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内容范文
时间:2023-08-16 17:40: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博弈论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抓住学生的共性
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关注现实问题的意愿,对社会热点问题表现出极高的兴趣,尤其在理解焦点问题时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认知共性。因而应牢牢抓住这一共性,迎合学生在知识需求上的实用化和功利化的特点,从当前丰富的信息资源中寻找承载博弈论知识的现实问题,以期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把丰田汽车赔偿、西南五省大旱、相亲类节目《非诚勿扰》、2008股市大跌等现实热点都搬上了讲台。下面,笔者就通过教学实例进行说明。
在讲授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马斯・谢林(Thomas C. Schelling)的博弈承诺及其可信性概念时,笔者以制定《反国家分裂法》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由于祖国统一问题是所有国人关心的国家大事,大学生也不例外,所以讲授过程非常顺利,以致学生在课后反馈中把这一案例列为讲授最成功的部分。接着,为了讲解如何应用可信承诺处理现实问题,笔者选择了电视连续剧《老大的幸福》第四集中的一个视频片段,进一步强化了知识点。实践证明,人物生动的形象在给课堂增添活跃气氛的同时,也很好地承载了传递知识的作用,以缩影的形式把可信承诺的概念和应用可信承诺策略的方法植入了学生的头脑中。最后,笔者以拆迁补偿合同签订中的一种可信承诺策略为例,对本节课进行了总结,并请学生加以点评。由于拆迁问题是当前社会的焦点问题,所以学生对点评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样,通过抓住学生的认知共性,展示了可信承诺策略在焦点问题上能够将劣势变为优势的强大作用,成功地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了博弈承诺及其可信性概念。
二、增强主题的典型性和知识模块的简洁性
以经典博弈问题为主题有利于组织素材、选择教学内容,简洁地安排知识模块、弱化知识的层次性有利于照顾各类学生在知识面、综合能力和认知水平上的差异,少而精地选择课程内容有利于突出重点,多角度地反复讲解有利于降低知识门槛,提高学习的效率。
例如:在主题选择上,笔者以多数学生熟知的“囚徒困境”作为第一主题,以试验性强、易于展开的“理性基础和有限理性”作为第二主题,以现实性突出的“重复动态博弈”作为第三主题。由于“囚徒困境”与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密不可分,所以第一主题既能让学生感受到博弈问题的趣味性和深刻性,又能激发他们对该主题的进一步思考,使他们逐渐认识到“理性人假设”所具有的超越现实、过于理想的特性,从而部分地为第二和第三主题做好铺垫。另外,有大量关于“囚徒困境”和理性问题的课外资料易于获得,这为学生在课程初期进行兴趣驱动的导读创造了条件。
在知识模块设置上,笔者采取“自成模块、减少关联”的策略。例如:针对非常重要的“信息不对称”主题,我们选择以二手车市场为核心,构建包含药品市场、电脑市场和就业市场等典型主题的知识模块。一方面,这些市场为学生所熟知,易于接受,另一方面,这些市场中包含着非常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因素,因而通过对市场现象的自然描述完全可以弱化学生对经济学市场知识的依赖。为了弱化知识的层次性,突出重点内容,笔者舍弃了理论体系中的某些知识模块,如“海萨尼转换”“斯宾塞信号传递模型”和“斯蒂格利茨信息甄别模型”。
三、重视案例应用,尤其应重视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有关的案例
博弈论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它“声名显赫”,并且与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关系密切。许多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都曾涉足博弈论领域,在博弈论的建立和发展中直接或间接作出过贡献。“名声在外”为博弈论的诡计公选课的开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课程的讲授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素材。
纳什是博弈理论发展的划时代人物,纳什均衡是博弈论的核心概念,两者都是公选课中必须包含的内容。为此,笔者设计以下三个环节:(1)借助“囚徒困境”和“情侣博弈”讲授纳什均衡及其不唯一性;(2)播放电影《美丽心灵》,并进行讨论和点评;(3)布置以纳什为主题的案例设计作业,让学生在课堂上演讲。
第一部分是讲解的重点,讲好纳什均衡意味养博弈论课程成功了一半。第二部分可以把人格培养和素质教育有效融合起来,《美丽心灵》不仅能让人体会到学生心灵中因爱而生的温暖,还能给出人生原本就是一场博弈的警示,体现出“大人物小故事”的精髓。纵然纳什这样的天才也有无法摆脱的困境,何况他人?所以,在人生的博弈中,既要承认能力的差异,又要找寻属于自己的色彩。同时还应看到,纵然如纳什般为顽疾所缠都可以逐渐康复,何况其他挫折?所以,要以积极、乐观、健康的心态对待人生,终身学习而不轻言放弃。第三部分是对学生的启发环节。该环节不仅要培养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要通过为其提供上台演讲、展示成果的机会,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学生在设计案例时自学了有名的“智猪博弈”和“恋爱博弈”等经典模型,巩固了纳什均衡概念,还有学生甚至对纳什曾经设计过的一种“六连棋”博弈游戏进行了分析。
四、重视学科交叉,尤其应重视学科交叉视阈下的学术前沿成果
博弈论己逐渐成为一门为诸多学科提供思维方法和分析技巧的学问,可以说,所有与生命有关的学科都蕴藏着博弈论的应用空间。在公选课中,应重视从学科交叉的视角供给知识,广泛培养各专业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例如:笔者选择生物演化理论和博弈论交叉所产生的演化博弈论作为知识模块,以人类社会的同性恋演化作为典型主题,挑选最前沿的学术研究案例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为学生进行讲解,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在演化博弈论的开创性著作《演化与博弈论》一书中,作者约翰・梅纳德・史密斯(John Mavnard Smith)用精妙的语言、深入浅出的分析和丰富有趣的案例把博弈论的思想融入到生物演化中,推动了对“动物为什么如此”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揭示了动物群体行为演变的动力学机制。笔者首先以“哺乳动物一雄多雌”案例作为引导,简单介绍演化博弈论在性选择和性别比问题上的研究视角以及逻辑结构,然后立刻引出了人类面临的一个有关性的问题――同性恋演化主题下的性问题: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男男同性恋的存在完全没有任何意义,这是因为同性恋相比于异性恋而言成功繁殖后代的可能性太小,那么为什么同性恋的基因没有被淘汰?显然,这一问题接近现实热点,对学生极具诱惑力,而且还具有很强的学术延伸性。为了讲解同性恋基因延续的演化博弈机制,笔者借助2010年2月24日美国心理科学杂志上发表的关于萨摩亚岛上男男同性恋的最新研究成果,利用最前沿的学术案例详细分析了“亲族选择”假说下的演化博弈机制。教学实践表明,通过这样的内容设计,来自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都被调动起来,加深了他们对博弈论的理解,顺利实现了教学的目标。
五、重视开放性,尤其应重视教学信息交流反馈的开放性
信息交流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让有兴趣的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获得知识上的感悟和能力上的提升,并逐步脱颖而出。信息反馈有助于教师突出教学的亮点,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教学实践中,笔者让学生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反馈“课堂心得”,并要求他们同答以下三个问题:(1)这次课对你影响最深或最成功的是哪部分?(2)最失败或可有可无的又是哪部分?(3)对本次课你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这三个问题一方而可以督促学生对课堂内容加以回顾、梳理,另一方而又可以从中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事实上,在交流和反馈中,许多学生都针对课程的内容、进程和教师的教学习惯、技能等提出中肯的批评和建议,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这些批评和建议包括讲课的速度有点偏快、思考时间较少、有些理论过于深奥、希望针对时事展开分析、希望多些互动、理论是需要加强的等,当绝大多数学生赞成“少一点数学知识”并希望“讲得详细点”时,笔者采纳了这一建议,并列出了几本偏重数学工具的参考书,让那些“吃不饱”的学生自学。
教学探索与实践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只要教师能够及时、充分地了解学生的需求,不断总结、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经验,就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效。
在缺少合适的教材这一问题上,笔者设想,可以采取灵活性较强的活页方式(如当前许多大学英语教材中都有活页内容)改变这一现状。活页方式既可以突出主题的典型性,又可以涵盖即时事件,满足学生的需要。同时,教材活页的积累还能为课程建设尤其是优质博弈论公选课教材的编著奠定基础。
只要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需求,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方法,不断加以分析、总结,进一步完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一定能顺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基础上,逐渐把博弈论的诡计公选课建设好。
参考文献:
[1]顾建民.高等教育学[M].杭州:浙江人学出版社,2008.
[2]裘松良.转型期高校教育研究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胡剑锋.高校经管类教育研究与实践[M].杭州:浙江人学出版社,2011.
[4]潘月明,郭秀芝.人学英语口语公选课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J].高等教育学刊,2009(2).
[5]川浦徐进.本科博弈论教学过程中的案例运用[J].江南人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2).
[6]叶国荣,等.高校本科生教育中研究型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9 (3).
篇2
关键词:博弈论;现代管理;应用局限;前景分析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1-0154-03
近年来,随着对管理激励和约束机制的不断研究,一门新的学科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即管理博弈论,所谓管理博弈论是指综合管理激励和约束机制二者的一种新的理论,是对二者研究成果的概述和精炼,是博弈论、非对称信息博弈论在管理学的应用与发展。因此,管理博弈论可以说是以管理激励和约束机制为基础产生和发展的。
1 博弈论与现在管理的融合
所谓管理,是指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博弈,是以人为主体的创造性的工作,因此,我们在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能够激发出人的主观能动性。管理工作的对象是有限理想的社会人,管理的环境相对于管理的目标而言太过于复杂多变,这就决定了管理活动的多阶段性;管理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多重性,决定了被管理者的需求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层面的,因而所形成的管理活动也是多层面的,这就决定了博弈论在管理学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这个概念的提出,很好地衔接了管理与博弈,从而促使博弈论正式进入管理学中。博弈论在管理的过程中很好地把管理发展需求、个人特点、优化结果、管理目标及管理层级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博弈论在管理学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所以说管理博弈论是以管理激励和约束机制为基础产生和发展的。
2 博弈论的发展为管理博弈论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数学基础
很久以来,经济学家都没有意识到激励问题在古典微观经济理论中的重要性。科斯交易成本理论的提出,使经济学家开始重视激励问题。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至今,经济学的发展离不开博弈论的应用,数学模型分析方式开始应用到激励问题的研究中,这是由近年来不断出现的分析工具所决定的,而这些分析工具是为了探索非对称信息下经济主体行为相互作用。随着博弈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许多经济学家对激励问题的研究热忱越来越高,随之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激励机制模型和设计理论,对激励问题的研究及其以后的长足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而非对称博弈论,即契约理论则是以个人激励机制为主要内容的经济理论,在实际的应用中就是在只有一个人信息指导的情况下,达成什么样的协议才能最终形成最好的效果。
由此可见,管理者与被管理的博弈其实就是管理过程中的管理激励和约束机制的相互作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只有协调好二者的关系,使两者协调统一,才能使二者彼此影响、彼此促进。博弈论在应用的过程中有一定的规则,而管理激励和约束机制也必须遵循这些规则,才能在经济学中得到更好的研究、应用和发展。
3 管理激励理论的发展为管理博弈论的产生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所谓管理激励是指,通过对组织资源的合理配置,使个人在组织中受到激励或者约束,这不仅满足了管理组织和组织成员的需求,而且推进了管理组织和组织成员的共同发展。
1912年,泰罗在《科学管理》一书中,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的提出为博弈论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和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所谓的科学管理理论是指依据“第一流工人”对现代管理过程中的操作方法、工具、机器、材料、环境等提出一个统一的标准,同时也对工资报酬制度、职能工长制及一些管理原则进行了规定。泰罗认为,科学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他忽略了“要精确地研究影响人们的动机”,认为工人最终是为了追求较高的工资,因此,提出了在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同时进行管理激励和约束机制,从而产生了刺激性的工资报酬制度和惩罚制度。这种理论被人们称为“经纪人假设理论”,它认为人们参加生产劳动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人们把金钱当作高于一切的存在,而经济利益的提高或者降低都能够相应地影响到人们的工作热情。在那个时期,在管理的过程中只剩下人们完成劳动任务的多少,而没有任何关于人的情感或者道义的存在。随着“经纪人假设理论”的发展,逐步产生了“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这种政策只注重金钱刺激所带来的工作效果,不考虑关于人的任何的心理或者精神追求。
但是随着经济和科学知识的不断发展,工人们也逐渐意识到金钱不是万能的,而古典管理理论和方法显然已经不再适应新的环境,不再能提高工人们的劳动生产率,企业主人、管理学家和经济学家逐渐意识到这一点,对古典管理理论和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而形成了一种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的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行为科学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社会人”阶段和“自我实现人”阶段。所谓“社会人”是指当时的行为科学只注重研究个人在组织中的相互关系,是职工社会需求的满足,而“自我实现人”是指行为科学注重研究个人在工作当中是否能够实现自我并获取相应的成就感,注重的是个人需求的满足。相继前两个阶段,随后出现了第三个阶段“复杂人假设理论”阶段,这个阶段的行为科学认为人的工作动机是复杂的、多变的,而不仅仅是受经济利益所驱使的,而在管理过程中,针对时间、地点和人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工人进行管理。
由上可知,行为科学从个人的动机出发,综合考虑个人因素和外在环境因素,对人进行多层面的研究,它综合了心理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等学科的知识,通过调查、测验、试验和案例分析等多种科学方法研究激励问题,极大地推动了激励制度在管理过程中的发展。经济学家在此基础上对于激励问题的研究热情越来越高,对于管理激励和约束机制在管理学中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他们将激励理论的研究重点逐渐转变为激励问题定量化、模
型化。
4 博弈论在管理理论中的应用局限性
4.1 博弈论的学科特点
要想把握博弈论在管理学中的应用,就必须掌握复杂的数学知识和经济理论,因为博弈论起源于数学,而最初应用于经济学。但是现代企业的管理者,由于要处理各种各样的事务,他们往往没有时间去学习数学知识和经济学理论,更加没有在管理过程中探索的意识。但是博弈论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并不受这些条件的影响。
在博弈论发展的初期,博弈的双方都清晰了解彼此的信息,这个时期称为静态博弈时期;而在现在的企业管理过程中,这些信息管理者可能没有办法得到,这种静态的博弈很难应用到显现的管理工作中。随后,博弈论逐步进入动态博弈时期和不完全信息博弈时期,但是由于博弈的片面性,依然不能很好地为现在企业管理所用。另外,由于博弈模型的多边形和博弈参与者行为的不确定性以及博弈的规则和建模技术所受到的限制性,形成了静态博弈论、动态博弈论和不完全信息博弈论的片面发展,不能在现代管理工作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4.2 博弈论和传统管理理论的差异分析
博弈论的主体是博弈参与者,主要研究博弈参与者的行为及各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现代企业管理则主要研究各个企业之间的相互影响。管理理论一直致力于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研究,应用于现代企业中则是注重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由此可知,在现有管理理论已发展成熟的基础上,企业的管理者对博弈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存在着不理解或者排斥行为。
5 博弈论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前景
5.1 宏观层面
随着信息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的发展将充满不可预知性。从政治层面来看,在苏联解体之后,世界政治格局将逐步完成从一超多强到多极化的转变,各个大国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影响,这实质上就是各个大国之间多种形式的博弈。从经济层面来看,多种大小不等的经济体不断出现,且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甚至不断融合,而在这个过程中,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的经济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这种经济上的依赖和影响其实也是各国之间的博弈,而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和美国的次贷危机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不管是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博弈论的应用无处不在,并且发挥了难以估计的作用,由此可见,博弈论在未来的政治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将应用得更加广泛。
5.2 中观层面
所谓中观层面,在现代的企业管理中,主要包括企业战略、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财务及公司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博弈论在战略管理领域中应用得最早,同时也是应用得最多的领域;而在市场营销管理领域中,博弈论多处于次要地位,多以辅助竞争战略应用于这个领域当中;博弈论中的激励机制和心理博弈多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虽然博弈论目前在中观层面的应用还不是很广泛,但是随着博弈论的不断发展,博弈论的应用在这些领域中将是不可或缺的。
5.3 微观层面
所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属于微观层面的范畴,人与人的关系是多重的,包括领导与被领导者、管理与被管理者、竞争者与合作者等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在人际关系当中必然会涉及到经济利益的问题,人与人一直相互对抗或者合作,存在多种形式的博弈。到目前为止,博弈论的很多研究,如激励机制、心理博弈、行为科学等都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的微观层面当中。管理者应该如何应用博弈论处理好员工之间的利益关系和分工合作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还要不断推进博弈论的应用和发展。
由上述可知,博弈论的理论思想、方法、模型和手段已经逐渐贯彻到现代企业的管理工作中,我们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展博弈论存在的问题,并切实解决问题,不断推进博弈论的深化发展和优化完善,为博弈论在以后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 侯光明.管理博弈论导论[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
出版社,2001.
[2] 罗杰A.,麦凯恩.博弈论—战略分析入门[M].北
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 郭朝阳.博弈论在战略管理研究中的应用及前景
[A].管理学发展及其方法论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篇3
关键词:博弈论;均衡;效用;反向应用
中图分类号:F069.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9-0240-02
“博弈论”这一名词的流行仅仅始于几十年前,但是,博弈论思想本身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如两千多年前的“田忌赛马”就是出色利用博弈论的典型生动的例子,至今仍然为中国的许多学者、老师应用来作为博弈论的入门例子。
一、博弈论的发展进程
博弈论思想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作为一门系统的学科来说还相当的年轻。近代以来,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许多学者逐渐认识到了博弈论的重要作用,对博弈理论进行了探索研究。一般认为,对于博弈理论的最早研究可以追溯到18世纪初。瓦德格拉夫(W aldegrave)在1713年提出了两人博弈的极小化极大混合策略解。古诺(Coumot)和波特兰德(Bertrand)分别在1838年和1883年提出了博弈论最经典的模型,两位学者分别从产量决策和价格决策分析垄断的双寡头竞争模型,确定了在竞争之下各自的最优反应函数。但是作为一种理论来说,1944年,冯・诺依曼(Von Neumann)和奥・摩根斯坦(Morgenstern)合著了《博弈论与经济行为》在总结了以往关于博弈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博弈论的概念术语、一般框架和表述方法,提出了较系统的博弈理论,因此这被认为是博弈理论初步形成的标志。50年代初,纳什(J.Nash)的两篇非合作博弈论奠基性之后,博弈论飞速发展。作为博弈论的一部分,非合作博弈比合作博弈的发展更加迅速,在经济学等其他学科中的应用也更为广泛。提起博弈论,现在差不多总是指非合作博弈论。50年代以来,纳什(Nash)、泽尔腾(Selten)、海萨尼(Harsanyi)等人是博弈论成熟并最终进入使用。
最近三四十年,经济学经历了一场“博弈论革命”,经济学者们引入博弈论的概念和方法改造经济学的思维,推进了经济学的研究,可以说博弈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改写了微观经济学,成为推动经济学发展的一大动力。一方面,纳什均衡概念以及更多的博弈论知识的引入使寡头竞争理论得到改造,在现实中应用的普遍性更明显,严格而深入的探讨竞争现实的现代寡头理论迅速发展起来;另一方面,在经济社会中,每个人的决策都是根据他所掌握的有关信息做出的,非对称信息博弈论这种分析方法彻底改变了微观经济学的面貌,极大地促进了信息经济学的发展,信息经济学已经真正成为当今经济分析的主流。
二、博弈论的主要内容
博弈论(Game Theory)又称作对策论,是专门研究理性个体之间相互冲突和合作的学科。一个最基本的博弈结构,至少包括三个要素:局中人(player)、战略空间(strategy space)和支付结构(payoff structure)。
博弈论的基础假定是博弈的参与者即局中人是理性而明智的;在每个局中人的所有可选行动范围(战略空间)内,该局中人是独立的,不受其他局中人任何形式的胁迫;一个局中人的支付结构表示在不同情况(不同战略组合)下博弈终了时他的收益(或“得分”)。在典型的支付结构中,一个局中人所得的支付不仅与他自己选择何种战略有关,而且还是其他局中人所选战略的函数,任何一个局中人改变自己的战略都将影响所有局中人所获的支付水平。这就是说,局中人之间的利益是相互牵连和相互制约的。除上述3个要素以外,要对一个博弈进行分析,对博弈定义一个信息结构也是必不可少的。研究者必须明确每个局中人知道什么和不知道什么。在局中人追求自己的支付最大化假定下,博弈论研究这些理性个体的行为选择。一个博弈的“解”,也就是该博弈最可能出现的结果,称为“均衡”(equilibrium)。一般情况下,博弈双方的目的就是能够得到一个均衡结果。
一个完整的博弈应该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博弈的参与人,即博弈过程中独立决策、独立承担后果的个人和组织;第二,博弈信息,即博弈者所掌握的对选择策略有帮助的情报资料;第三,博弈的行动空间,即博弈方可选择的全部行为或策略的集合;第四,博弈的次序,即博弈参加者做出策略选择的先后;第五,博弈方的收益,即各博弈方做出决策后的得失。
三、博弈论的应用和对博弈论反向应用的思考
自从将博弈论引入经济学以后,经济学改变了传统经济分析地那种以个人孤立决策,其他经济活动者的行为影响则被典型地简化为价格信号为基础的分析方法,而侧重于经济活动中多个利益主体的行为所产生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分析,从而使经济分析更能反应经济系统的本质。
博弈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更接近经济生活中的实际,具体来说,博弈论是怎样应用到实际事务上的,下面将举例说明,并且讨论探索反向应用博弈论是否可能、是否有意义。
我们以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学生与家长的博弈为例:
假设一小学生和其家长,学生每天都必须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家长可能检查也有可能不检查其完成状况。如果学生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玩的时间减少;家长检查,学生没有完成就会得到惩罚。家长当然希望孩子按时完成作业,如果检查发现学生没有做作业,家长会感到生气,而且天天检查对家长来说是额外的负担。因此如果学生做了作业家长也检查了,那么学生得到的效用是-2,家长得到的效用是2;如果学生做了作业家长没有检查,那么学生得到的效用是-4,家长得到的效用为3;如果学生没有做作业家长检查了,学生增加了玩耍的时间却受到了惩罚,得到的效用是0,家长得到的效用是-2;如果学生没有做作业家长也没有检查那么学生得到的效用是4,家长的实际得到的效用是-1.博弈矩阵如图1:
博弈的结果是学生会选择不做作业,家长会选择不检查,实际影响是无论是对学生自己还是对家长来说,得到的都是最差的结果。
面对这样不尽如人意的博弈结果,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博弈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的,这些条件决定了博弈的结果。那么根据现有的博弈结果,我们是否可以反向应用,找出可以改变的条件从而改变整个博弈的格局,改变博弈结果,改善博弈双方的效用水平呢?
仍然以上面的学生家长博弈为例:
假设在相同的条件下,家长改变惩罚方法,变成惩罚与奖励并行。即如果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那么除了接受固定的惩罚外,如果该期测验考试在一定水平之下将会得到更严厉的惩罚,如果测验成绩在一定水平之上那么会得到自己期待已久的少儿百科全书。测验的成绩必然和平时是否好好学习、是否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相挂钩,那么学生在希望增加玩耍时间的同时还会考虑到不做作业和测验成绩的关联。这样,如果学生完成作业家长也检查了,学生得到的效用是2,家长得到的效用也是2;如果学生完成作业家长没有检查,学生得到的效用是4,家长得到的效用是3;如果学生没有完成作业家长检查了,那么学生得到的效用是-4,家长得到的效用是-2;如果学生没有做作业家长也没有检查,那么学生得到的效用是2,家长得到的效用是-1。博弈矩阵如图2:
篇4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经济博弈论;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8-0131-02
爱因斯坦曾经评说:“现代教学方法如果没有完全扼杀人类神圣的好奇心,就已经可称奇迹。”爱因斯坦对于教育的评论已经过去了近一个世纪,然而我们的教育形式化的后果却很严重。
经济博弈论是一门将博弈论原理与经济问题结合,分析经济活动中各博弈方的对策选择的学科,虽然作为一门学科体系,早在半个世纪以前就已经出现,但长期以来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直到近20年间诺贝尔经济学奖多次垂青博弈论领域的研究,使得博弈论作为重要的经济学分支学科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最具权威性的肯定,而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哈佛大学教授阿尔文·罗斯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罗伊德·沙普利同样也是博弈论专家,因此用博弈论的基本方法分析经济社会领域的相关问题,才能实现真正的理论和实际结合。然而,在我们传统的教学中,只是追随理论、方法、例题、练习、复习、考试这样的教学环节,毫无自己的探索。
因此,在经济博弈论教学领域中运用以问题为导向的(PBL)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对博弈论的热爱和兴趣,可以使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理论和实际的结合紧密度。
1博弈论课程的特点及现有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博弈论》又称《对策论》,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课程,虽然在经济学中获得了最广泛、最成功的应用,被称为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石,但它的应用领域小到到日常生活、行为选择,大到政治、军事、国际关系等。但是,由于博弈论的数学描述较为抽象,很多经济学本科学生在初次接触时会举得十分抽象与高深,目前,《经济博弈论》作为经济学本科专业选修课,教学方法单一,侧重于对理论的阐述,忽视理论的具体应用。结果是,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理论也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然而,博弈论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把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经济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中,紧密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分析经济现象以及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因此,现阶段的博弈论课程教学无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的“学”与“用”脱节。
2PBL教学法在经济博弈论课程中的优势
PBL,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英文全称为Problem-based learning,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该教学方法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首创,最初用于医学临床教学,目前已经成为国内为各学科中普遍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与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法有很大的不同,PBL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将学习与更大的任务或问题挂钩,使学习者投入于问题中,它涉及真实性任务,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经济博弈论课程中包含大量的理论分析模型,对大学二年级的学生而言,单纯的“我讲你听,我做你看”、“预习-听课-复习-考试”四段式教学方法过于抽象、枯燥而乏味,缺乏学习的兴趣,甚至存在学习和理解上的困难,学生没有验证理论的机会,学习效果非常不好。将PBL教学法有效地运用于博弈论的教学中,可以让呆板孤立的理论知识生动起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突出了“课堂是灵魂,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关键”的教学理念。
3基于PBL教学法的经济博弈论课程教学思路设计
基于PBL教学法的博弈论课程教学目标,即以实践性的博弈论现实问题为出发点,将学生置身于模拟真实性博弈的情境之中,运用自身的经济学知识分析现实的博弈问题,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多方位思考的能力。
3.1教学问题设计
博弈论课程中根据博弈方数量、策略的内容和数量、得益和博弈过程的特征以及信息的结构等将博弈进行了分类,博弈论教材大多数也是按照博弈的类型设置章节,因此,基于PBL教学法的教学思路设计必须针对不同的博弈类型进行。例如,可以从经典的囚徒困境作为问题案例引入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以商家之间的价格战为模拟引导学生分组实验,从经典的“海盗分金”引入动态博弈中的逆向归纳法,用“旅行者悖论”引入对逆向归纳法的有效性的讨论,从选美博弈实验引入重复删除劣策略步数的方法,以最后通牒博弈引入人们对不公平的反应的检验等。
3.2具体实施
针对目前博弈论课程教学现状和该课程的特点和规律,试图在教学中引入PBL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价格竞争与博弈为例,具体实施情况如下:
3.2.1提出问题
首先将班级分成以5-6人为一组的若干小组。根据章节内容提出问题,以商家之间的价格战引出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为例:每个组将分别代表一家商家在市场经营。
市场经营的规则:
(1)所有商家的利润率都维持在10%;
(2)如果有三家以下的商家采取降价策略,降价的商家由于薄利多销,利润率可达15%,而没有采取降价策略的商家利润率则为7%;
(3)如果三家商家同时降价,则所有商家的利润都只有7%。
3.2.2分析问题
同组学生分工写作、相互交流,利用网络资源、图书馆等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特点。每个小组派代表先通过协商初步达成协议。初步协商之后,小组代表回到小组向组员汇报。小组讨论之后,需要作出最终的决策:降还是不降?将决定写在纸条交给老师。在本分析问题环节要注意作为小组代表在和别组代表讨论时的出发点,回到小组中后小组成员的决策基础(是否遵守了几个小组达成的共识),以及是否运用了博弈。
3.2.3解决问题
本游戏看似简单,但结果往往出人意料但又在意料之中,因为大部分公司都会选择降价,结果降价会导致两败俱伤。这个游戏可以用囚徒困境来分析:尽管每家航空公司都不降价均可保持10%的利润率,但是受到降价后15%利润率的吸引,它们还是会选择降价。在这种选择下,每家公司都降价导致的是行业利润率的集体下降,变成7%,但这种结果是无法避免的,因为每家公司都在追逐高利润。
3.3理论分析
价格博弈在经济中的实际表现为市场竞争中的寡头价格战。通过降价争夺市场是市场竞争中很普遍的行为,但降价策略却不是成功的策略,因为单个厂商的降价往往会引起竞争对手的报复,这样的降价不仅不一定能扩大销量,反而会白白降低利润率。
以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为例,它们原来用同一种较高的价格(我们称它为“高价”)销售相同的产品。如果这两个寡头不满足它们各自原来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就都有可能通过降价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更多利润。但当自己的降价引起对手的报复时,这种目的就不一定达得到。假设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在原来的“不降价”策略下各可以获得7单位和3单位的利润,如果中国联通单独“降价”,则自己获得的利润可以和中国移动持平,各得4单位的利润,如果中国移动单独“降价”,自己得8单位利润,而联通利润为0,如果双方都采用“降价”,中国移动获得5单位利润,而中国联通获得1单位的利润。这个博弈问题可以表示为下图的得益矩阵。
图1两寡头价格竞争依据上述得益矩阵,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囚徒的困境非常类似,假设中国移动采用“不降价”策略,那么中国联通采用降价得4单位利润,不降价得3单位利润,中国联通会采用“降价”策略,假设中国移动采用“降价”策略,那么中国联通采用降价得1单位,不降价无利润可言,因此,中国联通同样会采用“降价”策略。用同样的方法分析中国移动的情况,也可以得出不管中国联通的策略是什么,中国移动都应该选择“降价”策略。因此,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这个博弈的最终结构一定是两个寡头都采用“降价”策略,分别得到5单位和1单位的利润。很显然,这是个非合作博弈的问题,两方按照个体行为理性原则决策,因此双方的“降价”策略对双方来讲都不是理想的结果,但因为双方都无法信任对方,必须防备对方利用自己的信任谋取利益,所以双方都会选择“降价”,7单位和3单位的利润结果是无法实现的。
对照现实,2011年中国移动、电信、联通净利润分别达到1258.70亿元、164亿元、42.1亿元,中国电信和联通加起来也不及中移动老大的一个零头,从收入角度看中国移动稳坐第一,但从速度看中国联通凭借3G业务增长最快,所以,我们在这里的假设中国移动始终处于优势地位是合理的。
以上为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中价格博弈的例子,同理,在其他的章节,我们同样可以通过类似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使得课程教学生动而有趣,更容易被学生喜欢和接受。
4完善PBL教学法在博弈论课程中应用的建议
4.1重新设计PBL教学法的课程
在以PBL为教学法的博弈论课程教学中,必须重新设计新的教学目标,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重新设计新的教学大纲,设计相关的学习内容;必须重新确定新的教学日历和教案,组织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本知识和实践活动相结合。
4.2循序渐进地推动PBL教学法
4.2.1转变教师观念
PBL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心理上的逐步适应和能力上的逐步提高。在PBL为教学中,教师承担着多种角色的转换,对教师能力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教师由知识的传播者变成了引导者,不仅考察教师的理论知识能力,还考察教师的实践能力。PBL教学需要团结协作性,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在教学中,集中和松散并存,既需要提前做好课前准备,又需要组织好课堂讨论,解决问题。
4.2.2改变学生习惯
传统的LBL教学模式中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过程;而PBL教学模式要求学生本身学习的积极性和自我学习能力在课前体现,课堂上体现更多的是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因此使学生从长期的传统的LBL教学模式向PBL教学模式转变需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惯性。
4.2.3及时改变相关的考核和评估体系
在PBL教学模式中,相关的考核和评估体系也必须随之改变,学生对知识提前学习能力,学生的团结协同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等要和课程的考核和评估结合在一起,要改变以往LBL教学模式下的考核方式,需要相关的教务考务部门对考核标准,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等权利的逐步下放。
参考文献
[1]谢识予.经济博弈论(第三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2]张燕.经济学本科《博弈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当代教育论坛,2011,(1).
[3]姚涛,刘倩倩.实验教学法在“经济博弈论”中的应用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22).
篇5
[关键词]英文电影;片名翻译;归化;异化;博弈
[作者简介]徐建国,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教学和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与日俱增,电影作为大众艺术的一种表达,作为传承文化的一个载体,肩负着重任――架构起不同文化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的桥梁,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互补、学习。作为一种特殊的大众艺术形式,电影语言应雅俗共赏、老少皆宜,而电影片名作为电影的第一形象和识别标志,其中文译名,更应同时兼具整齐匀称、雅俗共赏、精练生动、形神兼备、老少皆宜等特征,既要反映影片的主要内容和暗示影片的类别,还要简洁明朗、别出心裁,符合观众的文化欣赏和期待心理,能够在瞬间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在观众心目中留下难忘的印象,做到先声夺人,从而很好地为影片进行广告宣传。
因此,英文电影片名的中文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电影片名的翻译要做到以约求丰,生动活泼,绝非一朝一夕的成果,而是如严复先生所言“一名之立,旬月踯躅”,需要译者细斟慢酌地加以寻章摘句,尽可能使译名达到原名的效果,并准确传达英文电影中所蕴含、潜存的异域文化气息,力求做到形似,神也似。针对片名翻译中涉及到的文化因素,笔者认为在翻译时应合理运用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翻译策略。
二、电影片名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世界上存在许多民族,不同民族活动的多样性和观念的多元性使其文化内容和形式出现了多样性,这便是文化差异的渊源。文化差异的因素对电影片名翻译的影响不可低估,正如爱森斯坦在《狄更斯、格里菲斯和我们》一文中的见解:“格里菲斯也好,我们的电影也好,其独特性都不是从自己身上凭空产生出来的,而是有它过去的深厚的文化渊源。”可以说,不同民族的语言交流实质上是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只有重视文化内涵,才能克服电影片名翻译过程中语言的障碍,真正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中国文化属于人文文化,重人伦,轻器物,重综合归纳,对于语言,重暗示,主张慎言、戒言,即孔子所说的:“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西方文化属于科学文化,重物质,轻人伦,描写力求细微曲折,惟恐描写不周。
中国人文文化与西方科学文化的差别常常反映在电影的命名上,因此,电影片名翻译中出现的严重错误往往不是因为词语表达不当造成的,而是因为错误的文化假设所导致的。因此,准确了解、把握中、西方影片的命名定位情况,就显得格外重要。总体说来,中国影片在命名上正如中国传统国画一样,追求高远、宁静、空灵、太虚之境,偏好于具有象征性的或富有诗意的文题。而西方影片更热衷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强调人性的独立、人格的完整,力图表现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所以,许多影片都直接以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命名。
电影片名的翻译表面上处理的是单个的字、词或短语,实际上却是不同文化之间意象的重构、修润与转换行为,但是,由于不同的语言文字结构有着其自身特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在跨文化的翻译中难免会产生“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况,既难以通过译文将某种语言所要蕴含的信息传达给另一种语言的读者,但又必须准确做到这一点。在这种“举步维艰、难以抉择”的关键时刻,“异化”(foreignization或alienation)和“归化”(domestication或adaptation)就成为解决这一困惑和难堪的选择。
三、归化与异化――处理文化差异的策略
美国翻译理论家Lawrence Venuti 凭借Translator's Invensibility将解构主义的研究风气引入到翻译界,率先集中而深刻地探讨了归化与异化这两个概念,并激化了两者之间超语言层次的矛盾,奠定了它们难以调和的理论基调。翻译中的异化和归化,是以译者所选择的文化立场为基本点来加以区分的。归化,相对“异化”,翻译上指恪守本族文化的语言传统,回归地道的本族语表达方式,旨在尽量减少译文中的异国情调,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一种自然流畅的译文。Venuti 认为,归化法源于这一著名翻译论说,“尽量不干扰读者,请作者向读者靠近”,即以源文化为归宿(source language culture oriented);异化,相对“归化”,指在翻译上故意使译文冲破目的语常规,保留原文中的异国情调,“译者尽量不惊动原作者,让读者向他靠近”,即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target language culture oriented)。
在文化平等的前提下,异化翻译过程中应以译入语观众的需求――“洋味”为轴心,尽量保持原文的特点,采取相应于作者所使用的源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而归化翻译则应以译入语观众的需求――文化认同感为轴心,要求译文在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上,尽量向目的语的语文规范、文化习俗和读者接近,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陌生感以增强译文的可读性。例如美国电影《Waterloo Bridge》,异化翻译是《滑铁卢桥》,而归化翻译则是《魂断蓝桥》,这被认为是实施归化法最为精妙的电影译名之一;《Gone with the wind》异化翻译是《飘》,归化翻译就是《乱世佳人》;《Home alone》,异化翻译是《一个人在家》,归化翻译就是《小鬼当家》;还有许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自归化与异化问世以来,就一直是学者争论、辩解的关节所在,目前翻译界在承认异化与归化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对抗性概念、而是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的翻译策略和方法的基础上,又展开了哪一个是主流之争。随着“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和各民族之间克服了解的加深,各种文化之间的借鉴与融合日趋明显,文化的异质色彩似乎正在逐渐淡化。另一方面,“文化多元化”和“反文化同化”的呼声此起彼伏,各民族要求保持各自文化特色的意识也日趋高涨。作为语言、文化交流桥梁的翻译,归化和异化的辩证统一仍然会在这样的大环境中继续发展。在这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去重新认识和把握翻译策略中的归化和异化呢?这就是笔者接下来要盛情引入的博弈论。
四、翻译过程中的博弈关系
(一)“博弈论”的基本涵义
“博弈”一词的英文单词是Game,意为诸如下棋、打牌、划拳等游戏中的对策、游戏。现代博弈论(Game Theory),又称 “对策论”或“游戏理论”。博弈论用数学分析的方法研究理性博弈者因其意向、通过策略互动产生非意向结果的策略方法,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在发生直接的相互作用时,人们如何进行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实际上是当事人面对一定的信息量寻求最佳行动和最优策略的问题,即博弈论以对方的行为作为自己决策的依据,并寻求最佳。博弈论是研究理性的决策者之间冲突与合作的理论。由于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利益冲突与一致具有普遍性,因此,几乎所有的决策问题都可以认为是博弈。
(二)翻译的博弈特点
我们可以把翻译看作一种探索性的、单个进行的、尝试和犯错误的语言游戏(郭建中,2000),译者是“游戏者”。游戏包括一套固定的“规则”(如语言规则,翻译理论和原则,翻译技巧,文化折射等),但又鼓励个人的创造性和技能(Gorlee,1994)。结果的不确定性是这种游戏的另一个特点,译者在游戏过程中既要必须明白其中的符号学模式受规则支配,同时他们又可以改变和创造规则。这样,翻译就变成了一种具有知识性、创造性、抽象性、决策性,千变万化的博弈活动。
(三)翻译的博弈模式
在翻译中得以应用的典型博弈模式有“囚徒困境”(the Prisoner's Dilemma)、“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王斌,2004 )和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翻译中为了顾及两种文化之间的共同利益:增进交流和理解,繁荣自己的文化,译者通常应该采取“囚徒困境”中的“优势策略”,即这是一种非零和博弈。在囚徒困境中,背叛(归化)使得合作成为非常劣势的策略,其结果成为一种非合作均衡,即“纳什均衡”。从完全信息静态博弈论的角度看,异化翻译是具有翻译优势的,而归化不是最佳的博弈策略。但是,在特定文化交际中过度异化,也会与翻译的交际目的“南辕北辙”。博弈论中的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高质量译文),无论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如何,按照博弈论中的“帕累托最优”原则,如果多位译者(源语和目的语的)参与或合作翻译,如果这些翻译中有一种能使双方文化都能接受的话,无论归化也好,异化也好,对读者来说,都是最理想的,最有益的。它也体现出博弈论中的“帕累托最优”原则。
五、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博弈
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博弈活动,异化和归化被看作翻译博弈中的博弈规则,博弈论介入翻译决策的过程,正体现了异化与归化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既然翻译可看作是一种博弈,它同样遵循均衡原则,寻求最佳、最优的解决。任何矛盾均有主次之分,翻译中的异化和归化也如此。这种主次关系从博弈论上说都是动态的,无休止地争论孰主孰次、孰轻孰重就博弈论看来是毫无意义的。
在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中,无论是绝对化的归化,还是绝对化的异化,在博弈论看来都是不能到达均衡和最优的博弈,甚至还会出现适得其反的翻译结果。归化和异化应该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两个对立面,有辩证统一的关系,而不是相互对立。博弈论还揭示出翻译归化和异化的最优来自于译者间的合作,归化和异化总是在一次次尝试、背叛、合作中交替进行着,善意的、宽容的、强硬的、简单明了的交流和翻译最终会赢得读者的认可。
在实际的电影片名翻译过程中,不可能永远只遵循一种原则或采用一种方法,保留原语文化特色也会受到这样或那样的限制,不完全被读者所理解或接受,尤其是带有浓厚文化色彩的民俗、谚语、比喻、双关语、历史人物或事件、专用名词、神话典故、特殊典籍制度等。译文如果顾及读者的接受习惯,原文特定的内涵要受损失;保持原文风貌,有时又与对方的思维或观念相冲突。因此,电影片名翻译应该从发展的角度去考虑,结合观众的实际需要,把握好归化和异化的“度”,既不能过于异化,让观众不知所云,又不能过于归化,造成原名语言和文化特色的丧失。
另外,电影片名翻译时翻译时应充分认识语言、文化差异,正确把握观众的接受能力,确定归化和异化的策略。异化翻译就是充分相信观众的审美、接受能力,让观众直面异域文化;而归化翻译的要旨在于跳出语言层面的束缚,传达出影片的内容含义与文化精神。译者应尽量地保持与原导演、编剧同样的创作心态,并能够结合本民族的文化背景对原片名的内容含义与文化精神进行再创作,从而翻译出既与原编剧达到心灵上的契合,又为译语观众所接受的好译名。
篇6
受到近年来理论界多视角和多元研究方法的启示,作者认为,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就其实质来说,是学校和学生双方在一定规则下各自寻求最优理性决策的互动行为,是双方为各自利益最大化所进行的利益博弈。
关键词: 博弈 高校学生 教育管理
博弈论(game theory)又称对策论,它是研究决策主体(决策者)在冲突或合作中的策略选择的理论。它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当两个主体的行为互受对方行为的影响时,各方应该选择何种行动方案,才能实现各自收益的最大化。
在我国,虽然博弈论的研究起步很晚,但博弈的思想却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著名的“田忌赛马”就是一个经典的博弈事例。它揭示的是,在给定齐王的比赛策略不变的情况下,田忌应该采用何种策略才能取得比赛的胜利。这实际上就是现代博弈论中的完全信息条件下的两人博弈问题。我国古代典籍中的《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以及《三国志》中都有大量的博弈事例,蕴育了丰富和深刻的博弈论思想。
博弈论作为一种理论最早是由美国数学家冯・诺依曼(Von Neumann)在1937年提出的,而冯・诺依曼(Von Neumann)和摩根斯坦恩(Morgenstern)于1944年合著的《对策论与经济行为》概括了经济主体的典型行为特征,提出了多种基本的对策模型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创立了对策论的科学体系从而成为博弈论诞生的标志。50年代,纳什(Nash)等人奠定了现代博弈理论的基石;60年代,泽尔腾(Selten)将纳什均衡的概念引入动态分析,提出了“精炼纳什均衡”概念;海萨尼(Harsanyi)则把不完全信息引入博弈论的研究。80年代,克瑞普斯(Kreps)和威尔逊(Wilson)发展了动态不完全信息博弈论,将博弈论的研究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博弈论作为一种方法,最重要功能就是为其他学科提供研究方法。实际上,博弈论的应用范围不仅包括经济学,在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犯罪学、军事、外交、国际关系、公共选择和法律等诸多学科和领域,博弈理论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之所以如此,主要是由博弈论的特殊视角和特殊方法决定的。博弈论研究决策与其他理论研究决策的最大区别是,博弈论研究的决策是在一种互动状态下的策略选择,而不是一种孤立和静态的策略选择。比如,微观经济学研究消费者的消费选择,就是在给定一个价格和收入参数的情况下来说明消费者怎样实现效用最大化的问题,在这里,个人效用函数只是价格和收入的函数而不是其他人的选择的函数。而我们知道,一定时期的价格实际上是市场上所有人行为选择的结果,当每一个市场参与者都根据价格来进行选择的时候,价格就会发生变化,这就意味着,单个主体进行决策所依据的价格参数中,包含着其他无数主体的决策过程。因此,单个主体的效用函数不仅依赖于他个人的选择,而且也依赖于他人的选择。但微观经济学则没有考虑这一问题,它仅仅是把其他人的选择后果归结为一个价格参数,这样,单个主体决策时面对的就是一个价格,而不是其他的决策主体。他既不会考虑自己的选择对别人选择的影响,也不必考虑别人选择对自己选择的影响。博弈论则正好相反,它强调是,单个主体间的选择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个人的效用不仅依赖于自己的选择,而且也依赖于他人的选择。因此,博弈论研究的决策实质上是一种存在外部经济条件时的个人决策。正是由于博弈论研究的“决策”更接近现实且普遍存在于各个领域,因而博弈论的应用十分广泛。
虽然博弈理论的应用非常广泛,但是用博弈论作为分析方法运用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研究中的文章却很少。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问题的研究主体,过去多由从事学生教育管理的人员组成,其研究多数局限于实际工作的对策性研究领域。但最近几年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研究的主体数量迅速扩大,且日益多元。一批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的学者从不同学科的视角和方法介入这一领域,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前景。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博弈论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也被运用高等教育管理的研究之中,并且取得了值得注意的研究成果。如吴晓莉,黄芳在其《高等教育与博弈》提出的“高等教育领域存在许多对博弈的组合”的观点;郭萍,胡军对高等教育服务中的信息不对称及规制的分析以及“教育评估中介应该与政府、市场互补,进行合作规制”的主张,都为运用博弈论进一步研究教育管理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作者认为,大学生是高校教育管理的主要对象之一。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是高等教育管理工作最重要的内容。对高校学生的有效教育和管理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的提升,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及素质,从而有助于高校管理目标的最终实现。因此,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博弈论的方法进一步开展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问题的研究,从新的角度来审视高校的学生工作,它可以帮助人们拓展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路,提高高校学生学习、生活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准和质量,有利于学校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同时也可以创新学生管理研究的方法,拓展了学生管理研究的理论视野,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教育质量,建设和谐校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涉及的主体就是学校和学生。作为学校来说,进行学生管理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力争使最多的学生达到自己的人才培养规格,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实质就是要求学生增加学习成本,即学生的时间成本,物质成本以及克制某种欲望而付出的精神成本等等。而在假定学生都是理性经济人的前提下,学生的目的则是以尽量少的成本来取得学校的认同,这种认同的直接表现就是顺利毕业。学校希望学生顺利毕业,学生也希望学校能允许自己顺利毕业,这一点决定了二者之间具有合作关系,其次,双方都对对方有要求,学校要求学生通过增加学生的成本来使学生顺利毕业;而学生则希望在不增加自己成本的情况下自己也能顺利毕业。由于二者要求的对立,因而使二者之间具有竞争关系。这种竞争的实质就是争夺决定学生学习成本增加或减少的主动权。在这种合作与竞争的关系中,双方也有不同的手段和对策,学校的手段就是在符合国家学生管理规章的前提下,通过制定激励和处分制度来引导和约束学生的学习行为、思想道德和生活行为,包括设立奖学金,评优和进行违纪处分等等。学生则是在认可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前提下,努力寻求有利于既能减少成本,又能达到自己目的的对策和手段。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和学生的任何一种行为都会影响双方进一步的行动以及未来的对策,从而影响学生的潜在资源在学习和休闲两种用途中的分配。从理论上说,当我们把教育看成是一种社会公器时,只有学校拥有主导权才符合权利配置最优原则。而由于学生作为受教育对象的不成熟性,又决定了这一配置过程必然充满了竞争和不确定性。因此,学校学生管理中学校和学生的关系,必然是围绕争夺决定学生潜在资源分配的主导权而展开的博弈关系。
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不仅存在着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博弈,而且也存在学生之间的博弈,比如,在学校对学生实施奖励和处分时,就存在学生与学生的博弈。当学校要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奖励时,由于名额有限,学生之间必然存在为获奖而展开的竞争,在竞争中也就必然存在个人竞争策略的选择问题。同样,当学校要对各种违纪行为进行处罚时,违纪学生中也存在一个如何逃避处罚或减轻处罚的策略选择问题。
总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过程,决不是一种单向的管理与服从的过程,而是各主体之间互相影响的一个互动过程。一方面,学校的选择要主导学生的行为和选择,但同时,学生的选择也要影响学校的选择以及学生之间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35-45.
[2]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 上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21-22.
[3]林勇娟,倪水雄.大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博弈思想[J].高教论坛,2004(1):5-8.
[4]邬补科,沈晓敏.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创新[J].财经论丛,2003(9):13-15.
[5]岳超源.决策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45-47.
[6]刘青秀,贾云鹏.论高等教育中供求双方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等[J].江苏高教,2004(4):35-38.
篇7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construction market has become regular. The bidding legislatio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equity, public, quality and against illegal competition and corruption. Although the enterprise spent a lot of material, time on a complex bidding, but usually the end is not desirable. On the basis of bidding evaluation analysis, a set of suitable bidding game model methods are considered, which is useful for scientific decision on bidding practice in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关键词:建筑市场;招投标;评标办法;博弈论
Key words: construction market;bidding;bidding evaluation method;game theory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8-0100-02
0引言
工程项目建设招标投标是国际通用的、比较成熟的而且科学合理的工程承发包方式。承包商投标的目的是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案并报出一份既有最大中标可能性又可以赢利的最佳的报价。
我国目前建筑市场竞争日益复杂和激烈,施工企业在注重提高企业内在素质的同时,加强工程投标工作的研究,优化投标决策,提高投标质量,是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
我国的工程招标评估一般采用综合评估法,即对工程质量、施工工期、投标价格、施工组织设计或者施工方案、投标人及项目经理业绩等提出要求,并确定评价标准。这些要求和标准的确定也是因为业主的要求不同,所以各个标准也不尽相同。。一般以评分方式进行评估,得分最高者中标。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是在投标文件能够满足招标文件实质性要求的投标人中,评审出投标价格最低的投标人,但投标价格低于其企业成本的除外。
招标投标是为了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进一步规范我市建筑市场秩序,加快培育市场机制,遏制腐败现象发生,培育和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建筑业的健康发展。但由于旧体制的功能与惯性还未消失,新体制的功能尚不完善,致使建筑市场交易成本过高,交易秩序出现混乱,影响了招标投标制度的效率。
本文认为,要对工程造价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估,需要建立严密的数学模型,而根据实际情况,显然选择博弈理论更加合理。基于博弈论建立适应不同评标办法的投标模型,为施工企业的投标工作提供一些具有理论和实质意义的参考。
1博弈论投标报价建模的基本要素
1.1 博弈论在投标报价建模应用中的适宜性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包括:参与人、行动、结果、信息、战略、支付函数、均衡。博弈分析的目的是运用博弈规则预测博弈均衡。
工程投标是一种对策行为,众多投标者之间就是一场博弈。投标人往往不具备甚至完全不具备竞争对手的投标信息资料,施工企业在与对手参与投标活动时可以认为是同时选择行动,因而可以运用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理论来描述和解释工程竞标博弈。
1.2 博弈论基本要素概述从理论上讲,博弈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
1.2.1 合作博弈――研究人们达成合作时如何分配合作得到的收益,即收益分配问题;
1.2.2非合作博弈――研究人们在利益相互影响的局势中如何选决策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即策略选择问题;
1.2.3 完全信息不完全信息博弈:参与者对所有参与者的策略空间及策略组合下的支付有充分了解称为完全信息;反之,则称为不完全信息;
1.2.4 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静态博弈指参与者同时采取行动,或者尽管有先后顺序,但后行动者不知道先行动者的策略。动态博弈指双方的的行动有先后顺序并且后行动者可以知道先行动者的策略。
为了说明博弈的各个类型,我们可以在这里举个例子:a、b、c、投票决定如何分配100万,他们分别拥有50%、40%、10%的权力,规则规定,当超过50%的票认可了某种方案时才能通过。那么如何分配才是合理的呢?按票力分配,a50万、b40万、c10万c向a提出:a70万、b0、c30万b向a提出:a80万、b20万、c0……
权力指数:每个决策者在决策时的权力体现在他在形成的获胜联盟中的“关键加入者”的个数,这个“关键加入者”的个数就被称为权利指数。
夏普里值:在各种可能的联盟次序下,参与者对联盟的边际贡献之和除以各种可能的联盟组合。
次序:abc acb bac bca cab cba ,关键加入者:a c a c a b ,由此计算出a,b,c的夏普里值分别为4/6,1/6,1/6 。所以a,b,c应分别获得100万的2/3,1/6,1/6。
以下结合具体实例,对博弈论涉及的各个要素进行逐一分析:
(1)参与人是指一个博弈中的决策主体,它的目的是通过选择行动(或战略)以最大化自己的支付(效用)水平。参与人可能是自然人,也可能是团体,如企业、国家,甚至若干国家组成的集团。在本文中,一般用i=1,…,n代表参与人。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参与人之外,在博弈论中“自然”作为“虚拟参与人”来处理。
(2)信息是参与人有关博弈的知识,特别是有关“自然”的选择、其他参与人的特征和行动的知识。信息集是博弈论中描述参与人信息特征的一个基本概念,是参与人在特定时刻有关变量的知识。
(3)战略战略是参与人在给定信息集的情况下的行动规则,它规定参与人在什么时候选择什么行动。一般地,用si表示第i个参与人的特定战略,Si ={si}代表第i个参与人的所有可选择战略的集合。如果n个参与人每人选择一个战略,n维向量S=(s1,…si,…sn)称为一个战略组合,其中si 是第i个参与人选择的战略。
(4)支付在博弈论中,支付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战略组合下参与人得到的确定的效用水平或者是指参与人得到的期望效用水平。参与人的目标是选择自己的战略以最大化其期望效用函数。在博弈论中,支付或者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战略组合下参与人得到的确定的效用水平或者是指参与人得到的期望效用水平。
(5)结果是博弈研究者所感兴趣的分析,例如均衡战略组合,均衡行动组合,均衡支付组合等。
(6)均衡是所有参与人的最优战略组合,博弈分析的目的是预测博弈的均衡结果,即给定每个参与人都是理性的(理性是指有一个很好定义的偏好,在面临给定的约束条件下最大化自己的偏好)。博弈论中的均衡概念与一般均衡理论中讨论的均衡概念是不同的。
在博弈论里一个博弈可以用两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述,一种是战略式表述;另一种是扩展式表述(或称为展开式表述),更适合于讨论动态博弈。因为本文中基于博弈论建立的报价模型都是静态博弈,下面仅给出适合于静态博弈的战略式表述(又称为标准式表述):
博弈的参与人集合:i∈Γ,Γ=(1,2,…,n)
每个参与人的战略空间:Si,i=(1,2,…,n)
每个参与人的支付函数:ui=(s1,…si…,sn),i=(1,2,…,n)
用战略式表述的博弈为:G={Si,Sn;ui…,un}
在这种表述中所有参与人同时选择各自的战略。所有参与人选择的战略一起决定每个参与人的支付。
2不同投标报价评分方法下的建模方法分析
目前,我国施工企业参与投标的项目报价评分办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经评审的最低价法;二是复合标底法。根据评分办法及可获取的数据类型应建立不同的博弈模型。具体来说,综合评估法采用较多,即对工程质量、施工工期、投标价格、施工组织设计或者施工方案、投标人及项目经理业绩等提出要求,并确定评价标准。这些要求和标准的确定,因业主的期望值、业主的管理水平、工程项目和建筑市场的实际情况的不同而不同。一般以评分方式进行评估,得分最高者中标。
2.1 基于合理最低价法的成本分布函数博弈模型(信息较对称时)适用于合理最低价法投标的博弈模型在求最优解的过程中,成本分布函数的确定是关键。确定竞争对手承包工程的成本分布函数f(x),需要参考对手以往的设计报价记录,结合投标者现在的发展,运用一定的数理统计方法抽象得出,从而可以将企业的投标价格和具体的环境条件联系起来,具有动态性。
在具体方法上,首先研究只有两个投标者的成本分布函数博弈模型建模过程:只有两个投标者参与投标,即i=1,2。令bi为投标者i的报价,ci为投标者i的承包成本。假定ci只有i自己确切知道。竞争者之间都相互知道自己和其他投标者的ci独立地取自定义在区间[m,n]上的分布函数f(x)。则由以上定义可知投标者i的支付ui如下:
u(b,b,c)=b-c,if,b>b0.5×(b-c),if,b=b0,if,b
这是最简单的投标报价博弈模型。投标者i面临的问题是:
max ui=(b-c)f(x)dx,
其中:b为最优报价,c为实际成本,Φ(b)=f-1(b)。
2.2 基于合理最低价法的模糊预测博弈模型(信息不对称时)
投标人投标决策分析时往往并不具备完全的资料信息,且竞争对手的投标策略是变化的。经实例证明采用基于“概率模型”的投标报价模型误差较大,偏于保守;而采用基于博弈模型和模糊预测的投标报价决策方法,更符合信息不完全情况下的投标竞标实际情况,其得出的最优报高率f更大,比前者为投标人带来更大的期望收益。因此,在信息不完备情况下的投标报价决策中,该投标报价决策方法更为有效。
具体方法是,通过研究收集竞争对手以往的投标报价分布情况的统计资料来作为分析的基础,直接建立报高率f与赢标率T的函数关系。
对很少遇到的或没有遇到的对手,则可以运用模糊数量法来确定其报高率f与赢标率T的关系。模糊预测模型为:T=A0+Aigf,其中A0=(a0,c0),Ai=(ai,ci)是模糊数,ai为模糊数的中心值,ci为模糊数的模糊幅度。
如果投标人在某次投标竞争中有m个已知竞争对手,n个未知对手,对成本的估算为c,则对于该投标者而言,是首先分别分析已知竞争对手和未知竞争对手总体赢标率,并取其大者作为最优投标报价报高率f*的函数输入,求得最优报价。
3结论
在博弈模型建立与应用中,成本分布函数模型及模糊预测模型均是基于已有较成熟的概率统计方法的报高率f的研究,适用于经评审的最低价法项目,能够较好地指导实践。因此合理最低价法投标报价博弈模型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由于对最低投标价的合理性评判尚缺少一致的理想标准,复合标底法被广泛应用。由于复合标底可采用多种复合形式,很难取得这样的记录;如果拥有以往与当前评标方法完全相同的项目,则借助评分矩阵模型,根据不同的复合公式建立不同的矩阵模型,分析采集自投标报价与标底比价的区间历史记录,进而确定最佳报价。因此,对复合标底法投标报价的评分矩阵博弈模型的深入研究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我国的招投标制度虽然已实施多年,但有许多的内容还需要不断的完善和补充,本文区别目前通用的评标办法,针对性地建立博弈模型,对提高招投标在综合决策中的科学性的有益尝试,在今后的研究可以通过待实际经验数据的积累来进一步验证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袁建波,丁夏淑.博弈论在复合标底投标中的应用[J].中外公路,2005, (8):199-201.
篇8
关键词:儒家伦理;博弈论;“和”;“生”
中图分类号:B8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0460(2012)05—0019—08
一、博弈论需要面对的伦理追问
当前,作為一种分析现实社会关系的工具,博弈论(game theory)已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领域。凡是我们试图对竞争与合作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时,似乎都无法绕开博弈论。“博弈论是对相互依赖的理性选择所做的系统研究。当个人的选择依赖于其他人的选择时,它可以被用来解释、预测和评估在这种情况下的人类行為。”“相互依赖”这个词组命中了博弈论的核心,也足以解释為什么它在出现之后便能引起现代社会的广泛兴趣。现代社会显然是一个联系日益紧密的社会,任何个体的“独立”选择都只是相对的,都无以真正独立于他所置身的环境而不受他者影响,因此个体就不得不在进行选择之前权衡他者可能发生的选择。相互依赖的既定事实使得所有个体选择的结果相互制约,于是就出现了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如何在相互依赖的环境中进行策略性选择,使得风险和损耗等尽可能小,而安全指数和收益等尽可能大?现代博弈论的研究大多围绕此问题而展开,当这些研究进入到从博弈关系中寻求合作前景时,就进入了伦理学的视阈。
关于两种结果的描述生动地呈现了博弈论所倚赖的伦理思路。
第一种博弈结果被命名為“零和博弈”,意思是:输的一方收益為零(即被另一方所彻底击败或吞并),赢的一方收益為正。“零和”产生于对抗性竞争,是现代博弈论所力图规避的损伤性结果。关于这一点,博弈论的研究者们常常用我们耳熟能详的“囚徒困境”模型进行论证。“囚徒困境”的初始形式是一次性“囚徒困境”,在这个实验场景中,警方需要足够证据对两名疑犯进行判决,他们被分开囚禁和审讯,并被给予三种选择:(1)若一方选择坦白,并且愿意作证指控另一方,而对方拒绝坦白,那么坦白的一方将即刻获得释放,而拒绝坦白的一方将入狱10年;(2)若二人同时选择了坦白,并且作证指控对方,则二人各入狱5年;(3)若二人都拒绝坦白,由于证据不足,两人将被拘禁1年。如果两名囚徒有完全理性,则应当在相互信任与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第三种选择,这是在信息完备的旁观者一眼就可以看出的最优选择。然而,在一次性囚徒博弈情境之中,基于自利的权衡后,囚徒常常会做出背叛的选择。默尼根等学者们都力图用“囚徒”模型来说明:脱离合作的利己行為不但损害了对方,也使得自身的损耗加大。
另一种博弈结果则被称為“非零和博弈”或者“正和博弈”,也就是日常语言中的“双赢”或“共赢”,意思是各方得到的收益都為正。关于这一点最常见的是多次“囚徒”博弈分析。初始的一次性“囚徒困境”演示了被假定為纯粹利己的人在突发性利益冲突中进行选择所注定的败局。由于现实生活中的选择主体之间存在的是长期关系,那么就需要进行重复博弈分析。道格拉斯·霍夫施塔特在重复博弈情境研究基础上给出了“囚徒困境”的悖论,他发现:在重复的博弈当中,一次性“囚徒”选择不能也不会被允许重演,因為“囚徒”们将吸取教训而选择合作。具体说来,这种“囚徒”合作之所以出现,主要是基于下面原因:在长久的竞争关系中,并无一种有效隔离手段可以持久隔绝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沟通。各方必然领悟到只有打破“囚徒”背叛,才能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获得双边收益最优。因此,一种在竞争又相依的命运中发展起来的合作型关系必然要成為主导型关系。显然,正和博弈是彼此妥协和互惠互利的竞争合作所产生的结果,这种结果呈现了博弈论基于现代竞争社会相互依赖的事实而归纳出的帕累托效率。
在现代博弈论从“零和”到“正和”的分析中,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伦理思想的影响十分明显,主要表现為两项特征:第一,博弈论预设了选择的各方都具有趋利避害的基本人性。这种人性预设既被利己主义推崇,也為功利主义所承认。第二,趋利避害的选择将产生对利益最大化的普遍期望,“双赢”(也就是“正和”)是基于最大福利计算的功利选择的必然结果。
尽管基于“囚徒困境”模型之类的博弈分析似乎从利益分布上给出了充足理由来昭示合作型竞争给人们带来的美好前景,但从“合作”这个状态所涉足的伦理学角度来说,博弈论分析及其导出的“双赢”(“正和”)结果至少还需要面对以下几个问题的严格追问。
第一个问题也是至关重要的问题:趋利避害的人性假设是否足以承载所有人的共同选择?如果这个基本假设是不成立的,那么当博弈论被应用于分析社会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时,其合理性就不得不受到质疑。以“囚徒困境”中的两个囚徒為例,我们有什么理由假设他们之间仅仅是一种彼此漠不关心的关系?即使这种关系成立,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假设所有利害冲突者之间的关系构成都如同两个囚徒这样,既没有一丝情感的维系,又没有半点道德和良心在其中发声?泰勒和庞德斯通等人都质疑过:将纯粹利己主义作為人性的假设基础是否具有普遍适用性?弗兰克则试图赋予人性一种或者多种“更高尚的动机”。
第二个问题:基于“囚徒困境”的博弈分析启示着竞争社会走“双赢”道路,从分析过程到结果展示似乎都很完美,但我们何以理所当然地认為竞争者之间一定存在博弈关系?这个问题和第一个问题一样指向人性。不过,第一个问题是在问博弈关系存在时行為选择的人性基础,而这个问题要问的是博弈关系本身是否存在。这里不妨顺着人性分析的思路继续往前发问:由于人们的思维习惯不可能脱离社会联系的历史和事实,那么,如果人性的朝向更多地偏于和谐一致而不是利益冲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究竟是自然产生的合作关系,还是基于功利计算而选择的合作关系?
第三个问题:假定竞争社会的基本关系是博弈关系,我们又何以证明合作的选择不会因為情境而发生变化?换言之,合作的发生很可能仅仅依附于某人决策时所处的情境,而决非出自至上道德理性约束的内在动机。那么,在长久竞争关系中,如何确保合作将成為完全共同理性的结果,而不会因為某个特殊情境而改变?譬如,当“我”完全有实力掌控某个市场时,有什么理由即刻说服“我”放弃激动人心的征服欲和霸占欲而选择与他人分享市场?
第四个问题:即使我们能够证明博弈关系存在,那么博弈分析要的终局性结果就是“双赢”的利益分配格局吗?这里以最具有竞争特性的商业活动為例。商业自古就是人类文化生活中的一种事实存在,但它存在的根本目的不是為了让流通产生的财富在利益竞争者之间得到相安无事的分配。商业起源于“农有余粟”,以“通四方之物”的流通作用而使整个社会供需达到平稳,商人及其经营机构不过是因承担“通材鬻货”的流通作用而得到报偿。说到底,商业最终不是指向商人之间的利益分配,而是社会全体生活的繁荣发展。换句话说,商业竞争不是為了“双赢”,也不仅仅是為了“双赢”所导向的商家之“生”(即商家的生存和发展),而是整个社会当中所有群体的“共生”。因此,為了这个“共生”的目的,往往不能单以“双赢”的博弈规则来决定商业竞争格局及利益分配,而需要根据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来决定何种类型的商业布局应被优先选择。
二、博弈论可以在何种伦理学意向下改良
博弈论是现代社会科学研究范式中的一个核心工具,常常被称為“社会科学的数学”。作為一个应用工具,它原本并不需要面对道德诘难。并且,单纯从它在论证过程中所呈现的逻辑理路而言,博弈论推导“双赢”型合作的思维路径并没有太大问题。不仅如此,“囚徒博弈”之类的分析方法还可以作為相当有效的工具用于日常社会生活,比如说在面临几种方案选择时就可以凭借这种分析方法找出最优决策。但是,当这种模式被运用来分析现实的社会关系时,实际上已经进入到伦理学的考察范围,不得不与“善”、“正当”、“幸福”等伦理基础词语发生密切的关系。上面论及的几个伦理追问,就是博弈论深受近现代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影响时难以克服的掣肘。换言之,这种掣肘归根到底不是博弈论本身的掣肘,而是当它作為分析现实社会关系的模型和方法為自己的论证思路设置人性假定时,跟从利己主义与功利主义所必然要发生的掣肘。
作為一种分析现实社会关系工具的博弈论如果想要寻求改良之途,它就不得不跨出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来进行系统反思,尤有必要进入到对上述两种伦理思想批判最有力的道义或美德伦理中,以寻找资源来补其不足。当博弈论需要如此来完成对自身的改良时,它或许可以重点考虑借助于儒家的“和”伦理。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儒家伦理十分关注现实人事,因此,在论“和”时,儒家并没有仅仅停留于生硬的理论说教,而是用例证类比等方法进行逻辑解说,比较详尽生动地讨论了竞争与合作的辩证关系,强调了合作当中竞争性存在的必然性与必要性。关于这一点,后文还将进一步地详细论述。尽管儒家对竞争与合作关系的具体论证方法与博弈论有所不同,但这种将竞争与合作并行不悖的理性考量方式与博弈论的思考路径颇為趋同,因此,双方的接轨就并非难事了。
其次,儒家伦理有其独特的德性解说方式。儒家伦理是一种与西方道义论既有相似性又风格迥异的德性传统,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它的德性思路使得它和道义论一样可以承担对博弈论的深刻批判任务,可以对人性及以人性為基础的社会行為进行审慎洞察与分析;另一方面也是更為重要的方面,尽管它与道义论一样重视主体的道德认知能力,但又绝不将这种道德认知能力寄望于康德式的道德理想以及这一道德理想指引下的先验式建构主义,这使得它更容易获得基于现实考虑的支持,而现代社会受到热切关注的博弈论显然是一种基于现实考虑的理性论证方式。
第三,儒家论“和”,将“和”的根本意向定位于“生生”,亦即社会竞争者之间的“双生”或“共生”,这就与博弈论所追求的“双赢”或“共赢”产生了一个关联和比较。从伦理学角度来说,无论是“双生”或“共生”,还是“双赢”或“共赢”,都是应当追求的。但是,显然前者比后者要更為根本,更為基础和更不可动摇,如斯宾诺莎所说:“道德的根本是努力维护人的生命,而人的幸福源自在这个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因此,当我们将博弈论置于儒家“和”伦理意向下进行改良时,“生生”就使得博弈论获得了比“双赢”更為基本和宽泛的逻辑目标。
三、儒家“和”伦理的描述图式
《说文解字》说:“儒者,柔也。”温润的精神气质决定了儒家在面对竞争时尚和,即推崇以“和”的原则消解矛盾。“和”在儒家叙事中被描述為“利贞”之相,所展现的是一个有伦理的、吉祥完满的社会形态。西周的史伯首倡“和”,提出了“和实生物”思想。正是这个“生”字高度概括了儒家“和”伦理的基本精神。儒家论“和”,没有止步于社会伦理现象的和睦吉祥,而是指向更深层、更本原的伦理意义:“生生”,即各竞争主体在和谐共处的基础上相应、相辅、相生,并由此而引致社会整体充盈润泽地向前生成和发展。所以《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能够达到“中和”,天地便能安安稳稳地各当其位,而万物也能繁茂地生长发育。
儒家伦理精神从“和”到“生”,走的是宇宙伦理图示的描述路径。
儒家首先从“和”的自然生成性开始讲起。与西方哲学思路将元素和质料等视為宇宙本原不同,包括儒家在内的中国文化传统将宇宙的根本生成要素概述為阴阳二气,认為阴阳二气虽然相互对立,但也相互包含,阴阳和合而万物生。《周易》指出:“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意指天地之间的阴阳二气交织而形成一种醇和之境,从而使得万物生发。荀子也说:“天地合而万物生”,“万物各得其和而生”。董仲舒则说:“和者,天地之正也,阴阳之平也,其气最良,物之所生也。”至宋明理学,儒家宇宙伦理学说逐渐发展到几近臻境,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论及阴阳相和而生万物:“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张载则称阴阳中和之气為“太和”,也就是“和之至”,并认為“太和”能产生出各具特色的人与事物,即“合而成质者,生人物之万殊”。王夫之在张载的基础上进行论说,认為“太和”是阴阳二气的始和,而所谓“和实生物”,就是指阴阳二气相互充实、相互交孕,从而生成万物。
儒家宇宙伦理模式的基本特点是天人合一,将宇宙自然的规律与人事纲常连為一体。于是,“和”的自然生成性也就悄然过渡至社会人事结构中的生成性。天、地、人三者常常被儒家相携而谈,当三方都呈现出和谐景象时,世界也就呈现出完满的生成之态。王夫之就直接将人的仁义、天的阴阳、地的刚柔一同视為“太和”的产物,他认為:“一物而三才:阴阳,气也,而谓之天;刚柔,质也,而谓之地;仁义,德也,而谓之人。才以成乎用者也。一物者,太和氤氲合同之体,含德而化光,其在气则為阴阳,在质则為刚柔,在生人之心,载其神理以善用,则為仁义,皆太极所有之才也。”既然人事与天道本為一理,那么“和”就不仅仅是在宇宙自然中使得万物生,而是在社会伦理生活中也同样具有生成性了。
“和”又是通过什么来表现其生成性的呢?关于这一点,儒家以“不同”来进行逻辑解说。在儒家描述的“和”之完满境域中,决不存在咄咄相逼的尖锐对抗,但同时又决不会泯灭个体的差异性。并且,恰恰正是由于各类个体具有独特鲜明的风格,彼此争奇斗艳、交相辉映、相辅相生,才成就了竞争境域中的勃勃生机。
在清楚认识“不同”所具有的生成力量之前,先需要辨明“和”与“同”。关于这两个概念,儒家进行了严格区分。《左传·昭公二十年》中,晏婴就通过味道和声乐的比喻陈说了二者歧异:“公日:‘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酽、梅。以烹鱼肉。箪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泻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声亦如味……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正是由于个体与个体之间存在“不同”,既构成了“和”的前提,也构成了“和”极力保有的一个实质性内容。“和”以“不同”為实质性逻辑起点,从形式目的角度而言,是為了自然社会和人事社会的竞争主体呈现出百花齐放的丰盈态势;从更长远和更深层的角度而言,则是要致力于通过保有“不同”,即保有个体的差异而获得整体的生成与发展。
“不同”内含的生成性即為“和实生物”的关键所指:“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正是由于不同者之间相互对立又相互汲取和相互转化,才成就了万物的生长繁茂。若完全消除事物之间的对立而以“同”代之,即以完全的一致性代替差异性,那么世界将失去向前发展的动力。这种基于“不同”的“和实生物”辩证思想被儒家融会贯通,并赋之以道德特征,便形成了“和”伦理的重要思维理路:“和”是异质性、差别性、多样性的统一,异质元素汇于一体,相互竞争又相互促进和生成,进而使得整体充盈丰满、生生不息。关于“和”中所蕴涵的对立和斗争之意,张载是这样说的:“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就是生氤氲、相荡、胜负、屈伸之始。”在最完美的“和”之中,必然包含着“浮沉、升降、动静”的矛盾与对立,也包含着“氤氲、相荡、胜负、屈伸”的差异与斗争。正是通过内部的矛盾、对立、差异、斗争,事物才得以变化和发展,才成就了整体的、动态的、永不止息的“生生”之“和”。
四、儒家“和”伦理对博弈论的补足性改良
儒家“和”伦理的描述图示从根本上意向相竞相争的各主体之“生生”,在此种“生生”意向下,既能获得现代博弈论分析所要的“双赢”效果,又与博弈论的“双赢”思路大异其趣,并且為后者突破其功利主义掣肘提供了大有裨益的参考,使其能够获得一条补足性的改良之途。為了更直观明晰地察看这种补足性改良何以发生,这里就前面所论及的博弈论需要面对的几个伦理追问依次进行分析。
(一)对人性更為真实和丰满的考虑
博弈论对人性趋利避害的基本假设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对于人类整个丰富生动的情感与理性体系而言,它就显得过于冷酷与苍凉,也过于狭隘了些。泰勒就反复地疑惑和追问:如此凄苦的人性逻辑是否可以成為群体共同生活的有益指南?由于博弈论已经进入了伦理学的视阈,因此,无论对博弈论的反对者还是支持者而言,这都是一个必须做出严肃回答的问题。一些学者已经在试图修补博弈论的这种人性分析缺陷。在弗兰克的“高尚动机”当中,就在探寻用德性主义的某些核心思想来弥合博弈论在人性逻辑上的功利主义困窘。这是一种相当有益的尝试。正是基于这种尝试的提示和对这种提示的进一步细致探讨,这里力图用儒家“和”伦理来补足博弈论在人性分析处的基础性缺陷。
儒家“和”伦理赋予了人性一种具有深刻洞见的道德认知能力。这一能力产生于人对“太和”的体悟,它的最终定位是伦理学中最為基础和不可抛离的点:“生生”,即世界生成性的永不止息。由于它关注的是永恒生成而不是阶段幸福,就使人的思想意识中拥有了超越短期功利的挚诚。它并不排拒利益,只要利益没有成為超越道德的优先考虑,它就认可利益的获得。同时,由于它的逻辑起点并非利益,从起始发生处便不受到利益辖制和摆布。这种既承认利益又超越利益的思维理路,将人性置于真实丰满的考虑之中。与博弈论单纯计算利害得失的人性逻辑相比较,它无疑為后者提供了一种更為审慎完全的参考思路。因此,博弈论在面对人性质问时,不妨将人性起点定位于“生生”追求,而不是趋利避害假设。
(二)达成非功利合作和非情境合作
一旦博弈论参照儒家“和”伦理的思路而将“生生”追求定為逻辑论证的人性起点,博弈论所需要面对的接下来两个伦理追问几乎都迎刃而解了。
现代博弈论将竞争社会的合作视為经过理性权衡计算的最优抉择,这就产生了前面所提到的第二个问题:相互竞争的主体之间可能存在一种不经过功利计算的、先天的合作倾向吗?应该是能的,至少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否则就无以解释亚当·斯密的“道德人”,也无以解释日常生活中道德直觉的发生了。儒家“和”伦理就有利于促成这类道德直觉的习惯性生成。在儒家论“和”的宇宙伦理图式中,“和”的生成意义以几乎不言自明的理由而毫无困难地说服了人们的理性:显然,“生”是天地万物正常运行的存在性基础,离开此处,任何伦理道德规范都将沦為空乏的说教。正是由于抓住了“生”这一最不容置疑的伦理起点,儒家“和”伦理要比功利主义等伦理学说更易于获得人类竞争社会中的普遍敬意与支持。这种普遍认同将使得社会合作逐渐成為一种道德习惯,最终成為社会各主体的一种道德直觉,也就是成為主体做出行為判断时毋庸置疑的本能性反应。显然,这便形成了一种依附于道德习惯与道德直觉的非功利合作。
基于同样的理由,博弈论所面临的第三个关于情境影响的伦理问题也将被消解。儒家“和”伦理的思路使得社会各主体的道德习惯和道德直觉形成后,情境对道德意识的削弱能力便大大降低了。关于这一点,中国传统文化中诸多商人的行為给出了明证。譬如近代儒商中声誉最盛的晋商,他们就创立了一种“相与”模式。山西巨商乔家和渠家某年面临在关东市场全线崩塌的风险,实力与他们一直旗鼓相当竞争的曹家本可借此而置乔、渠于死地,但曹家当家人毅然解囊相助,帮助乔、渠渡过了难关。诸如此类的例子在中国传统文化浸染下的商业领域并不鲜见。正是基于儒家伦理的长期濡染,很多传统中国商人在可以彻底击垮竞争对手时,常常会心甘情愿放弃成就自己霸业的机会,反其道而行之地选择了扶持对手重新崛起。这就使得儒家的“和”超越于博弈论而具备了强烈的社会伦理意蕴。
这里要附带提及的是:非功利合作与非情境合作所产生的实际收益可能比基于功利与情境分析的“双赢”更大。这是因為:当人们关注的是竞争对手的“生”时,很自然就会囊括了关于“赢”的关注在内,于是“双赢”收益就成為基于道德直觉的合作选择的衍生结果,而绝非预设前提。①由于“共生”是长期的动态描述,因此它衍生的“双赢”就是诸多阶段性“双赢”的累积。与儒家“和”伦理从“共生”衍生“双赢”的长期动态描述不同,现代博弈论却常常是从可以预测到的有限时间段内的策略分析人手,这样可以达到阶段性的“双赢”,却并不保证可以获得下一个或者很多个阶段的长久“双赢”。
(三)产生优越于集体意识的共生意识
对博弈论所需要面对的第四个伦理问题的分析实际上相当于在分析“共生”与“双赢”何者更具有优越性。
博弈论显然已经注意到集体理性在现代竞争社会中对于个体理性的优越性。当它对竞争者之间“相互依赖”及“正和”效应进行强调时,尤其是当它通过“纳什均衡”的描述强调个体利己策略在社会交互行為系统中的软弱,并考虑一种经由“正和”效应而呈现的帕累托最优时,它已经在展示一种认真严肃的集体意识。这一意识的浮现使得博弈论虽然始于利己人性分析,却终于朝向了一条与利己主义截然不同的道路。集体意识将使得各竞争主体把对竞争对手的敌意隐忍不发,并基于功利效果分析而相互退让甚至互施援手,从而产生出一种“正和”的乐观局面。因此,集体意识相对于纯粹利己意识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对于一个需要永久性向前生成和发展的伦理社会而言,单有这种集体意识还远远不够。
篇9
关键词:博弈论;广告营销;市场容量;市场定价;
非合作均衡广告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并为广大公众媒介所认可,进而降低消费者的有关产品信息搜寻及质量甄别的成本,降低市场交易费用,从而扩大需求,帮助厂商进入市场,使企业处于竞争的有利地位,并以削弱对手的竞争来增加企业利润。但到底投入多少、利用何种对策来做广告及如何与竞争对手作广告投入比较分析,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在对抗竞争性的广告投入中,包括产品市场定价中,其实在假定市场容量一定的情况下是个博弈问题。
一、标准式博弈的非合作均衡
博弈是无处不在的。贸易争端用博弈论来分析是可以的,但对自己生病也可以用博弈论来理解就有点不可思议,因为自己就一个人,和谁进行游戏?实际上,并非只有一个人,还有一个叫做“自然”(Nature)的参与者。“自然”可以理解为无所不能的上帝,上帝现在有两种策略,让人生病或不生病。人一旦生病,就不得不根据生病的信息判断上帝的策略,然后采取对应的策略。上帝采取让人生病的策略,人就采取吃药的策略来对付;上帝采取不让人生病的策略,人就采取不予理睬的策略。这正是一场人和上帝进行博弈的游戏。“自然”是研究单人博弈的重要假定。再比如一个农夫种庄稼也是同自然进行博弈的一个过程。自然的策略可以是:天早、多雨、风调雨顺。农夫对应的策略分别是:防旱、防涝、放心地休息。当然,“自然”究竟采用哪种策略并不确定,于是农夫只有根据经验判断或气象预报来确定自己的行动。如果估计今年的早情较重,就可早做防早准备;如果估计水情严重,就早做防涝准备;如果估计是风调雨顺,农夫就可以悠哉游哉了。
如象棋对局的参与者是以将对方的军为目标,战争的目的是为了胜利,古罗马竞技场中角斗士在争夺两人中仅有的一个生存权。企业经营的目的是为了生存发展,而股市中人们所争的很实在,就是金钱。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有一种资源为人们所需要,而资源的总量具是稀缺的或是有限的,这时就会发生竞争,竞争需要有一个具体形式把大家拉在一起,一旦找到了这种形式就形成了博弈,竞争各方之间就会走到一起开始一场博弈。
因此,形成一个博弈有2个或2个以上的参与者(Player)。在博弈中存在一个必须的因素。博弈要有参与各方争夺的资源或收益(Resources或Payoff)。资源指的不仅仅是自然资源,如矿山、石油、土地、水资源等,还包括了各种社会资源,如人脉、信誉、学历、职位等。
不可否认的是,一方面,博弈者之间会发生冲突;另一方面,他们当中也包含着合作的潜力。资源是有主观性的。人们之所以会参与博弈是受到利益的吸引,预期将来所获得利益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竞争博弈的吸引力和参与者的关注程度。
策略选择仅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牵涉到分析关键因素、确定局势特征这些理论化的内容。而博弈论中的策略选择,是先对局势和整体状况进行分析,确定局势特征,找出其中关键因素,然后在最重要的目标上进行策略选择。由此可见,博弈对局中的策略是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这直接对整个局势造成重大影响。
“博弈论”的英文是“GameTheory”,实际上Game的本意是游戏,博弈论直接翻译成中文最贴切的直译是“游戏理论”。更准确点说,是一种竞合的智力游戏。通俗地说,博弈就是个人或组织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与既定的规则下,同时或先后,仅仅一次或是进行多次地选择策略并实施,从而得到某种结果的过程。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不可避免地要与他人打交道,这是一个利益交换的过程,也就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各种矛盾和冲突。
二、博弈论在广告营销中的典型应用
在广告营销中,无时无刻不在对弈。一个人只要会有力地挥动斧头,便能成为合格的伐木工人,因为树木只有引颈待斧,无法逃避;而广告营销的对手,却会虚虚实实,声东击西——做出一个成功的广告营销,实在不易。博弈论,正是这样一门艺术,是教你看清对手打算如何战胜你,然后战而胜之的艺术。如今,它已经颠覆了经济学的宏微观基础,改变了政治、军事、日常生活的思维定势,正以势不可挡的姿态,席卷广告领地。所谓博弈论听似拗牙聱齿,看似深不可测,但其思想极易理解。简单说来博弈论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决策,以及这种决策如何达到均衡的问题。
(一)广告营销中的广告投入博弈
每个博弈者在决定采取何种行动时,不但要根据自身的利益和目的行事,还必须考虑到他的决策行为对其他人的可能影响,以及其他人的反应行为的可能后果,通过选择最佳行动计划,来寻求收益或效用的最大化在竞争激烈的广告营销中,博弈更为常见。在广告营销中,广告和价格战就是典型的例子。
篇10
一、博弈论及管理博弈论
1.博弈论(game theory)是研究决策主体行为发生直接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的科学。也就是说,当一个主体,比如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选择受到其他人、其他企业选择的影响,而且反过来影响到其他人、其他企业选择时的决策问题和均衡问题。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博弈论也就是对策论。人们之间决策行为相互影响的例子很多,几乎所有我们生活中的例子都是这样的。体育中也存在着博弈,比如在申办奥运会时面对不同的竞争对手采取的不同对策,在运动队管理中对不同的管理对象和不同的管理目标采取的不同的方法。
博弈可划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当人们的行为存在相互影响作用时,当事人之间如果能够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这种博弈就称为合作博弈(cooperative game);如果不能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即没有哪一方能强制对方遵守协议,每方只能选择自己的最优行动,这种行为称为非合作博弈(nonooperative game)。合作博弈又分为双人合作博弈和多人合作博弈。作为一门科学理论,博弈论综合运用数学、逻辑学等学科方法全面而完整地分析研究决策过程,为人们就具有博弈性质的问题如何做出合理的决策提供了科学方法论。
2.管理博弈论管理的核心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其中就包含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博弈。现代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一个组织内部的效率取决于全体员工的努力水平。因此,激励与约束就成了管理的核心职能。在企业中如何提高员工的素质,如何创造出使员工感到上下级平等的环境,如何达成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统一,这都是一个组织在进行管理的时候考虑如何运用管理激励与约束手段的问题。从社会现实来看,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污染问题,体育比赛中的黑哨问题,运动员的违规问题等等都是管理激励与约束措施不当造成的。建立有效的管理与约束机制已经成为现代管理实践的迫切需要。管理博弈论就是一门关于激励与约束机制体系设计的新学科,它是博弈论在管理应用中的一个重要的、新的分支,管理博弈论进行定量化、模型化研究的基本数学基础就是博弈论。
管理激励与约束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需要激励,目标激励,榜样激励,压力约束,纠偏约束。
二、管理博弈论在运动队管理中的应用
现代运动队的管理是最大限度地发挥运动员的积极性,运动员的管理是运动队的核心问题。组建各级运动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对运动队的管理不能再像过去一样简单地归纳为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只有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才能为运动队取得优异的成绩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运动队是一个由多人组成的集体,教练员和运动员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博弈,如何权衡各方面的相关因素以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就需要管理层在进行管理的时候,充分运用管理博弈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权衡利弊,这样才能很好地解决目前运动队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运用管理激励的方式实现运动队管理目标
(1)需要激励
马斯洛的递进五层次需要理论指出人的需要是从低级到高级,以层次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当某一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其激发动机的作用也随之消失,这时候上一级较高层次的需要成为新的激励因素。在一个运动队中,对同一个运动员来说,不同时期的需要层次也是不尽相同的。例如,火箭队用560万美元优先取得了“小巨人”姚明下一年度的合约,对姚明来说他现在的需要就是场上主力位置,谋取高的报酬。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火箭队的管理层意识到这一点,并且满足他的需求,他才能继续为该队效力,反之,他就会另找主家。然而当初他在上海东方时的愿望仅仅是能够到NBA去打球。针对这些不同阶段的运动员的不同需要,在进行运动队管理的时候都应充分进行考虑,并且拿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对症下药,才能取得最佳的管理效果,最大限度地调动运动员的积极性。
(2)目标激励
美国心理学家佛罗姆认为,一种激励因素(或目标)的激励作用的大小受它的期望概率和效价两方面的因素的制约,可以用公式表示为:激发力量=效价×期望概率。期望公式的理论说明:①确立目标要适宜。在运动队的管理中必须针对运动队运动员本人的训练水平,确立与运动员或运动队本身相符合的目标,不管运动员的本身训练水平如何,盲目为运动队设立夺取奥运会金牌、世界冠军之类的崇高目标,显然也不可能激发出强大的行为力量。相反如果目标过小同样不可能产生较大动力。②处理好成绩与奖励的关系。现代社会是经济社会,当运动员取得一定的成绩,达到一定的目标时,就希望得到相应的奖励,这样才觉得自身的价值得到了体现。③运用期望值调动运动员的积极性。不同层次的运动员,不同训练水平的运动员对自己的期望势必不同,一些运动员期望值过高,盲目乐观,一旦实现不了目标就会有失败感;一些运动员对自己的期望值过低,放松不努力,不认真训练,这都需要管理层认真分析,并为运动员设立适合的目标。
(3)榜样激励
优秀的运动队是由优秀的运动员、教练员组成的,特别是那些取得了辉煌成绩的老运动员,对运动队、对这个项目来说都是宝贵的财富,他们的言行对年轻运动员来讲,有时比教练员的说教能起到的作用更大,所以他们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在运动队管理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2.运用管理约束的机制强制性地实现运动队管理目标
(1)压力约束
按照管理目标方向对被管理者施以约束(如设置竞争环境)的直接作用是对人形成一种外部压力,可使人产生某种顾虑和紧张,从而产生一种避惩和控制力量。适度的压力会转化为人们努力工作的动力,但压力过大又会令人产生不安的情绪。在运动队管理中要求管理者在对运动员实施压力约束时,结合他们的训练水平,确定适合的目标,施加适当的压力,偏执地认为有压力才有动力等等不科学的想法是错误的。
(2)纠偏约束
纠偏约束可以用来约束运动员某些偏离运动队具体规则的行为,使运动员朝着一个目标前进。在备战世青赛期间,由于私自外出饮酒,来自江苏的胡雪峰、杨力及来自新疆的木拉提三员国青小将遭受重罚。为整肃纪律,男篮国青做出了将这三名队员调整出队的决定。国青队对这三名小将进行的处罚,就是管理约束机制中纠偏约束在篮球运动队管理中的运用,在运动队管理中,运用纠偏约束可以有效地规范运动员的违规行为。
3.建立合适的激励约束机制进行运动队的管理
管理激励与约束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首先必须以明确目标为导向,合理的设置目标体系,进一步进行分析,并形成决策。在运动队管理中,主要的激励与约束的构成,由于被管理者不同时期的需求不同,管理者拥有的激励与约束资源也不同,因此在不同的时期管理激励与约束的侧重点是不尽相同的,必须用纳什均衡对各个相关因素进行组合和分析,及时调整管理的方法。例如,对于国家篮球队来说,他的总体目标是参加各级比赛,但是在每一阶段他的目标都是不一样的,子目标A可能是亚运会,子目标B可能是四国邀请赛等等,那么我们在运用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时候就应该针对不同的目标,不同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调整管理方法。整体的设计模式如图。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