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街区景观设计范文

时间:2023-08-17 18:13: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商业街区景观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商业街区景观设计

篇1

关键词:商业街;景观规划设计;以人为本

前言:

随着我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品位及生态环保意识的逐步提高,居住区的环境景观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而今,居住区内建设商业街的热潮正在兴起,商业街是看似平常,实际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论是景观、环境、功能、建筑外立面、空间尺度、功能分区、景观小品或是视觉识别系统的建设都应该统筹规划,完整的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更具文化与居住区风格特色的景观小品,都成为商业街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

一.规模适度的规划设计

规模适度原则是指居住区商业街的长度、宽度、高度以及营业面积都要适度,不能超越界限无限发展。

1、从一般观察角度看,商业街的“有效长度”大多为300米到600米。在一些城市中,城市商业街的道路总长数公里甚至数十公里,但商业的繁华也和一首乐曲一样,不可能全曲从头到尾盈漫,而是有最热点、次热点。一般商业街有短暂的非商业区段夹杂其间,其商业兴奋点段落一般在300米至600米。

2、商业街的建筑不宜过高,一般在2层楼高,个别大商场可到4层。一是逛商店谁也不喜欢爬楼,就是有电梯,人们也不喜欢上上下下地来回折腾;二是过高的建筑会产生压抑感,影响人们逛商店的心境;三是通道狭窄,两边建筑物过高,会产生高楼效应,令顾客无法在街头驻足。

3、商业街的宽度应在20米至30米,不宜过宽。因为人们逛商业街行走规律是走“之”字形折线,即先在一侧走上一段距离,再穿行到另一侧,走一段后又折向另一边。如果街道过宽,会使人们在街两边往来体力耗费过大,抑制观赏、购物的欲望。

4、商业街的营业面积也不应过大。从一般消费者的反映看,一条商业街有20万米的商业营业面积可能是人们体力、心理所能接受的最高值了。一定要考虑人们的体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不能使逛商业街变成走马拉松。

总而言之,居住区商业街的主要特点是因商业店铺的集中而形成了室外购物、休闲、餐饮等功能空间,基于商业街的店铺特色,决定了其设计的核心就是让空间有用而舒适。根据调查,一般商业街的尺度,都控制在8-12m左右,而这又是针对两侧都是店铺的商业街,又考虑到车行对人流的影响,利用竖向高差的变化将其划分成两个不同的空间。在根据建筑的轴线在相关节点上设置种植坛形成景观序列,根据建筑的收放控制台阶的收放。

二.道路与交通系统规划设计

居住区商业街确定适当距离的关键不仅是实际的自然距离,更重要的是感觉距离,通过景观节点的设置,景观设施来丰富人们的视觉感受,单调平直呆板的街道虽然很短,人的心理感受距离却很长。弯曲的街道使步行变得更加有趣,且再见少风力干扰方面是由益处的。变换的街道空间,小型广场的穿插使步行网络的心理距离变短了。人在步行时都爱抄近道,人们走捷径的愿望是非常强烈的。开场空间中的步行线路,横穿空间中心是不舒服的,眼空间的边缘既可以体验到大空间的尺度,又能欣赏到街道或空间边界的细枝末节,令人赏心悦目。台阶是打断步行节奏的破坏元素,我们采用平缓的坡道替代。

人车分流是必要的。同时,要各主要人流入口安排了必要的机动车和自行车停车场位。车行路与步行街交路口实行步行优先原则,尽量保证步行街的连续性,货流与人流分流,互不交叉。 具体的措施如下: (1)车行流线布置在商业街及建筑背面避开主要人流,在部分地段采用尽端式道路,便于卸货与工作性人流出入的需要。机动车流尽量控制在商业街入口附近,减少对步行的干扰。 (2)自行车停车在入口处设集中停放处,沿街结合花坛分组设置部分小型停放处。 (3)为使步行系统连续化,通过地下商场,二层过街道连廊加强不同层面的行为连续。(4)货运:大量集中货运可通过地下层解决,少量常规货运可通过与步行街垂直的支路解决。

三.空间组织与环境规划设计 居住区商业街的布局以线性的步行系统为主,同时与大型公共空间,庭院,以及广场绿化相结合,形成人性化的现代购物空间。

商业街空间的组织又可以景观意境为线索,按其所处位置的不同及功能的不同、大小设置几大景观区,它们既相互联系又具统一性,通过轴线的控制来实现,分别满足人们的购物娱乐,休闲的功能,动静分区的过渡功能,人们交流休息思考冥想的静态活动功能。

街区的空间景观轴线与整个居住区景观相结合,统一风格特色,将居住区绿带引入街区,构成有机的形态。根据美国经验,好的商业街不仅能吸引顾客,也能引来商家,根据经验,他们愿出高于平均价格20-25%的租金来租用这些零售空间。步行街属于在一根轴线上水平展开的空间,拟在步行轴线上选择若干节点,将空间局部放大形成小型广场,打破线性空间的单调,有节奏地营造出空间的点。通过不同形式和气氛的广场,营造丰富变化的外部空间。沿街店铺形成尺度宜人、符合购物心理的商业空间。

四.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停留区域与心理学边界效应理论指出:森林,海滩,树丛,林中空地,建筑广场的边缘,建筑的凹处,柱下等使人们喜爱停留的区域。我们在商业街设置休息的座椅,给人们提供驻足,停留,停下来与人交谈,停留一段时间的动作诱因。爱德华・霍尔在《隐匿的尺度》中指出处于边缘或背靠建筑物的立面有助于个人,团体与他人保持距离,是人们安全心理的需求所致。我们要紧两创造多层的边缘。人的活动是从内部和朝向公共空间的的中心的边界发展起来的,通过孩子们总是现在门前聚集一会,然后在开始游戏并占有整个空间。

据测算,一般消费者连续逛街购物的疲劳时间最多为2小时(可逛1万平方米左右的营业面积的商场),中老年顾客还要低于这个水平,而只有休闲、娱乐、餐饮等才可以增加消费者的滞留时间。因此,应注重商业街休闲功能的完善与改进。要注重广场和座椅的设计,增加休闲娱乐、购物餐饮等场所,处处为逛街的顾客提供休息、娱乐方便,必然会延长顾客的逗留时间,增加商业街的活力。

商业街服务对象是人,居住区商业街是为整个居住区业主服务。所以居住区商业街的景观规划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人的行为、心理、视觉出发,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空间多方位、多层次的需要;注意环境空间的组织和环境设施的安排;以人的视觉、触觉以及由此引起的心理感受为参照,在功能、样式、质感、色彩等方面,强调精品意识,创造优质的商业购物环境,突出景观性、功能性和安全性。如在街道两旁和建筑主体种植树木花草或摆放盆栽,创造轻松、惬意的视觉效果。

在功能方面,设置方便小巧的公用电话亭、美观舒适的休闲座椅、干净明亮的公共厕所、垃圾桶、统一管理、和谐协调的广告设施和标识系统,做到使用方便、造型美观、制作精良。在街道出入口、上下台阶设施方面还要充分考虑残疾人特别是盲人的特殊要求,以及环境保护、防火防灾、紧急疏散的要求等。同时还应采用特殊的照明方式、特殊的地面铺装,使空间、建筑、景观的设置布局浑然一体,并运用好导游图、标志牌、时钟、喷泉、雕塑、小品景观、象征物等等人性化的配套设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理念。

篇2

关键词: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现状;发展方向

文章编号:1674-3954(2013)09-0057-02

城市商业步行街是城市线状空间的一个分支,是现代城市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商业街道功能最典型的例子。商业步行街作为时展的产物,己然成为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休闲消费娱乐的途径,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商业步行街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商业步行街其景观设计的作用不容小觑。

1 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的重要作用

城市商业步行街区域所占用城市用地的比重越来越大,人们对商业步行街购物的消费环境和品质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所以对于人们商业步行街的重视程度愈加的高。对于商业步行街的发展,首先要保证的要素之一就是步行街的景观设计,步行街的景观设计不仅能突出一条商业街区别与其他街道的特性,更重要的是若商业步行街的景观设计较为创新、有吸引力,那么便会增加人们对于此条街道的兴趣,促进提高其在商铺中的消费水平及频率,同时消费者还可在消费中释放自身压力,于精神及物质上得到双重享受。另外,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其精神文明程度,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城市之中商业街的文化上,而景观设计就是步行街文化的彰显,在商业步行街的景观设计方面要加大重视程度切实做好景观设计。

2 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现状及存在问题

2.1步行街上设施配备不齐全

商业步行街的日常客流量大,仅以北京市王府井商业街为例,王府井步行街全长780m,宽40m,每天人流量为60万人,节假日的客流量更是达到120万人。大量的客流量带来了对步行街设施配备需求的增大,使得设施配备出现了严重的不足,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中不难看出,对于人流量巨大的王府井商业步行街来说,无论是垃圾箱亦或是路灯、电话亭、信息指示牌的配备都是达不到需求的。垃圾箱数量达不到标准,间距过大,会导致步行街环境的破坏;步行街上路灯缺乏,亮化不合格,不但不能为消费者提供便利,反而会加大消费者在街上的安全隐患。消费者遇到紧急情况时需要电话亭,寻找方位时需要信息指示牌,步行街的必备设施的数量不足,是步行街无法更有效的体现便利特点的障碍。

2.2步行街空间设计缺乏人性化

现今的商业步行街的景观设计缺乏人性化。公共厕所的数量与实际需求不符,找不到厕所,街道上的商铺大多不愿意借不消费的顾客厕所,如厕难己然成为现今造成顾客对商业街景观设计不满意的原因之一;其次,步行街上供休息用的长椅数量过少,以王府井为例,王府井设立4人座椅共50个,实际高峰坐8~10人;临时加座544个座高峰期可供1044人休息,69.5%的被调查者认为休息座椅数量严重不足,5%表示位置不好与节假日该地区高于46~60人/(m・min)的人流量相比,休息设施十分缺乏。长椅不配备遮阳伞,行人遇到高温或者雨雪天气得不到庇护,且长椅的舒适度不佳。此外,街道上也存在用于残障人士的设备缺乏的情况,如不具备盲人专用通道。加之因街道宽度不够引起人流拥堵,大大降低群众满意度。

2.3商业步行街绿化、美化不过关

商业街的设计要注重如何给营造消费者一个舒适美观的消费环境。建筑立面要达到整体上和谐统一,设立在街道上不仅不能起到与街道相互呼应,美化环境的作用,还大大降低了街道的观赏性。招牌广告上,一些商铺的广告牌设立的杂乱无章,不具有装饰性和美感,也会破坏商业街的和谐气氛。地面铺砖与商业街整体的建筑风格不符也会给行人压迫感,降低对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的好感。有些步行街上绿化也不到位,缺少花坛和树木以及绿色植物,也使商业街的美感度降低。

2.4商业步行街上交通,安全等问题

商业步行街进出口没有防护栏,不具备停车位和自行车停车处,造成车辆进入步行街,人车冲突。加之街道本来就狭窄,无法同时容纳人车,形成交通拥堵,不仅行人逛街不便,也可能危害到了街上人群的人身安全。因商业街缺少专门的管理人员,步行街上常常会出现人员混乱的问题。乞讨人员以及卖艺人员,这些人长期停留在街道两侧,也会造成街道的拥堵,增加安全隐患。商业街上缺少派出所或保安处,行人遇到紧急状况无处寻求帮助。这些都是商业步行街所面临的有待解决的问题。

3 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发展方向

3.1基础设施方面

在商业步行街的基础设施的配备上,要增加垃圾桶、路灯、电话亭以及信息指示牌的数量。对于垃圾桶之间的间距应保持在50m左右,采用现代风格与步行街总体风格相协调;街道照明方面,要360°无死角,同时路灯的亮度要适中,不能过亮也不能过暗。

此外街道还应加设电话亭,可投币可插卡,方便外地游人。街道每隔一定距离架设信息指示牌,对于厕所、休憩设施、电话亭、停车场、餐饮设施、公交站、保安处位置等给予提示。且定时向行人宣传防盗小贴士,保障行人财产安全。

篇3

【关键词】:地域性文化,商业街,景观设计,重要性

【 abstract 】 : from the cultural features of commercial street landscape design analysis, make the landscape design become the marking of the city and pronou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uthor's practical experience, the detail in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yinchuan commercial street culture labels, landscape design principles and constitute a landscape of several elements, etc,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regional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for the future of the commercial street landscape design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 key words 】 : regional cultural, commercial, landscape design, the importance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商业街的景观主要包括店铺、建筑立面、广告店标、植物配置、喷泉雕塑、街灯小品等各种在街上可以看到的一切物体。商业街的景观设计就是合理的、巧妙的、和谐的、自然的将各种景观要素组织起来,并且能够突显出它的功能性、文化性、地域性。

商业步行街景观有其独特性,它是连续性、动态性的、时空性的四维空间景观,目的是给人以形式美、时空美、意境美、空间美,并且能满足人们休闲、社交、购物、聚会、游憩的需求。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中那些蕴含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的商业街区日益减少。如何保持地域特色在商业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是现在专家关注的重点。下文将以银川商业街的景观设计来具体进行分析。

一、银川地域文化特色简介

银川主要是回族人口聚居的地方,但依然是“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模式,商业街景观设计风格具有回族特色,这里的回族特色并不单一的等同于伊斯兰风格。银川的回族特色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条件下,并且结合中国传统工艺和景观设计技术相结合,依据伊斯兰教义的原则和规定发展出的一种独特的景观风貌和特色,即具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景观的功能与布局。【1】

商业街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体现了当地的和人情风俗。作为商业街景观设计的主体,银川市的建筑特色为:构架为拱形、圆顶突出并带有高耸的塔尖、连环的拱廊、庄严的装饰、合理的布局、独特的造型无不彰显着回族建筑的魅力以及其文化的内涵。

二、商业街景观设计应该遵循的原则

(1)人性化原则。商业街越来越多的选择软性面材来制作表面构件,例如:悬挂的旗帜、招牌、遮阴布等,银川市商业街街道这些景观小品一般选择白色、绿色为主要色彩,同时展现了回族景观设计风格,凸显了庄重肃穆的特色。

(2)生态化原则。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现代商业街景观设计的主流,商业街中绿色环境的建造,不仅能够营造完整的景观意境,提升自身的文化品位和文化价值,还能调节小范围的气候,对一些废弃污染和噪声都能有效的改善。

(3)善于将传统和现代建筑相结合。古色古香、具有历史意义的传统建筑,会使商业街显得古朴、深远,增加商业街的吸引力。同时应该结合现代的建造工艺、新型材料、设计技术,使传统建筑更具艺术性、文化性、观赏性、功能性进一步提升和优化。例如:银川商业步行街保持了清真寺的拱形、圆顶、拱廊等特色建筑,同时采用新型材料建筑和遮阴棚。【2】

(4)可识别的原则。商业步行街要发挥商业功能,必须营造可识别的环境,增强人们对环境的体验,给人以安全感和享受,满足人们来此步行街购物的需求。

(5)景观视觉延续性的原则。商业步行街作为城市的名片,要为游人提供游览的景观路线,因此商业步行街空间设计应该是顺序的、连续的、可预知的。

(6)营造怡人、轻松的环境。重视细节的设置,将室外的凉亭、花台、雕塑、餐饮座位、灯具、广告牌等各种景观小品应该设计出城市家居的感觉,增加其美观性与舒适性。

三、银川商业街景观设计理念

银川商业街景观设计保持和延续了古式景观设计的风格,即为丰富飞外部空间与精巧的景观相匹配,采用自由布局和轴线布局相结合,从而突出景观的识别性和秩序感。例如:在商业街主入口处,拱桥是标志性建筑,在商业街的末端通常设置规格比较高的单体建筑或者突出的景观小品作为空间隔离。

银川素有山水城市,塞上江南的美名,因此在街道景观设计上,也融入了自由布局的设计理念,并结合了园林和水景的处理手法。例如:自由婉转的水面中,种植荷花,并放一些观赏鱼类,提升了景观的活泼性和生机性。同时商业街街道的宽窄也要满足人们旅游观光的需求,临街的店铺通常是以一层为主、二层为辅、三层作为点缀,更加突出了建筑的地方特色,也避免了直线型景观的审美疲劳,连接外廊和局部的露台是银川商业街的特色,为游人提供了交流、休憩、赏景的空间。【4】

砖雕艺术和屋顶形式多样是银川市商业街单体建筑的特色,这是传统建筑与当地风俗、相融合的表现。银川地区干旱少雨,风沙频繁,昼夜温差大,可以通过平顶上覆土实现保温隔热。砖雕技术结合中国山水画的巧妙、阿拉伯文字图案,并融入了区域独特文化,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一般用作门罩、兽头、基座、嵌墙等建筑构建装饰。同时拼砖和琉璃的设计手法多用于墙面、台基和檐口等,石膏花饰也是使用比较广泛的装饰材料。

四、银川商业街景观地域性设计实例

银川丽景商业街以一座回族风格形式的清真寺为景观起点,展现了伊斯兰独特的文化风情和地域特色形象。商业街中设有汤瓶雕塑,并结合水池和喷泉景观小品,营造出潺潺细水从汤瓶中流出的景观,并且在街道节点处的新月广场绿地上,矗立了知名的回族历史人物雕像,增添了街道文化的底蕴。同时街道的长廊是由多个拱形门洞组成的,结合伞形柱式成柱廊。商业街两旁的清真美食城也是融入了回族特有的阿拉伯建筑风格,装饰和色彩都是精雕细琢,体现出浓郁的回族特色。【5】

商业街街道两旁的建筑也是地域特色十足,例如:饭店颜色是白绿间隔,并且大量运用挑檐设计,檐板底边为尖拱形,并且用黑色凹槽间隔和白色立方体相连,彰显出了回族钟爱白绿的提点,又显的清新典雅,突出了回族景观设计独特风格。大型商业广场也是以拱形为立面基础,下半部分由壁柱和廊柱支撑,壁柱挑檐成伞状,同时在主拱中央采用浮雕,设花格。

结语

银川商业街景观设计遵照传承和发扬地区文化特色,凸显人文情怀和生态共存,出发点毋庸置疑是正确的,但在商业街新的景观设计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旧商业街更新改造不成系统,改造次序混乱;特色景观设计表现手法单一,色彩大多采用白、绿、黄典型颜色;空间环境不协调,没有和周围的环境良好的融合,没有形成和谐统一的景观等。商业街的景观设计依然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和优化的地方,但同时坚信商业街的景观设计其明天是光明的。【6】

宁夏回族商业街景观设计是经过几百年和各种文化相融合后的结晶,通过外在的物质形态传达出历史积淀的完整信息。商业区景观设计一定程度代表了一个城市的整体设计水平,组织协调好城市设计理念和商业营销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实现景观设计的优化和提升,最终达到一个更加舒适、更加活跃、更有新意的商业街模式,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燕宁娜.宁夏清真寺建筑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位论文】.陕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

[2]邱玉兰,于振生.中国伊斯兰教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3~720----48.

[3]谭颖.商业步行街外部空间形态及环境塑造—人文精神的复归与文脉主义建筑观的应用[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07.

[4]宋智.现代商业步行街行为模式与空间形态研究【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02.

[5]李珊.商业步行街之空间界面营造一以上海新天地和宁波天一广场为例[J].城乡建设,2004,5.

[6] 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诗意漫城:景观规划设计[MI.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

备注:基金项目:该论文为2011年度宁夏回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课题《宁夏银川市商业街景观特色研究》

篇4

关键词:景观;商业街;商业景观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前言

良好城市的商业景观不但体现了城市文化内涵,同时对游客更具吸引力。因此我们要努力打造良好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设计具备科学、舒适、健康、便捷的景观环境。随着现代人审美观点的不断提升。所以我们应该不断创新,研究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设计理念。同时也要尊重建筑特点,历史特点等因素,全方位,多视角考虑问题。现如今,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商业街往往是市民及游客集中的场所,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人们对生活的质量也是提高了要求。良好的人文和自然景观环境,既可以放松心情,又可以陶冶情操。我们应努力创造优美完善的景观环境,为市民群众服务。景观设计更应重视精神力量的传播,彰显独特的文化底蕴,应该具有其独特的美学特色和艺术规律,是高层次、高境界环境设计。商业空间环境的每一组成,一方面,具有实用价值;另一方面,又具有审美功能,它在按照美的规律造型的过程中,积淀着人的审美感受,历练着人的精神体验。

2商业景观表现形式

商业街景观的发展和现代人审美观的不断改变,传统理念和设计手法不仅要延续还要发展才能更进一步的诠释设计本身。因此,提出合理的商业景观设计的理论和手法是有必要的,同时,它将会极大的有助于商业景观设计的发展。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现代艺术、等都从不同方面影响着商业景观设计,这就需要因地适宜的设计景观才能使景观本身实现它的作用。展现它的美。

2.1根据历史特点的表现手法

每座城市都有段属于自己的历史文脉,沈阳中街一带的设计中保留了一部分中国古典元素,在有限空间内创造出较多的景色,对于一些手法,得到了灵活的应用,留下了不少巧妙精致的佳作。历史文化的保护同时也是商业街景观设计中的一大课题。历史文脉反映的是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成长历程,是后人应该不断回顾、不断重温的,每段历史都有自己灵魂,同样周围的商业景观设计也要体现出她的灵魂。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城、文化底蕴浓厚的沈阳。中国第四大城市,东北亚地区的国际中心,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现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城市规划的形状和历史背景都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依据。依仗皇城特有的艺术特点和平面布局,充分发挥在人们心中的影响力,在保护的前提下给予符合环境特点的设计手法,淋漓尽致的诠释商业景观要传达给人们的思想信息。商业景观设计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和周围的建筑的文化底蕴相伏相依的。商业景观依仗着历史文化来凸显她的形态美,韵味美。同时,周围的历史文化和建筑通过景观设计更进一步的来让游客,市民理解其中的含义。

2.2根据周围建筑特点

在根据历史特点进行设计的同时,应把阳光、绿树、彩色路面铺装、临街立面和街灯融为一体,把周为建筑的特点以及元素搭配花池、喷泉和雕塑小品,街头穿插表演、展览、商贸和游戏活动,使之成为游客和市民休息、闲逛、玩耍等有活力的商业空间。例如沈阳市中街商业街景观,结合了俄罗斯风格,殖民地时期的建筑特点,丰富了建筑的临街立面。形成了集浓郁的商业氛围、娱乐活动和浓厚的文化底蕴于一体的综合性步行街。中街尽头的两个龙柱更是体现古城文化民族特点的最好见证。可以通过布置休息椅以及公共设施标识牌等公共设施,实现休闲,娱乐一体的室外商业景观环境,设置绿化小品、雕塑、背景音乐,使它更具有人性化,更能体现文明古城的特色。

3结语

商业景观设计是根据时展的特点以及地域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特点为根本,提出在景观设计中应坚持设计与文化相结合,其中包括两个方面:设计与历史文脉相结合;设计与周围建筑相结合。不同的的环境形式,给人以不同的感受,承载着不通的主体。商业景观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人文文化建设的传承,力求突出商业景观生态性、人文特色可持续和谐发展。在设计中职能分区要更加科学合理,既要明确各个功能分区的职责,而且在各分区之间又有各种商业景观的分布作为衔接。商业景观设计,要吸取生态设计、人文设计的理念,在环境建设中充分考虑文化景观设计,使新的街区有更为宽敞的室外自然空间、深远的教育寓意,给市民以舒适、健康、自然、艺术的享受。商业景观环境设计在体现其美感的同时,应重视其艺术语言所表达的含义,结合商业空间的自然和人文背景,充分发挥环境景观的抽象性、象征性、艺术性等特点,表现出崇高的美,充分体现艺术时代的精神,使景观文化精神在室外环境景观中得以流露,得以升华。商业景观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可以影响到生活质量的好坏。它还可以营造一个高品质的生活居住生存环境,帮助人们塑造一种新的生活意识,更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它的最终目的是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创造和谐。人的需求应该放在商业景观设计的第一位。利用自然条件展现特色,更好地为城市商业景观进行改造。良好的商业街景观能培养市民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群众在生活中感受到生命的激昂和生活的丰富多姿,给人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同时还可以在这个室外空间学习,工作之余在这里放松。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艺术史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建筑艺术史》编写组

[2]刘管平.园林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

[3]王晓俊.风景园林设计. 增订版.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7月;

[4]约翰·西蒙兹.景观设计学.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

[5]沈志明.论景观设计空间形态.南平师专学报 , 2005年7月;

[6](美)伊恩·论诺克斯·麦克哈格 .设计结合自然,2006年10月;

篇5

关键词:湘西;商业街区;城市形态学;意象

中图分类号:TU984.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1)08-0078-04

1 前言

湘西苗疆地区地处湘西南边陲,沅水支流巫水上游,是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生活的家园,经不断地发展形成了当地独特的城镇建筑文化和浓郁民族风情。为湘西现代城镇、村寨建设和建筑创作提供了大量的设计素材与创作来源,然而随着近年来小城镇的建设速度加快和规模的增大,当地的历史文脉保护受到市场经济的;中击,特别是在商业街区的规划设计中,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模式化开发掣肘了地域文化传承和民族文化的弘扬。如何在商业街区规划设计中摆脱固有形式,体现民族特色是湘西苗疆小城镇建设中的重要课题。

在国外城市风貌区的规划和管理实践中,城市形态学理论被广泛应用,这种通过对城市的物质肌理形式以及塑造其建筑类型的各种的社会经济起源和自然过程研究,寻找城市设计原则从而指导规划设计的实践操作的规划思路值得借鉴,具体来说,在湘西苗疆小城镇特色商业街区建设中,应从湘西苗疆地区的文化背景着手,深入挖掘与商业街区建设与之相关文化的内涵,并对其建筑形式追根溯源,从而得到指导实践规划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2 湘西苗疆地区小城镇文化背景概况

商业街区的特色营造离不开其文化内核,湘西苗疆地区的苗族文化、土家族文化、汉文化、荆楚文化、侗族文化、瑶族文化等多文化融合是构成商业街区的独特风貌的关键。

2.1自然地理特色

湘西苗疆地区地处我国西南云贵高原余脉的武陵山区,地貌形态以山体丘陵为主,其群山起伏间溪河纵横、溶洞相连,地形的复杂性使得城镇多依山就势,临水而居。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来充沛雨量,四季分明,为各种动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存条件,苗疆各村前寨后,也喜植枫、椿、樟、梧树以及棕榈修竹,形成了城镇丰富的绿化景观,而商业街区特色的一部分就来自于对这些自然地理特征的合理利用与改造。

2.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在小城镇的商业街区规划中,为了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除了要考虑城市商业的服务共性外,还要特别研究该城镇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这关系到商业街区在操作层面上经营定位最关键的部分――业态的合理规划,业态配置比例上的不同直接导致街区功能定位的差异,从而影响商业街区规划设计方法。

湘西苗疆地区由于由于受历史的原因和地理位置偏远及交通不便的双重因素,经济基础薄弱,发展较为落后,近年来随着全省“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湘西地区迎未来了极大的历史机遇。经济、文化、交通等各方面都得以开展各项建设,特别是旅游业得以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改善和提高,但本地居民的消费能力仍比较有限,商业消费的主体大部分来自于外地游客,这决定了湘西苗疆的特色商业街区规划需立足于商旅互动的背景,在尊重本地文化传统的同时,根据游客消费群体的文化需要以及接受模式做适当的改良。

2.3民俗习惯

民俗习惯是区域内地域文化最为集中和最具特点的体现。历史上湘西地区战乱频繁,造就了苗族人重内在、重实际、重群体的特点,其民俗虽浸染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但由于交通的闭塞和经济的落后,受中原正统文化的影响相对要小得多,主要是苗族文化、湖湘文化、多神教文化和梅山文化等地域文化的影响。其信仰较为复杂,信鬼成俗、多神信仰。俗称“三十六神,七十二鬼”,有椎牛、椎猪等隆重祭祀活动,苗族崇龙,有接龙活动,规模仅次椎牛、椎猪。苗族的图腾崇拜有龙神、枫木、鸟、盘抓等。

2.4规划指导思想

通过上述对湘西苗疆地区文化背景的研究,在其特色商业街区规划中,首先确定要在指导思想上充分认识这一地区特定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价值和空间环境特征,强调“城景”相融的原则。即结合当地的现状条件和地方文化特征,引入“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规划设计理念,以城市形象塑造为出发点,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位一体共同发展。同时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环境、完善公共设施与配套服务设施。在规划方法上综合考虑道路及道路两厢区域的功能和景观要求,对用地布局、景观设计、交通规划等进行综合研究。

3 湘西苗疆地区特色商业街区规划要素分析与规划实践

3.1湘西苗疆地区特色商业街区规划研究实例的选取

本次规划研究实例选取的是城步苗族自治县民族大道规划,项目基地位于城步苗族自治县县城儒林镇的北部,所在的城步苗族自治县是全国现有的五个苗族自治县之一,历史悠久,近年来交通日臻完善,基础设施逐步加强,投资环境十分优良,发展前景尤为看好。民族大道作为城步苗族自治县的形象大道,也是承接南北新老两个城区的标志性大道,其建设目标,是打造一条以商贸旅游为主,同时集体现民族风情、民族文化、商业、金融、居住、办公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街道,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商业休闲街。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33700m2,临街长度约900m,临民族大道两侧各24m,是一个较为完整的商业街区,符合规划研究对象要求。

3.2湘西苗疆地区特色商业街区规划研究实例要素分析

城步特色商业街区的规划在实质上来说即是对其意象营造,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一书中将意象的构成元素分为区域、道路、边界、节点、标志物五大元素,从而在特色商业街区规划研究中,可从这五类元素分别对应的总体布局、交通组织、街道界面、节点空间以及标志性装饰小品五方面对商业街区意象营造进行分析。

3.2.1总体布局

城步苗族自治县民族大道为东西走向,西端道路北向用地落差较大,其余地段较平坦,由西到东分别有南山大道、古田路、儒林大道、连峰路、人和路、白云大道与之相交。根据这一自然地形特征,用地以规划道路为轴线,安排商业、金融、居住、公园等地块。以方便人们生活、营造美好环境、促进商旅发展为出发点,综合考虑建筑形象、空间联系、景观塑造等内容,着眼于文化内涵、空间结构和整体形态轮廓,结合等高线走向展开空间布局(图1)。

用地内的建筑布置主要采用行列式,部分采用自由式、院落组团式等形式,并结合地形

进行竖向设计,构成山水相映的城市空间形态。结合民族公园和民族大道发展两种功能,充分利用基地和周围环境条件,从域步历史及现有特色文化提取苗族文化的精华,按照苗族的历史发展及文化发生,以抽象的时空理念概述域步及苗族的发展过程。主线:锣鼓广场(聚众驱兽)――山顶图腾(原始信仰)――山水对歌(苗族生活)――表演广场(文化交流)――运动坪地(现代精神)以苗族民众的生活从古老走向现代为概念贯穿整个公园的景观主线,局部辅以趣味节点,让苗族传统文化融于绿色惬意休闲场所中,赋予了景观的多样化和深远意境(图2)。

3.2.2交通组织

规划因循上层次规划确定的城市道路骨架,组织规划区内完善的车行、人行道路系统。以城市主干道为主要联系轴,城市支路为媒介连接各用地,将各功能区串连,加强它们之间的交通联系,并在主要公园绿地、景观节点、商业中心等考虑配置相应的停车场,充分满足旅客和居民停车的需求(图3)。

规划的交通体系分为内部交通和外部交通。外部交通是景观联系城市的纽带,内部交通则主要起到沟通各建筑之间的作用。区域内重视公交系统的形成,共同形成安全,舒适的景观交通体系。公园片区中,弧形道路的连续相接构成内部交通骨架,强调了水线的自然伸张,提供了最大限度的水面景观。紧密连接沿湖亲水步道和栈木道,形成良好的步行游览空间在步行系统上采用当地民居中的表演场地的鹅卵石铺法,图案划分着重于线与韵律的关系,便于与城市公共设施融为一体,并形成特殊的景观,具有强烈的识别性。铺地材料在整体图案的控制下,采用多样材料如石材(花岗石、板岩等)、广场砖、彩色水泥等,在节点处可以用金属、玻璃等工业材料加以点缀,使石头铺就的美丽而又各不相同的图案极具民族特色。而停车场采用规则式铺装方式,运用植草砖,种植本地树种,在满足停车需要前提下实现最高的绿化率。

3.2.3街道界面

街道交通组织贯穿了景点,对人群具有导向性,但是单调的街道流通性空间缺乏美感,使人感觉索然无味,难以驻留,而街道界面的丰富与创造则会使街道空间成为城镇的室外客厅和景观走廊,使人流连忘返。

规划中街道界面的设计主导思想是充分体现乡土建筑的原生态性和表现力,沿街建筑采用有进有退、封闭与开敞相结合的方式,增加街道活力,丰富街道空间层次与文化内涵。建筑风格从当地民间建筑演绎而来,通过调研了当地丰富的民间建筑,提炼出其中的典型建筑元素,如屋顶形式、垂脊脊饰、卷草纹、封火墙等。对其类型化并进行有机创新,建筑造型体现绚丽多姿苗族文化绵长的“气韵”。借鉴传统的“风火山墙”的屋面为母体,采用重构手法,结合韵律性极强的叠檐洁化,充分调动“山墙”的神韵。建筑色彩以素雅的材料本色为基本特征,如青灰色的瓦,灰白色的青石,白色的涂料粉墙等,只是木门窗漆成黄色,整个建筑色彩淡雅、朴实、清幽。在屋脊上进行彩色描绘或塑造,形成一种朴实的浮雕装饰效果的民间工艺。封火墙墀头多以白色灰塑装饰,但都较为粗糙,其灰塑技艺粗犷、简练,题材多为花鸟和山水画,具体均模仿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图4)。

建筑界面构成的轮廓线作为城市景观潜在生命的体现,也是城市主要艺术形象的重笔。民族大道的规划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创造具有小城镇特色的高低错落、有主有从、丰富而有变化的街道界面。结合生态山体的背景,对道路两侧的建筑高度进行控制,以形成起伏优美的天际轮廓线。对于现状建筑则在轮廓线上与新建筑作类似处理,与新建筑保持统一,街道整体轮廓线跌宕起伏,与域步县周围连绵的群山相呼应。

3.2.4节点空间

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苗族地区形成了独特的公共空间,它是原住民长期以来在与自然气候环境、土地物产资源的斗争与妥协中相互适应而逐渐形成和规范下来并持续影响后来者的行为模式。在规划设计中这种行为模式产生的开敞空间成为突出表现地域特色的重点。

规划中民族大道的线型变化曲折而不单调,有利于创造街道的景观观赏点,规划利用地形及建筑围合关系形成不同而有序的节点景观效果,并在道路交汇处设置多种开敞空间,以供公共休闲游憩,其主要的景观轴的节点构成为:“南部入口广场”――“民族公园”――“综合商贸广场”。

入口,乃空间的起始或转换点,具有明确的界定性和导向性,以及外向开放性的特征。入口广场作为南面区域的中心,展示空间的内聚力和向心力,为广大市民提供聚会、交往、娱乐的生活活动场所。在设计别强调场所感,形成空间的隔断划分内外区域,并与周边具有当地民族风格的建筑组群合围成,并结合十字路口处景观雕塑小品等,形成一种阴角与阳角结合的广场活动空间(图5)。

民族公园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的展示场所,也是市民及游客在对民族文化接受信息集中的地方。设计以其浓厚的民族特色,再现城步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并与民族大道的建筑风格相协调。公园主要设计布局了锣鼓广场、山顶图腾柱、跌水碑林、民俗文化表演广场、文化架廊、对歌台、对歌亭、民族运动场地、洗衣亲水坪等极具城步民族特色的节点要素。公园设计时既考虑了其使用功能的需要,还注重了对现有原生态树林和树种的保护和利用。

白云大道是县城一条重要的交通线,县城的过境车辆都要从此经过,因此它与民族大道的交汇处的标志性地位就显得尤为突出,对吸引大量游客前未观光旅游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规划在此建造以超市、金融、服务为主的商贸区,对带动商旅活动经济发展都有积极作用。

3.2.5标志性的装饰艺术小品

苗族装修艺术上因地而异,不拘一格,大多利用了当地材料、工艺和技术的特长,就地取材,通过塑形、图案、色彩、陈设等装饰手段未体现其艺术美。风格简洁,重点集中在入口、退堂、门窗、拦板、吊柱、柱础、檐口及屋脊处。丰富多彩的各类艺术装饰,本着使用节约的原则,装饰重点突出,艺术效果丰富,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平安吉祥的向往。

规划中用将这些民族工艺应用于各类标志性建筑与小品之中,比如在建筑上用窗花长短对比突出门窗隔扇,使之成为整个建筑中引人注目的视觉中心之一,由简到繁,由粗到细;锣鼓广场上设置的重檐牌坊和苗族大鼓,入口处高差为十多米的高山跌水流下落入石碑林立的水潭,以及广场周围以湘西鼓为主的图文雕刻,(图6)无一不体现了湘西秀美山水和民族工艺的精巧别致。

4 结语

根据上述湘西地区文化背景研究与规划实例的分析,可以看到运用城市形态学理论方法,结合意象元素的运用,在对建设富有地域特色的商业街区有十分积极的指导意义。随着西部战略的进一步推进,湘西小城镇高速发展期已经到来,对小城镇的特色规划设计研究也急需拓展,愿今后能有更多先的规划理念和设计手法充实到小城镇特色规划的实践中来。

参考文献:

[1]沈克宁.建筑类型学与城市形态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篇6

关键词:土地有序的整合;土地的最大利用;城市空间的整合

中图分类号:TU984.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6-0116-03

宁德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台湾省三大经济区的中间位置.北接温州。南连福州。西傍南平。东望台湾,独具“北承南联”、“西进东出”的区位优势,海西崛起.预示新一代繁华盛世,国务院钦点加速海西建设西海经济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之后。海西跃升为中国第四大经济核心区。作为闽东之心的宁德,凭借便利的区位交通。良好的资源配备和优良的生态环境等更日益凸显其建设优势。随着宁德快速的经济发展.市区内缺少大型、完整、高品质的商业街区。本项目为多个开发商的地块组合.由于原规划设计布局凌乱,缺乏整体性,住宅区与商业区相互混杂。无法营造良好的商业以及居住氛围.基于上述基本情况,提出土地整合的概念,将多个零散地块整合到统一规划里面。最大限度地开发土地价值。为营建商品质、高品位的生态型商住社区。打造宁德全新的集休闲、购物、娱乐为一体的商品质商业街区提供了实施的可能。

1、与城市空间的有机融合

宝信城市广场是集居住、购物、办公、酒店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高档城市商住文化中心,从城市的角度来看,商住文化中心不应仅仅成为有效的功能单位.同时也应成为构成积极外部环境和人性化场所的有机元素,因此,应从更全面的视角来看待商住文化中心的整体环境设计和其所能影响的城市空间的关系,从而为周边的城市环境带来更为积极的意义。

本项目建设用地位于宁德市蕉城区,地处闽东路以南,宁川北路(原城东路)以东,天湖路(原坪塔路)以北,为住宅区和商业区提供便利交通条件。用地面积:145440.01m2,基地以东为已建住宅区,以北为已建郦景阳光住宅小区,西南面为已建两栋住宅和已打部分桩基的枫景大厦,整个场地平整,无悬殊的地形高差。建设用地为多个地块组合而成,其中好望角广场用地15286.67m2,城司用地12000m2,枫景大厦用地7920m2,八闽茶城用地100233.34m2,三村预留地10000m2。基于城市空间各元素之间彼此融合开放的总体规划理念,设计方案立足于将商住文化广场融入城市环境之中,具体从空间、景观和流线等方面寻求宝信城市广场与周边环境的积极对话。

整合前:项目用地为多块用地组合而成,临宁川北路的沿街面被三块其他用地分割,原规划设计方案沿路设计底商上宅的高层建筑,形成对宁川北路的强大压迫感,整个城市空间呈零散布局,住宅区没有形成独立的区域,混杂于商业区中,毫无居住品质而言;而商业区被住宅区分割、包围,不利于商业整体气氛的营造,无法最大限度的开发基地的商业价值。

整合后:沿宁川北路的商业店面全部退让30m,天湖路退让20m,整合枫景大厦的一半用地作为人口广场与南向的先锋广场呼应,“还地于民”,形成完整的城市广场空间.使城市交通、停车、景观得以很好的表现,人流贯穿更为多元化,商业办公区与住宅小区各自独立,自成一区,减少了相互之间的干扰,提升了居住以及商业办公品质。

尽管住宅区、商业区、办公区各自功能相异,但建筑之间不应该各自为阵而形成分割片断。“宝信城市广场”建筑群应该以一种积极的空间布局形态将各种功能的建筑群概括融汇成有机的整体。所以,我们在设计之初,首先是寻求一种与本项目基地地形、内外交通格局及城市空间形态相吻合的总体构图元素。经现场调研及模拟定位分析,在基地西侧发现并确立一处空间整合圆心,由此形成半径为272.32m的圆,圆周的东段穿过本项目基地,从而产生住宅区与商业区两大功能区域的空间分割线,“宝信城市广场”建筑群围绕这一段圆周曲率呈放射性和谐定位,整个用地由东至西被户型商业街明确划分为住宅区和商业办公区。由南至北,东侧为住宅区,与一期住宅区形成完居住社区吗,西侧为综合商业区,由南至北形成连续商业街区。

在用地西侧,垂直于宁川北路设计了一条贯穿东西向的轴线。将商业区和住宅区的主入口以及主要景观设于此轴上,商业建筑群主体沿此轴线对称布局,沿构图圆心放射线45度,形成两条商业次轴,与圆周分割线结合形成商业街区的主动脉轴线,西北角的好望角广场和南向商业区分别延续商业次轴线的空间,并分别在主轴线、次轴线以及圆周分割线相交处自然形成城市商业广场空间。同肘住宅建筑群沿构图圆心呈发射型发散式布局,与西侧与圆周分割线形成的弧形商业街衔接,平面功能自然过渡,使之与商业区无论在功能上还是在规划布局上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与城市形成总体协调及配套合理的空间格局。

2、建筑空间单元的相互融合

本项规划设计力求将所有建筑空间单元进行归纳、组合形成一个与基地吻合的布局系统。首先是一种规划设计的观念需要更新一以往方案由于开发商分散,导致规划无法统一设计,建筑群布局分散,各组团各自为阵。基础设施规模过大,建筑群缺乏整体感,总体功能难以进入高效运转的优化系统工程。

总体规划:住宅区沿圆心呈放射性布局,错落有致,丰富了组团之间和住宅小区整体的空间环境,利于通风、采光组织,同时避免了平行布置产生的视线干扰。商业区部分中好望角广场由于独立的大型商业、办公、酒店式公寓功能自成一区,并形成宁川北路和闽东路交汇处的标志性建筑,也成为“宝信城市广场”西北人口的标志景观。风情商业街以及新天地、综合商业区,融合了多种风格,以其多层的建筑形体,营造出尺度宜人的空间感受,为商家和市民提供了一个多风情的、有文化内涵的商业街区。此区域通过竖向空间的错落,空中廊道的联系,形成错落有致的商业空间,为市民的休闲、购物、娱乐创造了趣味、多元的休闲场所,建筑立面风格总体采用混搭手法,以好望角广场、住宅区和新建办公区以浅色系现代风格形成东、南、北向的城市天际线,以暖彩丰富的材质凸显商业风情街的中心地位。使住宅和风景大厦,从立面上与整体规划协调统一,使之成为“宝信城市广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总体景观设计延续了规划主、次轴线以及圆周分割线构成的弧形轴线,并在自然形成的交点空间设计有供人休憩、娱乐的广场空间。在东西向主轴上设有喷泉和高大棕榈科树木的阵列,以强调主人口广场的商业气息.延续主轴线的景观至住宅小区内的中心庭院。在住宅小区设计有下沉式广场,兼合住宅会所和幼儿

园,形成小区景观的重申之重。

住宅部分:小区南向和西向主入口设有入口广场,并通过1.5m的高差,结合景观设计以使地下停车库有足够的阳光进入,形成阳光车库,使地下停车库有良好的通风、采光。住宅之间形成组团围合,除了延续东西向主轴线景观之外,住宅底层均架空,以使景观视线全方位贯通,从而联系南北向各个组团景观形成三条南北向的景观轴线,并与已建的郦景阳光住宅小区形成景观互动。

商业部分:在各个广场空间设有各种景观小品,以增加空间的趣味性和人们的参与感。在店面之间的商业街中,设有供人户外饮茶、聊天、休息的室外咖啡座,让人们在购物之余,也能享受交流的乐趣。

3、高效便捷的动线系统

建立高效、安全的紧急疏散通道,救护车、消防车等应急车辆可从城市道路快捷驶达目的地并快速驶出。与人车分流路线同步设置消防通道,沿住宅区周边和住宅组团之间、商业办公区周边均设计有环形消防车道,使消防车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便捷到达目的地I一旦出现紧急事故,救护车、消防车与警车可从本项目基地周边7个出入口便捷驶入,并可以沿本项目区内道路系统到达目的地。与此同时。上述车辆在执行特殊任务过程可以沿指定紧急疏散车道驶出本区。

3.1 住宅区

车行――依照规划要求和对于规划流线的分析,住宅区的人行主人口设于南向天湖路.次人口设于西面与商业区中心广场衔接的广场。车行主入口设于东面,由地下车库入口直接进入地下停车场,并与一期已建车库连接在一起,充分利用一期车库入口,从而做到住宅区在正常情况下人车完全分流,为营建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奠定了基础。

人行――住户可分别通过南向、西向两个主人口以及北向一期人口进入小区,也可通过地下停车库的垂直交通轻松到达住宅小区各个区域。

3.2 商业区

车行一考虑到商业区的功能性质的要求。将商业区主入口分别设于南向的天湖路和西面的宁川北路基地中部,次入口设于北面的闽东路和西面的宁川北路,沿街均退足够的距离以作为城市广场和停车场通过城市广场,真正做到还地于民,城市空间共享,为宁德城市空间环境尽一份微薄之力!通过沿路停车场的设置。以期最大限度的体现和带动整个商业区的商业氛围。

人行――商业人流通过宁川北路和天湖路的主、次入口进入商业区。其内部道路通过规划主轴,次轴以及弧形轴线,形成四通八达的环形购物流线,在无形中拓展了商业空间!在各轴线交汇处自然形成广场空间,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地,也为商家提供了进行商业活动的空间!

4、结 语

建筑设计中无论是住宅建筑、餐饮建筑、商业建筑或展览建筑都因其特殊的功能要求,极力挖掘着空间元素的语境,空间要素整合作为融合城市空间设计诸因索的重要手段,对表达建筑内涵、诠释城市空间具有推动作用。

从此次宝信城市广场项目的设计中,对于零散用地的整合,土地价值的最大利用,以及开发商利益同城市建设的关系中需求到了一种次序,分区的明确,让商业和住宅两大功能区域相互依托存在着,对于城市空间的谦虚退让.也为宁德城市建设尽了一份微薄的心意。

建设单位:福建八闽茶城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迈思(亚洲)顾问有限公司

设计主持:江宁(首席建筑师)

韦志强(首席建筑师)

主要设计人员:建筑设计:刘蓓安丽

李子俊林聪贾飞雪

建设地点:福建宁德

设计时间:2009年5月

用地面积:145440.01m2;

总建筑面积:526000m2;

篇7

关键词:城市;道路建设;景观设计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road landscape gradually with the enhancement of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in-depth research on urban road landscape which people understand and accept. The article discusses two key aspects of urban road landscape design principles and urban road landscape design.

Key words: urban; road construction; landscape desig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J50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促使人们对于精神生活以及周边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意义上道路只是满足出行的需求,而今却要满足居民娱乐、购物、休憩等诸多功能的公共空间。为此,城市道路在满足基本需求时,还要引入城市设计的概念以及方法。良好的景观设计可以起到改善环境、调节心情、缓解驾车疲劳、稳定情绪等作用,是一个城市的形象,也是城市景观的窗口。

1.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原则

(1)功能与景观相统一的原则。城市道路的主要功能是为城市客运提供安全、便捷的交通通道,以满足各种交通的需要,保障运行的通畅。但是从城市的整体形象考虑,城市道路又是一个城市的形象窗口。道路作为城市的框架,城市道路的设计要体现出城市的特点、个性,并同时兼顾的考虑到道路的绿化、街道设施、历史文化以及色彩、建筑物等,使得交通与景观功能相统一。

(2)尊重历史的原则。城市道路的建设要注重保护、继承以及尊重历史遗产,同时也要与实际需求结合,不断的向前发展,尽力做到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3)以人为本的原则。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要从细节入手,综合的、全面的考虑景观各要素,做到各要素组合的人性化,真正的体现出街道的活力与空间的丰富,增加人们的愉悦感。

(4)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城市道路的建设中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就是要以整体的、长期的利益为主,不能为了短期的、局部的利益而使环境付出沉重的代价,坚持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经济与社会的协同发展。注重运用规划的手段,紧密的结合自然环境,尽量的减小城市道路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利用可再生资源,节约不可再生资源。

(5)连续性原则。道路景观设计要通过道路两侧的绿化、建筑风格以及建筑布局等实现道路景观的连续性。

(6)个性原则。城市在不同时期的建筑,不同城市的地面特殊质感、生活休闲的差异、植被等存在着差异,通过运用这些资源,建设呈现城市个性化的道路可以增添城市的知名度与认知度。

(7)艺术性与人性化的结合。在设置休闲桌椅、通讯设施、照明灯灯饰、卫生设施、饮水装置以及停车、安全设施等的设置,不仅要满足基本的功能性需求,同时要尽量的体现出艺术性,给人以美的享受。

2.加强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措施

当今城市的道路由于疏忽了景观建设,存在着道路呆板的现象。即道路只是一条笔直的、无尽的行车道,穿行着快速的车流、缺乏绿化的人行道以及道路被建筑物限定等现象。为此进行道路景观设计,不仅要包括道路旁空间的组织、建筑群的组织,还要包含道路的选线以及街道景点以及景观环境的动态组合,从而创设出偷漏景观气氛的城市道路。

(1)建材要因地制宜。在材料的选择上要根据地域环境的差异使用不同的材料。例如寒冷的北方要使用坚硬、表面粗糙、防滑耐冻以及吸水性差的材料;而炎热的北方要选用吸水性强、表面粗糙,可以起到防滑作用的材料。此外,材料的材质、色彩的选择要起到加强商业街景观形象的作用。道路的护坡以及护墙对于景观的影响较大,建议使用绿化植被进行遮蔽。并且注重人行天桥、立交桥扥主梁、墩柱以及狼啊的呢造型、颜色,甚至可以对桥型的选择以及桥梁的颜泽进行改善。

(2)道路景观设置要与道路的结构、纵横、平等设计相结合。道路的平面线形以及横断面布置以及竖向设计要充分的利用地物的变形以及地形的变化,尽量的做到边坡、分隔带、道路线性的平顺、连续以及自然的效果,从而实现与周边环境的色彩协调、风格统一。同时也切忌将道路一味的拉直或者推平,从而致使道路的单调。路面尽量的采用柔性的路面,以减少光污染以及噪声污染。同时,无论是机动车道还是人行道都要注重颜色的选择要与道路的景观风格协调。

(3)道路园林绿化使用的树种大小以及具体布局要经过研究。道路的绿化要根据道路的风格、道路两旁的建筑以及地方的特点为基础,其目的是达到营造富于变化的景观效果。同时也要考虑城市土壤的状况、养护水平等因素。总之要综合考虑影响道路绿化的各方面,以保证道路景观的长期优美。

(4)增设道路的公共设施及小品,满足市民的多样化需求。城市道路的公共设施小品可以从许多方面进行选材,例如城市的文化、历史、事件或者故事等,以达到强化空间环境以及在观景时受到文化的熏陶。注重设计中的别具匠心以及细节的刻画,既体现出城市的形象,又可以塑造道路的特色风格。

(5)使用灯光增加城市道路的夜景。道路的照明设计可以考虑道路照明、广场绿地照明以及建筑物的泛光的综合效果。照明的灯柱除了满足提供足够的亮度外,还要兼顾造型,以满足白天及夜晚的审美需要。

(6)通过步行道路增加城市生机。步行道路景观的设计要强调人性化、个性化以及趣味性和亲切性。由于在步行商业街,由于通常处于传统的商业街区,对保护古建筑、继承城市的生活方式以及改善城市环境等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此要全面的考虑步行商业街的景观建设,充分的体现出文脉精神。

(7)完整、有效的标识系统。城市街道具有引导行人、疏散人流的责任。尤其是在人口流动性大的今天,街道标识系统的建立更是显得尤为必要。标识的具置、高度、文字大小以及颜色、形式要尽量的考虑行人的需要,以行人的辨别方便性为原则。

(8)提高制备覆盖率。植被的存在可以有效的起到控制噪音、清洁大气以及美化城市的作用。通过减少草坪的面积、增加具有层次感的绿化植被,从而实现在有限的面积增加植被的目的。还可以通过增设道路隔离带绿化、人行道与建筑间的绿化等,不仅保证了行车安全,还美化了城市的面貌。

结束语:

由以上的论述可知,城市的设计工作者要逐步的加强对于城市道路设计的重视。城市道路的设计要在系统的规划的基础之上,结合城市自身的特点,注重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自然性与地方性的结合,打造多种观赏效果以及多层次的道路绿化体系。同时要以可持续发展以及以人为本为原则,充分的体现显出对人的关注与尊重,从而做到将车、人、景观、道路高度统一,构建出良好的空间景观。

参考文献:

[1] 吕正华,马青.街道环境景观设计[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2] 李雄飞,赵亚翘,王悦,等.国外城市中心商业区与步行街[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3.

篇8

关键词:国内商业步行街;步行街规划设计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commercial pedestrian street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puts forward the commercial pedestrian street planning and design suggestions.

Key words: domestic commercial Pedestrian Street; pedestrian street planning and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

引言

从我国唐代的东市,西市,宋代的清明上河街(图),到法国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城市步行商业街始终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见证着人类社会的起伏变迁,而今自然成为现代城市构建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随着城市文明水平的提高,步行街区对城市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大。商业步行街在繁荣区域经济、增强区域活力,甚至影响整个城市的生活状态的多方面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国内的商业步行街,始于将机动车道通过交通管制的手段改(建)为 步行街的方式,这类步行街在当今国内大小城市仍广泛存在,另外一类则是市政一方动大手笔规划整条步行街(区)。本文就当前我国商业步行街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浅谈几点商业步行街规划设计的建议。

一、 步行街区规划设计的现状

1.1 趋同化现象导致认同的缺失

近年来, “步行街热”其势愈演愈烈。走遍大小城市的步行街区,总给人雷同之感,同样的改造模式,同样的街道景观,城市特色并不明显,步行街区趋向一种无差别的状态,导致人们的归属感减弱。出现了“盲目跟风”和追求“立竿见影”效果的做法,不顾历史传统风貌甚至不惜拆掉具有历史价值的老建筑,盲目地修建与自己城市特色及使用需求并不相关的步行街区,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破坏了城市原有的有机网络和肌理,从而使城市结构、区域特征发生巨大改变,好多步行街区忽略了场所精神的体现和创造,成了毫无联系、无历史感和无认同感的空间。

1.2功能设置及空间序列的安排欠合理

商业人流行为模式的多样性决定着步行街区功能的多样性,一个完善的商业步行街区应该是集合了购物、休闲、娱乐、交流、展示等多种活动功能的场所。然而现在国内很多步行街区为了过分追求商业利益,过于强化纯商业功能的比例,只注重单一性的、重复的商业行为,而忽视了公共空间形态的多样化和人的活动需求的多样化,最终导致商业步行街区的活力消失。

许多建成的商业步行街在设计之初并未深入消费者的心理行为,开发商缺乏合理、有效的招商及营运管理,使得最后呈现在公众面前的商业步行街,经营序列紊乱,不仅无法有效引导商流,甚至无法吸引商流的二次关注。

1.3缺乏体验基础的唯视觉化和片段化

不少步行街区有着大尺度的泛视觉化倾向,使人们的体验变成了一种脱离于身体的、唯视觉的抽象活动,人与空间的关系越来越疏离。这种唯视觉化倾向往往导致步行空间片段化,强调步行街区空间的独立性,忽略与城市周边环境的联系,缺乏人际交往的空间,导致步行空间的自我封闭性和排他性。使得城市整体支离破碎,缺乏连贯性,也造成了步行街区形态和风格的不连贯性,出现了空间片段化的现象,成为断裂空间的组合,人们很难读懂所在的空间,失去了交往体验的基础,难以产生地域感。

二、 城市步行街区设计构想

在设计中要确立整体性与全局性理念。一般而言,城市的开放空间是市民开展各种活动的户外公共场所,包括街道、广场、滨水区域、绿地公园等。这些空间在城市中如果能形成系统,将有利于促进步行活动的连续性、交混性和丰富性,进而形成购物、文化娱乐、休闲观光的公共活动空间网络,深入满足人们购物、服务、文化、娱乐等多种需求。步行区是城市中最具有活力的公共空间之一,它的主要特点是可以通过步行景观轴连接各个节点空间,使空间形式不断地延续。

可以将商业步行系统和休闲步行系统联成一体,加强步行街区空间的联系性,结合不同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建立完善的步行街区系统,将步行街区与周围较孤立的公共空间结合起来,构成彼此接续的有机系统,从而形成能包容人的城市公共生活且富有生气的步行空间,形成多层次的步行空间网络,创造高品质的环境,使人们的步行活动舒适安全,并有更多可选择的活动场所,充分体现城市的多样性和活力。

所以步行街区的总体规划设计要从城市的总体空间格局和总体功能结构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形态、结构、功能的定位,坚持一种整体的设计原则,不能单纯地独立地规划几条街。同时,在步行街区规划设计的初期就要有整体的概念,循序渐进地进行,通过局部带动全局,建立良好的步行街区系统,使整体环境得到提升。总之,要实现步行街区构成体系的和谐,因为步行街区首先是城市大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们是城市结构的一个局部,同时,它自身同样也是个庞大的系统,无论是功能、空间、建筑都相互混和交融,这种复杂性正是现代步行街区繁荣和具有吸引力的关键,所以要把影响步行街区各种多变而复杂的因素纳入一定的秩序,使其多样之中有统一,变化之中有组织,只有这样系统地考虑各种因素并加以完善和协调,才能完成步行街区构成体系的整合。

三.城市商业步行街规划设计方式

3.1 合理的布局设计

在城市商业步行街中,购物者的主要行为是休闲及寻找、观赏商品,这就要求在进行布局设计时考虑合理的空间尺度关系。宜人的尺度,方可聚拢人气。街道宽度要适宜,使购物者步行其间感觉舒适而不压抑。因此布局设计合理,才能达到形象与效益的统一。

3.2 完善的交通体系设计

设计中应做到畅达便捷、人车分流。通过人车分离,把商业活动从机动车的威胁下解脱出来,创造安全、舒适的步行环境。要考虑自行车与公交换乘的停车场,设置小车与中巴车专用道,使公交与自行车联系更密切。在步行街旁增加城市支路,引导非购物人流通过。此类道路既可作为它的辅助道路进货,也作为步行街的疏散道路和消防通道。即:人车分流、以汽车道(仅考虑公交线路、专用车辆、必须的货运等)为联系路,与城市道路网相联。独立形成网络状,加上必备的环境设计,可形成环境质量高.集购物、娱乐、文化、包含一体化的城市新型商业步行街区。

3.3 景观的文脉展示设计

城市商业步行街是城市的一张名片,其街道的景观设计将直接影响到城市的面貌。步行街空间的风格,成为城市文化的组成部分。从景观文脉和美学价值上进行分析:一是步行街沿线建筑要与其周围环境和谐共生,重点考虑建筑的高度、色彩及风格等问题。二是要丰富步行街的沿路轮廓线设计,在保护原有的景观的同时创造更加完美的景观,实现与环境相得益彰,使之具有整体性、流畅性和内涵性。三是要突出步行街绿化的视觉效果,加强步行街的亲和力,保证应有的绿地面积及景观树木的配比。四是要适当增加道路小品设置,利用细部刻画、侧重装饰来反映一定的文化主题,使之拥有丰富的内涵。

3.4 明确定位,凝练特色

明晰的发展方向是特色商业步行街发展的灵魂,也是特色商业街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中外成功的特色商业街案例都会按照街区特点、城市背景、消费人群等因素对特色商业街作出准确的定位。商业步行街不仅具有物质上精神上的双重意义,充当着当地文化、历史的载体。一个成功的商业步行街,必然会体现一个城市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地域特色。

篇9

【关键词】商业步行街;规划;设计

商业步行街是城市商业空间体系中的一种独特商业形态,是一种富有活力的街道开敞空间,同时也是现代城市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商业步行街已经成为了城市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缓解生产力高速发展的压力起到了独特的作用,工作闲暇期间到商业步行街购物、餐饮、娱乐已经成为了城市居民休闲生活必做的一件事情。

一、商业步行街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古代的商业活动模式以物物交换的形式存在,传统的城市商业空间形态主要为商业店面沿街道展开的棋盘式的布局模式。随着手工业的繁荣,市集逐渐演变为城市的商业中心,衍生出了广场与沿街店铺相结合的商业空间布局形式。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现代步行商业街逐渐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现代城市商业步行街的主要功能是购物,以文化、餐饮、休闲、娱乐、观光等功能为辅。商业步行街的出现,使服务业和零售业集中起来。一般来说比较完善的商业街应当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完善的硬件设施;

2、集多种商业形态与一身;

3、具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服务制度;

4、具有地方特色和艺术品位。

正因为如此,现代商业步行街逐渐成为了现代城市的标志,成为了城市的窗口[1]。

目前,从商业街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的商业步行街在发展上主要通过三种模式进行:

1、由政府引导对商业步行街进行规划和建设;

2、由传统商业街经过一系列的演变而来;

3、由地产商或专业的步行街运营商投资建设。

通过不同方式形成的商业步行街会具有不同的特点,但商业步行街是否能够取得成功,与商业街通过何种方式发展而来并没有直接关系,而是要注重在规划建设中与城市肌理相适应,并且要妥善经营,提高商业步行街的活力和生机[2]。

二、商业步行街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与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现代商业步行街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然而,随着我国商业步行街的快速发展,却也出来了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1、模式单一,景观雷同

我国现代商业步行街规划设计模式比较单一,模仿与复制现象层出不穷;同样的建设模式,同样的街道景观,城市特色不明显;盲目地修建与城市特色并不相关的步行街区,破坏了城市原有的肌理,忽视了以消费者行为、心里为最根本的设计原则。

2、功能设置与空间形态单一

一个完善的商业步行街区应该是集合了购物、休闲、娱乐、交流、展示等多种活动功能的场所。目前我国现代商业步行街为了过分追求商业利益,只注重单一的商业价值,忽视了公共空间形态的多样化,致使休闲、娱乐等文化性消费服务严重欠缺,导致商业步行街作为社会活动中心的功能未能实现。

3、交通系统滞后,内外部交通组织不畅

建设商业步行街的目的之一是缓解交通,但一些商业步行街规划不当,步行街内外交通组织、衔接不畅,造成周围的道路拥堵,制造了更大的交通混乱。停车场、人行天桥设施的不完备,使得缓解交通拥挤的目的未能达到。

三、商业步行街设计要素

(一)空间设计要素

商业步行街的主体是人,人的行为和心理对空间环境会形成一定影响,其在满足空间色彩和空间尺度的同时要给人以轻松和愉悦的感觉。交通流线在空间尺度中具有重要地位,交通流线不仅在功能上需要满足需求,同时要和商业步行街中的各种要素相结合;空间色彩一样也具有很重要的地位,空间色彩需要满足人们在视觉上的需求,色彩需要丰富,同时空间色彩需要同商业步行街中的店铺在风格上形成统一,打造愉悦、轻松的购物环境。

(二)生态设计要素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商业步行街设计过程中加强了对绿色、环保的重视。例如,如果在生态自然保护区附近的购物中心,人们在购物过程中是否对自然环境产生破坏、如何保护商业步行街周围的环境、如何对商业步行街内的资源进行循环利用,一直都是商业步行街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重点探讨的话题。因此,在景观设计前,为了更好的审视环境,在商业步行街设计时要对自然规律理念进行适当的引入,从而使商业步行街的空间层次变得更加多样化,在改善人们购物环境的同时,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3]。

(三)景观设施设计要素

商业步行街中的景观设施主要包括:人行设施、停车设施、绿化设施、照明设施等元素。人们在商业步行街中的行为活动中,齐全的设施能够满足在行为中的各种需求,同时完善的设施也会提高商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商业步行街在景观设施设计中,不仅要考虑餐饮和购物,同时要考虑到其可能会成为地方性的聚集体,满足人们更多的需求。

四、商业步行街的规划设计原则

(一)整体规划,准确定位

城市商业步行街的规划必须要从城市的整体规划着手,在建设中要考虑周围环境、人流密度、交通情况等。商业步行街要具有明确的定位,应当合理的避开激烈的商业态,形成错位经营。商业街建立在具有良好业态的区域内,可以通过原有的业态的应用,提高人气,带动新业态的发展,从而实现互补经营,提高商业步行街的经济价值的目的[4]。

(二)规模得当,空间合理

步行商业街的规模要符合城市发展的需求,尤其是要考虑城市整体消费规模和消费水平,依据城市的空间进行适当的安排。商业步行街的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过大规模的商业步行街将会超过消费者的步行能力,从而导致商业步行者失去了原有兴致。同时在商业步行街规划过程中要控制建筑的高度,避免过高的建筑物给人们产生过大压力。此外,商业步行街不仅需要具有购物功能,同时还需要具有餐饮、休闲、娱乐等功能,商业步行街在空间上的设计必须要科学合理。

(三)结合本地特色,延续城市肌理

每一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与特色,这些独特的个性与特色就形成了一个城市特有的肌理。将这些特有的城市肌理挖掘、延续下去,形成具有城市个性的商业中心,就能成为一条就有吸引力的商业步行街。这样,不但能够吸引本地游客,还能成为城市的明信片,增强对外地游客的吸引力。

结束语

商业步行街是现代城市商业活动发展下形成的特殊的街道形式,是城市空间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商业步行街的设计要依照一定的准则,综合考虑城市多方面的因素,结合现代设计手法,融入地方特色,增强城市居民对步行商业街的认同感,使其美名远扬。

参考文献

[1]刘芳.城市商业步行街设计探讨[J].上海艺术家,2011,4(15):12-13.

[2]诸宁.国内商业步行街的建设与改造[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8(12):22-23.

篇10

【关键词】构建;街道景观;户外广告

户外广告在我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这除了户外广告固有特点及不断改进的原因外,媒体环境越来越纷繁复杂,广告主要传播方式多元化、整合化也是重要的原因。户外广告不能离开城市发展的历史,不能离开城市发展的方向,不能忽视城市大众对户外广告的需要。只有合理利用城市文化资源,充分发掘户外广告的潜力,在二者有机结合的基础上,拓展户外广告的延伸方向,城市文化的特点就会越来越明晰,凝结为城市精神,进而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建设。

1.户外广告是城市街道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促进了商业活动的蓬勃发展,自然也带来商家激烈的行业竞争。时至今日,“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经营理念在近乎残酷的竞争面前全无立足之地,代之而来的是商家对自己产品的大肆宣传。户外广告作为一种成效快、直接性强、形式多样、更换率高、特色鲜明的宣传形式,在今天的商业活动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由于户外广告在商业活动中无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它一般占据街道最为主要的位置,无论是色彩、形式,还是体量,都是街道中注意力和视觉吸引的所在,成为城市街道景观环境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城市街道景观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城市街道变得越来越宽,街道尺寸和空间有了新的特点,形成了现代城市的街道景观环境[2]。户外广告是活化这一环境的重要因素。从时间层面来说,户外广告的更新换代是比较频繁的,可以说是紧跟“时尚”步伐。正因为如此,户外广告为街道景观不断增添新意,创造新的亮点。

2.城市街道景观中户外广告存在的主要问题

事实证明,户外广告在城市街道景观中发挥正面作用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点:

2.1缺乏整体的协调、统一

户外广告自身之间的不协调,商家出于获得商业利益的需要,不顾户外广告存在于城市街道大环境中的现实,只顾把自己的户外广告做得“新、奇、特”,由于没有考虑商家间的协调和行业间的差异,使户外广告在摆放上、色彩上、体量上各有“千秋”,致使户外广告之间各自为政、毫无联系。

2.2户外广告与建筑之间的不协调

户外广告与自身依托的建筑和街道设施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户外广告应充分尊重这种联系并利用这种联系。然而,商家往往看不到这一点,仅从商业利益的角度出发,只考虑户外广告,完全不顾建筑的风格和形式、色彩等实际条件,甚至根本就不考虑建筑的使用功能(采光、通风等),于是就有了户外广告对建筑的“压、盖、抢”。这样做不但使户外广告自身观之不雅,也破坏了建筑的形式美。

户外广告是商家宣传自己的工具,商家自然不遗余力地在户外广告上大做文章,但商家往往流于形式(如把户外广告的图幅作大,色彩做到最艳,抢占最好的位置等)。这样做的效果并不见佳,原因就在于人们对信息刺激的需求是有一定范围的,信息量的过多或过少都会引起人们的不适。所以,户外广告各显神通地挤占有利位置和不惜代价地装饰自己互相攀比、彼此压制的做法,只会造成对行人视觉的污染,对城市街道景观环境的破坏。

3.构建城市街道景观环境中户外广告的标准

不同的城市街道在城市生活、生产中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从街道的用途出发,我们将城市街道划分为:城市交通性街道、城市生活性街道(包括巷道和胡同等)、城市步行商业街和城市其它步行空间。

城市交通性街道兼有交通和景观两大功能,其以交通为主以景观为辅。作为街道景观的户外广告应从要出发,尊重观赏者多在行使车辆中的事实,在不影响交通的前提下,户外广告从个体上要做得简洁、清晰,尽量减少多余的装饰;从整体上要强调轮廓线、节奏感及统一性。

城市步行商业街是步行为主的商业街道,是城市街道人性化关怀的集中体现。因为步行街的空间是以人的尺度为标准,所以在街道广告的设置上应该充分地考虑这层问题。户外广告的尺度、摆放的高度等要考虑人步行时视觉、触觉、和心理感受,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出发,以优美、悦目、心理感受良好的户外广告形式塑造更为人性的步行街道景观系统。

总的来说,任何街道性质都可以有户外广告的身影。但在一些有特殊要求的界区、地段诸如政治性的街区、文物保护性街区、瞻仰纪念性街区等应对户外广告有必要的控制。

街道景观的形成是街道各景观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户外广告也不例外,同样要顾及其它景观要素的影响,取得相互之间的整体协调才行。其中对户外广告影响比较大的就是街道两侧的建筑,如建筑的色彩、风格、材料、高度等对户外广告都有比较大的制约和限制,户外广告只有充分考虑这些条件,制作出来的户外广告才能达到最佳的街道景观效果。

从艺术方面说,户外广告不应仅仅是宣传画,而应力求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还要考虑它所在的大环境。从文化方面说,户外广告文化内涵的体现能够丰富城市街道景观的特色。户外广告仅仅停留在宣传的层面上是没有前途的,它需要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内涵。如果说户外广告的形式美是对行人视觉的愉悦,那么内容中的文化特征则是对行人精神的抚慰。长期以来,仅仅用形式的夸张处理来推销商品,其结果往往是收效甚微。

4.结语

户外广告是城市不可或缺的商业宣传手段,以其丰富多彩的形式吸引着行人的视线和注意力,成为城市街道景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发挥着重要的造景作用。随着商业活动的进一步发展,户外广告在商业领域作用与地位与日俱增。同时,随着人们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提高,人们对于街道景观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在户外广告的设计、设置时,应该兼顾历史和地方性特色,同时能紧跟时代的步伐,以更优美、更具特色的精品广告形式构建更宜人、更具人性的街道景观。

【参考文献】

[1]刘华龙.城市文化刍议.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4,12.

[2]刘保孚.户外广告,中国城市的喜和忧.中国户外广告,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