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化学导论范文

时间:2023-08-17 18:14: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程化学导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程化学导论

篇1

大学的物质文化一般是指学校的物质文化载体,通常体现在学校的硬件设施上。例如,校园建筑(教学楼、门面、学生宿舍、道路及食堂等)、校园文化设施(主要指俱乐部、体育场、图书馆、展览室、音乐厅、学生活动中心以及相关的设备器材等)和校园美化物态(指草坪、花坛、雕塑、纪念碑、假山及亭台等)等。原本的客观物体就是一种状态,没有情感和生命,但是通过建设者们的努力,把这些生冷的建筑,进行精心设计和创造后变得适应学生成长的需要,校园建筑和生态环境巧妙融合使整个大学校园环境也变得活起来,更加有朝气。大学物质文化不仅可以作为环境育人的元素对大学生产生影响,而且其本身也具有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的明显印记。许多表现为物质形态的文化符号,其实都是大学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的“物化”,如校园雕塑、人文景观、艺术馆、博物馆、校园规划等。大学生思想活跃,可塑性强,他们总是习惯于用自己接触到的事物来评价全部的周围环境,常以所接触的人为榜样进行模仿。大学生绝大多数时间要在校园内学习、生活,在校期间,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德育影响是明显的。校园物质文化蕴含着学校所倡导的价值、理想,积淀着一个学校的历史与传统,是学校道德认识的重要素材。“学生身临其境体验和感受这种物质实体文化氛围,通过对它的解读与领悟,学会与他人、社会、历史、文化的交流与对话,把物质环境中隐含的客体精神转化为自己的主体精神和自我感受,由自然的人过渡到文化的人,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自己的‘文化化’的过程”。

2.大学精神文化的道德养成功能

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灵魂,是一所大学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和源泉,体现了大学人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的追求,反映着一所大学的整体精神风貌。大学精神文化对道德具有隐性导向功能。大学精神引导大学生们的思想和行为朝着符合学校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这种观念形态的东西不具有强制性,却能使学生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与认同,进而形成一种自觉的、内在的驱动力和强大的感召力,使他们去主动地完善自己,适应并改造社会。大学精神文化对个性的影响力和约束力具有持久性的特点。大学精神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的隐性导向功能,主要融合在学校各种优秀的报刊所倡导的理念、校园物质条件到精神活动所营造的文化氛围、学校各种制度以及领导工作方式中,给每个校园人心理上以一定的暗示,使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认可学校所倡导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大学精神文化对道德具有激励和凝聚功能。大学精神文化本身具有—种“内驱力”,能对大学师生产生激励作用。大学精神文化使一所大学成为一个共同体,成为一个由理想、价值、荣誉等凝聚起来的教育机构,作为人类精神家园,使人形成一种比较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3.大学制度文化的道德养成功能

概括地说,大学制度文化是高校所制定的各种大学规章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制度文化反映大学与社会、大学与政府、大学内部机构各要素的相互关系,是促进大学物质环境文化和精神文化协调发展并将其转化为高效有序行动的保证。从大学本身来说,大学制度对大学生道德养成的规制作用更为明显,而“文化化”的制度或者说制度文化,对学生道德养成的功能作用同样明显。首先,表现在规范和约束功能层面。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思想方式、伦理道德、技术能力、行为规范和知识水平都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并且是环境的产物。学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集体理念,离不开一定的组织和制度的调控,制度是学生最好的导师,良好的人文环境必须要依靠制度文化来保驾护航。制度文化隐藏在学校的仪式、教育观念、学校管理结构、教育目标乃至心理氛围中。科学合理的制度一旦形成,就具有权威性,就会成为集体价值理念,师生员工就要自主地接受它,并认识到这种校园物质文化的价值、功能,防止人为破坏。制度文化具有组织性和规范性。例如,教学制度、培养目标、校规、校纪等都是师生应严格遵守执行的。制度文化是大学教育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其次,表现在积淀功能层面。大学治理从表现上看是制度本身,但其本质却是大学制度的“灵魂”即大学制度的文化属性。大学制度区别于一般的社会组织制度,区别于政治、经济乃至一般的文化制度,它是一种文化的积淀,体现着大学之所以为大学的精髓。

4.大学活动文化与行为文化的道德养成功能

目前,校园文化建设已经成为高校关注的热点。大学活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血液,是指大学通过各种活动倡导及表现的大学文化价值及行为方式,是校园文化动态的外在表现。它能展示学校的风貌。学校举办的各类富有教育意义和文化内涵的活动,如文艺晚会、辩论赛、学术活动、艺术节、社会实践活动等都能反映出学校师生的精神状态。校园文化活动潜移默化地在思想道德、政治观念、心理素质、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对大学生产生影响。大学活动文化对大学生道德的养成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首先,大学活动文化是培养大学生道德行为习惯最现实的路径。我们知道,学校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良好道德行为的积淀离不开大学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大学活动文化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行为实践条件,对于促进道德认识迅速转化为道德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作用不可低估。第二,大学文化活动特别是学习类的活动,对促进大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激发上进心具有重要作用。第三,大学活动文化可以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学生毕业后要步入社会,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就是对未来社会生活的一种体验,也是把德育付诸实践并内化为人的品格的过程。大学行为文化也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道德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它是指大学教职员工、学生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学术交流、科学研究、学习生活、娱乐休闲、文化活动等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行为操守和文化品位。大学行为文化鲜明地反映了大学的办学理念、精神状态和价值观念,它既是包括大学人对大学设立的基本要求、办学的宗旨及方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认知和体现,也包括大学人对国家、社会、大学的发展传统、价值取向、道德标准、利益规范等一系列观念体系的认知与体现。学校师生的行为习惯、生活模式、各类群体(社团)活动以及在此基础上表现出来的校风学风等,都是大学行为文化在大学人身上的具体体现。

篇2

关键词:计算机导论;CDIO;实践教学;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1-0206-02

计算机导论是江西农业大学软件学院为软件工程专业新生开设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不仅要全面、系统地介绍计算机、软件工程等技术的基础知识,而且也要提高新生对计算机的实践操作能力。江西农业大学软件学院成立就开设了该课程,但是实践教学效果一直不理想。随着软件学院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和规范,学院提出了以市场需求为引导[1],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改革和调整,随之计算机导论课程也增加了基础实训内容,实践教学方法也开始加强工程化训练,本文提出的基于CDIO[2]的计算机导论实践教学模式正是在此背景下形成的。该模式利用CDIO思想,并以软件产业需求为指导对计算机导论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和探讨,从而实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一、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协调。计算机导论教学一直是一个难题[3]。在缺乏计算机背景知识的情况下要让学生在短期内全面、系统地理解计算机或软件工程学科的知识体系是一件相当艰巨的教学任务。因此,有些教师比较侧重传授理论知识,有的教师则偏重操作技巧,以至出现两种不良现象:一是学生面对深奥的理论知识而索然无味,二是学生轻视原理知识的重要性而认为计算机导论等同于计算机基础操作。

2.实践教学缺少工程化思想。目前计算机导论实践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和office软件的操作。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为了能尽可能多地介绍工具的使用方法而一味地讲解工具的基本操作,而忽视了对软件工具的工程化组合应用。此时,教师仅仅是一个工具的灌输者,而不是一个具有工程化思想的项目指导者。面对众多的工具,学生仍然不知道在具体的环境下去灵活、高效地运用与组合工具。

3.实践教学考评方式单一。在传统的考评方式中,学生实践环节的成绩仅占期末总评成绩的20%,这样就导致学生不认真对待实践学习,操作能力差,考试靠死记硬背。

4.实践教材建设滞后。目前计算机导论实践教材相对比较少,而且很难与现实需求保持一致,企业、行业可能在使用office2010版软件,而实践教材却还停留在office2003。另外,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差距和城乡信息技术教学水平的差异,现在大一学生对计算机的了解程度千差万别,这就使得对实践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材的选择造成了较大困难。

二、CDIO思想

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以CDIO为指导思想的计算机导论实践教学将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理论与实践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去学习知识。CDIO培养大纲将工程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迄今为止,已有多所国内外大学加入了CDIO组织,我国汕头大学工学院全面采用CDIO工程教育理念和模式,制定相应教学大纲,现在已经取得了良好效果,而企业也很欢迎经历了CDIO模式培养的学生。

三、基于CDIO的实践教学模式

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向学生介绍CDIO的理念,要求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运用该工程教育模式,同时教师按照CDIO的12条标准采取“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方法推进教学的进行。为了避免学生进入理论学习的困惑期,江西农业大学软件学院将理论与实践教学分别分配27个学时,同时要求理论和实践教学穿行,另外还开设了一周的课程实习。在实践教学大纲方面,学院不规定任课教师必须将所有软件的操作工具全部讲授给学生,而强调将实践项目工程化。根据CDIO12条标准,江西农业大学软件学院计算机导论课程组教师结合实践教学的特点,对下面一系列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和探讨。

1.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积极参与学院“3+1”教学模式,加强课程实习周的工程化建设。根据CDIO培养大纲第一层面要求,计算机导论实践教学以工程基础知识为主线,创立了以CDIO为理念的工程教育环境,制定了相应的实践学习目标。

2.积极鼓励学生登台展示个人实践操作过程。由于CDIO要求培养学生个人能力、人际能力和对过程和系统的构建能力,所以课程组教师将学生在实践课中的表现列为考评要素之一,并经常鼓励学生积极展示自我。

3.软件学院为学院大一新生提供计算机操作实践场所。学院机房定期为学生开放,机房成为学生的计算机导论实践场所或其他课程学习的环境场地,从而最大力度地支持了学生动手和直接经验的获取,同时机房也成为以学生为中心的、特殊的学习和交流场所。

4.提升教师的过程和系统建构能力。通过集体听课、兄弟院校考察等活动来提高教师在一体化学习经验、运用主动和经验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能力。

5.综合运用各种学习方法推进实践教学。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综合利用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基于项目的学习方法和主动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完成各项任务。

6.完善实践环节考评。现在软件学院计算机导论课程实践考评已经和理论考评分开,课程实习周也分配一个独立的学分,理论考评采取闭卷考试,实践考评采取项目小测试成绩加权求和,课程实习周则以学校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为标准来衡量学生对长篇文档排版能力的高低,最后给出优良中等级成绩。

7.加强学习反馈机制。针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鼓励学生及时反馈,并分析总结学生反馈的各种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然后再反馈给学生、课程组其他教师以及学院主管教学领导,以促进实践教学的持续改进。

8.科学制定实践教材。由于学生入学前的信息技术基础相差较大,学院组织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然后按照软件行业需求编制一本能满足各种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学习的综合实践教材,该教材需包括实践教学内容和课程实习周内容。实践证明,该教材能让所有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并取得良好效果。

四、结语

在计算机导论实践教学中引入CDIO思想和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有着广泛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由于CDIO系统地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能力培养、全面实施以及检验测评的12条标准,因此非常适合指导软件工程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随着CDIO理论的成熟,它已经在国内外高校得到快速推广。江西农业大学软件学院在计算机导论实践教学中引入CDIO思想,不仅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进一步验证了软件学院以满足产业需求为目标的办学理念。

参考文献:

[1]易文龙,王映龙.市场呼唤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N].中国教育报,2010-06-14(006).

[2]王硕旺,洪成文.CDIO: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工程教育的经典模式[J].理工高教研究,2009,28(4).

篇3

关键词: 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 工程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C40 文献标识码: A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前提条件下,仅仅依靠国家的投入已经不能够实现高等学校的发展目的。为此,为了促进高等学校的发展,一定要实施新的策略。产学研结合是企业实践和学校教学相统一的模式,跟其他模式的人才培养相比较而言,产学研结合对化工人才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因此,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思想,积极地探究跟学校的发展现状相符合的产学研合作教学模式和规律。

1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

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能够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并且要切实增强双方的信任与了解。截止到目前,学校已经初步建立了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基地和化工人才教育基地。通过各种层次的产学研合作,建立了校企稳定和长期的合作关系,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为学生的实习建立了良好的平台,同时也有利于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2产学结合, 建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产学研合作,学校不但能够明确社会与企业对对人才的实际要求,而且能够把工科实验室的场地与费用问题解决,与此同时,还可以把高校教师弱工程化的问题解决。从而及时地调整课程的内容、人才培养的规格、招生的规模,以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建立实践和理论相统一的实践教学体系。

高等教育的关键环节就是实践性教学,实践性的教学注重人才的创新素质与动手能力,而学生这种素质和能力的具备,需要实践与理论的统一,要求对教学的整个过程进行优化。为此,这就需要结合高校的专业要求,把校企资源加以整合,建立合理和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教师在培养应用型化工人才的过程中,需要大大地提高实践内容教学的比例。在教学实验当中提高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比例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和实际生产的统一,激励学生在毕业论文中增加应用型题目与设计型题目的比例,让学生的毕业论文和实践统一起来。经过进一步地努力,在学生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建立了贯穿企业文化的教育模式。比如,在大一设置了化工导论课,以使学生初步地认识本专业和企业的轮廓;在大二和大三创设了认识实习和金工实习环节,通过校内教授、校外实习基地参观和校内实习基地学习相统一的形式,使学生感受企业文化和接触生产实际;在大四应用产学研合作基地,引导选学生走进企业实习,以使学生熟悉整个生产的流程,感受理论知识、企业文化和实际生产相统一的关系;在大四学生的毕业论文中增加实际研发题目的比例,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上这种教育模式,使得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够统一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了增强实践教学的效果,建立了比较可靠的、形式多样的校外实践基地,初步建立了企业技术人员和专业教师相统一,企业和学校相统一的实践教学体系。

3研学结合,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学校在培养本科人才的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激励高年级的学生参与科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学生在在实践当中应用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增长了专业知识,增强了创新意识,有效地培养了创新能力。凭借产学研的优势与化工专业雄厚的理论基础,注重教学、生产与科研的互相结合,实现了良性的发展,这大大地提高了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在研究一些纵向课题的过程中,教师注重跟企业的联系,在承担横向研发项目和提高自身科研能力的过程中,也奠定了提高教学质量(尤其是在教授毕业论文方面) 的基础。这些项目的实施为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和科研创新提供了题目来源,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打下了基础。这是确保化工专业的学生在设计毕业论文时一人一题的前提条件。近些年以来,在科研与教学之间相互影响的作用日益明显,在教学中,科研成果进入了课堂,进入了实验,进入了毕业论文设计。良好的教学资源与人才培养环境,再加之产学研合作这种有效的教育模式,为培养具备创新性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学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连续三年以来,毕业生都保持在95%以上的高就业率。

4产学研结合, 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应用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培养人才,教师队伍是根本。由于高校的教师科研、教学的任务都比较重,致使一些教师很少有机会接触到企业,因而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比较差。比如,教师缺乏把实验技术向实际产品转化的能力,或者是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较低等。为此,通过制定政策和建立产学研基地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策略,让教师走进企业基层,实时地洞察企业对人才的规格要求,以及企业尖端科技的应用与发展现状,把实践和学习理论知识有效地统一起来,以切实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近些年以来,为了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滁州学院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与制度,比如鼓励教师走进企业实习,以及激励青年教师进入企业挂职锻炼等,这大大地提高了教师实践与学习的热情。此外,注重让青年教师组织实习指导,在组织实习指导的过程中,实施产学研合作、聘请企业的技术人员当作实习指导教师和实施老带轻的模式,以有效地提高化工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 1] 潘艳秋, 张述伟, 韩 轶. 密切产学研结合, 培养化工创新人才[ J ] . 化工高等教育, 2009, ( 6) : 42- 45.

[ 2]李江, 张 莉. 产学研结合长效性分析与探索[ J ] . 化工高等教育, 2007, ( 3) : 23- 26.

[ 3] 李文军, 李东升, 毛 成, 等. 校企优势互补, 激活实践教学资源[ J ] . 化工高等教育, 2010, ( 2) : 49- 51.

篇4

关键词:轻化工程;产学融合;协同育人;创新

在我国传统优势产业中,轻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是关系民生的重要产业,也是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承担着满足市场需求、持续稳定出口、扩大就业范围、发展“三农”政策的重要任务,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作为省级一流建设专业中的工科专业,我校的轻化工程专业(合成革与皮革方向)(本文以下简称为“轻化工程专业”)行业属性强。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深化产教研学融合,探索校企双方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体系,可实现精准教育,能进一步促进轻化工程一流专业建设和高质量人才培养。

1以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9年以来,我校积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修订并实施了2019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以此为契机,以新工科、工程认证、OBE教育理念为引领,与相关企业建立更加紧密的校企合作模式,重新审视轻化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优化与我校“有特色高水平地方应用型综合大学”培养目标相对应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产业、企业调研,企业也积极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方案,重构学分学时,优化课程体系,构建轻化工程专业工程能力培养平台和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如图1所示。

2搭建“五大平台”,回归工程教育

轻化工程专业作为轻工支柱产业人才培养及输送的供给侧,只有回归工程化培养的初衷,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持续深化专业的内涵建设,才能满足对口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和相关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2]。轻化工程专业人才具有很强的工程技术特性,培养工程能力是产学融合、协同育人培养应用型工科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校企共同搭建了“五大平台”,即:工程认知教育平台→工程基础教育平台→工程专业教育平台→工程实践教育平台→工程创新教育平台,这“五大平台”逐层递进、抬升,涵盖了轻化工程专业学生本科四年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如图2所示。

2.1工程认知平台

该平台向学生介绍专业概况、产业、行业发展现状等,主要内容包括:轻工技术导论、通识类课程。这些内容有助于学生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对于那些非第一志愿入学的学生尤为必要。

2.2工程基础教育平台

主要内容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外语、四大化学、化工原理、机、电、计算机应用类等课程,以及轻化工程高分子材料、轻化工生物化学等。

2.3工程专业教育平台

主要内容包括:合成革与皮革核心课程、精品课、课改示范课、慕课、企业家讲座、论坛、校企合作奖学金项目等。

2.4工程实践教育平台

主要内容包括:实验课、课程设计、校企合作实习基地或示范工厂、带薪实习实训、科技节、主题竞赛、工程夏令营、国际知名企业技术培训短课程等。2.5工程创新创业平台主要内容包括:校内或校外毕业设计(论文)、开放实验室、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挑战杯”、“互联网+”等学生科研项目、学生发表专利等。

3创新实践教育平台建设模式,增加产学融合的深度

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是实践教学的主要课堂,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平台。但对于地方院校来说,实践教学是人才链中稍薄弱的一个部分。高校应与企业共建实践教学平台,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实践教学平台的水平,增加产学融合的深度。

3.1校内实验室共建

多年来我院与制革相关企业建立了稳定、良好的校企联系,合作企业与我院在本科实践教学用实验室共建方面又向深度融合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企业购置、赠与原皮、成品革及成品检测的特型或大型专业仪器与工艺设备、提供皮革化工材料等以满足学生专业实验的要求,丰富了教学内容,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实验技能,加速学生向工程技术人员转变。与此同时,缓解了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和维护经费不足的矛盾,也为加快实验设施建设和强化实验条件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3.2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共建

应用型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要求学校加强实验内涵发展建设,传统的实践教学基地模式已不再适合于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根据人才发展的需求,积极构建多元化的基地建设模式和评价指标体系[3]。在逐步完善校内实践平台的基础上,校外实践也是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积极开展校外生产实习基地建设,加强工程实训、校外生产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做到实践教学和动手能力培养不断线,使学生逐步了解工艺生产实际和理论教学的联系与区别,进而使理论与实践的逐步结合。

4多渠道拓宽产学融合、协同育人的广度

除了建设专业实验室外,我们还与企业共同建设展览室和多媒体教室,利用学校的影响力提升公司知名度,也给了学校向企业推广其研究成果的机会。邀请知名企业开展技术交流和现场演示,如引进市场上流行的颜色品种和最新技术,展示各式各样的毛皮和皮革加工工艺产品。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凭借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和自身经历,不仅为师生提供良好、便利的学习机会,还可以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技术方法和管理理念。企业奖学金可鼓励学生自发汲取专业知识,掌握实践技能,达到相应要求。为此,设立了尽可能多的企业奖学金,扩大奖学金范围,促使学生在专业基础课和实践学习中更加努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在轻化工程(皮革)专业设立奖学金的既有国外知名企业,也有国内知名企业。获得奖学金的学生占专业总数的70%。每一项奖学金都是公司的宣传窗口,学生的起点,不仅提升了公司的形象,也有助于在学生中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上述产学融合渠道以“兴趣引导”为出发点,无形当中也是一次生动的专业教育,激发了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增加了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明确了将来的职业规划方向,对提高生源质量也有辐射作用。

5探索毕业实习与就业结合的创新模式

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搭建校企合作通道[4]。将毕业实习环节与学生就业有机结合,通过学校的推荐和企业的初步面试,有就业意向的学生前往用人单位进行为期1~3个月的毕业实习,经过双向的了解和选择,实习后签订了正式的就业协议。这也丰富了毕业实习的形式和内容,不仅保证了毕业实习的要求和效果,而且实现了真正的双向就业选择。学生亲临就业现场,能大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用人单位也尽力为学生提供能力展示的机会与舞台,对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强化技能提升有关键性作用,还可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扩大就业机会。

6探索科研与实际生产需要结合的创新模式

随着产学研一体化的深入,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促使我们将科研与企业的实际生产需求紧密联系起来,提高科研的实效性,促进专业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解决生产实际的问题和科研成果的转让,使企业不再只满足从高校招聘学生,而且注重与高校的长期合作,有利于高校与企业的综合可持续发展。

7结语

产学融合正日益成为实现高校与企业协同育人、教育与产业联动发展的重要途径与手段。通过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方案设计、建立在“五大平台”基础之上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得以优化,强化了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能力三大能力的培养,提高了轻化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达成了学校的教育目标,满足了企业对高级应用型的人才需求,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质量,呈现出三方互赢的有利局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轻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EB/OL].工信部规〔2016〕241号,20160719.

[2]刘晓虎,冯国涛,林炜,等.轻工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系统性改革:从“卓越计划”到新工科建设的探索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6):3438,61.

[3]高远浩,蔡拓,钞春英,等.应用型地方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20):181183,205.

篇5

关键字:信息;安全;计算机;网络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Logistics Information System Yang Kun (Xin'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Ulanhot in Inner Mongolia 137400) Abstract: Enterprises have to put a great deal of human and financial resources into the developing the information system, So the softwares and hardwares in the system are the key assets for the enterprises. While running, the system will bring and accumulate a large amount of information. The information is the key resource for the enterprises, because they almost reflect every aspect in the past, the present and the future of the enterprise. The damage or let-out of the softwares and hardwares will make an inestimable loss, or even endanger the enterprise. Therefore the safety and secrecy of the information system play an crucial part in the management of information system. Key words: information;safety;computer;network 1信息系统所面临的威胁与攻击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在Internet日益普及的今天,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也越来越成为信息系统管理的重要课题。一方面是因为社会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信息系统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另一方面也由于数据本身的易消失性、数据的物理特性和信息系统自身的弱点被暴露得越来越多。认真研究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研究和建立信息系统的安全策略,广泛使用信息系统安全技术是信息系统管理人员的重要任务。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用户可以共享信息系统的信息资源。信息系统的开放性和数据资源的共享性使其面临多种威胁与攻击。信息系统攻击的类型有:

1.1对信息系统硬件的攻击

主要表现在对计算机的硬件系统、计算机的设备、信息网络的线路等的攻击。

1.2对信息(数据)的攻击

主要表现在信息泄露和信息破坏上。信息泄露是指偶然地或故意地截取目标信息系统的信息。信息破坏是指由于偶然事故或人为破坏而使信息系统中的信息被修改、删除、添加、伪造及非法复制。信息破坏将导致信息系统的信息不真实、信息缺乏完整性、信息系统缺乏可用性。

1.3计算机犯罪

计算机犯罪是指针对和利用信息系统,通过非法操作或以其他手段进行破坏、窃取,危害国家、社会和他人利益的不法行为。

1.4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是通过运行来干扰或破坏信息系统正常工作的一段程序。

2信息系统安全的定义

2.1安全问题的提出

由于管理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和数据通信网络为基础的应用管理系统,因此它是一个开放式、全球式、共享式的互联网络系统,如果不采取安全保密措施,那么与网络系统相连的任何终端用户都可以进入和访问网络中的资源。尤其黑客,他们利用计算机软件和网络安全方面的缺陷,对管理信息系统实施有意的攻击,而且有些攻击往往是恶意的。

2.2信息系统安全的定义

信息系统安全是指采取技术和非技术手段,通过对信息系统建设中安全设计和运行中的安全管理,使运行在计算机网络中的信息系统有保护,没有危险,即组成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受到妥善的保护,不因自然和人为因素而遭到破坏、更改或者泄露系统中的信息资源,信息系统能连续正常运行。

3信息系统的安全策略

3.1信息系统安全策略制定的程序和步骤

3.1.1进行安全需求分析

明确安全的要求,分析和研究系统与环境的相关因素,评估信息系统资源,对系统资源划分安全等级,明确安全防范重点等。

3.1.2提出安全防范措施

标识与认证、存取控制、防病毒、多层防御、恢复、备份、防火墙、网关等。

3.1.3选择安全技术

选择最佳的安全技术方案组合和安全技术产品。

3.2安全策略

信息系统采取的安全策略主要包括4个方面:法律保护、行政管理、人员教育和技术措施。

3.2.1法律保护

有关信息系统的法律法规大体上可以分成社会规范和技术规范两类。 社会规范是调整信息活动中人与人之问的行为准则。要结合专门的保护要求定义合法的信息活动,不正当的信息活动要受到民法或刑法的限制或惩处。阻止任何违反保护要求的禁令,明确用户和系统人员应履行的权利和义务,包括保密法、数据保护法、计算机安全法、计算机犯罪法等。

3.2.2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是安全管理的一般行政管理,是依据系统的实践活动,为维护系统安全而建立和制定的规章制度和职能机构。

3.2.3人员教育

对系统的工作人员,如终端操作员、系统管理员、系统设计人员等,进行全面的安全、保密教育,进行职业道德和法律教育,因为他们对系统的功能、结构比较熟悉,对系统的威胁很大。对于从事重要信息系统工作的人员,更应重视教育,并挑选素质好、品质可靠的人员担任。

3.2.4技术措施

技术措施是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保证。实施安全技术,不仅涉及计算机和设备及其通信和网络等实体,还涉及数据安全、软件安全、网络安全、运行安全和防病毒技术。安全技术措施应贯穿于系统分析、设计、运行和维护及管理的各个阶段。

信息系统的安全保证措施是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应以系统工程的思想、系统分析的方法,对系统安全需求、威胁、风险和代价进行综合分析,从整体上综合最优考虑,采取相应对策。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一个有一定安全保障的计算机系统。

4信息系统安全的设计

4.1信息系统中软件安全的设计

软件是保证信息系统正常运行、促进信息技术普及应用的主要因素和手段。数据是信息系统的中心,数据的安全管理是信息系统安全的核心。信息系统的软件和数据安全问题,成了人们最经常遇到的、同时又是必须加以解决的问题。

4.1.1选择安全可靠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

选择一个安全可靠的操作系统,是软件安全中最基本的要求。因为操作系统是其他软件的运行基础,只有在保证操作系统安全可靠的前提条件下,讨论软件的安全才有意义。大部分的信息系统都运行在某个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上,安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直接制约了信息系统应用程序及数据文件的安全防护能力。为此,在进行数据库管理系统选择时,一定要考虑它自身的安全策略和安全能力。

4.1.2设计、开发安全可靠的应用程序

通过计算机和网络进行的信息犯罪活动,往往是由篡改应用程序人手进行的。由于大多数的应用程序开发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程序中又没有有力的安全保护措施,从而使犯罪人员可以比较容易得手,轻而易举地改变程序的部分代码,删除、修改及复制某些数据信息,使程序在正确的运行中产生一些错误的结果,从而达到其目的。因此,在设计和开发应用程序时,可以考虑如下一些安全策略和措施:

(1)设立安全保护子程序或存取控制子程序,充分运用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安全手段,加强对用户的识别检查及控制用户的存取权限。

(2)不断提高软件产品标准化、工程化、系列化的水平,

使软件产品的开发可测、可控、可管理。对所有的程序都进行安全检查测试,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逐步进行完善。

(3)尽量采用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和模块化的思想,将某个功能或某类功能封装起来,使模块之间、子系统之间能较好地实现隔离,避免错误发生后的连锁扩大。

(4)采用成熟的软件安全技术,是从根本上提高系统安全防护能力、抵御外来侵袭的主要途径。软件安全技术包括软件加密技术、软件固化技术、安装高性能的防毒卡和防毒软件等。

软件的安全除了在设计、实现阶段予以考虑外,软件运行中的安全管理也是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比如加强软件的维护、妥善管理软件及正确运行软件等。这里要强调的是必须按照严格的操作规程运行软件,否则,不但可能产生不应有的错误,而且还可能使系统遭到意外的损坏。 ,

4.2信息系统中数据安全的设计

信息系统中数据安全的设计包括数据存取的控制、防止数据信息泄漏、防止计算机病毒感染和破坏、数据备份的方法等几项工作。加密是防止数据信息泄漏,保障数据秘密性、真实性的重要措施,是数据安全保护的有效手段,也是抵抗计算机病毒感染破坏、保护数据库完整性的重要手段。重要的数据文件应当有完整的备份,防止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将数据文件破坏后,使数据不至于完全丢失,并能使系统尽快恢复运行。所有的数据备份都应当进行登记,妥善保管,防止被盗,防止被破坏,防止被误用。重要的数据备份还应当进行定期检查,定期进行复制,保证备份数据的完整性、使用性和时效性。信息安全技术是一门综合的学科,它涉及信息论、计算机科学和密码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它研究计算机系统和通信网络内信息的保护方法,以实现系统内信息的安全、保密、真实、完整和可用。

物流信息系统企业按照现代管理的思想、理念,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所开发的信息系统。物流信息系统充分利用数据、信息、知识、计算机网络等资源,实施物流业务、控制物流业务、支持物流业务、实现物流信息共享,以提高物流业务的效率,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其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信息系统的安全与保密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信息系统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李东.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与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81-88

2.董丕明.计算机信息管理基础[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126-132

3.王立坤.物流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186-189

4.方勇,刘嘉勇.信息系统安全导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21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