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范文
时间:2023-08-17 18:14: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人口与环境
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增长模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数量受生物学规律的制约和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
3、人口增长模式特点
人口模式
特
点
时代
原始型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自然增长率
原始社会
传统型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
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初期
过渡型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发达国家18世纪中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
发展中国家20世纪中期-
现代型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的部分发达地区
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第二节
人口合理容量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土地。矿产资源。森林
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资源(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
人口容量三个特点: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
第三节
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的判断:空间位移;变更居住地;永久性
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迁移原因
特
点
迁移路线
二战前
1.殖民主义扩张和资本主义发展
2.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开辟
1.从旧大陆到新大陆
2.从已知开发国家到未开发地区
1.
洲人到美洲、非洲
2.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
3.东亚、南亚人被招工到美洲
二战后
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1.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
2.定居移民减少,流动工人增加(外籍工人)
1.拉丁美洲人到北美打工
2.南亚、南欧、非洲人到西亚打工
3.南欧、非洲人到西欧
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对人口迁出地: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人口增加,人才的流入,有利于经济发展
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自然:气候,土壤,水源,地形,资源
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讯发展
政治:政策。战争,政治中心变更,
社会:教育。家庭婚姻。宗教
迁移原因
特点
迁移方向
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
1.计划经济体制
2.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1.国家从东部城市抽调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的建设
2.大量农村人口从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西北和东北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
改革开放政策
自发迁移
1.
内地到沿海
2.
山区到平原
3.
贫困地区到发达地区、“民工潮”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区位因素
自然:地形
平原,高原,山谷
气候:中低纬(温度)。沿海(降水)
河流,供水,运输,军事
人文:矿产。交通。旅游。政治。宗教。科技。
商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大
工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小
OA商业付租能力最强
AB住宅付租能力最强
BC工业付租能力最强
城市等级越大,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服务种类越多,级别越高。
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城市化的标志: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近期速度慢,开始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尚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是发展快,
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一节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区域联系
生产协作联系:工序—协作(布)工业聚集
部件—生产(车)工业分散
商贸联系:区域贸易。国际贸易
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热量,光照,降水量。
地形、土壤,河流
科技:劳动力,科技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耕作制度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
种植水稻区位条件:
①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②地形:平原地区,地势低平
③人口: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④科技
特点:
①小农经营,人均耕地少。
②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③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低。
④水利工程量大。
第三节工业区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原料指向型工业
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
所需工业原料丰富的地区
市场指向型工业
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工业
接近产品消费市场的地区
动力指向型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化学工业
能源供应充足的地区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
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技术指向型工业
集成电路、航天、航空、精密仪表
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
工业布局:1.远离河流上游2.分布在盛行风下风向3.盛行风垂直郊外4.最小风频上风向
工业联系(1)投入——产出(工序)(2)轻,薄,短,小(部件)
第四节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运输方式
优点
缺点
铁路运输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运输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水路运输
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影响大
航空运输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问题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
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
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
生态破坏问题
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物种的减少资源的枯竭、
自然资源衰竭问题
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
部分资源短缺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
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
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古代
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天人合一
现代
地理环境决定论可能论适应生态和和谐论可持续发展论(20世纪80s)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可持续发展:它既满足其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发展的观念,公平的观念,环境的观念,权利的观念
第四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1.
控制人口规模
2.
转变发展模式
3.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篇2
第一步:课前预习
复习阶段的课前预习与新课讲授的课前预习完全不同,它不是简单的要求学生翻翻课本,了解一下学过的历史知识,在脑中有点印象而已,而是要求学生动手动脑,在上课前完成预习学案,达到牢固掌握历史知识的目的,预习学案内容分两大部分:1.填充题:依据高考大纲上要求,把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时间、历史事件的特点、影响、作用、历史人物的评价等分析归类,在易忘、易错、重点、难点处留下空白,让学生自主学习填写,上课后进行检查提问。这样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巩固了基础知识,查漏补缺,使学生积累的知识越来越多。同时,又便于本人讲课时有的放矢。2.导语连接题、重点难点题、思维拓展题、史料分析题:这些题要求学生在上课前进行预习思考,不要求做详细解答,只要求对内容有所了解,以便在听课时具有目的性,如哪些内容要重点掌握,哪些只做了解,哪些需记笔记等,使学生在听课中有轻重缓急之分,同时这些预习题的分发也为课堂上教师讲课节省了时间,更主要的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空间,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
第二步:构建历史知识体系
历史知识体系的构建是历史复习课的关键所在,通过历史知识体系的构建,使学生所学的历史知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脉络化。但复习课历史知识体系的构建,并不是简单地把历史知识罗列重组,而是要求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科学地、有创造性地进行整合。使整合出的知识体系既符合高考大纲的要求,又重点突出,难点分析到位。这就要求教师对历史知识既能从宏观上把握,又能从微观上对每节课的重要知识点有详细的了解。笔者通常根据复习内容的多少,先从简单的历史知识体系构建起,逐渐随着复习内容的增多,使历史知识体系所容纳的知识点不断增加,变简单的体系结构为更加完备的知识体系。具体的做法是:1.构建一课时的知识体系。如《新航路的开辟》对开辟的原因、条件、过程、时间、人物、影响进行详细的有条理的整合,在构建的体系中突出原因、条件,开辟的影响等重点难点内容。使同学们一看知识体系,一目了然。既便于记忆,有利于能力的提高。2.以专题的形式构建知识体系:如关于中国问题。把古代中国的产生、发展的内容,与近代中国发展的史料,按时间、不同时期发展的原因、状况进行梳理,建立一个有关发展过程的历史知识体系。便于学生对中国发展史有个全面系统的了解。3.构建比较式历史知识体系: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对比,有助于学生对战争胜负,改革成败、朝代兴衰、社会进步与落后的原因进一步了解。如通过对两次工业革命条件、进程、重大发明、影响的对比分析,使学生看到了科技对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历史的进步所起的作用。通过对前中英两国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方面的对比,使学生不难得出中国失败,英国取胜的原因。总之通过比较式历史知识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学生从历史现象看到历史的本质,更有利于学生对解决比较性问答题的能力。
第三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突出重点、解决疑点
在构建的历史知识体系中,重点、难点、疑点会不断显现出来。如何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习效率,势在必行。对此本人实施以下办法:1.突破难点。首先,对难点进行详细分析,找到难点的根源。如是记忆上的、还是理解上的,进行全面把握,找出易于解决的方法。如旁征博引、举一反三、深入浅出、举易懂的例子化解难点。其次,把难点放到学生中间,让同学们进行讨论,各抒己见,把同学们的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共同探讨,突破难点。2.突出重点。对高考大纲中要求的知识点,时政热点、焦点进行重锤敲击,层层设疑,详细分析、阐述、知识拓展、利用历史材料进行考证、分析、练习或让学生写小论文进行分析掌握,以真正达到对重点知识理解掌握。3.解决疑点。关于疑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历史知识方面存在的疑点,进行剖析,帮助学生释义解疑,对历史学习的方法问题,如历史时间的记忆、历史事件的分析、历史问答题的解题等进行科学指导,帮助学生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激起他们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第四步:精心选编练习题
历史题的精心选编,对学生所学的历史知识巩固,分析解决历史问题能力的提高特别重要。所以选编历史题,应注意以下几点:1.关联性。选编的练习题不单有正在复习的内容,而且还要对前段已学的内容进行涉及,使知识相互联系新旧衔接。2.针对性。依据历史高考大纲要求的考点,进行多形式、多角度、多层面的选编。针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易考点进行反复选编习题,使学生能确实掌握。3、层次性。选编的练习题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难易适度,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做。
篇3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03—0092—01
目前,新课改背景下的高考文综历史学科考试对学生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及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学生适应这种要求,在高三历史复习中,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优化教学内容,突出主干知识
在高三历史复习过程中,教师要优化教学内容,突出主干知识,帮助学生构建全面、系统的知识目标,使其切实掌握《考试大纲》规定的知识点,引导学生稳扎稳打,逐步理清每一个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并将教材章节目录烂熟于胸,真正把握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准确记忆相关知识点,切忌模棱两可和死记硬背。
二、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模式
1.大胆取舍复习内容,合理构建复习专题。在高三历史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大胆取舍复习内容,力求活化,要把握主干知识,尤其是能贯通古今中外的知识内容,如,政治民主化、经济全球化、文明传承等,以及易于同政治、地理知识结合在一起命题的内容,如,中国的发展、改革开放、区域集团化等。应当引导学生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史实与概念等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以形成层次分明、脉络清晰的知识网络;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主干知识为切入点,提出相应的问题和要求,帮助学生构建复习专题;“将大化小”,多注意“宽度”,少强调“深度”,“多挖沟”,“少挖井”,加强对史实的分析与归纳。这样能够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大有益处。
2.注重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史学理论和具体的历史知识有机联系起来,使其学会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应当把有关的史学理论知识,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及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历史的思想有机地渗透到历史复习过程中去,注重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使其能够做到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理清不同阶段相关历史内容之间的内在关系,并注意不同文明之间的横向联系。如,古代东西方的政治文明及启蒙运动与儒家思想的比较等。
3.注重提高学生的求“新”能力。历史高考内容源于教材,却不局限于教材。命题专家多是学术界的名流,他们往往把史学界最新的观点和最新的成果渗透于命题中。如,近几年来在史学界广泛流行的生产力范式、近代化范式、整体史范式、全球化范式、文化史范式等新思想、新观点在高考历史试题中都有所体现,且让人耳目一新。而近两年来,研究性试题则以或隐性或显性的方式出现在文综试卷当中,这成为高考文综命题的另一个新亮点。在高三历史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启迪学生的思维,并鼓励他们大胆探究,使其树立开放、纳新的理念。可通过与高考试题的命题角度、命题形式和试题难度基本一致的模拟训练来提高学生的求新能力,使其逐步适应高考文综历史学科考试的要求。其间,要让学生掌握比较分类法、归纳演绎法、逆向思维法、综合分析法、类比推导法等。
篇4
【关键词】文化史 特点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a)-0003-01
1、近三年文化史考题回顾
近三年湖南文科综合高考卷对文化史的考查以选择题为主:10卷考2个选择题,关于心学和近代教育发展的特征,8分;11年4个选择题,考查儒家思想影响、明清时期儒学新变化、苏格拉底的思想、三位科学家成果的相同点12分;2012年考查京剧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宋明理学2个选择题、非选择题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20分。
2、稳中有变的考查
对文化史的考查,湖南文科卷体现了选拔人才功能和中学、高校学习对接的趋势。“三新”材料题更侧重对学生信息提取、知识迁移、史论结合等能力考查。2011卷开始所考知识点是大家熟悉内容,而考查学生历史知识结构的把握使测试的区分度和可信度大大提升。
2.1 相对稳定的考查
其一,重点考查主干知识:2012所考9个“三新”题均可说“题目在书外,答案在书中”,所谓无论材料如何新颖,落脚点还是教材主干知识。因为知识是能力的依托,离开知识,能力是空洞和没有意义的。其二,侧重考查传统思想:近三年所考查9题中,思想史占6个,今年更是12分开放式主观题。这其中,更多考查中国古代主流思想(近三年选择题占一半,分别考查儒家思想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及影响)和近代先进中国人爱国救国思想主张(出现12分的主观题)。其三,反映新课标要求: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规定:让学生扩大掌握历史知识基础上,深入了解历史发展基本线索;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近三年对文化史考查均为“三新试题”,要求学生具有较高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2011年关于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理论的共同之处一题,更是考查对历史知识理解和比较归纳能力,完全是课程标准要求的细化。而近年所考中国近现代文化史知识点都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体现了激励学生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振兴中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其四,考查历史素养:作为人文学科,历史教学终极目的是提高公民人文素养。课程改革后的高考命题也从知识、能力立意,转变为学科价值观立意。近年对文化史考查题虽然没有对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直接考察题,但是考查却无处不在。在教学中最热门的近代化史观,特别为命题人重视。近三年的小论文题,考查的都是近代化问题。与前两年不同,2012年第一次从思想文化史角度、开放式主观题考中国的近代化,这就是全面考查学生对史学理论的掌握、对历史观念的理解及对史学方法的运用。
2.2 稳定中的细微变化
其一,所占比重变大:2010年卷中,文化史只有两个选择题,8分。2011年卷中,题量、分数增加一倍,对学生知识系统把握、学科能力的要求也大大提高;2012年卷中对文化史的考查两个选择题外增加了一个12分“冲击与应对”题,总分达到20分。比重的增加体现文化史的日益受重视。其二,题型呈现新变化:2012年卷除保留原有文字材料题外,增加了图片材料开放型主观题,意在考查图表解读和综合分析运用能力。表中队文化史的考查在知识、能力、历史思维的考查要求都大大提高,这将改变中学历史教学传统的由重政治发展到重经济轻精神文化史的局限。
3、复习新策略
3.1 更新理念为前提
历史学科高考要求学生有很强分析、归纳及综合能力及语言文字能力。二千多年前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的“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古代哲人、当今教育都提醒我们要落实新理念,还课堂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进发思维火花,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以便在高考中取胜、日后生活中受益。
3.2 夯实基础为保障
新课程高考强调“能力立意”,能力以学科知识为基础。在复习中,我们要注重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线索,注重历史阶段基本特征及历史事件和关键细节。在“全、准、新”掌握基础知识同时,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等方法探索历史发展规律,通过对历史事实和概念的判断、推理而形成认识上的升华。
3.3 用材料提升能力
近年试题大量引用“新材料”表述和学生熟悉的表达方式有较大距离,这就提高了试题难度。如2010年第26题,题目考查王安石思想中的唯物主义因素,难度不大。但题干中引用“形者,有生之本”,学生无法准确理解古代哲学中的“形”、“神”所指,很难正确理解题意。
教育家叶圣陶曾言“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面对“三新材料”题为主的考试,我们应尽量采用原始材料进行教学。利用课本资源、收集史书、视频、回忆录、了解历史专著如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刘宗绪《世界近代现代史三十讲》等;利用材料精心设计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比较能力。
篇5
进入第三轮复习后,许多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普遍增加了焦虑感,感觉以往比较清晰的知识点变得模糊不清,对每个星期的综合测试也不能集中精力认真对待,不少学生因此自信心有所削弱,对自己以往的复习方法和计划甚至有所怀疑,在学法和心理上出现比较严重的动摇和思想混乱。认真而慎重地对待学生中的各种学习和心理上的问题并及时地引导,有助于在最后阶段稳定学生心态和巩固学习成果。具体而言,在第三轮复习时,有必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在常规教学上坚持两个回归
即回归教材和回归本质。
1.回归教材由目前的考情决定,也和学情相一致。高考命题的走势主要表现为强调对“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具有的学习能力”即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的测量,“不追求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完整性,不考虑学科内容覆盖率的大小”,考查与“现实问题相联系的基础的、核心的、可再生的学科内容”。高考命题的依托是大纲所列举的考试范围之内的课本知识点,并对知识作一定的再生、延伸和集中,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强调和引导学生根据教材知识要点来思考和回答问题,高度重视并熟练掌握教材中的基础知识结构、结论、史实甚至表述方式,澄清以往感觉模糊的知识点,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应试得分率,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损耗和失分。
2.回归本质由目前的学情决定,符合高考命题要求。本质是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规律和发展趋势的基本属性。对历史事物和历史现象的本质认识既是高考命题的侧重点,又是学生认知结构中的薄弱环节。社会现象的形成过程比较纷繁复杂而具体,把握其演变线索、趋势和规律的关键是从本质特征出发。历史现象的本质(隐性知识)和显著特征(显性知识)往往通过人与人的政治关系或人和自然的关系显现出来,发现和分析历史现象的主要本质特征(理解层面)就意味着掌握完整描述(记忆层面)现象的原则和方法,这是提高效率的基本方法。
目前学生在复习和测试中普遍暴露出学习效率低、应试技巧差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认知方法不合理所带来的。面对庞杂的历史现象,学生应以科学的学习方法来综合对待,在认识历史事物时挖掘其本质规律,借助本质规律对教材知识点进行同类整合、归纳和比较,对文综试题进行具体分析、判断和推理,做到记忆知识点全面,理解知识点准确,运用知识点有效。
二、在巩固环节上坚持三个结合
即能力提升和基础巩固相结合;集体学法指导和具体培优补差相结合;考题创设和考情实际相结合。
1.能力提升是第三轮复习中必要的教学任务,但最后收官阶段不宜盲目和片面追求能力,必须和基础知识的巩固紧密结合在一起。新课标和新大纲为我们在学科能力培养方向上提供了基本依据,应该领会其精神,把握教学的具体深度和层次;知识巩固是能力提升的基本依托和生发点,在知识横向延展和纵深分析中要注意遵循新课标和新大纲的原则。
2.继续加强集体学法指导在第三轮复习中也是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整体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冲刺阶段的成绩提升。不同的个体存在不同的不足和漏洞,因此既要注重整体学法指导,又要对个体区别对待,加强具体的培优补差工作,对低中高三个档次的学生分别进行推、促、提的努力。学法指导侧重于三个方面,即知识规律、学习规律和应用规律的掌握。
3.考题创设与训练是巩固基础、提升能力和检验学法的必要手段。在第三轮的考题创设与训练程序上遵循三个原则:第一是保质,选题组题命题时要体现创新性、前瞻性和针对性,试题风格、思路和内容结合高考信息,贴近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特点。第二是定量,在复习跨度大、基础知识密集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只能安排恰当的训练量,对不同难度区间的高中低档考题则要分配合理,以2∶3∶5为佳,同时注意考查课本的细小环节和角落,以覆盖知识梳理中所未强调的部分。第三是精评。第二轮复习中要注重通过考题评讲,揭示考题特点、命题意图、考查方向等规律,从而提升学生审题能力,增强应试的有效性。
三、高度关注学生心理的变化,时刻给予心理上的帮助,使其建立起健康、稳定的心态
这在第三轮复习中的重要性不亚于知识巩固的一个环节。
重点工作内容包括:教师积极主动地关注学生,注意学生在课堂上和课堂下的思想变动,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发散思维,明确努力方向,简明扼要地指出最后冲刺阶段的方法;对怀疑感增强的学生,则要消除疑惑,澄清其头脑中的问题,使其回到正确道路上。总之,通过不断的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并予以调节,保证在心理上有充分的准备,提升心理承受能力,这对应付即将到来的高考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紧跟老师的节拍。只有跟着老师才能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水平。总复习阶段,老师将知识化整为零,复习一个阶段考核一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相对成绩了解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在群体中的位置。
篇6
历史学科的《考试大纲》开宗明义,明确了历史考试的性质。对考试性质的正确理解,也会使我们遇到的某些困惑迎刃而解。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从上述《考试大纲》规定的高考的考试性质看,它是择优录取下的选拔性考试,也是应当具有较高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的考试。①
“选拔性考试”,测量学上称为常模参照性测验,它是根据考试集体的常模(如平均数、标准差以及相对地位量数等)来解释分数的考试。选拔性考试与水平性考试(目标性考试,测量学上称为标准参照性测验)不同,前者的目的是在学业水平与能力上选拔人才和测试学能倾向,强调区分考生之间的差异;无论考生人数多少、成绩优劣,都根据招生计划,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②因此,《考试大纲》中要求,作为选拔性考试的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就顺理成章了。这四个“度”架构起高考选拔的“量尺”,为实现其区分与选拔功能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其中关于“区分度”与“难度”的规定,值得注意。无论是“必要的区分度”还是“适当的难度”,简单地说,都是要让所有考生在统一的量尺下“排队”,得到一个成绩位置,以便于高等院校按照招生计划,根据专业所需要的文化素质进行选择。从另一个角度说,具有一定区分度和难度的试卷试题也是用来检验不同考生能力的“门槛”,能迈过多高的门槛由考生自己的能力决定。当然也会有部分考生被“挡在”高等院校大门之外。
择优录取中的“优”是指什么?从字面上看,应该包括“考生成绩”,但又不是完全根据成绩来确定选拔结果,还要进行“德、智、体全面衡量”。这里的成绩主要是指正式高考时考生总的卷面成绩,①是“智”的集中体现,也是目前给考生“排队”的主要依据。但是,“德”和“体”也并非仅仅是一种陪衬和摆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益融入社会生活,愈来愈积极地引导着人们的价值取向的情况下,高等院校为表现出较高道德水准的考生特别敞开大门的事例不断出现。同时,对“体”的要求也越来越制度化、规范化。这都说明,就考试与录取的关系而言,卷面成绩固然是很重要的录入参考量尺,但毕竟不是唯一量尺。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它,同时也不能把它绝对化。
在考试内容上,《考试大纲》也做出明确规定。它由两个自然段构成。这些规定中蕴含着丰富信息,读懂其中的内容,至少会使我们的复习备考少走很多弯路。
第一自然段: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的内容,确定历史学科考试内容。
从第一自然段里至少可以得到三个明确的信息点:第一,考试内容确定的依据之一是根据高等院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第二,教育部的两个重要文件,特别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内容划定了考试内容的基本范围;第三,提出了“历史学科”的概念。
第一个信息点传达出的要求非常重要,它说明了高等院校在高考中所占的位置,绝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接收者,而是拥有对高考提出要求的主动参与者。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学科的高考不是简单的对中学历史教学的检查,也不是完全依照对中学历史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来选拔考生,而是有自己的文化素质要求。高校的文化素质要求具体是什么,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可以明确的是,它会更看重专业属性,会在专业上有较高要求。这就提示我们需要思考,完成了高中历史教学任务之后,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复习和备考,是仅仅回归高中教材,还是应该把目标定的高一些,站在高等院校的角度,思考和研究它们“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都有哪些,我们能帮助学生向这个要求靠近多少。一些老师在复习备考时觉得找不准方向,其实方向在《考试大纲》中已经明确了。还有的老师习惯于按照以往的惯例回归教材,围绕着教材做文章,这对于夯实基础、强化知识是必要的,问题是面对高校的文化素质要求,仅有此点是不是足够?
第二个信息点提示了课标在考试中的作用。对大多数老师来说,这似乎已经不是什么新问题,因为课标所规定的三维目标不仅是对教学的要求,也是学科培养的要求,当然也就是选拔性考试所要检查、检验的重要方面。如果有的老师在复习备考时,没有首先想到课标,不是以课标为纲,先把课标的要求吃透,忽略了从课标的高度设计练习,这样的备考多半会事倍功半,收效甚微。既然如此,我们就必须思考以下问题:如何把课标的要求与高考的考试方式、考试要求接轨?说的更直接一点,就是如何把课标的要求尽可能完整、准确地体现在复习备考的练习题中。做过这种尝试的老师都有体会,这件事看似简单,实则不易。不易就不易在,课标的要求很多是抽象的,而试题却都是具体的;既要把抽象的要求用具体的试题体现出来,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控制好难度和区分度。
这里还有一个重要问题需要明确,即“依据……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的内容,确定……”这个“内容”是指什么?如果把它理解成就是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的内容,或者更直接地说就是一系列知识点,这是一回事;而要把它理解为除了知识点以外,还有课标对这些课程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的指定与要求,又是另外一回事了。笔者赞同第二种理解。只有把知识点与培养目标结合起来,考生的能力、素养才能顺理成章地纳入考查范围。知识点考查如果缺失了课程目标和要求,很容易变成考“死知识”,这是历史的倒退,与今天的选拔要求格格不入。在理解考试内容的确定上,我们要把视野放宽,领会《考试大纲》有关考试内容规定的真正含义,不可望文生义,简单化理解。
第三个信息点涉及一个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在备考中都非常重要的概念――历史学科。这个概念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对它的理解和认识现在仍然存在着很多误读。这里强调的是历史学科,而不是“历史”、更不是“历史课程”的考试内容。这三者之间有着毋庸置疑的差别,不是一个含义,也不能相互替代。历史学科既是指某一类的知识范围,同时也是指一种特有的知识体系。这种知识体系包括了对历史内容的分类与排列,对历史过程的概括与解释,对历史规律的提炼与把握。它使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不再是杂乱、零散的堆积,而是相互联结,形成有机的整体。在这个体系中,每一个历史事件,或者说历史元素,一方面确定了自己的位置,这就使它可以按照一定的逻辑与别的历史元素发生关联;另一方面,这种关联又赋予历史元素一种解释和被解释的功能――它可以用作例证去说明某种历史现象,也可以被其他历史元素证明它存在的历史逻辑、历史价值和历史意义。可以这样说,只有在历史学科之内,零散的、孤立的历史元素才能成为“活的”,也因此才具有意义。由此可见,“确定历史学科考试内容”中的“内容”,不是随意的、零散的、孤立的内容,而一定是能够反映、代表学科体系的内容。
上述三方面归结到一点,实际上就是高考历史试题总体立意的依据所在。作为国家级考试的一部分,历史考试总体立意应该是基于中学历史教育水平又高于中学教育水平。基于中学教育主要体现在肯定了课标在高考中的地位作用,高于中学教育水平体现在“高校的文化素质要求”和“历史学科”体系上。这几年,一些试卷整体上难如人意,与由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命制的全国卷差距明显,除了命题技术的差距外,可能还与整体立意上没有达到高考所应该具有的高度,试卷的整体水平难以跳出平时教学和测试模式的窠臼,有着很大关系。
如果说第一自然段明确了命制试卷试题的总体立意,第二自然段说的就是整体要求。或者换个角度看,就是高考考试要考查的几个重要方面:
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历史学科的要求上,高考考查首先当然不能忽视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历史学科尤为注重史料与史实,可以说这是历史学科的生命之源和立足之本。无论是专门的历史研究,还是初级的历史学习,基本史实的掌握都至关重要,而基本的历史知识,应该是基本史实的概括性、抽象性和通俗性的描述。历史学科在高考中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与中学历史教学的知识传授相对应,这项要求不难把握。很多老师或学生,看到“掌握程度”这四个字,很容易理解成识记程度,也就是记忆的牢固程度,背书的熟练程度。是不是想到了,这里还包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运用程度以及挖掘程度。任何历史知识,它既是一个知识点,同时也是一个知识体系或系统中的一环,除了本身知识含义外,它还可以挖掘出很多与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可以折射、说明、印证……其他知识。对一个“知识点”你是“平面”掌握,还是“立体”掌握,结果大不相同,反映的是程度上的差别。现在的历史试题,对知识点的“平面”考查已经越来越少,而是趋向于考查知识点的运用和活用。
“考查学科素养”的规定尤为值得重视。“学科素养”的提法,可以说超越了现行高中历史课标的要求。课标只是提出培养“人文素养”,而这里的“学科素养”指向更加具体。历史学科的学科素养即历史素养是什么?怎么在考试中体现出来?应该怎么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面对《考试大纲》的要求,我们不能无视这些问题了。有研究者把“历史素养”定义和解释为:“具体到历史学科,它所呈现的历史素养,是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其所表现出来的,是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富有个性的心理品质。”①尽管这样的定义还不尽如人意,至少它指出了历史素养的两个特质:综合性和心理品质。历史素养表现的是历史学科知识、能力、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综合水平,是在处理问题中表现出的心理活动。也正是由于它是某方面的心理品质和心理活动,所以才可以借助特别设计的试卷试题,让学生通过作答留下心理活动的印迹,展现其心理品质。明白了这个要求,在教学和复习备考中,就要从关注个别试题考查内容、与教材的关系、超不超考试范围等细枝末节,转到关注和引导学生答卷解题时的心理活动上,也就是他们心理活动与历史学科要求的常规心理活动方式,是不是相符,相符的地方怎样保持强化,不相符的地方怎样引导纠正。至于历史素养的考查在高考试题中是怎样呈现的,笔者会在后文中结合历史学科的能力要求用实例说明。
《考试大纲》提出的“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这是对历史素养的重要内容的进一步明确和突出。“科学历史观指导”强调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都是学科素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前者实际上考查的仍然是心理活动,即在答卷解题时,学生是不是“会想”“有思路”“对路子”“头脑清楚”等。这里的“会”“有”“对”“清楚”的标准,就是要符合历史学科常规和基本规范。这就是学科方法的要求了。每一个学科都有本学科的基本方法,在解决本学科问题时,是不是运用这些方法,也能反映出学科素养的程度。需要提醒的是,“符合历史学科的常规和基本规范”的字样,不会出现在试题题干或者试题要求中,它属于一种“默认”式要求,就像长跑比赛,规则中不会列入要求比赛者合理调整呼吸一项。如果教学和复习备考中教师没有予以强调,用各种试题强化学生接受这些常规和按照这些基本规范作答,很可能就会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欲善其事而用错其器的现象。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绝大多数教师早已耳熟能详,不足为奇了,以至于一些教师提出了“问题导向”的教学和复习备考思路,并把教材内容归纳出诸多大大小小的问题,供学生复习和思考。无疑,考试就是考查考生会不会解决问题,每一道试题都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这里强调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既有考查解决“旧”问题的能力――在教材范围内已知问题,也有考查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在笔者看来,后一种问题更为主要。既然是考生没有见过、没有练习过的“新问题”,那么他们只能凭借已有能力去应对了。因此,对这里的“能力”的理解,应该包含两个层次:通过平时培养和训练积累的已有能力,灵活自如地运用已有能力的能力。有的考生,前一种能力不差但后一种能力欠缺,结果成绩不理想;相反,具有一定的前种能力但后种能力更强的考生,可能成绩更为理想。这就是提示我们,应处理好两种能力的兼顾与侧重。
对现行《考试大纲》的理解和解读,还要与当前的教育改革,特别是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的原则和方向联系起来,否则,对《考试大纲》的解读就难免失去现实意义。2010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在健全和完善考试评价制度方面,提出:“深入推进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逐步把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的结果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2011年,有的省首次探索把高中会考成绩和中学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评价体系并作为报考条件,将考生的高中会考成绩、高校综合测试成绩、高考成绩按一定比例合成综合成绩,择优录取。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实行“校长教师轮岗制”,并“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同年,教育部提出了当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有关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任务有:做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及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试点;深化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完善高校招生考试综合评价改革试点;研究提出高考英语科目一年多次考试实施办法等。2014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规定的总体目标是,2014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年全面推进,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在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中就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和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上,都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意见。
篇7
关键词:历史 知识 能力
一、基础年级历史教学概况
现行教学大纲规定:历史教学有三大基本目的,即中学历史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逐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向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教育。可见,中学历史教学是一个集知识教学、思想教育、能力培养于一体的系统过程。然而事实上,目前基础年级的历史教学没有很好地兼顾三大功能。学生忽视知识的全面掌握,淡化了能力的培养。一些学生动口不会总结,动手不能分析,动笔不会叙述,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不能作简要评价,只会识记现成的结论。知识不扎实,方法很机械。
显然,这样的基础无法适应高三的学习。而目前的高考则属于选拔性考试,对学生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基础年级的学习没有打下相当坚实的基础,使两个阶段明显断层,造成基础年级历史教学精力和时间的巨大浪费,而高三学习则特别紧张。笔者认为,造成这种脱节的原因有:
1.能力培养目标缺乏层次要求
目前,初高中历史教学采用一个大纲。它没有对不同年级的教学提出能力的分级培养目标,而只有笼统的要求,教师有纲可依,但无章可循。
2.会考的导向有违大纲的目标
目前的中学历史教学,无法摆脱会考的负面影响。笔者认为,目前会考有两点处理不当。一是能力要求没有体现,且框得过死(如初中会考)。二是高二会考虽有能力要求,但与高考能力要求相比相距甚远。事实上,高三一年的功夫也不可能缩短这段差距,使能力培养一步到位。
3.主、副科观念左右学生思想
在基础年级各阶段,历史科在学生心目中地位不高。由于平时考试没有体现足够的能力要求,一些死记零散知识点的学生照样取得好成绩。于是“历史容易学,此无他,唯背熟尔”的观念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教师的讲解成为徒劳。此外,由于初中三年级和高中一年级连续讲授世界史,没有新鲜感,也淡化了学生的兴趣。毫无疑问,令人担忧的基础年级历史学习现状留给高三年级的是一个“烂摊子”。选修文科的有不少人是在“混科”。让高三这个“承前启后”的阶段忙于“收拾”前一阶段,冲刺后一阶段。负担之重,可以想见。也造成高三教学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阶段教学。
二、基础年级与高三历史教学的阶段衔接
为缩短高三历史教学与高考的距离,扭转两段脱节现象,笔者认为在阶段教学中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毫无疑问,知识体系为能力的载体。无论是历史观点的形成,历史结论的认定还是阶段特点的归纳,都必须依赖丰富的史料,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总结而后得出。怎样才能建立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呢?
首先,摆脱会考的束缚,根据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构筑知识体系。由于会考是属于评估性的考试,而高考是注重能力的选拔性考试。故整个中学阶段的历史教学不能受制于会考这一阶段性目标,要提高起点,瞄准高考组织教学。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以适应能力培养目标与素质教育的需要。
其次,引导学生以线索串联内容要点,形成基本历史知识的“经纬网”。基础年级学生有一个通病,知识点掌握的较零散,在记忆方法上多采用机械记忆,弄不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因而识记效果很差。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讲授新教材之前,先提醒学生看目录,勾勒内容框架。起初让学生了解纲目,教学中联系纲目教学,结束后再用纲目统领教材内容,让学生明白内容的前后联系。
另一方面,提醒学生注意内容的横向联系。在教学中可切取某一历史发展阶段,分析、比较不同区域的发展特点。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北经济发展状况,19世纪上半期中西方政治发展的特点等。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落实到纵横联系的“经纬网”上。
其三,教育学生注意知识的分类和分层。学生头脑中掌握大量的史实后,要进行初步的整理,按方面归类,按级分层。在归类的过程中,体现某一历史发展阶段各个方面的联系(如各阶段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族关系、对外交往)。另外,要告诉学生注意区分哪些属现象,哪些属本质,哪些是表现,哪些是结论。只有这样,才能在答题时,找准关键词,有的放矢。
2.注意能力培养的连贯性
篇8
关键词:新课标高考 备考路径和方法 把握好几个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c)-0078-01
新课程高考历史试题新颖、灵活、涉及面广、难度加大,这就对高中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怎样在高考备考中找到恰当的路径和方法,打造出高考备考高效性和实效性,是指导新课程高考历史教师要面对的关键问题,以下是我在历史高考备考中选用的路径和方法。
1 分析新课程考卷特点,把握授课方向
在新高三上课伊始,就安排原高三历史科组教师,对考过的新课标高考历史科试卷进行归类分析,由专人负责汇总,形成经验在各年级历史科组教师之间交流,再反馈到新高三历史科组,最后结合老高三教师传授的经验和新高三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计划,从而把握高三在新学年的历史科整体授课方向。
2 把握《考试说明》和高中历史教材的关系
高中历史教材版本繁多,形成一纲多本,备考中,教材是基本的教学资源外,高中“历史课标、教学大纲”、《考试说明》也是必备的教学资源。《考试说明》规定了高考的目标、能力要求、知识范围和考查形式,既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高考复习的依据。在备考复习中,融入《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要求,系统、规范、完整把握教材及与教材相关的历史知识,并研究《考试说明》中的例题,才能把握命题特点及解题思路。虽然高考命题高于教材,但教材仍是备考复习的依托,掌握好教材的基本理论、知识、概念等,才能使备考复习收到实效。如在复习人教版必修三第16课“的形成和发展”一课时,要求学生对的内容全面理解,先是掌握旧和的内容,然后掌握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再掌握二者的不同作用及影响。对于的民族、民权、民生主义的深刻内涵和外延,教师要给学生分析到位,以此抓住重点、破解难点。
3 把握必修和选修教材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历史教材必修部分内容提纲挈领,在新课标高考中所占比重却高达85%,需要补充的内容比较多,是教师认真讲,学生重点把握的部分。而选修教材内容详实,是对必修教材的很好补充,但是因为量大,复习时间紧,一般复习有顾不上选修教材的现象,我的做法是在复习必修教材内容时,让学生事先预习与必修教材相关的选修内容,复习时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老师总结,让学生同时把握必修和选修的内容,效果比较明显。
4 把握单元复习和专题复习的关系
新课标,历史学科对知识点的考查难度增强,注重考查对历史学科基础知识相互关系的理解。这种相互关系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纵向的联系,例如因果关系、历史发展线索、基本历史进程等;一种是横向联系,如历史阶段特征、中外联系等。通过纵向和横向联系,可以总结出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和规律。一轮复习是单元复习,以纵向复习为主,主要是夯实基础,把教材中大量的史实根据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加以处理,简化成历史线索,便于理解、记忆,否则疲于应付大量琐碎的知识点的记忆,就谈不上主动性的学习和思考。如在中国古代史复习时,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力争做到“点透、线通、面全”,形成立体动态知识网络结构。然后让学生在掌握思路和方法的前提下自己去整理知识结构,提炼要点重点、构建立体知识网络和概括阶段特征。二轮复习是横向复习,以专题复习为主,不应再注重知识结构的先后次序,应该本着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的思路,去寻找所需要的、有用的方法和技能;本着解决问题的目的,将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组。一是细化成小专题;二是加强对专题中知识的因果关系的分析,而不只是简单的把知识归纳在一起;三是加强横向拓宽,突出空间的延伸。在专题复习时,首先应从讨论问题的思维主线入手,引导学生从全新的、应用的角度进行思考,如从有利于政治、地理学科的结合及有利于综合的思路和途径,形成不同于一轮基础复习的思维方式,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在一轮复习夯实基础的前提下,二轮复习才能拓宽、延伸知识空间,能力才能得到提升。
5 把握教材和教辅资料之间的关系
高三年级教辅资料铺天盖地,我只给学生选三本:一本是比较全面的复习资料;一本是单选优练;一本是历史单科模拟试卷。教辅资料选好对学生能力提高确实有辅助作用,好的教辅资料在归纳知识点、重点知识讲解上确实有独到之处,在知识点选配习题上也很典型,学生通过解一道题,触类旁通,把这部分知识更加准确的把握。但教辅资料只是对教材知识把握起辅助作用,绝不能使教辅资料代替教材,本末倒置。
6 把握教师讲和学生练之间的关系
备考复习中,教师主要是讲存在的问题、疑惑的知识及有针对性的习题;进一步夯实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备考能力和水平。怎样把握好讲和练之间的关系,对备考复习尤为重要。首先,要积极探讨课堂教学新模式,强化课堂教学复习的实效性。在一轮纵向复习夯实基础的前提下,二轮复习重新构建知识体系,横向归类知识,培养学生知识迁移与知识整合能力。就要改变以教师讲为主的单一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复习。改变多讲多练、多讲少练、乱讲乱练,甚至不讲只练的片面的做法,提倡精讲精练。精讲,就是必须要讲得要精讲,讲透彻;精练,就是不会的题反复练,在方法上有所得,能力上有所提高,尤其是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课标高考的要求,在遇到新题、难题时,才能应对自如。其次,要指导学生学会复习,给学生消化理解的时间。复习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注意研究与探讨,让学生抓住核心知识,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主动去练有价值的习题,使老师讲和学生练有机结合,使备考复习收到实效性。
7 把握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
把握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主干基础知识,尤其是政治制度,经济政策、经济活动、文化运动等,使学生掌握教材内容的同时,把握深层次的内涵、实质和外延,建立重点知识结构体系,单元知识结构体系,专题知识结构体系等,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自主整合知识的能力,有目的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逻辑思维具有活跃性、严谨性、整体性。增强学生备考复习高效性。
篇9
试题如下:
(1)依据材料,概括①至⑤各个时期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的历史特征。
(2)比较①至⑤时期两国历史发展的特征,你发现了什么现象?再比较其历史轨迹及变化节奏,你又有哪些发现?在此基础上,你有何进一步的理论认识?
(3)第⑥时期中国和欧洲的历史走向有何不同?试从制度层面分析中国出现这一走向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1)①两者都制订了法律;②两者都实现了国家统一;③两者都进入强盛期;④两者都出现混乱、分裂或危机,但又都走向了统一或中兴;⑤两者都有其他民族大规模迁入,走向分裂。
(2)两者虽然相距遥远,但各个时期历史特征非常相似。两者历史都呈现了政治统一和分散交替而行的轨迹,变化节奏也十分相近。人类历史发展具有共同性。
(3)中国从分裂走向统一,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走向分散。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促进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从试题引言、材料情境、问题设置到总体构成可以看出,本题以全球史观为统领和理论依托,不刻意和拘泥于微观知识点的简单再现与罗列复述,而着力于以宏观比较探究为核心的历史学科能力考查,综合渗透和体现历史学科的基本特性和要求,既体现新课程下历史课程的教育目标、教育理念和教学要求,也体现了新课程高考文科综合下历史学科考试的测试目标要求及学科测试特点,表现出鲜明的学科特色和意蕴。
全球史观是新世纪以来在我国历史学界广泛应用、影响较大的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之一。它既是当代史家从全球视野和宏观历史学的角度考察和研究历史、特别是世界历史的重要方法,也是一种理解过去、思考当下的科学方法,当然也应是历史教师实施中学历史教育的科学而有效的方法。全球史观的主旨和基本特征是:关注的是整个人类,而不是局限于西方人或非西方人,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如同一位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对我们所在的球体进行考察而形成的观点。①尊重世界上所有民族的历史经验,超越每个社会个体而考察更广大地区,乃至全世界的发展背景,强调跨越文明、跨越民族、跨越地区的“社会空间”的历史发展,关注历史进程中不同民族、不同社会的“相对性”“关联性”和“互动性”,核心是关注“人类文明的共性”、统一性,以此“重新理解和认识”人类历史,关注人类历史长时段、大范围的发展趋势和整体性,“既强调局部地区(小地方)的发展乃是与之关联的外部世界(大世界)变迁的结果,又指出局部地区的发展对外部世界的影响”,②等等。本试题的总体立意,比较鲜明地体现了全球史观的这些理念。
试题整体依托于现行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Ⅰ第一、二单元,即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选取当今国内著名史学家的史学著作内容,编辑成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6世纪古代中国与古代罗马(欧洲)相互对应的6个历史时期有关王朝更替、政治变迁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发展状态的表格材料,据此创设宏观纵横对比的历史情境,并按历史时段分层设置富于梯度和逻辑层次的问题,要求考生运用全球史观的理念和方法,主要依据高中历史课程训练、积累的历史学科素养,进行比较探究性的解题。
试题体现了历史时空的大跨越和构架设计的纵横大综合。通过整合相关历史材料,搭建古代中国、古代罗马相互关联的历史情境,以全球史观宏观透视古代中国、古代罗马的历史,考查学生对新材料的解读能力、认知迁移能力,以及对历史事物、历史现象、历史概念的深层理解能力、对历史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从而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宏观纵、横比较探究,试题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人类不同文明的相关性、统一性或共性――这是全球史观的核心,也是本题立意的核心与重点。古代中国与古代罗马东西相距上万里,对应王朝更替沧桑变化上千年,而两大文明的历史发展脉络、趋势竟是如此的相近,这不是用简单的机缘巧合能说通的,而是由人类自身的属性、特质,由人类历史发展变化的共通节律决定的。通过这样的试题和解题过程,可使考生从纷乱繁复的微观知识点中抽身出来,站在历史认知的高点重新审视历史发展,获得新的体验和感悟。
第三小题设计,与前两小题考察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历史发展的相关性、统一性相对,从反向考察和探究两者在公元6世纪后发展的差异性。须知,本题涉及的宏观比较探究,不是一般意义上程式化的“比较”,即既要找出相同,又得找出“相异”,以示辩证唯物主义下看待事物的客观和辨证(其实这常有将辩证法庸俗化的嫌疑)。这里的“差异”比较探究与上述全球史观下强调考察历史事物的相关性、共通性探究的立意不是矛盾的,“差异”属于全球史观下大历史“社会空间”中历史事物的“相对性”探讨,是全球视野下对个性社会“传统”的“透视”,而不是孤立地审视中华文明的“独特”与“个别”,将中华文明与罗马(欧洲)文明截然对立起来。正是在这个全球整体的意义上,也才显现出中国古代文明有别于其他文明的特有属性和魅力。
关于本试题的“理论认知”设计,也体现出全球史观下对本题所涉及历史事物的针对性思考与解读。如前所述,一般意义上的“比较”,须“辩证”“全面”,既有相同,又有不同,半斤八两,以示公允平衡。而本题在全球史观视域下,突出强调和关注的是人类历史宏观发展的相关性、统一性,因而,依据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6世纪中国、罗马的千年历史发展轮廓,得出的是鲜明的共通性、相似性,据此生成的理论,也自然是历史发展的相同性认知。
试题体现的全球史观立意,与现行的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也大体吻合。新课程的设计及教育目标蕴含着、渗透着包括全球史观在内的若干新的历史教育理念。譬如,高中历史新课程目标中,强调“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历史学习(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事),开拓视野”,“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①等;高中历史的专题模块编排,尽管从教学实践层面看存在诸多问题,但其基本意图和初衷也在于体现历史的整体性,其“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思路也在于适应整体理解、认识人类历史的发展脉络和宏观特征,客观对比理解和认识不同区域、不同文明的相关性、统一性的特征和规律的需要。新课程教科书的设计也有相关的体现,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Ⅰ第二单元“古希腊的民主政治”的“学习延伸”中,引述“相处于同一时代而远隔万里”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雅典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关于妇女评价的大致相同的观点,设计两者“为什么会如此相近?你怎样理解?”的探究问题,其基本思路、设计立意,都明确体现出全球史观的意蕴和特征――着意于引领学生站在全球史的视角,宏观眺望中外历史走势,触摸中外伟人相关、相似的思想脉动和智慧的光芒,从中生成对历史的深层感悟与认知。
本试题依托于全球史观的理念立意构思,挂靠于高中历史必修Ⅰ古代政治史的内容背景,直接涉及的历史知识点很少,显然是突出和强调了能力素养的考查,而且考查的层次分明、梯度性强,大体涉及由基本到核心、由低端到高端、由简单到复杂的历史学科综合能力和学科素养。
1.阅读材料获取信息能力,包括准确阅读和理解试题要求的能力考查。试题提供了选摘后比较简明的表格材料,要求考生能够准确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的历史时间、空间,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状态等信息,并能进行横向、纵向的联系比对,获得足够的信息,为接下来的解题做好必要的铺垫和准备。这是解答本题的前提和基础。其别重要而又容易被忽视的是,要求一定要准确阅读和理解试题的“答题要求”。能否正确理解试题的题意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正确思考、解答,成为至关重要的一步。本题中的“答题要求”,包括:其一,试题引言信息,已经给出全球史观的信息与提示,如“二者相距遥远……可做一些比较”,其中“比较”一词,已经明确了本题的基本特征与要求。其二,第(1)题的答题方式至少有两种:一是分别展开,各说各自的“特征”;二是对所得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的相关信息做出比较后,合并概括出共性的特征,并加以说明和阐释。依据对试题引言信息的理解,阅读相应材料,应判知试题要求的是后一种答法。至于答题的层次,要弄明白①至⑤时期为一个考察段,⑥时期为另一个考察段。其三,第(2)题的第一问是在解读第一小题基础上的纵向综合概括;第二问则是对第一问宏观概括的历史发展“曲线”特征的具体描述。只有准确审清这些要求,才能准确严谨地解答相关问题。
2.宏观比较概括(归纳)及历史思维过程、思维方法的考查。这应为本题考查的核心能力目标,具有较强的历史思维能力要求。试题通过呈现相应的情境材料和问题,要求考生经过感悟、提炼、归纳、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建立起信息与问题情境之间的逻辑联系,对古代中国、古代罗马特定历史时期的历史现象、历史特征(以共性为主)进行比较探究。其中突出的要求是,能区分出比较思考的不同向度、不同层次,要求有宽阔的宏观视野,缜密的思维素养,通过比较,考查特定情境下的历史思维品质、逻辑思维水平,包括思维过程的缜密性、思维方法的恰当性,以及抽象、判断等思维素养。第(1)题,是简单的分段横向比较,分别比较归纳五个历史时期的共同特征,是较低层次的思维要求;第(2)题的第一问,是对五个历史时期特征的纵向总体归纳比较,据此得出相应的结论和认识,即“发现1”,这是对第一小题比较的综合,属于深一层次的比较,即五个分段历史事实、历史现象、历史特征的综合“现象”、共性特征;第(2)题的第二问,即“发现2”,是对“发现1”共性特征具体演变“轨迹”的比较,考查对同一历史现象或特征进行不同向度思考的思维水平,看似简单,其实体现了较高的思维能力要求。
3.史学理论认识生成、升华的学科素养考查。试题依托全球史观构思立意,本身就彰显出历史学科的理论性。试题以比较探究为核心的各个问题情境,也都渗透着不同程度的史学理论的意境和要求。而试题第(3)题的第三问,则是专项的“理论认识”考查,涉及的理论认知难度尽管不大,但从认知思维上看,属于本题最高的能力层次要求。该小题涉及的理论,不是一般哲学意义上的“矛盾对立统一”理论的照搬运用,如相同与不同、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这个理论表达,看似是前面几个历史现象或概念的简单重复(如“相近”“相似”“相同”“共同”等),而实际上是对具体历史现象、事实、特征,进行个别的、直观的归纳认知,以及对其进行综合性、整体性、规律性本质与内涵的揭示与升华。就是说,前面的几个“相同”“相似”“相近”等是属于外在的、表象的,而最后的“共同性”则是揭示本质的、升华到理论的。这个理论认识,不属于强记的陈述性的具体历史知识,非靠简单记忆、复述、背诵所能解决,而是一种内涵的历史素养,需要长期历史学习的积淀和养成。
4.符合逻辑的规范表达与阐释能力考查。“规范表达与阐释”是特定学科表述与呈现的基本素质与能力要求,包括运用规范的历史逻辑思维阐述说明特定的历史事物、历史现象,使用特定的历史概念和术语,恰当而准确地叙述历史问题等。本试题没涉及太多具体历史知识的再认陈述,几乎所有问题都需运用概括的语言做简洁的表达,对表达、阐释的规范性要求应该更高些。例如:“两者都实现了国家统一”,“都进入强盛期”,“都有其他民族大规模迁入”,“都呈现了政治统一和分散交替而行的轨迹,变化节奏也十分相近”等。“规范的阐释、表达”应以上述规范、科学的历史思维过程、思维方法等思维素养密切相关。没有规范严谨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规范表达与阐释”就无从谈起。
5.运用知识论证探究问题的能力。调动和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问题、论证问题,印证已有历史结论或者得出新的历史结论和认识,也是历史学科最重要的考查目标之一。这个能力考查主要体现在试题的第(3)题,由第⑥时期的材料,得出第一问中中国再度统一的走向,并运用所学古代政治制度史知识,加以论证说明。
试题各小题考查目标及解题思路:
第(1)小题,主要考查考生从历史材料中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归纳概括历史特征的能力,以及对答题要求的准确理解能力。通过阅读表格中①至⑤时期的材料信息,可分别概括、提炼出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和罗马各自的历史特征,依据对试题要求的理解,对各时期两国的历史现象或特征进行横向比较,概括归纳出两者各个时期的共同特征,如第①时期,“两者都制订了法律”,第②时期,“两者都实现了国家统一”,第③时期,“两者都进入强盛期”等。
第(2)小题,主要考查考生依据历史材料信息及答题要求进行综合比较归纳的能力(包括横向的综合比较归纳和纵向的综合比较归纳)、规范的历史阐释、表达能力,以及透过历史表象,生成理论认识的能力。依据①至⑤时期的材料信息及上一小题所作概括、归纳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历史特征,经过进一步的抽象概括,可“发现”: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虽然相距遥远,但各个时期的历史特征非常相似。依据试题要求,再从纵向梳理描绘5个时期的“历史轨迹及变化节奏”,进一步进行逻辑思考,并以历史语言进行规范表述,可“发现”二者历史“都呈现政治统一和分散交替而行”的轨迹,以及“十分相近的变化节奏”。依据上述理解、思维和抽象概括,调动相关史学理论认知或素养,可得出“人类历史发展具有共同性”的历史理论认识。
第(3)小题,主要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归纳比较历史事物的能力,以及依据所学知识分析论证问题,得出准确结论的能力等。通过比较表格材料第⑥时期中国和欧洲的历史发展状态,可得出中国从分裂再度走向统一,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走向分散的不同走向,调动所学知识,可从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影响的角度,分析得出中国再度实现统一的主要原因。
本试题对当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尤其是现行文理分科下的文科班历史教学,提供了诸多有意义的启示,也引发我们对当下历史教学中存在的某些倾向性问题的思考。
首先,高中历史教学要认真思考和处理好微观知识教学与宏观历史认知的关系。本题教学内容背景是依托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和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但试题除去提供的材料情境与教学内容有所挂靠,考到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及其作用影响之外,几乎没涉及其他具体知识。很可能有教师会提出类似的质疑:“我们费劲讲了那么多东西,但没考到多少,以后我们该怎么教?”这恰恰暴露出当今历史教学存在的一个倾向性问题:相当数量的教师的教学观念仍然相对陈旧,落后于课程改革的步伐,也滞后于高考改革的要求。他们往往以为历史教师的任务就是教知识,就知识讲知识(由单个知识点到所谓知识的线、知识的面,形成知识结构图)。我们当然不是否定知识教学,而是反对狭隘的、单一的、简单的知识教学。过于关注微观知识教学,而轻视甚至忽略了宏观历史、整体历史的把握,教学的着力点就会局限于海量微观知识点,着力于引导学生强化和重复知识细节的熟练识记。本试题绝不是说,课标、教材的具体历史知识不再重要了,可以淡化处理,而是启示我们:应该从整体上认识和处理好微观知识与宏观认知的关系,不能限于对具体知识的机械传授,而应引导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看待历史、思考历史,形成严谨而灵活的历史素养与能力。同时须知,历史知识既包括具体的、微观的、具象的内容,也包括整体的、宏观的、抽象的内容(含特定的历史思维逻辑认知的方法)。考试测评,既可以依托具体知识考查对知识的理解认知、迁移运用,以之论证问题得出结论等能力,也可以宏观依托整体的历史结构框架背景、线索,少涉及或者不涉及具体知识点,考查历史思维、历史方法、历史认识、历史理解、历史阐释等大历史的能力素养,而后者在很大程度上更能体现历史学科的特性,更适合于像高考这样以选拔功能为主的测试要求。笔者以为,历史教师一定要能够以宏观视角审视和理解具体历史知识,又能从具体历史知识提炼生成宏观的历史认识与理解,乃至上升到理论认识。用个俗语比喻,我们今天的历史教学存在“进不去”“出不来”的现象,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做到:“进得去”“出得来”。所谓“出得来”,是说在学习掌握大量具体史实知识的基础上,能有知识之外、之上的宏观思考和整体认知;所谓“进得去”,是说能从宏观认知高度去解读具体的史实知识――含已知的和未知的。就本试题而言,学生苦苦背诵了不少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知识,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法律知识,但就是不能整体认识和理解古代东西方历史发展的大势,不清楚他们存在哪些共通的有价值的东西,更不能认知和解读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态势……拼命记忆的那些可能转瞬即忘的海量知识点,又有何用?
其次,在史观理论的理解、把握和运用上,需矫正某些偏差和错误。史观理论之于中学历史课堂,核心是借用科学的史观理论来引领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审视历史,认识历史,开拓思维,提升思维品质。这里的基本前提是,教师自己必须切实弄懂相关的史观理论,建立起科学准确的史观认知,然后再结合合适的教学内容有选择地运用于学生的课堂。但不无遗憾的是,现在历史课堂上存在教师随便滥用史观理论,甚至错误解读和认识史观理论,或者将史观理论与历史教学内容脱节,造成“两张皮”等偏差和问题。例如,有的教师貌似也在使用全球史观教学,但常常又不自觉的出现与全球史观相悖的教学理念:有意无意地“以国家(民族)为单元”思考历史、认识历史,“过度强调民族或文化的独立性和排他性”,①把历史上各个文化、文明绝对化、对立化起来,尤其是“把中华文明与全人类对立起来,过于强调民族自身的视角,不认为人类存在共识……对周围的国家或更远的民族都怀有敌意”;“把‘东西方’对立起来,陷入‘冷战’思维的陷阱,忽略了多文明共存的史实”。②这显然与全球史观的理念相去甚远,也与今天我们倡导的主流价值观相左。我们的历史教育应该努力“彰显人类共识,追寻属于共识的基础价值,这些价值有很多都植根于各民族的传统之中”。③
第三,高中历史教学,包括高三教学,需要通过改革冲破某些传统“定势”的束缚。由上述问题看出,新课程改革十多年,“转变观念”也喊了十多年,但当下中学历史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仍然是需要更新史学观念、更新教学观念。历史课程与历史教学,仍迫切需要不断迈开步伐,逐步走出僵硬而固执的框架,突破一些守旧的定势,如“思维定势”“学科定势”“教材定势”等,以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和途径。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适度关注史学前沿动向及新成果,补充教材中缺少的材料和观点,纠正教材中过时的和片面的观念,以丰富和充实教学资源,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新情景、新视角。历史教师在课程开发和教学内容整合创设等方面应该有所作为,尤其是高三年级教师。
第四,要不断加强学生的基本史学规范和学科素质的培养。重要的历史知识的教学是必要的,但更应关注思维过程、思维方法的引领指导,加强学生思维品质、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积累和养成历史意识、历史思维、历史方法。还要注意以规范的阐释与表达为代表的历史学科素质的训练和养成,不论是笔头还是口头,都能科学、规范、严谨、准确地独立发表自己的见解。
【作者简介】陈光裕,男,天津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历史教学论、课程论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篇10
一、备课组教学总体目标
本学期历史教学主要是完成必修一第七、八、九专题和必修二经济史的内容,而这学期我们对学生又进行了分科,即学习文科的同学将要面临历史的高考,所以对学生上学期不重视历史科的学习,应该作一些说明和鼓励,我们常说,科教兴国,教育的兴衰维系国家的兴衰!根据现在四川省的高考要求,历史学科在高考中同样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团队精神,既分工又合作,保质保量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为将来的高考打好基础。
二、历史备课组整体教学策略基本要求
1、对备课组的基本要求:全组成员互相关心,互相支持,使我们高一历史组更加优秀;互相交流进一步研讨教材及适合与我们学生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效率。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入手,提高教学质量
2、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设计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整合,使历史学习成为一个不断积累历史知识、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成为一个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一个逐渐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的过程。通过历史学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三、教学进度安排及周课时进度的安排
第1周:;发达的古代农业
第2周:发达的古代农业;
第3周: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古代商业的发展、
第4周:古代的经济政策;讲评练习
第5周: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曲折发展
第6周:近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及讲评练习。
第7周: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
第8周: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第9周:大众传媒的更新、专题总结
第10周:期中复习
第11周:期中考试
第12周: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
高二历史教师工作计划(二)
本学期,按照教学计划规定的任务,我组三位教师认真履行职责,如期完成了教育教学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认真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新的理念在教学工作中坚持业务学习,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历史教学中。除认真组织学习《课程标准解读》外,还经常分析高考、会考方向及教改的趋势,狠抓教材的学习与新观点、新思维、新情景的学习研究,并注意发挥集体协作精神,与政治、地理相关学科老师共同研究高考、会考信息和动向,资源共享,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力量,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加大新型教学方法使用力度,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重视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展。
二、继续规范教学常规,进行有效教学实践的研究1、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备课深入细致。加强集体备课,每一节课在上课前都认真的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哪一个知识点该怎么讲,大概用多长的时间讲,都认真的讨论过。在制定教学目的时,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
2、加强集体备课活动,做到定主讲、定内容、定时间。每周至少一次集体备课时间,每次都是全员参加,全员参与。
3、注重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特点,以问题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 突破难点。
4、坚持听课活动。每周都要组织组内听课活动,听后还要组织讨论,吸取他人之长,以补自己的不足。
5、组织公开课活动。每两周安排的一次组内老师的示范课,听后集体评议,并时常请资深教师指导,以求进步。
6、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把多媒体教学搞得有声有色。
7、进行 “中学历史目标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专项课题研究,并取得了较好成果。论文多篇获奖,并发表在各级刊物上。
8、以学校博客群组作为平台,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和反思。张xx、徐xx两位老师获得市级博客比赛“最佳互动奖”和校级博客评选“十佳博客”。
三、不足:
第一、平时的组题,要做到精选,并且要做到精做,提高单位时间的做题效率,尤其是出现原题时不能做错。前几次考试中,都出现了一定比例的原题,但学生普遍的失分较多。
第二、做题方法对学生传授的不够,同学们不能做到以不变来应万变。
四、下一阶段的工作要具体做好:
第一,让要加强集体备课,要把备课工作做到更细。并且要加强三位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
第二,注意习题的选题与练习,精讲精练。加大作业的批改,从作业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学生的不足。
第三,一定的做好培优补差工作,把学校的指导方针落实到实处。
回顾这一学期的工作,既忙碌,又充实,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反思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发扬优点,改正不足,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成绩。
高二历史教师工作计划(三)
为了更好的完成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使各项工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顺利的进行,根据高二文科班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第一、总体目标
1、侧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高考强调跨学科综合能力要求,体现了历史学科的本质特征,因此我在教学进程中,将有目的的将史、政、地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相结合,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风格。
2、建构历史知识体系,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三历史教学应注重与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我在教学中,将强化和突出历史的阶段特征,将具体历史事件放到这种特征中去考察分析,让学生自己去深化认识,受到教育、得出启示、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3、正确处理全面复习和重点复习的关系
我将采用三段式复习,即基础复习,专题复习和重点复习方法,同时把教学计划作调整,侧重点在后两段上,以增强能力训练的力度,
第二、学生基本情况
本届高二文科共有2个班,共计93人,学生基础相对较弱,学习习惯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第三、主要教学措施
1、努力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更新教育思想,认真研究课标、教材、教法、学法,努力提高教学效度。
2、狠抓学风建设,管理好自己的课堂,加强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高三第一轮复习的要求来进行高二历史教学;真正做到常规教学落到实处。
3、关于考试:按照年级组的统一要求,认真组织好每一次阶段考试,做到精心命题,细心阅卷,认真讲评。
4、关于作业:要求学生按进度及时按质、按量完成好所订同步训练资料,;教师平时加强监督,按时、按要求批改好作业。
5、积极推进集体备课:,群策群力。
6、提倡多种教学手段的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掌握基础知识,养成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材《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中国古代史》。
1、假期补课期间完成《中国古代史》第一至第二章的教学。
2、下学期第1-4周完成文科完成选修I第三章至第四章教学任务。
3、第5-7周文科完成第五章前四节教学任务。
4、第8-9周文科完成第五章后四节教学任务,进行一次模拟测试。
5、第10周复习准备月考。(节假日放假,则据实际情况往后进行调整)
6、第11-13周进行《中国古代史》第六章前四节教学任务。
7、第14-15周进行《中国古代史》第六章后三节教学任务。
8、第14-15周完成《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一章的教学,
9、第16-18完成《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二、三章的教学,进行第二次模拟测试。
10、第19周复习,准备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教师工作计划(四)
一、指导思想:
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以教育法律法规为依据,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教学。
二、教学目的及任务:
1、德育目标: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对历史课程学习,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树立不断完善自我、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和关注民族与人类命运的人生理想。
2、教学目标: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强化,用简洁有效的记忆方法记忆知识点以减轻学生的负担;对历史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纵横联系,形成小专题和规律性的认识;重视对学生的解题方法的指导,主要是通过高考题的练习来完成;重视对学生引导重新解读课本,仔细分析和巩固记忆课本上的内容,把基础知识落实到课本上;体现历史学科与现实问题的有机结合,重视有关人文主义的知识点的挖掘和引导。
3、教学任务:本学期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完成《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历史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的课程教学,让学生学会高中历史的基本学习方法,掌握相关的基本历史知识和基本能力。
4、重新认识、感悟新课程。通过深入学习,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观、人才观、评价观,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和专业素养。
5、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加强科组的常规管理,认真对待。
高二历史教师工作计划(五)
一、指导思想
1、认真贯彻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文科班把教学目标定位于完成历史选修I、III规定的各项教学任务。理科班完成历史必修I、II、III基础会考复习工作,争取在基础会考中取得优秀成绩。
2、历史教学要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指导方针,把教学目标定位于使学生通过对丰富的历史知识的学习,锻炼历史学科能力,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中汲取营养,达到渊博学识、提高自身修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目的。
3、在抓好基本能力培养的同时,也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顺利完成高二历史的学习。
二、教材
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以xx版20xx新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I-III(必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I、III(选修)》为教材,以xx版《高中历史I、III(必修)教师教学用书》《高中历史I、III(选修)教师教学用书》为教参。
三、教学内容
教材按历史必修I-III、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战争与和平》,教师可依据课标要求灵活安排教学内容。
四、教学要求
1、认真研究课标、教材,妥善处理教学内容,正确处理好教师和学生之间教与学的关系。
2、教学中应着重于对教材中提供的原始文献资料的运用等方面,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的能力。
3、提倡多种教学手段的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掌握基础知识,养成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教学安排
第1-4周完成文科完成选修I第七、八、单元教学任务及第五周测试,理科完成必修I复习任务,第三周周六进行第一次模拟测试
第5-7周文科完成第九单元与选修III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任务及第八周测试,理科完成必修II复习任务并在第六周进行第二次模拟测试。
第8-9周文科完成选修III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教学任务及测试。理科复习必修III及进行第三次模拟测试。
第10周复习准备段考。(节假日放假,则据实际情况往后进行调整)
第11-13周讲评段考试卷及文科完成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任务。理科全面复习加强练习,进行第四次模拟测试。
- 上一篇:化学科学与工程
- 下一篇:安全生产回头看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