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教学范文
时间:2023-08-17 18:13: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语文课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教案教学法”是新课程背景下诞生的一种与传统的“满堂灌”截然不同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它旨在借助于教案,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教师单纯地讲、学生被动地听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引领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主动作用,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益。教案只是也只能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载体,“教案”并不等同于“教案”,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既然如此,教案就不可能是课堂教学的全部,尤其是语文教学。但是,在如今普遍采用教案教学的语文课堂上,又有多少教学被教案捆住了手脚?实事求是地说,语文教学中的“教案教学法”相比于数理化等理科而言,其实施的难度要更大一些,可操作性要相对弱一些,也更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操作不当等问题,甚至于有些时候还有可能成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先要明确的是教案的功用到底是什么;而要弄清楚教案的功用,又必须首先明确教案到底是什么。
所谓教案,时下最通行的解释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于是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即教案的实质其实就是“学习方案”,其实施的主体理所当然应该是学生,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借助于教案,对学习内容的“初步感知”和“先行一步”。教师借教案引导,学生借教案“先行”,这或许就是教案的价值所在。那么,教案的最大功用就在于一个“导”字。对语文课堂教学而言,教案要充分体现出“导读”“导思”“导听”等“语文价值”。换言之,教案就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初步掌握教材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是沟通课堂教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初步掌握教材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是沟通课堂教学中“学”与“教”的桥梁。因此,教案有时又可称为“导教案”。如果我们在教案编制的源头就能够突出教案“导”的功能,在“导”字上做文章,而不是像有些现行教案从作者介绍到文本解读、从教学的内容到教学的重点、从思考的问题到课后的练习那样包罗万象,试图面面俱到,结果却重点不明、难以操作,那么或许可以减少教学过程中被教案捆住手脚的可能性。
然而,情况不容乐观。“课前发教案,课上讲教案,课后做教案”可能是目前教案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而且可能还不仅仅局限于语文教学。
篇2
一、微课的概念及特点分析
微课概念的提出是基于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网络资源共享的大背景。主要教学实质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载体,对每一章节教学内容进行梳理整合,从而围绕某一个知识点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包括教学目标、内容、评价各个环节,展开视频录制。具有教学时间短、视频内容精简、资源丰富、指向明确、教学内容相对完整的特点。一般微课的视频录制为5~10分钟。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围绕某一个教学知识点或者教学案例进行录制。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更具有针对性。再者,微课是以视频为载体,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视频学习。再加上微课是结合众多名师的教学精华进行视频录制的,所以微课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微课程在教学主题选择时具有指向明确、教学内容相对完整的特点,同时还包括教学案例分析、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课堂专家点评、学生信息及时反馈等等环节。这就对于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率锻炼有很大帮助。
二、微课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实践意义
(一)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众所周知,很多高中语文课文都需要学生具有很深的文学功底及生活阅历才能充分理解其含义。但是,学生接受的社会教育不同,对于课文的理解程度也不同。再加上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认识程度不够,很多认为语文就是多背多读,完全忽视了平时的生活积累。而利用微课就可以将原本枯燥的语文知识多彩化、形象化、直观化,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材内容的不足之处,拉进学生与语文的距离,提高了教学质量、优化了教学结构。例如学习高中语文(新人教版)《荷塘月色》时,教师要让学生充分了解荷塘月色的景象,必须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是从一个游览者的角度出发,基于某一个点进行描述,时刻在学生的眼前展现一幅美丽画面。介于很多学生甚至教师都没有看过现实中的荷塘,所以联想起来也比较困难,而借助微课视频就可以把水融、浑然一体的荷塘月色全面展示出来。再加上对当时社会背景的描述,便显出作者借助荷塘月色的美丽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不满现实,渴望自由的情感,也为后人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
(二)感受诗歌意境
高中语文诗歌一般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对学生的文学功底要求很高,再加上学生平时的积累不够,很难理解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和所要表达的意思。而通过微课教师就可以利用声音、图像、文字、视频等将静态的诗歌生命化,打破传统的时空限制,创设一个具有生命化的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迅速地把握诗歌的内涵。例如,学习《雨巷》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微课的视频教学载体,将作者所要表达的狭窄、阴沉的雨巷展现出来,表达出作者是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期待的情怀,符合当时黑暗的社会背景,或者是在革命中失败的人的时有时无的希望,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三)培养写作兴趣
在高中阶段,很多老师都会面临学生的写作能力不够、写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很多学生由于对语文学习的认识有误解,或者平时写作素材积累不够,文章缺乏真实性,更多的是框框大论,没有一点真情实感。学生也会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痛苦境地。所以,教师就可以借助微课平台,让学生更加了解生活、认识生活,有效弥补学生的“生活空白”、“情感空白”、“写作素材空白”等问题。从而全面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触动学生的内心深处及写作欲望,避免学生长期处于脱离生活、闭门造车、与社会脱轨的尴尬境地。
三、总结
篇3
一、加强阅读与写作训练,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从输入和输出维度看,写作和阅读依然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它既需要学生有长期的人文沉淀,又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技巧点拔,因此教师要以此为纲,彰显以学定教,夯筑学生人文素质,涵育语文素养。
(一)注重写作源头,提升写作能力
写作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写作就是一种心情的抒发,是一种内在情感的释放。目前高中生普遍对写作提不起神,即便在考试的指挥棒下凑够了作文字数,也往往缺少精气神。其客观原因有三:一是学校对写作课安排过少,或没有系统的安排写作课教学;二是教师对写作教学往往以写后评定为主,而对于写前的酝酿缺少精准指导;三是写作素材或题材陈旧老化,学生缺少真实的体验,肚里没有支撑写作的真材实料。所有这些致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凌空虚蹈”。因此,教师要从写作的源头出发,找准写作之河的发源地,让学生有想写的欲望,只有学生产生“想写”的冲动,教师的“教写”才有用武之地。因此教师要积极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触发他们对事、对理的敏感度和关切度,关注他们的体验,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一个用写来抒发自己情感、刻画自己人生的生命体。
(二)活化阅读方式,提高阅读能力
无论是高考选材还是课程选编,阅读始终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如今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依然值得关注和研究,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仍是一个大课题。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往往是“摁着牛头吃草”,结果,学生的消化、吸收、感悟等心理活动皆营养不良,做题时显得捉襟见肘。所以,教师要活化阅读方式,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方案和阅读菜单,让学生各取所需、各选所爱。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学生才能真正进入“深阅读”,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形涵养和人文情怀。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情,为学生量体裁衣,找到适合阅读的精神食粮。要相信学生,只要有好的阅读材料,每个学生都会从中取得收获。只有学生真正用心从阅读走向悦读,在体验中、感悟中形成自我阅读能力,才能形成阅读技能。否则,只从应答和解题的角度来阅读,是很难真正提升阅读的核心素养的。
二、选择多种教学媒体,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媒介,创造性地进行语文教学,才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材、教室和粉笔等老三样长期主宰着教学工具的范畴。但随着语文边界、容量的扩大,教学工具的更新升级显得日益迫切,尤其是多媒体和影像等储存设备的兴起,更是让语文教学充满了时代感和画面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情感需求,不断创新教学工具,让语文教学更显立体感、时代感和画面感。
苏教版教材最突出的特点是贴近高中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浓浓的生活气息,它以学生的视角审视世界,用学生的思维放飞思想,很受学生欢迎。要实现以学定教,教师就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扩大语文内涵的容量,也要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资源,优化已有语文信息的存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要有一颗善于探究的眼,善于在课堂教学中适当插入声音、图像和视频,加深对语文知识和技能的理解、记忆。比如在教学必修五《罗密欧与朱丽叶》一文时,可以让学生欣赏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在欣赏过程中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戏剧中人物复杂的情感世界。
三、以学定教,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以学定教模式下的课堂教学需要有两个驱动器,一是先学后教,二是顺学而导。传统课堂教学凸现的是“师本”,而不是“生本”,要提高语文课堂有效性,必须彰显生本的价值理性,以学生主体的学和主动的发展为根本价值取向,教师需在学生学的过程中提供适时、适切的指导和引导,这才能真正让学生成课堂学习的主人。叶澜说过:“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如何去还,毫无疑问,就是让学生从教室的幕后走向学习的前台,适时翻转师生的角色定位,真正革新学生的学习方式,推动动态和高效语文课堂的生成。
有一句话说得好,理想的高中语文课堂是“有导游参与的自助游”,学生是自助的,在一定程度上是自给自足的,只有在恰当的时候,导游才有施展才华的机会。这充分说明了教师要顺学而导,要真正创新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例如教学必修五《纪念刘和珍君》一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对照讲学稿预习,然后在不懂的地方做标记,课堂重点讨论,教师点拨,师生共同完成教学目标。
总之,教师只有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践行以生为本,才能完善学生的语文学习策略,从而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王兴.如何提升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语文教学通讯,2014,(04).
篇4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反思性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10-0124-01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新课程对高中语文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实施组织教学中,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才能在教学中不断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反思性教学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思考与研究,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进行回顾,运用教学标准中的要求不断地检验自己,追求的是教学全过程的合理性。这一教学方法正适用于新课程的要求,为教师理解课程改革供了新的视角,对于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具有现实的意义。
一、反思性教学及其在高中语文课中的应用
1.反思性教学
对教学经验的反思,又称为反思性实践或反思性教学,这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要求教师具有做出理性选择并对这些选择承担责任的能力,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美国学者布鲁巴赫认为反思性教学实践可分为三类:一是实践中反思;二是对实践反思;三是为实践反思。
在实践中,反思性教学增强了教师的道德感和责任感,使教师自觉的在教前、教中、教后严谨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的道德感、责任感和教师的教学技能与能力。反思性教学强调的是学会教学,让教师在教中学、学中教,是全面发展教师的过程。而且反思性教学以解决教学问为基本点,在具体操作中,实施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对性的提高自己的薄弱环节,也可以从各方面的训练中总体提高自己。总之反思性教学是非常有针对性、实践性的一种教学方法。
2.反思性教学在高中语文中的应用
语文学科的性质纷争不定,其具有功能大而全,重点难确定,训练低效,阅读宽泛等特点,这对语文教师的反思性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现今,过于呆板的语文教学法常常受到各方学者的抨击,所以引进新型的教学方法成了现在语文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反思性教学正为广大的语文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思考和创新的条件。新课程的先进理念为我们的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赋予我们新的管理内容,要求我们改变自己的管理方式和行为,反思性教学的思想精神正与之相配。就语文教学而言,教学前主要是关于教材编写和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教学目标的制定等方面的思考。要求教师不仅仅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将教材作为我们教学的例子,发展更广泛的知识、情感教学。教学中主要是对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中学生的参与以及反应保持有意识的反省。作为反思的实践者,教师应该讲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重视学习情境的创建,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利用可以利用一切条件建立轻松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力争对不同学生和不同问题得出不同结果。教学后的反思主要表现在对课程的评价上,落实在书写教学反思集上。所谓反思并非是单纯的回顾教学,而应该了解自己的教学结果,并对寻找生成结果的相关原因,对此进行相应的反思,问一问“为什么”,正确对待评价结果,注重对过程的评价,评价要尊重个人差异。
二、反思性教学的实施及反思中的核心内容
现在,很多的高中语文教师都已经接触过反思性教学,并且也在有意无意的进行类似教学,只是还没有理论依据和科学步骤。我们的语文课教学中常常会遇到好多值得我们探讨的东西,如怎样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等,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如果选择用反思性教学,就可以在加深对学生学习的了解和自身教学认识的同时,在一个问题解决了又发现一个新问题,从而不断地为自身进步积累资料。反思性教学的过程一般包括如下七个步骤:反思、计划、准备、行动、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评价资料等。
现今社会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新知识层出不穷,高中语文也不能再限制于课本这小范围的知识,应该结合其它学习内容、结合生活,拓宽学习资源,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教学内容、学习内容的反思是反思性学习的核心。它可分为课堂知识反思和课外练习反思,而反思不是知识的简单回顾和一般分析,而是从新的层面、新的角度来理解自己的所学知识,它可以促进新知识在头脑中的强化和巩固,有利于知识结构的完善,从而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如教学《秋水》时,课堂上用了相当的篇幅分析庄子哲学中的“万物齐于一”的思想,尽管引经据典补充了相当丰富的材料,学生仍是云里雾里。通过反思,就会发现问题出在教育理念上,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仍着眼于“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这正是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没有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能力。于是,在另一个班就及时作了教学调整,降低难度,突出“基础性”,从而就顺利地落实了教学目标。
对于反思性教学和教学反思的理论与实践,我们也经历了从陌生到初步了解的过程,当然,在实践与探讨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的困惑甚至盲点,但是,若我们对反思性教学和教学反思正确认识、执着追求,相信它一定会给高中语文教学带来新的契机。
参考文献
篇5
一、微课的概念及特点分析
微课概念的提出是基于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网络资源共享的大背景。主要教学实质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载体,对每一章节教学内容进行梳理整合,从而围绕某一个知识点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包括教学目标、内容、评价各个环节,展开视频录制。具有教学时间短、视频内容精简、资源丰富、指向明确、教学内容相对完整的特点。一般微课的视频录制为5~10分钟。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围绕某一个教学知识点或者教学案例进行录制。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更具有针对性。再者,微课是以视频为载体,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视频学习。再加上微课是结合众多名师的教学精华进行视频录制的,所以微课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微课程在教学主题选择时具有指向明确、教学内容相对完整的特点,同时还包括教学案例分析、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课堂专家点评、学生信息及时反馈等等环节。这就对于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率锻炼有很大帮助。
二、微课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实践意义
(一)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众所周知,很多高中语文课文都需要学生具有很深的文学功底及生活阅历才能充分理解其含义。但是,学生接受的社会教育不同,对于课文的理解程度也不同。再加上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认识程度不够,很多认为语文就是多背多读,完全忽视了平时的生活积累。而利用微课就可以将原本枯燥的语文知识多彩化、形象化、直观化,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材内容的不足之处,拉进学生与语文的距离,提高了教学质量、优化了教学结构。
例如学习高中语文(新人教版)《荷塘月色》时,教师要让学生充分了解荷塘月色的景象,必须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是从一个游览者的角度出发,基于某一个点进行描述,时刻在学生的眼前展现一幅美丽画面。介于很多学生甚至教师都没有看过现实中的荷塘,所以联想起来也比较困难,而借助微课视频就可以把水融、浑然一体的荷塘月色全面展示出来。再加上对当时社会背景的描述,便显出作者借助荷塘月色的美丽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不满现实,渴望自由的情感,也为后人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
(二)感受诗歌意境
高中语文诗歌一般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对学生的文学功底要求很高,再加上学生平时的积累不够,很难理解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和所要表达的意思。而通过微课教师就可以利用声音、图像、文字、视频等将静态的诗歌生命化,打破传统的时空限制,创设一个具有生命化的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迅速地把握诗歌的内涵。
例如,学习《雨巷》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微课的视频教学载体,将作者所要表达的狭窄、阴沉的雨巷展现出来,表达出作者是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期待的情怀,符合当时黑暗的社会背景,或者是在革命中失败的人的时有时无的希望,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三)培养写作兴趣
在高中阶段,很多老师都会面临学生的写作能力不够、写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很多学生由于对语文学习的认识有误解,或者平时写作素材积累不够,文章缺乏真实性,更多的是框框大论,没有一点真情实感。学生也会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痛苦境地。所以,教师就可以借助微课平台,让学生更加了解生活、认识生活,有效弥补学生的“生活空白”、“情感空白”、“写作素材空白”等问题。从而全面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触动学生的内心深处及写作欲望,避免学生长期处于脱离生活、闭门造车、与社会脱轨的尴尬境地。
三、总结
篇6
一、教师课程意识觉醒后的生机
课程意识是指人们在进行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或是进行教学评价时,人们的思考、言说或操作对象都处于特定的课程形态、课程方案、课程框架的背景之中,而非孤立静止地去思考教学。课程意识是一种对教学思想行为的整体观照。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教师缺少课程意识。他们不关心也没有机会去关心课程,一切都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好课程,教师只管实施就是了。因此,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课程意识的唤醒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当改革者越过历史的壁垒,引领着广大教师走进课程视域,唤醒这些决定改革成败的一线教师的课程意识之后,语文课堂就会显露出勃勃生机。
1.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有机地统一为一个整体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但由于我国特殊的历史传统,教学改革的艰难远远大于课程改革的艰难。改革的最终成败决定于教学。施良方教授曾对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提出了三个隐喻,“课程是一幢建筑的设计图纸,教学则是具体的施工”;“课程是一场球赛方案,教学则是球赛进行的过程”;“课程是一个乐谱,教学则是作品的演奏”。前一种隐喻暗示教学是一门科学,后两种隐喻暗示教学是一种艺术。
2.课程意识的觉醒带来了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尽管这种变化还存在许多形式化的因素,但变化本身意味着生机的出现。课堂教学的形式化意味着教师的课程意识尚处于觉醒阶段,未来的路还很艰难。总体上看,我国的课程与教学改革还存在着许多形式化的东西。
3.校本课程开始艰难起步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大多还停留在理论上,与切实的行动还有一段需要克服的距离。令人欣慰的是,已有一些条件比较好的学校开展了实实在在的校本课程教学的破冰之旅。冰封的大地已开始松动,死水起了微澜,新的希望
已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二、课程意识觉醒产生的教学困惑
理论回到现实是一种超越,可当理论与现实相接触时也会产生许多困惑。但如果将现实反观于理论,则现实又会在理论的指导下进步。时下的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主要困惑不在于课程,而在于教学。改革若要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就必须直面课堂,挑出问题,发现困惑,寻求对策。
1.教学过程巾语文学科地位的困惑
现实的高中语文学科处于一种二律背反的尴尬地位。一方面,学生都能意识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良好的语文基础对于人生成长的意义,另一方面,由于功利化的学习目的,他们又不愿在学校生活中花费一定的时间来学习语文,不能在实践中去体验语文,不愿夯实语文的基础。
2.课程标准与高考大纲关系的困惑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以“课程标准”为指导实施教学还是以“高考大纲”为指导实施教学?高考大纲与课程标准有着怎样的内在一致性,又有着怎样的区别?课堂实践中如何对此作出判断,以明确自己的教学行为?课程标准对教学的指导作用和高考大纲对教学的指导作用孰轻孰重?必修课作为必修内容固然是必考,但选修课的内容在高考大纲中是否作为选考?课程标准与高考大纲如何一致?这些困惑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面对的、实实在在的困惑。广大一线教师生活在这种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成功应对高考的夹缝之中。在课程标准的底线和高考大纲的顶线之间,我们的语文课堂如何寻找到一个适合的结合点,我们期待着也努力着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3.选修课教学的困惑
选修课的困惑不在于其理论,而在于其实践。选修课课程理论之于实践的适切性是人们困惑的根源。教学实践中如何切实地处理好选修课教学与必修课教学的关系?谁来选?如何选?教师和学生在选修课的开设过程中谁具有更大的权重?学校、教师是否已经为选修课的开设做好了准备?选修课的教学如何与高考大纲接轨?这些问题困惑着我们,引起了我们的思考。人们尝试着在教师教的主导性、学生学的主体性、文本、教材、课程之间找到科学合理的结台 。学校、教研组、备课组要从各自的角度对选修课的教学做好规划,开发出符合本校实际的校本课程资源。这也许是帮助我们走出困境的一条理想路径。
三、语文课程与教学变革:基于传统的超越
当代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只能是基于传统的超越,是在传统语文基础上发生的渐变。基于传统的超越有三个方面的含义:语文学科的民族性、语文课堂的传统特质、语文教学改革的渐变。
1.语文学科的民族性
学科内容的民族性表现在语文学科所蕴含的丰富的民族文化。对语文学科而言,语言表达形式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意义:其他学科都是在通过语言形式去学习和掌握其内容,而语文学科则重在学习其语言表达形式。其次,教学方法的民族性。我国的语文教学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史。语文学习的方法有着数千年的传统积淀。这是我们研究当代语文学习方法的基础。就语文学科的学习方法来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向来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手段。这是我们不能抛弃的民族语文的学习方法。
2.语文课堂的传统特质
传统的语文课堂既讲究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又讲究教学方法的艺术性。“历练习染”、“体味感悟”、“躬身践行”是其主要特质。朱熹的读书法,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至今仍不失其不朽的教学魅力。“古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坡如是说。我国古代书院的学规对此也有详细的描述。那些功底深厚的国学大师们无不得益于青少年时代的苦心诵读。“历练应该贯穿于语文学习的全过程。只有经过反复历练才能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才能获得运用语文的诸种技能。”文字的音韵之美,只有读之于口,方能“声与心通,声可气求,亦可传情”,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进一步品味出语文的内容之美。
篇7
一、抓住核心课程,促进学生基本素养稳步提升
1. 以基础与均衡为指向选择核心课程
语文能力和素养均衡发展,打下全面扎实的学科基础,是学生能够充分发展自己、不断追求卓越的必要张力。高中语文开设选修课,也应首先全面系统地学习各种语文知识和能力,靠课内,更要靠课外,从而逐步建立起在语文学习方面个性发展的金字塔。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波尔不仅从小学习莎士比亚、歌德和狄更斯的作品,还努力学习天文、气象、生物等自然科学知识,还学会了一手娴熟的金工技术,他努力在自己脑中堆砌知识金字塔,这使他后来在原子物理学研究中创立量子理论。他因此成为与爱因斯坦齐名的大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奖。可见基于基础和均衡,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张力是高中语文选修课的落脚点。因此,选修课教学中要抓住对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培养发挥关键作用,居于核心地位的课程,这些内容一定要保证开足、开好。如:对学生古典文化素养的培养,其核心课程是《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论语〉选读》等;对学生的现代文学素养的培养,其核心课程是《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等;而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其核心课程是《文章写作与修改》。这些选修课程应成为学校的必选课程,以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语文素养。
2. “灵活适度”地处理教学内容
面对高中语文现行的十五本选修教材,我们就应当改变教材观,要让新教材的理念、内容、篇幅、难易程度去适应教师与学生,而不是强迫教师与学生去适应新教材,要树立“教材是一种服务”的意识。面对教材,我们就必须要大胆对课程内容进行增、删、改、合、立,提取澄清而新鲜的活水,给我们的教学增色生辉。
“增”,就是根据教学的需要,增加教学内容。如开设《唐诗宋词选读》时,就可以增加一些未被选入课本的诗词。
“删”,就是删除重复的、不符合学情的、不必要的内容,因为每门选修课程的教学只有36个学时,如果按照必修课的要求讲,课时是不够的,因而可以选讲。如教学《〈史记〉选读》中的《孔子世家》,就可以选讲孔子青年时期的学习情况、陈蔡被围的情况,删去其他部分的内容。
“改”,就是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修改,修改不合适或不合理的内容。如《写作》可根据学生实际的写作水平对写作教学的内容进行修改。
“合”,就是整合不同知识点或不同学科的内容。如讲《写作》时,可以打破文体界限,比如讲文章开头的技巧,可以将诗歌的开头、散文的开头、记叙文的开头综合在一起讲。
“立”,就是打破原来学科内容的次序,开发全新的内容。如《古代诗歌欣赏》就可以打破原有的按时间顺序编排的方式,按照诗歌的内容划分为“送别诗”“山水田园诗”“边塞诗”“咏怀诗”等。也可以根据学生耳熟能详的作家专题编排,如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李清照等。
二、 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真正发展
1. 主体性与自主性的学习方式
高中语文选修课最基本的特点在于它的“主体性”和“自主性”,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的“主体性”更高,“自主性”更强,这正是开展探究性学习必备的基础和条件。因此,“研究性学习”应是高中语文选修课首选的教学方式。从选修课的设计思路看,语文选修课的五个参考系列为语文探究性学习开辟了广阔的领域,为学生的探究提供了深广的空间,学生可从中获得丰富的研究课题。例如,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尝试对感兴趣的古今中外小说、戏剧进行比较研究或专题研究;联系语言文字应用中的现象和问题阅读有关著作,尝试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作出解释,观察语言文字应用中的新现象,思考语言文字发展中的新问题,努力在语言文字应用过程中有所创新;阅读文化论著,关注文化生活,开展文化专题研讨,等等。此外,选修课不论是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还是授课方式的确定上,都有很强的灵活性,这又为语文探究性学习的实施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 选择性与个性化的学习过程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有的重在实际操作,需要突出某一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有的重在发挥想象和联想,注重情感与审美的体验;有的重在思辨和推理,强调理性和严谨,所以选修课特别需要注意寻求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是否强调在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上的选择性和个性化,是验证高中语文选修课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是每一个语文老师需要把握的重点。集中学习、小组学习、个别学习、合作学习,讲授式、专题研究式、索引资料研究式、主题辩论式、实践活动式、论文式、演讲式等都可作为学习过程与方法选择的样式。比如“语言文字应用”系列和“新闻与传记”系列,教师可以先选择讲授法,让学生了解相关理论与方法;再采用材料阅读法,让学生学会搜集、筛选、整合、处理信息,增强能力;随后,采用模拟现实情景、实地调查访问、专题探讨、成果展示等方式,通过观察、发现、讨论、对话、写作等活动,给学生以实践的机会,在感知、体验、应用、实践中循序渐进地提高。比如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过程可设计为:课文品读[(1)课文探珠(理解诗文局部问题)(2)含英咀华(鉴赏诗文局部手〖JP2〗法)(3)论辩擂台(引导对诗文的争鸣)(4)读后随感(读诗文后联系现实有感而发)]开阔视野(阅读与课文有关的背景材料)借石攻玉(援引对诗文内容进行引申的文章)联读新得(从某一角度联系已学过的诗文进行比较阅读)。
三、 创新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篇8
学生预习,教师备课。备课过程中,教师根据大纲系统把握教材外,更要以身作则,熟练掌握教材的内容;相关的知识要充分学习。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整个一课教学设计意图的体现。教学方案设计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一定要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与思想水平,符合学校现有的实际条件。这样设计出的教学方案才切合实际,才具有可操作性。
我们今天所说的张扬人文精神,就是要尊重人的尊严。一是人的生命尊严,包括精神尊严和灵魂尊严;二是人的生活尊严,包括人的精神自由愿望、个性舒展愿望、多元愿望。按照这一理解,在语文教育中,人的精神自由、情感自由、思想自由、言语自由,人的个性独立、生命舒展、灵魂生长,则成为非常重要的。诚然,语文教育要学习,但绝不是学习那些纯粹的无精神内涵的语言字码本身(事实上,那种纯粹的无实际价值意义的语言字码也不存在)。学习语言本质上就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人的独立的自我精神与人格,并在此过程中陶冶人的情感和情操,塑造一个有着独特的精神、情感、思想、个性,绝对不同于他人,而又与他人、与、与时代相互融洽的真正的自我。换句话说,语文教育就是人的教育,学语言也是学做人,语文教育的本质就是以语言树人!这正是语文教育的灵魂所在、魅力所在、价值所在。着名特级教师于漪在谈到对语文课程的认识时强调:“一定要改变对语文学科的陈旧看法,认为语文只是渎读、写写等技术性、技巧性的小事,对人的培养无足轻重。殊不知语言、思想、情感同时发生,语言这个交际工具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还是意识、思维、心灵、人格的组成部分。”按照于漪老师的这个思路,具体到语文教育本身,其“人文精神”教育实质上可分为两类:一是基于语言文字本身内容的人文教育・即语言文字动人的韵律、美妙的笔形、或朴素或华丽的辞采以及积淀于语言文字本身的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等;二是基于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如对祖国的忠诚、对自然的赞美、对人类的博爱、对他人的关心、对集体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对父母的报答、对朋友的真诚、对爱情的真挚等等。事实上,语文教育所涵盖的内容还不止这些。唯其如此,这样的语文教育才是真正的“人文”教育。
在理解人文教育内涵的同时,还必须深刻地认识到,我们所倡导的人文教育绝不是那种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内核的“伪圣化”、统一化、模式化的所谓的“人文教育”。于漪老师对此曾说过:“过去我们反对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提倡人文性。当然不能把语文课教成思想修养课、道德品质课或其他课等等,语文课就是语文课,须把握它的本质属性在语文知识教学、语文能力训练中贯彻人文精神,以培养学生,收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之功效。“一度时期”,工具性与思想性统一的语文教育为“应试”而进行的近似于“技术化”的语文训练总是在消解着学生作为“人”的思想与情感,扼杀了学生作为鲜活个体的个性与精神,而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内核的“灌输式”教育由于它远离学生的内心需求,远离当今的社会生活,使学生对此有着强烈的排斥倾向。加之现代社会市场、商业文化大潮所带来的肤浅、飘浮甚至于颓废的社会人生意识对学生的影响,从而造成学生思想贫乏、情感苍白。这也有力地支撑了语文教育需要真正的“人文教育”这一新课程理念。
篇9
关键词:模式;指导思想;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9-112-01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新课程对高中思想语文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目前存在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呈现出了新课程理念和精神不相符合的一面,以新课程的相关要求为视点,课堂的概念需要重新书写,课堂教学的活动需要重新规划,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行为方式需要重新规范。高中语文教师在实施组织教学中,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才能在教学中不断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我们的课堂之所以要“变”,那是因为从新课程标准的角度来审视,当今的课堂存在许多弊端,突出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模式化。教学结构模式化、教学具体行为的模式化。课堂教学结构依然沿袭半个世纪前凯洛夫的五步教学模式(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讲解新知、联系巩固、布置家庭作业),教学环节之间的联系,没有根据课型、学科和学生年龄、年级的不同,清一色地用一种刻板、僵化、一统的方式表现出来。课堂中具体的教学和管理行为长期以来凝为刻板的、单调的、不变的模式(端坐、不得插嘴、课前礼貌用语)。研究表明一种行为如果久而久之只是用一种纯粹化了的形式表现出来,就逐渐只保留它的形式意义,而其实质性东西就会越来越远。
2、单一化。突出表现为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形式和活动角色和单一化。教学目标上:对知识和能力“情有独钟”,对情感、意志、价值观,对过程和方法没有足够重视,忽视了全面发展是教育追求的最终目的,人的心理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知、情、意、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教学组织形式上:自1865年设立引入班级上课制以后,我国中小学课堂上占据支配地位的几乎一直是“秧田式”几何图形课桌椅排列方式,不管是人多人少,是讲授还是讨论。在活动角色上:课堂上,只能看到、听到教师和少数学生的声音,缺乏大多数深学生的真正的参与活动,学生的自主性得不到充分发挥,主动性得不到充分体现。独立性得不到落实,创造性得不得培养。课堂异化为:教师如同钦差大臣,教材如同圣旨,学生如同俯首听命的臣民。
3、静态化。课堂中无真正有效的交往与互动,真正的互动与交往应该是平等展开的,真正有效的互动与交往应该能使师生双方都发生一定的正向变化。二是课堂上过分关注固定化的静态知识,极少涉及探究知识的方法,即重视结论性的或者说事实性的知识,而对程序性知识也就是那些引导学生如何去做的知识产生的过程涉及甚少,学生对不少知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知其之所在而不知其所以来,更不知其所以去。”
基于课堂教学存在的这些弊端,我在贯彻实施《课程标准》精神实质的过程中,主动对我们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进行转变,并在高一新课程的实施中不断反思,不断完善,与时俱进,适应新的情况。
1、以学生学习为立足点,使课堂“活”起来。 处在改革开放年代的21世纪中学生,思想敏锐、兴趣广泛、参与意识很强烈,对什么问题总喜欢刨根问底,他们不满足于是什么,而是深究为什么,因而高中语文课教学需要巧妙“布惑”,设置障碍,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思考欲望,这必然要求把过去沿用了几十年的“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彻底改变。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采取各种教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逐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设情境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使课堂“活”起来,当然创设情境时,不仅要考虑到情境在形式上活跃课堂气氛的功能,更应注意情境的内容来自生活,这样才能真正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浓厚的兴趣支配下,每个同学都会不自觉地变成了课堂的主体,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无形中得到了提高。
篇10
选修只是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发展的一个平台,师生不是教材的奴隶,应坚持以学定教,灵活自主地用好选修教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有的侧重于实际应用,有的着眼于鉴赏陶冶,有的旨在引导探索研究”。笔者所在的湖北省选定的是《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和《外国小说欣赏》这两本选修教材,在此便以《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为例谈谈具体想法。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共有六个单元,每个单元有一个主题,并且由“赏析指导”、“赏析示例”、“自主赏析”、“推荐作品”四个部分组成。如果像必修课文那样篇篇都讲,时间上不允许,也违背了选修课的原则。和必修课课程比起来,选修课程的学习更应当放开思路,发展个性,更加需要学生主动学习。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已经学习了很多古诗词和散文,背诵了许多名句甚至许多篇章,也领略了许多作品的文采和意境,但《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这本选修教材着重点是从文学鉴赏角度进一步引导学生阅读古代诗文的,通过鉴赏探究,感受古诗文的思想和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进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关于这门选修课的教学方法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突出一点,品味交流
古诗文中有很多“点”,这些“点”可以结合高考的考点来交流探讨,达到既提高鉴赏能力,又能提高解题能力的一石二鸟的效用。古诗词中有很多涉及到人物形象,如杜甫的《旅夜书怀》、柳永的《甘草子》(秋暮乱洒衰荷)等。教师可以据此结合高考古诗词鉴赏中的“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考点进行互动探讨,分析这些诗词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品味交流。当然就单独的一首诗而言,鉴赏点可能很多,我们教学时大可让学生在已经读通文意的基础上就某一点来讨论交流,然后通过练习巩固,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可以从意境美的角度进行鉴赏,苏轼《新城道中》(其一)可以从修辞手法的角度探讨交流,杜甫《登岳阳楼》可以从炼字的角度去分析,李煜《虞美人》可以从情感的角度去把握等。
二、线式展开,纵横挖掘
古诗文教材本身是按照一个个主题来编排课文的,有时还涉及到一个作家的多篇作品。在具体教学时,我们可以打破章节的限制,就同一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或不同作家同一主题的作品进行线式展开教学,分析它们的异同,弄清它们的特点。如学清照的《一剪梅》时,我们可以比照《声声慢》来解读,纵向分析李清照南渡前后作品风格的变化,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将对词人的理解深入化。在学习《阿房宫赋》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结合《过秦论》来对比分析指出对秦亡原因的不同理解,也可以来谈“赋”与“论”两种体裁的不同写作手法。讲授《项脊轩志》的时候,也可以让学生对比阅读课本中刘基的《苦斋记》,掌握古文中作者借物来记人以及抒志的写法。还比如《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既可以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从横向来比较作家的人生观和精神气质,也可以从纵向比较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探讨诗仙的浪漫情怀与狂放性格。《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里还有一些登楼诗、闺情词、人物传记,虽编者并未刻意将它们归为一类,但教师具体教学时,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归类探讨、分析鉴赏,最后得出结论,将知识内化、系统化。
三、面式研究,拓展提高
语文学习接触的不仅是具体的“点”和纵横交错的“线“,它还涉及到大的“面”。“面”是切入角度,又是范围。在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在掌握课文基础内容的前提下来进行“面”的分析。如婉约词,柳永的《雨霖铃》、晏殊的《浣溪纱》、欧阳修的《蝶恋花》、姜夔的《扬州慢》、李清照《醉花阴》等,我们可以从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语言风格方面来总结婉约词派的风格共性。从屈原的《湘夫人》,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来品味浪漫主义诗风的精神内核。还可以从鲍照《拟行路难》、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这些诗篇来探寻魏晋南北朝时期知识分子内心的矛盾与痛苦、苦闷与彷徨,在解读的过程中拉近自己与仁人志士的距离,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进行心灵的对话,从而充实自己的精神家园,提升个人的人格品质。
四、丰富形式,激发兴趣
前面所述是从内容方面进行的尝试,在形式上教师也可以大胆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能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就能参与进来,从而有所得、有所悟。《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有的重在实际操作,需要突出某一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有的重在发挥想象和联想,注重情感与审美的体验;有的重在思辨和推理,强调理性和严谨。所以选修课特别需要注意寻求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学习文本,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如讲授《项羽之死》时,可以回顾必修课中的《鸿门宴》以及《项羽之死》课后五首后人咏项羽的诗作来辩论“项羽该不该过江东”,按正方反方“开篇陈词——自由辩论——总结陈词”的程序来进行,最后由双方队长写成论文,形成结论。当然也可以“我看项羽”为话题来举行一次班级演讲会,加深学生对这个历史人物、艺术形象的认识。还可以以写作读后感的方式,鼓励学生动笔将自己的观点看法写成文字,教师批阅后选择有代表性的文章在全班宣读。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对某一作家感兴趣的同学开展主题讲座或主题报告,如“诗圣杜甫研究报告会”、“东坡其人与其文”、“纳兰词品读会”等等。另外,编排课本剧也是一种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方式。如《项羽之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等情节性较强的作品,可以让学生自己策划编排课本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力。
五、以读促教,搞活课堂
古诗文学习离不开“读”。“读”是关键,教师讲再多再细,设计的活动再新再奇,如果不能让学生自己去读,去大声地读,去反复地读,那效果也不会好。因此,教师还应针对“读”开展丰富的活动。“以读促教”应该成为教学的一种常规手段。缺少了“读”的环节,古诗文教学就少了活力,就不能称其为“语文”。没有朗朗读书声的语文课堂,就是没有生命力的语文课堂。在选修课的教学上,更应加强“读”的比重,让学生读出文意、读出见解、读出感悟。如在学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诗歌朗诵会”,可以人人参加或自愿报名,可以配乐朗诵也可以谱曲唱诵,选出优秀选手,然后再在班级之间开展“诗歌擂台赛”进行比拼,这样既可以强化学生的记忆与背诵,又可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开展“我爱记诗词”或“名句接龙”等检查背诵的活动,根据检查结果评选出每月的“记忆之星”并加以奖励。教师作为活动的引导者要充分做好指导的工作,让新课改后的新课堂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 上一篇:对高中语文课的建议和意见
- 下一篇:安全生产隐患整改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