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知识点范文
时间:2023-08-16 17:40: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历史选修知识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初高中教学 历史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1初、高中历史课程的异同
1.1从课程设置看
(1)初中历史课程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个板块内容设计上,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线索。(2)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高中历史必修课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高中历史选修课分为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六个模块。高中历史包括9大模块(必修3个,选修6个)和66个学习专题(必修25个,选修41个)。必修课每个模块为36学时,2学分,共108学时,6学分;选修课每个模块为36学时,2学分,选修课每个模块为36学时,2学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任选若干个模块进行学习。从中可见,高中历史则更重视理解和应用。
1.2从教材内容看
(1)初中历史教材较通俗易懂、难度小,且大都介绍的是基本的历史概念和历史现象,特别强调基础知识的死记硬背。而高中教材的内容容量增多,设置的练习题目难度增大,注重历史情景材料的分析和运用。(2)从课程的编写体例和课程内容的设置来看,也存在较大差异。①课程体系方面:初中采取了主题+时序的通史体例,教材还是传统的编年史形式,主要以主题的形式,基本按照古今中外的时序,一定程度上兼顾了历史的时序性和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这一线索。高中历史课程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采用了模块+专题的体例。时序颠倒、跳跃性大,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对学生知识储备的要求高,初中基础不牢靠、就会在高中学习时出现历史知识链的脱节。②在课程内容上:初中课程重中国史,轻世界史。初中的三学年历史教学中,仅初三学年学习世界史,占初中课程内容的1/3,而高中中外历史所占比重大致相当。
2 学生学习状况
(1)初中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获取主要凭借识记,往往缺乏独立思考,缺乏对原始材料有效信息的提取和对史料的分析辨别、归纳等能力。而高中历史学习强调触类旁通和举一反三,学生要探寻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脉络。高一新生往往沿用初中方法,缺乏对史料的分析和思考,导致历史成绩不好。
(2)学生初中阶段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基础知识相对欠缺的,也没有形成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对历史基本理论和概念的了解比较模糊。而高中历史课程的内容和模块专题体例,要求学生有较高的知识储备,这会导致高中学生普遍感觉高中历史课程内容偏多,偏深、偏难。
(3)初中历史教材每课内容较少,教学进度较慢,历史习题难度较低,学生只需记住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即可很好地应付考试。而高中历史教材每课内容较多,教学进度较快,历史习题难度较高,考试注重对学生能力的检查,很多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需要学生花时间理解掌握,涉及的基本理论、概念比较枯燥、深奥、抽象,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社会生活及社会活动的体验和感受,这也增加了历史学习的难度,造成了学习和理解上的困难。
3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3.1历史教师要认真研读课标,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教师要了解初中历史课标和教科书的要求和特点,关注学生初中阶段历史知识的学习状况,根据历史新课程标准所确定的“三维”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开展教学活动,做到心中有数,教学详略得当,有的放矢,使教学具有针对性和连续性。教师还要大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广泛的涉猎与历史课程相关的其他学科,以全新的历史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2要做好教学方法的衔接
(1)适当放慢高一年级的教学进度,给学生讲清高中阶段与初中阶段历史学习方法上的不同和应注意的事项,让高一新生尽快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2)通过编写必要的历史学习提纲,加强课前预习,适当联系相关学科的课程知识,有效拓展学生知识面,加强学生对交叉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注意初高中历史教材中相关知识点的衔接,对初中学过的知识点应注意复习,理清相同知识点之间存在的细节上的差异。
3.3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
篇2
【关键词】新背景 高中历史 有效教学
衡量有效教学的根本标准是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对此,我国的教育家明确指出:“有效教学是师生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最优化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等方面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从而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高中历史作为人文性范畴学科,对高中生的发展和性格塑造有着推动性的价值和意义。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粗略的谈一下新背景下有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构建。
一、以关键词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历史内容
新背景下高中历史教材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广、越来来繁琐,文字信息量很大,在高中这个特殊的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时间有限,每节课涉及到的知识点相对较多,而且都需要学生牢牢掌握,甚至有时候教师还需要结合内容适当的进行拓展知识等等,这无疑都为学生的历史学习带来负担。高中生面临高考,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记忆历史知识,不少教师采取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方式,硬性的记忆历史知识,从而忽略了学生个体的需求和发展,进而实现不了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对此,笔者认为,教师应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以关键词的形式来展示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借以来引导学生感知整体历史知识点,即:结合教材内容,将其代表性的历史内容挑出来做关键词,以点拓面,让学生顺其自然的掌握知识。
如:在学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学内容时,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知宗法制和分封制的相关内容,了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材中展示出的内容点比较多,诸如:中国早期的概念、分封制度、分封制涉及的对象和意义、宗法制、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等等。内容较为繁琐,笔者结合这些内容设置主要关键词:分封制、宗法制。进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知识,围绕其进行展开,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相关的知识内容。
二、以问题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知识
W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想要凸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要真正意义上的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大都是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生成性。新背景下,课堂教学鼓励学生主动探究知识,而缺乏的是督促学生进行主动探究的动力或者说是催化剂。在教学中,笔者发现,高中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已经趋向完善,基于问题性质上的内容会主动的去探究。对此,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以问题来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知识,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学习“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学内容时,笔者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多个问题来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即: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的主要表现是什么?明太祖为什么要设置内阁而废除传统的宰相制度?内阁制和宰相制有什么区别?清朝君主专制加强的主要表现是什么?清朝设置军机处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从而在探究中生成自我的知识掌握以及能力提升,凸显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以辩论升华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深度
篇3
关键词: 规范办学行为 高三历史教学 课堂教学
在江苏省严格规范教学秩序下,高三历史老师们都感到时间紧任务重,同时新课改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在此情况下,如何搞好高三历史教学是每一位高三历史老师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按照新课标提高高三历史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一、认真学习研究《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准确、透彻地理解和体会其中的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和新要求。
每一位历史老师尤其是高三历史老师都要认真研读《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因为它不仅是教学的标尺,更是高考命题的标尺。在《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前言中明确指出:“进入21世纪,人类加快了向现代社会迈进的步伐,科学技术、文化思想日新月异,国际间的交流不断加强,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从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有赖于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这向一线老师指出了课改的必要性:课改是世界潮流,是关系国民素质高低、国家强弱的关键。这就要求老师在思想上认真对待新课改的基本精神,在教学中认真落实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指出:“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这就要求首先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其次是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是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地发展。总之,高中历史老师在思想上要有所转变,跟上时代的步伐,尤其是面临高考的高三历史教师。
在思想转变的情况下,《高中课程标准》还要求历史老师在教学方法上有所更新。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强调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为什么要把学习研究课程标准放在抓好高三历史教学的第一位了。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就像在茫茫大海中航船上的指南针一样,指引着历史教学,尤其是高三历史教学,不使我们偏离方向。
二、认真仔细地研究江苏省高考的《考试说明》,准确、透彻地把握好高考命题的趋向。
高三历史老师在做好第一条的基础上,思想要有关键性的转变,把学习研究《考试说明》放在重中之重。在平时的备课过程当中,办公桌上必须有《考试说明》,它给我们明确了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高考命题的基本要求、高考命题的方向和高考命题的范围(在新的《考试说明》没有下发的情况下先参考上一年的,因为每年的都大同小异)。离开了《考试说明》,我们在备课的过程中就容易迷失方向、偏离主体,这样我们就做了无用功,更可怕的是浪费了学生的精力和宝贵的时间。有了《考试说明》,我们还要认真地研读,结合教材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仔细地理解考点:每一考点包含哪些小的知识点、相关考点之间的联系及考点的难易程度等,只有这样才能既节省时间又提高学习效率。
三、认真仔细地研究近几年的江苏省高考历史试题及走在新课改前沿省份的高考历史试题。
2010年暑假期,徐州市对全市的高中教师进行了关于《考试说明》和高考试题的考试,其主要目的是让所有的高中教师都能认真细致地研究《考试说明》和高考试题,使老师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好地把握教学方向,做到既完成素质教育,又让学生跨进理想的大学校门,提高教学效率。所以,高三历史老师在平时的备课和上课过程当中,认真仔细地研究江苏省和广东省、山东省、浙江省等走在教改前沿等省份的高考试题,可以说是我们和高考命题人的直接对话,以及和高考试题的零距离的接触,了解命题人的思路,从而做到有针对性、有侧重点,既节省学生的时间,又提高学生的成绩。
四、充分利用课堂有限的四十五分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是实施教学的主阵地,尤其是在当前严格规范教学秩序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如何才能做到高效的课堂教学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做起:第一,要认真细致地研读《考试说明》,把握好高考的所要考的知识点,做到有的放矢,不浪费学生的时间,不做无用功。第二,要认真细致地研读课标的解读,把握好每个知识点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要衡量好知识点的深浅度,做到难易适中,不消耗学生的精力。第三,选择好过关检测试题,试题的选择最能体现教师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在试题的选择中既要审视试题的难度、方向及所考查的知识点,又要把握学生的知识水平;既要面向大多数学生,又要满足部分知识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在选择试题的过程中,相关的高考试题是我们最好的参考标准。第四,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主体作用,尤其是要结合教学案的基本要求和学生的落实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切记教师的“一言堂”。第五,认真批阅学生的练习试卷,细致地分析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地解决学生所存在的问题。总之,我们在教学中要认真落实“一三六教学模式”,合理充分地利用课堂四十五分钟。
高三历史教学虽然是选修内容,但也事关学生的升学,所以广大历史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合理科学地利用时间,努力达到与语文数学英语的有效匹配。
篇4
关键词:高中历史;校本作业;必要性;策略
一、优化校本作业的必要性
作业是学生学习情况反馈的第一手书面材料,校本作业是基于本校学生实际情况,为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作业优化方案,属于教师备课的重要一环,最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不应忽视的形成性评价内容。基于此,优化校本作业势在必行。
二、优化校本作业的策略
1.优化作业模式
校本作业设计为两个模块,即自主学习与能力提升。自主学习能帮助学生将预习落到实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升阅读教材、识别关键词能力的重要载体,也是指导学生自我学习的提纲,最能凸显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力提升包括两大题型,即选择题与材料题,突破教学重难点,充实教学内容。在实施过程中,坚持校本作业一课一练,扎实地为后面的教学打好双基。
2.优化作业内容
(1)目标性原则
参编教师应仔细研究考纲、课标要求,研究重庆新教材高考命题特点,把握规律(选修教材在高考中所占分数、比例情况),从而确定教学内容及策略,明确教学目标。研究高考题发现,选修教材内容涉及20分,且三本选修均有所涉及。其中选修一(改革)占10分,选修三(战争)占4分,知识相对比较孤立,选修四(人物)占6分。考试方向更侧重于客观题,因此,教学中应注意落实基础知识,而且千万不要舍弃孤立的知识点。这一点尤其是在后期复习中尤为重要。
(2)层次性原则
学生是课程学习的主体,校本作业的编写应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校本作业的编写应注意基础性与拓展性相结合,在落实基础的同时提升学生能力。因此,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应该仔细对学情进行分析,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试题的难易程度应该有梯度性的体现,既要落实基础,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要体现新课程对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能力的要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凸显学生水平。
例如,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七课“启蒙运动”能力提升模块第一题: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欧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二者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
A.反对宗反对封建制度,倡导人民
B.反对封建制度,倡导人民
C.反对蒙昧迷信,推崇人的理性
D.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
答案选C。本题以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比较异同点切入,考查比较分析的能力。此考点也可从人文主义内涵的联系与区别的角度来考查比较分析、理解能力。
(3)联系性原则
校本作业应是课堂的补充深化而非附庸,因此在校本作业的编写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两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教材与校本作业的关系,既能巩固强化基础知识,又能弥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学的不足,千万不能割裂开来;二是注意新旧知识、古今中外知识之间的联系,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校本作业的编写要从宏观上去把握,为学生勾勒出历史发展的脉络。
例如,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能力提升模块第六题:
材料一:“仁者,爱人。”“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
材料二:“未受考验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苏格拉底
该题从中西思想角度对比考查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内容及其不同影响,学生应注意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4)适量性原则
校本作业的设计既要提高教学质量,又要减轻学生负担,因此题量的设置应适中,不能过于泛滥,关键是少而精,试题应具有典型性、代表性,能够帮助学生总结出做历史试题的规律和方法。如:做选择题时常用的“排除法”,有三种情况:一是排“错”法,对有绝对的副词或者时间的副词的选项,要特别敏感,要特别慎重;二是排“正”法,把说法正确的排除掉即可;三是选项与考查内容无关,故意转移话题。在校本作业中应当适当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例如,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十五课“与的传播”能力提升模块:第六题诗人徐志摩(1896―1931年)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
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D.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答案选B。选项A、C中的“还不大”“并不”属于含绝对副词选项,可排除,且选项C、D与本题主旨不符,亦可排除。
篇5
关键词: 地方史 高中历史教学 作用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进入21世纪,人类加快了向现代社会迈进的步伐,科学技术、文化思想日新月异,国际间的交流不断加强,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从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有赖于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基础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潮流。根据教育改革要求制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谈到历史课程内容的选择时指出:“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这正体现了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为落实新课改的理念,《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实施意见》提出学生学习要达到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我想兴趣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而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方面,地方史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着这样的想法,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也进行了一些尝试,逐渐形成了将地方史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来开展历史教学的新思路。
为了解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地方史运用的情况,我借助《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维普(镜像站)》、《万方数据》、《独秀学术搜索》、《Google学术搜索》等中文数据库检索了2010―2011年发表的有关高中历史教学的论文,其研究对象多为新课程下历史课堂的构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及对于教学的反思,等等。从检索的情况来看,以“地方史教学”为研究对象的文章还是不少的,如《地方史教育渗透常规历史教学例谈》(广西教育,2011)、《地方史教学在课程改革中的几点思考》(新课程:教研版,2010)、《浅谈利用地方历史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尝试》(科技信息,2010),等等。尽管这些文章都提到地方史的价值,但并未将地方史资料与历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当然也有一些文章在将地方史资料运用到历史教学方面作了一些个案性的尝试。如《地方史资料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应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一课为例》(中小学教学研究,2010)、《历史教学和地方史资源的结合――校本课程设计之思考》(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0),等等,但这方面文章还不是很多。
实际上,在当前新课改的大背景之下,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环节,而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或动机则是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当前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仅以历史这门课为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玉环县地方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一些作用及教师运用地方史应具备的因素。
二、地方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地方史的研究是目前史学界方兴未艾的一个领域。所谓地方史,指的是以某一地域为对象,充分利用地方的史料进行历史研究。之所以考虑到将地方史运用到高中的历史教学中主要是基于两点因素:其一是自己在攻读历史学硕士期间,专业为专门史,研究的对象为宁波地区的区域历史,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形成了研究地方史的基本思路。其二是自己在从事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感觉教科书的历史事件多发生在一些大的中心城市,而我工作的地点却只是一个在改革开放时代崛起的海岛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若只和学生讲教材中的那些历史事件,往往很难提起学生的兴趣,因为那些事件的发生无论是从空间上还是从时间上对他们都是很遥远的。作为一个中学的学生,他们对外面的世界了解得很少,对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了解得比较多。因此,自从来到玉环县的一所普通中学任教后,我就开始尝试着将地方史运用到历史课的教学中。在这尝试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兴趣感陡然提升,这也坚定了我在这方面的努力与尝试。总的说来,地方史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大的历史感觉离我们太遥远了,特别是对于玉环这样缺少文化底蕴的海岛县城的学生来说,对于发生在其他城市的事件,他们往往很少有兴趣感。对于他们来说,关注更多的无疑是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因此,在坎门中学教学过程中,我在这一方面开始了尝试。记得在讲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讲到科举制度时,我问学生:玉环有没有“进士”。学生们当即回答:“没有!”听罢,我问学生:“有没有家住楚门镇的?”我让来自楚门镇的学生回答:你们知道你们那里有个“进士巷”吗?学生说:“知道!”我问他们:“知道这个地名怎么来的吗?”他们摇摇头。我告诉他们:这里曾出了一个进士叫林芳,他住的小巷子也因此而被命名为“进士巷”。尽管其他地方的学生不太清楚“进士巷”,但当他们了解自己的家乡玉环也有进士时,不仅感到惊讶、产生自豪感,而且对科举制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发现历史原来就在他们的身边。
2.加深学生对教材主干知识的理解。尽管当前使用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版)内容丰富,涉及面很广,但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其选取的材料多是有关全局性的,而涉及局部性的材料,总是有详有略,有所侧重,又不是等量齐观的。且教材中的材料多是有关主干知识的,能够反映历史发展脉络的。但是,有时缺乏细节支撑的历史课程,必然变得枯燥、乏味与难懂,极大影响了历史学科的生动性、形象性,丧失了历史学科应有的魅力。即使有细节,也很难顾及全国所有的地方。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要想将重要知识点讲深、讲透、讲得生动、有味,有时离不开地方史料的补充。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二册》(人民版,2009版)为例,该书的专题一第四节在讲到明代中国的“海禁”政策时,只是引用了一些朱元璋颁布的“海禁”法令,而未用材料加以说明。法令是比较抽象的,是很难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究竟明代海禁政策实施如何?学生根本不清楚。而在有关“海禁”政策这个方面,玉环自身的历史材料是很丰富的。据《玉环厅志》卷一记载:“明初,倭寇为患。洪武二十年,命信国公汤和相视沿海要地,于漩江之北玉环乡楚门老岸筑城设所以备守御,而徙江南玉环山之民于腹里铙其石。曰:居者死,耕者断足,其地遂弃海外。”该志中对明代“海禁”政策在玉环的实施作了详细的记载,在讲课时的运用丰富了教材资料的缺乏,加深了学生对海禁政策的理解。
3.增进学生的爱国情感。偌大的一个中国是由无数个地方组成的。爱家乡是一种爱国的集中体现。当很多学生听了他们平时从来不知道的且与玉环关联的一些历史知识之后,对家乡的情感无疑又加深了。尽管、、巴黎和会等重大的历史事件发生地点不在玉环,但在这些历史事件后,也有玉环杰出人士的参与。如在期间,玉环城关林正阳追随镇海总兵葛云飞参加了定海的保卫战;玉环坎门的郭云观曾先后参加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担任代表团的秘书。因此在讲课中,我就注意将玉环人与这些重大事件直接联系加以说明,从而使得学生对这些重大事件不再陌生,同时自然萌生一种对杰出乡人的钦佩之情。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之下,我们需要培养公民对自身生活城市的认同感。同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文化等其他方面的发展,毕竟社会的发展应该是全方位的。而高中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新一代公民,他们价值观的培养,直接影响到他们建设家乡的积极性。为此,历史这门课在构建学生的家乡认同感方面则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而历史教师应该做的是积极发掘地方文化中的一些典型素材,以便更好地与教材知识有机结合,合理地引导学生思考。
三、教师驾驭地方史能力的培养
地方史是地方鲜活的记忆,其资源是丰富的,既有文字资料,如地方志、拓片、家谱、旧报刊等,又有实物资料,如文物、遗址、古董、老照片等,还有无形的资料,如传说、民谚、方言、老人的口述等。如何将这些地方史资源有效地加以整合,并能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灵活地加以运用,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运用地方史的前提是:对教材的基本知识要做到非常熟悉。现行的普通高中历史教材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组成部分,且必修与选修之间及必修教材内部都存在着知识点重合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对这些知识点加以有效整合,从而构筑一个清晰的历史知识网络体系。
在掌握教材基本知识点之后,还需要明确教材每章节的重难点,根据每节课教学重难点知识点的需要,搜集与之相关的典型的地方史资料,以丰富教材主干知识,促使学生突破重难点。
总之,对教材的熟悉与理解是灵活运用地方史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我们充分了解了大的历史,并能准确把握人类历史演进态势,方可将地方史恰当地加以运用。
2.教师运用地方史的一个重要条件是:了解地方史。了解地方史是运用的一个重要基础。只有了解地方史,才可能运用。如何在很短的时间内积累丰富的地方史知识,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入手:第一,阅读地方志,地方志是地方的百科全书,通过地方志,我们可以很快了解到地方的方方面面的情况;第二,充分利用图书馆的地方文献资料室;第三,利用文保机构的考古发现资料,并将其列出一个清单;第四,利用数字图书馆的网络资源;第五,有必要做些实地考察,多了解地方,这样才可能讲得有味。当然,学习地方史,还需要对地方的地理环境了解,特别是对于地图方面,尽力不要出现地点张冠李戴的低级错误。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使用地方史资料,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教材主干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对家乡热爱的情感。但同时也要注意使用地方史资料的度的问题。毕竟课堂只有四十五分钟,要充分利用这宝贵的时间。地方史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好比是佐料或剂,其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核心知识点。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切忌出现主次颠倒的现象,切忌出现一节课只谈地方史,而不谈大历史的情况。真正科学、合理的做法是将地方史与大历史有效整合,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课堂的教学中来,同时充分利用地方史中的优良文化传统来感染、教育学生、启发学生。
参考文献:
[1]钱放.谈地方史,民族史与中学历史教学的关系──中学《新疆地方史》教学中的几个基本问题.中学历史教学,1994,(1).
[2]陈全瑜.对历史教学中地方史教学的几点建议,1995,(Z1).
[3]孟庆祝.乡土历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历史教学问题,2003,(6).
[4]胥宝玉.如何开发利用地方历史课程资源.黑龙江教育(中学版),2003,(3).
[5]周学君.运用地方史知识加强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5,(1).
[6]董云杰.利用包头地方史资源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2).
[7]陈方南.新课改形势下的乡土历史教学.历史教学问题,2007,(1).
[8]李文生.高中历史教学与包头地方史结合初探.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9]罗天智.浅析中学历史教学中地方史的教学.网络财富,2009,(22).
[10]王梅.地方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使用实践.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11).
[11]马敏.地方史在中学历史新课标教学中的作用.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
[12]曾文成.地方历史遗存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3]郑宁.历史教学和地方史资源的结合――校本课程设计之思考.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0,(5).
[14]杨丽.浅谈利用地方历史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尝试.科技信息,2010,(28).
[15]宋旭飞.开发利用地方历史课程资源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6]荣进.地方史资料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应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一课为例.中小学教学研究,2010,(7).
[17]玉环厅志.光绪十四年胡钟骏续增刻本.
[18]张树华,杨雁斌主编.当代国外学术论丛(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687.
篇6
关键词:重庆;新课标;高考;历史;评析;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G632.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279-02
2013年高考的硝烟刚刚散去,研究今年高考命题特征,为以后高效备考打下基础成为所有高中教师的必修功课。尤其在高考历史命题风格独树一帜的重庆市,今年更是迎来了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一次高考,其命题模式、风格会何去何从早已引起大家关注,现在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如能有效把握今年的命题特征,在以后的新课程高考备战中将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年重庆卷历史第14题分值高达32分,占了总分值的三分之一,笔者拟谈谈对该题的一些看法,希望对备考能有所启示。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今年重庆卷第14题以“服饰”这一民生问题为切入点,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综合考查了中国古代史部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世界史部分凯末尔改革、中国近现代史部分的改革开放等内容。与近几年全国其他地区高考材料题通常以专题方式考查不同,本题考查的切入点只是“服饰”这一民生问题,但却综合考查了中西方的社会变革,包含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各方面的知识;既考查了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又考查了学生阅读材料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小切口,大综合成为新课标高考下重庆卷材料题的亮点。
一、小切口
“小切口”指的是以社会热点,科学史观作为命题的切入点。第14题以“服饰”问题作为命题的切入点,看起来命题切口很小,似乎与教材主干知识关联不大,但紧扣当前“关注民生”这一社会热点话题,又体现了历史学科近年来所倡导的以新的科学史观研究历史问题的发展趋势。《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提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今年重庆新高考历史学科考试说明明确提出“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服饰”这一社会热点问题切入,能够充分体现历史学科学以致用、以史为鉴的学科特点;同时“服饰”这一切入点又体现了社会生活史观的研究方法,而社会生活史观正是当前倡导的新的科学史观指导下全面客观分析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可以说,“服饰”这一切入点是新课程理念的很好体现。笔者大胆预测,以社会热点、科学史观作为命题切入点的“小切口”模式将在重庆的新课标高考中继续贯彻下去。
在“小切口”的命题模式下,关注社会热点话题,运用科学史观分析问题是师生必须高度重视的一项能力。在日常的复习备考中,必须对社会热点话题有一颗敏感的心,随时注意将所学的历史知识与热点相联系,做到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但切忌为了应试去猜命题热点而造成一种投机取巧的心理,舍本逐末。同时要学会运用新的科学史观来分析历史问题与当前社会热点。除了基本的历史唯物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生活史观等都是比较常用的科学史观,我们首先要了解这些科学方法,并运用到分析问题的实践中去。
二、大综合
第14题命题切口虽然小,但要求却不低,在考查内容上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在考查目标上知识与能力并重,真正体现了今年新考试说明所要求的综合性。
1.考查内容上的大综合――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第14题的三个材料分别讲述的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凯末尔改革、和改革开放时期的服饰变革。内容分布包含了中国古代史、世界史、中国近现代史三大板块,既有必修教材中的和改革开放,也有选修教材中的凯末尔改革,还有课外知识点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这种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全面分布的大综合模式能够有效的考察学生知识的全面性,真正发挥出高考的选拔作用,防止部分学生在高考备考中投机倒把。
“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命题模式在知识深度上通常更强调其基础性,知识广度往往会成为学生备考的难点。因此,在日常的备考复习中,师生必须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提升知识的广度。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注意将社会热点问题与教材知识相联系。在一轮复习时,当教材的基础知识涉及相关社会热点问题时,可以及时联系,帮助理解落实基础;在二轮复习时,可以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将必修、选修中所有涉及的知识加以整合,开展专题复习。第二,注意将古代史与近现代史、中国史与世界史知识相联系。新课标教材按照政治、经济、文化分为三个模块,古今中外混编,这有利于将同一个专题的知识整合在一起,但与此同时同一个朝代或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又会出现在三本不同的教材中,容易造成时序混乱。复习的过程中务必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教材优势,将不同时代的同一专题知识纵向联系;同时将同一时代的不同专题知识横向联系。如果新课学习已经较扎实,直接按照时序整合必修教材从古至今、从中到外开展一轮复习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第三,注意将必修和选修相联系。除了新课标教材在编写中本身存在大量必修、选修知识交叉,联系复习有利于知识全面理解巩固外。从今年的高考试题可以看出,必修和选修的内容是混编在一起的。这意味着重庆新课标历史卷不同于全国绝大部分高考卷,即必修、选修综合出题,没有针对选修教材专门出选作题。为了适应这一特点,务必在复习过程中尽可能的将必修和选修有联系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笔者甚至认为,从应试的角度看,必修、选修中重复出现的知识点应该是高考的高频考点。
篇7
【关键词】高中历史;综合变革;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568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4-0023-01
新课程改革推行高中历史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综合变革;这就意味着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对原有的知识体系和学习能力进行重新编排组合,以适应新的教学标准和评价机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以课程要求和素质教育为导向,以改善教学方法为路径,以提升学生能力为重点,以构建知识体系和评价体系为载体,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维度,结合高中历史课程内容和结构特点,积极探索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策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能力提升的目标。
一、结合课改教学特点
明确教学总体目标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和教学实践中的问题,阑家基于发展基础教育、提升国民素质的目标,结合了国内外的教学经验,谨慎地推行了高中历史课程改革。这些历史课程改革契合了高中历史教育的教学性质和基本任务,遵循了时代改本质性要求,促使学生形成强烈的历史意识、正确的历史观念,增强学生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理解力与判断力,提高学生的生存与发展能力。
二、打破专题模块安排,完善课程整体结构
新课改教材由原来的通史编排模式改变为现在的专题编排模式,专题模块知识点突出,中心主题明确,主线清晰,时序明显。专题编排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的课程结构,适应了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发展而有个性的发展,拓宽了知识广度,挖掘了历史深度,也增加了学习难度。通史版教材中有大字、小字、选修、必修内容,必读、自读内容之分,而在专题教材中没有这些。专题模块成为了"没有麻袋的马铃薯",缺乏了历史宏观整体性和系统性。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借鉴通史教材模式,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整合,把通史模式与专题模式相结合,使某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相关知识建立有机联系,避免人为地过度区隔历史,而是整体性呈现历史事实,即是对历史学科体系按时空顺序进行重新建构。因此,在历史教学中,采用纵向与横向结合的方式。在对专题典型事件或领域作深入阐述和示范探究的同时,结合人类历史发展时期内重要历史内容,统筹安排历史时间、历史空间中的历史事件,在不同的历史范围运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充分体现历史教学的时序性和整体性,完善课程整体结构体系。
三、调整传统教学方法。采取多元教学方式
新课改教学要求教师更新原有的教学理念和思想认识,改变"自以为是"的教学态度,改变单纯知识传授、单向传递却无反馈的状况,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探究者。采取情景教学、师生互动模式、专题研究、理论联系实际等方式和措施提高教学效果。在具体方法上,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做到寓教于乐;在完善历史事件要素的情况下,使历史知识趣味化,让学生感到兴趣盎然;对历史知识采用口诀记忆法,师生共同编排历史知识为顺口溜,简单易记,避免枯燥乏味;根据"爱屋及乌"之原理,关爱学生学习和生活,与学生谈心成为朋友,避免学生思想波动影响学习;采用历史知识串联法,抓住历史线索,以时间推移为线索,以空间转换为背景,做到基本历史知识纲举目张;结合历史与现实,关注时事热点,化历史为现实,如通过分析"阿拉伯之春""利比亚内战"等事件背景,贯穿政治史、世界史、近代史等方面的知识内容等。新课改并非生搬硬套某些教学模式,必须结合地域特点、民族风俗习惯、学生个性、基本知识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条件等因素进行多元化选择教学方法,立体化运用教学方式,人性化实施教学。
四、适应教学维度要求.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新课改高中历史教材要求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维度,提倡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成为学习自觉性、知识系统性、逻辑严密性、思维辩证性、素质全面性的"社会人",学会使用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和人文素养。历史知识的掌握需要提高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和态度,培养学生理解、运用历史知识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能力;通过架设知识桥梁。增长学生见识,开拓其视野,构建历史知识体系,使其能够对历史知识融会贯通,正确阐释和解析历史事件,从而具有把握现实事件的历史关联和发展趋势的能力。
五、改善教学管理机制。构建学生评价体系
篇8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62-02
小组合作学习源起于七十年代的美国,这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逐渐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一、什么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与互动为基本特征。合作学习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是共同学习理论,即在共同学习的情况下,将不同智力水平、不同知识结构、不同思维方式、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通过小组内或小组间的自学、互学、互问、互查,从而达到互补的效果。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相互启发, 相互进行思维上的“碰撞”,从而形成师生、生生互动的多元化的课堂结构。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顺应了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要求。《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新课程实施后,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被频频采用,给古老的历史学科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提升了历史课改实验品质并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益。
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过程
1.构建科学合理的学习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应是一种相互信任、相互沟通、相互配合的学习状态。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把全班学生搭配成若干学习小组。依据班内实际情况一般是6~8 人为一组,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与合作意识。遵照自愿的原则,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由组长对小组活动进行组织和分工,领导小组同学完成学习任务。这种分组方式可以通过竞争调动组内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形成组内学习的合力。
2.形式多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学生的合作并不是简单的老师提一个问题,让各组同学讨论形成认识后展示。而是设置各种活动让学生真正动起来,集思广益,发挥集体的力量,完成学习目标。综合教学实践中曾为学生设计的活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
(1)小组合作学习的讲课模式:就是将学习内容分成若干单元,让各组自由选择,或者抽签决定某组讲哪一部分内容。任务确定之后,各个小组成员首先自主学习,然后决定采取的讲课方式。讲课方式可以是推荐某一个人代表全组讲课,这一方式要求讲课者设计讲课思路,然后初步讲给小组的同学听,小组同学给讲课者提供自己的建议,讲课者有什么要求,可以让小组同学分别去完成;也可以是组内几名同学各讲一部分,确定谁来主讲本组分配到的任务,然后分别研究,讲课者搜集相关材料和意见,讲课按照内容顺序进行。对于高中历史中的基础知识部分我们都可以采用这种模式进行。
(2)小组合作学习的讨论模式设计:每节课都会有最重要最难理解的历史问题,这样的问题让所有的组都研究,然后一起讨论解决。它有两个模式:一是将一个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然后将问题分配给各个组或者让各组自己选择;二是各组研究答案,一组先答,其他组补充、纠错。例如高中历史选修1《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说梭伦改革是雅典民族政治的奠基石?也可以提出问题:梭伦改革颁布“解负令”起到了什么作用?财产等级制度的实施对谁有利?对谁不利?为什么?
(3)小组合作学习的知识竞赛模式:就是将课本知识罗列成众多的知识点,按照平均搭配的原则,分成与班级组数大致相等的几组题目,小组抽签回答哪一组题目,比赛看哪一组得分最高。一般每组题目5个,前三个相对简单,抽签指定对象回答,同学不得提示,目的是让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准备答题,都为小组做贡献;后两个问题相对难一些,小组成员自由回答,或者推荐一位同学回答,可以提示两次,目的是照顾学习程度相对较高的同学,发挥他们的特长,同时,互相提示也可以加强小组合作。例如高中历史必修3《“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知识点非常多,就适合采用知识竞赛模式。
3.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保障。
有学习,就有对学习的评价。学习评价是对课堂学习行为及其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必不可少。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把学生个人计分改为学习小组计分,把小组总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了“组内相互合作,组间相互竞争” 的局面。小组学习过程评价不仅参照学习情况表中的得分高低,还要参考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效率、合作态度和合作技能等。学习结果评价依据学生平时的测验,期中、期末成绩,通过几方面客观地评价学生。
三、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1.优势: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学生由“要我学”变为了“我要学”,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既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又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在小组内分任务学习,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老师置身于学生之中,参与讨论、研究,师生的感情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交流。 “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篇9
一、浅析有效教学
所谓有效教学就是指,由于教师在整个教学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因此其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学习给予了积极且有正面的影响,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原定的任务。任何一位教师对于自己的每天、每节课都该把有效教育设为所努力的方向。通读《有效教学方法》一书可以发现加里·鲍里奇教授想的观点就是:“清晰授课、多样化教学、任务导向、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确保学生成功率”。此五种教学行为对于实现有效教育尤为重要。但要实现它们,还得解决现实存在的如下一些问题。
二、高中历史有效教学存在的问题
1.如何有效备课作
为一名教师,在备课时应当考虑如何从简单的知识传授转换为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学习,这才符合有效备课的要求;还应当以教材为起点自主创新,不完全受制于教材;不满足既定的课时目标,可将其进行拓展、延伸进而构成一个相对完善的系列;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发展的机会取代一切均听从教师的传统;转变备课的观念,是一种设计而不是一种简单的准备;师生之间多向互动取代教师到学生的单向模式;探究课堂将原先按照教参的备课进行升华。
2.谁应该在课堂处于主导地位
必须要指出的是教师的主导地位不会随着新观念强调以学生为本位而有所动摇。究其原因,新课改提倡的是教学形式的改变,而最终所指向的教学目标仍未改变,教学形式永远不能脱离教学目标。近些年,不少地方推行的课改,往往是目标轻于形式。例如将没有讨论价值的内容安排为课堂活动。有讲时,提出的“为何要”的话题,笔者认为,此类问题学生只要通过书本即可给出准确的答案,根本无需讨论。由此可以看出,教师有时会一味的追求形式而忽略了目标。现实的课堂中,教师过于苛求小组合作学习,如果内容加再比较单调,那么学生对于这种学习方式也会变得麻木。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千万不忘记课堂中自己才是处于主导地位的。
三、完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措施
1.在课堂教学中善于使用问题
文科考试目的在于检查学生能力培养的情况,将探讨问题融入教学是课堂教学值得采取的。因为开设历史课程就是为了学生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过程中掌握知识和能力。要想有效提升历史教学效果将问题运用到课堂中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2.为课堂教学组织专题活动
新历史教学大纲规定,对于教学内容有明确的划分,其中还包括选修及不列入考试范围两项,但值得注意的是选修并非不修;不列入考试范围不等于不要学。对于这些内容,我们可以试着将它们整合、串联成专题讲座的形式来了解。还可以将中国、世界的当下热点、重大问题、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加入其中。诸如:郑成功、资本主义发展史、中东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此类问题都可列入可供选择的范围。借由此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兴趣、视野、思维、文化生活以及人文精神等方面得益匪浅。并且对于提升学生的归纳能力很有帮助。
3.对中外历史教学内容进行贯通
正如之前提到的,大纲规定了选修内容,而世界近现代史和中国古代史就在此范围。但同时它们又是高考试题必考的,因此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作为教师这是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些内容在初中时学生都已有过接触,但世界史内容受制于初三升学压力,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应对考试,对于具体内容没有真正把握。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是紧密相连的,而且在高考卷中,世界史部分出现考点较为频繁。因此,近现代史内容对于高中生而言是很重要的。出于这样的原因我们在大纲上绝不能固步自封,教学内容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篇10
我们说的背书,决不是死记硬背。背书不仅要勤奋刻苦,更要讲究方法、技巧。背书如果不得其法,往往事倍功半。做了过多的无用功是某些学生背得比别人多却考得没别人好的最主要原因。那么,历史究竟如何“背”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呢?
一、把厚书“背”薄
教材是历史知识的主要载体,也正是我们要背的书。但人教版高中历史三本必修教材就有68万字,再加上两本选修教材,字数超过110万,比120回的《红楼梦》(约100.9万字)还长。如此囊括古今、包罗中外的“厚书”,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部背下来是绝无可能的,也是毫无必要的。要掌握它,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提纲挈领,将那些体现历史阶段特征(横向)、构成历史基本线索(纵向)的主干知识提取出来,认真归纳整理并理解记忆;同时注意加强知识点之间的纵横联系,将分散的知识点连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形成由知识要点(点)――阶段特征(纬)――基本线索(经)构成的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的历史知识网络。这种“削枝去叶,突出主干”的背书办法,不但可以将厚书背薄,减轻记忆负担,而且能够让学生在梳理主干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巩固基础知识,有效地防止对知识板块的遗忘和疏漏。在这个过程中,分析、综合、比较、归纳、语言表达和信息处理的能力不断得到锻炼,历史思维、文化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而这些素养和能力正是“新课标”和“考试说明”中强调的重点考查的内容。
二、把薄书“背”厚
因为“背”历史一般都是从背教材开始的,所以“由厚(教材)到薄(主干)”是顺向学习过程,这一过程有利于检验同学们能否从微观上把握教材内容。但要检验同学们能否从微观上把握具体的历史知识点,还必须有一个“由薄到厚”的逆向学习过程。同学们自己整理的主干知识结构、课堂笔记、“新课标”以及“考试说明”都是概括性很强、相对笼统的“薄书”,但其中每句话都包含了很多知识要点。我们不仅要掌握每句话包含的知识点,还要追根溯源,找出与这句话相关的知识点,力求对每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和左右关联都一清二楚。这样,本是一册构建历史框架的“薄书”,由于不断被填入相关知识点,也就变得越来越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