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现状范文

时间:2023-08-17 18:13: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信息化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信息化现状

篇1

本次调研对象的选择,我们注重被调查企业代表性与标杆性,但总体来讲偏重于中大型企业。从业领域包括丝绸、鞋品、男装、女装、羊绒、童装以及面料等企业;从企业发展阶段来说,既包括**等行业领头羊,也包括品缘、小玩皮等行业新秀;从企业性质来讲,69.23%的被调查企业属于民营企业,30.77%的被调查企业属于外资或三资企业;从企业规模来讲,45.45%的被调查企业门店数量超过300个,53.85%的被调查企业员工人数为1000人以上,58.33%的被调查企业销售额超过10亿人民币。

中国服装企业----**信息化现状深度调查报告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服装企业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无论是几十个亿销售额的行业巨头,还是只有几千万的行业新秀,都在全力打造适合自已的信息化平台,试图依靠优势信息平台来降低生产成本、缩短反应周期或者加强终端控制能力。

在信息平台成为核心资源的行业趋势下,做为个体的服装企业该如何开展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呢?基于此,《中国服饰》杂志社与**正略钧策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对国内服装行业**年底的信息化现状与管理策略进行了深度调研,调研的内容主要分为信息化投入与制约因素、IT组织现状、IT应用现状及未来考虑、IT策略及管理等4个方面。

一、信息化投入水平与建设制约因素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投资,需要的不仅仅是口头的重视与关注,而是需要企业实实在在的投入,才能保证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国外企业的信息化投入一般至少要达销售额的2%以上,领先企业甚至达到5%~10%。国内服装企业信息化投入水平如何?一个企业信息化建设要面临诸多资源瓶颈,如技术方案、人力资源、企业信心以及资金,我们应该首先关注那个因素呢?

1.信息化建设投入水平

被调查企业**年信息化投入与销售收入的百分比有所上升,55.56%的被调查企业的信息化投入在0-1%之间,11.11%的被调查企业投入达到了1%-2%,3.33%的被调查企业信息化投入水平达到2%-3%。这种信息化投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目前的服装企业信息化处境。

IT组织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第一资产,是企业信息规划、信息化建设以及信息化项目落地的有力保障。一支精干、敬业、技能综合的IT队伍不仅可以解决企业运营的诸多难题,提高服装企业的运作效率;还可以成为高层决策的信息使者,通过数据挖掘、电脑看板等工具的应用,为高层提供数据依据。

基于IT组织的重要性,服装企业的组织架构应该怎样设置,信息组织领导权该由谁掌控?服装企业IT部门应该有多大?信息化部门的人员流动性如何呢?

1.信息化建设投入水平

被调查企业**年信息化投入与销售收入的百分比有所上升,55.56%的被调查企业的信息化投入在0-1%之间,11.11%的被调查企业投入达到了1%-2%,3.33%的被调查企业信息化投入水平达到2%-3%。这种信息化投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目前的服装企业信息化处境。

图表1信息化投入占销售额比率

2.企业信息化的制约因素

企业信息化的制约因素方面,58%的企业认为“缺乏技术积累,技术风险大,技术创新成本高”,50%的企业认为是“缺乏高素质人才”,42%的企业认为是“缺乏资金”,调研结果说胆,服装企业的信息化任重而道远,技术积累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讲都将是长期又艰巨的任务。

图表2信息化的制约因素

从本次调研的结果来看,国内服装企业的投入水平普遍偏低,较低的投入水平决定了信息化建设的不如意。服装企业要改变信息化现状,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只有在适当的资金投入下,才有可能组建高素质人才队伍,也才有可能进行技术创新,打造出以高效信息化平台为核心的竞争力。

1.IT组织层级分布

对IT组织层次的调研表明,大部分服装企业充分意识到信息化组织因素对信息化工作影响,55%的被调查企业设置了信息化总监岗位,并直接对总经理或董事长负责,从组织层面上为企业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27%对“副总经理”负责,18%对“其他职能老总”负责。其中对副总经理负责与对其他职能老总负责的区别在于:对副总经理负责指信息化工作是副总多个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对其他职能老总负责,则是指主要职能是财务或行政,而兼顾信息化工作。

图表3IT组织在企业组织中的层级分布

2.IT组织员工数量

**年IT组织的员工数量与**年相比增长幅度为68%,其中普通员工增长比例为93%,软件维护人员增幅为78%,软件开发人员增幅为40%。**年服装企业的信息化工作需求与**年相比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图表4IT组织员工数变化示意图

3.IT组织员工的流动性

**年,IT组织员工流动性调查曲线呈现马鞍型,67%的被调查企业IT员工流动率在5%以下,25%的被调查企业IT员工流动率在10%-15%之间,两个数据占总量的92%,说明在大部分服装企业信息化建设走向成熟的同时,仍有不少服装企业的信息化存在着较大的管理问题。

篇2

[摘 要]企业信息化是铜陵及周边地区发展的推进器,文章在对铜陵及周边地区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地区在企业信息化广度、深度、创新和执行力度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制度建设和加强管理创新等对策建议。

[关健词]信息化 问题 对策

一、企业信息化是铜陵及周边地区企业发展推进器

1.信息化助推企业生产和销售步入快车道

铜陵及周边地区位于安徽省的南部,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安徽省属于经济相对活跃的区域。这里交通便利,企业众多,资源丰富。在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加强铜陵及周边地区企业信息化建设有助于加快发展的步伐,在企业对各种信息的收集、整理、传递、处理和利用上会大大加快工作效率,实现高透明度的管理,能助推企业生产和销售步入快车道。

企业信息化初期主要是指在企业生产和销售的过程中,将运营中的物料转移、现金流动、客户沟通、事务处理等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信息系统的进一步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资源,以便企业各级管理层及时做出决策。企业信息化的深度运用是把信息系统和企业战略结合起来运转,从而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信息化不仅是企业经营手段的提升和科学管理的基础。而且信息化的核心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融入到日常运营中,促进管理的创新。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信息化开始于1997年,三年以来,已建立起一个覆盖全公司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MIS系统已初具规模,部分功能得以实现,计算机作为辅助生产带来的效益越来越明显。该企业产品远销海内外,企业信息化建设是该企业建立新型企业运行机制的需要,也是该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迎接挑战的需要。

铜陵三佳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集成电路塑封模具和塑料异型材挤出模具生产企业,年生产能力位列国内同类精密模具生产企业第一并已成功在上交所上市。随着国内外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业务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和手段急需变革和突破。近几年,该企业信息经建设步伐一直走在该地区的前列,瑞典IFS公司的ERP系统成为三佳公司的首选,并先后覆盖了企业所有核心业务流程和辅助业务流程,企业运营效率大大提速。

2.信息化在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方面大显身手

推进企业信息化是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重要举措。通过降低产品成本,增加产品利润空间,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对内部和外部信息的全面掌握,能快速提高企业的市场响应能力,进一步改善企业内部管理,优化供应链和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铜陵及周边地区整个制造行业中,企业已经建设的信息化系统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财务管理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目前在铜陵及周边地区已有部分企业已经实施或将要实施ERP管理系统。实施ERP系统的目标,就是辅助企业管理人员作出正确的决策以提高企业的有效产出、降低存货和减少营运费用。例如,通过实施ERP系统的库存管理使库存数量更加透明和准确,减少了盲目采购,从而降低了原材料存货。再比如,成品在装配时,经常发生停工待料的现象,而实施ERP系统的物料可用性检查功能后,可以提前预警,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从而缩短了加工周期,提高了准时交货率和有效产出,减少了在制品存货,改善了现金流量。

皖能铜陵发电公司位于安徽省铜陵市西南方向约7.5km的横港工业区,2010年该公司开始建设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ERP)项目并在国内公开招标。该公司拟建设一套管理信息系统,按照ERP系统管理思想构成理念制作软件集成系统,将新建的百万机组与老厂各系统溶为一体,充分整合可用的资源,实现管控一体化,形成全公司统一的管理信息系统。

铜陵电信在2005年~2010年期间,投资5亿余元,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城市信息化、农业农村信息化等十大工程建设。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完成党政协同办公系统、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平安城市、应急联动、数字物价等重大信息化项目建设,全面提升铜陵市城乡信息化水平,为该市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搭建了优良的信息平台。

二、铜陵及周边地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1.企业信息化的广度不够

我们对铜陵及周边地区企业进行了信息化水平调查,从调查数据分析看,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正逐步提高,在调查的企业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企业信息化应用正从基础系统应用向综合系统应用过渡;还有三分之一的企业建立了信息化建设的专门机构,推广了无纸化办公等;但还有三分之一的企业信息化才刚刚起步。

笔者认为整个地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广度还有待拓展。企业信息化推广程度与京沪等发达地区相比还稍逊一筹。在整个制造业中,信息化建设水平因具体的领域不同而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态,但是随着该地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立,利用信息化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经逐步形成共识。部分企业负责人对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是一个重要原因,不少企业还在用传统的、原始的方法在运营。有些小微企业电脑总共才只有几台,信息化建设对他们来说还有一定距离。信息技术是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最重大、最辉煌的成就之一,也是发展最为迅速、应用最为广泛、影响最为深远的技术。在现阶段,该地区不少企业加强信息化建设应当刻不容缓。

2.企业信息化的深度不够

铜陵及周边地区在安徽省属于经济相对活跃的地区,但不少中小企业仍以传统的管理模式经营,缺乏现代ERP管理意识,失去市场竞争能力,由于信息意识不强,加上信息化建设程度不足,不少中小企业在经营中面临许多危机和困境。不少企业对企业信息化的理解还很肤浅,虽然有了信息化的意识,不少企业在用局域网方面,都只停留在信息共享层面上,生产控制、质量监管等方面的应用都很少。从调查中发现大部分企业都主要集中在信息的网上、资料的网上查询、文字处理、表格打印等方面。像真正实施了ERP(企业资源计划)、CRM(客户关系管理)和SCM(供应链管理)方案,进入了信息化的高级阶段还是仅占三分之一不到的比例。一些县城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仅停留在文字处理、财务管理等办公自动化及劳动人事管理阶段,可见,该地区的企业信息化的综合利用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3.企业信息化的创新不够

在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中,如何充分利用信息设备和手段,结合企业的实际,灵活地创新地运用信息化技术,在铜陵及周边地区企业中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一方面是企业决策层对信息化技术的功能理解还不透彻;另一方面企业还缺高层次的信息技术人才,无论在产品设计阶段、还是在生产销售领域,如何融会贯通地创新信息技术的运用还有待加强。有些上马了ERP系统的企业,和企业经营实际状况结合得不紧密,机械地使用,效果不显著。铜陵市立成工控技术有限公司在信息化建设的大潮中自主开发的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买卖交易平台及ERP为一体的电子一站式服务,将物流管理系统、中小企业ERP系统及电子商务买卖交易平台进行了整合,有一定的效果。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等一些企业已在企业运营中采用,但是普及面不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及时有效地提升核心竞争力对每个企业都是至关重要的。

4.企业信息化的执行力度不够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铜陵及周边地区企业大都有信息化发展规划,有的企业硬件设施也已到位,但执行力度欠缺,不少企业都是摆设,有些企业在实用,但由于执行力度不足,很多信息化设施没有发挥应有的强大的作用,带来的经济效益不明显。由于企业员工的思想认识不统一,信息化的制度不健全,管理方法欠火候等原因都使得企业执行力度打折扣。不少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复合型人才急缺也是一个事实,所谓这方面的复合型人才,就是既懂信息技术,又懂企业管理的专门人才,否则执行力度不好,将会造成上马信息化而造成企业成本大幅提高,企业效益受影响。不少企业缺乏生产销售信息监控体系,有些企业有,但是执行力度不到位,使得企业战略规划无法落地。

三、铜陵及周边地区企业信息建设的对策建议

1.加强顶层设计,从战略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

一个企业想独立于信息社会之外,就难以在国内国际竞争的大舞台上有所作为,企业经营面临着多方面的不确定因素,在错纵复杂的市场环境下,顶层设计极其重要,信息化建设如果脱离企业发展战略,其实施效果将大打折扣。我们已经迈入信息化时代,不管你有没有准备好,信息化社会已呈现在你面前,所以企业必须从企业领导层开始就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加强软硬件建设,加强软硬件融合,给信息化社会中企业一个准确的定位。铜陵三佳公司管理层从一开始就充分意识到实施ERP系统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制定一个明确而具体的目标是三佳公司实现信息化的前提,该公司早布局早谋划,公司的信息化建设一直走在该地区的前列,十年前就已实现无纸化办公了。当然,也有不少企业实施ERP项目效果不理想甚至失败,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缺乏一个明确而具体的目标。按照美国专家诺兰提出企业信息系统发展要经历六个阶段,分别为初装、蔓延、控制、集成、数据管理、集成阶段,根据企业所处阶段,着眼于企业经营战略目标与信息系统功能的完整规划。如果在实施过程中,业务部门会从自已部门的角度提出与实施ERP系统的目标毫不相干的一些要求,将使ERP软件公司花费大量的时间做客户化,开发统计报表。最后导致项目超支、延期甚至失败。所以,企业高层不重视、目标不明确会严重危害ERP项目的实施,也影响信息化的建设。

2.完善制度建设,促进信息化融入企业日常运营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制度建设至关重要,制度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本保证。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既要重视信息化又不要盲目崇拜信息化,对信息化寄于过高希望,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建设。如信息安全制度的建立,信息沟通体系的完善,信息化发展中经常要对各种信息项目进行分析,确定这些项目的优先顺序,分配有限的信息资源。作为这种分配的基础,企业必须能够建立起一套成熟的信息管理体制。把信息化融入企业的方方面面。建立方便快捷的查询系统;向外搜索市场信息,向内掌握经营动态;实施实时有效的监控方式;上报生产经营状况,下控资产营运质量;加强企业的各项基础工作,完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发挥企业内部信息联动、信息联控的效果。加强企业外部信息的及时收集和及时共享,确保信息化融入企业的各项工作之中。使信息化建设向纵深发展,一定会引领企业管理的变革。

3.加强管理创新,让信息化助企业迈上新台阶

铜陵及周边地区企业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使企业置身在一个激烈竞争的市场氛围中,企业必须在实施信息化的基础上,提升核心竞争力。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坚持高标准要求,借势信息技术,努力加强管理创新。美国管理大师迈克・哈默与詹姆斯・钱皮在1993年合著的《改造企业―经营革命的宣言》一书中多次提到,企业信息化是企业进行改造的重要条件,同时,企业流程重组也是企业信息化不可或缺的前提,人们往往重视资金流、物流等物质形态的变化,而忽视了信息流、价值流、业务流。僵化地实行信息化,还是采用原来的企业运行格局,只能增加企业运行成本,并不能带来经济效益的大幅提升。只有在信息化建设中,进行企业的流程重组,企业有望迈上新台阶。信息化能帮助企业在竞争中发现机会、规避威胁。要结合本企业特点选择最适合于本企业的信息技术。信息化技术与企业发展相匹配将给企业带来腾飞的空间。信息化建设中关健是企业流程上的创新和管理上的创新,盲目追求最先进的信息技术是不靠谱的,灵活创新地利用信息信息技术将给企业带来锦上添花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相明琼,殷令姣.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瓶颈及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27

篇3

关键词: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现状;问题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289-01

在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工作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财务管理的有效进行能够提升电力企业资金链稳定并且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新型财务管理技术的出现,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需要进行相应的信息化改良。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现状及问题分析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现状

在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发展过程中我国部分电力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仍然不高,这集中体现在了财务管理的思想较为陈旧、高水平财务管理人才缺乏、财务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水平不高等环节。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现状进行了分析。

1.财务管理的思想较为陈旧

财务管理的思想较为陈旧是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较为明显的特点。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广泛普及,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也开始了自身的信息化历程。但是在这之后的十余年间,虽然财务管理的技术和模式开始了信息化革新,但是许多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思想仍然较为陈旧,即这些电力企业的财务部门仍然处在信息孤岛之上,这集中体现在了这些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从人工进行事后算账变成了计算机进行事后算账。这种陈旧的财务管理思想对于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和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都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

2.信息化财务管理人才缺乏

信息化财务管理人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许多电力企业为了面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大潮,开始了对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培养,但是由于许多客观因素如培训理念落后、培训机制僵硬等问题,导致了信息化财务管理人才的数量并不多,因此也使得电力企业信息化财务管理人才的储备较为紧缺,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企业的财务资源在无形中被吞噬,从而严重影响了电力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3.财务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水平不高

基础设施是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得以开展的重要前提。虽然在我国许多电力企业,其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基本架构已经得到有效形成。但是这些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并不完善,例如我国电力系统内的光纤骨干网大多仅仅覆盖到大中型城市,对于小城市的电力企业其财务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水平仍然有待提升。

二、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问题

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问题是指在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导致其发展现状较差的问题。以下从缺乏统一的信息化标准、财务管理信息化机制不完善、决策缺乏有效性等方面出发,对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问题进行了分析。

1.缺乏统一的信息化标准

缺乏统一的信息化标准是导致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问题出现的前提因素。这主要体现在电力企业内部的信息标准不统一并且信息化共享程度不高。即在电力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组织等原则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和遵循,并且建设分散、重复开发等问题仍然存在。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效率和整合程度较低。最终造成了较为严重的财务管理信息孤岛现象。

2.财务管理信息化机制不完善

财务管理信息化机制不完善对于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影响是极为严重的。众所周知管理机制是所有基础工作有效进行的前提。因此财务管理信息化机制不完善会导致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受到较多束缚和制约,并且多缺乏完整性、关联性和协同性的财务管理信息化机制往往也会对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决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

3.财务安全水平有待提升

财务安全水平对于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通常来说在我国许多电力企业中财务安全的计算机安全和财务信息财务安全水平都有待提升,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缺陷和局限性。因此针对这一现象,电力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应当注重加强财务内部控制水平并且注重提升计算机网络和软件的安全水平。

三、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改良方法

针对上文提到的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现状和问题,相应改良方法的提出与运用就显得极为必要。以下从财务信息化高端人才培养、明确财务管理信息化重点等方面出发,对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改良方法进行了分析。

1.财务信息化高端人才培养

财务信息化高端人才培养是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改良的基础和前提。由于在我国电力系统中,财务信息化高端人才的储备较为缺乏。因此针对这一问题,电力企业在自身运营过程中应当注重财务信息化高端人才的有效培养。即通过培训的进行促进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信息化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使得电力企业信息化高端技术人才数量得到有效提升。

2.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有效规范

规范化的财务信息化建设能够促进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有效提升。因此电力企业在财务管理信息化改良过程中应当注重集中全部的人力和物力来对信息化的重点领域进行合理的规范。与此同时由于各项建设工作得到了规范化管理,也有利于电力企业更好地加强对企业财务资金的统一管理并且有利于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并且通过加强预算管理、资金管理和财务分析等工作的规范化来促进电力企业整体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有效提升。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不断进步和电力企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电力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信息化管理方法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因此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应当对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现状和问题有着清晰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改良方法的有效应用促进我国电力企业整体水平的持续进步。参考文献:

篇4

摘 要 会计核算的信息化在我国大部分大、中型企业已经开展了不短的时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只有对此进行一系列的改进,才能推进会计信息化工作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 会计信息化 现状 对策

会计信息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具体地讲,是指通过设计会计信息系统,并利用会计信息系统指挥计算机代替人工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以及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和利用的工作过程。

一、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根据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文件的要求,我国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和县级以上国家机关都已经分批、分步地实行了会计电算化,成效显著。但存在不少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会计信息化的涵义定位不准确

具体存在以下几种片面的观点:一是认为会计信息化就是建立电算化会计软件的过程。它错误地把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认为是电算化会计软件的建立,把局部过程扩大化,忽略了其他的非软件系统实施内容;二是认为会计信息化只是会计部门的工作采用信息化处理,与其他部门的工作无关。事实上,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不仅仅是会计部门的事情,与其他部门、其他企业都有关系,都有数据信息的交换;三是认为会计信息化工作就是编程。这种想法忽略了非软件系统的实施内容,也忽略了为保证软件系统的正确运行所需的系统设计和维护。

2.对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透彻

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能大大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能有力地促进会计工作的规范化,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能促进工作职能的转变和财会人员素质的提高;能整个管理工作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会计自身的不断发展。

3.对会计信息化档案的管理工作不到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会计档案不完整。不了解会计信息化档案的组成,缺乏管理经验,只保存了纸质档案,而没有对计算机中的会计信息资料进行备份储存。②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在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的情况下,会计业务数据更易被修改,因此,如果没有制定相关的档案管理制度和操作权限,会计档案的人员破坏和自然损坏现象会经常发生,这会严重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③缺乏必要的计算机维护、网络安全维护的专门技术人才。会计信息化下的会计档案的管理涉及到软、硬件资源、系统安全等一系列的专业问题,这项工作需要受过专业培训的计算机软件的专业人才来专门进行管理,而目前在我国的大部分单位缺乏这样的技术人才,这将会给工作留下很大的隐患。

二、改进的对策与建议

为了进一步发挥会计信息化工作的优势,充分发挥会计工作重要的经济职能,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企业负责人及财务人员提高对会计信息化工作的重视程度

会计核算的信息化是未来会计工作发展的必由之路,企业负责人首先必须思想上引起重视,并进一步付储于行动,财务人员也应加强对经济政策和经济理论的学习,掌握会计工作发展的趋势,深刻理解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内涵。

2.努力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适应会计工作发展的需要

为了适应会计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必须努力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主要的办法是组织他们进行业务培训。培训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是参加由财政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初、中、高级会计电算化培训;二是参加由各软件公司提供给客户的培训;三是各单位根据自身工作的需要,由内部的培训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对于这三种方法各单位可根据自身情况,灵活选择。

随着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会计工作的职能也必将发生一定的转变。财务人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来,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在企业的发展中更好地发挥主人翁作用。

3.完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保证会计信息化档案的完整

第一,建立信息化条件下会计档案的保管制度,主要内容包括:对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要严格按照财政部有关规定的要求进行,派专人负责;要做好防磁、防火、防潮和防尘工作,重要的会计档案应准备双份,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采用磁性介质保存会计档案,要定期进行检查,定期进行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通用会计软件、定点开发会计软件、通用与定点开发相结合会计软件的全套文档资料以及会计软件程序,视同会计档案保管,保管期截止该软件停止使用或有重大更改之后的五年。

第二,建立电算化软件内部的会计档案管理多用户、分权限调用制度。根据数据的重要性的不同,一般性的普通档案可允许较大范围内的共享,对于涉及到单位机密的数据,则仅供一定需要的人员使用,而设计原程序文件、数据结构文件等,则只有主管人员或程序开发人员才能使用。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有效地保证电子档案的安全性,减少人为修改的可能性,杜绝各种违规操作的发生。

第三,提高思想认识,提高人员素质,完善机构的人员配置。单位领导要清楚认识到对电算化会计档案资料进行科学化管理的重要性,并督促有关制度的建立。同时应当进一步提高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者的素质,把磁性介质档案资料的管理落到实处。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机构,配置专门人员,实现对档案的科学化管理就不会是一句空话。

篇5

1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在当前我们国家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高度市场化、信息化的企业试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业务逐渐向多个方向进行拓宽,企业的运营与监管也会变得更加的复杂,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进行信息化显得越来越重要。在企业信息化软件平台被广泛应用的时代,众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通同类的企业以及自身所服务的对象都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而其建立起这种密切联系的基础就是信息化网络化的软件应用平台,单单对于企业的客户管理而言,而采用信息化技术来实现企业客户管理也就能够为企业经营提供很大的便利。在同类企业相互之间的竞争中,一个决胜的关键就在于该企业能不能创新、能不能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潮流才能够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对于信息网络技术环境下、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企业的发展可以首先从一个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方面来展开,并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利用当前先进的技术来武装自己的企业,促进企业整体业务的发展。

2企业信息化管理现状

从企业的信息化发展的状况方面来说,在我国企业之中,信息化的引入和最初的使用要追溯到20世纪的80年代,而最初的信息化的管理,自身对于一些基本信息的存储管理;在上一世纪的末期,企业的信息化开始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2.1企业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

20世纪的90年代初期,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在市场经济体制,在该体制的影响下,在最初时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压力;这些压力的来源就在于市场经济环境下同类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在这一时期,信息化也正在快速发展时期,很多企业开始体会到了信息在企业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进入了新世纪之后,大多数的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都有了自己的信息化的软件管理平台,通过这些平台的应用过程中;信息化给企业带来的好处得到了认可。虽然在基本意识上都有了一致的认可,但是在实际的信息化改造过程中却有着很大的差异。

同类企业之间激烈的竞争环境也在不断改变,而这些改变也在一定程度上是的企业开始向信息化寻求出路,一方面,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和相关软件应用被其他企业的成功利用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的积极性。在这样的契机上,很多的大中型企业开始把信息化改造作为了企业长期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并制定了长期的信息化改造规划。另外一方面,信息化技术被一些中小企业引入,也为这些企业自身的迅速崛起提供了信息来源,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2.2需求方面

1)新企业信息化改造起点较高,年代久远的粗放型企业信息化改造相对较为落后,进入信息化时代之后发展起来的新型企业而言,其在进行企业创建过程中,采用的技术装备智能化程度较高,同时企业管理人员具有更加开发的管理理念,所以其进行信息化改造过程中有着较高的起点。相对于新型建设的企业而言,老的企业由于技术装备落后,该种类型的企业的管理人员大都年纪较大,新兴的信息化管理理念较少,也就使得该种类型的企业在进行信息化改造过程基础相对于新型企业较为薄弱。

2)在各种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过程中,其中的效益较好的外向型企业一般对于信息化改造的建设较为迅速。主要原因是在信息化改造过程中需要有很大的资金支撑,而效益较好的公司更加容易实现信息化改造过程中基本设备的采购。

2.3企业信息化应用深度

1)企業信息化的基础应用较为广泛,重大信息工程建设相对滞后。

就目的的情况来说,在国内基本上所有的企业具备微机管理基础设施,基本上都会有采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企业相关业务管理的业务。而相对来说,对于大型的企业而言,其信息化设施则更加完善,同时也具备较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而在企业的管理应用软件中还基本上是一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企业人事管理系统,对于重大信息工程软件用于,比如说MIS、MRPⅡ、ERP、CIMS等信息化平台的普遍使用率较低,相关软件应用的设计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2)信息化建设不平衡

目前企业的信息化投入和运用的分布很不均衡。对于企业的中间技术层,比如说企业的设计研发、财务管理、运营管理部门都基本上完成了信息化的管理,能够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信息化管理的业务。然而对于企业的决策部门来说,相关方面信息化建设依然有待提升。信息决定决策的管理方式依然没有能够建立起来。

3)信息化水平在不同类型企业之间存在差异。

相对而言,技术含量高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及企业所在地在经济发达地区,或者具有更高水平的市场化企业而言,其信息化程度较高;相对而言,企业的技术含量较低的粗放性企业则具有较低信息化管理水平。而对于经济发展水平及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比如说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其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都处于较高的水平。

4)企业联网数量较多,但是直接进行网络教育的企业数量较少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大部分的企业都开始了自身网站的建立,而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企业的网站,特别是传统企业而言,其网站的内容主要还是停留在对于企业的介绍以及企业信息的公布。

2.4技术实现上

1)研究较深,实现较浅

在企业信息化技术投入方面,信息化单元技术以及集成技术的研究都一些成果,特别是信息化体系建设方面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进入到了较高的水平,而要把研究成果转化成具体的产品,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

2)“信息孤岛”日见突出

近年来,随着企业信息化技术应用的更加深入,企业所采用的各个管理系统之间,或者是在不同部门管理之间,数据不能够进行共享的问题突出出来;主要原因在于企业所采用的系統并非出自一个软件设计公司,而相关直接没有预先设置接口,这样就造成了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之间的信息孤岛情况的发生。该问题为企业管理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之处:

a)企业的相关基本信息可能要多次的输入;

b)系统的所存储的信息存在冗余;

c)产生大量的垃圾信息;

d)无法实现信息共享。

在企业信息化管理改造过程中所出现的“信息孤岛”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进程,影响了企业对于信息化改造的决心,是企业在进行信息化改革投入过程中开始有所顾虑,而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就是要在各个软件公司之间制定一个共同的标准,以能够使不同软件之间实现信息的交流。

3)管理理念亟待更新

在信息化施行过程中,信息化技术的提升以及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完善是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要真是实现企业现代化的信息化建设;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取决于能不能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同企业的具体实际良好结合,“企业信息化建设以其说是技术问题还不如说是管理问题”。

4)企业的个性化需求

对于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由于不同类型的企业具有不同历史背景或者在公司管理业务上存在很大差异,企业的运营管理模式也有着很大的差别,这就使得各个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过程中的需求是不同的。需要具体的软件设计开发人员进行直接沟通实现量身定制的效果。

2.5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方面

1)由硬件为主向软硬兼顾发展

在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初期,由于企业确实进行信息化管理的硬件设施,所以大多的投入主要集中于硬件的投入,而随着基础硬件设施的完善,自后的投入则会开始向着软件应用方面进行投入,同时兼顾硬件设备的升级。

2)从以往的单元技术投入转向综合性、集成性技术投入

在信息化技术的投入方面,在前期主要集中于单元技术的投入,并且主要注重于短期管理效益;而随着信息化的成熟,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转而更加注重企业整体、全局的信息化建设,与此同时尤其是关于信息集成和整合方面的投入,并且由单纯的战术层的投入向战术层、战略层和决策层均有侧重。

3)企业开始认可信息化对于企业的帮助

随着企业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成熟,大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对于信息服务的投入表示认可,对于信息化管理平台系统的升级以及更新改造加大了投入。

2.6企业信息化应用效果

1)应用效果可以说是有喜有忧

不同类型的企业之间,因为在信息服务认识水平、重视程度以及企业的管理基础或者企业的经济效益方面都很大的差异,当前企业在进行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相关应用效果有很大的差异。

2)对于信息化工程示范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3企业信息化管理待解决的问题

3.1企业管理质量有待提升

在传统的企业管理中进行信息化改造,是一项需要长期的工程;首先要完成实现企业的信息化要逐步地对企业管理业务的改造,同时另外一方面,信息化技术也在不断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提升在不断地发展,所以说对于企业的信息化改造过程也是需要不断地更新,之前已经完成改造的企业软件应用,也要进行不断地更新与完善;在这个长期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就是将信息技术、管理方式和具体业务等企业相关的各个方面进行相互结合,其中仍然存在很多企业对于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方面缺乏实际应用经验,这也必将使得企业信息化改造长时间地进行实践时期,而就使得相关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质量需要进行提升。

就当前的状况而言,我国仍然有很多企业缺乏高水平的管理制度,相关管理理念仍然需要进行改变,而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信息化改造,比如造成信息化的改造过程中,由于相关软件应用主要针对企业的管理而进行的,同样会造成企业信息化质量不高的问题。

3.2企业的管理层对信息化建设还不够重视

在国内,企业的决策仍然是从上到下的,决策权主要掌握在企业的管理层中,而部分企业中仍然有部分管理层对于信息化改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特别是在家族企业中,管理层对于信息化改造的不够重视,就会使得企业的信息化改造难以进行。

3.3企业信息化改造的决心的不坚定

一个企业的信息化改造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很大的财力的投入,同时也需要很大的人力完成相关软件应用平台使用的学习,而有很多企业由于存在自身资金不充足的状况,难以坚定进行信息化改造的决心。另外一方面不同类型的企业对于信息化改造的要求有所不同,信息化改造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在一定情况下阻碍了企业信息化的进程。

4结束语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需求,信息化的改造也能够为企业健康平稳的发展提供重要保障,特别是对于未来的企业管理和经营中更需要发挥信息的作用,通过采用信息化的技术来实现企业信息数据的汇集、分类和应用,提升企业整体效益。今天的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突出企业目标的信息化、企业成本的信息化、企业库存的信息化三个层面,这样才可以快速打破限制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阻碍,使企业信息化建设更加平稳而快速,实现创新企业建设理念,充实企业建设内容的重要目标。

篇6

关键词: 企业信息化 现状分析 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作为一种资源支撑并决定着企业发展战略,企业信息化形成的独特竞争优势,使企业信息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开始于改革初期,80年代初,有关部门把计算机应用作为衡量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国有企业纷纷装备计算机,规划、建立各种信息系统。经过近20年的努力,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本文对此进行初步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1 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总体状况

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推出了《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该方案包括每百人计算机拥有量、计算机联网率、网络营销应用率等22项指标。笔者将这些指标进行归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1 企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1.1 企业计算机拥有和使用

计算机数量是反映企业信息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全国企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对国有重要骨干企业、520户国家重点企业、120户试点企业集团和地方重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每百人拥有计算机7台,管理人员达到了人均0.77台,许多企业管理人员达到人均1台的水平,接近国外先进水平;接入网络的计算机已占总数的68.4%。

1.1.2 企业网络建设情况

据调查,重点企业、骨干企业大多数建立了内部网、外部网、企业门户网站。各类网络的覆盖率和业务应用范围加大,已支持到企业的各个层面,尤其是企业的管理部门和核心业务。大多数企业的网络接入方式都达到了一定的先进水平,带宽加大。77.7%的企业内部网主干带宽在100兆至1 000兆;76.4%的企业桌面带宽达到10兆至100兆;大多数企业外部网接入访问带宽在1兆以上。

由此可见,不论企业规模大小,目前企业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基本能够满足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但是这些设施到底发生了多大作用?调查表明,有71.8%的企业的计算机主要用于文字处理,其次为收发电子邮件,再次为上网获取信息。其中利用计算机同时开展上述几项工作的只占被调查企业的9.41%。国内第三方权威的市场调查机构的调查报告显示,利用互联网进行网上交易的仅占11.11%,85%的企业对网站的应用局限于宣传推广企业形象和信息查询。

1.2 系统建设与应用

目前企业的信息化投入和运用的分布很不均衡。企业的中间技术层,尤其是设计部门和财务部门已经初步实现计算机管理;但企业的决策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依旧很薄弱;企业的末梢,如供应、生产、销售等环节的计算机管理也有待提高。

在对一些重点和骨干企业的调查中,只有36.5%的企业建立了企业资源规划系统,28.8%的企业建立了客户服务中心系统,20%的建设了制造管理系统,12.5%建立了客户关系管理系统,11.3%建设了供应链管理系统。另据调查,除财务(已建企业比例95.1%)、人力资源(71.1%)、OA(65.1%)系统外,其他相对复杂的高端应用系统全部实现和部分实现或已建立(基本建立)和阶段建立企业所占比例均在50%以下。在我国现有的1 000万中小企业中,能够采用简单的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还不到5%。

另外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系统集成和资源共享水平低。由于缺乏总体规划、总体设计和过程控制,不同的系统或模块由不同厂商分别提供、孤立建设和实施,导致大多数企业应用

系统处于/信息孤岛0状态,单体应用、部门级应用居多,企业级集成应用少。

1.3 效益成果

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给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带来了积极的变化。调查显示,通过信息化,77.5%的企业降低了成本(如采购成本、加班成本等),67%的企业缩短了生产周期和作业时间,64.6%的企业扩大了产品销售收入,66.3%的企业提高了流动资金周转率,36.7%的企业提高了按期交货能力。

1.4 发展格局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各地区、各行业及不同规模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极不平衡,沿海地区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好于其他地区。汽车行业、电子行业、贸易行业参与电子商务的企业比例较高;大型企业的信息化进程明显快于中小型企业。据估计,截止2002年10月,我国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的比例还不到10%,很多中小企业甚至还没有计算机。

综上所述,我国的企业信息化建设经过努力,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就,企业信息基础设施已初步具备,大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也初见成效。但整体而言,仍存在系统建设与应用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与国外存在比较大的差距。

2 制约因素分析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影响其发展的不仅有来自企业内部的信息化需求的制约,同时还受到企业信息资源与信息技术的供给外部因素的制约。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

方面:

2.1 企业决策者对企业信息化的认知程度较低

企业的信息化需求是推进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内部动力。当前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是企业决策者对企业信息化认知程度低。一方面表现为对信息化建设不重视。很多企业没有进行信息成本核算,进行信息成本核算的企业只占17.82%;没有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受访企业有47.52%还没有建立计算机中心;大多数企业没有一个完整的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另一方面表现为企业对信息化建设认识模糊,将企业信息化简单理解为自动化或电子商务,对信息化建设的理解比较肤浅

2.2 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是对企业持续发展核心能力的投资。企业信息化的投资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但目前很多企业在投资上仍旧遵循工业时代的模式,希望在短期内就能降低成本、获得效益。据重点企业的对调查,企业信息化累计投入占总资产的比重为0175%,与国外大企业一般8%至10%的比重相差甚远。

另外,企业对信息化的投入结构不合理,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技术轻管理、重网络轻资源等问题,不能保证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维护更新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之间的协调。

2.3 社会信息化水平的制约

依据系统论原理,企业信息化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它是社会信息化的一个子系统,同系统内其他子系统相互制约、相互促进,需要企业与外部信息资源的整合和互动。就目前我国情况而言,信息产业基础薄弱,国内IT产业产品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低,除PC机、财务应用

软件之外,高端技术和产品仍然受控于国外企业。信息服务业发展滞后,不能满足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信息化的发展。

3 推动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参与。在企业信息化发展初期,更需要国家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在实施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战略步骤。发达国家虽然在具体做法上有所区别,但是在推进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能做出一系列重大的决策来加快企业信息化的进程。

3.1 制定以中小企业为重点的企业信息化战略政策

国外很多发达国家如英国、法国、日本都采取这种战略政策。英国政府确立了以中小企业为重点的信息化发展战略,制定了对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不同的企业化政策:对大型企业,由于大多数基本上能达到与国际接轨的程度,政府主要是通过给其提供一个有利于信息化发展的环境来帮助发展信息化;对小型企业,政府通过直接提供咨询和帮助,专门开辟为中小型企业的信息化提供服务的专门网站,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等,使中小企业能很快地使用信息技术,促进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法国和日本资金支持的重点是中小企业。

3.2 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以及信息服务机构的建设,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制度保障

信息资源与信息技术的有效供给与企业对信息资源与信息技术的有效需求保持动态平衡是企业信息化演进的一条基本规律。目前,我国政府和企业上网水平低,网络信息资源还不够丰富,在信息的形式、内容、针对性等方面还不能满足企业的多种需求,信息服务的方式和水平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因此,要继续推动政府和企业上网,丰富政策信息和商务信息;促进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服务中介机构的发展,增加信息服务品种,提高信息服务质量。

3.3完善相关法律和标准

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及管理方面应用的过程中带来了一系列法律问题,尤其是基于互联网上的电子商务的发展迫切需要一整套法律、法规体系来保证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从实践来看,美国、日本及英国等国在推进企业信息化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极大的推进信息技术的扩散及企业的信息化。

参考文献

1 李克明,郑忠祥. 企业信息化调查新鲜出炉

篇7

[关键词] 钢铁企业 设备管理 信息化

在新的体制下,企业要保持最强的核心竞争力,必须要有先进的设备,而要让先进的设备流畅运行,发挥最大的功效,必须要实施最优秀的管理。因此,对一个企业来说,仅仅更新陈旧的设备是不够的,尤为重要的是如何实现设备资源的有效整合,提高设备管理综合效率和效益,降低运行成本,进而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在这种形势下,钢铁企业由于受传统设备管理理念与模式的制约,设备与管理模式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一、我国钢铁企业设备管理现状分析

钢铁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它起步早,设备相对比较落后。我国钢铁企业设备管理,大致经历了早期的事后修理(按需修理)制、20世纪50年代的计划预修制、80年代的全面生产维修制(TPM)和目前推广的点检定修制。尽管钢铁企业逐渐更换了部分陈旧设备,加强了设备管理,但其在实现企业或企业间设备资源的有效整合上还存在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先进的设备与落后的管理方式相矛盾。近年来,冶金技术日渐成熟,发展势头强劲。原来影响产量、效率的技术难关一一被攻破。钢铁生产线上配套生产设备、电气设备也在不断地应用新技术、新材料。然而由于我国钢铁企业的设备管理一直延续着粗放型管理模式,大而全、小而全的组织机构交叉重叠,各级设备管理者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这一矛盾已经严重制约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2.设备管理的目标和内容与企业的发展不适应。过去国有钢铁企业设备管理的目标是单一地为生产服务,设备管理的内容侧重于设备的技术管理,设备价值形态管理意识淡薄;而企业的发展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拥有法人财产权,建立资产经营责任制,企业不再只是生产和经营产品,而是经营出资者投入的资本金。设备资产是企业法人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企业必须明确设备管理在价值形态与实物形态两个方面的任务,强化企业法人设备资产运营管理意识和运行机制,完善设备资产运营管理考核指标体系,探索设备价值形态管理和实物形态管理相结合的可操作的模式。

3.设备管理缺乏系统性,没有充分认识到设备管理在企业及其生产经营中的地位。大多数钢铁企业都认为,设备是为生产服务的,对它的管理也只是一般性的维修管理。其实不然,设备管理是钢铁企业管理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从系统工程的整体性原则出发,设备管理子系统与设计、制造、使用、工程技术、财务等管理子系统是密切相关的。企业在设备寿命期内的每一个阶段,若要确保其可靠、高效、低成本,就必须调动业务流程上的所有部门协同参与,发挥各自的作用,开展综合管理。由于以往对设备管理在认识上、工作上的片面性,形成了在设备管理上各管一段,缺乏系统的有机联系,没有形成以人为本,基于供应链基础上的责、权、利相结合的全员设备管理格局。

4.设备管理缺乏反馈机制。由于设备管理上缺乏系统性,因而人为的把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设备管理的前半生)与选型、购置、使用、维修、更新、改造、报废(设备管理的后半生)分割开来,客观上造成了设备前半生与后半生管理的脱节,及后半生各个环节之间的脱节。这样不能形成有效的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影响了设备管理的良性循环,更谈不上设备管理的全程最优。

5.注重短期效益,忽视设备管理。在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过程中,部分钢铁企业的经营者只顾眼前利益,片面的追求低成本,拼设备,抓产量的现象普遍存在。使设备带病运行,磨损加剧,故障增加,形成不良的运行状态,进一步影响到产品质量,同时也危及设备的安全运行。因而,所谓设备为发展生产服务,不仅是为完成当前的生产经营计划服务,而更重要的是重视企业所拥有的资产保值、增值,提高技术水平,保持后劲,为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服务。

6.设备管理信息化程度低。设备管理信息化程度低、效率不高、方法单一,难以发挥方法、手段综合运用的最优效果。我国钢铁企业的设备管理主要靠行政命令和经验管理为主,而很少主动、系统地吸收现代管理理论和现代设备管理新技术,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经济理论、决策理论等。设备管理信息化是当前设备管理的发展趋势,企业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总之,钢铁企业的竞争最终落实在管理能力与价值链效率的竞争上。为此,一些企业选择了通过信息化建设来有效改善全程供应链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提高产品服务质量,支持规模经营的途径。钢铁企业由于资本运作的动态、管理模式的调整、政策法规的限制与变化、行业特点、投资力度等多方复杂因素,因此IT战略规划也就撤得更加复杂、困难和必要。由于我国钢铁企业在设备管理方面的发展较慢,成为制约企业可持续发展、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原因。因而,如何在设备的装备和技术含量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加强设备管理与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钢铁企业设备管理之信息化思路

设备管理信息化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概念,我国一些设备管理工程专家认为,设备管理信息化指的是对设备管理各个阶段管理需求的计算机辅助管理和智能处理、电子化处理,首先是设备管理的现代化,然后是计算机的信息处理。它涵盖设备前期管理、资产台帐管理、设备状态和维护管理(含使用、点检、管理)、故障诊断和维修管理、备件管理、技术改造管理以及特种设备管理等。总的说来,设备管理信息化就是从管理思想、组织、方法和手段等全面的观点出发,运用信息化手段对设备的全寿命周期进行综合管理。

设备管理信息系统(PMIS,Plan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是面向设备管理的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是在企业生产日益复杂,生产装备成为企业生产基础,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及其相关的维修、保养、点检、和备品备件的供应的管理成为企业重要的技术工作,管理工作也日趋复杂的条件下应运而生的。显然,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已然成为钢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PMIS是一个技术管理系统,钢铁企业设备管理信息化的总体思路都通过PMIS得以体现,一个高水平的完整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应包括设备一生的基础、技术和经济要素的管理。这一综合管理的总体思路主要体现为:

1.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应能够规范基础信息,为深层次的管理提供保证。系统将通过规范化设备基础信息和工作流程,保证钢铁企业设备系统、设备等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制度化和程序化,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工作的高效性,通过计算机实现对设备资产运行的有效管理和监督,建立动态的设备统计系统,加强设备的一生管理,延长设备的经济使用寿命。

2.综合先进的管理思想,提高设备技术管理水平。PMIS应实现计算机对设备运行、技术状态、点检、状态检测、检验、检定、保养、维修、、事故故障、技术改造等进行全过程控制与管理,并结合行之有效的现代化管理方法(如状态维修、可靠性维修等)开展设备工程系统技术分析,通过先进的任务提示机制,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设备点检、状态检测、检验、检定、保养、维修、工作,并实现设备的更新改造及大修项目的工作计划、备品备件安排、人力资源安排、资金计划、相关分承包商以及项目的实施等工作的动态管理,为钢铁企业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大修决策提供技术、经济论证和分析,通过规范的设备管理达到资产效益最大化,全面提高设备管理的工作质量与现代化水平,辅助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3.建立综合信息管理,实现设备的经济技术分析。PMIS通过组织各方面设备技术状况、维修历史记录等技术经济信息,进行科学的数据分析,辅助各级管理部门进行工作计划与管理决策。分析、评价设备的技术能力等级和需要解决的技术经济问题,为设备作业成本控制、投入产出效益评价和实施全面的经济管理提供支持。

由于钢铁企业设备管理具有的工作繁杂,技术性强,生产保障性强等特点,一个设计良好的设备管理系统应该是一个实用的系统,这样的系统应该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的信息、管理优势,实现工作任务管理自动排程等目标,提高设备管理部门对设备动态变化的响应速度。

在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实现方面,应该要建立集成的信息系统,规范设备管理体系各项业务,加强对设备管理信息的分析;均衡企业范围内设备管理的水平,提高流程效率;实现备件、供应商、维修资源共享,提高资金利用率;通过网络统一监控分析主要设备运行情况等。

参考文献:

[1]李葆文:设备管理新思维新模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篇8

作为反映企业在一定时间点或时间内资本运营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对企业经营发展有着关键性的影响。针对当前企业中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情况,必须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关键词:

会计信息;失真;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4-0140-01

1 会计信息失真现状

1.1 会计凭证失真

会计凭证有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原始凭证的失真主要表现在原始凭证填写不完整、不规范,伪造、篡改原始凭证,使用虚假发票,违反票据法开具、使用发票等。记账凭证失真主要在于记账凭证要素与原始凭证不符或是无中生有,在无原始凭证情况下,凭空编制记账凭证。

1.2 会计账簿失真

会计账簿失真主要表现在违反《会计法》及相关规定设置会计账薄、使用会计科目,如递延资产科目、收入不入账、挂账、涂改账目等或设置“账外账”,账目混乱、账证、账表严重不符。

1.3 会计报表失真

会计报表失真具体表现为表表不符,如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与利润分配表不符,利润分配表中净利润与损益表中不同;虚报盈亏,一些企业为降低税额或为达到其他不法的目的,随意调整报表金额,虚报成本及收入或虚假增加利润;表帐不符,如在资产负债表中增大应收帐款和坏帐准备金额;报表附注不真实,未对会计报表不能包括或不详尽的内容作解释说明;编制合并报表时弄虚作假,如合并报表编制范围不当、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抵销项目不完整等、不按照报表编制合并的条件随意合并等。

2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有多种,从其本质来看,主要可分为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主观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在处理相关的会计数据时出现操作性、原理性的错误,尤其是新会计制度和准则的实施,对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有一些会计人员缺乏财务人员应用的职业道德,违法操作。一些企业管理者缺乏法制观念,为自身利益或小团体利益,弄虚作假或指使他人弄虚作假,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也有些企业管理者为打造发展兴旺的形象,以吸引投资,有意对外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

客观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会计管理有关规章制度和法律不健全、不完善,内外部监督机制不完善等。新会计制度和准则的实施,进一步完善了我国会计制度,更能适应我国会计发展现状,但其中仍有一些重要的问题需要思考,同时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新旧制度的交替等都给会计工作的弄虚作假提供了空间。当前我国虽已制定了不少财务、会计相关法律法规,但在细节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法律法规严密性不够,法律法规之间不协调。一些重要的会计、审计法律法规缺失,如缺乏对会计信息具体认证的法律法规;在内外部监督方面,不少企业内部缺乏对财务人员及财产管理人员的相关监督、考核机制,会计人员舞弊的空间大。当前我国监督企业财务活动的政府监督机关及社会中介机构虽不少,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实践中对企业财务活动监督的力度仍不尽人意,造成企业为各种目的弄虚作假,造成会计信息的不实。

3 优化会计信息的对策

3.1 完善会计相关制度、法律法规

当前会计制度中对于企业一些会计处理的方法较为灵活,如存货的计价方法等,在实际操作中,会计处理方法的不同反应的相关信息缺乏可比性,会计制度与税法制度中会计处理方法数额中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需需进一步规范完善。会计相关法律法规对于规范会计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会计法律法规方面存在的问题,需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法规制度,补充相应的条款,明确对会计人员依法执业的保护措施,减少已有法规中的模糊条款,细化处罚及量刑依据,以增强其可操作性。对于现行法律法规中的制度应加大执法力度,加大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处罚力度,处罚应侧重对直接责任人尤其是有决定权的责任人。

3.2 加强内部与外部监督

在企业内部成立专门的会计监督部门,对企业财务收支及活动等进行系统全面的监督,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包括人员素质控制、信息质量控制、业务程序控制、内部审计程序等一系列的制度,加强对会计工作的内部控制,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加强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外部监督,及时发现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发现违法现象及时汇报给相关部门。通过内外部监督的共同作用,保证企业信息的真实透明、公开公正,从而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3.3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会计人员是会计活动的主体,其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会计信息质量,因此企业需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素质,通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道德水平的考核任用提拔会计人员,加强对企业会计人员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同时还应加强对人员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提高会计人员法律认识,从而规范自身的行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4 结语

企业会计信息是企业评价财务现状、防控风险、改善经营的重要依据,其真实程度对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针对当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状及原因,需不断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建设,加强企业内外部监督,并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参考文献

篇9

【论文关键词】企业资产证券化;监管;信息披露

一、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开展现状和相关监管法律法规

截止到2007年5月底,我国资产证券化产品,累计发行规模为478.01亿元,涵盖了银行、电信、交通、电力、地产等诸多行业。产品期限从0.18年到5.34年不等,其收益率也从2.29%到5%各异。从产品占比上看,以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模式进行操作的企业资产证券化所占比例最大,其发行规模为263.45亿元,占到总规模的55.11%,其次是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占到27.04%,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占13.91% ,另外还有占比较小的离岸资产证券化产品、准REITs产品和准ABS 信托产品。对于新长宁集团来说,可以采取的资产证券化形式基本上是以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模式进行操作的企业资产证券化。自2007年以来,刚刚起步的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缓慢,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在美国爆发的次债危机引发了蔓延至全世界的金融危机,这其中的“罪魁祸首”之一就是以银行次级按揭贷款为基础资产发行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以莱曼兄弟为代表的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等金融机构过去大量购买了此类产品并从中获得了高额的利润,但是美国房地产市场在2007年的下落以及利率的走高产生了大量的次级按揭贷款坏账,而这其中的损失主要由购买了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金融机构承担,导致了许多大型投行的巨额亏损甚至破产。受之影响,全世界的资产证券化市场都受到了沉重打击,在2006年资产证券化的全盛时期,美国发行在外的资产支持证券总额达到8万亿美元,仅次于国债成为了最大的债券品种。但是这两年市场大幅度的萎缩。受之影响,我国的资产证券化业务也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中国人民银行自2002年以来先后12次升息,其中自2006年升息2次,2007年升息6次,这都大幅度的增加了企业债券的融资成本。这也从负面影响了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

我国证监会鼓励证券公司对五类基础资产进行证券化。第一,水电气资产,包括电厂及电网、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燃气公司等;第二,路桥收费和公共基础设施,包括高速公路、铁路机场、港口、大型公交公司等;第三,市政工程特别是正在回款期的BT项目,主要指由开发商垫资建设市政项目,建成后移交至政府,政府分期回款给开发商,开发商以对政府的应收回款做基础资产;第四,商业物业的租赁,但没有或很少有合同的酒店和高档公寓除外;第五,企业大型设备租赁、具有大额应收账款的企业、金融资产租赁等。

根据《企业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指引》征求意见稿,政府将鼓励资产证券化市场规模化发展,允许个人投资者参与。近来,监管层推行企业资产证券化试点的脚步明显加快,这意味着停滞已久的资产证券化业务即将再次开闸。该征求意见稿对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管理者提出更严格的风险控制要求。与此前业内讨论的旧版征求意见稿相比,新的《企业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指引》征求意见稿,明确了计划管理人的职责,对证券公司的职责、宗旨、移交、风险方面均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根据新版征求意见稿,计划管理人必须履行七项职责:发行受益凭证,设立专项计划;为受益凭证持有人的利益,受让、管理专项计划资产;按照约定向受益凭证持有人分配收益;按照约定召集受益凭证持有人大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聘请专项计划的托管人、基础资产服务机构及其他为证券化业务提供服务的机构;法律、行政法规、中国证监会规定及计划说明书约定的其他职责。征求意见稿还对基础资产进行了明确的规范——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可以为债权类资产或收益权类资产;可以是单项财产权利,也可以是同一类型多项财产权利构成的资产组合;基础资产的收益可以来源于基础设施收入、交通运输收费收入、租赁收入、应收账款等。从征求意见稿对投资者的规定来看,该市场主要针对机构投资者,但也不排除个人投资者。资产证券化产品最低认购金额为100万元。而此前该市场并未对自然人开放,也没有对认购设置较高门槛。  与此前的只有创新类券商才可以开展此项业务不同的是,未来大部分券商都有机会开展此项业务,而个人投资者也可以投资券商推出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工作指引(征求意见稿)》规定,受益凭证的收益率和发行价格,可以由计划管理人以市场询价等方式确定;同一计划中相同种类、期限的受益凭证,收益率和发行价格应当相同。而同一专项计划,可以根据不同风险程度及收益分配顺序,发行不同种类的受益凭证。 根据征求意见稿,受益凭证可以通过担保等方式提升信用等级。提供保证的担保人为金融机构的,应当获得国内资信评级机构最近一年AA级或者相当于AA级及以上的主体信用评级。提供保证的担保人为非金融机构的,评级机构应对其进行主体评级,未获得国内资信评级机构AA级或者AA级以上评级的,不得作为担保人。证券公司办理资产证券化业务时,应当设立专项计划,并担任计划管理人。专项计划资产为信托财产,专项计划财产独立于原始权益人、计划管理人、托管人、受益凭证持有人、基础资产服务机构及其他为资产证券化业务提供服务机构的固有财产。《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企业资产证券化是指证券公司面向境内投资者发行资产支持受益凭证,以管理人身份发起设立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按照约定用募集资金购买原始权益人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基础资产,将该资产的收益分配给受益凭证持有人的专项资产管理活动。

二、监管和信息披露

根据《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工作指引(征求意见稿)》,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有权对证券公司办理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情况,对原始权益人(新长宁集团)、推广机构、托管人、基础资产服务机构及其他为资产证券化业务提供服务的机构与资产证券化业务有关的部门和场所,进行现场检查。

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还可以查阅、复制与资产证券化业务有关的文件、资料,对可能被转移、隐匿或者毁损的文件、资料、电子设备予以封存;约谈证券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要求其对有关事项作出说明;要求计划管理人、原始权益人、推广机构、托管人、基础资产服务机构及其他为资产证券化业务提供服务的机构就有关事项作出说明、在指定期限内提供有关业务资料、信息。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制定颁布的《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披露规则》。在发生可能对资产支持证券投资价值有实质性影响的临时性重大事件时,受托机构(证券公司)应在事发后的三个工作日内向同业中心和中央结算公司提交信息披露材料,并向中国人民银行报告。

重大事件主要包括以下事项:(一)发生或预期将发生受托机构不能按时兑付资产支持证券本息等影响投资者利益的事项;(二)受托机构和证券化服务机构发生影响资产支持证券投资价值的违法、违规或违约事件;(三)资产支持证券第三方担保人主体发生变更;(四)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评级发生变化。

《工作指引》第四章“信息披露”规定,计划管理人应当指定一名信息披露联络人,负责专项计划的信息披露。

计划管理人应当按照本指引的规定及计划说明书的约定,履行定期披露、临时披露等信息披露义务。

定期信息披露应当包括下列内容:自专项计划设立日起,每三个月披露最近三个月的资产管理报告及托管报告,每十二个月披露年度管理报告、托管报告、信用评级报告;受益凭证每次收益分配前,披露收益分配报告;计划终止时,披露清算报告等。

篇10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企业管理;发展对策

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我国 21 世纪头 20 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当前,随着我国信息化产业的飞速发展,许多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已经提高,但是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信息化水平还相当落后,信息化的概念还没有真正融入到企业管理的业务范围之中去,信息管理的组织,方法和手段还停留在传统的方式和较低的水平上,从而严重制约了实现信息化管理的进程。因此,在目前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建筑施工企业只有通过建立先进管理模式和优化业务管理流程,开发应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形成相互的联网与数据共享,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扩大管理空间、促进管理创新、增强创新能力、参与国际竞争,才是在新形势下适应竞争环境、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1.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内容与发展

现阶段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信息化,是指对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储存、传递与应用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信息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有组织的信息流通,使决策者能及时,准确的获得相应的信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围绕企业核心业务和主导流程做好战略数据规划;调查分析信息要求和数据流,建立主题数据库;制定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性规范、标准及编码体系;建立企业信息系统框架―功能模型;开发应用适合本企业的软件系统。建筑施工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大体上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1单项业务应用

上世纪 70―80 年代,由施工图预算,工程进度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等单项程序的应用,逐步扩展到工程造价计算、钢筋计算、物资台账管理、建筑CAD 设计、区域规划等,以及企业管理与办公自动化、招投标、施工技术、质量与安全管理以及经营管理程序系统的应用。

1.2自动控制技术

上世纪 90 年代,又扩展到在产品生产及施工中推广应用,以信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自动控制技术,如大体积混凝土测温养护、深基坑工程监测与控制、地下工程自动导向测量、钢结构安装施工等。

1.3基于网络平台的工程管理。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跃,特别是 INTERNET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为网上虚拟协同施工、部分业务采用电子商务提供了条件。信息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基础编码体系以及标准化建设、电子商务三个方面是我国“十一五”期间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攻方向。

2.建筑施工企业运用信息技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发展现状

回顾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所走过的 30 年的历史,确实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各级管理网站广泛普及,各种计算软件和工具软件层出不穷,自动控制技术日益增多,办公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发展迅猛,整个信息技术在量的扩大和质的提高上均有新的飞跃。但是,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环境比较恶劣,点多分散,应用信息技术比其他行业显得更为困难;再加建筑施工企业长期受传统习惯的影响,管理粗放,接受新生事物较慢,多数企业没有信息化建设的长远规划,或者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我国绝大多数的建筑施工企业,在管理信息化方面还处在初级阶段。

2.2存在的问题

(1)软件的开发应用有待深化和普及。计算软件的应用,正在得到建筑施工企业的普遍认可,已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计算工具,但由于受软件本身的局限性,现场技术人员各自了解程度的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各类专项施工设计的功能还不够完善,有的计算结果还差异较大,不能完全反映计算对象的真实情况。管理软件的应用,由于受企业文化、业务数据、管理思想及模式、体制、机制的不同和传统管理方式的制约,使用尚不普及。(2)系统的集成性,有效性差。目前,大部分企业还停留在日常工作数字化层面上,大量冗余的数据和信息重复储存与各个子系统中,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不能做到信息集成,不能形成资源共享,信息化的优势没有得到体现。(3)信息化程度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同目前国内的情况相反,一些技术发达的国家建筑企业运用的工程项目协同建设系统,每个工程项目均设立一个同于建设周期的网站,网站的各分系统可以实现参建各方的协同工作及与外部单位的电子商务连结。这方面,可以说国内建筑施工企业还相差甚远。(4)人才结搭配不够合理。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应该是由那些既懂企业的业务管理,又懂得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人员来担任,但现实中难以实现二者兼备。(5)企业领导对信息化建设重视不够。集中表现在:对信息化建设缺乏全面的认识、了解,认识过于简单,有些急于求成,有些没有发展目标,过于偏重眼前利益,对长远发展缺乏韧性和恒心,遇困难便退缩。舍不得投入,总想花小钱办大事,期待回报心切。

3.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对策

3.1转变观念,全面做好宣传普及工作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理解和积极参与,需要各业务系统的协调配合。只有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和管理理念,引进并消化吸收当代先进的管理思想,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使大家形成广泛的共识,树立起克服困难的决心,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才能得以顺利推进。

3.2领导重视,全面做好各种资源投入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投入,需要协调理顺各方面的工作关系和业务流程,而且这种投入和协调在短期内不可能达到完善,不可能马上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领导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合适的资源,创造适宜的工作条件和环境,促进高层次之间的协调,将问题减至最少

3.3统一规划,严格按目标逐项落实实施

企业信息化建设,首先,应该确立一个明确、适中、而且可行的企业信息目标,对规划进行反复优化和全面评价,将其分解成年度计划来分步实施;其次,认真做好实施的过程控制,加强对执行情况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加以纠正,以求更高效地取得期望的结果。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原则上可以按以下四个方面逐步落实实施。①推广普及工具类技术普及单机版应用软件。通过广泛采用单机版工具软件和计算软件,解决工程施工工艺等具体问题。譬如:钢筋优化下料、模板及脚手架 CAD 设计、依据工程量清单快速报价等。运用生产控制系统。通过采用以信息化为特征的自动化控制技术,控制施工生产活动。譬如:混凝土搅拌站的自动控制、建筑材料试验检测数据采集统计、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总量控制等。②建立健全的管理信息化技术项目级管理信息化技术。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涵盖了项目管理全部管理单元。建筑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根据法人管理项目的管理模式开发的应用软件系统,以及配套的编码和制度。该系统侧重于公司相关业务的处理以及所属项目的管理监控、审批审核、指令下达作业指导和工作协调等。③着力推进信息化标准技术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分类编码就是企业根据自己的工作、组织、资源条件按照国家现行标准建立编码系统。统一的编码系统是企业内、外部进行交流的基础,是进行信息交换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前提,是实现管理工作现代化的必要条件。④全面构建商务层面的互联网系统电子商务是工程项目协同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电子商务可连结到建筑部件、产品、材料的供应商,实现网络集中采购,以降低采购成本,确保材料质量。

3.4加强评估,实现信息化建设的持续改进

评估可分为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两种。其中,内部评估主要是考察信息化工作在企业内部引起的变化,可通过总结具体的成果来进行;外部评估则要通过邀请外部专家进行评估,以及搜集外部评价的方式来进行。评估的目的是评价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功度,看其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增强满足要求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建设监理协会培训考试教材.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