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形象塑造方法范文

时间:2023-08-17 18:13: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物形象塑造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物形象塑造方法

篇1

关键词:表演艺术;角色塑造;体现

中国分类号:J8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153-2

艺术是以形象性而形成其张力的,而创造形象的途径多种多样。表演者在戏曲编排者的指导下,依据剧本内容,可以通过借助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舞台人物的形象。戏剧以表演者自身作为创作工具,在表演艺术创作中,创作者、表演者及创作人物形象,全部统一于表演者自身。因此,要想把戏剧人物形象演绎的逼真,对演员全方位的舞台技术要求极高。表演者不仅需要丰富的生活经验,还要拥有通过外部形体、声音等进行剧情的诠释的能力,加之对舞台的理解度以及恰当把握表演分寸,才能正确塑造出人物的真实形象,深刻表达饱满的情感,使其充分具有艺术的感染力,从而使得舞台表演效果达到最佳。

一、分析剧本和角色

戏剧演员是在剧作家所创作出来的文学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舞台形象,因此演员在人物形象的塑造过程中,自然离不开文学剧本中所描绘出来的人物形象。

演员进行塑造表演的根本依据是剧本及剧本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演员虽然可以根据自己丰富的生活素材来进行表演,但这种人物塑造只能是在剧作家所创造的文学形象的基础上进行。其次,演员所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可能会由于导演与演员的再创造而更加丰富,甚至有所改变,但最终仍然应该与剧本所创作出来的文学形象相符。

演员只有在认真地对剧本与角色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对剧本的角色获得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因此,演员在对角色的塑造过程中,分析剧本才是对角色塑造的开始。

二、演员与角色

演员表演的魅力首先来自“对角色的热爱”。热爱角色并非仅凭个人的好恶,而是从对角色的透彻认识之中产生的艺术创造激情。演员应尽可能深入理解剧本中所反映的生活,感受剧本所描写的戏剧情境和人物周围的气氛,调动自己全部生活积累,用自己的体会去接近角色心灵,设身处地地想象角色的深层精神生活,捕捉与自己所见所闻所亲历的生活现象吻合的亮点,在自己的心灵中生长出角色的形象萌芽,这是表演创造的起点。三、角色的分析

角色的分析是角色创造的基础。演员对于角色的分析从初读剧本时就应该开始了。初读剧本时,角色的印象对演员往往是最为真切、最为鲜明生动的,同时还会引起演员对生活的许多真切的感受及联想,这些感受及联想会成为演员以后进行人物形象创造时的非常重要的契机和宝贵财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非常确切地阐述了演员和角色的“初次”见面对演员创作的影响和作用:“演员和角色认识的时刻可以比做未来恋人或夫妻的初次见面。这样的时刻是难以忘怀的。我认为最初的印象几乎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因此,演员要在不断地对剧本进行反反复复地分析和结合自己的体验的基础上,找到并且能够把自己所确定的角色的最高任务时时刻刻记在心里,并且使它深入到自己的思想情感中去,让它能够激发起自己的创作冲动,时时刻刻向自己指示出角色的内心生活和自己的创作目标。

《雷雨》一剧中,出场的各个人物之间都有着错综复杂的微妙关系。周朴园与鲁侍萍,周朴园与蘩漪,蘩漪与周萍,周萍与四凤,四凤与周冲等等。演员在分析角色与自己之间的关系时,一定要具体,细致。此外演员还应该展开想象,丰富与发展剧本中所提供的事实,具体地感觉到角色之间的心理态度和发展变化,使角色之间的关系对于演员来说,不仅仅停留在理性的认识上,而且要真正地感觉到。

四、角色的体验与体现

演员在进行角色的创造时,应该在自己的心中先产生角色的人物形象,焦菊隐先生把这种在创造舞台人物形象时首先在心中产生出来的形象称之为“心象”。所谓“心象”,就是演员在对剧本和角色的理解与认识的基础上,经过对生活素材的筛选,通过想象的加工而在心中呈现出来的角色形象的蓝图。在表演中,“心象”建立的过程可以说就是演员对于角色的形象构思的过程。因此,角色构思的主要任务就是演员要在自己的心中建立角色的“心象”。演员在构思时所要建立的角色“心象”,应该是在演员的心里出现一个活生生的人―――包括可以感知的角色的心灵和演员的内心视觉与内心知觉可以感知的角色的心灵,演员的内心视觉与内心听觉可以感知的角色的外部特征。

演员在塑造人物过程中,应该对人物不断地有一个深入的感觉与把握。在导演的指导下不断调整与修正自己的表演,理清角色的行动线、思想线和情感线,把握住角色的最高任务和贯穿行动,调整每场戏的速度和节奏。这样,演员就基本上把“心象”转化为“形象”了。

在排演《净化论》这一音乐剧,在最初阶段首先仔细的阅读剧本,并且搜集了关于表演学校的一些新闻和趣事,并去了解那里的老师和同学们的思想觉悟、生活习惯等等。因为在角色分析阶段,对于角色的内心生活的理解与探寻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而在角色的构思阶段,则不能忽视角色外部的东西。在对安吉拉(形体课老师)这一角色最初的塑造阶段,除了做到上面谈到的一些案头工作以外,在自己心中也要建立角色的“心象”。在整个排演过程中,通过最初阶段对剧本的了解,了解了安吉拉这一角色的性格特征,所以在排练过程中不论在声音、形体、表情、动作的节奏和频率等等都在不断地调整与精心设计,因为,我们在表演的过程中发现演员在塑造一个角色时不仅要做到仔细的分析剧本与角色,还应该在体现角色的过程中做到用语言、形体、眼神等等塑造角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准确地塑造出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舞台人物形象。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戏剧表演集舞台表演艺术、戏曲艺术、歌舞艺术于一体。一个好的戏剧演员,只有具备丰富的生活体验、精深的表演技巧、全方位的舞台修养,才能塑造出真实、形象丰满、具有极高艺术感染力的舞台人物形象。

参考文献:

[1]杨瑟瑟.浅议话剧舞台表演中真实感的塑造[J].青春岁月,2012,(04).

[2]卢毅.浅析表演教学中的基础训练[J].教育教学论坛,2011,(23).

[3]林艳.回归表演原生态的仪式―――关于大学校园戏剧表演状态的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11).

篇2

戏剧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演员为主体,运用语言、歌唱、形体动作等塑造出具有独特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并在这些人物的相互关系上表达主题思想。那么,演员在创造角色时,除根据剧本不去挖掘人物的精神世界外,还要探索能反映人物精神世界的外貌特征,这就是化妆造型的工作。从这一点看,表演与化妆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是一种互相依存而又互相激发的关系。

在社会生活中,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仪态风度、衣着打扮等结合在一起构成了这个人的外部形象特征,这种特征反映了他的种族、职业、阶层、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及当时的风尚,这些都将成为我们塑造人物形象时的重要参考。

舞台化妆是在戏剧演出的特定条件中,以剧本为依据运用化妆手段在演员的基本外在条件上,塑造符合剧情要求的人物形象的一种艺术。之所以称为舞台化妆,是因为它具有如下特点:它的展现场所主要是舞台,而且是在由布景、灯光等创造的符合剧情的典型环境的舞台上展现。其次是观众在一定距离外直接观看,由此舞台化妆就有别于电影和电视的化妆方法,电影是通过摄影机摄制成影片后,用放映机投射在银幕上与观众见面的,人物形象被放大许多倍,所以,电影化妆就必须适应人物在远、中、近景及特定时的要求,尽量做到细致而具有真实感,任何夸张的描绘都会损害人物形象。电视是通过屏幕把人物形象展现给观众,所不同的是电视屏幕远比电影银幕要小,也不如电影准确细致,色层少、照度反差大,对某几种色彩过敏等,因此要求电视化妆要线条细致,色彩对比要弱,照度差别不要过大,尤其不能使用红、蓝、浅绿等颜色。总之,电影和电视的化妆要求真实,不能过分夸张。而舞台化妆则要求色彩比较鲜明和一定成度的夸张,因此就有可能运用绘画、雕塑等造型原理较大幅度地改变演员的外形去塑造剧中要求的人物形象。

舞台化妆包括话剧、歌剧、舞剧、曲艺、杂技和戏曲等。在这些舞台演出中,戏曲是历史最悠久,有着浓厚民族特点的戏剧艺术。为了适应表演的程式化需要逐渐形成了按行当来反映人物性格的外貌特征,主要有生、旦、净、丑数行。每个行当也按各自的特点规定了程式化的妆面,特别是净角的脸谱更是变化无穷,多种多样,而且极度夸张。这种独特的塑造人物的手法随剧目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形成了一种鲜明的传统技法。后来的新编历史剧也沿用了这种传统,但这种手法也有它的局限性,它只适用于表现传统剧目和历史剧,并不适合反映现代生活的戏曲人物形象。在民国初年兴起的文明戏和时装戏,在反映同时代的社会生活方面作出了新的尝试,希望冲破戏曲那种程式化脸谱,但仍然按照演员的定型分小生、花旦、老生、老旦等的脸谱化妆。直到新话剧的出现才确定以自然真实的原则塑造戏剧人物形象的化妆方法,从此话剧的化妆方法与传统戏曲脸谱化的化妆方法截然分开了。无论话剧还是戏曲,由于表现现实生活的剧目增多,化妆造型也逐渐以真实自然的话剧方式趋于一致,从而舍弃了那种色彩斑斓、手法夸张的脸谱,追求可以真实再现角色性格的方法。

当演员进入固定剧场演出,舞台把观众和演员分开,再加上照明条件一再改善,使人物的局部形象变得模糊,这就迫使演员选择更精巧的方法使舞台形象清晰可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舞台形式伸延到观众席中,观众围着演员,适用于框式舞台的化妆被认为过分夸张了。因此更加逼真的人物形象就变得突出,甚至有人提出不用化妆了,特别是电影和电视高度发展以后,要不要化妆的矛盾就日渐突出。但只要演员在不同剧目中扮演角色,只要老演小、小演老的情况还在,外国剧目和历史剧目存在,那么,运用化妆手段去塑造人物形象的任务依然是重要的,只不过对技术的要求更高了,这也是历史向化妆师们提出的要求。化妆除了揭示人物的时代,生理和性格特征外,还是两项任务,一是将面部的局部形象适当放大,使观众看得更清楚,帮助交流;二是运用化妆手段弥补演员先天条件的缺陷,使之更符合剧中人物的要求。化妆用品的不断改进为我们提供了更好的物质条件。

篇3

【关键词】《史纪》;人物形象塑造;“互见法”

《史纪》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给人们展现了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它是一曲英雄的颂歌,更是一部英雄的传奇,《史纪》之所以流传千年而不衰,除却其史学价值之外,其浓郁的文学色彩更是带给读者心灵的慰藉,《史记》的文学价值是多方面的,无论是刻画人物的方法、叙事描写的艺术、悲剧气氛的渲染,抑或是抒彩、散文风格的体现,简洁、精练的语言技巧等方面,都为历代作家所推崇,沾溉后人,绝非一世。本文试从《史记》在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上谈谈粗浅的看法。

我认为,《史纪》人物形象塑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运用对比烘托手法,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

所谓对比,一是双方人物的对比;二是一个人物的前后对比。如“鸿门宴”一节写了四组人物:主帅项羽与刘邦;谋士范增与张良;部将项庄与樊哙;内奸项伯与曹无伤等。作者善于通过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对比、映衬来揭示他们各自不同的思想认识和感情。作者既通过惊险紧张的场面以表现人物性格,也通过平静细小的情节来展示人物形象。因此,所有出场的人物都写得栩栩如生,鲜明具体,个性突出。项羽的骄矜直率,刘邦的机智权变,范增的远见偏激,张良的多谋恭谨,以及樊哙的粗犷刚勇等等,都视之可见,跃然纸上。至于一个人物的前后对比,在鸿门宴中也明显可见。项羽开始听说刘邦“欲王关中”便“大怒”,最后刘邦逃走了,却一言不发;亚父范增开始劝说项羽攻打刘邦,“急击勿失”,最后骂项羽“竖子不足与谋”等都是鲜明的对比。

二、运用虚实相生的语言对人物形象进行塑造

我认为,《史纪》对后世的贡献不仅仅停留在史学价值方面,其丰富的、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已大大超越了中国古代二十四史中的任意一部。用文学化的色彩去表现人物形象,这也是《史纪》区别于其它史书的亮点之一。《史记・项羽本纪》中有这样一段话:“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这一段话深深地体现出英雄末路的悲情,也让我们看到了外在刚毅而勇猛的项羽此时此刻之脆弱。而然项羽此段之自述是否真实,项羽兵败至司马迁时代相隔七十多年,而在《史纪》以前的其他作品中均未见此段出处,试想饮帐之内,项羽与虞姬抱头痛哭,那么此段叙述由谁来记录,又由谁来流传呢?所以我认为此段语言描写乃司马迁在写实的基础上加入了适当的想象和虚构,而此短话在全篇真正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一语一处而全盘皆活。让读者看到的是一个充满豪气、霸气又侠骨柔情的英雄形象,虽败犹荣,三军为之动容,读者潸然泪下,《史纪》人物语言对其形象的塑造达到了一个历史高度。再如《史纪》中类似的事例还有《刺客列传》中燕太子丹为荆轲送行时,荆轲悲壮的语言极富文学色彩,天地为之叹息,草木为之动情。“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读过《史纪》的人都知道这是一场生死离别,“易水桥上送君去,黄泉路上踏辉”,这是何等的悲壮,又是何等的苍凉,身负国仇家恨的荆轲担负着巨大的责任和使命西去,等待他的将是什么?特定的时间、地点、场合,再加上特定人物的特定语言,我们无不为之动容,而此短话或为流传或为艺术加工,同样缺乏史实加以印证,但达到了“一石三鸟”的艺术效果。所以说《史纪》中虚实相生的语言对人物的塑造已跨越了时代,足以流芳百世,《史纪》中类似的语句很多,我不再一一列举。

三、采用“互见法”对人物形象进行塑造

“互见法”即将一个人的事迹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其本传为主;或将一件事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一个地方的叙述为主。因为《史纪》是以人物为本位的,往往需要在许多人的传记中涉及同一件事,为了避免重复而又能把事件叙述清楚,司马迁就在不同的传记中从不同的角度叙述同一件事。这样就既突出了每个人在这件事中的作用,又不致给人以重复之感。如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代雄主形象,而在《史纪・孝武本纪》中,司马迁只单单叙述了“武帝求仙”这一件事,如通过这一件事去全面评价汉武帝是有失公允的,我们要全面、细致、深入了解汉武帝,只能在《史纪・李将军列传》《史纪・匈奴列传》《卫将军骠骑列传》《司马相如列传》《汲郑列传》《儒林列传》《货殖列传》《平津侯主父列传》中去寻找。如在《卫将军骠骑列传》中我们会发现汉武帝不拘一格的用人标准,卫青又一个奴隶擢升为大将军,霍去病17岁带兵打仗,这样的用人魄力也许只有武帝才有。在《司马相如列传》中,我们看到的武帝不再是一个穷兵黩武的形象,原来武帝也重文治,也推崇文章,那么《沁园春・雪》中的“秦皇汉武,略输文采”的语句也就不足为信了。《汲郑列传》中的汲黯更颇似唐代的魏征,而汉武帝虚怀若谷的气魄不也跟唐太宗很相似吗?

再如汉高祖刘邦,作为一代英主,他聪明机智,善听臣言,善于用将,有一统天下的辉煌业绩;但作为一个人,刘邦也有不少的缺点,他的流氓无赖,他的将兵无能,他的自私残忍就在《项羽本纪》《淮阴侯列传》《张丞相列传》中附带几笔。再如在《田单列传》中的田单,在燕国灭齐如同摧枯拉朽的特殊情况下,被推上了保卫墨城的位置,他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勇敢地同燕人展开了较量,一步步收复齐国的失地。但聊城之战却打得异常糟糕,损兵折将、久攻不下。如果把聊城之战也写入《田单列传》中就会给人“智者不智,勇者不勇”的印象,损伤田单的形象。而聊城之战又不能不写,故而司马迁九把聊城之战写入鲁仲连的传记中。

司马迁通过“互见法”,既留给我们真实的历史,又让我们看到了生动,鲜明而又完整的人物形象。

总而言之,《史记》作为我国第一部规模宏大的传记文学名著,运用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塑造了一系列丰富饱满、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为后代作家创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东西。司马迁继承了他父亲司马谈对待古代文化的态度,博采众家,去其之短,取其之长,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以其高超的创作技巧而名垂青史。

【参考文献】

[1]白寿彝.世纪新论[M].求实出版社,1981.

[2]司马迁.田单列传[A].韩兆琦,译注.史记[M].中华书局,2008.

[3]司马迁.刺客列传[A].韩兆琦,译注.史记[M].中华书局,2008.

[4]司马迁.太史公自序[A].韩兆琦,译注.史记[M].中华书局,2008.

篇4

关键词:《三国演义》 《水浒传》 人物刻画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这两部小说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章回体小说进入了成熟的大发展时期,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们突出的艺术成就,表现在通过矛盾冲突、细节描写、对比、烘托等艺术手法,成功地塑造出许多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笔者通过对小说中具体形象与情节的分析,发现在人物形象刻画的方法上,《水浒传》继承了《三国演义》的一些精妙刻画技巧,同时也融入了自己的创新手法,从而在人物刻画技巧上更丰富,更新颖,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也更饱满,更生动。

一、《水浒传》继承了《三国演义》艺术手法的表现

(一)《三国演义》与《水浒传》都注重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本来出自虚构,但作者却通过它,把诸葛亮和司马懿这两位足智多谋的统帅放在面对面的尖锐冲突中,一个是胆略超凡,乍遇强敌而临危不乱,一个是老谋深算,乘胜而来却又狐疑不安。由于司马懿囿于平时对诸葛亮的了解,竟被他反常之举吓住,结果处于绝对优势的司马懿仓皇撤退,而处于绝对劣势的诸葛亮却从容退兵,这就令人信服地证明了诸葛亮之智确实比司马懿高出一筹。通过诸葛亮与司马懿之间的充满戏剧性的矛盾冲突,作者把两人的形象与性格塑造得光彩照人,个性鲜明。《水浒传》继承了这一刻画人物的方法,通过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宋江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物,小说就是通过一系列矛盾冲突表现其复杂的性格的。在郓城县,晁盖等人劫取生辰纲,梁中书下令捕捉,晁、梁双方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冲突,在这个冲突中,宋江一方面暗通消息,放走了晁盖,另一方面又拒绝刘唐送来的重金,他认为劫取生辰纲是灭九族的勾当,这就写出他性格中的反抗因素――重义气,同时又写出了他性格中保守的一面――封建忠君思想。在宋江上了梁山后,作者一方面写他三打祝家庄,踏平曾头市,接着又写打败童贯、高俅的讨伐,另一方面又写出了他力主招安,引导义军归顺朝庭,这就写出了宋江性格中的反抗性和妥协性,表现了其复杂的性格。由此可见,作者在矛盾发展和变化中刻画人物性格,不拘于一格,凭借着社会矛盾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为人物设置不同的处境,让人物在特定的处境中按照自身性格的必然逻辑去行动,在不同性格对比和性格冲突中,巧妙地完成艺术形象的塑造,从而使《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笔下的人物形象光彩照人、形神俱现、名垂千古。

(二)《三国演义》和《水浒传》都注重通过细节来刻画人物形象

一部小说的成功首先建立在真实的细节上,因为通过细节,我们一方面可以体验到那种实实在在的人物,另一方面又能去把握人物鲜明的个性。《三国演义》以精练的笔墨,浮雕式地勾出人物形神统一的容貌特征,这当然离不开细节描写,能够突出人物性格最典型、最主要的方面。提到关羽,人们就会想到他的赤色面庞,凤眼、蚕眉,想到他美髯公的雅号,想起他堂堂仪表中透露出威风凛凛的气慨,想起他的青龙偃月刀;提到张飞,就会想到他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想到他声如巨雷,势如奔马的气慨,想到他的丈八长矛;提起诸葛亮,就想起他隐居隆中时弹琴抱膝,逍遥自乐的神姿,想起他羽扇纶巾,指挥若定的儒雅风范。书中细节描写虽比较简略,却既能传达出人物形态,又能表现出人物的神气,从而塑造了一批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艺术典型形象。又如《三国演义》中讲述官渡之战的时候,曹军粮草将尽,曹操便急派人到许昌,要求荀速措办粮草,且星夜赶往前线接济。但当他的老朋友袁绍的谋士许攸来投奔他,问到军粮尚有几何时,他开始则说一年,继而说有半年,然后又说实可支三月,最后还装模作样地附耳低言,说军中只有此月之粮。直到许攸揭穿奉承的诺言,并拿出获得书信时,他才无言可答。作品通过这一个细节,把曹操诡诈多端、假话连篇的奸诈性格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来。作者通过丰富而生动的细节描写,成功地塑造出曹操这个野心家、阴谋家的奸雄典型,并且加以讽刺和鞭挞。

《水浒传》也善于通过富有特征的细节来刻画人物,如黑旋风斗浪里白条一回中,作品写李逵因为要讨鲜鱼吃,态度蛮横,与张顺殴打起来。一个在岸上逞尽了风头,一个在水里显示了本领。李逵有牛一般气力,在陆上殴斗占了上风,可是被张顺诱上船后,到江心却落了水,便挣扎着性命,吃了一肚皮水。由原来的胜者成了负者,这时负者反而成了胜者,各自在不同的条件下即陆地和水上,向相反的方面转化,从这可信的细节中表现了李逵鲁莽和憨直的性格特征。又如塑造鲁智深时所写的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野猪林救林冲,倒拔垂杨柳等,都是采用浪漫主义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个性。正如金圣叹在评点《水浒传》这部古典名著时所指出的,这部小说与众不同的是,写了许多性格类型相近的人物,如李逵、鲁智深等,但读来个个栩栩如生,全然没有雷同感,这便是细节刻画人物的功能所致。细节描写不仅让我们想到了人物各自在做什么,而且还十分具体地看到他们是怎么做的,从而塑造出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同样是打虎,李逵用他的一对大板斧,很容易地将虎杀死,而且还杀性大发地冲进虎窝里将一窝老虎全部杀光,从而显示了李逵鲁莽但憨得可爱的性格特点。与此不同,武松打虎,靠的是一身英雄胆识,通过与虎相斗的细节,刻画出武松大胆而不莽撞的性格,从而把他塑造成为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由此可见,细节性的刻画使小说中的人物增色无限,同时也使人物内涵更加丰富,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出现在读者的面前。

篇5

[关键词] 影视化装造型;创作规律;作用

影视化装造型是一种视觉艺术,剧中人物造型设计的完美度,直接影响着演员演绎角色的心情,关系到剧情的完美与否,同时也影响着观众观看时的情绪。经过精心设计的人物造型完美地呈现出时代的特点、地域的特色,就会对演员起到积极的心理暗示,激发其创作激情,通过演员精湛的演绎与环境色彩的有力烘托,才能达到强烈的艺术共鸣。影视化装造型是影视艺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剧中人物形象性格化特征的重要因素,对影视片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

一、影视化装造型特点

影视化装造型是根据剧本的主题思想、风格样式与时代背景,按照剧本提示的每一个人物的性格、年龄、经历、身份等,将其最本质最性格化的特征显示在演员的外形上,以诱发演员的心理神态的变化,使人物的艺术形象真实而生活化。化装造型就是将演员形象和角色形象有机地融为一体的一种造型艺术。

影视题材不同,化装造型特点也会不同。影视化装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历史剧的影视化装。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又分为写实的正剧和写意的戏说两类。正剧如《雍正王朝》《汉武大帝》《大明王朝》等,所表现的情节一般是历史的某个年代或某个朝代中所发生的事件,在化装造型方面,要以历史为依据,人物的服饰和发型都要符合历史年代特点,化装也要真实,不能过于夸张。戏说题材的如《神雕侠侣》《仙剑奇侠传》等。剧中人物都是虚构的,很难通过人物造型判断其年代,因此是写意的,化装造型时可以大胆想象,同时融入演绎现代审美观。

第二类是现代影视剧的化装,现代体裁的影视化装造型应从镜头中反映真实自然的妆面效果。如《幸福来敲门》《非诚勿扰》等。在化装造型时,选择与剧情和人物心理相适宜的色彩,利用色彩的情感作用与化装线条的变化来反映人物的个性特点,化装要细腻真实。如果剧情需要,皱纹的描画与假发的使用应接近生活,符合真实效果,从荧屏或银幕中放映时人物妆型不能有明显粘贴痕迹,否则人物形象会失去真实可信的特点。

第三类是特殊影视剧的化装,包括魔幻片、战争片。随着影视创作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们思维模式的变化,大量充满神奇想象力的影视剧作应运而生。如《童梦奇缘》《西游记》《纳尼亚传奇》等。在这些影视剧中,伤疤及人物新奇怪异的形象在造型时,会根据需要改变人物的面部结构,使其夸张,充满神奇效果,其中以粘贴方法使用最多。同时,电脑特技配合化装师的技术,塑造富有想象力且符合剧情的不同形象,要求装色协调,配色合理,效果细腻。

二、影视化装造型的创作规律

任何一件文艺作品的诞生都经历过一个复杂的构思过程,化装造型也不例外,都要依据影视片的主题内容、风格式样、剧本提供的文学形象及时空的跨度、外在与内在的诸多因素,加之演员自身的外貌特征统一构思。运用化装技艺和专用物质材料,在演员的面部进行形象的塑造,力求鲜明地表现出角色的性格、身份、年龄民族和职业等特点。下面谈一下化装造型的创作规律:

(一)分析剧本,领会导演意图

剧本是化装造型的基础和依据,形象、感性、深刻地分析剧本与角色是化装造型师塑造形象的第一步。在实际操作中造型师应该从剧本中分析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全剧的风格、时代背景、生活环境,整理出每个人物年龄、性格、身份、爱好以及剧中人物之间的关系等,作为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要素。同时还要及早和导演沟通,了解导演对于全剧的总体造型设想和意图,然后根据演员的个人气质条件进行剧中人物造型的设计创作。

(二)对于人物形象造型的总体构想

在塑造人物形象前,造型师要在自己的心中规划好人物形象设计的蓝图,要让人物形象先在自己的心中活起来。

首先,如果是熟悉题材的造型,可以调动生活记忆,想象一下有没有和人物形象接近的生活原形,因为编剧的创作素材也是来源于生活的,应该有生活依据,这样人物形象就会真实可信。例如,安阳首部实景方言情景喜剧《安阳说》就是以安阳本土文化为特色,演职人员全部选用土生土长的安阳人,用安阳话原汁原味的形式把安阳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对于这样的造型塑造时,就要明确角色的社会身份,体验角色特定的社会群体的生活状态,充分观察和对比才能成功塑造角色。

其次,对于不熟悉题材的造型设计,就要通过考证查阅各种资料、文献来完成。如历史题材的作品,就需要大量查阅相关历史时期的时代背景、社会风尚、饮食起居、服饰发式及人物风情等资料,越详细越好,从中分析对造型有用的素材。

还有一些特殊效果的造型,例如战争题材中的刀伤、枪伤、烧伤,需要我们去找到相关的照片或影视资料进行参考,寻求造型的依据和可信的特征。一些魔幻传奇题材中的怪异造型的塑造,要求我们不光要有基本的专业知识和化装技巧,还要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审美能力去构想能征服观众的独特造型。

对于单独的人物造型有了设想以后,还要全盘考虑整部剧的总体构想,使每个人物形象既有个性,在整部剧里又很和谐。然后做出具体的设计方案和造型设计图,交由导演审核以及摄制组各部门讨论,最后达成共识,以便拍摄时各部门能协力配合。

(三)对人物形象造型的体现过程

设计方案得到认可之后,如何实现对造型的制作需要分三步走:

第一步,准备阶段。包括造型用的各种工具、材料。材料的准备情况直接关系到造型制作的顺利完成,材料的收集不光是材质的选择,还要评估材料应用后的效果,所以这一阶段是费力又费神的时期。特别是一些古装戏要用到的化装头套、毛发、配饰及布料的选择,战争场面戏,会运用到的各种塑型零件等一定要认真细致不怕麻烦。例如,荣获奥斯卡“最佳美术设计”以及“英国皇家影艺学院最佳服装设计”奖的视觉大师叶锦添在影片《卧虎藏龙》里光是打造玉娇龙的造型就分成六段:王府里、夜盗时、大漠中、闺房内、扮男装和竹海打斗,每个阶段的造型都有不同的装饰衬托出“她在不同环境呈现出的个性……各种不同人物与她的对应关系,不断拆散又重组她这个角色,慢慢营造出她的形象,构建出许多吸引人的地方……”(――叶锦添《神思陌路》――卧虎藏龙国际观)

第二步对演员试装。这一过程需要演员的大力配合。试装有时可能需要反复的修改、探索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在这一过程要用相机记录下每次试装的效果,直到试装满意用摄像机拍下来,查看上镜效果,最后拍定装照作为实拍时的依据。

在试装期间造型会不断地被完善,达到新的艺术高度,造型师会在角色间的相互行动中找到创作的快乐,灵感在碰撞中会迸发出耀眼的光芒。例如《卧虎藏龙》中俞秀莲的造型,光是发型头饰就修改了五次之多,最终在力求单纯的本质下,将现代与古典融为一体。所以试装的过程要认真细致,精益求精,造型做得精确,戏才会感人。

第三步是创作过程中。要虚心听取导演以及演员等主创人员的意见和建议,遇到问题及时解决。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能心存侥幸,一点点的问题就会给整个作品的艺术质量造成不可估量的遗憾。

(四)人物形象造型的最终呈现

化装造型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演员为载体将人物形象呈现出来,所以从最初的设想到拍摄现场,都要把演员放在第一位,从演员自身条件出发,按照人物造型要求着力于演员与角色的完美融合。这一点,叶锦添的很多作品都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如《大明宫词》《橘子红了》《卧虎藏龙》《风声》等,堪称经典完美。但是新版《红楼梦》的播出却引来了众多非议,笔者认为其中主要演员的气质与角色要求有差距是其中重要的一点,服饰造型虽精美却是貌合神离。

在影视拍摄期间,化装造型师要根据剧情随时调整人物造型,使人物形象保持连贯性。同时影视是综合性的艺术,还需要各个部门的密切配合,通力合作。

三、影视化装造型的作用

为塑造角色外部形象的化装造型作为形象构成的一个重要元素,是影视的一种语言,它的内涵是丰富的,含义是深刻的,有着一般文字语言所不可比拟的作用。

首先,化装师是摄制组成员之一,是导演不可缺少的助手。由于影视剧的复杂性,化装造型工作非常重要,导演在拍摄现场受到具体条件的启发,往往临时想出或改变原来处理意图而即兴创作,或临时加演员或加特殊造型,这时化装师就要在现场及时塑造出导演理想的人物形象,根据塑造出的理想造型,导演就会给演员很多的发挥空间,让作品更丰富更完整。

其次,化装造型具有帮助演员找准角色定位的作用。影视是综合性的艺术,艺术表演历来讲究神形兼备,古人说:“神出于形,形不开则神不理,不得其神,则色动者神理。”二者必须和谐统一起来,从外到内,从形似到神似,一直通向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演员对人物创作主要是通过“分析剧本与角色――演员对于角色的总体构想和内心体验――演员对剧本角色的体现过程 ――角色的最终呈现”这四个步骤来完成。而这一创作过程中化装造型可以帮助演员找准角色定位,加强角色意识,探索和挖掘角色的内心世界。人物的化装造型和演员的表演艺术只有做到和谐融合,才能达到形神兼备。

第三,化装造型可以改变和矫正演员面部形象。一个剧目当中有时形象是很多的,根据剧情需要会丑化或美化演员的形象,例如化装大师王希钟为电视连续剧《西游记》里大量的妖魔鬼怪的形象成为化装造型的经典,为观众充分理解剧情提供直观的视觉形象依据。《武则天》中毛戈平为刘晓庆塑造的武则天形象,年龄跨度从年轻到年老,这样一个过程要对演员的形象做不断改变。成功的化装造型在很大程度帮助演员找到了剧中角色的感觉,启发了演员的想象力,增强演员的自信心,使演员表演时能更好把握表演分寸,成就了电视剧的成功,这也是化装造型的艺术魅力之所在。

第四,化装造型还是缩短演员与观众距离的最佳工具。影视剧的“终端”是观众,怎样把演员和剧中人物和观众贴近融合到一起,是人物形象塑造的主要目标。作为一个化装师在追求人物形象的时候把造型体现在演员的面部和身体上,通过他的表演,观众就能够直接同剧中的人物形象“同呼吸,共命运”。 这样通过化装造型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感染了观众,使观众认可了剧中的形象,化装造型师也就成功了。例如《卧虎藏龙》的成功不仅为中国功夫在好莱坞打出了一片天地,也让世人记住了造型师叶锦添。

总之,影视是综合性的艺术, 影视化装造型作为一种表现手段,在影视作品中,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使他们具备独特的艺术个性和魅力,是一个复杂的艺术创作过程。影视化装造型是影视艺术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在集体的艺术创作之中才能体现它的创作氛围和艺术底蕴。

[参考文献]

[1] 叶锦添.神思陌路――叶锦添的创意美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

[2] 张晶晶.论影视人物造型设计[J].艺海,2008(04).

[3] 刘春.影视人物化妆造型有感[J].声屏世界,2000(10).

篇6

一.分析正面描写,抓住人物形象特点

在高中教材中,所选的小说类文章多为经典之作,细致入微地刻画出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因此,在小说阅读学习中,我们可由人物形象刻画方法入手,认识人物,理解作者写作意图,把握文本内涵,提高鉴赏能力。在小说中,有的作者正面刻画出人物形象,如肖像、语言、心理、动作与细节等描写。因此,在鉴赏人物时,我们需要了解不同刻画方法的作用,以准确抓住人物形象特点,提高鉴赏水平。如人物语言可流露出人物的思想感情,体现出其内心世界与性格特点。因而,在人物鉴赏时,我们可抓住个性化语言来分析人物形象特点;动作描写,也可反映人物的性格,尤其是典型性动作,更可快速抓住形象性格;细节描写,可塑造人物、深化主题,使小说更具艺术感染力;而心理描写,则体现了人物素质与精神境界等。

如学习《边城》一文时,教师可要求学生找出正面描写翠翠和爷爷这两个人物的语句,并说说这些语句表现了他们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如①“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这是外貌描写,表现了翠翠的美丽纯真。②“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这一神态描写,表现了翠翠的善良天真。③“翠翠与黄狗皆张着耳朵……实则歌声的来复,反而使一切更寂静一些了。”这是行动与语言描写,表现了爷爷的憨厚慈祥,翠翠的活泼可爱,并体现出浓浓亲情。④“且独自低低的学小羊叫着……翠翠也不容易忘记。”这些行动与心理描写体现出翠翠的纯朴天真,对世界充满好奇等。

二.分析侧面描写,把握作者写作意图

在小说中,并非所有人物均是正面刻画与塑造的,有些是通过对其周围的景、事、人等的描写来体现人物思想。在高中小说人物鉴赏教学中,教师需引导学生注意文章中的侧面描写,由人物和环境、人物之间的关系等切入,由表及里,发掘作者真正的写作意图。如《边城》一文中,有不少环境描写,对抓住人物形象特点,理解文章有着极大的帮助。譬如在本文中,开篇写道:“黄昏来时……看天空被夕阳烘成桃花色的薄云。”其中,“黄昏”与“家中屋后白塔下”,交代了翠翠所处的时空环境;而“看”,为下文翠翠心理波澜做好铺垫。再如“天夜了,一匹大萤火虫尾上闪着蓝光……。杜鹃又叫了。”这一段中,夜色深了,但爷爷“不理会”翠翠,翠翠寂寞、孤独更深了;萤火虫的蓝光属于冷色调,可引起悲凉情感。另外,追光,体现了好奇天真的小女孩心理,并带点百无聊赖的寂寞之感。同时,追光又似乎意味着翠翠对未来、爱情与希望的追求。而“杜鹃又叫了”,其悲凉叫声使悲凉氛围更浓。这悲凉叫声,似乎也预示着翠翠朦胧爱情的不幸结局。

三.剖析人物内心,提高鉴赏能力

在一部小说中,对人物的塑造体现在多方面,既有表面刻画,也有内心描绘。所以,在鉴赏人物时,我们需要剖析人物内心,这既可由性格着手,还可由人物心理活动切入,亦或由环境着手。由于这一剖析具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逐步引导,以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如《边城》一文中,教师可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来体会翠翠的内心,深化文本理解。提问:①在课文中反映翠翠情绪变化的词句有哪些?②为什么翠翠感到“薄薄的凄凉”?③“我要坐船下桃源县过洞庭湖,……”翠翠为什么会有这种胡思乱想?④“翠翠坐在溪边,望着溪面为暮色所笼罩的一切,……就忽然哭起来了。”为什么翠翠突然哭起来了?⑤“翠翠抱膝坐在月光下,……似乎心中压上了些分量沉重的东西……可是却无从把那东西挪开。”翠翠为何感到沉重?这样,通过逐步剖析人物内心,既可深入理解人物特点,也可深刻理解文本内涵,更可提高文本解读能力与人物鉴赏能力。

篇7

【关键词】人物;环境;情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品析人物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高明的作者,总是“不动声色”地将自己对人物的评价隐藏于人物描写之中,既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又使作品极具韵味。分析人物形象,要通过品析作家笔下的最能体现人物个性特征的外貌、语言、行动和心理等各方面的描写,并深入细致地加以分析,从而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我们结合《台阶》一文来谈谈如何分析人物形象。原文:他那个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此句则是对父亲外貌的描写。岁月催人老,曾经健壮的父亲,如今变得那样的衰老,他用毕生的勤劳和坚韧实现了心中的梦想,既让人崇敬,又令人萌生一种酸辛。句中用刚收割过的庄稼茬来比喻他的白发,贴切而形象,深刻地诠释了父亲的奉献精神,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所以,鉴赏人物形象时,通过品读作家笔下最能体现人物个性特征的外貌、语言、行动和心理等各方面的描写,并深入细致地加以分析,才能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尤其是那些篇幅短小的语段中,人物的只言片语、一举一动、不易察觉的神情、细微的内心波澜,都是人物思想性格的具体呈现,对深入鉴赏人物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不容忽略。

二、赏析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活动的。这里说的环境,既是指自然环境,更多的是指社会环境。前者或渲染气氛,或点明背景,或烘托人物的内心,对人物起强化作用;后者是人物命运、性格及最终结局的外因。结合具体的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分析人物性格,是鉴赏人物形象的重要一环。

环境是为人物而设置的,小说中的人物是生活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特定的生活环境之中的,人物的思想感情总要打上时代的烙印,留下环境的痕迹。环境对人物性格的体现起着强化作用。作者为了表现人物丰富复杂的性格,往往为人物设置各种不同的环境,用以“刺激”人物,以记录其种种行为,从而显露出性格。

我们结合《台阶》一文来谈谈如何分析人物形象。原文: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解答此类题,可先从环境描写渲染了什么氛围、营造了什么意境、提供了什么背景等角度,总结出环境描写的作用;然后再从环境描写可以烘托人物性格、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这一点,总结出环境描写烘托出的形象特征。人物形象的个性形成,往往与他所处的生活环境有关。合理地鉴赏人物形象,就要注意紧扣环境因素。分析环境描写,包括体味环境特点,把握景与人的关系,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有时要和语言技巧的分析结合起来。句中“高高的台阶”、“摇来摇去”的“柳树枝”和父亲“专注的目光”叠加在一起,情景交融,呈现出丰富的内涵。“高高的台阶”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专注的目光”中传达出父亲对地位的希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为此他耗尽了自己一生的时间,这份执着真让人感动。

三、把握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分析人物形象就要通览故事情节,随着故事情节的开展,学会用发展的眼光进行多层面的分析,注意人物形象、思想个性的多重性,把握人物在每个情节中所表现出的思想性格。

在中学语文教学的文体分类中,小说属于记叙文的一种,记叙文的教学方法对小说也是有用的。但小说与记叙文是有区别的:小说以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完整的故事情节反映生活,表达主题;而记叙文只是描写生活片断,记事写人不像小说那样完整、集中。如果把小说当作记叙文来教,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不能正确、深刻地理解作品的艺术特色,小说也起不到它应起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依据范文,指导学生了解小说特点,理解小说要素,理清小说的一般规律,并抓住小说阅读的关键――通过情节来分析人物形象,从而提高学生小说阅读水平,使学生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

情节中有许多细节。有了细节,人物形象才会具体、鲜明、生动,有血有肉,抓住典型细节着重分析,会使人物形象显得更加完整。如《孔乙己》一文中,孔乙己请小孩吃茴香豆的细节描写非常精彩。孩子们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却望着碟子,孔乙己也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下腰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子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伸”和“罩”用得多么准确、形象、传神,再加上“多乎哉?不多也”这一古文句式的语言,孔乙己善良而又迂腐的性格特征就活脱脱地展示出来了。

四、探读细节,分析人物形象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细微复杂感情,点化人物关系,暗示人物身份、处境等最重要的方法,我们通过对作品某些细节描写的分析就可以比较容易把握住人物形象的特点。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典型化的动作描写、独特化的神态描写、隐喻化的环境描写等等分析人物形象。

五、借助作者倾向,分析人物形象

主题是小说作家在描写、叙述人物性格、人物命运时显示出的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我们要在阅读中认识和评价人物的性格、品质、典型性和社会意义,体会作者的感情倾向。

《装在套子里的人》的结尾,写到别里科夫死后才一个月,生活又变得沉闷,清楚地表明了别里科夫是个典型人物,只要专制制度还在,别里科夫式的人物便不可能死绝。《阿Q正传》那叫读者笑中有泪的精神胜利法,明显地表达了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倾向。

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首先要高度概括故事情节(什么人什么事)。其次揣摩作者的态度:表现了什么,是真善美还是假恶丑?(赞扬什么还是批判什么,最好从正反两个方面理解,如《祝福》)。

篇8

一、初读文本,理清情节,初步感知主要人物的形象

任何文学类作品,感知文本是最基本的一环。像小说这类故事性较强的作品更不能例外。要解读小说的人物形象,首先要让学生初读文本,理清主要情节。在初读文本时,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1、理清小说的开端、发展、和结局。这需要学生基本能复述小说整个故事的情节。因为小说的人物形象是随着故事情节而变化发展的,理清情节,就等于初步感知了人物形象。

2、注意情节中重大或特殊场面描写。人物形象的特点就是在一个个场面冲突中展现出来的。因而,抓住这些场面去分析人物,就可以直观地感知人物形象。

二、细读小说人物的言行举止,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任何人物形象的产生,都离不开对人物个性的描写,即言行举止要符合该人物的性格特征。因而,分析人物的形象就必须细读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等方面的描写,透过这些描写,我们就可以更全面地解读人物。

语言描写。林黛玉初进贾府去拜见贾母时,贾母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问姊妹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只不过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后来贾宝玉问林黛玉可曾读书时,林黛玉回答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细读黛玉前后不一的回答,再联系到她寄人篱下的处境,我们就明白了她“处处留心,时时在意”的谨慎个性。

动作描写。葛朗台在弥留之时,教士把十字架烛台和银镶的圣水壶放在他面前时。似乎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了,而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给他亲吻基督的圣像时,他却作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把十字架抓在手里。在分析葛朗台形象时,细读“抓”这个动作,我们就可以感悟出葛朗台见钱眼开,要钱不要命的贪婪形象。

外貌描写。《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出场作者可谓是浓墨重彩。“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官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褙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这里对王熙凤的服饰描写“集珠宝于一身的打扮”显示她的华贵与得势,也暗示了她的贪婪俗气。容貌细致入微的描写“三角眼、吊梢眉、含春威不露”也显示出她的心机和狡黠。

心理描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有这样一段:“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地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细读这段心理描写,可以看出鲁提辖对这个不曾料到的人命案的认真思考。他想,一但遭遇官司,就没人送饭,还不如早点撒开。面对意外,他随机应变,遇险不惊,充分体现了他有勇有谋,胆大心细的性格。

三、悟读小说的人物与社会背景的关系,进一步理解人物形象

文学是时代的产物,一定的时代特征产生的人物形象有所差异。小说的中心是人物形象的塑造,因而分析人物总是跟社会环境联系在一起的。在理解小说人物形象时。联系背景知识,多体悟小说人物形象的深层含义,就能更深刻地理解小说,读懂小说。

例如,鲁迅先生《药》的背景是后,由于革命的不彻底,所以整个社会下层人民都处于愚昧的状态中。这样的社会,下层人民无法和革命者形成共鸣。在悟读本文中的隐性人物夏瑜时,联系这个背景,我们看到夏瑜的悲剧就不仅是当时革命者的悲哀,更是整个社会的悲剧。这一形象的塑造也更加深刻地揭示了小说的社会内含。

篇9

关键词:美感 获取 歌唱 声乐

歌唱这门艺术,不但具有数学、哲学、逻辑学等学科的属性,而且还具有能够最深刻、细腻、准确、直接传达人的思想情感的功能。从另一个侧面看,它又把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美、思想情感中的美、演唱作品中的美等诸美加以集中、整合、提炼和升华,并将之凝聚于作品人物形象之中,最后通过歌唱者创造性的歌唱表演,把人物形象完美地塑造出来,给人带来美的深切感受。

如何使声乐学生在学习歌唱的过程中感受到和获取歌唱作品中的美感?这是值得每一名声乐老师探索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高校声乐教学和歌唱实践经验,形成了一些获取歌唱中美感的认识,即多听、多接触、多欣赏各种类型和风格的音乐作品,尤其是歌唱方面的作品,并在欣赏的同时注重思考和把握各自作品的特点,力求发现和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美感;再就是要尽量在各种场景中去感受和获取作品中的美感,作为声乐教师更要重视学生的歌唱实践,力争在培养他们的歌唱表演能力的同时提高他们对作品中美感的感受力。

一、多听、反复听、多角度去听

1、多听

多听,也就是说声乐学生要听各种各样的音乐作品,尤其是歌唱作品,增近对各种类型音乐作品的接触。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声乐学生若音乐作品听得多了,就会逐渐感悟到作品中所蕴涵的美感,从而获取作品中的美感感受。波兰音乐学家丽莎说过:“人们之所以对新派音乐的价值常常给予否定的评价,是因为人们不熟悉这些新派作曲家所使用的那种约束性。他们仅依靠他们自己所具有的那种表象能力是无法把握住这种音乐的意义的。这种音乐,对于他们的主观感受来说已经‘丧失了意义’”。因此,声乐学生应经常听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尤其是歌唱作品,不然,则把自己的听觉视野束缚在一个小范围,很难感悟到中外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风格的歌唱作品中所蕴含的美感。

2、多角度聆听

多角度聆听是深入感受音乐作品中美感的重要方法。

1)、在综合把握作品所要传达的内涵后去聆听音乐作品。

从这个角度去聆听音乐作品,声乐学生就会获得作品中主题所蕴涵的整体美感感受,从而也促进学生更好地了解作品的本质特征与风格特点及作家独特的创作个性特征和独特的构思等。

2)、聆听不同表演艺术家所塑造的同一作品人物形象。

从这一角度去聆听,可以使声乐学生探见不同表演艺术家在塑造同一艺术形象时所运用的方法、心路的不同,以及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所塑造人物形象的异同点和共同点。声乐学生在仔细分析其不同特点后并给于一定的取舍,为自己今后在塑造作品人物形象时备存好的塑造方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自己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二、在不同的场景中去感受和获取美感

1、在课堂欣赏中获取美感

课堂欣赏法是音乐美育中最为重要的欣赏方法之一。它的特点是欣赏的目的性和自主选择性强,教师可侧重选择某一方面的音乐作品来有针对性地让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的美感。从总体上来说,作品的选择范围上可尽量涉及管弦乐、室内乐、交响乐、歌剧、民歌、戏曲音乐、民族器乐曲等方面的作品。在作品的内容上可挑选些艺术价值高、思想健康、富有哲学意义的音乐作品来作为教材。进度上,教师则应根据学生的欣赏能力来制定所欣赏作品的难度与进度,对于较长的作品应采用片断式分析与欣赏的方法,最后才过渡到对整个作品的欣赏。

2、在演唱会中去获取美感

演唱会是声乐学生获取歌唱作品中美感的重要方式。演唱会配备有优质的音响、灯光等相关现代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为歌唱者塑造作品人物形象提供了良好的根本条件,让歌唱表演者能更好地塑造作品人物形象。这种方式的欣赏,可让学生在面对面的方式中获得现场人物形象的美感感受,台上台下高度融合,听众与听众间也获得一定的认同感,形成的听众美感聚合力不但增强了现场演唱氛围,更使得学生在其中获得美感的升华。

3、在自然环境中去获取歌唱的美感

孕育众生命的自然环境,也孕育了美好的音乐,听众若在其中感受美好音乐将获得一种情景交融、时空合一的美感,同时也在无形之中提升自己的性情。“山歌与地域风光交相辉映,侗族情歌与月夜溪流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景因乐更美,乐因景更妙。”,这种身临其景的美感感受甚是深刻,是欣赏者在音乐厅或家中无法获取的美感感受。

4、利用电子设备在家中获取美感

在家中,声乐学生可以通过现代音响设备播放CD、VCD等相关现代音乐载体来进行审美活动。由于声乐学生在购买、收藏碟片时是倾向于自己的审美趣味或为满足某方面需求的作品,因此,这种审美活动具有审美目的性更强、审美注意力更集中、审美时间更为自由等许多优点,能使学生更深入去感受自己所喜爱的作品,获取更深刻的美感感受。然而,这种欣赏方式也有其不足之处,即由于受到传播媒介的限制,使欣赏者不能直接感受到现场的演唱氛围,获得全面的美感感受。

5、在歌唱实践中去获取美感

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了美。”,歌唱实践也同样创造了歌唱中的美。歌唱者通过歌唱实践,把自己所感知的歌唱作品的人物形象化为大众可直接感知的人物形象。这种切身的美感感受相比于从其他途径获取的美感感受来讲,它具有更真切、更富实际意义的优点。因而,声乐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声乐表演活动,并尽可能地给学生多提供一些单独表演的机会,力争在提高他们对舞台的独立控制能力的同时增加他们的切身美感感受机会,最终达到提高他们对歌唱艺术中美感的感受和获取能力。

三、结语

提高声乐学生对歌唱中美感的感受力和获取能力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途径也因人而各有所不同。笔者侧重强调:声乐学生除了在以上几点上有目的地提高自己之外,还应在平时注重加强自己在文化、人品、思想等相关方面的素质来不断提高自己,促使自己不断健全自己的人性,只有建立在健康的人性基础上才能获取到作品中真正的美感感受。

参考文献:

[1]罗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2]潘乃宪.声乐实用指导[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3]徐希茅,傅利民,邹建林,杨九华[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篇10

关键词:小说 次要人物 推动情节 映衬人物 反映生活 深化主题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4-0040-02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为此,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就构成了小说必备的三个要素,而其中人物形象又是中心要素。纵观古今中外的优秀小说,大都以集中的笔墨,着力刻画一个或几个主要人物,以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作为作品人物形象塑造的焦点,并随之配置和描写一些必不可少的其他次要人物,从而对社会生活进行广泛的艺术概括。但我们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往往津津乐道地对主要人物形象进行分析,而忽略了次分要人物的重要作用,其实,小说作品中的次要人物在推动情节展、映衬主要人物、反映社会生活、深化小说主题等方面均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值得我们好好地去品味。

1 穿针引线,推动情节发展

“人物是情节的制造者”,大多作品中的次要人物, 在“情节”方面起着线索作用,以他们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串起小说内容,使小说更具真实感,使故事情节的发展更趋自然,因此,看似轻描淡写的次要人物,其实都是在积蓄力量,厚积而薄发,穿针引线、推波助澜,使小说呈大张大合的态势,从而使读者获得与众不同的审美感受。换句话说,作者利用他们不一定是为了塑造一个艺术典型,而主要是为了推动情节的发展,起到叙事手段的作用。

刘姥姥是《红楼梦》中的一位次要人物,正如作者所言:“千里之外,芥豆之微,小小一个人家。”可见其地位之低、身份之微。但作者在安排《红楼梦》结构时,却精心找来与贾府地位极大悬殊的这么一个小人物、小村妇,通过“刘姥姥三进荣国府”引出贾府的一系列事件,让她穿什引线,推动情节的发展,揭开这个贵族家庭的面纱,把它外在威严、势派和内部的奢靡、腐朽展现在读者面前。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作为整部《红楼梦》故事的开端,表现出贾府之大,引出了当权者王熙凤,而王熙凤给其救命钱为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报恩埋下了伏笔;为报恩,刘姥姥携着自家产的新鲜蔬菜二进荣国府,引出了贾府内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鼎盛时期贾府的奢华,而二进荣国府意外受到众人喜爱、厚待和馈赠,自然引出其在贾府落败时,知恩图报,三进荣国府探病王熙凤;三进荣国府写出了贾府的萧索凄凉,而凤姐的病中托孤,又为巧姐以后的出路埋下了伏笔。可以说,刘姥姥既是《红楼梦》整个故事的一个引子,又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通过她的活动展现了贾府由兴盛到衰败的变化过程。

中国“小说”代表作之一——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有一个人物形象值得大家注意。顾涌,一个后来被错划成富农的富裕中农,在这部作品中并不是一个主要人物,但小说却别具匠心地从其替亲家富农胡泰转移胶皮轮车这件事写起,烘托了“山雨欲来”的时代气氛,通过其复杂的社会联系牵出了暖水屯这一带各阶层、各阶级对于即将到来的风暴的心理反应:富农的害怕,富裕中农的疑虑,地主的挣扎与抵抗,贫穷的期望。从而围绕确定斗争对象这一中心问题,引出村干部之间、工作组内部、贫农与干部之间、地主与干部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与斗争。可以说,一个顾涌,在小说中份量不大,但却带动了整个故事的发展,把运动中的农村生活、斗争自然真实的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2 烘云托月,映衬主要人物

红花还需绿叶衬,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之间的关系犹如红花与绿叶。在对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作家往往通过对次要人物的描写映衬主要人物,使其形象更加鲜明、更加生动,从而使其在读者的脑中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次要人物在作品中起着烘云托月的作用。

这正如千古传诵的汉乐府《陌上桑》中人物的描写,全文并未从正面对主要人物罗敷的美貌进行细致描绘,而是通过对旁观者的种种神态和动作的描摹,侧面映衬。“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男性旁观者之所以会有意或无意做出异常甚至失态的举止,原因只有一个,他们为罗敷的美所震惊、所吸引,为此,罗敷的美貌得到了强有力的烘托,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当然,这种映衬作用有正衬,也有反衬,正如清人毛宗岗在评《三国志演义》时写道:“文有正衬,有反衬。写鲁肃老实,以衬孔明之乖巧,为反衬也。写周瑜乖巧,以衬孔明之加倍乖巧,是正衬也。”《三国演义》第5回,关羽斩华雄的过程极其简略,只六十三字,倒是浓墨重彩地描写次要人物华雄如何勇猛,详写其先后斩杀鲍忠、祖茂、俞涉、潘凤四大将领,盟军众皆失色,此时,关羽请命出战,轻取华雄首级,回来时“其酒尚温”。小说通过华雄的骁勇善战正衬了关羽的神勇威武;第72回,华陀为关羽刮骨疗毒,“悉悉有声。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以众人的反应反衬其的坚毅刚强。正反映衬,使得关羽的形象更加鲜明可感。

3 见微知著,折射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