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08-17 18:13: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篇1

关键词:中小企业 信息化 建设

0 引言

作为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企业,其信息化在国民经济信息化中的基础作用更为突出。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如何提高国内企业的竞争力已经成了各方关注的焦点。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提出与实施,给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会。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面对全球信息化的挑战已做出了积极的反应。国家经贸委、信息产业部和科技部联合成立了全国企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国务院成立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国民经济信息化按层次划分,分为领域信息化、区域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按经济行为主体划分,分为政府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家庭信息化。由此看出,无论是怎样划分,企业信息化在其中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作为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企业,其信息化在国民经济信息化中的基础作用更为突出。

1 关于企业信息化建设

当代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外乎两个方向,第一是电子商务网站,是企业开向互联网的一扇窗户;其次就是管理信息系统,它是企业内部信息的组织管理者。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是惊人的,似乎一夜之间,各行各业的许多企业都在互联网上建立起自己的网站。这些网站有的以介绍产品为主,有的以提供技术支持为主,还有一些企业网站则开展电子商务,利用互联网组织企业的进货和销售。这些“窗户”让拥有它的企业能够及时的掌握行业动态、市场变化,而作出迅速的反应,以此占有市场先机。谁拥有互联网,谁就拥有了信息;谁拥有了信息,谁就能占据有利竞争地位,已经成为一条新的市场竞争规则。当然,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也不可小视。它协助企业管理从简单的公文、技术资料到复杂的生产流程、成本核算,甚至辅助企业进行更高级的经营决策。上述信息化的成果并非一蹴而就,它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在各个发展阶段,各种模式的信息化工具交替占据主导地位,但最终必然是被更新的、更完善的模式或技术所取代。今天的企业电子商务和管理信息系统也不例外,流行的同时也有它自身的不断裂变和发展。

1.1 定义 企业信息化是中国特有的说法,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定义。但是通过分析各种有代表性的定义,可使我们从不同的层面来理解企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即挖掘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去整合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及时地为企业的“三层决策”系统(战术层、战略层、决策层)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以便对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其本质是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2 特征

1.2.1 企业信息化离不开IT的支撑 企业信息化的技术基础是现代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从产品的设计与制造到产品进入顾客或消费者手中,以及相应的企业战略、计划、财务、物资、库存、营销等管理活动,始终伴随着大量信息的产生、收集、分析、存储和使用,借助于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 CAD)、计算机辅助生产(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 CAM)、ERP Internet Intranet,企业的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水平。

1.2.2 企业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企业连续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导致每时每刻都会产生很多信息。这些信息需要在企业内部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总部与分部之间、企业与供应商和顾客或消费者之间进行交流、处理、反馈以及利用其来进行决策,如何将这些分散的信息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企业信息化面临的一个主要课题。因此,企业信息化建设要有系统的观点,使建立起的各个系统之间要能够互相兼容,便于信息的迅速传递、汇总、查询、加工和使用,便于企业决策者进行决策。此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企业信息化必须考虑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市场环境的多变性和复杂性所引起的业务活动方式的变化对企业生产经营及其管理模式提出的新的要求,企业的业务流程与管理流程必须随之重组或再造,使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模式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地结合,由这样的企业信息化所集成出的竞争优势才是巨大的。所以,企业信息化是一项非常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不协调,都会影响企业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利用,从而可能造成决策的失误、机会的丧失。

2 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2.1 政府加强对企业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政策支持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场革命,其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管理现代化,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效降低成本,更好适应市场需要变化,加快技术进步,增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都有着现实和深远的意义,是带动企业各项工作创新和升级的重要突破口。要在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全国企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和各地企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制定规划,研究政策,加强宣传,进一步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坚持按照“政府推进、市场引导、企业主体、行业突破、区域展开”的方针,加大企业信息化工程实施力度,为加快推进全国企业特别国家重点企业的信息化,提供更加切实有力的宏观指导、组织保证和政策支持。

2.2 改变传统思想观念 业信息化强调的不仅是计算机和计算机软件,而是更强调对人、对管理、对技术的有机集成。其中,“人”是第一位的因素,而企业领导层、决策层,又是其中主导性的。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一般说来,相对国有企业的管理者来说,非国有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对于实施企业信息化似乎更有热情,有更大的天然认同感。这是因为,信息化首先是降低成本的重要举措,促进了企业管理精细化、资源利用高效化、建立与供应商与客户的供应链;其次,信息化能有效增强企业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同时,解决了困扰企业的一个普遍性问题:会计数据和其他基础数据失真,使其变得真实准确,堵塞了采购、生产、销售和各环节的管理漏洞;最后,精简了组织机构,再造业务流程,使组织管理扁平化,适应了高效率快节奏的市场需求。但即使如此,非国有的中小企业也应当重视人的观念改变、人的素质提高是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第一步工作。

2.3 技术引进循序渐进 中小企业信息化是中国企业信息化的基础。但是,在我国现阶段,资金短缺是中小企业的普遍困难,也是实现企业信息化的主要瓶颈。因此,在有限资金的合理使用上,必须实事求是。首先,并不是一提企业信息化,就是马上把全部配套的硬件设备配齐,建立一套高级完备的系统。一段时间以来,企业的确存在着这一误区,有统计表明,许多中小企业在对硬件、软件、网络产品的投资比例不当,企业在信息化投资中,80%以上是硬件的投资。一方面使得资金投入相对较大,另一方面,软件产品、网络产品的不配套,也制约了硬件设备作用的发挥。应适时摆脱这种以完备的硬件设施为主的投资观念和投资方式,小投入、分批量、滚动式投资,建立实惠而实用的信息设施,在软件选择上也尽量量体裁衣,以适用为要求,并充分利用社会信息科技力量,也许是中小企业信息建设的最佳方式。

参考文献

[1]高水娟.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硕士论文.2008年.

篇2

关键词: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前言

信息化建设是当今企业管理工作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企业想要切实提升自己的财务管理工作水平也就必须不断加强信息化管理水平建设。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我国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研究与探索到目前为止还仍然处于初步阶段,如何有效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如何通过信息化建设来切实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水平就成为当前企业经营者、管理者所非常关心的实际问题。

一、信息化建设对企业财务管理质量提升的作用

信息化建设对于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来说具有许多方面的突出作用。首先,信息化建设能够通过电脑、网络等设备加强对信息的提取、传输效率,从而让管理人员从繁重的手工信息检索与整理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能够将精力用在更高层面的管理工作当中,同时通过信息化数据处理系统能够大大提升信息分析、收集、整理的数据质量,减少因为人为原因或非人为原因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提升财务会计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与有效性,从而让财务管理部门能够为企业经营者、决策者提供更为及时有效的决策依据,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其次,信息化建设能够帮助财务管理工作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无论是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生产部门、销售部门,还是后勤保障部门以及日常办公部门,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各种数据的及时了解与监控,从而帮助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成本控制工作都有序开展起来,除此之外,信息化管理系统还能够肩负起企业经营管理的监督控制职能,对于各项数据的正常或异常都能够及时监控,从而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总体效率。

再次,财务管理信息化控制系统还能够对企业生产经营尤为宝贵的资金管理及使用情况进行及时监控,无论是物资采购管理、费用收支管理还是应收账款管理等其他与资金有紧密联系的工作流程都能够及时监控、有效统筹,确保资金的安全及有序使用。

综上所述,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对于财务管理工作质量提升具有全方位的促进作用,不仅能够提升财务部门的自身管理工作质量,同时还能够促进其他相关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从而最终促进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所以现代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二、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财务管理工作对企业的积极作用不言而喻,但是当前企业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来说有以下两点。首先是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未能达到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不仅企业内部其他部门工作人员不能够准确熟练的掌握操作软件,就连许多财务管理人员也对财务管理软件认识不足、操作不善,从而让本应促进财务管理工作质量提升的信息化操作工具反而成为正常管理的阻碍。其次在财务管理软件的选择上面,面对五花八门的管理软件,企业管理人员难以正确选择,不是一味追求高端洋气和个性特色,就是一味节约成本,购买不够使用的现成产品,对于软件产品的选择不善直接导致信息化建设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三、提升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思考

(一)加强人员素质提升

信息化建设工作不仅需要企业为财务管理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添置必要的电脑、复印机、打印机等办公自动化硬件设备,同时也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财务管理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定制与应用,而想要让财务管理办公自动化软件能够得到积极使用,真正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就必须要求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及其他软件使用人员从知识掌握及相关素质方面都能够达到基本要求。给予当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不仅企业内部其他工作人员在信息化软件操作方面存在许多知识与技能的不足,就连财务管理人员也未能充分利用办公自动化软件,这样将难以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有效建设。所以企业首先必须大力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在知识文化方面,为了适应信息化财务管理工作队企业全面管理的需要,必须加强对兼具企业管理知识、财务会计知识、资源管理知识、资金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引进力度,同时还要加强对办公自动化软件、财务管理专门化软件操作技能的具体要求与能力考核,只有这样才能够为企业建设一支优秀的现代化、信息化财务管理专门队伍。此外,还需要加强其他部门工作人员在办公自动化软件及其他工作软件使用方面的能力与技能,因为财务管理工作并非财务管理部门的一家职责,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要求的是全员参与,如果仅仅加强财务部门的信息化建设,那么在企业内部也无法形成信息化管理网络,信息化管理工作也就无从谈起。

(二)加强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现在市面上有许许多多针对不同企业、不同需求而开发的财务管理软件,选择什么样的软件对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质量提升和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质量都至关重要。在财务管理软件的选择上面,企业应该考虑到企业自身经济实力、市场发展对企业的要求以及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具体关键点等方面因素。对于经济条件一般的企业,可以选择市面上比较大众化的财务管理软件,大众化管理软件购买的成本较低,财务管理人员的适应性和上手性也较强,但是由于是属于大众产品和实现制成的成品,所以企业在使用过程中不能进行程序更改和模块更改,简单来说就是企业对软件的单方面适应。对于经济条件较好且对财务管理工作具有特殊要求的企业,可以酌情选择与软件开发企业进行合作,开发为企业财务管理量身定制的专门化管理软件,虽然成本相对较高,但是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实际情况具有更高的契合度,能够全方位满足企业的财务管理实际需要。选择何种管理软件企业切记不可盲目跟风,对于小企业来说,如果能够良好掌握大众管理软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己的财务管理水平,对于大企业来说,如果一味追求高档、复杂与独特,也可能会给财务管理工作造成更多负担,反而影响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因此如何选择,需要企业经营者与管理者理性思考。

参考文献:

[1]张春梅.浅谈加快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国科技博览,2011.

篇3

【关键词】 财务管理; 企业集团; 信息化建设; 德国实践启示

外国实践经验表明,实施财务信息化可以有效缩短企业管理链条,克服信息阻隔、信息传递速度衰减或内容失真等“大企业病”,从而降低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提高企业运作效率,进一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理念

财务信息化是将信息技术引入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并推动传统财务管理不断深化和拓展的过程。财务信息化不是简单地在财务管理中使用几台电脑,架设几条网线就可以解决,更重要的是重组企业业务流程、调动人力资源潜能。也可以说,财务信息化是“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

(一)财务信息系统应用的沿革

企业财务信息系统的应用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会计电算化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建立局域网,运用统一的网络财务软件,初步实现了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生产信息系统、销售信息系统等各个系统的集成;第三阶段是企业内外流程一体化应用阶段,实现了财务系统与销售、供应、生产等系统的信息集成和数据共享,使企业内部之间以及与相关价值链主体之间能及时传递、整理、分析、反馈财务和管理信息,为企业决策者和相关利益方提供决策支持服务。

(二)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构成

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主要包括会计事务处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财务决策支持系统、财务经理信息系统和组织互连信息系统五个部分,这些系统的成功建立以及相互之间的集成管理是财务管理信息化完善与否的重要标志。

(三)信息化条件下的财务管理模式与流程再造

在一个完整的财务信息化系统中,财务流程与业务流程必须是有机融合的。简洁、高效的业务处理和实施有效控制,是流程再造(BPR)所关注的重点,信息化条件下的流程再造就是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结合。

(四)企业集团的财务信息化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以财务集中为特点,财务管理要在保持集团利益的前提下,既发挥集团的整体优势,又充分调动子企业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集权与分权的平衡过程中,在坚持以资本运营为核心的原则下,企业集团主要在方向性和战略性的问题上进行集中管理。

(五)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模式选择

从集中的程度看,企业集团财务信息化模式大致有三种模式:一是集中决策、分散运作、分散核算模式;二是集中决策、集中运作、分散核算模式;三是集中决策、集中运作、集中核算。

二、德国企业的财务信息化建设实践

在2008年公布的世界500强榜单中,德国有三十多家企业榜上有名,这些企业的财务信息化建设实践经验,是值得我国企业集团认真学习研究的。下面以SAP、西门子、巴斯夫为例。

(一)SAP公司及其财务信息化解决方案

SAP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企业管理和协同化商务解决方案供应商、全球第三大独立软件供应商。企业绩效管理系统(EPM)与治理、风险和适应管理系统(GRC)是SAP信息化系统架构的主要内容。EPM负责实现战略与执行的协同,消除战略和执行中间的差距,使企业从关注交易本身转移到关注流程,提高企业决策的敏捷性,优化业务(财务)流程。GRC实现严格的接入控制与业务流程控制,防止错误和欺诈,避免财务损失,通过高透明度提高流程效率,提供安全和流程化的全球交易以及环保执行和法律遵从。GRC解决方案中包含:审计信息系统、财务供应链管理、信用管理、争议管理、催收管理和资金管理等模块套件。

SAP公司自身的财务信息化管理也有鲜明的特点,在应付款管理方面,通过优化财务信息化软件,减少批准流程。在应收款管理方面,通过信息化、自动催收应收款,预测现金流。现金管理方面,SAP在全球有10多人专门负责现金管理,实行资金集中管理,大部分资金都要转回总部统一管理,实行严格的现金流量保护制度。为了保证客户的支付能力,该公司还与一些大客户建立合作协议,在客户出现问题时为其提供融资服务和一定的延期支付服务。在及时编制财务报告方面,外部财务报告编制执行相关国家会计制度,但在内部使用统一的会计制度。

内部控制方面,SAP采用全面预算体系加强对财务预算和业务预算的整合、控制和管理。在预算控制下,全球采用统一、标准的信息化系统和管理流程。为加强内部控制,内部审计部门要直接向全球CEO(首席执行官)负责,内部风险管理部门则要向全球CFO(首席财务官)负责。为使内部控制真正有效,从流程开始,设计相关协议、控制测试、控制环境、控制评价、外部审计等诸环节都采用统一、标准的风险管理软件。为使风险控制达到及时性的目的,要加强风险分析,找出风险点和风险源,每个季度都要有风险报告,且要与公司战略挂起钩来。同时,各项业务要经过合规性审核,在公司行为规范的约束下开展业务。

(二)巴斯夫公司(BASF)的财务信息化管理实践

巴斯夫是世界领先的化工公司。关键绩效指标(KPI)是BASF贯彻企业战略与执行效果的重要桥梁,BASF运用平衡计分卡(BSC)将企业战略目标按行业从财务、业务、客户、学习四个方面建立许多子KPI,将KPI逐个进行分解,找到其真正驱动因素。BASF主要运用SAP的EPM系统实施KPI管理目标。面对公司庞大复杂的股权结构及管理架构,BASF在全球按区域设立了多个财务会计服务中心,利用先进的财务信息化系统,集团总部能够及时编制按股权口径及管理口径的月度合并报表。BASF风险管理集中在公司总部,由专业人员进行管理。BASF从全球角度规划财务战略,优化财务结构,降低财务风险,努力使规划和流程更加合理,改进财务信息化管理,加强分子公司控制,以为集团总部和区域总部决策提供充分及时的信息。

(三)西门子公司(SIEMENS)财务管理信息化实践

SIEMENS财务管理信息化特别强调风险管理系统。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中设有风险管理委员会,首席财务官(CFO)担任风险管理委员会主任。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特别强调要把握所有的风险和风险间的关联性,同时要从不同事件之间的联系去分析风险的大小和程度。对财务风险的评估要跳出业务和财务,从更广阔的范围内进行。SIEMENS认为,CEO(首席执行官)和CFO只需要有价值和管用的信息。

三、德国经验对我国企业集团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启示

认真总结德国跨国企业财务信息化实践的经验,给我国企业(集团)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要从企业生存发展的高度,增强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财务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企业克服传统财务管理弊端,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工具。财务信息化建设一方面大大提高了信息及时性,便于企业(集团)管理层随时掌握各分支机构的有关信息,同时通过对信息的汇总、分类、分析,掌握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要风险点,提高风险的可控性。在经济全球化日趋发展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信息的及时性和风险的可控性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当外部经营环境发生突变的情况下,及时掌握和发现分子公司的风险隐患,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防止殃及企业(集团)整体运行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国企业(集团)必须对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形成共识,关键是要引起企业领导层的高度重视,切实行动起来,加快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二)财务信息化建设要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相结合

财务信息化建设作为企业整体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相结合,着眼于实现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和提高集团企业整体竞争力。从跨国公司的实践经验看,他们的财务信息化建设均紧紧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在满足财务管理工作需要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未来企业发展战略对财务管理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以适应企业不同战略发展时期的需要,支持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

(三)财务信息化建设要从企业实际出发,循序渐进

在推进我国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吸收国外大型跨国公司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但同时不能完全照搬,必须紧密结合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从解决企业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入手,以需求为导向,找准切入点,选择适合本企业情况的实施方法和管理软件,注重应用,讲求实效。如西门子和SAP集团,针对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对财务信息化建设分别采取了分布式管理和集中式管理不同的实施模式。此外,财务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时期,搞所谓的“一步到位”实际是不可能的,应该采取循序渐进的策略,不仅可以克服初始投资过大的压力,减轻系统实施难度,也有利于保护投资,为日后升级和技术更新预留一定空间。事实上财务信息化系统的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管理的深化和技术的进步将不断完善不断发展,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四)财务信息化建设要积极推进财务与业务的一体化

财务管理的最高层次是实现业务和财务的统一,即财务和业务的一体化。因此,财务信息化建设不能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脱节,应通过业务流程和财务流程的再造,运用统一的计算机管理软件,实现财务信息与业务流程一体化。企业应结合实际,积极引进或开发运用统一的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的管理软件,逐步实现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集成和数据共享,保障企业(集团)的预算、投资、结算和监控等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高效化,从而逐步建立起产、购、销、存一体化的内部信息系统,实现整个企业(集团)财务系统与销售、供应和生产等系统的数据共享,管理统一。

(五)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确定是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前置条件

财务信息化“三分技术,七分管理”的特点,要求围绕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目标进行财务整合,变革管理。财务的整合包括财务系统的整合、财务人员的整合、财务流程的整合以及财务制度的整合。要在分析自身整体战略的基础上,制定出企业(集团)的财务发展战略,然后在财务发展战略的基础上,确立财务管控模式,建立与企业(集团)发展战略和集团管理体制相适应的企业(集团)财务管控模式,明确职责、义务与权限。要积极推进战略目标的分解,优化下属子公司的治理模式,加强企业内控和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制定科学的风险控制方案,重视企业的投资融资体系规划和建设,这也是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必不可少的运行环境准备。已经上市和将来计划要上市的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还需要特别考虑监管方面的要求。

(六)加强外部驱动,加快企业(集团)财务信息化建设进度

为充分发挥财务信息化对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积极作用,国家有关部门应制定有关政策,加强对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指导和督促,并通过举办研讨班、经验交流会等多种形式,适时建立财务信息化建设评价制度,以推动我国企业(集团)加快财务信息化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 陈颖.财务信息化与集团财务内部控制[J].内江科技,2009(3):130.

[2] 吴志红.集团财务信息化的管理[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8(5):27-28.

[3] 毕瑞祥.财务集中管理模式下的财务信息化制度建设[J].会计之友(下),2007(5):26-27.

[4] 田颖.财务信息化与集团财务控制[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77-78.

篇4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6-0018-02

1 引言

企业信息化是实施国民经济信息化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基础,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且必将对国民经济信息化整体水平的提高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企业信息化作为促进企业各项工作全面提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在我国企业中的推行程度还不够深入,很多企业对企业信息化的建设还很茫然,如何建设企业信息化,已经成了当前中国企业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性课题。

2 企业信息化的含义

企业信息化是信息化在企业管理方面的应用。信息化就是指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活动各领域普遍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使社会各单位和全体公众随时随地都能通过图像、数据、声音或者影像等享用和互相传递所需要的任何信息。信息化的内容应该包括信息处理计算机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应用大众化以及信息贡献的社会化等。我们可以把企业信息化理解成一个企业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应用信息资源于企业实践中的一个动态的过程:即挖掘先进的管理理念,借助以计算机、互联网等先进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手段整合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及时地为企业的“三层决策”系统(战术层、战略层、决策层)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将企业的经营及管理流程在线实现, 并使企业管理层真正可以在线获得完整而明晰的“信息”,以便对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其本质是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 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3.1 促进组织结构优化,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企业可以简化企业组织生产经营的方式,减少中间环节和中间管理人员,从而建立起精良、敏捷、具有创新精神的“扁平”型组织结构。这种组织形式信息沟通畅通、及时,使市场和周围的信息同决策中心间的反馈更加迅速,提高了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

3.2 有效地降低企业成本

信息技术应用范围涉及整个企业的经济活动,可以有效地、大幅度地降低企业的费用。企业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外部信息,如市场信息、产品销售渠道信息等方面的成本降低;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可以使企业降低新产品的设计、生产成本和对现有产品进行修改或增加新性能的成本;库存管理信息化使企业减少了库存量,降低了管理成本;信息技术的应用尤其是迅速发展的电子商务大大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

3.3 提高企业的市场把握能力

在把握市场和消费者方面,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特别是电子商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广泛应用,缩短了企业与消费者的距离,企业与供应商及客户建立起高效、快速的联系,从而提高了企业把握市场和消费者的能力,使企业能迅速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变化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与开发话动,及时改变和调整经营战略,不断向市场提供质量更好、品种更多、更适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3.4 加快产品和技术的创新

信息技术能极大提高企业获取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思想的能力。同时,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的结合所形成辅助工艺编制、柔性制造系统、敏捷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实现了企业开发、设计、制造、营销及管理的高度集成化,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生产的柔性、敏捷性和适应性。

3.5 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

企业信息化不只是计算机硬件本身,更为重要的是与管理的有机结合。即在信息化过程中引进的不仅是信息技术,而更多的是通过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把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和方法引入到管理流程中,进行管理创新。以此建立良好的管理规范和管理流程,构建扎实的企业管理基础,从而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3.6 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

完备的信息是经营决策的基础。信息技术改变了企业获取信息、收集信息和传递信息的方式,使管理者对企业内部和外部信息的掌握更加完备、及时和准确。

3.7 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素质

企业信息化,可以加速知识在企业中的传播,使企业领导至全体员工知识水平、信息意识与信息利用能力提高,提升了企业人力资源的素质及企业文化的环境。

4企业信息化建设应采取的策略

4.1 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所应遵循的策略

4.1.1企业信息化建设遵循的策略

企业信息化建设遵循的策略,就是目标定位上的策略。即信息化一定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否则做出来的东西就是“四不像”,既不能为业务带来好处,又不能为新的增长创造条件,可能最后造成很大的浪费。

4.1.2 要有层次地逐步实施企业信息化

首先,在生产过程上实现信息化,为管理、决策的信息化奠定基础。其次,数据处理的信息化,从使用的角度出发自行开发或购买相应的管理软件,对生产、销售、财务等重要部门的数据进行处理,建立内部网,进入因特网,利用网络进行辅助决策,从信息化建设一开始就要真正以企业的效益为根本,分析、规划、有层次地逐步实现企业的信息化,既不能消极等待,也不能盲目乱上。

4.1.3 要建立企业决策的信息支持系统

对于我国企业来说,如何全面地理解企业的信息管理,建立适应本企业需求的信息管理系统,是实施企业信息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所谓企业的决策支持系统就是为主管者提供信息,如帮助他们做决策的系统。该系统能向决策者提供大量历史的和外部经济环境的数据,企业的内源信息是其主要处理内容;另外,它还能按照决策问题的性质和决策者的需要随时以灵活的方式组织起来,以便协助决策者作好决策工作。企业的决策支持系统并不单纯指一套计算机系统,而是包括应用了此系统的专门的管理部门和人员,他们都是借助于应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手段(计算机和网络等),以加强对本企业的内外源信息的综合管理,最终为企业的经验与决策管理服务。

4.1.4 要制订有关的标准和规范

国家有关部门应制订有关的标准和规范,规定哪些工作应由主管部门下发软件,哪些只需统一数据的内容和格式就可以,同时要统一运行平台和网络的通道。

4.1.5 要考虑的是企业的应用基础

一个企业员工业务素质怎么样,经理的管理素质怎么样,变革能力好不好,整个外部应用环境又怎样,等等。另外,在考虑应用基础的同时,还要考虑未来发展。因为信息化的投入不是一次性的,需要考虑维护成本,持续投入,主流平台,这是基础性的策略。

4.2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方案

4.2.1 企业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

企业信息基础设施是指根据企业当前业务以及可预见的发展趋势,对信息采集、处理、存储和流通的要求,选购和构筑由信息设备、通信网络、数据库和支持软件等组成的环境。这就是认识上的提高,即由计算机选型、买设备,提高到建立性能价格比合算的企业信息基础设施,这是实施企业信息化的最根本条件。建设企业信息网络,企业信息网络是企业信息基础设施在原有企业局域网的基础上,用Internet技术改造成外联网(Internet)和内联网(Extranet),这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

4.2.2 建立信息资源管理标准,搞好信息组织工作

说到信息,就不能不提到数据,一个时期以来,不少人从“重硬轻软”转到了“重软件轻数据”,数据涉及到企业的内外资源以及企业进行管理监督工作的各项标准,它不仅包括了计算机必不可少的基础数据,客户、供应商、存货、库存等重要信息,还包括了进行管理监督所必须的能源、工时、材料等耗用的定额和费用开支的标准以及预算数据,企业应该对数据高度重视,实现对数据的规范化。信息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开发信息资源既是企业信息化的出发点,又是企业信息化的归宿。而建立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标准,从而保证标准化、规范化地组织好信息,就是开发信息资源的基本工作。

4.2.3 按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开发企业集成信息系统

生产型企业重点要搞好生产过程的信息化,建立从设计到制造和经营管理的集成化的信息系统,即计算机集成生产系统(CIMS)。服务型企业重点要搞好业务处理过程的信息化,既要开发企业各部门信息共享的内部集成化的信息系统,还要实现企业与业务伙伴或与客户间的信息自动交换,外部互联的有效方法就是通常讲的EDI――电子数据交换的应用。实际上,是要建立更大范围的集成化的信息系统,积极利用外部资源,进行供应链合作,最大化地提高业务效率。

4.2.4 开展企业信息化教育

开展信息化教育,提高全员信息化认识水平和开发使用集成化的信息系统的积极性、主动性。并通过对系统开发人员的培训与系统使用人员的培训,提高项目人员的义务和管理水平,并使员工增加对企业的认识程度和责任感,提高其归属意识和其对自身在工作中对自我价值的承认。

篇5

[关键词]三网合一,信息化,改造规划

中图分类号:F270.7;F4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8-0105-01

信息化对于世界经济快速发展有着举足轻重作用。推动企业的信息化可以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的水平,且有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以及市场的竞争力。目前,就中国企业的信息化的发展状况而言,发展基础普遍较弱;在中国国有的大中型的企业之中, 程控、有线电话网以及计算机网3网并存现状是普遍存在的。如今“三网合一”逐步发展,对于企业自身,怎样运用这种理念对于现有的网络实施改造和融合,并使企业的信息化的投资减小,最大程度地利用现有的网络同时在企业的网络之中实施数据和音频以及视频的传输,不断提高企业的信息化的水平,越来越成文企业的信息化的建设之中一道令人瞩目的课题。

1.基本理论

所谓的“三网合一”指的是以前为了单一的目的而独立设计和建造传统的电信网和互联网还有有线的电视网即将可以互相连通,互相渗透。若按其网络的形式来定义,它指的是将传统的3种网络完美地融合成一体,以满足社会生活需要。若按照它的内容来定义,它指的是将数据、语音和视频3种业务完全包含于一个独立网络体系之中。

2.应用案例分析

2.1 应用概况

FX矿业集团处于山西的中部,一共有二级单位30个,4.6万余从业人员,曾经获得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如“中国煤炭工业优秀企业”等。集团资产总额达到265亿,目前基本已形成以煤炭的开采和加工为主大型集团。该集团的信息化的改造的具体需求为,要满足集团的上级集团的公司的信息化的建设需求,要满足集团的煤矿在整合和兼并中带来信息化的需求,要满足集团的内部对于更广泛宽带的接入需求,要满足集团对于低成本且高质量的通信需求,要满足集团对于数字化的安全监控的系统的需求,要满足集团对于高清的视频会议需求。

2.2 FX集团“三网合一”信息化的改造规划方案

2.2.1 规划目标

规划的目标即为最大限度避免投资的重复,利用目前现有的网络,应用“三网合一”的理念,规划和改造原来企业的网络,以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同时降低企业的信息化的成本,把FX集团打造成为一流现代化的企业。

2.2.2 改造的总体构架

FX集团的信息化的改造总体的结构可以分为3部分:基础网络、应用平台、应用子系统。

其中,基础网络部分的建设是以“三网合一”为基础全覆盖式网络。而应用平台的部分,是分析企业的业务流程并应用J2EE以及SOA等建设开发开放式的应用的平台。最后,应用子系统的部分,是融合现有的安全、财务管理以及协同办公的系统等等主要的子系统,它构成了集团的统一数据的网络;它提升了现有的视频会议的功能,并改造了安全监控控制系统,规划建设完善视频传输的现代网络。规划建设VOIP系统,完善语音服务系统。完成自基础网络至应用服务的三网合一的完美转变。

2.2.3 规划改造方案

FX集团的信息化的改造将会实现对于原有的SDH核心的网络传输的平台技术的升级,令其成为FX集团的核心平台。该网络可分成核心层和骨干层以及接入层。FX集团的信息中心是核心层,所有二级单位是骨干层,剩下的节点,例如较小机构部门、学校以及居民小区等等由于其业务量比较小,是接入层。另外,IP专网通过联通等等运营商使用MPLS VPN的技术提供了一个性能较高且稳定性较强基础网络的平台。据测算,系统骨干网络的带宽的使用率要小于等于50%,故IP专网应该租用的是120 M带宽的网络。

对于系统组网拓扑,整个的网络是由一条10G的光纤环网以及3条622M的支链和辅助的IP专网所组成的。

3.FX集团的信息化的改造风险的控制

在FX集团的信息化的改造过程之中,从最开始项目的规划,到后来改造项目的启动、支持资金的预算、控制改造的进度以及项目的组织管理,直到系统的运行都会有风险的产生。FX集团的改造的风险控制是从以下的几个方面来实施的:加强对于信息化的培训,不断提高全员的专业认识;建立完善管理机构;制定详细信息化的规划;加强标准化的管理,不断降低技术实施风险。

4.结论

FX集团把三网合一作为理念进行信息化的改造,为对于煤炭企业的信息化的建设一次全新的探索,它必然将推动整个的煤炭行业的三网合一的信息化的建设水平。经过对于三网合一的理念灵活的运用,FX集团信息化的改造必会减少大量网络的基础设施的建设项目从而降低了企业的信息化的改造成本费用,节约了大量的社会有效资源。经过实现对数据和语音以及视频的三网合一,将会加快企业的信息传递的速度,降低信息传递的费用,削减集团的管理成本费用。经过对集团的信息化的系统整合将会明显改善地集团内部的管理不善的现状,从而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生产的成本。

参考文献

[1] 陈剑,梅妹娥,陈伟达.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

[2] 夏玲玲.论。三网合一。对未来计算机互联网发展的影响[J].硅谷,2010,16.

[3] 姜永春.三网合一技术分析与展望[J].硅谷,2010,2.

篇6

关键词:烟草;商业企业;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是人类社会继工业化之后的又一次产业革命。当前,国际国内正处在信息化的新之中。信息资源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生存、改革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加强信息化建设,积极、合理开发和科学、有效利用信息资源,对于烟草商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今,信息化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空前增长,信息技术运用已经成为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平台。加强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已经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途径。近几年,烟草行业在内外环境的影响下,其管理模式、业务模式始终在不断的探索、调整,可以说,烟草行业正处在变革时期,而管理模式和运作方式的提升要靠信息化的手段来实现。

烟草商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在国家烟草局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笔者认为烟草商业企业,特别是基层烟草企业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一、转变观念,提高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

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烟草商业企业中许多单位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干部职工不重视对信息资源的利用,致使已经建成的信息化项目利用率不高,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对此,一是建议烟草商业企业信息化管理部门进一步搞好计算机应用知识的培训与普及工作,不断完善和提高技术平台,推动全系统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二是要切实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明确管理部门和人员,并使之相对稳定,以利企业信息化工作的开展;三是各级领导要带头摒弃传统的信息资源使用观念,注重使用先进的信息化网络技术,号召和要求本单位干部职工充分利用好现有的信息化资源,并强化管理,迅速推进。

二、进一步完善信息管理组织机构建设,提高信息化管理人员的素质

健全的信息化管理组织机构和高素质的信息化管理人员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有力保证。目前,国家烟草局及烟草省级单位信息化管理的组织机构与人员,是相对健全和充足的,但对于地市级烟草单位,特别是作为基层的区县级单位来说还不够健全、不够充足,远远落后于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基层专职的信息化管理、维护人员相当少,技术素质不高,还兼任着其他繁重工作,极少有时间来考虑信息化工作,且没有统一的归属部门(有的在办公室、有的在销售科等),很难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此,烟草商业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一是统一信息化管理部门,尽快完善信息化管理组织机构;二是合理配置兼、专职信息化管理人员,加强信息化管理、维护人员的培训、引进工作,全面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人员的素质;三是基层信息化管理部门和人员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在行业的统一部署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强化信息管理,不断提升信息化水平。

三、进一步加强信息化标准与规范建设

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必须要和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处理好管理模式的变化和信息化标准的关系,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这是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要遵循的原则。由于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延续性的影响,许多烟草商业企业的信息系统虽然实现了数据共享,但是各应用系统间相对独立(指卷烟销售系统、烟叶系统、专卖管理系统、财务系统、人事劳资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集成性不强,存在“信息孤岛”现象,不利于信息资源的充分挖掘利用。对此,一要按照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烟草行业信息化建设统一技术平台的要求和省局(公司)关于信息化管理规定的要求整体部署,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组织信息化建设,避免各自为政,自成一体,重复投资;二要加强与省局(公司)信息部门的沟通与联系,一方面积极建议逐步统一销售、烟叶、财务、人劳等信息平台,另一方面及时把企业持续发展过程中对信息化的新需求呈报上去,争取统一解决;三要严格执行报批程序,使地市先于全省搞的信息化项目能够得到省局(公司)的认可和推广;四要根据当前企业的发展状况来制定切合实际的信息化建设规划,促进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四、不断提升信息化平台的先进性,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

企业在发展,生产、管理在提高,这就要求企业必须不断提升信息化平台的先进性,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对此,一定要按照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烟草行业信息化建设统一技术平台的要求,和省局(公司)信息化项目建设保持高度一致,提高企业信息化平台的先进性,把企业的信息化技术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二要在今后的信息化工作中充分了解各方面的需求,结合实际,提高相关业务软件适用性、易用性和技术水平;三要抓好现有信息化项目的运行工作,确保发挥应有的作用;四要及时掌握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动态,充分利用成熟的技术来加快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步伐,根据企业发展的状况适时付诸实施。

总之,企业经营管理的现代化离不开信息化,信息化要服务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的规范化、现代化,促进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及管理模式的创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来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手段,分析和拓展发展思路,完善管理流程,消除管理盲区,提高工作效率,为烟草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丹;国内外企业信息管理发展述评;图书馆学刊;2006年05期

[2] 黄亚桥;关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杂志;1996年Z1期

[3] 王仕斌;《企业信息化建设》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J];企业管理;1997年08期

篇7

关键词:信息化;民营企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5-0265-02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逐渐发展,很多的民营企业已经认识到了信息化建设对企业的发展很重要,因此都积极地进行信息化建设,但是我国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比较缓慢,而且民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还处于转型的时期,因此很多的地方还不是很成熟,因此,很多的民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总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在2015年,我国的民营企业数量占到了全国所有企业总数的86%,而三分之二的民营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极大的困境,民营企业转型难的问题已经凸显,因此很多的民营企业为了能够提升自身的竞争力,都在努力加强信息化建设,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提升企业的运转效率以及信息沟通机制,在我国对于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研究也很多的,但是较国外相比还是比较落后,因此本文的基于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ξ夜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进行研究,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1 民营企业信息化现状

现阶段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我国90%以上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95%以上都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数量很多,但是规模不大,在2013年-2015年,我国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比例分别为83.57%、89.68%、93.63%,而未能实施信息化建设的民营企业占民营企业数量的16.43%、10.33%、6.37%,可以看出我国民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普及还是很广泛的,但是在应用方面还不是很好,现在已经实施信息化建设的民营企业有一半的信息化建设仍然处于初级基础应用的阶段,大约有五分之一的民营企业属于单机应用,还不能实现“无纸办公化”和“电子办公化”,其中在所有进行信息化建设民营企业中,搭建了基础网络的民营企业占到了47.73%,主要是邮件的收发和信息的查询以及OA等,同时,进行系统建设的民营企业占比达到了31.74%,系统使用主要是财务系统、企业的官网、邮箱以及办公自动化,能够将信息系统和业务系统整合到一起的民营企业仅仅占比为15.63%,因此可以看出,高级信息化建设的民营企业数量还是不多,基金有2.83%的民营企业能够实现全面、成熟的信息化建设。

现在民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问题不是“有”和“没有”的问题,而是信息化建设水准高低的问题,随着民营企业上市的冕宁县加强,而且融资渠道的逐渐宽泛,民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质量有了显著的提升,但是能够达到高级信息化建设水准的民营企业还是寥寥无几。因此可以看出,我国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状况还是比较落后的,所以加强对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研究很有必要,找出制约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是当下的研究工作的重中之重。

2 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民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观念落后

很多的民营企业管理者知识文化水准并不是很高,因此除了企业的一般业务之外,很难去针对民营企业自身的信息化建设给予一定的关注,如果领导者没有信息化建设的意识,安么企业的中下层领导以及员工更是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很多的民营企业只有在业务发展的一定的程度或者成本实在太高的时候方可去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放能够对信息化建设有所考虑,或者看到其他的民营企业进行了信息化方面的建设,自身的也进行效仿,很少有管理者能够自主的对本企业的经营进行信息化建设,而且由于重视不够,在政策、制、资金方面的投入也不够,因此这是导致了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迟迟得不到发展的主要原因。

2.2 民营企业信息化存在资金短缺问题

民隐企业本身的运营资金就不是很足,再加上融资渠道不是很广泛,企业融不到相应的资金,同时,企业的盈利能力不是很强,利润空间很小,特别是近几年互联网的发展,很多的传统企业经营出境更加的困难,行业之间的竞争力不断的激烈,使得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极大的考验,这使得民营企业的发展步履维艰,因此,很多的民营企业有心进行信息化的建设,但是苦于没有足够的资金,因此导致了民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缺乏资金保障,最后导致了信息化建设迟迟比佳落后。

2.3 民营企业信息化人才缺乏

民营企业的在信息化建设专业人员方面做得还不是很到位,很多的民营切规模小,组织架构比较加单,因此为了提高自身的管理效率,没有那么多的职能部门,更不可能将企业的信息化方面的管理工作单独的设立成一个部门,大多数的民营企业信息化方面的管理都是内部人员兼职进行,所以,专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人员根本不足,比如很多的民营企业网站管理和维护一般都是市场部人员兼职管理,财务信息系统都是财会人员兼职管理,对于信息系统出现的问题,也只是找维修公司进行维修,根本没有企业自己的专业管理人员,因此在组织、人员等方面民营企业做得还不够。

2.4 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方面存在问题

很多的民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都是找当地的科技公司进行制作,比如在网站的制作之前,都是寻找当地比较知名的网站设计公司,但是一个地区的网站设计公司比较出名的不多,因此导致了一个地区的民营企业网站都出自一个网站设计公司,所以很多的民营企业的网站都出现了类似现象,网站的雷同使得民营企业缺乏差异化的企业形象,没有针对民营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所以很多的IT供应商为了利润,只是简简单单的设计,根本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不能帮助民营企业提高运营的效率。

2.5 民营企业信息化面临的外部环境不完善

现在我国政府尽管在民营企业信息化提出了加快的建设的意见,但是相关的支持政策做得还不够,比如与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使得很多的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病毒攻击、非法入侵等问题的时候没有法律保障。同时我国也没有针对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在税收、财政和金融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最缺少的就是资金,资金的不充实导致了民营企业靠自己根本无力完善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因此导致了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比较缓慢,同时,我国针对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社会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比如支付手段、配送体系等等都很落后,很的中介结构以及高质量的咨询结构还没有形成,因此这些外部环境都是制约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缓慢的主要因素。

3 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问题的相关对策

3.1 提高民营企业管理者的信息化意识

民营企业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审时度势,更多的了解当下市场的行情以及企业管理的相关信息,加强对民营企业自身的信息化建设,通过制定科学的信息化建设方案,按步骤进行改善,加强企业自身的信息化水准,同时地区的行业协会也要加强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宣传,鼓励民营企业不断得完善信息化建设,同时,民营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定期对企业自身的中低层管理人员进行开会,说明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鼓励企业的员工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出改进的意见,培养企业全员的信息化建设的意识。

3.2 扩展融资渠道,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民营企业在每年的营业收入中应该留出一部分用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属于一个长久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民营企业应该根据现阶段自身的发展需要进行信息化建设,因此对于当前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资金要做好准备,不断的扩展企业自身的融资渠道,解决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的困难,通过科学的调研和分析,引进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和信息技术,促进企业自身的快速发展。

3.3 引进专业的信息化管理人员

民营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信息化建设情况,重新的构建企业的组织结构,使得切的组织架构与信息化建设相符合,同时设立专业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团队,对信息化建设的整个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同时,设立信息化管理部门,主要负责民营企业的信息化相关的管理工作、监督、以及制度的制定、人员的管理等等,与此同时,民营企业应该招聘专业的信息技术相对精湛的员工,对企业自身的信息化问题给予指导和解决,同时也要定期对内部人员进行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其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信息化建设

民营企业影噶根据自身所属的行业、经营的产品以及目前经营的处境进行信息化建设,不萌满目的随从或者任意而为,针对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信息化的管理和建设,不能人云亦云,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只有符合了自身的经营实际情况,方可真正的起到促进民营企业自身的发展,基恩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在网站的建设、OA的设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以及财务系统的设计等方面都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只有这样,方可使得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真正为企业带来效益。

3.5 完善民营企业信息化的良好外部环境

国家应该不断地完善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相关法律法规,为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为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和使用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给予一定的引导,同时,民营企业应该加强在金融、财政、税收等方面对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给予的一定的支持,解决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鼓励民营企业与金融机构等合作,扩展融资渠道,为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同时,政府应该增加资金的投入,进入竞争机制,消除垄断,营造合理的竞争环境,为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4 结论

民营企业走信息化的道路是经济发展形势所趋,也是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但是为了能够促进我国民营企业快速的信息化转型,提高民营企业对信息化的使用,因此有必要加强我国民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研究,通过文本的研究可以发现,现在我国的民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民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观念落后、民营企业信息化存在资金短缺问题、民营企业信息化人才缺乏、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方面存在问题、民营企业信息化面临的外部环境不完善,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民营企业信息化的步伐,为了能够有效的促进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本文针对问题提出了几点具体的解决对策,主要包括了做好企业信息化系统的整体规划、按照信息化的要求对企业流程进行调整与重组、民营企业信息化要量力而行,分阶段实施、加强民营企业信息化队伍建设、完善民营企业信息化的良好外部环境,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结果能够为我国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给予的一定借鉴,由于本文的知识和经验有限,因此在研究的过程中还存

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希望在未来的学习中能够不断的加强和改善。

参考文献:

[1] 素. 民营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之我见[J]. 福建质量管理, 2016(1).

[2] 姜毅. 我国民营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6(23).

篇8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息技术;信息化;网络;对策

所谓企业信息化,就是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知识资源,对企业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方位改造,充分开发、利用企业的人、财、物等资源及企业内外信息资源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以达到降低生产和管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实现企业的生产、设计、经营、管理、采购、仓储等全面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过程,它包括生产过程信息化、企业管理信息化、企业商务活动电子化。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与全球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使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竞争层次越来越高,企业之间的竞争焦点已经从单纯的产品和价格的竞争,逐步转向信息应用的竞争。企业信息化实质就是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信息化,包括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化和企业外部沟通信息化,其目的就是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辽宁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据对企业调查分析,我们发现辽宁省部分大企业对企业信息化认识较高,很好地实施了企业信息化管理,如2005年1月,朝柴ERP系统成功上线运行,5月CRM系统在朝柴销售公司、全国27个驻外办事处和600多家服务站正式运行。系统上线运行虽然才几个月,但其在企业的规范化和流程化管理、生产计划的科学制定、准时化生产组织、库存管理、财务和成本数据的动态反应、服务效率和质量的提高等企业经营各环节都得到了较好的体现。2005年9月该项目通过省级验收,验收专家组对朝柴ERP/CRM项目的技术先进性、整体集成性和应用效果等方面给予充分肯定。朝柴ERP系统与CRM系统、条码系统、质量系统和供应商的MRPⅡ系统充分集成,实现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统一以及与客户、供应商在因特网上的信息交互,全面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为企业今后发展提供了先进的、整体的信息平台。

辽宁作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又处于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前沿,其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令人堪忧。在对辽宁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调查中发现,辽宁省的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信息化程度低、认识停留在表面应用层次上的现象,在被调查的123家中小企业中,处于企业信息化中级阶段占30%,初级阶段占56%,还有14%的中小企业根本没有进行任何信息化工作,部分企业没有自己的网站,大部分中小企业核心流程信息化只占到5%,更多地停留在办公自动化阶段。由于辽宁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意识薄弱、结构不健全、投资不足和缺乏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信息化管理尚未深入到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使经营管理中各环节出现不协调,从而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加快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企业信息化建设涉及因素较多、时间长、风险系数又大,在实施中必须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强化企业信息化意识,加强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宏观指导、组织保证和政策支持,加大实施企业信息化工程的制定规划、研究政策和宣传力度。充足的资金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先进的管理水平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前提,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先进的设施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条件。企业必须从各个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网络设施建设,借助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完备的企业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制定有效措施吸引高级人才,改革管理模式进行更高层次的管理重组,切实提高企业竞争力。

(一)更新观念,提高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

现代社会企业面对着极为严峻的国际竞争环境,中小企业要面对全球一体化的新市场,自觉走上信息化道路,尽快缩小与国外先进企业和大企业在管理上的差距,实施企业管理现代化。作为中小企业的管理者,不仅要在制度、技术、管理上进行创新,更应当认识到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方面。把握时代变化的趋势,研究制定科学的战略,下定决心,加大力度投入必要的人力、财力、物力,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要认识到企业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投资上要克服“重建设轻维护”、“重技术轻管理”、“重硬件轻软件”、“重网络轻资源”等结构的误区。

(二)结合企业实际,注重实效性

在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既要有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感,也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企业实际,避免盲目性,尽量少走弯路,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可分阶段、分目标、有层次地推进,在循序渐进中实现信息化。信息化一定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所以,要使企业信息系统服务于业务系统,使信息化与企业实际有机结合,循序渐进,从企业内部出发,实现集成化、价值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管理,用信息技术实现企业管理的集成,这样才能走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之路。

(三)营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良好环境

资金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据资料统计,80%的企业认为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首要因素。因此,中小企业在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时,必须对其进行包括技术、经济及财务等诸多方面的可行性研究,做出详细的投资计划,设立企业信息化建设专项基金,实施多渠道、全方位的融资,使资金落实到实处真正到位,从根本上保证企业信息化的顺利实施。同时,政府的支持、鼓励和引导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至关重要,政府要大力建设和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配套体系的建立,网络安全以及法律法规的健全等,全方位为企业信息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并提供长期的优质服务。

(四)选择经济实惠的信息化建设方式

中小企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始企业信息化的建设:

1、充分利用资源,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也将不可避免的进入网络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是加速信息化建设的前提条件,企业必须建设充分体现本企业特色的、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管理现代化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设高速、大容量、高水平的信息网络,实现资源共同享用。伴随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信息技术在企业经营中的地位将逐渐从辅助管理过渡到主要管理,从而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创造良好条件。

2、分步实施。这种实施也被称为渐进式实施,主要是指企业为了避免项目实施风险,使信息化能够在平稳状态下顺利执行,在具体实施步骤上遵循“分步实施”的基本原则,采用从最需要的部分开始的层层开展原则,这是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的最佳途径。从辽宁省的实际情况看,大部分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基础薄弱,管理水平低下,企业生产、销售、财务等多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想一次解决所有问题存在很多困难。中小企业信息化切忌盲目追求大而全,而应从最基本的做起。首先,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基本目的在于增进信息交流,包括公司内的信息交流,这是通过内部网络连通实现的。中小企业可利用企业局域网首先实现办公自动化,达到信息的快捷传递和共享的目的。其次,从最基本的管理系统开始,各种管理软件在我国企业的应用比较早,大多比较成型,因此选用成型的管理软件对于中小企业实施企业信息化没有任何风险。再次,建立企业网站,逐步探索电子商务,企业上网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企业网站在现代及未来的资讯社会将成为不可缺少的企业识别标志之一。由于因特网在全球迅速普及,建立企业门户网站,这样不仅可以展示企业形象,提高知名度,而且更有助于加强企业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沟通及信息互动交流。最后,在企业管理等诸多方面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建立完善的企业信息化系统,包括生产过程控制的自动化,管理决策的信息化等等。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从“分步实施”具体过程来说,每一步的目标应该是“一步到位”的,而对于建设的长远目标,应该是“循序渐进”的。

3、制定有效措施,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信息技术队伍。人才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也是制约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的瓶颈,它要求管理人员精通信息技术,技术人员掌握经济管理,因此,企业要加速信息化建设进程,必须制定有效措施加强综合人才的培训,通过各种方式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进行融合,发挥信息技术与经济管理工作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多种渠道造就大批既精通企业管理又掌握过硬专业知识的综合型高层管理专门技术人才,有效推动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五)中小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模式选择

企业规模不同,信息化建设模式不同,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信息化建设模式也可能不同,常见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自主开发模式。这种模式主要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从事企业信息化建设,系统能够充分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实际业务要求,系统实施比较容易,风险较小。但对于企业自身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对于中小企业很难使用这种建设模式。

2、合作开发模式。这种模式是企业与系统集成商、软件公司合作联合进行信息化建设,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回避企业自主开发模式中开发经验少、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企业人员参与开发与建设全过程,使得系统实用性得到保证,且系统的使用与维护也比较方便,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中小企业。

3、整体引进模式。该模式实际上是通过购置商品化软件来实现企业信息化,一般商品化软件功能完善、使用方便、价格昂贵,对于中小企业来讲成本较高,可能造成软件包中的很多功能模块根本无法使用,据统计,购置成套商品化管理软件的用户模块使用率不足40%,浪费严重。由于商品化软件不是根据中小企业的实际需要量身定制的,容易脱离企业实际,适用性较差,项目实施风险较大,这种方法一般不太适合于中小企业。

4、系统托管模式。这是一种适合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都比较差的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的最佳模式。该模式是指中小企业租用专业的软件托管服务商的融合商务平台提供的企业信息化系统,在该平台上实施企业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与维护及升级工作有托管商完成。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企业信息化价格昂贵是最主要的问题,在线托管企业信息化系统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大问题,从一次性大的建设投入到租用企业信息化系统的模式减少了企业的费用支出,这种模式适合所有企业的信息化实施工作,尤其适合于中小企业的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企业如果不重视信息化建设,必将在日益激烈竞争中逐渐被淘汰。对于大型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而实现信息化是企业发展必然的需求,而对于多数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与实施至关重要,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中小企业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全面、系统地进行信息化建设。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信息化建设必将日趋完善,同时也使企业的生产高效率及管理科学化,从而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林豪锵.电子商务实务[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2、管会生.大学信息技术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游文丽.对我国企业信息化管理现状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3(3).

篇9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1-0000-01

SMEs Informatiz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Platform Research

Xu Chang,Yao Zhuojun

(Zhejiang Business Technology Institute,Ningbo 3150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provides an Internet-based enterpri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platform for SMEs i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solve the many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process,to enable SME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benefits,provid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s and information,so that the SMEs throug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achieve better development.

Keywords:SME;Informatization;Service platform

一、引言

目前国内中小企业信息化率明显低于国外,信息化建设以及信息化程度相对落后。同时,缺少人才,缺乏意识,相关知识贫乏是阻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原因。一方面,平台可以帮助、支持中小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所需服务,从而壮大自己的实力。另一方面,本平台也可以鼓励未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对需要建设信息化建设的中小企业提供更多资讯,提供信息化建设的平台从而进行更安全有效的信息化建设;对已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资讯和注意点,使其更好的继续信息化建设。

二、平台概述

(一)研究背景。随着中小企业数量的逐年攀升,中小企业已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中扮演者不可获取的角色。在占市场份额如此之大的中小型企业中,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企业不足10%,而信息化建设必是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趋势。然而,很多中小企业并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建设对企业带来的优势,信息化建设的知识也并未在中小企业中普及。同时,目前来说,对于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着相应知识贫乏,缺乏信息化建设意识,缺少建设人才等缺点。因此,针对上述的一些列问题,本文阐述了一个面向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服务平台的研究与实现,希望以此使信息化建设更好的融入到中小企业之中,为广大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需求提供一个全面的服务。

(二)平台设计。平台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建设的资讯,业界新闻,有关方面知识与政策,成功案例展示,为有实力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技术公司提供宣传平台,同时也是为需要进行信息化建设但没有技术支持的企业提供需求的平台。平台的主要功能模块包括有:新闻动态(包括业界新闻、专家论坛、电子生活)、电子商务、成功案例、产品宣传、政策法规、建设知识、技术支持、企业需求等,结构如图1所示。

根据上述要求,平台主要需要实现如下几个功能:

1.为中小企业提供一些最新的信息化建设的动态,专家对信息化建设的建议,掌握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化建设内容。让企业能够对信息化建设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对他们进行企业信息化相关引导。

2.向中小企业展示实行信息化建设的成功案例。例子是最有说服力的,通过成功案例,一方面,让企业的管理者们能够实实在在的看到潜藏在信息化背后的巨大效益。另一方面也为他们提供一个可以参考借鉴的样本,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自己可以怎么做。

3.为中小企业提供一个了解政府政策法规,具备一些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相关知识。各地的地方政府对于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持积极态度的,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和补贴政策来鼓励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通过这个功能模块,企业可以及时的了解政府对于信息化的工作和投入计划,为企业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做建设方向和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参考。

4.为需要进行信息化建设而自身没有进行信息化建设技术的企业提供一个寻求信息化建设服务、技术支持的平台。企业可以使用该平台获取信息化建设相关的咨询、开发等服务,当然也可以直接在平台上进行信息化项目外包。

5.为有能力提供信息化建设技术的技术公司提供一个宣传的平台,寻求项目开发的信息。平台除了为企业提供信息化的相关服务,也为技术开发的公司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项目渠道,他们可以通过该平台发掘他们的客户,并为客户提供信息化的相关服务或承接项目开发。

三、结束语

中小企业要想在国内乃至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企业的信息化势在必行,它将成为一个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企业在做足本地市场的前提下,应大力实施跨省乃至国际化经营战略。要实施跨省乃至国际化战略,离开信息化将寸步难行!如果企业还停留在原来的认识水平上,则会丧失许多发展的机会。针对这些实际情况,本平台提供了一个将信息化建设的参与多方融合在一起,一方面让企业能了解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内容、了解政府层面的相关政策、寻找信息建设的服务机构;另一反面,也为提供信息化服务的机构搭建了一个发掘客户,寻求项目合作的渠道。相信通过该平台的运作,能有效的促进地区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在生产力、管理水平提高的同时也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赵慧娟,王淑营,孙林夫.面向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ASP服务平台[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4,11

[2]朱周华,.一种基于SaaS模式的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架构[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0,6

[3]杨宏,李春炳.助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ICT服务平台[J].中兴通讯技术经营管理,2007,1

[4]游文丽,王彤.对我国企业信息化管理现状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3,2

[5]马立林,李红.基于SaaS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模式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2

篇10

关键词:信息化;综合竞争力;高效发展

一、中小企业全面信息化实施的困难和失败原因

(一)企业信息化认知程度

企业信息化认知水平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企业的决策管理层,中小企业管理者的能力往往决定企业未来的发展。管理者对信息化的认识不充分、不重视成为企业信息化展开的障碍。作为软件产品服务的提供商就应该与企业管理者多进行沟通,详解企业信息化的优势。

(二)软件公司的行业竞争

据调查显示,在已实施信息化的企业中有70%认为,信息化结果不明显,花费的人力、财力、物力,得到非显著的效果。自20世纪90年代初,在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软件行业发展迅猛,并一度成为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到目前为止有10多万的软件公司。如此众多的软件公司要生存发展,竞争可想而知。虽然软件行业龙头客源旺盛,但其昂贵的价格也另众多中小企业望而却步。这就给了软件公司竞争的机会,再加之企业的信息化认知程度低、承受力有限,选择盲目,就会造成不良的结果:一是有一定实力的公司迫于竞争低价承接了项目,成本和人力上却不切实际,同时客户成熟度不够,需求复杂,软件公司不愿合作,最终不欢而散;二是毫无技术实力的小公司承接项目,结果很可能无疾而终,即便勉强完成,也是漏洞百出,无从谈信息化建设了。

(三)企业的经济实力

中小企业的性质决定了其资金实力,因此在投入上尤为谨慎,加之企业缺乏相关技术人才、对信息化认知程度较低及软件行业鱼龙混杂,使之更加难以选择。传统软件购买模式需要花费大量的一次性投入,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用于对信息化人员组建、培养,后期的系统维护,系统数据的安全、维护等问题都需要企业投入较多时间和金钱,项目实施成功尚好,倘若项目失败,企业就势必要伤及元气。

(四)企业的管理特点

中小企业的自身性质――客户不稳定、业务不健全、管理不完善铸就了企业多变的业务流程。所以实施信息化,可能是企业运用软件刚趋于稳定,业务就发生了变化,各种耗费企业和软件供应商都无法接受。不做调整企业又不买账,软件供应商只能在原有基础上稍作调整。随着企业业务不断的变化,软件已经是纵横交错了,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系统,危如累卵。这种情况企业就只能精心维持现状,到不得不变的时候,企业只能痛下决心――换!至此,企业开始再次投资,进行再次的信息化建设。

(五)企业信息化总体应用水平低

当前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还较低,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模糊,企业信息化建设和企业发展战略缺乏协调性。从企业信息化进程来看,信息系统建设水平目前尚处于一般事务处理和简单信息管理阶段,资源不能共享、信息化建设综合优势发挥不出来。

(六)企业主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高

由于中小企业主文化素质不高(大约只有12%的企业主具有大学学历),对信息化在企业发展中的战略位置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理念陈旧。条件好的企业又满足现况,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有些企业的高层领导在企业信息化初期,对信息技术抱较高期望,一旦看到投资费用增多,而效益又未见明显提高便丧失信心。高层领导不用长远眼光来看待问题,急功近利,不利于信息化建设的继续发展。

(七)企业信息化人才特别是复合型人才缺乏

企业信息化建设固然要有领导层来推动,但没有系统理解与把握信息化知识、技能的管理层、技术层、执行层人才队伍的密切配合,信息化仍然难以成功。从调查情况看,中小企业普遍缺乏信息化人才特别是既懂业务、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人才激励政策不到位,企业信息化骨干人才特别是复合型人才流失严重,这种状况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

(八)信息技术的低层次应用和不饱和应用

企业因为某一方面的应用需要而购买一套功能较全面的信息系统,但由于自身使用水平跟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系统的功能未得到充分有效利用。这种情况有时并不是因为企业的盲目购买,而可能是因为供企业挑选的余地不大,或是企业出于前瞻性考虑。问题则在于任何那些未被使用的功能都处于快速贬值状态。信息化建设的实质是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而进行的更高层次管理重组,一些中小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更多是注重设备上投资和技术更新,而忽视了管理模式方式上的转变,因而,并未取得投资回报,甚至出现负效益。

二、徐州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对策分析

(一)积极营造企业信息化建设良好外部环境

政府对信息化建设环境的改进和完善包括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配套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网络安全以及制定法律法规等,从而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并提供长期的优质服务。加强、制定和完善安全认证体系,以确保网上交易合同的有效性,防止系统故障、计算机病毒和“黑客”攻击,确保交易内容、交易双方账号及密码的安全。

(二)加大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是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建设一个宽带、高速、大容量、高水平的网络基础设施,逐步消除部门间的网络分割壁垒、资源垄断和体制。

(三)建设中小企业内部良好的信息化运作机制

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中小企业应当花大力气,针对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措施来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管理者认识,企业领导者应先充分明白: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对管理模式、组织结构、思维方式进行的“自上而下”的创新和变革,他们应该要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支持。

(四)积极培养高素质的信息技术队伍

人才是关键,中小企业信息化需要一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知识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的“复合型”信息技术人才队伍,这就要求企业通过加强人才培训,技术交流与合作等方式来造就一大批精通专业知识,具有强烈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专门人才来推动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

(五)加快建立健全企业信息化支撑配套环境

企业信息化的公共支撑配套环境都存在问题或差距,制约着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扎实认真做好信息资源的基础管理工作。企业信息化的实施需要足够的基础支持,企业就必须强化基础管理工作,做到数据准确、完备、客观、及时。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联合各方面力量,加快研究,统筹规划,分步解决,尽快建立健全企业信息化配套支持体系,以便更好、更快地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

(六)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

资金是制约企业实行大规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但实行全面的信息化战略,不仅对国民经济有重要贡献,更是对于企业自身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企业不要只寄希望于国家扶持,还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实施与高效信息化的完美衔接。这样就需要企业改变自身结构,定格密集型、节约型的产业结构。通过对企业内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资源以及其他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和宏观调控,实现资源充分有效的配置,节约成本和可利用资源,最终获得企业在有限资源使用下的高效创造,实现企业发展的价值。

(七)加强中小制造企业与软件供应商的合作

要完成这个区域整个国民经济的完美融合,就要将这两个不同的利益驱动体紧密的连接在一起。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离不开软件供应商研发的高效的应用软件和合理的实施方案,而软件行业要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得到企业的垂青。所以这两个集团既有成本、利润的矛盾,又有交融,开展有效合作,达到双赢的境界,必将实现整个经济体的健康快速的前进和企业全面信息化的推广。

(八)实施ERP系统应用软件

首先要聘请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对企业进行合理的工作分析,确定企业需要进行信息化的工作环节。明确信息化实施主要面向能够给企业带来丰厚利润且可以是信息化的项目,如传统的财务核算,进销存管理以及生产管理。但是企业也应该在一定的限度内,尝试对于较为新型的项目实行信息化管理,如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等。

(九)企业未成功实施ERP具体原因分析

企业自身在实施系统软件项目上选型不当,而这需要企业自身认识不断提升,以找到与其文化及能力相适的变革工具,只有做到细致周到的工作分析和工作流程再造,才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和提升的空间,找到成长的可能;软件公司:实施人员的知识、技能未达标准,不具有专业精神,频繁更换对实施进度不利,所以他们要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操守和服务质量;软件服务方面:软件本身不能更新升级,存在设计问题,出现版本故障,且不能提供相应较全面的功能,ERP运行的性能指标不能满足企业要求,这些需求刺激他们不断地提升自己产品的多元化、高性能发展模式,以满足企业不同形式苛刻的要求,并且要注重企业的售后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做到顾客满意为上。

(十)企业选择ERP主要愿意通过的途径分析

由数据分析:网络查询(28.6%),兄弟企业推荐(28.6%),中介机构(0%),软件供应商咨询(39.3%),广告(3.6%)。综上可知,兄弟行业推荐至关重要,所以坚持原则,坚持产品质量及服务满意度建设,会给企业后续发展到来很好的促进。对中介机构的建议:不要追求一时利益,诚信永远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其设立咨询机构对于营销战略也有很大益处,但主要还是由软件商慎重实施。

(十一)企业对软件供应商建议的分析

简化复杂功能,便于操作;供应商对软件实施全程控制,适当时机及时更正错误,避免不良后果;软件供应商要有职业道德,不泄露企业重要机密;加大软件研发力度,与高端信息化水平保持一致,也与企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精简系统容量,功能更人性化;能够使软件升级,并对其有试用期,以增强购买吸引力;帮助建立适合企业的产品,但注意软件要与企业原有软件的相容性和可操作性,有详尽定期的指导,降低成本;提高员工认识,更好地服务顾客;关注企业经济效益,能够及时有效地提出改进意见。

参考文献:

1、中小型矿业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J].中国矿业,2008(1).

2、简论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J].中国科技教育,2007(8).

3、中小型企业人员如何在信息化建设中转换观念[J].机械工业信息与网络,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