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成本概念范文

时间:2023-08-17 18:14: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学成本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学成本概念

篇1

1.由静态向动态,由计量过去到计量未来;

2.由重视企业内部成本向重视内、外部成本并重;

3.计量由简单的加减向综合化和数学方向发展;

4.以货币计量为主向采用多种综合计量手段并存的阶段发展。

【关键词】会计成本;成本概念;传统成本;现代成本

一、会计学中的成本概念

会计学的成本是根据实际成本原则和权责发生制的要求,按照成本计算对象受益的情况汇集和分配所发生的生产费用,所计算出的一定数量产品或劳务的个别劳动耗费的补偿价值。它可以用来计量企业生产经营性资金耗费、计算企业损益、考核企业耗费水平、限定生产经营性耗费补偿的范围和数量等等。会计学上的成本具有以下特点:

(1)围绕企业生产过程进行研究,重点研究生产成本。不涉及企业与外界和企业内部组织之间的费用。

(2)是对历史的反映。只关心实际发生的成本,不关心未来的产出。

(3)能够以货币加以计量。只核算企业成本中可以在货币支出形态上直接反映出来的部分,不包括应计入而不能在货币形态上直接反映出来的成本。

(4)只计量实物资本成本,不计量人力资本成本。

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成本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商品作了透彻剖析,揭示了成本概念的经济内涵。

马克思从耗费和补偿两方面对成本进行论述。成本从耗费的角度看,是商品生产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中必要的劳动价值,它是成本最基本的经济内涵;成本从补偿的角度看,是指补偿商品生产中资本消耗的价值尺度,即成本价格,它是成本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即成本是已耗费又必须在价值和实物上得以补偿的支出。马克思的企业成本理论揭示了成本的经济内涵。

(1)从成本的经济性质上看,其是生产经营活动中劳动耗费的价值度量,体现了成本的可计量性。

(2)从成本经济内容上看,成本是商品价值中的前两部分。商品价值取决于生产该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而成本是生产该产品的个别劳动耗费,体现了成本的个别性。

(3)从成本经济本质上看,成本是为生产一定数量和质量劳动成果发生劳动耗费的价值补偿,体现了成本的可补偿性。

三、西方经济学中的成本概念

(一)传统经济理论中的成本概念

传统经济理论中的成本理论主要是从厂商的角度出发,分析其在生产经营中如何通过比较各种成本支出方案,最终作出生产决策,即以最小成本支出获得一定利润或以一定成本支出获得最大利润。也就是说,传统成本理论是以企业的生产经营为出发点,主要研究生产成本问题。传统经济理论中主要包括生产成本、边际成本、机会成本等几个概念及核算方法。

1.生产成本。由于生产过程本身是一个投入产出的过程,因此生产过程中所投入和使用生产要素的价格就是生产成本,经济学中关于企业生产成本的分析一般具有如下基本内容:

(1)短期成本。是指在生产者来不及调整某些生产要素的情况下,生产一定的产出数量所花费的成本。短期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两部分,前者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后者可随产量变化而变化,呈现递减、不变、递增的态势。短期成本有两个重要概念: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平均成本又可分为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和平均总成本。平均固定成本随产量增加而递减:平均可变成本、平均总成本、边际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经历递减、最小、递增三个阶段。

(2)长期成本。是生产者在可以调整所有的生产要素数量的情况下,进行生产所花费的成本。长期成本只包括可变成本,它是短期成本从长期角度看由那些最低值的成本所组成。长期总成本曲线、平均成本曲线分别是短期总成本曲线、平均成本线的包络线。企业可根据长期成本曲线来作出生产规划。

2.边际成本。它是成本计量的一个重要概念。所谓边际成本就是指由于厂商产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成本费用。

由于边际成本即厂商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完全是可变成本增加所引起的,而单位可变成本又存在着先减后增的变化规律,因此作为它变动的结果,边际成本也必然是一条先降后升的u形曲线。边际成本作为一个动态成本的概念,对平均成本的水平及其变动趋势有着重要影响。

另外,边际成本分析,也可用于长期所有生产要素同比例变动时,规模报酬递减的情况。同机会成本一样,边际分析是经济学家系统地考虑各种可替选择成本的关键性概念之一,其重要性甚至高于机会成本。正如斯蒂格利茨在《经济学》中所言,我们最难以做出的决策不是做某事还是不做某事,而是多做还是少做些。

3.机会成本。经济学一般着眼于社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配置,故机会成本在经济学中被定义为“从事某种选择所必须放弃的最有价值的其他选择。”机会成本不是实际的支出,而是对资源配置的一种度量,表达了稀缺与选择之间的基本选择。其具有以下特征:不是实际的支出,不关心已经发生的成本,而关心未来的产出,是对未来活动结果的预见。

把机会成本作为现实的重要因素,其意义在于:

1.有助于决策者全面考虑可能采取的各种行动方法,以便为有限的资源寻求最为有利的使用途径;

2.有助于人们理解货币成本和真实经济成本之间的差异,从而也就解决了资源的使用在会计上是盈利,在经济学上是否有效的问题。

(二)现代经济学理论中几个重要的成本概念

现代成本理论突破了传统成本理论仅仅围绕企业生产过程进行研究的局限,更注重研究企业作为社会活动的一个细胞与外界以及企业内部组织之间发生的成本费用。

1.社会成本。所谓社会成本是指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考察的进行生产的代价,它既包括各项私人成本,又包括各种各样的外在成本,后者是指由于单个厂商的生产行为所引起的整个社会利益的损失。比如厂商生产经营中排放废气或污水,会引起空气和水资源的被污染,造成整个社会生态环境的恶化,从而引起社会环境治理投资或费用的增加。这一部分投资或费用尽管是由于厂商的生产行为引起的,但它并不或不完全直接由排污厂商承担,而是社会来承担。这种成本就叫外在成本。外在成本和“私人成本”的总和构成社会成本。

2.交易成本。又称交易费用。西方学者对交易成本定义众多,但并无质的差别,只是其侧重点或范围不同而已。科恩认为,交易费用是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所需支付的费用以及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威廉姆森认为,交易费用可分为两部分:一是事先签约的交易费用;二是签约后的事后费用。最后交易费用概念扩展到包括度量、界定和保护产权的费用、讨价还价的费用等等。阿罗使交易费用的概念,更具一般性;交易费用是经济制度的运行费用,成本、信息成本、政治成本都属于交易成本的范畴。

交易成本有以下几个特点:

1.交易成本是发生在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人与人之间的离开了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交易活动不可能发生,交易成本也就不可能存在,即交易的社会性。

2.交易成本不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领域即交易成本不等于生产成本。

3.在社会中,一切经济活动成本除生产成本之外的资源耗费都是交易成本。

关于交易成本的计算,人们还没有达到像传统成本价格的计算那么精确的程度,但不少新制度经济学家正在完善对交易成本的计算。正如有学者所说:“如果说亚当。斯密时期的经济学家在构造他们的模型时,忽略了专业化和劳动分工所产生的费用的话,那么现代的经济学家再也不能忽略数额巨大的交易费用了。”

四、会计学成本与经济学成本之比较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成本概念,赋予了成本本质的规定性,体现了成本的个别性和可补偿性,揭示了成本的经济性质,它对于研究对比会计学成本和西方经济学成本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2.会计学成本重点研究生产成本,其与传统经济学中的生产成本,边际成本范畴相同。在西方经济学中生产成本和边际成本概念已经比较成熟,其理论也广泛地运用在会计学实践上。

3.会计学成本与机会成本。在传统会计学上,成本只是企业实际发生的,但忽略了机会成本,经济学则关心企业如何作出生产和定价决策,衡量成本时就包含了所有机会成本。在会计学中引入机会成本的概念有助于使传统会计在现有以核算为主的基础上加强参与决策,实施适时控制和开展经济分析等功能。例如,目前有学者提出的资本成本会计,主张计量股权资本成本,将其视为真实成本,纳入会计核算中来。机会成本不是对传统会计成本的否定,而是对传统成本分析的补充,扩展了传统会计成本的内涵。

4.会计学成本与社会成本对比。根据马克思的成本概念,成本的经济实质是价值消费和补偿的有机统一体。为此,人类的劳动消耗需要补偿,自然资源的消耗同样需要补偿。而传统会计所依赖的成本概念是立足于企业微观本身来处置成本补偿。若单个企业的生产行为造成自然资源的无偿占用和污染破坏,而不计入社会成本,就会以牺牲社会环境质量为代价而虚增企业盈利。社会成本概念告诉我们,应从可持续发展实际要求出发,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待成本耗费和补偿问题。为此,众多学者提出将社会责任会计和与之相应的环境会计纳入会计核算体系。在成本中反映企业生产商品对社会资源消耗和损失程度,求得实际成本的真正补偿。

5.会计学成本与交易成本。传统会计学成本重点研究生产成本,但在社会中,一切经济活动除生产成本之外的资源耗费都是交易成本,只要存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易,就存在交易成本。根据交易成本相关理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点,是契约联结的网络。企业不仅与人力资本的提供者(雇员、经理)、实物资本的提供者(股东、债权人等)缔约,也与原料供应者、产品购买者缔约,还与政府缔约政府管制契约,与社会缔结有关社会责任的契约,故形成了人力资本成本、信息成本、政治成本、社会成本等一系列成本范畴,这些成本范围随着各种条件的成熟,会最终进入会计成本的研究范围。

会计从来是服从和适应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经济运行的状态决定着会计运行的方向。传统会计学成本是适应于传统工业经济,在新的经济下,要求会计模式也要进行相应变革,而经济理论恰恰为会计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通过会计学与经济学成本之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会计学成本的发展方向,从中可窥视出会计未来的发展趋势。

(1)传统会计成本正从单纯计量过去信息,正向能动地运用信息参与决策,提供未来信息的方向发展,即由静态向动态,由计量过去到计量未来。

(2)会计成本由重视企业内部成本向重视内部成本与外部成本并重发展。

篇2

一、现代远程教育成本概念

(一)现代远程教育成本的一般概念。教育成本概念是随着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完善的。1958年,英国研究教育经济学学者约翰·维泽在出版的《教育成本》专著中计量分析了20世纪50年代英国教育经费的变化情况,首次提出了教育成本概念。从维泽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他把教育经费视为了教育成本。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在其1963年出版的《教育的经济价值》一书中提出了“教育全部要素成本”概念,他认为教育的全部要素成本可分为提供教育服务的成本,和学生上学时间的机会成本两部分,其实质上是教育的货币成本和教育的机会成本。对此,笔者将其称之为广义教育成本。我国教育经济学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也取得了较大成就。虽然大陆学者王善迈、靳希斌、袁连生,中国台湾学者盖浙生等一些代表人物对教育成本内涵也有着不同的表述,但归纳总结来看,都认为教育成本的本质是提供或接受教育服务时所耗费资源的价值量。在这个成本概念中,不考虑教育的机会成本。依照我国学者对教育成本的一般性定义笔者给出了现代远程教育成本的一般性概念,即指在网络环境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多种媒体资源进行教学和提供学习支持服务或接受该种形式教育服务时所发生的资源实际消耗价值量。在这个远程教育成本的一般性概念中,笔者注重的是“资源实际消耗”,即提供远程教育服务的物化劳动价值量和活劳动价值量实际消耗的货币形态表现——货币成本,较之我国学者提出的教育成本一般概念更为具体化,笔者称之为“狭义远程教育成本”。

(二)远程教育的会计成本模式。会计成本是指针对一定核算对象、可用货币计量的成本费用。从会计的角度讨论成本要明确两个问题,一是是谁的成本,二是成本是否可计量。狭义远程教育成本依然是一个笼统宽泛的成本概念。从教育成本的承担主体看,教育成本的承担主体是个人、教育机构、国家(政府)和社会,讨论研究教育会计成本时应针对某一教育成本承担主体而言,即个人教育成本、教育机构成本、政府成本和社会成本。目前我国远程学历教育机构与普通学历教育机构有所不同。在管理体制上,它是一个“二元交叉管理系统”,一个教学服务网络结构体系。在这个教学服务网络系统中,一方面,各级层是分别独立的法人单位,人、财、物受地方行政部门制约,另一方面,在教学资源、教学管理、教学支持服务上形成了教学管理网络系统,系统各个层级之间存在资源共享、相互支持服务的关系,也即经济利益分配的关系。因此,其教育成本承担主体具有系统成本承担主体特点。现代远程教育的会计成本宏观上是指整个远程教育机构提供远程教育服务的货币成本,也即整个远程教育系统的货币成本,可称为系统总成本;微观上,远程教育会计成本是指构成远程系统的各教学单位的货币成本,可称为系统子成本。系统总成本等于构成系统的各子成本之和。本文所讨论的远程教育成本均是指远程教育的会计成本。

二、现代远程教育成本分类

(一)按成本支出与成本核算对象的关系,可将远程教育成本分为直接教育成本、间接教育成本、教育总成本。直接教育成本是指为对某一成本核算对象(如某专业、学生、课程等)提供直接教育服务而发生的支付费用的总和,是直接的教学成本,如学习支持服务成本、网络线路运营成本等。间接教育成本是指为某一成本核算对象间接提供教育服务而发生的支付费用的总和,是公共服务成本,如学校行政管理费用、人员培训费、公共教学设施折旧费等。这部分费用是要将成本对象按学时、人数等进行合理分配的成本。而学校发生的与教学服务无关的其他费用,如给学生提供的奖励、补助等“转移支付”性质的支出,不应计入教育成本。教育总成本是指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的总和。这种成本分类更能分清“教育经费”与“教育成本”之间的不同。

篇3

一、现代企业理论:现代会计学的理论基石

在现代企业理论中,关于企业的性质,有两种较大的观点,表现为对企业的两种不同定义,一是科斯的定义,二是詹森(Jensen)和麦克林(Meckling)的定义。

根据科斯的定义,“企业的显著标志是对价格机制的替代”。他把企业和市场视为“两种可相互替代的协调生产的手段。”“在企业之外,价格运动调节着生产,对生产的协调是通过一系列市场交易来实现的。在企业内部,这些市场交易不存在了,与这些交易相联系的复杂的市场结构让位于调节生产的企业家一协调者。”②显然,科斯基本上是把企业理解成为一种与市场协调机制具有相同职能因而可以相互替代的行政协调机制。

关于企业的另一种定义是詹森和麦克林于1976年提出的。他们把企业定义为一种组织。这种组织和大多数其它组织一样,是一种虚构,其职能是为个人之间的一组契约关系充当连接点;就企业而言,这“一组契约关系”就是劳动所有者、物质投入和资本投入的提供者、产出品的消费者相互之间的契约关系。③这里的契约关系既包括我们通常理解的明确的书面或口头契约,也包括不明确的契约,即所谓“默契”。

如果我们以个人为基本单位,企业所包含的就必然被分解为若干契约关系,参与这种契约关系的无非是生产要素的提供者和产出品的消费者。如果我们撇开这些契约关系,再来看企业的话,那么,企业就只是一个空洞的名词了。

显然,如果詹森和麦克林的观点正确,那么,意味着对科斯的观点之否定。詹森和麦克林强调的是“契约关系”的确立过程,但是,他们忽略了“契约关系”的贯彻过程;而科斯却相反,他强调的是“契约关系”的贯彻过程,而忽略了“契约关系”的确立过程,因而未能充分指明企业内部的协调与外部的市场协调的内在联系。企业不同于市场的根本之处在于它具有生产的功能。就契约关系的确立而言,企业确实是一系列契约的连接点,但是,作为一个与市场不同的、具有“生产功能”的企业,在契约确立之后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贯彻这些契约。这时,企业就成为一个层级组织。一系列契约关系的贯彻过程就是在这样的层级组织中进行的。因此,全面地理解企业的性质,应该是把表面上似乎对立的这两种企业定义结合起来,企业既是个人之间一组契约关系的连接点,又是一个层级组织,这两者是不矛盾的。可见,企业具有双重性质。企业同时具有这两方面的性质正表明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作为层级组织,企业是市场的对立面,它是一种性质不同的协调手段;然而,作为层级组织的企业恰好又是市场本身的产物。除非整个国民经济变成一个“巨型企业”,否则,离开了市场,企业便不能产生。在确立了企业具有双重性质之后,后面的行文将根据需要而强调其中某一重性质。

尽管今天企业的组织形式存在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三种形式,但是,我认为现代企业理论最适合的企业组织形式是公司制度。发达的金融市场和现代公司制度相辅相承、共同发展的同时,推动了现代会计学的发展和完善,而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通过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促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配置,又反过来促进金融市场和现代公司制度的发展和繁荣。这就是现代公司制度、金融市场与会计学具有共生互动性。因此,以现代公司制度为基础的现代企业理论构成现代会计学的理论基石。现代会计学的许多基础问题如会计主体概念等都建立在现代企业理论基础上。离开现代企业理论就没有现代会计学可言。

二、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会计主体概念发展的经济学基础

会计主体是现代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因此,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础,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之进行探讨,有助于会计学界从更高层次理解和把握会计基本理论问题。

会计主体(Accounting Entity)概念是一个古老的会计学概念。

13世纪地中海沿岸各国的会计活动中广泛采用的复式簿记(复式记帐)就已经有了“会计主体”的萌牙,但是,它发展到今天成为现代会计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却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密切相关。

虽然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大概到19世纪下半叶才在现代管理理论上得到正式承认,但是早在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组织出现之时,独立会计已经孕育着这样的基本思想:企业必须是一个相对独立于其所有者的经济实体。从这个意义上说,会计主体基本假定促进了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当然,会计主体概念的真正确立必须以企业经营独立性为前提。在独资或合伙企业阶段,会计主体概念虽然产生,但仍不可能得到充分认识和。只有到了股份公司制度阶段,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明显地分离了,会计主体概念才具有明确的实际意义。

企业作为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上,从而,在经济上要相对独立,必须成为独立于所有者之外的“法人”。而公司制度就是人们创造出来的法人。但是,事物的发展并非如此简单。在早期,会计主体棗企业的所有者并没有放弃自己对企业的所有权。在相当长的对期内,指导会计主体的基本理论是所有权观念(Proprietary Concept),所有权观念主宰着财务会计。虽然这个理论也承认企业在会计上是一个独立的主体,甚至也承认企业所占用的资产应当与业主或所有者分离,但是,它又突出地强调,企业的全部资产归所有者所有,企业全部的负债也由所有者承担,构成所有者的义务。所有权观念只是要求会计主体概念服从于业主严格管理和考核企业经营成果的需要,并不完全承认作为会计主体的企业在经营上的独立性或相对独立性。

以后,随着金融市场和企业组织形式的变革,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式后来居上。这时,财务会计的基本观念发生相应的变革,从原来的所有权观念转变为主体观念(Entity Concept)。西方会计学者对主体观念的表述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基本上都包括:①公司与股东的关系如同与外界长期债权人的关系;②股东不拥有公司的经营利润(只有宣告股利及股利支付范围的份额才属于股东);③股东仅仅是公司的投资者,不干预公司的具体经营管理;④财产视为公司占有与支配,而不属于股东;⑤财务报表是面向包括公司管理当局在内的全部利益集团,并非仅仅为股东编制。根据主体观念,公司被认为是一个与其所有者相独立的主体。这个主体本身是独立存在的,甚至具有自身的人格化。公司作为一个会计主体,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而股东则以其所认购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企业拥有的资产是企业的资产,企业拥有的负债是企业的负债。我国的公司法体现了这点。

会计主体概念要求主体与主体的所有者以及其它主体严格区分开来,会计总是计量某一个特定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就是现代会计学的会计主体概念。然而,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不同,法人都可以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却不一定是法人。例如,独资或合伙企业在会计上视为会计主体,但是,它们却不具有法人资格。法人是指在政府部门注册登记、具有独立财产、能够承担民事责任的法律实体,它强调的是企业与各方面的经济法律关系。这点正与我们前面强调的企业是一系列契约关系的连接点相吻合。这也正是我认为现代企业理论最适合的企业组织形式是公司制度的原因之所在。

企业要成为真正的会计主体,必须在法律上被赋予独立的财产权。而现代公司制度满足了这一点。现代公司制度可以从不同侧面来描述,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公司的法人财产权制度。完整的法人财产权制度至少包括三项内容:①法人财产的形成制度或会计学上所说资本金制度。在投资者依法将其资金投入公司之后,这部分资金就与投资者的其它财产相区别,投资者不再直接支配这部分资金,也不能随意从公司抽回。所有投资者注入公司的资金加上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负债所形成的资产,构成公司的法人财产。②法人对其财产的权利制度。一方面,公司法人可以依法对法人财产行使各项权利如财产的支配权、使用权等;另一方面,公司以全部法人财产承担民事责任。③投资者对公司法人财产及其权利的制约机制:董事会和监事会。公司的法人财产权制度是现代公司制度的基础。这是因为:①如果公司没有必要的财产,公司就不具备法人条件;②如果公司对其法人财产不具有独立支配的权利,公司就不可能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也不可能成为民法关系的主体;③如果公司没有法人财产权利,公司就不可能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的经济实体。在这里,会计主体实际上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的经济实体的同义语,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在现代公司制度上达到完美的统一。

总之,主体是会计学赖以存在和的前提条件,会计主体概念促进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只有现代公司制度才赋予企业真正的会计主体地位,而会计主体概念从微观层面上保证了公司法人财产权不可侵犯,从而保证现代公司制度正常有效运转。因此,现代企业制度是现代会计主体概念发展的学基础。

三、资本成本会计构想:会计学成本概念及其计量引入产权领域

公司资本来源渠道不外乎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两条。然而,在现行的财务会计实务中,仅仅确认债务资本成本,而没有确认权益资本成本。安东尼教授提出的资本成本会计理论构想旨在矫正这种缺陷。其主要思想是以股东为导向的企业资产负债表右边结构应该进行修正,把原来的股东权益(Shareholder Equity)分成两个部分:股东权益和主体权益(Entity Equity)。根据前述企业的性质以及会计信息系统的目标,财务报告应该报告主体本身的活动与状况,而不应该主要关心股东们的利益。如前所述,企业(公司)本质上是一系列契约的连接点,发达的市场把许多契约关系连接在企业(公司)这个连接点上,股东与公司的关系只不过是这一系列契约中的一个部分。作为一系列契约连接点的企业(公司),与外界存在许多的契约关系,这些契约关系所隐含的经济利益关系都是财务报告所应该报告的。

(一)强调主体权益,强化了会计主体概念

根据主体观念,会计主体被看成是独立于其所有者的,那么,会计主体而不是其所有者拥有资产,会计主体而不是其所有者结欠外界负债。这样,某个会计主体的资产负债表应该报告会计主体的财务利益而不是其所有者(股东)的财务利益。从这点看,资产负债表的右边报告会计主体的资本来源,而资产负债表的左边列示的数额代表在资产负债表日资本投入的各种形态。在这里,资产负债表并不意味着反映各个利益集团和个人在会计主体中的利益或权利;相反,资产负债表只是企业整体投资和筹资活动的汇总报告。因此,资产负债表的会计恒等式应该是“资产=资本来源”。

按照上述思路,资产负债表右边要进行相应修改。这时,资本来源包括:(1)负债。负债代表各种贷款人、供应商(以应付帐款形式表现)、雇员(以应付工资及退休金等形式表现)和政府(以递延所得税形式表现)提供资本的数额。(2)股东权益。现行资产负债表的股东权益部分并不代表股东所提供的资本数额。尽管实收资本项目反映股东原始投入的数额,但是,留存收益却不代表股东的贡献,盈余是会计主体本身赚取的,而不是股东赚取的。股东实际提供资本的数额大于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实收资本数额。除了实收资本这种直接投入外,股东提供的资本还扩大到与使用这些实收资本相联系而又尚未以股利的形式支付给他们的权益资本成本(权益利息)部分。尚未支付的普通股权益利息本应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上,但是,在的资产负债表上并没有体现。目前公司对债券持有者的负债是按照其原始发生额加上尚未支付利息额进行计量的,普通股股东权益数额也理应如此计量。如此,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第3号概念公告的定义不同,股东权益不是一种剩余求索权,“股东权益代表着股东提供资本的数额。它包括他们直接投入的数额加上这些资本应计的利息。利息是使用资本的成本。权益利息是使用股东权益资本的成本。”④(3)主体权益。根据上述,会计主体实际上有三种类型的资本来源,除了负债和股东权益以外,还有会计主体本身努力所创造的资本来源,这就是主体权益。主体权益与现行财务会计程序下的留存收益并不是一回事。在一定时期内,某个会计主体本身的经营活动所创造的资本来源数额通过净收益来计量。净收益应该是各种收入(包括利得)与各种费用(包括损失和权益利息)之间的差额。正如现行的财务会计程序每个会计期间的净收益加到留存收益上去一样,每个会计期间的净收益应该加到主体权益上去。然而,由于权益资本成本作为一个成本项目加以确认,加到主体权益的数额比现行财务会计程序下加到留存收益的数额要小一些。某一特定时日的主体权益是截止到该时日为止的净收益之和。

因此,资产负债表的会计恒等式为“资产=负债+股东权益+主体权益”。资产负债表左边反映某个会计主体的各项资产,而各资产项目反映各种资本形态的性质及其投入的资本数额;资产负债表右边反映取得资本的各项资本来源:负债、股东权益和主体权益。显然,资本成本会计理论构想提出的“主体权益”概念进一步强化了会计主体概念。

(二)现代会计主体概念:资本成本会计理论构想的基础

如前所述,在金融市场不发达和企业组织形式以独资或合伙形式为主体时,指导会计主体的基本理论是所有权观念。这时,单独确认和计量权益资本成本是没有多大意义的。相反,重要的是要确认和计量债务资本成本。因为从所有者的角度来看,债权人是唯一的、真正的“外来者”。而与发达的金融市场相联系的公司通过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两个渠道来筹集其所需要的资本。这时,从公司作为一个独立主体的角度看,无论是债权人还是股东相对公司这个独立的“人格化”主体而言,都是“外来者”。

值得指出的是,现代财务会计一方面倾向于接受主体观念,另一方面却在会计实务中的某些领域继续采用所有权观念。权益资本成本的“待遇”就是其中一例。根据主体观念,无论是债务资本成本还是权益资本成本都是公司使用资本的代价。目前,有些会计著作还认为债务利息从性质上看并不是费用,而是收益的分配,即对各种权益所有者进行的分配,均属于公司收益的分配。根据主体观念,主体本身的经济活动与主体的所有者如股东以及其他主体必须区分开来。因此,从理论上说,利息费用、所得税和股利都是公司的成本或费用。但是,当前的财务会计理论却对它们进行分门别类,利息费用和所得税作为费用处理,而股利作为留存收益分配处理。把支付给股东的股利作为留存收益分配处理,违背了主体观念。它把公司这个主体的所有者(股东)与公司主体本身混淆起来了。这不能不说,当前财务会计不仅理论与实践相违背,而且理论本身也并不是一致的。

综合上述分析,安东尼教授提出的资本成本会计理论构想,强调了主体权益概念,不仅进一步强化了会计主体概念,而且拓展了会计学的视野,突破了传统会计学只计量债务资本成本而不计量权益资本成本的局限,从而将会计学成本概念及其计量引入产权领域,全面计量产权成本。

四、结论

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以金融市场为依托,以现代企业理论为基础,讨论安东尼教授所提出的资本成本会计理论构想,并以此为契机对会计学概念进行经济学思考,以期拓展会计学研究的视野,沟通会计学与经济学的关系。

通过本文的讨论,形成如下结论:

第一,资本成本会计理论构想拓展了会计学的视野,会计学成本概念及其计量引入产权领域,从微观层面向经济学靠拢,从而会计利润向经济利润靠拢。

第二,企业性质的双重性,决定了以企业为主体的现代会计学必然分成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大独立领域。从总体上看,财务会计为“契约关系”的确立服务,管理会计则为“契约关系”的贯彻服务。而现代企业是“契约关系”确立过程与贯彻过程的统一,又决定了现代会计两大独立领域将在新的层次上融为一体。

第三,企业理财的目标应从股东财富最大化转移到企业价值最大化上来。

篇4

与科斯同时代的经济学家,大多主动选择学习经济学以求拯救世界。与他们不同,科斯当年并未选择成为一名经济学家。他高中时最喜欢的科目是历史,如果依照自己的意愿,科斯可能会成为一名历史学家。由于上高中晚了一年,科斯未能学习拉丁文。而他得知,没有高中的拉丁文课程基础,在大学里是不能主修历史的。化学也是他喜欢的科目,但要想主修化学专业,就需要学习微积分,但科斯对其毫无兴趣。结果,科斯最终获得了伦敦经济学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1929年至1931年)的商业学位。

阿诺德·普兰特(Arnold Plant)是第一位让科斯接触到自由市场经济学的老师,普兰特师从埃德温·坎南(Edwin Cannan)。作为与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同时代的人,坎南如今以其编辑1904年版的《国富论》(Wealth of Nations)而著称。坎南继承了亚当·斯密(Adam Smith)用于经济分析和经济政策的常用方法,并将其教授给了普兰特,而普兰特又传授给了科斯。在普兰特的讲座上,科斯第一次知道了“看不见的手” 这个概念,并立刻被深深吸引。作为一名商科学生,科斯之前没有学习过经济学课程。在普兰特指出正确方向的同时,科斯主要通过自学以及与其伦敦经济学院同学讨论来学习经济学。

对于现实世界中的经济如何运行,科斯一向兴趣浓厚(他的兴趣几乎也仅限于此)。当经济学变得愈加趋向于理论驱动,并且日益脱离现实时,科斯不惮于逆势而动。事实上,他觉得自己的使命是改变和拯救经济学。在他人生的黄金时期( 1964年至1982年 ),科斯致力于编辑《法学与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作为主编,科斯积极寻觅自己有兴趣出版的文章。他出席研讨会、讲座和各种会议,与那些他认为其文章有前景的作者们交谈。在许多场合下,科斯会向同事和朋友们提出具体的研究问题。他与作者进行深入沟通,并对其文章给出详细的意见和建议。他很少采用同行评议,采用时也主要出于技术性原因。他十分欣慰地看到,《法学与经济学杂志》发挥了关键作用,使得法律经济学成为一个成功的研究子域。

篇5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 体系 社会资源配置

一、微观经济学的产生

微观经济学的产生以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性质原因的研究》为标志,至今已经有231年的历史了。亚当・斯密通常被学术界认为是微观经济学的创始人。

斯密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已的,从事经济活动的动机和目的就是为追求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但每个人都不能独立生存,通过分工使交换成为可能,并接受“看不见的手”的约束,实际这种对人类经济活动的抽象描述就是经济学范式研究的对象逻辑,因此,在此观念范式层提供的逻辑空间上,亚当・斯密提出了货币、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工资、利润等经济范畴,构成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规则范式。斯密反对重商主义政策,主张放任自由政策,取消限制经济自由的种种障碍,建立起合乎规律的“自然秩序”,使每个人追求的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协调起来,最终促进社会财富的增长。这些促使财富增长的主张,构成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操作范式。当然以观念范式为基础,还可演绎出更多的定理,从而使其理论更加完善。

亚当・斯密通常被学术界认为是微观经济学的创始人。微观经济学从创建到目前不断有新的理论、新的观点充实到微观经济学的知识框架中,使得微观经济学的体系更庞杂,内容更丰富,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更加多样化。微观经济学由对经济问题的定性分析为主发展到要采用大量的定量分析才能得出相应的定性结论。现实生活中大量的经济学问题的解释和说明需要借助建立经济学模型并运用数学、微积分、运筹学、概率论等相关学科中的概念和工具分析才能完成。使得微观经济学的理论越来越抽象,越来越深奥,其逻辑性也越来越强,甚至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对某一问题的分析,因为假设条件不同,结论会差别巨大。有时对于同一个经济问题,不同经济学流派的观点与结论竟然截然相反。这就使得微观经济学成为财经类学生学习的难点,使得众多的初学者无从下手。对部分微观经济学教学人员而言,他们在讲授微观经济学的时候,往往迷恋于介绍复杂的经济学模型,繁琐的数理推导过程,忽略了对经济学基本思想的介绍,造成微观经济学成为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习难度系数最大的一门课程。

二、理性的厂商

厂商是微观经济学的又一个重要主体。在西方经济学中,生产者亦称厂商,它是指能够做出统一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在微观经济学分析中,厂商被假定为合乎理性的经济人,厂商提品的目的在于追求最大的利润。厂商最大化的利润是总收益和总成本差额的最大化。为使该差额最大,要尽量使成本最小,收益最大。因此,研究厂商的行为不得不研究厂商的生产和成本,故生产理论和成本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理论必然涉及到生产的投入和生产的产出,而企业的生产行为是一种持续的过程,生产的规模会随着市场需求和企业目标等众多因素的变化而调整。在微观经济学里,以企业是否可以调整其规模为标准,将企业的生产分为长期生产和短期生产。短期生产是企业规模不变,而长期生产是企业可以调整生产规模。理性的厂商会利用自身所具有的条件使得短期和长期的生产成本最小化,产出最大化,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因此,微观经济学中厂商的行为也是以理性人的假设条件出发的。

三、生产和消费同时的理性――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

最优的经济关系就是不仅生产达到了最优的状态,消费也达到了最优的状态。经济学上把这种经济的最优效果称作帕累托最优状态。经济学是研究如何用有限的资源来满足人们无限的欲望的一门学科。因此,如果产品在消费者之间的分配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状态,即任何重新分配都会至少降低一个消费者的满足水平,那么,这种状态就是最优的或最有效率的状态,同样如果要素在厂商之间的配置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状态,即任何重新配置都会至少降低一个厂商的产量,那么,这种状态就是最优的或最有效率的状态。生产和消费的最优如果能同时达到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和公正,则是社会整体福利的最大化,或称之为社会得到了最大化的满足。这种一般均衡和社会整体福利的最大化也是基于生产的理性、消费的理性及社会收入分配的理性考虑的,即是从理性人的假设条件出发的。

四、三个关键词:需求、供给、价格

在经济学家的笔下,复杂多变的经济可简化成需求、供给、价格这三个简单的名词。

1.需求。需求(demand)是在某一时期内,每一价格水平时,居民户计划购买的产品与劳务量。需求是购买欲望与支付能力的统一。消费者行为的出发点是需求,归宿是需求的满足,即效用。在微观经济学中有两种研究消费者行为的理论: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这两种理论的假设前提、分析工具、表达方式不同,但所得出的结论是殊途同归的:即居民户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消费上,以获得满足程度的最大化,这就是消费者消费行为的目的,其理性选择;需求定理的内容是由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行为所决定的。如此,透过消费者的需求这个表面现象研究其深层次内容――消费者行为分析。

2.供给。供给(supply)是厂商在某一时期内,每一价格水平时,计划出售的产品与劳务量。厂商的供给行为可以用生产者行为理论来作出合理的解释,包括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主要分析理性的厂商如何生产以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具体而言,运用生产理论和成本理论分析厂商在企业内部如何用最小的成本生产出既定的产量,从而实现内部的经济效益。但这一行为并不能保证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实现,因为企业用最有效率的方式生产出来的产品只有在市场上销售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还必须通过市场理论来考察不同市场类型条件下完全竞争厂商和不完全竞争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经济行为,及其短期、长期均衡价格和产量的决定,进而推导出厂商的供给曲线。

3.价格。市场经济的成功乍一看是一个谜。千百万利己的家庭和企业分散作出决策似乎会引起混乱。但事实并非如此。事实已经证明,市场经济在以一种促进普遍经济福利的方式组织经济活动方面非常成功。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他1776年的著作《国富论》中提出了全部经济学中最有名的观察结果: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相互交易,他们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引起了合意的结果。价格既反映了一种物品的社会价值,也反映了生产该产品的社会成本,它引导着社会资源的配置,影响着消费者满足程度最大化、厂商利润最大化乃至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何璋.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上册[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

篇6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学习效果将直接影响到许多专业课程的掌握程度,在多年的微观经济学课程讲授中,笔者深切感受到该门课程对其他课程学习的基础性和重要性。但在几年的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一个普遍现象,那就是学生在学习微观经济学课程中认为其理论太抽象,学习提不起兴趣,甚至对该门学科产生厌烦情绪。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 影响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

 

1.1 从课程设置来讲

 

微观经济学理论比较抽象,它侧重于有关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理论的教学,并且内容与数学结合。但是高校微观经济学一般是在大一下学期开设,部分专业在大二上学期开设。笔者在从事教学活动中发现,对于大一下学期开设微观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讲到微观经济学一些结论的数学方法推导,运用微积分的知识,但是这些知识总是滞后于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所以学生在学习这一部分的知识的时候,认为自己数学还没有学到这些知识,所以不愿意去学习;对于大二上学期开设这门课程的专业来说,学生不能把微积分知识和微观经济学知识很好地结合到一起。例如讲到边际分析的时候,如边际效用、边际成本、边际收益、边际替代率等等,这些概念都是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边际分析,数学上讲就是导数,授课时往往仅仅给出求导的公式,没有一个很好的经济意义上的理解,学生总是不能把边际分析方法和导数结合在一起。在讲到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公式的时候,学生总是不能把微积分中的定积分和不定积分的区别运用在该公式的理解。而且讲授微积分的老师都是数学专业毕业的,这些老师对于数学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但是在讲课的时候不能把数学和微观经济学很好地结合起来。

 

1.2 从教师方面来讲

 

高校的微观经济学一学期的授课计划中,一般课时不多,不能把整本书讲完,要把整本书重点突出,难点讲透,让学生透彻理解是非常困难的;一些老师对微观经济学的最基本的原理解释不到位,或者没有时间讲授到位,造成学生对这些原理理解不透;一些老师在讲授内容时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系统性把握不住,只就部分知识点大讲特讲,而不能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微观经济学的系统性。

 

1.3 从学生方面来讲

 

从学生方面来说,他们在学习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一些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的时候,一看到课本上的图表,公式,计算就不愿意学习;第二,部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只就某个知识点看,没有把前后知识连贯,不能从整体上把握整本书的逻辑框架,拘泥于某个知识点,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第三,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活动仅限于“预习、听课、复习”之中,应付考试,认为只要把书本上的知识点记住就行。不会把书本上的理论用来解释现实中遇到的一些经济现象,而且这种学习状态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鉴于此,本文就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一些感受和方法进行了简单探讨,希望能对微观经济学教学提高有帮助。

 

2 提高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的一些建议

 

针对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以上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如下。

 

2.1 编写针对经管系专业实用的数学教材

 

微观经济学建立的脉络数学无处不在,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得经济学成为一门科学。高校应针对经济管理学系专业的学生专门编写一本实用的数学书,这样的数学书中应该有大量的关于经济方面的习题,而且在授课时候最好是经济学专业毕业的老师来讲。这样学生把数学和微观经济学紧密联系,就很容易从数学知识过度到微观经济学。

 

2.2 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第一,教师在讲课时候注意,重点讲细,难点讲透,有取有舍。注意让学生掌握整个微观的结构框架。第二,教师不仅要传授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而且要使这些理论回归真实的经济世界中来。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现实中的一些经济现象,自己去分析解释原因。第三,多采取启发式和案例式教学。教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和解决问题,适当开展讨论式的教学,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案例式的教学方式,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2.3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这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老师们的共识。第一,善于自我激励学习动机。只有拥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才会有巨大的学习动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激励,让学生认识到本门课程的重要性。让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第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高校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教师在授课时,要把一定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地学,有个性地学,在参与中、活动中养成良好的习惯,进而获得科学知识和能力。第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能否把这门课学好与他们的习惯有密切关系。听课习惯是否良好,直接导致学生的听课的效果。所以教师在平时就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强调学生每次上课不但要带课本,还要带上笔和练习本,以免在上课时因为寻找这些用具而影响听课效果。

 

3 结语

 

微观经济学是一门很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要从课程设置,教师,学生三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实现微观经济学的教学目标。我们只有在教学中积极探索,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出二十一世纪具有综合素质的优秀大学生。

篇7

Abstract: There exists rich theories in modern economics that are helpful to train entrepreneurship. Teachers have propensities to elaborate economic theories and neglect teaching the economic ways of thinking, however. Improving the ways of teaching economic theories can nurture entrepreneurship effectively.

关键词:创业能力;教学改革;经济学思维方式

Key words: entrepreneurship;teaching improvement;economic way of thinking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5-0102-02

0引言

随着劳动市场就业压力的加大和社会就业观念的转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式也日益多样化。而毕业后的自我创业,成为许多大学生选择的灵活就业方式。本文讲的创业,主要是指就业者处于自我雇佣的状态,是一种劳动方式,并不限于创业团队的商业形态。自我创业的成功,除了需要创业者具备敏锐的眼光、创新的精神、踏实的作风等基本素质之外,经营管理才能也是创业者必不可少的能力,而经营管理才能的形成需要创业者进行系统的经济管理理论的学习并将理论付诸创业实践。而西方经济学理论是各经济管理学科理论的基础,对目前高等学校西方经济学课程单纯的注重理论讲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可以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经济学理论的训练,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方式,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经营管理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1当前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存在着一定的误区

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较为庞杂,而数学工具的运用进一步加深了这门课程的繁难,西方经济学课程成了一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课程。国内高校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很多教师将主要精力致力于如何对复杂的理论内容进行通俗化解释,并较多的运用案例教学对讲授的理论进行验证。而殊不知,枯燥的理论内容一则通俗化讲解较为困难,二则从高中“解放”出来的学生本身对复杂的理论具有“抗拒”心理,而目前西方经济学中使用的教学案例较多的是国外的典型案例,这使得学生感觉离我国的经济现实“很远”,这些都使得目前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成了一门令教学双方都感觉困难的学科。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本身存在的困难使得教师过多的关注课程的讲授,而忽略了这门课程对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作用。实际上,西方经济学理论内容虽然较为庞杂,但就本科教学而言,整个课程的内容体系逻辑上较为严谨,体系较为完整,课程内容包含的基本思想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经营管理能力,而这门课程也是学习管理学、营销学、财务管理学等各种经济管理学科的基础。对目前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进行改革,已经成为培养学生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现实需要。

2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方式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研究选择的学科,许多理论知识对于培养学生从经济学角度思考对方案的理性选择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面临选择作出理性的选择,对于创业者尤为重要。比如,对西方经济学中重要理论“经济人”假设的掌握,可以帮助创业者在经营管理中作出理性的选择。西方经济学中厂商行为的分析理论,可以帮助创业者在经营管理中对生产、定价等活动作出科学的决策。而西方经济学的许多理论也可以直接用作企业经营管理的理论指导。如微观经济学成本理论中机会成本、经济成本等概念的引入,对于创业者选择创业项目,进行经营决策的选择,评估成本收益等,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宏观经济学中的IS-LM模型的分析,可以使学生对宏观经济运行和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具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对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作出较准确的判断。

西方经济学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具有较强的解释和预测能力,但由于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较为繁难,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过多注重讲授知识,学生非但难以掌握复杂的经济学理论,更无益于培养学生的经营管理能力。教学中,教师应较多的运用启发式教学、参与式教学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结合社会经济现实理解经济理论,指导学生从经济学角度思考并解释现实经济问题,经过反复的系统训练,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思维方式思考的能力。

3基于提高创业能力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3.1 教学方法的选择为了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必须引导学生能够对遇到的经济现象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思考,这就必然要求在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讨论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是目前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较多采用的方法,但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单纯的利用理论解释所列举的案例,而忽略了学生的思考主动性。在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首先在案例的选取上尽量选择国内的经济案例,特别是学生生活中感受较为深刻的案例。如讲授限制价格理论时,可以例举学校食堂饭菜价格在价格管制下,学校食堂的行为选择等。特别的,可以要求学生亲自搜集生活中遇到的事例,汇总到授课教师处,教师选择其中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进行解释。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中运用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所学的理论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讲到结论之处时,可以请学生对结论性的知识进行归纳,然后教师运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总结,并指出掌握理论知识的关键之处。比如,宏观经济学讲到凯恩斯乘数理论时,可以先让学生回忆总需求决定均衡产出的理论,然后启发学生思考,总需求组成部分的变化为什么会引起均衡产出成倍的变化,是否与总需求决定均衡产出的结论矛盾。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适时总结,总需求组成变化引起了其他部分的连锁反应,从而导致总需求发生了成倍变化,进而均衡产出也就发生了成倍的变化。讨论式教学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利用经济学思维思考问题的能力,但国内本科教学的现实决定了西方经济学课堂教学中不可能大量使用讨论式教学法。教师可以在每章结束后安排一次专门的讨论课程,对学生进行分组,让每组归纳该章的内容要点,指出掌握该章内容的关键之处,并引导学生客观的分析评价所学的理论知识,最后教师进行点评。无论使用什么教学方法,关键在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积极主动的利用所学到的理论对经济现象进行思考和解释,从而提高学生利用经济学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的安排

3.2.1 教材的选择目前国内编写的西方经济学教材很多是经济理论的阐述,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内容体系完整但相对简易的教材,同时编写讲义并印刷发给学生,在讲义中,教师可以多编入一些富有启发性的话题,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思考。条件许可时,教师可以出版适合培养学生经济学思维能力的教材。

3.2.2 制作PPT,编写习题多媒体教学手段在现代教学中的运用较大的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效果。西方经济学课程理论较丰富,可以制作PPT以提高教学效果。PPT制作应简洁,注重对理论知识进行“点睛”,如讲解GDP的含义,让学生掌握理解GDP关键在于“有没有创造新价值的生产性活动”等。PPT主要概括每个理论的要点,具体的讲解留给教师讲授和学生的课堂参与。PPT中可以编入一些典型案例,让学生在课堂上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经济学思维方式的培养需要系统的经济学训练,每章内容讲授后,授课教师还应提供一定数量的习题供学生练习,习题的编排不能过于简单,应注重启发性,能激起学生的思考兴趣。

3.2.3 西方经济学教学中表述形式数学化的处理目前的经济学教材中,注重数学手段的运用已成了常态,而数学本身的繁难使得学生往往对数学形式表述的理论“望而却步”。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避免使用数学讲解理论知识,理论的说明可以放在每章内容的“附录”中,让学生在理解基本的理论思想后,再逐渐理解理论的数学表述。

3.3 重视对大学生科学价值观的培养做事应先学会做人,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的“理性人假设”的理论容易引起学生误解,诱导学生过于追求个人利益而忽视公共利益。而中国在实施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过于追求经济的增长而没有加强社会道德水平建设,市场经济在“推崇个体利益”的同时也导致了社会道德水准的滑坡。对一个社会而言,如果社会道德崩溃,将导致经济建设成果的丧失。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在进行诸如“最优化”、“均衡”等理论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客观的看待经济学的分析,引导学生注意到经济学的结论是在严格的假设下分析得出的,对现实只能进行有限的解释,而社会的发展存在诸多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民办院校;经济数学;课程改革

中国民办高校已经有20年历史,在校学生数量已经超过280万人。截至2007年5月,中国已有295所国家承认的毕业证书民办高校,同时,民办高校已经不再是10年、20年前的“三无”(无资金、无师资、无校舍)状态,而是越来越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提高育人质量,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更注重自身办学特色,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但是不得不承认大多数民办高校招收的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学生素质参差不齐,高深的理论学习对他们来说可能会是一种障碍,就拿经管类专业来说,在许多院校经管类专业既有文科生又有理科生,尽管都是本科生,但文理科学生之间数学成绩差距较大,“经济数学”是高校经管类专业的主要基础课,它涉及面广,内容多且知识比较抽象,所以一直是高校教学当中的“老大难”问题,但是它又与《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课程有密切的联系,是学好经管等专业的专业课及其相关课程的基础,该课程不仅为后继课程提供必备的数学工具,而且能培养经管类学生数学素养和理性思维能力,《经济数学》的教学与专业课的学习关系密切,应该如何与专业课程衔接与渗透?怎样提高经济数学的教学质量?本文将以经管专业为例进行论述。

一、经济数学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传统的经济数学课程通过定理的证明和习题的计算,使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有助于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样的出发点是好的,然而,我们也越来越清楚地看到这种数学课程设置的弊端,它使得数学课逐渐演化为远离现实和经验的纯形式的符号逻辑推演,这种脱离现实的课程设置使得数学与生活中的经济现象脱节,会使一部分学生丧失对数学的兴趣,惧怕数学的繁难,使学生感到数学枯燥无味,而且与实际应用无关。没有学习价值,厌学态度明显,同时,自然分班的教学组织形式经常遇到许多诸如“优生吃不饱、劣生吃不了”“进度难掌握、重修高比例”的现象,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这样即使再好的出发点,也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既没有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达到预想的提高,也没有使其基础课和工具课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经济数学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二、经济数学课程改革的建议

经济数学一般包括三门课程: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分别在第一、二学期开设,三门课程大部分教材是由数学老师编写的,由于专业训练的习惯,继承了数学学科的严密性和逻辑性,对数学理论的要求较高,定理证明严格,习题计算难度较高,超出了本科经管专业的教学要求,同时大多数数学老师没有接触到经管专业的专业课程,并不了解经管专业的专业课的教学需要,更谈不上数学课程与经管专业的后续专业课程的协调与整合工作,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利于专业课程的深入学习,这样的课程内容很难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因此我设想从以下两个方面对经济数学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在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过硬的师资队伍是搞好经济数学教学的前提,但是现实中绝大多数的数学老师毕业于传统大学的数学系,没有接触过经管专业的专业课,很多教师虽然教授了多年的经济数学课程,却一直不知道经济数学能够干什么或究竟和经管专业的后续课程有何联系,战争当中要求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学当中也应如此,一个好的经济数学教师,不一定要求深入的研究过经管专业的专业课。但我认为起码应当对经管专业的基本专业课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应当通读过其专业的基本教材,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同时,教师还应对数学内容进行深刻研究,能敏锐地从周围各种经济现象中抽象出数学问题,能深刻理解一些经济现象的深层次数学原理,并在教学过程当中穿去,理论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做到学生想听爱听,才能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经济数学教学的前提。

2.教学内容的改革

对传统的教学内容根据经管专业的要求进行调整,我们以《经济学》中牵扯到的很多数学模型为例来说明如何使经济数学与专业课联系起来,经济学中与微积分有关的数学模型主要有:(1)经济函数模型:需求函数,供给函数,市场平衡函数,成本函数,平均成本函数,收入函数,利润函数等;(2)极限模型:复利函数;(3)导数及其经济应用模型:成本,利润,收人,需求价格等经济量的平均、边际分析、弹性分析;(4)积分模型:已知边际函数求原经济函数,由边际函数求最优化问题,经济学中与线性代数有关的数学模型主要有:(1)矩阵和向量型:数据的表示;(2)方程组的求解模型:多个商品的市场比较静态分析中求比较静态系数,结合这些模型我们应当在经济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在讲授这些重要数学概念的时候,充分考虑经管专业对这些知识的具体需求,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讲解,以这些经济问题作为例题或者思考题的形式进行案例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时候能够深入地理解这些经济问题的本质。

篇9

【关键词】 高校融资;成本控制;利益权衡;5E绩效

一、高校融资概况

2007年全国政协公布的一份调查资料显示:全国高校贷款总额达2 500亿元。而业内人士则称,2008年底全国高校债务总额在4 500亿元-5 000亿元。豪华校园背后隐藏着高校巨额债务和高等教育资源“囚徒困境”。高校存在的巨大债务黑洞和财务风险,已经严重影响了高校正常的教育与教学及科研秩序。高校债务与融资问题已成为最近三年全国“两会”代表和委员们的热议话题。2009年初,教育部首次明确表示把“开展化解高校债务风险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要点。由此可见,化解高校债务风险与高校融资机制研究已被提到行动纲领上来了。

二、高校债台高筑的原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高校巨额债台,并非一朝一日堆积起来的,存在深层次的原因。

(一)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不足,高等教育投入与资金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融资态势与财务风险不断增大

1.教育投入不足。从1999年全国高校扩招以来,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远远跟不上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之需,资金供求矛盾日益突出。近来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从1995年的10.86%到2007年的30%左右,2003年-2007年间高达25%的年平均增长率,财政性教育经费并没有随财政收入增加而增加。有关资料显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2000年为2.87%,2001年为3.14%,2002年为3.32%,2003年为3.28%,2004年为2.79%,2005年为2.82%,2006年为2.28%,2007年为3.01%,2008年为3.51%。联合国有关机构的统计资料表明,一个国家正常用于教育的投资应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左右,发达国家达到9%,而我国4%的目标口号喊了16年还是实现不了。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性经费约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20%。在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过低和高等教育财政性经费占教育总财政投入不足的双重压力下,高等教育经费来源主渠道显得异常薄弱。

2.高等教育发展迅猛,发展资金需求大,超度贷款越来越大。1999年的高等教育扩招政策和“科教兴国”的东风,使全国大学从10年前的1 000所左右发展到目前的近2 663所,在学人数从1998年扩招前的108万人,发展到2008年的2 907万人,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9.8%提高到23.3%左右,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发展到大众化教育。高等教育迅猛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校园拥挤、教室短缺、设备不足、食宿紧张等现象,促使高校基本建设大干快上。基建超常规的巨大投入,在很大程度上仅仅依靠政府投入和收取学费所得资金是根本不可能的。为了解决高校发展中资金的“瓶颈”问题,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实施融资贷款,而且额度越来越大。“负债经营”已成为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

(二)教育部“贷款办学”的政策支持

教育部2001年7月印发的《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中明确指出:“建立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府公共财政体制的教育拨款政策和成本分担机制,适当运用财政、金融、信贷手段发展教育事业,合理使用银行贷款,继续争取世界银行贷款项目。”该计划为高校与银行间的资金需求业务提供了政策支持,也促成了目前高校争项目搞基建和巨额贷款的主要因素。

(三)经济学悖论下的投融资决策失误

面对扩招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和教育主管部门建立五年一轮的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制度,许多高校进行了扩建或迁址重建,举债兴教蔚然成风,贷款、圈地、基建一瞬间成为很多高校的头等大事。全国各地“大学城”林立,豪华校园到处可见。这种不计成本、不顾自身经济基础和还贷能力的“免费午餐”――超度投融资决策,引发的不仅仅是金融风险,而且还可能是国家土地被无偿占用和国有资产的流失,高等教育资源陷入“囚徒困境”。

(四)高校内控制度缺失,成本意识淡薄

一些高校的财务预算、财务控制和财务监督相脱节,特别是在基建项目建设的工程设计、咨询、施工、监理和设备、材料采购过程中,对于财政预算、工程进度、成本核算、专款专用、工程预决算审核和监督等关键环节,缺乏严密的内控制度和全成本核算制度。每个人(学校)都选择吃免费的午餐,最后的结果是每个人(学校)都不得不支付比本来高得多的费用(重复建设成本、融资成本等),高校“豪华校园”的巨大浪费和攀比之风,加剧了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和高等教育成本核算的难度,隐藏着“公共利益”背后的私利动机和社会不稳定因素,高等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的“公共利益”被部分高校利益集团所俘虏,公共政策事与愿违,而“囚徒困境”的最终受害人是广大的纳税人。

(五)高等教育公共政策与法律制度的缺失

对于现阶段我国高校融资贷款引发的各种问题与矛盾,作为管理社会事务与公共事业的政府,对高等教育公共政策与法律制度建设存在较大的缺失,缺乏建立健全一个经济学思维方式下摆脱“囚徒困境”的制度――有效的市场经济,尤其是建立健全与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相适应的高校投融资机制、项目成本制度、债务预警制度和风险防范机制,来摆脱“囚徒困境”,有效遏制巨额贷款失控的态势。

三、经济学思维方式的基本理念

美国著名经济学教授保罗.海恩等著的《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三十多年来风靡国际,尤其是2008年来华尔街的金融海啸爆发、美国金融危机蔓延、全球金融动荡、实体经济疲软,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这本惊世之作更成为畅销书。《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从思维方式入手介绍了各种经济学知识,从个人到社会、从微观到宏观、从主流的观点到非主流的看法、从历史到现在,向人们揭示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理性决策的科学,经济学的力量就在于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引导人们像经济学家一样学会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现实经济中的各种问题。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使用需求、机会成本、边际效应、比较优势等概念理清我们身边日常世界的意义,其基本理念就是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任何事情都是有成本的,我们只能在不同的选择中权衡――而且更强调的是不该做什么,而不是该做什么。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有助于我们认识法律和政策的后果,从而避免制定出事与愿违的公共政策;就利益而言,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有助于我们看清那些隐藏在“公共利益”背后的私利动机,从而减少“公共利益”被利益集团俘虏的可能性。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对制定公共政策很有价值。

四、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下高校融资机制研究

目前高校融资贷款显示着经济学悖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就必须加快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尤其是高等教育发展。教育发展离不开完善的融资机制。完善的融资机制必须运用经济学思维方式来思考教育发展中资金的“瓶颈”问题。经济学思维方式的基本理念对构建高校融资机制的启示很大。

(一)高校融资额度的适度性

高校基建和融资贷款必须以需求、机会成本等经济学概念为指导,在基建规模、贷款额度和时间跨度上应“适度”。“适度”则使高校在抓住发展机遇的同时推动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适度”的标准主要考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确定基建规模和贷款规模时,既要考虑高校发展之需,也要考虑项目和筹资的结构、贷款的成本、学校自身的偿还能力和资金的时间价值以及可能出现的政策风险和财务风险等因素。

(二)高校融资成本的合理性

经济学解释的是节俭和交换的逻辑――是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学问。高校融资涉及公共政策制定与“公共利益”权衡。研究制定高校融资机制时,政策导向、社会需求、效率与公平、成本与效益以及融资绩效等因素应成为优先考虑的条件,尤其是融资成本因素,不仅仅是学子的受教育成本分担问题,也不仅仅是高等教育办学成本问题,更是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与利用和国家宏观调控问题。因此,高校应以节俭办学为原则,一切经济活动实行全成本核算制度。不但项目建设实行实际成本核算、目标成本控制和责任成本管理的全成本管理模式,而且融资贷款亦然。应把高校融资需求、融资渠道、融资方式、融资额度、融资结构、融资期限与日常的盘活资金和科学理财结合起来,积极寻找贷款融资的最佳边际成本,努力使高校融资成本达到经济和可承受的合理性。

(三)高校融资的否行性研究报告

在以往的基本建设和融资过程中,人们往往关注的是项目建设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财务状况可行性分析。为了获得融资贷款,建设单位想方设法(预测)放大收入和偿还能力,而极力缩小成本支出与财务风险程度。这也是目前我国高校巨额债务和高等教育资源“囚徒困境”的重要原因。毋庸置疑,高校融资离不开可行性研究报告。而科学合理的高校融资机制是可行性研究报告与否行性研究报告的有机结合。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更强调的是不该做什么,强调负面结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重要性,“造成最大破坏的不是无知,知道比不知道更糟糕”。因此,在研究制订高校融资机制时,应更多关注资本结构、总量、存量、增量、质量与高校的市场、资源、布局、规划、资金与管理等因素对项目建设和财务状况以及融资贷款的负面影响。

(四)高校融资的5E绩效评价理念

摆脱“囚徒困境”,避免人人争吃“免费午餐”的另一途径就是对高校融资实行绩效评价,即从财务、经济、技术、环境和社会福利(公平)等方面对高校融资机制综合评估,绩效评价内容为5E(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和效果性effectivenss、公平性equity、环保性environmental protection)。高校融资的经济性指确保项目建设进度与资金正常运作的条件下融资成本最小化;效率性是指融资成本既定条件下的项目建设效益最大化;效果性是指融资成本既定条件下实现项目建设进度的既定目标;公平性指“接受服务团体或个人是否都受到公平的待遇”,即社会公民在条件相等的情况下对接受高等教育机会是否享受均等和公平以及成本分担合理的待遇;环保性主要是指高等教育发展规划与项目建设是否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循环发展的环保评估质量标准。5E相辅相成,系统、全面、综合地评价高校融资的绩效,是高校融资机制融入经济学思维方式的最后评判程序。

【参考文献】

[1] 魏乾梅.国家货币政策从紧视角下高校财务风险的冷思考[J].会计之友,2008(9) (中):53.

[2] 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N].

篇10

关键词:交易成本经济学;微观分析;比较经济制度

中图分类号:F01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0-0010-02

在中国的经济学教科书和相关论著中,鲜有对威廉姆森学说的详尽论述,这至少导致中国的新制度经济学界对新制度经济学全貌的考察有所偏差。比如,威廉姆森的比较制度分析方法及其与新古典均衡和边际分析方法的差异,以往并没有为更多的国内经济学者所重视,国内新制度经济学研究往往建立在对理性选择模型的简单理解基础上。本文拟对威廉姆森极具特色的比较制度微观分析方法特点作出归纳总结。

1.微观分析在交易成本经济学中的重要性

微观分析方法是交易成本经济学特别依赖的一种研究方法,阿罗曾把新制度经济学所以特别成功的原因归结于它的极端微观化的取向。关于微观分析对比较制度分析的重要性,威廉姆森在评价处理特许权假说时曾有一段论述:“如果在评估各种备择组织形式的功效时,细节是重要的,那么,特许权投标是不是对付自然垄断的有效办法,就不能完全取决于对问题的一种想象性的阐述。相反,对交易属性(特别要注意到资产)和缔约过程的细节这两者都需要仔细加以考察。除了跳出一般性描述去评估各种基本属性以及合约的微观分析方法外,没有别的适当办法来处理特许权投标假说”。微观研究分析方法被威廉姆森称为交易成本经济学的不变要旨,用斯蒂芬的话来说,“上帝居住在细节中”。

2.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微观空间分析

微观分析涉及时空两方面的分析。在空间上,微观分析与分析单位的选择有关。微观分析是一种更高水平的分析。西蒙观察到,“在自然科学中,当测量的误差和其他噪音被发现与正在研究的现象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时,科学家的反应不是试图用统计的办法从数据中榨取更多的信息,而是要找到在更高分析水平上观察现象的技术。经济学的策略是显而易见的:在微观层次上获取各种新的数据”。西蒙说的这种微观分析层次指的就是基本分析单位。对于这种基本分析单位,西蒙还说:“除非我们有合适的分析单位,否则要建立适当的人类行为理论是不可能的”。尽管西蒙提出的“决策前提是组织研究的分析单位”从来没有表现出具有普遍的适应性,但他提出分析单位的概念很有启发性。

比较制度分析以交易为基本分析单位。任何理论都应该有自己的基本分析单位,如研究竞争的基本分析单位就是行业。一个行业无论是生产产品还是提供服务,都是直接展开互相竞争的竞争者的群体。制度经济学把交易作为自己的分析单位可追溯到康芒斯。康芒斯把经济组织问题看作同时处理冲突、相互依赖和秩序的问题。而交易对这种经济组织原理很敏感,因而他提出把交易作为基本的分析单位。交易是一个半微观化的分析单位,对交易作进一步微观分析的是威廉姆森等后来新制度经济学家。

3.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微观时间分析

在时间上,微观分析和过程有关。交易成本经济学坚持认为,没有捷径可走,而要以一种“朴实、不急躁、深入、明确”的方法来考察经济组织。在微观过程分析中,交易成本经济学成功考察了下列相关的过程转换:(1)基本转换;(2)选择性干预的不可能性;(3)作为“组织有自己的生命”这一命题表现的、可以预见将给内部组织带来的成本(化);(4)收益(常采取默认的形式);(5)算计的有限性,尤其是带来不便的系统后果的零碎而过分的算计;(6)声誉效应机制的不同功效;(7)自然选择(一般性的和适应于不同形式的组织的自然选择)的限度。其中,基本转换是指,开始时的多数投标竞争在合约执行期间及续订合约的间隔期中转换为一种双边的交换。而选择性干预的不可能性则解释了为什么内部组织不能处处都凭借带有选择性干预的联合复制而胜过市场。选择性干预之不可能性是导致对企业规模的各种限制的原因,并且使企业不能仿效市场的高强度激励。

过程分析在比较经济制度分析中之所以重要是因为:(1)过程分析是经济组织研究的核心内容;(2)过程分析为评价各种备择的权衡方案的合理性所必需;(3)过程分析引发了在组织的生命周期和声誉效应等方面的进一步应用。

4.交易成本经济学的细节和实证分析

对细节和数据的关注是微观分析的核心。比较制度经济学强调行动在于细节,要求在细节层次上进行微观分析,而且这种细节层次的微观分析是通过不懈地比较,通过总是与其他可行的替代形式的关系中考察组织形式。除了微观的细节,威廉姆森还强调发展第一手微观分析数据,他认为,一门新的科学要收集它自己的数据,而不是采用现有的数据。整体而言,交易成本经济学对细节的关注远胜于正统经济学,正统经济学长期抵制微观分析。交易成本经济学是在一种更具微观分析性质的分析层次上运作的。价格和数量是正统经济学关注的主要数据,而交易的属性和组织细节却是交易成本经济学更加关心的资料。

关于如何对待比较制度分析时细节的繁杂,威廉姆森提出:“既要对各种制度细节有广博的了解,又不要过多地专注于细节”。对企业来说,人们在管理中所需要的是对没完没了的细节的关注。在威廉姆森的比较制度分析中,时时处处都体现了微观分析的特征。比如有关特性的分析,交易成本经济学认为特性重要。特性通常根据某种形式的“资产专用性”来予以解释。成型的企业文化、沟通准则和处理日常事务的惯例已经被证明是组织的特性。威廉姆森认为,如果各种特性的收益随着交易属性而变化,那么,所要做的有成本效益的事情就是精心地(针对交易特性)去塑造文化,发展沟通准则,处理日常事务。而要实现这种有意图的观点,就要揭示那些定义文化、沟通准则与日常工作惯例的微观分析特性。威廉姆森把揭示微观特征看作一项雄心勃勃的作业。

在评价为什么从自己所熟悉的人那儿得到的信息更好的理由时,威廉姆森提到:“个人信任自己得来的信息,它更丰富,细节更多”。可见,细节影响信息的可靠性。威廉姆森在研究经济发展与改革的治理机制时,认为自己在重复一个“现在熟悉的主题,大部分相关的分析工作都在于细节”。微观分析也有助于计量,“如果能从微观上深入地分析交易问题,也有助于计量问题的研究”。

5.结语

在评价罗宾逊―帕特曼价格歧视案中,人们通常认为,大卖主的压价购买只有在生产者是批量生产销售或者应付竞争时才是合理的。但交易成本经济学认为,这种解释没有考虑到在需要专用资产投入的情况下有差异的购买承诺与有差异的一旦获得抵押品就违约的激励。这种混淆是因为把习惯的主流经济理论应用于对交易成本问题的分析。要得出合理结论必须采用交易的微观分析方法,尤其是要参照资产专用性以及由此带来的风险来评估各种备择合约。一旦这样做了,对许多非标准或不熟悉的缔约行为的不同理解就会经常出现。

同样是对成本进行分析,为什么交易成本和新古典的生产成本的分析方法如此迥然不同呢?交易成本经济学使用某种“半微观”层次的分析方法――比人们已经接受的价格理论更微观,但不像很多研究组织行为的社会学及社会心理学方法那么微观。要研究交易成本节省的问题,会计数据,即便是相当具体的会计数据也不需要。主要原因是在于,通常把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的方法并不能逼近交易分析的各种核心问题。对交易成本分析更重要的是“可改变用途”成本和“不可改变用途”成本的区分,因为这两种成本规定了资产专用性的条件。威廉姆森的这种提法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合理性在于,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理论实质上是一种事后交易治理理论,资产用途能够改变与否决定事后合约的履行;局限性在于,交易成本经济学还有更加广泛的研究领域,其本质是人与人之间基于财产权交易的制度理论,关于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分析方法不同的辨识,威廉姆森仅仅道出了其一。

参考文献:

[1]Williamson, O.E.: 1985, 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 (New York, NY: Free Press).

[2]Williamson, O.E. (ed.): 1990, Organization Theory: From Chester Barnard to the Present andBeyond (New York, NY: Oxford Uni

versity Press).

[3]Williamson, O.E.: 1996,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and the Carnegie Connection", Journal of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

tion 31: 149-155.

[4]Williamson, O.E.: 2001, "Empirical Microeconomics: Another Perspective", in M. Augier and J.G.March (eds.), The Economics of

Choice, Change and Organization: Essays in Honor of Richard

[5]周业安.关于当前中国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反思[J].经济研究,2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