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文言文重点范文
时间:2023-08-17 18:13: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一语文文言文重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联系史实和相关的背景,以扩充学生见闻,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高中教材所选的文言文篇目,大多为先秦散文和诸子散文。与这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相关,许多作品虽具文学性,但基本忠于历史史实,且人物、事件互相关联,牵一动十,如《烛之武退秦师》、《勾践灭吴》、《触龙说赵太后》、《季氏将伐颛臾》、《晋公子重耳之亡》、《荆轲刺秦王》等,均与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相搅合,构成严密的因果联系,如果教师只是孤立地讲授课文内容,不注重与历史事件的联系,其结果,一是不易激发兴趣,使学生感到内容单调、枯燥;二是不能让学生更透彻地了解历史理件这间的逻辑联系,从而影响记忆效果;三是不能让学生更深切感悟到知识原野的广阔性,求知欲望便极难得到引导和培养。因此,笔者认为,语言教师应该多读史书,了解、熟悉中国的历史。在给学生传授相关历史知识时,甚至在比历史老师的讲授更生动、细致、传神。这对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将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善于指导,背诵要力求准确
诵读不是让学生随心所欲地郎读课文,它必须尊重创作者镕铸在文章中的真实的思想感情。而这思想感情不是一开始就能把握得准的,它必须建立在充分理解句意和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所以笔者认为,对于文言文的教学,起初应让学生自学,最好是默读,发现问题,初识文意;其次是质疑和答疑,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句意和文意;而诵读则在这两个步骤之后进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准确把握创作者的思想情感,读出语感来。这一步做好了,将大大提高学生对文言文语言的感受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背诵必须忠实于原文,力求词句准确,这也是文言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有人认为,要求准确背诵,完全忠实于原文,是一种死教,缺乏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我认为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首先,学语文必须学语言。能流传于世并选入教材的文言文,多为古代名篇,其语言的优美和谐和准确严密无论怎么说都应该是典范。而我们中学生按照自己现有的水平随意加改变,多数只能改糟,不会改好,这就会把自己引上学习语言的歧途。其次,我们在运用知识、运用语言时,常常免不了要引经据典,而一旦误读误记,就不单是张冠李戴的问题,有时甚至是无中生有了,这必然影响到期引论的效果。其次才是应付高考的问题。高考试卷中的文言文原文填空占有相当的比例,阅卷要求也十分严格,错、漏、添加一字均不得分,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要求学生准确背诵,准确书写,决不能擅自增删和改变。
三、对字、词、句式的教学要死中有活
所谓“死”,就是对文言字、词、句式所涉及的基本语法现象和考点要反复强调,并对其概念化、条理化。如文言文中的文字教学,除基本的字形、字音外,我们还必须反复强调“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概念。
例如,通假字就是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表示另一个字,它是文言文中一种常见的用字现象,我们无须向学生引经据典或想当然的过多分析它的形成或由来,但反复强调这个概念,让学理解、掌握常见通假字是必要的,这不单是高考题中可能或必然涉及的内容之一,也是后人解读文言文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调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如:“畔”,其本义是田边,所以引申为“旁边”的意思,如河畔、桥畔等;“畔”与“叛”同音,所以又借用为“背判”的意思,如“亲戚畔之”的“畔”,即用其假借义。?
尤其新《大纲》要求重点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和18个文言虚词,更是常提常讲常归类的对象,必要时教师要对其进行集中整理,打成资料印发给学生。对于古今词义差别较大的词和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要指导学生专门归类掌握,切不可马虎懈怠。句式也是文言文语法教学的一个难点,但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逐步认识、掌握诸如“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后”、“固定句式”等常见文言句式,了解他们的一般构成、识别和使用方法。所谓“活”,就是在教学方法上,要立足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生动灵活,增强互动性,便于让学生接受。教师应努力避免传统教学中一讲到底,只做翻译了事。
四、教给学生翻译文言文的技巧
正确翻译文言文是文言文学习的一个关键所在,教学生掌握一定的技巧是有必要的。?
首先,让学生遵循翻译文言文的基本原则,即“信、达、雅”。信:忠实于原文,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达”:译文表意明确,语言通畅。“雅”:泽文简明、优美、生动。
篇2
三一班 王翀
萨特说:“人是一堆无用的欲望。”但灵魂是欲望的导师,它引导欲望升华,于是人类有了艺术、道德、宗教,拥有了人格的伟大力量。没有人生来就有伟大、高尚的人格,让我们以人格之火种燃起青春之火焰。
没有人能够否认,人格拥有着极其庞大以至于恐怖的伟大力量。它凌驾于所有的权势和财富之上。南怀瑾先生在书中写到:“人类历史中有着孔子一般的伟人,他们没有土地,没有人民,但可以轻易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权;他们没有土地,没有人民,但只要人类历史文化存在,他们的王位和权势就永远的存在。”这种人被称为“素王”(即“无冕之王”),他们正是凭借自己伟大的人格力量,在历史长河中永远流传,在文化星空里长久放光。
然而,如何塑造自己的人格呢?南怀瑾先生讲:“世无难则骄奢必起,道无魔则誓愿不坚。”吕本中先生也说:“人常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更有陶行知先生说:“把自己的私德健全起来,建筑起‘人格长城’来。由私德的健全,而扩大公德的效用,来为集体谋利益……”只有经历了坚定自己信念,拒绝诸多诱惑,扩大至公共道德的全过程,一个人的人格才算真正完善。
古今中外,具有高尚人格的仁人志士,犹如璀璨在夜空的繁星,给我们树立起崇高的道德标杆。吟唱着“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自沉汨罗的屈原;自己的茅屋为秋风所破,却还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面粉的朱自清;历届感动中国人物中的每一个获奖者,等等,一个人就是一面鲜艳的旗帜,一个人就是一种不朽的精神!
我们现在正值年少,意气风发,在为梦想奋斗的征程中,完善自己的人格是更为重要的任务。没有高尚的人格,就不可能实现美丽的青想。如果把梦想比作一颗种子,我们此刻的努力奋斗,就是给种子浇水让其发芽、开花的过程,而人格恰如阳光,播撒在嫩芽上,让其健康的、富有活力的生长,结出更为丰硕甜美的果实。没有阳光,植物不会生长,而没有高尚的人格,即使我们能成就一番事业,那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无本之木,徒有其表,一文不值。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高一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