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常见典故范文
时间:2023-08-17 18:14: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语文常见典故,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提问;设计与实施;教学策略
前言:
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教学需求,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方法讲求教学策略,同时还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语文是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都非常重要的一门学习学科,尤其是新的形势下,语文成绩在中高考所占的分值已经大幅度上升。在这样的双重背景下,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成为了语文教学工作者热切关注的提问,课堂提问设计的科学与否一方面能够保证课堂的效率,另一方面能够保证课堂氛围,可以说是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核心环节。本文结合高中生的身心特点,提供高中语文课堂提问以及设计的具体策略。
一、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的设计
高中生普遍身心已经较为成熟,对于课堂的理解和领悟能力也较高,因此教师在进行提问设置的同时一定要注重科学性和有效性,不能为了提问而提问,要认真的从多个角度设置提问。具体高中教师可以设置启发性提问以及开放性提问。
(一)启发性提问
启发性提问是指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不断的给予学生启发以及引导,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得到进步和知识点的掌握,这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孔子的观点“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性提问的设置是高中语文课堂最常见的提问设计。如下教学例子就是最典型的启发性提问设置的代表。
例一:《六一居士传》中,文中引用《庄子.渔父》的典故跟谈话有什么关系?引用这个典故有什么作用?是一般学生都会提出的疑问或者是难以理解的知识点,针对这样的教学难点,教师就可以采用启发式的提问设置,进行如下一连串提问设置,用以启发学生。
1、这个典故是的具体内容?
2、试着对比作者自身,明确本文引用这个典故是在什么情况下?
3、引用这个典故是为了说明什么?
这三个提问是启发性提问的最典型代表,它是呈现出阶梯性的提问,第一个提问参考原文注解,学生就能够得到答案,第二个提问能够进一步的启发学生关注主客对话的背景,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引用典故的作用。第三个提问在上两个提问的启发下,学生比较容易思考得出:愚人想逃避自己的影子的典故是为了说明“名是无法逃避的”,也是为了引出欧阳修的态度――深知名不可逃避,也不想逃避,取名“六一”只是为了表明自己的乐趣。
这一整个启发性提问的设置不但使学生的提问得到了合理的解答,还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一定的训练和拓展,所以说启发式提问就是这样一种能够使得学生锻炼自己发现提问,分析提问和思考提问的能力的提问设置模式。
(二)开放性提问
语文是一门开放性很强的语言类学科,针对这样的学科教师要注重进行开放性的提问设置,具体是指一个提问有多重答案,尊重学生的想法,崇尚个性发展,这是高中语文课堂上最科学合理的一种提问设置模式。开放性的提问设置一方面可以使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的价值观,另一方面能够使得学生在思维和情感上得到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开放性提问设置的教学实例有很多,这里笔者列举两个。
例二:试探对《鸿门宴》中项羽不杀刘邦的看法?
例三:试谈《失街亭》到底是谁的过错?
这两个提问就是较好的开放性提问的代表,前者可以使得学生更好的了解项羽的男子气概,后者可以使得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到失街亭这段历史。教师设置此类提问之后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只要是自己的观点就可以表达,教师也不给予其正确与否的评价,这不但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把握课文内容掌握历史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求异的思维能力。开放性提问是最契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一种提问设置,一方面能够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能够使得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
除了启发式提问以及开放性提问外,教师还可以设置其他形式的提问,只是这两种问题相对来说更加高效和合理。前者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后者可以保证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二、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的具体实施
上文中笔者提供了两种高效的提问类型,但是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提问,在进行提问的过程中都要把握一定的提问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提问的有效性。在进行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把握难度、因人而异,还要做到适当点拨、多做鼓励。
(一)分层提问
教师在进行提问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适当的提问,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进行分层提问。一个班级学生的整体水平是不均匀的,有的同学学习能力和领悟能力较强,思维较为发散,有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差,并且较为内向。这时教师就要根据学生所表现的出来的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提问,类似开放性一类的问题这种循序渐进的问题,教师可以将第一问较为简单的问题提给成绩一般的问题,难度系数较大的问题提给成绩较好的学生。而第二类开放性问题教师可以首先将问题提给水平较高的学生,点那个课堂氛围和谐起来,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之后教师可以再提问给成绩一般的学生。
分层提问要求教师能够对全班学生都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能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能力、个性和特点,在此基础上的提问才是高效合理科学的提问,才能够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引导与鼓励并用进行提问
学生回答问题使难免会出现打不上或者是卡住的现象,这时老师的适当引导就很重要,不要简单地让学生放弃,更不能够转去提问别的学生,这样容易让学生受挫。适当用举例类比等方法引导学生,如果学生能成功答出问题,老师要及时肯定,使其得到一定的鼓励。
这就是教师在进行提问设计基础上具体提问的实施方法,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进行分层提问,另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和鼓励,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良好的教学效应。
参考文献:
[1]胡洪杰,浅论语文课堂提问的问题设计[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2(Z1):112
篇2
那么有没有能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读懂一首古诗词的方法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七方面入手:
一、抓“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标题往往对诗歌广泛丰富的内容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作用:有些题目显示事件、情感;有些题目交作目的和写作背景;有些题目点明中心。所以,有时抓住了题目,也就大体抓住了诗歌的基本内容。
如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题目交待了内容(送别)、时间、对象;张籍的《秋思》,题目点名了感情基调;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题目暗示了内容。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题目既交代了时间(月夜),又表明了情感(忆),再加上特殊的人物关系(舍弟),让我们未读诗句就已经明白了诗歌的情感主旨――思念。
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视标题,尤其要重视标题中提挈全篇、精练传神的字词。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诗题中“闻笛”二字,杜甫的《春夜喜雨》诗题中的“喜”字。
二、抓“作者”
“文如其人”,“诗言志”。每首诗词的问世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都和作者当时所处的背景,和作者的性格密切相关。因此,要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其实,许多诗词所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都与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所处的时代有关。我们要关注著名诗人的相关遭遇、境况,所处朝代国势、朝政。如介绍诗歌是作者被贬某地时所作,则要考虑是否有怀才不遇、报国思用等情感;如介绍作者常年旅居外地,则要考虑羁旅愁思、思乡怀人之情;如介绍作者是南宋诗人(或朝代已灭亡),则要考虑收复失地之心。
三、抓“意象”
古诗词中,作者常常通过选取特定的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来表达内心独特的感受,这些客观物象我们称为“意象”,它是作者内在思想情感与外在客观物象的统一。作者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是其主观情感的流露。我们鉴赏古诗词时就要留心诗词中出现的意象,抓住意象的特点,揣摩意象的含义,从而理解作品的内容。
在我国古典诗词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的象征意义基本是固定的,也往往寄托着特定的情感。如果我们熟悉这些意象,会对解读诗歌带来很大帮助。如月亮(思乡、思亲;人生的园满、缺憾;幽静、美好)、杨柳(离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高洁、隐逸)、梧桐(凄凉悲伤)、浮云(漂泊)、杜鹃(凄凉、哀伤)、鹧鸪(旅途艰险、离愁别绪)、寒蝉(悲凉)、鸿雁(思乡怀亲之情、羁旅伤感、指代书信)等。
所以要想准确理解古诗,就有必要在平常的学习中注意认识并积累传统意象。
四、抓“典故”
古代诗人创作时,有时借助一些典故来表现广泛而深刻的主题。如用典就是辛弃疾词的一大特色。典故是指诗词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用典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果我们关注这些典故,了解这些典故,对解读作者的心境、情感、作品的内涵意蕴是很有帮助的。典故有正用和反用两种,正用就是取典故的原来意义入诗词;反用则在诗词中反用原典的意义。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典故浩如烟海,这就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注意尽可能多地掌握。例如,“司马青衫”、“豆蔻词工”、“封狼居胥”、“关河”、“三山”、“楼兰”等。
五、抓“注释”
注释是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诗词鉴赏中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或感情基调;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寓意;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或主旨;还有些是解释诗中的生僻字句,那是在降低你阅读的难度。
六、抓关键词语或语句
关键词语或语句指的是直接表现作者情感的词语或语句。抓住它们,不失为把握诗词情感主旨的一个有效而快捷的方法。如李清照的《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我们从“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一句可以知道该词主要抒发词人思恋故乡的情感。并能推测出当为词人后期作品。
根据中国古诗词的结构特点,使用该方法,我们应特别注意一首诗词的结尾句。
七、抓题材类别
古代诗词按思想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怀古咏史诗、边塞诗、离别诗、咏物诗、闺怨诗等类别。每一类题材都有较固定的思想情感。常见的思想感情有: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思乡怀人、长亭送别、思乡念亲、相知相思、别恨离愁……
鉴赏古诗词,我们可以从题材类别入手把握情感主旨。
篇3
【关键词】诗词鉴赏;理解诗意;掌握术语;讲究技巧;规范答题
诗歌鉴赏是高考语文中的经典题型,同时也是高考中具有较高区分度的试题。由于诗歌的不确定性,在遇到相关题目的时候,每一次都需要学生调动新的知识储备,所以很多同学面对这种题型往往高度紧张,手足无措。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当如何实施古诗词鉴赏高效教学呢?
一、读懂诗意
诗歌通常是用简练含蓄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充实的内容传达多变的情感。学生如果读不懂诗歌,就不能正确判断诗歌的内容及情感,做诗歌鉴赏题时就会模棱两可,难以下笔甚至张冠李戴,胡乱贴标签。所以,要鉴赏诗歌就必须读懂诗歌,读懂诗歌内容是做诗歌鉴赏的基础。
首先把握全面信息。诗歌鉴赏从题目、注释到内容都需要认真对待。有的诗歌的题目就交代了内容。有的诗歌附有注释,或是对写作背景的说明,或是对诗歌中典故的解释。背景及作者的为人的介绍,对做题很有帮助,读题时就不能走马观花。
其次打破思维定势。学生从小学到现在接触过许多诗歌,他们初步了解了一些诗人的身世遭遇,诗歌风格,诗歌中常见意象的含义等。这些已有的基础知识对鉴赏有一定的帮助。但同样的景物,因诗人所处的时代遭遇、心境的不同,会寓含截然不同的情感。如在赏析曾巩的《咏柳》时,作者是借对柳树形象的刻画来讽刺那些得志猖狂的小人。然而不少同学竟认为是在赞美柳树。问及原因才知是受学过的贺知章的《咏柳》影响,显然这里学生过去的经验产生了消极作用。同一个作者的诗歌风格也不尽相同,甚至相差很远,鉴赏时要就诗歌本身来分析。
再次掌握文言知识。由于诗歌是用文言写就的,篇幅短小,讲究格律或是突出强调作者的情感等原因,就常常打破我们在生活中或其他文体里所使用的常规语言的束缚,出现倒装、省略或改变词性等现象。与现代汉语语法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给学生的阅读带来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应调动学生的文言知识储备,以便准确理解诗歌含义。
二、掌握相关术语
诗歌的鉴赏离不开相关术语。考试说明上规定诗歌鉴赏考查的内容有两方面: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因此要掌握常见的诗歌鉴赏术语:如修辞方法类的比喻、借代、拟人、象征;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描写方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结构技巧类的过渡、铺垫、伏笔;表现手法类的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托物言志;思想感情类的忧愁、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等。掌握术语,答题时有针对性。
三、讲究答题技巧
仔细审查历年高考的考查题型,可以发现诗歌鉴赏中的规律,应适时总结,及时点拨,使学生心中有数,提高答题的有效性。如在诗歌鉴赏中的景物类题型作答,就有必要使学生明白这一类题型的解题思路。首先就要定位于景物描写的相关理论知识上,其次才落实在具体的诗歌解读中。这种定位思考有助于学生的解题。诗歌是表达情感的艺术,而由于古人的含蓄,情感往往通过描写景物来表现的。以鉴赏景物类诗为例,一是诗歌写了怎样的情景,回答这类题目需要学生在知晓大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再现诗歌中的情景并指出其特点,当然,这里的再现不等于翻译;二是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就需要先对情景的简述然后回答作者的情感。
四、规范答题
经过一定的鉴赏训练以后,学生对于一首诗歌,往往会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感受。但是一旦述诸语言,学生的表达却往往不尽如人意,写出的鉴赏文字缺乏逻辑性、条理性,表达不出自己的想法。
一要掌握“问点”,有的放矢。即一定要按题目的具体要求作答,不要答非所问。以《雨后池上》为例,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在答题时应注意两点,一是哪些内容是动,哪些是静;二是“静”和“动”的关系是怎样的?有的学生只说一、二句写静景,三、四句写动景。既无具体内容又无二者关系,这就不能满足答题要求了。
二要逐点表述,层次分明。答题时常常是总说(概括)+具体说明(举例分析)或具体说明(举例分析)+总说(概括)。最好运用一、二、三点回答,显得条理清晰。语句简明完整,回答问题所用的语言既要简明扼要,又要意思完整,切忌嗦、词不达意。
篇4
一、指导学生诵读,提高学习兴趣
写过《诗论》的朱光潜说过,要想培养正确的文学欣赏趣味,最好的方法是读诗,诗能欣赏了,再去欣赏戏剧、小说等其他文学体裁就很容易了。这就告诉我们诵读在诗歌教学中的重要性。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诵读不是一般的放声朗读,诵读是理解古诗词的第一途径,不诵读就无法体会诗词中蕴涵的美感,只有诵读才能理解和把握作者在诗词中营造的特殊意境。所以,在平时的诗词教学中,我们一定要重视诵读,积极指导学生去诵读古诗词,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指导学生诵读时,可以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为学生的诵读创设具体的情境,让他们乐于去诵读。情境教学因为有形象而具体的鲜活情境,所以能充分激发起学生的热情,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愿意主动地去合作探究,实现教学相长,是新课改以来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值得借鉴。如教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时,笔者先播放了一首同名的古筝名曲,伴着悠扬而舒缓的旋律,学生在静静地倾听中自然地展开了联想,学生诵读的渴望也就产生了,音乐和文学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关联起来了。有了这样的情境感染,再让学生去诵读,他们就显得乐于接受并且感到饶有趣味了。
此外,教师也要适时地范读,让学生体会到诵读的魅力。可以说,“读”是理解诗词文本的必走之路,可以布置学生在早读课预习时大声朗读,也可以在学完之后组织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朗读,读出诗词中丰富的情感,进而提高他们诵读的兴趣。古诗词本身就具有内在的韵律美,节奏鲜明,教师要自我示范,读给学生听,而不是简单地播放名家朗读录音。在指导学生诵读时,要注意方式方法的多样性,重点让学生品味诗词中的情感,真正走进作品的意境中去。
二、鉴赏字词语句,体悟诗词内涵
诗词语言非常凝练,往往含义丰富。我国古代诗人尤其注重对个别字词语句的打磨和锤炼,贾岛、王安石和宋祁等人都有关于炼字炼句的故事流传至今,他们留下的那些名句也告诉我们诗人对字句反复斟酌的辛苦,也从侧面展示了古典诗词的独特艺术魅力。因而,高中语文教师在诗词教学中要积极指导学生去鉴赏诗词中有表现力的字词句,以此培养高中生对古诗词的鉴赏和解读能力,进而去体悟诗歌的内涵。
如教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笔者引导学生重点品读上阕中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一句,问学生哪几个词最生动传神,学生都能找出其中的几个动词:穿、拍和卷,接着可以和学生一起探究作者选用这几个动词的效果:“穿”写出了山势的高峻,“拍”和“卷”写出了江中巨浪冲击岸边石头的震撼场面。再如教晏殊的《蝶恋花》时,在学生初步理解词的大致内容后,可以引导学生去赏析“昨夜西风凋碧树”这一句中的“凋”,让他们自己说一说用了这个字有什么妙处,如果换成其他的字像“暗”等,效果上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对比讨论就可以发现,“凋”不可替换,“凋”字写出了秋季景物的典型特征和抒情主人公的特殊伤感。通过对个别字词的品读评析,学生逐渐了解到古诗词的特殊构思方式,找到了体会作者情感的钥匙,提高了鉴赏能力。
三、走进诗词文本,品读丰富意境。
诗歌是心灵艺术,古典诗词更是诗人和词人自身丰富情感的自然外露,古诗词所表现的深厚意蕴是值得我们细细揣摩的。我们刚刚读完某首诗词后,会对其中的意境和情感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但这些一般都是表层的意蕴,并不是全部,更加耐人寻味的意境潜藏在诗词文本当中。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诗词中意象背后蕴涵的深层意蕴,从而深入理解内容和情感。
篇5
关键词:高中语文;素材积累;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071-02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作文素材的积累成为了提高作文水平的一个突破点。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在作文素材积累中的教学策略,大致如下:
1.回归课本
课本作为教学的第一手资料,所选录的文章都必定经过多方面的挑选和考量,具有情感思想与写作技巧的双重价值。因此,在写作素材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立足于教材,回归到最原始的教学资料中,善用所学,推陈出新。
在议论文的写作中,论据的选择十分重要。典型性的论据材料可以成为论点强有力的支撑,使得整篇文章有理有据,逻辑严密,从容不迫。而素材则理所应当是论据的主体部分,学生以素材为基础,从立论的角度对素材进行针对性的阐述和论证,为论点提供无可辩论的支撑。因此,在具体的写作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素材的选择其首要性不在于是否新颖独特,而在于是否足够典型,是否具有强有力的说服力。对于同样的素材,不同的切入角度,不同的分析论证,可以得到完全不同的效果。而课本作为精心编排出来的文本,其内在素材价值自然十分丰富。教师往往过分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素材记录,而忽视了教材文本的开发。对于高中生而言,对于教材文本的阅读必然是花费时间最多,也是学习精力投入最多的部分。因此,在素材积累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归教材,从教材文本中汲取素材的养分。在这里,我们所指的教材不仅仅是语文教材,甚至是物理教材、数学教材等。在其它科目的教材中也有许多值得借鉴、参考、积累的素材,只是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跳脱出学科范畴的束缚来进行深入挖掘。往往从课本、教材中所提取出来的常见的素材更具有典型性和针对性,在写作过程中予以灵活的运用,能够产生较为良好的写作效果。
比如说,笔者在对曹操的《观沧海》进行教学时,诗人在这首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技巧、意境与思想固然是教学的主体成分,其背后所蕴含的故事与精神也是学生经典素材积累的原材料。一代枭雄,"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纵然生命的长度不能延伸,也不能向命运屈服,要不断的拓宽生命的宽度。
2.持之以恒
只有量变的不断积累才能够最终实现质变的飞跃。写作本身是一个体现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过程,是需要学生不断持之以恒的积累才能提高写作能力。而素材作为写作过程中的基石,更应该在日积月累中不断的坚持,不断的丰富自己的素材仓库,为提高写作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丰富的素材可以为学生的写作提供许多典型的论证依据、古诗词、典故等,从而增加整篇文章的文化底蕴和深厚内涵。
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素材积累习惯,在平时的日常阅读活动中将好的素材进行摘抄或者记录,以不断对自我进行充实和积累。我们能够在不断的积累中拥有越来越多可以运用的写作素材,好比一位厨师拥有了丰富的食材一样,食材种类越丰富也就意味着可以做出越碓椒岣幻牢兜牟似罚写作也可以越来越得心应手文采斐然。当然,这也是一件需要持之以恒的事情,是需要在长期的积累中才能得到微小的改变和进步。比如说,在关于叛逆精神的素材积累中,学生不断的积累并持之以恒,搜集到了许多素材。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杜十娘、《红楼梦》中的林黛玉、《雷雨》中的蘩漪,以及《简爱》中的简爱姑娘、《飘》中的主人公斯佳丽、《安娜・卡列尼娜》中主人公安娜等等,都是具有典型的叛逆精神的素材。
3.分类整合
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对于知识体系的整合和优化对于提高学习效率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在素材积累中,也是一样。将种类丰富的素材以不同的主体、内容来进行分类整理归纳,对于提高学生对于素材的利用率有重要意义。学生在不断的积累过程中所积累的素材越多,也就代表着素材的种类和内容越来越繁杂,散乱。学生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难以及时有效的将有价值的素材抽取出来,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对于素材资源的整合也是素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至于如何进行整合优化,则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认知习惯和思维水平进行选择。如,可以根据素材的来源进行分类,中国素材和外国素材,古代素材和现代素材,教材素材和课外素材等;或者从素材的主旨思想和内涵入手,如动物的素材,名人的素材,植物的素材,名川大山的素材等。笔者引导学生进行分类,如天真烂漫的苏轼,临死不忘报国的陆游,"粉身碎骨浑不怕"的文天祥,等都是属于历史名人类素材。
结语:作文作为体现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方式,是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曾有人笑称高中生对于语文学习有三怕――"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要想提高写作水平,可以从写作素材入手,以丰富的素材为写作水平的提高积攒养分。
参考文献:
篇6
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又该如何帮助学生解决这样的难题呢?笔者在自己的教学中做了一些实践和思考
一、读懂诗意。诗歌通常是用简练含蓄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充实的内容传达多变的情感。学生如果读不懂诗歌,就不能正确判断诗歌的内容及情感,做诗歌鉴赏题时就会模棱两可,难以下笔甚至张冠李戴,胡乱贴标签。所以,要鉴赏诗歌就必须读懂诗歌,读懂诗歌内首先把握全面信息。诗歌鉴赏从题目、注释到内容都需要认真对待。,古诗词鉴赏。有的诗歌的题目就交代了内容,如2010年江苏高考诗歌赏析题是王昌龄的《送魏二》。有的诗歌附有注释,或是对写作背景的说明,或是对诗歌中典故的解释。
其次打破思维定势。学生从小学到现在接触过许多诗歌,他们初步了解了一些诗人的身世遭遇,诗歌风格,诗歌中常见意象的含义等。这些已有的基础知识对鉴赏有一定的帮助。但同样的景物,因诗人所处的时代遭遇、心境的不同,会寓含截然不同的情感。,古诗词鉴赏。如在赏析曾巩的《咏柳》时,作者是借对柳树形象的刻画来讽刺那些得志猖狂的小人。然而不少同学竟认为是在赞美柳树。问及原因才知是受学过的贺知章的《咏柳》影响,显然这里学生过去的经验产生了消极作用。同一个作者的诗歌风格也不尽相同,甚至相差很远,鉴赏时要就诗歌本身来分析。
再次掌握文言知识。由于诗歌是用文言写就的,篇幅短小,讲究格律或是突出强调作者的情感等原因,就常常打破我们在生活中或其他文体里所使用的常规语言的束缚,出现倒装、省略或改变词性等现象。与现代汉语语法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给学生的阅读带来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应调动学生的文言知识储备,以便准确理解诗歌含义。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应是“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古诗词鉴赏。“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将“寺”和“桥”提到句首以突出强调作者的怜爱之情。
二、掌握相关术语。正如数学题的解答需要借助数学公式,诗歌的鉴赏离不开相关术语。考试说明上规定诗歌鉴赏考查的内容有两方面: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因此要掌握常见的诗歌鉴赏术语:如修辞方法类的比喻、借代、拟人、象征;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描写方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结构技巧类的过渡、铺垫、伏笔;表现手法类的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托物言志;思想感情类的忧愁、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等。掌握术语,这样在答题时才有针对性。
三、讲究答题技巧。仔细审查历年高考的考查题型,可以发现诗歌鉴赏中的规律,应适时总结,及时点拨,使学生心中有数,提高答题的有效性。如在诗歌鉴赏中的景物类题型作答,就有必要使学生明白这一类题型的解题思路首先就要定位于景物描写的相关理论知识上,其次才落实在具体的诗歌解读中,这样子的思考类似于数学教学中的公式法解题,这种定位思考有助于学生的解题,诗歌是表达情感的艺术,而由于古人的含蓄,情感往往通过描写景物来表现的。以鉴赏景物类诗为例,一是诗歌写了怎样的情景,回答这类题目需要学生在知晓大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再现诗歌中的情景并指出其特点,当然,这里的再现不等于翻译;二是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就需要先对情景的简述然后回答作者的情感。
四、规范答题。经过一定的鉴赏训练以后,学生对于一首诗歌,往往会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感受。但是一旦述诸语言,学生的表达却往往不尽如人意,写出的鉴赏文字缺乏逻辑性、条理性,表达不出自己的想法。
其一、要掌握“问点”,有的放矢。,古诗词鉴赏。即一定要按题目的具体要求作答,不要答非所问。
其二、要逐点表述、层次分明。答题时常常是总说(概括)+具体说明(举例分析)或具体说明(举例分析)+总说(概括)。最好运用一、二、三点回答,显得条理清晰。语句简明完整,回答问题所用的语言既要简明扼要,又要意思完整,切忌啰嗦、词不达意。
篇7
一、求同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诗歌是苏教版教材的一大重要板块,使用比较阅读法可以让学生在比较中体悟诗歌的经典魅力。一是将比较法运用于诗歌主题思想的归纳方面。比如,在学习《卜算子・咏梅》时,我组织学生同时阅读王安石的《咏梅》,然后比较两位作家在梅的寓意上有何相似点。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首先是梅花绽放皆是在断桥边和墙角这些清冷之地;其次是梅花开放之际往往是无人欣赏之时;最后是两首诗皆突出了梅花之香气。二是在诗歌意象的归纳总结上。学完李清照《声声慢》后,笔者就有意识地遴选出其“姐妹”篇中的相关诗句,如白居易《长恨歌》中的“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李煜《相见欢》中的“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温庭筠《更漏子》中的“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在这些诗句中,学生不难发现,其中皆提到了同一物象――梧桐,然后笔者追问学生,梧桐有何共同寓意,通过求同之思,让学生体悟出“梧桐”有凄苦和悲伤之寓言。三是用于归纳作者的风格特征。有些诗或词人一生写了大量的诗或词,其中不乏不同风格的诗词,但总体来看,个人风格在其绝大多数名篇中皆有表现,洞悉诗人或词人在不同诗词中流露出的共性风格,有助于了解作者其它作品之内涵,如李白表现得飘逸浪漫,而杜甫显得沉郁顿挫,王维则有恬淡超然之性等等。
二、求异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体现
如果说求同是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那求异则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发散性思维具有多维度、多层次、多角度等特点,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尤为重要,培养发散性思维不仅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义,更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因此,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考量着教师处理文本和选用教学手段的能力。求异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更为普遍,以小说散文阅读为例,在剖析人物形象或性格时,求异法往往能帮助学生抓住最佳切入点,厘清人物的鲜明形象,并以此为支点,在脑海里构建出人物形象的脉络图。
在讲授鲁迅的《祝福》时,分析祥林嫂的人物形象是重点之一,学生往往无法全面了解,很难深入地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来分析,笔者便提醒学生比较祥林嫂两次去鲁四老爷家做工时候的差异。学生得出以下意见,第一次:祥林嫂是“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不过第二次是这样:“两颊上已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顺着这个思路,笔者便引领学生再次用比较法进行深度阅读,祥林嫂两次做工时的表现有何差异?很显然,第一次,她很勤快,什么都做,人人都说她比男人还勤快,但第二次却是“手脚已没有先前那样灵活,记性也坏得多”。最后再比较人们对祥林嫂前后的态度差别等等,通过这些细节上的差异,我们可以看出祥林嫂所受到的来自个人命运和社会压迫所带来的双重迫害,同时在比较中进一步引申出文章的宗旨,命运对她来说是不公的,但社会对她的迫害更加残忍。
三、求同和求异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并用
篇8
【关键词】诗词鉴赏 高考 探究
古诗词自1994年引入高考试卷以来,至今已考查18年了。十余年间,除了1996年考的是元曲外,其余的年份均考查唐宋诗词。高考之所以选择唐宋诗词作为命题的内容,其原因是唐宋诗词体裁齐全、流派众多、名家璀璨、影响深远,代表了我国古代诗词的最高成就,以此作为命题文本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情感。
一、避免失分的三要素
1.必须读懂作品。诗歌鉴赏,可以在“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以及“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任何一个“点”上命题,但无一例外的是,任何一道题都会是“考查一点,关涉全篇”的。所以,读懂全诗是解答鉴赏题的前提。就如要求鉴赏诗词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果不能准确理解诗人在诗中描绘的意象,认识诗人在诗中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就不可能把握诗作的内容,不可能参透诗作的主旨,也就不可能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没有读懂诗作,即使在解答其他相关试题时,也会因为缺乏对诗作的整体把握而出毛病。
2.必须掌握一些文学鉴赏常用的名词术语。“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形式”“修辞手法”“艺术风格”这些基本概念各是指的什么,又包含着什么,它们与相关概念之间有些什么区别又有什么联系,这些问题必须弄明白。笔者认为,此类知识性的问题,只要集中一段时间,花费一些精力,收集一批资料,增加一轮训练,就能较好地解决,考场上,那些张冠李戴、驴唇不对马嘴的答案一定会大大减少。
3.必须注意答题规范。考生能够正确地理解诗词,但不注意答题规范,不能恰当表述,同样会造成失分。因此考生在答题时一定要明确答题要求特别是隐性要求,题目问什么就答什么,题目要求怎么答就怎么答,干脆利落,不要拖泥带水。所作答案要符合简答的一般格式,既要有观点又要有分析,观点要清楚明了,不能含糊其辞,分析要紧扣作品,不能东扯西拉。同时表述一定要规范,做到简明、连贯、得体。
二、古典诗词鉴赏高考复习策略探究
1.明确目标,避免盲目。高考既是对人才的选拔,也是对高中语文学习效果的检测。因此,它对高中语文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由前面两部分的分析得知,高考诗词鉴赏试题重在对学生理解分析能力、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和评价鉴赏能力的考查。我们在平时的诗词鉴赏教学中就应该注重学生这些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诗词鉴赏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把高考诗词鉴赏试题作为范例,结合教材和读本中的诗词内容,对高考诗词鉴赏试题考查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一个知识体系,然后将这个系统化了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这样,学生在诗词鉴赏学习中就有了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从而避免了他们在这方面学习的盲目性。
2.感知语言。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词语言的特点是含蓄、凝练、音乐感强、有韵味的。鉴赏一首诗歌,我们应学会指导学生品味语言。首先要读,不是一般地读,而是用脑、用心地读,有感情地读,这样就会感受到适应思想内容的需要而产生的优美旋律,就会与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思想内容就会从对语言的品味中表现出来。其次,品味诗词语言要了解诗词语言的特点,不同作者有不同的语言风格。如杜甫的诗“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客至》)语言率真朴素,平白如话。陶渊明的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语言平淡真切。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对不同作家、不同的语言风格了如指掌,为诗歌鉴赏打好基础,以便考试时得心应手,答题准确。
3.评析炼字。仔细分析设计的问题,揣摩命题意图,弄清题意,找准答题的切入点,看题干限制,弄清问什么,避免先入为主,答非所问,解题时要注意题目要求:问怎样描写的,就要从正面与侧面,虚与实,动与静,时空顺序层次的安排,各种感觉的调动,意象的选择 ,修辞的使用等角度入手;概括某方面特点,只要简单的一两句;赏析则要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赏析思想内容,就要大处着眼,整体把握,有观点有根据,不要简单地翻译诗句;谈艺术技巧就应从用了什么技巧,这个技巧如何有利于内容的表达入手;谈语言特色则要分析语言风格是含蓄蕴藉还是直白晓畅,是典丽精工还是朴素自然等。
4.联系作者生平,了解诗歌创作背景。在分析诗歌内容之前,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社会背景并学习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孟子说“知人论世”,了解一个诗人的性格特点、创作经历、风格特征对鉴赏其诗作有重要的作用,如果在鉴赏诗歌时我们只是就诗论诗,难免犯片面、盲目的错误。了解诗人生平、了解诗作背景,是我们把握诗歌思想内容、作者观点态度的必经之路。在鉴赏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时,一定要联系作者生平,联系作品的创作背景。
5.抓住题目,联想主要内容。感情是诗的生命,诗歌是以抒发真实的、强烈的、带有普遍性的情感为主要特征的。诗人描写人、事、物或景时,都注入了他的喜怒哀乐的情感,注入了他的思想主张。同时,诗还是叙述生活的艺术,是人生哲理的艺术反映,一般有理想信仰、人世经验、社会风云、生活智慧的闪光。诗歌的思想内容,一般不是平白直露,而是隐晦曲折的,需要考生深入领会把握。
有些古诗词的题目直接暗示了诗歌的主题思想,抓住诗歌题目,通过联想分析便可以大致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杜甫的《春夜喜雨》就是一例,假设在不知道诗歌内容的情况下只分析诗题,我们至少能获得三方面的信息,一是诗作的主要内容是在写春夜的一场雨;二是诗人的情感基调是欣喜而快乐的;三是诗人喜悦快乐的心情是由这春夜之雨引发的,那么这场雨一定是一场能滋润大地、滋润人心田的喜雨。通过解读诗题,学生便能简单明了地了解诗作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再加上对作品背景和诗人经历的分析,整首诗的基调其实已经掌握,分析鉴赏起来自然轻松自如。
要了解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情感,关键在于如何看出诗词的情感来。首先,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从作品的整体上去把握,不能只抓住只言片语就下结论。其次,要关注题目及注释。有些题目本身就具提示性,如杨炯的《从军行》、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骆宾王的《在狱咏蝉》等。考题后的注释是鉴赏中必须加以关注的内容,虽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有意识提供给你的必要的暗示。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所以解题时一定要仔细研读。
三、结束语
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文化中最精致、最灿烂的一页,是整个中学教材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由于学生生活经验不同、艺术经验不同、思想水平不同、艺术灵感不同,他们在同一首诗中发现的世界也不完全相同。因此,我们指导学生鉴赏古诗词,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就必须要求学生加大文化底蕴的积累力度,多背诵一些古诗词、名句名篇,多熟悉一些典故和古代文化常识。同时,在平时的诗歌阅读中,要注意揣摩、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自觉接受诗歌文学的熏陶,积极培养自己的文学修养。
参考文献:
篇9
高考古诗词阅读诗意在《重庆2014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高考古诗词鉴赏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意境、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等级为D级。一般重庆高考语文试卷在古诗词鉴赏中给分为7分,题目类型为两个问答题,主要以分析综合为主。
然而,学生在做高考诗歌鉴赏题时,有三个难点――读不懂、说不清、答不全,而“读不懂”居于首位。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基本的诗意都无法明了,那么也就谈不上对作品进行深入地鉴赏,围绕设问进行合理地答题,得分自然也就不高。且读诗如读人,读一首不曾谋面的诗歌,就如同见一个陌生人,读诗的过程,完全可以看成是你和这个人交往的过程,想一想,如何做才能又快又准确地了解他呢?笔者经过数十年高中语文教学,总结出以下五个方面,以供学生参考,提升对古诗词的理解,作好高考古诗词阅读第一步。
一、看标题
在考场上进行古诗鉴赏,不要急于作答,看看诗题,也许就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切入,因为标题富含着诸多信息,可以这样说,诗歌的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向导。
1.标题表达作者写作缘由、写作目的。如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从标题便知这是一首咏暮雨的送别,诗歌极力描写了一番暮雨时分的场景,为送别营造了气氛;再如朱庆余的《近试上张水部》(张水部:即诗人张藉,曾任水部员外郎),从标题便可知这是一首请张籍指教的诗,意即临近考试了,“我”的作品会符合考官的心意吗?相传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并有诗回赠,朱因而得名。
2.标题直接表达作者的写作场景、写作对象。如刘禹锡的《望洞庭》,标题便告知读者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标题明白如话;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直接告诉我们写作对象是庐山瀑布,从而也可以知道这是一首写景诗。
3.标题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如杜甫的《春夜喜雨》,标题中一个“喜”透露出作者以极大的喜悦之情,赞美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此诗更成为一首传神入化、别具风韵的咏雨诗,为千古传诵的佳作。
二、看作者
我们知道,每一个诗人的生活经历不同、生存环境不同,在长期的文学创作中,这些都会影响他们,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诗文。如王维――清新自然、凝炼朴素,白居易――雅俗共赏,陶渊明――平淡自然、质朴纯真,李白――豪放飘逸、愤世嫉俗,杜甫――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李贺――奇诡变幻,杜牧――清丽俊逸,李商隐――含蓄绰约。而这样的风格特点便会在他们的作品中得以表现,如果我们平时多体会各类诗人的风格特点,考场上,根据作者,也能够对其诗歌内容体会几分。
三、看意象
“意”是作者的主观情感,“象”是生活中的客观事物。意象就是诗中描绘的艺术形象,诗歌借助意象来表情达意。诗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解读诗歌就要用心去把握蕴含于“山”“水”中的情意。在古典诗歌中,有一些意象在不同时代不同诗人的笔下反复出现,其涵义也具有了稳定性。对这些常见意象应作为读诗常识把握好。
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有几个重要意象――杨花、子规、明月。令人伤怀的暮春时节,杨花落尽,杜鹃悲啼,衬出李白对挚友的遭贬表达无尽的伤感,愁心寄予明月,借她来传达自己的同情与抚慰之情。可以说,正是运用了这些具有约定俗成含义的意象,此诗便更好地体现了作者的悲情。
中国古典诗歌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在读懂诗歌情感的时候,必须关注诗歌的意象语言,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的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
四、看关键字
中国古典诗歌的篇幅大都很短小,其语言凝练而概括、含蓄而有跳跃性,著名作家钱钟书用“闪电战”来形容古诗鉴赏。因此,读诗时千万不能匆匆一扫而过,这样是绝对读不懂、读不透的,而应一个字一个字地品读,边读边想,特别重要地是抓住关键诗句,迅速定位情感基调。
如杜甫的一首《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看前两句,只是写色彩明丽之美景,情感如何还难以确定。后两句则点明了诗人思归之情。诗人流落他乡,一年又一年,思乡心切而归期难知,心中是何等的伤痛。由这后两句可知,此诗用的是乐景写哀的手法。这种卒章显志是诗文常见的写法,古代诗词常在末尾两句点明题旨,阅读时应该重点注意。
五、看注解
在高考诗歌阅读中,如果有注解,它一般有两个作用:(1)暗示背景,介绍作者这时的处境,诗歌的写作背景;(2)解说重点字词、典故,消除阅读障碍。
如2013年重庆卷《鹧鸪天・酬孝峙》的“注”――“①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②罾: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③熏风:东南风。”DD就包括介绍了疑难词语“罾”“熏风”;同时在作者的简介“明末文学家”中又暗示了本诗的思想情感,试想,明末清初的特殊时代背景下,这样的诗人大多会有借口和托辞,从而表现词人坚决不与清朝统治者合作的气节。这样的注解也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了诗歌的思想内容。
正是有这了“五看”,考生如果能从前到后、从头到尾,按照如此顺序,沉下心来,深入进行思考,反复咀嚼,学会方法,运用方法,我想,便可走进诗歌、走近诗歌,让古诗词鉴赏不再成为难题。正如青年歌手满文军在《懂你》中所唱“多想靠近你,告诉你,我其实一直都懂你。”
“五看”――让学生读懂诗歌,更好地作答诗歌,更加胸有成竹地笑傲考场!
参考文献:
[1]杨振虹.高考古诗阅读三步法.学周刊・A,2013,(2).
篇10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揣摩语言 方法步骤
一、问题的提出
一直以来,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部分,被众多的教育者看成是语文能力形成的基石,它可以使人增知、益智、恰情、脱俗,其最终目标是提高阅读能力,使人感受文化底蕴,培养审美情趣,所以,此项教学已成为语文教育的重点,被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揣摩语言”教学的好坏就成了阅读能力强弱的关键,将直接影响语文教学的效果。那么怎样才能行之有效地做好“揣摩语言”这一教学工作呢?这就要求教师把握一定的方法,安排恰当的步骤。
二、揣摩语言的具体方法
1.凭借注释
此法适用于揣摩因涉及历史背景、文化背景、陌生典故等而造成理解障碍的词语、句子,如苏轼《赤壁赋》中“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便出自《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那流水无情、人生短暂、时不待我的感唱,说出了千古有志之士的共同心声。苏轼化用孔语,借景抒情,在感叹人生短暂、宇宙永恒的同时,表达了潇洒超脱、回归自然的情怀,别具哲理意蕴。再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大量运用典故的句子,学生根据注释,其中的真正含义便一下子豁然开朗。所以养成认真阅读注释的习惯,结合文意分析理解是必要的。
2.指称筛选法
文中的代词和某些概括性词语都有指称作用。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上下文,由近及远地从上句下句中找到它指代的具体对象,从而理解它的指代义。一般说来,这类词语的上下文里,会有阐释这些词语的句子,找到了这些阐释性语句,答案也就出来了,要揣摩的词句的意义就容易读懂了。例如“科学家经调查发现,中国和日本患失读症的人要比欧美少得多,这是为什么?经过多次实验,发现了一个基本的,却是最简单的事实:中国和日本都使用汉字,欧美人使用的是拼音文字,他们记认字音和字义,使用的是大脑左半球,而且仅仅是左半球,但中国人、日本人使用汉字,对大脑的利用精细得多,左半球记认字音字义,右半球记认字形(连字义),而且左右两半球均衡协作。这就是中国、日本患失读症少的原因。”明确“这是为什么?”主要是针对科学家调查发现的现象,而非“科学家调查”这个行为,因此提取的信息应该是“中国和日本患失读症的人要比欧美少得多”。第二个“这”指代的范围较大,提取筛选信息时要切实理解文本的意思。“这”个原因其实就是“发现了一个基本的,却是最简单的事实”。依据标点符号的知识,可明确“事实”后的冒号是起提示下文具体内容的作用,即冒号后的句子是“这”指代的内容。但题目要求简要回答,所以需要进行提炼,即使用汉字对大脑的利用精细,而且左右两半球均衡协作。
3.分析综合法
分析,即把一件事物,一种形象,一个概念分解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关系的方法;综合,即把分析束的各组成部分、各自的属性,根据彼此之间的关系合成统一整体的方法。对具体表述和带有列举性质的句子,可用综合法,根据上下文的逻辑联系,找到能概括它的共同属性的总概述的语句,那么这些句子的意思也就明白了。对总括概述的句子,可用分析法,顺藤摸瓜,推求它所概括的具体内容。综合与分析方向相反,是用综合法,还是用分析法,要看总括概述的这个句子的位置而定。
4.逻辑推导法
文章的语句之间总存在着一定的逻辑联系,有主有从,有前提有结论,有原因有结果,有提出有解说,有排列的顺序,有对应的关系,等等。利用这种逻辑联系,推求词语、句子的含义或排列语句顺序的方法叫逻辑推导法,例如揣摩朱光潜的《漫谈说理文》中“文学的媒介是语言,而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根据上下文的逻辑联系,推导而知,它实际是“实用性文章也要求能产生美感”这一结论的类比条件和三段论前提。其中的推理过程是:
大前提:文章的媒介语言实用文媒介也是语言 类比
小前提:语言的功能是交际
交际就是要把话说得好,要美
结论:文学要把话说得好,要美实用文也要把话说得好,要美 类比
5.语法分析法
有些句子长,结构复杂,内容丰富,学生很难一下子把握句子的意思,教师可让学生先做些语法分析,再揣摩其中关键的词语,最终把握全句的意思。例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其中第三段是由一个句子构成的段落,就必须用此种方法揣摩。
6.修辞品味法
修辞方法本身不仅各有一定的表达作用,而且往往能给句子附加上某种情味,以达到生动传神的表情达意的目的。因此,对使用了修辞方法的语句,应根据语境和修辞方法本身的特点和作用去揣摩、品味。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夸张、讳饰、排比、对偶、反复、互文、反语、双关、呼告、拈联、对比等。例如,同样都是借梅花来抒怀,林逋赞美梅的高洁,表现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但又逃避现实的心态;陆游以梅自喻,用梅花象征自己孤高正直的气节,但仕途上屡遭贬谪,壮志难酬,以致晚年产生了“孤芳自赏”的思想。笔下的梅则是积极乐观的、敢于斗争的形象:“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通过对比,同一意象所蕴涵的不同的情感,所折射出的不同的世界观就很明显地表现出来了。
7.形象鉴赏法
人物、事物、景物在作者笔下,都可成为文章的形象。形象的背后便是情思的抒写和道理的阐发。形象的塑造可以是整段、整篇的描绘,也可以是三言两语乃至一词一字的勾勒。抓住形象特征,联系上下文,透过语言文字展开联想想象,提示形象背后的情思和道理,是揣摩语言常用方法之一。鉴赏文学作品,散文的景物形象,诗歌意境形象,小说与剧本的人物形象,都适用于这种揣摩方法。比如下面这句,可用这种方法揣摩:“他的鞋子和衣服都湿透了,冰凉冰凉的,他们想不出,在那种凄风苦雨的夜里,他究竟是到什么地方去了。”(《最后的常春藤叶》)
8.风格旁通法
风格,与时代、民族、地域、作家、文体等多种因素有关。同一作家、同一风格的作品在语言习惯、取材范围、表达方面往往有共同处。故这篇文章里的某个语句,触类旁通,可能在那篇文章里得到答案,即前人提出的“以杜解杜法”就类似这种方法。如《拿来主义》中“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这句话,就可与《琐忆》中“一口猪或一匹羊,肥大倒不是好兆头”一句参照理解。
9.矛盾破解法
有些文章句子看似自相矛盾,成分间搭配“悖理”或其词语使用不合习惯等,我们可根据文中照应之处,破解这种“矛盾悖理”,从而透彻理解语义,这就是矛盾破解法。如下列句子就可用这种方法揣摩:“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为了忘却的纪念”,“所以我们反是我们祖父的老辈,上古三代反不如现在的悠久古老”,等等。
三、揣摩语言的操作步骤
1.新教材要求学生“在初步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揣摩语言,所以,第一步便是理清思路,概括内容要点,初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2.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由篇到段,筛选出直关文意理解的、具体的、有某种语用特征的语句、关键句。
3.在关键句中筛选出关键词语,理解词语、句子的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
4.联系语境,运用恰当的方法,揣摩语言的深层内蕴、感彩、表达作用。
5.把揣摩结果整理成简练的文字。
总而言之,对语文教学中“揣摩语言”这一教学环节教师要切实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恰当的方法、必要的步骤必不可少,实际上,方法虽不是智慧,但是通向智慧的桥梁,因此,我们不能轻视方法的运用和掌握,恰当运用方法,必能提高我们揣摩语言的能力。在掌握恰当方法的同时,合理的步骤安排也不可有所偏废,应严格地一步步落实,不可操之过急,待习惯已成,便可熟能生巧。
参考文献:
[1]石亚红.在整体感知中揣摩语言的深层含义[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