对课本教材利用度比较低。高中课时比较紧张,教师为了在有限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尽可能压缩课堂教学,省下更多的时间进行复习。教师通常会引导学生快速学习课文内容,对于古代文言文仅以原文翻译、串讲、重点词解释等形式展开,对于现代文教学则是由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学生仅仅理解课本教材呈现的内容,而且只是了解课文内容大体含义和其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平时的授课中,教师很容易忽略文化常识这个知识点,或是照本宣科一语带过,没有足够的重视,没有着重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由于缺乏对课本教材内容的深入了解,学生对文化常识理解程度不深,学生认识不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和乐趣,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对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形成了不利影响。同时,学生无法从文化常识中汲取营养,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对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形成了严重的阻碍。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化常识的基本途径

高中语文教材中涉及诸多文化常识相关内容,例如丰富的优秀文化典籍,《史记》《汉书》《后汉书》《诗经》等等。让学生深入了解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常识,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高中语文教学对文化常识进行渗透,必须深层次发掘语文教材中的文化常识素材,结合语文学科教学特点,加强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从而真正实现文化常识渗透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一)深入发掘语文教材中的文化常识素材

深入l掘高中语文教材可以发现,语文教材中蕴藏着非常多的文化常识。例如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等等。如果不注重学生的体验、领悟,学生停留于表面的认识,为应付考试死记硬背,不利于文化常识的真正渗透与传播。让学生认识和了解这些文化常识,加深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常识的了解,可以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道德品质,对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文化常识进行深入剖析,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这些文化常识。以“北宋四大家”之一的苏轼的作品为例,选其作品《赤壁赋》展开讨论。这篇文章苏轼以独特的笔触,将其人生观娓娓道来,既包含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也包含随缘而安的人生态度和忘情尘世的洒脱。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深层次发掘汉语文化的丰富内涵,提炼出促进学生情感认知能力和人格健全的因素,确保学生真正理解教学语文教学内容表达的深刻内涵和感情,不断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同时,教师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优美的句子。如“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饮酒乐甚,扣舷而歌”等,通过鉴赏这些富有画面感的句子,能够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和鉴赏能力。同时,学生在鉴赏审美时,还能够深刻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从而实现语文教学中转化学困生和学困生人格培养的重要目标。除此之外,通过文化作品了解文化常识,还要求学生对其语言进行了解。例如《赤壁赋》一文先后呈现出了乐-悲-乐的感情变化,这种变化体现于课文的字里行间,这就需要学生深刻理解和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和魅力。所以,让学生了解优秀传统文化常识,既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

(二)增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农村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化常识,要求教师必须深层次发掘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和文化常识的基本内涵,加强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通过在实际生活中渗透文化常识,不断加深学生对文化常识的理解,实现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和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目标。为此,教师要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学生学习生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做好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工作,让家长充分认识到文化环境和氛围的重要作用,积极参与到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中来。首先,营造舒适的家庭氛围,形成家庭阅读的良好氛围,由学生阅读包含人文精神的课外读物和语文教材内容,不断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进而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目标。挖掘《兰亭集序》《赤壁赋》中的干支纪年法,地支与十二生肖之间的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些日历上也标有干支和生肖,这可加深学生对我们古人的聪明才智的敬佩,加深民族自豪感。《孔雀东南飞》中“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中的“黄昏”“人定”是古时十二个时辰计时法中天色计时法,对应十二地支计时法。其次,通过学生家长及时反馈学生家庭学习态度,家长人格教育方式等,促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加深学生对文化常识的理解,从而真正实现文化常识渗透于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如《鸿门宴》中项羽高居尊位,在现实生活中宴请宾客,有主客的位置之分,有以老为尊。而在工作会议的安排当中,也有上司和下属位置之分。文化常识,古已有之,延续至今,无处不在。学习和积累文化常识,在现实生活中做有一个素质有文化的人。

(三)让学生自主尝试挖掘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化常识,不断加深学生对文化常识的认识和理解,必须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利用自己对文化常识的认识和理解,灵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真正实现加深学生对文化常识理解的重要目标。高中语文教材中优秀传统文化常识,蕴藏的知识量比较多,而且都需要学生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例如,考试中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有“科举制之前如何选拔官员?”“科举制的名称”“古代节日习俗”等等,要了解这些文化常识,学生就必须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如“科举制之前通过察举、征辟和孝廉的方式选拔官员”,古代节日习俗中春节要贴春联、燃鞭炮、挂年画、耍龙灯,元宵猜灯谜、吃元宵,中秋赏月、吃月饼等。天文历法当中的有干支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地支和十二生肖的关系,申遗成功的二十四节气等,如《兰亭集序》中的“永和九年,岁在癸丑”。又如《赤壁赋》中的“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干支纪年法在现在还在使用。古代对人的称谓有多种情况,其中可称官名,如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故称“王右军”;也可几项兼称,如先称籍贯,再称姓、名,后称字,如《游褒禅山记》中的“庐陵萧君圭君玉”。古人有“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的说法,这与中国古代阴阳学说和中原地区地理及太阳照射有关,被太阳照射为阳,反之则为阴。《游褒禅山记》中的“华阳洞”即在华山的南面。了解这些文化常识,就可以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了解,对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让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常识形成深刻的了解,学生自发将这些文化常识应用于写作中,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学生在写作中将苏轼《赤壁赋》中关于人生感悟的描写原句用于作文中,就可以增强作文的可读性,实现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化常识的重要目标。所以,对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形成充分的认识,通过对课本教材内容的学习,教师可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布置写作任务,仔细检查学生写作情况,总结出学生语文知识常识性错误,同时有计划地向学生讲授文化常识,使得学生充分认识到文化常识的重要性,积极参与文化常识学习活动,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而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目标。

四、结论

综上所述,高中教育教学改革中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重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出语文学科的重要作用,在语文学科教学中适当渗透文化常识,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加深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和理解,促使学生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实现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1]徐付娥,左君.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困生的发展――浅谈对学困生的转化[J].新课程(小学),2015(01):24.

[2]刘江.玉璞需雕琢铁杵可磨针――数学“学困生”的人格矫治[J].中学教学参考,2011(10):67.

[3]穆占财.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学困生的语文水平――以威宁县保家中学为例[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4.

[4]李祖惠.浅析小学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低下的原因及培养策略[J].速读(中旬),2016(08):336.

篇2

一、引言

近年来,高考语文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在整体上呈现的倾向是弱化处理,知识动态性、能力上的考查逐渐形成。根据笔者对几届高考学生语文分数的比较分析,凡是超过120分的同学,他们在语文基础知识项上丢分较少至多丢6分,凡基础知识项丢分超过50%的同学,其总分很难到达110分。目前在高中语文实际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适当安排基础知识教学内容,这种教学多结合教学内容拓展知识,学生对这种繁琐的基础知识没有系统化的认识,往往是学一点记一点、在整体分类和系统化总结归纳上很难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并且,许多基层高中把高考基础知识的积累放到高三上学期中,利用一个月就复习完了,这就是蜻蜓点水,学生理解不透、积累不足,考试中学生多数是碰运气,分数自然高不了。当下高考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在题型、内容、形式上不断改革,稳中求变,是对学生发展的时代变化的调整,语文教学中如何处理基础知识教学与其他教学内容的关系,让学生能够在有效的学习中提高基础知识文化素养,是语文教学中需要不断探索的方向之一。

二、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现状

语文基础知识从内涵上来说,具有工具性、传承性、个体性、稳定性特征,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文教学中的工具,帮助学习者在思维、交流、工作学习中更好地完成相关活动内容,这也是语文作为工具性载体的重要因素。语文基础知识中多是从传统文化中积累下来的,在文化传承、弘扬的过程中,基础知识是主要的内容基础,文化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也将成为未来语文基础知识的重要内容之一。结合目前高中生对语文基础知识学习的现状分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基础知识教学的重点多是围绕高考考纲考点要求展开,基础知识的广泛性、多变性等特点是当前教学中以高考命题标准为参考的重要因素。语文教材知识零散,在基础知识总结上多是通过单元导语和小结串联较为全面的知识点,这种形式在系统化知识构建上还有很大差距。在教材的练习思考中存在一些比较内隐化的知识点,通过问题思考呈现,这种知识往往需要学生在实践练习中积累总结,对这种知识很容易忽略。课程改革在教材编写上也出现很多变化,这种内隐的知识增多,直观展现出来的知识点逐渐减少,对学生探究独立思考能力的考查越来越多,这无形中也增加了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教师知识系统化高效教学的难度。教师在语文基础知识素养上的不足也会影响语文教学的质量,高中语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积累中,偏重知识的针对性,在基础知识的广度和泛度上没有较全面的系统的积累,对学生知识运用引导也会有所局限。

三、基于高考基础知识考查的高中语文教学改进对策

1.改进教学理念,注重实际运用

语文基础知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具有相对隐性的特点,传统教学中的内容逐渐积累成越来越多的语文基础知识,高中语文教学内容也会不断增加。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考查集中在成语、古诗文名篇名句、文化常识性考查、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等内容上,相对稳定。针对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进行专题教学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会进行的一项内容,这种教学主要是在题型、内容范围、解题技巧上进行,对基础知识的文化价值教学没有深刻的体现。改进传统教育理念和应试教育下的遗留影响,在认识上明确基础知识教学对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将语文基础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真正落实教育教学改革要求,构建更为先进的教学体系。例如2017年高考新课标II卷第19小题,考点是表达得体,该题的出现就要求一线教师把基础知识的积累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加强积累方法的引导

在教与学的问题上,要改变过度依赖高考基础知识考查要求的教学指导,切实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辩证看待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形成。教师在教学引导上给予重视,强调积累的重要性,指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善于观察、归纳总结收获,比如引导学生们在看新闻、读报刊和新媒体时,要注意其中语言基础知识运用是否得当。语文教学本身是积累的过程,这种积累是应是学生根据学习兴趣指引积极主动进行的学习活动,在这一认识上教师的教学观念要及时更新,不能一味针对高考灌输大量的基础知识积累方法和要求,努力构建师生价值观的共同导向。如在文化常识性知识、古诗文文化传统知识的教学方法上,一般结合具体文本阅读进行,古诗文的学习首先应要求学生必须做到翻译文本,其后再做题,在这一形式上应给予重视,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没有一定的积累,很难实现综合运用。在日常教学中,对文化常识、古诗文文化传统知识在文本中的应用,应进行适当结合实际教学安排进行专题教学,提高基础知识的系统化。

3.完善教学方式方法,注入课堂教学新元素

除了利用传统的早晚读、课前读等积累方式外,还要探索新的方式,比如翻转课堂,网络微课、智能手机积累等。语文基础知识在经典文本阅读中的运用较多,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方式方法上的改进,融入新的元素,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基础知识学习现状。语文基础知识教学需要深入挖掘文本,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内容,结合当下热点文学时政话题,高效运用基础知识进行实践。教育立足长远,在语文教学中知识体系庞杂,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构建需要不断更新,为基础知识教学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

篇3

在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往往淡化处理语法教学,而学生也不愿花过多的时间学习语法,导致许多高中生语法基础薄弱,课文分析不明,文言文读不懂,语言题乱做。许多高中生连一些简单的语法现象都不能解释。这也造成了教师在高中语法教学上处于一种十分被动的局面。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语法教学,培养学生认识母语最基本的结构规律,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我认为很有必要。现在高中语法教学的实际是:高考不直接考,教材不系统编,教师不正式教,学生不愿意学。因而高中学生语法知识的欠缺已是不争的事实。而高中语文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又脱离不了相关的语法知识,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更离不开语法知识,所以为学生补上语法知识课,一方面有利于提高中学生实际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另一方面能使中学生了解自己母语的一些基本常识,认识母语最基本的结构规律,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确实很有必要。我认为要从下面几方面加强:

1.教师要系统地学习语法知识,在头脑中建立起自己的语法体系

中学语文教师没必要像专家一样研究一些精深的语法问题,加上现在不要求学生掌握名词术语,却应在头脑中建立起完整的语法系统,对一些常见的语法现象能够合理分析、自圆其说。教师应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导学生运用具体语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做,可以对学生有效地进行语法知识的渗透,包括语法术语、现象、规则等。比如,在散文教学中,分析重要语句时,可以进行语法的分析,再进行意义的分析,以帮助学生理解重要文句。语法是语言表达的规则,语法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在现在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因为高考考纲已经不要求单纯的语法考点,所以高中语文教材中基本不直接涉及语法,是否在教学中结合语法知识完全由教师掌握。这就造成了高中语文语法教学基本处于一种无序状态。

2.加强对学生的语法教学,强化他们运用语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语法知识后,教师要及时补充教学系统的语法知识,以便学生在头脑中建构较完整的语法系统,对一些常见的语法现象能够合理分析,加强对语文学习的认识。当然,因为教学时间紧张和学生理解能力较低的关系,系统的语法知识教学可以以简单的框架式呈现,课时控制在三节左右比较合适。过少则不能完整地呈现系统,过多容易超出学生的理解承受能力。过去的语文教学大纲曾对汉语知识教学提出了"精要、好懂、有用"的六字方针,现在进行语法教学也应贯彻这一原则。依照这一原则,应对学生进行纲要式的集中语法教学,使他们在头脑中建立起语法的概念,增强他们运用语法知识解决实际语言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改变他们只有学外语时才学语法的想法。这样,我们在解决病句、文言文等问题时就要简单得多。

3.注意在实践中运用语法知识,解决语文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运用语法知识帮助理解课文中结构复杂的语句。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在表现内容的复杂性、表达手法的多样性、文本文化的多元性、思想内容的隐藏性、语言运用的灵活性等方面,都是初中语文教材无法比拟的。学生要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就必须对文本中的复杂语句进行分析。高中语文课本中还有很多外国作品,翻译成汉语时长句很多,如果不作句子结构的分析,学生往往会茫然不知所云。如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二段,近200字,其实只是一个单句,找出主干就抓住了全段的中心: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不作语法分析,学生就很难抓住要点,对一些复杂的复句和句群更要进行语法分析了。

4.语法知识有助于把握文言文中的特殊语言现象

篇4

Abstract: in 2008 the Jiangxi Provinc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language proposition characteristic is returns the linguistic skills standard, the return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 the guidance studies, examines student's culture to accumulate with the knowledge migration ability. These four proposition characteristic both explained 08 year proposition characteristic, and has pointed out in 2009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language review direction: Return linguistic skills standard, return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 Therefore, in the comprehensive review stage, schoolmates do not aim too high, do not do has crossed the difficult exercise, should take the elementary knowledge as the book, should place in with emphasis the textbook.

关键词:高考语文复习 回归课本

Key words: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Language review Return textbook

2008年江西省高考语文命题特色是回归语文能力本位,回归语文教材,导向读书,考查学生的文化积淀和知识迁移能力。这四个命题特色既解释了08年的命题特点,又指出了2009年高考语文复习的方向:回归语文能力本位,回归语文教材。

纵观多年的语文高考题,高考语文一般不考偏、难、怪的题目,考的都是大家应该掌握的最基本的东西,而课本又是大家共同遵守的基础文本,高考题目虽来自课外,但知识点却出自课内,可谓万变不离其宗。例如08年江西省高考语文试卷,内容覆盖中学教科书所涉及的语文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要求。许多题目的命题原则是“命题在课外,答案在课内”,注重课内知识和能力的迁移与延伸。如文学常识与名篇填空题分别选自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的《归园田居》、《扬州慢》,第四册的《陈情表》和中国古代戏曲单元知识简介以及第五册的《春夜洛城闻笛》,充分体现了“回归课本”的特点。字音题、字形题、文言文实词题、散文阅读题、句式仿用题,均与课本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这对中学语文教学具有稳定和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是对脱离课本一味盲目沉浸“题海”的纠偏。

因此,在全面复习阶段,同学们不要好高骛远,不要做过偏过难的习题,应以基础知识为本,重点应放在课本上。

回归课本,首先要反复看课本,熟练背诵课本中规定的必背篇章,将高中语文一至六册课文中易错易混字词与疑难字词的音、形、义摘抄下来。只有在掌握好课本字词的基础上才能形成一套自己比较完整的重点字词记录表。例如08年江西卷选择题第一题的“付梓(zǐ)”、“锱(zī)铢必较”,“不恤(xù)”、“隽(juàn)永”、“咸与(yǔ)维新”、“邂(xiè)逅”、“便(biàn)宜行事”和第二题中的“赝品”、“浅尝辄止”、“蓬蒿”、“告罄”、“倩影”等词语均来自课内,同学们在复习时如果注重掌握好课本上的基础类和识记类内容,就能准确判断这些词语中的读音、字形的正误,也就不会轻易丢失这些题目的分数了。

其次,文言文复习也要从大量积累课外材料回归到课本,因为高考中的文言文也是从课本的篇目拓展出来的。在2008年高考江西卷文言文阅读中,第10个选择题要求学生从试题所提供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与“郑人病之”中“病”的用法相同的一项,不少考生因选项无上下文语境,推断不出“病”字的用法而导致失分。其实,试题所提供的选项都是考生所学过的内容:《病梅馆记》、《触龙说赵太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座》后的练习题。但由于同学们平时对课内文言文掌握得不够熟练,所以做起题来就困难重重,失分严重。因此,在平时的复习时过程中要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对文言文的基础知识进行认真的梳理和归纳,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比如实词,应该从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方面梳理;虚词,应将重要虚词的各种不同用法及典型例句加以梳理;句式,应将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等方面对典型例句加以梳理。这样既形成了文言文知识网络,又加深了对典型例句的印象。

再次,现代文阅读也要回归课本,因为我们的课本选择的文章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我们不仅要学好这些课文,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篇文章掌握具有同类文章的特点和规律。比如,理清课文思路,归纳课文自然段的段意和中心思想等,都是比较常见的考点,2008年高考江西卷第17题要求考生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并作简要分析。这道题就是考查考生对文章思路的把握分析能力。考生应对文章谋篇布局有一个总体了解,然后才能具体分析。同学们若掌握好了课本中的这类题目,这道题就很容易答到要点了。高考选的阅读材料,它的难度一般不会超过课本里的那些课文。在通常情况下,同学们如果能够掌握和读懂课本上的这些文章,就能看懂其他一些文章,还能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唯有如此,方能很好地回答高考题了。

篇5

一、高中语文的教材特点

从高中教材所涉及的内容看,几乎包括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各个时期的作品。例如:从中国古典文学的角度看,将涵盖从《诗经》到明清的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等各种文学形式,而其中的作家作品、文学文化常识、实词、虚词、句式、修辞、文章内容理解归纳、文学鉴赏以及语言的运用等,都在学习范围之内;而外国文学则重点学习历史上的著名作家、政治家和有较大影响的诗歌、小说、散文、演讲词等作品。从风格上看,更是不拘一格,例如:在二战后西方兴起的“后现代主义”小说也选入了教材中。

初中语文学习的要求较注重学生感性的认识和积累,高中语文学习的要求已上升到能够对有关内容进行知识性、系统性的理解和领悟,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将文本中的问题通过知识体系解决。比如学习诗歌,初中要求是读读背背,形成语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初步理解诗意,而高中则要求能够对其进行分析,学会初步鉴赏和感悟。

二、高中语文的课时安排

初高中语文教材的量并无多大变化,但高中的周课时由6节减为4节,比初中少了三分之一。高中学习的科目比初中要多,高中一年级文化课就有8门,而且都是省级会考科目,再加上数理化的学习负担加重,这样,学生在课外用于语文学习的时间就相对减少了。这样两个“减少”,实际上就给语文学习增加了难度,提高了要求。

三、高中生的学习特点

高中语文教学,更需要把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猎取知识、获得能力的过程。教师不只是“奉送真理”,而是教给学生“发现真理”的方法、途径和规律。这样,学生自己用“拐杖”走路,就必须培养他的自主能力和发展自主能力,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面对新的学习要求,我们在高中语文学习的方法上应有哪些相应的准备呢?

首先,本课程解决了初高中教材本省知识体系的脱节问题。严格按照初高中《课程标准》对知识点进行一一对应,并在此基础上对初中阶段重要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整合,更加入了对初高中教材脱节知识点的讲解、初高中对接知识点的点拨,让同学们进入高一学习之前,在知识结构上得到无缝链接。

其次,本课程解决了初高中学习方法、学习模式的衔接问题。初中是以获得知识为主,是一种被动式的学习;高中则以探究性获取为主,是一种主动式的学习。两者差别很大,很多学生不能尽快地适应两种学习方式的差别,导致刚进高一不久就迅速“掉队”。所以我们的课程不仅设有专讲对高中学习方法、高中课程设置进行介绍,更在具体知识点、具体例题讲解中融入了学习方法地渗透,帮助同学迅速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

针对的是语文学习包罗万象、无所不及的特点,大家对资料要注意归纳,分门别类。除了学校和老师要求的语文笔记外,我们建议同学们准备三个本:知识本、杂记本和随笔本。

1.知识本

知识本是用来记录语言和文学方面基本知识的,可用于随堂笔记和个人整理。同学们可参照有关讲解,从字形、词语、标点到句法、修辞,文学常识,写作知识等方面注意搜集,可构建起自己语文知识的框架体系知识本。

2.杂记本

杂记本主要用来摘录课文中的妙词佳句、精彩段落。杂记本要经常携带,努力坚持、成为语文资料的重要积累。此外,杂记本也用于课外的一些摘录。学好语文要有一个深厚的积累。我们平时要有一定的课外阅读量,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语文修养和作文水平,使自己在阅读和写作上能得心应手。阅读中可广泛摘抄词语、警句、俗语、名人名言、精彩语段,还可提炼情节梗概,做作品评析、鉴赏、读后感等。

3.随笔本

真正的写作不是被动地完成任务,而是主动地创作。贵在多练笔,常坚持,抒写自己的生活感悟和情怀。我们要准备一本专门用于练习写作的随笔本,通过平时多积累、多感触、多思索、勤于动笔,养成良好的笔力文风。

朗读背诵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通过琅琅地朗读,文章的内容、情感、文句的优美、汉语的韵律,也都能体会出来了。背出以后还要经常复习运用,这样就可以做到终生不忘。这里,我们来看看“背”书和“说”书的具体方法。

教科书上都是精选的经典名文,其中要求背诵的课文,一定要原汁原味的背,不能多一字,不能少一字,更不能走了样。

1.“三抓”背诵法。三抓”就是抓领头字,领头句,过渡句。抓住这些字和句,就像抓住一串珍珠的丝线,能引出一串句子,能使人在背诵时把语句迅速连贯起来;抓牢过渡句,能使人迅速地由上段接背下段。

2.分层理解背诵法。分层理解背诵法是掌握诗文脉络、层次、轮廓的基础上进行背诵的一种方法。背诵时先按自然段,每一自然段分出几个层次,先分析每一层次的意思,然后围绕每一层的主要内容进行记忆,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地背记。

3.抄读法。边抄写边读,直至将课文背记下来。

篇6

[论文摘要]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质,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这就要求作为育人者的教师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自由独立的人格、深厚的文化素养和高超的教学技能等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就如何加强教师教育教学素养提出了新的思想观点。

适应新的课程改革就必须在教学和学习上加强提高。新的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语文教师到底该怎样做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才能从容面对这次严峻的考验。于漪老师说的好“语文教育的质量说到底是语文教师的质量,语文教育发展的如何关键在语文教师自我发展得如何。”也就是说教育质量取决于教师素质,教师素质决定教师的职业命运。我觉得,一个有进取心的语文教师应该具备以下四种基本素质:

一、良好的道德素质

关于教育的作用,有人曾形象地这样说:教育是人灵魂的教育,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着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俄国著名文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教师是学生阅读中的第一本道德书籍,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身边的学生。教师是人才的哺育者。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质,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这就要求作为育人者的教师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健全的人格,自己会做人、会做事、会合作、会学习。只有这样才能通过自身榜样的力量,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成为学生的楷模,完成社会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二、自由独立的人格

现实中我们大多数教师出于对领导、权威的信任和崇拜,出于对各种律令的尊重,出于自己想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甚或优秀的语文教师的热情,盲目的服从,思想独立与自由的空间在教参、权威、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面愈来愈小。这主要表现在:按照教参的要求在教学目标上搞“一刀切”,试图用一个模子要求,把学生造成统一标准;遵照考纲要求,在教学任务上只注重知识的传教,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学任务的核心是“唯书”“唯知”,我们的答案只有一个,“雪化了只能是水”,不可能是春天;承袭老的教学传统,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注入式教学独占课堂,单纯向学生灌输,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一支粉笔,从黑板的左上角一直写到右上角;盲从新的教改模式,无论什么课型都利用多媒体去循循善诱,填唯一答案;强调学生行为互动,不管其是否心动、脑动……..这样的教师,这样的教学行为,培养的结果必定是:学生的主体人格被异化,个性发展被扭曲,主动精神被扼杀,创造精神被淹没……..这样的人才如何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如何能承担起迅速并持续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任。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我们认真学习新课标,不难发现:新课程设计的理念“促使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课程设计的原则“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课程设计思路课程设“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部分,为有“不同需要的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提倡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评价的原则注意“主体多元化”。可见新课标强调:加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而要真正完成这一任务,教师必需要具备自由独立的人格。

三、深厚的文化素养

中学语文新大纲和新教材,非常重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教育,这对教师的学科业务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落实中学语文新大纲的要求,教好中学语文新教材,中学语文教师应该进一步加强专业基础的修养,逐步提高教学能力。

打好古诗文的基础。此次中学新大纲的另一个重大变化是特别重视优秀古诗文的积累。小学语文新大纲规定小学生要背诵80篇古诗;初中语文新大纲要求初中生背诵古文20篇,古诗50篇。高中语文新大纲要求高中生背诵古文20篇,古诗50篇。初中语文新大纲规定语文中“古代诗词和文言文占30%左右”;高中语文新大纲规定课文中现代作品、古代作品和外国作品的“比例一般可为5:4:1”。由此可见中学语文新大纲对古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师,70%是青年教师,与老教师相比,古文功底较弱恐怕是多数人的通病。这将成为我们用好中学语文新大纲新教材的绊脚石。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自觉主动补好古文这一课。

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初中语文新大纲要求“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高中语文新大纲则要求“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又规定“在全部(高中)课文里文学作品可占60%”。同时高中语文新教材的第三、四册,集中进行文学鉴赏教学,培养学生感知、理解、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注意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因此,我们可以说强调文学教学,是新大纲新教材的又一重大变化。这同时也就要求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必须要具有文章鉴赏能力。

做学生听说读写楷模。我们认为语文教师应该是学生读、写、听、说的楷模。语文教师必须爱读书、会读书、多读书,必须能作文、多作文、作好文。高中新教材选取文学作品时,选入了卡夫卡的《变形记》、海明威的《丧钟为谁而鸣》、莱蒙托夫的《祖国》、华兹华斯的《孤独的收割人》、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阿瑟·密勒的《推销员之死》等;选取科技文时,选入了杨振宁的《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里夫金等的《熵的定律》、霍金的《宇宙的未来》、王磊的《走向21世纪的机器人》等,另外还有钱中书、余光中、朱光潜、宗百华和余秋雨等人的作品。这些作品对教师的阅读面和阅读能力的要求都相当高。

知识面广博、文理兼备。长期以来人们将语文归为文科,因为它是文学性很强的学科,主要进行现象性思维,故而认为,只要能读、能写便可,对于其它诸如物理、化学、生物等常识,可以不去理会。其实我认为这种说法欠妥,在语文教材中,除了那些散文性很强的记叙文外,还有一些有关自然科学的说明文,如果教师不懂得一定的科学知识,那么势必会把错误的信息传给学生,这样又何以体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呢?况且,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个性化,有时候他们在某一些方面懂得的比老师还多,不要抱着“他们什么都不懂”的态度去教学,而应抱着“他们懂得的很多”的态度去和他们一起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只有这样你的课堂才不会陷入枯燥乏味的尴尬局面。

总之,现代语文教师应以“博、大、精、深”作为自己素质提高的奋斗目标,马卡连柯说:“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当前,许多在校教学、教研上卓有成就的语文教师被誉为‘杂家’”,也说明了一个语文教师应是既专亦博、博学多能的‘通才’。如今,各类全国性的语文课程教学赛课比赛最后一项就是教师才艺展示,如此看来,社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不只限于“三笔一话”,还要有自己的情趣爱好,更要才艺兼备。

四、高超的教学技能

许多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技能,过硬的教育教学技能让他们因一堂优质课脱颖而出,使他们在日常教学中“一白遮百丑”。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精巧的语言表达。语文是一门研究语言的学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普通话要标准、清晰、流利,更重要的是声音还应该具有美感,语言还应精炼传神,体现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而且把这种美融入教学的情景中。从声音上发挥语文教师的个性优势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有时是制作精良的录音带无法比拟的。

扎实的写作能力。读、写是语文学科工具性的最起码的要求,教师的写作能力直接影响到对学生的作文指导。有的教师讲解作文的写作,在理论上头头是道,但由于自己不会写,所以只能玩“空手道”,对学生的指导只能隔靴搔痒,根本无法具体和深入。同时,由于自己写作能力不够,经验教训无法总结交流,教学工作不能及时反思,阻碍了自己向高深层次的发展。

规范的书写技能。汉字是丰厚的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从科学方面看,汉字书写本身就是语文素养和语文习惯的内容。写好字,是语文学习的范畴;教好写字,则是语文教师的职责。谭惟翰在《中学生语文教材教法》一书中说:“写字是作文的基础,语文教师必须具有书写的基本功。中学语文教师不是书法家,但必须掌握汉字的基础知识,懂得书法的规律,写得一手工整、规范的好字,包括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从个人角度看,一手漂亮的字,会使教师魅力无限,激发出学生的亲师之情。

娴熟的电教手段。科技的发展为我们带来花样繁多、功能各异的教学设备:幻灯机、投影仪、电视机、收录机、计算机、多媒体教室、网络等。但由于某些教师课堂使用不当,引起许多人的非议,但这并非科技本身的过错,错还在我们使用者,没有注意使用对象、场合,没有把握好时机,没有娴熟的使用技术。恰当使用电教手段,会使语文课堂色彩纷呈、乐趣无穷,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作为信息时代的教师还应该养成上网的习惯,在网上阅读,获取信息;在网上写作,表达思想、与人沟通。足不出户,我们就会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我们的内蕴也会借此而丰富起来。

如果说“良好的道德素质”、“自由独立的人格”、“深厚的文化素养”是一位语文教师的“玉”内的话,那么“高超的教学技能”便是语文教师的“金”表,它们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我想只要语文教师把握了以上四点后,在实践教学中施之于行动,融注自己的个性色彩于其中,那么语文课也就会释放出它应有的光芒。末了,以王安石的诗“不畏浮云遮眼望,只源身在最高层”与广大同仁共勉。

参考文献

[1] 闫立钦,《语文教育学引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8)

篇7

论文摘 要:以“四书”为代表的儒家经典,是民族文化智慧的体现,“四书”中蕴涵着有益于中学生素质养成的深刻全面的教育思想:重视伦理教育、重视高雅音乐教育、推行“知行教育论”。当前的中学语文教育中对“四书”的学习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对上述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我们从师资配备、教材选编和教学方式等方面对此进行了探讨。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要“吸取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因此在今天的学习中,语文教育应担负起提高中学生伦理道德的使命,帮助中学生更好地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好地彰显语文教育的人文关怀。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儒家经典亦灿烂辉煌。儒家经典中的“四书”含有有益于中学生素质养成的教育思想,是当前语文教育中丰富的课程资源,但是对“四书”的学习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中学生中的教育和学习程度、学习方式、学习效果等,还未见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关注。如何在语文教育中更好地体现“四书”为代表的儒家经典的教育价值,使其有利于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当前语文教育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四书”中有益于中学生素质养成的教育思想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对当时的社会有着重要影响,对今天的教育也有诸多启示。“四书”蕴含的有益于中小学生素质养成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重视伦理观念的养成

“至圣先师”孔子,作为中华承前启后的伟大师者,特别强调教育的伦理意义。这个“伦理”它包含丰富的理念。在此,仅列述一条:

《论语·子路》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孔子认为,一个国家在人口富庶之后,还必须“教之”,而使百姓有良好的文化素质修养和高尚的品格。“教之”是“庶富”之后,必须首先进行的大事。如何去教呢?有一条纲目性的文字出现在《论语》中: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清代秀才李毓秀按次第先后把这几条编成家教经典《弟子规》。分别按照“入则孝”、“出则悌”等写成六章,推演为1000多字,讲的全是孔子这句话。这句话涵盖了一个人为人的基本伦理要求。今天,《弟子规》风行于世,伴随着国学热得兴起,《弟子规》在青岛的民间、企业、学校、幼儿园全面开花。事实上,这是对孔子伦理教育思想的很好阐释与实践。在2500年后的今天,中国人仿佛又重新发现了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伦理价值。以此看出,孔子伦理教育思想的深刻性和适用价值。只有发挥教育的伦理教育功用,使每个人成为合格的公民,才有家庭和谐,才会有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

《孟子》进一步发展孔子的思想,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要人们遵守和维护封建伦理道德。尽人皆知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章中提出的。由自己一颗爱人的心延伸开来,而去关心更多的人。并且,孟子认为这样甚至可以达到治理天下的目的,即所谓的“天下可运用于掌”。而这种想法的实现,须有赖于教育使人们达到“明人伦”的目的。这种教育目的形成了中国人传统的价值观念,也使得中国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

《大学》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目标。《中庸》进一步提出由“诚”至“道”的教育目的,也是由伦理而教育的主张。可见,以“四书”为代表的儒家教育思想始终是和人的发展完善、和社会的安宁和谐联系起来的。

(二)重视音乐的教育意义

以“四书”为代表的儒家经典认为:要达到明人伦的目标,就要礼乐相成,即思想认识的提高与艺术熏陶相结合,认知和情感教育相辅相成。《论语》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里,“道、德、仁”与“艺”构成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而“六艺”中的“乐”与“礼”构成了极其重要的两个方面,古人特别重视音乐教化的价值。《论语》说:君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只有在音乐方面有极高造诣,才能算是“成人”。孔子曾经“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韶”乐代表的是古代音乐中的雅乐,是雅正严肃的高雅乐曲。这种思想与今天所谓的“寓教于乐”是一致的。今天的学校音乐教育非常薄弱,基本上已经放弃了用音乐来教化学生的古老原则,因为音乐课不被认为是核心课程。

无论古今,教育的最终目的都应该是培育人发展人,皆宜提倡礼乐结合的教育理念。当前中小学生喜欢追逐流行音乐,对于不利身心健康的内容缺乏分辨能力,难以形成高雅的音乐素养,从而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礼乐相成的教育思想更有利于其思想情感和价值观的熏陶,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回归到传统经典文化上来。

(三)推行“知行教育论”

陶行知的名字很有意思,代表了中国人对儒家“知行”理念的深沉思考。《尚书》说:“非知之艰,行之惟艰”,意思是:不是认识艰难,付诸行动才是艰难。《周易》有:“精义入神,以致用也”意思是:深刻领会,才能学以致用。《中庸》强调:“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而《大学》则提倡以“修身”为本,所有这些,对今天的教育学习依然有着深远的影响。

综上,以“四书”为代表的儒家经典包含深厚的人生哲理,对中学生的素质成长将会起到巨大影响。研究和推广“四书”中的教育思想,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学习“四书”,让中小学生直接接触儒家经典,耳濡目染,能够给当前的素质教育和中学的语文教育提供新的思路。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四书”教育学习现状

(一)台湾中学开设“四书”课程情况

目前,国内外热衷于国学教育者组成了全国性的经典教育合作组织,如“冯燊均国学基金会”,下设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指导委员会,致力于推广国学,“四书”是一大重点。台湾一直在高中开设国学基本课程《四书》,任继愈先生在台湾版《国学基本教材·序》中力推“四书”,认为对中学生素质成长有莫大意义。《国学基本教材》是一套在台湾历经了40年教学实践与检验的国学教材,它汲取了台湾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经验,影响过一代又一代台湾人的价值观与世界观。评论者认为:这套教材完整解读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所蕴含的儒家思想,可以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基本价值与中心观念所作的最具普及性、也最具现代性的一次阐释。近年,此书已在内地出版,它的出版,表明内地“国学热”正悄然回归到一个理性建设的阶段。

(二)国内中学语文教学中“四书”学习的基本情况

1.师生对“四书”学习的认识

在百家讲坛中于丹老师讲的“论语”,受到了全国观众的喜爱,其中也不乏大量的中学生,从中可以看出,中学生有兴趣和能力学习中国古典文化,在实际的学校教学中,学生对“四书”的了解和学习又是怎样的呢?

在初中学校中,学生大多能够了解“四书”的一些基本常识,例如“四书”是哪四本书,其中的一些经典语句等。但也存在着不少农村中学生根本不了解“四书”的情况,反映出教育在这个环节上的薄弱。从学生了解“四书”的途径来看,只有很少同学读过“四书”的一部分原著,并且学生了解靠的依然是课堂上老师的介绍和讲解。在调查中,大多数同学表示渴望对“四书”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接触,认为以此可以促使他们“道德素质的养成”、“古文鉴赏能力的提高”,同时在其他方面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据同学们反映,目前“四书”学习存在的困难,主要是学生的古文知识储备不够,课堂上老师讲解枯燥乏味,另外功课紧,没有过多的时间阅读。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中学里没有形成传统文化学习的大环境。部分学校对传统文化教育认识不到位,组织不到位,没有制定或者没有认真落实这方面的教学计划。小学比中学状况乐观一些,以青岛市为例,在教育部2010年开始组织的“中华诵”工程中,青岛市被作为试点城市,于是几乎青岛市区的所有小学都制定了详细的儒家经典诵读计划,上级教育领导部门还要对每所小学进行抽查。学生背诵了四书中的大量格言条目,得到了经典的最初浸润和陶冶。但是如果真正重视传统文化经典,就必须给经典课程一个相当的地位,以设课来保证其修习,这是台湾《国学基本教材》对我们的重要启示。

2.教材选编情况

在语文课程中,以人教版和鲁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涉及到“四书”在语文教材中的选编情况如下:

人教版3篇:①《论语》十则;②《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③《孟子》(鱼我所欲也)

鲁教版2篇:活动性学习专题——《走进孔子》、《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从结果来看,在整个初中语文教材中,“四书”选编的篇数极为有限,并且篇数多集中在《论语》、《孟子》,而《大学》和《中庸》的内容没有涉及。在选择的篇目中,内容主要涉及名言警句,论说哲理类,带有哲理教育的意味。

与初中语文教材相比,高中语文教材中对“四书”的学习情况要更好一些。尤其是各种版本的高中选修课程教材大量增加了“四书”的内容。如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之《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包括:“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当仁,不让于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有教无类”、“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共七章。涉及到了《论语》中的几条有名的人生格言。第二单元《孟子》选读包括:“王好战,请以战喻”、“王何必曰利”、“民为贵”、“乐民之乐,忧民之忧”、“人和”、“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仁义礼智,我固有之”,共七章。

山东版高中语文选修课本也包括《论语孟子选读》,选择篇目较多,扩充了必修课教材中的“《论语》十则”及《孟子》选文,并搭配以译注资料,以供学习。

通过分析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我们可以看出,“四书”在其中所占的比重是很少的,这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减学生的阅读量,换言之,学校没有相关的“四书”教材,无论是统编还是自选教材,都比较缺乏,是造成中学生对“四书”、对我国传统文化经典了解不够的重要原因。由于设课的问题,中学生的课业比较多,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没有多余的时间来进行国学经典的学习。

三、学习“四书”为代表的儒家经典的建议

(一)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要成立专门国学研究小组

教育部门要成立国学研究小组,依托丰富的课程资源,如当地大学的中文系教师、地方图书馆的古典文献资料,如山东省的齐鲁文化研究中心等,审慎选择经典素材,正确选择、编制材。选教材要选择对学生人格培养和素质教育有作用的优秀篇目。根据中学生的水平,“四书”众多经典篇目完全可以选入教材。例如像青岛出版社曾经专门为小学生编选的注音版《国学启蒙经典》读物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会很好地引领中学生学习“四书”等儒家经典的正确方向。

(二)加强“四书”学习师资力量的建设

按照教育部试点工作的要求,经典诵读工作包括诵读、书写、讲解三个方面。对此,要针对各年级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给予正确的引导,引导学生正确诵读。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专业国学教育技能。“四书”的学习师资的建设尤为重要,当前可以在有条件的学校引进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和博士生的教师,选择部分中学作为示范学校,“以点带面”,定期举行“四书”的相关学习。同时为解决师资问题,应邀请专家对经典诵读指导教师和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例如举办“四书”兴趣班;开展“四书”诵读活动;“四书”心得感悟征文活动;请“四书”专家讲解授课内容;以专家和骨干教师为专业引领者,带领学校开展以“四书”为校本课程特色建设,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三)制定相应的教学评价

在通过教学实践而摸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体制后,根据实际情况,教育部门可以在中学中全面推广“四书”等国学课程。学校要合理调整其教学计划,给“四书”的学习留下足够的时间,必要时可以对“四书”进行学业考核。借鉴台湾中学开展“四书”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制定相应的教学评价。

教师在讲解“四书”以及其他国学经典的时候,要多注重一些教学方法,不能采用一味课堂灌输或者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方式,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探求新途径。在课程改革背景下,结合新时期的内在要求,以中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为基础,进行学习和研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总之,儒家经典的精髓就在于教人如何做人。因此,中学语文教育应该明确以“四书”为代表的经典国学内容,并将诵读和学习发展成习惯,从而潜移默化地来规正自身的行为和思维习惯,通过国学经典来促使青少年高雅素质的养成。

参考文献

[1]陈杰思.中华十大义理[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李鎏.国学基本教材[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

[3]张为才.国学启蒙经典——大学、中庸、论语、孟子[M].青岛出版社,2005.

篇8

关键词:中学语文;文言文注释;问题分析

我国古代典籍记录形式是文言文,虽然在“”以后开始普及白话文,但传承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原则,因而各类教学大纲还要去学生掌握文言文阅读能力。所以从小学到高中文言文的阅读比重逐步较大,因而在现代教育中,让学生读懂和理解文言文是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目标。

1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中常见的问题

1.1注释术语使用不当,导致注释混淆:在探究注释不当问题时,需要介绍何为语义注释,其实语义注释严格上说是表述或者现实文言文词的概况义的句子或者局面含义注释,体现方式是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严格对译形式。语义注释相对应的是文意注释,主要涉及范围是陈述词句在文章中体现出的内在含义,主要是客观语义包含主观内容。

1.2注释缺乏准确性

1.2.1需要详细的地方注释趋向简单:部分注释的简单,让师生在教学和学习中产生误解,比如在学习《鸿门宴》这课时,有这样一句话“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与项羽曰:沛公欲亡于关中”在课文下面有着明确的注释左司马,官名。但是很多高中学生都质疑过左司马是什么级别的官级,后来学习中才逐步了解,其实左司马不是一般程度的官级,是掌管整个军中事物、执行军法、参与作战计划的一个重要官员。相当于现在的参谋长级别,所以是具有极高地位的官级,处于这样重要位置人员成为内奸,刘邦回去后才会马上诛杀曹无伤。如果课文在注释时能够详细的讲明情况,学生在理解课文时能更为深入的理解学习细节,更有助于学生体会课文主旨。

1.2.2无需注释的地方详细注释:在课文中一些比较简单的注释在文章中有过介绍,其实在后面就无需仔细说明。例如在学习《鸿门宴》这课时,有这样一句话“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课文下面明确写明之,到的意思。其实学生对这个“之”字很了解,由于在初一时学生就接触过这个字,并且这是文言文中经常运用的一个词汇,因而这类的注释就没有太大的实用性,并且重复学习也不利于培养学的自学能力。

1.3注释详略不当:注释缺失准确性是注释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由于注释过程中需要考虑方方面面因素,不但需要了解词汇的具体含义,更好结合实际情况,从上下文、具体语境角度考虑问题,目的是让文言文注释能够接近于文章本义。从常识角度考虑,这种说法显然是不科学的,由于白色是不能倒影景物颜色,因而也就不存在倒影各类景物的。其实详细解释应该是白色的急流回旋清波,在碧绿潭水内倒映各类景物的影子。还有在《木兰诗》中,有“可汗大点兵”这句话,课文注释则写着皇上要大征兵。其实在我国古代可汗是鲜卑和突厥等少数民族地域的最高统领,中原地域才称为黄帝,两者的地位相差不多,但是称谓还是有所不同。并且在社会发展中其实严格上说汗是小的部落首领,有时候要听从于黄帝号令,比如清朝的准格尔葛尔丹可汗,就是臣属于大清朝,要每年向大清朝朝贡;鲜卑在游牧民族时也是用“汗”作为部落首领的称谓,但是在入住中原以后,却也改成“皇帝”,所以严格意义上黄帝与大汗不能等同。

2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问题产生之因

2.1教材编者意见不统一:为教材做编著需要有较强的综合能力,编著教材不但需要有较深的文字功底,更需要具有较广的知识层面,需要了解天文、地理、历史方方面面的知识,另外更要对训诂学、音韵学有深刻体会,最重要的一点需要遵循教材编著原则,一个注释是否能够完善与编著者的个人知识储备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编著者对古今字、通假字和同源字概念不是很清晰,那么就会造成注释术语使用混乱的状况。但是严格的区分这三方面,不是依靠查阅资料或者基础文字功底就能做到,需要长年累月的学习和积累,并且熟悉各类典籍和不同版本的释义,对比筛选中找到最合适的版本,不但需要贴近古义,更要便于学生理解,因而如何筛选、如果取舍是工作的关键所在。为文言文编著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作,另外编著者也要有个人智慧。因而做好教材文言文注释是一项较为繁琐和细致的学问,需要编著者学问广而且深。另外教材选文注释主要功能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选择的文章都是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详细筛选出来的,因而注释要结合这两方面,形成课程互动依据,并且准确解读课文。但是不同版本的课程标准阐述不是十分统一,并且对于文言文注释方面有些学者认为应该多注释,辅助学理解。但是有的学者认为应该点到为止,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些意见多少会出现不一致。

2.2未考虑教学实际:文言文注释方面难易、繁简等都需要考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实际情况还有教师对文言文的接受程度。文言文教学过程和注释过程需要详细探究教学实际需求,在探究中不能割裂探究需求,考虑学生的发展,在探究学生需求的前提下,教材注释也编写规则要有紧密联系。其实注释主要是要写给教师或者学生看,若注释开展时不去充分考虑学生的基本需求,那么注释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多当注不注的情况。很多学者的观点是文言文注释不易太详尽,如果注释详尽,把文言文翻译都呈现给学生,那么学生自己探究方面就会减弱,平时学习中更依赖注释,不益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素养。

3结束语

文言文注释研究方面,需要做到态度严谨,编制时要做到精益求精,教学中遵循实事求是的教学理念,不能不懂装懂,最终误人子弟。另外相关的编撰部门要在编撰时多听取中学语文教师的想法和意见,让学生主动学习古代文学,积极探究我国灿烂文化发展史。

作者:熊壮 单位: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银三角实验学校

参考文献:

[1]张志磊,包偎丽.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注释校对及商榷[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12):35-36.

篇9

一、模糊了“选修课”与“选修课具体形态”的概念,需要加强“高中语文选修课具体形态”建设

在语文科中“语文科课程”与“语文课程具体形态”是两个不同层面的概念。语文科课程是“从总体而抽象的层面对语文课程的基本理论问题加以研究”;语文课程具体形态则是在对“语文科课程”的相关问题予以解答的前提下,对语文课程的不同存在状态进行的研究,在我国,则特指在既定课程指引下对语文课程具体组织方式和课程内容的研制214-18。人们可以根据“语文科课程”的客观存在设计出多种“具体的课程形态”换句话说“语文科课程”应该有多种“具体的课程形态”然而,长期以来,我国语文教育界却普遍缺乏“课程具体形态”的意识,混淆了“语文科课程”与“语文课程具体形态”的概念,在“_刚_本”的惯性思维下,始终沉迷于只有一种语文课程的幻象中。

在高中语文选修课中,同样存在这个问题,混淆了‘‘语文选修课”与“选修课具体形态”的概念,影响课程实施。课标要求高中语文围绕“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选读”五个系列设置选修课,这是从‘‘语文选修课”的角度作出的规忠“学校应按照各个系列的课程目标,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和学生的需求,有选择地设计模块,开设选修课。对于模块的内容组合以及模块与模块之间的顺序编排,各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实施,课程的具体名称可由学校自定。”3则是从“选修课程具体形态”层面作出的要求。这种设思路计将课程开发的权利交给了学校与教师,体现出了选修课的“弹性化”特质,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然而,在长期缺乏“课程具体形态”的概念、课程意识淡薄的语文界,大家却“很难合适地理解高中课标,其结果很可能是静待教育行政部门的指令,语文课程具体形态校本化的努力相当程度上会付之东流”225,而实际情况也的确是这样,语文选修课与必修课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同质化”倾向“在课程设置、实施、评价方面没有本质区别:课程形式上基本以国家课程为主,,统一考,课程‘选择性’没有突出;教材建设方面,绝大多数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自主开发的教材较少;教学模式与必修课大同小异,过分重视学术性、知识性;评价方式受高考影响过大,偏于传统方式进行评价”4。

因此,要保证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实施效果,真正实现它的价值,首先必须准确领会课标精神,从理念上区分“选修课”与“选修课具体形态”的概念,因为“语文选修课”是个抽象的存在,它必须借助丰富多彩的“具体形态”实现其价值;其次,要加强“高中语文选修课具体形态”的建设,课标要求学校视具体情况围绕“诗歌与散文”等五个系列开设若干选修课,正是这种理念的体现。在建设“选修课具体形态”的过程中,一要努力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并尽量以他们为课程建设的主体,因为唯有他们能准确了解自己的学习需求;二要保证所建课程适应特定学校、特定学生的需求,体现出选修课致力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价值追求。

二、混淆了“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等概念,需要深入“语文选修课程内容”建设

从课程设计到教学实施,大致要经历课程研制、教材编制、教学设计和师生创生这样几个阶段。在此过程中,要经历三次转换:课程目标内容化,将课程目标转换为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教材化,将课程内容转换为教材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化,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5。通俗地说,课程内容回答的是“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等问题;教材内容解决的是“用什么教、用什么学”等问题;教学内容回答的则是“实际上在教什么、学什么”等问题。从课程论的视野来看,课程内容的确定具有本源性意义,如果课程内容不明确,则教材的研制、教学的展开都是没有依据的。

在我国语文界,由于长期存在的课程意识淡薄、课程研究缺失等思维惯性,语文课程的使命往往由教材承担,广大教师对“语文课教什么”的理解就是“教教材”或者“用教材教”又由于我国现行语文教材基本是由选文组成“教教材”1定程度上就演变为“教课文”而对于通过“教材”或“课文”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要教到“什么程度”则不甚了了。也就是说,在广大语文教师的视界中,对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等概念的理解是含混的,这也成为制约语文教育科学化,并最终影响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

在高中语文选修课中,这种情况表现得尤为明显。首先,就课程内容而言,课标只是从能力或素养方面指出应通过选修课让学生“丰富情感’、“养成兴趣’、“获得体验”而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情感、兴趣与体验,通过怎样的途径、借助什么材料去获得这些情感、兴趣与体验,则没有明确。这其实标志着选修课程内容研制的缺失,如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选修教材《致同学们的话》:“教科书只是给你提供一种资源,一个平台,你完全不必受此局限,应尽可能将教科书与社会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拓展视野,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享受语文。”这种理念乍一看正体现了选修课的设计要求,实际上却是将课程内容的开发任务完全扔给了教师与学生。其次,就选修课的教材而言,目前主要以选用各个出版社公开发行的教材为主,少教师自编教材。且这类教材的编写方式仍旧是参考必修教材,以“文选式”为主,不可避免地存在重复、雷同等局限。编写者也以高校、科研院所专业研究人员为主,编出的教材偏学术性与知识性,不一定适合中小学生的学习,同时由于市场竞争、急功近利等因素的影响,这类教材不管是体例、选文还是装帧,都或多或少存在不同问题。所以说,在语文选修课的实践中“课程内容教材化”工作完成得比较粗糙,直接影响其实施效果。再次,就选修课的教学而言,由于惯性思维的影响,广大语文教师仍旧袭用必修课的教学模式,以“教教材’、“教课文”的方式处理选修课的教学,未能真正立足选修课的特点建构合宜教学内容,从而使得选修课的教学同必修课的教学出现“同质化”倾向,架空了选修课的设计理念。

因此,要真正落实选修课的设计理念,确保实施效果,首先要强化语文从教人员的课程意识,从理念上区分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等概念的内涵,认识到它们在课程与教学实施中肩负的不同价值与承担的不同使命,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其次,由于语文教学的实施最终还要借助教材这个媒介,因此需要加强选修课的教材建设,在明确选修课程内容的基础上,遴选合宜材料,采用合理方式,编写真正适合高中语文选修课特点的教材。另外,在选修课的教学设计中,也不宜照搬必修课的教学模式,而要摸索适合选修课特点的设计思路。实际上,广大语文教师在实践中已经探索出-些新型教学模式,如“专题鉴赏”教学模式“深度赏析”教学模式等,尽管仍需进一步完善,但亦可视为在选修课教学设计之路上迈出的重要_步。

三、‘能力取向”为主的课程目标影响课程内容的有效生成,需要深入“课程目标内容化”研究进程

课程内容的建构大致要经历四个环节:确定课程价值观,回答“什么是受过教育的人”;确定课程目标,实现特定课程价值观的具体化;确定课程选择的基本取向,即理顺课程内容与学科知识、社会经验及学习者经验之间的关系;确定课程要素,即依据特定价值观与课程目标建构课程内容。这其中,课程目标对课程内容有重要的定位与导向作用,即是说“课程目标内容化”是课程设计的重要环节。

在我国,语文课程目标大致有三类:内容目标,直接指明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课程目标本身就是课程内容,二者是种“属于”关系;能力目标,表明学生在某方面的学习需要达到的水平,围绕某种目标,可以有不同的课程内容,内容只是达成目标的途径,二者是种“达成”关系;活动目标,指明学生需要开展什么样的活动以实现语文学习过程,课程内容则是围绕课程目标所开展的“活动”二者是种“符合”关系7。高中语文选修课的课程目标以能力目标为主,有时也夹杂着活动目标与内容目标,以“诗歌与散文”系列5条课程目标为例:

1.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2.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3.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我国古代诗文(与附录一所建议的古诗文程度相当),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4.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5.尝试进行诗歌、散文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

不难看出,第1、2、4条主要是能力目标,但第2条中‘‘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又有内容目标的倾向。第3条主要是内容目标,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则又是从‘‘能力”角度进行的定位。第5条主要是活动目标,但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被忽略,容易流于形式。

从学理上说,针对不同性质的课程目标所建构的课程内容是不一样的,在实践中所采取的教学策略、所生成的教学内容相应也应不同,但语文教育界却似乎没能对这个问题引起必要的重视,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语文选修课的课程目标以能力取向为主本身没有问题,关键需要针对具体的能力要求,结合特定的课程价值观,选取合适的课程要素,即生成合宜的课程内容,以便顺利实现“课程目标内容化”进程,确保选修课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缺乏支撑选修课的有效知识系统,需要建设适应选修课特点的知识体系

课程内容问题就是知识选择问题“从形式上看,课程表现为_种知识体系,课程研制的核心内容也就主要表现为对知识的选择与组织,因而,知识是课程的最直接的一级制约因素,而其他因素诸如社会或学生是通过赋予知识以某种价值取向及方法的方式来影响、制约课程的,是以知识为中介的二级制约因素,拋脱了知识,课程就程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9。一门课教什么、学什么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知识上,如果说课程内容回答的是“教什么:’、“学什么”的话,知识选择则是解决“依托什么去教’、“依托什么去学”等问题。生成了合宜的课程内容实质上就是选择了合理的知识体系。

在语文科中,广义的语文知识是指“与语文听、说、读、写有关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狭义上的语文知识多指“语文基础知识”即通过语文教材相应部位(如思考与练习)所选择、所生产的、经由语文教师向学生传递的知识系统2242272。我国语文科的知识状况一直不能尽如人意,师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多停留在狭义的语文基础知识层面直没能从课程论的角度对其进行理性审视,即是说,语文课到底教什么、学什么,到底借助哪些具体的事实、概念、原理,或者技能、策略、态度对学生产生实质性影响,一直不甚明了,这直接制约了语文教学的科学化进程。

高中语文选修课的知识状况同样不容乐观。首先,承前文所述,语文选修课的课程目标以能力取向为主,至于“通过哪些东西达成目标”即师生在选修课中到底教什么、学什么等问题则不甚明了,完全有赖于自主建构。其次,受这种课程内容缺失的倾向影响,再加上语文科知识状况本就不甚乐观的大环境所致,在语文选修课中,师生到底通过哪些概念与原理的学习掌握某种知识、通过哪些技能与策略的训练习得某种方法、通过哪些情感与态度的熏陶丰富内在人格等问题基本没有解决。以“新闻与传记”为例,课标要求通过该系列的学习学生能够“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回忆录等作品,能把握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并形成有1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认识传记作品的基本特性,尝试人物传记的写作”但是,对于“把握哪些基本事实”、怎样的思考与判断为“一定深度的思考与判断’、“通过哪些东西”让学生把握这些事实、形成1定深度的思考与判断等问题的理解却莫衷一是,见仁见智。其三,一些教师借鉴必修课的知识体系,自发地认为通过选修课的学习要让学生在与语文听、说、读、写有关的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有所发展,但是一来语文必修课的知识体系本身就没有经过严密论证,本身就存在很多问题,二来这种自发建构的选修知识体系完全依赖教师个人智慧,有太多局限,相关研究还有待继续深入。只有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建构适应语文选修课特点的、可行的知识体系,才能真正落实选修课程目标,践行选修课程设计理念。

五、错位的评价机制是课程内容顺利生成的又_制约,需要建构属于语文选修课自己的评价体系

评价机制对于课程内容的建构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课程评价是课程设计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评价(evaluate)行为广泛渗透于人类一切有意识的活动之中,它不简单等同于测量(measurement),而是一种包含价值(value)与判断(judge)的过程,其实质在于促使人类的活动日趋完善。课程与教学评价就是“以一定的方法、途径对课程与教学的计划、活动以及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或特点作出判断的过程”6372_373,其目的在于确保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趋于合理,实现课程与教学的根本目的。错位的评价机制是不利于课程的良性运行的。

高中语文选修课的评价,就是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以合理的方法对选修课的课程计划、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结果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由于对课程与教学评价的认识错位,再加上考试理性的僭越,当前对于语文选修课的评价存在很多问题,评价指标的建构过于关注以客观知识为表征的学习结果,过于功利,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熏陶与人格发展则一定程度上予以忽略,或者只当做知识学习的附属目标加以考虑,评价主体比较单一,评价方法也多以量化指标为主,轻视质性评价的价值。这一方面固然跟课标的设计思路有关,因为它只是在评价实施方面给出一些指导性建议,没有做出具体说明;另一方面也要归结于学界研究不力,通观目前有关选修课评价方面的研究,基本停留在对课标的“解读”水平上,对评价实践的指导意义不大。

篇10

关键词:梳理与探究;任务驱动;引导;案例

一、 “梳理与探究”版块的整理及分类

人教版教材共设计了15个专题,每册安排3个专题。“梳理与探究”板块教学研究从内容上说分作三大类,第一是知识类,第二是能力评价及运用类,第三是鉴赏类。

(1)知识类:优美的汉字、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修辞无处不在、文言词语和句式 、古代文化常识:(2)能力评价及运用:奇妙的对联、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交际中的语言运用、逻辑和语文学习 、有趣的语言翻译;(3)鉴赏类: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走近文学大师、 影视文化;对于高中语文梳理探究教学板块主要采用的教学模式是“任务驱动――收集梳理――合作探究――成果展示――碰撞创新――整合提升”。什么是任务驱动?那么对每一类专题如何指导?采用什么样的任务驱动方式呢?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

任务驱动式的活动课不仅有助于营造学生学习的良好氛围,调动学生自助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在活动教学中为了实现任务驱动式的教学目标,出来要遵循自主合作、策略评价的原则以外,还要落实到每类主题常用的驱动方式。

任务驱动教学法基本环节:

创设情境――确定问题(任务)――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二、知识类的任务驱动方式

知识类包括――优美的汉字、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修辞无处不在、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文言词语和句式、古代文化常识。

案例1:“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教学任务驱动

教学流程图:

姓氏的起源与相关知识的积累――学生课下调查自己的姓氏来源――探究思考姓氏寻根的热潮(撰写小论文)――汇报总结

任务驱动一:课前积累

1.关于姓氏的起源与相关知识的积累;阅读《百家姓》。2.学生自己查字典,了解自己姓名所用汉字的意思。3.了解本姓氏的起源与杰出人物。

任务驱动二:课堂展示

按姓氏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每个小组查找本组姓氏的历史名人以及本姓氏的由来。初步总结姓氏的不同来源。从文化寻根的角度做些探究。

任务驱动三:课后提升

1.最近,社会流传一股姓氏寻根的热潮,如何看待这样的现象?2.用一幅对联或两个成语评价自己的名字。3.收集你整个家族自豪的人,尝试为其中一位写个小传。300字左右。

对于知识类的梳理探究活动,主要采用问题式的指导方法,理清思路,指明方向,自主积累。如成语的来源、成语的运用、成语的结构、成语误用示例、成语文化、外国成语等等。这样学生就有了积累的方向。

三、能力类的任务驱动方式

能力评价及运用――奇妙的对联、交际中的语言运用、逻辑和语文学习 、有趣的语言翻译。

案例1:“奇妙的对联”任务驱动

社会调查示意图:

调查目的――调查方法――调查内容――春节文化调查方向――社会实践活动总结全高中部进行汇报

对于能力类的梳理探究活动,主要采用实地调查式的指导方法。格物致知,操作能力就在调查中得以实现。在生活中积累语文知识,又将语文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四、鉴赏类的任务驱动方式

鉴赏类――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走近文学大师、 影视文化。

案例:“走近文学大师”任务驱动

教学流程图:

析内容――提出问题,挖掘任务;探原因――分析问题,分解任务;寻方法――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任务驱动:

1.给出书目,学生先读完,评价书中的内容、语言以及作者传达的价值观。2.以某一话题为线索,作品详解。3.观点提炼,知识迁移。学生通过讨论,对比阅读,写出小论文或读后感。

如:文化观

阅读书目《论语》、《中华文化精神》、《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文化苦旅》、《孝经的礼运》……

学生阅读其中部分书籍,可谈全球文化,可谈中西文化的对比。对于鉴赏类任务驱动,主要是展示探究路径,确定探究任务,对比阅读梳理观点的方式。这样共10个课题,将阅读与高中生应该树立的观念融合,既解读文学作品,也将不同作品进行比较。

总之,梳理与探究活动课运用了任务驱动之后,学生明确了探究的方向,找到了探究的路径,明确的学习的方法。这也是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就是维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教师的指导性吧!

参考文献:

著作类:

[1]孙春成著.语文研究性学习:学与教的融合策略[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第一版.

[2]顾黄初,顾振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论文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