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主要法规范文
时间:2023-08-16 17:40: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家审计主要法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宪法》和《审计法》设定的审计机关执法职责和权限,涉及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多个方面,从这一审计基本功能内在要求而言,审计机关依法进行审计监督所依据的法规,自然涉及《审计法》规定的审计机关职责、权限所涉及的所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也就是说,审计职责、权限规定的审计监督对象、内容、范围所涉及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均是审计监督执法依据,审计机关也是这些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执法主体。
《宪法》、《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等专门的审计法律、法规中有明确的规定, 《审计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审计机关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依法应当给予处理、处罚的,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审计决定或者向有关主管机关提出处理、处罚意见”。第四十五条规定:“对本级各部门(含直属单位)和下级政府违反预算的行为或者其他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行为,审计机关、人民政府或者有关主管部门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区别情况采取下列处理措施:(一)责令限期缴纳应当上缴的款项; (二)责令限期退还被侵占的国有资产;(三)责令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四)责令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五)其他处理措施”。第四十六条规定:“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审计机关、人民政府或者有关主管部门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区别情况采取前条规定的处理措施,并可依法给予处罚”。这里的“依法给予处罚”其明确涵义就是,审计机关以法律、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相关法律、法规来进行审计评价和处理、处罚。这也就从法律角度界定审计机关具备了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规定的执法主体资格。同时,在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中也有明确的确认,如《预算法》、《会计法》、《政府采购法》、《税收征管法》、《预算法实施条例》、《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
《审计法》是审计机关的法律适用规范,它的这些规定指引审计机关依照其他有关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法律、法规等规定进行评价、处理、处罚,其中包括财政、金融、税务、价格、投资、海关等法律、法规,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审计执法的规定,充分说明了审计机关也就被规范为具有了其他有关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法律、法规等规定的执法主体资格行为。这方面对审计机关具有与财政、财务收支相关的其他法律法规的执法主体资格,在实际工作中也已得到了充分的实践证明。
根据上述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结合实际工作的检验,本文认为,审计机关具有与财政、财务收支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主体资格。
二、审计机关行使处理、处罚权中应把握的问题
第一,处理、处罚不能超出审计机关的法定职权范围。审计机关的处理权主要包括:责令限期缴纳应当上缴的款项;责令限期退还被侵占的国有资产;责令限期退还违法所得;责令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其他处理措施。审计机关的处罚权主要包括:警告、通报批评;罚款;没收违法所得;依法采取的其他处罚措施。审计机关在上述权限内结合具体法律法规等规定进行处理处罚,超出上述范围就是越权。如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就不是审计机关的权限,审计机关不能行使。
第二,必须是被审计单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如财政、金融、税务、价格、投资、海关等规定。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无关的规定不能适用。
第三,处理好与《审计法实施条例》的关系。《审计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由审计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责令改正,给予警告,通报批评,依照本条例第五十二条规定对违法取得的资产作出处理;有违法所得的,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被审计单位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审计机关认为应当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的,向有关部门、单位提出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的建议。”审计机关必须是在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没有处罚规定的情况下,才适用该款规定。所以该条第二款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另有处理、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处理好与主管机关的关系。审计机关与有关主管机关应当加强协调配合,如果有关主管机关已经对被审计单位同一违反行为作出处罚决定,那么审计机关就不再处罚。当然,如果审计机关已经对被审计单位同一违法行为作出审计决定,有关主管机关也不应再处罚。审计机关对不属于自已职权范围的事项,应当依法移送有关机关处理。
第五,进行处罚时还要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关于处罚时效、依法从轻、告知、听证、缴款等规定。
第六,审计处理处罚的法律适用要合法、恰当。“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新法优于旧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具体来说,在法的效力等级上,上位法与下位法冲突的,应引用上位法。即行政法规与法律存在矛盾时,应引用法律作为处理处罚依据;部门规章与行政法规相抵触时,引用行政法规;国务院各部门之间的规定相抵触时,引用法律、行政法规授权的主管部门的规定;下级人民政府、部门的规定与上级人民政府、部门的规定相抵触时,引用上级人民政府、部门的规定。上位法与下位法不相冲突,上位法规定比较原则,下位法规定更具体的,引用处理处罚依据时可引用下位法,也可以上位法和下位法都引用。对同一类事项,一般法和特别法都有规定的,特别法的适用应优先于一般法。两个法律规范都是现行有效的情况下,应按照从新原则,以选择适用的法律规定。法适用的一般原则是法不溯及既往,即法对它生效以前的事件或行为不可以适用。因此,既不能引用过时的、失效的规定,也不能引用审计事项发生时还没有生效的规定作为审计处理处罚依据。审计实践中,确实存在一些审计机关在实施审计处理处罚过程中不注意所引用法律依据效力的现象,导致法律依据不恰当,给审计工作带来了一定风险。应该按照法律法规的效力适用处理处罚的依据,避免随意性。
比如,对于被审计单位擅自设立收费项目进行收费而形成的收费处理处罚上,《行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三条规定责令改正,限期退还违法所得,《预算外资金管理实施办法》(财综字[1996]104号)第四十四条规定应上缴同级财政,并依照有关规定予以罚款。从这两个条款的效力等级看,前者属于行政法规,后者仅是部门规范性文件,显然《行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才是适用的。
比如《行政处罚法》作为一般法,规定了违法行为的处罚时效是2年,而《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对税收违法行为的处罚时效为5年。《税收征收管理法》则属于特别法,根据“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对发现的税收违法行为追溯时效就应该是5年。
审计定性、处理、处罚中法规的具体引用。引用有关税收法律时,引用到法律名称和条款即可;引用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或规范性文件的,应引用到具体条款的内容。一份文书中如果同一个法规重复引用,后面的引用可以将具体内容省略,但要写明条款。
三、审计机关行使好处理、处罚权的对策
第一,转变审计管理工作观念,完善业绩考评标准。转变以审计收缴论“英雄”的观念和主要以审计收缴数量来评价衡量审计工作业绩的管理方式,建立科学、规范,真正具有激励作用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从制度上杜绝为罚款而审计、以罚代处等行为的发生,切实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
第二,完善审计质量管理,加强处理处罚决定的审核,规范审计处罚裁量权。在审计机关内部对工作中涉及的处罚种类和幅度的条款,根据现行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按照行政处罚裁量权的处罚幅度、种类、时限、情节轻重和事实性质认定等事项,分门别类,予以细化,制定相应的处罚标准,以最大限度地控制或减少自由裁量的空间,规范和限制审计处罚裁量权,合理压缩审计处罚的弹性空间。同时,要将审计处罚质量和结果纳入审计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处理处罚质量的审核与评价工作,及时纠正不适用、不适当的处理处罚依据和据此提出的决定,基本实现同类问题处理处罚的依据、口径保持一致,以杜绝偏私、歧视和畸轻畸重现象的发生,防止审计风险。
第三,严格审计责任追究制度。在建立审计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审计人员权限和责任的基础上,要确保制度的落实,对于审计人员违法、变通法律法规或者不当行使审计处理处罚权造成后果的,要根据审计执法责任制考核的有关规定,根据情节轻重,对责任人员给予批评教育、离岗培训、调整岗位、取消评比先进资格、处分等处理,以此约束审计人员的执法行为,增强审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防范审计处理处罚风险。
第四,探索建立审计机关查、处分离体制。就是在现行体制下,将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查证与处理处罚工作进行分离,改变原来的业务部门从计划、审计、处理处罚、执行决定“一竿子插到底”的制度。将审计处理处罚权交由指定的机构来集中行使,实现审计处理处罚“专业化”,达到“一把尺子量到底”的效果,杜绝审计人员“罚‘态度款’”、“议价处罚”的主观倾向性,避免处理处罚的随意性,维护审计执法的公平公正。
第五,建立重大审计处理处罚项目报告说明制度。凡是拟作出符合听证条件的处罚决定或依法应予以处理处罚而免于处理处罚的项目,应由提出拟议的部门出具书面说明,就违法行为的事实、适用的法律依据、应予以何种处罚、处罚幅度,以及拟作出或免于处理处罚的理由进行说明,经审计业务会议审定后决定,减少审计处理处罚的风险。
篇2
第二条政府投资项目是指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主要包括:财政预算内外资金(含国债资金)投资项目。国家外债资金项目,使用各类专项建设资金项目,法律、法规规定和县政府其它投资项目。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跟踪审计,是指县审计局对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进行的全程审计监督。通过全程跟踪审计的方式,可以发挥审计监督的预警作用,促进建设单位规范管理,确保国家资金安全,提高项目投资效益。
第四条县审计局依照法律、法规和本规定,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突出重点、量力而行、逐步推进”的原则,优先对关系国计民生,县委、县政府关注的重点投资建设项目实施跟踪审计。跟踪审计项目列入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列入年度跟踪审计计划的项目,若当年未完成,或跨年度实施项目,应作为续审项目列入下一个年度跟踪审计。
第五条投资项目建设单位为跟踪审计的主要被审计单位。县审计局可依照法定程序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采购、供货、咨询服务等单位与项目有关的财务收支及相关经济活动进行跟踪审计监督或审计调查。
第六条我县重大投资项目的建设单位应在相关的建设合同中列明:必须经审计机关审计后方可办理结算或竣工决算。
第七条县审计局可根据项目建设投资规模、建设周期、管理水审计力量等具体情况,采取定期、不定期等多种跟踪审计方式,适时开展跟踪审计工作。
第二章跟踪审计内容
第八条对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程序审计。主要审查项目的招投标是否按法定的建设程序进行;项目的审批文件,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环境影响报告、土地征用、开工报告等相关材料是否齐全。
第九条对政府投资项目概(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主要审查项目建设是否按批准的初步设计进行,是否存在概算外项目和提高建设标准,扩大建设规模等问题;概算调整、影响项目建设规模的单项工程投资调整和建设内容的变更,是否按规定程序报批。
第十条对政府投资项目征地拆迁审计。主要审查国家土地政策和拆迁补偿政策的执行情况,是否存在违法用地、超范围征地拆迁、擅自改变补偿标准,截留、侵占、挪用征地拆迁资金等方面问题。
第十一条对政府投资项目合同审计。主要审查项目相关合同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与招标文件、投标承诺和评标结果是否一致;合同、文件内容是否准确完整,签订程序是否合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关单位是否认真履行合同条款,有无违法分包、转包现象,有无因履行合同不当造成损失浪费、质量隐患问题;各类签证、纪要和补充协议是否存在与中标合同实质性内容不一致等问题。
第十二条对建设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设置和落实情况审计。主要审查建设单位是否按国家有关规定和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相关的内控制度,责任是否明确,是否有效执行。
第十三条对建设资金筹集与使用情况审计。主要审查建设资金是否落实,是否按投资计划及时到位,能否满足项目建设进度需要;建设资金使用是否合规,是否存在滞留、转移、侵占、挪用建设资金等问题。
第十四条对政府投资项目会计核算情况审计。主要审查是否按规定设置建设会计帐,配备会计人员,职责分工是否明确;是否按照概算口径及有关制度规定对有关会计事项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合法、完整。
第十五条对政府投资项目材料、设备采购及管理情况审计。主要审查材料、设备等物资是否按设计要求进行采购;采购程序是否合规,验收、保管和领用等手续是否健全、有效,账实是否相符等。
第十六条对政府投资项目工程结算审计。主要审查工程价款结算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合同约定,是否存在高估冒算、虚报冒领工程款等问题;设计变更、施工现场签证、监理单位记录是否合规、及时、完整和真实;工程价款结算手续是否完善,是否存在超付或欠付工程款等问题。对审计发现的多计工程价款等问题,要责令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依法据实结算。
第十七条对政府投资项目相关税费审计。主要审查相关税费是否按规定计提,是否及时交纳,减、免、缓缴的手续是否完善,是否符合有关规定等。
第十八条对政府投资项目竣工决算审计。主要审查竣工决算报表和交付使用资产是否真实、合法、完整;移交手续是否齐全、合规;未完工程是否真实、合法;结余资金是否按规定进行处理等。
第十九条对政府投资项目效益跟踪审计评价。主要依据有关社会、经济、技术、环境等指标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评价项目的效益情况。评价建设资金的使用效果和合理利用程度;内部控制制度是否达到预期效果等。
第二十条法律、法规、规章规定需要审计的其它事项。
第三章审计程序和管理
第二十一条县审计局对政府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应在审计实施前三天,向被审计单位送达跟踪审计通知书。跨年度跟踪审计项目涉及审计内容重大变化、审计组主要成员调整时,应重新发送跟踪审计通知书。
第二十二条跟踪审计项目审计结束,应当依据法定程序出具审计报告。跨年度的跟踪审计项目可根据需要出具年度跟踪审计报告。审计机关在实施跟踪审计过程中,对要求被审计单位进行整改的内容,应出具跟踪审计建议书。
第二十三条县审计局在跟踪审计中认定被审计单位有违法违纪行为,依法应当给予处理、处罚的,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依法作出审计决定;法律、法规规定应由有关部门处理、处罚的,审计局应作出审计移送处理书。
第二十四条检查和监督被审计单位对跟踪审计建议书、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的采纳、整改及落实情况。
第二十五条审计局对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并将政府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结果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可以公开的,依据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告。
第二十六条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其它审计技术与方法,积极开展政府投资项目计算机审计,提高审计效率。
第二十七条年度跟踪审计项目终结后,应按规定及时办理立卷、统计工作。跟踪审计项目审计情况统计纳入审计机关审计情况报表统计范畴。每次跟踪审计项目完成后,审计人员应根据跟踪审计报告,及时填报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情况台账。
篇3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构建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审计监督机制,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监督,完善信息共享平台,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全力助推行政审批层级一体化改革有序推进,为XX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
二、监督原则
(一)依法有效。坚持依法行政原则,按照法律法规制订监督办法和监督细则,提升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确保依法监督、规范监督、有效监督。
(二)责任明晰。依法依规认真梳理行政职权,公布权力清单,明确与权力相对应的监督责任,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能。
(三)协同监督。根据工作性质和业务范围,加强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信息互通、相互衔接,实现监督范围全覆盖。
(四)公开公正。不断提高审计监督的公开性和透明性,将监督内容、监督程序、监督方式、监督结果等相关信息对外公开,切实将监督工作纳入公众的监督之下,既要防止监督缺位,又要防止监督错位和越位。
二、监督事项
1.县级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县直各部门(含直属单位)预算的执行情况、决算和其他财政收支。
2.镇政府和街道办预算的执行情况、决算和其他财政收支,财政转移支付资金。
3.使用县级财政资金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财务收支。
4.县级政府投资和以县级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及决算。
5.县属国有企业、县政府规定的县属国有资本占控股或主导地位的企业的资产、负债及损益。
6.县政府部门、镇政府管理和其他单位受县政府及其部门委托管理的社会保障基金、社会捐赠资金及其他有关基金、资金的财务收支。
7.根据上级审计机关授权,对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援助、贷款项目的财务收支和国有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及损益进行审计监督。
8.法律法规规定应由县审计局审计的其他事项。
三、监督方式
(一)监督流程
1.根据法律、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按照县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要求,确定年度审计工作重点,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
2.根据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组成审计组,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有关情况,编制审计方案,并在实施审计3日前,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
3.审计组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计后,应当向县审计局提出审计组的审计报告。审计组的审计报告报送县审计局前,应当征求被审计对象的意见。被审计对象应当自接到审计组的审计报告之日起十日内,将其书面意见送交审计组。审计组应当将被审计对象的书面意见一并报送县审计局。
4.县审计局按照审计署规定的程序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进行审议,并对被审计对象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提出的意见一并研究后,提出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依法应当给予处理、处罚的,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审计决定或者向有关主管机关提出处理、处罚的意见。
(二)审计方法
审计人员实施审计时,可以采取下列方法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获取审计证据:
1.通过检查、查询、观察、监督盘点、询问、外部调查、发函询证、重新计算、重新操作、分析等方法;
2.通过收集原件、原物或者复制、拍照等方法取得证明材料;
3.对与审计事项有关的会议和谈话内容作出记录,或者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会议记录材料;
4.记录审计实施过程和查证结果。
四、主要分工
一般审计事项根据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县审计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所定内设机构职责分工实施;重要(大)审计事项根据实际情况组成综合审计组统一组织实施。
五、责任追究
(一)被审计单位违反《审计法》规定,拒绝或者拖延提供与审计事项有关的资料的,或者提供的资料不真实、不完整的,或者拒绝、阻碍检查的,由审计机关责令改正,可以通报批评,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依法追究责任。
(二)被审计单位违反《审计法》规定,转移、隐匿、篡改、毁弃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或者转移、隐匿所持有的违反国家规定取得的资产,审计机关认为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应当给予处分的,应当提出给予处分的建议,被审计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监察机关应当依法及时作出决定,并将结果书面通知审计机关;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对本级各部门(含直属单位)和下级政府违反预算的行为或者其他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行为,审计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区别情况采取下列处理措施:
1.责令限期缴纳应当上缴的款项;
2.责令限期退还被侵占的国有资产;
3.责令限期退还违法所得;
4.责令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5.其他处理措施。
(四)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审计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区别情况采取前条规定的处理措施,并可以依法给予处罚。
(五)审计机关依法责令被审计单位上缴应当上缴的款项,被审计单位拒不执行的,审计机关应当通报有关主管部门,有关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扣缴或者采取其他处理措施,并将结果书面通知审计机关。
(六)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机关作出的有关财务收支的审计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机关作出的有关财政收支的审计决定不服的,可以提请本级人民政府裁决,本级人民政府的裁决为最终决定。
(七)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违反国家规定,审计机关认为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应当给予处分的,应当提出给予处分的建议,被审计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监察机关应当依法及时作出决定,并将结果书面通知审计机关。
(八)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九)社会审计机构存在违反法律、法规或者执业准则等情况的,应当移送有关主管机关依法追究责任。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落实责任。明确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各科室落实责任制管理。做好内部职能分工,落实岗位责任制,任务细化,责任到人,确保责任落到实处。
篇4
[摘要] 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根据经济责任审计情况,对被审计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职责情况作出的结论性评价,包括审计结果评价和综合评价两部分内容。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应当遵循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权责一致、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及依法办事的原则。
[关键词] 经济责任 审计评价 评价标准
一、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内容
审计评价是指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根据经济责任审计情况,对被审计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职责情况作出的结论性评价,包括审计结果评价和综合评价两部分内容。审计结果评价是指审计机构根据审计结果,对被审计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所在部门、单位财务收支和其他经济活动情况作出的职业判断行为;综合评价是指审计机构根据领导干部历次接受审计、所在单位历次接受审计、其他项目审计和审计整改情况,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职责情况提出评价意见,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研究审定后作出的结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应当遵循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权责一致、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及依法办事的原则。
1.审计结果评价的基本内容
(1)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主要评价领导干部所在部门、单位的预算执行和决算情况,财务收支计划的执行和决算情况,预算外资金的收入、支出和管理情况,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国有资产的管理、使用及保值增值情况;
(2)遵守国家经济政策和财经法规情况,主要评价领导干部所在部门、单位的经济行为是否遵守国家经济政策和财经法规;
(3)重大经济决策情况,主要评价领导干部所在部门、单位重大经济决策制度建立情况,民主决策情况,决策执行情况及决策有无造成重大损失浪费情况;
(4)内控制度情况,主要评价领导干部所在部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设置和运行情况;
(5)个人廉政情况,主要评价在审计中有无发现领导干部本人侵占国有资产的行为。
2.综合评价的基本内容
综合评价主要是依据领导干部本次接受经济责任审计情况、历次接受经济责任审计情况以及所在部门、单位历次执行审计决定和落实审计意见的情况等提出评价意见。
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
1.审计结果评价标准
(1)评价财务收支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
财务收支真实性评价标准分为真实、基本真实、不真实三个等次。真实等次的标准为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审计调整幅度不超过1%,并且审计机构或审计业务会议认为审计调整数额较小不影响使用“真实”评价用语的;基本真实的标准为会计资料基本真实、完整,调整幅度不超过5%,并且不影响使用“基本真实”评价用语的;不真实等次的标准为会计资料不真实、不完整,或审计调整幅度在5%以上,或违规行为性质严重,数额较大,无法使用“基本真实”评价用语的。
财务收支合法性的评价标准可分为合规、基本合规、不合规三个等次。合规等次的标准为未发现违法违规行为或者违规行为显著轻微不需要处理的;基本合规等次的标准为违规金额占审计金额5%以下或有违规行为,但不影响使用“基本合规”评价用语的;不合规等次的标准为违规性质严重、数额较大,或拒绝提供审计资料,或提供不真实资料,导致审计机构无法进行职业判断。
财务收支的效益性评价标准可分为好、较好、一般、较差四个等次。好等次的标准为效益审计结果达到评价标准指标的90%以上(含90%,下同);较好等次的标准为效益审计结果达到评价标准指标的80%以上;一般等次的标准为效益审计结果达到评价标准指标的60%以上;较差等次的标准为效益审计结果达到评价标准指标的60%以下(不含60%)。
(2)评价遵守国家经济政策和财经法规情况的合法性
评价标准可分为合法、基本合法、不合法三个等次。
合法等次的标准为领导干部作出的决策和与经济有关的行政行为符合国家经济政策、财经法规;基本合法等次的标准为领导干部作出的决策和与经济有关的行政行为有违反国家经济政策和财经法规的现象,但不涉及重大原则问题;不合法等次的标准为领导干部作出的决策和与经济有关的行政行为违反国家的政策和财经法规,或违反重大原则问题。
(3)评价重大经济决策的决策程序的规范性及决策执行的有效性
重大经济决策规范性评价标准可分为规范、基本规范、不规范三个等次。规范等次的标准为重大经济决策制度健全,有可行性研究报告和专家论证意见,提供的决策方案至少两个,决策时主要负责人能够尊重多数领导班子成员的意见,决策的内容没有违反国家经济政策和财经法规;基本规范等次的标准为建立了重大经济决策议事规则,决策的内容没有违反国家经济政策和财经法规,但个别环节没有得到很好执行;不规范等次的标准为缺少重大经济决策议事规则,或决策前可行性研究和专家论证不充分或缺失,或决策的内容违反国家经济政策和财经法规。
重大经济决策执行有效性评价标准可分为有效、基本有效、效果较差三个等次。有效等次的标准为决策被全面执行,能够有效监管人、财、物的使用,实现决策目标;基本有效等次的标准为决策被全面执行,能够基本有效监管人、财、物的使用,并基本实现决策目标,但有轻微损失浪费;效果较差等次的标准为决策没有被执行,不能有效监管人、财、物,造成明显损失浪费,不能实现决策目标。
(4)评价内控管理制度情况的健全性、有效性
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健全性评价标准可分为健全、基本健全、不健全三个等次。健全等次的标准为所有的控制点齐全,达到控制目标,各项制度均符合内部控制的要求;基本健全等次的标准为控制点基本齐全,基本达到控制目标,各项制度基本符合内部控制的要求;不健全等次的标准为关键控制点有疏漏,出现重大违纪违规问题,不能满足控制目标的要求。
内控制度的有效性评价标准可分为有效、基本有效、无效三个等次。有效等次的标准为内控制度健全,有关人员的资格和能力能够胜任控制的职能,实现控制目标,没有出现内部管理控制问题;基本有效等次的标准为内控制度健全,但有关人员的控制能力有一定差距或不能全面执行内控制度,没有出现重大控制漏洞,基本实现控制目标;无效等次的标准为内控制度健全,但没有配备具有相应资格的控制人员,出现重大违纪违规问题,没有实现控制目标。
(5)评价个人廉政情况
个人廉政情况的评价应客观表述在审计范围内发现领导干部有侵占国有资产的情况。
2.综合评价标准
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职责的综合评价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等次。
优秀等次应当具备的条件:一是本次经济责任审计各项指标审计评价全部在良好等次以上,并且优秀等次数量超过总体评价指标数量的三分之二;二是领导干部所在部门、单位本次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好于历次经济责任审计情况;三是领导干部所在部门、单位历次执行审计决定、落实审计意见到位;四是其他单项审计没有发现违法违纪情况。
良好等次应当具备条件:一是本次经济责任审计各项指标审计评价全部在良好等次以上,并且优秀等次数量超过总体评价指标数量的二分之一;二是领导干部所在部门、单位本次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略好于历次经济责任审计情况;三是领导干部所在部门、单位历次执行审计决定、落实审计意见到位;四是其他单项审计未发现有违法违纪情况。
一般等次应具备四个条件之一:一是本次经济责任审计各项指标审计评价良好等次在80%以上;二是领导干部所在部门、单位本次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低于历次经济责任审计情况;三是领导干部所在部门、单位历次审计决定执行率和审计意见落实率均在80%以上;四是其他单项审计虽有违法违纪现象,但有关责任人尚未受纪律处分。
较差等次应具备五个条件之一:一是本次经济责任审计各项指标审计评价一般等次数量超过总体评价指标数量的20%;二是领导干部所在部门、单位历次审计决定执行率和审计意见落实率均低于80%;三是其他单项审计有违法违纪现象,有关责任人受到纪律处分或司法处理;四是本单位存在“账外账”“小金库”等违规现象;五是接受审计期间有关责任人拒绝配合,或提供虚假审计资料。
三、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结果运用
纪检监察部门应将审计评价结果作为年终党风廉政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审计综合评价达不到良好以上等次的,党风廉政建设考核不能评为优秀等次;审计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列入领导干部廉政谈话内容;审计评价材料存入领导干部廉政档案。组织部门将审计评价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依据,写入干部考察材料;审计综合评价达不到良好以上等次的,一般不能提拔使用,或不能担任重要岗位的领导职务。人事部门将综合评价结果作为干部奖惩的重要依据,审计综合评价达不到良好以上等次的,年度考核不能评为优秀等次,所在单位不能参加先进单位评选。
参考文献:
[1]简燕玲辛旭:经济责任审计有关问题的探讨[J].审计研究,2006,(01):44~47
[2]崔振龙.经济责任审计的理论探讨[J].中国审计,2006(01):44-46
[3]张宣波: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探讨[J].中国审计,2005,(22):49~50
[4]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科学化课题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科学化研究[J].审计研究, 2005(05):80~83
篇5
[关键词]投资审计;行政执法;复合人才
一、现阶段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审计制度建设的相关问题
1.投资审计的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健全
投资审计不是单纯的财务审计,而是综合大量项目建设信息的综合审计。审计法及审计法实施条例中投资审计的针对性条款较少,操作性不强。同时,与财政法规相比,建设领域的法规还不够细致,虽然国家在完善建筑法规,突出可操作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招投标法实施条例的出台对进一步规范招投标市场有极大的作用。但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建设投资领域法规,出台诸如《固定资产投资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操作性、针对性更强的法规,使投资审计对违法行为的定性更准确,依据更充分,治理更有效。
2.审计行政执法的主体资格存在争议
投资审计中,审计人员依据审计法、建筑法、合同法、招投标法等法律法规,审查项目的工程财务,审查工程建设过程中建设程序的履行情况,对工程造价进行核实,对工程管理过程和效益进行评价。但对于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机关是否能依据以上法规进行处理处罚,执法主体资格的争议较大,相关法规也未明确。而审计移送制度要求,不同违法行为,移送至相应的部门处理,事实上延长了执法的过程,影响了审计的权威性。
3.审计法与合同法的协调适用问题
根据法律要求,不服审计决定,可以通过行政复议或提起法院诉讼。对于施工单位因工程价款结算争议提起的诉讼,法院通常以合同纠纷受理,依据合同法裁决。进而出现不同的法律调整同一事项的情况,在实际工作中,也出现了民事法院审计结果的情况。因为审计法是行政法,协调行政关系,而合同法属于民法,协调民事关系。协调的关系范畴不同造成结果可能不同。但在客观上这也影响了审计的权威性。
(二)审计自身建设的相关问题
1.投资绩效审计未得到有效开展
审计署颁布施行的《政府投资项目审计规定》将投资绩效审计作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重点之一,但现阶段对投资审计的重点仍局限在财政资金使用的真实性与合法性,对投资的绩效重视不够。不仅审计人员缺少绩效审计的概念,相关审计条例、规范也缺乏对开展绩效审计的指导。同时,建筑市场的复杂性也造成审计人员将大量的精力放在基本建设程序的履行情况、工程造价的核实以及建设资金使用真实性、合法性方面的审计,从而绩效审计未得到有效开展。
2.事后审计仍是投资审计的主要形式
目前,固定资产竣工决算审计仍是投资审计的主要形式,事前介入和事中监督不够。不符合增长较快的投资趋势,也不符合发挥审计“免疫系统”的要求。面对投资已经完成,资金的拨付使用已基本完成,大量建筑工程已经隐蔽的工程,事后审计,不仅不利于对工程质量、工程造价的核实,而且对发现的问题整改难度较大。即使通过审计披露投资项目选、立项存在重大问题,也无法收回已经形成固定资产的大量资金。
3.新形势下复合型审计人才更显匮乏
投资审计涉及专业学科较多,领域较广,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深入,要求审计人员不仅应具备财务和工程建设领域的审计技能,还应该具备法律、金融和项目管理方面的知识储备。目前审计人员基本都具备财务审计的能力,但工程建设和工程造价审计的能力明显不足,法律和项目管理方面能力更是薄弱,金融投融资方面的经验比较匮乏。复合型审计人才的匮乏和审计服务于经济社会建设的矛盾比较突出。
二、改进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的建议
(一)筑牢法律基础,维护审计权威
进一步完善审计法规,充分发挥审计的国家治理作用。首先要解决审计法与合同法等民事法规的适应性问题。对于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按照规定应当经审计机关审计的,建设单位应在招标文件以及与施工单位签订的合同中明确以审计结果作为工程竣工结算的依据。同时,对于施工单位有争议的工程结算价款,法院在裁决时,应分清不同法律调节的对象,只对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合同双方之间的价款纠纷进行调节,因审计机关的审计对象是建设单位,下达的审计决定也是对建设单位的法律文书,法院不能依据施工单位的诉求而否定审计机关做出的对建设单位的审计决定。同时,审计法与合同法之间的交集也应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尽快予以解决。
其次,法律应针对投资审计,明确赋予审计机关相应的行政执法处罚权,维护审计机关的权威性,减少执法环节,提高执法时效。最后,应尽快出台《固定资产投资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法规,完善政府投资领域的法律体系,提高审计执法的可操作性。
(二)探索审计创新,加强人才培养
第一,加大跟踪审计的比例,积极探索有效的跟踪审计模式,特别是在重大项目的选立项阶段,积极有效地跟踪审计无疑会对项目实施的预期效果起到促进和保障作用。
第二,审计人员要重视立项阶段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依靠可研、环境评价等基础资料,开展有效的、真对性强的绩效审计,对达不到预期效果的项目,可以要求设计单位对项目进行再分析,对可研报告进行再评价。如发现提供虚假数据或出具虚假可研报告的单位,审计机关应坚决予以披露,并给与处理。促进地方政府对投资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落实科学的发展观。
第三,审计机关应健全审计人才的培养计划,在确保经费的同时,采用灵活的培训方式,充分利用审计署组织的全国大型审计项目,交叉学习,以审代训,各取所长。同时有计划的引进专业院校的对口人员,弥补审计短板。
篇6
关键词:甘肃省;循环经济;环境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2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而甘肃作为一个地处西部的经济落后省份,还需要经历一个资源消耗阶段,这一阶段投资率高,原材料工业增长速度快,特别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资源浪费大,单位产值的污染物排放量高。
传统工业经济的生产观念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财富,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而循环经济的生产观念是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使用资源,创造良性的社会财富。
一、循环经济与环境审计
“循环经济”一词,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提出,主要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引入循环经济的思想,此后对于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入。当前,社会上普遍推行的是国家发改委对循环经济的定义:“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这一定义不仅指出了循环经济的核心、原则、特征,同时也指出了循环经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抓住了当前中国资源相对短缺而又大量消耗的症结,对解决中国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所谓环境审计,“是指最高审计机关,对政府或企事业单位等被审计单位的环境管理以及有关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的监督、评价和鉴证工作①”。
循环经济与环境审计主要存在以下关系:
1.开展环境审计可以对环境进行价值度量,并对环境价值、环境成本、环境效益等变动情况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进而为有效治理环境问题提供可依赖的信息,这符合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要求,也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2.循环经济与环境审计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循环经济下实施环境审计提供了可行性。一方面,受托环境责任要求企业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要求开展环境审计;另一方面,环境审计又能反过来检验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等工作的完成情况,对于企业更好地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起到监督与制约的作用,从而使受托环境责任得到有效履行。
二、甘肃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与问题
甘肃地处内陆,位于黄河中上游区域,矿产和能源资源较为丰富,水资源相对匮乏。长期以来,甘肃的产业结构表现为典型的重工业化和资源依赖型特征,石化、有色金属、钢铁、煤电、建材等资源开采和原材料加工业所占比重大。甘肃大多数城市工业属于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重型工业, 特别是有色、冶金、电力、石化等支柱产业, 都是资源、能源和基础材料消耗的重点行业, 经济增长对资源和能源的依赖性较强。加上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资源加工利用基本上仍是“资源-产品-废弃物”这种一次单向的消耗方式,废弃物没能得到再次利用,使得甘肃这个昔日的资源大省疲态顿现。
目前,制约甘肃循环经济发展主要包括五大因素:
1.产业链缺环严重,特别是部分产业缺乏构建循环经济生产体系的关键链补充企业,大部分企业处于生产链的底部;资源拥有量相对不足, 利用方式粗放, 循环利用水平低。
2.科技和智力支撑薄弱。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在科研、资金、项目建设上没有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重点领域予以倾斜。循环经济的技术载体是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工业生态技术体系, 这一技术体系需要在科研经费、融资投资、项目建设上进行一系列的资金、技术、人才的支撑。甘肃要发展循环经济, 必须在这些方面进行重点倾斜, 并在政策上做一系列的配套支撑。
3.甘肃省总体经济发展水平滞后,政府和企业的财力都比较薄弱,金融发展不足,融资能力低下,吸引和利用省外资金的能力和规模有限,市场化运作模式不成熟, 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甘肃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 市场化程度不高, 依靠市场的力量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力量不足。甘肃的循环经济仍处于政府的推动阶段, 社会管理的软硬环境仍以政府为主体, 拘泥于传统的管理模式中,导致循环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
4.立法缺位,政策法规不健全,导致甘肃循环经济的发展缺少强有力的政策法规保障和支持;立法是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循环型社会至关重要的手段,世界上循环经济发展领先的国家, 如德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 无一不是通过立法来强力推进循环经济建设的。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是实现社会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5.发展氛围不够浓厚。甘肃有关循环经济及循环型社会的观念与知识有待于广泛宣传和推广, 发展循环经济的观念尚未深入人心。由于发展循环经济周期长、见效慢,地方政府的积极性还不是很高。从企业角度看,由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前期投入成本较高,很多企业对于转变经营模式、发展循环经济缺少实质性行动。
三、促进甘肃循环经济发展的环境审计路径选择
为促进甘肃省发展循环经济,环境审计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合规性审计
合规性审计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环境政策法规审计。审计机关应当在重大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政策、开发和产业结构调整决策中积极参与研究、审议其利弊, 提出相应的建议, 以便有助于建立起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机制。二是非环境政策法规对环境审计的影响。非环境政策法规是指本身与环境不直接相关的政策法规, 如经济发展政策、人口政策、财税法规等。由于审计和评价非环境政策法规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专业技术性很强, 也很复杂, 很多国家认为不应列入环境审计的范围, 我国也尚未开展这方面的审计工作。但是, 非环境政策法规如人口政策、经济政策对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历史证明, 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制定的某些政策, 与具体的建设项目相比较, 实施后对环境的影响更加巨大、持久, 范围也更加广泛。
2.财务收支审计
财务收支审计。主要内容是环境保护资金审计。环境保护资金是指国家或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企事业单位、人民群众为保护自然资源防止生态恶化、制止环境污染、建设符合人类共同长远的生存利益而支出的资金。纳入国家审计机关审计范围的, 主要是各级财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投入的、各级政府向有关部门单位群众征收的用于环境保护方面的资金, 审计机关依法对这些资金的使用标准、范围进行监督。衡量环境审计机关履行责任的标准, 便是环保资金的筹集和使用是否合理合法、经济有效。于是, 有了环保资金的预算机制。一项合理的预算制度, 往往能对责任者的行为起到制约作用。如何有效管理和使用政府环保资金对环境保护工作来讲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 从实施审计的可行性上看, 环保资金的审计也具有很多可行之处。因此, 对政府的环境保护资金的审计应该作为审计机关环境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 主要审查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排污费资金、环境保护事业资金、财政贴息的专项贷款、国外援助贷款、环保资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情况。
3.加强经济效益审计
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下, 新兴的建设项目要体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该部分主要评价审计环保投资项目和建设项目。对建设项目开展环境审计主要是指对项目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及其防范措施的合法性、效益性进行评价监督。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有利于控制新的环境污染和破坏, 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四、甘肃省发展循环经济、实施环境审计的对策
1.提高对环境审计的认识水平
甘肃省由于面临资源枯竭的问题,使得发展循环经济尤为迫切,环境审计机构和人员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环境审计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我国审计署将资源环境审计作为独立的审计类型提出,准备建立和完善资源环境审计机构,以此迫使环境审计人员投入全部精力积极开展环境审计。这意味着资源环境审计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另一方面,需要加强环境审计的宣传教育,争取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为环境审计工作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环境审计的顺利开展。
2.完善环境审计法规体系
制订环境审计的法规体系,明确环境审计政策法规依据。我国已经制订了一些与环境审计相关的政策以及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但目前还没有用于直接指导环境审计的法律、法规体系;我国现有国家审计准则和内部审计准则等审计规范不能对因环境问题引起的环境事项审计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而目前还没有专门制定环境审计的规范。因此,应尽快研究环境审计立法、制定具体的环境审计准则,以确立法律的权威性,统一环境审计的评价依据,减少审计人员的审计风险。
3.提高环境审计人员业务水平
环境审计人员建设是甘肃省政府环境审计的核心问题。一方面,可以通过聘请环境专家和法律专家参与环境审计,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通过对现有审计人员环境知识方面的后续教育和培训,使其成为既懂审计又懂环境科学的环境审计人才。除了理论培养还要加强实践培养,比如,选派审计人员到环境管理部门锻炼交流掌握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或者审计人员参与审计署或特派办环境绩效审计项目等方式。另外,还要从用人机制上创新,重视吸纳资源环境专业人才。
4.开展区域环境绩效审计
我国环境绩效审计发展缓慢,而在国际上,环境审计的重点是环境绩效审计,重点关注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气候变暖、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物理环境的退化等问题,环境绩效审计已成为国际环境审计发展的主趋势,甘肃省开展环境审计应顺应这一主趋势。另外,在循环经济逐步落实的过程中及环境审计实务进一步发展的背景下环境审计的范围必将得到进一步扩大。环境审计的范围应该扩大到清洁生产审计、环境责任审计、环境信息披露审计、碳排放审计、环境管理体系审计、政府生态环境建设审计等。环境审计的领域就目前来看至少应涉及到土地资源和水环境审计、大气污染防治、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土壤污染防治、生态环境建设、固体废物和生物多样性等领域。并且随着循环经济及环境审计的进一步发展,环境审计的范围也必将会有更多的新增和扩充。
参考文献:
[1]蔡春,陈晓媛.环境审计论[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2]章琳一.循环经济对审计实务的影响[J].企业经济,2010(10).
[3]王学龙.也谈环境审计[J].兰州商学院学报.1997(4).
[4]陈矜,李常安,方盈,石怀旺.蚌埠市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环境审计对策研究.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2006(8).
[5]李菊香.兰州市政府环境审计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会计之友,2011(8).
[6]田玉忠.循环经济:发展甘肃经济的理性选择[J].科技管理研究,2009(2).
[7]孟志华,李洁.政府环境绩效审计标准研究—以建设甘肃循环经济示范区为例[J].会计师,2012(5).
篇7
对制造型企业中的环境成本进行核算与控制,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能源、原材料的消耗,控制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另一方面可以促进企业对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和推广应用,提高企业乃至整个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同时,它对我国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企业环境成本的定义及其构成
(一)环境成本的定义
环境成本是社会用于环境治理、生态建设、工业污染末端治理和用于支付环境监督的管理费用等的资源耗费。迄今为止,为国际会计学界所普遍认可并且常被我国会计学界的同仁引以为据的环境成本概念的定义来自于“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专家组会议”在1998年通过的《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中的环境成本定义:“环境成本是指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采取和被要求采取措施的成本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它成本。”这个定义中说明了三个相互关联的问题:“对环境负责”、“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这三个问题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联结成一体,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即:谁对环境造成了影响,谁就应该对环境负责,从而也应该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从其定义可见,企业是环境责任主体,即对环境造成影响从而应该对环境负责并且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的也是企业。也就是说,日益严峻的全球生态环境危机是由于以往企业对环境不负责任的行为所造成的,因此,环境问题的解决必须依赖于企业对环境负责的行为,而为了使企业能够具有这种自觉的责任感并且实际地担负起这种责任,就应该把在维护、治理和改善环境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消耗统统计入企业成本中。
(二)环境成本的构成
1.如果综合观察环境成本,由三个方面内容构成:(1)获取自然资源阶段的初始环境成本。(2)投入生产阶段的环境成本。(3)产品转入流通阶段的环境成本。
2.如果从环境成本组成部分区分,其构成可分成以下七个方面内容:(1)获取原材料过程中的保护资源成本。(2)生产过程的环境负荷成本。(3)生产过程的环境预防成本。(4)销售产品过程的环境污染的处置成本。(5)产品研发中的环保开发成本。(6)改善企业周围环境的成本。(7)其他环保支出。
二、企业应用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制度的困境
(一)环境法规的不完善
环境法规可以规范企业的经济行为。在经济社会中,利润是企业经济活动的第一导向作用力或内在基本动力,没有来自社会的环境法规压力,环境成本会计不可能在企业内部自然生成,即使许多自觉计量环境影响后果和披露环境信息的大型跨国公司,也是在其长远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下行事,绿色(环境保护)形象与企业长远利益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各个国家的环境法规都会逐渐增多。我国从1979年先后制定了以《环境保护法》为核心,由《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环境污染防治法和《森林法》、《草原法》、《矿产资源法》、《水法》和《野生动物保护法》等自然资源保护法所组成的比较健全的环境法律体系。尽管这些环境法规的力量对保护环境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些法律法规的覆盖面还不全面,各项实施细则也有待明确,与实务操作有很大的差距。
1993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一系列环境管理标准体系(ISOl4000系列),在ISOl4000系列标准中,现已正式颁布的有8个标准,其中最重要的有5个,包括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ISO14004《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指南》;ISO14010《环境审核指南――通用原则》;1SO14011《环境审核指南――审核程序》以及ISO14012《环境审核指南――环境审核员资格要求》。这些标准对企业环境管理做出了原则性的框架性规定,对如何达到这些环境规定的要求提供了一种环境管理的指南和模式,在实务上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从ISO14000系列标准对环境成本问题的阐述可以知道,这些标准都没有明确企业必须进行环境成本核算,对环境成本的标准也未作规定,使得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没有一致性和可比性。因此,环境法规的不完善可以导致企业实施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的困境。
(二)会计法规的不健全
目前《会计法》中还没有环境会计的相关条款,环境会计准则也没有制定,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环境会计对象、环境会计基本原则、环境会计假设、环境成本计量、环境信息披露等问题,方法上还没有统一。正因为对环境会计的处理没有统一的标准,企业对环境成本的会计处理、环境成本报告以及环境成本分析,均按适合于自己的方法进行,同行业间没有可比性。可以说,环境会计问题是会计界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其困难之处在于:既要适应不断增加、变化的环境法规(国际的、国家的、地方的),又要建立、健全有关的会计标准,同时还与环境监测与计量技术有关。
(三)环境审计基本空白
环境审计是由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法定机构对适用于环境要求的有关业务经营及活动所进行的系统的、有证据的、定期的、客观的检查。我国环境审计尚处在理论探讨的初级阶段。目前进行的与环境相关的审计主要是合理性审计,即主要鉴证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否遵守了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律和地方颁布的环保法规,如污染物的排放是否超过了规定标准,是否按照规定的要求及时上交了各种费用等。而对国务院所属的环保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进行审计监督、地方政府管理的环境保护专项资金进行审计监督、对国家在国际履约方面进行审计监督、对政府环境政策进行审查监督等内容基本上是空白。随着我国加入WTO与世界经济接轨,中国企业被迫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如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以“绿色理念”经营,建立有效的绿色经营系统,实施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制度;如何防止国际贸易“绿色壁垒”、防止发达国家将“不够绿色”的产业商品转移或销售到中国来;开展对大型制造型企业和上市公司的有关自然资源、环境成本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再监督等问题都亟待解决。但目前我国的审计监督体系中还缺少这一块,我国环境审计理论研究及实务远远落后于国外的现状,急需国家有关部门重视此项工作的开展。
(四)环境税收不完善
我国目前专门针对资源与环境的税收有资源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但各税种的征收目的主要是调节级差收入或增加收益,未能与保护资源环境很好地结合起来。例如对于资源税,目前,我国的资源税只对六类矿产品及盐征收,目的主要是调节这些资源因开采条件不同而产生的级差收入,征税范围较窄,未将急需保护的水资源、草原资源、森林资源、土地资源划入资源税的征税范围;同时征收标准一般偏低,不足以补偿资源损耗,对稀缺资源、非再生资源没有课以重税。现行的税制并不是一个对环境十分“友好”的税制,它没有单独设立环境税,没有把环境成本纳入到有关的税目和税率中。
(五)成本量化困难
企业环境成本包括:资源耗减成本、环境降级成本、资源维护成本和环境保护成本四种。对后两种形式的环境成本量化相对比较容易,但由于资源的破坏程度和类型的确定困难,可利用的技术以及恢复标准的不确定性因素,使得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降级成本难以量化。比如对水污染损失成本进行量化时,有毒污水排到河里,使渔业受损失,人们饮用水导致生病、精神上受损失以及迫使人们到很远的地方去寻找新的饮用水源,这些损失都要计入水污染损失成本中,但在实际中对这些成本的量化比较困难。可以说,环境成本的计量问题是困扰环境成本会计发展及应用的关键问题。
三、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制度应用于企业的途径
(一)完善环境成本法规制度
必须完善包括环境方面的法规和会计方面的法规及其它相关的法规制度。相关环境法规与会计法规的不完善,是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的法规制度进入实务操作的一个主要障碍。我国有关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的法规制度建设可借鉴美国、欧盟、日本、国际标准化组织等国家或国际组织的做法。1.建立和完善环境法规体系。2.完善环境会计法规主要包括:修改会计法规,增加有关环境会计的内容条款,以法律形式确立环境会计的地位和作用;建立环境会计准则或环境会计制度,将涉及环境的内容列入会计要素,并制定具体的环境会计准则或环境会计制度;完善环境审计制度,将涉及环境的内容列入环境审计框架内,制定专门的环境审计准则和行为规范。3.建立和完善环境成本控制的经济制度,主要包括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排污收费制度、许可证交易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环境税收制度、绿色GDP核算制度等。
(二)建立环境成本核算体系
企业建立环境成本核算体系的作用在于规范企业环境成本核算工作,为环境成本报告、环境成本审计、环境成本控制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工作提供基础数据资料。这一体系至少应包括如下内容:环境成本的定义、环境成本的分类、环境成本的确认、环境成本科目设置、环境成本的计量与记录、环境成本的会计处理等。与财务成本核算相比,环境成本核算更加复杂,尤其是环境成本的计量,由于涉及环境外部损失的计量和非市场价格因素,其计量方法多种多样,目前并没有取得一致性结论。因此,只有加强对环境成本核算体系的研究,才能逐步建立科学、规范、完善的环境成本核算体系。
(三)实施环境成本报告制度
环境成本报告作为环境成本会计的一部分,在完善环境会计理论体系、调整国民经济核算指标、满足有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环境成本报告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中运用较早,特别是一些国际组织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推动,使得环境成本报告在报告形式、报告内容等方面都逐渐成熟,并逐步规范化。在我国企业中,也要逐步实施环境成本报告制度。对于环境成本报告的形式,建议单独编制环境成本报告,与财务会计报告共同构成企业年度报告的一部分;对于环境成本报告的内容,建议由环境成本项目、环境成本政策和其他说明事项这三部分构成。
(四)加强环境成本审计工作
环境成本审计的作用在于提供公证,有助于保证企业环境成本报告中信息的可信度,使环境利益关系人从中获得可靠的信息进行决策。在企业中加强环境成本审计工作,1.国家应完善环境成本审计的依据,即完善环境法律法规和环境标准(包括环境质量标准、污染排放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等);2.应对环境成本审计的目标、范围、审计证据、审计风险、审计责任、审计程序等做出明确的规定,有关部门应加快制定环境成本审计的准则。
(五)建立并实施环境成本超前控制模式
环境成本超前控制模式是主动型的环境成本控制模式,它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依托于产品寿命周期环境评价,关注企业流程再造、产品重新设计等方面的机会,致力于不断改进产品寿命周期设计、绿色ERP系统以及绿色供应链管理,以最大限度地、有效地降低环境损害成本,在对环境负责的同时,追求盈利能力。超前控制模式具体包括产品寿命周期设计模式、绿色ERP系统设计模式、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建立并实施环境成本超前控制模式,1.要开展产品寿命周期设计,开发绿色ERP管理系统,探索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将绿色观念贯穿于产品设计、材料选择、产品制造、产品销售及回收的全过程和整个行业,追求企业和环境整体效益的最优化;2.要付诸实施,包括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选择适当模式、制定实施计划和方案等。
篇8
关键词: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内部审计
一、引言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了促进事业单位的高质量提升发展的同时保证我国社会经济的良性健康发展,审计机关逐渐加强了对事业单位经济责任的审计力度。通过对事业单位经济责任的审计,促进了事业单位依法依规履行社会责任,提高了其核心竞争力。对事业单位的经济责任审计与其他审计工作有所不同,经济责任审计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政策进行,而且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配合,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经济责任审计的复杂度、难度不可控。
二、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
(一)对领导干部任期内业绩和廉洁自律进行评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看出,对事业单位的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针对单位负责人在任期内的应负有的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审计,除对经济责任进行审计,还涉及到对事业单位主要领导干部的政绩、廉政、勤政的考察与评估。从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运用可以看出,将其作为事业单位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因此,对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审计只是前提性的基础工作,最终目的还是对领导干部在任期内廉洁自律的监督、考察与评估。
(二)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十分复杂且难度较大的工作,从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范围可以看出,其需要多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和配合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从经济审计的组织形式上看,其组织需要由党政机关、纪检监察机关牵头,审计机关和被聘请的第三方审计机构完成基础工作;审计组织、实施、风险控制、结果形成以及运用等工作都需要相关部门密切合作。
(三)重点审计领导干部在事业的单位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除对单位的资产、负债以及损益等财务状况的审计外还要对收支的真实、合法性进行审计。与其他类型或其他企业的审计所不同,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归根结底是对事业单位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和管理责任的审计。通过对事业单位的财务数据和管理数据来客观、公平公正的对主要领导任期内经济责任、管理责任以及廉政勤政进行考评。
(四)政策性和综合性强基于事业单位在我国社会经济中的特殊性,以及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审计对象以及审计结果运用,经济责任审计关系到了国家方针政策、经济任务的贯彻和落实;关系到事业单位选人、用人以及领导干部的政务考核。鉴于此,对事业单位的经济责任审计需要具备较强的政策性。而在审计过程中,需要掌握国家财政法律法规的运用,对审计对象单位以及领导干部职责的全面熟悉掌握,对党纪、政绩以及相关条文规定的深刻认知和熟练运用。鉴于此,对事业单位的经济责任审计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五)审计期间较长与其他类型的审计有所不同,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是单位的主要领导干部,审计期间有领导干部的任职期决定。而在事业单位内部,一般领导干部的就职期间短则三五年,长则高达八年甚至是十年,这使得经济责任审计相对于以年度为单位的其他审计工作,在审计期间上更长。
三、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就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开展情况而言,由于其自身的复杂性和难度都较大,审计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县、市、省各级事业单位在规模上的差异使其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导致了我国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审计质量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一)审计人员素质能力问题首先,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复杂且期间较长的工作,审计人员需要付出相当大的精力才能保证工作质量,这使得一些工作人员因为主观原因而有意的去违背经济责任审计的原则和程序,在工作程序上走近路,对工作问题得过且过,使得审计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其次,由于经济责任审计缺少明确的法律依据,以及现行法律依据中对审计部门和人员责任划分不够清晰,导致了审计过程中推诿扯皮的现象时有发生,使得审计效率较低;最后,县级、市级和省级事业单位因为规模和管理水平的不同,对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视程度不同,一些规模小、位置偏远地区的事业单位在内部管理制度上缺少关于审计工作的流程和文件,即使是颁布了一些文件,制定了流程也是流于形式主义,并没有真正的贯彻落实。
(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自身的问题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对领导干部任期内经济责任、管理责任以及廉政勤政方面的考核,其审计结果将为领导干部的考评和任用等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但是就目前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和程序上看,其主要是对领导干部任期内财务数据和材料、个人收入来源等内容进行审计。审计内容更偏向于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经济责任的审计,对于其管理责任、廉政勤政以及自身能力方面的考核并不深入和全面,其结果对于领导干部任免职提供依据的有效性并无法的到充足的保证。现行经济责任审计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事业单位以及地方政府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很多单位和政府认为经济责任的审计结果并不全面,对于干部考核以及任用的参考性也有限,对于经济责任审计敷衍了事,流于形式。
(三)相关法律法规方面的问题在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原则中,其中最重要的是依法审计原则。但是就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经济审计法律法规建设看,其主要法律依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对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硬性标准,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省市、自治区对事业单位的经济责任的执法办法又有所不同,各地区对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缺少统一的标准。标准不明确以及不统一的问题使得审计工作的法律依据并不理想。
四、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问题的对策
(一)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的高水平审计队伍首先,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打造一支综合素质能力过硬的审计队伍。审计人员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要从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两方面着手,技术能力上不仅要掌握和具备专业的审计知识和能力,还要熟悉财务知识以及内部审计、风险控制等相关知识;综合素质能力上,要加强对审计人员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引导,提高其职业道德,使其在审计过程中能够尽职尽责。与此同时,要加强对审计人员在相关法律知识上的培养,提高其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使其在开展工作中能够对自身所担负的责任能够有清晰的认识。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队伍通常由多个部分组成,甚至还包括了外部聘请的第三方审计机构人员。鉴于此,参与审计的各单位之间要建立日常的交流学习机制,通过相互学习、相互了解提高在审计过程中配合的默契程度。
(二)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根据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性,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要需要进一步丰富经济审计的范围,保证审计结果能够更加全面的反应领导干部任职期内经济责任、管理责任以及廉政勤政情况。从经济责任审计自身工作来说,工作开始前需要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对审计范围、审计方式、审计流程以及参与审计的各部门、单位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的划分,杜绝审计过程中出现因职责不清而导致的推诿扯皮;在审计过程中,各部门和单位要加强沟通和协调,提供审计数据和资料等信息的流动性和共享性;对于出现的一些难点、要点,要共商共策,通过协调配合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难点和要点。事业单位内部要建立相应的制度,以配合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为审计工作质量提升铺砖垫石,例如可以建立经济责任质量控制体系,为经济责任审查积累单位日常相关数据和资料。
(三)建立健全审计法律法规来规范审计行为首先,对事业单位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必须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作为依据,这是经济责任审计作用的到切实发挥的基本前提,缺少了法律法规支撑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其结果的公平、公正以及对领导干部的约束、监督、考核,为人事任用提供依据的作用都无法得到保证。鉴于目前经济责任审计法律的现状,应尽快制定和出台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专项法律法规,以保证审计工作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其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关于领导干部的人事任用,其严肃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加强对审计过程中工作人员的监督和约束,应考虑引入第三方部门负责对审计人员工作进行监督;同时在党政机关和纪检监察机关要规范审计工作流程,明确审计人员工作职责;在专项法律法规未未出台前,要在现行法律法规要求下,坚持公平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公正的开展工作。为了保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作用能够切实的到发挥,除对审计过程进行必要的监督外,还要对审计结果进行严格的复审,建立审计工作反馈监督机制,将审计工作暴露在阳光下开展,保证审计结果的严谨性。
篇9
关键词:农村审计;工作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09-0114-02
近年来,我国始终将“三农”问题当作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来抓,农村财务问题一直是广大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直接影响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党群和干群关系的好坏。农村审计是我国审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农村审计作为农村经济活动和集体财产的有效监督形式,对于约束监督干部职权,促进集体经济发展,促进勤政廉政,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农村审计及其特点
农村审计是通过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农村审计站对乡村集体组织经济及其所有单位的财务收支和提取、资产管理、使用农民劳务状况及承担费用进行的全面审计,以及对使用、占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情况开展的专门审计。农村审计工作的特点:农村审计是通过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农村审计站对农村集体组织经济进行监管,在政府审计范围之外。农村审计机构是依赖国家财政拨款,不交纳税赋的行政管理型事业单位,农村审计工作是以审计监督为其主要工作职责,同时农村审计具有强制性。农村审计所审计的单位和部门都不是农村审计站的所在单位,其不是在被审计者主要负责人领导下开展工作,而是在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领导下进行审计工作。
2农村审计工作管理现状
2.1审计立法滞后
我国开展农村审计工作虽然有一定的集体财务管理法规、条例依据,但由于这些财务管理法规、条例不是专门的审计法规,只对农村审计的职权、范围、处罚等简单作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没有完善相应配套的实施细则,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在进行审计工作时仍缺少强有力的法律支持和审计手段。审计查证比较困难、处理难这两个问题始终困扰着农村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从一些集体财务管理条例的情况看,其制定的处罚条款已不能符合当前农村审计工作的要求。
2.2审计机构不健全
我国许多地区没有市一级农村审计机构,也没有配备专职的农村审计人员,对审计工作仅限于业务指导,加之一些审计机构实行的是与农村经营管理站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形式,审计人员也是兼职,其不可能放弃其他工作职能而专司审计监督。在开展农村审计时,县一级一般只能通过向乡镇农村经营管理站临时抽调人员组成审计组对被审村进行审计,而乡镇一级由于农村经营管理工作量大且大多被乡镇安排驻村、计生等中心工作,面对日益增多的农村审计业务,往往感到力不从心。
2.3审计规范性差、不科学
现有的审计法规中还没在农村机构中设置审计职能部门,这使乡镇行使审计职能时缺乏法律依据。一些乡镇成立了审计所来管理乡村的审计,在实施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由于乡镇经费以及人员编制等原因,没有专门的人员来做这项工作。村级财务是由农经部门代管理、代审批,既是管理者又是监督者,使农村审计的公正性难以得到保证,不能保证审计工作质量。审计工作是一项业务性极强的工作,它的政策性很强,财务委托后,会计核算工作从被审计单位分离出来,现行的审计法规未能及时涵盖,会计资料不规范,会计和出纳的责任没有明确的划分,未采用正规的记账凭证和核算方法,传统的审计职能手段明显的表现出缺乏科学性。
2.4审计人员素质低
审计工作的特性决定了审计人员要能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财经专业知识和有关的法律法规,这是开展审计、揭示问题、处理问题的依据。但实际上一方面县、乡两农村经营管理站必备的财会、审计专业书籍及有关的法律法规等学习资料很少;另一方面广大农村审计人员由于业务繁重,临时性的事务工作较多,很少有时间进行业务学习,造成农村审计人员素质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由于审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审计质量得不到保证。
3提高农村审计工作管理对策
3.1加强农村审计法规建设
农村市场经济走向成熟的标志就是有完备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因此,应尽快建立起较完善的农村审计法规体系,使农村审计逐步实现法律化、制度化、规范化。一要针对农村审计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农村审计法规建设;二要健全农村审计内部控制制度,利用内部分工产生的相互制约关系,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使之组成一个严密的控制机制。
3.2完善农村审计机构
农村审计实行四种形式,即政府审计派出型、经管站内审型、职能部门审计型和社会审计型,在农村审计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这四种形式在实际工作中各有利弊,根据农村经济的管理体制和农村审计的特点,笔者认为应以经管站内审型为主,其他审计形式为辅。
3.3改善农村审计队伍
农村审计是一项政策性、业务性很强,涉及范围很广的工作,要求农村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业务技术水平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为此,应在加强对农村审计人员进行政治业务培训的基础上,建立严格的持证上岗、定期考核制度,引入竞争机制,对思想素质低、业务能力差的农村审计人员实行淘汰制,促使农村审计人员加强自身修养,建立一支知识结构优化、高素质的农村审计队伍。
篇10
一、大数据及电子商务解析
大数据作为信息领域全新的抽象的概念之一,提出的时间较短。实际上大数据及其应用并不是新鲜事物,在国外已经兴起很长时间,在国内也是早有应用,只不过发展得较为缓慢。一方面,国内对数据收集有着严格的管控制度,导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迟缓;另一方面,大数据的观念还没有普及,大部分大数据应用的思想只为专业人士所掌握。大数据虽然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是其4V特征却得到各方面较为一致的认可。所谓4V特征即:体量(Volume)巨大、种类多(Variety)、速度(Velocity)快、价值(Value)密度低。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的繁荣发展,使得在网络上可检索到数以亿计、千亿计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量,即为大数据的一部分。大数据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并不仅仅局限于网络上的信息,还包含社会各领域、各行业以及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信息。随着经济的发展,大数据将发展成为一种“资产”,并将贯穿于各个领域行业,同时为其增创价值。电子商务一般是指主要利用Internet从事的商务活动。联合国国际贸易程序简化工作组对电子商务的定义是:采用电子形式开展商务活动,它包括在供应商、客户、政府及其他参与方之间通过任何电子工具,如EDI、Web技术、电子邮件等共享非结构化商务信息,并管理和完成在商务活动、管理活动和消费活动中的各种交易。从该定义中可看出,电子商务是使用各种电子工具从事商务活动,只不过Internet是众多电子工具中的一种。电子商务主要涉及商(Agent)、商家(Business)和消费者(Consumer)三方。电子商务按交易对象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常见的如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B2B模式、以京东商城为代表的B2C模式以及以淘宝为代表的C2C模式。此外,还有企业对政府的电子商务(B2G),消费者对政府的电子商务(C2G),商、商家、消费者三者相互转化的电子商务(ABC)等。大数据处理为电子商务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一方面大数据处理为市场营销提供便利。企业利用大数据处理,对市场进行分析,尽量达到成本最低化、效率最高化目标,在找到营销中的利润点和市场的潜在价值后,为更多客户提供所需的商品。另一方面,通过大数据处理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需求的个性化更强,在大数据处理模式下,通过对用户的数据分析来改变过去传统商业模式的处理,从而满足用户的习惯性需求或潜在需求。
二、大数据背景下的电子商务对审计的影响
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审计按照执行主体分类,可以分为:内部审计、社会审计和政府审计。大数据背景下的电子商务存在着鲜明的特点,对各类审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对内部审计的影响
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大数据处理的发展,使得电子商务的自动化、无纸化、数字化等特征更加明显。这就对企业内部审计过程造成了影响和制约。首先,相关配套法律法规不健全,这些法律法规包括会计、审计方面,也包括与电子商务有关的方方面面;其次,内审人员整体素质不适应电子商务内审工作的要求,知识结构单一的审计人员已经适应不了大数据背景下的电子商务审计;再次,审计风险复杂化程度加大,除了固有风险,审计的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更加不易掌控;最后,某些审计程序和方法不适应电子商务环境。比如,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一是审计不仅仅局限于被审计单位证账表等单方面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得到到全覆盖信息已经成为可能;二是应用大数据可以实现审计机关与其他部门的联合审计;三是大数据的应用,在审计范围方面可以实现由抽样审计到全面审计的转变,充分体现审计的事前监督的作用。
(二)对社会审计的影响
在社会审计中,注册会计师要通过搜集证据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告的合法性、公允性及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贯性表示意见。传统会计中的会计报告是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事后反映,主要考虑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而相关性与及时性不足。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信息使用者可通过获得授权等方式随时查询企业信息,使得及时性大大提高。审计人员完成审计报告的时间距离会计报告的完成时间往往间隔几个月,当信息使用者得到的滞后的审计报告时,有些信息已经过时。对于海量的数据,审计人员如何进行处理是个难题。比如,大数据处理将使电子商务数据资产化,这类资产如何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就是摆在会计和审计人员面前的一个难题。当然,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一样,需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在人员素质方面,社会审计对人才的需求更高,社会审计的某些审计程序和方法不适应电子商务环境的表现也更突出。
(三)对政府审计影响
电子商务和政府审计关联紧密的内容就是政府采购方面的审计。当前将电子商务引入政府采购、实现采购人在线直购的地区不断增多,这成为电子商务的一种新形态,同时也符合电子政务的需求。政府采购范围几乎涵盖了公共机构和部门采购活动的全部,货物,工程和服务都是政府采购的对象。政府采购采用电子商务后,可使价格趋向统一、采购过程透明、审批环节简化。政府采购规模大、品种多,产品差异化大等特点使得采用电子商务后能大大提高政府采购的效率。政采电商化在节约了时间成本的同时,还降低了财务成本。政府采购模式的变化,使得政府审计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首先,相关法律不够健全。政府采购法律中涉及电子商务的内容不够健全完备。其次,审计过程中尤其是对采购执行结果的审计,在确定审计项目、审计范围和程序方法方面都和传统审计有所区别。在知识结构方面,政府审计对审计人员的要求虽然没有像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那么高,但政府审计自身的特点也对人员素质有着独特的要求。
三、完善大数据背景下电子商务审计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关于内部审计、社会审计和政府审计,以及电子商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已经建立了很多,但详细规范电子商务和审计的法律法规少之又少。我国应该加快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一方面,加快中国电子商务立法的步伐,并随着网络交易、信息保护、物流快递、电子支付、跨境电商、食品安全、互联网金融等一系列的电商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陆续出台,为电子商务行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另一方面,制定和完善审计相关法律法规中和电子商务有关的内容。把审计的内容和电商内容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下来,使得在操作上更具有可行性。另外,大数据等审计信息化建设也需要在审计领域“大数据”技术应用的相关法规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大数据背景下的电子商务从空间范围来看是全球性的。电子商务的业务范围涉及全球的各个角落,这就不可避免地存在国家之间的交易和联系。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时一定要有国际视野,制定出既有利于电子商务发展的,又能够解决国家之间争端的法规。
(二)建设大数据平台,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步伐
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应充分利用“金审工程”的建设成果,加大大数据背景下的审计研究力度。各类审计要充分利用平台上的数据,达到资源共享。应当建立企业中央数据库,得到有关电子商务方面的信息。光有数据还不够,还要有数据分析平台,通过这些平台得到电子商务方面的信息,为各类审计所用。同时也要注意各平台数据的综合运用,如政府采购中心电子商城平台与审计信息化数据库的共享与运用。
(三)加大审计人员的素质培养力度
- 上一篇:初中历史时空观念的培养
- 下一篇:生物科学和基础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