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08-16 17:40: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内容;管理意义及作用;管理策略

如今,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高速发展,全球经济趋向集成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已日益普及,摒弃滞后的传统管理模式,进行有效管理创新,以赢得竞争优势,而信息化管理,将对企业管理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现代企业信息化管理内容

企业信息化管理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通过各种信息系统开发整合信息资源,将先进的管理理念与其有效融合,来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为科学的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合理配置有限资源,以使企业适应市场的竞争环境,得到持续发展,寻求最大的经济效益。现代企业信息化管理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管理。1.生产经营信息管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实现生产经营过程全生命周期监管。通过数据采集,管理人员可随时监控进度、程序、质量效率、库存物资等生产经营环节,达到对其进行动态管理功能。协助管理者制定与实施生产经营策略、生产经营计划,运营质量分析、过程控制等工作。2.企业资源计划管理。企业资源计划管理(ERP)是利用企业全部人、财、物、供、产、销等资源全面整合,含盖项目管理、资产管理、客户管理和采购供应管理、日常管理等工作,通过企业资源计划管理,企业内部实现信息共享,财务业务一体化得到有效管控,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管理的平台。3.办公信息化管理。办公信息化管理(OA)是企业通过网络化的管理方式,集成了企业内部各类管理人员日常事务处理、资源分配等工作提供支持,实现不同部门的协同工作,使办公活动流程化、自动化、制度化,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从而提高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二、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作用和意义

信息化技术日新月异,蓬勃发展。信息化管理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日益加深,事关企业生存与发展,意义重大。通过信息化管理,能使企业提升管理水平、降本增效,提高决策科学性、降低企业风险,改善经营管理结构等方面得到了更大突破,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深度融合创新管理提供必要的手段。

(一)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作用

1.改善企业内控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企业的内控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控管理的效果决定了企业生产经营的效率。不断完善内控管理体系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实施信息化管理,能确保企业生产数据来源的真实性,财务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绩效考核指标依据的合理性,同时促进企业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管控的能力,为企业资源统筹、数据分析提供保障。企业管理和信息化管理二者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缺一不可。2.提高企业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如今的信息资源日益成为了一种生产要素,企业如何利用好内、外部信息数据进行科学分类分析,规避经营风险。一方面要依靠管理者的经验和才干,另一方面就是为管理者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管理者依据信息系统数据,能够分析了解企业自身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风险,便于企业及时调整经营战略并加以处理。通过向市场提供有需求的产品和针对性的服务,以便使企业在激烈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3.有利于优化经营结构,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创效能力。企业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将取代繁琐重复的人工操作,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有效降低各种经营成本,快速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全方位实时监控服务全过程,不仅能提高员工的执行力,而且能及时发现并纠正服务过程中不规范行为,以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客户的青睐与支持,从而提高客户对企业的忠诚度和满意度。 

(二)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1.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当今市场经济结构不断深化,促使企业的管理和创新的深度融合,加快向创新管理的方式转变,成为了企业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摒弃墨守陈规的传统管理模式,优化业务流程,实行科学化管理,就要依靠信息化。信息化的管理不仅是企业解决管理问题的措施,而且是管理创新的手段。如果企业在信息化管理中失去了有利地位,忽视信息化管理的起到的重要作用,势必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信息资源已成为现代化企业的战略资源、无形资产,企业信息化管理已成为推进企业全面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2.解决存在问题的有效方法。信息化管理可以覆盖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销售、安全等各个环节,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解决经营过程中难以监控、工作效率低下、组织机构冗余等问题。同时,信息化管理可促进企业内外部信息资源共享,快速打通沟通屏障,提高企业部门间的沟通协作能力,实现企业组织结构的扁平化管理,来提升管理效率和水平,降低管理成本。通过集成化的数据分析,实现精细化管理、精准化营销,对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支撑作用,达到在市场中快速应变的目的,为企业经营提供现代化的管理工具和手段。3.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手段。企业信息化管理是把企业的人、财、物、供、产、销等优势资源全面整合,将企业运营管理多维度的有效集成,增强企业运作效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深度挖掘、分析信息系统中的数据价值,以提高企业的决策力和核心竞争力,便于实现精细化管理、精准化营销,提升企业管理和运营能力的作用,达到对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上的创新,从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必要手段。以管理创新为途径,向技术创新、体制创新、思想创新多方面延伸,由单项向综合、个人向群体发展,从而推动企业提升效能的全面创新。可见信息化管理对企业创新发展起到其他手段无法替代的作用。

三、加强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近年来在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已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从外部,企业希望有更大更广阔的市场,有更快速的市场响应能力,而在内部则需提升管理水平,降本增效。因为企业的信息化管理覆盖了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所以要利用好这把“利刃”,加速企业转型升级进程。具体管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保持重视程度,持续深化应用。进一步转变思想认识和观念,从战略高度认识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大力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深化应用需要领导的主持与参与,更需要企业内部不断提高对信息化工作的认识,采用有效的管理和激励方法,以业务需求为主导,规范数据的标准化,持续优化信息化的深入应用,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助力加油。2.完善管理制度,强化组织落实。企业信息化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方面,与企业战略发展和重大决策紧密相联。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企业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着力推进管理体制创新,服务于企业战略发展。明确部门职责,认真贯彻落实责任制,夯实信息化管理基础,完善绩效监督,确保绩效过程控制,以便有效地控制、管理、开发各种信息资源,提升内部管理水平,使各项工作有序、可控制地开展。坚持统一部署、分层管理、优化配置、分工负责,强化组织落实,逐渐推行新举措,为经营管理提供保障。3.完善信息基础建设,确保信息安全。企业信息安全中涉及物理、网络、数据、信息内容、信息基础设施等多层次多方面因素,坚持“网络安全是基础,系统安全是关键,信息安全是核心,制度安全是保障”的原则。切实做好信息基础建设及维护、网络安全管理、企业内控管理、增加规范意识,强化数字加密、防入侵检测、身份识别、数据备份、定期检测、应急演练、防火墙、防病毒软件等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的建设,以确保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 结语综上所述,简而言之。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应用空前广泛,前所未有,为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开辟了广阔天地,也对企业的发展影响巨大,意义深远,作用显著。我们要抓住现代信息化技术高度发展的机遇,顺势而为,借势发力,有效利用,发挥信息技术独特的作用,推动企业信息化管理进程不断发展深入。

参考文献

[1]左美云.企业信息管理[M].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

[2]中央企业管理提升活动领导小组.企业采购管理辅导手册[M].北京教育出版社,2012.

篇2

(1)在电力设施的建设过程中对技术的要求较高,因此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而在电力设备的运行、维护以及调度中又对资金成本的投入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因此电力行业也是资金密集型产业。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资金和技术的双重支持,电力系统中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工作人员花费大量的资金进行专业的维护。

(2)电力行业对我国国民的生产和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属于基础行业,由于电力用户的范围较广泛,因此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因此需要在供电企业中建立信息化,以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2信息化建设与供电企业发展战略的关系

我国国家电网公司根据实际的情况制定出了在“十一五”期间的发展目标:为了改变目前公司的发展方式,在供电企业中实行集团化运营;并大力发展高压电网,以完善目前我国电网的发展方式,并对供电公司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在供电公司发展的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的方针政策进行,实行能源发展战略,实现供电企业的现代化转变。

3县级供电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1)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公司虽建立了局域网,在不同程度上建设了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但都未形成规模,不能满足电力体制改革与发展对信息化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信息资源孤立问题日益凸显。单位内部的业务上有着很大的缺陷。信息的及时性,唯一性与准确性、共享性不高。由于缺乏统一的信息平台,财务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生产管理系统、电力营销管理系统等业务系统没有实现整合,信息资源不能共享,这样势必给企业运营带来巨大的影响。

(2)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重硬轻软、重开发轻应用。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对硬件的需求较明显,而对软件的重视往往不够,普遍都比较重视硬件的开发,忽略软件的应用,重视系统的发展,而忽略数据的使用。县级供电企业大多数不能正确理解信息化建设中硬件与软件的关系,开发用应用的关系。比如说,就是只重视了硬件的建设,而忽视了与之相配套的软件系统,其结果就是造成建设好的网络成了没有信息运行的“裸网”。作为一个企业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信息化的本质意义,要看到信息化建设是由硬件建设和应用工作两部分组成的。硬件建设是必要条件,应用才是根本目的。软件应用是信息化的出发点和归宿,硬件建设是信息化的基础。

(3)缺乏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型人材。电力系统是技术密集型企业,我们拥有各类技术人员,有生产经营方面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但是缺乏既懂电力生产、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技术人员。

(4)县供电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作用。县供电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提高了供电企业中的管理水平和供电企业的工作效率。在供电企业中进行信息的交流时,需要建立一个快速、便捷的信息交流通道,为信息交流提供便利,以实现降低供电企业正常运行时所需的资金成本投入。信息技术在供电企业中的应用,保证了供电企业中机构扁平化的发挥在那,大大节省了运营的成本。

(5)实现了实时业务的处理。信息技术在供电企业中的应用,实现了对供电企业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控,保证供电企业的工作人员能够及时的了解供电企业的生产和市场情况,以及时的对目前的运营进行调整,实现供电企业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为供电企业技术的创新提供便利。信息技术在供电企业中的应用,能够对供电企业的信息进行收集、分类、以及分析等操作,为供电企业处理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供电企业能够及时的处理存在的问题,大大提高了供电企业的竞争力。供电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建立,为供电企业技术的创新提供便利,能够通过工作人员获取与供电企业有关的信息,以保证供电企业中技术创新的顺利进行。

4结语

篇3

关键词: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煤炭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和改革,煤炭企业也逐渐跟随时代潮流转变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引进先进技术,提高集约化程度,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企业的财务管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作为煤炭企业管理工作中的核心,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步伐,当今,社会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因此,加强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必要途径,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也是社会和时展的必然趋势。

一、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第一,当今市场经济发展非常迅速,竞争日益激烈,对于煤炭企业来说,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弊端日益凸显,已不能适应市场发展需求,企业必须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财务管理作为煤炭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为了更好实现财务、生产和业务管理的一体化,最终达到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的统一,企业应借助先进信息技术建立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加强财务信息管理,使企业各部门能够及时掌握最新财务信息,对各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保证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第二,处于特殊行业中,煤炭企业机构、部门比较分散,生产、经营、管理环节较多,加上子公司分部范围较广,大大增加了管理难度。由于会计信息是企业做出经济决策、进行过程控制的重要依据,为了保证决策的准确性与科学性,企业必须加强财务管理,对企业内部财务数据情况进行监控,维护经济秩序。目前,会计信息对现代社会的可用性非常大,而保证会计信息可用性必须以信息质量为前提,由于在传统的管理条件下会计信息质量无法得到保证,这就要求企业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加大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会计信息的自动提取、自动分析、自动处理,使企业财务情况从信息系统中真实反映出来,只有这样,企业的管控能力才能得以提升。

第三,煤炭企业属于国有企业,所以,其财务、生产经营情况必须接受国家监督,只有全面、准确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才能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资产情况真实反应出来,由此可见,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符合国家相关监督管理部门的要求,加上近年来外部监控主体的增加,监控内容逐渐丰富起来,将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同外部监控有机结合起来能更好地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兼容。

二、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中信息化建设策略

1.加快网络建设

网络是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首要条件,这就决定了企业首先要加强网络建设,将企业内部网络进行整合对接,有效整合生产、经营、产品供应、管理等各个环节,建立基于财务管理的网络化系统,实现财务管理静态向动态的转变,保证企业获取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有效规避生产运营中面临的风险。此外,由于财务信息是企业的商业机密,保密性非常强,所以,在进行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引入防护软件、硬件,提高财务审计系统的安全性,保证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和信息网络能够安全、可靠运行。

2.加快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

2.1统一会计核算流程

要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煤炭企业必须根据国家相关制度、标准结合企业具体情况制定会计核算办法。为了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企业应针对现行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到的固定资产、资金支付和使用、损失、减值计划以及其他关联交易等情况制定出统一的财会政策和核算流程,做好财务报表的编制,掌握最新财会准则和制度,将企业的生产经营的经济状况真实反映出来。

2.2统一会计核算信息化系统

为了将煤炭企业所有相关财务信息进行整合和统一,企业可建立基于财会政策、核算流程、计算机网络的统一编码,将企业财务信息进行统一,保证会计核算信息化系统建立的规范化,那么,煤炭企业的相关业务、财务账目、产品、部门、合同等项目的核算就能通过会计核算信息化系统实现,为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提供全面、及时的信息依据。

2.3建立企业资金管理系统

煤炭企业要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高效的资金管理系统,通过对信息的掌握实现对企业资金的有效管理和统筹调度,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资金管理系统还必须具备监控功能,实时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反馈,有效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使资金利用率不断得以提升。

2.4建立财务预算管理系统

为了更好地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企业必须明确总体战略目标,建立起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预算管理系统,加强对企业资金、成本、财务风险的预算分析、控制和预警,使其满足企业财务管理中对预算控制的要求。

3.完善保障机制

首先,煤炭企业必须转变管理思想和管理观念,将财务管理和资金流量控制放在企业管理工作重心地位,做好资金控制,并以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为核心,不断带动整个企业生产经营以及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其次,要进行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加强煤炭企业内部组织管理,明确职责分工,注重分工协作,以网络技术为支持,建立统一的财务管理体制,紧密结合财务管理工作目标,制定出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规划,对建设内容做出科学选择,保证各项财务管理工作在信息化系统的支持下有序展开,有效避免盲目建设的问题,逐步实现财务管理、生产经营、业务开展一体化。总之,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不仅能够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还能使煤炭企业资金管控能力有效提升,对于防范财务风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4.加大投入和人才

加快信息化建设必然需要资金做支持,但是众所周知,当前很多煤炭企业的自身效益并不明显,在资金投入方面就会有所减少,但是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的重要助推力,只有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才能更好地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努力用最少资金争取最大效益,企业也可通过多渠道进行资金筹措,将其用于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在新的社会形势下,财务管理对财会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相关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财会知识,还应具备熟练的网络知识和计算机知识,在技术、操作方面也给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企业必须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一方面,要加大对中高级管理人员、负责人、IT技术人员的培训;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对一般管理操作人员的技术、技能、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为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提供人力保障。

三、结语

当今社会经济处于一个快速发展时期,煤炭企业也在迅速发展着,而财务管理作为煤炭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和薄弱环节,越来越被企业各级管理者所关注。因此,必须认清当前社会形势,坚持与时俱进,积极采用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加快网络建设,逐渐完善财务管理系统,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和人才培养力度,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保障,实现企业信息的高度集成,使企业获得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不断提升,也使企业做到对各种资源的有效管理,突破企业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使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最大发挥。

参考文献:

[1]韩东宇.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2011,7(7):15-28.

[2]王晓强.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与信息化系统建设[J].会计之友,2010,54(11):72-73.

[3]解娟.煤炭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及研究[J].会计之友,2010,46(31):68-69.

[4]裴新利.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J].煤炭技术,2013,32(2):279-281.

篇4

关键词:电力企业;档案信息化;重要性;档案管理;资源管理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电力企业档案的建设和管理逐渐实现数字化、信息化。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档案管理建设的质量和效率。但是在档案信息化的背景下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制约着档案管理建设的效率提高,所以电力企业需要不断加强档案管理的信息系统建设,突出档案管理对电力企业生产实践发展发挥的积极性作用。文章就电力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对如何提高电力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展开研究和讨论。

1电力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电力企业承担着电网建设和改造等工作,所以电力企业的很多档案信息中包含着大量的磁介质和声像等档案信息文件。首先,实现档案信息化可以将电力企业内部的档案内容信息进行数字化的处理,利用现代化的设备技术,改变传统档案信息传输、共享和利用的不便;其次,电力企业的档案管理实现信息化,可以提高文档归类、编辑的效率,尤其现在我国对企业档案管理的要求非常严格,要求企业不仅做好档案管理工作,还要求企业具有信息化管理的能力。所以电力企业档案管理要实现信息化,符合国家对于档案管理建设的要求;最后,电力企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能够预防档案信息的丢失,因为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保证电力企业的档案管理历程逐步趋于数字化,电力企业可以备份档案信息,如果发生档案信息的损坏或者丢失,可以利用备份数据进行档案信息恢复。

2电力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传统档案建设理念的束缚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电力企业档案的建设和管理必须兼顾整体性,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认清自身档案管理发展与社会外部因素之间的关系,促使档案信息化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总体方向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但是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来看,我国档案建设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难以与社会的发展保持同步。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受到传统档案管理思想的束缚,我国很多档案管理工作难以实现向信息化转变。

2.2没有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

档案信息化管理和运用比较混乱,主要表现在内部档案信息难以保持协调稳定状态。现在我国大部分电力企业没有明确的档案管理制度,只是将重点放在档案建设的表面工作上,例如上级领导的检查、相关的展览活动等,真正能够用于研究应用的档案信息少之又少,所以导致现在很多档案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和价值。管理制度的缺失势必难以落实相关的责任,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也无章可循,不利于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发展。

2.3数字化建设的软硬件设备准备不充分

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先进的软硬件设备必不可少,但是现阶段我国很多单位组织的硬件设备陈旧,软件信息管理功能也不够完善,整个硬件和软件系统都处于比较落后的一个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档案信息的互调难度和复杂性就会增大,也是制约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一大因素。

2.4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档案数字化管理和建设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技能和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我国电力企业的档案信息管理人员并不具备专业的档案管理的知识,没有系统化的计算机数据的处理能力,并且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缺乏复合型信息化档案管理人才,导致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都处在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

3电力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3.1构建完善的档案管理网络

电力企业的档案管理部门具有业务指导性的职能,电力企业应该协调各个组织部门之间的合作,实现档案管理与电力工程项目进度保持高度的协调性,积极发挥档案管理部门的档案信息归类、处理职能,发挥其他参与协调部门的监督指导职能。各个职能部门应该设置兼职的档案管理人员,做好本部门档案信息的移交工作,完整地将档案移交到档案管理部门进行归档,形成一个完整的档案管理网络。

3.2强化档案管理者的信息化管理意识

档案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地解决档案管理建设工作与互联网信息技术之间的矛盾,但是档案数字化建设和信息化的管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档案管理者与现代档案信息管理客体之间不断磨合的一个过程。所以需要强化档案管理者的数字化意识,并且大力地宣传档案数字化管理理念,引起电力企业档案管理的高度重视,这也要强化档案管理者的数字化管理意识,数字化管理意识的提高是档案管理者整体素质提高的基础条件。综合素质包括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和专业能力,所以要培养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对管理者的责任心进行激化,对单位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促使档案管理人员在参与工作实践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效地增强其爱岗敬业的精神。并且要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定期培训,提高其专业技术技能,及时地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技巧,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服务能力,推进档案管理工作的系统化和规范化。

3.3结合电力企业的实际,加强数据采集管理

首先,电力企业要建立完整的档案信息数据资源库,在电力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要将相关的任务模板下发到各个组织部门,各个部门及时地获取、接受档案信息,并做出具体的检验和校正,完善后的档案信息移交到档案管理部门进行归档;其次,要做好档案信息资源的更新工作,电力企业的项目建设档案具有很高的专业技术性,如果涉及到项目规模的改造扩建等,需要同步进行档案信息的调整,这就需要电力企业实现纸质档案和数字档案的同步改进,实现档案的动态化管理;最后,要加强档案数据的资源的建设和管理,例如在电力企业一项工程项目完成之后,就要将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同时移交到档案管理部门进行检验,档案管理部门做出合格判定,才算项目实施完毕。

3.4加强档案信息数据安全管理

档案归档整理的前提是对档案信息进行安全的保存,数字化档案信息一般是存储在计算机中,所以要加强计算机的防火墙设置,防止病毒感染,确保档案信息存储位置的安全性。尤其电力企业的很多档案信息是国家电网建设的保密性信息,电力企业必须确立数据的安全级别与使用权限。同时要严格制定、落实档案信息化管理法规,尽快解决内部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混乱状态。有效地落实责任问责制度,如果在档案归档的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失误,则要将具体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管理人员身上,最大程度保证档案数据的安全。

4结语

综上所述,档案管理在智能化、自动化发展的过程中,使得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档案管理中得到应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档案管理建设的质量和效率,但是档案信息资源变得越来越复杂,导致电力企业的档案管理难度越来越大。电力企业应该在认识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的同时,构建完善的档案管理网络系统,强化档案管理者的信息化管理意识,结合电力企业的实际,加强数据采集管理和档案信息数据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蔺一梅.论建设电力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J].企业文化(旬刊),2016,(9).

[2]成立军.解析数字时代下供电企业档案管理及其信息化问题的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4,(A17).

[3]赵晓蕾.探寻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义研究[J].价值工程,2014,(27).

[4]王享秋.信息化环境下电力企业信息档案管理的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3,(10).

[5]张慧.基于信息化背景的电力企业档案管理的研究[J].管理观察,2012,(36).

篇5

关键词:电力企业;档案信息化;重要性;n案管理;资源管理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5-0231-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5.112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电力企业档案的建设和管理逐渐实现数字化、信息化。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档案管理建设的质量和效率。但是在档案信息化的背景下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制约着档案管理建设的效率提高,所以电力企业需要不断加强档案管理的信息系统建设,突出档案管理对电力企业生产实践发展发挥的积极性作用。文章就电力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对如何提高电力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展开研究和讨论。

1 电力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电力企业承担着电网建设和改造等工作,所以电力企业的很多档案信息中包含着大量的磁介质和声像等档案信息文件。首先,实现档案信息化可以将电力企业内部的档案内容信息进行数字化的处理,利用现代化的设备技术,改变传统档案信息传输、共享和利用的不便;其次,电力企业的档案管理实现信息化,可以提高文档归类、编辑的效率,尤其现在我国对企业档案管理的要求非常严格,要求企业不仅做好档案管理工作,还要求企业具有信息化管理的能力。所以电力企业档案管理要实现信息化,符合国家对于档案管理建设的要求;最后,电力企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能够预防档案信息的丢失,因为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保证电力企业的档案管理历程逐步趋于数字化,电力企业可以备份档案信息,如果发生档案信息的损坏或者丢失,可以利用备份数据进行档案信息恢复。

2 电力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传统档案建设理念的束缚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电力企业档案的建设和管理必须兼顾整体性,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认清自身档案管理发展与社会外部因素之间的关系,促使档案信息化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总体方向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但是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来看,我国档案建设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难以与社会的发展保持同步。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受到传统档案管理思想的束缚,我国很多档案管理工作难以实现向信息化转变。

2.2 没有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

档案信息化管理和运用比较混乱,主要表现在内部档案信息难以保持协调稳定状态。现在我国大部分电力企业没有明确的档案管理制度,只是将重点放在档案建设的表面工作上,例如上级领导的检查、相关的展览活动等,真正能够用于研究应用的档案信息少之又少,所以导致现在很多档案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和价值。管理制度的缺失势必难以落实相关的责任,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也无章可循,不利于档案信息化管理的

发展。

2.3 数字化建设的软硬件设备准备不充分

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先进的软硬件设备必不可少,但是现阶段我国很多单位组织的硬件设备陈旧,软件信息管理功能也不够完善,整个硬件和软件系统都处于比较落后的一个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档案信息的互调难度和复杂性就会增大,也是制约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一大因素。

2.4 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档案数字化管理和建设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技能和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我国电力企业的档案信息管理人员并不具备专业的档案管理的知识,没有系统化的计算机数据的处理能力,并且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缺乏复合型信息化档案管理人才,导致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都处在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

3 电力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3.1 构建完善的档案管理网络

电力企业的档案管理部门具有业务指导性的职能,电力企业应该协调各个组织部门之间的合作,实现档案管理与电力工程项目进度保持高度的协调性,积极发挥档案管理部门的档案信息归类、处理职能,发挥其他参与协调部门的监督指导职能。各个职能部门应该设置兼职的档案管理人员,做好本部门档案信息的移交工作,完整地将档案移交到档案管理部门进行归档,形成一个完整的档案管理网络。

3.2 强化档案管理者的信息化管理意识

档案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地解决档案管理建设工作与互联网信息技术之间的矛盾,但是档案数字化建设和信息化的管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档案管理者与现代档案信息管理客体之间不断磨合的一个过程。所以需要强化档案管理者的数字化意识,并且大力地宣传档案数字化管理理念,引起电力企业档案管理的高度重视,这也要强化档案管理者的数字化管理意识,数字化管理意识的提高是档案管理者整体素质提高的基础条件。综合素质包括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和专业能力,所以要培养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对管理者的责任心进行激化,对单位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促使档案管理人员在参与工作实践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效地增强其爱岗敬业的精神。并且要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定期培训,提高其专业技术技能,及时地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技巧,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服务能力,推进档案管理工作的系统化和规范化。

3.3 结合电力企业的实际,加强数据采集管理

首先,电力企业要建立完整的档案信息数据资源库,在电力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要将相关的任务模板下发到各个组织部门,各个部门及时地获取、接受档案信息,并做出具体的检验和校正,完善后的档案信息移交到档案管理部门进行归档;其次,要做好档案信息资源的更新工作,电力企业的项目建设档案具有很高的专业技术性,如果涉及到项目规模的改造扩建等,需要同步进行档案信息的调整,这就需要电力企业实现纸质档案和数字档案的同步改进,实现档案的动态化管理;最后,要加强档案数据的资源的建设和管理,例如在电力企业一项工程项目完成之后,就要将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同时移交到档案管理部门进行检验,档案管理部门做出合格判定,才算项目实施完毕。

3.4 加强档案信息数据安全管理

档案归档整理的前提是对档案信息进行安全的保存,数字化档案信息一般是存储在计算机中,所以要加强计算机的防火墙设置,防止病毒感染,确保档案信息存储位置的安全性。尤其电力企业的很多档案信息是国家电网建设的保密性信息,电力企业必须确立数据的安全级别与使用权限。同时要严格制定、落实档案信息化管理法规,尽快解决内部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混乱状态。有效地落实责任问责制度,如果在档案归档的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失误,则要将具体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管理人员身上,最大程度保证档案数据的安全。

4 结语

综上所述,档案管理在智能化、自动化发展的过程中,使得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档案管理中得到应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档案管理建设的质量和效率,但是档案信息资源变得越来越复杂,导致电力企业的档案管理难度越来越大。电力企业应该在认识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的同时,构建完善的档案管理网络系统,强化档案管理者的信息化管理意识,结合电力企业的实际,加强数据采集管理和档案信息数据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 蔺一梅.论建设电力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J].企业文化(旬刊),2016,(9).

[2] 成立军.解析数字时代下供电企业档案管理及其信息化问题的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4,(A17).

[3] 赵晓蕾.探寻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义研究[J].价值工程,2014,(27).

[4] 王享秋.信息化环境下电力企业信息档案管理的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3,(10).

[5] 张慧.基于信息化背景的电力企业档案管理的研究[J].管理观察,2012,(36).

篇6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一、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的意义

信息化评价的产生历史短暂,是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发展的,并且还在不断地发展进步。因为企业信息化是一个新兴的事物,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和不同的企业里,对信息化的认识和理解也是不同的,因此对于企业信息化的价值也大不相同。在许多的工业企业中,信息化常被看作一项辅的技术系统,是一种支持性的活动。

二、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的目标

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是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评价,建立较为完善的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及科学的信息化评价方法,对于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对于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开发信息资源,保障建成的企业信息化能发挥出较好的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既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信息化自身发展的需要。根据信息化的开发运行状况,建立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进行科学立项决策并衡量与引导信息化持续、协调、高效运行的先决条件、运用完善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信息化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是保障信息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以适当的规模和速度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通常企业建设信息化的目标有以下几个:

1、帮助企业明确信息化建设目标,围绕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和整体竞争能力推进信息化。

2、有助于对企业绩效的横向比较,向行业先进水平看齐,从而找到自己与行业先进水平的差距,分析和研究产生差距的原因。

3、帮助企业将信息化与企业战略有机融合起来,促使企业进一步改善经营管理,建立企业自我发展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使企业信息化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设计

指标体系的设计是为了正确地对信息化进行综合评价,为企业或有关部门提供数据支持,使信息化更加完善,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关于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管理者必须为期望的结果设计绩效评价指标。绩效指标就是一种可以用尺度量化的价值以达到比较的目的。将目标转换成可计量的绩效指标,通常是一项十分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选择的指标要求可控和完整,但要达到这一点是十分不容易的。指标可控性是指它仅仅受该部门所能控制的要素的影响。强调可控性是为了保障员工的行为动机最大化和不公平的想法最小化。一个理想的指标,应当只告诉该部门的真实情况,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理想状况不可能实现。因为总是存在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如市场波动和市场交易者的决策等外部因素)。在实际中,这些不可控因素所产生的影响可能与部门或个人努力的影响很难区分,这就会影响到特定指标所包含的信息。指标的完整性常常也不容易实现。不完整的指标体系仅仅抓住了本经营单元行动的部分影响而没有反映全部。因为一个既定经营单元今天所采取的行动和决定有可能在今天和以后在本单元和在其他单元产生结果,致使行动与结果的分离。

完整性和可控性往往存在一定的矛盾,常常需要均衡。当企业面临两个或者更多的下属经营单元相互依赖时,这时的绩效就尤其难以衡量。因为部门间的相互依赖使追踪计量每项决策的成本和相应的效益十分困难,结果可能使决策的成本和相应的效益最终被分离,分别记录在不同的管理单元。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之一是在上层的组织进行绩效测评。以保证评价信息的完整性。但是,管理单元的扩大有时也存在稀释个别决策影响的可能,尽管能反映特定团队的活动,但对于单元的每个成员来说降低了指标的可控性;另一种方法是使用多个绩效指标以抓住绩效的更多方面。但是,增加绩效指标的数目可能会减少指标的边际贡献。因为一般来说衡量指标是需要成本的(数据的收集和加工需要成本),而且人们仅仅能够对有限的信息进行消化和反映,如果对过多的指标进行测评,则需要太多的均衡,造成信息超负荷和忽略大多数获得的信息。

四、企业信息化分析步骤

根据上述分析,结合“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某企业信息化实施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其步骤如下:

1、根据结构模型设计调查表。向专家组中领域专家发放调查表,请各位专家对该信息化项目的评价指标体系各层次指标间的相互重要程度给出判定。

2、构造判断矩阵。AHP用两两比较法构造判断矩阵,采用1-n比例标度来反映人的判断能力。设A表示目标,vi表示评价指标集,V表示评价指标,vi∈V(i=1,2,…n)的相对重要性数值。

3、计算单一权重向量。单一权重向量即各下属元素相对于上属元素的重要性程度的量化评判结果。其公式为:

Wi=VijVij(1)

则W=(W1,W2,…Wn)就是权数分配。

4、一致性检验。定义:设V为n阶矩阵,vij为V中元素,若对任意1≤i≤n,1≤j≤n矩阵V的元素具有传递性,即满足等式:

vij×vjk=vik (2)

则称v为一致性矩阵。一致性检验的公式为CR=CI/RI,式中,CR称为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率,CI称为判断矩阵的一般一致性指标;RI称为判断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其中:

5、计算综合权重排序。由(3)算出的是准则层和方案层各指标的权重分配,而方案层、准则层相对于总目标层的权重分配计算为:

W=WBjWCij,p∈(i=1,2,…n) (4)

WBj为Bj相对于A的重要性权值,WCij为Cij相对于Bj的重要性权值。当Bj与Cij没有联系时,WCij=0。

6、根据该企业的具体情况,征求专家的意见。结合该企业信息化基本状况调查表对各级指标进行统计,并对统计结果进行量化。

7、计算该企业各项指标的量化分数

I=(W*P) (5)

综上,本文应用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体系,将受评企业实施信息化后的效益分解成不同指标。结合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对企业的直接绩效和间接绩效进行了分析,能较准确地反映企业信息化状况。

(作者单位:江西蓝天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管理;探讨

目前,我国企业正在大力发展信息化产业,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运作方式正在面临现代信息技术、新的管理思想与管理方法的冲击,而管理信息化,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目前最为紧迫和现实的选择,企业管理信息化已成为中国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一、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概念

企业信息化管理是一个很广的概念,覆盖了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经营处理,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企业信息化管理=信息技术+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管理+决策科学化/数据化。

二、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认识

在提倡企业信息化管理过程中,我们不能片面地把信息化等同于信息技术,有了设备和网络,开发一个系统不等于企业实现了信息化,更不等于实现了信息化管理。经常会出现信息系统技术建好了,但数据不准确,不及时,没有与业务流程集成在一起,没有实现管理与信息的结合,没有多少人使用,对企业效益贡献不显著等。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提高对企业信息化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一)企业信息化管理其实也是一场革命,是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统一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企业生存环境的根本变化,使企业不得不对信息资源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以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石油企业主辅业分以后,企业必须在成本管理、过程控制、技术改造等方面以市场为导向,利用信息技术来提升、改造传统产业,这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条可行且必须经过的途径。

(二)企业信息化管理是解决企业突出问题的有效措施。

1、企业信息化管理可以有效解决财务帐目不实的问题。企业信息化系统是一个下级对上级透明化的系统,企业无论在任何地方,哪怕是在国外发生的每一笔业务和开支,不进入信息系统就无法实现,而一进入系统就被上一级的财务部门所跟踪。分支机构根据程序形成的报表,在总部同步生成。这样,在做帐的每一个环节上都不可能做手脚。数据一旦被录入就不得更改,更改便会留下记录。通过电子商务系统采购人员甚至不能接触采购票据和资金,而由财务监控和执行。这样使企业运作过程中所有环节的人财物的变化,都通过财务如实、准确、适实地体现出来,从而提高资金的透明度和资金的使用效率。

2、企业信息化管理可以有效解决采购部门的“暗箱操作”问题。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不透明、难控制,造成大量的资金流失。尤其是在采购环节,由于信息不对称,最终的价格确定掌握在商户和采购员的手中,缺乏有效的监控制度。企业信息化管理是一个相互制约的系统,一是采购信息在局域网上公开,一目了然;二是建立一套相互制约的管理体系,将采购与定价分离,合同草签与审签分离,进货与验收仓储分离。三是设立独立的核价环节。这一切都是依托计算机软件,在不同的部门,防止了“暗箱操作”。

3、企业信息化管理还可以有效解决生产经营过程的“跑冒滴漏”问题,尤其是在我们国有大型企业,跑冒滴漏问题不少,防不胜防。企业信息化系统是一个全过程的监控系统,对企业所有环节,所有部门实施有效的制约和监控,做到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准确核算。每一项科目的开支和预算进行比较,及时提出警示和禁止的信息。有效防止了生产经营过程的“跑冒滴漏”。

(三)企业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1、企业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人事部门的工作效率。传统的人事管理信息数据保存的比较零散,帐目繁多,每提供一个数据需要翻阅大量的资料,而数据的统计更是既耗费时间又耗费精力。通过建立网上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可以方面而快捷地获取所需要的每一种数据,而且便于大量的统计工作和人力资源规划。

2、以完备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带动其他部门的信息化管理。过去的人力资源信息处在“离线”状态,各基层单位之间存在信息孤立现象,通过建立功能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有条件有限制地公开各个部门所需要的人事信息,方便他们提取数据,这样既简化了工作程序,又加强了人事部门与其他各个部门的工作联系。

3、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使人事管理工作进一步透明化、公开化、科学化。通过信息权限的设置和分级管理,上级单位可以及时掌握和了解下级单位的人员状况、员工待遇、薪酬、奖金及考核等方面的人事信息,促进人事信息管理的科学化、合理化。方便上级部门的宏观调控,并以此来核实财务、生产等部门的财务属实情况,便于上级部门更好的贯彻落实各项政策。

4、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领导层提供决策支持

企业领导可以用收取资料、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节省下来的时间考虑企业管理更深层次的问题。及时了解和掌握人员现状、构成及人员动态,了解员工的收入水平,在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人员培训等方面做出准确而快速的决策反映,从而真正的体现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三、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目前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对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内涵理解不够、认识不足,有的理解为企业信息化管理就是计算机代替人;有的只注重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而忽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的缺乏系统化和全面性思考而导致了对企业信息化缺乏整体规划,出现了信息技术滥用、信息资源浪费等现象。

(二)员工对信息资源的利用不够充分,对信息系统的响应不够积极。比如我们企业最新推出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很多相关人员只把它当作网上发工资的一种工具,而不注重对信息资源的维护和完善,更不注重对这个系统中主要功能的探讨和思考,在工作中不主动利用信息系统提供的数据,这种信息资源的闲置或未被充分利用在企业其他部门同样普遍存在。

(三)由于企业信息化管理刚刚起步,对于网上信息资源的安全性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如何有效的防止信息资源的丢失,防止信息资源被任意改动,如何通过层层授权,使信息资源保持一定范围内的公开性和保密性以及加强网络安全、防止恶意病毒的攻击等方面需要更先进的技术支持。

(四)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滞后,甚至空白,信息化的环境建设还不能适应需要。比如说与电子商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有关规范,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有效评估体系等,还是一片空白。这些因素都客观上影响了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进程。

四、关于推进信息化管理进程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对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宣传和倡导工作。企业信息化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的各个部门和业务流程,投资大,非常复杂,如果企业信息化管理不作为企业的经营战略和工作重点,很难得到企业上下的支持与参与,很难取得成功。因此必须从企业的宗旨、发展目标和竞争态势出发,决定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并且对每个部门的信息化系统操作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使员工深刻了解和熟练掌握本系统的业务流程,加强信息化知识的普及,提高员工的信息化管理意识。要以全局和系统的眼光审视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每个环节、每项工作,把信息化管理作为企业的重要经营管理工作的重点,甚至核心能力之一,从而营造企业信息化管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

(二)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和发展计划的信息系统整体规划,信息系统整体规划协助系统管理层明晰信息系统对企业经营和发展的价值所在,同时为企业有效计划和实施信息系统提供整体纲领和指导。要从了解企业发展战略和组织架构,理解和分析企业业务需求出发,建立企业信息理论构架。

(三)建立专门的信息化咨询服务机构,该机构由专门的信息网络技术人员组成,解决信息化建设中的管理问题,并定期收集企业信息资源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针对生产和管理实践加以改进,使各个部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更加合理有效,从而不断优化和提高信息系统,使信息化管理向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

(四)企业信息化管理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从人的素质、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本领和能力出发,以人的信息为管理经营服务的管理理念为信息化奠定基础。企业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科技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信息人员深刻理解业务,业务人员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这样,各个部门的决策就会更加科学化。

篇8

关键词:烟草;商业企业;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是人类社会继工业化之后的又一次产业革命。当前,国际国内正处在信息化的新之中。信息资源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生存、改革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加强信息化建设,积极、合理开发和科学、有效利用信息资源,对于烟草商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今,信息化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空前增长,信息技术运用已经成为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平台。加强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已经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途径。近几年,烟草行业在内外环境的影响下,其管理模式、业务模式始终在不断的探索、调整,可以说,烟草行业正处在变革时期,而管理模式和运作方式的提升要靠信息化的手段来实现。

烟草商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在国家烟草局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笔者认为烟草商业企业,特别是基层烟草企业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一、转变观念,提高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

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烟草商业企业中许多单位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干部职工不重视对信息资源的利用,致使已经建成的信息化项目利用率不高,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对此,一是建议烟草商业企业信息化管理部门进一步搞好计算机应用知识的培训与普及工作,不断完善和提高技术平台,推动全系统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二是要切实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明确管理部门和人员,并使之相对稳定,以利企业信息化工作的开展;三是各级领导要带头摒弃传统的信息资源使用观念,注重使用先进的信息化网络技术,号召和要求本单位干部职工充分利用好现有的信息化资源,并强化管理,迅速推进。

二、进一步完善信息管理组织机构建设,提高信息化管理人员的素质

健全的信息化管理组织机构和高素质的信息化管理人员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有力保证。目前,国家烟草局及烟草省级单位信息化管理的组织机构与人员,是相对健全和充足的,但对于地市级烟草单位,特别是作为基层的区县级单位来说还不够健全、不够充足,远远落后于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基层专职的信息化管理、维护人员相当少,技术素质不高,还兼任着其他繁重工作,极少有时间来考虑信息化工作,且没有统一的归属部门(有的在办公室、有的在销售科等),很难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此,烟草商业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一是统一信息化管理部门,尽快完善信息化管理组织机构;二是合理配置兼、专职信息化管理人员,加强信息化管理、维护人员的培训、引进工作,全面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人员的素质;三是基层信息化管理部门和人员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在行业的统一部署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强化信息管理,不断提升信息化水平。

三、进一步加强信息化标准与规范建设

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必须要和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处理好管理模式的变化和信息化标准的关系,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这是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要遵循的原则。由于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延续性的影响,许多烟草商业企业的信息系统虽然实现了数据共享,但是各应用系统间相对独立(指卷烟销售系统、烟叶系统、专卖管理系统、财务系统、人事劳资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集成性不强,存在“信息孤岛”现象,不利于信息资源的充分挖掘利用。对此,一要按照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烟草行业信息化建设统一技术平台的要求和省局(公司)关于信息化管理规定的要求整体部署,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组织信息化建设,避免各自为政,自成一体,重复投资;二要加强与省局(公司)信息部门的沟通与联系,一方面积极建议逐步统一销售、烟叶、财务、人劳等信息平台,另一方面及时把企业持续发展过程中对信息化的新需求呈报上去,争取统一解决;三要严格执行报批程序,使地市先于全省搞的信息化项目能够得到省局(公司)的认可和推广;四要根据当前企业的发展状况来制定切合实际的信息化建设规划,促进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四、不断提升信息化平台的先进性,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

企业在发展,生产、管理在提高,这就要求企业必须不断提升信息化平台的先进性,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对此,一定要按照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烟草行业信息化建设统一技术平台的要求,和省局(公司)信息化项目建设保持高度一致,提高企业信息化平台的先进性,把企业的信息化技术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二要在今后的信息化工作中充分了解各方面的需求,结合实际,提高相关业务软件适用性、易用性和技术水平;三要抓好现有信息化项目的运行工作,确保发挥应有的作用;四要及时掌握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动态,充分利用成熟的技术来加快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步伐,根据企业发展的状况适时付诸实施。

总之,企业经营管理的现代化离不开信息化,信息化要服务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的规范化、现代化,促进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及管理模式的创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来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手段,分析和拓展发展思路,完善管理流程,消除管理盲区,提高工作效率,为烟草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丹;国内外企业信息管理发展述评;图书馆学刊;2006年05期

[2] 黄亚桥;关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杂志;1996年Z1期

[3] 王仕斌;《企业信息化建设》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J];企业管理;1997年08期

篇9

【关键词】信息化;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

前言:

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逐渐走进千家万户,在现阶段网络化的时代环境下,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并且逐渐发展成为现代企业管理工作中重要部分。在严峻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的信息化建设水平,用现代化的科技武装自身,进而提高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鉴于此,基于企业信息化对计算机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计算机技术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计算机技术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有效提升工作效率。计算机技术能够显著提高企业获取信息时的准确性、可靠性、便捷性,同时还可以极大的减少企业管理的人力投入,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信息误差。(2)提升综合实力。企业处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其综合实力涵盖市份额、收入、品牌文化等各个方面。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够促进企业内部的信息资源实时共享,进而加强内部沟通,提高企业的凝聚力,从而显著的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此外,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还可以提高企业对市场发展的掌控程度,从而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方案,使经营决策具有更强的实效性。

二、基于企业信息化的计算机技术的具体应用

2.1在企业生产方面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变革,企业竞争日益加剧。与此同时,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打破了企业传统的封闭、孤立的状态,促进了各个行业产业的和谐发展[1]。所以,生产信息化建设对企业而言十分重要。首先,企业必须主动引进微电子技术等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借助计算机技术对生产的全过程实行实时监控,确保每项生产流程得到严格把控,以此来提自身的产品质量,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口碑,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2在企业经营方面

市场经济制度的日渐完善,使得企业之间具有十分明显的融合发展态势,直至目前,企业之间合作经营成为了常态,这种现状极大的改善了单体经营的弱势。在现今时代,产业一体化道路逐渐变成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互联网、局域网、电子商务等计算机技术,不断的发展并完善自身的产业链结构,有效的将采购物资、生产、运输、销售经营等各个企业活动相结合,以此来提高企业自身的运作效率、增加市场份额,同时为客户带去更加高水平的服务,进而拓展客户资源范围[2]。除此之外,企业必须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原有的企业经营方式进行改进、创新,同时联系自身实际需求,全面展开线上线下的一体化业务服务,从而显著的增加企业品牌的社会知名度,占据网络经营高地,进而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

2.3在企业管理方面

对企业来说,管理既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同时也是一项相当繁杂的工作。尤其是对于大企业来说,生产经营规模的不断拓展,企业管理的数据、信息等也越来越庞大、宽泛,只靠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无法适应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因此,在企业管理方面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现代企业适应现代市场需求的必然。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更加高效、准确的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数据信息等进行搜集、整理、筛选及处理,进而全面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与管理水平[3]。同时,企业还要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自身内部的控制系统进行改进、完善,从而增强各个部门间的沟通交流,实现信息资源的实时共享,有效的改善企业管理状态。此外,还可以利用计算机系统的管理学、工程学、通信技术等,改善工作人员的办公环境,进而增强企业的工作效率。

三、结论

本文主要介绍了计算机技术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并且从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管理这三个方面对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具体应用做出了分析研究。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十分重要。为了更好的适应时展与市场需求的变化,企业必须提高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水平,并在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的支持下,推动自身信息化建设的开展,完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进而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于新奇.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应用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6,06:76.

[2]康琳琳.关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4:111-112.

篇10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息化模式;SaaS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3-0039-02

导言

根据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针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信息化所带来的成效已经得到中小企业的认可。34.6%的中小企业认为信息化降低了企业的物流配送成本,37.1%的中小企业认为信息化降低了库存资金占用率,46.9%的中小企业认为信息化提高了企业商品流通效率,62.5%的中小企业认为信息化降低了人工成本。49.5%的中小企业认为信息化降低了决策成本。高达68.1%的中小企业享受到了信息反馈多带来的市场机会。

目前,中国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虽有一定的发展,但整体状况不容乐观。据国家发改委的2008年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研究年度报告显示:中小企业信息化率还不到10%,整体信息化水平尚处在初级阶段,仅9%的中小企业已经开展电子商务。作为企业电子商务最核心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目前已实现的企业仅占2.9%。相比之下,美国有60%的小企业、80%的中型企业已借助互联网广泛开展商务活动,企业已有近70%的业务行为是在互联网上完成的。

一、中小企业信息化中的问题

从几年前开始,中小企业信息化便已经开始展开,各中小企业寄希望于通过实施信息化来改变企业的命运,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但是,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成功率和效益不高。这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缺乏足够的财力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化。据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调查”显示:中国有74%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低于1%,而发达国家通常在2%~3%之间。资金不足成为阻碍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因素。

2.中小企业缺乏专门技术人才。信息系统的开发、运行和维护比较复杂,需要专门人才。中小企业内很难找到一批既懂信息又懂企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业务需求和技术支持之间的沟通困难直接影响到中小企业的信息化进程。

3.现有的软件缺乏针对性。信息化系统在企业发挥作用的前提是其能够和企业相匹配。目前,中国多数信息软件都是通用化的软件,缺乏针对性,这导致软件无法实现与企业的完美契合。

4.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全员参与、长期持续推进的动态过程。企业信息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根据企业的发展逐步发展的过程。有些企业认为企业信息化可以一步到位,认为购买了各种软硬件就实现了信息化,这种想法严重阻碍了信息化的发展和应用。

5.对企业信息化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中小企业不能系统地了解企业信息化建设知识,把信息化建设仅仅理解为实现计算机操作,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工程。这些错误的认识导致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往往成为“烂尾工程”。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导致中小企业信息化成功率不高的原因大多与传统的信息化模式有关。传统的信息化模式使得中小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同时在系统安装后需要企业自身来进行系统的日常维护和运行。当系统需要升级或出现问题时,无法第一时间得到回馈,需要与系统提供商进行沟通,然后才能进行。

二、SaaS模式的优势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 软件服务化),指厂商将应用软件统一部署在自己的服务器上,客户可以根据自实际需求通过互联网向厂商定购所需的应用软件服务,按定购的服务多少和时间长短向厂商支付费用并通过互联网获得厂商提供的服务。企业采用SaaS服务模式在效果上与企业自建信息系统基本没有区别,但节省了大量资金。SaaS模式切合了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灵活、投入低、快速变化等特点,成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的新途径。

采用基于SaaS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模式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服务的收费方式风险小。SaaS使企业无须购买软件的全部功能,只需购买自身需要的功能,同时随着企业自身的发展,企业可以随时增减所需模块,即企业的付出都能够带来相应的效益。同时由于企业不再和某一种系统绑定,企业只需将必要的数据等转移到新的SaaS服务提供商处,就可以实现平台的转变,企业转变平台的成本极低。

2.快速适应企业发展变化。传统的软件模式如果需要对企业新出现的业务快速提供系统支持,需要请软件提供商或业务系统开发商重新开发相应的功能模块,很难快速跟上业务需求的变化。SaaS系统架构是遵循可配置、可扩展、可定制等特性的开放架构,用户在SaaS服务平台上可以根据企业当时的业务需求从服务提供商那里订购相应的软件服务来重新配置系统;也可以根据个性化的需要,定制个性化的功能。

3.信息化所需成本较低。在传统模式中,信息化预算主要用于三大领域:软件、硬件和专业服务。三者预算加在一起是中小企业无法独立承担的。而在采用SaaS模式的企业中,SaaS服务提供商在其公司内部的中央服务器上存储重要的应用和相关数据,并拥有专业的支持人员来维护软硬件。企业只需通过向SaaS服务提供商按月交纳使用费的形式支付软件费用,降低了企业的信息化支出。

4.让中小企业更专注核心业务。传统的信息化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需要企业自身进行日常的维护。随着应用SaaS模式,信息系统被封装在服务商处,企业只是通过一些接口来进行信息系统的应用,实现了企业与信息系统的分离。企业无须了解系统是什么样的,以及是如何运行和维护的。这样企业将可以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企业的核心业务中,无须关心信息系统。

5.技术优势及高水平用户体验。(1)SaaS服务提供商是专业的软件服务公司,拥有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在软件开发中不断采用先进技术,进行软件的升级,提高软件的健壮性,加强软件的安全性。(2)改善用户体验,让用户及时分享先进技术的成果;通过更新硬件或优化系统等手段,提高系统性能和系统稳定性,让用户感受到系统的可靠性。(3)采用先进的体系架构,使得系统具备可配置性、可扩展性、可定制性。使用户可以在SaaS服务平台上根据自己的需求增加额外的工具、功能、数据模型和用户界面,满足其个性化需求。

三、如何应用SaaS模式

由于SaaS模式并不是一个万灵模式,在获得其所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风险。如如何与企业原有各子系统实现有效集成,如何确保存在服务器端数据的安全等问题。所以企业在准备应用SaaS模式时,应该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企业信息化的战略规划。首先,中小企业要认识到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同并接受SaaS服务模式,根据企业的特点和现状、业务流程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等制订出企业的长期计划。其次,必须认真分析梳理企业的业务流程,并进行适当的改进与优化,找出适合用SaaS的业务。最后,在具体实施SaaS模式信息化时,可分阶段进行,层层推进以保证企业SaaS模式的信息化稳妥、顺利地进行,最终建立比较完善的系统网络,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

2.选择合适的服务提供商,保证企业信息化成功实施。中小企业应根据SaaS服务提供商的资质、本地化现场服务的支持程度、客户服务水平、SaaS从业人员的资质、价格、声望、实施应用的能力、成功案例等进行筛选,考察SaaS服务提供商能否提供本企业所需的应用系统,能否提供强大快速的网络通信能力以及能否保证其服务数据的安全性。

虽然技术是任何SaaS重要的因素。SaaS不一定需要“科技含量最好”的技术,而需要的技术必须成熟可靠,具备可控制的成本,提供个性化的业务单元模块定制及其工作流定义方式,并提供相应灵活的数据分析模型,保证中小企业实现良好的业务连续性。

3.注重信息化带来的管理变革。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就意味着企业经营模式与管理理念的创新,它需要对企业的业务流程、组织机构、管理方式、工作方式等进行合理的整合,以适应信息化的要求,因此企业必须进行相应的业务流程的变革、组织结构的变革、管理方式的变革等。

4. 树立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采用SaaS模式进行中小企业信息化只能够降低风险,不能完全规避风险。在整个信息化过程中仍然充斥着来自企业内外部的风险。因此,在SaaS模式应用过程中,中小企业必须树立风险意识。

结语

诚然,SaaS以其便捷的服务和低廉的成本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股不可阻挡的风潮,但对于管理模式的变革而言,中国的许多企业对其还是存在一些顾虑。首先,可能会因服务停用而导致生产力下降,甚至销售额蒙受损失。Web服务的性能也是一个问题,对C/S模式的应用软件的速度存在质疑。还有一些诸如潜在的隐性成本,比如导入数据、服务与其他内部应用软件的集成等方面的问题。

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中重要力量的中小企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先进的IT技术为其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持,其中正日益兴起的SaaS服务,它的诸多优势为广大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便捷的条件,为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式变革带来了新的思路。然而仍处在信息化管理初级阶段的中国中小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更深入地思考企业的现状与未来,正确、合理地选择SaaS的不同服务,从而享有信息化带来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马立林,李红.基于SaaS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模式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

[2]韦群锋.面向中小企业信息化的SaaS应用研究[J].商业研究,2009,(3).

[3]郑柯. SaaS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捷径[J].程序员,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