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历史知识点范文
时间:2023-08-16 17:40: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地理历史知识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知识的历史犹如一只伟大的复音曲,在这只曲子里依依次响起各民族的声音。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湘教版地理高中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湘教版地理高中知识1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其他恒星系统)——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外部:(1)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2)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自身:(3)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周期11年(2)影响:发出电磁波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发出高能带电粒子——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灾害——水旱灾害,诱发地震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2)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3)地转偏向力: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1)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夏至到秋分,秋分到冬至,北半球昼逐渐变短,夜逐渐变长。(2)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3)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4)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2)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3)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4)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5)直射问题:一年之中,有两次直射的是南北纬回归线之间,有一次直射是南北纬回归线。没有直射的是南北纬回归线分别到达南北极的纬度。(6)日出日落:昼夜长短。日出变早,日落同程度变晚。(7)影子问题:太阳高度角变小,影子变长。
3.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6.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岩石圈:地壳+上地幔顶部软流层(2)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湘教版地理高中知识2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1.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作用遥感:获取,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资源普查:矿产、生物、水资源。环境灾害监测:环境监测,灾害预警。特点和优点可以首先从面上的区域分析研究入手,然后有重点地选择若干点、线进行野外验证和检查。不仅可以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而且节省人力、财力,提高效率。
2.在定位导航中,全球定位系统(GPS)的作用
3.在城市管理中,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功能处理地理空间数据,地理空间信息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
城市信息管理与服务、城市环境管理、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城市规划。
4.数字地球的基本含义
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1)GPS,主要是定位,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三大部分: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2)地理信息系统GIS,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所有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中得到应用。
湘教版地理高中知识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崇拜自然——采猎文明——人与自然是恐惧与依赖的关系;改造自然——农业文明——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大大减弱,对抗性增强;征服自然——工业文明——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谋求人地协调——当今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发展
2.人类所面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方面的问题(1)环境污染:水、大气(光化学烟雾、臭氧空洞、酸雨、气候变化)、土、固体废弃物、噪声、放射性物质、海洋污染(2)生态破坏:荒漠化、盐碱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环境破坏(森林、湿地)
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基本原则(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2)内涵——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3)原则:①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②持续性原则: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③共同性原则: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环境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性问题。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4.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清洁生产则从原料开采——生产——消费——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湘教版地理高中知识4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岩石的三大类(1)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2)沉积岩(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3)变质岩(变质作用)。
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三大类岩石转化图)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造成地表高低不平。地质构造的类型有褶皱(背斜和向斜)和断层(地垒和地堑)。(2)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和重力。使高低不平的地表趋向平坦。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流水侵蚀地貌(V型谷、u型)、流水堆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山前;河漫滩——河流中下游;三角洲——入海口);风蚀地貌(风蚀洼地、蘑菇)、风积地貌(沙丘)。冰川侵蚀(冰斗,角峰)、冰川地貌(冰碛地貌)
3.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海洋。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处,常形成山脉、海沟。
4.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短波)、大气削弱、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大气增温、大气辐射(长波)、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
对可见光吸收的很少。②反射作用: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云层的反射作用最显著。③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把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3)大气垂直运动地面冷热不均。大气水平运动:水平气压梯度力,形成风(直接原因)(4)热力环流。(热力环流的示意图),山谷风、海陆风、城市热岛。
5.气压带和风带全球近地面有7
个气压带(高低压相间分布),6个风带。(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图,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与气候(干湿冷热),地图册)(1)低纬度环流:①赤道低压带:因为热力作用形成,气流辐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带。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东南亚的马来群岛)②副热带高压带:因为动力作用而形成,气流在30度纬度上空聚积而下沉,形成少雨带(东亚季风区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亚的沙漠、北美美国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鲁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亚大沙漠)③信风带: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东北信风,在南半球左偏成东南信风。(2)中纬度环流:④副极地低压带:由来自低纬的暖气流与来自高纬的冷气流相遇运动上升而形成。形成温带多雨带。⑤中纬西风带:由副高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风,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风,习惯上叫西风,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区,在大陆西岸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西部、北美西部如加拿大的温哥华附近、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侧、澳大利亚南端及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等)(3)高纬环流:⑥极地高压带:因为热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气下沉,形成少雨带。不过极地因为气温低,蒸发更少,所以极地属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为湿润地区。⑦极地东风带:由极地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东北风,南半球左偏成东南风。(4)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移动的原因: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动。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5)单一气压带或风带作用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温带海洋性气候(中纬西风带)。(6)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低纬信风带控制)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中纬西风带控制)。(7)北半球受影响的气压中心冬季一月,亚欧大陆:亚洲高压,太平洋:阿留申低压。夏季七月,亚欧大陆:亚洲低压,太平洋:夏威夷高压。
6.常见的天气系统在低压槽上形成了锋面系统。
锋面与气旋是一个整体(高压系统是没有的)反气旋,中心高,四周低。多晴朗干燥天气。
7.水循环(循环示意图)(1)类型:海陆间大循环(大循环)、陆地循环(水量很少)、海洋循环(水量最大)(2)各环节的名称: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3)意义:维持全球水量平衡;
维持全球热量平衡;更新陆地水资源;塑造地表形态;联系四大圈层。中纬度半湿润半干旱区,若降水量不变,增温将加速陆地蒸发,使土壤中水分减少,导致作物产量下降。对工业生产也有一定的影响,温度升高将减少高纬度地区供暖的能源消耗,明显增加低纬度地区制冷的能源消耗。
8.常见的自然灾害水灾、旱灾、台风、暴雨、寒潮、沙尘暴、暴风雪、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
了解它们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湘教版地理高中知识5人口增长
1.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程度影响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模式。
此外,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灾害等也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
2.三低(发达国家,欧洲美国,中国)、“高低高”向“三低”过渡(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
——底和高的分界值:0.1%
3.世界人口增长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
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4、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大——控制人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接受移民(中国靠发展生产力)
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政治(政治迫害、战争、国家有组织的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视)、生态环境、其他因素(家底和婚姻、投亲靠友、逃避歧视)。
2.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1)利:①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
②加强文化交流 ③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④为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动力。(2)弊:①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 ②给迁入地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
篇2
知识是静态的,人有了知识,还应该明白如何正确地将所掌握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应用,没有智慧,充其量不过是一本记载着知识的书。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运动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运动知识1(一)地球的自转
1.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
(2)产生时差,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时间上东早西晚。
(3)水平运动物体在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不偏转。
2.判断晨昏线的三大技法
(1)利用自转方向判断:顺自转方向将要进入白天的为晨线,将要进入黑夜的为昏线。
(2)利用地方时判断: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点所在为晨线,为18时的点所在为昏线。
(3)利用昼夜半球位置判断:昼半球西侧为晨线,东侧为昏线;夜半球则相反。
(二)地球的公转
1.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1)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2)速度:近日点(1月初)附近公转速度快,远日点(7月初)附近公转速度慢。
2.正午太阳高度
(1)判断正午太阳高度的两大技巧:
①“来增去减”:太阳直射点向某地所在方向移来,则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移去则减小。
②“远小近大”: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反之越大。
(2)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正午太阳高度=90°-两点纬度差。
其中,当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时,该纬度差即为所求点与直射点纬度差的绝对值;不在同一半球时,该纬度差为二者纬度数之和。
3.日出、日落方位的判定
(1)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春分日、秋分日),南、北极点除外,全球各地正东日出、正西日落。
(2)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地区外,全球各地东北日出、西北日落;且太阳直射纬度越高,太阳升落的方位越偏北。
(3)南半球刚刚结束极夜的地点,其日出、日落方位均为正北;北半球刚刚结束极夜的地点,其日出、日落方位均为正南。
4.昼夜长短
(2)纬度分布规律:
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半球相反。
(3)计算方法:
①利用一个地区昼弧所跨的经度范围来计算。
方法:昼长=昼弧度数/15°,同理求夜长。
②利用已知的日出和日落时间来计算。
方法:昼长=2×(12-日出时间)或昼长=2×(日落时间-12)。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运动知识21.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
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
2.20°W向东至160°E为东半球;
20°W向西至160°E为西半球;
经度度数小于20°,为东半球,
经度度数大于160°,为西半球;
经度度数在20°至160°之间,为相应半球。
3.纬线长度:L=L赤道×COSθ(θ为当地纬度)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长度大约为4万千米,
纬线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纬度度数相同,纬线长度相同;
纬度度数不同,纬线长度不同。
纬度相差1°,实地距离相差111千米;经度相差1°,实地距离相差111千米×COSθ(θ为当地纬度)。
4.同纬度飞行,先向高纬飞,后向低纬飞。
(即:北半球先向北飞,南半球先向南飞)。
位于晨昏线上的两点之间,沿晨昏线的劣弧飞行最短。
位于经线圈上的两点,沿经线过极点飞行。
赤道上两点一般按赤道的劣弧飞行。若两点相差180°,则有无数种飞行方法。
5.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
即: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
6.地球自转线速度:V=V赤道×COSθ(θ为当地纬度)
地球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纬度度数相同,线速度相同;
纬度度数不同,线速度不同。
7.除南北两极点外,全球各点地球自转角速度都相等。
地球自转角速度:W=15°/h=1°/4分钟
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速度大约为0.25°/天
当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同时,1太阳日>1恒星日;当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反时,1太阳日
8.地球公转速度:
近日点(1月初)最大,远日点(7月初)最小
自近日点向远日点移动,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自远日点向近日点移动,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近日点(1月初)V、W最大
远日点(7月初)V、W最小
由近日点向远日点移动,公转速度V、W变小
由远日点向近日点移动,公转速度V、W变大
9.春秋分日,太阳光线与黄赤两平面交线相平行;
两至日时,太阳光线与黄赤两平面交线相垂直。
10.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的范围变大;
温带的范围变小。黄赤交角变小,热带、寒带的范围变小;温带的范围变大。
回归线的度数=黄赤交角的度数;
回归线的度数+极圈的度数=90°
11.晨昏线:
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点;
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18点;
晨昏线与始终太阳直射光线向垂直;
晨昏线与经线圈相重合时,该日为春秋分日;
晨昏线与纬线圈相切,切点为12时或24时。
12.纬度越高,运动速度越大,地转偏向力越大。
13.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全球大部分地区从东北方向日出,西北方向日落;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全球大部分地区从东南方向日出,西南方向日落;
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全球大部分地区从正东方向日出,正西方向日落。
日出或日落方向位于与东西方向偏南(北)成θ°的夹角,表明太阳直射点位于θ°S(N)。
14.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长;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昼短夜长,越向南昼越长;
3.21~6.22,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越向北白昼越长,而且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北极附近出现极昼,极昼范围逐渐变大,南极附近出现极夜,极夜范围也逐渐变大;
6月22日,北半球各点昼最长夜最短,南半球各点昼最短夜最长;
6.22~9.23,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越向北白昼越长,而且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北极附近出现极昼,而且极昼范围逐渐变小,南极附近出现极夜,极夜范围也逐渐变小;
9.23~12.22,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越向北白昼越短,而且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北极附近出现极夜,极夜范围逐渐变大,南极附近出现极昼,极昼范围也逐渐变大;
12月22日,北半球各点昼最短夜最长,南半球各点昼最长夜最短;
12.22~次年3.21,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越向北白昼越短,而且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北极附近出现极夜,极夜范围逐渐变小,南极附近出现极昼,极昼范围也逐渐变小;
赤道全年昼夜等长;春秋分日全球各点昼夜等长。
日出时间+日落时刻=24小时
昼长=24-2×日出时间;夜长=2×日出时间
日出时间=12-昼长/2=夜长/2;
日落时间=12+昼长/2=24-夜长/
南半球某地的昼长=北半球同纬度的夜长
南半球某地的夜长=北半球同纬度的昼长;
全球各点全年昼长(夜长)时间都相等。
15.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H=90°-θ(θ为两地之间的纬度差,即太阳直射点与所求某地)
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两侧递减;
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向四周递减;太阳高度>0为白天;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相同的各地与太阳直射点的距离相等;
太阳直射h°N时,(90°-h°)N内出现极昼,其正午太阳高度为2h;(90°-h°)S内出现极夜,北极点的太阳高度全天相等为h°。
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值的地区为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小值的地区为赤道及其以南地区。
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值的地区为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小值的地区为赤道及其以北地区。
16.北回归线至北极圈之间,正午时刻太阳位于当地正南天空;
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正午时刻太阳位于当地正北天空。
17.正午的判定:
太阳高度为全天最大时;
地方时为12时;
日影为一天中最短时;
把昼半球对称等分的经线地方时为正午。
18.0时的判定:
把夜半球对称等分的经线地方时为0时;
自西向东,由旧一天进入到新一天的经线为新一天的0时。
19.一般年份,能被4整除的年份为闰年,否则不是闰年;
逢百年时,能被400整除的年份为闰年,否则不是闰年。
20.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
比例尺:比例尺=;
大小:由于比例尺是一个分式,其大小必须根据整个分式判断,即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缩放:新图比例尺变为原图的n倍,新比例尺=原比例尺×n;图幅面积=原图面积×n2。
表示内容:图幅相同,表示实地范围越小,要表示的内容越详细,选用的比例尺越大;反之,选用的比例尺越小。
三种表示方法:直线式;文字式;数字式。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运动知识31.方向: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线定方向;
距离北极点近,则在北;距离北极点远,则在南;
A地位于B地东(西)大于180°,则方向相反。
即实际A地位于B地的西(东)方。
在无经纬网而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根据指向标定方向;
甲图剖面图
在既无经纬网又无指向标的地图上,一般判图原则是: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等高线和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3.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高度相同。
(同线等值)
中心高,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
中心低,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
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所有等高线都是闭合的。
等高线可以重合但不能相交。
陡崖处有n条等高线相交,等高距为d,则陡崖高度:(n-1)d
四周高,中心低的等高线表示谷地或盆地;
四周低,中心高的等高线表示山顶。
4.时区中央经线=15°×n(n为时区数)
时区的范围=15°×n±7.5°
5.自西向东,每跨越1个时区,时间增加1小时;
自东向西,每跨越1个时区,时间减少1小时。
自西向东跨越国际日期变更线,时间不变,日期减少1天;自东向西跨越国际日期变更线,时间不变,日期增加1天。
自西向东,日期增加1天,为新一天的0时线;
自西向东,日期减少1天,为180°经线(日界限)。
6.热水器和地面之间的夹角=θ(θ为两地之间的纬度差,即太阳直射点与所求某地)
7.自东向西航行,船员所经历的一天大于1太阳日;
自西向东航行,船员所经历的一天小于1太阳日。
每小时向西飞行n经度,则所感觉1天时间=360/(15-n)小时;每小时向东飞行n经度,则所感觉的一天时间=360/(15+n)小时。(n
8.经线相同,地方时相同;
纬线相同,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昼长、夜长相等;自转速度相同。
9.从某地出发到达另一地,无论是否经历日界限:到达时间=出发时间+途中时间±时区差(东+西-)
10.昼夜现象:地球是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
篇3
一、运用创新提高教学质量
针对目前教学现状和新课改要求,地理教师应该尝试运用创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学会学习,那么,地理教师如何运用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呢?
(1)改革教学方法,运用创新教法。传统地理教学就是因为单调的形式让地理课堂枯燥乏味,学生难以体验生活中的地理之乐趣。教师通过创新教法,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学习,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启发和引导,注意讲究教学方法的启发性,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激发积极地思维,启发、诱导学生在课堂中主动进行创新性活动。
(2)运用激励机制,培养创新情感。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参与讨论、答问,各小组根据提问和答问的情况记分,进行评比。这种运用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培养其创新情感,锻炼其创新能力十分有效。比赛的内容和形式很广泛,如读图比读懂,画图比准确和创意,提问、答问比创新,思维比敏捷等等。如笔者在讲中国分区地理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时,把学生分成两个大组,分别代表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然后,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各组派代表列举自己所代表的这个区的发展优势,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3)让学生走进自然,走向社会,拓展创新的空间。美国华盛顿大学有这样一条横标:“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深刻地概括了西方的教学思想,他们提倡的教学是“活动课模式”,重视学生直接参与解决问题的实践,培养创新意识。借鉴于此,笔者在实验研究中,加大了学生动手和课外活动的比例,如让学生动手制作地球仪、地形模型,气象观测和星空观察,地理测定等。
二、运用地理与生活的联系提高教学质量
在“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第一个理念就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重要的是要以“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为切入点,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组织实施。
(1)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地理环境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影响深远,可以说自然地理中的每一个因素都会对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作用,每一种日常生活又会受到多种地理因素的影响。衣着方面。在讲述到气候或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时,给同学提出生活中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夏天更多的人穿白色衣服,而冬天则有更多的人穿深色衣服?”同学们讨论总结之后,一些头脑反应较快的同学则能举一反三地列举其他一些例子。
行的方面。除了书本上学生掌握的“南船北马”外,针对现在机动车(摩托车、家用车)越来越多的现象,在课堂中,讲到交通规则中的“红灯停,绿灯行”之后,再适时地给学生提出“为什么机动车的尾灯都是红色的?”这个问题,尽管当时只有一部分同学能知道“因为散射的红光最少!”更重要的是在接下来的讨论中,还有的同学能在课堂中举一反三地把“上个世纪围困在极地冰原地区轮船上的船员如何用煤自救走出困境”的故事娓娓道来。
教学中以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现地理的学习内容,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充分适应学生与生俱来的探索欲和好奇心,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地理,从中体验学习地理的成功乐趣,增强学好地理的自信心。
(2)结合学校教学、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教室里贴的一个学期变动几次的作息时间表,其实也是很好的教材,从变动的作息时间表来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的变化”等内容。例如,当学校更换作息时间表的时候,我在课堂中问学生:“上个学期18点30分上晚自习,天已暗下来了,而现在为什么19点30分上晚自习,天仍大亮?”身边的事物与书上的知识有意识地联结在一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而且无意中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3)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策略来了解生活中的地理。地理与生产的联系十分密切。农业在地区间、部门间虽然差别很大,但都离不开当地一定的地理环境,而农业类型的选择及农业发展方针与措施的制定,都可以说是对地理知识的运用,使学生体会地理对于生产建设的巨大作用,也是对“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理念的具体体现。提倡“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使学生感受到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在他们了解当地农业发展政策时充分认识到生活离不开地理,从而产生学习地理的需要,消除学生对学习地理的畏难情绪。
三、用知识竞赛提高教学质量
针对初中学生争强好胜、表现欲望强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开展知识竞赛活动,让学生在“赛中学”、“学中赛”,是地理课堂从沉闷走向活跃的简单易用的好形式,提高教学质量的好方法。这种做法的优点是:
(1)改变了地理学习方式。积极主动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地理学习。知识竞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学习,寓教于乐,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热情,学习思维始终处于兴奋和活跃状态,在“我要学”“我爱学”的氛围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愉快地接受知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学习地理的种种乐趣。
(2)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为了能使本组在竞赛中获得好成绩,他们课堂上听讲格外认真,唯恐漏掉一个知识点,这有利于对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竞赛式教学的优点不仅在于竞赛本身,还在于学生成功的参与,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丰富的课外知识。学生往往在课前就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他们去查阅相关书籍、资料,这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篇4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加以思索和总结得到的。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物理教学对实验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利用好实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是作为物理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但在实际教学中有时候为了省事,往往不去精心设计实验甚至不做实验直接把结果告诉学生,这种做法极大的削弱了同学们对物理的兴趣,弱化了同学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当然也给物理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现就物理实验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努力创设实验教学的环境与氛围
物理学的特点决定了只有让学生参与实验的探究过程,学生才会感到真实、有用和不空洞。因此,我们建议创设开放式的课堂和实验室。教师应该做好每一节课的组织、引导、指导工作,在学生出现困惑时给予必要的指点,在学生得出结论时给予引申、小结、和传统课相比,这样的课堂要倾注更大的热情,也需要有更高超的教学艺术。
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问题,提出研究问题的方向,要比给出结论更重要。以“自由落体运动”为例,虽然学生有初中的物理基础,但他们对这个问题本身的研究过程依然是模糊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伽利略的逻辑推理为起点,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再引导学生利用两张小纸片为研究对象加以研究,当其中一张纸揉成团,另一张纸平展,会引出阻力的悬殊问题,再通过师生的讨论,推理得出真空管中羽毛和金属片同时下落的结论。实践证明,无论是知识的获得还是巩固,是理论知识还是动手能力,是对事物的判断还是对问题的解决方法,只要学生是主动参与的,都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培养学生实验的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
对高中使用的基本仪器,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两种要求:一是能独立正确使用;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使用。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将每个实验认真分析后,确定每个实验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哪些方面的能力。
培养实验观察、分析能力;促进实验技能熟练化;新教材在实验内容的编选方面做了较大的调整,重点的学生实验分布更为合理,基本操作和典型实验、技能实验和知识巩固性实验、课后家庭小实验互为补充。
实践证明:只有通过训练有素的实验教学,才能使学生在获取物理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三、完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的以知识为本的物理实验教学多属于“输入式”教学,其特征是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在实验教学中,教师注重“讲”实验现象,或者只是演示实验,从而推出实验结论,而忽略了学生“做”,限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我们的实验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指导,以任务为途径,以发展能力和提高素质为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先将有关实验资料呈现给学生,然后引导学生利用有关方法对有关资料进行讨论、分析、比较和类比,让学生有目的的进行观察、实验、探索和研究等的活动,总结出物理规律。这样,充分发挥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使师生关系得以优化,教学效益相对高一些。
四、把物理实验教学与多媒体技术有机的结合
当前物理课程改革更加突出实验教学,要求实现实验手段多样化和现代化,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重视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物理实验,加快物理实验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把多媒体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有机结合是提高物理实验教学非常有效的措施之一。
多媒体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有机结合,可利用视听资料、网络资源等加强实验教学与社会、生活、科学技术之间的联系,多媒体技术的交互性和超文本链接优势,又为“师生互动”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在实验的不同环节,多媒体技术都可发挥独特的作用。
五、鼓励学生做好课外小实验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课外小实验就是用一些极其简易的器材来进行的实验。既能就地取材、化废为宝,又能放手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动手,通过做中学,提高他们独立实验的能力,使其充分参与实验的全过程,仔细观察和体会知识产生与发展的来龙去脉,体会到深刻的物理原理。
篇5
1、计算式:φ=BS(BS)
2、推论:B不垂直S时,φ=BSsinθ
3、磁通量的国际单位:韦伯,wb;
4、磁通量与穿过闭合回路的磁感线条数成正比;
5磁通量是标量,但有正负之分;
二、电磁感应: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回路中就有感应电流产生,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注:判断有无感应电流的方法:
1、闭合回路;2、磁通量发生变化;
三、感应电动势: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动势;
四、磁通量的变化率:等于磁通量的变化量和所用时间的比值;φ/t
1、磁通量的变化率是表示磁通量的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2、磁通量的变化率由磁通量的变化量和时间共同决定;
3、磁通量变化率大,感应电动势就大;
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1、定义式:E=nφ/t(只能求平均感应电动势);
2、推论;E=BLVsinaθ(适用导体切割磁感线,求瞬时感应电动势,平均感应电动势)
(1)VL,LB,θ为V与B间的夹角;
(2)VB,LB,θ为V与L间的夹角
(3)VB,LV,θ为B与L间的夹角
3、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大,感应电动势不一定大;
4、磁通量的变化量大,感应电动势不一定大;
篇6
[关键词]人教版;两极;《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中图分类号]K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1-0089-2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是该版教材中较为重要的一课。一方面,它上承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另一方面,它下接本单元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两极世界结束后,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局面;第三,从人类历史的进程来看,本课涉及的核心事件“冷战”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事件之一。
彭树智主编的《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为国家教委规划组织编写,属“八五”国家级重点书,系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6卷本《世界史》的第1卷。本书运用史论结合的方法,较为详细地阐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历史行程,其史学价值之高早已被业内公认。
笔者在参见《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关于冷战史的论述以后,反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的内容,发现该课存在一些史实性的瑕疵,故不妨冒昧提出,请教专家。其问题如下:
一、对丘吉尔富尔顿演说部分内容的描述缺陷
教材第118页对丘吉尔富尔顿演说有着这样的描述:“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笔者在查阅了相关资料后,发现该表述不够全面。彭树智主编的《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对丘吉尔的富尔顿演说是这样描述的:“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那么丘吉尔富尔顿演说中所谓的“铁幕”究竟是从哪里到哪里呢?笔者在查阅了英文版的丘吉尔富尔顿演说中关于“铁幕”是这样描述的:“From Stettin in the Balticto Trieste in the Adriatic an iron curtain has descended acrossthe Continent.”Trieste即的里雅斯特,Stettin即斯德丁,后改名为什切青。丘吉尔发表富尔顿演说时,斯德丁并未改名。所以教材中的表述是正确的,如果为防止出现歧义,可在斯德丁后面加上今什切青。
二、对《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节选内容引用出现问题
教材第120页“学思之窗”关于《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有这样的描述:“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第一缔约国应……个别地或通过同其他缔约国的协议,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笔者在查阅了相关资料后,发现该表述不正确。如彭树智主编的《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对《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的部分内容是这样描述的:“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每一缔约国应……个别地或通过同其他缔约国的协议,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因此笔者建议教材应将“第一缔约国”改为“每一缔约国”,这才更符合历史实情。
另外, “学思之窗”的两则材料均未标明具体出处。笔者在查阅了相关资料后,证实教材中引用的《北大西洋公约》内容是《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教材中引用的《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内容是《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第四条》。因此笔者从教材严谨的角度出发,建议“学思之窗”中的所引材料应该具体分别标明《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第四条》。
三、对柏林墙的描述缺陷
教材第120页“历史纵横”关于“柏林墙”有这样的描述:“1961年,民主德国政府为防止公民自由外流和西方势力入侵,沿西柏林四周筑起了一条由水泥墙、钢丝网和望塔组成的封锁线,这条封锁线被称为‘柏林墙’,正式名称为反法西斯防卫墙。”彭树智主编的《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对“柏林墙”的描述是这样的:“1961年8月13日,苏联和民主德国封锁东、西柏林之间的边界,并从15日起沿着东、西柏林的分界线,在东柏林境内修筑起一道‘柏林墙’。”笔者认为教材只是单方面地将民主德国政府作为“柏林墙”的筑建者,而决然不提苏联在其中的角色,显然不妥当;另一方面,教材表述“柏林墙是被人沿着西柏林四周筑起的”也有违事实,史实是“沿着东、西柏林的分界线,在东柏林境内修筑起的”。故笔者建议教材将对“柏林墙”的描述改为“1961年8月13日,苏联和民主德国封锁东、西柏林之间的边界,并从15日起沿着东、西柏林的分界线,在东柏林境内修筑起一道‘柏林墙’。”更为恰当。
四、余论
教材第120页“历史纵横”中柏林墙的图片,笔者认为这幅图片没有很好地反映出柏林墙守卫森严的感觉和冷战期间柏林墙基本的严密构造,比如,岗楼,壕沟等明显的标志建筑。因此笔者建议教材编写者更换成一幅冷战期间柏林墙的原貌图片。
教材121页“探索学结”之“本课测评”问题是“冷战是什么?”笔者翻阅教材后,并未找到这一问题的具体答案。因此笔者建议教材应明确“冷战”的概念。
篇7
[关键词]信息技术 高中地理 重要意义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279-01
1.引言
地理学属于自然科学的一部分,它是研究地球表面的系统科学知识,高中地理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地表地貌以及大气等领域的知识,高中地理的研究对象的客观性要求高中地理教学不能墨守成规,必须提高教学的开放性和实践性。高中地理教学还具备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很难一首老师传授的知识,当代信息技术出现给高中地理教学带来了新变化。
2.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意义
现代信息技术是一内容十分广泛的技术群,与高中地理教学紧密联系的一般有课件和网络软件等。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清楚地展现每个地理过程的细节,把抽象难懂的理性问题变得相对容易理解。加上高中教学体系限制,学生们获得户外实践的机会并不多,将现代信息技术,例如,动画,音频,视频等应用于日常地理教学中,这样可以丰富高中地理的教学内容,增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增强高中地理教学的整体操作性,在信息技术的软件系统下实现师生有效的互动,缩短传统教学师生之间的彼此关系,有效的拓展高中地理教学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概念,为学生学习地理提供了过程性的了解和易于理解接受的方法。
3.高中地理教学应用信息技术的对策分析
3.1丰富高中地理教学情境,促进学习资源更为有效合理的共享
通过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可以将地理课本上本枯燥的图片与文字用音频或视频等其他技术更为生动的展现出来,除此之外,课后习题也不再是死板的答案,丰富的高中地理教学情境给予学生提供了更为便于理解的知识,学生们可以通过自己的亲身操作,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这样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生们探索地理知识具有积极意义。
基于笔者前文所提到的第一条,笔者要强调一下,基于眼下网络环境比较复杂,知识良莠不齐,在具体的课程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加以引导,帮助学生辨别哪些知识是值得我们学习并发扬的,哪些知识是我们一定要坚决摒弃的,并极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学习习惯,这对于他们以后的学习与生活具有极大的意义。
3.2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展示,实现初高中地理知识无缝对接
高中地理许多知识都是由初中地理知识转化而来,这样的情况困扰许多高中地理教学老师。现在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中,将原本很难回忆的初中地理知识,借助信息技术教学,用较短的时间演示相关的知识点或相应的地理信息,为学生学习新知做以铺垫,加深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对很难讲清的概念,借助信息技术的演示可轻松的解决,进而使教学内容更紧凑,教学效果更好。例如,高中地理在讲授区域治理以及区域发展的知识时候,将初中课本上有联系的知识通过多媒体视频或其他方式展现给学生,可以帮助学生们理清学习思路。
3.3通过网络工具,实现互动式教学
信息技术给予高中地理教学提供了便利的网络交流工具,可以帮助师生之间在线讨论和离线复习。通过网络交流工具打破原有教师控制课堂的局面,让学生们获得更多的教学空间和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们和学生们可以在一个舒适的网络互动环境中,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学生们可以组成小组,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动手操作,思考,讨论,并及时与老师互动,实现知识更好的消化。适用于应用性的地理知识,如农业、工业区位选择、城市区位选择、交通运输点和线、环境问题的解决、环境人口容量估计、人口数量、素质、迁移与环境的关系等,都可以运用网络工具,利用互动式教学来进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结束语
现代科学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为高中地理教学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将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向学生们更为直观的展示教学内容,我们在教学改革中首先高中地理教师更为合理的应用信息技术教学工具,才能谈及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应该关注环境变化,注重教学手段的创新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升高中地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伟,新课程下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的整合[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0(02).
[2]柯旭阳,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整合初探[J],福建地理,2005(02).
[3]孟成伟,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06).
篇8
关键词: 顿悟 地理教学 应用
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利用顿悟学习方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顿悟是格式塔心理学派对学习研究的重要贡献,是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在研究黑猩猩解决问题的情境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在他的实验中:黑猩猩发现通过熟悉的“跳跃”方法够不着香蕉时,不是通过不断误试的方法尝试拿到香蕉,而是蹲在那里观察和思考,随后突然找到了解决办法。可以试想,如果没有香蕉的诱惑和手杖、竹竿、木箱等情境的精心设置,黑猩猩还能否产生顿悟。顿悟的产生是有一定条件和原因的,我通过教学实践总结了顿悟产生的几个机理。
一、顿悟学习产生的机理
(一)“认知重组”是顿悟学习的前提。
“勤于学,善于思”,在学习中机敏的思维会让学生体会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能够换个角度思考并对知识进行重组,也是一种学习能力的体现。而那种学习时钻牛角尖或一条路走到黑的顽固做法,是呆板的和不科学的,本质上是一种思维缺陷的表现。但是,通过认知重组产生顿悟要有深厚的认知基础,否则顿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平时多留心积累,豁然的顿悟就会水到渠成、自然产生。
(二)“知觉重组”是顿悟学习的保证。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学习是否真正发生取决于学生如何对问题情景进行知觉。理清知识之间的联系,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对混沌模糊的知觉状态进行知觉重组后,那些无意义的符号就像被赋予了生命一样,立刻鲜活起来。两眼一抹黑的学生眼前就会突然打开一扇门,豁然一亮。
(三)“抓住本质”是顿悟学习的核心。
对于复杂的知识,首先呈现在学生眼前的可能是各种各样的表象和假象。如果学生对这些知识的认识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不深度思考其本质,就会出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现象。学习结果就是“不识庐山真面目”,也就算不上真正的学习。只有扒开重重疑云迷雾,抓住知识之间的本质联系,顿悟学习才能产生。
二、顿悟学习对地理学习的意义
(一)有助于迁移应用。
通过顿悟学习获得的知识会成为学生知识技能中的永久部分,有助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并迁移应用于实践。例如,高中地理中有一道情景题:“在北半球某地堵上水槽的塞子,打开水龙头放满水,在水面上放一朵花,拔下塞子,花逆时针旋转。”说出其中蕴含的地理原理。很多学生对此题百思不解,答案编造得五花八门。其实这是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之一“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转”基本规律的一个实际应用题。为什么学生对如此简单的规律不会应用呢?究其根源是学生只是死记硬背了“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不偏转”之规律。这种机械记忆的知识只能被应用于非常具体的情景中,也就是应用于最初学习情景中,如“在北半球某地向正北发射炮弹,由于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使其右偏,炮弹的飞行方向为东北”。而上面情景题中由于塞子拔掉后水由四周向中心流的同时都向右偏转,形成逆时针旋涡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学生对该规律的真正理解上。通过顿悟学习产生的理解是真正的理解,可以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任何情景中,实现新课标的要求“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二)有助于长久记忆。
顿悟学习的知识一旦掌握永远不会忘记。艾宾浩斯关于记忆的实验告诉我们,凡是理解了的知识,就能记得迅速、全面而牢固;死记硬背的知识在记忆时比较费力,以后回忆起来也很不轻松。例如,高中地理中“国际日期变更线两侧日期不同”的问题,很多学生知识机械记忆结论“自西向东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甚至简化记忆为“东减西加”。当抛开教材实际运用时学生就糊涂了,反复在大脑中搜索是“东加西减”还是“西加东减”。如果问题情景再复杂一些,学生就更加不知所措了。如果该知识是学生通过顿悟真正理解了,那么就会长久记忆,应用时也会得心应手。
三、顿悟学习产生的途径
顿悟学习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考虑学生作为主体的心理特点,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灵感,使学生掌握知识、获得技能。
(一)在活动中渗透教学主题。
传统教学模式很重视教学的完整性开篇,通常上课即宣布这节课的教学主题,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老师的思维指挥着学生的思维,长期如此有可能使学生思维的主动性、灵活性、创造性被抹杀,学生的被动性、迟钝性、滞后性大大加大。这样,学生只能成为高分低能的代名词,这是教师的悲哀。我们剥夺了学生认识世界的权利,学生是活泼好动的,对新事物充满了兴趣,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开展合适的、有针对性的活动,完全让他们主动认识世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自己的技能,老师在启发、引导中让学生自我感知知识的魅力,从顿悟中汲取地理科学的营养,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当然教学活动必须和教学主题相关联,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潜在探究兴趣。如有的老师讲“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区别”时,采用了辩论赛的方式,通过“收集资料-课堂辩论-老师总结”三个阶段,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最后启发学生南方、北方各有优势应正确看待。在讲“中国的水资源”时,可以开展“发展生产力破坏了水资源还是保护了水资源”的辩论赛,启发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水资源”。顿悟教学法的成功关键在于教学活动完成以后,老师如何通过自己的语言激发和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教师在实践中摸索。
(二)另辟其径,转换角度,认知重组,知觉重组。
在教学中教师对一般性的知识点的掌握总是总结一些方法策略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这些方法策略不适用于所有知识点,那么我们就要适时变通以另辟其径。例如,在学习国际日期变更线两侧日期的不同时,把我们通常用数轴法画的时区分布图转换一下,学生就会茅塞顿开。把180°经线(理论日界线)放在矩形的中间,那么在180°经线的东侧为西十二区,西侧为东十二区;又知道东十二区比西十二区区时早24小时(一天)。所以学生很直观地观察到从180°经线的东侧(西十二区)进入西侧(东十二区)日期要加一天,反之就减一天。地理知识离不开各种图,图中有效信息的提取是知识掌握与否的关键。如根据高空等压面的分布判断近地面两点之间的风向这类题目时,根据题意学生很容易判断出近地面两地的热力状况,并能画出热力环流示意图。大多数学生根据图错误地判断两地之间的风向为正东、正西、正南或正北风。因为在原图上看不到底面是立体的,这时就需要换个角度呈现题目的材料,让学生进行知觉重组,则他们顿时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三)通过适度的跨学科知识的介绍开阔学生的视野,在教材外获得顿悟。
地理学是一门边缘科学,中学地理是普及性基础学科,同其他许多学科有着紧密联系,但长期分科教学人为地割裂了这种联系。现在许多地区进行的“3+x”综合科考试就是为了有机加强学科间知识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如果地理教师主动提高自己的修养、开启思路,完全可以给学生更多想象空间。而这些也许是学生一生受益无穷的宝贵财富。如讲初中地理“长江三峡”时,可以引用杜甫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讲“月相”时,可以引用“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讲“沙漠景观”时,可以引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讲“我国的名山”时,可以引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并让学生思考一下它的哲学意思;讲“海陆热力差异”时,可以简单介绍一下“比热”的概念;讲“水资源的利用”时,可以提到势能与动能的差别,让学生明白许多地理现象是有科学根据的,而且同物理化学紧密联系,科学的原理是相通的。学生在感受这种文学常识和历史知识的同时,再结合学习的地理知识,就会豁然开朗,有如拨云见日的顿悟。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顿悟学习思想的本质是改变过去“说教”的教学方式,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一切都应从学生出发,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育目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