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的认知范文

时间:2023-08-16 17:40: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商管理的认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商管理的认知

篇1

关键词 工商管理 个人与团队管理 体验式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教育部在关《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可见,能力本位是高职教育观的核心内容。但是,长期以来,在工商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实践机会和能力训练不足等现象,影响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如何注重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探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交叉点,构建创新性、开放性、设计性、综合性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协调一致的课堂教学模式已成为当今教改的重要课题。体验式教学法正是基于这一要求提出的。

1 体验式教学法及其在个人与团队管理课程中应用的必要性

1.1 体验式教学法的含义、优势

“体验”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引申为“亲身经历”之意。20世纪 80年代大卫 · 库伯提出了体验式学习理论,理论的核心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应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就是说, 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课程教学的实施中,教师有目的地、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让学生亲自去感知、领悟知识,并在实践中得到证实理论有效性或正确性的一种教学方法。

“体验式”教学与传统的教学相比优势是十分明显的。一方面,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过程,让学生逐渐具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另一方面,它强调交流与合作,改进了传统教学活动的方式。更有利于突显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智力、情感和社会技能的发展以及创新能力的养成。同时,“体验式”教学注重情感教育和人文教育,能够进一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主动接受教师的教育与指导。

1.2 体验式教学法在个人与团队管理课程中应用的必要性

个人与团队管理是我院工商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同时也是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获取双证书的课程,它强调培养学生的通用综合管理能力和素质,包括自我规划发展能力、时间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团队建设能力及领导能力等。传统的填鸭式讲授教学方法很难让学生在该课程的学习中获得这些能力和职业素养。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既能保证学生能顺利地通过考证,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培养这些通用管理能力,运用体验式教学法无疑是比较恰当的教学方法。通过任课教师创造与现实相似的教学环境,学生参与其中,不仅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具体的实践操作,锻炼自身的能力。同时,体验式教学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渊博的知识、较好的表达能力、控制教学过程的能力和较强的引导和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自身教学能力及理论水平得到提升。

2 体验式教学法在个人与团队管理课程中的应用

2.1 课前体验式教学目标和内容的确定

在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中,最关键的是要按照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来选择体验式的活动,从而使教学内容和体验式活动充分结合,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因此,教学目标的设定是非常重要的。本课程的体验式教学目标主要以培养学生的通用管理能力为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十大单元三十六章,内容繁多且分散,学生学习起来不好把握核心内容。本课程在教学中根据相关的内容把繁多的知识分解为几个专题,根据不同的专题知识确定各自的教学目标。如自我规划专题,教学目标是借助教师的指导和启发,要让学生强化自我认知的能力,学会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沟通技能专题,要让学生能掌握一些常用的沟通技巧,学会就业面试技巧和日常工作谈判技能。

2.2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运用丰富的体验式教学形式

(1)案例式体验教学。教师通过的精心策划,把教学的理论知识融入到管理工作中常见的案例中,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具体分析,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集体智慧,各抒己见,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产生互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管理观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如在时间管理专题中,要求学生把自己或某人一天所有工作任务和冲突罗列出来,要同学们讨论怎样有效地安排,同学们通过思考、分析和小组讨论,掌握了时间管理的技巧,培养时间管理的观念和能力。

(2)情景模拟体验式教学。所谓情景模拟式体验教学,就是充分利用形象创造生动具体的教学情景,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潜在智慧,从而引导学生的整体理解和运用,促进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的和谐发展。首先教师创设体验情景的主题,对学生的情景模拟学习进行引导;其次,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选择模拟角色,对情景体验内容进行探索;最后,教师对学生情景体验的总体过程、效果给予点评,进一步延伸学生对情景的有效体验。如在沟通技能章节,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模拟招聘及模拟谈判。通过这种形式,学生可以更深层次地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沟通技巧、方法,展现学生丰富多彩的想象能力,充分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3)项目式体验教学。开展项目式体验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其综合能力。例如,在团队建设和发展专题,为使学生综合掌握及运用课程的相关理论,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学生自己分团队,组建公司,从设定公司名称、业务、组织结构、人员设置、组织文化等方面让学生提出方案,分工完成,最后做多媒体展示。这种方法不但可以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总体的把握,更能提高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团队协作精神。

(4)竞赛式体验教学。将竞赛引入到课程的教学中去,让学生在竞赛中、在游戏中掌握知识。竞赛式体验教学可以采用的方法有辩论赛、知识问答比赛、技能比赛等。如在组织文化专题中,让学生分组进行班级文化策划比赛,通过对策划书的撰写、PPT展示、答辩等环节的竞技,让学生通过比赛掌握相关知识,同时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演讲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5)游戏。如在沟通技能专题中,要求学生在老师引导下进行撕纸游戏,通过游戏,让学生了解沟通的重要性。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玩得开心,学得起劲,还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6)实地参观考察体验教学。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参观考察是理论联系实际最有效的形式。如组织文化专题,就组织学生去参观企业文化建设较有特色及代表性的企业。既让学生更好体会组织文化的内容,也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的认识。

2.3 体验式教学的课外实践应用

体验式教学在课后也同样得到扩展。为了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更好的掌握,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参与实践。如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技能比赛、沙盘模拟、素质拓展、或给学生相应的项目,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等等途径,让学生在课外的体验活动中丰富感性认识,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体验式教学法在个人与团队管理课程实践过程中的意义

(1)课堂效果显著。通过运用体验式教学,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知识得到丰富,能力得到提高。

(2)提升老师的教学能力。体验式教学要求教师担当多重角色。讲授者,要传授知识。组织者,要为学生营造情景环境,组织学生一起完成教学任务。学习的促进者,要促使学生通过主动学习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和目标。指导者,对学生的学习给予评价,指出他们学习中的不足,使他们可以更好地在学习中扬长补短。

(3)体验式教学使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更紧密结合起来,达到学习的最终目的。

(4)课程评价体系更完善。由于体验式教学形式多种多样,评价学生成绩也不再是单一的考试成绩,而要跟整个形式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及课后应用等有效结合起来,这无疑更能体现考察学生能力结果的公平性。

总之,“体验式”教学的应用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教学形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自悟学习、自得学习,让学生在各种体验活动中真正“动”起来,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能与实际结合,得到更好的运用与发展,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赵红梅.工商管理专业体验式教学方式的探索与实践[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2006(4).

[2] 何红光,程云行,李文莉.工商管理类课程体验式教学模式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1(9).

[3] 张秋来,黄德红.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5).

[4] 郭昆.工商管理专业《经济法》课程体验式教学研究与实践[J].考试周刊,2009(7).

篇2

改革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首要是专业学科与课程的调整。过去十几年中,我国高等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设置几经调整,对专业课程面过窄的问题和学科内容老化问题有了一定的改善。虽然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高校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有了比较大的转变,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工商管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其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目标的实现,也非一朝一夕即可以完成。教学改革的难度在于思想观念(包括教育管理部门的思想观念、学校的思想观念、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观念)的转变、教学资源的配置(含师资配置、教材及实验实习条件配备等)、社会的认可度以及自身改革方案的创新与实践等,诸方面构成了一个直接面对培养对象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工商管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只能采取“小范围跨大步、大范围跨小步,由小到大、由表及里”的实施战略。即使我们的教育思想、观念都相当清楚了,认识也相当统一了,物资条件也具备了,也还有适应中国国情、校情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达到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完成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任务,还需要大量的时间、创新与实践。作为地方性、应用型地方高等院校,必须对自己的办学目标、学科定位、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历史沿革,甚至办学条件、风格及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探索出独具个性特征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方案,并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逐渐形成独特的育人环境、风格和品位。

2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与实践的几点做法

中国高校之间的个性特色,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和要求,决定了不同高校在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中的个性特征,体现了改革实践中的不同创新和闪光之点。这些创新和闪光点,高校可以相互借鉴,但不可能照搬。以下就重庆文理学院近年来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实践中的一些做法作一归纳、总结。

2.1创新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长时间以来,教育界就一直存在“专才”与“通才”之争。本文认为,从终身教育角度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育宜以“通才”为主,着力提高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但从各种专门职位都有专门分工角度讲,又要求高等教育给受教育者以一定的工商管理专门知识。从当今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实际出发,重庆文理学院慎重地选择了培养“职业经理胜任力为目标的工商管理专门人才”的办学理念。为了落实这一理念,从2003年起,重新构建了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该计划分一课堂教学计划、二课堂教学计划和第三课堂。一课堂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为主;二课堂以学生参加科技活动、教授小助手、企业经济调查、学科竞赛、创业大赛及学生社团中的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等为主;三课堂就是到企业一线去见习、顶岗实习。一课堂由教务处、教学院(系)组织实施,二课堂由部分专业教师和导师组织实施,第三课堂由学工部组织实施,如在创业孵化园创办微型企业,参与企业经营活动,为本地中小企业进行策划与指导。为了强化综合素质的提高并使之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提出和实施了工商管理教学,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企业,与地方工商业经济发展实际接轨的原则,在打好专业基础的前提下,立足地方工商企业现状,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既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和较大的发展潜力。为此,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的相关政策的规定,结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众多中小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确保培养质量,使本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顺利成为工商管理从业人员,具备工商管理人员从业资格,具备一定的创业能力。另外,通过对社会需求深入地调查研究,把握区域工商企业的发展趋势,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进行不断地调整的指导思想,推出了一个基本原则和两个实施办法。一个基本原则是“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两个实施办法,其一是按文理工商进行大类培养,其二是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根据上述原则,学院一改过去由教研室单方面制定教学计划的方式。首先,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对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需要,提出了四年制本科教育课内总学时不超过2600学时,并规定各类学科课程所占比例(含选修课):(1)公共基础课组合占30%左右;(2)专业技术基础课组合占30%左右;(3)专业技能课组合占40%左右,设置了人文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公共任意选修课,并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爱好和职业意向在全校跨专业、跨院系选课进行辅修,全面扩充学生的知识面。这一基本框架,大力度改革了传统的专业教育模式,保证了公共基础知识模块和技术基础知识模块的厚度,削减专业课模块的深度,扩大专业知识的广度。此外,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还分两个模块方向:一是涉外企业管理方向;二是中小企业管理方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今后的就业意向在某个方面进行深化学习,这对学生深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传统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突破,给宽口径、高素质工商管理专门人才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为复合型、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成长开渠放水

随着现代社会、科学和技术问题的高度综合性增强,复合型、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受到广泛的关注。重庆文理学院作为地方性多科性高等院校,如何让复合型、应用型和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更好地成长,让部分自身条件好、愿意更大范围拓宽知识面的学生能更好地进行自我职业规划设计,已成为学校高层管理者思考的热点。重庆文理学院与全国若干兄弟院校一样,推出主辅修和创意、创业培训制度。主辅修制,主要是为学有余力的在校本科生开凿出的一条通往获取复合型知识的渠道。而创意、创意培训则主要是为有特殊才能和一些特殊偏才学生加以专门培养和指导,帮助他们创业成功。2003年,在学校学规划指导下,正式推出了主辅修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1)凡学习成绩达到优良程度的学生均可申请选修学校已开设的另一个专业作为自己的辅修专业,如管理类可以选择经济类、工程类、文学类等;(2)已开设的任何本科专业,在制定本专业主修教学计划的同时,都必须制定出以本专业为核心的辅修课程的教学计划,即已开设的任何本科专业教学计划,必须主辅修配套。在实践过程中,又推出了第二专业计划,让对辅修仍不满足的学生再走一步。于是工商管理专业的主辅修制度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其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保证自己主修专业学习任务完成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另一专业为辅修专业,完成规定教学计划(一般30学分左右)者,由学校发给辅修专业证书;其二,学生在选择辅修专业学习后,因各种原因(如学习压力大等),不能全部完成辅修专业规定课程者,通过的课程学分数作为任选课学分计入本人主修专业教学计划进行学籍管理,未通过的课程不计学分,也不作学籍处理;其三,对完成辅修专业教学计划仍有余力余兴者,可将此专业作为第二专业继续深造(一般60学分左右),全部完成者,由学校颁发第二专业证书,跨学科的可申请第二学士学位。同时,鼓励优秀学生考研。渠道打开后,又采取了一系列激励措施,以培养出一大批复合型本科学历人才。据调查,在最近几年,重庆文理学院的毕业生中有相当部分是凭借辅修专业应聘到各类工商企业工作和考取跨专业、学科研究生的,有主修专业毕业证,同时持有辅修专业证的毕业生,在人才招聘市场受到普遍欢迎。重庆文理学院从全国高校就业60强上升为50强就是明证。若干事实已充分证明,主辅修制是本科阶段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良好模式,有必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

2.3重塑教育基本原则——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教育学的基本原则。长期以来,工商管理专业教育模仿大工业批量生产的模式,忽视学生的个性特征,一个教学计划年复一年,成批培养“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只能从事专门工作,改换工作被称作专业不对口。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传统模式逐步受到冲击,积极推行各种形式的学分制,重因材施教基本原则,这是21世纪中国高校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重庆文理学院自2003年学校升本后,已推出学分制教学改革模式,逐步形成以下三大特色:第一,合理实施选课制。选课制是学分制的核心。充分尊重学生个人选择和发展需求,在现有条件下:(1)在教学计划中开辟20%左右的学分数由学生自主确定该学什么课程;(2)在有条件的任选或必修课程中,推行学生选择任课教师制度,以满足学生对教师的适应程度;(3)允许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安排学习进程,或部分改变既定学习进程。由于任选课程包含如下三大类,即跨专业跨院系的课程、学校专门为全校学生组织开设选修课程以及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所以在全校上万名学生中,每人的学习计划实际上都不一样,在大基础一致的情况下,学习内容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新格局。第二,改革固定学制,适当将学制延长或提前。本文认为这种办法是贯彻因材施教的有效模式。其基本思路是:以国家规定的四年或五年学制为基础,允许学生提前或延后完成规定学习环节和学分数,并提前或延后毕业,目前大多数学校规定的时间是三到五年。(1)延后、提前还是正常毕业,完全由学生自己把握;(2)学生学习中途遇到客观环境的变化,如家庭发生变故、经济承受能力等,可中断学习参加社会实践。比如有些学生,因生病等原因而申请暂时中断学习一年或参军,保留学籍和学分;(3)学生在规定学制内尚未完成学业,可申请延长毕业时间继续学习,已学完规定课程,但不符合毕业要求的,给两种选择,申请延长毕业时间,直到完成全部学分,或者持结业证先就业,在规定时间内回校申请补考,合格后换发毕业证书。第三,实行严格而又有一定灵活性的重修、重考制。这一制度含两层意思:(1)学生某门课程不及格,可以进行重修(学校规定必须重修),也可以选择重考(跟下一届学生一起参加该课程的结业考试);(2)学生已经取得学分的课程,成绩不太理想,可以申请重考,刷新自己的课程成绩,低于过去成绩者不刷新。以此激励学生更加扎实地掌握某些核心课程的基本内容,也为某些优秀学生,因某门课程的遗憾提供了更正的机会。

2.4实施创新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创新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是一种理念,是一种教育思想,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去体现,如何去发挥,是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又一个热点问题。几年来,学校逐步探索,其特色可归纳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为素质优秀、成绩好的学生开小灶。学校每年招收工商管理专业学生90余人,其中高考入学成绩由低到高相差100分左右,如何让素质优秀、成绩好学生在完成一般学业要求的基础上,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这一直是学校重点关注的问题,为素质优秀、成绩好的学生的成长和有一定特长的学生选派优秀教师给予专门指导和教育是大家的共识。(1)每年入学新生就开始实施优异生计划,选拔一定的优异生,选派优秀教师,尤其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专业基础知识的指导,同时提升计算机、外语及人文素质水平;(2)对刚进校的学生,就开始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方式进行特殊培养,比如为其选派导师,实行导师制,每个学生可深入导师科研基地,与导师一起参加科学实验,当科研小助手等工作,学校在开放性实验、图书资料等方面提供特殊服务,集中提升某些基础课程、人文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要求;(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模拟环境实验、参加全国学科竞赛、创业大赛等,在学生中创建出注重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良好学风。第二,为特长学生搭建成功的阶梯。大学的教育应体现在“大”字之中,学生在大学获取知识的渠道是多方面的,学校应有一种机制,如组建学术团体、兴趣小组,并派专门教师带领、指导、鼓励并承认学生从多渠道去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为特殊学生、特长学生创造条件,搭好取得成功的阶梯,比如鼓励部分学生参加全国学科竞赛、创办微型企业等。第三,为学生创造各种学习条件和创业条件。首先是要建立起创新人才成长的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给学生精神上一种良性导向,同时创造多种机会,组织学生社团,让不同兴趣和特长的学生各得其所。让学生参与创业培训和创办微型企业。重庆文理学院与校外多家企业有紧密联系,建立了教学实践科研基地,如有名的中国电信永川分公司、重庆红岩汽车制造有限公司、重庆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及重庆名豪集团等,校企联手打造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已成为当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另外,学生创业中心和微型企业的创办,更成为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重要领域。总之,重庆文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创新,成效比较显著,成果比较突出,在由该成果送入社会的人才中,后期效果将更为显著。但是,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世界复杂多变的新形势,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任务和特色问题必然会受到更大的关注。

2.5加强创业意识的培养

我国目前大多数高校所培养的学生都是在顺利毕业后去找一份安定、收入可观的工作,很少有自己去创业的愿望。各行各业的大发展为更多的创业者提供了诸多创业机会,在我国就业压力日趋严重的情况下,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创业将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所以,在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和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对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使之能成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

2.6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

传统的教学观念是教育学生多学知识,牢固地掌握知识,这样反而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深,不能灵活地加以运用,操作能力差。对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而言,思维观念和方法(学知识的方法)尤为重要,所以,应加强对学生的观念和方法的培养,这才能够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知识的相互联系,让学生真正理解到什么是管理。管理是一个过程和整体概念。不能将其肢解后进行教学,不然的话,学生就不可能将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也不能理解管理的真正含义,当然,更谈不上做好工作了。

2.7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基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结合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为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训,事先落实了培训基地,如中国电信永川分公司、重庆红岩汽车制造有限公司、重庆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及重庆名豪集团等,并就实践培训的指导方针、原则和具体措施进行商谈,签订合同。培训基地指派部门经理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员工亲自带、教学生,在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并进行实践技能考核。为加强教学的实效性,落实国家“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要求,学校还专门聘请企业总经理、职业经理人直接担任相关学科的教学工作。由于来自第一线,这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效果好,学生的基本技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工作适应能力强,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2.8加强对学生的人格、道德品质的培养

目前,管理道德问题在现代中国已经发展到十分严峻的程度,最突出的表现是:坑蒙拐骗、假冒伪劣、行贿受贿。如:短斤少两,江苏某农药厂所标有效成分为25%,实际只有2.5%;掺杂使假,某些小厂将一般矿石粉碎后与沙土混合冒充磷肥,其有效含量只有2.75%,国家规定最低的四级磷肥含磷量不得低于20%;移花接木,用别人的商标;劣质、仿冒事件,云南劣质饲料粉碎机伤人事件、伪造名牌商品事件等。所以,加强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已显得刻不容缓,提高管理者的道德素质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作为高校应重视道德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以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增强其社会责任感,树立良好的人格。

3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展望

篇3

一、现代企业对于工商管理人员职业能力的需求

(一)现代企业对工商管理人员基本能力的需求

基本能力是从事现代企业工作所必须的一些最基础的能力,只有良好地掌握了这些能力,工商管理人员才能够进入到相应的社会岗位当中。通过我们对现代企业进行调查发现,其对工商管理人员的基本能力要求包涵以下几个基本方面:计算机能力,英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首先,在对计算机能力的要求上,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自动化办公软件的应用能力,这是适应工作岗位,熟练开展工作的前提。二是对计算机等级的要求,此要求主要为考察学生的逻辑能力以及对计算机运行方式的了解程度。其次,对英语能力的要求。在我们调查的企业中,几乎所有企业都对学生的英语能力有要求。在对英语能力的要求上,大多数企业要求求职者能够掌握一些专业的英语知识,并且能够用英语进行日常的沟通,少数企业要求求职者必须熟练掌握英语,能够处理涉夕h事务。最后,对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在对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上面,要求求职者能够清晰、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需要有一定的说服力。

(二)现代企业对工商管理人员专业能力的需求

专业能力是工商管理人员从事工商管理专业的重要标尺,因此,也是很多企业最看重的指标。从我们的调查来看,现代企业对工商管理人员专业基本能力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和企业财务管理。对工商管理人员这三个方面的要求,主要是基于企业自身的实际需求,例如,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能力的企业招聘工商管理人员主要从事的是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工作内容,因而,对于其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能力要求就比较高,其他两个专业亦是如此。

(三)现代企业对工商管理人员发展潜力的需求

发展潜力是工商管理人员发展的重要指标,因而,也是现代企业衡量工商管理人员的重要标准。现代企业对工商管理人员发展潜力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几个衡量指标: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抗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首先,沟通能力。沟通能力是工商管理人员的一个重要能力,只有良好地沟通,才能够进行卓有成效的工商管理,因而,是很多企业对于工商管理人员的头等要求。其次,团队协作能力。比起个人能力,现代企业更加看中的是团队协作能力,只有良好地服从团队需要,协助团队发挥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现代企业才能够发挥出巨大的生命力。因此,现代企业对于工商管理人员的团队协作能力也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再次,抗压能力。现代企业的发展速度快、工作节奏快,因而给予员工的压力也相对较大,这就需要工商管理人员能够拥有良好的抗压能力,从而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状态,化压力为动力,努力实现工作目的。最后,创新能力。创新是现代企业发展的生命,因此,也相应地需要工商管理人员拥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最终促进现代企业的快速发展。

二、工商管理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的路径

(一)提升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基本能力

在学校的课程培养当中,注重对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基本素质能够获得明显地提升。首先,合理地安排课程,使学生的基本课程即公共课程能够与专业课程合理分配比重,从而保证学生基本能力的迅速提升。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在低年级重点铺设基础课程,在中年级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并重,高年级注重开展专业课程的模式来对学生进行培养,使学生的基本能力能够获得明显地提升。其次,弓丨导学生重视基本能力的培养。很多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只注重专业课程学习,而不注重基本能力的培养,因而导致了其基本能力的缺失。因此,学校需要对学生专业基本能力的培养进行引导。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可以通过设置最低分数线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激励,使学生都能够对公共课程予以足够的重视。

(二)提升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是现代企业对于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进行考核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就需要学生对于自己的专业能力予以足够的重视,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首先,在专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要重视专业特长的培养。通过对学生的专业特长进行着力培养,学生就能够拥有一技之长和立身之本,能够在择业和就业的过程中抢占先机。其次,在专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要重视专业相关方面的培养,使学生拥有多个方面的专业能力,这样,学生的专业发展前途就会更大。

(三)提升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发展潜力

专业发展潜力也是现代企业对于工商管理专业求职者的一个重要要求,因此,需要学校给予特别的重视。首先,学校要根据社会对于学生发展潜力的要求,着重对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抗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这些方面的能力都能够得到系统的培养。其次,学校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应该对学生这几个方面的能力进行相应的自我考核、团队考核以及教师考核,以最终促进学生发展潜力的明显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企业对于工商管理人员有了一些新的要求。因此,我们需要对这些新的要求进行重视,然后,在学校开展新的培养措施,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培养,最终促使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不断地与社会的需求相适应,最终促进学生都能够被现代企业所接受和认可。

篇4

关键词:科学管理;人本管理;基层员工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3-0134-02

20世纪初的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较快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带动了工业化的进程,社会化大分工、分层使社会生产活动日趋复杂,资本主义国家中劳资双方矛盾突出,广大工人消极怠工以避免失业,造成劳动生产率极低。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科学管理之父”泰罗1911年在其重要著作《科学管理原理》中发表了著名的“时间动作研究”的方法。所谓“时间动作研究”,就是指将工作分解成若干重要组成部分,并对每一部分进行计时。通过分析,对每种工作活动的时间及其顺序重新进行规划,从而制定出标准化的工作顺序与方法,在从事该工作的所有工人中进行推广,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科学确定劳动定额与工资报酬的目标。泰罗认为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了谋求最高的工作效率可以采取任何方法。科学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每一个单位的劳动产量。

泰勒的研究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为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提供了借鉴和指导。但是由于他一味的关注工人生产率的提高,甚至将工人看作是没有任何情感的工作机器,在当时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劳动者出卖劳动力的交换关系下,血汗工厂遍地都是,追求效率忽视“人”本身的泰勒制管理模式使得管理者对工人的剥削更为严重,劳资双方的矛盾反而加剧。

虽然现在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泰勒时期相比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但是泰勒的科学管理模式并没有因此而消失殆尽。由于各个国家、地区和企业的发展阶段并不完全相同,应用不同组织形式和管理方法的企业同时存在,泰勒制管理模式仍然被很多企业所应用,例如我国的代工企业。

代工企业是从事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

turing)生产模式的企业,就是为著名的大企业做贴牌生产,自己没有品牌和产品,按照客户的要求生产相关产品,并贴上客户的标签,由客户收购,从而赚取利润。劳动密集型的代工工厂形态与泰勒时期一味追求高效率和低成本的血汗工厂存在相似之处,工作强度大,工人收入低,缺乏社会保险和保障,导致基层员工满意度普遍低下,低满意度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低工作效率会给工厂造成利润损失。

近年来,不断发展壮大的著名代工企业有中国台湾地区的富士康集团和宏达电集团等。富士康科技集团创立于1974年,是专业从事电脑、通讯、消费电子、汽车零组件、通路等产品的高新科技企业。为全球知名品牌做代工的富士康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代工企业,自2010年1月23日富士康员工第一跳起至2010年11月5日,富士康已发生14起跳楼事件,引起社会各界乃至全球的关注。经深入分析,跳楼事件背后的原因主要包括员工自身因素和企业因素两个方面。

首先,从员工自身角度来看,代工工厂的基层员工普遍存在受教育程度有限、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抗压能力差、沟通能力差等特征。因此他们在遇到挫折时往往不能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在面对高强度的工作任务和单调重复的乏味工作时,他们无法做到工作与自身的平衡,找不到缓解压力的方法,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导致极端事件的发生。其次,从企业角度来看,企业对基层员工的关注程度不够也是造成跳楼事件的重要因素。现在企业大都将管理的重心放在财务、营销、人力、战略等中层管理和高层管理方面,忽视了对基层员工的管理;基层管理者的素质参差不齐,对基层员工的管理随意而为,管理方式简单粗暴,滥施处分,管理专制,不听取员工的意见。因此,基层管理根本就谈不上是管理,只能算是“监工”;企业采用泰勒制科学管理管理模式,以效率为目标,制定严格的工作计划,超额的工作任务和休息时间的缺乏使得员工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压力加大,而且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又加剧了员工的不满情绪;企业对基层员工的认识忽视了员工的精神需求和情感需求,就会导致员工对企业没有感情,缺乏归属感。

由此可见,虽然泰勒的科学管理强调了雇主普遍重视的效率问题,但是效率不应该是管理的唯一标准。泰勒制纯粹依据理性方面的技术规范来实行管理,仅仅把工人看作是“会说话的工具”,忽视人本思想的重要性,这本身就是违反规律的,从长远效果来看,泰勒制并不能明显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反而会引起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此,在现代社会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大环境下,我们应该从人本思想出发,从关心利润变为关心人,关注基层员工的复杂需求和个人发展,用人文主义关怀代替严格无情的军事化管理制度。针对代工工厂富士康已经出现的典型问题,我们对企业提出了以下建议来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

以人为本,注重对基层员工的人文关怀,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一方面加强对基层员工的情感关怀,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用情感联系来留住员工,提高员工满意度。另一方面培养平等的企业文化,整个公司上下必须意识到基层员工的基础性作用,尊重和关怀基层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满足员工的尊重需要。

加强对基层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培训。基层管理者与基层员工直接接触,因此基层管理者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基层员工的工作效果。但是我国的基层管理者对基层员工动辄训斥打骂,并拿工资报酬来惩罚基层员工,研究人员在与基层员工的座谈中发现基层员工对基层管理者怨言颇多,表现出了非常多的不满,因此基层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建立完善的考核激励机制。首先要提高基层员工的基本工资,制定合理的薪酬结构,加大绩效工资在薪酬构成中的比例。其次,注重工作本身带来的激励作用,设立有挑战性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再次,运用多种激励方式,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结合,综合运用奖励、荣誉、奖金等方式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最后,要针对基层员工制定合理的晋升制度,为员工自身发展提供途径,激励员工追求更高的职业目标。

此外,除了企业自身采取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也可以通过相关政府部门的努力来改善宏观环境,进而从根本上杜绝这一问题的发生。首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视科技发展,促进我国经济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其次,加强教育普及,提高国民素质。提升基层员工的受教育水平,既有利于基层员工掌握自我管理的方法,提升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又有利于经济的进一步转型与发展,变劳动力数量优势为质量优势。

在对原因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基层员工的管理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引起重视,不仅需要企业努力从各方面提升管理水平,加强人文关怀,满足基层员工的多样化需求,更需要国家宏观政策的大力支持,只有双管齐下才能解决代工企业颇为头疼的问题,并为我国经济的转型和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参考文献:

[1] 朱大鸣.富士康:中国制造的泥潭[J].广告大观:综合版,2010,(7).

[2] 高顺成.企业基层员工压力现状的问卷调查―由“富士康连环跳”带来的思考[J].华东经济管理,2011,(4).

[3] 吴巧瑜.泰罗科学管理理论中朴素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J].岭南学刊,2001,(2).

[4] 李永壮,李婀宁,刘小元.我国代工企业基层员工激励机制的设计与优化研究―以富士康科技集团为例[J].现代管理科学,2012,(10).

篇5

【关键词】理财工具 规划 收入 支出

从初中时起,我心中便一直有理财观念,可能跟我家有干会计这一行的传统有关。爸爸数学学得好,我也不错,对数字挺敏感的,对小时候的记忆就是用树枝在地上算账。

一、中学理财

初高中理财我主要是控制一个方向(知识和能力有限),就是经济支出。主要是消费的结构性和合理性。比如,我不会买一些质量次的消费品,因为经过计算买质量好一点的会在长期节省自己的开支。还有,对于一些无所谓的东西不买。另外,不买那种附加价值品,比如本来一种食物,分开卖,一种带肉的和一种不带肉的,后者比前者贵好几块,倒不如直接买肉菜而不是掺着的。另一方面就是扩大自己的经济收入了,作为学生我只是一个消费者而非生产者和创造者,消费来源来自父母。我的做法是适当增加收入,我会占学校“便宜”,因为本身我家经济条件不好,我就会申请贫困生等一些资助项目减免一些学费,再加上学校每年会给成绩好的学生一些资金奖励,还有一些竞赛奖金,我就不愁了。

二、大学理财

大学在学金融之前,没有理财意识,还是保持原来的理财状态。大学生的理财要从规划开始,所以我的大学理财也就开始了。

(一)理财规划第一步:清楚自己的资金来源情况

我家有一个传统,上大学后第一步就是要国家贷款,原因是我家大学生多,家里经费不足,要贷款靠自己毕了业还,生活费是尽量靠自己兼职和学校奖学金挣取。

我大一意外地没贷上款,现在有5000块钱隐负债,大二贷了5000。目前收入有:每学期的人民奖学金(一般得二等也就是500元);每月学校餐补60元;助学金2000元左右;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数学竞赛200(不是稳定和长期的收入,一次性);在学期里,每月勤工助学小于等于200元(灵活,看工作时间);偶尔校友基金奖学金(比较少不确定,100元左右);平时偶尔优秀个人或团体奖也是100元左右;学期刚开始,做兼职收入(勉强够一个月伙食费)。高考过后的暑期自己挣了一些钱,预期以后从父母处每月获取300元,没有精确的收入数字。目前银行卡里存有2000元。

(二)理财规划第二步:明白自己资金去向

大学生的生活费开销是一个灵活的可以变动的数字,包括一个人的不同时期和不同的人之间,低可以至300元高可以上万元。吃饭方面是一个比较好掌控也是比较稳定且不可少的支出,我就尽量综合营养和价钱,秉持着尽量在食堂少去外面的原则,每月大致500元。其他的衣物和生活必需品消费不是每月都要支出,摊销到每月就是200元。意外支出,像聚会请客,修理东西,家乡朋友过来游玩等摊到每月大概50元。所以平均一月费用750。

(三)理财规划第三步:明确理财目标

理财是一个漫长和需要坚持的过程,制定目标才能合理制约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理财具有持续性和有效性。

我有明确的理财目标:我要走出农村学习知识,走出贫困,走向大城市,证明自己在社会上存在的价值,拥有给自己的家人幸福的能力,拥有富余资金以回报社会、帮助弱者的能力。这一切要以资金充足为前提(虽然钱不是万能的也不是最重要的,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经济和金融学界的共识,所以没必要跟它过不去,要善意合理地利用钱)。

(四)理财规划第四步:理财工具和理财方法

(1)低风险理财法。储蓄法,我考虑自身情况,没有太多的闲余资金,想通过这种方法监督约束自己有规律地赞钱,有一定积累后开始考虑其他的投资方式。而且理财有一条常识“在个人的资金建立阶段,对安全的考虑要重于对利息水平的考虑,存放的资金应当能随时支取。”

合理储蓄是个人理财的根基。从理财的角度来说,理财是为了实现人生的重大目标而服务的,而每月的储蓄其实就是投资的来源。因此,合理的储蓄应该先根据理财目标,通过精确的计算,得出为达成目标所需的每月准确的金额;然后是量入为出,在明确的理财目标的指引下,每月都按此金额进行储蓄。关于储蓄有两个公式:“收人一储蓄=支出”与“收人一支出=储蓄”。从数学角度这两个公式一样,但从理财的角度看,两者有天壤之别。如果是后一个等式,那么储蓄就变成可有可无了,有就存,没有就不存,并不是必须项,这也就是很多人存不下钱、理财规划做得不好的原因所在。

投保法,近些年,保险市场的发展还算可以,前景诱人。保险险种丰富,能适合不同群体,满足不同需求,分担风险,其不但能预防风险也能像在银行一样赚取利息。

对于我来说,大学毕业工作后,公司应该有职工养老险什么的,养老险就不用了,刚开始年收入低先给自己买一些保障型的保险比如重疾病和医疗险,给父母买养老保险。这些险种缴费期限短,一次缴费少,而且定期体检保障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债券法,分为国债和企业债。国债风险低,我打算在事业起步时购买一些国债,而且有些国债可以质押贷款,在急需资金时有的缓冲。

企业债收益高风险也高,暂时不考虑,事业稳定后会买一些。

(2)风险理财法。炒股法,股票市场中品种有两类,一类是套利型的专业品种,一类是低风险的盲点品种。

大四快结束时,自己手里应该也有几千块钱了,可以买一些低风险的盲点品种,在股票市场跟跟高手的风,混一下学一些经验,可能还能套一些钱。

炒汇法,个人外汇买卖,是指依照银行挂牌的价格,不需要用人民币套算,直接将一种外币兑换成另一种外币。参与个人外汇买卖主要可以获得两个方面的投资收益。

第一,保值增值:可以避开汇率风险,使手中的外币保值增值。

第二,增高利息:将低利率外币换成高利率外币,同时需要考虑升值趋势。

炒股有一定经验后,而且也有一些资金后,可以考虑适当炒汇,但不作为主要的理财投资方法。

基金法,基金是中国近几年新出现的一种理财方式,只有在熟悉基金背景的情况下才能买。股票型基金是赢得股票市场上涨趋势时的收益,要有判断股票市场走势的能力。货币型基金是赢得稳定的高于银行利息收益的收益,与股票型基金套做。

(3)增值理财法。增值理财法主要包括房产投资法,文物收藏法。第一种主要是房产投资(注意国家的阶段政策导向与楼盘增值潜力)和房产出租(注意地段的出租率与租金水平及能否把民居转变为商业用房)。第二主要是一些古玩字画收藏和一些有纪念意义的低价品收藏,在价格高时卖出能获得不少收益。

篇6

    附:关于外商投资企业用人自主权和职工工资、保险福利费用的规定

    为了贯彻《国务院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保障外商投资企业的用人自主权,适当确定中方职工的工资、保险福利费用,特作如下规定:

    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用人自主权

    (一)外商投资企业可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自行确定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在所在地区劳动人事部门的协助下,自行招收、招聘职工,通过考核,择优录用。

    外商投资企业所需要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在当地无法解决的,经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人事部门商得有关地区劳动人事部门同意,可到外地招聘。

    (二)外商投资企业经过考核,决定录用的在职工程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原单位应积极支持,允许流动。如有争议,由所在地区劳动人事部门裁决。

    (三)中方委派到外商投资企业工作的高级管理人员,应当是能够掌握政策、懂技术、会管理、勇于开拓,并能与外商合作共事的人员。有关部门对他们的工作应给予支持,在任期内,一般不得调动他们的工作;必须调动的,应征得董事会的同意。

    (四)外商投资企业对于经过试用或者培训而不合格的人员,因企业生产技术条件发生变化而富余的人员,可以辞退;对于违反企业规章制度,造成一定后果的职工,可以根据情节轻重,给予不同的处分,直至开除。

    二、关于职工工资、保险福利费用

    (一)外商投资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由董事会按照不低于所在地区同行业条件相近的国营企业平均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原则加以确定,并根据企业经济效益好坏逐步加以调整。经济效益好的,工资可以多增;经济效益差的,可以少增或不增。

    (二)外商投资企业按照所在地区人民政府的规定,缴纳中方职工退休养老基金和待业保险基金。职工在职期间的保险福利待遇,按照中国政府对国营企业的有关规定执行;所需费用,从企业成本费用中如实列支。

篇7

关键词: 信息披露 报酬汇总表 薪酬委员会

信息披露制度是证券市场的核心制度之一,“阳光是最有效的消毒剂”,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披露能够有效防止证券市场的欺诈、不公平现象,也是上市公司与投资者、市场监管者的主要交流渠道。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报酬信息披露是整体信息披露的重要内容,报酬信息的充分披露有利于增强证券市场和高级管理人才市场的竞争性和公平性,从而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随着的快速发展、股价飞速上升以及股票期权计划等长期激励机制的引入,公司高管人员的报酬水平急剧增长,虽然在美国安然、世通公司引发的公司信用危机中,股权激励受到置疑,但以股票期权为主的股权激励制度仍是迄今为止解决公司委托最好的制度创新之一。因此,强化管制和监督,强化市场力量在高管人员报酬问题中的作用非常重要,美国新近出台了如《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等一系列加强监管的举措,但美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于1992年10月15日颁布的高管人员报酬披露规则,要求用报酬汇总表等图表方式简明、详尽的说明对公司高管人员的报酬安排,对我国报酬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仍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高管人员报酬披露的意义

首先,高管人员报酬信息的充分披露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制度的发展,所有权与经营权逐渐分离,巨型公众公司的股权高度分散,单个股东缺乏公司经营的兴趣、知识及经验,而且竞争激烈、复杂多变的市场要求公司的经营者必须迅速灵活反应,为提高公司的经营效率,董事会享有广泛的独立处理公司事务的权利,以保证现代商事交易的快速和确定。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冲突,高级管理人员可能因为缺乏足够的动力而产生“偷懒”(shirk)现象,也可能因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而滥用职权,因此,为充分发挥高管人员的能动性,公司必需设计具有激励性、竞争性的报酬计划,同时应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是,高管人员可能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操作报酬计划的安排侵吞公司利益,加强报酬信息的充分披露则会防止高管人员的不当行为,激励高级管理人员以努力提升公司业绩为目标,为公司的最大利益和长远发展服务。

篇8

【关键词】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06 -0132-01

近5年来湖南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招生、就业的调研结果显示,全省共约80所高校开设有工商管理专业,但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在75%以下,而且对口就业流失率也在65%以上,这就是说,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学生毕业三年后留在工商企业工作的不到10%。主要通病是缺乏职业意识、专业能力,眼高手低,不愿意从基层做起,而学生到企业去实习,时间长达半年,但多数学生只能在个别部门从事临时工作,对这个行业缺乏全面的实践把握,这种情况也降低了毕业生就业的热情。因此,培养新型的专业人才是高校面临的共同问题。为此,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和湖南工学院与企业联姻,积极探索职业经理人培养新模式。。

一、构建以职业经理人为目标导向的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

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核心内容是以职业经理人为目标导向,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载体,兼顾理论教育有先进性和产业实践的创新性,培养符合现代产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精神、具有必备的管理意识、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后能直接进入管理岗位的经营管理人才和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它区别于中职的技能型定位,也不同于本科的知识型定位,也就是说在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育层次上,将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从“理论型”学者变成“实用型”专家,通过我们的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运行机制,把在校学生“催熟”成为一个“具有责任心、专业性,具有管理能力及职业精神”的“准职业经理人”。这些内容的最终落着点是培养现代企业的职业经理人。

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达到一个目标:即实现学校、学生、企业三赢的目标。通过校企合作,能进一步扩大并加强地方高校与各地企业的合作,真正做到“双需、双赢、互动”,共同发展。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条件,为毕业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实训结束后,全面评估考核每个学生的实践技能及工作表现,并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提出期望目标。学校结合实训指导教师的意见及学生的自我评估调整培养方案,做到因材施教。对在实训过程中出现的带有共性的问题,则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计划来解决。同时学校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产业和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及现代企业的管理专家对教学改革与建设提出意见并直接参与学校专业课程设置及专业教学改革。学校为企业培训员工,提供管理咨询,帮助企业开展市场调研,共同开发新产品等。此外,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计划地向地方高校提出研究课题,这些研究课题可以包括不同的层次:一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二是企业根据对市场的分析提出的对新产品的研究开发;三是为了保持产业可持续发展而需要的前沿性研究课题。

二、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构建所解决的主要问题

(1)提高了工商管理专业定位的准确性。(2)促进了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内容的改革。工商企业既有属于生产型行业的企业,也有属于服务型行业的企业,从业人员跟一般的公务员、教师、医生等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的行业素质要求不一样,从业人员不仅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行业基本技能,而且需要具备较强的组织、预测、交际、表达等能力,并保持良好的服务意识、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因此,高职工商管理实践教学内容应立足市场和社会,要根据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来调整实践教学内容。(3)促进了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的改革。工商管理专业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实践教学理念和模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素质,进而影响就业情况。目前用人单位对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主要仍是专科层次,大多数国有单位对本科教育的有效需求不足,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很多都不能立即适应职业的需求,往往需要经过半年以上的适应和摸索以后才能慢慢进入状态,因此,高职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应充分考虑到其学科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实践教学计划的调整。(4)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战场。建设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和企业架起了一座共同发展的桥梁。学生在实习单位挂牌顶岗。一方面,学生精力充沛,敢想敢干,给他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场所;另一方面,学生的到来给企业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为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为企业解决路线开发、生产管理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供了条件,同时企业也能从中发现和选拔人才。

三、以职业经理人为目标导向的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建立的思路和对策

1.在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上围绕职业经理人培养这一条主线,成立由专业教师和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行业高级行政管理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参与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制定、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2.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紧扣职业经理人培养目标,以“合作共建”思路创新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基地的优势,是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所要追求的目标。因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水平高,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形成专业优势和特色,为此,湖南工学院以“合作共建”基地的形式建设了衡阳地球村文化咨询策划公司、好运来旅行社等控股型基地;桂竹景区(省级现代生态农业示范点)、耒阳市蔡伦竹海风景区和耒阳大皮江生态山庄等合作共建基地;深圳康佳、联想等多家大型企业等实践教学基地。如桂竹生态山庄是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和桂竹旅游有限公司共建的基地,根据双方签署的合作协议,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和桂竹旅游有限公司共同建设桂竹生态山庄,公司将负责山庄的硬件设施开发、建设等方面,院校将参与规划、管理、营销、服务培训等软件建设。这种“合作共建”基地的形式在湖南尚属首例。

3.工学结合、校企联姻,加速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是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打造“双师型”队伍。在继续注重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职业性特色,增强适应性,提高质量效益。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2006-2010年共引进博士教师4名;派出专任教师到相关企业挂职者9名。同时还聘请了一批企业著名高管或行政部门领导为专业老师,讲授专业课。二是试行大学生导师制,外聘企业精英当职业导师。针对目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重理论、重企业日常业务和管理实践操作,而忽视了产品的营销管理和营销策划的现状,湖南工学院首先在2008级毕业生中启动了毕业设计这一教改创新模式。这一模式主要是参照理工科院校的毕业设计思路,针对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提出的创新式实践教学活动。

篇9

    青海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青海省商品房价格管理办法》已经省政府研究同意。现转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商品房价格行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促进公平、合理的价格竞争,保护商品房经营者、购买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住宅建设和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及有关法规、规章,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商品房价格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第二条  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的单位为销售而建设的商品房的价格制定,以及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对商品房价格的管理,均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商品房是指:

    (一)享受政府优惠政策开发建设的安居工程、拆迁安置房及经济适用住房等特定住宅。

    (二)其它普通住宅。

    (三)高层公寓(住宅)、别墅等高标准住宅。

    (四)房地产开发单位开发建设的经营用房、生产用房、仓储用房、办公用房等非住宅。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是商品房价格的主管部门,负责对商品房价格的管理、监督、指导。

    商品房价格管理工作由省发展计划委员会统一领导,省、州(地、市)、县(市)三级管理。商品房价格分别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三种价格形式。

    对享受政府优惠政策开发建设的安居工程房、拆迁安置房的价格实行政府定价,由州(地)、市价格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提出方案,报省计委审批;对经济适用住房等特定住宅的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由州(地)市价格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测算基准价,报省计委批准后执行。具体销售价格由经济适用住房开发经营单位在规定的浮动幅度内确定,并报省计委备案;其它普通住宅、多层公寓(住宅)、别墅等高标准住宅和非住宅小区的经营用房、生产用房、仓储用房、写字楼等实行市场调节价,由房地产开发经营单位自主定价,其销售价格报当地价格主管部门备案。在价格波动较大时,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可对其价格水平进行限价,以制止暴利和防止低价倾销,稳定市场房价总水平。

    第二章  商品房价格的构成

    第五条  商品房价格构成:是指体现国家的价格法规和政府要求,在住宅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过程中实际发生的组成价格的各项因素。

    商品房价格构成是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和房地产开发经营单位制定商品房销售价格的依据。

    第六条  商品房的价格,由下列项目构成:

    (一)土地使用权取得费。

    商品房开发经营单位依法通过国有土地出让、转让获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其土地使用权取得费为支付的出让、转让费用、拆迁安置补偿的净支出及按规定应交付的有关税费之和。

    依法通过行政划拨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其土地使用权取得费为取得该划拨土地所支付的征地费、拆迁安置补偿费及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费等费用之和。

    (二)建设开发成本。

    1、前期工程费:包括水文、工程地质勘察测绘、规划设计、项目可行性研究、建筑勘察设计、招投标审查等依据权限部门批准的收费和施工通水、通电、通路及平整场地等费用支出。

    2、建筑安装工程费:包括房屋主体部分的土建、水电暖安装工程费、设备购置费等。

    3、附属工程费:包括住宅小区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和非营业性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费。

    非营业性公建配套设施(设备),由各级政府负担建设费用的部分,不计入开发成本。

    (三)商品房开发期间接费用:指与开发项目有关的管理费用、贷款利息等支出。

    1、管理费用:指为管理和组织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2、贷款利息:指房地产开发经营单位为筹措资金所发生的利息。

    (四)税费:指依据国家税收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缴纳的各种税费。

    (五)利润:安居工程住房、拆迁安置房不计利润;经济适用房利润控制在3%以下;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商品房,其利润率由房地产开发企业自行确定。

    (六)商品房差价:包括楼层差价、朝向差价。

    楼层、朝向差价代数和应趋近于零。

    第三章  商品房计价原则

    第七条  计算商品房住宅销售价格基本公式:

    成本=土地使用权取得费+商品房建设开发成本+商品房开发期间接费

    商品房基准价格(元/平方米)=(成本+税费+利润)÷商品房总建筑面积

    商品房销售价格:

    1、属于政府定价的:销售价格(元/平方米)=基准价格×(1±楼层差价率±朝向差价率)

    2、属于政府指导价的:销售价格(元/平方米)=基准价格×(1±浮动幅度)×(1±楼层差价率±朝向差价率)

    第八条  对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的商品住宅,其住宅建设开发成本、开发期间接费用一般应以当地社会平均成本为定价基础。各地社会平均成本由价格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定期测定公布。

    第九条  下列费用不得计入商品房成本:

    (一)开发经营单位自用的办公用房、经营用房等应分摊的各种费用;

    (二)企业的赞助、捐赠支出以及其它各种与开发经营无关的费用;

    (三)各种赔偿金、违约金、滞纳金和罚款;

    (四)国家规定不得列入成本费用的其他支出。

    第十条  凡在预售协议中未明确价格种类或价格构成的,一律视作销售价格处理。

    第四章  商品房价格管理行为规范

    第十一条  商品房代收费用的管理。商品房建设项目收费,应计入商品房成本,不得在商品房销售价格以外再向购房者收取;确实需要由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商品房销售价格之外向购房者收取的,须报当地价格主管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部门都不得在商品房销售或交付使用时搭车收取各种名目的费用。属购房者自愿委托房地产开发企业代办服务费用,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后可在价外另行收取。

    第十二条  商品房建筑面积按开发建成房屋总建筑面积扣除原地拆迁安置用房、非营业性公建配套用房和公益配套设施用房的建筑面积计算。房屋建筑面积的计算和分摊按国家、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  与商品房有关的各种配套设施、设备建设费用除各级政府负担部分外,其余应进入商品房成本,并不得在销售价格以外向购房者另行收取;确属商品房预售后需新增配套设施、设备,其建设费用需在价外收取的,须征得购房者同意,并与购房者补签有关协议后方可收取,不得在商品住宅交付使用时强行向购房者收取。

    第十四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因非不可抗力原因造成延期交房,超过规定过渡期限而发放的过渡补贴费用和建安材料价格超过同期信息价的差额,不计入商品房成本。

    第十五条  销售商品房必须实行明码标价。标价表按省计委规定的统一格式,由州(地)、市价格主管部门制发。

    第五章  商品房价格管理

    第十六条  属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的商品房,房地产开发企业未经价格主管部门批准而擅自定价预售的,自定预售价格低于核定价格的,最终按自定预售价格结算,自定预售价格超过核定价格,最终按核定价格结算。同时视情节轻重,依据《价格法》有关规定予以追究。

    第十七条  房地产开发经营单位应自觉遵守商品房价格管理的有关政策,接受和服从价格主管部门的价格管理和监督检查,如实提供有关资料。

    第十八条  未经当地价格主管部门审核,普通商品住宅销售不得冠以安居房、经济适用房,平价房、成本房、微利房等名称,诱导欺骗购房者。属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的商品房价格,未经价格主管部门核定,房地产开发企业或商不得在售房广告中自行标价。房地产开发企业或商在购销合同中或进行广告宣传时,应使用规范的价格术语,明确价格种类,不得进行价格欺诈。

    第六章  附则

篇10

Abstract: Business management talents a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current training mode of enterprise, also associated with economic expansion. The scientification of education is expanding, it highlights the high requirements for business management talents. This kind of application talents, should strive to enhance the existed theoretical level and the necessary technology, and extend the comprehensive framework of management ability. The common training mothod has been difficult to fit with existed enterprise requirement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explore the new method, so as to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ability of talents.

关键词: 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应用能力;培养方式

Key words: business management talents in enterprise;application ability;cultivation method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5-0234-02

0 引言

最近几年,高新技术这一类别的企业,正在递增,企业涵盖着的工商管理这一类别人才,也应着力去提升现有的综合能力。具体而言,这种应用层级内的能力,可以分出创新类的技能、信息化情形下的管控能力、团队协同的必备能力。工商管理这一类别人才带有的应用能力,表征着企业潜藏的延展前景。面对现今时段内的剧烈竞争,企业应解析新颖的培育路径,助推这种人才的进步。

1 能力培育的价值

侧重培育这种人才,是与现有的教育目标契合的。高等教育的目标是推动学生就业。本专科这两个类别的人才,都应带有凸显的应用价值,归属于实用层级内的人才。工商管理这一科目,更应着力去培育这样的人才,凸显企业带有的实用要求。学生经由培养,是否与现有的岗位要求契合,主要看学生的应用能力。

高校内的毕业生,在选取最适宜岗位时,常常会发觉到自身的应用能力缺失。此外,工商管理这一科目,涵盖了偏多的理论内涵,且凸显了抽象态势。这一专业,密切关联着市场。由此可见,平日内的专业授课,要整合起理论与现有的市场实际,让学生经由实践,去增添原有的认知。只有这样,才会凸显这一专业搭配着的应用水准,培育出优良的管控人才。

2 现有的人才状态

2.1 没能明晰定位 这一类别人才,现有的培育目标,还不明晰。从现状看,企业涵盖着的这一类别人才,归属于专门框架下的、高级管理的特有人才。实际上,把工商管理这一类别的人才,都看成高级管理的特有人才,没能区分出理论以及技术情形下的人才的不同。最近几年,建构在精英教育框架下的高等教育,渐渐朝向大众化这一方向去延展。因此,工商管理人才,与现有的市场供需矛盾凸显。惯用的定位,很难适应现有的市场。

2.2 课程架构不适宜 工商管理人才,惯用的课程体系,还存留着不适宜的弊病。高级管理这样的定位,导致现有的培育目标,没能凸显出差异;因此,在建构课程时,也没能设定出必备的特色。课程体系带有凸显的近似特性,缺失灵活特性;课程内的培育内容,没能关联起市场。工商管理这一科目内的人才,带有很单一的原理认知,缺失了竞争力。

2.3 缺失创新认知 惯用的培育路径,归属于特有的一对多路径。这样的路径,很难提升学生的创新认知。教师只顾及到去灌输,忽视了学生应有的自我认知。在这样的状态下,学生很难去发觉问题,并解析这一问题,现有的组织能力也有偏差。工商管理这一类别的人才,没能发觉到应有的创新思路。培养路径中,教师没能整合起市场实际,去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认知。经由这种路径,培育出来的人才,多带有凸显的机械特性,缺失了自身特性。

3 可用的培养路径

3.1 重设定位及目的 首先,要明晰这一类别人才的培育目的,重设原有的定位。从现状看,现有的培育框架,可分出研究类的路径,以及学术类的路径。因此,在工商管理这一类别人才的培育路径下,也可分出这样的针对性。理论情形下的管理人才,要着力去增添必备原理,用这样的原理,去指引现有的管理实务;应用情形下的管理人才,就要着力去明晰管理方法,运用现有的认知,去发觉到企业带有的管理弊病,并予以化解。

企业应分出这两个类别的人才,设定出带有区别的、新颖的培育路径。应用框架下的新人才,应明晰工商管理这一专业的根本知识,同时,还要整合起经济类的、法律类的知识;他们应明晰企业内的生产技术,着力去提升现有的外语水准及信息水准。在各类别的职务部门以内,这样的人才,应能建构起综合框架下的管理模式,能够着力去解析实际。只有这样,培育出来的人才,才有复合特性,归属于应用层级内的珍贵人才。

3.2 设定出适宜规划 要培育出工商管理人才,就应建构出体系情形下的新规划。要依循特有的培育目的,顾及到市场层级内的需求,并参照各类别课程带有的设置特性。设定出来的授课规划,应与企业带有的职能要求相契合,建构起企业内的课程体系。

遵循各类别的职能特性,在平日内的教学中,要坚持好特有的适度规则。交叉态势下的培养规划,也应被采纳。这样的新规划,注重综合情形下的能力,紧跟现有的市场态势。应依循企业带有的社会关系,把现有的科目,密切关联起必备的经营职能,以及管控职能。工业工程这一类别的科目,应被设置。关涉到生产一线的那些科目,应着力凸显。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发觉到现有科目与现有生产的契合关系,以便增添必备的管理认知。

3.3 增添创新认知 企业应经由考察,为工商管理这一类别的人才,供应可用的观摩机会,让他们接纳到先进的管理架构。信息化情形下的新路径,应被着力去强调。在原有的课程构架之上,增添创新这一类别的特有模块;接纳创新类的认知原理,去指引学生。应用型的新颖科目框架,应被建构出来。

经由市场调研,结合企业现有的一线需求,去明晰可用的培育路径。工商管理这一类别的人才,应带有凸显的信息水准,并能应对各类别的企业交往。通过重设原有的培育路径提升人才的创新技能。

4 结束语

市场竞争这一框架下,企业间现有的竞争,应划归为人才层级内的竞争。高质量情形下的人才,能提升这一企业带有的竞争实力。从现状看,企业涵盖着的工商管理这一类别人才,很难把自身的认知运用在平日内的管理之内,管理凸显出来的作用也很不明晰。因此,要深刻认识到这种人才的应用弊病,摸索可用的培养路径,以便提高企业现有的工商管控水准。

参考文献:

[1]李俊.浅谈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J].企业导报,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