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常见概念范文

时间:2023-08-17 18:13: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学常见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学常见概念

篇1

关键词:中国佛教建筑美学;游戏原画场景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2-0196-01

佛教文化的传入和发展大约是在两汉时期,印度的佛教艺术,从开始传入就影响了中国的艺术发展,经过中国艺术家和民间工艺家的吸收融合以及再创造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点的佛教艺术美学,而随着历史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佛教虽然经历的繁荣与衰败,但时至今日,佛教美学依然对现代艺术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比如本文要提到的游戏场景中的佛教美学。

1 游戏场景设计在游戏设计中的存在意义

筑的文化象征性以及建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文化影响下对社会资源的利用,这是建筑语言所表达处的深层结构以及意义。我们可以在从一个地区中所体现的建筑特点读出很多深层的内容,比如该地区的文化、气候、技术水平等。

而在一款游戏中,场景的设定同样可以作为一种信息传达,让玩家在第一次接触中就能了解所玩的这款游戏的时代背景、文化特征甚至游戏的世界观和地理位置等基本信息,增加玩家的代入感。

2 佛教建筑美学对游戏场景设计的影响

佛教传入中国后,各地竞相修建寺庙,中国古代跟寺庙的场景有关的诗词也是比比皆是,比如明朝诗人张穆的“灵岩遥听五更种,十里来登最上峰。”虽然看上去平没有直接描述寺庙,却出现了“钟”“登峰”等字眼。而有人就要问了:“这与你题目中所提的游戏场景又有什么关系呢?”“大钟”是每个寺庙都会出现的一个重要元素,而“登峰”这个字眼让我们很快联想到了一些坐落于名山之间的寺庙。喜欢玩游戏或者从事游戏行业的人肯定都知道,现在国内研发的一些游戏中,很多比较受欢迎的游戏的类型大多都是走古风奇幻唯美风格的游戏。其中关于修仙、武侠类的角色扮演类游戏市场反响比较可观。比如网易的《大话西游》、《倩女幽魂》,金山西山居的《剑侠情缘网络版三》(简称《剑网3》)。《大话西游》《剑网三》故事背景都出现在唐朝,我们都知道唐朝是佛教兴盛时期,有很多地区都会出现佛教建筑,比如佛像、佛塔、大钟等具有佛教韵味的组件。而《倩女幽魂》更是有一个比较有名的建筑--兰若寺。而很多以中国古代为故事背景的游戏中都会出现“少林”这个门派。可想而知,佛教建筑在游戏中的出镜率是多么的高了、基本每款中古古风游戏中都少不了像佛像、佛塔这样的建筑出现。游戏中建筑设定都是在我们中国传统建筑的基础之上再加以变化和改良的。

3 佛教建筑美学对游戏场景设计的指导意义

佛教东汉时期传入,由于统治阶级的需求和利用使佛教得到大力的发展,兴建了许多寺庙,尤其唐朝时期许多寺庙建筑、石刻的佛像雕塑群都在那一时期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很多也保留至今。中国古代寺庙的布局到多时正面中路为山门,山门内左右分为钟楼、鼓楼,正面是天王殿、殿内四大金刚雕像。后面还有大雄宝殿以及藏经楼。分列正中路左右两侧的分别是僧房和斋堂。大雄宝殿是寺庙中最重要、庞大的建筑。隋唐以前的佛寺一般会在寺前或宅院中心造塔,隋唐以后佛殿普遍代替了佛塔,寺庙内大都另辟塔院。总结一下其实我国的佛寺布局是有一定规律的:平面方形,以山门殿--天王殿--本寺主供奉菩萨殿--法堂--藏经楼这条南北纵深的轴线组织起来的空间,对称的布局彰显稳重庄严的气势。同时再配合山峰、流水、松柏、廊庭之间的呼应,含蓄温蕴,具有和谐、宁静、庄严之美。在游戏中每个不同的场景区域都可能有不同的文化特色,而不少游戏中都会出现一个专门为佛教建筑风格提供的区域--佛迹片区。 我们在游戏设定中多画的一般是寺庙,但寺庙文化其实早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天文、地理、绘画、建筑、雕刻、音乐等。所以我们在设计一个区域的时候当然不仅仅只是从寺庙入手,那样一整个区域都是寺庙就显得太单薄了,自然不能吸引玩家的注意。可是在区域中加入有佛教元素的绘画或者雕刻的建筑,比如佛塔、佛像、有禅味儿的莲花座、荷花池、假山等场景组件,既能丰富游戏的美感、又能满足玩家的视觉体验。还有一点非常值得一提的就是,我们除了了解佛寺的人为建筑美学之外,在通过现有的保存完好的古寺以及古代一些诗人所作的诗词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寺庙都是坐落于或风景秀丽、大江名山之间,或耸立于高山危岩会上,与自然相辅相成、融为一体。仿若如画,若设计师心中有这样的景色,那他绘制出的设定图一定也可以将玩家带入其中。

我们作为一名合格的设计师,在对场景进行设定之前,一定要对这样的布局有所了解,才能设计出一个完整且严谨的工作图来。这是对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明的敬仰,也是对玩家的尊重。

4 结语

游戏概念设计在现在艺术设计中还是一个比较新兴的项目,但它在设计行业中才刚露头角就已经获得了很多的关注,近几年选择从事游戏行业的人也越来越多,同时各大学校也开始成立了游戏专业,这同时也意味着游戏行业的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所以作为设计师不仅要对自己的美术技法进行提升,更重要的应该是提高我们的设计感,这就需要原画师掌握更多的知识,中国传统建筑有着它独特的美学特征,与外国建筑建筑的纵向的延展性的特征不同,中国的古代建筑一般多采用建筑群不会改很多层,有些强调的庄严、等级制度,有些讲究韵味,甚至在建筑中就可以体现出人们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它的美学理念可以给设计者带来很多灵感启发,所以,设计者除了在汲取现在当代设计观念的同时也应该多去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理念,将中国游戏文化发扬光大,创造有中国特色的游戏产业,让中国的文化也在游戏概念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李少林. 中外文化艺术史丛书――中国建筑史[M].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

篇2

    问题1:以日常生活对某个经济学概念的理解取代经济学本身的理解

    在许多人看来,经济学是比较容易学的,因为这门学科非常贴近生活,许多经济学的重要概念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被广泛使用。这个想法既对又不对,要小心对待。的确,经济学是关于我们日常生活的科学,讲的都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道理。因此,学好经济学基本理论的诀窍之一就是,如果您碰到那些抽象高深的、难以理解的经济学原理,千万不要紧张,往往只需要想想这些原理讲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哪种现象,就可以借助这些生活经验很好地理解它们。但麻烦的是,生活也会对我们准确理解经济学知识带来障碍,因为经济学对不少基本概念的理解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的理解。然而,有些中学任课教师由于缺乏扎实的经济学基本功训练,一旦碰到自己不理解的经济学概念,就想当然地以日常生活中的理解取代经济学本身的理解。

    例如,比较优势(又称相对优势)理论是经济学解释分工与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最基本的理论,这个理论是在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济生活》教材第十一课第一框第一目在讨论贸易全球化时设计了一个内容如下的探究活动:甲国生产粮食的劳动生产率是800千克/人,生产肉类的劳动生产率是600千克/人;乙国生产粮食的劳动生产率是1000千克/人,生产肉类的劳动生产率是1200千克/人。教材借助例子让学生思考按照各自的比较优势,这两个国家应该如何分工和贸易。显然,按照比较优势,甲国应该主要生产粮食,乙国应该主要生产肉类,然后两个国家进行粮食与肉类贸易,两个国家都会从这场分工与国际贸易中获利。可是,在这个经济学基本理论教学中却发生了不少啼笑皆非的事。某省的一位教师就曾告诉笔者,说他以及他们省的不少教师怀疑教材把数字印错了,他们和学生比来比去,发现不管生产粮食和肉类,乙国都比甲国有优势,怎么也得不出上述答案。于是,他们就断定教材出了错,并做如下修改:甲国生产粮食的劳动生产率是1000千克/人,生产肉类的劳动生产率是600千克/人;乙国生产粮食的劳动生产率是800千克/人,生产肉类的劳动生产率是1200千克/人。他非常高兴地告诉笔者,这么一改,任课教师及学生很快就明白了:一比较,在粮食生产方面,甲国比乙国有优势;在肉类生产方面,乙国比甲国有优势,应该按答案所说的模式进行分工贸易。可是笔者以为,这样的改动,是在探讨绝对优势理论。笔者就耐心地向他解释了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的区分,可解释了半天,他还是认为比较优势就是两者比较之下的优势,绝对优势是无需比较也能够看出来的优势,他还说平时生活中人们都是这么理解的。这就是他们犯错误的原因,碰到自己不理解的经济学概念就以为可以按日常生活的理解来理解。其实,不管绝对优势还是比较优势,都是相互比较的结果,只是比较的内容不同,前者比较的是两者(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后者比较的是两者机会成本的高低。

    在《经济生活》教学中,这类用日常生活中的理解想当然地去理解经济学理论概念的例子还有不少,如对市场、公共物品的理解也经常是如此。

    问题2:把经济学不同分支学科、不同场合对某个概念的定义混为一谈

    学习经济学的困难不仅来自于经济学对某个概念的理解不同于日常生活,还来自于不少的经济学概念在经济学内部的不同分支学科、不同场合有着不同的定义。但是,从一些教师的授课及编制的习题中,笔者发现,有些教师在平时经常把经济学不同分支学科、不同场合对某个概念的理解混为一谈,给学生准确理解和运用经济学知识制造了不少的麻烦。

    “投资”是经济学最常见的概念之一,《经济生活》有一课专门介绍投资的基本知识;每个教《经济生活》的教师都会向学生提及“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但要做到准确理解、使用“投资”这个概念还真是不容易。

    笔者曾经在许多新课程培训场合问过这样一个问题:投资者买入二手的机器、厂房和设备属不属于“三驾马车”所说的投资?有些教师往往不能准确回答。其原因就在于不少教师弄不清楚“投资”在经济学不同的分支学科之间有着大不相同的含义。只要学过宏观经济学的都应该知道,“三驾马车”所说的“投资”是指社会生产能力的新增加,如形成新的机器、厂房和设备。买卖二手的机器、厂房、设备自然就不属于什么投资,因为它没有为社会带来新的生产能力,只是社会已有生产能力的重新配置而已。显然,《经济生活》第六课所说的“投资”与“三驾马车”所说的“投资”大不一样,它是投资学与微观经济学意义上的,是指一切追求价值增值的行为。

    经济学还有不少概念也是如此,在不同分支学科和不同研究场合的定义会大不相同,如“长期”、“短期”、财政收入这些概念。

    问题3:教学和命题时不注意理论表述上的数学严谨性

    经济学是社会科学中数学化程度最高的学科。虽然目前《经济生活》的学习并没有涉及数学,但对许多理论的理解和表述往往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否则,命题或观点的表述就容易出现科学性错误。

    大家都知道,某个因变量通常总是要受到多个自变量的影响,如果研究者要分析其中某个自变量的变化对该因变量有何影响,就得假定其他自变量统统保持不变。这是科学研究的常识,所以在教材中经常会见到“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提法。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容易忽略这一点。若干年前,一位教师向笔者诉苦说,她在课堂上讲述居民收入水平、物价总水平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时,这么表述:假设居民收入水平保持不变,物价总水平越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就会越低。这个表述是非常严谨的,却遭到了科组长的严厉指责:现实生活中居民收入水平是不断变化的,你怎么能够作出这种不符合现实的错误假设,并指责这位教师误人子弟。其实,是这位科组长理解有误。

    有的教师也许会私下认为,中学政治教师不具备上述知识,也不会过多地影响教学。诚然,上述知识看起来并不重要,可是一旦教师不具备上述知识或忽视了这一点,他的教学就有可能出现科学性问题。笔者曾经见过这样一道题目:

    某同学通过调查某鸡蛋市场的销售情况,获得了如下调查数据:

    请问该数据反映了什么样的经济生活规律?

    答案是说这些数据正好反映了经济学中着名的需求法则,题目还据此要求学生画出需求曲线。其实谬之大焉,需求法则是有前提条件的。要考查商品价格的变化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影响,必须假设影响商品需求量的其他因素均保持不变。这道题的问题就出在影响鸡蛋需求量变动的因素不是一个,而是多个:除了鸡蛋价格的变动以外,还有时间的变化。这样一来,鸡蛋销售量的节节下降,也许与鸡蛋价格上涨关系不大,可能恰恰是隐藏在时间背后的其他因素的变化导致的,如消费者的偏好变化等。

篇3

一、将经济学视野引入幼儿园教育的价值

人们往往狭隘地将经济学教育理解为关于钱和理财的教育,庸俗化地认为教孩子经济学等于教孩子如何赚钱。事实上,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的学科。在经济学视野下开发幼儿园课程的主要功能在于,帮助孩子理解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之间的社会联系,M而理解资源的有限性和选择的必要性。从美国的幼儿园经济领域教育的实践经验看,接受了初步的经济学教育的幼儿更能理解“要玩某个玩具需要排队等待其他小朋友玩完”“只能选择一样自己喜欢的玩具带回家,不能全部都买”等概念。

二、幼儿园课程中引入经济学相关知识的关键

第一,应注重以幼儿的发展为要务。在幼儿园课程开发过程中,要避免一味求新,追求形式上的丰富和新颖,忽略了幼儿的成长需求。

第二,应正确理解“去小学化”和知识教育的关系。“去小学化”不等于不教授知识,选择恰当的内容,寓教于乐,有利于孩子的终身成长。

第三,应注重教师自身知识学习和发展。经济学知识与传统幼儿园课程的跨度较大,教师需要加强相关领域的学习,以适应新课程开发对教师能力、素质的要求。

三、幼儿园课程中经济学相关内容的选择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需要兼顾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所选内容的有用性。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一方面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求知欲强;另一方面,他们对事物的认识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的能力较差。因此,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应当选择贴近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并激发幼儿兴趣的内容。

因此,幼儿园中开设经济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大类。第一,选择与稀缺,主要内容包括区分“我想要”和“我需要”,使幼儿理解人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所有东西,并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学会自主地做出选择。第二,工作与职业,主要内容包括理解成年人为什么要工作,有哪些职业(常见职业),这些职业的人分别为我们提供哪些帮助,社区里的人有哪些联系。第三,货币与商品,主要内容包括认识钱的面值大小,理解钱的主要用途,并学会使用钱。第四,规则意识,主要内容包括理解简单的交换规则、排队规则,学会安静地听老师的要求,并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

幼儿园课程中的经济领域相关知识教育并不是孤立的,是社会教育的一部分,并且和语言、科学、艺术等领域的内容密切相关。例如:在认识职业时,教育内容包括幼儿能够简单描述某种常见职业的工作内容,并能以绘画的方式表现出职业的特点。在认识和使用钱的学习中,幼儿的数学认知也将得到发展,将学习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例如10比5多,还将学习数数,且将数数的能力从按顺序数(例如:1,2,3……7,8,9)拓展到跳着数(例如:5,10,15……10,20,30……)。而幼儿的倾听与表达能力的培养则贯穿于整个经济学基础教育的过程中。教育活动过程将为幼儿创造大量的倾听、交谈、表达的机会,培养幼儿能够有意识地听与自己有关的信息,进而培养幼儿注意听老师的指令,使用相对复杂的句子或词语清楚地描述情境和自己的体验。

四、幼儿园课程中经济学相关内容的教育方式

(一)依靠绘本讲解原理

绘本语言简洁明了,配图画面色彩丰富,故事情节充满趣味,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由于幼儿缺乏生活经验的积累。在成年人眼里,司空见惯的经济现象或生活情境,幼儿并不熟悉,或者尽管有了有过相似地体验,也不能清晰地记忆或理解。因此,针对幼儿的案例教学,应当选择听故事、看图书的方式进行。绘本故事将生活故事进行了浓缩和提炼,省略了不重要的细节和对白,情节更加明了、突出,且可以通过反复讲述、阅读、重复加深幼儿对故事发展进程的理解。

(二)依靠游戏体验过程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也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通过游戏教学的方式,幼儿能在轻松、愉快地状态下认识社会环境,发展幼儿的能力。许多幼儿园已经在区域活动开展以简单的经济活动为基础的游戏活动,例如:以超市,餐馆,医院等为主题的活动区,都涉及到钱和买卖的概念。但这些游戏活动设计往往较为简单,扮演顾客(或病人)的幼儿将代币交给扮演收银员的幼儿,即可拿走物品。在活动过程中,“等价交换”的规则没有严格执行,游戏过程中的随意性较强。起初,幼儿的学习兴趣较大,反复多次游戏之后,幼儿对游戏的新鲜感明显下降,甚至表现出乏味,感到“不好玩了”。造成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在于教师没有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及时调整游戏的内容,增加游戏难度。

篇4

>> 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文化外交研究 “安倍经济学”无法挽救陷入困境的日本经济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消费革命 真实的日本经济 日本经济的启示 安倍经济政策对解决日本经济国际化困境的可行性分析 日本经济的增长与波动:1951-2002 安倍“三箭齐发”能拯救日本经济吗 日本经济真的复苏了吗 广场协议后的日本经济 确保日本经济的生命底线 日本经济衰退的根源 日本经济的本土化 日本经济转型时期对外来技术、文化的吸收及启示 日本经济学家解读IMF对日本经济的审查报告 浅析日本的“安倍经济学” 浅谈日本教育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日本文化对于日本经济的影响 浅谈日本文化对于日本经济的影响 国际机遇的利用与战后日本经济的和平崛起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13}周永生.《日本经济外交政策的转变及其影响》.载于《东北亚论坛》,2014年第1期。

{14}周永生.《安倍经济外交探析》.载《东北亚学刊》,2013年11月第6期。

{15}同上。

{16}苏杭.《日本亚洲经济外交的新动向》.载《日本学刊》,2013年第1期。

参考文献

[1]山本满.《日本的经济外交――轨迹与转折点》.东京:日本经济新闻社,1973.年版.

[2]鲁毅等.《外交学概论》.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

[3]周永生.《经济外交》.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4]周永生.《近50年经济外交概念研究评述》.载《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5月.

[5]赵可金.《经济外交的兴起:内涵、机制与趋势》.载《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1期.

[6]周永生.《日本经济外交政策的转变及其影响》.载于《东北亚论坛》,2014年第1期.

[7]周永生.《安倍经济外交探析》.载《东北亚学刊》,2013年11月第6期.

[8]苏杭.《日本亚洲经济外交的新动向》.载《日本学刊》,2013年第1期.

[9]林晓光.《战后日本的经济外交与政府开发援助》.载于《亚非纵横》2005年第1期.

[10]朱海燕.《试论日本的经济外交与大国追求》.载于《现代日本经济》,2003年第1期.

篇5

>> 我国刑事错案问责的阻碍与破解 法官办错案 终身被追责 错案追责的法文化智慧 从吏治整肃到“问责风暴” 错案追责如何赢得法治转身 我国刑事错案追责的完善 刑事错案原因分析 记者错案前后 错案的根源 国外错案如何纠偏 错案生成机理浅析 刑事错案何以发生 错案有何功? 刑事错案概念辨析 错案与“疑罪从无” 守住底线,防止错案 公诉错案概念辨析 错案频发的背后 “错案”是如何炼成的? 侦查监督纠错案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4][美]加里・贝克尔.犯罪与刑罚:一种经济学进路[G]//[美]唐纳德・A.威特曼.法律经济学文献精选.苏力,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390.

[5][美]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M].侯玉波,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28.[6][英]休谟.人性论(上册)[M].关之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625.[7][美]杰佛瑞・布伦南,詹姆斯・布坎南.经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9.

[8]张维迎,邓峰.信息、激励与连带责任――对中国古代连坐、保甲制度的法和经济学解释[J].中国社会科学,2003,(3).

[9]苏力.送法下乡[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228.

[10]吴英姿.法官角色与司法行为[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183.

[11] 李建明.错案追究中的形而上学错误[J].法学研究,2000,(3).

[12] Mancur Olson. 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Public Goods and the Theory of Groups[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1∶34-35.

[13] [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邓正来,译. 上海:三联书店,1999∶99.

[14] 陈虎.逻辑与后果――法官错案责任终身制的理论反思[J].苏州大学学报,2016,(2).

[15] [美]斯蒂文・萨维尔.事故法的经济分析[M].翟维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7-55.

[16] [德]考夫曼.法律哲学[M].刘幸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465.

[17] [英]丹宁.法律的正当程序[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4∶49.

[18] [美]伯纳德・维纳.责任推断:社会行为的理论基础[M].张爱卿,郑戴,译.武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

篇6

 

0 引言

 

很长时间以来,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和其他课程的教学大同小异,这也是中国长久以来中小学和本科教学的习惯。传授知识这种教学模式的好处是学生接受的知识量大,然而弊端也非常明显,即以牺牲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为代价。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学科有其独特的思想性的一面,在讲授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向同学们传授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法,这样更符合经济学这门课程的基本规律,同时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因此我们认为经济学的教学要改变以往单纯传授知识的模式,应该在理念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传授经济学基本思想,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下文分六个部分具体讨论我们的教学改革。其中将重点谈到四川大学 “大班授课,小班研讨” 的教学改革,以及这个改革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的具体运用。

 

1 何为“西方经济学”

 

在深入探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改革之前,有必要对“西方经济学”这个概念做简单的分析。

 

“西方经济学”一词是中国人独创,事实上不存在所谓“西方经济学”,也不存在“东方经济学”,经济学即是经济学,和物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一样是一个无国界的概念。有人认为“西方经济学”是和“政治经济学”相对而言的,然而在古典经济学时期,经济学就叫做政治经济学。所以我们认为所谓的西方经济学就是现代经济学,与古典经济学相对而论,像钱颖一教授说的那样“最近的半个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在当今世界上被认可为主流的经济学称为现代经济学”,①经济学通常以研究市场经济中的行为和现象为核心内容,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又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比如国内常见的萨缪尔森版的《经济学》, 有微观和宏观两个部分,高鸿业版的《西方经济学》也是分为上下册,微观和宏观两个部分。

 

一般来说,“西方经济学”的知识内容包括市场价格的决定、消费者的行为选择、生产者的行为选择(包括生产要素的选择)、市场结构分析、企业竞争(包括初步的博弈论)、初步的一般均衡论、福利经济学、国民收入相关概念及决定、经济政策分析、总需求和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理论等等。

 

2 参考教材及阅读书目

 

由于过去的教学理念是围绕考试的“知识传播型”教学,所以老师和学生们在选择教材方面偏重简约和单一,即一本教材解决全部问题,而且偏爱那种知识罗列(一目了然)型的国内教材,②不喜欢循序渐进引导型的国外教材,这其实是偏离了教学的正轨。教学应该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不单是学会原理,还要学会应用。因此不能拘泥于一本教材、一套多媒体课件,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作者那里可能有不同的表述和观点,老师有义务告诉学生、学生也有权利自主思考。因此在课程参考教材的选择上,本文作者所担任的四川大学经济学院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是这样安排的,除了平时的习题练习以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第5版)为主外,我们还鼓励同学们查阅其他教材,比如:《经济学原理》(第6版,曼昆)、《经济学》(第18版,萨缪尔森)、 《经济学》(第4版,斯蒂格利茨)、《微观经济学》(第8版,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8版,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第2版,克鲁格曼)、《宏观经济学》(第7版,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2版,克鲁格曼)等等。

 

除了教材的阅读多元化以外,我们也注重经济学经典著作的阅读。教材里面提到的知识、原理、思想都是来源于一个个经济学家的贡献,他们最初是怎么研究的?得出那样的结论有什么背景和前提?这类问题可能在以说教为主的教材里面找不到答案,因此直接阅读原著有助于同学们更好地学习经济学原理,也是养成经济学素养的必要环节。同时我们也推荐同学们阅读有关经济思想史方面的著作,比如:《经济思想史:伦敦经济学院讲演录》(罗宾斯)、《经济理论的回顾》(马克·布劳格)、《经济分析史》(一、二、三卷,熊彼特)。另外,有关数学在经济学上应用的相关著作我们也推荐同学们多读一读,比如《数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蒋中一)、《经济学中的数学》(西蒙)、《经济学中的分析方法》(高山晟)等。

 

3 教学理念的改变

 

教学理念来源于教育理念,大学教学受高等教育的影响。中国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成立于1895年的北洋大学和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因此中国的高等教育有一百年的历史。高等教育在民国时期的理念是自主发展, 而在1949年后主要是服从发展的需要,后者可以称之为“适应论”,即突出强调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与社会发展需求相一致的高等教育理念。在“适应论”的理念下,大学课堂只讲授对社会发展“有用”的,而不讲授“无用”的,比如1949年后全国大学院系调整,突出理工科,削减文史艺术类,为的就是高等教育要适应国家发展。不可否认这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适应论”破坏了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追求片面的“有用”而忽视所谓的“无用”,造成了经济发展与国民素质的不和谐和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不统一的局面。

 

因此我们认为教育理念要破除“适应论”、“功利主义”的束缚,与此同时教学理念上也要打破“适应论”、“功利主义”的束缚。对于西方经济学课程来说,经济学原理的学习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学会用经济学的方法解释社会现象。所以在课程讲授上我们突出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具体操作上我们采用四川大学“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模式,即主讲教师负责讲授主要的知识内容,助理教师负责同学们课下的研讨。

 

4 四川大学“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改革介绍

 

四川大学从2012年春季实施“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教学改革,其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用更科学的方法进行教学工作。具体实施措施是设置“研究生助教岗位”,由主讲教师设计课程改革方案并承担大班教学工作,研究生助教负责组织小班研讨。授课和研讨均在正常课堂教学时段进行。主讲教师负责研究生助教的指导、任务分派和业绩考核。助教工作职责包括:(1)根据教师要求随堂听课,并协助教师完成课堂教学;(2)组织学生进行小班研讨、集体自习、集中答疑、辅导习题等与课程相关的形式多样的活动;(3)日常学习管理,包括协助教师批改作业、批阅试卷等。

 

西方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程,是首批纳入“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改革的试点课程,经过三年的实践,效果十分显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期末平均成绩明显提升,在由研究生助教负责的“小班研讨”中,同学们的表现也十分出色,课下积极准备,课上积极发言,热烈讨论,充分说明我们实行“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教学改革是非常成功的。这种教学模式不但会继续深入开展,还要向更多的课程推广。

 

5 “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实例演示

 

2013年秋季本文作者担任四川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宏观部分的主讲教师和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了“大班教学,小班研讨”的教学模式。具体操作是每周由主讲教师讲授一次课程(三个小节),由助理教师负责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和答疑,并在每周的周末开设习题(答疑)课和研讨课,习题课主要以同学们的作业为主,做适当的延伸,同时负责解答同学们关于课程学习的疑惑;而研讨课是“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重要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也是锻炼同学们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在每次研讨课之前,助理教师负责把讨论的主题告诉大家,讨论的主题包括但不限于课堂中的所学内容,也可以是所学内容的延伸或者运用。

 

举例来说,宏观经济学首先介绍经济数据方面的内容,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等以及相关数据,其中重点是关于GDP的部分,即国民收入核算。主讲教师循序渐进地讲授宏观数据对宏观经济学的重要性,这些数据的算法、含义、优缺点等,并且结合各种教材的说法,分析不同作者的不同观点,这样的讲授思路清晰、内容丰富,且留有思考的空间,课下同学们可以对课上的内容作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关于经济数据的问题,我们的讨论题目是“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经济运行好坏的优缺点”,事先跟同学们定下这个题目,留有一个星期的准备时间,在准备期间同学们可以查找相关的文献资料、新闻报道,也可以做一些问卷调查,制作多媒体课件,或者组成小组进行内部讨论,在讨论课上50个同学被分为两组,分别谈论“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经济运行好坏的优点”和“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经济运行好坏的缺点”,在同学们发言之前助教老师做一个引题,简单介绍这个问题的含义和一些注意事项,接着就是同学们的具体讨论。同学们的发言非常积极,从发言的内容看他们确实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而且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现将他们的发言内容整理如下:

 

针对GDP核算的优点,同学们有以下一些看法:把经济运行这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定量化了,使我们能够判断经济运行的好坏,而不是停留在表象的观察上。虽然GDP不是完美的衡量指标,但是没有比GDP更好地反映经济运行好坏的指标了,GDP这个指标是经过大量的实践和论证,国内外一致认可的,因此我们可以使用它。GDP的测算有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每一种方法都有严格的要求和范围。比如支出法包括: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

 

针对GDP核算的缺点,同学们有以下一些看法:GDP测算时容易忽略一些经济活动。比如家庭生产性劳动、农村瓜果蔬菜交易(不交税,无法测算,只能估算)、黑市交易、官员贪污受贿等,这些活动不容易测算,即使纳入考虑范围,也只能依靠估算,误差较大。经济运行好坏不能只看GDP的大小,还得结合失业率、通货膨胀率具体的分析,在一些发达国家,比如美国,政府和民众特别重视的不是GDP的多少,而是失业率的大小,每一个劳动者最关心的是自己能否很好地就业;再比如一些非洲国家,通货膨胀非常严重,这时候他们关心的就是把通货膨胀率降下来。所以要具体国家具体分析。GDP掩盖了一些民生问题,使得一些地方官僚唯GDP是从,不顾民众最关心的问题,比如就业、住房、入学、医疗等等,为了一个GDP上的数字忽视最根本的民生问题是可悲的,造成发展观念上的扭曲。

 

经过对这个问题的激烈讨论,同学们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相关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这些问题不再只是停留在书本的叙述层面,也不再仅仅是同学们的死记硬背,而是经过一番研究、思考、讨论之后成为同学们自己的知识。这种“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学习的效果,不但是西方经济学这种基础课程,其他专业课程也可以采用这种形式。

 

6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前后的对比

 

在我们实施教学改革以前,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是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由主讲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地学习,由于教学任务量大,时间紧迫,主要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课堂讲授上面,应有的师生互动和讨论往往被忽视,同时由于只有一名教师负责课程的所有工作,因此在批改作业、答疑等方面效率很低,效果很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期末成绩平平。

 

而自从实施“大班授课,小班研讨”以来,我们的教学工作焕然一新,助理教师的加入大大减轻了主讲教师的任务量,使得课堂讲授能够采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基本的师生互动和交流也频繁起来,由助理教师负责的批改作业、答疑、组织研讨等更是教学的有效补充,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成效显著。

 

因此我们认为西方经济学课程实施的“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改革是十分成功的,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这种教学模式应该继续实行,并在不足之处进行更进一步的改革,另外从整个四川大学来说,我们认为“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教学模式应该推向全校更多的课程。

 

7 结论

 

经济学是一门社会学科,甚至被认为是社会科学之首,社会科学的本质是思想与方法,因此本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就是改变过去那种以知识传授为主要内容的授课方式为传授思想和方法为主要内容的新型授课方式。这样的做法符合经济学的本质规律,而采用“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符合教学规律也是教学改革的具体体现。

 

总结起来,教学改革有以下几个好处:(1) 改善教学质量。不再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的,而是切实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2)改进教学方法。不再是传统的一人讲授、学生听课这种模式,而是采用了“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模式,这种教学方法更科学。(3)为川大精英教育计划作出贡献。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提出了“精英教育”理念,“大班授课,小班研讨”这种模式正是精英教育的具体体现。

篇7

关键词:边际分析;边际量;边际链;货币质量;财富积累;通货膨胀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7)03-0125-06

一、多因素边际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经济世界是复杂多变的,对任何经济现象的结论几乎都有例外。究其主要原因是,要从可以无限外延的时空中的难以计数的客观因素中作出充要的分离是非常困难的。然而,倘若针对经济现象的时空断面,只考虑可能作为其原因或结果的诸因素之间相互作用所造成的发展倾向,无疑将使问题大为简化。事实上,在经济理论中早已存在这种观点和方法,即边际分析方法,如边际效用和边际消费倾向等概念。事实上,明确某一个经济因素在某时刻的发展倾向,对于多变的经济现象来说,边际分析方法往往更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

1.边际量。边际量是指当某一经济因素Y在某时作变动时所引起的另一因素X的变动倾向,通常写成形式为ΔX/ΔY这样的增量比,而不是dX/dY或?X/?Y这样的连续量比。目前已被广泛应用的边际量如边际效用、边际成本、边际收益、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技术替代率等概念,都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2.经济因素间的三个效应。在微观和宏观经济现象之间并不存在鸿沟,两者的个量分析和总量分析的区分并无先天的根据,而只是出于需要和方便。因为,实际上对宏观经济因素的总量也可以作时间断面上的增量描述。因为,在一般情况下,诸经济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存在着如下三个效应:

(1)关联效应。人们发现,决定经济现象的经济因素是互相决定的,这被称为经济因素的关联效应。古诺(Cournot)在1838年首先发现了这个效应。他说:“一个经济现象的各种因素不是被看作以连锁的因果关系逐一决定的,如甲决定乙,乙决定丙等等,而是将它们看作是互相决定的”。马昔尔(Marcher)在名著《经济学》中,把这一效应归结到他认为最重要的连续原理中去。

(2)边际效应。一个经济现象的变化倾向能够更敏感地通过其经济因素增量变动而得以反映,此即经济因素的边际效应。马昔尔说“在经济与物质世界中,人们对自然的观察,与总量的关系没有与增量的关系那么大”。威克赛尔(Wicksel.K)在《国民经济学原理》中提出边际原理时说边际原理就是“把既定的诸数量看作变量,把它们的变动率看作新量的思想。”可见,边际量是由两个以上的经济学量的变动之间的比率所得到的新量。所以,边际量概念并非单个经济学量的增量,也不仅仅是它“最后的增加量”(常见诸文献说法)。

由于边际量为某个非无限小(由于存在作用的延迟性)时间间隔的两个以上经济因素变动量之比,因而可以通过找出影响经济现象的诸因素,分别组成关联的边际量的组合,可以得到能反映特定经济现象的变动倾向。为此所作的边际分析即称为多因素边际分析。

(3)引致效应。人的需求是经济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一切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要素的需求都可认为是对最终产品的需求中间接地引致出来的,并称之为引致需求。如称因为消费需求的增加,而诱发投资的增加为引致投资。然而,由终端需求而直接引致的效应是狭义的,因为大量的经济现象,虽然本质是都是由人的需求所引致出来的,但是并不都能明晰地归结为直接的引致,否则就势必改变对许多经济现象的描述习惯,造成不必要的复杂化。

注意到关联效应表明不存在某个经济因素有特殊的要求,所以可将广义的引致效应表示为:由某个经济因素直接地或间接地(通过对别的经济因素的关联)引致出另一个经济因素的变动的效应。

这就是对经济现象的多因素边际分析的基本公式。

3.边际链。我们称上式为边际链,并称(n-1)=m为边际链的关联级(后文简称“级”),可见n=1时关联级为m=0,即无关联关系存在,是无意义的。所以有意义的边际链,其关联级m必须大于0。

边际链具有如下性质和作用:

(1)具有非唯一性和自洽性。只要能充分地辨识出一个经济现象中的所有关联经济量,即可有规则地得出多条可能不同关联级的边际链(只要它是非零级的),所以,它是非惟一的。由于全部边际链本质上都是一个恒等式的展开,不需附加条件,故是自洽的。

(2)具有联动性和指示作用。因为边际链中所有的边际量的变动不可能是毫无规则的,其中每个边际量都有可能是相互关联着的,而且总的倾向是受到边际链的平衡式所制约的。同时,由于每个边际量都是对经济现象有影响的经济量,所以联动的匹配程度就能表示这个经济现象的均衡程度。再因为非零级的边际链意味着由所有关联的边际量可以达到匹配平衡,否则就成为匹配失衡。因此,每条边际链具有对由它所表示的诸经济量所组合的经济现象是否达到均衡的指示作用。

(3)具有或然均衡性和可调控性。经济现象是社会现象不是自然现象,人的作用有巨大影响,因此,同一经济现象在不同的人、事、空、时条件下可能会有不同的均衡边际链。所以,边际链具有或然均衡性。同时,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各种经济量都有可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人为的影响。因此,人们可以按照良性预期通过对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边际量的边际倾向程度的适应、调整或控制,使得边际链优化。边际链的可调控性为采用多目标决策提供了可能性。

4.经济要素。本文用“经济要素”表示那些要素性的经济学量,即那些原生级(或者内涵性)的经济学量,以区别于次级(外延或派生)的经济学量。后者是多数,而且其中不乏很重要的经济学量,如价格、效率、利润、工资、地租、利率、投资乘数和各种弹性等,后文将证明它们只是前者的组合、外延或派生。本文选定的经济要素为如下七个经济学量:

(1)效用(Ufility)。效用是微观经济理论中的基本概念,理解为作为客体的物品或劳动满足作为主体的人或物品的需要或期望的能力。之所以要标上“客体”和“主体”,是由于主体和客体都可以是单数或复数的,由此可以拓广效用的内涵,以使之能使用于宏观经济现象。效用作为客体对主体输出的有用性可以是有形的或者无形的,而主体所得到的小到某种快乐,大至社会财富,本文均用U表示之。

(2)消费(Consumption)。消费分为生活消费和生产消费,本文中均用C表示。当人作为消费主体时,通常前者获得直接效用,后者获得间接效用。现代社会大生产表明,生产消费是一个很复杂的多环节的链或图,其中每一环节作为“主体需要”延伸出来的“代表”,与前一环节的客体相衔接。

(3)劳动(Labor)。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或者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本文均用L表示。劳动是劳动力的表现,劳动力的物质载体是劳动者。因此劳动可以有量的表现和质的表现,两者只有在社会规范化下才可能统一为“社会必要劳动。”由于在一般情况下难以使劳动“社会规范化”,所以本文把劳动局限于劳动力概念,而这对于进行边际分析没有明显影响。

(4)资本(Capital)。在古典经济的生产要素三元分类中,资本是生产要素之一,被定义为生产产品所使用的实物形态的经济货物。在舒尔茨(Sohultz)提出了人力资本之后,资本拓广为有形和无形的两类资本。本文均用K表示之。

资本既是入量又是出量。当作生产要素投入时,资本是入量;当作为可以带来价值增量时,资本是出量。资本通常作为存量,但是,现实中资本本质上是一动态概念,资本只能在增值中运动,在运动中增值,所以资本可以表示为流量。

(5)收入(Imcome).通常包括个人可支配收入(DI)、国民收入(NI)、国民生产净值(NNP)和国民生产总值(GNP)。本文统一用Y表示;

(6)货币(Money)。货币是社会公约为充当交换媒介或一般化购买力的经济物品,所以,货币可以分为多种,本文均用M表示,因为全部货币(包括准货币和信贷)都会对经济活动发生影响。

(7)土地(land)。是指包括土地本身和河流、森林、矿藏、野生动植物等所有的未经人力变动的自然资源,均用L表示。土地是来自大自然恩赐的生产要素,是自然状态的劳动对象,是人类财富之母,理应在经济学中起重要作用。但是,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可以无回报地吸取这个财富源泉的观念,因而忽略了它与其他经济学量的相互作用,导致了环境和生态恶化。

5、边际链演算规则。作为多因素边际分析的基础,边际链有如下三个基本演算规则:

(1)同一律。由任何相同的经济要素增量所构成的边际量等于1。

(2)恒等律。由任何两个不同的经济要素所构成的边际量,均可展开为乘以有关联关系的边际量的恒等式。

(3)交换律。只要保证每个边际量始终是经济学量,则在边际链中的任何一个分子(分母)的增量均可在分子(分母)位置上自由交换。因此,m级的边际链存在着m!个不同的边际链,即当一个经济现象中存在n个关联的经济要素,可分析出(n-1)!个边际链。

二、几个重要的边际量和广义边际效用

1.社会物价水平。常用以指示社会物价水平有两种指标:物价总指数和物价总水平,均非货币量。物价总指数是反映全部商品不同时期物价水平变动的相对数,是研究物价总水平变动趋势的主要依据。所以,这两指标只能反映社会消费程度在不同时期的相对变化,不能反映不同时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水平的变化,因为它不能反映社会总消费与所得到的总效用的关系。

篇8

【关键词】规制 监管 社会管理

相较中文,外文“规制”研究处于领先地位,其理论成果对我国的相关研究有着重要影响。在涉及译介文献、借鉴概念或观点的学术研讨中,英文regulation译作“监管”、“管制”、“规制”者皆有之。然而,什么是“regulation”呢?这个标识该领域的术语并没有压倒性的权威定义,但是何谓规制的追问似乎从未止歇。

规制概念的多义性

规制概念源于经济学,规制研究一度为经济学家垄断。在法律经济学视角下,关于什么是规制的问题,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形成了“规制是经济理论支撑下的法律形式”这一普遍看法。美国经济学家认为,政府为控制企业的价格、销售和生产决策而采取的各种行动都是公共产品,它们根据供需关系配置。由于肯为这种产品出价最高的人从中获益最大,因此规制就是服务于利益集团的法律。

或许立法者为了撇清与利益集团的关系,标榜服务公共利益的立场,美国国会并未接受经济学家的规制定义。1976年,国会预算办公室在名为《联邦雇员从事规制活动的数目》报告中,对“规制”仅作出宽泛的解释,把“所有多少会影响企业运转或公民生活的政府行为”都囊括在内了。1993年,克林顿政府了12866号行政命令,首次给出规制的定义,将它界定为面向未来发生效力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机构陈述(agency statement)和正式声明,既可以用于执行、解释、描述法律和政策,也可以对特定机构规定程序性或操作性要求。而且,规制具有法律效力,能得到强制执行。

随后,在法学尤其是公法学、政治学以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研讨中,规制概念得到更加广泛的使用。在规制改革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这个概念作为治理模式、治理技艺、制度性现实、公共话语等,正在以多种含义为多个学科共同关注。不同学科使用了规制与政治过程、经济行为之间关系的不同假设,发展出新的理论视角和方法论,也由此形成了关于“规制”的不同界定。对何谓规制的不同认识,既反映了特定学科的关切所在,也不同程度地反映了研究者的个性。因此统一“规制”定义的努力几乎注定是徒劳的。

规制概念的开放性

规制作为学术概念被广泛使用已成事实,但并未形成学界一致认可的权威定义。在被奉为“规制改革圣经”的著作《规制及其改革》中,作者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布雷耶并没有界定规制是什么。法学研究实践表明,缺少对规制概念的界定,并不妨碍相关研究可对整个规制体系提供洞见、对分析具体规制方案提供分析框架以及为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撑。

当然,就知识生产所需的交流而言,对所指何物没有基本共识是不可想象的。“规制”作为思想活动所需的构造性或框架性表达工具,在研究者中事实上形成了对其基本含义的某种约定。就定义的最低标准来看,“在其他情况相同时,一个涵盖范围大体上和习惯用法相符合的定义,显然比只能适用于狭窄范围的要好些”①,因此有理由认为,规制的普通语义即“控制、管理或监督”,适合作为规制研究的基本约定。

以语词的习惯用法为前提和出发点的规制研究,除了带着学科属性、研究者个性外,还具有一定程度的地方性。比如在美国,12866号行政命令做出规制的官方定义后,什么是规制的问题反而愈发凸显。无论予以批判还是旨在澄清,对何谓规制的研究都是以规制一词蕴含的管控、限制或干预这些基本义为前提,指向美国人最为敏感的权力界限和自由问题。换言之,探讨规制的含义,并非是从概念定义出发的文字之争,而是在探讨为什么应该规制,即为什么要实施管控或干预。另一方面,相比于“管控”、“治理”这些字眼,规制蕴含的正式权力属性最轻微,因此它又具有较高的包容性,可以更贴切地用于政府、企业、团体、社区等几乎所有需要秩序的组织体或人群。

规制概念既允许个性化使用,又包容各种使用场合,这就使之具有了开放性。运用这个开放的工具性概念,我们得以观测各种规制现象,积累来自不同社会领域或层面的关于规制的知识。正由于没有纠结于什么是规制,以致陷入无休止的争论,研究者反而有效利用了各种智力成果和学术资源,使规制研究的范围不断拓展。首先,规制限于控制和限制的观念破除了,向私人授权、提供辅助或公共服务、改变激励以间接影响私人行动的政府行为被纳入规制研究范畴。进而,规制限于行政行为的观念破除了,具有控制、管理和监督功能的普通法上的判例、国会的立法也作为规制手段得到新的理解和认识。再者,规制限于针对特定行业或产业部门的观念破除了,面向社会普通民众的政策、措施,纳入了规制研究的范畴。最后也最重要的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规制概念,既包容了规制一词可能表达的多种意蕴,也为细化规制类型,进而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提高成果的精确性与准确度提供了保障。目前,在规制的经济性、社会性和技术性研究三大板块中,各自采取的研究方法与进路、取得的研究成果与发现,彼此相得益彰。

规制概念在中国的标签性

现代汉语中,“监管”大概是与英文regulation含义最相近的词汇。近年来,“监管”已经成为我国官方正式文件和主流媒体中屡见不鲜的用语,而且其能见度正日益提高。与此同时,法学研究尤其是行政法领域中,政府监管作为一个新兴领域也逐渐成型。“监管”能见度的提升是与“依法行政”能见度下降相对而言的。行政行为所依据的“法”即具有法效力的成文规范,在英文中对应的词汇是statute。在美国,statute和regulation在法律、政治领域使用频率上呈现的此消彼长变化曾受到学界重视,并由此形成了对变化背后动因的研究。今天,我们面对类似的情况。那么这种变化在我国发生的原因是什么?与发达国家经历过的类似变化有何异同?我们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大致处于一个领域,但标识这个领域的“标签”尚不统一,较常见的就有“监管”、“管制”、“规制”三种。这使本可以交流对话的研究者或多或少错失了沟通的机会。

我们认为:“监管”可视为监督管理的缩略表达,其基本义清晰,从而缺乏工具性概念必要的弹性;而且,监管的权力属性强,与现代服务型政府理念不十分契合。“管制”语带刚性,权力色彩最重,其使用场合强调对象的特定性、标准的明确性、手段的强制性,主要用于正式立法的条文;而且,其对于非传统的权力部门行为难以涵盖,概念延展性不强。

“规制”以其兼具地方性和包容性的客观而开放的优势,已在理论研讨和众多非正式场合得到广泛使用。尽管如前文所述,关于什么是规制的界定尚不够清晰,这个词在官方的正式文本中还不常见,但并没有阻滞近年来环境、能源、食品药品、生产安全等众多领域中的“规制研究”蔚然成风。

综上笔者认为,宜将“规制”这个含义开放的概念作为中文语境下相应研究的标签性概念。一则,它可以通过语词使用上的差别,促进学界乃至立法机关、司法部门对在我国政法系统使用较多的“监管”概念与“规制”进行辨析、对比,进而深化对行政权力之地位和作用的创新性认识;二则,规制概念的开放性有助于我国法学界采用更为开放的视角,探究以完成一定社会目标为目的的多种社会资源(包括但不限于行政权力)的运用方式,这既符合社会现实的需要,也符合我国行政权力运作方式和政府职能改革的方向。再则,将规制作为与regulation对应的专用概念,有利于更及时、更审慎地吸收英语世界的研究成果,并为当下凝结的和未来可能形成的中国经验与别国交流做出准备。最后,它可使理论研究在给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提供助力的同时,有意识地保持与实践的距离,从而保持理论研究的独立性,进而发挥学术工作的批判功能。

结语

规制概念的探讨、演进和广泛运用带来几点启示。第一,“我们可以用对词的深化认识去加深我们对现象的认识”②,既然“咬文嚼字”不仅是表情达意的需要,那么是否定义足够明晰、统一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第二,不同语词能折射出隐藏在背后的不同观念;中文语境下用规制还是用监管的选择,能反映出有关政府与社会、正式权力与自由市场的关系的理念更新。第三,一个开放的概念可以容纳更多观念、提供更多视角,因此这样的概念往往是更有力量的理论工具,更有利于相关理论的发展。

“理论思维与理论创新不必然与术语或行话的表达相连。”(朱苏力语)当一个事物本身说不清楚,我们探求关于它的“知识”;一旦对知识问题的理解出现困惑,我们再去澄清表达它的语汇。对规制的认识将在如此思考和反思中不断深化。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也是我们深化政府职能改革和转变社会管理观念的过程。

(作者为天津财经大学法学院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

【注释】

①[奥]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第4~5页。

篇9

关键词:性别差异;微积分;初级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0X(2020)16-0130-03

初级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入门课程。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初级微观经济学课程。学生在初级微观经济学课程中的表现将影响其经济学相关课程、专业或职业的选择。面对越来越多女生选择经济管理等文科专业的现状[1][2],学生在初级微观经济学课程中的表现是否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成为教育界的重要话题。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学生把微积分知识看作是初级微观经济学学习的主要难点,特别是那些高中阶段选修文科的学生,对初级微观经济学课程容易产生抗拒心理。不少任课老师也认为,学生微积分知识的不足,给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严重影响教学效果。为此,华南农业大学一度调整了初级微观经济学的上课时间,由大一的第一学期调整为第二学期,目的是让学生在第一学期修完高等数学课程,掌握一定的微积分知识再上初级微观经济学。那么其效果如何呢?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初级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学生性别差异,以及微积分知识对初级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的影响。

一、文献综述

大量的研究表明,女生在经济学课程上的表现不如男生[3]。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虽然美国女性大学生迅速增加,并超过了男性大学生,但在男性占优势的传统课程上,比如经济学,女性的表现仍不如男性[4]。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大学生中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选修经济学,而且男性在经济学课程中的表现要优于女性[5]。女性是否选择经济学专业与她们的初级经济学课程的学习经历有关。英国大学生经济学学习中的性别差异主要依赖于考试方式的设计[6]。通过对加拿大1462名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在初级微观经济学课程上的表现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7]。即使控制家庭背景、学术和数学经历等变量,女性在初级微观经济学课程上的表现都要比男性差[8]。经济学课程是许多商科、金融学专业的必修课,因此,较差的经济学成绩可能影响他们的职业选择,职业选择反过来会导致性别工资差异[9]。就导致性别差异的原因而言,许多人把其归结为女生数学基础较差[10]。通过对自1980年以来的64项已发表的研究進行荟萃分析(Meta-analysis)后发现,68.4%的回归结果显示男生在经济学上的表现显著地优于女生,不过性别导致的差异正在以每年3%的比例缩小[11]。进一步对美国顶级经济学研究生院的调查发现,在经济学课程上,女研究生的表现确实不如男研究生[12]。然而,也有的研究发现,在高级经济学课程上,美国学生的表现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13]。女生拥有某种特质使得她们在高级经济学课程上和男生一样表现出色[14]。

二、实证分析

(一)模型及变量假设

本研究以期末总评成绩为被解释变量,性别、期末考试成绩、微积分和平时成绩所占比例为解释变量建立回归模型。具体如下:

式(1)中,TG代表学生的期末总评成绩,由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按一定比例构成(总评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占比+平时成绩×占比);GENDER代表学生的性别,分别用1和0代表男生和女生;FG代表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CALC代表微积分知识,大学一年级(简称大一)第一学期上初级微观经济学意味着学生未能提前掌握一定的微积分知识,用1表示,大一第二学期上初级微观经济学则意味着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微积分知识,用0表示;RATIO代表平时成绩所占比例,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时用1表示,平时成绩占50%(期末考试成绩占50%)用0表示。α0为截距项,β1,β2,β3,β4为待估参数,μ为随机扰动项。

(二)数据来源

本研究所有数据来自华南农业大学2009-2016年间1105名大一学生,这些学生均选修了作者主讲的初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排除了由于不同任课教师导致的差异。1105名学生中,女生610人,占55.20%;男生495人,占44.80%。从成绩来看,女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平均分为76.37分,期末总评成绩平均分为83.67分;男生期末考试成绩平均分为73.81分,期末总评成绩平均分为80.97分。一定程度上说明,女生在初级微观经济学课程上的表现优于男生。考虑到微积分的重要性,2011-2013年,初级微观经济学被安排在大一第二学期上,以便学生在第一学期修完高等数学课程,掌握一定的微积分知识后再上初级微观经济学。其余年份均在第一学期上初级微观经济学。2014年以来,平时成绩所占比例由原来的30%增加为50%,期末考试成绩占比由原来的70%下降为50%。平时成绩一般由考勤、平时作业、课堂提问三部分构成。

(三)估计结果及分析

估计结果如表1所示,方程(1)为基本方程,通过逐步回归得到方程(2)、(3)。从三个方程来看,性别差异(GENDER)和期末考试成绩(FG)变量均在1%或5%的水平上显著,说明性别差异和期末考试成绩对学生期末总评成绩(TG)有显著影响。性别差异变量的系数均为负值,说明在控制其它变量的情况下,女生的成绩要优于男生。期末考试成绩变量的系数为正值,说明期末考试成绩对期末总评成绩有积极影响。在方程(1)、(2)中,平时成绩所占比例(RATIO)变量的系数为负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平时成绩所占比例大小对期末总评成绩有显著影响,且平时成绩占50%时对期末总评成绩的贡献显著地高于平时成绩占30%的情况,亦即平时成绩所占比例越高,越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期末总评成绩。微积分(CALC)变量在统计上不显著,说明微积分知识可能并不是学生总评成绩高低的重要影响因素。可能的原因包括:1.初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所涉及的微积分知识相对较为简单,主要涉及简单的函数求导、求偏导、定积分等,这些知识无论是在大一第一学期还是第二学期上初级微观经济学,对学生的期末总评成绩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2.期末试卷结构中涉及微积分知识的内容仅占很小部分。

三、改革建议

第一,从学生角度,既要重视期末考试,又要重视平时表现。尤其是课后作业,对于巩固和理解初级微观经济学的相关概念、原理及其运用,以及增强计算的熟练度和准确性有重要作用。在初级微观经济学课程学习中,不要对微积分产生恐惧心理。初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更多地要求学生在理解相关概念、原理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数学工具对这些概念、原理作进一步刻画,即微积分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

第二,从教师角度,加强平时成绩的考核。首先,要对初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所涉及的简单微积分知识进行必要的讲解,比如常见的函数(比如幂函数、自然对数等)求导、求偏导、极值、定积分;其次,加强对平时成绩的考核,力求做到指标可以量化,建议期中考试至少安排一次。这方面可以借鉴美国大学的做法,在美国大学的初级微观经济学课程考核中,平时成绩所占比例大都在70%左右,包括平时作业、至少一次期中考试、临时小测验等,比如麻省理工学院2011年秋学期的《经济学原理》课程平时成绩由八次课后作业、两次期中考试组成,分别占总成绩的22%和44%(每次期中考试成绩占22%,在课程进度的三分之一时进行,考试时间两小时),期末成绩占34%;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2015年秋学期的《初级微观经济分析与政策》课程期中考试就有四次,每次期中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14%,小测验一次占14%,期末考试成绩占30%。

篇10

一、宏观信息经济理论与测度

宏观信息经济理论可以从两个方面得到阐述:

首先,从相对静态观点来看,经济过程由两大领域组成,一是包含物质和能源的转换领域,一是包含从一种模式向另一种模式的信息转换领域。这两个领域相互交错,密不可分。物质和能源生产必须有相应的知识、计划、调节与控制的信息,而信息的生产、处理与传播又离不开物质和能源。在形成社会财富的过程中,这两个领域的一方如何为对方做出贡献及做出多少贡献,正是信息经济研究的课题。

信息经济,就是以信息商品及其服务为基础或基本形式的经济,这是一个与物质经济相区别的概念。马克卢普最早提出这一概念,并将信息经济研究的基本单位规定为生产信息商品和提供信息服务的个人或组织,如厂商或研究机构、个人或家庭等,其目的是将这些个人或组织重新划分为教育、研究发展、通讯、信息服务和信息设备五个部分,从而限制信息经济的范围。然而,在波拉特看来,信息活动或信息市场才是信息经济的基本单位,其目的是将信息活动创造的价值纳入国民经济统计范畴来测度信息经济规模。

当然,我们也可以将信息经济看做是一种以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技能贯穿于经济活动全过程的经济形式,其目的是降低产品能源消耗,这种由以物质和能源为基础的经济向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经济转变过程,也就是国民经济的信息化过程。在这里,信息经济已不再是一种预测理论,而是在向人们说明如何适应已经被信息技术改变了的现实经济活动。

其次,从生产力发展角度分析,迄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经历了两次重大转变。一是在1880年前后由农业经济转变为工业经济,石油、内燃机、发电机以及电力的配置使社会变成一个复杂的工业化社会;再就是开始于本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的转变。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都属于物质(大众)经济,因而农业经济转变为工业经济仍然属于在同一形式下的经济转变。与第一次转变相区别,工业经济转变为信息经济却是由旧的经济形式向新的经济形式的转变,因此,这种转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要比第一次转变深远得多。自本世纪60年代以来,大众经济或物质经济与信息经济在全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已经发生变化,而且还将继续变化。世界经济的繁荣与衰退在圈套程度上并不取决于信息经济能否取代大众经济,而取决于大众经济在向信息经济转变过程中二者能否有机地溶为一体。

随着物质经济逐渐过渡到信息经济,信息部门的发展将受到怎样的制约并有什么后果呢?法国经济学家琼•沃格在其一系列著作中,基于n•帕金森定律和热力学中引出的定律提出两个重要结论:第一,信息部门增长比整个经济快一倍;第二,当信息部门在国内总产值中的比重超过50%,这种增长就趋向于达到“经济成熟”的最高界限,物质生产将会出现倒退。然而,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信息经济在90年代得到行政机关发展的事实,使人们对沃格观点的正确性产生怀疑。

宏观信息经济测度理论和方法最早由马克卢普确立,后经波拉特和鲁宾等人充分发展。马克卢普认为,国家生产部门中知识及其分配活动的测度,可以分为教育、研究与开发、通讯媒介、信息设备和信息服务五个类别来进行。波拉特则认为,应该依据信息产品或服务是否进入市场交易为标准,将国家信息部门划分为一级信息部门(如信息设备生产部门和专业性信息服务)和二级信息部门(如政府机构或企业内为政府或企业内部服务的信息部门),以此分别测度这两个信息部门产值,从而计算出国家信息部门总产值。在测度方法上,马克卢普和波拉特也不相同,马克卢普采用最终需求法测度信息部门产值,波拉特则采用增值法测度信息部门规模。从总体上看,这两 种方法各有长处,但目前许多测度模式都采用增值法计算信息经济规模。

将信息部门划分为一级信息部门和二级信息部门测算国家信息经济规模,是波拉特对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理论发展的一个贡献,他创立的信息经济测度模式被称为波拉特范式。按照波拉特范式,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主要根据两项指标测度信息经济规模:一是信息部门或信息产业产值在国民(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二是信息劳动者在总劳动人口中所占比例。波拉特范式的最大缺陷是对统计数据有严格要求,而当前许多国家实行的社会经济统计体系一般难以满足这种要求。这样,数据来源不同,应用波拉特范式测度的结果也就有所差异。尽管如此,波拉特范式仍然是目前较为准确地考察国家信息经济规模的理论模式。

二、第四产业与信息市场

第四产业及市场的形成,信息市场功能与特征,信息产业及市场的竞争与合作等问题,构成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第二部分内容。80年代后,以电子通信产业及服务为核心的狭义信息产业(市场)概念,渗透到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理论形式中。目前某些研究者使用的信息市场概念,已不再是马克卢普和波拉特等人创立的广泛意义的信息市场概念。这样,研究文献中的信息产业(市场)概念出现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信息畜牧业(市场)主要指以计算机和通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处理产业(市场),广义信息产业(市场)不仅包括狭义范畴,而且凶手教育、科学研究、文化艺术等产业(市场)。

费希乐—克拉克产业分类法将国民经济活动划分为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这是目前国际上最为通用的产业分类体系。然而,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却认为,作为信息经济发展的理论结果,信息产业应当作为社会经济过程的一种独立产业存在,也即所有国民经济活动都可以归纳在农业、工业、服务业和信息业四大产业概念之下。这种观念最早出自波拉特,随后得到宏观信息经济学者的普遍赞成。但是,作为第四产业的信息业主要包括哪些产业部门或经济活动,西方学者之间却存在较大分歧。

一种常见观点认为:第四产业是将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中与信息设施及服务相关的活动识别出来而形成的产业群,它主要由四大部门组成。(1)信息生产产业,即主要直接生产可消费信息。(2)信息处理产业,该产业主要对所获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使其成为经济与管理决策依据,不涉及信息生产。(3)信息分配产业,即从事信息传播与分配活动的社会部门。(4)信息基础设施产业,信息基础设施的生产、安装、操作及维修等社会部门。在此信息产业结构基础上,形成四种信息职业:(1)信息生产者,包括科学技术人员,市场研究与协调人员,信息收集者,咨询服务人员,艺术家和程序设计员等。(2)信息处理者,包括政府职员,行政管理人员,业务管理人员,商人,办事员及领导者等。(3)信息分配者,包括教育工作者,新闻工作者等。(4)信息基础设施职业,包括信息机器操作人员如邮电通讯人员、打字员、信息交流员和数据加工人员以及专职为信息基础设施服务,保证信息畅通的安装、维修人员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产业及信息职业人员的社会活动,构成宏观信息市场。与一级和二级信息部门相对应,宏观信息市场也由一级和二级信息市场构成。在一级信息市场中,信息技术及信息的传递技术都由企业来组织,其交换价格按照确立的时间地点而形成。二级信息市场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信息市场,因为其信息产品不在公共市场上交换,也不形成市场价格。但是,二级信息市场既发挥社会集团内部信息交流市场的功能,形成信息贸易内部化,同时,也起到支持一级信息市场发展的作用。

无论是一级信息市场还是二级信息市场,其最终产品是知识。它们都具备符号性经验交流,学习乃至再学习,改变认识乃至确认某项知识,降低不确定性,扩大选择范围,实施合理选择,评价各种决策,控制经济过程,传递经济知识等14项功能。根据这些功能,宏观信息市场具备以下特征:所有权外在性,公共商品外在性,消费过程无损耗性,收入与财富再分配效应,生产与交换不确定性,技术外在特征,政府创造市场的能力和试题的局限等。

三、信息(技术)与经济增长

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主要从信息生产率和发展经济学角度,研究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经济系统可以分信息和生产两个子系统。为简化模型,假定所有产品和服务都在生产子系统内生产;信息子系统所生产的只是经济数据(知识)的搜集、传递、加工、储存、检索,以及分析、命令或其它指示的联络与沟通、决策实施的评价中的反馈。如果市场参加者不断增加,职业类别将会增加,或者技术过程变得更为复杂,或者经济系统生产的产品及服务的种类越来越多。于是,信息过程变得更加集约化。据此,通过对信息子系统与生产子系统各自的投入效用与经济系统的实际产出效用的比较,能够得出信息生产效用,即信息的生产率可由实际产出对信息投入要素的比率而获得。根据该原理,研究认为,美国经济中的信息生产率除1929-1934年呈上升趋势外,1934-1974年基本上呈下降趋势。也就是说,随着社会活动的扩大,为获得1美元的产出,生产者需要耗费比以往更多的信息活动支出;信息环境“质”的改善与信息成本的上升似乎同步进行。运用乘数方法对其他国家信息生产率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