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08-17 18:13: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学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特征;理论依据;计量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C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8)-07-0090-03
一、引言
美国、日本、韩国经济赶超的经验告诉我们。教育要超前发展。教育应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因此,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育难以适应当今知识经济的挑战,研究性教学的提出和发展就是顺应时展的现代教育模式。
研究性教学的内涵比较丰富,可以分别从教师、学生、课堂的形式、师生的关系等角度加以阐述。第一,教师把研究的思路、途径和研究的方法展示给学生,至少应该把本学科前沿的问题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产生问题,进而思考问题。传统的教学重视知识的传输,而研究性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性地获取知识的能力。第二,教师以研究的形式组织教学活动,打破原有的僵硬的学科逻辑和机械的顺序。传统的教学是按照知识的逻辑结构和教师的逻辑组织起来的,但是研究者对知识的发现和创新并不一定是完全按照知识的逻辑结构进行的,因此,研究性教学是以学生个性化的思维、认知逻辑而并非机械的知识逻辑组织的,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第三,学生积极参与研究,这样既可以在研究中获取系统的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年轻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它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初,至今不足百年的时间,但是其理论研究和广泛应用飞速发展。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莱因(R.Klein)甚至说:“第二次大战后的经济学是计量经济学的时代。”计量经济学作为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各专业的8门核心课程之一,在我国高等院校的经济学科、管理学科的相关专业中开设已经有20余年的历史,它的重要性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经济管理学的很多非计量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从本科生到博士生都在学习不问层次的计量经济学,但是其中许多学习者对这门学科的学习感到难度较大,有的甚至一知半解,还有的对计量经济学的应用不得要领,这是现状,因此如何提高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效果,培养本科生更好地掌握计量经济学这门工具性学科,是许多从事计量经济学教学工作者所思考的问题和实践的方向。
二、研究性教学的特征、理论及其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中的体现
(一)学生的主体性与主动性
研究性教学非常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教学环节的客体,是肯定式地被动地接受知识,传统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阐释了关于人性的科学论述。马克思认为,人的主体性包含人的自主性、能动性、探究性、创造性等,人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随着人类的进步,能动性的水平和程度越来越高,而受动的成分逐渐减少。根据关于人的主体性理论,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抹杀了学生的主体性。从而抹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这种状态下所学的知识是“死知识”。很多学生对一些原理记得滚瓜烂熟,但是不会应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形成了所谓的“书呆子”。关于人的能动性的理论为我们开展研究性教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提供了理论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能动性理论表明,在研究性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既是教学的主体,又是教学的客体,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在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和学习中,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由于计量经济学会大量应用许多数学和概率统计的知识。这些知识的逻辑性较强,对于这些知识的应用,应当采取启发式教学,教师只是起引导的作用,而不是把一个完整的问题从头至尾地讲解,而是提出几个主要问题,引发学生积极地思考。或者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只有学生认真思考了。学生才会对问题理解更加深刻。问题经过学生思考之后,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来分析问题的来龙去脉,让学生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和思路。只有这样,才能在计量经济学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传统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教师把一个完整的问题从头讲到尾。没有给学生自己思考的机会,学生没有体验到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得解决问题途径的成就感,长此以往,不但会使学生形成依赖心理。而且还会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刻,或者说是一知半解,更甚至是对计量经济学没有任何兴趣,因此,在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二)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研究性教学形式的开放性是指教师不局限于讲台上,学生不局限于讲台下。教学活动不局限于教室中,学生可以走上讲台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可以走下讲台与学生互动。研究性教学形式多样,比如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在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宿舍、工厂、生产车间、公司中寻求答案和解决问题的途径。研究性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是指围绕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不限于,书本,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学习对象和重点。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的备课、授课不限于教材,根据教学的需要适时调整内容和结构。与传统教学有规范的模式、有预期的答案相比,研究性教学中问题的答案是开放的,这主要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研究性教学中,教师关注的是学生怎样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怎样查找资料,怎样进行论证,怎样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见解,而不是要得到统一的答案。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为研究性教学的开放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任何一种传载知识的符号系统也不是绝对真实的表征。它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变革、升华和改写,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教学和学习在开放的环境下展开,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体系的认知和建构。
一些学生在毕业论文中经常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做实证分析,但是大部分学生在运用计量模型时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对计量模型的运用无从下手,或者是不管实际经济问题如何就生搬硬套。二是在实际运用计量模型时,尽管模型选择恰当。但还会出现一些这样那样的错误。要克服这两个问题,最好是让学生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下学习计量经济学,而不是封闭在课堂内。为此,在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要求学生运用计量模型写一些小论文,教师可以指定一些热点经济问题,也可以是学生自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学生课下自己去查找相关资料,到社会相关部门
获取宝贵数据。这个过程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学到课堂内学不到的知识,而且还可以验证教材上的理论和加深对经济学的理解。为了获取宝贵数据,学生除了查找资料之外,还必须到农户家,到城镇居民家走访,到企业调研,到政府部门获得他们有力的支持和帮助,这样学生们不仅得到了宝贵的数据和资料,而且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学会与人们交往,积累了宝贵的社会经验,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一定的基础。除此之外,这种开放式的教学与学习,学生在平时就运用计量模型写一些论文。等到做毕业论文时学生就会感觉到很轻松。还有,学生通过锻炼。掌握了如何学习和如何进行研究的方法。
(三)研究性教学的实践性、体验性
实践性和体验性是研究性教学的又一显著特征。研究性教学的实践性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的各项活动中,在“讨论”、“做”、“实验”、“创作”等活动中获取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体验在实践中学习的乐趣,体验知识与实践的关系。有不少的企事业单位反应,很多大学毕业生到工作岗位后动手能力差,包括以前在学校里成绩优秀的学生。这就说明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实践性。实践是哲学的核心范畴。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指导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既是全部认识的最终来源,也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由此可以看出实践在教学和学习环节中的重要作用。其实,研究性教学的开放性和它的实践性是分不开的,在开放的环境下,能够更好地发挥研究性教学的实践性。实践的过程又是教学开放的过程。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Gardner)于1983年出版了《智能的结构》。在这本研究人类潜能的著作中,加德纳针对传统的智能一元化理论,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智能发展的整体性、个体差异性、情景性及可塑性,给人们认识教学本质与教学过程以新的启示。传统教学强调教学的条件与控制,而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中的教学则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以及真实学习环境的创设。研究性教学的实践性恰恰是这些内在要求的外在表现。研究性教学鼓励学生参与教学环节的各个实践过程。包括课内与课外的延伸过程,使学生置身于积极、富有营养、充满刺激和交互作用的环境中,体验实践的乐趣,这样可以发挥学生的多种智能,最重要的是可以发挥每个学生自己的优势智能,使学生乐于学习,对所学的东西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实践过程中发挥学生不同的智能,在做中学,不但能够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在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只在课堂上一起与同学们研究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无异于纸上谈兵,而且计量经济学对于绝大多数经济管理学的学生来说只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因此。如果只是讲解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必然会降低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这时,要走出教室,进入实验室,对课堂上所讲的计量经济学理论进行应用性操作。如果只是精通于计量经济学的理论,而没有掌握一种计量经济学的操作软件(比如SPSS、EVIEWS、STATA、TSP等),那么学习计量经济学就没有任何意义。要熟练掌握一种计量经济学软件,必须反复实践操作。学生如果先去通读一些专门介绍计量经济学软件的参考书,再去上机实践。或者是一边看参考书,一边上机实践,结果是事倍功半,最好是先找一个实际经济问题上机操作,遇到问题之后再去查阅参考书,这样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通过实践操作,学生不但会对课堂内所学习的计量理论理解更加深刻,还会对原来所学的一些经济学原理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
上文已经提到,学生在运用计量模型写经济管理方面的论文时需要大量的数据资料。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学生深入社会做一些调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然会与社会中不同的人群进行交流沟通,请他们支持和帮助,在这中间也许会遇到一些挫折。但是学生会体验到数据资料的来之不易和最终取得成功的喜悦之情,这也体现了计量经济学研究性教学的实践性和体验性。
(四)学生素质培养具有综合性
研究性教学主张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社会是一个大舞台,社会充满了各种机遇,但是只有人们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了。才能更好地把握社会发展带来的机遇。因此,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学校教育的历史使命,而研究性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下开展学习,这不但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发散思维,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因此,研究性教学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而且研究性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的一刀切模式,使学生的个性和优点得到充分发挥和发展。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研究性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了理论依据。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各种需要、素质、能力、活动和关系的整体发展。包括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全面性,核心是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自由个性实现的基本前提与核心内容。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按照自己的思路在讲台上讲,学生只能跟着教师的思路学习,限制了学生的个性思维,学生的能力没有得到综合发展和全面发展。传统教学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只注重认知能力的培养,这是对学生“知”的发展,忽视“情”、“意”、“行”的发展,而研究性教学在开放的环境中使学生的“知”、“情”、“意”、“行”得到全面发展。
学生素质的培养具有综合性,在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性教学中也有很好的体现。首先,计量经济学大量应用数学和概率统计的知识,因此其逻辑性较强,这就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其次,计量经济学始终以经济学原理为背景和指导,这会使学生增加对经济社会的理解和认识;学生为了运用计量模型,必须学会一种操作软件,这不但提高了动手能力,还增加了信息技术知识。还有,学生为获取第一手资料和数据要深入社会做调研。这无形增强了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因此,研究性教学在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五)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研究性教学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它所体现出来的新型师生关系。传统模式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与学生有等级之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学生的兴趣和感受。研究性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则是平等的,师生之间是一种合作和共同探讨的关系,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探究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和教师共同去查阅资料和参与实践,向客观事实寻求问题的答案,而不是教师的一言堂就是问题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学生在和教师一起研究的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和全面发展。除此之外,教师和学生在一起共同探究还会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升华,学生乐于与教师交流,培养了学生如何与师长交往的能力,并且学生自己的思维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展示,使学生更容易地实现自我。
人本主义为研究性教学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它强调人的本性、尊严、理想和兴趣,它崇尚自我、实现自我选择、强调追求个人价值。研究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人成果与合作地位,这不但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实现自我,同时也使师生感情更加融洽与和谐。
在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性教学过程中,新型的师生关系也有体现。学生在运用计量模型写作论文时,由于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点选题。而且在同一个选题中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变量或者是选择不同的模型,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会求助于教师,因此教师会针对不同的学牛和不同的问题单独地给出建议和指导。除此之外,学生可以加入教师的研究课题中,做教师的助手、合作者和朋友,有助于师生感情的升华。
篇2
关键词:技术创新 行动 环境变量
技术创新作为一种具有工具合理性的科技与经济相结合而一体化发展的结构功能连续统,乃是现代社会系统为满足其经济、科技与社会协调发展之功能需要而作出的一种系统结构功能分化的结果。技术创新不仅在微观上构成了企业为满足其生存发展所必须作出的主导性行动,而且在宏观上也逐渐显示出其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并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社会结构功能层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技术创新“已经构成了一种至少从工业革命以来的社会转型的基础发动机”([1],p.13)。
正因为如此,自从熊彼特首次提出创新概念并建构了其作为一种经济发展理论的创新理论体系以来,技术创新就一直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经验研究、理论概括和统计测度,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和显著的社会效益。透过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到,由于技术创新主要是在经济与科技相结合的领域中得到生成和发展,故而首先主要是在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下由技术经济学、科技管理学和企业管理学等学科作出了较详细的考察和研究。但是,随着对技术创新研究层次的深入及研究范围的拓展,而且也随着技术创新活动逐渐越出单纯的经济系统并在社会整体系统之中功能凸显趋势的增强,其所具备的社会行动性质和社会关系结构等非经济特征就远非纯粹的经济学理论框架所能涵括的了。而这实际上就是为对技术创新的社会学研究提供了契机,即对技术创新进行社会学研究的必要性。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对技术创新给出这样的解释性定义:技术创新是由创新主体(企业)所启动和实践的、以成功的市场开拓为目标导向、以新技术设想的引入为起点,经过创新决策、研究与开发、技术转化和技术扩散等环节或阶段,从而在高层次上实现技术和各种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及其社会化和社会整合,并最终达到改变技术创新主体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社会行动或行动系统。从这样一种定义出发,可以看到,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行动或行动系统,技术创新无论其创新资源的获取与社会动力的提供,还是其社会运行机制的展开和社会功能满足方式的呈现,都总是离不开其社会环境的。因此,考察技术创新行动或行动系统的社会环境变量及其特征,就成为题中应有之义了。
在社会学理论中,环境是与行动相关联的。从社会学中行动或行动系统的概念来看,任何社会行动总是行动者与其环境之间的某种关系,而社会行动之所以具有区别于行为或“观念的流溢”的规定并从而具有客观的自主性正是从这一关系中得出的。一般来讲,社会行动具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与行动的主观方面即行动者相对应的有两个因素:①目的——行动过程所要达到的未来状态;②规范——与行动目的相一致的价值标准和行动规范。与行动的客观方面即环境相对应的也有两个因素:①条件——环境中不能为行动者所控制的因素;②手段——环境中能够为行动者所控制的因素。这四种因素的组合即构成了所谓的社会行动的“行动参照构架”。正是这种行动参照构架(又可简化为手段——目的构架或条件——规范构架)的形成,不仅从整体上规定了社会行动的基本特征,即社会行动本身是包含其环境因素的行动参照构架整体,或者说是一种行动系统,而且也规定了社会环境的性质,即环境是作为行动的客观方面而参与了行动参照构架的形成,环境是不能脱离行动而自在成立的。这也就是说,社会行动不仅是有目的的,而且它总是在一定的客观环境中进行的,这种客观环境一方面作为条件限制了行动的取向和范围,另一方面又为行动提供了手段或工具;行动者在其行动过程中不能超越于环境之外,但却能从环境中获取行动的手段或工具。同时,环境也不是自在和孤立的,而是在和行动的关联中存在着和发展着的;其对行动的条件限制和手段提供只有在和行动的目的相连接时才能成立,才有意义。更进一步地讲,环境只有在和行动的互动关系格局中才能获得自身的存在意义和价值,才能获得其与行动者相对应的独立性和外在性。行动者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以文化为中介的,文化的作用是为行动者提供了行动规范。
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行动或行动系统,技术创新也必然具备上述的行动参照构架的特征。也就是说,在技术创新行动中,它必然要以其主观方面即技术创新的目的与规范同其客观方面即技术创新的手段和条件之间的关系来建构自己的行动构架。这一方面表明,技术创新行动不仅有着自己特定的目标指向,而且也必然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并与之发生关系,它或者受到环境的限制而调整自己的行动路线和范围,或是从环境中获取技术创新的手段和资源以达成自己的行动目标,并在此过程中同时也参与了对环境的重建。另一方面则表明,要考察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环境,就必然离不开技术创新行动本身,因为环境已经成为了技术创新行动构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技术创新之社会环境的考察应以环境和行动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出发点。但是,遗憾的是,在以往的对技术创新的研究文献中,不仅对环境因素的作用强调不够,而且即或有所提及,也只是把技术创新行动和其环境当作两个无内在关联性的分离系统来处理的。而从社会学的角度以社会行动参照构架为理论出发点来考察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环境变量及其特征、技术创新行动与其环境的互动作用关系以及由此引发的环境变迁的社会过程和机制等就更是殊见。因此,在本文中笔者将主要以技术创新行动之行动参照构架为理论基点,去考察技术创新行动其特有的社会环境变量及特征,而技术创新与环境的互动作用关系和环境变迁的社会过程及特征则留待它文中再作阐述。
从一般的意义上讲,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环境就是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大系统。社会系统是由多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因素集合而成,其中经济的、政治的、科技的、文化的乃至自然环境的等等因素,构成了社会这一复杂的有机体。因此,广义地讲,这些因素及其关系均可作为技术创新的社会环境因素而存在。但是,由于我们在这里考察技术创新之社会环境因素的理论出发点是技术创新的行动参照构架,这种行动参照构架中的环境因素或者作为创新手段为创新主体所把握,或者作为条件因素制约着创新目标的达成。这就表明,要确定技术创新的社会环境因素就必须从其与技术创新行动的关联性特征出发,才能从广泛的社会环境因素中获得技术创新之独特的社会环境因素的恰当的定位。从环境因素与技术创新行动的关联性或技术创新之行动参照构架出发,我们可以确定出作为技术创新行动之特定社会环境因素的几个变量,即社会物质资源、社会制度模式和社会文化背景等三个环境变量。
1.社会物质资源
社会物质资源是影响和制约技术创新行动的最基本环境变量,是社会环境系统中对技术创新行动的“硬性”约束要素。如果社会物质资源出现短缺,或者其与技术创新行动系统的互动交换关系发生障碍,则势必导致技术创新之行动参照构架中手段要素的比例减少而条件要素的比例增加,其结果,是在限制了创新主体对创新资源的有效获取的基础上也阻碍了技术创新行动的正常展开和顺利实现。
如果以文化的主层次结构的标准来看待技术创新行动之社会环境系统的话,则社会物质资源这一环境变量是居于该系统结构的器物层次,其和技术创新行动的互动作用和交换关系是最直接的也是最领先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居于技术创新行动之社会环境系统结构的器物层的社会物质资源环境变量并非纯然是一种具自然物质性的要素的集合,而是一种包含了生产要素资源、人力资源、资金投入、市场需求和信息资源等在内的广义性社会物质资源系统。
生产要素资源包含了技术创新所必须的原材料和机器设备等,它是影响技术创新的社会物质资源环境变量中的最基本的成份。如果缺乏这种最基本的环境要素的供给,技术创新行动将无从谈起。在熊彼特的创新概念中就曾指出,所谓创新就是把一种从未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现有生产体系之中,而其中的一种新组合形式即获得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新的供应来源的实现就是一种创新。由此可见,虽然生产要素资源不能涵括技术创新之社会环境要素的全部特征,但作为一种基本的社会物质资源性环境要素却是技术创新行动所不可缺少且必须与之发生互动关系的。
人力资源主要包括企业家群体和技术创新各环节所需的专门人才,它构成了技术创新行动的人才性资源环境。技术创新作为一种包含诸多运行环节或阶段的社会行动,其全过程的顺利展开和成功实现必须通过人的活动或行动才能完成;其各个环节、各个阶段的运行质量和速度都取决于从事该环节工作的专门人才的科技水平、创造能力和管理能力等的高低。企业家群体是技术创新的启动者、协调管理者和风险承担者,而技术创新各环节所需的专门人才则是创新能否正常运行和顺利实现的技术性保证。因此,如果技术创新行动系统不能同其人力资源环境要素发生通畅的社会交换和互动,则势必导致创新所需的企业家和各类专门技术人才的匮乏和枯竭,从而也必将导致技术创新行动的瓦解。在这一点上,美国著名经济学家T·舒尔茨也曾指出, 在通过科技进步提高生产力的问题上,“资本的传统概念必须加以扩大,以便容纳人力资本”([2],p.1),“从分析的角度来说,如果有可能将所有不同形态的人力资本集中在一起,其作用会大大超过全部非人力资本”([2 ],p. 2)。这种看法实际上是以一种经济学投入产出分析框架中的资本概念阐明了人力资源的贮备以及对其进行的投资对于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性。
资金投入是技术创新的社会物质资源环境变量中又一重要的约束性因子。由于技术创新行动的高风险、高投入和高效益性质,从而决定了资金投入作为一种技术创新之社会物质资源环境要素的独立性和重要性。西方的一些发展经济学家曾经指出,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因为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 社会资本总拥有量与总产出之间存在着由资本产出系数所表示的关系;若资本产出系数不变,增量产出则完全要依赖增量资本投资。据此,他们认为,大规模的投资和由此造成的资本累积是使一国经济实现起飞的前提条件。不管这种纯粹的经济学增长模型的假设是否恰当,单从技术创新行动本身来看,如何选择合理的资金投入方向以及降低资金投入的风险- 效益比,则的确是制约技术创新成功实现的前提条件。
市场需求既是促进技术创新的外部社会动力,也是技术创新之社会物质资源环境变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世界范围内的技术创新实践来看,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压力。市场发育不健全,市场体系不完善,则以市场需求信号为主要表征的市场机制就不能有效地起到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并引导其创新发展方向的作用。因此,在技术创新行动中,如何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的类型及其发展趋势,如何建构良好的市场体系和市场运行机制,从而把市场需求从技术创新行动参照构架中的条件取向转化到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手段取向上,并形成技术创新行动系统和市场需求之间灵敏通畅的社会互动关系,乃是技术创新能否顺利启动和成功实现的重要保证。
信息资源是技术创新之社会物质资源环境变量中的又一重要成分。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技术创新行动实际上就是技术创新行动系统内部以及该行动系统与外部社会环境之间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关系的总和。就技术创新行动系统和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换来看,在创新的启动和决策、R&D、生产、销售和创新扩散等诸环节或阶段上, 都存在着大量的信息的流动和交换活动。如果缺乏这种从外部社会环境中获得或输入的足够的信息资源,如科技发展信息、市场需求信息、地区和行业技术改造信息、技术引进信息等,则势必导致技术创新行动由于得不到适度质量和数量的信息保证或是无法作出决策而启动,或是创新诸环节之间联系纽带中断,或是创新产出过程受阻,或是创新扩散过程失效等。因此,在阐述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物质资源这一环境变量时,就不能只定位在人力、资金、市场或生产技术要素等物质性的成分上,还必须充分认识到信息资源的重要性和制约能力,从而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在技术创新行动中的触发作用、纽带作用以及创新资源集聚作用等。这实际上就是要求在技术创新行动中,必须谋求有效的技术创新行动系统与其社会环境之间的信息沟通,并建构出有效的沟通渠道。这种信息沟通的渠道大致有以下几种:①大众新闻媒介;②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③政府部门的信息;④技术市场;⑤行业之间的信息网络;⑥同学、同乡、熟人等非正式的人际关系网络等。
2.社会制度模式
在社会学看来,社会制度是“被历史地加以传递的外部社会安排以及在社会化过程中加以传递的内化了的社会价值”([3],p.316)。帕森斯则更明确地指出,“制度是规范的一般模式,这些模式为人们与他们的社会及各种各样的子系统和群体的其他成员互动规定了指定的、允许的和禁止的社会关系行为的范畴。在某种意义上,它们总是有限制的模式”([4],pp.144—145)。这就表明,社会制度作为人们社会行动和社会关系的制度化规范价值体系,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发展而发展的。它在规范人们社会行动、实现社会进步以及必要的社会秩序的维系等方面都发挥着核心的作用。
从上述界定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制度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征:第一,社会制度具有相对于社会行动的外在性和独立性。社会制度是在人们为满足某种社会需要并维持社会秩序的整合过程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建构出来的;但社会制度一经建构出来,由于其组织人类社会生活的形式化程序和合法化价值,从而导致了它逐渐地同具体的人类社会行动相脱离而具有了外在性和独立性的特征。正如P.布劳所指出的:“社会制度构成一种历史现实,它至少部分地存在于人类之外并独立于构成社会的人类”([3],p.316)。第二,社会制度对人们的社会行动具有限制性和规定性。由于社会制度的外在性和独立性,导致其表现为一系列形式化的规则和程序,从而为人们的社会行动提供了一种限制性和规定性。作为制度的外在安排,这种形式化的规则和程序往往是由制度建构者或提供者通过强制性的方式建立起来的,从而也使得社会制度本身具备了一种强制性的力量。
对于技术创新行动而言,社会制度的这种外在性和独立性特征必然导致其作为技术创新行动系统的外部环境变量而出现;而社会制度的强制性和规定性力量则决定了它必然成为技术创新行动系统所必须面临的最为重要的环境变量的性质。作为技术创新行动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变量,社会制度或制度模式不仅为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提供了一种共享的行动规范,从而使企业之间或企业与其环境之间的互动和交换能够按照某种稳定的或可预期的方式进行,而且在这种互动或交换活动的制度化过程之中,它也历史地塑造出了一种企业之间、企业和社会之间的利益分配格局。企业在共享这一制度安排后果的历史过程中,随着其合法化和形式化程度的提高。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这种制度化安排付出不断的、大量的利益投入尤其是机会成本投入,并对其抱有长期的利益收益预期。由于这种在历史过程中所付出的成本投入- 利益收益行为选择模式是很难更改的,因为更改意味着企业以往的成本投入可能全部或大部分作废,因此,在这一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利益分配格局往往具有很强的刚性,从而对企业从事具“更改”性质的技术创新行动构成了强大的障碍和挑战。这就正如帕森斯所说的,社会制度模式以及其所塑造出来的利益分配格局“它们在满足处于某种典型条件下的系统功能必要条件的意义上,维持一种稳定状态的条件。它们规定的限制使经济和其他方面的约束得以生效。这种限制一旦被打破,不仅会涉及利益的得失,还会涉及权力和义务的破坏和侵犯。”([5],p.90)对于企业的技 术创新行动而言,其具体表现为技术创新行动的功能目标要求与企业既定利益分配格局之间的摩擦和冲突,表现为那些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利益得失不同的企业或企业成员对由技术创新行动所建构出来的新的制度安排或原有制度安排的调整其社会认同方面的严重差异和分歧,等等。而所有这一切都构成了企业从事技术创新行动并由此建构新的行动规范和组织形式以及实现其制度化过程的严重障碍。
根据社会需要类型的分类标准,即根据社会制度满足人类社会需要和规范协调人们社会行动与社会关系的不同维度,我们可以把社会制度模式划分成如下类型:经济制度、科技制度、教育制度、政治法律制度、文化制度、宗教制度、军事制度、婚姻家庭制度及福利保障制度等等。其中能够纳入技术创新之行动参照构架中成为技术创新之社会环境变量的主要制度类型有经济制度、科技制度、教育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和文化制度等,而其他社会制度类型虽也可作为环境因素影响技术创新行动系统的结构、过程与实现,但较之于前述几种的影响而言则仅具有一种间接性和边际性,因而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对它们存而不论。
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社会制度这个词在社会科学或社会学中的使用其涵义是十分广泛且有较大差别的。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它不仅指“由周密制定、易于确认和相对稳定的规范、价值观和法律控制的社会行为的各个方面”([6],p.298),不仅“指日常意义上在社会中出现的各种社会组织模式”([6],p.299),而且也指控制着社会生活的某些重要方面的制度领域或社会系统中各种独立完整的结构功能层面。上述社会制度的不同层面或维度均构成了技术创新行动必须面临且不得不产生和运行于其中的一种制度环境,而不论这种环境是表现在制度建构的发生学维度上还是表现在制度转轨的结构过渡维度上。新制度学派经济学家戴维斯和诺思曾对所谓的“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作了区分,在他们看来,“制度环境”是“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和分配基础的基本的政治、社会和法律基础规则”([7],p.270),而“制度安排”则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的方式的一种安排”([7],p.271),它可能是正规的、长期的,也可能是非正规的、暂时的。其实,这种区分从社会制度之作为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环境变量来看,并不是一种制度之作为技术创新行动的环境变量和内生变量的区分,而只是表明了社会制度作为技术创新行动的环境变量其作用方式的正式性与非正式性之分,表明了在社会制度模式中正规的制度安排或制度化的行为规则同非正规的制度安排或非制度化的行为规则即所谓社会潜网的区分。但是,从这种经济学家对制度所作的区分中却可以启发我们看到,在技术创新行动中,由于技术创新行动本身也体现为一种新的制度规范或创新潜网的建构过程,而这种创新潜网作为更广泛的社会潜网之一部分往往对技术创新行动发挥着更直接更具体的影响。因此,同上述新制度经济学家不同,我们在阐述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制度模式环境变量时,应当更为关注这种社会潜网及其作用,因为不仅在现实生活中大量起作用的就是这一类行为规则,而且对于具创造性、新颖性和超前性的技术创新行动来说更是如此。
3.社会文化背景
社会文化背景是影响和制约技术创新行动的又一重要环境变量。前面已经指出,社会制度模式由于其外在性、独立性、强制性和规定性的特征而对技术创新行动发挥着重要的决定性的环境影响,它构成了技术创新行动赖以发生、运行并实现其社会化和社会整合的制度性依附。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技术创新行动中所依循的社会规范和社会价值并不完全是由社会制度来体现和承载的,也就是说,在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环境系统中还存在着一种无所不在且强有力的社会力量来补充社会制度模式在规范现实的技术创新行动时之所不及。这种力量不是一种与社会制度模式相对立的,也不能仅仅被理解成是社会制度模式的补充力量,而是一种包含社会制度模式在内的、更广泛、更深层的影响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价值规范体系,它甚至还成为了社会制度赖以创生、演变和发展的基本依据。这就是以文化价值规范为核心内容的社会文化背景。
在对技术创新行动的规范和制约中,社会文化背景作为一种技术创新行动之特殊环境变量具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作用方式的非正式性。社会文化背景对技术创新行动的制约作用或者说社会文化价值规范的功能发挥并不完全以正式形式为条件,不一定具有相应的正式组织或设备作为其实体性物质基础;但正因为其不具备完整的、正式的实体形式,才显示出其对技术创新行动的无所不在的制约力量来。可以说,它不仅广泛地影响着技术创新行动的各个环节和层面,不仅涉及了技术创新行动的具体行动方向、范围和路线,而且还深刻地影响着从事技术创新行动的企业家及相关人员的心理定势、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第二,作用层次的内在性与外在性相统一。社会文化背景对技术创新行动的制约力量具有超越于单个技术创新行动主体之上的外在性,同时又具有影响每一个技术创新行动主体的内在性。前者指的是任何技术创新行动主体在进行技术创新行动的选择或决策时,不得不依从既有的文化价值规范,从而力求为技术创新行动的开启、展开和实现谋求一种普遍的社会认同;后者则指社会文化背景具有深远而广泛的历史经验和文化累积的性质并积淀在每一个技术创新行动者的意识之中,从而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其在技术创新行动中的具体表现。社会文化背景的这种内在性与外在性相统一的特征,体现了其对技术创新行动制约作用的张力范围,塑造了其对技术创新行动的既促动又限制的作用性质。
最后我们可以说,作为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环境变量之一,社会文化背景对技术创新行动的影响或作用虽不如社会物质资源环境变量那样直接,也不如社会制度模式环境变量那样具有决定性,但它却通过自己作用方式的非正式性和作用层次的内外统一性的作用特征为基础,以一种文化规范潜网的方式发挥对技术创新行动的功能影响,并填补了此二种环境变量对技术创新行动影响不及的作用真空地带。
4.技术创新行动之社会环境的特征
上面我们从技术创新作为一种社会行动其行动参照构架出发,阐述了作为技术创新行动之社会环境因素的社会物质资源、社会制度模式和社会文化背景等三个环境变量。当然,这并不是说它们就已经包含了影响技术创新行动的所有社会环境因素,而只是表明在和技术创新之行动参照构架的关联中它们被确立为技术创新行动之特有的社会环境因素的恰当性和重要性。但尽管如此,通过上面对三种环境变量的阐述,我们已基本上可以把握住技术创新行动其社会环境因素的主要内容和面貌,并且进而也可归纳出以上述三种环境变量及其关系为主体的技术创新行动之社会环境系统的基本特征。
第一,关联性。这是指构成技术创新行动之社会环境的各种要素或变量之间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着的。社会物质资源的交换与获取离不开社会制度模式的规范限制和社会文化背景的价值影响;社会制度模式的规范性限制离不开社会物质资源的支持和社会文化背景的认同;而社会文化背景的力量也只有通过社会制度模式和社会物质资源为载体才能具体表现出来。应当强调指出的是,正是这种社会环境诸要素或变量之间的关联性,表征了我们前面把技术创新视为一种行动系统并以其整体性的行动参照构架作为考察其社会环境的理论出发点的正当性。因为,由于环境变量之间关联性的存在,使得技术创新行动主体在和任一环境变量发生互动交换关系的时候,都必然牵连着其他环境变量乃至整个环境系统的影响,如果不从系统的角度来把握技术创新行动的特征,不以技术创新行动的整体行动参照构架为理论基点来把握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环境的内容,就势必导致技术创新行动与其环境之间互动交换关系网络的离散,并最终导致技术创新行动其社会环境系统之结构和秩序的紊乱。
第二,层级性。从社会系统论的观点看,我们可以把技术创新行动其社会环境系统的结构划分成分别以上述三种环境变量为表征的三个层次,即器物层、制度层和价值观念层。其中,器物层是以社会物质资源表现出来的社会环境,制度层是以社会制度模式表现出来的社会环境,价值观念层是以社会文化背景表现出来的社会环境。同时,如果我们从技术创新行动与其社会环境系统之互动作用的顺序考察,也可以看到环境结构的很明显的层级性,即首先是技术创新行动和社会物质资源之间发生互动交换关系,其次涉及到社会制度模式,最后是社会文化背景。而反过来,则是形成一种作用调节的信息控制等级次序结构,即在信息方面社会文化背景制约着社会制度模式与技术创新行动的互动作用并限制着其互动关系的变化范围,而社会制度模式作为对扮演技术创新主体角色的企业的期望,又限制着其在和社会物质资源之间发生互动交换关系的动机、目的和决策过程。
第三,差异性。在技术创新行动中,由于存在着不同的创新行动主体,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目标取向、收益预期、行动方式和功能要求,从而决定了技术创新行动和环境之间的互动交换关系在形式和内容上会有差异,而这实际上也就表明了社会环境的差异性特征。对于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企业来讲,其可能采取不同的创新方式,或产品创新,或工艺创新,或组织创新。而对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而言,其所面对的社会环境因素可能主要是社会物质资源和社会制度模式,而对组织创新或制度创新而言,其所面对的社会环境因素可能主要是社会制度模式和社会文化背景,等等。社会环境的差异性一方面可以为技术创新行动提供适宜的行动契机和行动方向,但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创新主体获取创新资源和手段的机会和位置的差异,从而导致创新主体之间在技术创新行动中的不平等竞争。
第四,动态性。这是指技术创新行动之社会环境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创新行动的展开会处在变动不定的状态之中。首先,社会环境的各种要素或变量具有较大的可变性。一方面每一环境变量都处在其他环境变量所构成的环境中,为了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每一环境变量都将在获取资源的过程中不断改变自身的形式和内容从而表现出一种动态的适应过程;另一方面,由于技术创新行动本身也参与了其周转环境的构造与重建,因此由技术创新行动所体现出来的更新取向也必然导致环境变量的动态性发展。其次,各种环境要素或变量之间的结合方式或互动作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经常地具有新的内容和新的结构。
最后,利用上述的技术创新行动的环境变量及特征的分析框架来对照中国现实的技术创新状况,可以看到在中国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环境结构的三个变量层次上,明显地存在着短缺效应、转型效应和迟发效应等三种环境变量的影响和制约,并形成了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行动其社会环境结构的刚性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正是它们阻碍了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行动的顺利启动、运行和实现。因此,从理论上讲,要消除这种环境影响的障碍和限制,就必须在对技术创新行动的目标选择和具体操作上要有一种系统的观念,即不单是把技术创新行动同其社会环境看作是两个互无内在关联的系统,而必须是把环境因素纳入到对技术创新之行动参照构架的建构过程之中,从而通过行动建构系统的过程不断地把环境因素中的条件成分转化到手段成分中去,形成一种技术创新行动与其环境的共同创新和重建过程。
参考文献
[1]G. Dosi, Technical Change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London, the Macmillan Press,1984.
[2]西奥多·W·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和研究的作用》,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3]P.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和权力》,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
[4]T.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 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5]T·帕森斯:《经济与社会》,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篇3
象外之象、韵味之韵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注重言外之意,这不仅是中国诗歌的特点,也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共同的特点。诗歌求言外之意,音乐求弦外之音,绘画求象外之趣,其中的美学观念是相通的,都要求虚中见实”。京派文学的画面中流溢着朦胧悠远的韵味。杨刚说师陀的作品仿佛是一幅意境画,情节和人物都笼罩在茫茫的雾里面。废名惜墨如金,他的语言极简而意味极丰,颇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之能。我们单单从有些作品的题目就可以感受到融贯全篇的韵味,比如《桥》中“金银花”“落日”“棕榈”“花红山”“梨花白”“桃林”“洲”“箫”“诗”“灯”等颇具诗情画意的题目就流溢出浓浓诗情,悠悠古韵。凌叔华仅仅《再见》一文中就有“西湖”“落叶”“西溪”“云楼”“水榭”“盛开的秋芙”……湖、叶、云、榭等事物本身就有着浩远的意境和浓深的古典美,组合在一起更显出古典意境的隽永有致。凌叔华常常这样构图:“一条轻浮天际的流水衬着几座微云半掩的青峰,一片疏林映着几座茅屋水阁,几块苔藓盖着的卵石中露出一丛深绿的芭蕉,或是一弯静谧清莹的湖水旁边,几株水仙在晚风中回舞。”她的画作颇得倪云林绘景之精要,于半露半掩、或浓或疏中,古意全出,古韵悠长。废名淡墨写意,在“一簇簇竹林中露出一重茅屋”,只一个“露”字,就将竹林的茂盛绿意、茅屋的小巧别致巧妙地点染出来。
沈从文的作品给人一种阅读、视觉享受。他常常将“古典诗歌的善于创造意象,宋元山水画的精于结构布局”和湘西秀美的自然,浓郁的民风相融,使用记忆中水上的语言,“一个字一个字地雕刻”小说,勾画着故乡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讲述着柔和淡远、宛若牧歌情调的边城故事。“溪边有座白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有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作者以宁静和谐的内心,用飘逸流动的文字饱蘸温爱之墨,以温柔灵动的线条绘出淡远优美的茶峒景致。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条黄狗,物象极其简单,但又不失于单调,每一个简单的物象以及物象之间的关联都隐藏在画面中。作者将这两个人物、一个动物置于故事的开头,是有其用意的。他们是生活在湘西边城的精灵,更是这个美丽故事的主角,他们悠然自在、潇洒随心的和谐心境也为边城故事定下了基调。
唐代张彦远提出“意存笔先,画尽意在”。京派作家善用含有丰富意蕴的物象,带领读者感悟物象背后深藏的蕴意,带领他们从繁杂琐碎的日常生活进入有意味的艺术世界中,收获审美的。沈从文小说《边城》中的“白塔”不单单是湘西边地的一处建筑,它贯穿故事发展的始终,在每个转折关键处,它都会如神灵般出现,潜在地推动故事的发展。废名《竹林中的故事》中“竹”是从中国传统文学中“竹”的隐含意义开掘而来的,它还象征着女性的纯洁和善良,乖巧的三姑娘就融进了这片苍山翠竹之中。废名笔下的“桃园”“桥”,沈从文笔下的“橘园”“水”“”“碾坊”,师陀笔下的“果园城”“古塔”等物象都隐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画内画外都洋溢着纯朴优雅的意趣。
单纯的物象摹写远远不能构成丰盈的艺术整体,京派文学绘画美的无穷韵味还体现在作者将其主观情感大量地注入画面之中,移注在景物之上,由我及物、由物及我,主客融合,物我同一。人物的感情与自然的风景仿佛发生着某种神秘的感应,而自然景物又是人物情绪的延长与扩散。这样的创作技法使得文字富有极为生动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从而达到绘画的自然有情化。高山、流水、翠竹不仅仅是实实在在的物象,还注满了作者无限的情感,或悲伤或喜悦,情、景浑然一体。《边城》中,闷热无聊的夏夜,翠翠独自守着空船,听身边竹篁被风吹得哗哗作响,看四周蜻蜓惊飞,心思也随之飘摇不定,无法安宁……闷热的夏夜、呼啸的大风令翠翠心生烦闷,难以平静,而翠翠的不安又使周围的景物镀上了飘摇无际的色彩,渲染出了迷乱的韵味。景深一层,情浓一步,在摇曳的画面中,我们听到了生命的律动。
京派文学于漫卷雅气的字里行间、飘逸的画幅之中蕴满诗情画意,溢出无边的韵味。二、 空灵超旷,气逸神全
中国现代文学诞生在灾难深重、硝烟弥漫的时代。强调力量的强大成为时代的主潮,时代的特殊性使得文学有悖于中国传统文学的温柔典雅。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到处充满黑暗,现代文学其沉郁的色调、阴暗的氛围中演绎着多少悲苦寂寥穷人的哀伤,光怪陆离的都市交际场所里一片混乱:“上了白漆的街树的腿,电杆木的腿,一切静物的腿……revue似的,把擦满了粉的大叉地伸出来的姑娘们……”(穆时英《上海的狐步舞》)刺激而混乱的色调、炫人眼目的灯光令人心神烦躁,无数颗迷乱的、醉生梦死的灵魂在污杂的世界里沉沦堕落。然而,京派文学既没有痛哭流涕、苦难唉唉的灰暗图景,也超越了纷繁复杂、刺眼炫目的杂乱之色,它超脱任何非审美因素,以一幅幅空灵超旷的画面讲述着一个个远离现世、超脱尘世纷争、高蹈于现实之上的悠远故事。它在纷繁的现实中,追求一种梦境般的、似水晶般晶莹纯净的世界。
朱光潜先生认为美术可以用来宣泄情感,超脱现实:“美术何以使人超脱现实呢?一,就创作美术的人说,美术虽借现实做资料,但是对于资料的应用支配,美术家能够本自己的创造理想,伸缩自由。在现实范围里说话,空中决计不能起楼阁。美术便没有这种限制。所以现实世界不能实现的理想,在美术中可以有机会实现。二,就欣赏美术的人说,美术能引起,而同时又不会激动进一步的欲望;一方面给心灵以自由活动的机会,一方面又不为实用目的所扰。”
京派文学气韵神全。徐志摩曾这样评论凌叔华的作品:“一般的小说只是小说,她的小说是纯粹的文学,真的艺术;平常的作者只求暂时的流行,博群众的欢迎,她却只想留下几小块‘时灰’掩不暗的真晶,只要得少数知音者的赞赏。”陈源则说:“因为完全的真实是她的目的,‘水晶似的清莹’是她的标准,所以她作品中的人物才能洞见肺腑,而‘清纯’一词,诚如麦雷所说,成为她的特质。”汪曾祺用除尽火气、诗意贵气的文字编织着远离现世的幻梦,他的《复仇》《受戒》《大淖记事》《天鹅之死》《昙花·鹤和鬼火》……横吹出一支支遥远的牧歌。其《珠子灯》中,女主人公就这么安静地躺着,百无聊赖地听着屋前屋后各种各样的声音,还不时听到珠子落地时清脆而悠远的响声。也许这些珠子里藏着自己的故事,自己的回忆吧,它坠落的声响带她离开纷杂的现实,飘到悠远纯美的另一境界中。作者将各种声音堆叠在一起,于出神入化的境界中勾画出一幅女子听音、玉珠落地、恍惚隔世、忆及似水年华的图景。这种超脱空灵之美很贴近梁宗岱欣赏的境界:“像音乐一样,它自己成为一个绝对独立,绝对自由,比现世更纯粹,更不朽的宇宙;它本身的音韵和色彩的密切混合便是它固有的存在理由。”京派文学完美地体现出这种自由、纯粹、超越现实的空灵之感。
京派文学画面中唯美的写意与中国艺术中重虚静、空灵美是一致的。京派文学超脱空灵的绘画美暗含着知识分子对于现实世界的超离。自古以来,每每遇到不和谐的社会境况,多数文人总是选择隐逸,在隔世的环境中摆脱并远离过去,重新寄寓自己美好的理想。超脱空灵之美还与京派作家崇尚“冲虚自然”的佛道思想密不可分。沈从文萧萧画笔营造出“带有化外之风的‘湘西世界’”。废名受禅宗思想影响极深,他的作品极力表现的是“禅境”,在风情秀美的陶家村、翠竹林、史家庄,在“拈花微笑”中顿悟出深深的禅意。凌叔华在其画作中有这样的补题:“1954年10月独游渥兹华兹故里,秋山秋树,晓烟暮云,都在传达诗人诗句,湖上放船棹,尤有参禅之味。”汪曾祺作品中的超脱之美尤其体现在主人公身上:《鸡鸭名家》中的余老五有一手炕鸡绝活,然而他最大的乐趣是提着一把紫砂壶到处闲逛,开怀饮酒;赶鸭能手陆长庚也爱喝酒,常赌博。《徙》中的旧式文人高先生,品德高尚,洁身自好,远离世俗纷争。《故乡人》中的王淡人尤其喜欢“一庭春雨,满架秋风”的淡泊宁静……
有的作家为了表达这份超脱世俗的空灵美,还将画境移入天马行空的梦幻中,使读者在脱离了世俗羁绊的梦境中收获精神的满足。“是梦,所以与当初的现实生活隔了模糊的界。艺术的成功也就在这里。亚里士多德说:艺术须得常是保持‘a continual slight novelty’。西蒙士(A. Symons)解释这话道:‘Art should never astonish’。”废名《桥·窗》中,小林看着细竹安睡,突发灵感,很想画一幅画,这幅画是一个梦,“画得这个梦之美,又是一个梦之空白。他又想到夜,夜亦可画,正是他所最爱的颜色。此梦何从着笔,那里头的光线首先就不可捉摸”。无邪的童真、飞扬的诗思如唯美的光影胶片叠合在一起,汇聚在恍惚的梦境中……灌婴(余冠英)精准地论及了废名作品的这一特色:“作者对现实闭起眼睛,而在幻想里构造一个乌托邦……这里的田畴,山,水,村庄,阴,晴,朝,夕,都有一层飘渺朦胧的色彩,似梦境又似仙境。”翠翠听完爷爷讲述自己父母的事情后,“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歌声浮起来了,仿佛轻轻的各处飘着,上了白塔,下了菜园,到了船上,又复飞窜过悬崖半腰,去采摘虎耳草”。翠翠的爱情在现实生活中是无法向人倾诉的,是被压抑的。只有在空灵的梦境中,她才能真正进入美丽的爱情世界,在轻轻飘着的歌声中初尝爱情的甜酒。梦境是超脱于现实世界的,京派作家借虚幻的、悠远的梦境表露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言说的情感和思想,寄寓着美好的憧憬和希望。
京派作家以虚灵的心境,在一帘风雨、一片迷离的烟水里营造出空明澄澈之境。京派文学的绘画美远离现实的浪浪天风,如镜中月,似水中花。陶渊明只有“心远地自偏”,才能“悠然见南山”,而且深刻领悟到“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深刻哲理。同样,京派文学绘画艺术境界中的空灵也是由“心远”而获得充实。在空灵的境界中,我们才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无言之美,濯濯如春月柳、轩轩如朝霞举的高尚情怀。作者静观自然,寻找能安顿灵魂的生命方式,抒发对生命、人生、宇宙的理解和感悟。废名借小林面对星空寂然凝思——“如果真要画它,沙,树,尚得算作黄昏里的东西。山——对面是有山的,做了这个horizon的极限,有意地望远些,说看山……”(《桥·黄昏》)——抒发无边的宇宙豪情。沈从文常常面对壮美的自然,心生感慨,在如画的湘西,他动情地说:“山头夕阳极感动我,水底各色圆石也极感动我,我心中似乎毫无什么渣滓,透明烛照,对河水,对夕阳,对拉船人同船,皆那么爱着,十分温暖的爱着!”面对积翠凝蓝的山脉、绿浪翻银的豆田、黄白相间的菜地,他被这庄严华丽的景象打动了,凝思时空、自然和生命的深邃意义。他非常厌恶在城市庸俗污泥里混乱生活的人生状态,认为这种生命已经被“时间”和“人事”剥削殆尽了,他回想着梦中极静的百合花,深入探寻着生命的厚重意义……
总之,空灵之美就是间隔之美,作者在远离现实的画意中探寻着生命与人生的真谛,读者在超脱空灵的意境中感悟着生命与人生的丰富内涵。三、 和谐醇正,芳华落尽
“五四”以来,在鲁迅倡导的“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如狂涛如厉风,举一切伪饰陋习,悉与涤荡,瞻前顾后,素所不知;精神郁勃,莫可制抑,力战而毙,亦必自救其精神;不克厥敌,战则不止”战斗精神的指引下,中国现代文学高扬着反抗传统的大旗,在要振动、要咆哮、要热烈的时代激情感染下,展示着战火纷飞中的抗争与战斗。与当时左翼文学、海派文学相异,京派文学远离对苦难情境的反复渲染,而以清丽的画面、和谐醇正的意境,在纷乱的时代里显出一丝明亮温暖的光芒,于哭声泪光中见出一抹淡淡的微笑。
和谐是东西方美学史上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它代表着古典主义的审美理想,追求节制、稳定、均衡之美。京派文学的审美意识非常强烈,即使有关复杂社会矛盾的题材,一经他们的生花妙笔过滤、淡化,也就顿然充盈着温婉平和之美。废名的作品“充满了一切农村寂静的美……作者所显示的神奇,是静中的动,与平凡的人性的美。用淡淡的文字,画一切风物姿态……一切与自然谐和,非常宁静,缺少冲突”。《菱荡》中语言含蓄,随着视点由远而近的变化,作者笔尽意连,依次点染出了屋瓦、树林、小河、池塘,最后将落脚点定格在人物身上,人物的气韵与优美的大自然相和谐,别有一番境界。《桥》中小林放学回家,替姐姐取水,平静的水面映出姐弟俩欢喜兴奋的面庞,调皮的弟弟故意撞击吊桶,突然打破了水面的平静,也惊扰了静谧的画面,宁静的倒影随着涟漪迅速散开,清脆的笑声也顿然银铃般响起,静静的画面也有了动感,其和谐美具有音乐的节奏。废名先生在青翠的竹林中,与可爱的三姑娘嬉笑,让她多给我们称些菜,好带她一起吃饭,谁料她却笑着回敬:“吃先生的一餐饭使不得?难道就要我出东西?”说着就从篮子里抓出一把菜……逗笑的情景别有情趣而其乐融融,仿佛在浓绿的主色调上涂抹了无限温柔的光亮,顿觉温暖而动人。那翠绿的竹林、其间回荡的笑语欢声,灵动聪颖的三姑娘都被圈进了和谐的画面中。
沈从文“始终把和谐作为美的境界来追求,尽量节制自己的情绪和冲动”,他极其重视以柔情温爱之笔,带领读者回到馨香纯真的“婴儿状态”。李健吾很欣赏他的《边城》:“这里一切是谐和,光与影的适度配置,什么样的人生活在什么样空气里,一件艺术作品,正要叫人看不出是艺术的。”在《三三》中,三三在磨场边望着青青的溪流,陷入久久的思索中,母亲远远地喊着她的名字,她叫嚷着:“娘,我在看虾米呢!”三三与母亲亲柔的问答中更见出她的天真可爱、母女间的无限亲情,纯朴的亲情与青山绿水融汇在一起,声色相契,颇具诗情画意。在艺术的表达方式上,沈从文极其推崇“匀称”“趣味”“节制”等审美范畴并将其放在重要的位置,他构思运笔求妥帖、求恰当,下笔作文时发乎情而止乎礼,给读者展示出意境悠远、人景相融的图景。
汪曾祺先生非常强调和谐的重要性,他反复说:“我的作品不是悲剧。我的作品缺乏崇高的、悲壮的美。我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他的作品“几乎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和尖锐的角逐争斗,父母兄弟姐妹间恭孝友爱,邻里乡亲间互助和睦,朋友间相濡以沫,同事间宽和谦敬。人们终年生活于一种和乐安宁之中,即使偶尔生出的怨恨,也带着几分无奈与和缓”。他的《大淖记事》把自然的和谐与精神的和谐相交融而融贮在恬淡的画意中。紫红色、绿色、枯黄、雪白几种鲜亮的色彩一经作者巧妙调和,就将自然的纯美、四季的轮回交替描绘得有声有色。
和谐是一种境界,它带给读者视觉上和心灵上的美好感受。同时,这种意境的营造和作家本人写作时的态度是密不可分的。京派作家强调以柔和温爱替代苦痛的悲伤,他们重视美好事物和情感对读者产生的巨大作用。沈从文先生认为“不管是故事还是人生,一切都应当美一点”。曾经有人询问汪曾祺先生为什么要写作,他回答说因为活到这世界上有所爱,美丽、清洁以及智慧等美好的情感促使他写作。京派作家正是将暖暖的爱意融贮在竹林、桃园、吊脚楼、白塔中,轻柔地讲述着心中的故事,才拥有了冲淡和谐、如诗如歌的画面。
和谐是京派作家共同的审美追求,是京派文学绘画美独有的内涵和典型特征。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它为中国纷乱时代里现代文学的审美缺失做了必要、及时而完美的补充,从而极大地促进了文学独立而自觉的审美意识觉醒。
然而,三三心中小小的、纯纯的心事如泡影般破灭了,只留下悠悠的怅惘;机灵聪颖的翠翠心里有了薄薄的凄凉,孤身一人承受着人去楼空的突变,痴痴地等待渺茫的未来;三姑娘稚嫩的笑颜和银铃般的笑声消失在无声的竹林中。《柚子》的结尾:“吃过早饭,我眼看着十年久别,一夕重逢的柚子妹妹,跟着她的骷髅似的母亲,在泥泞街上并不回顾我的母亲的泣别,走远不见了。”曾经相亲相爱的亲人如今渐行渐远,灼伤着作者敏感的内心,所有的疼痛只能随着远行人的背影如薄烟般散开……一切和谐美好都寂然了,如幻影般消失了。京派作家没有猛烈地将美好撕碎了给人看,而是在飘然的牧歌声中流露出淡淡的惆怅,从中更见出美好事物消逝的凄然和痛苦忧伤的绵长。
篇4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 经济学特性 政策选择 发展经济
高技术产业不同于其他的普通行业,其具有独一无二的经济学特征,在成本、生产要素、竞争以及价值链接等方面都有明显体现,除了其经济学特性外,还具有传统产业应具备的特性。对于高技术产业来说,不论是传统产业的性质,还是其独有的经济学特征,都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体现的。人才是掌握技术的根源,换言之,人才和技术是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动力。当然,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区别决定了我们在制定相应高技术产业政策措施时,不能与同产业相提并论,应针对其特有的特质进行科学化的经济学特性制定、选择相关的产政策和措施。
一、高技术产业的经济学特性概述
二十一世纪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高技术产业发展迅速的时期,这一时期中计算机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纳米技术等的产生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利益,全世界正面临着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趋势。高技术产业主要以技术和人才为发展基础,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显示了其越来越重要的不可代替的地位,不仅是对国家生产总值的贡献,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传统产业的发展和技术改进,正是因为高技术产业,各行各业犹如雨后春笋般的不断涌现。
传统产业在经过长期发展后,主要体现的特性是技术稳定,规模经营。其技术支持具有稳定性,但技术水平仍然较低,经营规模较大,但是起生产模式与管理概念相对落后,资金周转缓慢,产品更新周期过长,企业冗员,各部门科室繁琐复杂,但是传统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解决劳动力和就业压力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针对我国目前的经济进行分析,传统产业仍然占主导地位,换句话说,传统产业关系着国家的民生和经济支持。由于传统的管理经营概念根深蒂固,国际上先进的管理经营理念难以深入到传统企业中,即使得到了应用,但效果达不到预期。但就高技术产业来说,在很多方面都优于传统产业,它不仅具有传统产业的有点,还具备了传统产业不具备的经济学特性,那么深入研究高技术产业的经济学特性,有利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并具有理论意义。
(一)高技术产业经济特性体现在成本上
只要是产业,都具有成本,但凡是经营运作状况良好的高技术企业其共同特点就是具有高固定成本和低边际成本。什么是固定成本?就是在高技术产业发展前期所进行的科学研发各项投入,如何才能够保证在投入之后能够有效回收利益,使其不会成为沉没成本,那就需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将技术作为发展支柱和基础,因此作为高技术企业来说都会话费巨大的自己进行技术开发。什么是边际成本?即是没增加一项成果研发所投入的资金成本较低,但能去的较高的收益。也就是说高技术产品生产成功,重复生产不需要太多成本。例如计算机软件的研发和面世,软件的开发往往都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和人工等成本,但是当此软件成功被研发后,在不断的复制到多张盘上就不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用较低的成本就能够保持高成本不便。正是由于这样问题,很多企业因为高技术产业前期投资巨大,担心后面无法收回成本而放弃高技术产业经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不仅仅需要将高额自己支付给其他企业进行科研成果的购买,也是降低了本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这样一来,不利于企业更大程度的占有市场份额。
(二)高技术产业经济特性体现在生产要素方面
资金、人员配置和技术等都属于一个企业的生产要素,传统产业的发展主要靠的是降低成本来实现企业的发展,但是高技术产业却与之不同,更多地是依靠人才的力量和技术的更新来实现企业的发展,因此可以说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基础就是技术和人才,而技术和人才也是建立在知识和智慧的发展之上的。这也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如今的社会是能源缺乏的时代,高技术产业发展出来依靠技术和人才之外,万万不能依靠索取资源进行发展,更加不能破坏资源来进行配置外的经济增长。也就是说高技术产业的生产要素是技术、人才、智慧和知识。各高技术企业也制定了五花八门的人才政策来吸引高技术人才的加入,我国若想让经济再上一个高度,就必须注重高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那么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留住本国优秀高技术人才之外,更要能吸引外来的人才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三)高技术产业经济特性体现在竞争上
高技术产业经济特性在竞争方面的体现为对需求方规模经济的表现。高技术产业的产品在当今社会已经出现了虚拟网络化得现象,这是一种巨大的需求覆盖,高技术产品在虚拟的网络中的消费者包括两部分,网络效应决定了需求方规模经济的产生,而需求方规模经济的产生有在一定程度上大力强化了网络的需求效应,这样就能够保证高技术企业的客户雨来越多,那么高技术产业的商品使用价值也会愈来愈大,产品的需求量得到迅速增长,当到达一定的临界容量时,企业就占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这就是一种竞争标准。高技术产业的固定资本巨大,上文提到的高技术企业的边际成本极低,所以说高技术产业是一种集技术和资金为一体的密集型产业,也就是供给方规模经济。
(四)高技术产业经济特性体现在风险上
是投资都会具有风险。高技术产业在进行有机化得道路上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基础研究进行开发,第二个阶段是针对产品进行大规模的生产研发;第三个阶段是在产品投放入市场后进行有效的市场运营和良好的售后服务阶段。但是在这三个阶段中,每个阶段都面临着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就是风险,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高技术产业企业的进程是否成功,因此我们风险也要有一定认识。高技术产业本身各方面都具有不确定性,因此要在科学可行的基础之上进行高技术产业发展,同时,高技术产业的市场也是具有很大不确定性的,在这三个阶段里,每个阶段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高技术产业的最终目的就是将研究出来的高技术产品顺利投放到市场上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因此要注意在投资前对风险的评估以及对市场的预计。
二、高技术产业的政策
高技术产业的政策确定应该根据高技术产业的特性来进行制定,因为其有独特的经济学特征,因此不能与传统产业同日而语,制定合适的政策措施有利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并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在高技术产业的各个方面还存有很多弊端,不论是技术上还是管理经营上都具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我们在改进的时候不仅要引进国外的先进经验,更要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人之长,补已之短”,保证我国高技术产业迅速稳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的经济事业贡献能量。
(一)税收政策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知的是高技术产业的成本特性具有不确定性,因此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风险性,这就牵扯到一般投资者的前期高额资金投入问题,因此政府在这一方面要给与一部分支持,注入适量的自己,不仅解决了投资者的资金问题,又能带动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时还应该根据高技术产业的生命周期来进行不同的技术自己引导。在税收政策方面,政府要根据地方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在增值税方面的改革最好是遵循渐进,稳步转型的原则,因为高技术产业的资本有机成分高,如果增值税不进行调整就相当于对高技术企业进行了重复征税,如此一来加重了企业的资金负担。在所得税方面,我国一直实行的有差别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外来投资的税收优惠程度较大,这就导致了不平等竞争的发生,因此最好的办法是统一企业所得税的缴纳规范。
(二)人力资源政策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知识的推动。人才是掌握知识的载体,通过人才才能将知识转化为技术更好地对高技术企业服务。因此政府应该大力提倡发展技术型人才。高技术产业企业应该高度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各国为了发展高技术,争相改进教育科研体制,因此我国政府应该增加对教育产业的投入和科学研究领域的成就奖励。设立专门的科学奖金,对高技术人才给与高额报酬,并能够创造优良的科技研发环境。当然,吸引外来人员为本国的高技术产业服务也是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有效途径,放宽对高技术人才的移民限制,提供优厚的待遇政策。
(三)制定设和我国国情的战略发展计划
针对我国的基本国情,当务之急是组织领导机构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计划,要结合我国的经济、技术、资源等方面,调整或制定一个合理的、科学的、可行的中长期发展计划,并能够有效的将高技术产业发展与国家的战略发展计划进行有机融合,首先在体制和机制上,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
(四)增加对科研成果开发的投资
从近些年来看,我国对各项科研成果的开发投资呈上升趋势,并保持有一定的增长率,政府在提高对科研成果的资金投入外,更应该制定相应的优惠鼓励措施,激励高技术企业积极踊跃的参加科技研发的队伍当中来,还要针对投资的风险进行评估,建立一套有效的、科学的、合理的风险投资机制,不仅是对高技术产业投资者就能写了利益保护,也是规范投资市场的风险运作,也是变相的推动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政府对于从事高技术研发的单位或组织应提供无常的补贴与资金投入,对于有需要进行信贷业务的高技术企业,政府应适当放宽贷款的限制条件,并能够延长还款时间或降低贷款利息。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进行知识产权的保护,这也是对自己国家和社会负责。另外要在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加强立法保护,制定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政策,这样也有利于国家与国家质检的国际合作。
(五)兴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政府应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园,将高新技术企业规划到政府特批的工业院内,能够有效促进科学研发一体化的发展,例如美国的硅谷,我国的中关村,还有日本的筑波科学城等,都是对高技术园区进行有效统一规划的好例子。各类技术工业园的兴起,带动了各地的高技术产业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很清楚的了解到高技术产业的经济学特性,并根据各个特性提出了一些政策措施,世界上发达国家对高技术产业的特点、传统产业的优缺点进行了充分了解,我国也应该引进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以及改革措施,进而更好的发展本国高技术产业。
参考文献:
[1]张伟.高技术产业的经济学特性及产业政策选择,山东大学:产业经济学[M].2007
[2]张陆洋.高技术产业发展经济学特性的研究,中国科学[J].2001(03)
[3]张建.高技术产业经济学相关特性的研究,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7(05)
篇5
关键词 信息化教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12-0130-02
Transform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odel in Information Environment//Zhang Yumei
Abstract With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ill be widely used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ing,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to modern teaching mode, including teaching theory,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structure, teaching mode, teaching mode, especially from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to the computer network for the teaching mode transformation information center.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ach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ing mode
Author’s address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stitute, Shenyang, China 110034
1 信息化环境下思想政治教学模式的转变
教育专家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应该是有效整合传统教学模式和网络化教学模式的优长,建构一种混合型教学模式。”[1]这是基于网络教学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教师课堂教学的考虑。对于教师来说,计算机网络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只是增强教学效果的辅助工具,并不能取代教师的角色。尤其是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而且是情感交流使学生人格形成的过程。在单纯的网络教学中,教师的言传身教、人格力量被削弱了,教学往往会因与学生缺乏必要的沟通,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思想政治课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在于师生之间是在面对面的过程中进行教与学,教师的言谈举止、人格魅力等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身教作用,这是网络教学难以替代的。好教师可以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而网络教学却不能代替好的教师,只有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产生好的效果。
当今社会已经发展到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现代高新科学技术这一元素作为教学手段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各个环节也是必然趋势。可是由于教学观念相对滞后,没有认识到思想政治教学必须充分利用现代高新科学技术发展提供的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还由于缺乏必要的经费投入,没有必要的硬件设施,加上粗浅线条式的应试考核方式,都与教学初衷相悖,根本达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学目的。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通过因特网或其他数字化载体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带来了新的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模式,这使传统教学模式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1.1 传统师生关系发生变化,学生获得较充分的自由和便利,主体性加强
在网络化教学模式中,学生在学习资源的掌握上与教师是平等的,有些情况下甚至优先于教师。学生可以通过网上课程学习、下载学习软件、上网搜寻有关资料、发送电子邮件或BBS与教师、同学交互联系等途径进行自主性、研究性和协作性学习,从而使学生对教师的选择更加自由,对学习的时间、地点和学习方式也有更大的自主性。从另一个意义上讲,这也为教师主导作用的提升和拓展提供了可能,在教学资源的组织、建设、维护以及对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指导等方面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1.2 传统教学媒体发生变革
数字化技术提供了教学内容的多种表现形式及多种获取途径,使教学内容的表现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更符合青年学生的思维特点和阅读习惯,为传统教学媒体的更新奠定了基础。传统教学模式中最基本的教材、粉笔等载体和手段,正在被计算机及网络所提供的集成化的教学环境(如信息学习系统、资源库、演示环境、辅助学习工具、师生交互环境)所取代。传统的纸质教材的形式和内容呈现方式也随之发生重大变革,立体化、集成式教材体系正在形成。
1.3 传统教学资源发生变革
从一定意义上说,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多样性、超越时空性、资源更新的及时性和快捷性是网络化教学模式最大的优势。数字化技术可以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和管理,为课程及时提供极大容量的教学资源,为教学内容的及时补充和更新提供支持。特别是信息高速公路带来的迅速而广泛的信息传播使教师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及时跟踪学科建设的前沿,获取最新、最具典型性和针对性的教学资源[2]。
2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特征
2.1 处理数字化
它是指将声音、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信息经过转换器抽样量化,由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数字信号的可靠性远比模拟信号高,对它的纠错处理也容易实现。
2.2 存储光盘化
光盘存储数字信息容量大,且体积小,一张光盘可以存储A4纸文体65万页,全屏动态图像1小时12分钟,调频立体声5个小时。
2.3 显示信息
这是指利用信息计算机技术存储、传输、处理多种媒体学习资源,如声音、文本、图形、图像、动画等,这与传统的单纯用文字或图片处理信息资源的方式相比要丰富得多。
2.4 传输网络化
信息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远距离传输,学习者可以在任何一台上网的计算机上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2.5 学习资源系列化
它是指对不同的学习者分别提供各种形式的系列教学软件。
2.6 教学过程智能化
它包括教学软件的专家系统对教学过程中的信息资源使用的实时监控、数据采集、分析、提供帮助等机制。
3 信息化环境下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的特点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者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协作与会话等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并解决实际问题。信息化教学模式具有下面一些特点。
3.1 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师和教材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源
网络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信息量,通过多种媒体技术的运用不仅能够扩大知识信息量,使信息来源变得丰富多彩,同时为学习者创设了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促进学生对知识信息的理解和提高学习效率。
3.2 教学中教师角色发生转变
教师的主要作用不再是提供信息,而是培养学生自身获取知识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引发学习兴趣;指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从而形成在整个学习进程中教师处于中心地位,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主动探究。
3.3 可以自主化学习,学生在意义建构的环境中有选择性地学习,实现因材施教
计算机的交互性,给学生提供了个别化学习的可能,学习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完整呈现学习内容与过程,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难易、进度,并随时与教师、同学进行交互。
3.4 信息化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通过网络,学习者可以实现学习上互助互动,培养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提高知识信息检索和利用能力。网络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它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局域网可以实现内部信息资源的共享。
总之,信息化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丰富多样的媒体呈现、真实的环境创设、不受时空限制的资源共享、快速灵活的信息获取、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打破地区界限的协作交流,正在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作用和师生之间的关系,促使传统的单向灌输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参考文献
[1]马宁.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设计的整合[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9(4):97-101.
篇6
一、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是指大学生“借助网络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以达到维护和实现自己的利益、影响某一政策的制定或改变政治决策、监督决策而实施的政治运行过程”。[1]它的特点体现在三个方面。
1.参与主体的群体性
由于网络的超链接性和网络政治参与的自主性,大学生在网络政治参与中很容易形成共同的兴趣爱好、政治立场、政治理想和政治价值观,即“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在网络和新的传播技术的领域里,志同道合的团体会彼此进行沟通讨论,到最后他们的想法和原先一样,只是形式上变得更极端了。[2]”
2.内容、渠道的多样性
大学生利用网络平台,通过网络论坛、个人网页、政府网站、个人博客、BBS论坛、电子公告牌等渠道发表自己的政治观点、意愿,政治信息、政治评论等。从参与的内容来看,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涉及贫富分化、腐败、两岸关系、医疗、教育、住房、社会保障、大学生就业、收入分配、社会治安和新农村建设等问题。
3.参与身份的虚拟性、参与空间的自由性
基于个人隐私保障的需要,互联网没有设定有效身份鉴别功能,网民可用一组代码、一个昵称等角色符号作为自己身份的标识,所以,互联网对于公民个人隐私具有很强的保护功能,能掩盖网民的真实身份。同时,网络的开放性突破了传统信息沟通方式和信息获取途径的局限,为大学生提供了自由的参与空间,使大学生能平等自由地发表观点,获取政治信息。
二、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导向路径
1.加强网络政治参与知识和意识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政治参与观
网络政治参与应该具备一定的政治参与知识。网络政治参与者不仅要掌握有关网络技术和计算机知识,还要对现有的政治理论有较深入、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加强网络政治参与知识的教育,是使大学生形成独立的政治判断、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正确的网络政治参与观和高水平的政治参与的重要途径。目前,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有计划的政治理论教育显得尤其重要。政治参与观教育内容,应主要包括国家观、政党观、民主观、法制观、权力观、利益观、民族观、公民观和价值观等等方面;而政治参与意识教育内容,则应包括民主意识、人权意识、公民意识、权利意识、义务意识、责任意识、法治意识、民族意识、群众意识、全球意识等。只有让大学生掌握这些科学的政治参与的理论知识,才能在政治参与中自觉按政治发展规律办事,对各种政治问题、政治现象进行理性地思考,做出客观正确的评价,从而从容稳定地进行政治参与。
2.加强网络政治参与实践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能力
各高校和社会各界应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网络政治参与实践教育,大力倡导并促使大学生知行统一,通过网络政治参与实践,把了解、掌握的政治理论知识内化、外化、升华为自觉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提升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政治参与型人格。
首先,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实践的渠道,建立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网站,正面引导大学生进行网络政治参与。如国内一些高校建立的“红色网站”、“红旗在线”、“觉悟网”等主题网站、网页,成为大学生十分喜爱的网络政治参与阵地。其次,要加强电子政府建设,为广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实践提供直接而宽广的平台。目前,我国许多政府网站内容空泛,更新慢,动态信息少,网页设计比较单一。因此,要大力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利用政府网站向大学生灌输正确的政治思想理念,指导大学生准确把握经济、政治、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引导大学生积极有效地进行政治参与。第三,要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的网络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网络政治教育工作人员要时准确地通过网络了解和掌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态,发现并及时解决大学生遇到的各种政治参与动中的问题,监控、收集、分析校园网络的政治信息,同时对那些错误的不良信息及时采取措施,切实护网络政治参与的有序规范运行。
篇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理论建设以政治经济学为根基,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现实情况为出发点,学习借鉴西方经济学重要的市场理论,形成了指导我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性制度。政治经济学由四点构成:即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再生产理论、资本主义发展理论,这四条理论构成了政治经济学的要义,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基本理论。西方经济学提出的关于市场经济的理论,是我国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依据和重要理论来源。
西方经济学强调市场的重要性,主张一切经济行为都要通过市场来完成,需求、供给和价格要通过市场来形成。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经济体制虽然也运用市场经济规律来调节生产、消费,但是没有像西方经济学理论强调的那么重要,并没有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在市场没有起到基础性作用的计划经济时代,中国经济的发展虽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计划经济的弊端也逐渐显现,资源配置不能按照供需的有效性进行流动,导致了经常性的物资短缺和相对过剩,整个计划经济时代,我国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如何统筹好物资的分配,如何最大化满足国民经济社会的需要。但是这项工作却不像我们想想的那么简单,如何能在年初实现对经济的有效预期,如何能够在960万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有效调配,这对于当时信息传递不太发达,计算能力比较弱的中国而言,不能不说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改革开放初期,与西方经济发达程度对比中发现,中国经济社会明显出现了落后,而且差距还在不断扩大,改善我们的经济制度,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市场经济体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提。西方经济中的市场经济概念逐渐成为中国与西方对接最重要桥梁,也是实现资源配置的最有效的手段,在这样大背景下,借鉴西方经济学中的市场理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最为重要的理论构成。
在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下,我国逐渐开始完善市场主体,开始允许商品的自由流通,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则。产品市场、劳动市场、消费市场逐渐形成,这三个市场的形成,使得市场进入了真正发展时期。
通过上图,厂商通过产品市场实现了产品的销售,家庭通过劳动市场实现了就业,资本市场是扩大规模,盘活已有市场的重要手段,也是开辟新市场,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的重要依托,同时,也帮助家庭提高生活质量,满足人们的超前消费等。
中国计划经济时期,根本就不存在竞争,一切都按需生产、按劳分配,自然也就不会出现竞争。西方经济的市场经济体制却不是这样的,通过市场来调节资源的配置,厂商必然选择利益最大化的投资领域来生产商品,很多厂家同时投入到同一个行业,必然会造成这个行业的生产过剩,也就出现了竞争,购买者对同样商品必然会对价格、质量、服务等做出不同的权衡,然后决定买那个,这就是竞争,在竞争的格局中,购买者处于有选择的地位,他有权利去选择购买那个商品,不买那个商品,有些厂家价格高,产品质量不好,服务差必然会被市场拓淘汰,这叫完全竞争市场,厂家都处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但是也存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吸取了完全市场理论和不完全市场理论,为了保障国家安全和国防发展,针对一些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命脉的行业,采取国家垄断,实行国家独有,或者国家控股形式。
二、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的不足值得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警惕
西方经济学理论经历了百年多的发展历程,其学术成果和对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作用都值得学界的肯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是西方经济体制和成功经验帮助中国逐渐完善了特色市场经济体制,是西方经济学理论帮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建立和推广,同样,西方经济学通过中国市场经济的成功建立,完善了其理论到实践的论证,丰富了其研究视野。但是要警惕西方经济学中存在的问题,现在一部分市场经济研究者与实践者出现了盲目崇拜西方经济学的现象,认为西方经济学是完美的,是无懈可击,建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全照搬西方市场经济体制。这种看法是不能得到认同的,目前,西方经济制度也存在缺陷,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也开始研究中国的经济体制,并从中获益良多,在某些领域开始照搬中国经济政策,取得了较好效果。
西方经济制度存在的问题也比较严重,最重要的是西方经济危机,这种挥之不去的西方经济制度问题已经被西方经济学家研究了百年,但是知道今天依然无法建立一套更为有效的规避机制。另外,工会权利过大,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产和人民的生活,电视中,经常会看到西方罢工,导致航班延误、供水供电中断等,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西方市场经济有竞争性无排他性,是一种公有资源的私有化进程。所谓无排他性是不能禁止另外的人使用;所谓有竞争性是一个人的使用减少了他人能使用的量。所以无约束的时候会被过度利用。解决方式是限制使用或者有偿使用。在现实中,此限制或收费要通过国家的强制措施,诸如现在实行的排污限量超额收费的制度。在西方私权大于公权的市场格局中,国家有时候难以对其采取更为有效的调控手段,来抑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盲目性。
三、中国经济学理论需要西方经济学理论的融合
篇8
关键词:知识共享;个人学习环境;交互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15/16-0159-04
当代学习理论的研究表明,人类学习历经了“学习即个体获得”的获得隐喻和“学习即情境参与”的参与隐喻,正在走向“学习即知识创造”的新型隐喻。[1]知识创造隐喻不仅关注个体对已有知识的获得与继承,关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或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而且强调共同体成员通过共享互动开发出“人造物”(Artifacts)。Web2.0技术的蓬勃兴起,正在促使人们对技术在学习活动中发挥的作用进行相应革新,让技术更为有效地推进人类学习由“获得”“参与”逐渐向“知识共享”“知识创造”迈进。“个人学习环境”(Pers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PLE)正是在新兴技术发展和学习研究创新的相互砥砺中而孕生出的一种新的学习环境形态。目前,个人学习环境因其支持交流共享、知识创造、自主管理等个性化学习,逐渐在高校教育教学领域中受到关注与应用。那么,在个人学习环境中,大学生如何在知识共享过程中发生交互?这些交互具有什么特征?对这些问题的探察,有助于明晰基于个人学习环境的学习方式与规律,对优化大学生学习环境、革新大学生学习方式、提升大学生数字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基于Web2.0知识共享的交互
知识共享是个体经由知识分享、知识交换、知识讨论等活动所建立的双向交互沟通过程,从而实现个体的知识增长、建构与创新。要实现知识共享,交互是一个非常必要的前提条件。Web2.0技术的蓬勃发展,以其高度的参与性和社会化特征,为实现学习者的参与和双向互动、灵活使用和共享知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1.基于Web2.0的知识共享过程
野中郁次郎(Nonaka,I.)与竹内弘高(Takeuchi,H.)提出的组织化的知识创造(Organizational Knowledge-creation)模式很好地解释了知识共享的机制,该模式被称为知识创造的“SECI模型”。具体过程包括了“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在化”(Externalization)、“联结化”(Combination)和“内在化”(Internalization)四个阶段(如下页图1)。[2]在此基础上,不少研究者根据Web2.0的特性,提出了基于Web2.0的知识共享过程模型(如下页图2)。从该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出,Web2.0技术在不同方面影响着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
(1)社会化
社会化,即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是分享体验并由此创造诸如共有心智模式和技能之类隐性知识的过程。在传统的学习中,这一过程需要借助观察、模仿、体验、实践等方式来实现。其中,以师徒制最具代表性。在Web2.0技术的支持下,这一过程可基于学习社区或即时通信工具的讨论加以实现,使得个体间的隐性知识转化更加便捷,无须受到时空的限制。
(2)外在化
外在化,即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采用比喻、类比或模型等形式,经由文字、数字、图表、公式或语言等方式将隐性知识表述为明确的概念知识。例如,应用最为广泛的博客,为每一位学习者提供了一个个性化的学习空间来自由表达他们的观点、思想和反思,其他人可以在他的博客上发表评论或者留言,由此在群体的分享和交流中会产生较为清晰的认识。
(3)联结化
联结化,即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是将各种概念经过整理、分类、结合或重新组合,综合为一个更为复杂和系统的知识体系的过程。随着Web2.0技术的发展,标签作为一种更为灵活、有趣的分类方式备受关注,它是学习者在互联网上用来定义相关信息的一种标记。通过标签,学习者可以方便地管理自己的各种学习内容,汇聚和传播学习者的个性化信息,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
(4)内在化
内在化,即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是使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的过程。实质上,这一过程即为个体对前三个阶段所获得的知识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在Web2.0技术的支持下,学习者将自我建构的知识通过与其他学习者进行分享、交流,激发下一轮知识共享的过程。如此循环,不断升华。
2.基于Web2.0知识共享的交互类型
在基于Web2.0的知识共享过程中,知识及各种Web2.0技术(工具)成为了学习者个体之间交互的主要中介。为了更好地分析在Web2.0知识共享过程中的交互类型,我们从Web2.0技术对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互转化的影响作用出发,按照“社会化”“外在化”“联结化”和“内在化”四个阶段将交互划分为6种类型(如上页表)。
篇9
1 展成式齿轮ECMF的原理探究
如图1所示,该图为ECMF基本原理图,从图1中可见展成式齿轮ECMF的原理复杂性所在。
图1 展成式齿轮ECMF的原理图
试验中,通常需要连接阴阳两极电源的负极和正极连接,使得阴阳两极之间有足够的电解液存在。一般在加工过程中,电化学作用会在阴阳两极之间出现[1],可以通过适当的对齿间厚度进行调整,并且严格的按照中心距离要求进行安装,从而确保安装的质量。
2 展成式齿轮ECMF试验研究
2.1 实验条件
文章所研究的试验设备主要为自制圆柱齿轮试验装置,所应用的电源属于直流电源,电表为数字式的万用表。所应用的检测设备主要为Taylor Hobson粗糙度检测仪。试验的几何参数为:模数为3mm、齿数为46、螺旋角为0°。
2.2 实验结果
首先在齿面粗糙度方面,如图2所示,该图的加工时间大约为2分钟,珩磨轮的转速约为80r?min-1,珩磨轮的压力为60N时,其加工时间长短会给齿面粗糙程度带来一定的影响[2]。这与庞桂兵在《脉冲电化学及电化学机械齿轮光整与修形加工技术研究》一文章的观点有着相似之处。齿面的粗糙度会伴随加工的时间增加而逐渐下降;当加工开始时,其降低速度回最快,伴随加工时间的增加,降低速度会越发缓慢,如果加工时间超出了3min,那么此时粗糙度值的降低速度会逐渐缓慢。
而图3是加工电流120A的状态,该状态下,珩磨轮转速约为80r?min-1,此时珩磨轮的压力约为60N,该压力段的加工时间会给齿面的粗糙度带来一定的影响规律[3]。
通过这两方面的证明可知,齿轮的表明粗糙度与加工效率会受到工艺参数的影响。
其次,在齿轮精度方面,需要重视齿形精度与齿间精度情况。在检测齿形精度的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按照DIN的标准进行检测,再此之后还需要测量加工前后的齿形精度,避免出现精度偏差问题。经过测量后,实施ECMF操作以后,齿形轮廓处于光滑状态,同时齿轮总误差和齿轮形状误差的存在,能够将齿轮精度情况充分的反应出来。通过试验证明,加工前的剔齿通常存在着凹现象[4],只有通过加工操作,才能够使得该种现象得到相应的改善与调整。但是该现象依旧存在。本次试验中对齿形精度的各项因素展开了充分的研究,在分析中证明,一旦电流较大,便会导致出现机械刮膜作用力下降的问题,此时将会引发齿形精度偏差问题的出现。而磨轮压力增加时,齿形精度同样会受到影响,甚至会引发磨轮转速增加情况的出现,但是当转速增加的时候,凹现象便会得到相应的改善。
在测量齿间精度的过程中,需要将DIN测量标准作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测量结果的正确性与可靠性。本次试验中测量了8件齿轮加工前后左右齿面的齿距误差、齿距累积误差等方面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为:经过加工以后的齿距误差有明显的降低情况,左、右齿面的误差等级会平均下降2-3级左右,加工以后的齿距累积误差变化较小[5]。按照珩齿原理,受到机械作用的影响,齿距误差会有所变化,但是齿距累积误差并不会受到影响;但是如果依据电化学加工极间间隙影响去除机理,那么此时齿距误差和齿距累积误差受到电化学作用影响比较大。同时,在齿间精度影响中,机械作用的影响地位不可忽视,但是齿间精度并不会受到电化学作用的影响。
篇10
关键词:师范教育转型;文化驱动;特色引领;转型路径
中图分类号:G657;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2-0021-03
关于师范教育转型,许美德(Ruth Hayhoe)曾经提出如下问题:“师范院校如何升格为具有大学学术活力和水准的学校,而同时保持它对实际提高学校教育和教学水平的执着?教师职业如何赢得与其他职业同等的地位,而同时坚守其开发所有儿童潜能的使命?”这些问题实际上触及到师范教育转型的深层困境,即师范院校与综合大学在价值取向上的冲突,而许美德有关“教育大学”的构想,正是在深刻反思这种价值冲突基础上所提出的师范教育转型新思路。本文旨在辨析这种别开生面的师范教育转型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对郑州师范学院的转型探索进行理论诠释。
一、师范教育转型的文化理据与多元模式
一直以来,通过升格或合并师范院校从而向综合性大学转型,都是有关师范教育转型内涵的主流观点。张斌贤指出:“尽管不同院校在其发展战略中未必都使用了‘转型’这个概念,但‘转型’所包含的基本含义以及与此直接相关的‘综合性’‘综合化发展’等,却是大多数高等师范院校发展战略中最具有时代意义的关键词。”耐人寻味的是,虽然在转型理念上如此,在转型实践上却出现了两种立场或路径,刘爱生将其概括为“教师教育本位观”与“师范院校本位观”。其中,“教师教育本位观”是一种渐进的转型模式,旨在实现师范性与综合性的协调发展,而作为一种相对激进的转型模式,“师范院校本位观”则以综合化发展为主要目标,往往以弱化甚至丢掉师范教育特色为代价。刘爱生进而指出:在师范教育转型问题上,之所以出现“理论与实践的倒错”,“根源在于突如其来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打乱了理论上的师范院校转型进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冲击下,地方师范院校偏离原来正常的转型轨道,走上了一条以规模急剧扩张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化之路”。
的确,20世纪末以来,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一些重要变化逐渐将师范教育相对稳定的制度设置打破了。比如,教师队伍的紧缺现状趋于缓解,教师培养的专业化呼声日渐高涨,使得既往封闭、孤立培养教师的师范教育体制日渐松动并多元化。又如,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大学排名以及各类评估指标要求等等,也促使师范院校不能固守师资培养的既往模式,被动甚至被迫进行转型。但是,毋庸讳言,在将中国师范教育转型归因于外在条件的同时,我们往往忽视了内在理据的发掘,而正是在这一点上,许美德“教育大学”构想的重要理论意义彰显了。
许美德并不否认师范院校“升格”为大学是世界范围内的潮流,不过,她特别强调“这一转型的核心问题还在于根深蒂固的大学与师范院校之间价值取向的不同”,并且由于不同国家与地区的文化传统和教育遗产的差异而造成了不同的转型模式。值得注意的是,在对世界范围内(包括三个西方与三个亚洲的师范院校)的师范教育转型的四种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之后,她语气坚定地写道:“如果有什么东西特别贴近中国学术传统,那就是教育大学这种事物,连同其面向整合的知识领域的强烈趋势、深重的道德责任感和职业问责制等等特征,及其将科学研究作为学科基础知识的理念,而且要求科学研究更多地通过实际应用而非理论争辩来实现。如果教育能够上升为大学里最受尊重、要求最高的知识领域,这最有可能在亚洲首先实现,而不是西方。”
不难理解,“教育大学”理念体现了许美德教授对中国乃至亚洲地区师范教育的未来展望。这一构想不仅表征着一种特殊的师范教育制度形态,而且寄寓着她对不同国家与地区师范教育传统的深刻的文化反思,由此使我们对师范教育转型的理论反思从制度层面深入到了文化层面,并且认识到师范教育制度创新实际上基于师范教育理念的创新。诚如钟秉林所言:“所谓转型,是指高师院校在强调综合性的同时,也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走多样化发展的道路。对所有师范院校而言,转型的目的并非是指丢弃师范院校传统的教师教育定位及其所具有的特色与优势,而是如何以观念和制度创新,重整师范院校的资源,通过强化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的综合性,把学校的办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进而充分满足我国目前及未来教育发展对教师素质整体提高的要求。”
本文作者认为,中国师范教育的转型,并非一刀切地朝向一个模式化的综合性大学转型,也不是形式化地从师范类院校转向综合性大学,而是积极寻求师范教育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从这一视角而言,许美德“教育大学”构想也可视为师范教育转型的可能性路径之一。尽管这一构想在制度层面上不一定贴合师范院校转型的复杂状况,但是许美德从价值冲突的文化视角反观中国师范教育转型问题,或许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即审视中国师范教育转型的内在文化理据,将师范教育与综合性大学视为基于不同价值理念的两种教师教育制度形态,并在协调与平衡价值冲突的基础上寻求师范教育更新与创生的多种可能性。申言之,走向综合性对于师范类院校而言,或许意味着师范教育更新与创生的机遇,关键在于协调与平衡“综合性大学”与师范院校两种教师教育制度形态在价值取向上的张力,并根据不同师范院校的特殊传统与特殊条件,实事求是地探寻转型路径,从而既能使师范院校朝向综合性大学的目标发展,又能承续师范教育的优良传统。通过整合多种优质资源,真正突出师范特色和优势,培养适应教育发展需求的高质量师资。
面对师范院校转型的时代大潮,作为一所地方师范院校,郑州师范学院当然不能置身局外,同样迫切需要重新确立目标定位与发展方向。2006年升本之初,学校就实施强基固本工程,通过开展办学理念大讨论,确立了建设省内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本科院校的目标,明确了“加厚基础,规范管理,练好内功,办出特色,提升水平”的办学思路,紧紧抓住中原经济区和郑州都市区建设大好机遇,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打牢发展基础,强化教师教育优势,凝练师范办学特色。在此基础上,郑州师范学院确立了突出师范特色,坚持师范本根,将“教师教育做精做强,非师专业做实做优”的发展方向和办学定位,力求通过更新师范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创新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机制,使郑州师范学院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升级。
郑州师范学院格外注重师范教育转型内在的文化理据,试图通过整合多方面资源搭建一个颇具包容性的转型框架,并依靠多样性的文化力量推动并实现师范教育制度的更新与创生,故而摸索出了一条颇具活力的转型路径。下面,分“文化驱动”与“特色引领”两个方面,对郑州师范学院的转型之道进行论述。
二、文化驱动:师范教育文化生态的培育
师范教育转型虽然是以制度转型为主体的,但任何制度转型都无法从特定文化语境中抽离出来,故而为推动师范教育转型而进行的制度设计,必须在特定文化传统中寻求坚实的文化理据,并立足这种文化理据培育师范教育制度转型的良好文化生态,这正是“文化驱动”思路的基本内涵。郑州师范学院对于师范教育文化生态的培育,主要包括职业文化生态、学术文化生态与地域文化生态三个方面。
1. 转变教育教学方式,营建良好的职业文化生态
实施师范教育特色凝练和培育工程,建立教师发展中心、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中心为一体的教师教育能力发展平台,推进郑州协同创新创业中心建设,开展专业特色培育试点工作,通过典型引领,示范带动,改革教学模式、实践范式和评价方式,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吸引力,逐步建立“内外兼修”、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相互融合、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凝练打造教师教育的特色亮点。围绕教师职业岗位需求和职业发展取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设置,加厚学科基础,精研教育理论,突出实践能力,实现由培养知识型人才向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转变;以政府、中小学、高校“三位一体”合作教育为基本途径,以实施“双导师制”“双导双学”教师培养合作为突破口,深化“校校协同”育人模式改革,实现由封闭式办学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政产学研结合之路的办学模式转变;采用“顶岗实习――置换培训”的方式,把在职教师“置换”出来进行提高性培训,让在校学生顶上去进行体验式教学实践,从而实现专业化教育向职业化教育的转变。
2. 坚持科研教学相统一,营建良好的学术文化生态
秉持以科研促进教学的宗旨,力求使科研成为提高学校竞争力、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的有力支撑。为此,学校成立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心,开展培育特色相关课题的研究,围绕创建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校内专项课题立项招标和重点培育,力争取得一批阶段性、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建立校、省、国家三级本科教学质量项目培育体系,加强各级各类“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建设。采取一系列激励措施,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努力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举办“教授讲坛”“博士论坛”“名家讲堂”等学术交流活动,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开展“绿色人文周末”系列活动,丰富学校文化生活,陶冶师生情操,锻炼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建设重点实验室,搭建科研创新平台,为科学研究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硬件支撑。扶持学生学科竞赛、创业大赛,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3. 植根中原文化厚土,营建良好的地域文化生态
学校地处省会城市郑州,这里物阜民丰,交通便利,信息通畅,经济发达,人文荟萃。是源远流长、芳泽古朴的大河文化、中原文化、嵩岳文化的发祥地和层叠厚积之地,又是现代都市文明、商都文化的崛起和辐散之地,自古以来文风昌盛,才俊辈出,重教敦学,儒哺墨染。学校依托地理区位优势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成立了中原文化研究所,引入了嵩山文明研究院,通过对中原、嵩山文明的“根”“源”文化研究发掘,搭建超然于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和科技教育之上的文化载体,构建以“中原文化”为介质的活动载体、生态课程、人本教育课程体系,创设教学相长、良性互动的人文环境,使厚朴机变的古风古韵在现代教育中得以留存,其敦学敏行的核心价值浸润于“厚德、博学、弘毅、创新”的优良校风之中。
三、特色引领:师范类专业的品牌塑造
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是以专业为单位的,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的三大基本建设之一。专业建设的水平、质量和状态决定了学校的办学类型、层次和特色,对促进学校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具有深远的影响。对于师范院校来说,师范类专业是学校的固本专业,必须做精做强。因此,学校在办好中文、数学、外语等传统专业的同时,着力加强“特殊教育”“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等师范专业建设,打造师范教育品牌专业。
1. 打造“特殊教育”专业品牌
郑州师范学院从1986年起,就开始了培养特殊教育师资的工作,培养的特殊教育人才已作为教育教学和管理的主力军,遍布河南省所有特殊教育学校。经过30年的办学积累,学校的特殊教育逐渐形成了“特殊教育师范专业与听障残疾人高等教育专业相结合”的办学特色。第一,建立医教结合、学科融合培养模式。承担国家级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和教育部卓越特殊教育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地方师范院校与医学院校、特殊教育学校联合培养卓越特教教师的改革与实践”,积极探索医教结合、学科融合培养卓越师资之路。第二,普及特殊教育通识课程。在全校普师专业开设特殊教育课程,为普师生普及特殊教育知识,培养师范生指导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教育能力。第三,走特教师资培养培训一体化道路。作为一所地方高校,承担着全国特殊教育“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近一半学员的培训任务,培训中运用微课教学形式,培训量大、面广、层次高、效果好。学校正在建设功能齐全的“生命阳光”体验馆,旨在让正常人体验残疾人的生活状态。学校残疾人艺术团的节目多次在全国各大电视媒体播出,参加中央电视台“出彩中国人”节目荣获“2015年终盛典总冠军”,学院被教育部、中残联命名为“全国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特殊教育专业的品牌性初显。
2. 打造“小学教育”专业品牌
小学教育专业是学校的传统优势专业,有着六十多年的人才培养历史,目前是郑州市重点专业、河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发展提升。第一,坚持面向农村。学校结合河南农业大省的实际,针对农村小学“点多、面广、师资缺”的困境,率先在河南探索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培养能够承担多门课程教学,带动和引领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卓越小学全科教师。第二,实施全科培养。建立“宽基础、活模块、重实践”的6+1模块化课程体系,优化以“平台+模块”为主体的课程结构,实行“角色体验”教学、“观摩感知――案例研讨――模拟实训――岗位实践――反思研究”的五位一体实践教学,形成了“全科培养、多能发展、分科选修、强化专长”的人才培养特色。第三,引领改革创新。承担河南省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改革项目,研究制定河南省小学全科教师学科教学能力培养标准、考核标准和评价标准,为河南省小学教师教育发展改革提供支持;履行河南省小学教育全科教师(免费师范生)培养项目执行办公室职责,示范引领河南省卓越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改革。
3. 打造“学前教育”专业品牌
学校于2011年开设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为托幼机构培养教育教学和管理人才。五年来,该专业在师资队伍建设、拓展办学规模、提升办学层次、深化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第一,以“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引领教学改革。“教育学原理”成为省级重点学科,“教育学原理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幼儿教育政策法规”课程被命名为河南省教师教育精品课程,获得省级教师教育教学重点研究项目6项,一般项目11项。通过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第二,以优化课程体系为基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基本要求,探索理论素养与职业技能相融合的教师教育模式。建立了“统编教材+参考教材”“文字教材+音像教材+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系列化、立体化教材体系。第三,以校园协同创新为手段,实现师资培养与幼儿园教育的无缝对接。与幼儿园建立合作关系,50%的课程内容通过参与幼儿园活动来实现,借助参与幼儿园活动,拓展课程内涵,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学者龙学美说:“师范学院和其他普通的大学或学院,不是名义上、形式上有何不同,而是精神、实质、使命、做法上都有他特殊的价值和风味。”对于郑州师范学院而言,根本问题正是师范教育转型的内在的文化理据,即师范教育的“特殊价值与风味”问题。无论是为师范教育制度转型培育良好的文化生态,抑或是通过塑造专业品牌引领师范教育的发展升级,都是为了在文化与制度的张力中创生师范教育的新的价值与风味。
参考文献:
[1]许美德.师范教育与大学:比较分析及其对香港的启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04).
[2]张斌贤.论高等师范院校的转型[J].教育研究,2007(05).
[3]刘爱生.地方师范院校的转型:前景、成效与道路[J].教育学术月刊,2010(01).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