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范文
时间:2023-08-17 18:14: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原理;研究方法
(1)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西方经济学是一个内容相当广泛而松散的名词,迄今在世界上尚不存在一个众所同意的定义。它可以泛指大量与经济问题有关的各种不同的文献、资料和统计报告,其中包括教科书、官方文件、私营经济记录、专业或非专业著作、报刊杂志的文章和报道等等。(2)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或称理论经济学,是以人类社会在特定生产方式下的经济生活,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资料和劳务的生产、分配、交换(在劳动产品是商品的条件下)和消费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社会科学。
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实证方法。实证分析构成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也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方法。西方经济学认为,要使经济学能成为真正的科学,就必须抛开价值判断问题,使经济实证化。中国经济学有着深厚的规范分析的传统,致使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无法解释现实经济,在许多问题的讨论上始终无法得到一个相对一致的结论。所以,在经济学研究中引入实证方法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方法问题,还关系到经济学的社会价值问题。
2.数学方法。数学方法是经济学家“工具箱”中一个重要的工具。一些经济学家把数学当作经济分析的唯一手段,不顾条件地加以运用,这种运用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形式主义的运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有些文章不是从研究的需要出发运用数学工具,而把数学公式模型作为装点。第二,有些研究成果假设过多而且随意性很大,在资料的处理上往往人为地进行“调整”,降低了论证的说服力。第三,有些运用数学方法取得的研究成果,由于缺乏必要的定性研究作指导和必要的经济理论知识作支撑,往往是前后矛盾或违背常识,貌似科学、严密,实则有很多漏洞,更无法操作。
3.结构分析方法。结构主义是西方经济增长理论和发展经济学所采用的分析方法,也是现代经济学中一种具有很大影响的理论思路。这一方法的理论特征是从经济整体性及结构分析的角度分析经济的发展。他们认为,在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缺乏弹性,价格的相对变动对资源重新配置的推动作用很小,供给与需求向均衡点的运动不能自动进行,从而市场不能结清,缺口无法填平。因此,发展中国家经济中普遍存在的不是自我均衡的体系,而是持续的不均衡状态。这种不均衡状态的主要根源是部门间的结构上的差异。因此,必须把经济分解成几个构成部分,从结构联系的角度去分析经济发展的进程。比较系统完整地介绍了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并根据其个人研究成果,作了相当的补充和完善,构成了一个有一定独创特色的比较完整的经济学方法论体系。
4.观察与实验。观察与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开始,其中,“观察”是指在不进行人为干预的前提下,将实际发生的经济现象及其过程客观地记录下来。“实验”则是在某种人工控制条件下,小范围模拟现实经济现象,并据此对现实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和推断。在观察和实验时,需要掌握一定的科学调查统计技术,如全面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等。由于经济信息常常涉及到人的切身利益,当事人常常会有意无意、或多或少地隐瞒甚至假造数据和事实,因而为了获得确切的事实材料,还需要掌握必要的访谈技巧,一般的原则是拉近感情、隐蔽企图、旁敲侧击、催人入眠、多方印证。
5.理论模型。理论模型可以用文字描述,也可以用数学公式(Mathematics formula)表达。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般倾向于应用数学公式,其基本做法是:将所有研究对象都称为“变量”(Variables),然后先做出一定的假设(Hypothesis),通常假定除所要研究的少数几个主要变量外,其它所有变量和外部条件都不变(Other things constant,或Ceteris paribus),在此假设前提下,再以有关数据材料为基础,通过逻辑分析和统计检验,建立主要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建立理论模型时要注意“合理假设”。原则上只有无关紧要的因素,才可以忽略不计,或假设为不变。但究竟哪些因素可以忽略不计,哪些因素不能忽略?需要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目前西方经济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均衡分析方法。作为一个系统,社会经济内部诸因素之间客观上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因此均衡分析作为一种基本的经济学方法得到普遍应用,是很自然的。但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系统内部结构是相当松散的,并且经常处于变动中,包括各因素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也都在不停地变化,因而非均衡分析的思路也很值得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经济学方法论;实验经济学;规范实验;最后通牒博弈
中图分类号:F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3-0026-02
瑞典皇家科学院为了表彰弗农・史密斯将实验作为经济分析的一种工具,对经济学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于2002年授予他诺贝尔经济学奖,标志着实验经济学已经获得了理论界的认可,实验经济学成为了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同时显示了实验经济学的蓬勃发展,在理论界的影响日渐增强,并且融入到主流经济学的研究工作中。
实验经济学,是指让实验对象在设计好的可控环境下行动,借以分析人的行为,总结人的行为模式,验证和修改经济学的各种基本假设。如果这样,经济学家可以在设计好的可以控制的环境下,根据自己的需要,对经济学的假设或者那些重大的发现做可重复性的实验,来验证其是否具有科学性。
1 实验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实验经济学的产生,从历史上来看,运用实验的方法研究经济的相关问题,得从1738年的“彼得堡悖论”算起,距今已经有270年的历史了。但真正被后人认为是学科开端的是1948年张伯伦在课堂上进行的供给和需求的实验。弗农・史密斯在1962年发表了《竞争市场行为的实验研究》,这篇文章不仅标志着实验经济学在主流经济学中确立了自己的地位,也为此后实验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使得许多经济学家从事到实验经济学的研究中来,经济学的实验方法也让更多的经济学家所接受,实验经济学在经济学理论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对经济学方法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实验经济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源于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的三股思潮。
第一股思潮是,1931年,萨斯通对效用函数的实验研究拉开了实验经济学序幕,萨斯通用实验的方法确定了个体的无差异曲线,大约20年后卢西斯和哈特在考虑了现实中的利益刺激后,重新进行了萨斯通的实验。1950年阿莱提出了对人们在面临不确定性下的选择进下行了实验,发现实验结果与期望效用理论的不一致,也就是著名的阿莱悖论,这是最早通过实验提出的对期望效用理论的怀疑。
第二股思潮是,1950年,决瑟尔和弗鲁德构造了著名的博弈问题“囚徒困境”,但早期的博弈实验都是围绕着重复的囚徒困境及其变型展开的,纳什曾经指出实验中存在许多的局限性,例如很难在零和博弈中将参与人的行为视作重复博弈,不同阶段的人的选择也不一致。
第三股思潮是,1948年,张伯伦教授首次在课堂对市场进行了实验,建立了一个实验性市场以检验竞争性市场均衡的条件,但是实验的结果却与竞争性市场均衡结果不一致,但是这也就启发了当时他的学生弗农・史密斯,史密斯到珀杜大学工作的第二年,在课堂上以他的学生为对象进行了竞争性均衡实验,与张伯伦教授的实验中一对一的交易方式不同,他使用了证券市场所采用的双向口头拍卖的集中交易方式,他发现即使在很少的信息及适度数量的参与者的情况下,市场也能很快地收敛到竞争性均衡。由此史密斯证明了大量的,具有完美信息的经济人不是市场效率的要求,这与人们习惯的经济理论有着根本的不同,也就是在1962年,史密斯将多次的实验的结果组成论文即《竞争市场行为的实验研究》,发表在了权威杂志《政治经济学》,也被认为是实验经济学诞生的标志。
2 实验经济学中的实例分析
一个很著名的被称为“最后通牒博弈” 的游戏,该游戏的规则是:两人分一笔固定数额100元奖金,A首先提出分配方案,然后B来表决,即A提出的方案是给B一个数额x(0x100)元,那么A可以得(100-x)元,由B来决定是否接受该方案,如果B接受这一方案,则按照这种方案进行分配,如果B不接受此方案,那么两人将一无所得。
在该游戏中,如果我们按照“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只要让x>0,那么B就应该接受,即A提出x=1,A得99元,B得1元,B会接受,甚至x更小,只要x>0,B也会接受,否则两人得到的奖金将会是0,也就是说按照“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得到1元的效用大于得到0元的效用,那么B就会同意A的方案。但是事实上不是如此,设想一下,在如此悬殊的比例下,如果换成你是B,你也会觉得太不公平了,A为什么可以拿走那么多的奖金,所以你会拒绝接受B提出的方案,假如将角色换一下,由你来提出方案,大部分会选择给B50元,这样的话,B会更容易接受,可这种想法不是所有人的想法,任何的推测就显得毫无意义,就必须通过实验的方法来找寻其中的规律。
为此,我做了这样一个关于“最后通牒博弈”的实验,我选择了45个人作为我的实验对象,事先不给他们任何限制,由他们自由选择可以分配的方案,即为B提出一个可以接受的方案,实验的结果是31人选择将该笔奖金平分,即A和B各得50元,还有8人提出的方案是给B大于给自己的奖金,即x=51 得49元, 另有5人选择给与B更多的奖金,即使A得到的奖金更少,否则B会拒绝接受A提出的方案,在这次的实验中只有1人选择了给B最少的奖金,即x=1,A得99元。按照“理性经济人”的假设,那么我的这次实验结果完全和“理性经济人”假设不同,即x较小的时候,人们是会拒绝这种方案的,不是每一个人都是“理性经济人”。
由于我选择的实验对象的样本数量太少,也没有完全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原因,所以实验的结果并不能很大程度上支持我的看法,但是我们通过“最后通牒博弈”的实验可以发现,现有经济理论的假设是有问题的,并不是所有的假设都正确,像“理性经济人”假设就不一定正确,说明人们在决策中考虑的除了利益之外还有其他的因素,不是完全从本身利益出发的。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奖金的金额、公平性等因素会导致人们的选择不同,文化的差异也会导致人们的选择不同,因此不同国家的人们选择的分配方案是不同的,也就表明了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是不同的。而我们可以利用更加规范化的实验使实验具有可重复性和可控性,所以在类似地条件下,不管谁参与的实验都可以得到相类似的结果。
实验经济学涉及了很多的实验,涉足的领域有:个体决策实验、博弈实验、市场实验、拍卖实验、风洞实验等等,在实验经济学方面,需要更多的实验经济学家做出更多的实验,以验证经济学的合理性。
3 实验经济学的意义
实验经济学的兴起是经济学方法论上的重大变革,已经逐渐进入到主流的经济学当中,通过实验可以让人们更好的明白其中的道理。
一直以来,我们知道实证方法是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它的范式就是提出理论假设并力图避免和消除人们行为或经济关系中的不确定因素,然后在理论假设上建立数学模型并推导出主要的结论,最后对理论结果进行经验实证,由此展开深入的理论分析。其实,这样的方法有其科学合理的一面,但是也存在着缺陷,即理论的假设和数学的推导往往会排除掉人们行为中的非理和不确定因素,是以人们为“理性经济人”为前提假设的。实验经济学就继承了自然科学的实证主义,产生了重大的意义。
第一,实验经济学是以人们可以非理性、有偏好的行为人取代了以往的“理性经济人”假说,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来取代单纯的数学推导,解决以往实证研究的高度抽象的与我们现实世界不一样的问题。
第二,实验经济学可以在实验室里进行实验论证,同时可以操控实验条件和实验变量,排除那些非关键因素和不确定因素对实验的影响,也就克服了经验检验的不可控性的缺陷。
第三,实验经济学可以重复实验来进一步论证,用现实的数据代替历史数据,那就克服了以往的经济检验的不可重复性,使得经济学理论会更加具有说服力。
第四,实验经济学的兴起促进了现代经济理论的发展,拓展了经济理论的研究成果,同时使经济学的研究更具有实践性和趣味性,把人们的决策行为当作了研究的对象,让人们参与到实验环境之中,使人们更具有机会分析他们亲身参与所产生的信息,把一些经济运行的过程纳入到了研究领域当中,以便于人们发现更符合现实的经济规律。
第五,实验经济学的文献增长迅速,在《经济学文献杂志》的分类体系中增加了一个专门的项目――实验经济学方法,催生出了新的经济学科。
4 实验经济学的问题和局限
实验经济学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是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仅仅四十多年的时间,仍然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当然也存在着一些不完善的方面,尽管我们知道有部分的实验确实取得十分成功,但是实验经济学的局限性也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实验经济学家们不单单要掌握好经济学,还要系统的了解实验所要涉及到的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我们知道,实验经济学的目的是要研究现今的经济,揭示现今经济运行和人们行为的规律,但是即使实验也不可能完全地模拟现实的生活。如果与现实越接近,就需要引入更多的变量,实验的控制难度就会加大,使得实验会越来越难控制,使数据最后也更加难以处理,得不到实验想要得到的结果。
实验经济学中,实验的参与者的主观性将会影响到实验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实验经济学家在设计实验方案的时候,不能够完全排除个人的偏好和非理,那些实验参与者在实验时有可能会考虑设计实验方案的人,从而有意识地完成实验的期望,导致实验的不真实,这样的主观因素将是对实验的极大挑战,也就会造成许多相同的实验由不同的实验者设计或者不同的实验参与者执行就有可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结果,得出不同的研究结论。
因此,许多著名的实验都存在这样的问题,相同的实验由不同的研究者设计或者由不同的实验参与者执行就有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目前还没有好的系统和方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5 总结
随着经济学的发展,经济学较早地配备了独立的理论体系,但是与其相应的实验检验却相对滞后,实验经济学一经产生,立即显示出它的蓬勃生命力,随着实验经济学的发展和社会的实际需要,实验经济学将会转而会解决更为实际的经济问题。实验经济学和其他经济学理论学派不同,它不是以相对独特的理论体系为特征,而是对经济学研究方式的革新。
实验经济学是研究人们行为的经济学,它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其他的学科的共同发展,它揭示了古典经济学的缺陷,并且为此提出了经济学的前进方向,实验经济学是发展历史比较短的一门新兴的经济学学科,是一门实验的学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我们知道,随着实验环境和实验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实验经济学的发展会更加完善,一定会对主流经济学产生更加重大的影响,成为经济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研究工具。
参考文献
[1]张淑敏.实验经济学的发展与经济学方法论的创新[J].财经问题研究,2004,(2).
[2]高鸿桢.实验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3]蒋媛媛.实验经济学的理论综述[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4,(1).
[4]约翰・海.微观经济学前沿问题[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183-185.
[5]肖信东.实验经济学:一种新方法[J].经营管理者,2008.
[6]弗农・史密斯.经济学中的实验方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7]叶泽方,方齐云.实验经济学的方法论演进[J].经济学动态,2002,(9).
篇3
[关键词] 四位一体 西方经济学 教学方法 改革
一、引言
西方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其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一直受到该课程教师的高度重视,并出现了很多有意义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基于西方经济学的“西方性”,借鉴西方国家著名大学(如哈弗大学)的案例教学法进行案例教学;二是采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制作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以摆脱黑板经济学,进行多媒体教学;三是借鉴自然科学的实验室研究方法,将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置于实验室的情境下进行论证,即实验经济学教学法。这些新的研究成果吸收了西方国家大学的经济学成功教学经验,从教学法角度看也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现实性,因而对我国经济学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这些教学方法均没有考虑学生受众的差异、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实施成本的问题,只单纯强调某一种方法的优越性,因而最终难以摆脱“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教学窘境,与“学生易学,教师易教,成本低廉,效果显著”的教学目标仍有一定差距。
最近,包天仁教授提出了“循序渐进,阶段侧重,精讲精练,五技并举”的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该法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因而在我国英语教学改革中取得了巨大成就。本文基于包天仁教授研创的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的思想,考虑到学生受众差异、具体教学内容以及实施成本,尝试性的提出了“分明别类,注重主次,降低成本,五法兼施”的西方经济学“四位一体”教学法。西方经济学“四位一体”教学法凝聚了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的“多位”精髓,按照“学生易学,教师易教,成本低廉,效果显著”的教学目标设计,体现了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特殊性,符合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的教学原则,因而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新方法。
二、西方经济学“四位一体”教学法的内容
西方经济学“四位一体”教学法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分明别类、注重主次、降低成本、五法兼施”。其中,“分明别类”是指教师在开课之前应对学生的知识基础进行全面了解,然后据此对学生进行基本分类,目的是便于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尽可能降低学生的学习成本。我们知道,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学生的学科属性不同,其具有的数学水平各异,不同类别的学生对同一方法的认同和接受成本有很大差异。因此,盲目采用某一种方法对所有学生进行教学,将压抑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增加他们的学习成本,降低教学效果。“注重主次”是指教师在正式开始整门课程之前,应对学生所用教材的内容进行全面研究、分析整合,并将其模块化,然后根据教学要求和内容确定主次,即确定哪些内容需要重点讲解,哪些内容只需一般了解,等等,目的是便于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或模块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而不是不分主次采用一种方法贯穿始终。“降低成本”是指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本着降低成本的原则进行。这里的成本既包括教师的教学成本,也包括学生的学习成本。其中,教师的教学成本主要包括教师的课堂授课时间、课前备课时间、课后辅导时间以及为此发生的资料等费用支出,学生的学习成本主要包括学生在课堂中对授课方法的接受难度、学习的吃力程度、课前的准备时间和课后的复习时间以及为此发生的资料等费用支出。显然,这些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兴趣,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在实现教学目标的情况下,尽量采用成本较低的教学方法,才能使教师和学生持之以恒的教和学。“五法兼施”是指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的情况下,为了降低学生的学习成本和教师自己的教学成本,应灵活选择讲述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实验经济学教学法等五种主要的教学方法。“五法兼施”的目的既是为了为不同类别的学生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是为尽可能降低教和学的成本。
西方经济学“四位一体”教学法强调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首先必须考虑学生属性和授课内容的实际情况,即所谓“因材施教”,强调教师在进行“因材施教”的同时,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努力降低教学成本,以实现满意的教学效果,即“减负增效”,“因材施教”是基本,“减负增效”是目标。因此,西方经济学“四位一体”教学法立足学生、面向内容、考虑成本、方法多样,从而满足了“学生易学、教师易教,成本低廉,效果显著”的教学目标设计。
三、西方经济学“四位一体”教学法的实施
按照西方经济学“四位一体”教学法的内容,其实施主要分三步进行,首先,是对学生进行基本分类;其次,是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并将其模块化;最后,是本着降低成本的原则,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和不同模块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为了方便操作对学生分类,分类时既可以按照学生数学水平的高低进行,也可以按照学生来源于文科还是理科进行(有文理兼招的班级),如果专业人数较多,还可以同时按照数学水平的高低和文理科属性进行分类。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教师首先应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对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增删,并将其分成逻辑较为严密的几大模块,然后针对不同模块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一般来说,对纯文字描述的部分,如课程的导言或每章的引言部分以及经济制度或政策的介绍部分,教师采用讲述法或辅以多媒体教学法,成本最低,学生易于接受;对于有很强现实背景的理论部分,可以采用讨论法或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由于有现实背景,题材容易收集,采用讨论或案例形式教学会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对于较为抽象的理论或模型推导部分,可以采用实验经济学教学法或多媒体教学法进行教学。实验经济学教学法直观、形象,可以增加学生实际操作的体验,增强对相关理论的深刻理解,而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声音、图像直接对教学内容进行表达,能够在有限的课时内将抽象繁琐的模型推导过程全面介绍给学生,教学效率较高。在教学方法选择上,教师主要是根据学生分类和教学内容的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法。五种主要教学方法各有优缺点,不同方法的实施成本也有很大差异,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四、结语
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采用“四位一体”教学法是我们对教学法改革的一个尝试,是基于对教学规律的认识和现有教学方法的缺陷而提出的一个方法体系。按照西方经济学“四位一体”教学法的设计思想,可以有效解决“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教学窘境,实现“学生易学,教师易教,成本低廉,效果显著”的教学目标。然而,西方经济学“四位一体”教学法毕竟集五法于一体,为了确实提高教学效果,在实施该法之前,教师需要认真分析学生的特点和兴趣,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和每种具体教学方法的优缺点,以找出最适合学生受众和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这是采用该法时需要特别注意的。
参考文献:
[1]逯进,贺晓丽.对西方经济学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5,(1):50-53.
[2]张元鹏,刘文忻.我国理论经济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问题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高等教育管理专刊),2005.
[3]王力南.经济学课程实验教学方法探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7,(12):35-37.
[4]于泽.我国本科经济学教学方法的经济学分析[J].教学与研究,2009.
篇4
关键词:征募制度;征兵制;募兵制;经济学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F0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2)03-0029-05
一、引言
正如荷马在《伊利亚特》(Iliad)中所吟唱的那样:人类会厌倦睡觉、厌倦爱情、厌倦唱歌、厌倦跳舞,但对战争却乐此不疲。战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几乎伴随着人类文明的整个进程。为了保障国家安全,避免在推行丛林法则的世界中成为猎物,各国都不遗余力地进行国防建设,然而在资源一定的背景下,大炮与黄油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矛盾,资源如何在国防与民用部门之间分配成为以研究资源稀缺性为己任的经济学家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同时经济学与国防具有统一性,经济学家麦圭尔(McGuire,1995)曾通过列举经济(学)与国防四个层次的相互作用来说明两者的依赖关系[1]。因此,国防与经济学产生紧密的联系是历史的必然。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著名政治家尼科罗・马基雅弗利(Niccolò Machiavelli,1520)在《论战争艺术》(Dell'arte Della Guerra)中曾说:谁的荷包里钱越富裕,谁就能打胜仗。
国防经济学的源头是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Adam Smith,1776),他是最早考虑国防开支对社会的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在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专辟一节“论国防费”。1914年,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编辑赫斯特(Hirst)出版了《战争的政治经济学》(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War),全面总结了自己对战争与经济、战争与财政、战争与工业的关系的理解[2]。1921年,福利经济学创始人、经济学大师庇古(Pigou)出版了《战时经济学》(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War,也译为《战争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以一战英国经济为基础,研究战争对社会经济生活的严重冲击,揭示战时经济的一般规律,以及战争资源筹集的问题[3]。这两本著作促成了国防经济学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对于现代国防经济学的产生,以英国约克大学哈特利和美国依阿华州州立大学教授桑德勒(1995)在《国防经济学手册》(Handbook of Defense Economics)中的说法认同度最高。希奇和麦基因(Hitch,1960)的《核时代的国防经济学》(The Defense and Economics in Nuclear Age)、理查德森(Richardson,1960)的《军备与不安全:战争起源的数学研究》(Arms and Insecurity:a mathematical study of the causes and origins of war)和谢林(Schelling,1960)的《冲突的战略》(The Strategy of Conflict)三部专著的出版标志着现代国防经济学的创立[4],并成为经济学中相对比较新的一个分支。1990年《国防与和平的经济学》(Defence and Peace Economics)杂志创刊,经过历代经济学家如佩克(Peck)、谢勒(Scherer)、奥尔森(Olson)、泽克豪泽(Zeckhause)、史密斯(Smith)、默多克(Murdoch)、布里托(Brito)、英特里盖特(Intriligator)、恩德斯(Enders)、桑德勒(Sandler)、拉姆(Ram)、德格(Deger)和森(Sen)、罗杰森(Rogerson)、沃纳(Warner)、阿什(Asch)、利希腾贝格(Lichtenberg)、哈特利(Hartley)、安德顿(Anderton)、麦圭尔(McGuire)、布若斯卡(Brzoska)、赫什利弗(Hirshleifer)、格罗斯曼(Grossman)、邓恩(Dunne)、布拉登(Braddon)、丰塔内尔(Fontanel)、弗里德曼(Friedman)、斯蒂格利茨(Stiglitz)等人的不断努力,国防经济学逐渐成为西方影响深远的成熟学科。
哈特利和桑德勒(1996)认为其研究成果对于采办理论、博弈论和人力计量经济学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内容涵盖国防开支需求理论、国防供给理论、军事人力理论、低烈度的军事活动理论、国防开支的外在影响理论、战争成本与损失理论六大部分。其中军事人力的理论研究主要包括军事人力的需求与供给、军事人力的劳动生产率、军人的新酬结构与补偿、女军人、少数民族的数量构成,预备役的使用,军事经验对民事生活的利益回报、对国防人力资源管理的动态过程进行经济学阐释等。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一个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包括招聘、培训、使用、开发、辞退或离岗、退休等几个阶段。如果把军队也看成是一个生产战斗力的组织,其人力资源的管理过程也大致经历了征募、训练、维持、使用及退役安置等几个阶段。在军事人力的理论研究中,征募制度的研究最为引人注目,正如学科的界定不在于研究对象而在于研究方法,征募制度可以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哲学等多个角度研究,从经济学角度对征募制度进行研究一直以来是国防经济学中军事人力理论研究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所谓征募制度指的是一个国家运用何种方法吸纳一定数量、质量和结构的军人来满足该国国防体系对于军事人力需求的制度安排。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两种基本模式:义务兵役制(后文称征兵制,Draft或者Conscription),自愿兵役制(后文称募兵制AVF,All-Volunteer Force)。围绕着征募制度,经济学家们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并逐渐延伸扩展到整个军事人力理论的研究,有力地推动了国防经济学的发展。
二、征募制度的经济学研究肇始与发展
征募制度和人类历史一样久远,但最早从经济学的角度论述兵员征募制度的经济学家是亚当・斯密(Adam Smith,1776)。在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专辟一节“论国防费”,他从经济学的成本―收益分析的角度来描述古代到近代征募制度变迁的历史,他认为生产方式和技术进步是成本―收益结构改变的原因,而这种改变影响到兵员征募制度的选择和变迁。他认为,常备军与多元化的社会是一致的,维持并雇用一部分公民,不断地施以军事训练,使兵士的职业脱离其他职业,而确然成为一种独立的特殊职业,这种常备军的费用来源于国家征收的兵役税,可以看作是募兵制的起源。同时他认为民众的尚武精神和组织民兵,是常备军的支柱,而这个“民兵”具有现代征兵制及预备役的特点。同时他认为“兵士的人数不能超过全体居民1%,过此,即不免负担太重,危及国家经济”[5]。今天看来,亚当・斯密的研究无疑是粗糙的,但毕竟是征募的经济学研究的滥觞。之后,从经济学角度对征募制度进行研究出现了长时间的空白。
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兵役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西方国家在推行军队职业化的过程中纷纷尝试实行征募制度的转换,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界对军事人力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广泛研究,他们对兵员征募过程中出现的形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探讨。经济学家在美国从征兵制到募兵制的转换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这一时期是征募制度经济学分析的黄金时期。从二战结束到1973年7月,美国一直实行的是征兵制。1964年,在美国国防部工作的经济学家沃尔特・维(Walter Y.Oi)提出了募兵制的可行性的内部报告,并在1967年连续公开发表了两篇关于征兵制成本的论文。1966年,随着越南战争的升级,美国国内关于废除征兵制的呼声开始逐渐高涨,一些著名的经济学家也参与进来。芝家哥学派创始人弗里德曼(Friedman,1966)在1966年12月19日《新闻周刊》的专栏中写到:目前管理(征兵制)部队的真正耗费远远大于管理同样规模的募兵制部队,原因在于后者是由认为参军是最好的选择的人构成的。后来他进一步认为征兵制度的缺陷在于“不公平、奢侈、与自由社会不相一致”[6]。其余作出贡献的经济学家还有阿尔特曼和菲希特(1967)[7],汉森和薇丝柏德(1967)[8],米勒(Miller,1968)[9],费舍尔(Fisher,1969)[10]罗伯特・巴罗(Robert Barro,1971)[11]等。1968年,福吉尼亚大学毕业生(包括经济学家David Johnson,Matt Lindsay,Jim Miller,Mark Pauly,Robert Tollison,Tom Willett,and Joe Scolnick等人)撰写了拥护募兵制的很多著名的经济学论文。征募制度改革的争论在于回答反对募兵制的九条理由,包括:(1)募兵制费用过于昂贵;(2)募兵制在危机时期缺乏灵活性;(3)破坏爱国热情,腐蚀了公民应该为国服务的道德信念;(4)威胁民主价值;(5)不具有种族代表性;(6)成为惟利是图的部队;(7)刺激敌对国家的军事冒险;(8)战斗力低下,因为只能吸引能力比较差的人服役;(9)挤占其他国防支出,侵蚀了国防的数量以及质量[12]。拥护募兵制的经济学家认为,第一条理由是错误的,缺乏理论依据,其他八条理由缺乏实证基础,因此斗争的焦点主要是费用问题。为了专门研究这个问题,1969年尼克松成立了研究募兵制可行性的专门机构――盖茨委员会,该委员会包括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Friedman)罗切斯特大学校长艾伦・瓦里斯(W. Allen Wallis)罗切斯特大学商学院院长威廉・麦克林(William Mecliling)、后来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以及其他许多著名的经济学家(如David Kassing, Walter Oi, Harry Gilman,Robert Barro,John White等),他们的努力为美国最终废除征兵制铺平了道路,也极大地丰富了征募制度的经济学研究[13]。
美国的募兵制经历了多年的风雨,期间遇到很多困难,如何应用经济学有效地对募兵制度进行管理成为该时期的主要任务。虽然支持重返征兵制的意见一直没有停息,不少学者对于募兵制的成本要少于征兵制一直持怀疑态度。李和麦肯锡(Lee& McKenzie,1992),罗丝(Ross,1994)[14],沃纳和阿什(Warner& Asch,1995),沃纳(Warner,2005)的研究表明募兵制不一定总具有较低的社会成本,当部队数量扩大的时候,部队的工资总量就会增加,政府就必须通过增加税收来支付。而税收导致社会经济的扭曲效应会造成较重的税收成本,当这个数值达到一定范围后,募兵制就不是最好的选择。布朗宁(Browning,1987)运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测算了美国税收的边际超额负担,大约等于国家税收的31.8%~46.9%[15]。另外一些学者仍然对于募兵制能否保证兵员质量、人力成本的高预算对军事研究与装备资金的挤占问题以及募兵制兵员能否代表社会各阶层充满担心。沃纳和阿什(Warner&Asch,2001)研究发现目前军事人力的成本在国民生产总值与军事开支中的比例自1973年以来一直呈下降趋势,目前占GDP的比例只有0.8%,而冷战时期这个数字最多曾达到2%[16]。西蒙和沃纳(2007)通过分析美国1998年到2000年兵员来源的数据结果显示,40%的兵员来自中产阶级以上家庭,少数民族比例也没有明显变化。他们同时通过假设增加100 000名义务兵,计算其节约的成本,发现其节约的成本少于同等数量的募兵制兵员所节约的社会成本,战斗力也不如后者,同时由于个体战斗力的提高可以以较少的人数维持较高的战斗力,而节约的成本可以用于军事研究与装备更新[17]。经过激烈辩论,美国主流经济学家仍然认为募兵制仍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围绕征募制度的经济学研究的命题,很多并不是直接研究征募制度,但研究的每一个问题都与兵员征募制度密切相关,从此以后,经济学家的视野也由征募制度的研究开始扩展到军事人力经济学的研究。综合而言,对于征募制度的经济学研究作出突出贡献的主要有沃尔特・维(Walter Y.Oi)、詹姆斯・米勒(James Miller)、贝丝・阿什(Beth Asch)以及约翰・沃纳(John Warner)。
三、征募制度经济学研究的主题
征募制度经济学研究的主题主要围绕征募制度的成本以及选择进行,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结合,征募制度的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是通过经济学研究回答征兵制与募兵制哪个制度更具有优势,如何进行选择。
首先在于对成本内涵的界定上,政府官员更倾向于预算成本,而经济学家则提出经济成本的概念,该概念除了包括预算成本以外还包括其他隐性成本,如个人机会成本、兵役税等。弗里德曼(Friedman,1967)坚持认为在做任何决定时必须考虑经济成本而不是预算成本。[18]阿尔特曼和菲希特(1967)根据国防部的调查数据,通过选择参军选择自由度比较高的群体作为样本,克服了经典的“鉴别难题”(identification problem),描绘出实行募兵制情况下的军事人力供给模型。他们发现在征兵制条件下,四个变量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分别是男性人口规模、失业率、征兵力度、季节因素。通过模型推导,他们发现募兵制的预算成本会高于征兵制,但经济成本要低得多。他们进一步增加了变量,发现军方的支付弹性为1.18,随着应募者人数的增加而不断下降[19]。但是由于数据采集的先天缺陷以及假设不足,变量太少,他们的意见并未被重视。
同年,沃尔特・维(Walter Y.Oi)在阿尔特曼和菲希特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征兵制的经济成本》(The Economic Cost of the Draft)一文,量化的估算出全部的经济成本约为53.64亿美元。他采用的方法如图1所表示:首先运用已有的数据计算出军事人力供给曲线S,当实行征兵制时,军人工资水平为G,人数为A,当征集人数增加到B,C,相应的工资总额也增加到H,I。那么,矩形DB/BA是人数从A增加到B所增加的军方预算成本,DEB′是应募个人的机会成本损失,而HEGD是社会承担的兵役税,社会总成本为HE0B[20]。费舍尔(Fisher,1969)在《美国经济评论》(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上发表了《征兵制及结束征兵制的成本》(The Cost of the Draft and the Cost of Ending the Draft),提出了不考虑征兵制情况下的个体服役决策模型,他认为,个人是否服役决定于他在军队中以及民用部门之间净收益的贴现值的比较,收益包括货币收益以及非货币收益。在短期收入变动都是单调递增,可以不考虑贴现因素的情况下,问题就简化为个体主要考虑不同部门收益(Wm为军队收益,Wc为民用部门收益)的比较。如果Wm>Wc,个人就选择服役。然后以征募率为因变量,以军民部门工资比率以及修正的失业率作为自变量,构建了真正意义上的理论模型而不仅仅是简化的统计模型。在此基础上,他推算出征兵制条件下美国军方的人力供给函数,并在此基础上估算了如果废除征兵制,美国需要增加的55亿~75亿美元的成本[21]。这是经济理论模型基础上构造军事人力供给函数的第一次尝试[22](Klotz,1970)。
1973年,尼克松政府废除征兵制度实行募兵制度后,解决募兵制度出现的新问题成为经济学家关心的问题,关于征募制度选择的理论探讨一直在持续。李和麦肯锡(1992)在《南方经济杂志》(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上发表了《重新审视征兵制与募兵制的相对效率》(Re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ve Efficiency of the Draft and the All-Volunteer Army),第一次将税收成本作为制度选择考虑的因素,提出了李-麦模型。假设军事人力边际机会成本曲线为:MOCA=a+bn,a,b为常数,n为征募人数,N为社会适役总人数,那么在募兵制条件下征募n个人的机会成本为:an+1/2bn2,在征兵制条件下征募n个人的机会成本为:an+1/2bnN。如果国家需要所有的合法服役者都参军时,社会总机会成本一样,但是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的,所以an+1/2bn2<an+1/2bN,也就是募兵制优于征兵制。如果在这个模型中加入税收成本因素,则在募兵制条件下,军事人力价格由市场供求均衡决定,那么征募n个军人,军方需要支付的工资总额为an+bn2,工资是由税收支付的,税收会产生超额负担。假设每元税收产生的差额负担为一个正的常数?茁,那么,为了支付军人工资会产生的税收差额负担就是:an?茁+bn2?茁。在募兵制条件下,社会总成本为:(an+2/2bn2)+an?茁+bn2?茁。征兵制条件下,假设军方支付工资为W,那么为了支付军人工资会产生的税收差额负担就是:W?茁N。在征兵制条件下,社会总成本为(an+1/2bnN)+W?茁n。求均衡解得到nE=4[(W-?琢)?茁+1/2bN]/b(1/2+?茁),也就是说当征募人数n=nE时,采用哪种征募制度成本都一样。如果n<nE,采用募兵制成本比较低,如果n>nE采用征兵制成本比较低。同时,当军事人力供给的机会成本曲线缺乏弹性时,军人较高的工资增长引起的税收成本就会抵消掉募兵制的优势[23]。以上分析把兵员征募制度的社会成本界定服役的机会成本和军人工资引起的税收成本之和,这显然是不够的。因为其他成本(如训练成本)没有考虑进去,同时仅仅考虑了成本,没有考虑社会收益。但是毕竟提供了一个理论的分析框架。
沃纳和阿什(1995)在《军事人力经济学》(The Economic of Military Manpower)一文中对李-麦模型进行了进一步修正,考虑了训练成本,将单期服役模型扩展为两期服役模型,考虑了收益问题,提出了沃-阿模型。根据沃纳和阿什的分析,征兵制和募兵制的成本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军人服役的机会成本;(2)征募和训练成本;(3)税收成本。对于募兵制来说,前两项的成本要低于征兵制,但是第三项的成本要高于征兵制。当军队的规模超过某个点时,就可能使募兵制丧失成本上的优势,此时政府就应该采用征兵制[24]。
沃纳和耐古鲁萨(2005)在沃-阿模型的基础上,在《逃避成本与征兵理论》(Evasion Costs and the Theory of Conscription)一文又加进了征兵制下个人逃避服役以及政府为了打击逃避兵役行为而付出的成本,在综合权衡两种兵员征募制度的征募成本、训练成本、维持成本、税收超额负担和逃避成本的基础上,构造了两种征募制度选择的理论模型[25]。
以上分析是建立在两种兵员征募制度下,相同规模军队的潜在生产率是相同的假设前提之下的。实际上募兵制军队的效率要远远高于征兵制军队的效率,如果考虑到效率因素,“当一个国家需要一支大规模军队时,是征兵制更优还是募兵制更优,依然是一个模棱两可的问题”[26](2001)。
四、征募制度经济学研究在中国的发展以及前景
相对西方的研究,国内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现代西方国防经济学走进中国的标志性事件是:陈炳福(1992)译自Schmidt主编的《军费问题研究》是较系统介绍西方国防开支理论的著作;姜鲁鸣(2001)等翻译的《国防经济学手册》是现代西方国防经济学进入中国的标志;杜为公、卢周来、姜鲁鸣(2002)等国防经济学者分别出版了系列介绍现代国防经济学的著作;杜为公(2004)负责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代西方国防经济学最新发展研究”获准立项,使“国防经济学”这一名词第一次出现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名称中;2004年12月第四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开始设立“国防经济学专场”。
对于征募制度的研究,杜为公(1997)在《西方国防经济学》一书中,通过明确的征兵制理论模型,描述了征兵制与志愿兵役制的成本差别。姚荣(2001)通过对自愿兵役制和义务兵役制在兵员吸纳成本构成方面的比较,论证了自愿兵役制将成为军事人力吸纳的最佳方式。蔺翠峰(2003)在《军人职业化制度研究》一文中,对征兵制与募兵制的经济成本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结合了多项公式的计算结果,得出吸纳成本与军力规模的关系。杨罡、马来宇(2006)以义务兵役制、志愿兵役制为对象,从兵役税、军队预算成本等方面进行量化分析,比较两者的征募成本,认为实行志愿兵役制成本显然是要高于征兵制的成本,如果考虑兵役税,那么征兵制的成本又高于志愿兵役制的成本。罗梅(2006)运用制度经济学以及历史分析、动态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历次兵役制度变迁过程进行理论概括,揭示出兵役制度变迁的比较优势规律。上海财经大学严剑峰所著的《兵员征募制度的经济学分析》(2007)是国内目前关于征募制度经济学分析的唯一一部专著,对不同兵员征募制度造成的成本和收益进行了一般的、规范的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兵员征募制度的选择和变迁做了深入的实证分析[27]。侯永平(2007)对征募大学毕业生服役的成本收益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并从大学毕业生的角度出发,构建了一个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来探讨大学毕业生的服役决策问题。2009年,万玺负责的“军人征募及退役改革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立项,成为目前国内第一个有关征募制度经济学分析的国家级项目。稍后,“军事人力资源管理”这一名词第一次出现在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指南中。
应该说,国内关于征募制度的经济学分析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还不够深入,尤其是缺乏通过经济学为国家征募制度改革进行实质性的政策建议。西方的征募制度的经济学分析不一定完全适合中国的国情,因此,未来的研究必须结合中国的国情进行深入的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要综合考虑影响征募制度成本与收益的各种因素。当然,要准确估算两种兵员征募制度对军方成本的影响是一件相当复杂的事情,它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和假设。不过从学术的角度来看,重要的不仅是估计的准确性,而且在于方法的科学性上。一旦采集到真实数据,把这些真实数据代入到计算方法之中就可以比较征募制度的真实成本了,在此基础上,提出国家征募制度改革的具体政策建议以及时间表,真正体现出经济学作为工具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的价值。可以毫不讳言地说,中国的经济学家在中国征募制度改革中的作用将同美国当年的经济学家的作用一样重大。
参考文献:
[1]M.C McGuire. Defense Economics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J].Handbook of Defense Economics,1995.(1):13-43.
[2]F.W. Hirst.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War [M].London, UK:M. Dent & Sons Ltd,1914.
[3]A.C.Pigou.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War [M].London, UK:MacMillan and Co,1940.
[4]K. Hartley and T.Sandler.Handbook of defense economics[M].Newyork,USA:Elsevier Science Publishing Company Inc B.V,1995.
[5]【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原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259.
[6]Milton Friedman .Why not a volunteer army? In Sol Tax, ed., The Draft[M].Chicago,USA: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7:200-207.
[7]Stuart H.Altman, Alan E. Fechter. The Supply of Military Personnel in the Absence of a Draft[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7.57(2):19-31.
[8]W. Lee Hansen, Burton A. Weisbrod. Economics of the Military Draft[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67.81(3):395-421.
[9]J.C.Miller.Why the Draft? The Case for a Volunteer Army[M].Baltimore,USA:PenguinBooks. 1968.
[10]Anthony C.Fisher . The Cost of the Draft and the Cost of Ending the Draft[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9.59(3):239-254.
[11]Stuart H.Altman, Robert J. Barro. Officer Supply―The Impact of Pay, the Draft, and the Vietnam War[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1.61(4):649-664.
[12]John T. Warner,Beth J. Asch. The Economic of Military Manpower[J].Handbook of Defense Economics,1995.(1):373.
[13]John J. Siegfried. Better Living Through Economics [M]. US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0.254.
[14]T Ross.Raising an Army:A Positive Theory of Military Recruitment[J]. Journal of Law & Economics.1994.37(1):101-131.
[15]Edgar K.Browning.On the Marginal Welfare Cost of Taxation[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7.77(1):11-23.
[16]John T. Warner, Beth J. Asch. The Record and Prospects All-Volunteer Military in the United States[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2001.15(2):169-192.
[17]Curtis J. Simon, John T. Warner. Managing the All-Volunteer Force in A Time of War. Economics of ?Peace and Security Journal. 2007. 2(1):20-29.
[18]Milton Friedman. Discussion:Recruitment of Manpower Solely by Voluntary Means, in Sol Tax, ed., The Draft:A Handbook of Facts and Alternatives[M].Chicago,USA: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7:203- 204.
[19]Stuart H.Altman, Alan E. Fechter. The Supply of Military Personnel in the Absence of a Draft[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7.57(2):19-31.
[20]Walter Y. Oi.The Economic Cost of the Draft[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7.57(2):39-62.
[21]Anthony C.Fisher . The Cost of the Draft and the Cost of Ending the Draft[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9.59(3):239-254.
[22]Benjamin P. Klotz. The Cost of Ending the Draft:Comment[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0.60(5):970-978.
[23]Dwight R.Lee, Richard B.McKenzie. Re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ve Efficiency of the Draft and the All- Volunteer Army[J]. 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1992.58(3):644-654.
[24]John T. Warner,Beth J. Asch. The Economic of Military Manpower[J].Handbook of Defense Economics,1995.(1):347-398.
[25]John T. Warner, Sebastian Negrusa. Evasion Costs and the Theory of Conscription[J].Defence and Peace Economics. 2005.16(2):83100.
[26]John T. Warner,Beth J. Asch. The Record and Prospects All-Volunteer Military in the United States[J].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2001.15(2):169-192.
[27]严剑峰.兵员征募制度的经济学分析[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Economic Study of Western Military Recruitment and its Development in China
Wan Xi1,2
(1.Colleg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Chongqing 401331, China;
2.Managemet School, Queen's University, Belfast, UK BT9 1NN)
篇5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strong comprehensive and practical discipline characteristic of the engineering economics course, combine the contents of the course with the project, make the teaching contents and teaching target implied in project tasks, and use the method of project driven for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methods.
关键词:工程经济学;项目驱动方法;教学评价
Key words: engineering economics;project driven method;teaching 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5-0179-02
0 引言
《工程经济学》是工程管理专业经济平台课程中一门致力于培养学生从事工程项目经济评价的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专业基础课程。工程经济学具有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通过引入项目驱动教学法,结合课程教学要求和学生的特点进行专业教学。项目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实践项目,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根据课程章节的内容在整个教学系统中贯穿若干个由几个子项目组成的典型实践项目,将专业知识与项目任务紧密融合,以项目任务为主线逐步开展专业教学,这样既符合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大有裨益。
1 目前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对于目前的专业课程教学来看,一方面整体水平不高,教学目标不清晰,教学内容陈旧;从知识传授的角度看,教学手段落后,不注重能力训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而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在刻板的应试教育教学中迷失专业方向并且失去学习动力的学生大有人在,而且这种教育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工程经济学》传统教学模式相对单一,教学手段落后。从教学角度来看,工程经济学课堂教学仅仅是按照理论教学方式宣讲教材内容,所涉及的案例只是要求运用某一知识点进行简单的计算,知识结构无法形成系统。
第二,忽视实践教学环节。从工程经济学教学模块来看,目前国内外大多数院校都缺少实践教学经验,这方面的教学都有不少瑕疵,比如无法为学生接触实践项目创设条件,许多学生学了三四年的专业知识却依然没能力进行上岗操作,甚至无法运用所学专业顺利就业。
第三,课程学习存在较大难度。工程经济学中包涵一部分经济学的知识,但是从教学情况来看,很多学生所欠缺的恰好是经济学的知识,而高校的教学进度不允许安排足够的课时去系统地讲解,直接导致这部分学生“半路出家”,听课听得一知半解,并且普遍觉得课程枯燥,缺乏学习兴趣。
第四,相关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目前大多数院校工程经济学仍沿用以考试和分数为主的考评手段,所采用的教学评价指标、评价方式都相对单一,甚至未能形成一套完成的体系,教学评价的教育性和发展得不到充分发挥。
2 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研究
项目驱动教学是一种以项目实施为目的的“行为引导式”教学方法,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取适合的项目,以项目为出发点,先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讲解基本的理论知识,最后再以一个具体的项目运用理论知识,完成项目的任务,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充分参与,学生能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充分理解和运用学习过的理论知识,加强学习的效果。建立《工程经济学》项目驱动教学方法的基本模式,根据《工程经济学》课程特点,结合项目驱动法原理,从学生必须学习的重点知识,参加的实践环节,进行项目实践模拟来提高各方面的素质,建立《工程经济学》项目驱动教学方法的基本模式。
《工程经济学》教学内容是根据项目任务引发而来,再由点到面地演练整个项目的评价过程,通过项目活动来培养学生掌握工程项目评价方法知识的运用,实现整个《工程经济学》教学内容。
第一,教学目标的重新建构。传统教学目标侧重于培养学生理论水平的能力,即学生在课程中所需要掌握理论知识的具体要求。而在项目驱动教学方式下,结合工程经济学课程内容特点,提出在下每个教学环节中的具体教学方法,进而保证在各教学环节上实现各实践能力目标的培养。
第二,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应用。
2.1 课堂项目驱动
教师在课堂教学前事先设计好一些有代表性项目,再将该项目以提问题的方式分解成若干子项目,并以此为切人点,引出项目所涉及的相关章节或知识点,从而将教学大纲中所列出的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融入其中,使项目的分解子任务与大纲知识点一一对应(见表1)。
2.2 实验项目驱动
根据学生的理论水平,结合课程进度和教学要求科学地设计项目的难度和内容,力求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充分融合,防止理论与实际脱节。由学生自由建组,小组成员之间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围绕任务进行自主学习,组员之间互帮互助,并就一些问题进行切磋交流,以达成阶段性成果,直至顺利完成整个项目。各小组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则从旁指导,只需在必要时刻针对小组成员集中反应的某一问题进行具体降解,引导学生通过相互的交流合作去解决问题,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和团队意识大有裨益。各组在完成项目任务后,需要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将学习成果以电子文稿的形式反馈给教师,电子文稿应该包括项目的实施计划、实施流程以及实施阶段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经教师批阅指导后,再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全体同学,并接受同学的提问和改进建议。
项目成果展示后,教师还需要通过问卷或口头调研的方式就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的实施效果展开调研,针对该教学方式的问题和优缺点总结反馈的信息。通过事先制订的一套教学考核指标来对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在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
第三,考核方式的完善。教学考核是课程教学效果的验收环节,一般采用期末闭卷考试的方式。考试一般侧重概念及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忽略知识的应用实践能力的测试,忽略了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基于结果和过程并重的原则,将课堂提问、课后各个阶段的相关实践项目的完成情况、团队协作能力作为考核方式的补充。
3 结论
项目驱动法应用在《工程经济学》的教学过程当中,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说,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教师的单纯的讲授、灌输知识点的授课模式转变成教师讲授、学生实践、教师点评的教学模式,学生带着问题去学,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点,再通过完成项目任务的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应用,教师总结、评价学生的完成成果,学生也通过这一过程总结这一知识点的学习状况,补充遗漏的知识、加强薄弱知识点的再学习,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环节,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就会比较扎实。但是在项目驱动法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选取适当的项目,设置项目任务时要充分契合教学大纲的内容,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调动学生完成项目任务的积极性,做好点评和总结工作。通过教学过程的实践,项目驱动法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合作和团队意识,作为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提早接触到项目,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晓君.工程经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2]周楠,闫淑荣.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大学教育,2013(5):87-91.
[3]唐艳娟.项目驱动教学法在《工程经济学》课程应用探析[J].专业教学研究,2013(9):107-108.
篇6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经济学理论创新提供了丰富的现实素材,西方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引入为经济学研究注入了新的动力,中国经济学研究进入空前繁荣时期。经济学教育和研究的国际化和本土化结合推进了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创新性发展,在这一进程中学术规范和研究方法的论争始终伴随着中国经济学教育和研究的发展,并提出了一些挑战性的问题(周立群和黄卫平,2002)。目前,经济学界对经济学研究脱离中国经济现实而照搬西方经济学研究理论和方法以及重方法、轻思想、重数据、轻结论的担忧不绝于耳(曾国安,2005;靳卫东,2013)。如何判断中国经济学研究现状?是否已经出现过度数学化倾向?中国经济学研究未来取向又将如何?这是需要和研究的重要议题。为了准确、客观地把握近些年中国经济学研究现状和趋势,为中国经济学研究提供参考,本文选取 20092011 年经济学领域权威期刊论文,对论文的研究领域、应用研究方法和研究队伍构成等信息进行梳理,并对经济学研究的新特点和新取向进行分析。
对已发表期刊论文信息进行挖掘和分析,是了解经济学研究全貌或某一学科或领域研究现状和趋势的基本方法。我国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从未停止过。比如在研究领域方面,黄泰岩和张培丽(2008、2014)通过对 CSSCI 来源期刊经济类排名前 20左右期刊的专题性分类统计,对历年中国经济研究热点问题进行追踪和分析。储凤玲(2013)通过对 20062012 年《经济研究》发表的 963 篇论文的 JEL 编码分析,对经济学研究热点领域进行研究。姜春林和杜维滨(2010)利用 19982007 年 SSCI 影响因子排名前十位的期刊,对国际经济学界的主要研究领域进行了分析。研究方法方面,成九雁和秦建华(2005)对 19792004 年间《经济研究》刊载的 3902 篇论文中计量经济学方法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肖金川等(2014)基于 20012012 年五大英文顶级经济学期刊,对国际顶级英文期刊应用的计量方法进行了更为细致的统计分析。此外,刘俊婉等(2004)对 19982002 年间经济学领域重要期刊、机构、论著和作者的影响力等方面信息进行了综合分析。从研究方法来看,现有研究方法大致分为两种:第一是采用词频分析法、共线分析法、内容分析法等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年载文量、著者、研究领域、文献来源、文献被引频次等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李颖,2005);第二是选定特定数量的相关领域期刊或权威期刊,对研究领域、研究方法、作者以及引文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这种方法问题针对性较强,但是样本信息汇总的工作量较大。
以上研究现状可以看出,现有研究存在三个不足:首先,大多是针对研究领域或研究方法等单一信息的分析,而综合信息研究文献较少,尤其是对近期文献成果的研究更为少见。其次,在样本选择上,选择单一期刊或多种期刊,选择方法缺乏统一的标准,没有考虑单一期刊发文导向对样本质量的影响以及不同期刊样本的可比性问题。最后,研究领域的确定上也较为随意,不具备系统性和可比性。本文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经济学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从以下方面出发对上述三个问题进行突破:首先在样本选取上,选择国内公认的经济学领域权威期刊,增加样本容量的同时,增强样本的可比性。其次,在经济学研究领域分类上,采用国际上通用的 JEL 文献分类方法对研究领域进行统计分析。最后,对研究领域、应用研究方法和研究队伍构成三个方面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基本涵盖了现有研究中关注的基本问题。
二、样本选择
目前,人文社科类期刊被普遍认可的标准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系统(简称 CSSCI),二是北京大学的人文社科期刊排名。一般认为,《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管理世界》分别作为两大系统中经济学、管理学和综合性社科期刊中排名第一的期刊,具有极高的权威性。《经济学(季刊)》作为综合性经济学科中除《经济研究》以外排名最高的期刊,也是大多数重点高校和研究机构的 A 类或重点期刊。因此,本文选取《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组成四大期刊进行统计研究。
分析显示,这四大刊物是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浦山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等国内经济学类学术奖获奖论文的重要来源期刊。国内经济学领域的长江学者、杰出人才、优秀博士论文得主、新世纪优秀人才等几乎都在此四刊上发表过论文。2012 年,这四刊全部入选《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印证报告(2012)》(简称 CAJ-IJCR)2012 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人文社科期刊),其中,《经济研究》复合影响因子 11.555,是人文社科期刊中复合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经济学(季刊)》国际他引影响因子 0.253,是人文社科期刊中国际他是影响作用最高的期刊。因此,这四刊的选题取向、研究方法和学术规范对中国经济学研究起着重要的导向或引领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中国经济学发展取向。
三、研究队伍结构和布局
对四大刊物的作者信息汇总分析凸显了经济研究的方式和队伍构成的一些新的取向和特点。首先,多人或多机构合作研究已成为应对重大问题的重要科研方式。本文的作者信息按发表文章的作者人次和机构计算,对于跨领域的研究成果,本文按照其所属学校或机构的原则进行计算。统计结果为,作者人次总数为 2640 人次,平均每篇文章作者为 2.35 人次。其中 2012 年每篇文章作者为四人次及以上的数目为36 篇,占当年总数 9.8%,;2013 年 40 篇,占当年总数 10.5%,;2014 年 47 篇,占当年文章总数 12.4%,。这表明,经济学领域的合作研究和团队化研究正在不断增强。
多作者完成同一论文成因有四:其一,多人合作开展某项研究日益成为应对重大问题的重要科研方式,同时合作研究也成为各类学术团队中以老带新的重要方式;其二,大样本量的数据或较大规模的案例调研需多人以团队方式来完成;其三,以问题为导向的综合性问题研究往往需要跨学科、跨领域、跨机构的合作,包括研究机构与实际工作部门的合作与协同;其四,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自然科学基金等设立的重大攻关项目助推了这类成果的形成。其次,从海外学者信息看,国内期刊正在成为国内外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重要阵地。
篇7
论文关键词:网络环境,物理教学,教学模式
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物理课程基础性强,容量大(包括力、热、光、电、原子、物理实验),物理概念多且比较抽象,学生普遍反映难学。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涉及到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难于理解的知识、模型及物理过程,尽管老师花大量时间想方设法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进行讲解,但学生仍感觉到对知识吃不透、啃不烂,对有关的物理思想、物理过程更是想不清、弄不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一方面由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给网络教育提供了强有力技术支持,另一方面也必将引起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首先,在教育观念上,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强调教师的“教”,而网络教学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以学生自身的学习为主,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学”。其次,在教学模式上,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它打破了学生只能在教室听教师讲课的单一局面,学生可以在图书馆、计算机室甚至在自己宿舍里,在自己认为合适的时候打开电脑进行学习。第三,网络教学的实施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学生可以利用丰富的网上资源学习更多的知识,教师只知道书本上的知识是行不通的,教师应终身接受教育,要学会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指导教学活动,应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研究,必须具备网络操作技能和网上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能力,从而实现教师由教学型向科研型转化。
在此,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网络环境下的物理教学手段、方式谈谈自己的体会和认识。
一、网络环境下物理教学的优势
(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由于网络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形声兼备的学习信息资源,学生可以从网络中获得的学习资源不仅是数量大,而且还是多视野、多层次、多形态的。与传统教学中以教师或几本教材和参考书为仅有的信息源相比,学生有了很大的、自由的选择空间,选择的自由是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关键。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不再被那仅有的信息源(教师或教材)牵着走,他们可从网络广泛的信息源中选择他们所需的学习材料;学生有可能按照他们各自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和安排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网络中学习还可以使信息的接受、表达和传播相结合,学生通过他所表达和传播的对象,使自身获得一种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
(二)具有良好的交互性
传统教学,虽然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共在一个空间,但在教学中相互之间的交互性却极为有限,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等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教师与学生之间较多发生的是一种从教师向学生的单向广播式作用,学生很难有机会系统地向教师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以及他们解决问题的具体过程;同班同学之间就学习问题进行的交流也是极少的,更不用说和外地的学生交流与协作;网络教学的设计可以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在教学中以一种交互的方式呈现信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的情况来调整教学,学生不仅可以和自己的任课老师进行相互交流,而且还可以向提供网络服务的专家请求指导,提出问题,并且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和BBS等网络技术而实现,可以在网络上讨论任何问题,于是学生不仅从自己的思考过程中获取知识,还从别的学生的观点中获取知识,从而达到建构和转换自己知识的目的;学生还可以根据网络电脑提供的反馈信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调整学习内容和进度,自由进退、自主构架论文提纲怎么写。
(三)充分体现个性化学习
传统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各种教学活动都是把学生置于共同的影响之下教学模式,让他们读相同的教材,听相同的讲授,参与相同的资料。教学的各种措施都是在同化人性,习惯于统一的内容和固定的方式来培养同一规格的人才,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需要不可能完全获得满足,教师只能根据大多数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即使是进行个别教学,也只能在有限的程度上为个别学生提供帮助。网络教学可以进行异步的交流与学习,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安排和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克服了传统教学中的“一刀切”的人为现象。学生和教师之间通过网络交流,在学习的进行中就能及时了解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及时地按要求调整学习,利用网络可在任何时间进行学习或参加讨论及获得在线帮助,从而实现真正的个别化教学。此外,网络中有大量的个性化教育资源,如专题网络、教育专家个人网页、专题新闻、专业学术组织的网页、专业化的电子杂志等,这些网上资源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选择余地。
二、网络环境下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目的、态度存在问题
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接受教育很大程度上受各种名利的驱动,有的为求得就业、再就业;有的为求得理想的单位、岗位;有的为求得职称、职务;有的为求得工资待遇。如此种种,使得学生很大目的是为了学历而学习,学习缺少劲头,得过且过。
(二)自学能力薄弱
一是网络环境下的教育的主要学习方式是自学为主,自学要靠学生平时挤时间自觉完成,工作、生活、学习难免会发生矛盾,而此时往往被放弃的就是自学。自学环节一旦薄弱,教师与学生在学习问题就得不到交流,面授、考试等其它环节也很难得到有效的实施。二是学生缺乏高等数学知识,缺乏高中物理基础知识。《物理》的学习,必须要涉及矢量、微分、积分等数学思维,要用这些更精确的数学工具去分析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而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对物理知识感到陌生,数学工具又不熟练甚至不会使用,至使在自学和实验两个重要环节中都面临很大的困难。
(三)管理力度不够
网络环境下的学生大都是在职人员,由于现在很多单位都实行定员定岗,工学矛盾突出,不能保证充足的自学时间。必须完成的作业可能在会互相抄袭,考试时就会想尽各种办法混过关,造成了管理上的困难。
三、网络环境下物理的教学探讨
(一)教学内容上的改革
包含两个部分,一是教材方面,二是实验方面。教材要添加近代物理内容,介绍当今物理学前沿的发展,如量子理论、相对论的时空观等,启发学生兴趣,扩大学生的科学视野教学模式,开阔学生的思路。把近代科学技术成就和前沿课题的内容融入教材中,补充一些物理学与相关专业的交叉或补充的前沿的新发展内容,使学生在学习基本理论的同时了解现代科技发展的新信息、新动向。对经典物理部分进行处理,精选与现代科技、现代物理知识紧密联系的内容,删去陈旧部分,避免和中学物理的内容重复,将经典物理延伸至近代物理,增添新意。 除教材外,尽量编写一本学习用的物理教学参考书,主要用于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把物理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的能力。
实验教学内容一定要推陈出新,时刻与新知识、新理论的发展相连接。围绕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规划设计新的课程体系、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根据教学目的的侧重点不同,可把普通物理实验按基本型实验、提高型实验、研究创新型实验三大模块进行建设。
(二)网络平台的建立
网络平台的建设以满足两个方面为主,一是课程知识的学习要有充足的内容;二是能达到课程责任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交互式学习的需要。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东南大学恽瑛教授就提出了“多媒体物理教学”的思想,虽然由于当时的技术所限,与今天所谓的多媒体物理教学在手段上还有所差别,但今天的“多媒体物理教学”思路与恽瑛教授提出的思想是相辅相成的,只是手段上更先进了。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的一些知名高校相继建设了物理教学专用的多媒体教学环境,并且在软件建设上也投入很大,获得了各方面的好评。正如长期从事电磁学及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研究的陈义成教授所言,“一些不能或不便用实验演示的基本概念、思想方法、理论结论可用课件演示,这将会使得所讨论的问题形象、生动、简练,丰富了想象力,增加了感染力论文提纲怎么写。”“使用电子课件上课,可增加课堂信息量,还可用节省下来的时间进行课堂讨论,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能直观、形象、简洁地表现物理内容和思想方法。
多媒体课件或多媒体教学过程制作的流媒体文件,美国的“电子教室”及 “工作室物理”对我们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些教学课件的编写,突出重点、简明扼要,能够吸引和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对于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设置了详细的解释,以供学生调用,做到因人施教,力求实现物理教学的个性化。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动画效果,编写生动的教学插图,吸引并帮助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在教学课件中设置了人机对话,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各种问题,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运用色彩、图形、字体等的变化,以免引起单调、厌烦的感觉教学模式,从而使多媒体教学更加人性化。
(三)虚拟实验室的建立
虚拟实验室就是利用软件虚拟仪器,建立虚拟的实验环境,学生在这个环境中操作仪器,模拟真实的实验过程,达到培养动手能力,深化理解物理知识的目的。
目前在物理实验中,有些实验往往由于受到实验仪器本身及实验条件、实验环境的限制,或受时间、空间等问题的影响实验不易做或者做出来效果不明显,物理现象很难观察到。如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电磁震荡中电场、磁场的变化过程、磁聚焦、磁约束等。虚拟实验室系统可以克服实验仪器数量和质量的不足以及实验场地、课时数的限制,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得到和真实的现场实验一致的体验。通过虚拟实验来观察上面所述的现象及动态过程逼真地展现出来,就可以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分析物理问题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创造生动逼真的物理情景,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物理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四、展望
在网络环境下开展物理的教学,做到制订适合专业实际的教材,交互式的丰富多媒体课件,建立完善的网上虚拟实验室,就使物理教学进入一种新的阶段。当然,物理教学要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还有许多新的规律等待着我们去探索、研究、发展、完善。
[参考文献]
[1]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罗益民.物理多媒体教学的探索[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9.
[3]徐小华.物理教学改革初探[J].宿州学院学报,2005,10.
[4]徐曼,等.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初步实践[J]. 石家庄联合技术职业学院学术研究,2007,3.
篇8
【关键词】情景教学;拼音;识字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也是世界上最难掌握的一门语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那么,学好汉语――预定目标的“善其事”,我们手中的“器”则是指的汉语拼音和基本汉字,是汉语文学习的根基。《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针对学生的基本起点不同,地区差异以及方言的存在,因材施教,以学生为本。拼音和汉字相辅相成,将语文的学习确定为拼音和识字的巧妙结合,合理安排,设定情景,寓教于乐,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效果。
一、夯实拼音基础,有机整合识字教学
汉语是中国的母语,学生在出生一刻起,听到的就是汉语。依据儿童成长的特点,大约三岁就已经开始接触汉字的学习了。父母是第一任老师,在父母的教学过程中是以口口相传为主的方式,学生只是单纯的模仿。地理位置的不同,导致发音的差异,同时,低年级的学生无法将枯燥的词语和音节相联系,因此,普通话的学习障碍重重。
二、寻找认知规律,在识字教学中巩固拼音教学
汉语的学习要掌握大量的汉字,汉字的教学中要求听说读写四个环节。低年级的教学中,识字和拼音是分不开的,在扩大阅读量的同时,选择拼音儿歌,注音故事等加强汉语拼音的巩固,从而使得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和运用拼音识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量时,应该有所选择,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加入歌谣、绕口令等押韵的文章,对于音节和汉字的对应和解释,要生活化,最好是在学生可操控的范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用拼音写妈妈的名字,再标注汉字等等,让学生在实际中巩固拼音,借助阅读,扩大识字的可能性。
三、设定情境,动静结合,寓教于乐
在教学中,情境的设计效果可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低年级的学生容易注意力分散,集中精力困难,尤其是单独的音节及汉字的学习枯燥无味,积极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运用直观的手段,加入多元的教学手段,动静结合,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一)故事法
为了让学生掌握特殊的拼音规律,尤其是“ü”的使用,我们可以借助一个故事。小ü是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有礼貌的孩子。“jqx”邀请小ü作客,小ü很绅士很礼貌的脱下帽子变成u,表示回应。也可以分别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相互学习,寻找规律。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会觉得拼音的学习随处可见,让学生变得自信主动地学习,紧紧握住打开汉语学习的“金钥匙”。
(二)联想法
中国的文字大多数是象形文字,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我们知道“孬”这个字,它的解释就是不好的意思,如果知道了它的含义,自然而言的就记住了这个字的写法。再比如一个人张大嘴巴(口),像木头一样的站立着,就是“呆”字。有了“学会”到“会学”的转变,生活和学习相融合,相贯通,使教学生活化,易于接受,经久不忘。
(三)游戏法
游戏中最常用的方式就是“找朋友”,学生自由组合,分别将声母和韵母配合出来,或者某一个孩子展示自己的画片,找到可以描绘该图画的拼音。也可以设定比赛,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比赛。还可以引入“肢体语言”,在游戏中可以自己完成,也可以求得伙伴帮助,用肢体语言表现汉语拼音或者表达汉字,学生在感知事物中创造自身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教师也在设计的情境中突破教学的难点,引导孩子积极主动的学习汉语。
(四)作文法
学生的学习要突破课堂的限定,走出课堂,走向自然。在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可以让孩子介绍季节啊,当导游给同学讲校园啊,讲自己最喜欢的事情啊,可以汉字和拼音相结合,不会的汉字标注汉语拼音,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和掌握拼音的规律,也让学生在学习中注重合作,主动探索,相互交流。
新课程赋予了课堂新的内涵,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可以多元化,开放化,由执行者的角色转变成建设者和构建者,因此,以情景教学作为教学的手段,积极转变教学中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调动学生的热情和自立能力,在轻松中学习,教无定法,共同配合,因材施教,使低年级的语文学生走出困境,进入实用快捷的领域。
【参考文献】
[1]俞新美,小学拼音教学初探,上海教育科研[J],2006.7
[2]韩红霞,浅谈小学拼音教学,科学教育[J],2010.3
篇9
关键词:学习动机 激发兴趣 体育教学
一、引言
动机是学习最关键的因素之一,也是最难测量的因素之一。心理学家将动机定义为激发、引导和维持行为的内部过程。通俗的讲,动机就是使你开始行动,维持行动,并且决定着你行动的方向。是什么因素促使学生想学习、愿意努力学习?这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学生的个性、能力、特定学习任务的特征、学习的诱因、情景和教师的行为等。
目前,育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针对具体的体育运动项目学生存在极大的兴趣并且有学好该运动项目的兴趣,但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却对该项目逐渐失去了兴趣,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却成了枯燥、独白的简单说教,是学生不愿学习吗?还是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存在问题?体育教师如何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愿意学习、都愿意努力去学习复杂的内容呢?基于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伯纳德•韦纳、佛隆等人的研究理论,以及很多美国学者体育课堂教学实验研究的结论,我们试图给出以下几种具体的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途径,以期带给广大体育教师同仁们一点启示。
二、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的途径和方法
1.激发兴趣。体育教师应该让学生坚信所学的内容是重要的而且是有趣的,如果可能的话,要向学生证明所学的内容的用处。体育教师可以通过下面的教学导入方式来增强学生学习田径的内部动机。。
2.保持好奇心。有经验的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用许多方式不断激发、保持学生的好奇心。例如:体操课的教师经常运用示范一些高难度的技术动作使学生感到惊奇或困惑,以此吸引学生进一步探索其中的奥妙。格里斯和科克斯研究通过科学活动,让学生有实际的体验,有助于学生对书本上相关主题的学习,使之具有更强的学习动机。向学生提出他们现有的知识无法解答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由此产生学习的内部动机。
3.使用大量有趣的呈现方式。除了使用有趣的材料外,材料的呈现方式的不同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各种录像、电影,邀请专家或相关人士作演讲,进行演示等方式,来维持学生的兴趣。但是,每种方式的使用都必须经过深思熟虑,以确保不偏离教学目标,并使用各种方式互相补充。计算机的使用可以提高大多数学生的内部动机.若要提高所用材料的有趣性,则可以考虑一下因素,如使用具有情感特色的材料(如:危险、金钱、伤心、灾难等),使用具体的实力而不是抽象的事例,注意材料的因果关系,材料组织的因果关系,材料组织的清晰性等。
4.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目标。一个重要的动机规律是:当目标是由个体自己设定而非别人设定时,个体会付出更多的努力。例如:学生可能会对自己在业余时间的活动中达到一个运动项目的水平确立一个最低数目的目标,或在下次的上课过程中因该达到的水平而制定自己的目标。在设定下一个目标时,教师可以与学生讨论过去所设定目标的达成情况(成功或失败),然后为下周设定一个新的目标。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设定一个既有挑战性但又现实的目标,并表扬学生对目标的设定及实现。研究发现,这种目标建立策略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自我效能感。
5.表达明确的期望。学生需要清楚地了解自己应该做什么以及成功后会有什么收获。学生在某个运动项目上的失败通常是由于不知道到底要做什么。将期望明确的传达给学生很重要。 例如:教师可以这样布置写作任务:
“今天我希望大家回去仔细看看有关羽毛球的高远球的发球技术和步法,高远球是整个羽毛球技术的关键环节,结合我们在上课中的示范动作和要求,把自己的错误动作纠正,并和同伴互相对照练习。”值得注意的是,这位教师明确地告诉了学生要学习什么内容,对动作如何评价以及这个技术动作的重要性等。这就很清楚地向学生表明,努力去做正确得技术动作。如果教师只是说:“我希望你们回去好好学习羽毛球的技术。”学生可能并不清楚,教师强调的究竟是羽毛球的发球,还是步法。最后学生也可能不知道他们付出努力是否值得,不知道这样做是否会提高自己的运动技术。美国的麦克阿瑟及施瓦茨的一项研究表明了提出具体任务要求的重要性。他们要求成绩较差的五、六年级学生对作文进行修改。修改的要求分别是“修改你的作文”或者“至少补充三个事例以充实你的作文”。结果发现,接受具体指导的学生所作的修改更多,质量更高,因为这些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6.经常提供明确的及时的反馈。反馈是指关于某人努力结果的信息。反馈既指学生接受的有关自己的各种表现的信息,又指教师获得的有关自己教学效果的信息。反馈可以作为一种诱因,提供有关努力结果的信息可以作为一种很有效的奖励加以使用。但是,要是反馈成为一个有效的激励因素,它必须是明确、具体且及时的.这一点对学生很重要。
具体的反馈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对成功的努力归因。相反,如果学生仅仅受到表扬或得到一个高分,而没有得到任何具体说明,那末,他们就难以从中获知以后该如何做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并容易形成归因(“因为我聪明,所以成功了”)或外部归因(“因为老师喜欢我,任务很简单,我比较走运,所以我肯定成功”)。努力归因是产生持久动机的最有效因素。
7.有效地应用表扬。课堂教学中,表扬可以用于许多方面,但主要是用于强化那些恰当的行为,对学生的正确行为给予反馈。总体来看,应该经常地使用表扬。但是表扬的方式比表扬的次数更重要,当表扬是针对某一行为结果,并且具体可信时,表扬就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激励因素。例如:教师说:“请站好队,并把手中的球放回原处”,然后只对那些听从指令的学生进行表扬。教师只对正确的回答以及恰当的行为进行表扬。
表扬的具体性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具体行为而非一般性的“良好表现”进行表扬。例如:教师可以说:“丽丽,我很高兴你按照要求去运球。”而不是“丽丽你做得棒极了!”
8.把分数作为诱因。大多数学校使用的评分系统原意有这样三种:评价、反馈、与诱因。这三种功能混合使用致使每种功能都难以发挥作用。根据能力而不是努力来评分,这不会激励学生付出最大的努力。分数对于年龄较大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有效的诱因。以大学生为被试进行的研究发现,接受分数评估的大学生,其学习成绩明显优于没有接受分数评估的大学生。分数可以作为诱因起作用,其部分原因是它能够增强其他强化物的价值。例如:当学生的成绩单上出现了优秀或A+时,他们也许会很喜欢这些符号,因为优秀或A+这些符号就标志着他们在这门课上的成绩可能很好。
9.制定合作的目标结构。课堂中的目标结构是指学生与他人进行合作与竞争的程度。如果学生之间是相互竞争的,那么任何一个学生的成功就意味着他人的失败。例如,教师建立了这样一个体系,只有四分之一的学生能够得到A,那么学生之间是相互竞争的。因为如果一个学生得A就意味着另一个学生可能得不到A。合作恰恰相反,如果小组的四个成员一起完成一个技术动作,他们则荣辱与共,共担成败。如果其中某个学生非常努力地工作,就会增加小组中其他人成功的机会。第三种目标是个人化的,个人的成败不对别人产生任何影响。例如:如果教师说:“所有平均成绩在九十分以上的同学都可以得到一个A”,那么就会形成一种个人化的目标结构,因为任何一个学生的成功对其他同学的成功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重视动机的培养,在积极深入挖掘和调动内部动机同时,有效激活外部动机,采取高效多样的教学方法,创设能激发学生认识兴趣和求知欲的情境。抓住学生的心理,选用有效的教法无疑是教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的关键。在此基础上,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给指点。同时在学习技术动作中,教师不应为尽快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应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自己锻炼。这样避免学生厌倦上体育课的情绪出现,避免不良动机的转换和迁移。
参考文献:
[1]向海英:《成就动机的归因理论与教学改革》,《山东师大学报》(社科版),2001.3。
篇10
【关键词】工业设计;设计竞赛;创新能力
0 前言
当今,我国工业设计教育体系逐渐趋于完善,设计竞赛越来越受到设计教育界的重视。每年举办的国际性工业设计竞赛有10余项,如德国红点奖、IF奖、台湾光宝、国内的红星奖、红棉奖等,另外由政府、企业主办的小范围的专题设计竞赛更是不计其数。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借助工业设计学科竞赛,探索出有效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是当前设计教育领域面临的新课题。
作为一种新生的市场产物,设计竞赛传达了市场与企业的呼声,为工业设计教学实践提出了新的教学手段。目前在国内一些院校的课程设置中,已经开始将设计竞赛应用在教学环节中,但必须看到竞赛所注重的与设计教育所教授的领域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很多学校为了追求高获奖率,在教学过程中以竞赛作为主要设计课程内容,不分主次地参加设计竞赛。虽然它既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亦可为学生提供毕业后的就业资本,但从设计教育的整体过程来看,它并不能完全取代设计教育教学内容更。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设计竞赛其在工业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还不是十分系统,至今还未形成有效利用设计学科竞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模式与方法。
因此,本文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工业设计学科竞赛的研究与分析,充分认识设计竞赛与设计教学的关系,总结出将设计竞赛应用于设计实践环节及专业课程中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
1 理顺设计竞赛与设计教育之间的关系,调整相应教学内容与方法
从全局的角度来讲,设计教学与设计竞赛的目的是一种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工业设计教育提倡的是对工业设计整体的认识和系统学习,而设计竞赛只是针对某类产品或某个主题的设计结果与表现。只为盲目获取奖项,仅仅突出设计竞赛所需要的内容展开教学,偏废设计基础能力的培养,势必将影响工业设计教育体系的完整性。
设计竞赛与设计教学存在着很多共性的,不论设计教育还是设计竞赛它们最终的设计指向都是社会需求的考验。设计竞赛就像是设计需求的一个风向标。如果教师能够分析设计竞赛中一些隐含的市场信息,适时调整教学内容,设立专项的研究课题,就会使设计竞赛对工业设计教育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因而,理顺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的协调处理,找到合适的平衡点是十分重要的。
2 根据学生的学习进程和心态合理安排设计竞赛时间
在合适的时间组织学生参与合适的竞赛是一个关键性问题。通常来讲,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大学二年级上学期就进入了产品设计阶段,但这个阶段的学生并不适合参与工业设计竞赛,大学二年级上半学期正是完成对工业设计程序初步认识和基本设计思维形成的阶段,学生在这个阶段还不能够以工业设计语言来表述设计的想法,他们的技术基础知识和表现能力还很不完备,盲目参加竞赛会打乱设计学习的正常进程。同时低年级学生对获奖与否也还没有一个成熟的心态,一个成功或失败的结果很可能会让他们产生盲目的自信和不必要的自卑,以上的各种心理表现都不利于学生进一步完成全部的设计教育。
因而设计竞赛可以从二年级下半学期或三年级开始,这时学生已经了解了较为完整的设计程序并且具备了表达设计思想的表现能力,正处在设计的深化与扩展阶段。参加设计竞赛不但可以让他们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尽快了解市场和设计领域主导潮流,而且也便于他们了解全国范围内同场竞技的设计对手,提高创新能力力。
3 有区别地选择设计竞赛内容,有针对性地指导设计过程
工业设计竞赛总体上可分为概念类型、主题类型及实践类型三种类型。在将设计竞赛导入教学中,要对设计竞赛的内容进行充分的筛选工作,做到“有区别地选择设计竞赛内容,有针对性地指导设计过程”。在校学生适度参加设计竞赛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发展是有利的,但如果参与次数过多,竞赛类别及内容不加以选择,不但会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而且学生也容易受到设计竞赛的局限,造成实际的设计内容与设计竞赛等同的假象。因而,教师需要协助学生选择参加设计竞赛,这一点尤为重要。这要求任课教师不但要熟悉各种设计竞赛形式,而且要能把握设计教学与设计实践的平衡点,合理而充分的利用设计竞赛。
4 设计竞赛在我校工业设计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及成果
我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师首先对不同类型的竞赛进行综合选择,每个年级、不同的时间段,参加竞赛各有侧重。对于大二、大三年级上半学期阶段的学生,侧重参加概念及主题类型的设计竞赛,对于大三下班半学期及大四学生,则侧重参加实践类型的设计竞赛。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将每年准备参加的工业设计竞赛按照举行时间顺序进行排序,最终确定当年需参加的竞赛。随后将所选设计竞赛与教学环节相对接,在课程时间、课程内容方面进行融合。对于与课程内容结合有一定距离的设计竞赛,果断进行调整。
在竞赛导入到进行到一定阶段之后,教师对学生的参赛作品及获奖作品进行汇总总结,建立工业设计竞赛资料库。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设计竞赛及竞赛获奖作品,总结相关经验及获奖规律,为学生日后参加相关竞赛提供可以借鉴的资料。
自从将工业设计竞赛导入到在日常教学中,我校成绩斐然。到2015年截至,已经连续5年获得德国红点工业设计竞赛大奖,被红点机构评为亚太十佳大学之一,在“镇海杯”、“和丰奖”以及国内多项竞赛中我校学生也多次折桂。学生通过参与国际竞赛不仅取得了国际的认可,也大大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参与国际大赛的经历让学生的设计经验与创新能力得到本质的提高,用竞赛的 “知识面”辅助课堂的 “知识点”,促进了工业设计专业教学的顺利进行。目前,我校已将设计竞赛引入到其他设计学科中,以促进学生专业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曾曦,宋奕勤.工业设计专业竞赛辅助课堂教学方式改革新思路―以武汉工程大学工业设计专业为例[J].吉林教育,2015,10:13.
- 上一篇:小区园林绿化
- 下一篇:高中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