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范文

时间:2023-08-16 17:40: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

篇1

国家档案局颁布的《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确定了电子文件的形式与管理标准。这个规范的颁布和应用,说明档案部门正在行使对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管理权。档案部门在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管理等方面的作用说明,电子政务离不开档案工作的支持,只有重视和支持档案事业的发展,才能充分发挥电子政务的作用,才能实现政府信息资源的市场价值和信息增值。

1 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层包括网络基础设施和信息安全基础设施两部分。网络基础设施是为电子政务系统提供政务信息以及其它运行管理信息的传输和交换平台,它是整个电子政务信息的最终承载体,整个网络基础设施可以根据电子政务应用的实际需要划分为互联网、业务网、非涉密办公网和涉密办公网等。网络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在网络基础设施所提供的信息传输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增加面向电子政务应用的通用安全服务,为电子政务应用提供了一个通用的高性能的可信和授权的计算平台,从而使电子政务应用系统能够以便捷而灵活的方式来构建自身的安全体系。

《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明确了国家电子政务网络由“基于国家电子政务传输网的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组成”;“政务内网由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的业务网络互联互通形成,主要满足各级政务部门内部办公、管理、协调、监督以及决策需要,同时满足副省级以上政务部门特殊办公需要”;“政务外网主要满足各级政务部门进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面向社会服务的需要”。

2 信息资源开发

从我国目前情况看,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普遍存在着信息内容少、信息质量不高、信息流通慢等方面的问题,而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却长期得不到应用的重视。因此,实施档案信息资源与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合作开发,共建高水平的基础信息资源库,是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的合理途径与方法。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与档案信息资源的合作开发是有依据的。首先从内容上来说,两者在内容上有着重合性,档案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来源于政府部门在各种政务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政务信息,它也是档案信息资源的来源之一,经过鉴定具有保存价值的政务信息就会转化为档案信息。因此,为了避免重复建设,实施两者的战略共建就是必要的。同时,档案信息资源和电子政务信息资源都包含纸质文件和非纸质文件两大类。在电子化时代,两者都面临着大量文件的数字化处理问题。信息数字化的任务让两者合作开发可节约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

3 资源整合与共享

要真正实现档案资源的全面开发和充分利用,使之在信息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最大程度上满足电子政务与社会公众对档案资源的需求,其根本途径就在于对现有的档案资源进行整合,走档案资源的全社会共享之路。电子政务环境下档案资源整合与共享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如宏观层面上需要国家的总体规划与管理,给予政策的引导和法律的保障;中观层面上需要各级档案管理机构以及其与社会其它信息服务部门如图书馆、情报中心等的相互合作与协调,建立档案资源的整合与共享的保障体系与运行机制;微观层面上需要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对档案资源以及档案资源与其它社会信息资源之间的充分融合,创建一个理想的信息资源共享环境与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深层次的、一体化的信息资源服务。

因此有人提出在电子政务环境下,档案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实现形式就是建立基于网络环境的管理一体化、资源数字化、服务网络化的档案资源管理系统。这个系统包括四个方面:机关档案室电子文档一体化管理系统、档案馆档案资源管理网络系统、文献中心信息一体化管理系统和政府公众信息网络系统四个不同层次的信息资源管理系统。

由此可见,电子政务标准主要由国家或行业制定,省、市、县一级要制定电子政务标准显然是不可行的,因此,在目前电子政务标准制定普遍滞后的情?r下,档案信息化建设可能存在应用系统或数据库建设与以后的国家标准不完全一致的风险,这是档案部门应该意识到的,也必须有所准备,必须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留有一定的余地。《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中已将电子公文交换、电子政务主题词表、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电子政务数据元等作为重点制定的标准,档案部门要积极参与这些标准的制定,反映档案工作的需求。这样的话,我们在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将有明确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供使用执行。

篇2

就像是当代中国的每一1个合法公民都会有独一的公民身份证号1样,给我国政府中的每一1个形成部门和事业单位的功能分科、各类法人组织集群的总部及其分支机构都赋与1个专业的电子代码将有效地增进我国政府公务职能办事效力的晋升和各级公务系统中各类行政事务信息传递进程的准确性以及高效性。基于这样的违景前提,从实践层面动身,咱们初步地将组织机构代码的引入,对于当下中国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建设过程的具体实践作用划分为两个基本的方面。

(一)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工程建设流动的1个最基本的流动内容就是增进有关的行业系统内的信息资源交互系统的建设,具体而言,就是要凭仗咱们引入的组织机构代码这类数字化深刻发展时期的新兴信息管理工具,来加强全国所有政府职能部门、行政性事业单位和所有级别的法人机构集群的全体属性信息的数据存储与实时利用的数据库,这样的数据库要配备功能强大的即时性信息查询与贮备、保护功能,而且在其具体化的建设实践进程中,咱们还可以在保证总库的运行状态不遭遇不良影响的前提下,适时地展开各种级别的信息分库的建设与投入利用进程。由此,可以有效地实现信息库中已经有信息对于我国城乡所有级别的政府机关、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和全部企业法人集群的有关信息的全面笼盖,从而对于政府进行的社会管理工作的优良展开提供契合实际的保证。

(二)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工程建设流动的另外一个实践目标就是将以前已经经输入系统信息数据库中的信息资源进行同享化方向建设,在数字技术患上到发展确当下时期,信息同享能够对于总体社会事业的充沛发展起到优良的助力作用,引入电子化的组织机构代码,将会有效地加强政府的行政职能、提高政府对于各类社会事务的管理水平,促使政府对于来自方方面面的信息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将对于我国公民的总体化的行政服务需求水平的基本知足程度带来更大范围的扩大。进行高效、充沛、通常的信息同享进程对于推动中国社会宏观总体的管理水平拥有不容忽视的实践作用。

二组织机构代码对于电子政务以及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实践作用分析

以上咱们对于电子政务以及信息化建设的总体实践作用进行了扼要的分析,其分析进程主要是着重于国家的宏观性战略层面的考量,下面咱们将进行进1步的细化,以给泛博读者提供更为清晰的认识途径。这里从3个具体的分项来开展咱们进1步的阐述。

二.一标准化束缚管理

这里所说的标准化束缚管理是指依据国际上通行的数据编码施行规则,对于政务管理工作对于象进行统1的赋码行动。目前国际上通行的数据代码编制法子主要有两种,1是有含意代码,2是无含意代码。所谓的有含意代码是仅就代码内容自身而言就已经经包括有必定数量的指向性信息,它不但可以作为某1具体指向性事务的表意替换者,而且其自身也常常包括着必定数量的与被指代事物有关的信息,这方面最为光鲜的代表就是我国居民具有的居民身份证编号,咱们现行的有效中国公民的身份证号码是由一八位阿拉伯数字及字母经由规律的数字排列组合生成的,前6位通常表示公民初始登记所在行政区划的数字编码,中间8位是公民的公历诞生日期,以后的3位表示户籍登记顺序,最后1位是信息数据系统的校验码。由此,咱们从身份证号码的数字排列中就可以获取其对于应的持证人基本属性信息。另外一种是无含意代码,其代码自身无实际含意,只是作为其代表事物的独一标识。最多见的就是企业代码,目前包含我国在内的良多国家都采取九位无含意代码对于企业身份进行标识。社会实践流动中,因为被赋码对于象的自然和实时环境属性常常处于动态变化当中,所以在这里,无含意代码常常就拥有更大的实践价值,由于实际情景中,中国公民会由于求学、就业和婚姻等缘由而致使其时常性栖身地的地舆区划产生变化,这时候其身份证号码所对于应的编码信息就不能很好地反应其对于应的身份属性,进而给有关管理人员的实际工作带来1些不利的影响。在信息化网路时期,无含意代码在信/!/息项目变更等方面拥有更大的优胜性。从某种标准来看,无含意代码与市场、信誉等概念在逻辑瓜葛上拥有某种1致性。跟着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业务利用系统的大量增添,依托人员的经验以及技能已经经难以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同享与数据交流,必需构成相应的数据交流标准。因而,今昆裔码的标准化工作应当转到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的方向上来,缭绕业务协同、资源同享与信息资源开发应用而树立与代码利用相干的电子政务元数据标准以及数据交流标准。

二.二管理分类化

组织机构代码的管理对于象分为两个主要的分支体系,其1是公民或者者其他情势的自然人情势体系,其2是法人或者者其他情势的集群性组织情势。在这里咱们对于法人的概念进行1个扼要的界定,由于在实践环节中咱们时常会发现有良多人在对于法人概念的理解方面常常存在着很大的偏差。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以及国民法通则》规定,中国境内设立的法人组织应该具备4个基本的前在前提:其1,法人必需是依法设立的拥有实体物态特征的必定情势的组织;其2,法人组织必需具有必定数量范围的不动产,并且具有能够维系其出产经营流动的可供周转的资金经费;其3,法人组织必需要有其本身能够独立具有的名称、系统完备的组织结构和保持其不乱的运营管理状况的相干轨制,具有出产经营或者者是办公流动场所;其4,法人组织要能够独立地承当其所进行的全体出产经营流动所引致的1切客观后果的民事责任。在充沛有效地认识了我国现行法律体制之下的法学概念界定之后,咱们开始将咱们实际将要管理的客观对于象进行分类化操作。《中华人民共以及国民法通则》将我国境内所存在法人形态划分为5个基本的类型:企业经营类法人;事业进展运行类法人;党政机关法人;公益性社会集团法人;跨情势交叉型法人。此外,咱们还可使用依照政府不同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来对于组织机构代码进行分类的办法。具体操作法子就是针对于中国政府对于当下中国社会的具体管理事务的部门分类,借用其已经经构成其实不断完美的分类体系将有关管理事务对于象的具体分项具象化,应用代码系统自带的索引功能模块,可将中国政府在现阶段实际具有的职能划分为如下所列的若干个模块:市场

工商事务管理、税务征收与稽查、海关缉私、什物商品与电子商务贸易、交通运输服务业、商品质量检查、食物药品质量与安全性监督、环境维护与国民基本卫生服务保障、劳动与基本民生保障项目,人事与城乡公民档案管理、社会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提供,公安机关打击背法犯法保护社会治安、检查与审讯、监狱管理与建设运营,金融事业运营保障等等。分类法有效增进了认识事物的逻辑清晰程度,推动了有关事业的良性发展历程。 二.三政府部门利用与社会服务

利用既是树立组织机构代码的初衷,也是终究目的。从利用对于象来看,组织机构代码的用户包含政府部门、企业以及普通公家等各个层面。政府部门利用组织机构代码,是组织机构代码工作作为经济社会管理中基础性手腕的首要推进气力,已经经列入10几个部门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中。组织机构代码已经普遍使用在我国发展改革、建设交通、经济以及信息化、商务、公安、民政、财政、税务、人力社保、工商、统计、质监、国资、银行、海关等部门,为政府各部门加强行政管理,监督企业、事业单位以及社会组织的社会经济流动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腕,为实现计算机自动化管理以及信息交流提供了技术保证。其他部门在经济以及社会流动中将逐渐利用组织机构代码。组织机构代码对于于企业以及社会公家的利用主要体现在基于组织机构代码所构建的社会信誉体系上。社会信誉体系是适应市场经济以及信誉交易发展的内在请求,在信誉信息公然化以及相干服务专业化、社会化的基础上,将原先单个的市场主体之间的1次性或者临时性博弈转变为单个市场主体与整个社会之间的长时间反复的博弈,从而对于每一个市场主体都能够构成1种有效的社会取信鼓励与失信惩戒机制。然而,要实现社会信誉体系的这类效用,必需首先树立以及完美有关的各类标准。以组织机构代码为主索引的、由企业以及有关机构的注册信息所形成的基本信息,应当作为信誉主体及其信誉档案的标识标准,成为社会征信平台建设技术标准的首要组成部份,从而使组织机构代码成为社会信誉信息搜集、加工、流转的重要工具,并使单个市场主体真正地置身于无限无尽的市场海洋中。

篇3

【原刊地名】南京

【原刊期号】20037

【原刊页号】9~11

【分 类 号】g7

【分 类 名】档案学

【复印期号】200401

【 标 题】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与档案信息资源的合作共建

【 作 者】谭必勇

【作者简介】谭必勇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摘 要 题】数字信息化

【 正 文】

电子政务是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体制的有机融合,其本质是以网络为工具,以用户为中心,以应用为灵魂,以便民为目的的现代化政府管理模式。从长远来看,电子政务的根本意义并不在于其表现形式,而在于其能否为公众提供实用的信息和服务。电子政务的功能不能仅仅停留在与政府有关的静态信息上,而要最终实现政府信息资源与社会信息资源的无缝集成,从而使政府真正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和决策科学化的新型管理模式。然而,从我国目前隋况看,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普遍存在着信息内容少、信息质量不高、信息流通慢等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作为一种重要的原生性资源,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却长期不为社会所重视。因此,实施档案信息资源与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合作开发,共建我国高水平的基础信息资源库,是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的合理途径与方法。

一、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与档案信息资源合作共建的理论依据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与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决定了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与档案信息资源合作开发的可行性。

1.两者在内容上的重合性。档案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按来源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传统政府部门在政务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历史记录和文件信息,包括各级政府颁布的法律法规、政策、各种统计信息等;第二部分主要是在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部门在各种政务活动中形成的各种电子化、数字化政务信息。由此可见,政府部门是档案信息的重要形成者,政务信息资源是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来源,经过鉴定具有保存价值的政务信息就会转化为档案信息。因此,为了避免两者的重复建设,实施两者的合作共建战略是必然选择。

2.两者都面临着信息数字化处理的共同问题。信息数字化在政府信息化(电子政务)建设和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谓数字化,是指运用数据库技术、数据压缩技术、数字扫描技术等技术手段,将纸质文件、声像文件和已经归档的电子档案,系统地组织成结构有序的信息资源库。从载体构成上看,档案信息资源与电子政务信息资源都包含纸质文件(档案)和非纸质文件(档案)两大类。在电子政务环境下,电子政务信息与档案信息都面临着大量文件(档案)的数字化处理的难题。因此,在这个共同任务面前,实行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与档案信息资源的合作开发必将为国家和社会的信息化建设节约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

3.两者的信息组织和信息管理方式有着共通之处。由于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与档案信息资源在信息内容与信息载体方面具有较大的共性,这两类信息资源的组织和管理方面也存在着很强的互通性。首先,根据档案管理的全宗理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与档案信息资源都可以按照信息的不同形成者进行第一层次的分类,将不同政府部门或企事业单位形成的政务信息或档案信息划为不同的全宗。其次,在不同的全宗范围内可以根据时间、内容、价值等不同标准来进行不同的信息组织。最后,按照全宗管理的模式对电子政务信息与档案信息实行共同的知识化、智能化管理。因此,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与档案信息资源的组织与管理方式的共通性也体现了两者实施合作共建的可行性。

二、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与档案信息资源合作共建的现实条件

篇4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深化,对政治透明、政务公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政府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等工作的深入开展,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和政府工作效益评估结构,进行政务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政务公开的必然要求。目前由于政务上的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水平还不是很高,信息资源数字化、共享化程度低等不足,信息化建设还达不到政务公开的要求。发展电子政务可以加强政府与民众的沟通,带动政府体制改革。然而,电子政务也面临着信息繁杂、格式混乱、没有统一规范、开放程度低等问题与挑战。在电子信息技术繁荣发展的现代社会,利用计算能力强的云计算进行电子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2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

2.1对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问题认识不清政府对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认识还不够客观科学,表现在:仅将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当做政绩来完成,而忽视了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桥梁作用;信息资源仅在本部门本单位内流通,而没有进行外部大范围的资源共享;采用老套的政务信息管理办法,而没有创新管理理念、引用先进设备。信息资源私有化等狭隘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观念不利于实现资源共享。

2.2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建设不完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投入与建设、开放性与安全性等多方面的内容。目前我国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建设并不完善,表现在:一是重分析云计算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建设探究文/解海燕政治文明要求政务公开,优化政府职能。发展电子政务是实现政务公开的重要手段。建设云计算背景下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可以有效地将政务透明化。这一实践需要考量理论和技术等方面的可行性,本文就我国目前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做简要分析,并对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建设的提出一些建议。摘要复建设与投入不足的矛盾。由于系统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有效的协调,出现了盲目建设问题。政府将精力放在了工程建设而非系统运行技术上,造成资金资源的浪费,而实际上政务公开却收效甚微。二是系统安全性与信息开放性的矛盾。大部门政府部门的信息安全管理还比较薄弱,人才配备不足,技术设备不完善,没有形成标准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信息开放过程中安全性又得不到保障。

2.3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建设各自为政有的政府部门在进行电子政务信息管理时,只注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各级政府之间相互独立,各自为政,造成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封闭、落后,流于形式。系统中分化出一个个独立的信息孤岛,不利于与外界沟通。

3云计算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建设的对策

3.1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模型设计建设云计算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需要进行统筹规划。按照政府工作的要求以及民众对政务信息的需求来制定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云计算模式方案,首先需要构建一个由资源层、管理层、虚拟层和服务层等组成的云计算实现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资源层由物理资源层和资源池层组成,是云计算实现资源整合和资源共享的基础。在资源层中,通过软硬件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了信息输入输出的有效性,减少浪费。虚拟层用于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为信息管理以及信服务提供虚拟存储器、虚拟服务器等,有利于提供资源利用率,灵活调配政务信息。管理层可以对实现电子政务信息的资源、用户和任务等的全面管理,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规划信息容量并进行实时监控,保证系统安全和资源开放功能并存。服务层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提供服务接口、注册、查找、访问等各种服务,是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层。

3.2对原有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进行封装处理目前,由于达不到信息共享的技术要求,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建设面临着普遍存在异构数据库的难题。在建设云计算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如果采用封装处理原有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则可以避免资源共享的障碍。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全面普查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情况,针对技术及规范没有形成统一要求的问题,分析其根源并通过管理方式转变处理其中不合规范的技术和标准。其次,不断完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技术和规范,制定统一的规划的标准,协调区域间政务信息共享,扩大信息资源的开放范围。最后,根据以上制定的标准,将原有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分类封装,形成统一标准的信息链,方便调用电子政务信息资源。

3.3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搭建云接入平台云计算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要想得到广泛运用还需要搭建一个便捷、实用的云介入平台,让各级政府及民众都能接入系统了解政务。除了要求方便快捷、难度系数低,云接入平台还要安全可靠,云接入平台应与管理等相互配合,实现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安全共享。

4结束语

篇5

一、创新档案信息服务观念

档案信息利用与传播面临着商品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双重挑战,社会公众不再以档案管理部门所提供的传统性档案利用方式方法为满足,而是要求在更大范围、更高程度上实现档案资源的社会共享。为此档案部门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改革,善于创新,开展多层次、多渠道档案信息开发与利用。要认真分析信息化建设对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带来的冲击,在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与利用现代化水平的同时,利用档案资源共享政策与环境,实现档案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构建档案信息服务网络

首先要建立档案信息资源体系。一是建立市地级综合档案信息资源体系,以市地级综合档案馆为中心,辐射各县区档案馆及开发区,然后再以各县级综合档案馆为中心,辐射各乡镇及开发区档案室,形成资源共享的格局。二是建立国家档案信息资源体系,形成全国信息开发利用网络,提高档案信息开发国际问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次,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这是提高档案信息开发和利用质量的重要手段。只有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来管理档案、利用档案,才能让档案工作者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才能让大力开发、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成为现实。

三、完善网络化信息服务环境建设

《档案法》规定:“档案部门,档案工作者的基本职能和历史使命是维护档案的完整和安全,方便社会各方面的利用。”在方便利用和维护档案安全两者之间,档案的安全更为重要。对于各种破坏因素,我们可以采取“防火墙”技术、网络安全、检测、加密技术、电子身份认证、防改写措施等来保证网络安全,但都很难达到彻底的安全。因此,在档案网络化的管理中,利用与安全是一对矛盾,档案部门与档案工作人员只有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来提高档案利用与传播过程中的安全性,才能保证档案信息网络化建设顺利实施。

四、畅通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的反馈渠道

档案利用效果的信息反馈,是了解和掌握档案社会价值的客观依据,也是做好档案信息利用与开发的重要前提。收集、整理档案利用效果信息,是档案信息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档案部门在网络环境下及时了解社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分析掌握档案信息利用动态,不断改进与加强现档案信息服务工作,提高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加大对利用者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利用者做好档案利用效果信息反馈工作的自觉性,并积极配合档案部门做好这一工作。

五、打造档案信息服务人才队伍

现代化的档案管理工作不仅需要懂专业知识的人员,也同样需要计算机类、管理类人才。我国档案队伍存在的普遍问题是人才知识结构老化、现代管理人才和计算机管理专业人才缺乏,导致档案工作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和档案业务知识脱离。抓好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人才队伍建设是做好档案工作的关键,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档案队伍是奠定档案事业长足进步的根基。要加强人才专业培训,吸收各方面人才,善于发现人才,壮大充实档案信息服务的人才队伍。

六、实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与档案信息资源的合作共建战略

这是加快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两者合作共建就是将政府的技术、资金优势与档案部门的信息整理、管理优势充分地结合起来,依托电子政务系统与数字档案馆,建立—个综合性信息资源联合开发管理体系,实施共同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服务工作,从而有效地完成一系列的大型基础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

针对两类不同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有必要采取不同的对策。第一,对于传统的电子政务信息,笔者认为可以纳入数字档案馆的信息资源建设中,由政府部门提供设备与资金,利用档案部门的人力与智力资源优势,进行信息资源的联合开发,从而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建共享的信息化建设机制。第二,电子中产生的政务信息是未来的主流信息源,也是本文探讨的重点。首先,在电子政务系统内部设立“政务信息实时收集中心”和“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中心”,前者负责收集电子政务系统即时产生的各种电子政务信息,后者负责管理经过系统化、知识化处理的政务信息、并提供利用。其次,在数字档案馆中建立综合处理电子政务信息与档案信息的“综合信息资源管理服务中心”,专门接收“政务信息实时收集中心”移交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进行信息存储和提供利用等活动,并对其进行分类、鉴定、整理、保存或销毁等系统化的整理工作,形成具有知识属性的政务信息资源库。一方面可以作为数字档案馆的特色馆藏,另一方面可及时反馈给“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中心。”这样,“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中心”不仅能给电子政务的决策和领导工作提供知识化的信息,也能实现电子政府与企业和公众的快捷的信息互动。

总之,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与档案信息资源的合作共建是电子政务建设与数字档案馆建设中一条可行的道路,加强两者的合作开发,不仅有利于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优势高效开发,有利于我国数字档案馆的跨越式发展,而且有利于两类信息资源的整合和我国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高,为真正实施我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肖红琳.电子文件法律效力及其保障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2]向立文.档案数字化建设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篇6

不久前,工业和信息化部了《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并随后在陕西召开了全国地方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工作座谈会,着手在全国范围内推动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工作开展。

信息系统资源整合与共享难一直是电子政务建设的痼疾。《指南》的出台,为政务信息化建设指引了方向,但这些要转变为实实在在的工作推动力,还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充分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因地制宜。

以顶层设计为抓手

技术方面,要紧扣系统架构、基础设施服务、支撑软件服务、应用功能服务、信息资源服务、信息安全服务、应用部署、运行保障服务以及服务实施这九个方面的设计内容,在本单位的信息化基础上,分析未来数年的信息化建设需求,提炼上述设计领域的共性规律,自顶而下构建好整体技术框架。

管理方面,要把执行机构负责制作为最重要的管理措施。执行机构负有建设、运营和管理电子政务公共平台的职责,无论是由政府部门组建,还是委托第三方担任,都要在规划时予以明确。

执行方面,先从单个政务部门开始试点,试点成功后再向同一系统的其他部门扩展,运营成熟后再向平行部门推广,最后向下级政府部门延伸并与上级政府部门进行平台对接。

以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建设为重点

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是破解资源整合难题的主要手段,也是未来几年电子政务和智慧城市建设的工作重点。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可以看成是一个由硬件公共平台、软件公共平台、数据公共平台、安全公共平台和运营公共平台共同组成的复合平台。建设单位可以从硬件公共平台的建设入手,整合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网络资源,形成硬件资源池。在硬件公共平台之上,建设单位可搭建面向SOA(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的支撑软件架构体系,规划好基础能力组件和业务能力组件,建好应用部署平台、平台和管理平台。软硬件公共平台搭建完成后,建设单位就可以进一步梳理出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制订好政务基础库、主题库标准,建设数据交换与共享体系,并配以相应支持工具,最终形成数据公共平台。

在建设硬件、软件、数据公共平台的过程中,建设单位应根据自身需求决定是否建设安全公共平台和运营公共平台。

以云计算技术为核心

篇7

时间: 地点:心

二、调研目的

按照中央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工作部署,以问题为导向,紧密结合总局主题教育实施方案确定的12个主题,紧密结合手头正在推进的工作,紧密结合“找差距、抓落实”,调研信息化人才队伍、

三、调研对象及内容

此次调研主要采取座谈调研方式,围绕管理机制、网站建设、网络安全运维、人才队伍建设四项内容交流经验做法,探讨难点和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政务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及经验

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是以经济分析预测、信息化产业研究、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和大数据应用为特色的国家级决策咨询机构和国家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平台。主要目前在职人员570余人;内设8个正局级职能部门,3个直属机构,4家全资或控股公司。信息中心公共技术服务部(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管理中心办公室)负责中心信息化建设,内设办公室、技术处、运维管理处、安全管理处、云平台管理处等六个处室,(100多人)在岗人员。    

(一)信息化战略发展规划。一是综合管理部负责中心发展战略研究。二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负责面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上级部门开展信息化战略规划、顶层设计与制造业等产业的决策咨询。三是大数据发展部负责面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上级部门开展大数据决策支持服务,组织开展大数据发展战略与总体规划,推动数据共享开放。各部内设相关处室具体负责信息化各领域规划发展。

(二)网站建设。建设任务。二是公共技术服务部(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管理中心办公室)负责国家发展改革委政务信息化建设及技术支持,负责牵头协调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相关管理工作。经验做法:信优化,安全防护体系设计;三是采取基础设施+防护+认证平台形成统一安全防护平台。四是领导高

(三)网络安全及运维。个部门负责。一是信息与网络安全部(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管理中心电子认证办公室)承担政务部门委托的信息安全高端咨询、安全等保测评及评估、技术支撑、专项服务及相关管理工作,开展信息系统和网络安全的相关理论和应用研究工作,协调指导国家经济信息系统地方节点的信息安全工作,承办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管理中心电子认证办公室业务及相关管理工作。二是公共技术服务部负责政务外网、云计算平台等运维工作和网络安全工作。经验做法: 一是逐步将多平台、多系统应用向大平台应用转化。2017年后,信息中心逐步整合多个应用平台,形成一个网络平台、一个安全平台、一个运维平台,同时推进省级政务信息系统在国家级平台的迁移部署。二是统一设备品牌,形成应用集群,降低运维工作的复杂性。比如堡垒机设备由原来的5个厂家6种设备,经过使用比较,选择出功能最强、使用友好的一个品牌,在后来采购中实行单一品牌竞价采购,建立堡垒机集群。三是管理网与生产网分开时,能够立即启用,缩短业务中断时间,降低不良影响。六是繁琐辛苦的一线运维工作外包,信息中心自身运维人员在二线三线进行支持,解决运维人员的幸福感和成就感不高的问题。

五、政务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现状及经验

国家信息中心自组建以来,以业务需求为导向,按照国家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规范用人,目前在职员

(一)人事党建。信息中心办公室负责中心文秘、人事、财务、行政后勤、离退休干部服务等工作;党委办公室主要负责组织开展中心的党群工作,承办中心重要党务和群工活动,完成中心党委、纪委交办的任务。

(二)经费管理。信息中心在内部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在编人员与外聘人员,创收与管理之间采取多元的管理机制和灵活有效的竞争办法。中心党委办公室、综合管理部是一类部门,由信息中心负责承担全部人员工资绩效福利等经费开支;大数据部、公共技术服务部是二类部门,中心承担部门人员的基本工资和相关社会保险,绩效奖金补贴等由部门通过自主开展业务活动收入解决,同时按照在岗人员数量需每年给予中

(三)人才引进及录用。一是国家信息中心每年有固定10-20个事业编制名额,通过招收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对口专业,专业化人才使用,解目前公共技术服务部29位聘用人员,主要是通过长期合作的乙方公司招聘有经验的专业人员,人事劳务关系和管理放在公司,中心支付相关劳务费用。

(四)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通过招录的应届硕士毕业生、海归人员、军转干部按照国家事业单位人员工作标准待遇制定,个人绩效则采取权限下放的办法,由各处处长境制度保障,贡献与绩效挂钩,创收与个人收入结合,不封顶,不上限;借调人员由借调部门负责绩效定档。

篇8

关键词:电子政务;信息;共享与整合

中图分类号:D60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7-0217-02

一、电子政务信息共享与整合的现实意义

实现电子政务信息整合是实现共享的前提,共享既是整合的手段,也是整合的目标,只有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完整、准确,信息才有价值,才可以进一步分析、挖掘;电子政务信息整体共享可以提高政府对公众和企业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降低政府的运行成本;向政府提供对社会监督的科学手段,为智能部门和领导的决策支持服务提供支撑;为政府快速反应处理危机事件提供依据;电子政务信息的共享,能够把政务信息真正作为一种资源发挥真经济效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企业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优化投资环境。

第一,电子政务信息共享与整合有利于节约行政成本。以宣威市政府办公室来说,建立电子政务信息共享机制与传统的人工文件交换相比,每年即可节省公文流转费用近200万元左右。第二,电子政务信息共享整合有利于推进社会信息化。实行电子政务信息共享整合能够有效利用政府的网络系统和外界进行沟通交流,实现网络化和社会公众的互动性,政府职能的高度广延性使政府信息化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城,进而对社会信息化进程具有全面性、彻底性的推动作用。第三,电子政务信息共享整合是提高政府效率的重要措施。电子政务的发展,使原本职能分明、各自独立的分布式部门设置逐步被横向整合的一体化组织形态所取代,具有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运作效率、增加政府透明度以及增强政府竞争力等重要功能。第四,电子政务信息共享是公众加强行政监督的便利条件。电子政务信息的共享为公众监督政府工作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有利于政府实行政务公开、信息公开,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行为的公正性、廉洁性及自律性,从而改善政民关系。第五,电子政务信息共享是建立公众服务型政府的需要。电子政务信息共享是建立公众服务导向型政府的重要表现,便于政府更快捷、更直接和更广泛地为社会、为公众服务,实现政务公开,推行阳光行政。第六,电子政信息共享整合有利于增强政府竞争力。可以使政府站在宏观的高度引领全局,获得充分及时的信息,增加政府对市场的反应能力,提高政府管理市场的能力和效率,增强政府政策的公开性。

二、电子政务信息共享与整合的实践措施

信息共享与整合只有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络基础、业务系统和信息,把推进电子政务的重心放在加强资源整合、促进互联互通、实现信息共享,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才能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化的效益,有效遏制重复建设。

1.加强行政领导、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政府信息开发利用是一个综合性的国家行为和政府行为,必须加强统一领导、协调发展:确立我国政府信息化发展远景和长远目标;坚持统筹规划、统一标准、条块协调、整合发展、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原则。

2.建立信息共享奖励补偿与绩效考核机制。从前文分析可以看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尽管信息共享是对政府全局工作有利的,但具体到多个政府部门的成本与效益却并不平均。缺乏合理的补偿机制,将使得信息提供部门增加消极情绪,导致信息维护质量下滑,甚至会使系统逐渐瘫痪。因此,建立奖励补偿机制是很有必要的。

3.引入市场机制,鼓励政府信息服务外包。打破信息垄断,应当在政府信息服务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鼓励第三方信息中介和信息服务机制参与政府信息的开发,明确规定政府部门不得进行有偿的信息开发经营,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打消政府部门独占信息的想法,使市场化机制真正在政府信息开发中生根发芽。

4.采取灵活多样的信息共享手段。解决电子政务信息共享问题一味地考虑利用先进的信息投入IT手段实现政府信息化是不现实的,我们只能按照规划和阶段性目标采取灵活多样的信息手段逐渐进行建设和完善,定期实现数据利用的最大效率和最佳配置,如一些传统的非IT方式:低质文件、座谈会、电话联系等等,往往也能突破现存的信息共享障碍。

5.加强立法健全管理体制。从近几年国际国内电子政务发展的轨迹不难看出、政策、纲要、发展规划和法律法规是电子政务发展的先决条件。法律的制定和有效实施有助于减少模糊、混乱,为电子政务建设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在立法过程中,应该着重强调信息自由方面的立法,就是要保证公民知晓政府信息的权利和政府对信息公开的义务,采用法律手段抑制各部门对公开政务信息的惰性,避免各级部门将信息作为“私有财产”的谋利行为,从而为政务信息化建设铺平道路。

6.完善标准,保障信息安全。标准化是电子政务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安全可靠的前提。在推动政府信息化的过程中,要重视制定统一的电子政务信息建设标准和技术规范,形成一个可以互联互通的统一电子政务平台和信息网络、数据交叉采集、指标口径力求一致、敏感信息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部门的安全管理规定,以保证信息安全。

篇9

关键词:电子政务;服务经济;服务社会

1美国“全球电子商务框架”概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被提上日程,并取得显著成效,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协调成为信息化发展的一大趋势。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协同实现的整体效应必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1997年7月1日,克林顿总统颁布了联邦政府促进、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的“全球电子商务框架”。该框架确立了联邦政府政策的基本框架,对于美国乃至世界各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在“全球电子商务框架”中,联邦政府提出了发展电子商务的原则和建议。发展电子商务主要原则包括因特网发展是市场驱动的所以私营部门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在通过因特网进行产品或者服务买卖并达成合法协议的过程中政府应该避免对电子商务的不当限制、政府必须参与时政府参与的目标应该是支持和创造一种可以预测的、受影响最小的、持续简单的法律环境为商业发展营造合适的环境、政府必须深化对因特网的特性的认识从而对现有的一些可能阻碍电子商务发展的法律法规重新进行审议、修改或者废止、打破网上交易的法律框架的地区、国家和国际之间的界限促进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内发展。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表现为互动关系,经过研究发现美国“全球电子商务框架”对我国电子政务的改革提供了参考。

2“全球电子商务框架”对我国电子政务改革的启示

2.1做好灾备方案,确保信息安全

经济社会中存在大量数据,WestWorld公司的报告指出,在每500个数据中心中就有1个每年要经历一次灾难。电子政务建设离不开数据,数字信息是源头活水。刘家真教授提出了制定网络环境下的电子文件管理规范,必须考虑管理者的责任和办公自动化网络上运行的电子消息必须作为凭证加以管理。刘家真教授在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文献的档案数据面临的风险,根据国情提出文献的档案数据宜采用同城异地备份与远端异地储存其离线备份的灾备方案,并对远端异地离线灾备基地的建设、管理与可持续运作提出了建议。刘家真教授还深入研究了更新与迁移在档案保护中的广泛应用,以及更新与迁移可能带来的档案内容信息损失风险,并提出了如何规避这类风险的管理策略。这些策略对于信息的更新与迁移过程中的丢失可以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刘家真教授指出,“保护数字文献的关键在于维护数字信息的长期可存取性,为维护数字信息的长期可存取,还提出了3M策略:数字媒体的选择与维护、科学管理以及技术迁移。”因此,要建立信息安全平台,保护网上政务资源。搭建安全支撑平台和安全应用支撑平台。电子政务的数据处理与保护必须放在第一位,数据丢失了,或者被删改了,起不到应有作用,甚至会起到负作用。

2.2政府市场联动,强化信息管理

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已成为公务员及社会公众日益紧迫的需求。然而,由于行政体制、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原因,电子政务信息共享面临着一系列的障碍和问题。为了提高电子政务信息共享的效率,各级政府部门应当针对这些原因和表现,采取相应的对策。因此必须强化电子政务的信息管理。

电子政务的信息管理要引入市场机制、把握好电子政务的市场定位、确立客户关系管理和赢利模式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市场化建设。电子政务建设中要发挥多方面的作用,尤其要让第三部门、企业集团甚至民间组织加入,让他们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主体之一。

电子政务信息管理是一个巨大工程,短期的规划是注重解决眼下必须解决的问题,同时要制订中长远规划,做好成本效益分析。建造电子政务的经济效益模型,熟练掌握电子政务对经济效益影响的几种主要方式和内容,间接影响至少要考虑建设、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效益,直接影响应考虑到电子政务对政府、相关企业及咨询机构等方面的影响。

电子政务信息管理的好坏标准要交给市场而不是政府,这样政府才能牢牢抓住主动权。国内外信息化的实践证明,信息化建设必须有标准化的支持,尤其要发挥标准化的导向作用,以确保技术上的协调一致和整体效能的实现。

电子政务推进标准化必须进行正确的策略选择。为电子政务标准选择正确的类型、级别与形式就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要明确电子政务标准化在标准类型归属、标准级别划定与标准形式确定方面的特殊要求,正确选择我国电子政务标准类型、级别与形式。2.3协同政务建设,攻克关键技术

政务主要包括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三个环节,要从行政决策组织、行政决策活动、行政执行组织、行政执行活动、行政监督组织、行政监督活动、公务员培训等几个方面探讨电子政务的协同发展以降低行政成本的机理。如公务员的部分培训内容可以在网上进行降低培训成本。

降低政务成本要推进协同电子政务建设,协同电子政务是对政府自身运作能力的强化,协同电子政务有助于政府组织实现职能整合、信息整合、业务整合、流程整合,最终实现政务工作和服务的全面提高。推进协同电子政务建设中要注意解决好政府和开发商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问题,必须设计好有效的激励机制。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主要问题是国产软硬件的相对不成熟,在集成时出现不兼容的问题,在现有的国产软硬件的基础上,要经过反复测试和优化形成一套真正运行稳定、切实可行的国产软硬件的集成应用方案,确保应用国产的关键技术。

知识产权和隐私的保护技术急需攻克并同步更新。应当从提高公民个人信息隐私权意识,提高电子政务信息管理者道德,以及加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系统的管理方面来保护电子政务信息系统中的个人信息隐私权。

我国知识产权电子政务建设的起点和国外比较差不多。国外知识产权类网站的开发者主要是国际协会或组织,行政管理网站占据主要地位。我国是以中央的知识产权信息网站带动地方的知识产权信息网站建设,实现各知识产权信息库的资源共享。要保证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权利人享有合法权利。

2.4依法管理政务,制度职能创新

电子政务呼唤新的管理理念。要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贯穿电子政务的全过程,要运用信息时代的人本思维重塑政府管理模式,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推进电子政务实际上是要达到政府行政管理领域内新的制度平衡。

电子政务始终要以依法行政为大前提。电子政务立法的宗旨应当是推动政府信息公开、推进政务信息化建设、提高政务办公效率。电子政务的法律框架,本质是为电子政务提供公平、透明、和谐的环境。电子政务要立法。立法中的核心问题是立法模式、立法层次、立法效力等。电子政务的运行必须在法律监督之下,电子政务的发展也必须基于信息法律的保障,电子政务的实施有利于建设法制社会。电子政务发展需要健全的法律环境。从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应用的流程角度来看,电子政务发展应完善:与政务信息有关的行政法律法规问题、电子政务建设管理和应用的法律法规问题、电子政务建设的技术标准。

电子政务的本质是对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创新。电子政务不仅在公共行政领域,而且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影响。电子政务是信息时代各级政府治理不可缺少的工具,为构建服务型地方政府提供了现实条件。

电子政务是现代政府管理创新工具。电子政务提高了行政效率,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但也存在一定不足。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转变观念,统筹规划各部门网站,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发展,利用电子政务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逐步形成新型政府管理模式,增强公共管理与服务功能,全面提升行政能力。

要重点解决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深层次问题。要引入IT治理的思想,对电子政务中实施IT治理,找到实现电子政务制度与技术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2.5高效优质服务、狠抓绩效评估

我国电子政府绩效评估实践已在各级政府和部门中逐渐开展起来,并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大发展。

电子政务绩效是政府绩效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政务正在成为现代政府运作的主要方式,成为政府更好的实现其管理、服务职能的重要手段。而在大规模的投入和建设后,电子政务能否真正取得预期的成效已经成为一个重大问题。

我国目前的电子政务建设状况不容乐观,巨大的资金投后,实际效果却与预期相距甚远。究其原因,缺乏与电子政务运行特点相符合的绩效评估体系是造成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

要形成我国自己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模式。可以把电子政务的绩效划分为产出、结果和影响三个层次,提倡综合应用模式,突破产出层次。我国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应突出“重在政务”和“政务为民”的战略选择,同时紧密结合电子政务建设和行政改革的进程,做好战略规划。从政府网站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政务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重点政务业务系统建设四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稳步推动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同时促进政府绩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家真.数据丢失的风险与对策[J].机电兵船档案,2004,(01).

[2]刘家真.网络环境下的电子文件管理要求[J].档案管理,1999,(01).

[3]刘家真,倪丽娟.创建我国文献的档案数据灾备基地的构想[J].档案学研究,2006,(04).

[4]刘家真.更新与迁移中的风险管理策略[J].北京档案,2005,(10).

[5]刘家真.保护数字信息的长期存取策略[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04).

[6]李纲,彦.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平台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01).

篇10

[关键词]电子政务;高职院校;行政管理

1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应用电子政务现状

近年来,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投资引进了多种管理软件和管理系统,电子政务建设步伐加快,教师、学生和行政人员使用频率增加,但也面临着各种软件之间不联通、建设资金缺乏、安全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1.1电子政务机构人员建设情况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加强信息化建设,成立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这个专门机构作为信息化建设和维护部门。整合学院网控办公室、计算机信息工程系的技术人员和教师等人力资源,调配专职人员作为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人员。建立信息化建设小组,由学院一名副院长为组长,专门负责学院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协调、投入、使用、培训和维护等各项事务,遇到重大决策事项,提交学院办公会和党委会研究决定。

1.2电子政务硬件建设情况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搬迁至新校区,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全部新建,如建设了学院公共机房放置全部服务器,使用中国移动网络;建设初步的校园网,100%的行政人员配有电脑,90%的教室配置了多媒体;中国移动网络无线信号全覆盖,学生使用手机可以随时访问学院的各种电子政务系统。

1.3电子政务管理系统引进情况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子政务平台软件系统包括:一是办公自动化软件(OA),其可以实现在内网教职工的即时通信,学院在内网通知、公告、学院文件及会议纪要等;二是教务管理软件,教师学生通过访问学院官网中的教务管理系统链接,进行排课、查询课表、打印花名册、录入成绩、查询成绩和打印成绩单等教务管理事项;三是财务管理软件,其可以实现查询账务、查询工资、缴纳学费、查询交费情况等财务方面信息;四是学院网站,各部门可在学院网站建设自己的子网站,链接各种电子政务的系统界面。其他还有招生就业系统、资产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学籍管理系统等。

1.4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问题

虽然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着许多亟待改进的问题。1.4.1电子政务平台无法实现互联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完成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教务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学费系统、学籍管理系统和资产管理系统等一系列系统软件,其各自为政,相互之间没有联通,数据无法共享。这种情况造成学院建设资金浪费,办公效率降低,且数据相互矛盾。比如学院教务处的教务软件、学生处的学籍管理软件、招生就业处的招生就业软件和财务处的学费管理软件中学生信息、学生人数都不一致。因此建设一个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数据互换的电子政务平台十分必要。1.4.2电子政务平台建设资金短缺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高职院校,相比本科院校来说资金来源较少,资金收入较低,因此,用于电子政务平台建设资金较为短缺。其正处于新校区二期工程建设阶段,基建工程需要大量资金,能用于电子政务平台建设的资金较少,并且电子政务平台所需的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网络构建及技术人员队伍建设需要的资金投入很大,资金短缺已成为其电子政务平台建设的一个难题。1.4.3电子政务平台经常遭受电子病毒冲击网络时代的电子病毒凶猛异常,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电子政务平台也经常接受考验。如果出现系统瘫痪、数据丢失、信息泄露等问题,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学院在建设电子政务平台中一定要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

2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应用电子政务的发展对策

2.1整合资源使电子政务软件相互融合

高职院校在建设电子政务平台中,要统筹规划,统一技术标准,各系统之间要相互留有统一接口。通过统一平台实现资源融合、数据共享,支持公文、即时通信、教务管理、财务管理、学籍管理和资产管理等。这样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办公的效率和准确性、提升电子政务管理水平。

2.2加大投资力度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步伐

高职院校电子政务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购置设备、软件及网络等,建设电子政务平台要加大投资力度,促使建设步伐的加快。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开始实施三年创新计划,其中就包含了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计划投资500万元,建立起一个先进的数字化网络平台。

2.3建设安全保障体系

高职院校在建设电子政务平台时,一定要重视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通过使用网络防火墙、杀毒软件、密码保护等途径,加强电子政务平台的安全性。日常使用中要定期保存数据,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切实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