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生态景观设计范文

时间:2023-08-16 17:40: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园生态景观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公园生态景观设计

篇1

关键词:城市湿地公园生态景观设计

城市湿地公园是一种独特的公园类型,是指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具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的、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公园。它具有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增强防洪排涝能力、提升城市景观质量、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促进科研教育和审美、优化完善城市形态等重要功能,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城市的“生态肺”,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国内的湿地公园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主要集中在原生态湿地的修复和保护,湿地公园的功能研究和评价,人工湿地的水净化处理、景观价值的评估,城市湿地景观的生态建设和生态旅游的评价等当面。其中虽不乏成功的案例,如杭州西溪湿地,镜湖国家湿地公园、上海崇明岛西沙湿地公园等。但在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湿地的生态和景观游憩功能,处理好两者的矛盾是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本文以南宁心圩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生态恢复及景观设计工程为例,浅析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一、项目背景与概况

心圩江位于南宁市西部,发源于武鸣高峰岭,地形由斜坡地带流经盆地汇入邕江,形成北高南低,中上游为高峰林区植被良好,下游为平原区地形平坦。近年来由于建设和高新产业的发展,沿江两岸已成为开发热地,局部建筑物较靠岸坡,加之人为活动破坏,形成两岸岸坡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稳定性较差。心圩江河道为河漫滩地貌,漫滩两侧以上为邕江Ⅱ级阶地,地形较为平坦。规划用地总面积为103.8公顷,其中现状水域面积为20.73公顷。

二、项目规划理念及目标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应以湿地的自然复兴、恢复湿地的领土特征为指导思想;以恢复湿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并促进湿地的生态系统发育,提高其生物多样性水平,实现湿地景观的自然化,为湿地群落动植物创造适宜的群落生境为主要目的;同时在湿地不受破坏的前提下,适当规划为游人提供多样性的游憩空间,最大限度发挥其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休闲娱乐等方面所具有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从而保证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本次心圩江综合整治生态恢复及景观设计工程是建立在促进南宁市内城市湿地保护,消除河道原有水污染现象,提高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质量的规划原则基础上的。规划目标是将心圩江河道建设成为有丰富河川自然景观,协助城市河流恢复自然生态和环境功能的城市湿地公园。“沟通水系、生态优先、合理利用、持续发展”,是心圩江环境综合整治的“总方针”。

三、项目规划设计原则

1、功能性、科学性与景观性相结合

城市湿地系统作为人造的高效的污水处理系统,其功能性与科学性是整体规划的首要考虑原则。对于人工湿地景观而言,在重视景观表现形式的同时,首先应注重其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的应发挥的功能。湿地是个运动着而非静止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涵盖了水文、城市生态学、生态工程学、产业生态学及物种适应等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因此要建立一个具有自我维持以及自我发展能力的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就必须要科学对待湿地的生态构成。在对人工湿地进行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依据城市污水特点,科学地进行景观规划、植物种类选择及配置。

2、以人为本,生态优先

湿地公园的生态功能,是净化空气、净化污水、涵养水源、改善小气候环境。同时,作为城市绿地,湿地公园也为市民提供一个舒适、怡人的亲水、观景、游憩和科普教育的场所,增进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因此,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应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原则,遵循生命的规律,尽力做到合理利用土壤、植被和其它自然资源;对生境的改变控制在最小的程度和范围;注重湿地环境的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建立;注重材料的循环利用以减少对能源的消耗,科学设计,减少维护的成本;发挥自然的自身能动性,建立和发展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等。

3、合理利用和协调建设原则

规划应充分考虑湿地系统中动植物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的合理利用,合理利用湿地开展休闲与游览、科研与科普活动;同时应严格限定湿地公园中各类管理服务设施的数量、规模与位置,体现自然元素和自然过程,减少人工的痕迹,使城市湿地公园的整体风貌与湿地特征相协调,体现自然野趣。

4、特色性原则

挖掘地域、人文、植物特色,利用景观手法加以表达,对提高城市湿地公园的活力、趣味、文化品味等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心圩江环境综合整治的景观设计应充分凸显岭南地域特色,体现广西的民俗地方特色。综合空间布局、植物选择、造景手法等多方面考虑,通过道路规划、空间景观划分与植物造景巧妙而有机地融合,创造出一个环境优雅、景观丰富、适宜持续发展的城市湿地公园。

5、可持续发展原则

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自然状态下的河岸带常表现为物种丰富、结构复杂的自然群落形式。因此植物种植设计是湿地保持生态性的根本。许多湿地规划后由于长期的人为破坏、管理难度和管理疏失,使得植物生态系统结构受到破坏,湿地失去其应当发挥的作用。为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在规划初期,就应当充分考虑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模拟自然河道生态群落结构,注重乡土植物的运用,坚持“适地适树、生物多样性”的原则,营造稳定的植物群落,增强城市湿地自然生态恢复功能, 防止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灾害,实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四、景观设计思想和方法

1、顺应地形,因势利导

“顺应基址的自然条件,减少施工能源物质消耗”是绿地规划的重要基本原则。本案由于河道岸线较长,空间跨越大,因此设计规划中根据现状地形、高程特点、征地情况等划分了不同的景观功能区域。在局部位置采用微地形处理,以增加竖向视觉的节奏变化。利用蜿蜒的游览步道串联起一个个景观空间,通过虚实、开合的空间变化设计形成多元的游览空间单元,达到“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

在驳岸的处理上,本案设计中力求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有自然河道本身的美感。设计中只在亲水平台处局部调整河岸线,同时通过水边植被的疏密种植、景石的搭配摆放等多种方式,弱化、柔化局部生硬的河岸线,使其更加自然、柔美。在需要保护土固坡的河滩等滨水地带,设计尽量不使用传统的混凝土脚注或砌块方式,而是改用“土工笼”等新型材料。既保护了河滩,又未隔绝与土壤的联系,还可为虾蟹等水族提供觅食繁殖的场所。这样不仅能达到较好的景观效果,而且还能为保持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有利的场所。人们将看到的不是一片混凝土框架的水池,而是一幅令人赏心悦目的充满自然野趣的水景。

2、开闭结合,人车分流

1)开敞空间――活动广场、亲水平台

在心圩江环境综合整治整个规划中,亲水性设计是一大亮点。水景对人来说有着与生俱来的吸引力,亲水性设计就是顺应人的这种天性。本案中在河道沿岸设置了不同的亲水、活动广场,并在水边设置人性化的警示标志,使人们能够在较为开敞的空间,以较为开阔的视野近距离与水“亲密接触”,观赏两岸树影婆娑、碧波荡漾的美景。同时出于安全性的考虑,规划中的亲水性设施以观水、赏水为主,而避免直接接触水的戏水性设施。

2)半开敞空间―― 疏林草地

通过局部种植高大挺拔的特大乔木疏林,实现景观视线的通透感和空间感,不仅能营造具有一定空间围合感、寂静的休憩思考空间,同时也能成为良好的景观节点和活动场所。

3)密闭空间―― 密林

通过乔、灌、花、草的合理配置组合形成密林,减少人类的活动范围,为野生鸟类、昆虫提供一个优良的栖息地。而林中布置的一些随地形起伏、蜿蜒曲折的汀步,能使游人享受“林间漫步、曲径探幽”的野趣。

4)人车分流,减少污染

公园整体划分为五大区域,每个区域均设有主入口和停车场及公车站。公交车站与停车场的设置充分保证了公园的可达性,方便了游人。园内的交通线路分为主园路(包括抢险道和环湖路)、次园路(即林中小路和汀步)。主园路贯通整个园区,可供游人步行或自行车游览不同的景区;林间步道蜿蜒曲折,随地势灵活穿梭在湿地景观空间内部,使游人能“零距离”接触和了解湿地景观。

3、立足乡土,适地适树

植物种植设计是湿地保持生态性的根本。湿地公园的植物种植配置应充分考虑植物的生态恢复和保护、景观效果以及水质净化等多重功能的要求。在植物种植设计时应根据不同植物品种对气候、土壤、水分的需求等生态习性特征的差异进行栽植环境的设计。应特别注重乡土植物的运用,减少或避免外来物种,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此外,植物品种的选择除了要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外,还应有适应能力强、抗逆性强、易于管理等特点。

1)丰富植物群落

通过水生、湿生、林地植物群落的组合搭配,乔、灌、草、花多样配置的方式,创造多样化的生境,招引各种昆虫、鸟类、鱼类等,增强景观的观赏性,构建生态结构的完整性,提高抵抗外界破坏和干扰的能力,有利于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持续发展。

2)突出地域特色

南宁市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丰富,雨量充沛,植物资源种类繁多,终年适宜植物生长,“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而常开”,被誉为中国的“绿都”。绿化树种绝大多数为热带科属种类。本次心圩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选用的植物品种有200多种。其中大部分为常绿乔木、棕榈科植物等,以突显热带风光的南国特色;也有部分秋色叶树种作为特色树种,以营造特色的秋季景观。同时为了兼顾其它季节的景观,合理配置一些观花、观叶、观果、香花、蜜源、招鸟等植物,以形成丰富的季相景观。

3)植物品种的选择

(1)乡土树种为主,如:扁桃、秋枫、小叶榕、木棉、羊蹄甲、火焰花、凤凰木等;

(2)凸显亚热带景观的棕榈科植物,如:大王椰、老人葵、霸王棕、糖棕、红刺林投、苏铁等;

(3)兼具景观及果树功效的树种,如:扁桃、木菠萝、芒果、荔枝、人心果,莲雾、银杏等;

(4)秋色叶或变色叶树种,如:红叶乌桕、尖叶杜英、大叶杜英、落羽杉等;

(5)香花植物,如:白兰、广玉兰、四季桂、米仔兰、含笑等;

(6)临水、水生植物,如:水松、水杉、垂柳、湿地松、香蒲、芦苇、花叶水葱、荷花、伞草等。

五、景点景观设计

心圩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景观设计为表现广西本土的民族文化内涵,规划了一系列的带有浓郁广西民族特色的景区:风雨廊桥、芦笙欢歌、鼓楼踩歌、铜鼓甬道、隔水对歌……从这些景观的名称上,就可以感觉到一股浓郁的广西少数民族的本土风味。特别是“隔水对歌”的水上舞台,生动地再现了壮族男女对歌的场景。相信这些景点建成后,不但能为市民提供休闲活动场所,还能创造了一个高品质的滨水生态环境,成为真正为人所用的城市河居空间,使心圩江成为未来南宁西部新区的“绿色走廊”。

六、结语

本文中所举的心圩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生态恢复及景观工程的景观设计案例虽然有着其个别性,但其在生态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上,体现了一定的共通性,对其它城市湿地景观设计具有一定借鉴和推广使用的意义。当然,景观的最终形式并不单单只出于对生态因素的考虑,社会、美学和功能需求的因素也是相当重要的,缺乏美感或者不符合社会和大众需求的“纯生态”的景观设计在实践中是难以实现和有长远发展的。因此,景观设计师应该以生态原则为基础,追求景观品质、社会及人文价值等多方面的共同提升,做到“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生态价值与社会价值、人文价值兼顾,才能使自然生态与社会发展及人类生活相互促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思元,牛萌. 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以上海崇明岛西沙湿地公园为例[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07):137-138.

[2]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试行).

[3]李桂媛,陈池,郑江英.滨水景观设计生态理念的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SWCC.2006(11):53-54.

篇2

关键词: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在生态系统中,湿地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对湿地的保护以及再开发,可以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并且还能让整个城市的生态景观获得进一步的提升,在当前的工作中,相关部门十分重视对湿地的保护以及开发问题,希望可以将其达到更好的利用效果。当前,城市建设中湿地公园不断兴起,但是为了营造一个更加理想的效果,就需要加强设计方面的管理,我国城市湿地公园在设计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相关设计者更加应该从实际的情况出发,将湿地公园的功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这样才能促进城市的整体形象得以进一步的提升。希望在本文的论述下可以为今后的工作带来帮助。

1 我国湿地景观现状

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城市化进程正处在不断加快的过程中,所以人们对湿地景观的重要性引起了一定的重视,进而需要对相应的设计加以进一步的完善,在这种情况下,相关部门需要再次整治湿地以及对其进行合理的设计,在很多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过程中,只是将其当作一个观光的目的地,所以局限在挖池塘以及种植植物等单一的层面上,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湿地公园的整体设计效果是极为不利的,并且也与对湿地的保护工作存在一定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湿地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无法从根本上满足湿地建设的要求,也不能帮助改善日常环境。

2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功能

在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体现出生态功能的要求,与普通的公园相比,湿地公园在生态性方面更加脆弱,所以只有加强对湿地公园基础性的保护工作,才能保证最大化的体现其生态属性。生态属性是生态湿地公园最基本的属性,可以起到调节生态环境的作用,并且也为动物提供了一个可以栖息的场所,在生物多样性方面是十分丰富的,保证城市区域的平衡性发展。其次是为人们提供一个休憩的场所,这是一个具有独特性质的公园场所,与一般的城市公园相比是独具特色的,但是其本质是公园,公园的性质就是娱乐休闲,因此湿地公园必然也具有这方面的功能,相关政府单位在对湿地公园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注重这方面功能的发挥。第三是具有教育功能。在城市公共绿化的过程中,湿地公园是其中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通过绿化建设,可以满足人们对日常活动的需要,对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且湿地公园具有特有的自然环境特征,可以让人与环境变得更加和谐,对于自然景观可以实现重新构建的效果。因为在湿地公园中蕴含了十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所以可以以此榛础开展各种生态教育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3 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

3.1 功能分区

在进行城市生态湿地公园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对其区域进行不同的划分,本文以某省的生态湿地公园设计为例,从综合性的角度考虑,进而制定出合理的分区计划,主要将该生态湿地公园分为四个主要的区域。第一个区域是生态湿地保护的核心区域,在这个区域中主要种植加具有特色的植物,并且为一些动物提供一个栖息的场所,将栖息地封闭起来,以降低外界因素的不良影响。第二个区域是湿地科普教育区。该区域内有湿地植物认知园、自然探索体验园、芦苇荡、观鸟塔和湿地研究教育中心等。体现湿地生物的多样性和独特自然景观,让游客对湿地生态体系和文化进行认识和了解。三是生态观光体验区。其主要为游客提供生态体验场所。包括生态农庄、烧烤庄园、农田景观和蔬果采摘园等。其通过最大程度发挥生态湿地公园的景观价值和文化属性,以丰富生态湿地公园的整体价值。最后是滨水会所区。为游客提供休闲场所,使其得到身心的放松。

3.2 道路系统设计

该湿地公园设置了两个出入口和停车场,其道路交通系统包括主干道、次干道、游步道和水上交通。道路材料选择和交通工具都以环保性为主,避免对生态湿地公园系统的破坏和干扰。在该湿地公园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将主干道控制在3m,采用柏油路形式,在其单侧设置高杆灯,高杆灯高度为6-8m,双侧设置自然排水沟。次干道为2m柏油路,并在道路两旁放置观光座椅,满足游客的休憩需要,道路两侧设置自然排水沟。游步道用砾石或者石板进行铺设,将宽度控制在1m左右,并设置照明灯,为游客提供漫步休闲场所。而水上交通采用木栈道和游船两种形式,既达到了返归自然的效果,又能够让人们在湖面上观光美景。

3.3 植物设计

植物设计对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生态湿地公园植物设计既要注重植物种类的多样化,又要重视乡土植物的应用,以提升整体设计美感。设计师要将区域性植物种群应用到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中,确保植物多样性和生态景观设计的层次性;结合景观的多样化诉求,注重不同类型植物的配置,为鸟类和动植物营造一个完善的栖息场所;对乔灌木和湿生植物等具有湿地特色的植物进行种植。设计师要对生态湿地公园具体情况进行明确的认识,进而选择与其匹配度比较高的乡土植物和水生植物。

3.4 水系设计

水系设计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效果,并改善湿地公园整体环境。水系设计涵盖水环境整治和驳岸设计两个方面的内容。相关负责人在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对其水环境进行保护,建设自然式生态效能沉淀池,对水体进行过滤,最大程度降低水体污染,改善水质。同时,避免湿地公园养护过程中,化肥和农药对水体造成污染。驳岸设计包括三种类型:自然生态驳岸、硬质驳岸和可变驳岸。设计人员要结合具体水系设计诉求,对驳岸类型进行合理规划和选择。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重点对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展开了论述,在城市发展建设的过程中,生态湿地公园的建设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现代化发展意义重大,希望在本文的论述下,可以实现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的相处,同时,也能带动生态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这对于今后城市格局的构建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绿色;生态;和谐;发展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0-0135-01

作者:熊玥

生态工业园区是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之后我国的第三代产业区,最具环保意义和生态绿色概念。何为生态工业园区,美国Indigo发展研究所ErnestLowe教授曾提出过他的观点,即生态工业园区是一个由制造业和服务业组成的企业生物群落,它通过对资源和环境要素的有效利用,来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的双重优化和协调发展。下面就设计理念和主要内容两个方面对生态工业园区景观进行分析研究:

一、生态工业园区景观设计理念

(一)生态理念

生态设计一词,已被设计师们倡导了很久,几乎所有的设计中,无论是景观还是建筑都离不开“生态”。然而当运用到工业园区景观设计中,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不仅考虑如何有效利用自然的可再生能源,还可以将工业园区景观设计作为完善大自然能量循环的一个手段,充分体现工业园区作为城市有机部分的自然生态特征和运行机制。

人类始终是万物的主体与操纵者,所有的设计最终都是为了人类服务。“以人为本”概括了人的重要性,设计中应处处体现对人的关注与尊重,营造最合适的空间。景观设计观念拓展的重要之处在于完善人的生命意义,超越功能主义进入人性设计,超越外在感受进入精神享受。

二、生态工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主要内容

(一)生态防护绿地规划

长期以来,国内外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置物是造成自然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因此合理规划园区绿化不但可以提高绿地率,同时可以更有效的净化园区内的空气,隔离和吸收有害气体等。

(二)视觉景观的塑造

工业园区的绿化设计与其他类型的绿化项目同样需要巧妙地安排地形、园路、构筑物、水体与植物等设计要素之间的关系,形成良好的视觉景观,从而塑造舒适化、人性化、生活化的工业园区景观环境,提高生产者的生活质量,增加人们的归属感,促进园区的全面发展。影响工业景观的视觉元素有许多,如工业建筑的形态、材质、色彩,厂区空间结构及自然景观等等。然而自然景观是视觉景观塑造中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不同的植物形态可以塑造不同的空间形态,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不同的植物形态进行配置从而塑造一个良好的自然景观空间结构,如:大型植物即乔木从形态上可以分为:纺锤形、圆柱形、展开形、圆球形、垂枝形等。下面就展开形、圆球形和垂枝形举例说明一下。

1、展开形

这类植物有水平生长的习性,宽高度基本一致。展开形植物能使设计构图产生宽阔和外延感,从而引导人们的视线沿水平方向移动。厂房建筑大多是高度不大,体量较大的平顶建筑,展开形植物能很好的协调各个建筑单体之间的关系,使整个建筑融入一个环境中。

2、圆球形

这类植物没有明显的方向倾向,在设计中可以很好的协调整个布局,将其他树形强烈的植物统一在一起,并且能很好的与环境融合,将环境和自身统一起来。

3、垂枝形

因为枝条向下,这种植物具有明显的向下的方向性,可以将人的视线向下引导。

三、本土文化特色

本土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当地文化的特色,是历史文化轨迹发展的根基。对历史的尊重是对文化民主的体现,对文脉的继承也是对自我身份的确认。水土孕育文化,文化影响经济从而造就特定的风土人情,本土文化代表着当地沉积了多年的精神内涵,只有很好的挖掘、继承、彰显和运用优秀文化传统,区域经济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样,工业园区的景观规划也是如此,只有充分尊重城市、区域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从中提取独特的文化基因并进行合理的绎导,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才能展现时代的风貌,达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篇4

【关键词】滨水生态公园;规划布局;规划方法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0-254-01

一、滨水生态公园概念

滨水生态公园是指临近水体区域而建,专为居民提供观赏、休闲、游憩、文化交流的公共绿地。滨水生态公园的生态环境对城区布局、改善生态环境、创造怡人的生活、发展空间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规划布局布局

“两轴”、“五心”、“六片区”

两轴:以公园西入口广场至水上舞台东西向轴线作为景观主轴,主要景观节点沿主轴布置,依次为主入口广场、水上喷泉、麒麟阁、水上舞台。北入口至公园中心的高台建筑为景观次轴。这一主一次两条景观轴共同构成整个公园的骨架。

五心:公园中心的高台建筑为一心、公园西入口广场为二心、游船码头为三心、南湖宾馆为四心、水上舞台为五心。五心即五个主要景观节点,通过景观主轴联系起来,丰富了公园的景观骨架。

六片区:整个公园分为六大功能区。分别是水景区,利用挖湖的土方堆起的山及山顶的高台建筑以及水上舞台,垂钓平台。生态密林区,种植景观林为主,起到美化环境,调节小气候的作用。入口景观区,开放的广场形成大气的公园形象,雕塑广场体现出整个公园的灵魂,水中音乐喷泉成为这个景观序列的。休闲娱乐区,包括拉膜广场、麒麟山庄、游船码头;南湖宾馆,在公园的西北角布置集商务洽谈,住宿接待,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四星级宾馆。观景区,在公园的东南角堆起假山,成为公园的至高点,山上的观景亭也成为了欣赏景观的最佳位置。

三、滨水生态公园景观规划方法

(一)道路交通规划

1.三级道路网设计

全园道路系统采用自然式布局,把各景区、景点串联起来,形成道路网络。路网规划由陆上游与水上游组成,全园分一级、二级、三级道路形式。

一级路形成环路,贯通全园,并联系各主要景点,大都与水相临,增加融合性。路宽4米,可通车,方便公园管理施工、消防。

二级路为连接各景点的纽带,路宽3米以自然线形为主,根据景观需要的不同选用不同的铺装材料和铺装形式,如红石板、透水砖、沙石等,并根据功能需要采用变断面的形式,如转折处不同宽窄,坐凳、坐椅处外延边界,园路和小广场相结合等,宽窄不一,曲直相济,园路多变,生动而有活力。

三级路1.2-2米宽,是各区内的游览步行道,作为纽带联系一、二级道路及全园各主、次景点,路面采用接近自然朴实无华的天然材料,如卵石、天然块石等。通过行走卵石路,按摩足底穴位,达到健身目的,又不失园林一景。

公园停车场共两处,结合主出入口位置进行综合设置。

(二)竖向规划

公园现状地势平坦,为增强公园的吸引力,着力营造山水自然风光特色,在公园东南部设有主山体,高度10米,为植物景区造景创造条件,同时成为公园的制高点和主要观赏面的绿色背景,其他区域适当设计1.0-1.5米不等的高低错落、连绵起伏的山丘和缓坡,并点缀景石,用以分割空间,组织交通。这些地形的设计,丰富了园林空间层次和变化,使公园更加贴近自然,穿行期间,可领略同一景观的变幻。

(三)驳岸规划

整个湖面的驳岸规划以自然式缓坡驳岸为主,整形式平台驳岸为辅,自然式块石驳岸和自然式卵石驳岸并存,追求一种自然原生的状态。

(四)给水和排水规划

1.人工湖用水通过超级支渠引入的黄河水和人工蓄水两种方式。

2.生活用水连接市政管道,公园喷泉、跌水用水利用河水循环使用。

3.公园消防用水,需合理的引进供水管网布置和配套工程设计。

4.绿化灌溉用水,直接利用河中水,并根据植物的分布,制定不同的灌溉方式,如喷灌、滴灌等先进设备技术,避免绿地漫灌用水,杜绝浪费。

5.各类广场及公园管理区采用组织排水和自然排水相结合的方式,其余区域以自然排水为主,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沿地面自然排放入人工湖中;生活污水和废水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五)植物景观规划

绿化规划设计在整个环境规划设计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是整个环境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

植物规划总体做到:“绿树葱翠、百花争艳、四时有景、多方景胜”。植物的配置,以适地适树为原则,以深根性或根系发达的乡土树种为主,考虑有经济价值的树种,并充分考虑季相变化,乔、灌、藤、草、花配合,复层群落式栽培,落叶树与常绿树并重,彩叶树与芳香树种配合,形成三季观花、夏秋观果、冬季有绿、季相丰富的特色景观。

主要树种有:银杏、紫叶李、地被菊、紫薇、旱柳、泡桐、榆叶梅、荷花、香蒲、玉兰、侧柏、合欢、水葱、垂丝海棠、国槐、等。

(六)夜景规划

公园主要道路设置高杆灯,其余道路和景点设置庭院灯、草坪灯、照树灯、地埋灯、线型灯等景观灯具。采用多回路的照明系统,平日照明与节日照明分层次控制,达到实用、经济、美观的综合照明效果。游船码头、麒麟阁、水上舞台、麒麟山庄等主要景点在景观照明上突出夜晚的灯光效果。公园夜色中的景观照明,使公园更显活力,人们在夜色公园中因美丽的夜景而心旷神怡,整个南湖公园处在流光溢彩之中。

(七)紧急避难场所的规划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口的过度集中,健全城市防灾系统已成为一项不容忽视的艰巨任务。在城市各类防灾系统中,公园绿地是一种既能为城市居民提供自然游憩空间、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同时又能发挥避难疏散重要作用的场所。公园大型绿化活动场地、绿化停车场、广场设计为紧急避难场所,包括西侧主入口广场、北入口广场、拉膜广场、树荫停车场等,平时是休闲娱乐的场所,灾时作为棚宿区。

参考文献:

[1]魏强.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J].魅力中国,2010(1).

篇5

关键词:城市公园;滨水环境;生态设计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一、生态设计的原理

生态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在设计中重视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协调主要是指保证物种的多样性,减少资源的掠夺,维持生物生存环境的质量,通过保证生态环境的正常工作来提高居民生活环境的质量,促进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涉及的方面比较广泛,不仅包括设计理念的生态性,还有材料的选择、节能环保等等细节工作。生态设计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体现当地特色

生态设计一定要重视设计的原始性和地方性,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进行相应的设计,这样才能获得最佳的设计效果。首先要尊重当地的历史文化,将历史文化与生态设计结合在一起。其次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例如阳光、水、土壤以及地形等,将不同的自然资源结合,能够更好地实现生态设计。最后是合理地选择当地的物种,这样的物种不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生长环境,还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成本。

2、保护资源

保护不可再生资源是实现生态设计的基础和前提,尽量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在设计中有意识地树立保护资源的理念。设计中保持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合理科学地利用光、风等资源,引进先进的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还要充分利用当地废弃的资源,为这些废弃的资源赋予新的功能,这样的设计方式可以大大减少其他资源的利用。

3、体现自然

随着经济建设脚步的加快,人们与大自然的距离越来越远,特别是城市居民很难感受到大自然的风光,因此在城市公园设计中要体现自然,让居民在城市中也能体验自然。这样的方式在改善环境的基础上,还让人们树立了正确的环保观念。

二、城市公园滨水环境生态设计的重要性和内容

(一)城市公园滨水环境生态设计的重要性

水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城市居民在平时的生活中能够很容易接触到水,水资源在整个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设计应用中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现在很多的城市为了增添美观,会在很多的广场前设置一些喷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些新意。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我国的水环境也受到严重的破坏,水资源缺乏现象越发明显,人们开始意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水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没有了水资源人们根本无法生存,经济更不能得到发展。城市公园是城市居民接触大自然的主要场所,与水环境也有紧密的关联,所以加强城市公园滨水环境的生态设计十分必要,为城市今后的生态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城市公园滨水环境生态设计的内容

城市公园滨水环境的生态设计主要包括维持当地水资源自然面貌的特征、水环境污染的治理问题以及协调水资源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等工作,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1、维持水资源自然地貌特征

为了加快城市建设的步伐,人们过分地开发水资源,给当地的自然地貌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整个城市水资源的稳定和功能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使得城市受到水涝灾害危害的可能性增加。要想真正发挥水循环系统的作用,必须要恢复原始的面貌,维持水资源自然面貌。

2、水环境污染的治理问题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水资源受到污染已经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很多滨水环境的城市中的水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湖中的动植物越来越少,城市环境更加恶劣,给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面对这种情况相关的部门必须要采取积极的措施解决水资源污染的问题,严格控制工厂排放的污水,恢复水资源的生态功能。

3、协调水资源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

工业革命以来,为了实现经济的发展,很多的城市不惜损害环境的生态功能,其中最严重的就是水环境的破坏。随着滨水环境污染情况的加重,如何处理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成为城市发展首要解决的问题。水环境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作用的关系,只有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同时还能为居民提供优质的生活环境。

三、城市公园滨水环境生态设计的方法

(一)岸边环境的设计

岸边环境的设计是整个生态设计的基础和前提,岸边环境是联系湿地和陆地的纽带,在实际岸边环境时要尽量保证自然状态,这样的设计可以促进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发展。岸边环境的设计的关键在于驳岸的设计,驳岸设计要遵循结构稳定性原则、地域性原则以及亲水性原则,前两个原则主要是保证建设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后一个原则是为了凸显当地的特色,吸引更多的游客。不同的原则会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一般驳岸的处理方式分为自然原型驳岸、自然型驳岸以及人工型驳岸三种,不同的处理方案会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但是设计的目的都是为了保证生物的多样性和水环境的质量。岸边环境的设计可以根据实际的环境设计相应的小桥和道路,既可以让人们接触各种湿地环境,还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还可以在公园内设计一定的亲水设施,吸引人们接触大自然。

(二)滨水植物的设计

植物是生态环境的重要元素之一,既具有生态意义还具有观赏价值,所以加强植物的设计是生态设计的重中之重。滨水植物的合理与否直接决定了城市公园滨水环境的生态功能,所以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一定要将具体的湿地环境与设计原则结合在一起,才能制定出最佳的设计方案。城市公园中的滨水植物有观赏型和净化污水型,不仅要营造出良好的观赏环境,更重要的是发挥植物净化污水的作用,提高水质。植物的选择十分重要,首先要了解各种植物的属性和预期会达到的效果。优先选择当地的植物,外来的植物品种需要长时间适应生存的环境,还会给当地的植物造成威胁,所以尽量减少外来品种。其次是要保证植物的搭配,植物之间的合理搭配不仅可以带来更好的视觉效果,不同植物之间的功能也能实现互补,增强植物整体净化污水的能力。

(三)滨水生物生存环境的设计

滨水生物也是滨水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主要包括鱼类、鸟类以及两栖类,不同生物对于生存环境的要求也有一定的差异,所以要根据生物具体的情况确定最终的设计方案。生存生物栖息地的设计首先是选择地方,尽量选择较为隐蔽的地方,避免生物受到人类的干扰;其次是了解植物与动物之间的联系,引进相应的植物体系,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最后是根据生物的生活习性来设计相应的栖息地,设计出来的栖息地要保证食物链的稳定,整个生态系统能够正常的运行,还要讲栖息地进行分类,可以分为观赏区和保护区。

四、总结

总而言之,要想真正实现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协调发展,必须要重视自然环境的生态设计,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城市公园滨水环境的生态建设要从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利用本地的水环境,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实现经济和自然环境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梁.城市滨河公园景观改造设计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2.

[2]夏伟静.城市生态水景观设计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2.

[3]刘铮.城市公园生态设计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

篇6

[关键词] :生态景观 美学 文化

当今,“生态景观设计”、“自然美学”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景观设计师所推崇。生态景观设计不仅仅改善了生态环境,其同时反映了生态文化、地方性文化的特色。随着科学和景观学的进步,我们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有新的景观格局的规范标准,但景观文化内涵将永远是我们设计的灵魂。因此,对于景观设计师来说,生态景观设计最主要的挑战不仅是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而是要体现出生态文化概念,体现出当地的文化底蕴与美学价值。

一、生态景观中的美学价值

生态景观特指由地理景观(地形、地貌、水文、气候)、生物景观(植被、动物、土壤和各类生态系统的组合)、经济景观(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土地利用、产业过程)和人文景观组成的多维复合生态体。它不仅包括有形的地理和生物景观,还包括了无形的个体与整体、内部与外部、主观与客观间的系统耦合关系。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生态设计只是停留在“解决环境问题”,“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环境品质与美学的要求日益提高,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审美观念逐步影响到周边生态环境的景观格局。Mozingo认为生态景观设计应与文化和美学相结合。文化内涵与美学价值是当今生态景观标志性的特点。尤其是在都市化地区的生态景观,更应该强调生态,美学和文化领域之间的共存(Mozingo,1997)。生态景观中,美学的体现并不仅仅体现在景观的外在与表面,人们对自然的审美观点还来源于本身对美学的感知与理解力,文化背景和其对生活的体验(Eaton, 1989)。正如Mozingo在她的文章里提到的:“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体验,对生活与文化气息的感受和理解是判断景观质量的基础,生态与美学的融合将传递给人们生活的气息,审美的感受。”(Mozingo,1997)

因而,现代生态环境设计的领域将不仅仅局限于生物圈、环境改善的范畴内,而需要与美学,审美共存。

二、生态景观中的文化价值与其重要性

在生态与美学融合的同时,生态景观是反映当地民俗文化,风土人情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城市和农村,人们会看到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观特色;热带地区与寒冷地区的不同的景观特色更让人一目了然,这即是景观体现出的不同的文化特色。在城市中,生态景观往往反映出设计师们的意图,形形的景观元素,例如模纹景观,植物景观标识等,其不仅仅体现一个城市、一个农村、一个风景区的特色,同时还包括了对市民与年轻一代的教育意义,给人们传递各式各样的文化信息。Lyle在她的文章里也提到:“自然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自然与生态环境是人类文化的一面镜子,自然揭示了人类的想法与社会文化特征(Lyle, 1994)。”生态景观设计应在自然与人类文化中掌握平衡。因此,在处理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中采取合理和正确的方法。

综上所述,在生态景观设计中,不仅仅要体现“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等理念,“生态美学”与“文化内涵”均是同等重要的,其体现了我们的社会文化与对美学的感知,它是我们社会形象的体现。景观形象的抄袭和仿效将让我们背离自己文化特色。我们要延续我们自己特有的生态景观形象,要继承与发扬已有的景观文化传统——从乡土文化到民俗民风,实现景观美学的提升与当地文化创新。在接下来的段落,我将以澳大利亚墨尔本——东部高速公路为例,阐述生态景观设计中美学与的文化的体现。

三、澳大利亚墨尔本——东部高速公路生态景观设计

项目概况

墨尔本东部高速公路第三期 ——从Doncaster路至Springvale路,1997年建成。以Jackie Ross和Tract为首的设计师们在东部高速公路两侧设计了一个7公里长的生态公园(图片1),公园总面积约为400公顷。作为高速公路第三期扩建的一部分,设计师们在高速公路两侧设置了一系列不同高度,纹理,色彩的混凝土隔音墙。隔音墙将墨尔本东部高速公路分为内外两部分——内部为高速公路段,外部为景观生态公园。生态公园包括5个湿地,超过17公里的自行车道,大大小小的景观节点与Koonung生态河道形成了东部高速公路两侧的绿色走廊(图片2)。此外,设计师利用内外景观对比与特色隔音墙打造的手法帮助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保持警觉,提高驾驶乐趣,给驾驶员以公园散步的感觉。同时,根据当地风俗,景观植被特色,项目对两侧的生态公园进行了生态改造与修复工程。

当工程完成后, 高速公路两侧生态走廊的水渠与Koonung河道被重新修复。大大小小的湿地与河道相连,环境改造工程将Koonung河道内的污染物和沉积物引入湿地内的生物降解池进行分解与吸收(图片3)。生态补救方案同时还包含美学和社会的益处,设计师利用道路与河道开挖的土方在高速公路南侧创建了一个山谷公园,营造了很多沿途的风景与景观节点,提供给附近居民骑车上班的自行车道。生态公园内400万棵植物全部来自当地的树种(图片4)。鱼类与其他生物已逐渐回到生态公园中,经修复的河道与动植物群落重新建立起当地自然生态系统。

(2)墨尔本东部高速公路——隔音壁内侧的景观美学

墨尔本东部高速公路被其两侧的隔音壁分割成内外两个迥然不同的空间——隔音壁之内的高速路,隔音壁之外的生态绿地。景观与环境设计的创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设计师的美学理念与对生活的体验。在高速公路内外,设计师创建了两种不同的景观体验。 (5 Figure.)

篇7

关键词:生态设计 和谐平衡可持续性发展

一.研究的背景

在当代,随着环境质量的急剧恶化和全球资源的减少,人们对未来发展越来越焦虑,这种焦躁不安直接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其不能正常发展。所以,景观设计作为缓解二者关系的有效途径,对于生态目标的追求已经超过对其功能性与艺术性的注重,生态设计是景观设计发展到今天的必然趋势。是城市能够持续性发展的良好的镇定剂。

在欧洲“景观”一词最早是出现在《圣经》里面的,它是被用来描写皇城的美丽景色。可以说它是在视觉美学的角度上诞生的,并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仍然坚持以视觉美学角度来理解景观。然而,景观生态学思想的诞生给了人们不小的冲击,它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诠释景观与生态的关系。

早在1939年,德国著名的地理学家Troll就提出来“景观生态学”的概念。他把景观看作是“人类生活环境中空间的总体和视觉所触及的一切整体”。景观生态学就是把地理学上研究的自然空间关系与生态学上研究的生态功能方法相结合,即研究景观整体的结构和功能,是一个总体的范畴。他提出景观生态学是研究生物的最高层次的生态学。

生态景观对于我们生活的影响

2.1生态景观的重要性

如果说农耕时代的景观设计是人类对自然景观的对抗过程,而工业时代的景观设计是人类对其自身创造的工业化景观的消极对抗过程,以信息社会为背景的景观生态设计则是要人类对整体景观的各元素进行主动安排和协调的过程,这意味着人们不再将单一景观元素作为设计对象,而是同时把构成景观整体的所有元素都作为设计点和目标,最终使景观系统结构和功能达到整体优化。

由于现实生活中环境的逐渐恶化,生态景观逐渐为中外设计者所关注,对它的研究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化而日益呈现出多样化态势。城市景观,作为城市的外部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的有机体,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的室外场所。城市景观作为连接自然与人类生活的主要媒介,它的景观构造直接反映了人们生活环境质量的高低。

目前我国城市建设正在快速的发展,城市环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城市系统在自然演变与城市发展间的相互关系更加脆弱。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只有走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路,才是城市及城市景观的出路。

加强城市的生态景观设计,对我们居住环境的改善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社会成员的我们,要做到的就是加强自身的生态理念的培养,因为有了一个根深蒂固的理念,才能更好的督促我们的行为,才能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从而使我们的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生态景观的重要性是可持续性的,它不是占时的心血来潮,而是一条长远的道路,关系到我们的子孙后代。

2.2 我国目前的现状

相对于国际上的景观生态学研究而言,我国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历史还很短暂。从8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的学术刊物上才正式出现了景观生态学方面的文章。目前,中国正面临这一景观设计革命的挑战。

中国现在环境面临的问题:

(1)城市人口急速膨胀,居民的基本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因此生态设计就被放到了不显著的地位上,使得不被人所重视。

(2)户外集中的大面积的休闲空间非常缺乏,这就造成了人们在工作中承受的压力无处宣泄,造成广大居民身心不能得到舒缓。

(3)土地资源极度紧张,因此想通过大面积的绿地来缓解环境的途径较难实现。

(4)财力有限,对林地保护工作的资金投入不到位。

(5)自然资源有限,整体的自然环境比较脆弱。

(6)外来文化的入侵,使得自己本身的文化得不到充分的认识与利用。

诸多原因都导致了走城市的生态景观设计这条路的重要性及它的艰巨性。

所以,采用逐步实施城市的生态景观设计方案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了。

三.生态设计的基本原理

景观生态设计它的基本原理:

自然优先的原则:设计时要以保护自然为前提;既要划定预留出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又要防止城市开放空间中自然生态景观的丧失,借以来根据其承载力来设计人们的活动空间,以确保人与其他生物共生的开放空间。

.整体设计的原则:景观生态设计是一个对人类环境整体的设计,它考虑的因素是综合性的,而不是仅仅指的一小块孤立的景观。景观生态设计最终的目的就是使环境整体得到和谐。

设计适应自然的原则:在设计师设计时要遵循自然本身的“设计”,最大程度的做到因地制宜。好的设计就像为某人量身定做的衣服,如果换了主角,就不合身了。同理在做绿化设计时往往会出现为了视觉的美观而生硬的栽培不符合当地环境的树种,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伤害。

《尔雅-释地》有:“邑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林外谓之墒”这种同心圆式景观类型划分方式反映了人为活动强度在自然景观基相中的递减关系,是现代景观生态学中景观类型划分模式的原始模式。而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景观只是打着生态的旗号,而它的本质仍然是以观赏性和利益为主,遵循自然的理念在设计中占得比例少之又少。

在国内生态设计的案例中,最为成功的要数成都的活水公园了。

优秀案例分析

成都活水园,占地24000多平方米,它位于成都市中心府南河畔,公园形状是一“鱼”形,象征活力和健康,也成了该设计的亮点之一。游人往往从鱼嘴而入,走向鱼尾。而沿着河岸又恰好在公园散步,游赏全景。

它是世界上第一座以"水保护"为主题展示国际先进的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的城市生态环保公园,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被污染的水在自然界中由“浊”变“清”,由“死”复“活”的生命过程。整个过程全都是依靠大自然的神奇力量,没有一点现代工业的痕迹,利用水力学,生物学等原理,原本死气沉沉的水随着游人的脚步,在一个个池子中流过,一点一点变清,显得是那么的自然,毫不做作。

成都活水公园主要由“人工湿地生物净水系统”、“自然森林群落模拟”和环保教育馆三个主要部分构成。其中,“自然森林群落模拟”这一景观是广泛分布于公园各处绿地中。随着净水系统和自然森林群落的组合运用,让“公园”的功能得以更完善地体现和发挥,在多是人造混凝土景观周围布置令人舒适的绿色植物,不仅可以作为与净水系统相对应的软质景观,而且也具有分割限制游览空间的作用,让公园的多功能性和人与自然鱼水难分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总结

作为景观设计师,他所做的事情不仅仅是让设计出的作品多么美丽,视觉上多么震撼,他最主要的工作是满足人们的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能够和谐,使两者达到平衡,使人们的生活质量达到最优质。因此,景观的生态设计是设计师必须遵循的原则,人脱离自然而独立存活的可能性是零。大自然对与我们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对于现在一些人对自然不节制的破坏行为,最终会导致我们承受不了的后果。

只有坚持城市的生态景观设计,坚持从自然中来,到自然中去的原则,我们的生活才会如鱼得水般舒适。

参考文献

[1]俞孔坚等.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中国园林,2001(06)3一10.

[2]程里尧.环境艺术是大众的艺术.环境艺术,1988(0l):4.[3]高黑,倪琪.当代景观设计中的生态理念与手法初探.华中建筑,2005(04127一130.

篇8

关键词:旅游景区;原则;生态景观

Abstract: Touris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atural ecological system, the ecological design idea is appli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cenic landscape. The goal is to ensur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cenic spots, to meet people's leisure and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th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o achieve harmony between environmental,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urpose and principles of landscape construction, case analysis of the ecological landscape design, expounds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ecological landscape in scenic spot design.

Keywords: tourism scenic area; landscape ecology principle;

中图分类号: P9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旅游对于大众来说不再是奢侈的偶然,近十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收入的提高,工作性质的单一化以及交通的日益便利性。越来越多的人更愿意通过旅行来放松心情享受生活,通过对不同国家及地区的人文、自然景观了解进一步丰富自己的身心。大到某个国家的旅游规划与宣传(如东南亚的泰国、新加坡等),再到某个区域、某个城市的旅游项目拉动(如拉萨、海南、马尔代夫等),小到山川溪流、地质公园、温泉度假等。现在的旅游项目层出不穷、活动各具特色,无不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争相观摩、一览风采。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兴盛,对景观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设计不仅仅是艺术化地传达景观美化,而且还要考虑景区的经济性、特色性、主题性以及可持续性。这就要求研究旅游产业的独特需求,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景观服务。

1 旅游景区景观生态设计的目标和原则

1.1 景区景观生态设计的目标

将生态设计的思想应用于景区景观的建设中,其目标就是保证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是在协调景观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关系的基础上,顺应和利用自然发展规律,通过一系列生态设计手法营建生态、美学和游憩功能良好的景观格局,在满足人们休闲游憩活动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达到景区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1.2 景区景观生态设计的原则

(1)体现景区的地域、人文特征

首先,区域自然条件是因地制宜设计的基础,是景观特色的体现,设计中要注重尊重景区自然演进的过程和乡土材料的使用,将带有场所特征的自然因素融入在新的设计之中。其次,一个适宜于景区的景观生态设计,首先应考虑当地传统文化给予的启示,再结合现代景区发展的需求,延续与创新传统文化,才能使设计作品有立足和发展之地。

(2) 充分利用与节约自然资源,减少能源消耗

景区景观生态设计中,要注意摒弃掠夺式的开发,合理地利用自然的过程、废弃的土地、原有材料或新技术等,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本,达到减少资源消耗的目的。

(3)建立完善的景区生态系统,让自然做功

让自然做功这一原理就是充分利用自然系统自身的能动作用,减少设计对自然生态的影响。在景区景观生态设计中,让自然做功就是要尊重和保护自然,因地制宜地利用原有地形及植被,避免大规模的土方改造工程对原有环境的负面影响,充分发挥自然系统的能动作用。

(4) 显露自然,维护地区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

景观生态设计强调不单设计景观的形式和功能,而是通过自然元素及过程的显露,让人们感到自然的过程,以唤起人们对自然保护的意识。景区往往是一个区域水系、山体植被生长的重要空间,应在其设计中注重维持自然的山水格局,起到维护地区整体山水格局连续性的作用。

(5) 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境,创造丰富的景观

生物多样性维持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和高效运转,景观生态设计就是要尊重、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境。大多数的景区都是处于多种动植物栖息的边缘地带,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有意识地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作为重要的设计指标,通过保留、恢复、再生等多种方法,创造丰富的景观。

2旅游景区生态景观设计的个案分析

1998年,世界上第一座以水为主题,集水环境、水净化、水教育于一体的活水公园在成都建成,它的修建源于成都府南河污染的治理工作。整个公园呈鱼形设计,以鱼水难分的成语借喻水是生命之源,在模拟自然生态的基础上,构建人工河流生态系统,展示河水的自然净化过程,唤起人们对水环境的关注和保护。

在公园的设计中,生态景观设计的原则得到充分体现。

2.1外型设计因地制宜

活水公园所处地段人口密集,河岸狭窄,河岸离护河通道的距离不足300m,公园的鱼型整体设计充分考虑地形,巧妙地将长条状外型有机地溶入到了狭窄的河岸地段。

2.2构思突出地域文化

“因水而兴,也因水而亡”,是成都这座城市与水的密切联系的真实写照,活水公园体现出了这种亲水的关系,整体的鱼型设计突显出了鱼与水之间的联系,隐喻了成都人与水的依存关系。

2.3充分展示自然生态的能动作用,维护生物多样性

公园中建立了完善的人工生态系统,旁边府南河的部分河水穿过公园,依次流经厌氧池、流水雕塑、植物塘床、养鱼塘等水净化系统,最终经过大自然的洗礼重归府南河,水由浊变清。尽管每天只能净化200m³的河水,但清晰、完整地演示了污水的沉淀、吸附氧化还原、微生物分解等污水净化过程。

生态系统的核心部分由6个植物塘、12个植物床组成。外形仿造了黄龙寺五彩池的景观,种有浮萍、凤眼莲、荷花等水生植物和芦苇、香蒲、茭白、伞草、菖蒲等喜水植物,周边伴生有各种鱼类、青蛙、昆虫和大量微生物,充分地体现了对生态多样性的维护功能。

2.4 建设、管理过程中强调公众参与

对府南河整治的提出缘起龙江路小学的同学给市长的一封要求救救母亲河的公开信,在公园的修建、管理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听取公众的意见,争取公众的理解和支持,这一系列的举措,对于一个公园长期的管理和维护工作是非常有利的。

2.5 积极的生态、环保宣传,具有教育意义

作为全世界少数几个在城市中心建造的水源生态处理场所,活水公园是难得的环境教育范本,公园的解说牌上,以中英文对照的方式说明如何通过自然作用净化水的过程。该设计对于吸引游人,尤其是儿童,并对其进行环保宣传教育大有裨益,让孩子们切身感受森林与水的关系以及大自然的力量,景观在带来美的同时,向人们传达出一种生态、环保的理念,激发其对于自然环境的关注与热爱。

如今,活水公园已经成为成都市民活动、休闲的理想去处,公园曾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国际环境设计奖等多项荣誉,目前,国内已逐渐有一些仿建的实例,如上海的梦清园、世博园西区的后滩公园等,都采取了生态净水模式,该模式还将在未来运用于更广泛的景区和城市建设中。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上海世博园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全球108个备选案例的激烈竞争中,成都活水公园是最早入选的案例之一。在世博园试运行的6b内,活水公园就吸引了数万人,人气颇高。该展例还是世博园永久保留的案例之一,随着世博园和后续参观人数的增加,将会吸引更多的游人,这份荣誉让成都活水公园名声在外,让更多的人知晓、了解成都、四川的生态景观建设,向更多的人传达生态环保的意识和理念。

3 结语

总之,旅游景区生态景观设计是以生态原理为基础,目标是实现景区的建设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其对保持、加强景区的景观特色和质量,维持景区可持续发展,提高区域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创造一个和谐健康的生态系统都是十分有益的。

参考文献:

篇9

因此,房地产商也随着市场的利好以及公园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敏感瞄准了概念地产(主题地产),如景观主题地产、环保主题地产、文化主题地产、休闲主题地产、智能主题地产等,房地产商的营销开始从单纯的卖楼盘转向更多地关注环境和文化,倡导社区新的生活方式。开始“以景观公园的名义”做地产,景观公园的“出镜率”也越来越高,“景观公园牌”已经成为一张市场竞争的王牌。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我国的房地产居住小区与园林景观的开发结合,以及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两者还没有完全的结合在一起,两者之间仍存在的许多问题与不足住处,没有真正的实现房地产与园林景观互动。

一、房地产住宅小区开发与园林生态景观结合的背景原因

经过调查分析[1],房地产开发与园林生态景观结合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1、都市人向往自然舒适的愿望日益强烈,返朴归真的心态使都市人要求居住区既在城市中处于出行的方便位置,又要求它能作为独立的空间所具备尽可能多的“自然性’。

2、房地产开发商在近年的房地产规划设计中,基于绿化已开始注意到园林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认识到了适当运用园林生态景观能起到营造环境、调节气温、渲染环境、丰富生活空间等诸多作用。而且随着这种物业畅销所带来的利益的驱动,他们加大了房地产开发与生态景观结合的力度。

二、房地产开发与园林生态景观的关系

许多学者认为,园林生态景观密切结合房地产住宅小区和其他所有面世或尚未面世的市场产品一样、都是房地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与阶段的产物,它为市场提供新鲜养分的同时,并且并不意味着达到最优或终结,而是有助于房地产物业的自身完善和发展。

园林生态景观是从生态学中抽象出来的概念[2],它以自然为基础,以学习、研究、享受风景和动植物等为目的,以在受到干扰比较小或没有受到污染的自然区域为活动范围。联系到房地产业,选择和营造良好的园林生态环境是人居的首要条件。运用到现代房地产业中,对于人居生态环境而言,要求我们特别注意居住区和自然环境的结合和协作。

本人认为居住区的生态环境应是:

①具有较好的日照、空气和通风条件,远离释放有害气体的工厂及铁路等有强烈噪音的地段。

②在绿化设施中,要考虑生态绿化和景观绿化的结合,多栽一些可以释放有益气体或可以减少尘埃的树种。

③住宅单体设计要注意日照和穿堂风、保温和节能等生态问题。

④室内绿化设施对改善住宅的生态环境也有着很好的作用。

三、为什么房地产开发要与园林生态景观结合

专家们认为,房地产开发与园林生态景观结合有着十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随着工业经济发展的成熟和新型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人们在日益紧张的工作生活之余,将越来越趋向于以生态休闲的方式消除疲劳、舒适身心。在这种新形势下,与园林景观结合的房地产物业对于房地产开发商或潜在的消费者来说,都意味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在现代房地产业中,开发与园林景观结合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注意众多房地产,就会发现其中或多或少地提到了“园林生态环境”的概念,有的则以园林生态居住区自称。人们选择房地产物业,将物业的园林生态环境作为重要的参考因素和决策依据。城市必须具有一定的规模才能发挥城市特有的聚集经济与规模效益,但同时又不能无序扩张,因为,无论从经济、生态还是从社会的角度出发,生态环境过大都与可持续发展成负相关关系。

四、房地产开发与园林生态景观结合的趋向定位

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园林生态景观的发展,之间必然存在许多困难、多种矛盾和冲突,所以这就需要这两者之间的协调,而其中关键又在于合理的定位。因为定位是房地产销售策划的核心。房地产的销售策划必须跟随消费者的欲望趋向,找准自身的园林景观趋向定位,以合理而高效的形式、技巧去谋求消费者的青睐。

在房地产营销策划过程中,园林景观趋向定位策略的决策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直接决定着房地产销售策划的诉求重点,并成为房地产市场划分消费者市场,进行系列宣传的基础。

关于房地产开发与园林生态景观结合的趋向定位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3]:

1、功效定位法。从房地产物业的功效的角度定位是满足消费者“上帝”心理需要的一种方式。

2、市场定位法。每一种房地产物业,一般都有特定的目标市场,把产品推向有利的市场,必然要在消费者“上帝”的心目中留下印象。

3、利益定位法。从利益的角度定位,就是针对特定的房地产消费市场,强调房地产物业的利益与好处。

4、名牌定位法。

⑴功效定位法,这种方法主要是突出房地产物业的特殊功效,吸引有园林生态景观需求的消费者。而且,这种功效必须是举一反三的,越具体越好,才能深入“上帝”的心,找到自己的位置。例如,上海的望春都市花园,它在做望春都市花园销售策划时,强调的不是自己的一般功效——居住休息,而强调的是一种感觉、视觉、听觉上的功效。这样它的销售策划功效定位非常准确,迎合了消费者将家庭和花园合二为一的心理需求,同时与望春都市花园名称环环相扣。

⑵市场定位法,关键要对市场进行定位,制定他所要面对的目标,特定人群。例如,上海的国际华城以事业有成的白领阶层为目标市场,所以其开发就比较侧重于成群的别墅区,适宜观光度假、修身养性,而且推出买别墅送游艇的促销活动;同时推出假日出租业务,室内装修考究,能够体现居住者的身份和气派。

⑶利益定位法,这些利益与好处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但必须是真实的、实实在在的,能够满足消费者“上帝”的心理与生理需求。例如,北京亮马河大厦的销售策划,迎合了消费者对水景的需求,在“宜人的环境”上大做文章:绿色掩映,亮马河波光粼粼,令人心醉神怡。

⑷名牌定位法,在如今的品牌经营社会中,有许多产品是名牌,许多企业名气很大,它们的名字就成了一种名牌,具有极大的感召力和很高的声誉。追随名牌,不仅包括对名牌产品的追随,也可以包括对知名度高的企业的利用。例如,广州丽江湾以“水边的香格里拉”为卖点,以香格里拉饭店这一旅游行业知名品牌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作为云南三大生态旅游产品之一的香格里拉的名牌效应,营造了一个房地产名牌产品。

五、园林生态景观对于房地产住宅小区的启示

园林生态环境应成为房地产物业开发的主导思想。由此看来,园林生态景观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时期发展和完善房地产的思路。[4]

主要有如下具体的启示:

(1)对于与自然园林生态景观结合紧密的房地产物业,应该尽可能地利用自然赋予的优势,在兼顾景观效果的同时,重点落在结合朝向、风向、防止江河带来的噪音等方面考虑房地产物业分布的合理位置与必要的设备构件上。

(2)对于仿自然的园林生态景观的房地产,应避免哗众取宠,一味地追求自然园林生态景观的规模。自然生态景观暗含着这样一个要求,即在房地产开发中,应避免过多的人工层次的修饰。我们从不排除适当的自然生态景观能起到丰富空间范围和调节小环境气温的作用,但一旦面积过大,则挖池造山平地的举措本身是对生态的一种破坏,得不偿失。所以,对于这一类房地产物业,重点应放在如何协调好自然生态景观与其他环境的关系,合理地发挥自然生态景观的作用.当然,关于房地产物业的本体建设仍不能放松,通风、采光、防污染等与居民息息相关的问题仍应放在开发商的重要考虑范围之内。

六、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的意义

作为住区小区,住宅环境是不可再生资源,住宅的开发空间也是不可再生的,所以在住宅小区设计中,景观设计的巨大功能也就显得非常重要和无与伦比。

因为景观既可以打通各个功能区的连接,使大型中央绿地服务住宅区的功能得到充分体现,使楼盘的商业价值得到最大提升,又能促进周围住宅的发展,进而产生巨大价值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七、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

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环境的规划应该包括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及人文环境等。设计需要坚持以下三个原则:人性化原则、协调性原则、整体性原则[5]。

1、人性化原则,人是居住小区的主体,是具体的使用者,只有最大程度地满足人的需求,才能使居住小区的活力得以再生,因此,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景观园林环境设计之中,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以及社会关系与社会心理方面的需求。

2、协调性原则

居住小区的园林景观规划要与周围的自然、人为环境相互协调,充分利用规划设计手段,将景观与住宅、道路、公建配套、市政配套进行精心合理的布置和组合,创造有序流动的小区空间系列。“人—建筑—环境”在规划设计中予以充分的体现。

3、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是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灵魂”。通过整个小区的园林景观空间组织、住宅建筑群体布置、小区的整体色彩等,构造小区的整体形象。同时,也要保证彼此间的协调,强化社区总体特征,形成自然、幽雅、有序的社区空间环境。

目前在我国国内,设计行业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资质、资格制度。从而导致了一种现象: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建筑,但谁都可以做景观。而实际上,景观设计要求的是做大范围的小区景观规划,而不是等建筑建好了再进去栽花种树这样简单的事情。所以我国的景观实施过程非常不完善,过程简单,设计师仅仅是被动的安排一些类于花草树木的景观实施过程。

八、结语

一个住宅小区景观环境的好坏,不仅反映规划设计水平,也是居民文化素质、文明程度的反映,又是社会管理、物业管理水平的反映。从住宅小区的不平衡发展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性发展,反映了我国住宅建设中“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的更新和建设的良性发展。在做好建筑设计的同时,优化居住小区的整体景观环境质量必将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

因此,在现代商品房的建造中,住宅区园林景观不仅具有物质的属性又具有艺术的属性,是供给业主享用的环境空间。在山石、树木的组合过程中,结合人的智慧,营造出一个艺术化的空间,优秀的园林景观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特殊商品。自从景观建设与房地产结合在一起,生活的外延也逐渐丰富起来,人们开始体会到园林景观的深刻内涵,买房,已不仅仅看建筑的质量,也开始关注小区内园林景观建设的好坏,买房,买的是一种环境,更是一种生活,所以,“买不买房看环境”的客户,在业内已经非常普遍。

我们要认真对待、设计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每个住宅区要有适合自己的园林景观,营造出有特色的居住环境。同时房地产商们也要跟上目前房地产住宅小区与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避免误区;社会上也要大力培养我们需要的高级景观人才,他们不仅要懂得绿化工程、花苗养护,更要懂得绿色经营管理与景观设计,这样才能使房地产住宅小区与景观密切联系,使两者互动,真正达到小区景观对房地产业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应月芳,杨林.谈生态景观与房地产开发的结合[J].城市开发,2000,6.

[2]张跃西,汪海.生态经济[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104-108.

[3]吴明玲.建筑是人类的精神导师[J].房地产世界,1999(5):54-56.

[4]杜伟.房地产营销策划十要点[J].企业研究,2000(1):24-27.

篇10

关键词:公园;人工湿地;植物景观

Abstract: the artificial wetland is the park of appears more landscape form,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wetland landscape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of wetland plants benefited from the manifestation of the selection and applica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ark wetland plants the flaws of the selection and application,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for artificial wetland plant landscape construction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Keywords: park; Artificial wetland; Plant landscape

中图分类号:J5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人工湿地景观,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生态、经济环保的水体景观已在各类公园中得到了实践,公园中人工湿地景观的表现得益于湿地植物的选择与应用,本文通过总结植物应用时需注意的若干问题,提炼亮点和归纳不足,为人工湿地的植物选择与应用提供参考。

1人工湿地及湿地植物概念

1.1 人工湿地

公园中的人工湿地,是模拟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人为营建的湿地生态系统,各类公园中所造的水体或改良的水体,如池塘、湖泊、河流等均可纳入人工湿地的范畴[1]。

1.2 湿地植物

公园中的湿地植物,是指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和一定生态功能且能适应水生和沼生环境的植物[2]。

2人工湿地植物选用现状分析

2.1人工湿地植物选用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人工湿地生态景观建设中,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湿地植物的选择种类,还是湿地植物的应用方式,都较以前有了一定程度的扩展和提升,但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仍需值得关注。

2.1.1应用类型单一

在当前人工湿地植物类型采用上,常以挺水植物应用为主,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应用为辅[1]。

2.1.2缺乏合理搭配

就人工湿地中植物群落建构而言,缺乏美学和生态学原理指导,多以单一种类成景为优势,莲,荷,应用占主导地位。

2.1.3冬季景观单调

目前,选用的湿地植物多数属冬季叶枯型,冬季早春常绿品种应用相对较少,缺少季相变化,冬季景观单调。

2.1.4 植物景观营造雷同

这一现象在新建的人工湿地中尤为常见。

2.2人工湿地植物选择与应用探讨

植物是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也是景观组成的重要因素。对人工湿地进行设计时,即要考虑植物种类的多样性,也要考虑所营造植物群落的稳定性。植物选择时,即要满足各自的生态习性,又要考虑对水体污染物处理的能力,两者互相补充;同时兼顾主次分明、错落有致的艺术手法,根据植物的姿态、叶色、叶形、花色、花期等进行和谐配植,取得优美的景观构图。要营造高质量的人工湿地植物生态景观,必需在选用植物上加大并加深研究。

2.2.1观赏特性高

所选择的人工湿地植物需具有较高的观赏特性,如个体外形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可观花、观叶或茎杆等,并且整个植物群落营造的景观效果能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2.2.2具水质净化功能

人工湿地的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改善城市过于单一化的生态系统,促进城市良性生态环境的建设,并产生显著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因此,所选用的湿地植物应该有净化人工湿地水质的作用,如能直接吸收利用污水中可利用态的营养物质、吸附和富集重金属和一些有毒有害物质等。

2.2.3营造的植物群落具有稳定性

在人工湿地植物的应用搭配中,应尽可能多选择生长周期长,生长速度较慢的植物种类,这样营造的植物群落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方便维护管理。

2.2.4配置讲究生态、景观并重

应用于人工湿地中的植物即要有景观价值,又要有生态意义(抗污染、净化水体等)。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园林景观类型多样性,丰富园林空间[2]。兼具景观与生态功能的湿地植物材料,在园林水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结合周边景观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合理布置各类湿地植物,形成美观且具有生态价值的景观很重要,其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1) 立面设计在进行植物景观配置时,除了应遵循图案美观、线形流畅外,还要考虑立面上的景观与生态合理配置[3]。如将浮水植物、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配置在同一水域的同一个水区中,不仅物种多样性可增强水生植物的群落稳定性,维护更为长久丰富的水生植物景观,同时对水体防止富营养化或重金属污染可起到更大作用,实现水生植物在生态水景中的重要意义。

(2) 巧用色彩人工湿地中的景观可以通过植物色彩的组合,表达或热烈、或宁静、或开朗、或内敛的情绪。在进行湿地植物配置时应考虑不同植物叶色及花色的组合效果。

(3) 质感搭配植物材料的质感是指植物表现出来的质地,比如软硬、轻重、粗细、冷暖等特性。植物的质感有精细、中等、粗糙三类[4]。不同的植物外观表现出不同的质感,使人们产生丰富的心理感受。精细型质感的植物表现出柔软、纤细、婀娜多姿;粗糙型质感植物则表现出强壮、刚健,往往成为视觉的焦点;中等质感的植物则作为以上两种类型的过渡,将整个湿地植物景观统一成一个整体。

(4) 注意冬季景观营造因冬季枯草期的出现,湿地植物冬季至初春景观普遍比较单调,应充分利用习性不同的湿地植物群落间的相互作用及人工干预,解决冬季人工湿地景观绿化问题。浙江地区,湿地植物绝大多数为落叶性状,只有少数表现出常绿特性,因此在景观设计中必须补充与改善现有湿地植物种类,营造较好的人工湿地冬季生态景观。

2.2.5选用合适的生态配置模式

园林中的人工湿地常以不同形式存在,常常有其作为个体的独特性,在进行植物选用时,应充分尊重场地现状进行合理设计配植。

(1) 宽阔水域的湿地植物应用该种配置模式以营造湿地植物群落景观为主,主要考虑远观,植物配置注重整体大而连续的效果,湿地植物应用主要以量取胜,给人一种壮观的视觉感受。

(2) 小面积水域的湿地植物应用小水域主要考虑近观,其配置手法往往比较细腻,更注重植物景观单体的效果,对植物的姿态、色彩、高度有更高的要求。该种类型的人工湿地注重水面的镜面作用,故植物应用不宜过于拥挤,以免影响水中倒影及景观透视线。水面上的浮水植物与挺水植物的比例要保持恰当,否则易产生水体面积缩小的不良视觉效果。

(3) 河流式人工湿地植物应用对于河流式人工湿地,可在岸边布置一些挺水、浮水植物,如再力花、水葱、睡莲等,来柔化河道边缘生硬的驳岸。两岸的湿地植物景观营造要求所用的植物材料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彰显出节奏与韵律。

2.2.6建立评价体系

对于快速发展的人工湿地事业,必须尽快的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建立一套有关湿地植物景观分析与评价的科学体系,为人工湿地植物景观营造提供一个参照。

3结语

湿地植物是人工湿地中重要的一个因子,加快人工湿地的建设,必须注意植物的选择与应用,植物选择与应用的好环,直接影响着人工湿地景观建设效果和生态效益的体现。湿地植物的配置不仅仅是一个观赏效果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关系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是否稳定的问题;唯一时的视觉享受比较短暂,利用美学原理和生态学原理进行湿地植物配置,才是人工湿地植物生态景观设计中应遵循的原理。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开发选理出一大批适合当地生境,又具有较好生态景观效果的湿地植物,促进人工湿地生态景观建设这一领域的快速健康发展。

四、参考文献

[1] 骆世明,吴银宝.人工湿地植物筛选的研究[J].草业学报,2004,(5):39-45.

[2] 李志炎,唐宇力.人工湿地植物研究现状[J].浙江林业科技,2004,(7):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