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学的职业规划书范文

时间:2023-08-16 17:40: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科学的职业规划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物科学的职业规划书

篇1

因此,高校应根据当前经济发展及人才需求特点,以专业为核心,衔接专业与就业产业需求,以专业人才培养与就业为桥梁,打造“小众化”就业指导体系,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提高就业能力,实现就业课程体系全程化、动态化,建立健全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体系,以增强就业指导实效性,缓解大学生就业供需矛盾。

一、南京晓庄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就业现状分析

生物科学专业已成为十大难就业的专业之一 ,这主要与生物科学相关产业链不成熟有关,也与高校的生物科学专业培养体系设置不合理有关。本文以南京晓庄学院生物科学专业为例,通过对《南京晓庄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0―2014年)》数据进行分析,探索构建以专业为核心的“小众化”就业指导体系。

1.毕业生就业率、满意度与专业相关性

生物科学专业就业率保持在92%~95%,就业单位与专业匹配度为62%~65%。笔者通过调查该专业生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发现,生物科学专业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人数在34%~48%,与初次就业质量不高有关;从专业就业现状满意度来看,生物科学专业保持在58%~65%;通过对专业职业期待吻合度进行调查发现,生物科学专业仅为36%~43%。由此可见,就业指导教育需要在职业前瞻教育及入学教育方面加大力度,引导学生理性对待未来职场。

2.毕业生就业方向、行业选择

南京晓庄学院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是民营企业和个体企业,平均比例已经超过50%,而且还在逐年攀升;毕业生就业于300人及以下规模的中小型用人单位,基本比例保持在62%左右。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制药)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行业是药品和医药制造业(生物科学师范专业除外)。

3.专业竞争力、薪酬体现、地域特点

从本校不同专业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竞争力排名来看,生物科学专业排名靠后。如2013年该专业在17个专业中排第14位。通过对毕业生毕业半年后专业收入调查进行分析,收入较高的为地理科学专业(4621元),收入较低的是生物科学专业(2982元)。从就业地域来看,平均85%以上的人在江苏省就业,毕业生半年后的月平均收入在3572元,高于其他地区生物科学专业毕业生工资水平,这主要与江苏省生物科学相关产业链成熟度有关。

4.知识满意度

2013届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为78%,与2013届本省非“211”本科院校(77%)基本持平。笔者对生物科学专业最重要的核心知识及满意度调查发现:营销与沟通、消费者服务与个人服务、化学被认为是其职业方面的核心知识,而这三项知识的满意度分别为60%、56%、78%。通过分析影响就业的显著性因素可得出,就业指导服务关系到毕业生的就业结果和质量。

二、生物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及专业企业岗位能力分析

对毕业生就业进行分析,只能作为就业水平和能力的“体检报告”,帮助高校管理者发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找到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终将落到专业教改措施上。应以专业为单位加以分析研究,实现以结果为依据的人才培养评价与改进目标。

1.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南京晓庄学院经过16年的专业发展和建设,已取得相应成效。如结合生物科学应用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专业教学特点和行业背景知识,确立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校校、校地、校企等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凸显地方性、实践性、应用性。

2.生物科学专业企业岗位设置、工作任务、技能分析

生物科学专业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药品和医药制造业,因此本文侧重研究医药领域行业现状,且实地考察了多家医药企业,深入调查分析企业岗位任职要求,整合企业管理组织架构及生产工艺中所需的相关技能,为构建以专业为核心的“小众化”就业指导体系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医药企业组织架构分析:医药企业基本按照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管理构架,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根据职能划分,包括研发部、生产部、质管部、人事部、财务部、销售部、注册审批部、临床医学部、采购部、行政后勤部。不同的职能部门对所招聘人才的要求不一样,毕业生只有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才能真正提高就业竞争力。

专业岗位设置、工作任务、技能要求:生物科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N售部、生产部、质管部,少部分学生进入研发部或注册审批部。这些岗位的工作任务及相关技能总结如下。

(1)药品销售岗位:负责产品的推介及销售工作;负责提供销售服务和对用户投诉的处理;负责药品需求信息搜集、客户信息反馈等。主要技能要求:营销与沟通、服务与意识、职业通用知识(药物化学、有机化学、药理学等)。

(2)药品生产岗位:药物常见剂型(如片剂、胶囊剂、凝胶剂等)的生产;负责生产过程的质量监控;负责生产现场管理工作等。主要技能要求:职业通用知识、职业专项知识(药物制剂制造技术、制药工程原理、药物分析等)、职业综合能力。

(3)药品质管岗位:按GMP体系要求,组织对生产全过程的产品质量进行全面监管。主要技能要求:职业通用知识、职业专项知识(含药物分析与检测、仪器分析等)、法律法规、标准体系、综合能力等。

(4)药品研发岗位:药品分析、研究、新产品的开发(包括设计控制的管理、生产工艺的改进、产品注册标准的编制、备案及修订工作等)。主要技能要求:职业专项能力、职业通用能力、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等。

三、构建以专业为核心的“小众化”就业指导体系的基本策略

1.教育理念更新:树立就业指导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做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应“在高等教育改革中着力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要把重点放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加快建立和完善高校专业设置、招生、培养与就业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机制,更新教育理念,优化学科、专业、课程结构,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实训环节,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因此,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弥补当前就业指导与专业教学相脱节的严重缺陷,树立就业教育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以专业为基础,贴合学生实际,促使学生主动认知自己的专业内涵,提高学生对专业领域的横向与纵向认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与发展诉求,完善专业职业技能,积极主动地规划和选择未来职业发展方向。

2.课程内容改革:就业指导内容与专业教学内容双向改革

建立以专业为核心的“小众化”就业指导体系的目的是搭建由“就业”到“专业”、由“导向”到“课程设置”的专业教育与就业教育之间的桥梁。

就业指导教学改革的重点是建立一套以专业为核心的“小众化”指导体系,并把全程职业指导加入分解,分配到大学各阶段。例如:大一开展专业认知、专业内涵教育,介绍专业与职业的关系,引导学生认清专业,了解专业学习的基本要求,了解本专业未来面对行业的特点、岗位设置、技能要求,引导学生主动确立未来职业目标。大二开展职业知识与职业伦理教育,建立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及综合能力,为提高个人竞争力做好全面准备。大三侧重自我评估与就业能力指导教育,引导学生根据自我特点,认清自己的喜好、性格、特点等,增强就业的选择性及满意度。通过专业课学习强化专业思想及能力素质,认清自己与就业需求的差距,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大四侧重职前培训,主要对专业方向涉及的就业政策、途径、信息的搜集与整理以及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方法、心理等方面的指导等。

专业教学内容改革重点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同时为就业服务。课程以满足及对接学生未来就业岗位需求的操作性、实用性的能力培养进行设置,增加实验、实训课程,如“生物制品制造技术”“药物制剂技术”“GMP质量体系”等课程,同时安排学生到合适的企业进行针对性较强的岗位实践活动。

3.教育者队伍优化:建立一支具有专业素养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

就业教育指导涉及知识领域广,是一项融专业性、实践性、综合性为一体的工作,需配备由专业教师、辅导员、技能教师组成的师资队伍,循序渐进地开展全程就业指导工作。

(1)“小众化”的就业教育,必须由专业教师开展专业内涵教育,将职业教育与专业教学有机结合,帮助学生主动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及发展前景,为未来制订职业规划打好基础。

(2)“小众化”的就业教育,必须由专业辅导员、班主任全程分阶段推进就业指导教学工作,为学生提高个人认知、社会认知、就业形势J知、就业服务水平等提供帮助,提高就业率。

(3)“小众化”的就业教育,必须聘请专业领域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职业指导技能的教师,如企业HR、职业规划师等,来强化职业指导工作,从社会和市场的实际出发,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熟悉专业,以满足新时期市场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邓洁屹.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完善与创新[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2).

篇2

选择的艺术

长安大学 何承潜学长简介:一个长在长江边,住在天柱山畔的男孩,两年前从一个历史名城考入另一个历史更悠久的名城,在一个名中带着厚厚历史味的大学里徜徉了两年——这就是我,何承潜。来自安庆,在西安长安大学就读新闻学。

当长安大学黄色的录取通知书拿到手里后,我才察觉到自己的大学生涯将此开始。回想起自己填报志愿的历程,不得不感叹志愿填报又是另一场“战争”,输赢有时甚至比高考还重要。志愿填报大意不得——刚到大学时,这是我们讨论最多的话题。

回想起自己填报志愿时的种种选择,发现这真是一门选择的艺术,逻辑变得很重要。高三时,一到休息时间,我都在钻研志愿,感觉比学习还复杂。志愿说起来枯燥,但有时又会让人觉得它很“神奇”。同样的表格,同样的大学、专业,可最后的结果却是那么的截然不同。我一直以为,只要分数考得更高,大学梦才会实现得更美。但志愿让我发现自己错了。高考那一年,几家欢喜几家愁的背后竟然都是“志愿”填得好或不好的原因。同桌的小A执著于首都的一所大学,却因为差了两分折翼在追梦的路上,只要换另一个城市的同类型大学,他的梦想早已落地开花,而不是到高四的教室里等待“浴火重生”;数学科代表一如既往地坚持选择在数学的天空翱翔,即使他的分数已经够得上众多“热门专业”,听说现在的他已经扎入科研的领域;我也是其中的一个,身边有人曾质疑我的选择,甚至我自己也有那么一丝后悔的念头到一所理工科优势突出的大学读文科专业,但现在我却“底气十足”,因为学到了就满足了。

于是,当我提起笔努力地回忆当年志愿填报的经历时,过程已有一丝模糊,仍在记忆中驻留的是那些沉淀下来的一些小道理。

别说你忙,你的未来要自己做主

对于关注志愿,不要再说自己的复习多么辛苦,不要再抱怨没有一点休息时间。自己的未来,理应自己去规划。平时,我们都觉得被剥夺了做主的权利,当把做交到自己手上的时候,又怎能把它“拱手相让”?而且,志愿关系到未来自己读哪所大学、哪个专业,也决定了人生职业的起点,又怎能“掉以轻心”?

高三期间,由于只对北京、上海、南京的大学有一些了解,但自己的分数却“高不成低不就”,让我有一段时间陷入怕没大学可读的惴惴不安的心理。后来随着对大学了解得越来越多,我才淘到“西安”这一“高校盛地”——知名大学数量多、高等教育资源丰厚,而且录取分数可能相对较低一些。

团结才是力量

高三的确很累,只要身处其中就知道所有关于高三的传说都不是“吹”的。但志愿填报又是一个特别费时费力的工作,所以可以请爸爸妈妈代自己厂泛搜集资料,多向目标大学咨询、沟通。志愿填报时,我是“一个人在战斗”,当发现长安大学开设有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且录取分数较有把握时,我就将其作为目标之一。但填报后深入去了解,才发现长安大学是一所以工科类专业见长的院校,作为文科生的我也算是一个小遗憾吧!

学校选择不要看名字,实力最重要

当我把填报的几所大学与同学交流时,不少人惊叹:你选的大学都没有什么名气!后来我才发现自己填报的四所院校里就有两所常被列为“全国最受委屈的大学”之列。待进入大学才发现,名声不在外,却实力足够。

如今我已经是大二的学生,那段“辉煌的血泪史”也已经渐行渐远,填报志愿的经历却是人生中另一段宝贵的成长经历,因为这可能是你第一次去规划自己的未来,踏出的每一步,都将会成为人生中最美的回忆。

学长感悟

这样做会更好

胡晓梅

家长简介:胡晓梅,标准“贤妈”一名,为了帮助孩子选择适合的大学、专业,在孩子高中阶段倾注心血了解志愿。最终助力孩子进入理想的大学。

搜集资料,家长傲主体

回想当初帮助孩子填报高考志愿的往事,百感交集。我的体会是,为孩子填报志愿的前期准备工作主要由家长提前做好,不仅要搜集各方面的信息,还要分析、研究、对比。这项工作非常辛苦,费时费神,孩子功课复习本来就累,父母代办即可。

填报高考志愿是一项系统工程,绝不是简单容易的事情,我决定啃这块“硬骨头”,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孩子读高二那年,我就开始学习有关志愿填报方面的知识。不仅了解到“平行志愿”和“顺序志愿”填报的区别,还初步搞清楚“专业分数级差”等基本概念。到孩子读高三时,我把她平时成绩单全部搜集,掌握孩子的成绩波动范围,为选学校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孩子高考前三个月左右开始,我抓紧做好志愿填报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是统计与孩子平时成绩相符合的各所高校最近三年来的录取数据。这项工作虽然简单,但是却非常繁琐,好在我有充足的时间来做这项工作。到孩子高考前,我基本上搜集到与孩子的平时成绩相符合的一些高校信息。我的体会是,对于选学校,孩子的学习成绩是至关重要的。

决策权,交给孩子

孩子一直很喜欢生物,高二文理分科的时候选择了读理科,还在学校参加了生物奥赛班的学习。虽然最终以微弱劣势没有能获得省生物竞赛一等奖,没有取得心仪学校的保送资格,但是孩子对生物学的兴趣从来没有减少过。

既然孩子喜欢研究性的工作,又喜欢生物学科,那么要是能被高校的生物类专业录取应该是最满意的结果了。虽然我很希望孩子学师范将来当老师,也希望她能够学医方便给家里人看病,但是那都是我们大人的心愿,不是孩子自己的。现在“90后。的孩子,都很有个性,不会完全顺从家长的心愿。一对于孩子将来求学的大学专业,我认为一定要孩子自己非常喜欢的才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毕竟学习是她自己的事情,不是我们家长的。如果孩子对所学的专业感兴趣,就会乐不思疲,不会感到厌倦,将来最起码也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说不定还能发展出一片很大的事业天地。

由于我对孩子志愿填报方案做了提前规划。才让我在孩子高考之后分数还没出来之前,就对志愿填报成竹在胸。我基本上考虑好了三种填报方式:孩子高考成绩发挥中等、发挥较低、发挥较高的三个分数段主要学校各一所。最终孩子高考成绩发挥一般,与孩子沟通商量几天之后,最终决定填报成绩发挥中等那所学校。结果被填报的该校第二专业志愿“生物科学类”录取(第一志愿是生物基地班)。正如孩子在录取结果出来之后在QQ上的签名上写的那样:如愿以偿!

与家长们说说心里话

对于当下的考生和家长,我有一些建议供参考:一是一定要选择孩子自己喜欢的专业;二是尊重孩子对地域的要求,孩子想去哪里读书,只要成绩能满足就尽量满足;三是对学校的选择完全是靠高考的分数说话,每年五月份开始,网上都能查到历年来各所高校在本省(区、市)的录取分数。如果孩子对专业要求比较高,就必须做更多的分析比较和研究,对平行志愿填报来说,学校相对容易,填专业更难填一些,为了让喜欢的专业把握更大,有时候浪费一些分数也无妨。

老师忠言

有目标,才有动力

四川 窦银强

老师简介:窦银强,四川省语文特级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中兼顾了解志愿填报,并对学生进行指导。

把自己的学生送入理想大学是每个中学老师最有成就感的事,但大多数老师给予学生的只有学科方面的辅导。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觉得只要考得好。就不怕选不到。然而当考得不错的学生最终读不到满意的大学、专业的情况发生后,我开始了解志愿、钻研志愿,才发现志愿中有大文章。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前对自己未来进行的规划与定位。

对自己未来进行规划与定位,最好从高一做起。学生进入高一的时候起,就要对自己的人生职业规划有一个较为清醒的认识,对高考志愿填报的相关信息留意并搜集相关资料。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通过有意识地观察、学习填报志愿的经验和教训,以备自己填志愿时的参考。二是在三年的学习中,可根据自己的优势学科和劣势学科,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规划来调整自己的奋斗方向,以避免现在许多学生在填报志愿时盲目追风、心中无数、所选非所愿等现象。如果未从高一做起,一进入高三就开始准备,也采得及。

我的一名2012级学生万刚(化名),刚进高一后不久的一天找到我说:“老师,我从小就喜欢玩机械之类的东西,我想考航空类的学校,你说哪些学校我能考上?”这还是我开始研究志愿填报以来,第一个主动向我表达意向的学生,但这名学生成绩处于中后,以当时的成绩能考上三本都属不错。于是我告诉他由于该类专业的录取分数不低,要加强学习提升成绩。从此,万刚学习非常刻苦努力,尤其是数理化成绩进步很大,但英语成绩有所下降,我对他说:“你如果想将来设计飞机,必须学好英语,因为要查许多最先进的外文资料,借鉴学习别人的先进思想,来拓展自己的视野,所以英语特别重要”。2012年。万刚考上北华航天工业学院。他的父母激动地说:“本以为考上一个一专就不错了,没想到居然考上二本的学校。”

篇3

摘要:艺术设计是中学课程的一门职业课程。由于学生入学率的不断下降,学生在中学各年级的辍学,以及学校对本课程的普遍不重视,该课程的实施却并不让人满意。很多学校并不愿意开设这门课程,因为大多数学习者对艺术设计不感兴趣。但是,目前还没有研究关注影响师生对艺术设计课程态度的因素。本论文的目的是探讨分析影响师生对艺术设计课程态度的因素。本文是在肯尼亚尼扬扎省的公立中学中进行研究,研究对象包括113名学生和15名教师。简单的随意取样是从439名艺术设计课程中辍学的学生中挑选除131名学生。研究发现,学校缺乏材料,设备和设施。课程运作费用较高,分配给艺术设计课程的课时不足,无法开展实训实作。本文建议教育部应该重新考虑在肯尼亚中学中发起职业教育的初始目标,招聘更多优秀的艺术设计教师,为学校配备艺术设计相关的设备,增加艺术设计课时。

关键词:艺术设计;课程;人才;职业教育;态度

一、引言和研究背景

非洲教育已从传统体制到西方引入模式再到现代多维适应模式。区别的特征是传统非洲模式注重课程的整体统一,在通识课程和职业课程之间很少进行划界,而西方模式下则是严格学术导向的学科分类(Kerre and Kwende,1995)。在许多国家,艺术设计是作为选修课程。今天,在肯尼亚如果一个课程不是必修,本课程就不会像必修课那样吸引很多学术,因此带来态度方面的问题(Naoe and Toshio,2003)。

20世纪70到80年代非洲教育体制遭到猛烈批评,教育太过理论和学术,忽略了培养青年人才从事创造性职业的实践能力(UNESCO,2008)。作为回应,大多数政府修改和反复检查他们的教育体制,引入或扩大技术职业教育,将艺术设计作为学校所有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将艺术设计课程职业化的理念包括“全人”教育的个人发展目标,提供平等机会和满足广大人才需求的社会政治目标(Lauglo and Maclean,2005)。

虽然独立之后的一些报道表达了对忽略实践和创造活动的关注,排除商务研究,肯尼亚教职业课程的成本要比教其他科目的成本要高得多(Mwiria,2005)。这笔费用主要由政府和家长承担,政府付教师工资,家长为孩子学习用品买单,依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肯尼亚政府承诺让中学课程职业化,艺术设计课程是获得肯尼亚中学证书必考科目之一,这也是国家教育目标和政策委员会提议的(肯尼亚共和国,1976)。在其他提议中,该委员会呼吁重构教育体制来满足基本需要,增加毕业生未来收入机会。要求学生学习态度和技能的转变,可以激发学生在自主择业时的自信和创造力。艺术设计是肯尼亚中学毕业证书要求的教学和考试科目之一。

1985年,肯尼亚政府寻求课程多样化,将更多职业和技术课程整合到中学课程中。艺术设计是在新的教育制度中强调的职业技术课程之一。(肯尼亚共和国,1981)新的教育制度规定,小学教育8年,中学教育4年,最低4年大学教育(8-4-4模式),替代先前的教育制度,7年小学教育,4年初中教育,2年高中教育和最低3年大学教育(7-4-2-3模式)。实行8-4-4教育模式是基于以下理由。(肯尼亚共和国,1981;Mwiria,2002)

中学艺术设计课程的具体目标是:

(1)通过创造性探索艺术设计的原则和要数来创作出达到美学和实用功能的艺术作品;(2)通过艺术设计作品表达他们的情感,思想和经历来相互交流;探索外部环境作为灵感,主意和素材的来源进行艺术创作;(3)在解决艺术设计问题和任务中开发一套系统方法的同时,获得优秀的工艺;(4)整合获得的技术,概念和态度,丰富其在其他领域和活动中的理解和表现;(5)通过学校、本地社区和其他机构进行在国家层面间的小组活动,交流思想而技术;(6)运用当代技术来解决艺术设计的问题;(7)欣赏他们自己和其他人的艺术和文化遗产。

作为艺术设计课程的一个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是教育过程的中心。但是,由于入学率的降低,许多学校不提供该课程,对待本门课程的态度是不积极的(Wagah,2009)。由于潜在的因素,师生可能有不得不弄清楚和提及态度。但一个突显的现象是学校在逐步淘汰这门课,入学率也在不断下降。

最近对艺术设计课程的研究关注具体的艺术话题。Wanjiku(2001)想出在画布上完成各种绘画,对倡导街头艺术到上面提及的学术艺术表现出的明显矛盾做出回应。Shoka (2001) 研究平面设计,Adhiambo (2004)研究肯尼亚室内作品中如何创造性地运用皮革。Nguku (2000)进行一项关于运用织布技术来设计和创造精致的手工编织纤维品。

这些文章研究了大量的艺术设计课程的具体话题,同时也关注决定学生和教师态度的环境,课程和管理方面的因素,他们的态度转而影响在艺术课程继续深造的学生数量,取消艺术课程学校的数量也在上升,成为教育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

Oludhe (2003)开展了一项针对中学生创新实践及肯尼亚艺术教学涵义的探索。尽管他的研究探讨作为艺术设计课程核心价值的创造性的各范畴间的关系,但本文的研究主要是了解环境,课程和管理因素,这些要素极大影响了师生对艺术设计课程的态度。

由Tarja (2005)牵头的针对女孩,男孩和性别游戏的个案研究在芬兰展开,它的目的是从性别的角度研究艺术教育,研究性别在学校艺术课程教学中的含义。研究重点是观察,描述和解释构建差异性的各个维度和方法,以及性别含义是如何与领悟,创作和学术作品和成长联系在一起,学生作品和成长通常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性别成为教室有意义的一个要素,因为风格和行为,美学价值,以科目特点和学生艺术作品的迥异会被观察到。研究不会解决课程相关的问题,决定艺术设计课程态度的管理环境因素。

对于艺术设计课程是否应该向其他课程一样在高中课程中保留,例如农业,木工,金工,建筑,动力学,电工,绘图,航空,技术和家政学(Wanjira,2009),教育部,肯尼亚教育局课程开发人员,以及其他人士如社区成员都感到进退两难。各方态度已延伸到学校管理人员,他们有权决定在现存的课程体系中增加什么课程,选择那一条道路将使艺术成为一门选修课程。教育部已将课程分为各类课程群,明确规定了实行8-4-4教育体制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应该选择或者不应该选择的课程(M.O.E,2008)。高中必修的课程主要分成如下几类:

第一类:英语,数学和斯瓦希里语;第二类:生物,物理,化学,自然科学和生物科学;第三类:历史,政府,地理,基督教教育,伊斯兰教教育,印度伊斯兰教育;第四类:家政学,艺术设计,农业,木工,金工,建筑,动力学,电工,绘图,航空,技术;第五类:法语,德语,阿拉伯语,音乐,商业研究和计算机。

学生要求必修第一类中的所有科目,第二类中至少选2门科目。也要求他们从其他3类中选择课程。科目挑选首先取决于各个学校课程开设情况,其次是各个学校的教学资源和师资情况。艺术设计课程并不受教育者和股东重视,因为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这门课程的地位变低(Mwiria,2005)。选课是个人兴趣爱好问题,极大地由态度决定。理解环境,课程和管理相关因素对由学生和老师选择的艺术设计课程,并和其他课程相联系的深入了解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研究目的和目标

研究目的是找出决定师生对待艺术设计课程态度的因素。具体的目标是建立:

1、环境因素影响对待艺术设计课程的态度。2、影响对待艺术设计课程态度的相关课程因素。3、影响对待艺术设计课程态度的相关管理因素。

三、研究的概念性框架

本研究是基于态度形成和变化理论来构建概念性框架,正如图1所示,众多学者Eagly and Chicken (1993),Radford and Govier (1991) and Robert (2001)在其著作中探讨那样。态度推动人们对目标,情景或受欢迎和不受欢迎的提议做出反应(Guilford,2004),Sprinthall (1987)归纳出两类态度的渊源:外在影响,例如来自父母,同行,教师或学生。第二类由于个人冲突而产生的内在影响,例如学生选择追求的职业。职业选择是个复杂的实践,包含受文化和社会传统限制的无意识的决定。

影响师生对艺术设计课程态度的环境,课程和管理因素受学校具体情况,家庭,文化准则和劳动力市场走向等方面的制约。(Kithyo and Petrina,2002) 影响师生对艺术设计课程态度的因素会因为过去课程设置或定位而形成,也会因为艺术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效果而产生。

所有这些可以视为环境影响。Robert (2001)指出,态度主要包括情感或感情成分(例如,喜欢或不喜欢),认知成分(信念)和行为成分(通过各种方式采取行动)。换言之,这里描述的态度表明是有坚定信念,观点和感觉,在人们的行为中体现。

类似地,管理相关的因素,比如学校政策,可能要求艺术设计在五到六中课程类别中出现。这可能会阻碍不开设艺术设计课的课程班里学习的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如果给每个人提供成长的空间,任何人都能成为艺术家(Kiama et al.,2007)。艺术设计课程尤其注重实践教学环节,这部分占70%。如果学校在设备条件和有利的学习环境(艺术室)方面不积极支持,对该课程的态度模式就会形成,例如,提供本课程的学校数量将会下降,学生入学就会低到只有一名学生。

Pettman (1986)认为,情感和信息在态度形成中都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态度也是跨文化理解的重要成分。换句话说,这里描述的态度表明是有坚定信念,观点和感觉,在人们的行为中体现。学生态度也影响艺术设计课程目标,内容,教学方法,评价过程的实施,尤其是如果学生态度是负面的。

例如,师生在学习两个静止人物绘画前,要先学习一个静止人物的绘画,当课时表里规定的课时不足时,教师不得不压缩静态人物教学,这样就会影响下节课教学。在肯尼亚高中教育证书考试中,静态人物绘画被分配4学时,然而在最近的中学课程中,同样的教学内容被分配2节课共80分钟学时。这表明学生不能在时间表规定的学时内完成同样的学习内容,就会导致他们对课程某些态度的形成。

态度的三维模式将态度视为由3个成分构成,情感,行为,和认知。运用三维模式就是让三个成分构成一个体系,并相互依存。Radford 和 Govier (1991),Feldman (1990)指出,为维持体系的完整性,体系中的某一个成分发生变化其他两个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他们进一步指出,证据表明态度的认知和情感要素是紧密相连的。情感成分包含我们对所看到事情的正面和负面感觉。行为成分由特别的行动倾向或意图构成,是与我们的态度相关联的。

最后,认知成分指我们对态度的对象所持有的信念和思想。学生可能把艺术设计课程视为一个专才科目,于是该因素导致态度形成。

例如,学生对待艺术设计课程的态度可以由积极的情感组成(感情成分)。打算停止或继续学习艺术设计课程(行为成分)以及对艺术设计的信念是天才或专才学生学习的课程(认知成分)。

态度也可能以几种形式存在,特别是在变化过程中。例如,他们可能是具有选择性的,偏见的,在面对新的经历,例如参加在职教师培训的教师的教学经历所表现出的接收挑战或抵制变化的积极心境。态度也会是假设建构,他们不会被直接发觉,他们的存在只能从一个人的行为中获得。这种行为当然能以多种形式存在,例如,学生退出艺术设计课程学习,学校不重视艺术设计课程。

四、研究方法

地点和取样:研究在肯尼亚Nyanza省的15所公立中学进行,这些学校开设艺术设计课程。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是15名艺术设计课教师,113名修艺术设计课的学生和131名退出艺术设计课的学生。饱和取样用来满足艺术设计课程师生的取样比例。为达到退出艺术设计课程的学生数量,简单随意取样用来选出30%的学生,其中只有4名学生用于本研究,因为他们一直对学校实施艺术设计课程的动态性比较了解。

研究设计和数据采集:本研究主要基于定性研究,旨在获得师生对开设艺术设计课程情况的意见和观念。问卷调查表用来募集调查对象就艺术设计教学状况的观点,包括环境,课程相关的因素和管理支持。课程观摩时刻表被用来对应检查由调查问卷表产生的信息。基于利用问卷表的调查设计得到采用。

首要研究:数据收集前,在17所研究对象中的2所学校完成了首要研究。首要研究学校不会用于最终研究。研究目的是确保研究工具或方法的可靠性。为保证研究工具的有效性,在Maseno大学关于本研究话题的3位专家被邀请来审核与研究目标相联系的内容。他们的反馈用于修改研究工具和方法。

数据收集程序:首先从教育部寻求开展本研究的官方许可。研究手段通过个人与学校领导约见得到管理方面支持,问卷调查表得到填写,访问之日观摩学校的授课。

数据分析过程:研究设计产生定性数据。基于研究目标,运用针对主题类别的描述性统计学,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数据按照频率,百分比,平均和逐字引用等方面来进行报道,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依据。

五、结果讨论

环境因素:研究人员发现,环境因素例如在课程班里开设的是否开设艺术设计课程对艺术设计课程的选择有一定影响。有的学校在特别课程班里让一些选修科目成为必修,而不是在学校所有课程班里开设艺术设计课程,如表一所示。

这就意味着艺术设计课程的专才学生因此错过了挖掘自己才能的机会,他们不能进入提供本课程的班,导致艺术设计课程的学生入学率不高。然而,研究发现进一步反应出40.5%的学生愿意自愿参加个人艺术兴趣班。

这也表明,加入学校提供的选修课程学习的学生被迫选择一门选修课。从研究中明显得出,78(59.5%)的学生错过学习艺术设计课程,这个数目高于修读艺术设计课程的学生比例,这也是导致艺术设计课程学生人数较低的一个因素。研究人员发现,表1中多数学生116(88.5%)并不愿意讲艺术设计作为各班的必修课,只有15(11.5%)赞成将其作为必修,远远低于艺术设计开在兴趣班。

放弃艺术设计课程的学生以及那些参加本课程学习的学生,被要求按照最喜欢到最不喜欢的顺序排列中学课程。其目的是从学生的角度找到中学课程中艺术设计课的位置。最受欢迎的科目排在第一,最不受欢迎的科目排在第十七。如表2所示,平均率从排名中计算得出。

从表2可知,受访的113名参加艺术设计课程学习的Nyanza省学生,将艺术设计排在第3的位置,平均率为13.19。这表明他们喜欢本课程,这也是为什么他们继续学习课程,指导第4级。

在Nyanza省,131名放弃艺术设计课程的学生将本课程排在受欢迎程度的11位,平均值为8.30。第4级的学生在肯尼亚8-4-4教育体制中,要学习7门或者8门科目。艺术设计课程从来没有排到位于前8的位置。这也进一步表明退学的学生持有负面态度,这也是为什么他们不继续学习艺术设计课程到第4级。当被问及是否同辈影响导致学生推出艺术设计课程学习,表3列出11个原因,研究揭示出2(1.28%)积极认同同辈影响放到第3的位置。

这意味着由于学生必修在第二课程群里选择课程,他们很容易受他们的态度影响决定选择何种课程。在表3中退出艺术设计课程的学生中,只有12名(占4.09%)把同学的影响放在第9个位置,表明他们不选择这门课并不是因为其他同学影响。表3中也反映出其他非主要的因素,例如来自职业教师的建议和艺术设计课教师的对学生态度分别占了10(3.41%)和9(3.07%)的人数和比例。

退出艺术设计课程学生认为其他职业胜过于艺术设计相关的职业。这一点从表3中得到证实,在不选修艺术设计课程的学生提供的13个因素中,44(15.01%)的受访者把其他职业胜过艺术设计这一原因排在第二位。

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师也证实学生感觉其他职业的薪水比与艺术设计相关的职业的薪水要高,这成为学生退出该课程学习的一个因素,被排在第3个位置。表3中,2(1.28%)位教师和25(8.87%)位退出该课程学习的学生把缺乏天分这个原因分别排到第3和第4的位置。

这表明缺乏天分会使学生退出该课程学习。雕刻,油画和素描等艺术领域是需要天分的。没有天分,一个人是不容易描绘出现实主义的画面和安静的生活创作。

课程相关的因素:研究发现,在表3中,79(26.96%)位放弃艺术设计课程的学生将课程耗费大量时间这个因素排在13个因素的首位,而教师将其排到第7位。这一发现进一步证实,肯尼亚教育部2003年实施的课程变化,第4组课程群里的所有课程时间已经减少到第3类和第4类的5节课,第1类和第2类课程减少到每周3节,成为入学率低的某些因素。因此,有必要建立教师的职业背景,这样能对教师在中学开设艺术设计课程时提供评估他们职业态度和能力的参考信息。

显然,Nyanza省86.7%的教师获得了教育学士学位,仅有13.3%的教师持有教育文凭。从研究人员发的问卷调查表中得知,2003年实行的8-4-4课程模式,在大纲中增加了一些比如象在第3类中的计算机图形处理的新话题,教师被问及是否参加过在职培训。100%的艺术设计课教师明确答复没有类似培训。这让人不免产生一些质疑,面对大纲中出现的新的教学内容,教师们是否仍然利用参加工作时掌握的知识技能来教学,而没有获得相应的技能和积极态度来保证艺术设计课程的实践性。正如课程中的其他科目,艺术设计课程要求专业性和正确的职业态度,并且只能通过特别训练提升知识技能而获得。本次研究中观察到的教师的一些负面态度可以直接归因于教师教育项目的问题。受过良好教育的师资以及提供在职培训课程是课程内容成功实施的关键。由于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正确的从业态度,加之教师并未参加任何70%为实践学时的在职课程学习,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当前艺术设计课程中有许多教师的能力是不达标的,有的教学内容和话题被教师在教学中忽略。课程是在不断变化的,教育是动态的。因此,自2003年以来,由于技术在艺术设计课程中的引入,有必要对教师进行在职培训。

管理相关因素:如表3所示,15位教师在排列学生放弃艺术设计课程的11个因素时,将对艺术设计课征收额外费用排到第一位,而将艺术设计课学习费用高排在第二位。35 (11.94%)位接收调查采访的放弃艺术设计课的学生证实课程费用高,将其排到第3位,而将对艺术设计课征收额外费用放到第6位。这表明,交不起学费的学生就会放弃该课程。Nyanza省100%的学校仅有一间房屋作为艺术室。

不难观察到,用粘土制作陶器品放到了艺术室的地板。作品恶劣的贮存条件使作品暴露于受到损坏的危险。缺乏恰当的存储设施很容易带来在中学中开设艺术设计课程的负面态度。

六、研究的结论

基于以上的发现,研究的结论概括如下:

1、环境因素,例如其他职业有更好的职业前景被排在表3的第2和第3位置,对产生艺术设计课程的态度起决定作用;2、时间是与课程相关的一个主导因素,因此对产生艺术设计课程的态度也起到一定影响;3、研究揭示出艺术设计课程从管理的层面上讲是办学成本昂贵的课程。

七、研究的启示

基于以上的结论,笔者得出以下启示:

1、学校的职业规划部应该鼓励和建议在艺术设计方面有一定天赋的学生追求此科目到高层次,因为未来许多就业机会和它息息相关,例如产品设计,珠宝设计,古玩艺术,玩具制作,卡通制作,篮子执着,木偶设计,室内设计,艺术教学,平面设计,网站设计,广告和市场艺术,艺术评论,打印,油画,雕刻,景观,涂饰,电影电视录像平面设计,摄影,动画艺术,剧院设计,法医艺术,舞台管理等等。2、如果艺术设计课程是为了实现设定的学习目标,尤其是隐性目标,就必修设置恰当的学时,课时安排在合适的周和日期。艺术设计课程应当安排在一周任一天的早上,最好是周一和周三上午。3、教育部应该重新考虑在中学开设职业课程的首要目标,通过提供设施,设备和培训教师等支持手段来实现中学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作者单位: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