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评估方法范文
时间:2023-08-17 18:13: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信息化评估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港航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评估方法
信息化发展水平是新经济时代企业价值能力的一种体现,是衡量港航企业现代化水平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当前,港航企业信息化向着智能化、集约化、突出协同应用和综合服务的趋势发展,并趋向于进一步的大规模应用。信息化水映的是一个综合体系,把人、组织、技术、应用及企业战略整体纳入考虑范围。综合评估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考察其对组织业务运作和管理的支持程度、对组织落实发展战略的支撑水平、信息化建设成效,切实反映信息化对组织的业务水平提升、管理效能提升所起到的作用,并客观反映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对促进港航企业更好地转型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1 信息化评估基本思路
围广、技术要求高、考虑因素多,不仅要评价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水平和先进程度,还需综合考虑被评估对象的业务体系、组织模式和管理特点等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信息化评估体系。
具体评估时,可以根据评估目的和对象的不同选取不同的评估方法,一般需按照以下思路(见图1)进行:(1)明确信息化评估的目的和要求;(2)根据企业业务战略对信息化进行正确定位和认识;(3)评估贯穿于整个生命周期,而不仅是事后评估;(4)根据不同的评估需求尽量选用成熟的参考框架;(5)分析信息化水平影响环境因素,充分考虑不同组织和条件下的差异性;(6)选择合适的评估技术方法,并适应信息化技术的要求,注重定量与定性评估的有机结合;(7)将评估与监管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注重动态监控和管理,然后以合适的形式展现评估结论。
2 评估指标体系设计
2.1 设计原则
评估指标是评估模型的骨架。科学建立评估指标体系是决定评估工作成败的关键。指标体系的设计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务实性原则,强调与被评估对象业务特点和规律紧密结合;二是整体性原则,合理构造层次结构和指标数量,全面反映信息化建设各个方面;三是简明性原则,尽量选与目标关联最紧密的重要指标,与现有数据衔接,数量精炼、定义明确,便于采集;四是独立性原则,便于专家根据情况灵活运用。
2.2 指标体系构成
建立评估指标体系是信息化评估的首要工作,也是研究的难点和重点。结合港航企业业务特点和信息化应用情况,将评估指标体系分为5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和35个三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为:业务支持、技术架构、管理与运营、应用绩效、可持续发展等5类。每类指标,根据评估要求再逐层细化建立二级指标(见图2)。
(1)业务支持。主要考察信息化是否能有效支持企业业务战略的发展,关键是从应用覆盖面、覆盖深度与广度、业务协同等方面,测度是否能满足业务应用和经营管理工作需求。
(2)技术架构。重点考察企业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状况,包括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应用系统、信息资源、信息安全和信息技术应用(渗透和扩散)等方面的先进性与实用性,关键在于测度技术架构与业务体系的技术支撑能力。
(3)管理与运营。考察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管理方面的水平和能力,包括战略管理、组织、流程制度、运维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提升情况。
(4)应用绩效。考察企业信息化的价值,衡量信息化组织贡献与影响,包括运行效率、管理效能、社会效益、节省费用、组织成长和知识创新等方面提升的响应能力情况。
(5)可持续发展。考察企业信息化保持平稳、高效、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包括信息化建设的技术和管理基础、资金投入水平、人才队伍保障和制度规范程度等方面内容。
3 信息化评估流程
(1)建立指标体系。在指标体系建立方面,采用“层次清晰、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理念,充分反映被评估对象的业务与管理特点,遵循系统全面、科学合理、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建立分层、分级的指标体系。
(2)选择评估模型。根据评估对象与评估目的的不同,在适应性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组织信息化能力评估的基准,明确评估指标与基准的对应关系,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估模型。
(3)确定指标权重。指标权重是指该指标在本层指标中的相对重要程度。具体评估时,可以根据不同的评估目的和要求,分析指标的内涵与属性特征,选取主观或客观的赋权法,以确定指标权重。
(4)评估数据处理。评估数据是评估结果产生的源泉,有了评估数据才使得评估变得有意义。数据分为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两种,在应用评估模型C时通常要对数据进行一定的处理。其中,定性数据的处理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调查问卷法,如采用隶属度赋值方法,将定性指标分成几个档次,制定评分依据。定量数据的处理则按照指标的释义和组织的具体情况进行收集,然后进行无量纲处理,将定量指标原值转化为评估值。
(5)结果综合分析。对企业信息化能力进行定量分析,是准确评价信息化水平的关键。在评估中,体现技术效益和有形经济效益的指标,一般采用定量分析方法。而体现社会效益和无形经济效益的指标,由于较难被量化,则采用定性分析方法进行考核。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实现客观、科学的评估。
4 应用与分析
模型”,将信息化能力分为启蒙级、基本级、适应级、规范级、战略级等5个评分等级。每项指标按评分区间从低到高依次为1~5分,如1分表示“启蒙级”,5分表示“战略级”等。每个评分等级都有相应的评价尺度和标准。
以企业信息化总体建设成效为依据,立足于企业发展战略的信息化支撑与服务,通过实地调研与专家打分相结合的模式,从业务支持、技术架构、管理与运营、应用绩效、可持续发展等5个方面对其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估,并采用直观、简明的雷达射线图进行展现(如图3)。
评估结果表明,该企业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总体水平达到规范级,未来在管理与运营、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尚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以更好地适应港口转型发展的需要。
5 结 语
信息化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港航企业现代化水平和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不同的测评方法会产生不同的评价结果。要从被评估对象的业务体系分析入手,充分理解组织业务模式和管理特点,结合好评估的目的与要求,在评估综合分析中尽量采用简单、明了的形式直观反映综合评估结果。科学、客观地评估港航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有助于港航企业梳理和认识自身信息化建设成效与差距,尤其在多个同类企业的比较分析中能相互借鉴与促进发展。然后,在此研究基础上选择同类型港航企业进行评估比较分析,给出综合性的评估结论,以促进信息化工作更有力地支撑和融入企业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 罗本成,原魁,眭凌,等.基于灰关联度评价的投资决策模型及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9):133-137.
篇2
论文摘要:简述了建立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体系的意义及其应当遵循的原则。提出了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并对各个指标进行相关分析。
0前言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传统物流开始向现代物流转变。其显著的标志是它充分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打破了运输环节与生产环节之间界限,通过供应链管理建立起企业供、产、销、储、运全过程的计划和控制,从整体上实现最优化的生产体系设计、企业运营和管理,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之间的有机统一。通常我们理解物流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以业务流程重组为基础,广泛使用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控制和集成企业物流活动的所有信息,实现企业内外信息资源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加强核心竞争力。物流信息化意味着整个物流作业环节从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到配送全面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企业内外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集成化管理。目前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涵盖广泛的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地理信息系统、货物识别技术等。正是由于这些基本的信息技术构成了现代物流信息化的基础。当前,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都在积极建设物流信息平台。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利用物流信息平台来协调和科学管理社会资源,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企业则是为了加强其自身的经济活动,提高物流效率,不断实现信息价值增值等方面的客观推动力。
1建立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体系的意义
当前,企业决策层都对自身的信息化建设高度重视,投人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发展信息系统。一个好的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应该与企业自身的生产技术水平相匹配。并不是所有先进的技术都适应一个企业的发展,不能简单认为拥有了先进的信息设备的企业就是一个信息化水平高度发达的企业。只有采用合理科学的信息系统才可能发挥其应该发挥的作用,否则可能产生相反的作用,使企业背上沉重的负担,束缚了企业所应有的灵活机动的市场敏锐性。建立以企业管理信息化、企业业务需求信息化和信息系统本身安全性、可靠性评价指标为基础的评价体系,其目的就是使得企业能够以业务解决方案为核心,更系统地、更有目地性建设和更好地发展企业物流信息系统。
2建立评价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体系的原则
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物流企业生产水平发展的需要。而企业物流信息化水平评价体系建立,其目的是解决当前物流信息系统投资建设管理过程中的概念化、随意性问题,因此既要遵循一般信息系统建设管理等有很多一般性的原则,如安全性、先进性、兼容性等,更要体现一些物流领域的特点,因此要遵循如下原则。
2.1科学客观性原则
指标的选取应具有科学的理论根据。首先,要与当前社会客观生产技术水平相匹配。其次,评价指标体系应能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情况,有利于企业之间的横向比较,发现自身优势和不足之处,挖掘竞争潜力。物流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应成为物流企业完善物流信息系统、解决企业发展所面临问题的有力工具。
2.2系统性与整体性原则
企业信息化水平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全面反映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的情况,既要反映系统的内部结构与功能,又要正确评估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联。因此,系统的可兼容性和扩展性也是评价指标的一个衡量标准。
2.3先进性原则
物流信息系统不仅要满足当前企业发展需求,同时还要求与企业未来发展相适应。一个能够与未来发展相适应的物流信息系统,就要求把握好行业和技术未来发展方向,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从供应链的高处整合企业和社会资源,以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2.4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在综合评价企业物流信息化水平时应综合考虑影响评估水平的定性和定量指标。对定性指标要明确其含义,并按照某种标准制定界限,使其能恰如其分地反映指标的性质。定量指标要有清晰的概念和根据标准确切的赋值和计算。
3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将评估系统分为三个体系和四级评估层次。具体结构见图1。我们将整体评价体系分为三个部分: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评价体系、企业业务信息评价体系以及与系统本身相关的安全性能评价体系。主要是依据当前企业管理和发展所需要的信息系统本身功能所划分的,同时兼顾系统本身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角度出发,因此将对系统安全的评估纳人企业信息化评估体系中来。
物流信息系统是实现企业管理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和标准化的一个集成系统。我们所选择企业资源计划(ERP)信息系统评价项目中主要突出的是物流企业在实现自己领域中区别其他企业ERP方面的管理体系,这包括指标U1, U2和U3都是物流企业的业务特点。其中由于物流企业多元化和多种业务关系,针对不同的物流企业,ERP项目的评价指标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删减。例如,针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只考虑U2和U3评估指标。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支持作用的支持信息系统由于企业的性质不同可以简单定性为有无。关于先进的企业决策支持系统目前还没有确切的定义,但是通过分析当前的企业业务需求而产生企业发展所需要的支持策略也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点发展对象。
业务信息系统评价系统是对评估物流企业日常运行所必须的信息系统的一个衡量准则。电子商务评估体系是对企业在电子交易平台上所具有的订单处理、帐务结算以及与工商税务等政府机关所建立的网络办公系统的评估项目。网络资源信息系统评估指标是针对企业在互联网上所能获取的资源和能力的评估。同时,作为物流企业需要对流动的物资进行有效监控,因此建立了的电子货物跟踪系统,包括与智能交通相对应GIS , GPS、射频技术系统、运载货物工具的信息系统,以及条码技术和射频技术为主,能够快速准确识别货物的识别系统的评估指标。
系统安全本身是对所有信息系统建设的一个内在要求。评估体系根据信息系统中数据处理、系统兼容性及其网络安全性等方面考虑划分成S6, S7,S8三个子体系。目前国际组织和我们国家对数据安全和认证,以及通信安全等方面都要有相对完善的准则,例如《信息技术软件产品评价质量特性及其使用指南》、《信息技术一软件包质量要求和测试》和《工具检测用软件评定准则》等,这些方法和准则在制定具体标准的时候都应该考虑到其中。
4评估方法
将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作为一项指标列人物流企业等级评价体系中去,而物流企业等级评价系统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况且对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模型研究甚少。评价中包含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和模糊性指标,这是因为评价指标的模糊性和难以量化性等客观原因,也有评价者自身的主观原因,例如性格、偏好、价值观念和认知程度等主观原因。为此,我们将模糊集合论的方法进行评估处理。图2是专家评审系统模型。
专家在评审的时候通过网络将评审选项送到数据处理中心去。同时,数据处理中心也接受到由系统安全检测设备对信息系统的评估结果后进行统计计算。针对不同时期的评估对评估项目的加权值是不一样的。例如当前根据现在信息技术发展情况我们把PG ={G1,G2,G3},Pg,为第一层加权值,同样还有Ps和Pu作为第二层和第三层加权值,其中对于Pu如果为定性衡量的值为{0, 1}如果为定量衡量的话取值在「0, 1]区间之间。同样建立专家评审结果的模糊评价矩阵:
其中rij表示在第i位专家在第j选项投票结果。将PxH就得到我们需要的评价结果。最后对处理结果进行归一化处理成为我们所需要的结果。目前社会上将物流企业评估等级划分为:AA A_AA级、AAAA级、AAA级、从级、A级五个等级,所以在进行数据处理的时候要把划分成五六个区间,最终计算结果都在这几个区间内。最后经过专家评审组的认可就完成最终的评定。
篇3
关键词:电力;信息化;故障;信息安全技术
中图分类号:TM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1—0279—01
一、引言
电力信息化指的是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是电力工业在信息技术的驱动下由传统工业向高度集约化、高度知识化、高度技术化工业转变的过程。其核心是电力SG186信息系统的建设,主要内容是各级电力企业信息化的实现,其中包括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随着电力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电力企业按照市场化模式运营。总体上,信息化对提升电力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提高企业生产运营效率、降低生产运营成本、促进业务和资源整合。
二、电力信息化现状和发展趋势
目前,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硬件环境已经基本构建完成,硬件设备数量和网络建设状况良好,无论是在生产、调度还是营业等部门都已实现了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已经成为新世纪开局阶段的潮流。
计算机及信息网络系统在电力生产、建设、经营、管理、科研、设计等各个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安全生产、节能消耗、故障处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逐步健全和完善了信息化管理机制,培养和建立了强有力的技术队伍,有利促进了电力产业的发展。未来的电力产业将带着这些先进设备和技术继续发展状大,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
三、企业电力信息化故障及解决方法
(一)常见故障对策分析。
电力电子电路的实际运行表明,大多数故障表现为功率开关器件的损坏,即晶闸管的损坏,其中以功率开关器件的开路和直通最为常见,属于硬故障。但是,电力电子电路的故障诊断与一般的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的故障诊断还有一个重要的差别,由于其故障信息仅存在于发生故障到停电之前的数毫秒到数十毫秒之间,需要实时监视、在线诊断,这样发现问题便于及时解决,排除隐患。
(二)残差法排除故障。
残差法是一种基于解析模型的故障诊断方法。主要分析实际系统与参考模型特征输出量间的残差,进而定位电力电子装置主电路在线故障。此方法同样适用于逆变器主电路的故障诊断,这种方法用于电力电子电路的故障诊断具有检测量少、判据简单且与输出大小无关的特点。特别是在复杂电力电子电路的故障诊断中的优势更加明显。
(三)故障数据库法。
把一组典型的测量特征值和故障值以一定的表格形式存放,通过比较测量值和特征值,判断故障。先用计算机对电路正常状态和所有硬故障状态模拟,建立故障数据库。然后对端口测试进行分析,以识别故障,即将选定节点上测出的电压与故障字典中电压比较,运用某些隔离算法查出对应故障。此方法对于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故障诊断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但此法只能解决单故障诊断,多故障的组合数大,在实际中很难实现。
(四)直接检测法。
直接检测功率器件两端电压或桥臂电流的方法。通过检测各功率器件两端的电压,或检测各桥臂电流,得到功率器件的工作方式,再与触发脉冲进行时序逻辑比较,从而判断被诊断对象是否故障,此方法需要检测每个被诊断器件的电压和电流,所需测点较多,需要专门的检测电路和逻辑电路。还可以通过测量电路的输入输出来实现故障诊断,因正常工作时,电路的输入输出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动,当超出此范围时,可认为故障已经发生。另外,还可以测量输入输出变量的变化率是否超出范围来判断是否发生故障。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抗干扰性较差。
四、电力信息化安全稳定性研究
(一)加强电力信息安全稳定性的评价及控制。
保证电力信息安全稳定运行,应采用有效的方法及时评测与控制,防患于未然。如基于风险的暂态稳定评估方法,首先对评估系统的暂态安全风险逐个元件进行分析,然后综合给出相应的风险值,供电力人员参考分析,做出正确决策。这种评估方法不仅可以分析稳定概率性,也可以定量地分析失稳事件的严重性,即事故对系统所造成后果的定性分析。它能有效地把稳定性和经济性很好地联系在一起,给出系统暂态稳定风险的指标,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输电线路的传输极限,这将有利于增加社会效益。
(二)加强电力信息网络安全教育意识。
安全意识和相关技能的教育是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中重要的内容,其实施力度将直接关系到企业安全策略被理解的程度和被执行的效果。为了保证安全的成功和有效,高级管理部门应当对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用户、技术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所有的企业人员必须了解并严格执行企业安全策略,并且安全教育应当定期的、持续的进行。在电力企业中建立安全文化并纳入整个企业文化体系中才是最根本的解决办法。
(三)加强电力行业硬实力功底。
所谓电力行业硬实力功底,主要指充分了解电力行业现行发展新状况、新技术和新资源等,及时了解行业动态,扎实掌握相关技术,作到出现问题有的放矢。应加强技术管理,主要是指各种网络设备,网络安全设备的安全策略,如防火墙、物理隔离设备、入侵检测设备、路由器的安全策略要切合实际。数据的备份策略要合理,备份要及时,备份介质保管要安全,要注意备份介质的异地保存。加强信息设备的物理安全,注意服务器、计算机、交换机、路由器、存储介质等设备的防火、防盗、防水、防潮、防尘、防静电等。注意信息介质的安全管理,备份的介质要防止丢失和被盗。报废的介质要及时清除和销毁,特别要注意送出修理的设备上存储的信息的安全。
五、结语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电网运行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环节等电网运行的各个环节。电力信息技术发展的目标是构架一个完全自动化的供电网络,其中的每个用户和节点都得到实时监控,并保证从发电厂到用户端电器之间的每一点上的电流和信息的双向流动。通过广泛的应用分布式智能和宽带通信,以及自动控制系统的集成,保证市场交易的实时进行和电网上各成员之间的无缝连接及实时互动。此外,要想把此项工作做好管好,需要电力人不断地积累经验和学习,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篇4
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召开全行业电视电话会议,正式了《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以下简称《5年行动计划》),并对未来五年如何推动专项行动计划落实,进行了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苗圩部长在发表主旨讲话时明确提出:落实专项行动计划,首先要突出推进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这一重要抓手,针对大量工业企业特别是传统产业领域的企业信息化水平不高、流程管理缺位等问题,借鉴ISO9000、ISO14000的做法,制定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引导企业开展符合性认定,提升企业信息化全面管理水平。
那么,什么是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它与两化融合评估规范标准是什么样的关系,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如何构建和实施?
一、什么是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创新完善的企业管理,多年来形成了成熟的管理体系。这一体系一般包括财务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AS18001)、薪酬管理体系、战略管理体系、营销管理体系、风险管理体系、专业性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22000)等;其中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专业性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等比较通行,可以由第三方认证机构进行符合性审核确认。西方发达国家众多咨询机构如麦肯锡、IDC、SAP等多年前也探索提出过类似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问题,但由于不同国家、不同企业信息化发展程度不同,没有形成通行的标准体系;其实企业建立信息化管理体系,对于培育创新型企业具有深远意义。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提出,应该是针对中国工业化尚未完成、信息化迎头赶上这样的历史际遇,为将信息化的时代特征与工业化的历史进程紧密结合,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而应运而生的重要举措。
《5年行动计划》附带的名词解释说明:“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一种符合性认定标准,它借鉴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方法,适用于所有开展两化融合工作的企业。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规范企业系统推进两化融合的过程管理机制和方法论,是企业建立、实施和改进两化融合推进管理的通用方法,有助于企业稳定获取预期的信息化成效,引领企业打造信息化环境下的竞争能力。此外,《5年行动计划》还明确了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定“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国家标准、推动建立第三方认定服务体系、制定两化深度融合的技术标准规范等。
从基本定义和主要内容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出,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构建与企业两化融合水平评估规范标准密切相关;可以说,管理体系是在评估规范标准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和体系化,是在评估规范标准基础上,可以实施第三方认定的管理体系。
二、两化融合评估规范标准的主要内容
两化融合涉及理念的转变、模式的转型和路径的创新,是一个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的变革过程,两化融合在推进过程中必须要不断转变观念,摸清发展现状、找准科学路径,创新推进模式。笔者从2009年开始,主持工信部企业两化融合评估工作组,与相关研究人员一道,深入研究企业两化融合内涵、要素、路径和评价方法,形成了企业两化融合水平评估框架体系,然后联合相关工业行业协会,对32个行业1200多家企业的两化融合情况进行了实际评估,并于2011年编制完成《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以工信部文件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1年第39号);2012年又形成《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国家标准》,经由工信部上报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审批。
(一)规范标准的基本思路:
1、核心导向是帮助企业获取和提升信息化环境下的可持续市场竞争能力。在广泛吸收先进的管理理念,重点评价信息技术对工业企业业务改进和管理创新的促进作用,通过企业两化融合能力和水平评价,激发企业内生需求,获取和提升市场竞争力。
2、强调产品质量,将产品质量全过程稳定和全面提升要求,贯彻和落实到两化融合各评价要素和评价内容中。
3、不片面追求所应用信息技术的先进性,而是注意技术与业务及管理的适宜性和协调发展。评估体系重在引导信息化环境下企业的业务变革和管理创新,技术应用应该与业务的发展现状和需求相匹配,而不是过度追求信息技术本身的先进性。
4、遵循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科学性要求评估指标要能够体现两化融合内涵和核心特征,反映两化融合发展阶段和持续改进方向;评估方法要基于事实数据,充分发挥数据的分析价值,支持综合评估、分析、诊断和改进。实效性要求评估体系应结合企业两化融合的内在需求,立足工业实践和企业需求,用工业的语言,从业务和管理角度出发,评估信息化环境下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经营管理及各方面的综合集成和协同创新发展的能力与水平,以及效能与效益。可操作性是指评估指标要易于选取,指标体系要易于构建;评估指标数据要可采集、易采集、准确可控、可分析;评估方法要易于理解、便捷有效。
(二)规范和标准的基本框架
评估规范和标准的框架体系设计在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紧密结合环境下,突出两化融合的关键作用点,并综合考虑了对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现状的反映以及对未来发展方向的科学引领。通过评估框架体系可明确两化融合发展路径,引导企业通过两化融合实现创新发展、智能发展和绿色发展,获取和提升可持续发展的竞争能力。评估框架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评估框架体系
企业两化融合总体评估包括水平与能力评估、效能与效益评估两个部分。水平与能力评估包括基础建设、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与创新等四个主要评估方面。效能与效益评估包括竞争力、经济和社会效益等两个主要评估方面。
基础建设旨在通过评估两化融合基础设施和条件建设情况,衡量两化融合基本资源保障的水平与能力级别,主要评估内容包括与“财”相关的资金投入、与“人”相关的组织和规划、与“物”相关的设备设施、与“信息”相关的信息资源、与“安全”相关的信息安全等。
单项应用旨在通过评估信息技术在企业部门级单一业务环节中的应用情况,衡量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以及企业单项业务融合的水平与能力级别,主要评估内容包括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生产管理、生产制造、采购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质量和计量、能源与环保、安全管理、项目管理、设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办公管理等。
综合集成旨在通过评估企业跨部门、跨业务环节的业务综合和集成情况,衡量两化融合环境下企业内多业务综合集成和融合的水平与能力级别,主要评估内容包括产品设计与制造集成、管理与控制集成、产供销集成、财务与业务集成、决策支持等。
协同与创新旨在通过评估跨企业的业务协同和发展模式创新情况,衡量两化融合环境下企业间业务协同、创新和融合的水平与能力级别,主要评估内容包括产品协同创新和绿色发展、企业集团管控、产业链协同等。
竞争力旨在通过评估企业综合竞争力变化情况,衡量两化融合直接或间接带来的企业能力提升效果,主要评估内容包括质量提升与顾客满意、业务效率、财务优化、创新能力等。
经济和社会效益旨在通过评估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水平变化情况,衡量两化融合直接或间接带来的企业效益提升,主要评估内容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
我们将企业两化融合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起步建设、单项覆盖、集成提升和创新突破,可共同表征企业两化融合不断跃升的阶段特征和内涵,适用于工业领域各行各业。如图2所示。
企业已经开始建设两化融合基础设施和具备一定条件,但其单项应用尚未开展或刚刚起步,则企业处于两化融合的起步建设阶段。企业具备了一定的两化融合基础设施和条件,单项应用对企业业务覆盖和渗透逐渐加强,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其综合集成尚未有效实现,则企业处于两化融合的单项覆盖阶段。企业基础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单项应用基本成熟,综合集成有效实现,但其协同与创新尚未有效开展,则企业处于两化融合的集成提升阶段。企业基础建设趋于完备,单项应用和综合集成趋于成熟,且协同与创新得到有效实现,则企业处于两化融合的创新突破阶段。
企业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过程,就是不断实现上述阶段性跃升的过程。企业通过两化融合促进能力增强,实现竞争力提升,并进一步促进经济和社会效益提高,其提升作用随企业两化融合发展阶段跃升而跃进。企业所处的两化融合发展阶段及其对应评估方面的水平与能力级别,与竞争力、经济和社会效益水平相辅相成,可实现持续改进和螺旋式上升。
企业两化融合总体水平等级评定需综合水平与能力评估和效能与效益评估的结论。在总体评估体系架构稳定,上层指标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各行业对总体评估指标进行必要的取舍、细化和调整,这样既能够体现行业特点,加强对行业企业的引导性,又可以增强行业之间的可比性,以及对总体情况进行准确的判断和分析。
结合以上对行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历程、阶段和关注视角的探讨,我们还提出了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的总体指标体系(如图3),包含指标体系一、二级指标,各行业在总体框架和思路的指导下,结合行业特点和需求设计三级细分指标。其中:
就绪度(基础)就是就绪度即工业企业两化融合基础准备程度,衡量企业两化融合基础设施和条件保障水平,包含上述基础建设的相关要素;下设四类二级指标。
成熟度(应用)即信息技术在业务环节应用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对成熟度的评估可以了解企业在信息化环境下的业务和管理水平。成熟度本身蕴含着阶段等级性,因此分解的二级指标也能够反映出信息技术在业务中应用的阶段层次。通过对我国工业两化融合现状调查,成熟度(应用)下设三类二级指标: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与创新。
贡献度(绩效)即企业在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上实现的综合产出。两化融合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竞争力。因此,不仅要对信息化基础和应用进行评估,还应该对其最终产出进行评估。贡献度(绩效)下设三个二级指标:竞争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框架思考
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规范企业系统推进两化融合的过程管理机制和方法论,是企业建立、实施和改进两化融合工作的体系保证和方法路径。构建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应是在现有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评估规范标准的基础上,明确基本导向和原则,确定及体系框架和主要内容,并编制出具体的实施细则。
(一)导向与原则
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导向是围绕企业战略目标,以业务发展需求为牵引,坚持信息技术应用的适宜性,强化企业产品与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加强流程信息化、规范化和优化重组,推动管理变革与创新,实现持续改进,以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体系建设为主要目标,明确融合和创新的方法和路径,引导企业获取和提升可持续发展的市场核心竞争力。
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应坚持以下五条主要原则:
——确保企业总体战略一致性和适时优化性。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促使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贯穿企业管理、产销、服务的各个环节、各级员工和上下游合作伙伴等,并有效促使企业根据市场变化及时做出战略调整。
——以推动企业创新和管理能力提升为关键着眼点。管理体系实施要侧重推动企业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促使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以推进企业产品与服务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为基础。管理体系实施要不断提升企业的产品与服务,促使企业实现产品结构调整,强化增值服务。
——以流程信息化、规范化和优化变革为重点。管理体系要注重企业流程再造,在标准化、规范化的基础上不断优化流程管理。
——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管理体系实施必须全员参与,在水平评估的基础上,明确企业两化融合工作方向和路径,实现两化融合工作的持续改进。
(二)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
在企业两化融合推进过程中,最关键的视角和着力点主要包含四个方面,一是企业的管理能否与信息化同步发展、同步落实和调整创新,二是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相关基础设备设施保障能否到位,三是企业围绕新型能力打造的一系列两化融合项目是否能够规划好和实施好,四是企业能否合理评估两化融合成效并推动实现持续改进。
因此,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应该包括:管理职责,基础保障、两化融合项目实施,评估、诊断与改进等。
1、管理职责
管理承诺:向企业员工传达推进两化融合、打造新型能力的重要性;组织做好规划策划; 制定实施办法; 确保各方资源保障到位等。
领导与组织设置:领导设置;领导职责;全员职责;组织与管理机制的战略一致性等。
管理职能执行与考核:管理职能的执行落实;保持内部充分沟通;全员考核机制与办法等。
2、基础保障
资金投入:资金投入及时性和适度性要求等。
人才保障:明确人才的能力需求;明确人才选拔的要求;培训计划和培养办法等。
信息和工业基础设施:基础设施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要求;对企业两化融合推进需求的满足等。
信息资源:信息资源规划;信息资源标准化;信息资源的采集获取、管理、开发与优化要求等。
信息安全:计算机和网络安全;信息资源安全;设备设施和系统安全;安全管理的防范机制等。
3、两化融合项目实施
两化融合项目规划与设计:确认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两化融合项目的要求;项目规划的融合与创新性、适度性、实用性、可行性及主要内容要求;装备现代化、流程信息化、管理集约化和市场协同化螺旋式上升的需求;数字化设备设施、信息技术和系统的应用要求等。
两化融合项目执行与过程管理:项目组织要求;项目执行规范;项目过程管理要求等。
两化融合项目验收、运维与考核: 项目的评审及成效验证,项目规划的落实情况;项目运维管理要求;项目考核管理办法等。
4、评估、诊断与改进:
企业两化融合评估:企业两化融合水平及通过推进两化融合获取核心竞争力的周期性评估要求;评估体系构建与应用要求;评估方法选择与应用要求等。
校验与诊断:企业两化融合推进管理体系符合性的校验与诊断要求; 企业两化融合推进管理体系实施与保持的有效性校验与诊断要求; 校验与诊断数据来源及其客观性要求等。
持续改进:确认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企业两化融合推进管理体系的改进需求; 企业两化融合推进管理体系的改进措施等。
(三)实施推广
篇5
关键词:航空;安全;设计
中图分类号:G35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01
一、航空安全是近年来国家和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可能造成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由于航空行业的特殊性,一旦发生航空事故就是很严重的事故,将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航空安全需要做到准确、稳定、可靠。针对目前航空安全管理中业务处理的需求,采用了软件工程的设计思想,设计并实现了航空安全管理系统,对飞行管理的每一个阶段进行了流程化的管理,通过航空安全培训模块、风险管理模块、飞行管理模块、维护管理模块完成对整个航空安全的管理,实现了实时、准确的航空管理,同时采用了大数据分析技术提高了安全问题分析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1.登录功能:系统中采用了ajax技术实现对验证码的处理,通过对验证码进行局部刷新,保证了页面的稳定效果,用户进行手动验证码刷新,或有软件进行验证码刷新都保持了整体页面的无闪动效果。
2.航空安全培训模块:在本功能中主要是通过web页面提供封装的前台信息,系统服务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和存储,服务在业务处理完成后将生成相应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用户通过页面能够查询或浏览到计划信息。通过设计培训更新、查询等服务对数据库中的培训记录进行访问,提高了访问的效率和安全性。在本系统中设计了各种考核页面,用户可以通过在页面中指定培训id,系统将根据培训的内容生成考核的内容,用户通过考试页面完成考核内容的填写,提交给系统进行保存,考核部门给出考核评价意见。
3.风险管理模块:风险采集,该功能完成对指定位置信息的采集和由人工进行风险提供的工作,本功能设计风险设备管理和风险设备参数设定功能,通过该功能使用者能够对风险设备的信息进行查询和管理。风险评估,在本功能中提供了风险评估方法和参数的调整功能,对不同的类型风险进行评估时所采用的评估方法是不同的,因此在页面中提供了风险评估方法的定义和修改。风险决策,在本功能中为了能够使决策具有合理性,系统提供了多个人员对风险决策进行评阅的功能,在页面中提供了多人决策的内容,不同的人员可以对统一风险进行决策,同时在系统生成决策报告时,必须由多个决策人员都填写意见后才能生效。
4.飞行管理模块:该模块完成对飞行前的检查工作,在本模块中设计了多个检查流程,该流程的作用是完成对飞行准备工作的核查,任何一项核查没有通过都不能进行实施。飞行实施模块,该模块完成飞行过程的记录工作,其中包括对飞行航线、飞行参数、飞行通信信息的记录工作,同时为了能够方便用户实施跟踪飞机的飞行轨迹,通过调用GPS数据在页面上进行实时轨迹显示。
5.维护管理模块:日常维护功能,完成维护计划的指定和维护计划的执行,由于日常维护是常规性的工作,所以在本功能中提供了日常维护计划模板,通过模板可以方便快捷的实现维护计划的生成。维护信息管理功能,该功能完成对维护工作的相关信息的统一管理,其中设计了设备信息管理、维护作业信息管理等功能。
二、航空安全是航空企业生产的重点,由于航空安全贯穿了生产过程,因此在目前的航空企业管理中,存在信息系统结构简单、兼容性差的问题,在不同的部门间存在信息难以交流,工作重复开展的问题,给航空企业带来了资源、人力、物力的浪费。
为了解决航空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对本企业航空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系统化的调研、分析和论证,最终结合软件系统的开发经验设计并实现了航空安全管理系统,实现了对航空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统一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提高了企业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为企业信息化提供了一条新的建设思路。
1.完成了航空安全管理工作的需求分析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析,首先通过在本企业的系统化调研,对企业中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梳理和整合,形成了具有权威性的需求分析报告,依据需求分析内容对软件系统开发的经济、技术的投入进行了论证和分析,证实了航空安全管理系统建设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2.完成了航空安全管理系统的总体结构的设计,根据航空安全系统的需求分析和软件设计的规范,设计了安全管理系统的总体结构,规范了数据库设计的方法和软件开发方法,并完成了数据库结构的设计。确定软件开发采用JAVA语言、B/S结构,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oracle数据库。
3.完成了航空安全管理系统的具体功能的设计与实现,根据软件的总体设计规划,对飞行管理子系统、风险管理子系统、安全培训子系统和维护管理子系统具体功能进行了编码和实现,在WEB开发中采用了S2SH架构。
4.完成了航空安全管理系统的测试工作,依据软件测试规范和系统的需求分析设计了科学合理的测试方案,采用了人工和工具测试相结合的方法,从模块、集成、系统三个阶段完成了测试工作,证实了航空安全管理系统具有功能全面性,性能稳定性,满足了航空企业进行信息化安全管理的需求。
三、航空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存在的工作,从其业务的范围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所以在航空企业中,安全管理将成为工作的重点,结合国外航空安全管理系统的实例和软件技术发展的趋势,本项目的研究未来具有以下趋势:
1.充分结合物联网技术,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大量人工操作到传感器的转移,人工工作逐步向管理转移。
2.未来的发展将webgis技术进行很好的应用,对于企业安全管理将采用基于可视化的webgis技术。
3.大数据技术将被应用于航空企业信息的分析和管理,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对数据的可靠、可信、高效的管理。
参考文献:
[1]詹敏,孟予希.航空安全信息管理与决策辅助系统框架研究[J].科技促进发展.2012,(03)
[2]田波,吴倩,甄浩.航空公司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安全保障体系研究[J].情报科学.2011,(09)
[3]朱雪飞.航空公司安全管理系统(SMS)项目的建设与应用研究[D]. 山东大学 2013
[4]LI Feng, LIU Xiao-jie, LIN Han-he. Tolerant system based on Oracle[J]. 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Design,2011(11)
篇6
关键词:石油企业;信息安全;管理手段
0引言
随着信息化建设进程飞速发展,作为信息载体的计算机、互联网已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个层面得到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的开放性、灵活性和广泛性在全面数字化的今天给经营管理带来了便捷、高效、有序的工作环境,同时也带来了较大的安全管理隐患。黑客的出现、安全漏洞的增多、管理的交叉混乱、恶意的网络攻击使网络安全管理遭受了较大的冲击,成为信息化健康发展的绊脚石。网络信息管理疏于安全的防范将危及到企业生产经济的有序发展。石油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任何风险都可能导致国家经济受到重大影响。因此,提高石油企业信息安全意识,加强信息管理应以保瘴服务和应用为目标,强化安全意识、制定周密的安全手段从而构建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1加强企业信息管理的必要性
1.1企业信息管理概念
企业信息管理是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设备,以网络技术和网络设备实现企业管理的自动化,进而对企业进行全方位和多角度的管理,以此来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优化配置,进而通过企业资源的开发和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信息管理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企业未来的经济形势分析、预测资料、资源的可获量、市场和竞争对手的发展动向,以及政府政策与政治情况的环境变化等等。企业信息管理与制订企业发展战略、制订规划、合理地分配资源是密切相关的。同时,企业的信息管理也应当包括企业内部的信息资源,如财务管理信息、物资库存、钻井施工、职工档案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并且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
1.2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企业信息的存在方式有着多样性,而进行企业安全信息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保护企业的信息安全,保证企业能够顺利的参与到市场经济活动中,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构筑起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可验证性的目标,使企业安全信息管理能够通过有效的控制措施来实现。第一,企业管理的信息具有很强的保密性和完整性的特点,因此其对于企业的生产势力、科技含量、资金流动、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等多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对于企业的商业形象与合法经营也至关重要,因此加强企业信息安全管理是必要的。第二,由于网络自身所具有的开放性特性,决定了企业信息管理也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安全威胁,比如计算机病毒、黑客等,以及计算机诈骗、泄密等问题,也说明了加强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势在必行。第三,企业对于信息系统产生的依赖也从另一方面暴露出了信息管理系统的脆弱,公共网络与私人网络的连接增强了信息的控制难度,使得信息在分散化的管理模式下,集中、专业控制的有效性大大减弱。另外,由于很多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的缺陷,其自身就存在着不合理之处,这对于信息安全管理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基于此,对于企业信息管理的安全性也成为了当前企业管理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2加强企业信息管理安全的防范措施
2.1不断完善信息管理系统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目前应用的管理系统有PKI、邮箱、AD域、普OA、合同系统、A6、ERP、网络、操作系统、A7、档案系统、物采系统、OSC、视频会议、企业微信、门户网站、宝石花、数字营房、会议保障、E2、一体化、RTX、移动应用、短信平台。信息系统的连续稳定运行越来越重要,一旦系统中断,将会给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带来混乱,而数据一旦丢失,后果是不可估量的。为此,信息管理系统的投入和使用,是建立在充分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和观察,才能够投入使用。在不同的部门进行信息系统的引入时,应当按照部门的实际情况,通过多方引进,使用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对于信息安全来说,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系统是否能够通过安全验证对用户进行有效的管理,并且赋予不同等级的用户不同的使用权限,这样则能够有效的防止无权访问信息的用户对核心区域的访问,保证信息不会被盗用。同时,为保证信息系统的连续稳定运行,应采用双机服务器和从服务器。一旦发生服务器故障,由从服务器自动接替主服务器工作。
2.2有效的设备管理
设备安全主要涉及到由于自然灾害、人为因素造成的数据丢失。信息安全应建设完善的容灾备份系统,容灾备份系统一般由两个数据中心构成,主中心和备份中心。通过异地数据备份,实时地将主中心数据拷贝至备份中心存储系统中,使主中心存储数据与备份中心数据完全保持一致。同时,对于管理系统中使用的设备品牌、机型、内部配置以及使用时间等信息都要进行专门的记录,通过这些记录,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同时也能够通过这些信息判断出信息的使用效率以及运行情况,对于设备的损坏或者是丢失情况都能够及时地了解。
2.3加强对人员的监督与管理
企业信息安全不单纯是技术问题,而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人是设备的主要操作者,因此对于信息的安全管理,就需要加强对人的管理,需要操作人员具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对于每一位操作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对于唯一的用户名和密码等信息要进行妥善保管,同时让操作人员认识到泄密会导致的严重后果,增强责任意识。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及意识的培养,管理人员才能养成定期维护、按时打补丁、及时更新的操作习惯,以不变应万变的态度应对各种网络攻击手段。通过不断的加强过程管理,通过对每个细节的严密审查,能够有效减少人为出错的现象,同时通过科学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刺激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加强自身的责任意识。
2.4网络传输安全
篇7
关键词:企业IT;安全;防护
1、IT系统信息安全定义与存在的意义
如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企业环境中,IT系统信息安全的重要性被广泛关注,在企业和政府组织中信息系统得到了真正广泛的应用。更有许多组织对其IT信息系统的依赖性不断增长,另外出于对在信息系统上运作业务的风险、收益和机会的考量,使得IT系统信息安全成为企业管理越来越关键的一部分。
2、企业的IT系统信息安全现状问题
2.1企业对信息安全表现不积极:根据调查显示,我国在网络安全建设投入的资金还不到网络建设资金总额的1%,大幅低于欧美和日韩等国。我国目前以中小型企业占多数,而中小型企业由于资金预算有限,基本上只注重有直接利益回报的投资项目,对于网络安全这种看不到实在回馈的资金投入方式普遍表现出不积极态度。
2.2一味的追求新技术,不切合企业实际状:首先,信息安全技术和信息安全产品的蓬勃发展只有近20年的时间,整个信息安全体系、技术都在不断变化和创新的过程中。其次,供应商针对制造企业特点的解决方案偏少,解决思路不够系统。正是这些不确定因素导致了信息管理与信息安全新技术的风险性,而且并不是每种新技术都具有通用性。
2.3需求宽泛、缺乏针对性:因为制造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从而导致企业信息管理与信息安全需求不清晰,系统建设缺乏步骤,缺乏对企业信息安全的系统分析。
2.4各个系统自成体系,没有形成合力:我国企业重视IT系统硬件架设,轻视平台建设,各种信息管理与信息安全系统独立运行,策略不统一、联动不及时导致功能冗余、阻塞网络、策略逻辑漏洞等问题。各个系统自成体系,没有形成合力。我国制造企业重视硬件产品,轻视平台建设,各种信息管理与信息安全系统独立运行,策略不统一、联动不及时导致功能冗余、阻塞网络、策略逻辑漏洞等问题。
3、IT系统信息安全的解决方法
3.1硬件设备及网络架构的合理部署:
(1)硬件系统安全和软件系统运行安全;
(2)网络安全技术和规划:网络安全的基本技术网络加密、网络防火墙、网络地址转换技术、操作系统安全内核技术等;
3.2建设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团队:
实例:在某中型制造企业,对信息管理与信息安全不重视且没有专门的IT信息安全管理团队。该企业财务电脑可以任意的接入互联网中,在一次下载的过程中,该财务电脑中了木马程序。黑客通过木马程序窃取了该财务电脑中多个网银帐户和密码,然而黑客并没有按常规模式取走这些网银帐户中所有的钱,而是采取了一种小额取款的方式——每个月从每个账户中取走一元钱。该案件发生后半年时间内财务人员都没有发现网银帐户已经被盗取。
信息安全 “三分技术、七分管理”。 在复杂的企业网络中,任何一个员工的疏漏、漏洞管理疏漏,都会给企业安全带来威胁。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信息安全的集中管理是根本,并需要依靠全新的技术手段来实现。一般而言,企业建立集中管理的原则包括:基于风险管理,投入有的放矢;注重体系化采用系统方法,确保万无一失;注重策略和管理,建立文件管理体系等。
3.3企业身份ID验证系统:
实例:在A大型制造企业,拥有37套信息系统,其中常用信息系统17套。企业的管理层由于每天事务繁忙,经常忘记自己的帐户名/密码,信息系统管理者每天做的最多的工作是不断的修改帐户名/密码。再加上企业的IT管理人员不足,致使信息系统管理人员将所有系统的企业管理层帐户名/密码均设为相同的来降低工作量。这使得黑客有了可趁之机,使得企业信息大量泄漏。
所有的企业资源的员工和职员必须配给唯一的身份ID,这样即可以保证其他入侵的破坏,也可以根据事故的情况便于审计。单一的身份认证往往会有身份识破或者丢失的弊端产生。因此双因素及多因素的身份认证的需求产生。RSA双因素身份认证体系可以完善的表现出此方面的有点,它即可以让使用者有唯一的使用权限,也可以防止因丢失,窥窃密码和冒充身份而造成失误,也会给审计带来可靠的取证。
3.4企业数据的备份:企业的数据是在不断的产生及增长的。这些数据对企业的发展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数据的备份及存储是企业成长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良好的备份存储方案会给企业在发展中带来更多的效益。
3.5管理层面的制度约束:制度和约束一直以来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IT系统的信息安全管理也是一样,企业需要通过相关制度的制定来约束人员和作业流程来达到规范化信息系统、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的作用。
4、云计算与IT系统发展方向
讲到IT系统的发展这里不能不特别说明一下云计算。云计算并不是一个新概念,而云的定义也绝不仅仅是针对于计算,云计算的出现是IT系统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个过程和阶段。我国已经有了众多企业实现了云化,也就是资源化和信息化。云平台的搭建离不开IT系统信息安全,源自云计算的工作机制问题包括资源的整合、信息的托、服务的出租以及大量软件和IT基础设施当成一种资源向外提供服务,这些必要因素使得在云计算的搭建必须要完善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
从企业角度看,云计算解决了IT资源的动态需求和最终成本问题,使得IT部门可以专注于服务的提供和业务运营。云计算剥离了IT系统中与企业核心业务无关的因素(如IT基础设施),将IT与核心业务完全融合,使企业IT服务能力与自身业务的变化相适应。所以我们大胆预言IT系统的发展方向是云计算的普及和安全云计算技术的成熟。
5、结束语
IT系统的信息安全逐渐被企业所重视进而众多的安全对策和管理方案投入使用,尽管如此IT系统的安全工作还是需要加大技术和人才的投入。引用IBM大中华区全球洗洗科技服务部总经理徐颖的话说“信息安全管理过程也就是风险管理的过程,企业应该将信息安全风险纳入企业整体的风险管理战略中,并提高全体员工的认知。进而有效进行风险管理的关键,是风险、成本和可用性三者间的平衡。”总之IT系统信息安全保障必须要引起企业的重视,应该对当前IT信息系统的安全现状反思并且重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不应该局限于现有的信息系统安全,更需要分析未来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并且将安全防护方案与未来发展方向保持一致。
参考文献:
[1]梁永生 电子商务安全技术 2008;
[2]张亚勤 “云计算”三部曲 之二:与“云”共舞----再谈云计算 2009;
篇8
关键词:中小企业;投融资;非银信用;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在运营广州市中小企业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投融资对接服务的时候,由于缺少企业相应的非银信用信息服务系统,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融资过程中无法查询、核实企业的信用数据,形成了中小企业信用信息不全与金融机构怕风险的突出矛盾,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仍比较突出。按照《征信业管理条例》,企业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由人民银行下属的征信中心建设、运行和维护。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接收从事信贷业务的机构按照规定提供的信贷信息,即企业信贷相关信息。而企业在信贷业务以外的信息,主要包括:分布在工商、国税、地税等政务部门的政务信息,以及水、电、燃气等部门的公用事业方面的信息,以及电商、物流等第三方公共服务平台方面的信息,统称为企业非银信息。
目前还没有一个系统能够完整地提供上述企业非银信息服务,企业非银信息分散在各个部门,企业或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对企业有非银信息查询需求的时候,是到各个政府部门对外服务办事窗口进行企业非银信息查询。这个办法虽然可行,但耗时较长,无法马上得到信息查询。更别对这些信息进行指标化分析、按照信用评估模型进行计算,形成信用报告,进而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偿债能力等进行评判。因此,广州市经济贸易信息中心(以下简称:经贸信息中心)基于广州市中小企业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研究、设计了企业非银信用信息服务系统。系统通过应用互联网技术、加密技术,协调各相关数据源单位,采集反映企业信誉和历史信用状况的信息,并设计了企业信用评估模型,为金融机构和企业提供企业非银信用信息服务。
2 系统设计
2.1系统设计原则和方法
在设计中小企业非银信用信息服务系统时,遵循了以下几个原则:
(1)面向未来的原则。系统主要目的是评判企业未来的信用状况,所以系统采集的信息应该在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历史信用状况的基础上,着重全面准确地反映企业未来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优势与风险以及未来的成长能力,为考评企业未来的信用状况提供可靠的依据。
(2)满足信息评价全程的需要的原则。系统所采集的信息要满足信用决策的需要,同时还要满足对债务人进行信用跟踪控制乃至信用追偿的需要。
(3)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并重的原则。关于企业的经营状况、偿债能力等财务信息是评判企业信用状况的重要依据,但是企业管理当局的能力与品行、企业的管理条件与水平等非财务信息在判断企业的信用状况时同样也是必不可少的。
(4)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在企业的信用信息中,企业人员的素质、经营环境、企业客户的品德等较适合使用定性指标进行描述,而财务状况与实力、偿债能力等则较适合使用定量指标进行描述和评价。
在设计具体的信用评估模型的过程中,还采用了 “五C”系统的方法来分析评价企业的信用状况,“五C”系统,是指从品质、能力、资本、抵押和条件5个方面来评估企业的信用品质。在“五C”系统中,有反映企业信誉和历史信用状况的信息,也有反映企业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的信息。
2.2 系统框架设计
根据“五C”系统和相关的设计原则,中小企业非银信用信息服务系统的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数据平台作为核心,支撑上层应用系统运行。主要有几个任务:一方面,分别从品质、能力、资本、抵押和条件5个方面(五C)来采集、存储来自社会和政府部门的有关企业非银信用信息。另一方面,建立企业非银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细化指标的采集方式、方法做出明确、详细的规定。
(2)应用系统层,构建企业非银信用评价的逻辑模型,通过该模型以及收集到的各企业的非银信用信息的运用,得到各企业的信用评价报告,信用管理业务流程主要包括“静态评估”和“动态评估”。静态评估能实现实现自我评级或委托评。该系统是在静态评估的基础上,根据企业信息的更新,自动调整企业的评估结果。
(3)运营中心贯穿支撑整个系统的运行。
(4)非银信息服务系统对接各个数据源共享平台和各类社会信息来源系统,通过信息接口,获取企业非银信用相关的系统。
具体的系统框架如图1所示。
2.3 系统功能设计
2.3.1 非银信用信息的采集
企业非银信用信息的采集,实现对广州市企业非银信息的联合征集,主要包括政府信息方面和第三方公共服务平台、以及社会公众等方面的信息。
(1)政府信息方面:按照广州市政府信息共享管理的接口规范,实现非银信用服务系统对工商、国税、地税、质监、民政等政府部门的数据的共享。
(2)第三方公共服务平台信息方面:按照广州市电子商务运行监测平台、广州市中小企业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的接口规范,实现信用服务系统对这些平台信息的采集。
(3)社会公众信息方面,通过网络抓取的方式,收集社会公众对于中小企业的各种评价;或者由企业自行填报;或者收集后采用手工录入的方式,形成对于中小企业的社会评价信息库。
对于采集到企业非银数据,系统采用的是数据仓库的概念,根据预设的各种不同主题,设定不通的清洗、转换规则,以满足不同信用模型统计以及用户查询的需求。
2.3.2 非银信用评估模型
非银信用评估子系统是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对企业非银信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的一项重要的工具,信用评估系统可对采集到的非银信息进行智能化的综合分析,最终判断受评主体的信用风险程度。目前系统采用的非银信用评估的类型的划分以下3类:
(1)自测评估模型,信用自测评估模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根据企业信息数据直接给出企业客观的信用评级。此模块完全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确保系统自动完成评估工作。
(2)商务信誉评估主要取决于对企业两方面的判断,第一是履行合约的能力,履约能力评级分析的因素主要有企业的经营情况及竞争地位、管理能力、财务状况及特发事件风险等方面;第二是履行合约的意愿和历史履约记录等。商务信誉评估分析的因素主要有:企业诚信记录、履约能力、财务实力以及外部支持等方面。
(3)融资信用评估需要经过调查研究的过程,对企业信息进行核实,并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的方法,揭示其融资信用等级。评估分析的主要考虑因素有:经营环境、基本经营与竞争实力、管理素质、财务状况、外部支持及企业信用记录等。
2.3.3 企业非银信用报告
企业非银信用报告查询,目前系统已实现以下功能:
(1)企业非银信用查询模块,主要是提供多条件综合查询、用户定制查询条件,方便用户查询,系统自动抓取企业综合信息。
(2)企业信用报告管理模块,经过系统信用评估模型计算,对查询得到的信用信息进行汇总,得出企业非银信用报告生成企业非银信用报告,供高级用户下载、打印;并提供企业信息用度综合统计、综合排名、生成统计报告等功能。下图为企业非银查询报告中信用评估主题的信用报告。
3 系统应用推广情况
系统建成后,经贸信息中心大力推广系统应用,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效。一方面,已为广州市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9000多户的中小企业和70多家金融机构提供服务,有助于中小企业成功获得发展所需资金,并在银行建立了信用记录,逐步发展壮大。同时有了信用注重维护自身的提升了自身信用,增强了纳税意识,规范了管理,扩大了融资渠道,获得更好的发展。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可以为社会带来了税收的增长、就业机会的增加。另一方面,系统通过接口建设,已直接为17家商业银行1500多个网点提供非银信息查询的服务,据银行反馈,已部分应用于企业开户的业务环节中。
经贸信息中心还通过网络技术把系统对接广州市中小企业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为核实平台注册企业用户信息、金融机构核实企业非银信息等方面提供了服务,有效缓解了企业在融资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部分问题,具体效果有以下几方面:
(1)银行和企业不再需要逐个各个政府部门的办事窗口进行企业的信息查询,有效缩短了查询所需时间。
(2)系统可以将查询后的结果汇总到一起,免除了手工比较,而且提高了比较核对的准确性。
(3)通过系统,企业信息能够及时查询验证,也间接缩短了银行机构对企业的放贷审核时间。
结语
面向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对非银信用信息的实际需求,设计与实现了中小企业非银信用信息服务系统,可以为本地区的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双方架起沟通合作的桥梁,缓解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碰到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友棠,成 瑶,严碧蓉.基于“五C”系统的企业信用信息平台框架设计[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09):95-99.
[2]张玲.信用风险评估方法发展趋势[J].预测,2000(04):72-75.
[3]刘t敏,王文寅.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管理的系统化研究[D].太原:中北大学,2009.
篇9
功能自动化阶段。七十年代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生产领域的自动控制提供了可能,使得以计算机为辅助工具的制造自动化技术成为可行,由此出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CAPP)、物料管理计划(MRP)等自动化系统。
信息集成阶段。八十年代针对设计、加工和管理中存在的自动化孤岛问题,实现制造信息的共享和交换,采用计算机采集、传递、加工处理信息,形成了一系列信息集成系统,如CAD/CAPP/CAM、CAD/MRPⅡ、CAPP/MRPⅡ,CIMS。
过程优化阶段。九十年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在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企业意识到除了信息集成这一技术外,还需要对生产过程进行优化。如用并行工程(CE)方法,在产品设计时考虑下游工作中的可制造性、可装配性等,重组设计过程,提高产品开发能力;用企业经营过程重构(BPR),将企业结构调整成适应全球制造的新模式。
敏捷化阶段。九五年以后,以Internet为代表的国际互联网,正以极快的速度在发展。Internet在改变信息传递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企业组织管理方式,使以满足全球化市场用户需求为核心的快速响应制造活动成为可能,敏捷制造(AM)、虚拟制造(VM)等新的制造模式应运而生。
从制造业信息化进程可看出,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从知识到应用之间的间隔越来越短,未来的制造业在某种意义上将成为一种信息产业,信息将成为制造业的决定因素,用信息技术促进未来制造的改造已成为时代潮流。21世纪,世界制造业发展的总趋势是:信息技术在促进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仍然是第一位;独占性技术决定了产品的价值和价格;联合和竞争两位一体,并超出国界,敏捷性成为制造业追求的目标;管理创新对制造业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制造技术继续围绕信息化、智能化、精密化、集成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
2敏捷制造信息化需求
2.1信息需求
信息革命促使了市场全球化,使现代企业呈现集团化、多元化和动态联盟的发展趋势:企业跨越不同的地域,产品涉及多个领域。这些企业需要及时了解各地分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同一企业不同部门、不同地区的员工之间也需要及时共享大量企业信息,企业和用户之间以及企业与其合作伙伴之间也存在着大量的信息交流。只有了解企业信息的需求,才能有效管理组织这些信息,选择合作伙伴,实现敏捷化制造。企业信息涉及有关产品设计、计划、生产资源、组织等类型的数据,不仅数据量大,数据类型和结构复杂,而且数据间存在复杂的语义联系,数据载体也是多介质的。
制造业中信息按其需求可分为两部分:产品制造信息、企业服务信息。其中产品制造信息包括产品信息和工艺信息。
产品信息[1]包括与产品制造有关的所有信息,如产品几何拓扑信息(3D实体模型、2D图纸以及VRML格式图片等)、加工要求信息、组成产品零件的材料和热处理信息、装配要求信息、产品检验信息、产品功能信息、产品制造成本和制造周期等信息。
工艺信息包括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各种加工方法及其应用范围、设计规范,用于新产品的加工工艺性和设计可行性评价,提供各种加工手册、设计手册。
企业服务信息包括产品市场信息(产品基本价格、批量价格、价格的有效期和交货期)、企业生产能力信息(主要设备、特殊设备、大型设备)、企业产品开发能力信息等。
2.2网络服务需求
对制造业企业来说,网络应用服务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希望上网企业信息,如企业介绍、产品介绍等;
能有行业性的专业网站提供行业信息、行业动态等;
能在网上了解有关的政策法规,为企业活动提供依据;
能在网上跟踪行业技术信息,为企业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与用户进行网上信息的交流,及时反馈用户意见,组织网上用户的培训与产品使用问题的解决等;
与协作生产企业进行网上的信息交流和商务活动,提高工作效率;
开展网上的商务活动,如产品销售、产品的虚拟展示等;
数字化产品模型共享,建立一个虚拟三维产品的“图书馆”,让各企业分享,减少巨大的重复性CAD造型工作。
制造业信息化建设和研究现状
3.1信息化现状
目前我国在信息高速公路上投入了大量的建设资金,全国的信息高速公路网络已初具规模。企业的CAD、CIMS、ERP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也出现了不平衡,如:
“信息公路上的车不多”,网上信息量少,内容不够丰富,不能吸引用户;
上网费用还太高,不能被广大用户所接受;
技术上还较为复杂,用户无法自我维护;
网上的电子商务条件还不成熟,无法进行网上交易;
Internet服务提供者(ISP)和Internet内容提供者(ICP)的服务质量还有待改进;
众多传统的传媒业正面临着重新划分市场的激烈竞争。
必须解决如何利用信息网络为广大用户,特别是直接创造财富的制造业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这一问题。
3.2制造业网络工程研究现状
市场的全球化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出现了一系列现代生产模式和制造哲理,要求改变企业现有的组织结构,实现多种敏捷组织形式,如项目任务协同功能工作小组、虚拟集团及多种合作组织机构,建立起协同合作为主导的“竞争�合作�协同”机制。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制造业中海量信息的处理提供了可能,促进了敏捷企业网络化工程的组建。
国外典型研究有[2~6]:1994年美国能源部提出了“敏捷制造的使能技术(TEAM)”,TEAM集成产品的设计和制造,建立了一个“产品实现过程模型”;“全美工厂网络(FAN)”建立于1995年,是国家工业数据库,提供包括生产能力,各种工程服务项目、产品及其价格和性能数据、销售和用户服务专门服务;1995年洛克海德·马丁航空公司建立“制造系统的敏捷基础设施网络AIMSnet”,利用国际互联网支持和管理敏捷企业的供应链;美国通用电器研究和开发部的“计算机辅助制造网络(CAMnet)”建立于1996年,它通过Internet网提供多种制造支撑服务,如产品设计的可制造性、加工过程仿真及产品的试验等,使得集成企业的成员能够快速连接和共享制造信息。这些网络主要为大公司的成员和客户提供服务。
国内的主要研究有:
虚拟异地合作设计组织[7]主要强调在产品设计和开发中,获取设计知识的异地合作。我国企业存在一批可以支持产品开发中设计知识获取的资源或潜在资源,要使这些资源以及企业外资源能以企业开发某项产品的行为为中心并和企业组织在一起,共同为这个项目的完成进行设计知识、特别是新知识的获取工作。已有一些异地合作设计组织的新概念和关键技术研究,在实验室中有一些局部非常初级的试验,如上海交通大学与上飞厂之间进行了异地设计的联网试验;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也在策划异地合作设计网,但这些工作仍属开始阶段。
分散网络化生产系统[5],[8]强调生产系统的网络化。分散网络化是指将动态的、没有固定隶属关系的和地理上相隔的集团,利用信息和通讯技术把它们加以组织起来进行生产,快速地以合理的成本将产品从设计转入生产。通过国际互联网,对产品设计、工艺、生产和工况信息从一个生产单元传送到异地的生产单元进行测试。上海先进制造技术中心于1998年提供的上海交通大学的快速原形制造中心的上网服务,同济大学也与香港某些中小型企业进行了联网合作制造模具的试验,但这样的系统还需要有进一步的研究和配套措施。
4敏捷制造网络工程实施建议
利用互联网、企业内部网,构建敏捷制造网络集成平台,可建立有关企业和高校、研究所、研究中心等结合成一体的敏捷制造网络体系,实现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共享和设计制造过程的集成;建立以网络为基础的,面向广大中小型企业的先进制造技术虚拟服务中心和培训中心,建立网络化制造工程,具体实施包括基于Intranet的制造环境内部网络化和基于Internet制造业与外界联系的网络化,如图1。
4.1基于Intranet的制造环境内部网络化
实现企业中工程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等制造过程各子系统的集成,完成企业内部网的
图1制造业信息化网络工程建议
建设,深化应用CAD、CIMS技术,提高企业在计算机网络支持的新型制造模式下的管理水平。
4.2基于Internet网企业与外界信息交流
通过Internet网可实现企业与外界的联系,其中主要内容包括:
敏捷供应链。把生产商、供应商、销售商等在一条链路上的所有环节都联系起来并进行优化,使生产资料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生产、分销环节变成增值的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这不仅降低了成本、减少了库存,而且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更重要的是通过信息网络,介绍企业及企业产品,实现企业生产与销售的有效连接,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合理流动。
公共数据中心。建立公共数据中心,即网上的制造资源信息库,也就是用现代化手段使信息和知识为最大可能多的需求者服务,充分体现其价值。这里的资源包括了企业富余的生产能力、特种制造手段、CAD/CAE/CAM软件;标准件、通用件、图库;各种人才信息;技术信息和产品信息。
远程服务体系。远程服务是在资源的需求者和提供者之间架设起现代化的交通网。特别是象快速成型(RP)等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这些技术往往比较复杂,而且这些设备往往比较昂贵,不是所有企业都能轻易添置的。另外,每个企业单独拥有这样的资源,往往使用效率不高,造成资源的闲置与浪费。建立远程服务体系就可以使上述问题得到较圆满的解决。建立这样的体系,首先要有掌握某项先进制造技术和拥有必要设备资源的“服务中心”,然后要研究Internet/web分布式网络计算与网络安全支持技术,建立基于web客户机/服务器分布式计算模式的、支持多个用户、多个站点的远程服务系统的体系结构。
异地设计和制造。不受地域限制,由多个异地的企业组成动态联盟,合作开发同一产品,从而保证企业抓住转瞬即逝的市场机遇,赢得竞争。其关键的问题在于分布式产品设计与制造的过程集成与管理,异构、跨平台的设计与制造工具。研究内容包括:远程项目组织与管理;网络安全性;数据交换格式;远程信息维护;远距监测与控制机理等等。
虚拟学校。信息日新月异的变化使继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可以用网络技术将培训资源充分调动起来,组成虚拟的“先进制造技术学校”,在知识的传授者与吸收者之间构筑“多对多”的通道,打破空间与时间的限制,使更多的劳动者得到培训的机会。这需要首先进行网上教学的课程建设,同时要建立由若干个培训中心联网组成的培训网,还要制作与网上教学相匹配的教材及音像资料,建立教与学进行交流的机制和培训网的运行机制,研究培训的评估方法。为了提高培训质量,还应将虚拟制造技术的研究与网上培训结合起来。
5制造网络实现的关键技术
在信息技术的条件下,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产品、设备、人员、资金、市场等企业资源有效地集成起来,采用各种类型的合作形式,建立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高素质员工系统为核心的敏捷制造企业运作模式,其关键技术有:
分布式网络通讯技术[9~12]。Internet、Intranet、Web等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异地的网络信息传输、数据访问成为可能。特别是Web技术的实现,可以提供一种支持成本低、用户界面友好的网络访问介质,解决制造过程中用户访问困难的问题。
网络数据存取、交换技术。网络按集成分布框架体系存储数据信息,根据数据的地域分布,分别存储各地的数据备份信息,有关产品开发、设计、制造的集成信息存储在公共数据中心中,由数据中心协调统一管理,通过数据中心对各职能小组的授权实现对数据的存取。
CIMS技术。CIMS工程项目主要包括生产计划管理、自动化制造系统技术信息管理、技术信息管理、工程数据库管理、办公自动化、决策支持、质量保证、库存管理等应用子系统的开发,各应用子系统间系统平台集成、数据信息交换是企业间成功实施动态联盟企业的关键技术基础。
协同工作技术。在一定的时间(如产品生命周期中一个阶段)、一定的空间(如产品设计师和制造工程师并行解决问题这一集合形成的空间)内,利用计算机网络,小组成员共享知识与信息,避免潜在的不相容性引起的矛盾。同时,在并行产品开发过程中,多功能小组之间,多功能小组各专家之间由于各自的目的、背景和领域知识水平的差异必将导致冲突的产生,因此需要通过协同工作,解决各方的矛盾、冲突,最终达到一致解。
工作流管理。其主要特征是实现人与计算机交互时间结合过程中的自动化,主要涉及的内容是工作任务的整体处理过程、工作组成员间依据一组已定义的规则及已制定的共同目标所交换的文本文件、各种多媒体信息或任务,工作流管理系统是一个用于分布式环境中工作任务进程间的协调或协作式处理软件系统。
6总结
打破小单位和行业的局限,在政府的统一规划与组织下,实行产学研结合,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建立敏捷制造网络化工程,加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与敏捷化。这不仅对于制造业本身的改造,地区信息港的建设,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而且也能够在近年内达到开展异地设计与制造、网络服务、网上数据共享和网上培训等的预期目标,必将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不仅已经成为制造产业的决定性因素,而且还是最活跃的驱动因素。在此背景下,本文分析了制造中的信息需求,阐述了制造业信息化现状,提出了敏捷制造网络化工程的具体实施方案及其中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信息敏捷制造网络
制造业信息化进程
参考文献
姜万生等,敏捷制造中面向对象的产品信息建模技术,机械工业自动化,1999,21(2):14~15
RickDove,敏捷企业(上),中国机械工程,1996,7(3):22~27
RickDove,敏捷企业(下),中国机械工程,1996,7(4):23~26
曾国屏,灵捷制造,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
李荣彬等,分散网络化制造�香港制造业再发展的模式,机械工程学报,1998,34(6):102~107
HenryLau,TheNewRoleofIntranet/InternetTechnologyforManufacturing,EngineeringwithComputers(1998)14:150-155
谢友柏,分布式设计知识资源的建设和运用,中国机械工程,1998,9(2):16~18
等,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分散网络化生产系统,中国机械工程,1998,9(2):68~71
A.A.GOKHALE,Enterprise-wideNetworkingforManufacturing,Computerind.Engng1998vol35:259-262
周伟等,企业Intranet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计算机工程与应用,1998.12:12~14
杨雅辉等,Internet上信息服务系统的建造、维护和管理,计算机工程与应用,1999.1:78~82
刘敏等,CIMS环境下Intranet网络系统方案的研究,中国机械工程,1999.2:156~159
ResearchOnNetwork-basedAgileManufacturing
YanJunqi,NiYanrong,MaDengzhe
(MechanicalEngineeringDepartment,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Shanghai200030)
篇10
[关键词]信息化 测度 实践
[分类号]F270.7
1、国内外对信息化测度的认识
1.1 国际上对信息化测度的认识和定位
过去几十年,信息和通信技术(ICT)普及和使用方面的进展,一直是商业和社会变革的推动力。在现时代,许多经济和社会转型都是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或者以ICT核心。
ICT所引导的发展有许多经济影响,因此对信息经济的测度成为重要的课题。更进一步,ICT的使用和影响还带来了一系列社会变化。这些方面,同样也提出了测度的必要性。信息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但同时也是非常不平衡的,表现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利用信息技术的水平有着巨大差别。这就是通常所称的数字鸿沟。数字鸿沟的测度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没有ICT基础设施,没有ICT技能,没有ICT接入和使用,就享受不到ICT带来的利益。
2003年信息社会世界首脑会议第一期会议认为,通过国际可比统计指标为建立信息社会制订基准和测量指标十分重要。2005年的第二期会议确认,制订信息和通信技术指标对衡量数字鸿沟很重要,呼吁各国和国际组织为信息和通信技术统计拨出适当资源,制订有效的测量方法,分析信息社会的状况并进行定期评估。这一认识在最高层面上代表了国际社会对信息化测度重要性的认识。
ICT测度的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国际上普遍将ICT指标作为国家的重要竞争力,或者是综合国力的体现,因此通过测度可以与选定的竞争对手进行比较,找到差距以便进行追赶,帮助决策者制定合适的竞争对策和政策。二是为消除信息时代的贫富差距提供依据。填平数字鸿沟已经成为以联合国为代表的诸多国际组织进入新千年后的重要目标。而要填平数字鸿沟,必须要对信息落差进行有效的测量。三是制定产业政策和部门政策。电讯部门和电讯服务、创新和技术政策、教育和劳动力市场政策以及服务贸易政策等,都有赖于对信息技术、信息经济的准确、全面监测和把握。
1.2 国内认识和定位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信息化思想贯穿全篇,从第一个部分到第十二部分,共有十处表述与信息化密切相关。报告中首次鲜明地提出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崭新命题,赋予了我国信息化全新的历史使命。其中一个最显著的新意就是将信息化作为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并举的重大形势和任务。
政府部门认识到:建立全国统一的信息化指标体系,对于科学评价国家及地区信息化水平,正确指导各地信息化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世界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不仅对各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信息化的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信息化发展水平分析方法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国家和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可以从数量上揭示不同国家和地区信息化发展的状况,以及同一国家和地区不同时期信息化发展的程度,从统计规律角度总结信息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趋势,为进一步的理论和政策分析创造基础条件。
通过对信息化指标的统计分析,定量地衡量国际及各地区的信息化发展程度,可以提高政府推进信息化建设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宏观决策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能够有效地指导和促进信息化建设工作,为研究制定信息化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提供量化、科学的依据,进而推动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加快编制信息化发展规划,制定科学的信息化统计指标体系,改进信息化绩效评估方法,完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核算体系,使信息化融汇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之中。
2、我国信息化测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文献对我国20余年来的理论和测度实践进行了综合分析。综合考查国内信息化测度的现状,笔者认为存在着如下的问题:
2.1 对国际新趋势和新动向了解不足
国内对信息化测度的介绍基本上仍然局限于日本20世纪60年代、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研究,仍是言必称波拉特和RITE。目前国际上信息社会测度是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其发展很快,并且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和案例,国际信息社会测度核心指标体系是一个最新的发展。它是国际合作研究的结果。
以ICT为基础的信息社会测度主流规范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已经建立起来了。这样一个主流规范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形成过程,有理论,有方法,有模型,有调查案例,积累了官方的统计资料,2005年已经在联合国的层面通过了ICT测度的核心指标,该指标又于2009年、2010年进行了修订。
如果不了解国际主流的研究趋势,不了解目前有关这一专题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不深入地进行研究,显然对于推进此专题的研究是极为不利的。
2.2 局限于测度的指标,而对其背后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不足
任何一种测度指标体系,必须有理论作为支撑,才能够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解释力。目前虽然在国际上还没有普遍接受的测度理论,但是相关的理论研究仍然不少。有代表性的包括:
・长波理论。长波理论由经济学家康德拉捷夫提出,认为从1800年以来经济发展经历了由核心技术所带动的若干个40-60年的经济发展时期。这一模型为信息经济和信息社会的研究提供了有用的框架。
・信息技术――经济范式理论。其中心论点是:经济增长需要理解为一个过程,每一个过程都以一种技术集群为标志。这些技术集群的进步和发展推动经济增长。其与长波理论的区别在于,认为作为每个时代核心的特定技术的有效开发和利用,都需要必要的制度结构提供支撑。
技术和产业融合理论。国际电联(ITU)在《2006年世界电信报告》中指出,与之前的电力一样,ICT是“一般目的技术”(GPT)。它转变经济关系,提高生产率,创造新的服务和市场。
信息技术的渗透性使信息产业对传统产业乃至社会生活的渗透融合成为可能。而对这些测度理论,我国少有人进行研究。
2.3 尚没有形成核心的研究队伍,尤其是各个学科的研究之间缺乏相互交流和借鉴
统计系统、情报学、经济管理的研究各有兴趣点和关注的问题,但是相互间交流和借鉴不足。例如,有关统计学的测量理论,情报学的研究就借鉴得较少,而经济管理则对于信息科学的研究了解不够。
情报界和统计界也存在着相互隔绝的状况。情报学界对统计的原理方法了解不够,而统计界对信息社会和信息化的情况研究积累也不充分。信息社会是一个面貌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其涉及的问题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需要有多学科的视野,更需要学科之间的综合研究。信息化研究还需要对ICT趋势的
把握,对信息经济理论的深刻理解,对社会各层面结构变化的充分认识,因此这一研究课题也需要信息技术专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及其他学科专家的加盟。
2.4 对于信息化的测度尚缺乏统一的测度框架,研究面狭窄
目前国际上对ICT测度指标的框架已经达成共识。这一框架来自OECD的《测量电子商务》。它将电子商务的发展区分作三个阶段: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萌芽时期的测度重点在于电子商务的准备度(e-Commerce Readiness),聚焦于评估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建设;成长期时的测度重点在于电子商务的强度(e-Commerce Intensity),聚焦于电子商务应用状态的评估;成熟期时的衡量重点在于电子商务的影响(e-Commerce Impact),
我国的信息化测度目前尚缺乏一个统一的框架。国家信息化、区域信息化、产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信息经济、教育信息化的测度都有各自的指标和测度方法,没有明确的逻辑线索。
缺乏测度框架的直接后果是测度工作没有积累性,难以体现出是在一个领域中的持续进步。从纵向来讲,影响指标的理论、方法、指标都还没有进行研究,包括经济影响,尤其是社会影响,是空白。从横向来看,一些新的领域基本没有开展研究,如教育、交通、医疗都还没有相关的指标研究。
2.5 概念模糊,缺乏可供测度操作的定义和规范
信息化,并不是国际上普遍接受的概念,仅仅是在日本、我国、俄罗斯有所使用,其中在我国用得最多。Information Society已经是国际学术界、政府、国际组织所普遍接受的概念,相应地,信息社会测度(InformationSociety Measurement)是国际上通用的概念。概念使用不统一,会给以后统计方面的国际合作与协调以及学术交流造成影响和困难。
此外,缺乏相关基本测度概念,如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服务、信息职业、信息技能的标准定义,造成测度的困难。这些基本的定义要在统计规范的基础上进行,给出严格的具有操作性的定义。
2.6 测度实践尚没有制度化、国际化
信息化测度实践在我国已引起广泛关注,高层召开过专门的讨论会(中国信息化指标会议),成立了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制定了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并定期开展测评工作;原信息产业部了《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亚太地区城市信息化论坛在城市信息化测评方面进行了实践。
我国信息产业统计划分目前按照《统计上划分信息相关产业暂行规定》执行,该规定是由国家统计局于2004年的。但是总体而言,我国信息化测度和统计尚未制度化。
我国信息化测度国际化程度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信息化指标体系与国际差异较大,因此难以进行有国际比较意义的测度和和对比分析;在测度活动方面,与从事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国际组织交流不够,没有参与制定相关的测度标准,在一些重要的测度活动中也没有积极参与。
3、对我国信息化测度未来工作的建议
上述问题主要表现在测度理论和测度实践两方面。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如下的建议:
3.1 加强对国外信息化测度的评介和研究,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信息化测度和研究的焦点是以ICT为核心的,这相对于20世纪70和80年代是一种全新的范式转移。
从这一测度范式来看,它不是脱胎于波拉特或日本的信息化指数,而是一个新的范式。90年代后期以后的信息社会测度研究,与以前的工作比较起来,特点在于:①测度对象非常集中地聚焦于ICT;②具有一定的官方统计色彩,或是为进行官方统计作准备;③具有强烈的政策含义。
因此有必要探讨这一主流规范是否合理、如何形成。这些方面的内容需要有人作全面的翻译、介绍和评述。
同时,我国也应积极介入评比标准的制定。对于某些ICT相关指标,我国也必须加强收集统计,并加强宣传,主动与国际上的评比机构联系,提供我国的相关资料,协助评比的进行。
3.2 加强测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
就ICT测度而言,对ICT的范围如何界定,选择何种理论模型,对某些范畴如何认识,这些问题的不同答案导致各种测度系统的差异。
在这方面,OECD的经验值得借鉴和学习。该组织于1997年成立了WPIlS(信息社会指标工作组)。其工作包括信息社会测度的概念、定义、产业范围、调查工具、案例积累等。目前,OECD关于信息社会测度的成果集中体现在2002年出版的《测度信息经济》以及2005年出版的《信息社会测度指南》。该指南在2009年又发行了修订版。
可以由国家统计局牵头,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概念、定义、产业范围、调查工具、案例积累等方面人手,由易到难,逐步建立起我国信息化测度的制度框架。同时需要为更加广泛的信息社会测度作理论上的准备。从测度范围看,焦点在于信息技术及其扩散。接下来,信息经济统计的挑战和信息社会统计的挑战会更加复杂。这就要求信息社会的统计必须包括统计的所有种类――经济、企业、社会、文化等。
在信息社会统计在各国和国际层面向官方统计演进的过程中,一个趋向已经越来越明显,即传统的统计学要完成这样的任务是力不从心的,信息社会统计将带来统计学革命。文献认为,如同过去在社会、经济和政治中原始的生活方式演变到农业革命、继而进入工业革命,在信息时代的发展中,国家统计制度再次到了十字路口。
3.3 建立统一的测度框架,构建复合指数并由国家统计局每年进行测评
信息化测度的首要问题是构建合理的测度框架。
在指标体系方面,笔者建议修订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采用以国际核心指标清单为基础,并增加若干符合国情需要的指标的方法。理由如下:
・核心指标清单是国际社会长期研究讨论的结果。联合国对信息社会测度现状进行大规模调查和长期研究后,于2005年正式提出了信息和通信技术核心指标的最后清单,在2009年、2010年又在新的研究的基础上,对核心指标进行了修订。
・核心指标清单已是国际测评工作的基础。核心清单成为国际数据收集的基础,由贸发会议用于收集商业界使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情况及信息和通信技术部门情况的数据,由国际电信联盟用于收集住户和个人可用和使用信息和通信技术的数据,由教科文组织进行教育的测度,由联合国西亚经济和社会事务部进行电子政府指标的设计。核心清单是欧洲联盟统计局和OECD从成员国收集的信息和通信技术指标的一个组成部分。
・这些指标涉及的数据在国际范围内可比、可获得,可以据此方便地进行国际比较。
关于我国信息化指标体系和国际核心指标的详细对比见文献。
建议根据我国情况对国际核心指标清单部分采用,如表1所示:
在核心指标中,虽然对指标进行了归类,但是没有划出明显的范畴。另外,考虑到原国家方案中有些指
标具有合理性,应该保留;而国际指标体系中有些辅助指标有意义和参考价值,也应该纳入。原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中的重要不足是缺乏ICT应用指标,对ICT内容、ICT技能、ICT在政府的应用均没有涉及。因此有必要增加一个辅助指标清单。这样增加后,总的指标达到42个,可以比较完整地反映纵向上的准备、使用情况,使用方面又包括个人、企业、政府(公共服务)三个方面,并且留下增加的余地。影响指标的测度在现阶段比较困难,暂时未涉及。在上述指标的基础上,可以构建复合指数,由国家统计局每年进行测评。
3.4 建立法律和制度规范,构建测度能力
在ICT统计的制度化和立法方面,OECD和欧盟走在前面。
2002年6月,欧盟国家首脑通过了E欧洲2005行动计划,该计划包括了指标的测度。随后,欧盟统计局提出了信息社会统计行动计划,大多数成员国同意设立一个框架性法律,在立法的基础上参考一套指标来进行信息社会统计。具体内容包括ICT测度的定义、测度范围、方法、数据传输、质量标准和报告提供、执行测量、资金保障等。法律包含企业ICT调查模块和家庭ICT调查模块两个附件。
在这方面,我国可以借鉴上述经验,逐步推进。①建立相应的测度规范。在完整的规范建立起来之前,信息化测度难以纳入官方统计的范围。②数据积累的制度化。完整的数据,特别是依时间序列的完整数据是测度的基础。这些数据的取得和积累需要统计部门采取一定的措施,并且对数据的性质和范围提出明确的要求。③进行制度化的信息化测度实践。例如规范化的信息化调查手册,家庭使用ICT的规范问卷,企业使用ICT的规范问卷,由统计机构定期就信息化指标进行测度和分析。
信息化测度能力构建问题涉及制度和标准、金融资源、统计活动的组织协调、数据收集及处理程序的制定和完善、人力资源等方面,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3.5 加强协调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企业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