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范文

时间:2023-08-17 18:14: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

篇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化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与变革的重要力量。信息化是指培殖以计算机为主的网络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社会生产力,使之成为推动社会进程的力量。其具有诸如信息的取得、传递、处理、再生与利用等功能。信息化与智能化工具相结合可谓“如虎添冀”形成为信息化的社会生产力,不同于传统的社会生产力,它不是单独的生产力,而是作为一个具有庞大规模的、自上而下的、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而存在,这即将改变人们的生产、工作、学习、生活、思维方式等,将促使人类社会发生极其深刻的剧变。

会计信息化是信息社会的产物,是未来会计的发展方向。会计信息化是指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计算机、网络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应用等处理,为企业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經济运行提供充足、实时、全方位的信息

会计信息化不仅仅是将计算机、网络、通信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引入会计学科,还包含诸如会计基本理论信息化、会计实务信息化、会计教育信息化、会计管理信息化等更深层的内容。

会计信息化具有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理论、实务工作、企业管理及教育教学诸多方面进行推广的特征;在对于会计数据的采集与处理上具有实时动态性。

二、当前企业会计信息化实务中突出的现象

时下,在企业推进会计信息化进程中,企业内部控制中所存在着的纰漏成为较为突出的问题。其主要表现为:

1.会计信息化内控管理缺乏法律依托,主要表现为企业的会计人员徇私舞弊、违法乱纪,从而背离了社会主义依法治国这一宏观要素。

2.企业内控系统缺乏安全性与保密性,其主要表现为会计信息数据存在着被篡改、增删、伪造、破坏的风险,且即便是信息资料被恶意的篡改,因为不会留下痕迹,也难以及时地发现。现阶段企业会计信息化管理过程中所使用的软件提供了包括取消、反过账、复核、反结账等在内的诸多功能,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会计数据处理工作的灵活性、可变性以及可修改性。相关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较低,对内部控制系统的安全保密规范认识不到位,是造成整个系统的安全性与保密性减弱的直接原因。

3.企业内部风险评估难度加大。风险是企业运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然而在落实了会计信息化内控管理之后,风险评估的范围被加大,如果内控管理层面下的职责分离的执行不到位,信息系统无法完成身份识别,更无法进行权限控制。因为会计信息化系统改变了传统的会计业务流程,信息系统的授权文件或是各种口令取代了传统的签名或者是盖章处理,口令等被不法分子盗取的几率增大,内控管理的安全性难以保障,企业丢失数据、资料泄密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内控的质量、效果都难以尽如人意。

三、成因分析

针对以上的问题,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剖析。

1.缺乏对会计信息化价值的正确认知

在国内,对会计信息化的认知存在时间短和程度浅的实际上问题,很多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化没有概念上的正确理解,也没有对会计信息化价值的正确认知。在一些企业和单位,存在主管人员对会计信息化的意义认识不足,会计人员对于创建会计信息化工作重要性没有全面理解,他们片面地认为会计信息化只是应用计算机,除了提高工作效率以外没有其他的功能,这样的认识显然是缺乏对会计信息化价值的正确认知,这会造成会计信息化的阻碍,并会限制企业的财会与经济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1)企业是否需要实施会计信息化。

企业是否需要实施会计信息化取决于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如果企业规模很小且手工会计能适应企业的发展,那么就无需浪费人力、物力来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随着企业的发展,会计的管理范围越来越大,会计工作越来越精细,在手工管理的状态下,企业主无法实时了解企业的发展状态,企业的分散管理带来诸多不便,此时,就有必要建立会计信息化系统。

(2)分不清主次。

中小企业在这一层选择标准上常常出现以下两个问题:一是重软件轻服务,以为软件本身比服务重要。对于缺乏人才的中小企业来说,服务比软件更加重要。因为一旦售后服务没有了保障,中小企业自身又几乎没有任何人才支撑来维持会计信息化工作的顺利进行,那么会计信息化就难逃失败的命运。由于售后服务不到位导致企业会计信息化失败的案例屡见不鲜。二是重功能轻文档。这里的文档是指用户手册、培训教材、实施指南等。中小企业财务人员极其缺乏计算机知识,要想熟悉操作过程就需要进行多次重复的培训,但供应商的当面指导有次数限制,并且需要付出服务费用,所以完备的文档资料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2.会计信息化软件问题

当前会计信息化市场上出现了众多功能型软件,这些软件在研发时具有不同的出发点,这会出现不同行业会计信息化软件相互之间不相容的实际问题,会影响到会计信息化的实际效果,给会计工作的现代化造成阻碍作用。此外,很多会计信息化软件的功能尚不完善,这会影响到软件的应用,也会给会计信息化的深入发展造成短板效应,不能发挥出会计信息化的各种作用。

(1)选型失误。

许多中小企业在选择软件时,经常出现选型不正确、软件功能不能满足企业业务需求的问题。例如,工业型企业却购买了商业型软件。出现此类问题的原因在于两方面:一是企业的控制高层,二是软件供应商。大多数中小企业主不懂软件,面对形形的软件产品,不知哪个软件能满足自己企业的需求。他们的通常做法是模仿其他企业,尤其是竞争对手。软件供应商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愿客观地评价企业需求,提供正确建议,而只是大力推荐自己的产品。

(2)“二次开发”,缺乏实力保证。

商品软件具有通用性,却不能完全满足各行各业的特色要求,所以往往需要进行二次开发,实现软件与企业需求的结合。中小企业又具有经营多样化、变化快的特点,就更加需要会计软件功能的随时增减来适应企业经营的变化,所以中小企业对软件的“二次开发”有更加强烈的需求。但是,由于资金、人才的缺乏,中小企业的二次开发工作很难进行。软件功能不能适应经营的变化,进而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3)软件升级,难以满足需求。

专门提供软件服务的供应商会经常进行软件升级,修改程序或增添新功能,但供应商所做的改进仍然脱离具体的企业需求,对企业的意义不大。财会软件也不是版本越新越好,需要同时考虑软件的稳定性,也许软件会因为新功能的增加而变得不稳定。企业需要在软件稳定性与功能效益性之间进行权衡。

3.会计数据共享困难

共享数据和信息是会计信息化的根本标志,只有数据和信息的共享才能更有效的发挥会计信息化的优势,这是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共识。而在实际的会计信息化过程中,制造、销售、物流等信息难于与会计数据进行交换,造成了会计信息加工、使用上的困难,进而对会计信息化造成影响,失去了会计信息化的主要作用和价值,也影响了经营、服务和生产。企业在生产、销售、控制和预测的经济活动中,主要表现为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统一。要有效地控制“三流”,單靠财务部门使用软件是不够的,企业各个部门尤其是业务部门必须将其业务信息纳入软件管理的范畴,软件功能将延伸到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各个方面,这样才能实现财务信息和其他业务信息的共享。

四、解决之策

1.完善与加强会计信息化的内部控制

在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中,企业加快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制度。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可以有效减轻由于内部人员道德风险、系统资源风险带来的危害。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安全保密制度、会计信息化岗位责任制度、日常操作管理制度、系统维护制度和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制度等。

(1)做好系统的安全保密控制

由于电子数据高度集中,高度依赖电脑,且受人为操作失误、机器故障、电脑病毒入侵及水灾、火灾等因素影响,数据容易被破坏,因此必须做好会计信息化的安全保密控制,主要控制措施应包括:订立内部操作制度、禁止非电脑操作人员操作财会用电脑、设置操作权限限制、操作人员身份的密码控制、数据存贮和处理相隔离、设置接触与操作的日志控制、机房环境保护、安全供电系统的安装等。另外针对网络黑客和计算机病毒等,企业应增强网络安全防范能力,采用防火墙技术,信息加密存储功能等为会计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持。

(2)建立会计信息岗位责任制、加强授权审批控制、强化内部牵制

企业建立会计信息系统岗位责任制,要明确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范围,切实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要求,工作有检查。会计信息化后的工作岗位可分为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基本会计岗位可包括:会计主管、出纳、会计核算、稽核、会计档案管理等工作岗位。会计信息化岗位包括直接管理、操作、维护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工作岗位。实行会计信息化的单位要根据计算机系统操作、维护和开发的特点,结合本单位的会计工作要求,对会计岗位的划分进行调整和设立必要的会计岗位。设置岗位时应根据职责分离的原则分配岗位,同时加强授权审批控制,强化内部牵制制度,通过人员分工、岗位责任制的建立、权限的划分等形式进行控制,防止错漏、舞弊和越权行为的发生。

(3)加强会计信息化档案的管理

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制度,对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要做好防磁、防火、防潮、防尘、防盗等工作。重要会计档案应准备双份,存放在两个以上不同的地点,最好在两个不同建筑物内,采用磁性介质存贮会计档案,要定期进行检查,定期进行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严格执行安全和保密制度,会计档案不得随意堆放,严防毁损、散失和泄密,各种会计资料包括打印出来的会计资料以及存储会计资料的软盘、硬盘、计算机设备、光盘、微缩胶片等,未经单位领导同意,不得外借和拿出单位,严格会计档案的借阅权限和借阅手续。存放在磁介质上的会计资料借阅归还时,还应该认真检查,防止感染病毒。

所以确保会计档案的安全完整,是加强会计信息化管理的可靠保证,是保证系统内数据信息安全、完整的关键环节,也是会计信息得以充分利用,更好为管理服务的保证。

2.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保措施

为了解决会计信息数据被篡改、增删、伪造、破坏等问题,企业在具体落实的时候,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出发:第一、控制会计信息的输入。严格控制输入数据的正确性,坚持计算机程序控制输入。组织专人对录入数据进行审核、校验;第二、控制数据处理。严格“走”计算机程序,利用计算机自动进行流程控制、数据修改、数据检验、有效性检验等,保证数据处理的质量;第三、控制数据输出。确保数据输出过程由专人负责,及时分析结果,并尽可能早地发现数据错误,避免错误的会计数据给企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3.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

针对一些企业实施会计信息化后,企业管理信息化工作就处于停顿状态,没有及时开展其他业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或者虽然已经开展了部分业务系统的建设工作,但由于缺乏整体的规划,没有用信息化的理念来指导这项工作,导致会计信息化没有成为整个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会导致信息数据在内部外部之间不能共享,信息流通不畅通,既影响了财务管理功能的发挥,又不能满足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因此,企业信息化包含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是企业信息化在会计方面发展的体现,没有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就没有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我们要加快企业信息化速度,实现财务、业务、生产一体化,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有效连接,进一步推进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4.加快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针对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化人才供给现状,要想培养大量的信息化人才,需要从几方面入手,首先,国家从宏观的角度加大会计信息化方面的教育投资,加大会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力度,调动社会各种培训机构的力量,为企业为社会培养大批合格的会计信息化人才;其次,企业应从实际出发,增强企业员工对管理信息化的认识,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高、中级管理人员、IT负责人,会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业务素质,造就一支多门类、多层次、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队伍,建立一支精干的会计信息化管理队伍。

五、总结

综上分析,实现真正的企业信息化,其进程是一条布满着荆棘和困难之路,这不仅仅要求企业内部的领导、管理当局等中高层的重视支持还要企业外部的政府、院校、税务等多部门共同联手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宏微观经济、金融环境。

虽然道路崎岖,但通过社会共同合力必将迎来会计信息化的曙光!

篇2

【关键词】企业 信息化建设 云计算 应用与发展

二十一世纪是网络信息化时代,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和网络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信息化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对于企业来说,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企业往来业务的不断增多,需要处理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传统的手工方式已经难以满足企业经营和管理的需要。企业信息化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在企业经营管理和企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企业信息化建设,并且意识到企业信息化建设对于企业生产力的提高和企业健康发展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1 云计算技术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意义

1.1 现代企业发展对企业信息化的需求

信息化要求企业重视信息的形成、信息运用,企业用信息化的工具整合业务、共享信息构建企业“信息化网络体系”才能使企业在当今信息爆炸,高效率的社会背景下,是企业高效运转,才能综合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管理能力是企业的各种资源通过信息化网络凝聚在一起,共同为企业的高效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的目标凝聚力量。企业信息化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社会迈向信息化进程的重要前提。企业信息化要求企业将大量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电子化处理,从而提高信息的交互与传输效率,并希望藉此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方式和管理效率,从而达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生产力、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利润的根本目的。

1.2 云计算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意义

云数据在云计算平台中通过网络运算,将大量的数据处理打包成数据处理包,并利用网络中的云计算服务器和网络资源对数据包进行处理,并将数据处理结果返回给相应的用户。云计算技术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最大的优势是云计算技术的共享数据处理技术,由于企业信息化技术的特点,云计算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省企业信息化建设中重复建设的浪费,云计算提供以共享为基础的网络构架,提供共享化的网络交流、信息储存的服务和信息应用,共享资源和设施,这种信息化传递的方式正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急需的。例如一个产品研发中心中,利用云计算技术将标准的产品图库和设计式样、图纸等通过云计算技术共享,研发中心的具有相应权限的研发人员能够随时动态共享产品图库和设计式样。同时通过云计算技术可以使研发小组能够通过网络共同完成设计作品,哪怕设计人员分别在上海或广州,都能够及时通过网络交互性极好的云计算技术共同设计。

2 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云计算技术的应用

2.1 云计算技术的可靠性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传统的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模式通常是网络信息技术人员通过建立企业的主服务器,使大家共享主服务器或使用服务器共享和传输数据,企业的数据通常存储在企业的主服务器上。这种主服务器模式存在诸多弊端,例如一旦发生服务器遭受物理破坏,如火灾、洪灾、雷击等事件时,主服务器被破坏,则企业数据将可能无法恢复,甚至永久丢失。此外企业的主服务器可能被不法分子或黑客恶意攻击,导致服务器数据泄露或丢失。同时由于企业所有终端都可能访问主服务器,导致主服务器运行计算压力十分之大,主服务器由于访问量的增多和数据存储越来越大,可能运行越来越慢甚至崩溃。采用云计算技术建立企业信息化系统时,云计算下的企业相关信息都通过网络存储在云服务提供商提供的服务器上,服务器由云服务器提供商专门维护和保养,企业所有人员只要具备相应的权限,都可以随时随地的在云客户端访问云服务器,不需要网络信息技术人员开发和建立数据库。

2.2 云计算技术的安全性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云服务器的安全性能远远高于普通的企业服务器,而且采用云计算技术构建的信息化系统不担心数据丢失,一旦云服务中的数据被侵袭或破坏则自动建立备份,省去了数据丢失的后顾之忧。企业或用户将数据交给云计算服务的提供商,委托云计算服务提供商运行数据时,云计算服务的提供商或运营商对企业或用户的数据的安全性能负全部责任,因此免去了企业数据遭黑客窃取的后顾之忧,而云服务器通过SSL和VPN数据传输和存储,安全性能较高,因此企业不用担心信息化建设的安全问题。

2.3 云计算技术的高效性和共享性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企业采用云服务器建设的云服务,使企业有信息利用需要的员工能够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从云服务器中获取所需数据,提高了信息化的传输效率,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例如采用云计算技术的企业的销售人员,在面对客户的疑问时,可以通过网络随时登陆信息服务器,下载最新的产品目录和产品介绍以及相关信息,使销售过程更具竞争力。传统的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购置服务器、搭建企业网络平台、和购买相应的软件系统,以及支付大量的维护费用,在云计算中,企业可以针对自身需要购买云计算服务,而且无需花费大量的服务器维护费用,节省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开支。

3 云计算在企业应用的效果分析

云计算在企业中应用后,能够很大程度缩减企业在软件方面的投入成本,提升企业网络的安全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企业局域网的规模、用途不尽相同,网络设计的形式也存在较大差异,对于企业来说,应从企业经济能力出发,在设计保证可行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满足企业适应性。

4 结语

总之,“云计算”技术作为解决企业信息化中大量的信息处理和信息沟通、共享的最佳方案,应当受到高度重视。通过“云计算”技术的集成服务处理的应用,企业信息数据的访问与使用更加方便、快捷和高效,企业信息化程度更高。

参考文献

[1] 陈小燕.云计算技术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探究[J].电子制作,2013(17):125-126.

[2] 白h琦.云计算在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发展前景[J].中国证券期货,2013(09):241-242.

[3] 胥玉霞.基于云计算的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J].财会研究,2013(09):147-148.

作者简介

赵杰(1978-),男,山东安丘人,高级工程师,大学本科,主要研究为企业信息化建设。

篇3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伴随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内部管理的需要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它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主要手段与核心内容,在企业内部管理监控系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些年来,我国非常重视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不断内控的相关规范与指导意见,促进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与完善。然而,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应用和发展却增加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潜在风险,为企业内部控制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与挑战。因此,作为企业自身的一种自我监督与自我调整体系,内部控制体系或制度应当随着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不断改进和完善,以确保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能真正适应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要,这也是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与风险防范能力的内在要求。

一、企业信息化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就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内容而言,企业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经营管理的信息化、决策的信息化、生产过程的信息化以及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养等。企业信息化的特点和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管理理念的信息化

当今社会,信息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与创造财富的重要资源,企业对信息资源的拥有量已逐渐成为衡量其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难点不是资金,也不在于技术,而是企业管理思想与理念的更新。因此,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要和先进的管理理念紧密结合起来。

2.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当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手段是计算机网络。企业的管理多是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以及现代信息基础设施来收集和处理信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智能信息工具等技术手段的应用,促进了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组织流程再造以及对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的满足等。

3.组织管理的信息化

组织管理的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企业通过制定完善的信息管理法规与制度,并广泛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可以保证信息传递的高效率。同时,企业通过对先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一方面可以将管理的重心拓展到对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的一体化管理,另一方面使企业管理的范围不再局限于本企业的价值链与供应链,而是延伸到和其他企业的供应链、价值链的竞争。

4.企业决策的信息化

企业决策信息化实现的前提是在企业信息系统以及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保证信息处理与传输的动态化和实时化。从企业决策信息化的角度讲,“拥有信息就等于拥有货币”。企业只有在及时准确地掌握市场信息以及相关的竞争情报的基础上,才能在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促进本企业健康快速地发展。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1.内控环境更加复杂

(1)组织控制的复杂化。在企业信息化进程中,信息时代组织模式逐渐成为当前众多企业进行组织创新和转型的趋势。然而,不容忽视的是,企业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传统组织结构下的高规范性、集权型相比,组织结构的扁平化降低了企业的规范性与集权性,这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弊端:权利和义务的边界模糊,管理责任较难界定;组织结构不稳定,企业管理易失控等。

(2)道德准则控制的复杂化。伴随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企业不断处于躁动不安的变革之中,加之互联网的影响,由此滋生出各种道德观念,现行道德规范和准则的约束力不断下降,使得企业不断加强对管理、决策以及业务流程的控制。然而,网络的匿名性与无形性往往会使人产生犯罪的侥幸心理和行为,如窃取企业重要信息资源以及利用信息系统舞弊等。

2.风险评估的难度加大

企业的风险评估就是分析与辨认对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可能造成不利影响的因素的过程。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原有业务流程大多被彻底改造,信息系统的应用范围与重要性大幅增加,企业的大多活动如战略制定、运营管理以及授权与控制等也越来越依靠于信息系统,这大大增加了企业与信息系统和信息资产相关的风险。而且风险评估的难度和复杂度也在增加,信息化下风险评估除了要评估传统的评估对象以外,还需要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进行评估,而这些工作往往需要具有不同专业背景人员的紧密协作才可以完成。

3.信息访问控制易存在安全隐患

通常来说,信息系统都会对用户访问进行严格的控制,只有当用户或管理者输入正确的用户名与密码后才可以执行相应权限的操作,然而使用者却经常忽略退出控制的操作。此时当系统未设置“限时无操作自动退出或锁屏”时,在刚登录的用户离开后,其他人员仍可以继续访问信息系统,这样安全隐患较大。此外,还有的企业出于省钱或者其他考虑,经常有意或者无意地使用盗版软件,在盗版软件中很可能包含了木马、病毒等,这将会给企业信息系统带来相当大的安全隐患。

4.缺乏适当的监督

利用信息技术能够自动实现一部分监督过程,而且能够做到实时监督,大大提高监督的效果与效率。但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以及组织结构的变化也给监督带来了新的挑战。如基于信息化的矩阵型组织结构难以准确区分权责利以及信息化下内部控制监督经验不足等,都给内部监督带来一定困难。

三、企业信息化进程中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对策

1.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中最为基础的要素,在内部控制中居于最重要的位置,只有在完善的控制环境下才能确保控制制度的贯彻实施。在企业信息化进程中,笔者认为控制环境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加以改进与完善。

(1)重塑企业文化氛围。企业良好的文化氛围能够对员工产生一种无形的约束力,可以减少或避免在组织结构“扁平化”下企业下属部门或单位为追求自身利益而牺牲企业整体利益的行为发生。因此,企业应当建立基于信息化建设的规章制度、道德价值观以及基本信念,以便有效解决企业信息时代组织结构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2)完善企业组织控制结构

为了避免矩阵型组织机构所带来的多头领导和权责不清等问题,企业可考虑采取更为完善和科学的组织结构,如可以采取跨越功能的组织,该组织的生命周期较短,一旦任务完成,团队便可随即解散,并可以根据具体问题随时成立弹性化的组合,规避因专业分工而带来的僵化和协调等问题,同时还能够激发组织成员的责任心与成就感。

(3)制定切实可行的激励政策。企业应当从信息化建设的特点出发,研究与制定切实可行的责任分配和授权制度以及分享与合作的激励制度,以达到充分优化企业控制环境的目的。

2.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

企业信息化下,企业除了要建立传统企业风险管理机制以外,还应当结合企业信息化的特点,建立健全基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风险管理机制:一是要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信息网络系统安全制度与政策;二是要定期对这套制度和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三是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框架下,建立健全企业预算及其责任控制,强化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风险意识。此外,如果有必要,企业可以设立专门的风险评估岗位或部门来专门从事相关风险的识别、规避与控制。

3.加强计算机硬件和信息系统安全的控制

为了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规避系统运行错误等各种不安全隐患,企业应当加强计算机硬件与网络系统安全的控制。具体来说有环境保护、安全控制与接触控制。其中接触控制是指任何未经授权的人员均不得擅自动用信息系统的各种资源,确保企业各项资源的安全性。

4.将企业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督相结合

企业应当将内部控制管理与外部监督相结合,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一方面,企业领导层要将内部控制管理的执行情况列入考核范围,并就执行情况做出相应评价;另一方面,可以委托社会中介结构,对本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以及信息系统进行评审,以便及时发现薄弱环节和安全隐患,从而及时改进和完善。

四、结束语

随着企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加强和改进内控体系是企业在信息化下的必然选择。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或制度应当随着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不断改进和完善,以确保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能真正适应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要,这也是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与风险防范能力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1] 柴国伟.会计信息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1年4期

[2] 翟月春.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内部控制问题研究.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年6期

篇4

一、河南省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对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重视度不够。企业领导层对省政府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措施了解不够,对中小企业的信息化作用、效果的认识存在误区。一种误区是信息化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另一种误区是为信息化而信息化,这些观点都存在片面性,信息化并不是灵丹妙药,而部分企业却把这一切实际希望寄托在信息化建设上,然而信息化只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备条件之一,这种想法是不切实际的。还存在一种现象,就是企业仅仅增加信息化建设的相关硬件设备,企业就此认为企业已经实现信息化,这种不能够真正提高生产经营效率的做法最终只能对自己不利。所以,只有具备信息化观念的企业领导才是企业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关键。只有当企业中的骨干队伍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本领与能力,同时能够真正理解信息为管理服务、为经营服务的管理理念,才能真正发挥企业信息化的实质作用。部分中小企业领导在决策与工作的时候,忽视信息化所带来的方便快捷,人治化的现象比较严重,造成信息化建设不小的阻力。

2.中小企业资金投入欠缺,存在盲目投资的现象。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周期长、投资大的系统工程,不仅要耗费大量人力,而且需要大量资金,又存在一定的风险,建立企业信息系统一般只有大型企业才敢于问津,但是对于河南大多数中小型企业而言,资金储备不足,致使大部分中小型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投入资金不足,使得信息化建设滞后。信息化过程中的高投入与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形成了严重的矛盾,造成了一定的商业风险。另外很多中小企业也不可能一次性对信息化建设投入大量资金,而且在企业资金周转不灵的情况下,用于信息化建设的资金就经常被挪用或被占用。部分企业又存在着盲目投入的问题,在没有评估企业现状,对决策没有进行可行性分析的前提下,盲目地使用高规格的软件,虽耗费大量资金,效果却很一般。

3.中小企业本身局限性,导致人才流失。大多数企业采用外包方式将信息化系统交给外部的管理软件公司去做或购置现成软件,由于开发人员不清楚企业内部的具体情况,不了解企业的具体流程和真实需求,这样就不能提供满足企业实际业务需求的软件产品,造成企业经营成本的增高。与大型企业不同的是,大型企业能够为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小企业由于经营规模小,业务品种单一,很少能像一些大的公司一样建立起自己的IT团队,中小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有限,企业内部很少能够找到既懂得信息技术又懂得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这些复合型人才往往需要更大的空间学习、交流、应用,中小企业本身提供的环境可能留不住这些人才,导致人才的流失。

4.中小企业经营多变,信息化管理不完善。中小企业的经营策略灵活多变,企业投资建设信息化系统的周期又比较长,一般的企业很难自行开发,而且我国中小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属于家族式的管理,存在着管理混乱、制度不健全、业务流程不规范等缺点,这些企业的管理制度、组织结构、管理理念与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先进管理理念不相符,甚至相冲突。还有些中小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没有设立专职领导进行统一规划和成立专门的机构,各个部门自行其事,仅从本部门出发而不考虑其他部门是否已建立起了与本部门相当的技术和能力。这些问题都会影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合理性,从而不利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二、河南省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对策

1.深刻理解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政策,提高信息化意识。要想提高河南省中小企业信息化意识,实施信息化战略和达到既定目标,就必须要求中小企业管理层深刻理解河南省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政策,以及准确及时把握中小企业信息化政策走向,积极响应国家和省政府的信息化的号召,充分利用河南省中小企业的影响力,将信息化推进全省各个行业的发展,形成信息化浪潮,才能有助于推进全省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企业个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仅仅是一个个体,所以提高信息化意识还需要中小企业每一名员工积极学习信息化建设的内涵,参与到企业信息化建设当中来,最终建立企业信息文化。河南省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建立企业信息文化形成行业信息文化体系,不仅能给企业员工带来了新的工作方式、新的思想观念、新的生活形态,而且还能带动整个中小企业群的信息化建设,提高中小企信息化水平,从而为河南省整个企业信息化作铺垫。

2.加大资金投入,合理投资。在企业预算时,财务部应加大信息化建设投资在企业利润分配中的抽出比例,减少不必要的投资,压缩费用,加强资金的周转率,来增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作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毕竟有限,必须要考虑如何做到“少花钱、多办事”。由于中小企业涉及行业广泛、企业内部管理方式以及业务流程多变,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做好可行性的分析,要坚持“好用、够用 、实用”的原则,以免盲目投资,充分利用社会信息科技力量。例如,第三方面的信息平台,协助信息化建设中的IT采购,减少IT采购过程中的风险系数等。中小企业一定要摆脱以硬件设备为主的投资方式,要硬件、软件同时并重,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采用“滚动式”的投资方法,认真分析自身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适宜的实施路线,科学、合理地利用好有限的资金,以免投入不足影响信息化建设。

3.转变观念,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中小企业信息化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技术和管理人才,而企业领导层、决策层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处于主导地位。中小企业一定要转变观念,认识到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中小企业的一场革命,也是带动中小企业创新和升级的突破口,信息技术能大力提升传统产业的创新程度和企业发展水平。从我国国情和国际竞争的要求出发,我国需要一大批信息管理初级人才,同时也迫切需要相当数量的信息管理高级人才。信息化实施是企业的一项重大项目,中小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要在人、财、物等各方面给予全面的支持。企业要通过各种形式、不同程度地使企业全体员工,尤其是主要领导接受相关理论与方法的培训教育,积极参与信息化建设,使新的信息化理念、创新思维与已有的业务相结合,促进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创新和优化。同时,企业可从外部招聘高层次信息管理人才,逐渐设立信息主管和专门的信息部门,由其承担对信息从业人员的培训,强化对信息从业人员的管理和培养,进而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化。

篇5

下午好!首先,我代表市经贸委祝贺**市商务领航企业信息化工程推进会议的召开。

多年来,市委、市政府一向高度重视市内企业的发展,采取多项优惠政策和多种扶持措施帮助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中小企业已经成为**经济充满活力的主体力量。但总体来说,我市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还较落后,亟待发展。

为打破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中的瓶颈,2005年9月22日,省中小企业局与江苏省电信有限公司在宁签署了《江苏省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合作备忘录》,正式启动“全省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启动这一工程,主要是基于三点考虑:

首先,是全球信息化潮流下无法回避的选择。现在,谁也不会否认我们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已经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各个层面。企业作为社会活动的重要主体,自然要积极主动面对这一大趋势。中央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更是明确了目标和路径。其次,信息化推进工程是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多年来,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和发展,中小企业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充满活力的主体力量。但多数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还仅仅停留在电子邮件和信息搜寻的较低层次上,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尚处在酝酿阶段。第三,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时机已经成熟。先进的网络通信技术和it技术飞速发展,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年来,国家启动了“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在全社会形成了良好的氛围。省、市、市等各级领导也十分重视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同时,我们有非常好的战略合作伙伴。**电信一直致力于为我市信息化建设服务,深入开展机制创新,大力发展各类业务,紧密跟踪先进技术,适度超前地进行通信能力建设,并在传统网络的智能化、宽带化、数字化改造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全市中小企业特别是园区企业推出量身定做的信息化解决方案---电信“商务领航”这一新的客户品牌,为中小企业事业腾飞插上了有力的翅膀。

此次召开的全市商务领航企业信息化工程推进会议是由政府、电信等各方联合推动的一项系统工程,以服务中小企业为宗旨。该工程将通过**电信的“商务领航”信息化业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从硬件设备、应用软件到网络通信和信息管理系统等一揽子解决方案,促进全市中小企业对信息化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实现有效益的信息化。

“推进工程”的核心内容是推进“一平台,一中心”的建设,并积极参与全省“百千万工程”。一是由电信为主,建设**“中小企业信息化平台”,为中小企业信息化量身定制,提供“一站式”技术支撑。“一中心”,即由电信为中小企业客户提供7×24小时的信息化建设人工咨询服务。同时参与全省范围内实施的“百家企业信息化样板试点”、“千家企业信息化体验”、“万家企业信息化人才培训”的“百千万工程”,切实推进全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

在具体实施上,市经济贸易委员会以政策引导,搭建平台,营造环境为主。将通过制订加快全市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工作意见,编制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划等方式,加强引导,营造全市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良好环境;搭建中小企业信息网络平台,并对企业信息化的推进工作进行必要的政策扶持。**市电信分公司牵头实施“商务领航”,采用模块管理,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自助建站、网上工作室、网络硬盘、电子传真、网络安全、企业邮箱等诸多服务,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助推企业信息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各单位要认真领会此次会议的精神,必须把“全市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落到实处。在正在讨论中的**市十一五规划中,把推进经济社会信息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06年既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的关键之年,我们必须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有效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工作。

篇6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设计到企业生产经营和业务处理等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要想实现企业信息化在企业发展管理的各个环节的实施,就必须要得到企业管理者、企业员工以及整个企业管理体系的支持。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核心价值的体现,必然会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产生一定的影响。当企业文化的形成发展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一致时,企业文化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就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反之,就会阻碍信息化的建设。同时,企业文化的发展,本来就是企业协调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生产积极性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推动力量,信息化建设作为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式企业文化的支持对象。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则可以有效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手段和途径,帮助企业文化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信息化建设,创新企业文化的发展形式。

2.不同类型的企业文化对信息化建设的支持

2.1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人是企业发展的主体,也是企业文化形成的重要参与者和建设者,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执行者。对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激发和提高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社会发展对人的主体的重视,以人为本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发展,可以有效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重视员工的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帮助企业确立信息化人才培养战略,增强企业员工的信息化观念和信息化业务处理水平。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同时还是企业提高员工对信息化建设的认同和具体信息化实施战略的执行力度的重要支撑力量,可以帮助企业减少信息化建设的阻碍力量,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效率。

2.2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各项业务的开展都是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产品的销售、服务业务的开展、售后反馈和服务等,都是企业针对客户的具体业务的展开。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的形成,可以提高企业的服务水平和生产水平,帮助企业品牌战略的实施,形成企业良好的口碑和信誉,实现和客户之间的长期稳定合作,保障企业稳定的销售渠道。这种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可以促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重视对客户信息的整理和对客户分布、客户需求、客户满意度等各项企业发展影响因素的信息化处理,从而提高企业的服务水平,帮助企业与客户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对生产经营中的问题进行及时调整。

2.3快速响应的柔性文化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由于社会发展的形式多样,信息量巨大,市场竞争中的影响因素增多,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很容易遇到一些突况,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灵活性、柔性文化建设就成为企业加强应急反应能力和提高企业柔性化管理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企业快速响应的柔性文化建设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社会的发展和企业的竞争事实上也是信息化的竞争,在面对突况和变化因素时,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可以帮助企业对变化信息进行尽可能多的搜集和整理,基于对信息的掌握,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企业文化对信息化建设的推动策略

3.1用信息化来体现先进的企业文化和管理体制

信息化建设应该符合企业文化的特点,不能脱离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念而独立发展,这样会引起企业信息化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之间的冲突,造成企业发展的失调。同时,为了保障企业文化的合理建构和信息化建设的有效发展,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信息化建设与企业文化和管理体制的磨合和发展方式的不断调整,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和企业文化、管理体制的有效统一,帮助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朝着正确的发展方向。

3.2发挥管理层面在信息化进程中的推动作用

企业文化的发展和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长期发展战略和经营管理策略的实施,这根企业管理层的决策是密不可分的。信息化建设中,管理层要把信息化的重要性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制定科学的信息化建设步骤,给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指明发展的方向和建设目标。

4.结语

篇7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园区管委会祝贺**市商务领航企业信息化工程推进会议的召开。

信息技术是当代生产力的代表,是覆盖面最广、渗透性最强、倍增效应最大的技术,是新技术革命的“领头羊”。积极引导和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是顺应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和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迫切要求,也是实现产业升级、企业技术进步和推动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途径。

“商务领航”是中国电信面向所有企业客户推出的客户品牌,企业不需要购买软件系统、不需要服务器、也不需要维护费用,仅仅需要按月支付很少的系统租用费,由电信提供专业、高效、长期稳健的各种信息化系统的运营服务、免费、及时、专业的信息化系统升级服务使得企业可以随时享用业界最新的系统。

“园区通”则是**电信依托中国电信企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将众多it软、硬件产品与电信的基础通信业务和增值业务相)融合,为园区企业搭建了一个专业的、安全可靠的、高效的电信级网络和服务平台,能够更好地解决园区企业信息化应用需求,有效控制企业管理成本,加速企业信息化进程。

通过此次推进会议,园区企业将轻而易举跻身信息化企业的行列,更重要的是通过实施信息化,企业可加强内部管理、降低运作成本、加强产品宣传、扩大销路。本人在这里谈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信息化是园区企业发展的又一次新机遇。我们应充分认识园区企业信息化的作用,全力实施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以实施“园区通”工程为重点,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园区企业生产自动化、管理方式系统化、信息管理网络化、商务运营电子化。

(二)实施园区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需要园区企业的通力配合。园区管理委员会要加快建立和完善促进园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政策,联合各方力量,建立园区企业信息化的公共支撑配套体系。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开展信息化知识宣传、培训和推广。特别要加大园区企业信息化知识的普及力度。

(三)扎实工作,扎实推进园区企业信息化建设。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出台“推进全市园区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意见”。开展园区企业信息化现状及需求调研,了解园区企业信息化现状,在此基础上,出台推进全省园区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二是抓好园区企业信息化示范企业。确定信息化样板示范企业,组织示范企业应用信息化产品,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三是启动信息化人才培训工程。分层次开展培训,培育一大批园区企业信息化专门人才。

篇8

一、构建煤炭企业信息化标准的必要性

第一,能够节约企业成本。

信息化标准体系中涵盖有三大应用系统以及很多业务模块,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构建与实施相应的标准,可以解决原有信息系统中的各类问题,提升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效率,很大程度上节约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煤炭企业构建信息化标准体系,可将企业日常经营中形成的相关数据信息有效地集成在一起,实现办公效率提高的同时大幅度降低了实际的办公成本;因为信息化标准所具备的规范作用,在进行新系统开发的初、后期阶段则无需实施较大的变动与更改,如此一来,尽可能实现开发新系统所需时间与人力的节约,降低企业相关费用成本。

第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增加。

在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化标准能够提供一定的服务支持,保障企业信息化系统业务协同、系统互通、信息安全、信息共享等等内容的顺利实现,夯实企业运营基础,促进企业经济消息获得迅猛提升。

所以,大力推动构建煤炭企业信息化标准,是保障企业信息化工作高质高效、高水平实施的关键基础,十分必要。

二、构建煤炭企业信息化标准的相关思路

一般来说,煤炭企业的信息化标准指的是建设企业信息化的进程当中,针对设计系统流程以及开发、信息代码、信息分类、数据接口等等内容,制定颁布实施一系列具体标准,确保整个企业信息系统的统一化、协调化,力求实现企业信息化构建与执行获得最大效益。

第一,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具体内容。

煤炭企业信息化标准的内容涵盖有管理流程及专业实务处理标准、数据元与元数据标准、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规范数据库的建立、报表格式与系统界面规范以及应用系统设计与实施规范等方面。

管理信息化:通过建立本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MIS)、办公自动化系统(0A)、决策支持系统(DSS)、专家系统(ES)等和Intranet,提高信息资源的获取,利用效能,增强企业的市场快速反应能力。

构建高度集成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构建Intemet/Extranet平台,为实现信息资源利用的自动化和电子商务奠定基础。

实现员工信息化水平的优化提升:搞好职工的职业技术培训,提高职T 的计算机应用技能,通过科普宣传,开展全员信息化教育,提高信息化意识。

第二,构建信息化标准体系所需遵循的原则。

系统性:煤炭企业构建的信息化标准体系需具备分明的层次与清晰的结构,形成各个层次以及类别标准相互间均可实现促进补充的有机整体。

完整性:针对现代企业的信息化标准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具体趋向进行准确了解与把握,在构建企业信息化标准的进程中保障体系的全面完整性。

突出要点:在将信息系统工程充分结合起来的基础上,把建设企业信息化中重点关注的信息安全以及信息资源、电子政务、网络基础设施、电子商务等等标准作为主要突破口,实施标准体系构建,力求实现点面结合,共同推进建设积极发展。

维护动态化:近年来,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其需求量不断增加与变化,为了顺应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际要求,需从动态化的角度出发,不断完善、更新与维护煤炭企业信息化标准。

第三,煤炭企业信息化标准框架。

框架图

在充分结合煤炭企业信息化标相关内容以及概念的基础上,制定出以上企业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

第四,规划煤炭企业信息化标准构建。

煤炭企业信息化标准构建的五个阶段:

调研阶段

理论分析阶段

标准及规范的制定

整合方案的设计

审查培训阶段

不难发现,煤炭企业制定、推广以及实施信息化标准可谓是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阶段,是不可以急于求成的,需注重过程发展,细化构建标准体系。针对煤炭企业信息化标准体系构建开展规划的时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实施。第一个方面,将总体建设目标明确下来,细化执行、分布实施,在各大煤炭企业中积极推广所制定出来的各项信息化标准;第二个方面,实现煤炭企业信息化标准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将安全,在充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以及相应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加快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完善步伐;参考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努力推动各项信息化标准的健全与完善。

篇9

关键词:中小企业 信息化 问题与对策

1、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概况

中小企业规模小,经营决策权集中,与大企业相比具有更大的弹性与灵活性,从而能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做出迅速反应。但是,在获取信息方面就稍显能力不足了。大企业可以通过咨询公司或市场调查获取信息,并利用拥有的信息网络对其进行挖掘与整合分析,从而制定出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决策。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资金实力有限,很难通过咨询公司或市场调查获取信息,如果再没有信息化的管理,即使得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也难以将其整合起来作为企业决策的参考依据,影响企业的发展。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信息化对中小企业更加重要。企业利用计算机辅助生产管理主要有这样几个层次:最底层的是单机商务的应用,即计算机日常生产操作来处理文件使用的报表,编制和收集数据,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较高层次则是简单局域网的应用局域网中的应用,实现办公区文件共享传递;最高层次是企业个性化应用并有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企业通过信息软件实现ERP管理,建立基于信息网络订单管理,物流管理、网络营销和客户关系管理等。因此,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内部环境存在的问题

2.1.1、认识不足,存在误区。

企业信息化是企业提高运作效率、改善服务水平和降低运营成本的重要手段,是运用信息化技术对企业的研发、制造、服务和销售等进行全面、系统和科学的管理。我国目前虽然有些中小企业探索并展开了信息化建设,但他们在认识上还存在着误区:认为拥有一台电脑、拥有一个企业网站、购买一个财务管理软件就算实现信息化了。对于什么是企业信息化、如何实施信息化建设缺乏透彻的认知。没有认识到信息化涉及企业的业务与管理流程、管理制度、组织结构等一系列问题,而不仅是资金的投入与技术的引进这么简单。

2.1.2、企业投入不足,信息化人才缺乏。

实施有效的信息化建设, 中小型企业既要引进和留住信息技术人才,还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现阶段,因为中小企业自身规模比较小 ,普遍遇到的困难就是资金短缺,融资渠道少,而且融资难度大。另外,认识上存在的误区导致很多中小企业偏向于硬件的投资,甚至占到整个信息化投资的75% 以上,而配套软件投入却相对落后。信息化人才缺乏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既善于信息技术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人才。

2.2、外部环境存在的问题

2.2.1、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欠缺科学引导。

政府对于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支持不够,引导不足,主要体现在下面两个方面:首先,大型企业是眼前各级政府信息化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的着重资助对象,而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缺少关注;其次,政府部门自身在信息化过程中没有带好头,如税务局、工商局的信息化程度不够,使得企业每个月交报表等,还要到税务局排很长时间的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

2.2.2、服务有限,环境较差。

我国软件产业发展与国外相比较为落后。市场上很多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都是由外国一些大型软件公司提供的,例如德国美国甲骨文公司、SAP等。然而这些方案费用相当高昂,中小企业无力购买。虽然有不少国内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所谓的量身定制的管理软件产品,价格也便宜,但这些软件还不能很好满足中小企业的实质需求,售后服务也没有跟上。再此之外,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有特长的咨询公司很少,对信息化建设的指导不够,导致无法保证项目质量。电子支付、社会信用体系、信息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使企业认为现在开展信息化的时机还不够成熟。

3、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对策

3.1、政府及社会方面

中小企业信息化尚处于启蒙状态,需要全方位多方面的积极配合和正确引导。媒体要扮演积极宣传和推进者的角色。政府要扮演企业信息化的政策引导者角色,同时,要充分发挥第三方资源与平台作用。企业如果从搭建网络平台、运行服务器群、带出一支队伍开始,确实需要相当大的投入。但实际事实上,他们也可以把这些业务外包出去,企业只需要关注核心的业务流程就可以了。这种利用第三方平台建立供应管理系统,往往可达到高效率、低成本、动态化的目标,非常值得中小企业借鉴应用。

3.2、企业方面

企业信息化规划,又称为企业IT规划,它是在企业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分析企业管理现状,优化业务流程,对企业信息化建设提出目标,制定企业信息化系统框架、确定信息系统各部分的逻辑关系,全面系统地指导信息化建设进程,予以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准备工作中,需要通过对企业现状、以后发展的研究 ,制定出包括技术路线、软件商、企业信息网络的选择、实施与咨询团队的选择、信息化实现步骤等一系列完整的规划。

4、结论

近几年,我国政府加强了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引导和推动,索然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信息化发展水平角度来看,依然还不够。政府要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加快中小企业信息服务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工作,调动和鼓励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中小企业也应正确认识信息化,重视信息人才,做好规划,共同推动信息化工程。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Oracle数据库 企业信息化 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1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10-107-02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大型跨国公司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信息化建设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了我国企的瓶颈,在进一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方面显得捉襟见肘,因此,加强对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讨论对我国发展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信息化建设实施的好坏关系着企业的发展和核心竞争力。我国的企业信息化管理起步较晚,并且在技术、人才方面与西方先进国家相比也存在着诸多不足,有一步完善。在众多的数据库类型中,以甲骨文公司研发的产品Oracle应用最为广泛,同时该公司也是以作为公司的核心产品,因此,其在技术层面上具有一定的优势。Oracle数据库可以为用户提供较为完善、开放的信息管理平台,同时其对于信息的安全性管理也有着一定的策略。因此,将Oracle数据库应用信息化建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加快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2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定义及其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定义

Oracle数据库指的是美国甲骨文公司研发的一种典型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其在服务器/客户端有着十分广泛的同时也是迄今为止应用最为广泛的数据库系统。这主要是得意于Oracle数据库较为完备的功能体系,同acle数据库还是一个较为完备的关系数据库,具有典型的分布式数据库的特点,因此,Oracle数据库可以处理分布式问题。与此同时,Oracle数据库还具备有效的信息互通性,即假如用户经过了Oracle数据库培训后,其日后可以在其他任何计算机上对Oracle数据库进行熟练的操作,不需要重新进行学习。

企业的信息化主要是指企业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为了获取更高的企业经济效益,使得企业获得更加长远的所采取的信息化资源管理的模式,其典型的特点是可以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的及时、有效的共享和交流。企业而言,可以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理解为企业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方式将传统的企业管理环节进,同时对企业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和的过程,同时对企业的各个生产、管理、销售环节的信息进行整合与为企业领导层做出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的终极目标是要达到企业的所有流程网同时管理人员通过网络对企业的运行信息做出评判,以更好的确定企业的发展方面。

企业信息化管理有着若干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信息化可的提高企业内部的沟通和交流的效率,进一步促进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高企员工的合作意识,加强对于企业凝聚力和企业文化的建设;(2)企业的信息化可以改变企业信息交流不畅,为企业提供一个全新的信息交流的平台;(3)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企业的办公效率,缩短文件处理和时间,同时提高文件传送的准确性和及时性;(4)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为企业降低日常开支作出一定的降低企业运行环节各个部门设备的重复率,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2.2 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企业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然而随着国家和企业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在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也已经取多成就,例如已经成功引进了Oracle、SQL等数据库系统,信息化人才储备和资金投入方面也都有了很大。然而,在我国的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同时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的理人员对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是影响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原因,其显著的表现是在息化建设中积极程度不高,主动性不强等,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造成了很大的阻碍;(2)人才资源和资金不足是限制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方面。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的IT行业起步较晚,同时对于Oracle等据库的引入时间也较短,因此缺乏专业人才培养的时间,国内软件行业发展的相对落后也使得这一局面霜;(3)传统粗狂管理思想影响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由于我国许多年来一直都是依赖传统的方式对企业进,缺乏现代化企业管理的思维,对于计算机和信息化管理平台也缺乏一定的驾驭能力,导致了我国的企化建设事倍功半。

3 Oracle数据库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3.1 企业数据库及其设计

随着现代化企业进一步发展,其管理的复杂程度也在迅速提高,对于企业管理过程中需要处理的数据也在快速因此,加强对于企业数据库的设计和规划对于企业信息化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常情况下,企业库系统是按照企业对于数据的保存和管理的方案进行设计的,其主要涉及到的是用户所关注的、存在一性的数据信息。在企业数据库的设计过程中,主要需要进行考虑的内容包括企业数据库的内模式、外模概念模式的设计,其流程可以简单的概括为数据库需求分析、模型设计、逻辑设计、物理层设计以及最据库实施阶段。其中需求分析主要是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以更好的确定用户所需要的数据库类型,为下一步的数据库设计奠定基础。而逻辑结构设计则主要指的是将概念设计的抽象化模型变为S。物理层的设计主要是对企业数据信息的格式、存储等进行设计,并且对所设计的数据库进行试运行,以好的检验所设计数据库的实用性。

3.2 Oracle数据库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Oracle数据库具有十分完备和强大的功能结构体系,同时可以为用户提供较多的应用环境进行选择,同时其在息化建设中具有较好的可移植性,能够有效的降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本;而且,Oracle数据库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不同的应用环境所带来的问题,其对于计算机硬件系统的要求较低,能够满足大部分市面机的使用,因此可以进一步减少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Oracle数据库的另外一个显著的特点就好的安全保密设计,对于企业的数据信息能够尽最大可能的进行安全存储,以防止由于企业内部数据泄致企业利益受到影响,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Oracle数据库更加适宜应用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与cle数据库应用同样较为广泛的一种数据库是SQL数据库,与其相比,Oracle数据库采用的是并行化处理的策后者则是采用虚拟服务器进行处理的策略;在实际的数据查询方面,Oracle数据库采用的是逐步分解的这样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数据查询的效率,因此,在信息处理的速度方面Oracle数据库要由于SQL数据库;racle数据库可以在对称CPU上进行并行化处理,而后者只能依靠增加服务器的数量来提高数据处理的速度,在资金方面Oracle数据库也要由于SQL数据库。

4 结束语

Oracle数据库的应用对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地意义,对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降低企业运行成本著的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