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文
时间:2023-08-16 17:40: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当前我国航空事业迅猛发展,航空服务队伍不断扩大,航空服务专业具备有行业性质,越来越多高校将其设置在学科体系中,在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形式方面不断优化和完善,积累了大量经验。但是中职学校航空服务专业开设时间较短,在人才培养方案方面,与高等院校相比还存在有非常大差距,人才的职业技能和实践性相对较为落后,因此,必须要针对中职学校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提高人才培养有效性,本文就此展开了研究分析。
1.中职学校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与高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校相比中职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方面存在有明显区别,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对教育目标差异性有充分考虑。但是中职院校并未对自身教育定位有清楚认识,受到片面认识因素影响,人才培养方案还存在有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中职学校航空服务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对实践操作课程有足够重视,将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并重,但是当前很多中职院校受到普通教育理念等因素影响,专业课程的设置以文化课和理论课为主,很少有实践方面课程教学,同时课堂教学与实际生产存在严重脱节,无法取得理想教学效果。
1.2 在师资投入方面。当前中职学校航空服务专业师资投入相对较少,很少有针对中职阶段航空服务专业的教材,很多中职学校航空服务专业都是自编教材,或者使用高等学校教材,高等学校教材并不适用于中职院校教学。想要保证中职学校编制教材的合理性,能够满足学生学习情况,就急需要花费大量的师资力量在针对专业教学展开深层次研究,受到航空服务专业师资投入不足等因素影响,这一策略无法得到落实。
1.3 在教师水平方面。很多中职学校航空服务专业开设时间短,为了节约师资成本,仅在航空核心专业方面聘用专业教师,航空服务专业的老师多为其他任课教师转岗,这些老师没有足够的航空服务专业基础,整体教学质量很难得到提高。
1.4 在人才培养方式方面。当前中职学校航空服务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更多的集中在校内实验室培养,未能结合实际生产展开实践教育。航空服务专业实验室模拟服务与高空环境下服务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受到行业特殊性限制,虽然很多中职学校积极寻找企业之间的校企合作,但是实际上合作关系的建立还存在有非常大难度。
2.中职学校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
2.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展开人才的培养。中职学校想要培养出满足市场需要的航空服务人才,必须要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中职学校航空服务专业主要是为航空服务事业输送生产、技术和服务方面的基础性人才,在人才培养方法方面需要结合专业基本要求,在满足人才培养目标后,展开针对性的拔高培养。如果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过高,不仅无法得到教学水平方面支撑,甚至还会适得其反。在知识培养方面,需要掌握外语知识、法律知识、礼仪知识、航空知识等;在态度培养方面,需要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团队合作意识等;在技能培养方面,掌握岗位服务技巧以及沟通技巧等。
2.2 合理构建课程体系。一方面,中职学校需要积极简洁高等院校教学经验;另一方面,中职学校需要提高在市场调查方面重视度,准确定位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方向。因为航空企业本身特殊性特点,在课程设置方面需要与当地航空企业加强沟通和交流,在教学方式方面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和看法。因此为基础,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标准,做好各课程时间的设定。另外,适当增加学生毕业难度,通过职业资格考试等制度,毕业的学生不仅能够通过学校方面考核,同时还需要得到市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场的认可和肯定,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3 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对教师结构进行调整,一方面,提升航空服务专业教师招聘条件,合理设置薪酬待遇,聘请更高素质教师,同时注意航空服务专业工作经验人才的引进;另一方面,学校定期做好对老师的培训,为老师提供深入企业机会,感受到教学与实践之间的区别。航空服务专业任课老师还需要在工作的同时不断学习,丰富自身教学技巧,完善自己知识体系。
结束语
通过对中职学校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能够在提升教育水平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市场竞争力。中职学校航空服务专业日常教学中首先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展开人才的培养,其次要合理构建课程体系,最后要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为航空服务专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凤,司首婧.航空服务专业的形体训练课程现状分析[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8,(3):34-37.
篇2
一般情况下,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基本规格的总体设计非常重要的文件,同时也是学校组织一切教学活动以及从事教学管理非常重要的依据,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近年来,社会对体育教育人才与健身专业人才需求量在逐年减少。所以,本研究对体育教育与健身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研究,进而探讨在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育与健身专业发展的新思路。
1.体育教育与健身专业人才培养研究目的及意义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同时也是急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时期。在我国的高校,作为高素质、基础扎实以及广适应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正是高校教育逐渐趋于大众化的同时,要求对于不同的群体需要进行不同层次的培养,进而能够满足每一个不同学生的发展适合社会的不同需求。因此,对于体育教育以及健身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即有利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培养标准的标准化、课程设置的规范化以及教育素质的整体提高。与此同时,进一步完善体育教育专业和健身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独立从事工作的能力,对于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体育教育和健身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的必要性
2.1人才培养方案研究的社会需求
对于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就业的方面,大部分在体育领域,大多数的这些单位会优先选择与专业相关的专业人才,特别是需要水平高、技能突出的人才。高校需要突出本校的办学特色,有效发挥体育专业的优势,进而培养出有能力和高素质的体育专业与健身专业的人才。因此,对于体育专业和健身专业的学生今后就业的方向是教师或者是教练员。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事业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目前不仅是一些行政部门亟需体育人才,在社会的很多岗位也都需要较高素质的体育人才。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健身教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为越来越倾向于体育锻炼方式的研究。因此,不仅传统的体育领域需要高端体育人才,在全民健身领域对于体育专业和健身专业也有着非常广阔的就业前景。因此,要求该领域的学生要有自己明确的定位,放开视野认清就业形势,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进而抓住机遇,实现自己的价值。
2.2人才培养方案研究的个人需求
对于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需要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学习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与此同时要拓宽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广泛参与各项实践活动,更多的接触社会,进而锻炼自身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提高该领域的整体水平。高校要积极的采取措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不断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高校要研究全面实施学生素质提高培养计划,尤其重视在职业生涯中的规划,进而通过相关的素质训练、培养设计进而社会需求等环节,是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后能够很好的适应社会发展。高校在围绕这一目标进行专业训练的同时,需要进行能力以及素质的培养。
3构建体育教育与健身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途径
3.1建设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团队提高教学水平
高校教育实施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与教师能力水平的高低,所以需要快速建立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团队,进而有效提高教学水平。因此,首先要加强对创新型教师的培养,要培养教师的创新教育意识以及创新教育的观念,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并不断提高教师的知识修养水平,从而提高教学水平与科研的能力。另外,根据领域的不同要建立不同的研究型团队,这样能够使用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通过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将创新教育的理念传授给学生,需要将这一理念贯穿在教育的整个过程。
3.2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布局
学科专业以及课程的布局是否合理将会直接的涉及到人才培养的宏观质量问题,教育部门的宏观指导在其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预测,各个地区也都适时的调整专业目录,对专业规模以及结构进行控制,从而合理设置和优化学科专业,有效引导高校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进行专业结构的调整,能够增强体育教育专业,从而更有效加强社会原动力。
3.3建立健全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
体育专业与健身专业人才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制度创新的建立。相比较与发达国家,我国的高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创新活力不足。需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从制度的建设着手,废除就的制度、建立健全新的教育管理体制以及人才培养方案,高校积极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制度体系。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突破体制的制约,创建大学的学术组织,进而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与互动,进而能够用高水平的科研带动高水平的教学;然后,要不断完善人才的选拔机制以及培养方案;要通过制度保障推动创新教育的发展,进而促进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
3.4加强高校教育实践以及教学质量的监控
在我国的大多数高校,实施创新教育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以创新型教师的培养为前提,进而有效带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教师需要遵循的是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教学生学会学习,引导学生的兴趣,进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就能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这其中,教师必须要坚持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的过程,而且要建立全方位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要求这一体系能够有效地服务于体育教育这个核心。建立了教学质量监督体系之后,要加强对监督反馈信息的管理处理,进而充分的发挥教学反馈信息在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有利作用。同时,教师要要注意各种激励学生手段的综合运用,对在体育专业与健身专业教育实践中表现突出的师生,要适当的给予多种形式的肯定和鼓励。总而言之,培养体育领域专业人才是一个长期、综合的过程,也是需要全社会共同构筑的系统工程。因此,在高校对于学生的培养阶段,贯彻启发式的教学理念,进而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完美融合,这也是培养体育人才的关键。
篇3
1明确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及难点
涉外护理专业人才与传统护理专业人才的区别在于,前者具有独立对护理对象的健康和疾病进行综合照顾和管理能力,即胜任护理角色的各项能力[1];具备较扎实的日常和专业英语语言能力和跨文化背景下在国外从事护理工作的能力。在制订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难点:(1)护理专业的部分课程设置尚未摆脱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计划模式,基本是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的压缩和翻版,缺乏护理内涵;(2)实践课比重太小,且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脱节,前期理论授课期间,实习和见习时间偏少,理论知识脱离临床;(3)培养方案中没有充分体现涉外护理方向的特色,即学生日常英语和专业英语的培养、跨文化背景下沟通能力的培养,以及在国外工作能力的培养。
2转变教师观念
2.1教师既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者,又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者。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意味着将对传统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突破,它要求全体教师观念的及时更新。
2.2涉外护理专业最终目标是培养国际化的高素质护理人才,故教师应及时学习国际护理教育新理念、新进展,适时调整观念及知识结构,使教师成为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最具活力与创造性的促进者和制定者。为此,我院借“高素质国际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的活动,多次组织教师进行专题座谈会,教师们针对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畅舒己见,深入研讨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同时,借我院与荷兰汉斯大学护理学院进行教学计划比较之际,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当今国际护理理念,深刻理会“护理角色”对护理人才的培养意义。
3制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3.1指导思想通过多次的研讨和论证,全体教师明确了21世纪需要具有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护理人才,作为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应掌握较扎实的日常和专业英语语言能力,掌握跨文化背景下充分胜任国际护理角色的能力。
3.2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3.2.1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现代护理知识、较扎实的英语运用能力和熟练的临床护理操作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专门人才,毕业后能在国外医疗卫生机构和国内涉外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临床护理和卫生保健工作。
3.2.2培养规格根据国际护理发展趋势确定了我院本科护理涉外专业人才应具备的八个能力:(1)具有一定国际护理视野,了解当今国际护理发展趋势;(2)具有为护理对象实施综合照顾和管理的能力,即运用护理程序、收集资料、分析和诊断常见健康问题,制订护理措施、实施身心整体护理、进行效果评价的能力;(3)具有对健康的设计、管理和协调照顾能力;(4)具备对健康的调查、指导和研究能力;(5)具有规范的基础护理和各科护理的操作能力;(6)具有对急危重症病人的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能力;(7)具有较扎实的日常和专业英语语言能力;(8)具有在跨文化背景下充分胜任国际护理角色的能力。
4设计课程体系
4.1课程总体设置的创新性构想涉外护理教育的课程设置以知识、技能、素质教育并重,提高课程的国际化程度和水平,加快与国际护理教育接轨的步伐,努力培养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竞争力的护理人才。
4.2课程设置中的难点解决(1)将培养学生具备国际护理角色的各项能力贯穿于人才培养方案中,突出护理内涵,培养学生独立对护理对象的健康和疾病进行综合照顾和管理的能力;(2)突出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在跨文化背景下的沟通能力和工作能力,以及具备参加国际护士执业水平考试(ISTN)的技巧。在课程设置中将传统的护理课程设置“人文加基础加专业课程”改为“跨文化背景人文知识和沟通能力加核心课程加临床护理途径”,作为新型涉外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2]。
4.3构建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4.3.1设置跨文化背景下人文知识和沟通能力课程群,加强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跨文化背景人文知识和沟通能力及语言能力培养课程设置的特点:一是强化涉外护理专业英语特色,除加强学生的公共英语外,强化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增设ISTN、METS考试培训课程及雅斯过级训练;二是突出国际人文特色,对不同国家人文、伦理、护理理念、工作标准的知识传授,如:英美国家概况、跨文化交际、人际沟通交流、多元文化等课程。
4.3.2核心课程按照护理专业人才知识结构需求的原则,整合专业基础课,压缩医学基础课学时,使护理学课程从传统临床医学课程体系中解脱出来(表1)。核心课程是与生命科学、医学相关的基础学科,如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微生物学、病理学等。这些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组织,应当突破以临床医学专业的需求来设置上述课程和安排教学内容,而以护理、健康的需求,本着实用的原则将上述学科作为1~2个模块,淡化学科界限,组织课程和教学内容。
临床护理途径(表2)
临床护理途径是为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安排的专业课程群,这些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组织克服了传统的“理论课加临床实践”模式,采取理论课与临床实践融为一体,理论学时与临床实习学时的比例为1∶1。以健康意识、临床护理意识的建立,健康知识的掌握及健康指导和管理能力的培养,临床护理知识的掌握及临床护理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核心内容,采取边学习边实践,逐步推进的流程方式,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模式,大量增加小组活动、模拟场景角色演练、仿真模型训练等。
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表3)
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是按照临床护理途径的程序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同时,改变过去专业课程与临床实习截然分开的模式,改革为理论与实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方式。此外,将过去的“见习、实习”两段式改为“观摩、见习、实习”,制定相应的实训教学大纲、实践技能考核标准、实训指导,并创设了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基地,如社区、养老院等,拓宽学生服务领域,为学生的发展提供选择。
5推广和运用
在人才培养方案推广和运用中,采取与学院同期立项的教学质量工程项目“高素质国际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紧密结合,相互支持,同步推进。从2009年9月开始,在本科护理学生中组建“涉外护理实验班”。“涉外护理实验班”完全使用新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方案使用过程中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为方案的不断完善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篇4
>> “中职升本”人才培养定位与实现路径 “中职升本”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研究 中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基于全国导游员资格考试的中职导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 高校中职升本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思考 中升本学生培养方案的改革与探索 本研互动式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中职机电专业“双七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中职农村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构建 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探索 中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县级中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中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浅谈 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浅谈中职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中职院校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探讨 浅谈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人才培养模式 新升本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中职学校珠宝专业“双元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吴国玺,张兆刚.中职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高教学刊.2016-03.
[3]李定清.关于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11-05.
篇5
【关键词】中药制药专业 职业分析 人才培养
一、引言
中药产业作为我国独特的民族性与战略性产业,近年来,其逐渐朝着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发展。因此,就迫切需要一些综合型的专业技术人才,使其能够在医药教育、生产、科研等多个领域中从事相关的工作,从而有效地提高我国的中药产业的飞速发展。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在对中药制药专业的职业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全面地提供该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满足社会对中药专业人才的需求,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二、高职中药制药专业的职业分析
在高职院校中,其中药制药专业属于一门将工学与药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新型专业,具有较大的覆盖面与应用性,是用来连接医与药的重要桥梁,涉及到了中药制药行业中的多个领域,如新设备、新辅料等。同时,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其中药制药专业主要是培养一群具有专业的中医药理论知识以及相关的中药生产技能,并且具有将强的实践能力的人才,从而满足我国的众多中药生产企业对中药饮片、制剂等生产活动中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在高职院校中的中药制药专业,就需要以培养这类人才为其教学目标,从而将学生培养成综合型的技术人才,如表1所示。
三、高职中药制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在上述的叙述中,我们已经知道,高职院校与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以及本科教育有所不同,其中药制药专业培养的是一群具有专业的中医药知识以及技能的综合型技术人才。然而目前,对于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充分的贯彻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如在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上,仍是按照本科型的人才培养方案,忽视了中药制药专业的职业性与技术性特点;而在课程的设置上,也缺乏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与专业素质的拓展,特别是对于实训课程,目前在高职院校内的中药制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没有对其重点突出,致使学生缺乏一定的实践技能。因此,针对这些问题,在充分了解中药制药专业的职业定位与人才的培养方案以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就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第一,在课程设置上的改进。在课程的设置中,高职院校要在中药制药专业的人才需求为基础,从岗位群出发,对相关岗位所需的能力要求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出符合本专业的课程与教学的计划。如在基础课程的设置方面,就需要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无需一味地强调各学科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只需要让学生充分了解本专业的基本特征与要求就可,并适当的加强诸如计算机、英语等基础性的课程与本专业的联系。而对于专业性的课程,就需要适当的加大对各课程的整合力度,遵循相关职业的操作管理规则,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特别是对于一些实践性的课程教学,学校必须重点把握,通过模拟生产实习以及生产实习的形式,积极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提供其专业的技能。
第二,在教学模式上的改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实施采用引导式的教学模式,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以项目为载体,积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如高职院校可以积极贯彻“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校与各相关企业的联系,为学生的实习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场所,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体会到相关职业的实际操作程序,实现预就业的目的,为毕业后的真正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突出对专业师资力量的培养。在高职院校中,为了有效地实施重点培养实践性的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必然对师资力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也就使高职教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中药制药专业的教师必须对其角色进行转变,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知识的传播者”角色,让自己成为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同时具备的“职业指导者”的角色。而高职院校也必须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制定一些专业教学的培养计划,不断地提高本校的专业师资力量,为人才的培养提供必要的保障。
第四,加强对实训资源的优化配置。实践教学的基地不仅是综合型的专业人才的培养摇篮,也是高职院校普遍的办学特色,它为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因此,在高职院校中,需要在充分了解中药制药专业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加强相关的实训基地建设,从而强化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除了不断地加强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之外,还需要积极地完善对实训教学的质量评价与管理制度,对学生的实训结果进行有效的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地得到提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高职院校有关中药制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需要在对该专业的职业岗位以及人才的培养目标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以后,再根据实际情况,从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的改进以及师资力量与实训教学的强化等方面,有效地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重点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满足社会对专业的中医学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时维静,俞浩,周国梁.中药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构建 [J].时代教育,2010,12(06):54-55.
篇6
关键词:卓越计划;省属高校;环境工程;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8-0063-02
“卓越计划”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简称,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该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作为日益引起人们普遍关注、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的环保产业,其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作为地方高校应以“卓越计划”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积极进行教学体系及方法的改革和实践,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环境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一、环境工程专业就业现状及人才需求分析
环境工程专业最早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主要由给水排水、化工、生物等专业派生出来,所以环境工程是一个涉及多学科交叉的专业,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涉及行业较广。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2002—2006年环境工程本科毕业生的一次分配签约率逐年下降,有些学校甚至低至50%,虽然调查同时显示考研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整体就业率的下滑趋势仍相当明显[1]。这主要是因为自1999年开始我国扩大了本科生招生规模,使环境专业毕业生人数激增;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与社会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进一步对毕业去向进行分析发现,除进一步深造的学生外,大部分毕业生所从事行业与环境工程有较大差距。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经初步调查统计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环境工程专业虽然人才需求量比较大,但大部分工资待遇比较低,学生更倾向于找其他非专业对口的高薪工作;二是环境工程治理单位多位于城市的郊区或远郊区,地点偏远,学生更倾向于找上班地点位于市中心的工作;三是环境工程专业从业人员的工资与工作经验有直接的关联,而应届生缺乏工作经验,对用人单位缺少吸引力。近年来,随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环境污染治理开始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国家增强了环保的执法力度,同时也加大了环保产业的投入,这为环境工程专业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前景。政府环保部门、公司和企业以及正在迅速发展的环保产业都需要大量专业的环境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2]。这些就业单位对环境工程毕业生的知识面、专业应用能力及实践经验都提出了较高要求,这也使新时期高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挑战。基于以上分析,环境工程专业虽然就业前景发展势头较好,但人才素质和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我们要以实际工程为依托,以服务社会为目标,对教学体系及方法进行改革,以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环境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优化
为培养符合“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导向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需制订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对部分知名部属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分析比对,以借鉴其培养方案中有利的一面,并结合省属高校教学条件,制订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通过选取4所部属知名院校,对其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进行统计分析,将课程体系分别按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基础及专业课、专业方向选修课分类,按其占总学分(不含实践学分)的百分比进行统计。统计结果表明,在所选4所学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程所占学分比例达35%~50%,这说明各校对专业教育重视度较高。同时,在所选4所学校的培养方案中,都将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及分析化学等专业基础课程作为必修学分,并且各门课程学分都在4.0以上,充分说明了各校非常重视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学习。在开设专业必修课程的过程中,各校往往提供多个选项,以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也可以更有侧重的进行学习。各校的公共基础课所占学分比例为33%~47%,充分说明了各校对基础教育的重视,基础教育是学习所有专业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课外知识的基础。在选修课程中,专业选修课程多集中于应用性质的课程,体现了各校希望通过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的专业学习范围,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公共选修课虽门类繁多,但主要集中于人文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现了各校对学生的全面培养。省属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定位于面向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层次环境工程人才。以湖北大学为例,在分析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并借鉴部属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优势的基础上,对本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对现有培养方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本校的公共基础课所占比例为35%,与4所部属院校相当;专业基础及专业课占38%,相较于4所部属院校较低;公共选修课占5%,低于所选4所部属院校的7%~10%;专业选修课占21%,高于4所部属院校的5%~10%。本校在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重视公共基础课,为拓宽学生专业视野,提供了众多的专业选修课,为学生的后期就业深造提供了良好的专业知识。同时,在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设置上需进行一定的调整,进一步强调专业基础的重要性,在公选课方面也应适当加大力度,以有利于学生社会人文素质的培养。
三、省属高校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实践要求
作为省属高校,为适应社会发展潮流,必须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毕业生。对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培养,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改进和强化。 1.专业能力培养。作为工科专业,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必须要有良好的专业基础,包括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一定的专业扩展知识和提高知识,这是专业人才就业、个人提高和发展的基础。学生必须拥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即通过所学专业知识可以解决实际工作中常见的一般性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要求学生在完成课堂理论学习的同时,多进行专业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本领。专业实践不应仅仅局限于校内的实验课程,还应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实现校企联合,为学生提供更好实践场所的同时,积极服务社会企业。
2.人文素质培养。人文素质就是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递、环境熏陶,在人的气质、人格层面上内化。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培养学生具有综合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培育大学生包括理想、情操、人格、文明在内的精神品质[3]。作为工科学生,环境工程专业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还要有良好的人文素质。这一方面是个人思想方面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人际交往、团队协作的要求。对于人文素质的培养,既要通过公共课程的学习来增强,又要通过交流的方式来实现。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提供多种讲座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人文素质的重要性,从而增进其学习的动力,增强其团队协作能力。
3.心理素质培养。心理素质是人在感知、思维、想象、情感、意志、兴趣等诸种心理品质上的修养和能力,其内容主要包括新环境的快速适应能力、稳定乐观的情绪、较高的创造性、积极进取的精神、广泛的兴趣、坚强的意志、明确的自我意识、优良的智力心理素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知识和技能等。工科学生由于专业性质的原因,通常缺乏感情释放的渠道,心理交流比较匮乏,进入社会后寻找工作的阻力以及各方面的压力,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成功步入社会,争取进一步发展的强大动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要开设一定数量的心理课程,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并掌握积极应对的方法。在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提供良好状态的同时,为学生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4.个性特色培养。在原有的环境工程培养模式中,所修课程基本是固定的,学生没有选择性。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没有个人特色,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体系改革过程中,应为学生提供多门课程选择,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自主选择学习课程,既结合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也为学生以后的个性发展提供良好的知识基础。
四、结语
高校人才培养涉及到很多方面,包括专业技能、人文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后期学习能力等,这是一个不断摸索不断前进的过程。在环境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应以“卓越计划”对人才培养要求为导向,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与优化。重视基础理论教育,强化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建设等实践环节教学工作,同时注意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思维、实践动手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能力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环境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713.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32-0127-01
随着全球化营销的市场环境以及国内企业开始对市场营销工作的广泛关注,目前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量缺口已达到百万。根据百度的《中小企业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有20.9%的企业认为缺乏训练有素的营销人才是企业面临的首要难题之一,这在当前大学生就业普遍面临压力的形势下,尤其引人关注。为满足市场对营销人才的需求,深化高职营销课程的教学改革,加强对高职院校专业人才的培养,造就一支能满足市场需求的营销生力军,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
1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而许多高职院校在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主要以本科院校的方案为依据,在此基础上设计类似的课程或是对内容进行相应的压缩等。按此方法设计出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不真正适合高职高专学生自身的特点,从而使学生缺乏足够的实习实践时间和相应的指导,增加了他们就业的难度。因此高职院校营销专业要在人才培养方面走出困境,必须具有全新的、针对性的培养方案,这些方案能体现人才培养的前瞻性、系统性、复合性、实用性、适用性,以满足社会对各类营销人才的需求。
方案的设计首先应具有明确的、正确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符合高职教育的定位,是突出技术应用性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其次,应以高职学生的实际水平、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因材、因需制定方案。最后,优化教学内容,突出技能性教学。课程体系的设计,应突出高职、营销专业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精选精选、重组、整合与凝炼,而同时,要紧紧围绕如何强化学生的营销专业技能。因为高职高专教育重要的特征就是体现职业性,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组织教学内容和训练;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突出技能性教学,培养实用型人才。所以,在制定人培养方案的过程中,高职高专教育必须加大实践的环节的课程设置,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会适应目前经济发展的需要。
2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能力在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何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是每一个有市场营销专业的高职院校必须思考的问题。而当前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所占比例较少,同时,在太多的高职院校中,很多营销老师是“从学校到学校”,本身就缺乏实践经验,所以,更谈不上对学生的实践指导。
为了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首先,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鼓励与教育学生从基层做起,这是进行实践教学的基础。现在不少学生以大学生自居,盲目拔高自己的就业地位而鄙视基础工作,在实践教学中,对于许多基础的环节较抗拒,从而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其次,高职院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加强课内实践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的结合。课内实践教学主要有全真模拟创立商业街、实训公司等,这些教学模式能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的营销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培养学生市场调查、市场开发、人际交往、市场风险承担意识等方面的素质与能力,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从事推销等市场营销工作的基本心理素质――自信心。而课外实践教学主要包括校企合作,学院应不断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取得多家企业的支持,建立一批校外实习实训的定点基地,为学生缩短适应工作岗位的时间创造良好的条件。最后,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的关键。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师普遍缺乏营销实践经验,课堂上用于教学的案例只是来源于自己的理论学习,很少来源于自己的营销经历。自己没有亲自参与过营销的实际业务工作,当然也就缺乏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本领。因此,学院可通过聘请企业营销人员兼任实训指导教师来提高自己的实践教学能力,也可以组织营销教师深入到企业实践中进行专业对岗的挂职锻炼,学校一定要积极创造条件,要让每位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去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在丰富实践经验的同时,运用自己丰富的理论知识给企业解决一些具体的营销问题。
3理论教学的改革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重要的应用学科,是用来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而在对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只有理论与社会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才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所以,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目标中占有同样的比重。然而目前的情况是,理论教学往往与实践教学相割裂。
为了使理论与实践能够更加紧密地相结合,并且增强对理论知识的具体认识,在教学活动中逐渐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首先,可以在理论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利用合理的案例,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并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开拓学生的视野。其次,加强学术交流,特别是加强校际同专业之间的学术交流,对促进学术发展,保证教学效果会有非常大的帮助。最后,可利用探究、激励等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职院校学生和高等院校学生相比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略差,对学习目的的认识、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态度的表现都不同于高校学生,因此,需要教师用各种手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唯有学生具备一定的主动性,成为学习的主体,才能真正成为专业的营销人才。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旺盛,而真正受企业欢迎的,会是适应社会、市场、企业需求的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应努力在各方面进行发展与改革,从而为社会输送更多的营销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吴思莹.浅析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设[M].商业文化,2010(3).
[2]简彩云.高职《市场营销》实训教学的调查与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7(6).
篇8
关键词: 高职会计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实现路径
当前严峻的招生与就业形势对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会计专业在重视理论教学、调整核心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会计专业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学生独立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多年来,由于会计专业传统教学存在惯性作用,普遍采用5+1的教学模式,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如何针对存在的问题,创新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强化学生能力培养、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课题。
一、传统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
尽管多年来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一直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能力培养,但由于受传统办学模式的影响较深,跟着感觉走的现象较为严重,有沿袭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或完全按照岗位技能的要求定位的倾向,进而存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专业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脱节、缺乏实践基地、教学方法与手段急待更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足、对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及价值观的培养不足等诸多问题。正如一些人所形容的那样,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上不沾天、下不沾地”,是“万金油”式的人才,缺乏创新能力。当然我们也不否认,随着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积极探讨各种人才培养模式,锐意改革,勇于实践,特别是在能力型人才培养要求、强化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思考和探索,但效果不太明显,关键问题是没有走出原来的思维定势,学科知识本位、学术价值取向、不注重实际能力培育的弊端并没有消失,专业设置和课程很少考虑受教育者的需求,教学管理重“虚”轻“实”,缺乏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具体人才培养模式。
这些问题的存在,必然要求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必须更新教育观念,重新审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出更突出高职院校特点的、符合市场需求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二、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及实现路径
基于上述情况,如何走出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引力和束缚,如何实现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飞跃,如何彰显自己的个性,我们认为应建立“一个轴心、两个轮子、两个依托”的人才培养模式。所谓一个轴心就是实现以能力培养为轴心;两个轮子,就是把学校与企业视为两个轮子,充分发挥学校理论教学和企业实践教学的各自优势,要做到两轮驱动,不可偏废;两个依托,就是“以地方龙头行业为依托,以地方龙头企业为依托”。这种教学模式运行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既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又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毕业后在短期间内能够成为独立开展工作的、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的、综合素质较高的优质人才。
从目前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条件出发,要实施上述人才培养模式有三种路径或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一:把三年的学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学生在校学习专业基础理论和进行专业基本技能训练。目的在于强化理论教育,使学生掌握必需的专业知识,初步具备工作中应有的基本技能和工作能力。第二阶段为第二学年第二学期,这阶段学生分别到校外公司或校办企业顶岗,在企业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和管理能力,目的在于强化技能训练和管理实践,认识自身的人生价值,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端正专业思想。第三阶段为第三学年,学生在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的双重指导下,针对所在企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选择有现实价值的课题撰写毕业论文,目的在于通过这一环节,既为企业排忧解难,又达到综合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同时有利于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校企双方都能在模式运行中得到利益和好处,达到学校与企业双赢的目的。
方案二:同样是把三年的学习时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学生在校学习公共基础课和部分专业基础课,目的在于强化基础理论学习,为学习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阶段为第二学年第二学期,此阶段把学习专业课和培养学生工作和管理能力结合起来。在时间和内容安排上,每周上午安排专业课学习,抽出四五个单元的下午时间到公司跟班实习,其余时间安排自习,目的在于要求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同时强化能力训练。第三阶段同方案一的第三阶段,在操作上是相同的。
方案三:还是把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生在完成军训和入学教育后,一直到第二学年第一学期为止,历时一年半,上午上课,下午到企业跟班实习,晚上自习。这一阶段实现教学与实践同步进行。第二阶段是第二学年第二学期,这阶段学生白天到企业上班,每周利用三到四个晚上的时间由学校安排专题讲座或开设选修课。第三阶段同前两个方案操作方法相同。
上述三种方案其共性在于要求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强调社会实践,强化能力训练,提高学生今后工作的适应性,避免课堂教学与实践相脱节,同时有利于促进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相比较而言,方案一容易操作,方案二、方案三在操作上相对难些,但结合笔者所在学校的特点,特别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特点,方案二要优于方案一和方案三。方案一实质上是把常规教学和学生毕业后工作试岗锻炼结合起来,先学习专业理论后实践,但如果把常规教学时间缩短为两年,多少会影响专业课的学习。方案三、从理论上来讲,边学习边锻炼,学习锻炼两不误。但我们也不得不正视这样的客观事实,因为第一、第二学年主要开出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学生学习压力比较大,而且学生对大学学习生活有一个适应过程,还要进行学习角色的转换,因此操作起来有难度。但对部分基础特别好,适应性和自理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考虑。方案二则不同,它不影响常规教学的安排,只占用部分自习时间,与原有的教学模式容易接轨。同时,学生总是带着问题去学习,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迫使任课教师结合企业的实际不断更新自身知识和改进教学内容与方法,显然这对促进教改无疑是十分有利的。
从现实来看,采取“一个轴心、两个轮子、两个依托”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真本事,有利于毕业生就业,扩大学校知名度,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学校教学的改革。从理论上看,此教学模式立足点在于注重能力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达到高职院校的办学目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体现。
三、注意问题
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鉴于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有其特殊性,改革必须有相应的配套措施。一是高职院校要更新观念,上下达成共识,这是前提条件,如果改革不达成共识,改革得不到上下管理层的支持,改革将是一句空话。因此,高职院校需组织会计专业人才进行观念转变大讨论,只有达成共识,有学校制度、资金和政策的支持,改革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目的。二是必须构建校、政、企、税、所紧密合作的职业教育环境,这种人才模式的改革不是学校一厢情愿,而是校、政、企、税、所等多方情愿的事情,改革必须得到地方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支持,特别是企业的支持和理解,这需要做好大量的改革前期准备工作。所以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在真正实施过程中还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但我们认为作为一种教学改革模式不妨一试,是金子总是会发光。
参考文献:
[1]蒋漱清.“4444工学结合”高职会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6):43-45.
篇9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本科教学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构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创新体系,是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目标。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规格上打破“千校一面”、“千人一面”,已成为国内高校的共识和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重大课题。福建农林大学根据国家、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以启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为契机,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工作,历时一年半开展了2011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形成了“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改革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为重点”的人才培养总体思路,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开展,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上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一、集思广益,科学安排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的重要指导文件和依据,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法,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和保证,是关系学校本科教学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文件。学校高度重视本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教务处先后组织教学院长到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广西大学等十多所兄弟高校进行调研学习,通过集中和分散调研等形式组织公共课基础课教师到十多所中学调研,并设立了大学英语、计算机、公共数学、大学物理、化学类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等5个公共基础课教改立项资助研究课题,各公共基础课课题组向在校大学新生和老生发放调查问卷4420份,对大学公共基础课教学与中学相关课程重复、交叉的内容和侧重点开展了调研,为课程体系调整提供依据。同时校教务处在校内的相关学院和教学单位开展了大量的调研、沟通与协调、反馈工作,并就全校公共课、基础课课程设置与学时设置方案,尤其是培养方案原则意见向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院长、教学院长、各教学单位、督导组多轮广泛征求意见,进行反复研究与多轮修改完善。教务处组织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形式审核及校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的审核论证,并组织学院开展了校外专家(含用人单位)审核论证工作,各学院邀请企事业单位、行业专家学者、生产一线技术骨干等组成专家小组开展了论证工作。2011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经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执行。
二、凝练特色,凸显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一)制定“一个核心、两个重点”的人才培养总体思路
一个核心,即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两个重点,即以改革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为重点。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对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需要以及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构建突出学校特色、与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对本科人才培养要求相适应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分层次、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给学生以更多的课程选择权,更多的实践训练机会,更大的自主发展空间,更强的社会竞争力,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二)形成符合人才培养规律的“四个特点”
2011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出发,力争促使人才培养的过程符合人才培养的规律,形成了“分类培养,通专结合,优化实践,注重个性”过程培养的特点,以达到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1.分类培养――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个性化
根据社会对专业人才的不同需求及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以及各自的办学优势、特色,各专业进行科学定位,分类设计研究型、复合型、应用型等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如,传统优势学科专业应设计研究型、应用型等多种类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并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重点,探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素质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大部分专业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通过分类培养,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个性化。
2.通专结合――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加强专业教育
促进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保证学生专业基本知识的获取,达到夯实基础,加强学生专业基本技能和专业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
3.优化实践――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推进实验课独立设课和加强实践环节的综合训练,改革实验、实践教学完全依附于理论课的固有模式,重新整合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相应的与理论教学相并行的独立设置的实验、实践教学新体系。
4.注重个性――扩大学生学习自主选择权
适度减少必修课比重,增加选修课的比重,选修课的比例达25%以上,扩充选修课的种类与数量,公共选修课由原全校公共选修课单一种类扩大到含学校举办的金山讲坛系列讲座及各专业的学科(专业)选修课,增加学生选课学习的自由度,扩大学生自主选择权,拓宽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个性和特长。
三、深化改革,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围绕“改革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两个人才培养的重点工作,通过实施“四项优化”和“七项措施”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
(一)“四项优化”:优化课程体系与课程开设、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学时、优化课程授课方式(教学模式)。
――优化课程体系与课程开设
优化课程体系:通过设立公共基础课教改立项资助课题的研究及中学调研,将大学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中前移至高中及与中学相关课程重复、交叉的内容删除,既提高了大学公共基础课教学的起点,同时又减少了英语、计算机、体育、物理等公共基础必修课学时:文科类专业至少减少了135学时,农科类专业至少减少了168学时,工科类专业至少减少了172-184学时。腾出的学时用于各专业适当增加学科大类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核心课的门数和学分:且科类基础课、专业核心课比例由上一轮学校统一确定改由各专业根据其各自的特点自行确定,充分尊重学院、专业及教授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中的自,整个课程体系更加优化。
优化课程开设:一是各专业开设的学科专业选修课同时面向外专业学生开放,扩大了选修课的数量和种类,增加学生选课学习的自由度和选择权;二是开设专业导论课。该门课程是面向新生第一学期开设的专业指导课
程(或称专业启蒙课程)。由该学科(专业)带头人或有影响的知名教授担当课程的主持人,组织本专业教师以讲授等形式授课,或聘请有成就的校友或本专业领域知名专家、学者组成教学队伍共同完成教学过程。该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所学专业,了解本专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认同感,巩固专业思想,同时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一是推进实验课独立设课。各专业根据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和要求,通过实验项目、内容的整合重组、融合、创新,减少实验项目、内容的重复,在保证最基本的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增加或多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的实验。推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设置与论证的制度化,倡导和奖励高质量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促进了实验课程的内涵建设,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专业实验课程体系。二是设置专业综合实践或多门课程的综合实习,加强实践环节的综合训练。原则上不再依附理论课设置实习周,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设置时应尽量少安排单门课程的实习,改革实验、实践教学完全依附于理论课的固有模式。
――优化学时:1学分由原来的17学时,改为16学时;四年制课内总学时由原来的2600学时,压缩到2400学时,总学分由165-185,改为155-170,为学生自主学习留出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优化课程授课方式(教学模式):除了传统课程授课模式外,开设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课程――英语自主听力课程,开设了“团队管理”、“创业指导”等5门网络公选课,建立学生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优化教学模式,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二)“七项措施”:依托项目、联合培养、构筑实践教学“两个平台”、本科课程考试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毕业论文(设计)改革、奖励学分与专业技能考核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依托项目:依托学校“创新实验班”项目载体,在具有一级学科博硕士点的优势学科专业进行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分农林生物科学类、工科类、经济管理类三种类型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单独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实行本一硕一博贯通培养模式;依托省级教改试点项目“复合型人才培养”改革试点(试点专业:植物保护、生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动物医学、农学、园艺),实质性推进农经、农管、工管、农工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联合培养:加强教育交流合作,充分挖掘我校与台港澳及国外高校校际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加强校校、校企及与科研机构之间联合培养力度,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方式,拓展多种人才培养途径。借助各类对外合作办学交流平台,试行推广双校园“3+1”等人才培养方式,通过引进国内外优质教学资源和人才培养的先进理念、模式和方法,实现优势互补,创出模式,推出经验,如学校从2003年开始与加拿大新斯科舍农学院合作举办园艺、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该项目以学校现有的园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为基础,引进加拿大新斯科舍农学院植物科学专业、环境研究专业的优质课程与教育资源,强化英语训练,实行双校园、跨专业培养模式,培养掌握扎实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现代化高级农业人才。实施校校企、校企联合培养,将学校的理论课学习与企业的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掌握从事相应行业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培养适合社会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与此同时,积极探索与科研院所的联合培养机制,充分利用科研院所的优质条件为研究型人才培养服务。
――构筑实践教学“两个平台”:即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和基本实验教学平台。通过加大投入,建设工科实训中心、文科教学中心、创新实验训练平台、综合性生产实践基地及实质性校外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等形成实践教学共享平台。通过加大投资力度,按新老专业的不同实验室建设需求,力争“十二五”期间投入1-1.5亿元,按新专业(尚没有毕业生的专业)以完善基本实验条件为主、次新专业(2000-2007年申办的专业)以充实实验设备台套数为主、传统专业(2000年以前申办的专业)以仪器设备改造更新为主的思路,建设能有效服务本科教学的基础、学科基础和专业实验室的基本实验教学平台。
一一本科课程考试改革:学校从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开始,启动了本科课程考试改革试点工作,确定了240多门课程作为考试改革试点课程。通过本科课程考试改革试点旨在推动课程考试制度改革,引导师生明确考试目的,逐步实现考试内容能力化、考试方式多元化、考试过程全程化,考试管理人本化,改变单一化培养评价方式,突出平时的过程考核,淡化期末一次性的理论考试,使学生学习质量评价贯穿于整个动态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学习观,建立符合学校实际、科学合理,以鼓励创新、提升素质、培养能力为目标的课程考核体系。
――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坚持“删除芜杂,保留经典,体现现代,涉及前沿”的原则进行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全面开展新一轮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注重课程间的逻辑关系和教学内容更新,解决教学内容的重复和陈旧问题。加强教材建设,健全、完善教材评审、评价和选用机制,积极选用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国外原版或引进版教材,保证优质教材进课堂。
――毕业论文(设计)改革:开展毕业论文设计改革试点工作,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提出学术型、应用型等多种不同形式的毕业论文(设计)考核要求。
篇10
微笑曲线个性化柔性培养兴趣导向
一、电子通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背景
为了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教改政策文件,也强调了高校个性化教育的重要性。2010年6月,教育部在天津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卓越计划”是教育部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而提出的重大教育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转变的重大举措。《教育规划纲要》第2条提出“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第32条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教育规划纲要》中多处提到要因材施教,把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统一起来,这就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政策依据。
按照培养目标要求,结合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和优势潜能,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工程创新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学生个性化指导,鼓励学生按个性发展选择专业;引导学生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自主选择所学课程,自主安排学习进度,自主发展个体专长;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增强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和实践创新能力。
二、电子通信专业人才个性化培养存在的问题
电子通信专业人才需求缺口持续走高且相对高薪的背景下,地方工科毕业生仍就业难,其根本原因在于地方工科院校电子通信专业人才培养在教育结果与市场、特殊行业需求之间存在系统性偏差。
1.电子通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不合理。目前的电子通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属于“大一统”的固定模式,学生的个性和兴趣挖掘被忽略,使得厌学、被迫教育的现象大量存在,学生逃课、迟到、早退、开小差情况频频出现。此外,由于没有社会行业专家参与电子通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使得高校人才输出与行业需求及社会能动适应能力不符。
2.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提升跟踪监督不科学。由于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环节未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点与兴趣取向进行设计,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此外,对校方、行业和企业导师共同参与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提升训练缺乏全程跟踪指导与评价,使得学生参与工程创新实践训练的真实度不够,导致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的效果大打折扣。
3.传统教学法限制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大班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被讲台拉开距离。教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或催眠曲,学生讲台下“做飞机”或“梦游”,即使教师在讲台上努力制造互动,同一方法难以满足大多数学生差异化的个性需求,加之学生知识接受能力不一,兴趣和求知欲不一,课堂互动效果不佳。课堂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缺乏,又缺乏学习的内驱力,传统的大一统教学方法难以实现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目标,抹杀学生学习的个性发展及创新能力。
三、基于微笑曲线的电子通信专业人才个性化柔性培养与创新
电子通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急需进行相应的改革,在微笑曲线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个性、兴趣导向,设计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案、传授工程基础知识及组织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的综合实践的个性化柔性培养模式,从而构建基于微笑曲线的开放、兼容、多元、弹性的个性化复合型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才能打造出适应区域经济和行、企业需求的电子通信工程师。
1.电子通信专业人才个性化柔性培养方案的设计。凸显个性化、兴趣导向的多元主体参与的特色电子通信专业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模式;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类型1、学生类型2……学生类型n,从工程知识及工程创新实践训练设计电子通信类人才柔性培养方案1、方案2……方案n,实现不同接受能力、不同需求爱好的学生实现差异化的基础知识、工程创新实践学习,同时实现学生、教师、行业、企业协同发展。
2.电子通信专业人才个性化柔性培养课程开发。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将电子通信专业的全部课程分为初级课程、高级课程和探索课程,每个层次应包含哪些课程以供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选择。在充分调研区域市场及兵工领域或其他特殊行业领域对电子通信专业人才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需求基础上,研究如何根据企业的项目生产开发流程,以真实工程项目任务为“内驱力”,基于学生的个人兴趣,校、企、政、行等多方共同开发工程实践创新人才柔性培养全流程的预警、退出机制。
3.探寻凸显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的电子通信专业人才综合实践路径。针对学生的多样化特点和兴趣取向,研究校、企、政、行多元参与的凸显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的综合训练路径。面向不同的特殊行业、针对不同个性和兴趣特点的电子通信专业学生类型,以工程项目为载体,以体验工程项目的每个流程为主线,按照工程项目开发实施过程设计课程内容。从一项实际的电子通信项目开始,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及兴趣,探索模块化的项目运作机制,校方、企业导师采取分类引导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学生根据预警退出机制,自主选择不同类型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动态提升转向实践泳道。
四、结束语
本文在微笑曲线理论的指导下,引入个性化培养理念,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设计电子通信专业人才个性化柔性培养方案、开发个性化柔性培养课程、探寻凸显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的电子通信专业人才综合实践路径,满足当前创新型工程人才的差异化、个性化学习诉求,从而提高电子通信专业人才输出质量。
参考文献:
[1]向红梅,黄志平.基于微笑曲线的个性化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电子商务市场调研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2(11):154-158.
[2]傅坤昆.个性化教育:理念、实践与反思――2011年个性化教育国际会议综述[J].中国教育学刊,2011(1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