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史论结合范文
时间:2023-08-16 17:40: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历史史论结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师第一期的教学对象是,长期被“喂着吃”的刚刚从初中毕业的学生,他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尚处于低级阶段,在初中,他们往往以完成作业为主,不习惯看书,不会记笔记,不善于总结,不善于观察和解释现象,不善于动手实验等。学习方法上的不适应,将使学生在学习中处处遇“红灯”。因此,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亦是当务之急。(一)增强课堂意识
老师的作用是导航开窍,听讲是学生的头等知识来源,轻视课堂听讲,是最大的浪费时间。教育学生尊重老师的劳动。首先要求学生作到:(1)有寄希望于课堂的愿望。(2)课前要作好充分准备,即:包括知识准备,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3)上课后,立即进入学习状态,谨防走神,听不懂时作个记号,继续听,不钻牛角尖,相信科学,尊重事实,是学生应有的修养。(4)智商较高的同学,听课要有超前意识,不能只满足于跟着老师走,而要力争通过自己的思维,悟出其中道理。其次,训练学生课堂记笔记的习惯,笔记的内容主要有:(1)板书。因板书言简意赅,并可体现整节课的教学内容。(2)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增、删、改)。(3)听课中的疑点。(4)不宜板书但又比较关键的内容。这样既有利于听课时思想集中,手脑并用,又是一种能力的训练,更是复习时与教材配合的重要依据,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而且随着知识层次的提高,记笔记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学期特别在学生还不自觉、不习惯的初期,更要来点“强制”措施,例如:在课堂上不定期地有意识地提问,以检查听课效果,平时不定期地检查笔记,并将检查结果与学生成绩挂钩,以帮助他们养成习惯,从中尝到甜头,进而变成他们的自觉行动。
同时,立足于用物理学科本身魅力增强课堂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兴趣,无疑对增强课堂意识起到促进作用。
(二)加强教材阅读
物理教材是学生学习物理的根据,又是获得物理知识的主要来源。因此,尽快培养学生阅读教材的良好习惯,提高阅读教材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阅读教材绝不同于看小说。教材中既有物理过程,物理现象的描述,又有对物理现象的分析和概括;既有定性描述,又有定量推导;表达方式,既有文字,又有公式和插图等。笔者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阅读的:(1)课前预读。对教材的某些内容可布置让学生预读,教师提出预读提纲,要求学生记下要点,以明确听课目的(注意,对可建立悬念的内容不宜预读)。(2)课堂精读。课堂上老师在精讲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重点段落,逐字逐句地分析其含义,以加深理解,强化记忆。(3)课后通读。心理学理论告知我们:知识的遗忘率最高的时间是初掌握知识那一段。因此,要及时指导学生课后通读教材,对进一步巩固已学知识十分重要。(4)系统阅读。在教材每章结束后或期中,期末复习时,必须指导学生系统阅读,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用列表法或结构图等形式处理教材中的概念、规律及知识要点,从而达到深化知识,提高逻辑思维的目的。
(三)培养观察能力
观察实验,不仅是为了学习物理知识,而且它本身就是物理知识,观察实验,可使学生丰富感性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又是最好的让学生(主体)与物理世界(客体)相互作用的最好环境。在教学中,实验能力的培养一般很少被忽视,但观察能力的培养往往不被重视。笔者仅就培养观察能力方面谈几点体会。(1)课堂观察演示实验。要求学生充分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所谓充分观察,就是全面观察,重点观察和对比观察。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分析现象,判断出本质特征。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由学生逐步思考,分析、讨论,并总结出物理现象的本质规律。(2)课外观察自然现象和身边事物。培养学生平时善于多观察自然现象和身边事物的习惯。启发他们练习应用物理规律解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和生活中的物理问题,使“物理生活化。生活物理化。”例如:在乘火车旅行中,只要稍加留心观察,就可以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许许多多物理问题,如:火车启动前,总要向后倒一下,是为了分别克服每节车厢的静摩擦,以减小启动的难度;路旁的树木、房屋向后倒,这是由于人们总是习惯以自己为参照物;在平稳行驶的车厢里竖直向上跳起后,仍落回原地,是由于惯性,即由于人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受力,仍以原来的速度与车同行;铁道转弯处外高内低,目的在于提供火车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等等,都是物理问题。可见,人们就生活在物理世界中,每时每刻都在和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打交道,只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定能从中挖掘提炼出妙趣横生的事例来。这样,不知不觉就巩固了已学知识,而且充实了闲暇空余。
(四)教会复习方法
篇2
【关键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FDI);现阶段
一、引言
国际投资是国际间资金流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投资者为获得一定经济效益将其资本投向国外的一种经济活动。国际投资包括本国的对外投资和本国接受的外国投资。按照投资方式的不同,国际投资又可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是指一国的对外投资者为取得国外企业经营管理上的有效控制权而将生产要素(如资金、技术、原材料和零件、管理经验、销售情报等)投放到东道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行为。
中国一直坚持对外直接投资,近年来投资范围更广,力度更大。这与当前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有极大的相关性。理论的更新和重新审视,有助于我们认识到现阶段中国开展FDI的必要性;对开展FDI给中国带来实际效果的讨论,则有助于我们理解现阶段中国开展FDI的现实意义。
二、理论基础
(一)借鉴西方FDI理论
海默的垄断优势论,巴克利、卡森的内部化理论,邓宁的国家生产折衷论,都强调一个国家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前提是要具有一定的优势竞争地位。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在经济上有自己的既有优势,对于企业而言,只要国外存在可供利用的而国内暂时没有或难以取得的有利经营条件,他们就可以通过FDI来谋求这种优势。而费农的产品生产周期理论认为,产品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和衰退的阶段。现阶段中国既有在创新方面比较落后的领域,又有很多居于领先水平的产品。加强市场调研,开拓新的市场,创造新的内容,以对外直接投资为手段,可以延缓这些创新产品的生命周期。
(二)更新理论
如果我们完全按照这些典型的现代西方经济学家的国际投资理论来看,中国总体上存在着资金不足和技术落后的特点,不具备发展FDI的竞争优势地位。[1]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不少中国企业都走上了对外直接投资的道路,甚至还打入了发达国家的内部市场。所以要明确中国开展FDI的理论基础,我们必须跳出西方国际投资理论,在结合中国现阶段经济转轨现实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以一种新的符合实际情况的视角来分析。
1.大国综合优势理论
现阶段,中国的“转型”表现在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粗放经济与集约经济并存,“多元”表现为多元的地区结构、经济结构及技术结构的并存。基于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的考虑,中国应该以由“多元结构”所形成的“整合性”优势为依托,从发展中大国的现实——地区多元化、经济多元化、技术多元化的特点出发,推演出优势多元化、动机多元化、主体多元化、产业多元化、区域多元化的特点,整合这种多元化的资源,就形成了“大国综合优势”,从而在对外直接投资中获取最佳的利益。近年,我国已形成较为可观的物质技术基础,工业部门比较齐全,一些传统的工业部门如轻纺、机电等在生产能力、生产技术或成本方面较一些发展中国家甚至部分发达国家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一些实用技术和设备对发展中国家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吸引力。我国综合国力、外汇储备和居民储蓄等均比过去有较大增长,从而使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能力也大大增强。
2.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解释了国家之间进行进出口贸易的原因,而程惠芳在《对外直接投资比较优势研究》中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是指一国投资者在跨国投资活动中,在生产要素配置能力、产品生产与销售的效率与效益、投资产业和区位选择、国际市场进入与退出能力,以及从本国政府及宏观经济环境中所能获得支持等方面与国内外其他投资者进行综合比较所反映出来的相对优势。比较优势理论必须作为中国FDI的理论依据,中国的FDI应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竞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比较优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二是适用技术。首先,中国劳动力丰富,劳动力价格在国际市场上十分低廉,中国致力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并拥有出口该类产品的比较优势。而且为了进一步强化这一优势,中国正在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人力资本和技术的投入,使其转化为智力劳动密集型产业。其次,中国拥有适用技术。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缺乏尖端技术,现有的先进技术也缺乏竞争力;但同广大的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生存经验,可以成为技术输出国,而同部分发达国家的部分领域相比,中国可以生产中低档的同质产品,然后在价格竞争上发挥比较优势。
3.发展阶段理论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发达国家的逆向投资,即学习型投资;一类是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即竞争策略型投资。就现阶段而言,中国既有对发达国家的FDI,又有对发展中国家的FDI,说明自身技术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需要进一步扩大对外直接投资的范围和渠道。
三、现实意义
1.有利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对外直接投资是一种充分利用国外资源的经济行为。例如对劳动力廉价的国家进行跨国投资,可以使本国企业充分利用国外丰富劳动力,以较低的生产成本取得较高的经济利益。同时,我国海外企业在东道国当地生产经营,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生产资源和有利政策,及时收集与反馈当地市场信息,对扩大我国的全球市场占有率有很大的作用。当前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低迷贸易形式影响到我国对外贸易实体。外部需求萎缩,人民币升值压力以及生产过剩,使我国经济增长难以依靠出口拉动。在这种低迷的经济背景下,中国应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带动贸易的增长,增加国内资金的运用率。而且,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技术随着FDI 传播到东道国,对我国相关技术、商品劳务的出口有带动作用。
2.有利于避开外国的贸易壁垒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凭借劳动力和价格优势,出口商品一直以来都面临着反倾销调查。而且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全球经济危机的蔓延,以及欧债危机的演变,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再次抬头,贸易壁垒以各种形式出现,中国的出口环境十分不利。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则是变国内生产国外销售为国外生产国外销售,即对外直接投资。这样,中国就可以避开其他国家所设立的贸易壁垒,实现完整的一套生产销售流程,并带动我国的设备、原材料、零部件和劳务的出口,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推动经济的发展。
3.有利于国内中小企业融资
2011年中国爆发的“温州倒闭潮”,使我们意识到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急需解决方案。在国内多年探索融资渠道的改革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我们应该鼓励国内的中小企业积极利用外资。利用外资不能仅局限于“请进来”的方式,还要设法“走出去”。一方面,通过把有限的资金投放到国际市场中,中国可以获得投资利益和吸引更多资金。另一方面,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中国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中,融资的渠道多,贷款的条件优惠,服务和信用更加良好,获得国际资本的机会远多于国内。
4.有利于消化巨额外汇储备
截至6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逼近3.2万亿美元,但美元的不断贬值使得我国每天都在遭受巨大的账面损失。然而中国无法放弃持有这部分外汇,只能想办法将其消化掉。我们可以用这部分外汇对美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收购企业或购买股份,直接经营或参与经营管理,从而吸收其中的先进技术,学习有效的管理经验和方法,有助于提高国家的整体技术水平,提高企业经营的效率,最大化地利用巨额外汇储备。
5.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
巨大的全球销售规模有利于企业规模经济的实现和投资成本的分摊。近几年来,中国一些传统加工产业的国际市场已面临饱和,企业进行对外投资,不仅可以带动国内原材料、辅助材料、半成品以及成套设备的出口,而且可以为国内企业提供准确的国际市场行情,减少出口中的盲目性。所以,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帮助中国引进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从而为产品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创造条件。
四、结论
中国既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又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开展FDI有广泛的理论基础。中国拥既有大国综合优势,在某些领域又有充分的比较优势,同时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使得中国可以进行学习型投资和竞争策略型投资。
多年来的对外投资经验告诉我们,中国开展FDI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就现阶段而言,中国经济正在转轨,世界正在遭受经济危机,中国开展FDI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增长,避开贸易壁垒,增加国内中小企业的融资,消化巨额外汇储备,并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
参考文献:
[1]朱金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学报,2000(22)75~79
篇3
为了正确地体现思想品德理论的性质和作用,通俗易懂地讲授思想品德的内容,完成对初中生理论知识的教育,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由初中思想品德课特殊的性质决定的,它贯穿于这门学科的整个学习过程,决定着思想品德教育的方向和质量。举例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教学中巧用事例,可以使比较抽象难懂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例如,在“爱护公共卫生,增强环境意识”的教育上,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到城市的广场或公园等人流量大的地方清理垃圾。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环卫工人的艰辛,同时他们在劳动的过程中也会受到周围人的表扬,从而体会到劳动的快乐,并能意识到维护环境卫生是要靠大家共同努力的。
1 合理举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根据当前或典型的具有深远教育意义的事例来衬托理论知识,做到有理有据,让学生接受起来更直观、更容易。做到这些要注意以下几点:
(1)所举事例必须具有教育意义。讲授思想品德最终是要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达到教育目的。因而在选择事例材料时,一定要注意事例材料本身的教育意义。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学生年龄及心理因素多加考虑。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雷锋的故事,雷锋精神传颂了几十年,他的故事不断地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启迪。从我们日常生活的角度来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在公共场所乱扔垃圾就是人们缺乏公德的具体体现。在节假日定期组织学生到公共场所当志愿者,维护公共卫生,无形中能达到思想品德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得到教育,让他们明白爱护公共卫生光荣、破坏公共卫生可耻,在点滴中积累、在点滴中受教育。
(2)所举事例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并要接近学生生活。初中阶段的孩子,大多在13~15岁之间,所举的事例要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接近他们的生活,这样他们接受起来会更容易,教学效果也会更好。如《背起爸爸上学》这部电影在中国影响较为广泛,一个弱小的少年用坚实的臂膀撑起了家庭的重担,一边学习一边照顾病重的父亲,在不耽误学习的基础上,默默地照顾着父亲。这在周围人看来是很难做到的,但孩子还是用实际证明了他能做好。他的精神感动着人们,教育我们在遇到困难时不要被困难打倒。
(3)所举事例必须真实且具有典型性。真实的事例具有说服力,能反映本质,学生的印象也会很深刻。使用具有说服力的典型性的材料,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典型的事例能集中反映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既能使学生较为全面清晰地感知事物的基本属性,又便于学生确切地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实质。不论是国事、家事、大事、小事,都应确有其人、确有其事,决不能胡编乱造、道听途说,并且不能违背思想品德课的科学性和严肃性。真实的事例很好选择,只要是确有其人、确有其事就行,但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就不太容易掌握。教师要精心选材,力求简洁。能说明问题的本质,又能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材料就是典型的。这方面的正反事例有很多,教师要用心收集。
篇4
电力发展速度也标志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这是国民经济的首要行业,可发电就得消耗大量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资源等等,而能源是只能消失却很少能再生的资源,所以如何节能环保也是当前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我们不仅要把有限的资源消耗减少到最小程度,还要加快电力生产的步伐,更要为子孙后代着想,所以就应着重在节能降耗上下功夫,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1.推广集中供热,使发电能耗再利用
现就处于高寒地带的哈尔滨市来说,全年中冬季供热就达到半年之久,供热市场良菱不齐,集中供热面积还远
远没有达到理想的程度,由于还存在着大量的小锅炉房,使冬季的空气污染也特别严重,如果把这些小锅炉拆掉继而用热电厂发电所排出的乏汽进行再利用供热,不但使能源消耗得到了有效利用,还净化了环境。再就哈尔滨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来说,虽然现有两台60万千瓦机组近年投入发电及供热,但还要进一步的完善和走合,其所带的负荷还远远未能达到理想程度,随着哈尔滨市区城镇化的发展,哈热电厂从地理和能源运输上都占优势,所以在此基础上还应扩建机组为扩大供热面积做好准备,那么大力推广集中供热是当前势在必行的重点工作。
2.把节水节电列为重点工作
要实现大面积的集中供热,那就会涉及水资源如何合理的运用而不至于产生浪费问题,所以一定要有一系列的监督手段,要使每年热网投入时不至于造成大量水资源的流失,因此一定得有很强的责任心。供热时水电都是必备的基础能源,例如:小锅炉房拆掉取而代之的是换热站的增设,换热站的原理就是,用电厂输送来的一次热水经换热器进行再加热,然后通过循环水泵源源不断的输送到热用户,除了在日常工作中及时的调整严控电动门的流量,按室外温度曲线操作减少热损失外,还应在管理和技术上下功夫。管理上就是增大处罚力度,严查盗窃水电以及跑丢失水的现象,并设立小指标从而达到减少浪费的目的。再有就是从技术上下功夫,例如:补水泵和生水泵的变频控制,需要大量用水时自动启动送水,不需要时自动停止既节约了用水量又节省了电能的消耗。其次就是对换热站的换热器定期进行彻底清洗,减少由于堵塞而造成大的热损失,以提高热效率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3.减少燃煤消耗量
电力生产中燃煤的消耗量是非常巨大的,对于一座发电厂来说,燃煤要按照车皮计算都不算多,还如果设备和管阀等的保温性能差,煤质差,跑、冒、滴、漏等现象的发生都会使煤耗增加,从而增加电力企业的运营成本,所以节约用煤的工作也是一项艰苦和长远的工作。由于现在的集中供热面积的扩大,可以使大量的燃煤不仅用于发电还可用来供热,就是利用发电所产生的乏汽进行再利用供热,从而缓解市区供热的难题,又可从收取热用户的热费上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使发电的成本得以减少,并达到了两全其美的程度。
4.要大力发展大电网
篇5
一、专题探究型材料题的归类解答
初中历史习题中,最常见的是专题探究型材料题。这一类题型的材料题的主要特点就是将某一历史人物或者某一刊物、历史著作当中所提及的一个历史概念、历史观点或者历史结论等设置为一个主题,再配以适当的图表、文字史料或者漫画、谚语等,重新创建一个比较有趣真实的历史情境,并围绕这一主题进行相关问题的设计,属于探究性的问题。
这一类型材料题的解答过程中,学生一定要学会根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以及自己掌握的历史知识,依次探究与主题相关或者关联的历史的概念、观点或结论,寻找最佳答案来证明答案与主题之间的关联性。但是这类题目在解答时要注意一个问题,即题目设置的上一个问题的答案,很多时候往往就是下个问题的参照或前提,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考察考生对于问题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同时,也是对学生对历史概念、观点以及结论等的理解、分析和归纳的能力。在解答的过程中,学生还需注意,答案必须要简明扼要,条理清晰,并且书写工整。这是历史材料题解答的基本要求。
二、说明论证型材料题的归类解答
初中历史辩证类材料题中的第二种就是说明论证型的材料题。这一类型的材料题主要通过引用某一历史文献记载的相关资料、某一刊物刊发的文章、某热点问题,或者某一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以及历史事件和现实热点等的不同评价争论观点,来进行论证历史观点的相关问题情境的创设。通常这一类型的论证题,具有一定的论证性和开放性。要求读者站在不同的史学研究角度去对某一特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评价,或者是就某一特定的历史阶段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以此来实现学生对不同历史观点和历史认识进行归纳总结的目的。
针对这一类型的题目,在解答过程中我们首要注重的是材料的挖掘。一般情况下,这一类型的题目本身就隐藏着许多历史观点,因此解题的第一步就是充分挖掘材料中隐藏的史观,这是能否正确解题的前提和保障。解题的第二步,根据题目“结合历史史实”的要求,寻找史实。这一环节可以说是整道题目最为关键的一个核心部分。
三、提炼论证型材料题的归类解答
初中历史辩证类材料题中,还有一种材料题就是提炼论证型材料题。这类题目的见解通常是隐含在相关的材料当中的,而并不是直接提出来的。这就要求考生要能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课本知识,结合材料中所表述的观点进行提炼,然后再用相关的历史史实对这一观点进行有效的论证。在此过程中,考生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需依据所学知识与材料将观点提炼出来,且观点要明确;其次,依据所学知识和材料找出史实,能选择现代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中的其中一种来作为评价视角,还要将史论相结合,不可以只是空洞的史实论证。
论证中应该重视的问题:一是必须与观点紧密联系,为了证实观点而进行论证,不可以与观点相差太远,也不可以照抄材料;二是要从多角度、全面去论证,若是社会发展的问题,应该从社会生活方面来进行论证,如思想文化、经济、政治等,因为一个国家的兴盛转衰应该从政治、经济以及思想文化等方面体现出来。
篇6
【关键词】偏微分方程 初始条件 边界条件 热力学理论
如果一个微分方程中出现的未知函数只含有一个自变量,这个方程叫做常微分方程或简称微分方程;如果一个微分方程中出现多元函数的偏导数,或者说未知函数和几个变量有关,那么这种微分方程就是偏微分方程。
偏微分方程研究一个方程(组)是否有满足某些补充条件的解(解的存在性),有多少个解,解的各种性质以及求解方法等等,并且还要尽可能地用偏微分方程来解释和预见自然现象以及如何把它用之于各门科学和工程技术。
物理学中的“热传导”现象,可以用偏微分方程的形式来描述。由于物体内部的温度分布和变化方式的不同,为了确定具体的物理状态,不仅仅考虑热传导规律,还要增加其他附加条件,即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偏微分方程描述了一个随着时间变化而不断演化的动态^程,而初始和边界条件描述物体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点的确定的存在状态。
一、利用热力学理论,揭示偏微分方程的物理学本质
根据我们日常生活的经验,可以知道当物体内部各处的温度不同的时候,热量就会从温度高处向温度低处传递,这种现象被称为“热传导”现象。
假设将物体G内任意选取一个由曲面L所构成的区域D,依照热量守恒定律,D内各点的温度由任意时刻t1的u(x,y,z,t1)改变为t2时刻的u(x,y,z,t2)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Q,等同于从t1到t2时间段内通过L进入(或流出)D内的热量Q1和D内热源供应的热量Q2的和。
假设该物体的比热是c(x,y,z),密度是ρ(x,y,z),那么温度从u(x,y,z,t1)提高到u(x,y,z,t2)需求的热量dQ=cρ[u(x,y,z,t1)-u(x,y,z,t2)]dV
区域D因为温度变化需求的热量是:Q=■cρ[u(x,y,z,t1)-u(x,y,z,t2)]dV (1)
依照微积分基本公式u(x,y,z,t1)-u(x,y,z,t2)=■■dt
(1)式可以写成Q=■cρ■■dtdV=■[■cρ■dV]dt
此外,在不同的时刻t1和t2内,经过该物体内部曲面L进入D的热量是:
Q1=-■[■k■ds]dt
由于物体内部或许存在着热源,假设物体内部的热密度是F(x,y,z,t),在时间[t1,t2]
体热源能够产生的热量为:
Q1=■ [■F(x,y,z,t)dV]dt (2)
依照热量守恒定律:Q=Q1+Q2 (3)
把(1)式和(2)式代入(3)中,得到:
cρ■=■(k■)+■(k■)+■(k■)+
F(x,y,z,t) (4)
(4)式是温度函数所满足的方程
假如令α2=k/cρ,则(4)式可以写作:
■=α2(■+■+■)+f(x,y,z,t),
其中f=F/cρ(5)
在没有热源的条件下,方程可以进一步化简为下面的偏微分方程形式:
■=α2(■+■+■) (6)
结论1:在物理学上,方程(6)代表着一种热传导方式:u(x,t)代表了在一根均匀质地的细长棒中各处的温度,是随着细棒的长度x和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着。
二、从物理学的角度剖析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存在的必要性
因为上面的偏微分方程展示的是热传导的一般规律,如果在某一时间t0的温度分布不一样,则它们在以后时刻t>t0的温度分布也是不一样的。并且即便是同一物体,假如所处的状态不一样,它在t≥t0时边界θG上的热学状态也不一样,那么它内部的温度分布和变化方式也会不一样,所以,为了可以确定具体的物理状态,是不能单独依靠热传导,还要增加有其他附加的条件。
结论2:微分方程描述了一个随着时间变化而不断演化的动态过程,而初始和边界条件描述的是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点该过程的几种确定性的存在状态。
在物理学上,初始和边界条件给出了在最初或者最后,或者某些重要的时刻,该物体的特殊存在状态,捕捉到这些特殊时刻的状态,既能保证解的存在,又能使解最优,意义重大。
三、偏微分方程边界条件的数量
在物理学中,除了描述热传导现象,其他如弹性体的形变和平衡、电磁波的传播、电子在原子核外的运动规律等,都可以用偏微分方程来描述。
常见的偏微分方程大致可以分成如下几类:
Ⅰ类:弦震动方程;Ⅱ类:热传导方程;Ⅲ类:拉普拉斯方程;Ⅳ类:特里谷米方程。
篇7
第一步:自主检测
这一步的目的在于检查学生是否预习了。中国有句古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见,在学习中课前预习是必不可少的。预习,就是以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为基础,依据教材和教师的提示,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知、理解、分析、判断、想像等心智活动,并在预习过程中尝试、置疑、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在课堂学习时与教师的思维互相沟通,达到提高课堂学习效果的目的。课前预习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预习后带着问题投入新课的学习,课堂学习时就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这样做,可以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二步:课文导读
这一步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课堂中仔细理解课文内容。阅读历史课文是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学生的阅读能力只有在科学的阅读活动中才能形成和得到发展。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搞好阅读,是历史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为了让学生能够读懂、读通中学历史课文,要求学生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学会史论结合。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所谓“史论结合”,就是在掌握史实的基础上,通过思维活动,抓住其必然的本质的因素,形成历史概念,掌握历史规律,形成对历史本质的认识。因此,学习历史,首先必须学会梳理教材中的相关史实,得出结论,培养史论结合的读书能力。
2.学会分析和理清历史知识的层次结构。初中历史教材的编写,大多以史事为主,自成单元,前后史事环环相扣,形成知识结构体系。很多学生的历史知识散而零乱,容易忘记,就是没有学会理清历史的内在知识层次结构,从而不能形成了历史知识层次结构造成的。因此,学会分析和理清历史知识的层次结构对于学生来说是学好历史知识很重要的一点。
第三步:重点难点透析
这一步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吃透课文,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把握重点、透析难点,真正做到对课文完全掌握。初中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思维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呢?主要途径就是课堂的探究性学习。当学生完成了第二步中的课文阅读后,总会有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存在,这时我就把这些问题作为重难点和学生一起来探究并最终给学生讲清楚。在这个过程中,就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在课堂提问和课堂讨论时提出的问题不能太大、太抽象,要比较具体,否则学生的思考就会没有方向,摸不着边际,从而难以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兴趣,达不到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思维的目的。高质量的提问与探究是要先给学生搭平台,给足材料,从材料中提取的信息出发,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层层深入,这样探究才有价值。
第四步:归纳小结
这一步的目的是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有一个系统的认知,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我的做法就是让学生来归纳所学知识,这一环节我称之为自我归纳。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和巩固在课堂教学中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把历史知识系统化的能力。在这一环节如果学生做得不错,那就不用第二环节老师的帮助归纳;否则,我就要帮助学生归纳所学知识,从而形成历史的系统知识结构。
篇8
1 使用有效的语言
有效的语言是初中历史老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课堂教学任务完成大多要用语言的描述来完成,有效的语言是融洽畅达的沟通。新鲜有趣的导入,发人深思的提问,天衣无缝的衔接,动静交错的起伏,耐人寻味的结束语,是教学水平高低的试金石,是历史教学最后的落脚点。在中国古代文化部分,教师可用富有情趣的语言,一步步诱导学生步入艺术化的殿堂。可选有代表性,优美的古诗词让学生合着音乐吟诵。有准备地精编一些有趣的寓言神话故事讲给学生听,讲述中不时留下悬念,让学生思考,让学生用有效的语言来完善故事,看谁回答得最精彩。教师语言生动得体,就能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活跃学生思维能力,煽起学生表现欲望,丰富学生知识结构。教师用有效的语言开启智慧,学生在有效的语言中激绪接受熏陶,领悟爱憎,培养能力。
2 重视课堂导入
新课导入是至关主要的教学环节,一个成功的导入可以马上吸引学生的注重力,激起他们的乐趣和求知欲望.活跃课堂空气,使学生的智力勾当始终在一种强年夜的内压动力浸染下,在情感高涨的空气中进行,促其把进修看作是一种精神享受,从而自觉积极地进修。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妨采纳下列几种趣味导入体例:
2.1 诗词导入,学科渗入。诗词说话精辟、活跃、美妙,学生喜爱。历史教学中,适当地引用古诗词导入.不单可以巩固复习语文基本常识.更主要的是可以营造活跃欢畅的空气.提高学生的乐趣,拨动他们的思维之弦,使其以丰满的情感投入进修。如讲述丝绸之路时,先朗诵几首与之有关的不朽诗篇:“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简单讲解后指出丝绸之路不只吸引前人,直到今天,她仍然是良多人心目中的旅游胜地,由此自然而然地进入新课。
再如进修的内容时,不妨朗诵的《》诗:“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年夜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事后尽开颜。”学生在朗诵之余.不单会对即将进修的内容有所体味,而且会为战士不畏艰险、以苦为乐的革命乐不美观主义所深深传染。
2.2 影视导入,再现历史。影视作品除具有与图片一样直不美观形象的特点之外.还具有强烈的震撼力、情节波澜升沉等特点,更轻易让感性熟悉、可塑性较强的初中学生接管和喜爱。如在讲时,可播放片子《死战台儿庄》片段,在学生被惨烈的战争排场所震撼时问:“这部影片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什么时代的什么战争?战争的功效若何?对中国发生了什么影响?”再如讲述时。先播放片子《林则徐》或《》中有关“禁烟”、“销烟”的历史布景及林则徐采纳的法子的片段,进而指导学生思虑:林则徐为什么要禁烟、销烟?的爆发是不是由禁烟而起?在陆续串的问题紧扣住学生的心弦后,起头讲述新课,下场很好。
3 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实施的方法
3.1 在流动中实现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巧设流动课,增强学生自我组织能力。在正常历史教学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科的特点和教学内容,布置流动课的标题题目,发动学生课下搜集资料、归纳知识、提取要点。这样,教师则改变了照本宣科、机械复述教材的被动状况,更好地施展了自己的主导作用,而学生也事先预备好了大量的学习素材,课上他们踊跃地回答题目,积极介入探究式学习,从而实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可见,适时地开展流动课,可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爱好,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学生归纳、对比等思维能力。
3.2 活用史料,增强历史课堂的直观效果。历史材料是历史知识形成的源泉,运用历史材料,便于准确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同时,通过分析史料,可以锻炼并进步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同时,史料不仅能充实历史理论教学,而且还留意史论结合。历史教学中,教师不能由于理论教学的需要而忽视史实的讲述,而只有把史与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历史理论教学建立在史实的基础上,避免了浮泛的分析说教,使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深刻、充实的熟悉。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篇9
研究历史必须掌握大量材料,进行艰苦细致的研究工作,而不能撇开研究对象空发议论。孔子曾说:“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恩格斯曾指出:“即使只是在一个单独的历史实例上发展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是一项要求冷静钻研的科学工作,因为很明显,在这里只说空话是无济于事的,只有靠大量的、批判地审查过的、充分掌握了的历史资料,才能解决这样的任务。”傅斯年更是直言“史学便是史料学”,要“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这些都强调史料对历史学习的重要性。认知到诠释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通过收集资料、构建论据学习历史。综合专家的研究,以史料为基础展开历史教学的作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能够以具体形象的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有利于转变传统学习方式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关注学习过程,有助于史学研究方法的习得和历史思辨能力的提高;
4.能够有效促进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和道德修养的提升。运用史料教学的方法很多,根据英美学者的归纳,主要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着手:
1).展现叙述与证据之间的关系。常见的提问形式是:“在这段材料中可以得到什么样的证据来说明……”
2).鼓励学生分析史料内容,从中引出推论,说明自己的观点,以及支持此观点的证据,而不是让他们重复或摘要史料内容。
3).时常要求学生针对不同材料的证据,就内容和可信度做比较。
4).明确针对相互冲突的证据进行讨论。
5).对同一历史事件之不同历史论述加以比较。
6).选出一个主题(如拿破仑的性格),给予学生多段来源不同的材料,让他们对照整理,并且解释其中的差异,进而形成自己的推演,得出自己的结论。
7).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眼光找出史料中的问题,并用自己的方式处理。比如:根据“虽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于之爵,重于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归纳墨子有关官员选拔的观点是什么。
二、丰富学生的历史想象力
篇10
教学设计科学与否,教学活动高效与否,首先要回答三个问题:一是给谁上课,二是上哪门课,三是上何种课。相应的就是要在授课对象、学科特点、课型选择上进行准确的定位,从而保证教师在教学设计和课堂生成中能“从心所欲不越距”。这一点,看似容易把握,其实并不尽然。
1.对象:初中生
教师的讲课、说课,着眼点是要让学生听懂、学会。强调教学对象是初中生,就是要教师对初中学生认知、心理特征的把握真正落到实处。初中历史课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教师在教学的目标定位、组织形式、活动过程上缺乏适切的考量。尤其在公开课、竞赛课上,有些教师似乎忘了听课的真正对象应该是学生,而不是坐在学生后面的评课专家和听课教师。以至于自己的学识、技能似乎在课堂上展现得淋漓尽致,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过程的广度、深度和效度却乏善可陈。有的教师解释说自己正是为了实现初高中课程的衔接,但若以与初中生认知、心理特征的脱节为代价,无异于拔苗助长。所以,教师应该切实转变观念,从专注于自身教得“精彩”的知识本位中脱身出来,转而重视学生学得“精彩”,落实以生为本。
2.学科:历史科
初中生如果爱上历史课,往往因为历史课上“讲故事”,有意思。但历史课到底讲什么,怎么讲,讲到什么程度,都要符合历史学科的理论规范和历史教学的技术要求。讲什么?自然是教材中涉及的基本历史知识。怎么讲?一方面强调不能灌输,历史学科强调真实性,真实性依靠充分的证据,这就要求史论结合地讲;另一方面必须用历史的语言,其实就是把历史事件的基本史实、来龙去脉等讲清楚。学生所期待的有意思的故事,就是在教师对这两方面的追求中,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的。讲到什么程度呢?初中阶段,重在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有了足够的兴趣,就为进入高中进行较深层次的历史学习,提供了最好的准备。所以教师能够深入浅出是最好,但面对一些复杂的历史线索,若做不到深入浅出,就应当适可而止,没有必要增加学生的认知负担,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毕竟按课程标准只要求初中生掌握基本的历史史实。
3.课型:新授课
新课程的推进,使得各种教学方法应运而生,历史教学也越来越多地采用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参与式学习等,其科学性、合理性毋庸赘言。但是所谓“教无定法”,实质是强调教学方法需依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优化组合、合理配比。教学情况中最大的不同,当是课型的不同,教学方法的设计首先就要分析课型。历史新授课,区别于综合课、复习课、拓展课等,教学目标首先是有效地完成新知识的习得和理解。从历史学科的本质特征出发,讲授法凭借其相应的优势,自然要占据较大的比重,对讨论法要巧用,对探究法等则要慎用。因为既然是新授课,学生的活动、探究如果只是涉及知识的小步推进,有成功的可能,但若在没有背景知识的情况下,热热闹闹地去获取一些复杂知识,自然会因缺乏“专业”知识的支持而失败。新课改初起时,鼓励教师大胆创新是题中应有之意,但新课改进入第二轮后,呼唤一些理性的回归也是必要的,许多专家、教师也在这么做了。总之,初中历史新授课的教学,应该立足于对应的最优化策略,防止人为地贬低和躲避讲授法。
教学设计之必要早已人所共知,但教师们更多只是有设计而无打磨。这里提出要“精”,其衡量的标准和依据,一是要符合初中生认知、心理特征;二是要符合历史学科教学的基本原则。
1.教学环节细心编排
(1)导入
初中阶段,课堂导入环节的意义,主要在于激发学习兴趣,形成教学的向心力,所以导入贵在激趣。应该说教师们都比较重视导入,导入环节也总能成为讲课的一大亮点。就《三国鼎立》而言,教师们的导入环节总是热闹的,有唱三国折子戏的,有播放《三国演义》电视剧片头曲的,有放火烧赤壁电影片段的。热闹是热闹,学生的兴趣也高,但如果说是都起到了激趣的作用则未必。因为,所谓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身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需要造成“缺乏感”为主观体验。学习兴趣不是凭空产生的,关键是要让学生体验到自身的知识结构、能力组成、价值体系中有一块“空白”迫切填补,从而产生学习需要。一般而言,七年级的学生刚接触中国古代历史,对各个阶段的发展状况还没有初步印象,所以导入环节设置些情境,图文并茂地展示些当时的历史,是有激趣作用的。但是,三国这课则有特殊性,即学生们通过影视、小说、漫画,早就对这段历史耳熟能详了,上述导入其实都没有有效地营造“空白”,带来“缺乏感”。有位教师的导入设计,是让学生说出与三国历史有关的成语,学生们个个踊跃参与,好好比拼了一番,但教师随后“泼了冷水”,告知举出的成语大多出自是虚构的三国故事,而非真实的三国历史,这样的导入设计,就达到了使学生自明“空白”的效果,强化了学习需要,激发了对真实历史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