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的基本原理范文
时间:2023-08-16 17:40: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博弈论的基本原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博弈论;策略;纳什均衡
一、引言
博弈论又称对称论,是描述、分析策略的一种决策理论。1937年美国数学家冯·纽曼最早把对策论引入经济学。1944年,冯·纽曼和奥斯卡·摩根斯坦(Oskar Margebston)出版了《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一书,把博弈论应用到经济学中,并且博弈论目前已经成为经济分析的主要工具之一,对产业组织理论、委托理论、信息经济学等经济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换句话说,就是某一经济主体的决策既受到其他经济主体决策的影响,而且该经济主体的相应决策又反过来影响到其他经济主体的决策。博弈论描述在这种形势下各方理性地选择自己的行动所实现的结果,分析各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
二、博弈论的概述
(一)博弈论概念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包括:参与人、行为、信息、策略、支付、结果、均衡。参与人是指博弈中选择策略与行动以最大化自身利益的决策主体,其可以是自然人或者社会组织,博弈论中假定所有局中人都是机智和理性的。行为是指参与人的决策变量。信息是指参与人在博弈中的知识,特别是有关其他参与人的特征和行动的知识。策略代表着参与者的相机行动方案。支付是参与人从博弈中获得的效用水平。结果是博弈者感兴趣的要素集合。均衡是所有参与人的最优战略组合。
(二)博弈论分类
博弈论可以根据博弈者选择的策略不同、支付结构的不同、参与人行动的先后顺序和参与人对其他参与人的了解程度等进行分类。
第一,根据博弈者选择的策略不同,博弈论主要分为两大类: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合作博弈也称正和博弈,指博弈双方的利益均有所增加,或者至少其中一方的利益增加,而另一方的利益不受损害,因而整个社会的利益有所增加。合作博弈研究人们达成合作时如何分配合作得到的收益。非合作博弈指一种参与者不可能达成具有约束力的协议的博弈类型,是一种具有互不相容味道的情形。非合作博弈研究人们在利益相互影响的局势中如何选决策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即策略选择问题。
第二,根据支付结构的不同,博弈可以分为常和博弈和变和博弈。常和博弈是指各博弈方的得益之和是一个非零的常数。变和博弈也称非常和博弈,是指随着博弈参与者选择的策略不同,各方的得益总和也不同。
第三,根据参与人行动的先后顺序,可以将博弈分成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静态博弈是指在博弈中,两个参与人同时选择或两人不同时选择,但后行动者并不知道先行动者采取什么样的具体行动。动态博弈是指参与者的行动有先后顺序,并且后采取行动的人可以知道先采取行动的人所采取的行动。
第四,根据参与人对其他参与人的了解程度,可以将博弈分成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完全信息博弈是指每一参与者都拥有所有其他参与者的特征、策略集及得益函数等方面的准确信息的博弈。不完全信息博弈是指在一个博弈中,了解得不够精确,或者不是对所有的参与人都有精确的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所进行的博弈就是不完全信息博弈。
三、博弈论的基本原理
迄今为止,我们分析企业、个人决策的中心问题是追求效用、利润、收益或产量的最大化。但是,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人们有时并不追求最大化,而是追求一个相对比较满意的目标。这是因为根据高风险高收益的原理,人们在追求较高目标过程中通常也会遇到较大风险,而一般情况下人们是比较厌恶风险的。因此,人们可能采取一种风险厌恶型的策略,。而最小最大原理就能够满足风险厌恶者的需要,指导人们追求他们相对满意的目标。
最小最大原理要求局中人首先从收益矩阵中找出自己的每一种策略下至少可以获得的收益,也即所能获得的最小收益,然后从这些最小收益策略中选择出收益最大的策略,即从最小收益中选择最大收益。
最小最大原理的合理性表现为不管对方采取何种策略,局中人至少可以获得这个最小值之中的最大值,因此称之为最小最大原理。最小最大原理确保某种收益而不是最高的收益,因而是一种在最小利益中求最大利益的原则。这种策略相对比较“安全或保守”,参与者想确保他起码能够获得某种数量的收益,所以,参与人按照这种原则所确定的策略也叫做稳妥策略。[1]
四、博弈论的应用
(一)博弈论在生活中的应用
生活中存在很多博弈论的身影。比如我国的“田忌赛马”的故事,就是典型的博弈论,说的是齐威王与大将田忌各出三匹马,一对一比赛三场,由于齐威王的最优、次优和较差的三匹马分别跑得比田忌的三匹马快,所以田忌总是以0:3告负。后来田忌的谋士孙胺给田忌出主意,让最差的马去与齐威王最快的马比,而让最优的马去赢齐威王次优的马,让次优的马去赢齐威王最差的马,这样便以2:0取胜。
还有一个关于纳什均衡博弈论的很经典的例子就是智猪博弈。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情况正如上面两个博弈论例子所遇情形一样,没能真正实现自身的最佳利益,甚至是损人不利己。从“纳什均衡”的普遍意义中,我们深刻地领悟到经济、社会、国防、管理和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现象。[2]
(二)博弈论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自从将博弈论引入经济学以后,经济学改变了传统经济分析地那种以个人孤立决策,其他经济活动者的行为影响则被典型地简化为以价格信号为基础的分析方法,而侧重于经济活动中多个利益主体的行为所产生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分析,从而使经济分析更能反应经济系统的本质[3]。
如今,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商品价格大战。根据纳什均衡博弈论观点,各商家价格大战的结局即为一个“纳什均衡”,且价格大战的结果是谁都不赚钱。因为博弈双方的利润正好为零。竞争的结果具有稳定性,即一个“纳什均衡”[4]。这个结果可能对消费者有利,但对厂商来说是灾难性的。所以,厂商实行价格大战意味着自杀。[5]事实上,完全竞争状态下的均衡即“纳什均衡”。
此外,假如市场经济中存在污染,可政府却没有管制的环境,企业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宁愿牺牲环境,也不会主动增加对环保设备投资。依据看不见手的原理,所有企业均会从利己角度出发,采取不顾环境策略,即进入“纳什均衡”状态。
五、结束语
博弈论在理论上进一步拓宽了经济学研究的领域和范围,在现实社会中被应用到各领域中去。入世以来,我国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采取扩大内需,积极推进“走出去”的原则,如我国成功地举办了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博弈论的“纳什均衡”体现得恰到好处,实现了双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汤学俊,吴进红.中级微观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2]赵凌云.经济学通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K·F·齐默尔曼[德].经济学前沿问题[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4]周林洋.博弈论与纳什均衡理论[J].金山企业管,2004,02(1):41-43.
篇2
关键词:技术预见;方法论;理念假设
1 技术预见方法论的内涵
最早论述技术预见方法论的是吉尔菲兰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来的“探索法”和“规范法”[1]。其中,“探索法”又称之为“能力导向法”,属于逻辑经验主义的科学发展模式,它主要是依靠科技技术自身的成长能力、发展潜力、各种可能的发展方向等来预测技术的发展趋势、项目投入领域和实现时间等。而“规范法”又被称之为“目标导向法”,属于历史主义中的库恩科学发展模式[2],它要求对科学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发展路径和发展规模等按照人们事先的要求加以规范,或者说要依照既定的目标去发展科学技术。因此,“探索法”和“规范法”是研究技术预见的基本方法论。技术预见方法论其中也包括指导技术预见工作开展的一些原理和具体方法,如情景分析法、德尔菲法,等等。因此,技术预见方法论是关于技术预见学方法的学说与理论,即系统研究和分析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未来需求及发展趋势,确定具有战略性的科技发展领域以及选择关键技术所应当遵循的基本假设、原理、理念和具体操作方法,是技术预见研究及其在科技决策过程中开展工作的一般方法和总体框架,同时也包括具体的技术预见方法。
2 技术预见的理念假设:契约论、稀缺论与构建论
任何科学研究都有理论假设前提。有研究者认为[3],技术预测研究基本假设为“社会契约论”,该理论的依据是美国万涅瓦・布什(V・Bush)的一份报告《科学――永无止境的前沿》,认为只要对科技大力投入,就一定能有产出。而英国技术预见的基本假设是“资源稀缺论”,理由是所有国家都存在着资源短缺的问题,在给定经济和智力总资源条件下,在科技与其他投资领域中、在当前与未来相互争夺资源的情况下,所有国家均面临资源合理配制问题,每单位资源的使用都存在机会成本。这就需要通过技术预见来合理配制资源。任何一种过度投资行为都将带来不经济现象。
事实上,技术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还必须考虑技术经济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正如WiebeE・Bijker和John Law在1992年出版的《shapingTechnology/Building Society》的一段话比较典型地说明了社会建构主义的观点:“我们的技术反映我们的社会。技术再生产并包含着专业的、技艺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因素的相互渗透的复杂性。我们这样说并不是指责技术,我们也不是提出某种技术的导向。我们并不想说‘如果技术是纯粹的技术,那该有多好。’相反,将要说的是,全部技术都是构成我们社会的各种复杂要素所建构的并反映着这些要素;运行得好的技术与那些失败的技术并没有什么不同。‘纯的’技术是没有意义的。技术总是包含着各种因素的折中,无论技术是被如何设计或构建出来,都涉及到政治、经济、资源强度的理论,涉及到关于美与丑的观念、专业倾向、嗜好和技能、设计工具、可用的原材料,涉及到关于自然环境的活动的理论”[3]。因此,笔者也认为技术是被构建的。因而,“技术构建论”也是技术预见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假设。
综上所述的基本结论是:技术预见是从技术预测演变而来,因而“社会契约论”、“资源稀缺论”和“技术构建论”都是技术预见的立论前提,预见的目的是“选择最具投资价值的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和通用技术,实现其经济与社会利益最大化”,从而实现塑造与构建美好的未来社会。3技术预见的一般原理探讨与分析
英国著名技术预见专家本马丁(B,Martin)在考察了日本开展多年技术预见活动基础上就如何体现技术预见宗旨和理论基础又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提出了5“C”技术预见原则:沟通原则、聚焦未来原则、协商一致原则、协作原则以及承诺原则,针对更大范围的技术预见,Anderson and Fears提出了第6个“C”:理解(Comprehension)原则。实际上这6“C”原则背后揭示了技术预见方法论所遵循的基本原理:系统论、突变论、博奕论、辩证法,等等。
3.1 技术预见系统论
3.1.1 协同论 从未来学的角度讲,未来技术必须与未来的科学、经济、社会、环境(文化)和政治协调发展。因此,必须以大系统协同论来指导技术预见专家的研究工作,并在具体的技术预见方法中贯彻这一思想,如在建立技术预见专家库时,不仅仅是来自科学和技术领域的专家,还要包括社会发展界、产业界、教育界、政府的资深公务员等社会各行各业的专家:在技术预见德尔菲问卷设计时,不仅仅只考虑技术自身的成长度,还要考虑市场需求的拉动度。只有这样,才能使技术的发展与科学、经济、社会、环境和政治的发展相适应,尽量避免技术的负面效应。正如预见专家格鲁普(Grupp)和林斯顿(Line stone)(1999)所指出的,随着技术前瞻及预见活动的进行和执行,预见可视为整个社会“协商系统”中沟通的手段[5]。反过来,经济、社会、环境(文化)和政治的发展也会影响技术的未来发展。因为国家科技发展政策的影响越来越大,所以想要参与或影响其制定的团体及成员越来越多,而技术预见活动可以提供不同群体之间的沟通平台,可促进政策制定真正适应环境及使用者的要求。
3.1.2 信息论 信息论是20世纪40年代产生的,其主要创立者是美国的数学家申农(C・E・Shannon)和维纳[6]。今天,广义的信息论还包括“语义信息”、“无概率(主观)信息”、“相对信息”、“有效信息”等“广义有效信息”,以及“模糊信息论”和“算法信息论”等。信息论在技术预见中的应用就是要构建技术预见信息方法论,包括技术预见研究所需要的方方面面信息的收集与处理的方法,如科技信息、市场需求信息、政治信息、社会发展信息,等等。在技术预见信息收集方面一是要不断拓宽有效信息的收集渠道。如建立技术预见专家知识库,定期组织专家提交技术预见咨询报告和开展“头脑风暴法”论坛或“预见沙龙”:不断跟踪和研究世界各国的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信息:通过德尔菲法收集不同专业背景的专家对未来技术发展的概率(主观)信息,等等。二是要
不断改进和完善对所收集到的技术预见有关信息的处理方法,提高预见的精度。如把模糊数学引用到技术预见中来,在德尔菲调查问卷中把一些难以量化的指标用模糊数学来表示,如使用一般、不熟悉、较熟悉。非常熟悉等模糊性语言,但在数据统计处理时又要把其还原成精确数据,“精确兮,模糊所伏;模糊兮,精确所依。”只有利用信息论的方法不断地收集更多和更有效的技术预见信息以及完善信息的处理方法。以建立技术预见竞争情报系统,技术预见才能在把握科技的未来发展趋势和重点优先领域选择、关键技术遴选和科技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3.1.3 控制论 控制论是美国人维纳(NorbertWiener)1947年创立的。技术预见研究也需要借用系统控制论的一些原理。首先,技术预见的科技塑造未来理念实际上就是借助了控制论的事前控制原理,利用对过去信息总结提炼,预见未来科技,来左右和影响未来科技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和速度,如趋势外推法、关键技术遴选法等。其次,预见在左右国家的研发事务上,必须对未来需求及现在投资的跨国性基准进行比较,激活反馈程序。以往的预测工具,无法适应全球环境的剧烈变动,而前瞻则注重和其它国家的基准比较,同时以不同的观点描述未来,可以增加整个国家的危机处理能力及适应环境的弹性。再次,具体的技术预见方法上也需要应用系统控制论,如在技术预见德尔菲调查问卷不仅仅要考虑技术自身的能力推动和市场需求拉动,还要考虑影响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以及如何利用一些措施来实现这些技术,这事实上也是借用系统控制论的原理来影响未来技术的发展。
3.2 技术预见突变论
技术的发展轨迹不仅仅是连续的,可能还存在跳跃性的发展。在技术预测的历史中,有很多当时站在人类认知最前沿的著名科技、经济大家的错误预见例子。如“这种名叫‘电话’的东西毛病太多,无法认真地把它作为一种通信工具来看待,这种设备对我们一点价值都没有。”(经济管理学家西盟,1876年);“我想计算机的世界市场的容量为5台”(IBM前董事长汤姆斯・奥特森,1943年)。这说明预见科技是多么困难的事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预见性的错误呢?这种“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究竟失在哪里呢?失就失在只考虑技术发展的连续性,而没有考虑技术发展间断性、跳跃性。因为在一些新兴的科技领域中,某项技术一旦在其技术本身研发积累达到一定的水平和外界市场需求巨大的条件,就会产生跃迁式跨越发展,如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码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等。而突变论为研究技术发展的不连续性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工具和方法。技术预见专家在预见和选择未来技术时,可以运用突变论的思想来研究可能会出现的颠覆传统的新技术,尤其是在一些新兴的技术领域,很可能出现一些新的颠覆性技术,如纳米技术领域。
3.3 技术预见博弈论
博弈论本身作为一种理论和方法,不仅在经济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在其他领域的决策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事实上,作为一种关于决策和策略的理论,博弈论来源于一切通过策略进行对抗或合作的人类活动和行为,它在军事、法律、政治、国际关系和外交、环保、体育竞技等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7]。技术预见博弈论是指国家(地区)等组织或个人在预见未来科技发展时利用博弈论的基本原理,预见和谋划本国(地区或组织)的未来科技发展方向、重点领域、关键技术选择。技术预见博弈一般属于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但在一些秘密高科技军事技术或其他技术领域的预见博弈则是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和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事实上,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地区)的未来科技发展战略都不是孤立的,而是要充分考虑本国国情和其它国家(地区)的科技发展战略。这事实上就构成了各国(地区)科技发展对策之间的博弈,科技发展策略之间的博弈。而且这种技术预见博弈是客观存在的,如美国在世界上率先研制并掌握了原子弹技术,而随后苏联、英国、法国、中国也掌握了原子弹制造技术,这实际上就是技术预见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又如,日本在开展技术预见研究时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了博弈论的方法。它在开展前6次技术预见研究时,主要是聚焦未来的应用技术创新,为什么不进行原创性和基础领域的技术预见呢,除了考虑日本本身的财力、资源等要素有限外,还考虑到这些原创性的技术可以从美国引进,这是典型的技术预见博弈跟随战略。而后来的日本第7、8次预见又非常重视原创性的技术,因为此时美国已经加强了对原创性技术的专利保护,使日本引进这些技术的成本非常高。另―个技术预见博弈论的例子就是美国和前苏联之间科技博弈,属于典型的技术预见寡头博弈。美国制订“星球大战计划”等一些高科技军事发展计划,迫使前苏联在本国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发展军事技术。结果把前苏联的国民经济体系几乎搞垮。
3.4 技术预见与辩证法
马克思曾说:“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就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马克思的这一经典论述告诉我们,辩证法的本质和基本精神是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持否定、批判和超越的态度。实践辩证法是目的性的,发现辩证法和再现辩证法是手段性的,因为人的存在的根本目的是对外部世界进行实践改造,而科学发现及技术预见与对本质世界的再现则是为实践服务的,是实践的手段。可见,由发现辩证法、再现辩证法、实践辩证法构成的辩证法形态体系,从根本上说,是面向未来的,因此,辩证法就以上述形态体系成为未来学的方法论。而技术预见作为未来学的一个分支交叉学科,辩证法也同样是技术预见的方法论。
技术预见是研究未来技术发展趋势、优先发展领域和关键技术遴选,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未来技术成长情况、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技术的两面性。但是,为了研究未来,也要研究过去与现在。尤其必须研究历史与现实的本质,它以未来世界为研究的终端目标,但要以对本质世界的研究为基础,因为只有深谙过去,才能预见未来。另一方面,人类的未来怎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掌握情况,因此,技术预见方法的研究还要与对未知世界的研究与探索同步和协调。由此看来,技术预见方法应当同时研究人类文明面对着的三个世界:未知世界、本质世界、未来世界,技术预见的最终研究成果――对未来世界科技的预见。既是对于正确理念引导之下的人类实践的预期,也是对未知世界、本质世界的研究成果的必然结论。
4 主要技术预见方法的评价
目前国内外通用的技术预见方法、每种方法优缺点以及适用的情况见表1。
5 结束语
技术预见方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尤其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发
展的速度更快。一是表现在预见方法越来越多,并且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但每一种方法都有自己优缺点和应用范围。二是预见方法的综合化和融合化,即技术预见很少采用单一方法,通常是各种方法的有机组合。此外,技术预见方法还必须与规划的方法结合起来发挥作用,技术预见支撑科技规划的制订,科技规划的制订需要技术预见,二者互动起来。因此,只有全面理解技术预见方法论,才能构建“面向未来的意识,聚焦科技的观念,战略决策的本质,跨越发展的思想,政府主导的特点,重在行动的精神”的技术预见基本理念:才能从战略高度把技术预见理解为一种新的战略分析与集成的工具,在具体行动上落实“以问题为导向”的技术预见研究,构建技术预见多领域专家交流平台,把握国家科技前沿趋势和社会发展需求,为政府科技决策和我国自主创新战略落实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健民.全球技术预见大趋势[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41―42.
[2]张怡.自然辨证法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23―226.
[3]浦根祥.试论技术预见理论的基本假设[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7):30―32.
[4]Wiebe E.Bijker and John Law,1992,Shaping Technology/Building Society,Studies in Sociotechnieal Change,TheMIT Press,P4
[5]Grupp,H.and Linstone,H..“National Technology Foresight Activity around the Globe”[J].Technology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vol.60(1999):85―94.
[6]汪应洛.系统工程(第三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23―24.
[7]叶继涛.博弈论在反腐败机制中的应用研究[J].理论月刊,2005(2):128―131.
篇3
博弈论又称为“对策论”,一种使用严谨数学模型来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利害冲突的理论。由于冲突、合作、竞争等行为是现实世界中常见的现象,因此很多领域都能应用博弈论,例如军事领域、经济领域、政治外交,解决诸如战术攻防、国际纠纷、定价定产、兼并收购、投标拍卖甚至动物进化等问题。
博弈论的研究开始于本世纪,1944年诺依曼和摩根斯坦合著的《博弈论和经济行为》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博弈理论的初步形成,随后发展壮大为一门综合学科。1994年三位长期致力于博弈论研究实践的学者纳什、海萨尼、塞尔顿共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使博弈论在经济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权威性的肯定。
2.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文献[1][2]用浅白的语言叙述了博弈论的思想精髓和基本概念。文献[3][4]更注重理论上的分析和数学的严谨。概括起来,博弈论模型可以用五个方面来描述
G={P,A,S,I,U}
P:为局中人,博弈的参与者,也称为“博弈方”,局中人是能够独立决策,独立承担责任的个人或组织,局中人以最终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A:为各局中人的所有可能的策略或行动的集合。根据该集合是否有限还是无限,可分为有限博弈和无限博弈,后者表现为连续对策,重复博弈和微分对策等。
S:博弈的进程,也是博弈进行的次序。局中人同时行动的一次性决策的博弈,成为静态博弈,如齐威王和田忌赛马;局中人行动有先后次序,称为动态博弈,如下棋。
I:博弈信息,能够影响最后博弈结局的所有局中人的情报,如效用函数,响应函数,策略空间等。打仗强调“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可见信息在博弈中占重要的地位,博弈的赢得很大程度依赖于信息的准确度与多寡。得益信息是博弈中的重要信息,如果博弈各方对各种局势下所有局中人的得益状况完全清楚,称之为完全信息博弈(gamewithcompleteinformation),例如齐威王和田忌赛马,各种马的组合对阵的结果双方都不严而喻。反之为不完全信息博弈(gamewithincompleteinformation),例如投标拍卖,博弈各方均不清楚对方的估价。在动态博弈中还有一类信息:轮到行动的博弈方是否完全了解此前对方的行动。如果完全了解则称之为“具有完美信息”的博弈(gamewithperfectinformation),例如下棋,双方都清楚对方下过的着数。反之称为“不完美信息的动态博弈”(gamewithimperfectinformation)。由于信息不完美,博弈的结果只能是概率期望,而不能象完美信息博弈那样有确定的结果。
U:为局中人获得利益,也是博弈各方追求的最终目标。根据各方得益的不同情况,分为零和博弈和变和博弈。零和博弈中各方利益之间是完全对立的。变和博弈有可能存在合作关系,争取双赢的局面。
还有另一类型博弈称为多人合作博弈,例如安理会投票表决,OPEC联合限产保价等问题。这类问题重点放在联盟利益的分配上,它的理论和方法广泛应用于利益损失的共同分担问题。多人合作博弈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特征函数模型。以个可能的联盟为定义域,特征函数表示各个联盟的得益(N是局中人的数目),它的分配解必须符合一定的合理性和稳定性,它的解的概念也发展成多种多样,包括稳定集、核心、核仁、Shapely值等。解的多样性符合现实世界复杂多样的需要,针对不同的问题选择或创造合适的解的概念是博弈论深入研究的课题。
不管博弈各方是合作、竞争、威胁还是暂时让步,博弈论模型的求解目标就是使自身最终的利益最大化,这种解建立在对方也采取各自“最好策略”为前提,各方最终达到一个力量均衡,也就是说谁也无法通过偏离均衡点而获得更多的利益。这就是博弈论求解的本质思想。
3、博弈论与电力市场
博弈论是研究市场经济的重要工具。电力作为特殊的商品,它的生产、运输、销售和消费也逐渐走向市场化。世界范围内很多国家的电力工业走向放松管制、引进竞争的进程中,遇到很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运用博弈论来分析解决其中一些问题是一个研究方向。用博弈论模拟电力市场,模拟的结果可能更加接近实际,为市场模式设计提供依据。另外,电厂或用电用户作为市场的参与者,可以用博弈论来分析市场,研究如何报价获利最大。
正确运用博弈论关键要针对电力市场的特点正确选择模型和解的概念。例如:力量相当的两个区域电网之间交换功率的情形比较适合用古诺模型和Nash谈判解方法;而自备电厂与公用电网之间的交易可能更适合用Stackleberg模型。还有局中人结盟问题:如何识别合作伙伴,结盟利益如何在联盟内分配。电力市场环境下,电网输电作为一项服务,它的网损、固定资产投资如何在网络使用者之间分担。这些分配问题有不同的概念的解:稳定集,核心,核仁,Shapely值等,如何合理选择或创造最接近实际的解的概念也是面临的课题。
博弈的结果是依赖于拥有的信息,采用什么样的信息披露政策是设计电力市场模式的一个方面。例如:电厂竞价上网,一个成功的报价不仅取决于自己的实力,还有赖于他人如何报价。但是各方往往不清楚互相之间成本、报价等信息,因为这些信息都是各自的商业秘密。如何处理这种信息既不完全也不完美的博弈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反过来,博弈的实验结果也为电力市场披露怎样的信息提供依据。
博弈论和电力市场理论都是很年轻的科学,两者都有广阔的发展天地,两者的结合可以互相促进。
4、博弈论在电力市场中的应用
4.1自备电厂与公用电网之间的交易
开放发电市场的进程中,拥有自备电厂的用户是一类特殊的市场参与者,它既是用电用户,也可以是电力的供应者。随着电力市场深入发展和工业的进步,自备电厂将成长为一支生力军。
文献[5]用博弈论来分析评价在分时定价的环境下拥有自备电厂的用户(NCP)对定价的影响作用。NCP既可以从公用电网购电,也可以自己发电来满足自身需求。为解决两者的冲突,作者提出了三种博弈模型:非合作Nash博弈模型,合作博弈模型和超博弈模型。作者构造了三个局中人:公用电网,普通用户,带自备电厂的用户(NCP),并且假设它们的需求函数、边际成本、收益函数等均是线性的,通过数字模拟得出了一些有趣的结果:①NCP的加入促使公用电网降低出售给NCP的电价;②冲突还使普通用户得到更多益处。该文为解决自备电厂与公用电网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很有用的分析思想。但是尚有三点可以进一步改进:①该文尚未考虑NCP将自己多余的自发电卖给公用电网的情况;②该文将公用电网和NCP置于平等的市场地位可能不符合实际市场,如果公用电网规模很大,NCP数目很多但规模小,考虑Stackerlberg模型更符合两者实际;③该文假设公用电网的目标函数是整个社会利益最大化,而并非是自身利益最大化,这个假设不符合电力市场需要解除管制的发展方向。
文献[6]部分解决了以上问题,它重点放在自备电厂和公用电网相互作用的方式的选择:公用电网回购NCP多余电力(buy-backsystem)或者公用电网收取NCP运转电力的过网费(wheelingcharges)。该文分析了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各方的得益情况,得出了一些可能只有用博弈论才能得出的结论。
4.2区域间输电交易分析
互联网间短期电力交换是一种经济运行的手段。白晓民等在文献[7]中应用Nash博弈论来分析简单的两区域系统单时段交易分析,得出双方都可接受的交换功率和交易价格。在此基础上,文献[8]提出了一种两阶段迭代计算方法来处理外部交易计划与内部经济调度的协调。该文所用的博弈模型是二人非零和对策,采取合作型对策,应用Nash谈判公理作为仲裁程序,决策出双方都可接受的交换功率和交易价格。应该指出,白晓民等的分析是基于完全信息的博弈也即博弈双方均对对方在各种情况下的得益了解非常清楚。如果缺少这方面的信息,又应该如何分析处理呢?这个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究。
4.3转运市场中电网的固定成本分摊问题
运转市场中一个难题是网络输电服务定价,这个定价能够给网络使用者一个信号,以达到全网最优化;并且能够补偿网络的投资者,网损、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等费用在网络使用者中合理分摊;同时能够正确激励网络增容。节点实时价格(nodalspotprice)制度可以解决网损和网络阻塞问题。但是文献[9]的作者认为节点实时价格制度不能完全回收输电系统的固定投资,为了解决双边贸易中输电系统固定成本公正分摊问题,作者提出了基于多人合作博弈模型,可以计算出逐条线路逐笔交易的分摊费用。文中使用“核仁”作为模型的解。该方法的优点:①使用“核仁”而不用Shapely值,因为“核仁”处于核心,分配值更加稳定和易于被各方接受;②提供了一种激励,减轻线路过载。
4.4基于Pool或PX模式的多边贸易市场
电力市场环境下的博弈具有行动策略随机性、信息隐蔽性,这些特点都给建模和计算造成困难,从而限制了实际应用。各种文献在处理这种不确定信息环境下的决策问题中,通常需要假设或者估计对方的信息,方法各有特色。
在文献[10]作者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市场参与者相对于市场规模都显得很小,市场影响力很小。在这种情况下,优化报价决策不需要博弈的思想。文中作者认为电力市场属于不完全竞争市场,单个市场参与者对市场是有影响力的,其模型本质上属于不完全信息的非合作博弈。例如:每个参与者只知道自己的成本信息,而不知道对方的成本等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作者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在无法完全了解对方的信息情况下,参与者如何投标(选择高价投标还是低价投标)才能使自己收益最大。该文通过转化的方式把不完全信息的博弈变为信息完全但不完美的动态博弈来求解。每个市场参与者均对自己的对手可能的出价进行分类,并对每一类的可能性进行概率估计,形成一个概率意义上的期望收益矩阵,用Nash平衡点的概念求解矩阵,得到问题的解。
文献[11][12]作者提出了一种谈判模型。每一个局中人进行决策时,都同时执行以下两个步骤:①对可能的合作对象按照一定的指标进行优先排序;②按照谈判优先顺序,逐一进行讨价还价,谈判的规则与程序是预先设定好的。该文的特色是谈判对象的优先顺序表的形成。排序的准则基于该局中人A对关于他人的信息的了解程度。先分别对其他局中人的成本信息进行分类,并对每一类出现的可能性进行概率估计。然后假设与某局中人B进行合作,互相交换共享所拥有的信息,联合成博弈的一方,剩下的局中人结合为博弈的另一方。这样的博弈模型的Nash平衡点是概率意义上的期望值,作为与B合作的优先指标。对每个局中人都进行一遍以上计算,得到了A的谈判对象优先顺序表。每个局中人都有自己的一张优先顺序表。最后按照预先设定的谈判规则与程序,各方同时进行合作谈判,谈判要解决如何合理分配或均衡比单干多出的利益。
该文关键的一点:正确掌握对方的成本、策略等信息。各方可能从每一次博弈的结果中得到有用的反馈信息,并用这种反馈来更新自己的知识库,提高对他人了认识。遗憾的是作者并没有提到如何实现这样重要的学习过程。该文的模拟算法中的一个缺点:计算量随局中人的数目和每个局中人类型的数目的增长呈指数增长。
对于多边贸易模式的电力市场,文献[13]提出了多理论模型,解决贸易合作问题,文中的模型基于完全信息的博弈模型。模拟的过程包括四个阶段:①确定自身成本等信息;②与对方互相交换信息,互相寻求合作伙伴;③按照预先设定的准则和协议进行联合分组,形成一个谈判对象优先顺序表,这个顺序表获得方法于[11][12]的方法不一样。作者采用公平性合作标准和Shapely值来确定这个顺序表;④按照优先顺序表进行双边谈判。作者认为这四个阶段可以反复迭代进行,直至没有人愿意改变合作格局为止或者达到预先设定的计算时间。作者在文中考虑了多种情况,但是模型仍偏于简单。
4.5用博弈论解释和实现算法
文献[14]用博弈论来解释拉格朗日松弛法法解决机组经济组合的算法。该文认为在电力市场的环境下,竞争各方均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旋转备用的约束变得软起来,PX(powerexchange)机构可能通过松弛这一约束进一步降低成本。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博弈论的算法获取最优的旋转备用。
作者认为拉格朗日松弛法的拉格朗日乘子是有经济含义的,松弛旋转备用的乘子被看作是提供备用的价格信息,各时段的旋转备用根据这个信息不断在规定的高低两种备用水平之间调整(例如:为t时段负荷)。根据优化原理,如果拉格朗日函数存在鞍点,则鞍点是原问题的最优解。
鞍点的概念与博弈论中的Nash平衡点有非常相似之处,如以上公式所示。基于此想法,作者构造了两厂商博弈模型。其中一局中人P代表整个实际电网的利益,它控制的决策变量是p,u(p向量表示各机组分配的有功,u向量表示机组启停),目标是使整个系统成本最低。另一个局中人Q,是一个假想的发电商,它以价格向P销售备用容量和有功容量。双方就旋转备用交易进行讨价还价,最终达到一个平衡的交易量和交易价格。作者证明以上博弈过程的Nash平衡解就是拉格朗日函数的解。基于以上结论,作者设计了自适应的次梯度算法寻求平衡点,其中一个关键技术作者设计了厂商P对厂商Q备用容量报价的反应函数该函数将映射到备用容量的两种水平之间(例如:5%Dt-%Dt,Dtt时段负荷),形成一个随价格信息变动的备用容量。根据厂商Q是否了解厂商P的反应函数,模型可细分为两种:Nash模型(不了解对方反应函数)和Stackelberg模型(Q了解P的反应函数),作者认为后一种模型掌握的信息较多,因此收敛的速度和优化的效果梢好于前一种模型。
用博弈论来解释并且设计一些算法是一个新鲜而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博弈论本身就是带有优化功能的一门严谨的数学,不过它更具有人的逻辑思维的色彩,融合了一些用别的方法难以表达的信息。
篇4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经济学家们一直认为资本账户自由化——资本在各个国家间自由地无限制的流人与流出确实是有益的,它对债务国有益,同时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然而,过去几十年中所发生的银行投机和金融危机——从拉美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金融危机,斯堪的纳维亚地区1990年的危机,到后来发生的墨西哥、东南亚、俄罗斯以及最近的阿根廷金融危机彻底打破了这一观念。在这本文笔简练、分析透彻的著作中,欧洲经济学家的杰出代表之一让?梯若尔分析了上述危机的特征,防范危机的制度改革,以及为此而进行的全球金融体制的重建等重要问题。
?让?梯若尔首先分析了关于金融危机以及国际金融体制改革的普遍观点。他认为,大多数的改革建议只注重表象而没有触及问题的本质,并且无法协调建立有效的融资限制条件与确保借款国自行改革之间的目标冲突。他强调指出,正确识别市场失灵对于重建IMF的目标责任是十分必要的。然后,他将公司金融、流动性供给以及公司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运用于个体国家的借款问题。建立在“双重”和“共同”的基本分析框架之上,他重新审视了通常建议的政策,并且考虑了多边组织如何帮助债务国在开放本国资本账户的同时获得更多的收益。
【前言】
经济学家对于以下观点已经形成了广泛的共识,即资本账户的自由化——允许资本在各个国家间无限制地自由流人和流出——确实是有益的。它对于债务国是有益的,对于世界经济也是有益的。资本流动的两个优点是显而易见的:第一,资本流动创造了较好的保险机遇,并促进了投资和消费的有效配置。资本流动使得家庭和企业能够在世界范围的市场上对本国的(流动性)冲击进行保险,消费者因而得以平滑他们的消费,而企业则可以更好地管理它们的风险。商业周期受到抑制,完善的流动性管理促进了投资和经济增长。第二,除保险作用外,资本流动允许储蓄从低回报国家流向高回报国家,这种资本转移提高了世界范围的经济增长…
【序言】
我非常高兴看到《金融危机、流动性与国际货币体制》在中国出版。2002年12月,应邹恒甫教授之邀,我有幸在武汉大学高级研究中心做访问,期间与EMBA学员和博士研究生讨论了本书的基本观点。对于所面临的国外借贷及其与世界金融体系的相互关系等问题,中国也许与许多新兴市场国家有所不同,因而本书的某些观点必须加以修正以适合中国的现实。但无论如何,我们仍然可以发现其中的共性,并且我希望中国的读者会对本书的基本观点感兴趣。
让?梯若尔1953年出生在法国巴黎附近的一个小镇,1976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素有法国的工程师和科学家摇篮之称的法国理工学院。1978年,在他获得巴黎第九大学应用数学博士学位后不久来到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继续深造,并于1981年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梯若尔继承了法国学者重视人文科学的传统,再加上他深厚的数学功底,很快就显示出了他在经济学研究领域卓越的天赋和才华。他当时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宏观经济学和金融学,并以1982年和1985年发表在最权威的Econometrica(经济计量学杂志)上的两篇经典论文奠定了他在这一领域的学术地位。此后,梯若尔转向了当时正在兴起的产业组织理论,出于研究的需要,他同时师从于著名的博弈论大家马斯金(EricMaskin)研究博弈论。梯若尔将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和分析框架应用于产业组织理论,开始构建了一个新的框架,并用其分析并解决产业结构调整中出现的许多新问题。1988年,他的代表作之一——《产业组织理论》出版,标志着产业经济学新的理论框架的完成。在此后的十几年中,这本书一直作为世界著名大学经济系研究生的权威教程而广为流传,至今无人超越。
1991年,梯若尔和弗登博格(Fudenburg)合著的《博弈论》正式出版。这本著作立即成为博弈论领域最为权威的高级教程,十几年来一直无人超越。80年代中期,梯若尔和拉丰教授共同开创了激励理论的一个最新的应用领域——新规制经济学,并以两本经典著作《政府采购和规制中的激励理论》(1993)和《电信竞争》(2000)完成了这一理论大厦的构建,同时确立了他们在这一领域的开创者地位。
梯若尔从当代经济学三个最前沿的研究领域博弈论、产业组织理论和激励理论的十几年融会贯通的研究中获得了经济学研究的真谛和“秘笈”,这个真谛就是作为一个经济学家的直觉——即透过纷繁复杂的经济学现象把握经济学本质规律的能力,而这个秘笈则是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自90年代中期起,梯若尔开始以一个开拓者的姿态征服经济学的新领域:经济组织中的串谋问题(1992),不完全契约理论(1999),公司治理结构(2001),公司金融理论(2002),国际金融理论(2002),以及最近完成的经济心理学(2002)。在上述每一个领域,梯若尔或以综述性论文的方式,或以专著的形式完成该领域的理论框架的建构,并指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然后悄然转向另一个领域。梯若尔具有非凡的概括与综合能力,他总是能够把经济学的任何一个领域中最为本质的规律和最为重要的成果以最为简洁的经济学模型和语言表达出来,并整理成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而梯若尔对经济学惊人的直觉,也是一般的经济学家望尘莫及的。他敏锐的洞察力和极快的反应能力使得一般的学者根本无法跟上他的思维,因而许多人都这样认为:“在梯若尔面前,我们如同!”
篇5
一、引言
随着台湾地区教育部门推出的“学龄前儿童禁止学习外语的规定”和中国大陆部分城市教育部门实行的“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不允许布置作业的规定”的实施,中小学教育减负和素质教育再度成为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谈论的热门话题。平面媒体和网上爆出的因学习压力大而产生的厌学,自残甚至伤害家长的各种案件,也要求全社会来关注这个问题。因此,教育减负问题实质上就是一个社会问题,不应该也不能仅仅从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等教育层面上谈论教育减负,应该从整个社会的层面,从参与教育活动的教育主体来进行研究。
本文首先介绍了博弈分析的理论,然后建立了学校与代表政府的教育监管人员之间及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两个博弈模型并进行了博弈分析,最后对加强教育监管和教育减负提出一些具体建议。
二、博弈理论
博弈即一些个人,队组或其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下,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各自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博弈论就是系统研究可以用上述方法定义的各种博弈问题,寻求在各博弈方具有充分或则有限理性能力条件下,合理的策略选择和合理选择策略时博弈的结果,并分析这些结果时的经济意义,效率意义的理论和方法。
三、博弈模型
1.学校与教育监管人员之间的博弈
假设学校和代表教育部门的监管者作为博弈主体,都具有各自特殊的利益目标,他们的个体行为都是理性的,在交易过程中追求利益最大化。学校和代表政府的教育监管者各有自己的行动组合,学校的行动集为(减负,不减负),其决策主要受到学校的升学率教育排名本校的声誉的影响,以及学生家长的期望,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影响;代表政府的教育部门监管者的行动集为(不检查,检查)。学校和代表政府的教育监管人员作为博弈的直接参与人,有着各自不同的利益,学校的目标是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和知名度从而取得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能够给予其他方面的各类资源,从短期行为来看减负意味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必然下降,学习成绩的下降必然导致学校的排名升学率等方面的下降,进而导致学校行政领导和老师在行政级别工资待遇方面的下降,所以对学校而言,在不减负而不被监管的情况下,综合利益是最大的,对监管者而言,对学校免检则可以省去很多的人力物力,此时利益最大的。故双方博弈的支付矩阵为
表1
如果代表政府的教育监管人员的策略是免检,则学校的最优策略是不减负;如果代表政府的教育监管人员的策略是检查,则学校的最优策略是减负。在没有政府监管部门强制的情况下,博弈双方纳什均衡是监管人员免检,学校不实行教育减负。因此,对素质教育这个关系到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国家民族的长久发展的重大问题,代表政府的教育监管部门一定要严格理性自己的职责,不能实行免检制度。
二、家长与家长之间的博弈
家长与家长之间的博弈是典型的囚徒困境博弈,每一个学生家长都明白教育减负的好处,都知道应试教育的危害,在应试教育下过重的学习负担,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带给了家庭和社会一系列问题。在家长和家长之间的博弈中,支付矩阵如下:
表2
从上述支付矩阵我们发现,家长A和B都选择减负情况下,对家长孩子和社会都是最佳选择,应该是整体理性的选择,但整体理性和个体理性之间,在整体利益和个体利益之间,家长们的选择的策略是不减负对不减负。家长们选择了不管别人家的是否减负,自己的孩子都不减负的策略,因为在现阶段的情况下,不减负意味着学习比别人好,比别人学习好意味着有更好的中学,更好的大学,更好的工作,更好的福利待遇。但在实际上却造成了给学生,家长,老师,学校更大的压力,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导致了整体利益的损失。
四、加强教育监管和教育减负的建议
1.继续建立和健全教育监管制度,深化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整合资源实行统一监管。
2.完善人次选拔体制,应该把能力作为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拓宽学生的成才成功渠道,不拘一格取人才。
3.完善对学校和老师的评价体系,改变用升学率,分数等评价学校和老师的定量方式,制定出个人行为与集体利益相一致的规章制度。
4.培养个体理性认识,创新教育制度。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予信息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王竹天,杨大进.食品安全与健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篇6
[论文关键词]广西 新农保基金 监管
一、新农保基金监管机制的理论基础
(一)公共产品理论
公共产品(public goods)是与私人产品(private goods)相对的,公共产品在消费或使用上具有非竞争性(non-rivalness),在受益上具有非排他性(non-excludability)。20世纪初,国外一些知名学者通过将边际效用价值论运用到财政学科的研究上,形成了公共产品理论(Public Goods Theories)。1919 年,瑞典经济学家林达尔( Lindahl equilibrium )提出了著名的公共产品理论成果之——林达尔均衡模型,该模型认为公共产品的价格是由公民的购买意愿决定,而不是由某些政治选择机制和强制性税收来决定。1954年,学者萨缪尔森提出了著名的“公共支出的纯粹理论”,该理论认为公共产品的消费不受任何他人对这种产品消费的影响。1956年,学者蒂鲍特(C.M.tiebout)发表了 “一个地方支出的纯理论”。1965年,学者布坎南在其“俱乐部的经济理论”中首次对准公共产品进行了讨论,认为只要是集体或社会团体决定,为了某种原因通过集体组织提供繁荣物品或服务,便是公共产品,公共产品的概念得以拓宽。1973 年,学者桑得莫从消费技术角度研究了准公共产品,从此公共产品理论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如何设计机制以保证提供公共产品的效率上。
根据公共产品的相关定义及理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基金就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不充分的非竞争性。对于全国的农民来说,农民甲在享受新农保时,并不排斥农民乙参保。但是,随着全国参保人数的不断增加,地方和中央的财政面临的压力也随之增大,成本增加,故增加边际人数的参保成本并不为零,因而新农保在非竞争性上表现不充分。新农保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必须由广西各级地方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进行合理干预和调节,不断健全和完善广西新农保相关制度。
(二)博弈论
博弈论(Game Theory),又名“赛局理论”、“ 对策论”,是经济学的标准分析工具之一,博弈论认为一个主体(个人或组织)的选择会与其它主体选择的产生相互影响,研究具有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中国古代的《孙子兵法》算是最早的一部关于博弈论的著作,近代对于博弈论的研究始于冯·诺伊曼(von Neumann)。1928年,学者冯·诺伊曼(von Neumann)证明了博弈论的基本原理。1944年,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将二人博弈上升到多人博弈,并将博弈论系统应用到经济领域。1951年,约翰·福布斯·纳什(John Forbes Nash Jr)利用不动点定理证明了均衡点的存在,提出了纳什均衡的概念和均衡存在定理。此外,塞尔顿、哈桑尼等学者的研究也对博弈论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借鉴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对广西新农保基金的市场化运作中农民、政府部门和第三方机构等的多方博弈进行分析,提出完善广西新农保基金监管机制的措施。
二、广西新农保基金监管机制的构成
截止2011年5月底,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农保参保总人数达到352.5万人,占全区农业人口的8.56%,2012年年内将提前半年实现新农保制度全区覆盖。各政府相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通过完善新农保基金管理体系,逐步健全内控外监制度,构筑广西新农保基金监管的长效体系。
(一)新农保基金管理体系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 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桂政办发[2010]3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新农保基金实行县级管理,纳入县级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单独记账和核算,按有关规定实现保值增值。并建立全区统一的新农保信息管理系统,将新农保的登记、缴费、核算、查询等项目全部纳入信息管理系统,逐步实现广西新农保管理信息化、规范化。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新农保基金管理体系由县、乡、村三级构成,并实行属地化管理。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规程》(试行),自治区级和地级市社保机构负责组织指导辖区内各级社保机构开展新农保经办管理服务工作,协调财政及时划拨新农保基金;参与制定本地区新农保管理办法、财务管理细则;制定本地区新农保内控和稽核制度;规范保险费的收缴、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和管理工作;参与新农保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工作;编制、汇总、上报本级新农保基金财务、会计和统计报表;组织开展人员培训等工作。县(市、区)级社保机构负责新农保的参保登记、保险费收缴、基金管理、个人账户建立与管理、待遇核定与发放、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档案管理、统计管理、受理咨询、查询和举报等工作,并对乡镇事务所的业务经办情况进行指导。乡镇事务所负责对参保人员的参保资格、基本信息、待遇领取资格及关系转移资格等进行初审,录入有关信息,并负责受理咨询、查询和举报、政策宣传、情况公示等工作。村协办员具体负责新农保参保登记、缴费档次选定、待遇领取、关系转移接续等业务环节所需材料的收集与上报,负责向参保人员发放有关材料,提醒参保人员按时缴费,通知参保人员办理待遇领取手续,并协助做好政策宣传与解释、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摸底调查、农村居民基本信息采集、情况公示等工作。并对新农保经办流程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二)广西新农保基金监督体系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指导意见》第二十三条规定:“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切实履行新农保基金的监管职责,制定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各项业务管理规章制度,规范业务程序,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和基金稽核制度,对基金的筹集、上解、划拨、发放进行监控和定期检查,并定期披露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筹集和支付信息,做到公开透明,加强社会监督。各级财政、监察、审计部门按各自职责实施监督,严禁挤占挪用,确保基金安全。”第二十四条规定:“新农保经办机构和村民委员会每年在行政村范围内对村内参保人缴费和待遇领取资格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通过对新农保基金的审计监督、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等途径,保证广西新农保基金的收支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确保新农保基金在运行过程中不受损失,提高新农保基金的管理效益。
三、广西新农保基金监管机制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尽管广西各级地方政府不断加大新农保基金管理制度建设的步伐,完善基金监管机制。但随着广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民参保的诉求日益强烈,新农保业务呈急剧增长的态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监管力度有待加强
目前,针对新农保基金的监管主要来自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自身的内部监督,以行政监督为核心,而缺乏应作为主要监督力量的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外部的有力监督。同时,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通过分离社保基金的征缴、管理和使用,来保障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性、流动性与收益性(即保值增值)。而我国目前采取的是“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办法,虽然增加了财政部门和银行的审核,但是针对新农保基金的筹集、发放等需加强监管力度。
(二)法制建设滞后
广西已经相继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规程》等制度规范,但对新农保基金的管理在法理上还存在真空,有关新农保基金监管的法规建设亟须加强。
(三)信息化程度不高
随着国家“金保工程”的逐步开展,新农保基金的征缴、支付和管理也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有效减少了业务经办过程当中的人为干扰,提高了新农保基金运转的透明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冒领、错领新农保基金现象的发生。但是,广西新农保基金监管的信息化建设还比较落后,普遍存在“重硬件投入、轻软件建设”的现象依然存在,须提高信息建设力度。
(四)风险预警监督机制不成熟
人口老龄化加快、金融危机和通货膨胀等问题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加大新农保基金运营的风险。因此,预警基金风险,保障基金保值增值显得尤其重要。但目前广西的新农保基金风险预警监督机制还不成熟,尚处于完善阶段。
四、完善广西新农保基金监管机制的设想
(一)健全机构,完善制度
健全的机构是广西新农保基金监管的基础,广西政协李达球副主席的《促进广西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专题报告》认为有必要在自治区、市、县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中调配编制,专门成立“农村社会保险处”(科、股)来对新农保基金进行监管。完善的制度是广西新农保基金监管的前提,监管机构要从广西新农保基金监管的实际出发,在基金登记、缴费和支付等各个环节上,都制定完善的监督检查办法,形成专项监督检查长效机制。比如建立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联席监督检查机制、群众举报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
(二)加强立法,严格执法
法律是新农保基金监管的依据。广西各地方政府作为“新农保”这一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和管理者,应根据广西农村地区养老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充分体现中国农村养老“公平与效率兼顾、权利与义务和谐”的立法价值选择,研究并制定涵盖包括基金经办、基金运营、基金保值增值、管理机构等的地方法规和部门规章,比如尽快出台《广西农村养老保险法》等,保障广西新农保基金监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通过立法规范基金经办,打击基金违规运营和多领、冒领基金等违法行为,促进广西新农保基金管理逐步迈向法制化轨道。
(三)强化预警,防范风险
新农保基金的市场化运营不可避免地存在风险,安全是基金管理的基本,增值是基金管理的延伸,应在确保基金安全的基础上实现增值。除了通过多元化投资组合分散基金市场化运营风险,还要通过构建的风险预警机制来保障新农保基金的安全。比如建立新农保基金投资运营的监督指标体系、成立专业投资机构和制定市场进出标准等。
(四)多管齐下,全面监督
篇7
关键词:产业集群;企业合作;重复博弈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8)33(c)-0109-01
产业集群是提高国家和地区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适应全球经济竞争由单个企业竞争走向价值链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企业是产业集群中涉及最多的群体,产业集群一般由大量中小企业构成 ,或者由核心企业和小企业组成。在集群中,企业合作行为形成的必要条件是合作各方之间的经济互补性,而充分条件是合作各方能够通过有效磋商,协调彼此之间的利益分配并达成有约束力的利益分配协议,约束彼此的行为。具体用博弈的方法进行分析如下:
一、产业集易中的重复博弈。博弈论认为,信任的一个关键前提是重复博弈,即有无限次数交易的可能。产业集群具备将一次博弈转变为重复博弈的独特运行机制,克服了一次博弈所造成的信誉缺乏的弊端。因为地域和产业上的关联,集群内企业重复遭遇的可能性极高,交易更具有重复博弈的特征。在重复博弈情况下,博弈参加者过去行动的特征是可以观测到的,博弈参加者在某个阶段的战略选择是建立在其他参与者过去的行动特征上的,合作的原因在于企业的长远利益。如果双方合作的未来收益将是很大的话,背叛的长期损失超过当前增加的收益,企业就不会选择欺骗,从而重复进行的囚徒困境博弈有选择合作的可能性。如果重复博弈的次数足够多,未来的损失就会超过短期背叛的收益。因此,集群企业在博弈的开始,每一个企业都会树立一个合作形象,即使他在本性上不是合作型的。在重复交易中,双方采取这样的态度就导致均衡,结果达到协调状态。这符合非完全信息的重复博弈模型,长期信任是重复博弈的一个均衡解。
如上所述,在重复交易的过程中,双方将达成长期合作的均衡解,甚至在博弈方之间有很大的短期利益冲突的情况下,也是如此。由此,从时间维度来看,长期交易与重复博弈较为紧密地联系起来。在合作期限较长的情况下,集群企业放弃某些短期利益,各方会相应地降低其机会主义行为的程度。重复博弈促成了信任合作,并使集群企业的共同利益最大化。
二、以中小零售企业与批发企业联盟为例进行具体详尽的分析。中小零售企业由于规模小,也不太可能在短时期内壮大规模,提高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中小零售企业大多会考虑联盟。一种是横向联合,即由众多的中小零售商联盟建立总部或采购平台,负责横向进货。这种合作需要各个零售商有很强的合作意识,具备共同的价值观,才能形成这种相互合作的利益共同体。另一种是众多的中小零售商与某批发商组成联盟,设置合理的批发配送网络,为众多的中小零售商开展集中采购配货,这属于纵向联合。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由于存在“同行相斥”、企业之间缺乏持久的合作精神以及过多考虑局部的近期利益等问题,横向联合难度比较大。一般来说,供应商组织化程度较高,分散的独立经营的中小零售商对批发商的依赖性也相对高,纵向联盟比较容易。并且我国有一定规模的传统批发企业,若发挥其在货源渠道丰富的业务优势,与众多中小零售企业联盟,提供采购配送服务。这样既有利于批发企业保持市场占有率,摆脱经营困境,把自身做强做大,也有利于中小零售企业解决因规模小、投资短缺而不能实现低成本经营的问题。(一)、新型合作联盟关系下的博弈分析。新型合作联盟关系与传统关系的市场关系不同,表现为双方互利合作,联盟共赢。新型合作关系以供应链管理思想为指导,努力促使价值链上的价值增值,拓展利润空间,谋求双方总体利益的最大化,从而为处于联盟中的企业带来新增利益X。为了便于进行分析,我们不再使用具体数字,新型合作关系下的战略式表述:在新型合作关系下,A、B企业不再是一次性博弈,而是多次博弈,假定是无限性重复博弈,且A、B企业采用“冷酷战略”:(1)开始选择合作;(2)选择利己直到有一方选择了利己,然后永远选择利己。(二)、合作联盟后新增利益。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得出如果联盟后创造的新增利益X越多,则R越大,企业越容易采取协调行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看出新增利益:1、信息共享。与传统关系下批发企业和零售企业彼此信息沟通的状况不同,新增联盟关系的双方重视各种信息共享,重视纵向价值链的整体运作。信息共享增加了渠道透明度,减少供应渠道的不确定性,能适应市场上变化多端的顾客需求,降低双方面临的经营风险,从而增加经营利益。2、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和流通成本。建立新型联盟合作关系后,首先,零售商与批发商长期多次交易合作,减少了零售商在市场上反复多次签订合同的麻烦,增加了合同的履约率,降低了在市场上搜寻、筛选的费用;其次,批发商可以拥有固定的零售商客户,减少了寻找的费用,也避免了为争取客户给对方采购员回扣的费用。同时,通过设置合理的配送网络,批发商为众多的中小零售商开展集中采购配货,使零售企业专注于销售,从而降低了流通成本。3、提高物流效率。批发商与零售商的联盟合作能实现单个零售商或批发商无法完成的任务,在彼此间建立快速反应系统,及时配送、不间断补货,可以缩短订货周期,对市场和顾客需求做出更加快捷的反应,提高了整个供应链物流效率。仅靠零售商或批发商单方面的努力很难达到这种高效率。
因此,只有双方都采取积极的合作态度才会有无限次重复博弈的出现。通过合作博弈所能得到的利益大于不合作所得到的利益,这正是合作博弈的魅力之所在。足够大的预期收益是产业集群企业合作得以维持的条件。预期收益越大,产业集群企业双方选择消极态度的可能性就越小。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是合作取得较大的预期收益的必备条件。但是,预期合作收益高的项目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来提高合作的预期收益才是合作得以持续的内在动力机制。
作者单位: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专业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动态能力传统战略范式比较研究
一、动态能力的基本内涵
关于动态能力的内涵,一个显著的特点是虽然许多学者都接受了动态能力这个概念,但是对动态能力的内涵的解释却存在一定的差异。比较普遍被接受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1.Teece(1994年)将动态能力定义为企业整合、建立和再配置内外部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环境的能力。动态能力是在动态环境下挖掘竞争优势新来源的一种逐渐显现出来和潜在的综合理论。
2.动态能力是可以确认的明确流程或者常规惯例。Kathleen(1998年)认为动态能力是可以确认的明确的常规惯例(Routines)或者流程(Process),动态能力包括:整合资源的动态能力(如产品开发常规惯例、战略决策形成)、重在重新配置资源的动态能力(包括复制、转卖常规惯例,被经理们用来复制、转变和重新组合资源)及获取和让渡资源有关的动态能力(如知识创新常规惯例、从外部获取常规惯例)。
3.Subba和Narasimha(2001年)借鉴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即免疫系统具有一种识别多种抗原多样性并在需要时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从而使人体有能力应对生物环境,提出动态能力是产生多样化的业务的知识特性。
4.董俊武、黄江圳和陈震红(2004年)认为,能力可以被作为企业知识的集合,能够改变能力的能力的背后是技术知识。企业改变能力的过程就是企业追寻新知识的过程。改变能力的结果是企业建立了一套新的知识结构。
二、传统战略范式的划分
在此研究过程中,为了让战略范式尽量“可视化”,我们采用了国际上比较主流的“共被引法”的核心思想作为寻找和划分不同战略范式的主要依据。同时,时间维度本身就是一种很好地寻找和划分不同战略范式的依据,因此,也在很大程度上为我们所用。
1.经典战略范式和定位战略范式:继巴纳德后,20世纪50~20世纪60年代,哈佛大学最早开始了企业政策方面的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安德鲁斯(1965年~1971年)和安索夫(1965年)先后开创了战略研究设计学派和计划学派,从而逐渐形成了经典战略范式。
定位战略范式始于20世纪70年代对战略定位工具的研究和应用,然后由波特进行了理论化的系统构建,从而形成了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战略理论,并基本主导了整个20世纪80年代的战略研究。
2.基于博弈论的战略范式:20世纪80年代,产业组织理论融入了大量旨在发展新理论的内容(Tirole,1988年),新一轮的研究几乎由对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行为和绩效的博弈理论的研究所单独组成(Shapiro,1989年)。同时,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最新研究与经营战略理论是联系在一起的,在这一时期,博弈论提供了唯一的仅有的战略逻辑分析的连贯方式,或者说它表现为分析业务战略的最主要的方法论。
3.以资源为基础的战略范式:以资源为基础的战略范式又称RBV(Resource-Based View)战略范式,它可以追溯到经典战略范式甚至更早,但其为什么会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逐渐开始成为战略研究的主流呢?一是这一时期由于企业联合兼并的兴衰,使得回归主业再一次成为众多企业明智的选择;二是企业内因的重要性在竞争优势中的凸现,例如,日本企业在生产方法体现的高效率备受世界各国企业重视,人们也由此发现,本来被认为并“无吸引力”的行业里其实也存在着许多成功的企业;三是经济理论对研究企业的非对称性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四是经验反常以及产业结构分析技术反映的技术机会所面临的管理挑战。
4.以核心能力为基础的战略范式:以核心能力为基础的战略范式又称CP战略范式,它是在RBV战略范式的基础上发展和演化过来的。
三、传统战略范式与动态能力战略范式的基本特质比较
传统战略范式将战略视为“行动之前的概念”,其基本思路是在对企业内部条件和产业环境作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把环境的机会和企业的力量相匹配,同时保护企业的弱点,使之免受环境的威胁。但由于这种分析方法是一种静态的分析方法,因此在高度动态的竞争环境中必将受到现实的巨大挑战。而作者认为,动态能力观强调战略的动态性,它把战略视为企业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并强调学习和创新在战略中的重要作用。综合上述内容,我们可以将现有战略范式与动态能力战略范式在基本特质上的区别做一个对比分析,如下表。
篇9
关键词: 有限理性;纳什均衡;博弈论;混沌
中图分类号:f224.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217(2013)05-0095-06
一、引言
我国土地市场具有单一卖方绝对垄断性。地方政府通过调整土地挂牌价、起拍价、竞拍规则或公开市场交易前签订“勾地协议”、限制出让土地对应房产销售价格等方式,实质性控制了土地价格;房产商须根据房产市场情况主要是房价和需求结构(销售收入),平衡地价(土地成本)、建设费用、资金费用、管理及销售费用、税费(建设及销售成本)和企业才能、企业盈利模式、企业盈利水平(利润)之间的关系,审时度势,做出房产产销量决策[1,2]。而房产商的产销量决策反过来影响房产市场的房价和土地市场的地价。所以,房地产行业地方政府地价决策与房产商的产销量决策,是以区域房市和房价为前提的,是有限理性下基于房产消费供需市场平衡的动态博弈。
有不少学者从事有限理性博弈动态演化的研究。elsadany等研究了有时滞效应的有限理性双寡头博弈模型 ,发现时滞效应能够增加博弈达成均衡的可能性[3]。lu等分别研究了各种成本的有限理性双、三寡头模型,得出参与人决策以及条件变量等对系统稳定性和稳定点都有影响的结论[4,5]。tramontana[6]研究有限理性类和天真类双寡头竞争, 在等弹性需求函数下,分别分析neimarksacker分岔和flip分岔到混沌的演化,证明了寡头的类型不影响纳什均衡但影响其稳定性,以及失稳后所进入的混沌态。wang将环境税收引入到异质混合双寡头的比较分析(私有化前后)中,得出私有化将导致消费者剩余损失和环境税收减少之和超过其带来的利润增加即降低社会福利的结论[7]。
以下主要研究:在有限理性下,建立非线性成本的房产商行业产量决策与区域政府地价决策间的博弈模型,并分析其动态演化特性;分析政府紧盯房价的地价决策下,税负率、生产技术水平对该博弈系统均衡的影响及其现实意义;提出地方政府控制该动态博弈过程的方法并分析其效果。
二、模型建立
模型前提假设:(1)国家和目标区域宏观经济形势和宏观经济政策相对稳定;(2)房产需求市场相对稳定且满足至少阶段性出清,即不存在长期过度需求或需求不足;(3)政府的区域性保障住房与市场普遍交易房产不同质,且保障性住房不进入房产市场;(4)地方政府是土地的唯一供应商,对土地供给绝对垄断,能够实质性或事实上决定区域土地价格;(5)地方政府及房产商对房产价格的预期,是基于有限理性的,即是“短视”的。
房产开发过程具有明显的时滞效应。地方政府和房产商在进行土地交易时,双方均不知道土地体现在房产中的真实价值,其分别做出的当期土地价格决策和开发产量决策均依赖于其对将来土地上房产价格的预期。作为房产重要成本的土地价格,会影响到未来商品房市场的供应量和预期交易价格。现假设这种价格预期与未来实际价格几近一致或至少各期预期误差率的方差很小,分析以下案例。
六、结语
以上分析了有限理性下区域政府地价决策与房产商产量决策博弈nash均衡的动态稳定解条件和解路径,以及均衡的各种特征。从分析的结论看,若政府采取固定比率紧盯房价的模式管理地价,对地价进行实质性控制或定价,则区域房产市场和土地市场的均衡状态很大程度取决于政府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及其价格管理水平。当政府地价控制策略稳定时,则区域均衡的地价房价比率是恒定的,且地价对房价的动态调整比率应小于最高地价房价比的2倍;这种均衡受到政府税收和房产商建设成本的制约,区域政府可采用延时反馈机制调控土地市场和房产市场。本文试图为房产商投资决策和政府对土地、房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提供理论参
。
注释:
①经推演和数值模拟分析,采用诸如peh(t)=a-bq(t)-b1q(t)2…-bn-1q(t)n形式的非线性逆需求函数,与本文分析结论具有一致性,为简化表达式和分析过程以及篇幅所限,我们仅以线性逆需求函数作为分析实例。
②数值模拟中参数值的选择主要是根据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房地产市场的现实情况:a、b值的选择须使得需求方程peh(t)=a-bq(t)各变量经济含义成立即peh(t)>0和q(t)>0;r的选择是根据目前房地产开发行业的大致成本结构即土地成本、建设成本在开发总成本中的占比各约为50%,地区不同占比有浮动;γ的选择是按现行房地产开发行业实际承担的综合税负折算为销售额的比率,实际大致为10%;初值为q1、p1l的选择,是根据目前我国各地地价房价比大致在20%~40%的事实,并根据需求方程peh(t)=a-bq(t)的关系设定,本例选取地价房价比初值25%。
参考文献:
[1]graeme guthrie.house prices, development costs, and the value of waiting[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10,68(1):56-71.
[2]吴福象,姜凤珍.保障房、高档房与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基于东中西三大地带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5):86-90.
[3]a.a.elsadany.dynamics of a delayed duopoly game with bounded rationality[j]. 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 modelling,2010,52(9-10):1479-1489.
[4]jing peng,zehua miao,fang peng.study on a 3-dimensional game model with delayed bounded rationality[j].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 2011,218(5):1568-1576.
[5]lu yali.dynamics of a delayed duopoly game with increasing marginal costs and bounded rationality strategy[j].procedia engineering,2011,15(4):4392-4396.
[6]fabio tramontana.heterogeneous duopoly with isoelastic demand function[j].economic modelling,2010,27(1):350-357.
[7]leonard f.s.wang,jean wang.environmental taxes in a differentiated mixed duopoly[j].economic systems,2009,33(4):389-396.
[8]马军海,彭靖. 延迟决策对一类寡头博弈模型的影响分析[j].系统工程学报,2010,25(6):812-817.
[9](美)morris w.hirsch,stephen smale,robert l.devaney.微分方程、动力系统与混沌导论(第二版)[m].甘少波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134-149
篇10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4月16日
中小企业是当今社会经济运行最活跃的主体之一,资金支持是中小企业发展成长的核心问题。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出台了大量支持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然而“融资难”依然是中小企业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对于金融业相对落后的河北省而言,最有效的融资方式:股权融资和企业债券融资,并不适用。而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发展现状同样不乐观。
一、河北省中小企业及其融资方式与现状
在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前,首先要明确什么样的企业是中小企业。2003年2月19日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统计局联合公布的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文件《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中规定了我国中小企业的标准。中小企业标准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其中,河北省有一些中小企业是通过国有企业改革转制而来,或者从原来的大型国有企业中脱胎出来,这两类企业可以获得国有大型企业的担保或者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关系密切,因而基本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本文所研究的中小企业实际上是我国中小企业标准界定中的“小企业”,其职工人数在500人以下,资产总额在3,000万元以下。这样的界定能使本文的分析更有针对性,更具有现实意义。
截至2011年底,河北省中小企业数达235.95万个,比上年增加19.75万个;从业人员1,804.6万人,比上年增加102.1万人;实现增加值15,276.03亿元,比上年增长21.3%。中小企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达63.1%,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上缴税金占全省财政收入比重达65.5%,首次突破60%。民营企业经济效益的快速增长,有力地推动了全省整体经济的稳定较快发展。在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一直伴随着的就是融资难问题。
根据融资理论,中小企业融资方式按照资金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内源性融资和外源性融资。内源性融资是指公司经营活动结果产生的资金,即公司内部融通的资金,它主要由留存收益和折旧构成,是指企业不断将自己的储蓄(主要包括留存盈利、折旧和定额负债)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内源性融资具有融资成本低、不改变公司控制权、方便快捷等优点,是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内源性融资的规模要受到企业的规模、盈利水平以及企业积累水平的影响,不可能无限制扩张。一般随着企业的发展,内源性融资的规模逐渐下降。因此,当企业的内源性融资无法满足需要时,就要采用外源性融资方式。外源性融资是指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储蓄,以转化为自己投资的过程。外源性融资不受企业规模限制,因此,外源性融资已经成为中小企业获得资金的最主要渠道。外源性融资按照融资媒介不同,可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根据河北省的情况,中小企业融资主要由以下四种具体方式:
1、股权融资及企业债券。这是一种重要的直接融资方式,但由于河北省金融行业发展不成熟,股权融资及企业债券并不是主要融资方式。至2012年3月30日止,全省只有20多家企业在天津股权交易所挂牌,这还不到中小企业数的十万分之一。
2、银行贷款。这是河北省中小企业获得融资最重要的方式。2012年3月23日,省工信厅、省工商联与工商银行河北省分行、农业银行河北省分行等10家商业银行签订政银支持河北省中小企业发展合作协议。根据协议,2012年10家商业银行将向河北省中小企业提供4,760亿元的信贷资金支持。政府计划“十二五”期间,全省小企业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每年提高两个百分点以上。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运行监测平台对4,665家中小企业调查显示:有70.93%的企业流动资金不足,其中,56.46%的企业流动资金稍显不足,14.47%的企业流动资金严重不足。调查还显示,68.1%的企业有融资需求,有融资需求的企业中,64.24%的企业融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35.76%的企业融资需求无法满足。同时,在流动资金严重不足的企业中,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企业占到73.04%。
3、政府扶持及国家专项资金。河北省2011年争取国家中小企业专项资金和中小企业技术改造资金共计1.81亿元。虽然河北省中小企业局在“2012年重点工作安排”中提出,今年将积极协调和督导市县政府,按照要求设立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确保设区市2,000万元、县(市、区)500万元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并逐年扩大规模。但是专项资金数额相对中小企业需求,并不足以成为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
二、从博弈论角度分析
从以上论述中,银行贷款是河北省中小企业融资的最重要方式,同时也是融资困境的症结。本文以下将用博弈论分析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不足的问题。
在用博弈论分析前,设定以下假设:第一,经济系统中存在银行,企业等行为主体;第二,经济系统中的行为主体都是理性经济人;第三,博弈行为主体间是动态博弈关系;第四,银行、企业存在信息不对称;第五,银行的贷款本金M,贷款利率为r,市场无风险收益率为r’,担保费率为a;第六,企业获得贷款后的期望收益率为b,企业不偿还贷款的违约成本为W。这是因为企业与银行间的联系不是一次博弈,而是多期博弈。企业的违约行为会导致银行在后期采取更为严厉的惩罚行动。
首先,传统经济条件下,只存在银行和企业两者,企业为扩大自身生产经营实力向银行借款,而银行通过评价企业的信用等级及其他外部因素,决定是否对其发放贷款。(表1)
如果企业申请贷款,并且银行同意贷款,则两者的收益分别为P(bM-rM)+(1-p)(M-W)和prM+(1-p)(-M)。如果企业不申请或银行不提供,则分别获得所各自损失的机会成本。如果企业不申请,银行不提供,双方收益均为0。若,P(bM-rM)+(1-p)(M-W)>0,prM+(1-p)(-M)>-rM,且r>0,b>0,则(申请,提供)成为双方的纳什均衡解。系统中企业与银行获得纳什均衡需满足以下几点:一是贷款定价要随企业的违约损失率的变化做相应调整,以保证银行获得合理的风险收益;二是使企业违约成本要足够大,如果(W-M)是负数,将使b<r,企业必然违约,银行将不予放款。
再加入大企业后,银行面临的选择多了向大企业进行贷款。补充假设大企业如期还款的概率是q。由于资产规模、人力资源和技术条件的限制,相同数量的资金在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收益率是不同的,在博弈过程中表现为b1和b2。一方面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违约成本也是不一样的,两者的违约成本分别用W1和W2表示,且W1
这就可以解释现实生活中,银行贷款对大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企业的偏向性。地方性商业银行的建立,应该成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利器,但现实恰恰相反。地方商业银行通过有控股的大型银行开始竞争,争相向大型国有企业贷款,使得有限的资金更加快速地流向大型企业,恶化中小企业融资情况。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在博弈中再加入政府,政府的作用在于解决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更重要的是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从而提高中小企业如期还款的概率p。
三、扩张融资渠道以及“河北模式”
面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不能单纯依靠传统的融资方式,而开辟新兴渠道就成为必然选择。根据河北省的具体情况,可以设计出以下方式,如表2所示。(表2)
以上几种方式更好地发挥作用,要依靠政府在立法上予以支持。同时,政府也要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给予担保支持。
2011年河北省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创造出一种“河北模式”。即将河北融投控股集团作为支持全省中小企业发展搭建的综合性融资担保平台。通过国资引领、财政助推,社会资本参与,注册资本由创建之初的2亿元增至23.5亿元,社会综合融资能力提升到300亿元,为全省近1,000家中小微企业提供综合性融资担保和再担保约200亿元。所谓“河北模式”,是坚持“一体两翼、多业并举”的发展战略,通过“担保公司+创业投资公司+融资租赁公司+香港公司+投融资促进会”五大板块有机联动,同时引领海内外各类金融机构,合理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梯形融资服务体系”。
“河北模式”的长期效果有待观察,但通过政府引领,依靠市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道路是必须贯彻下去的。
主要参考文献:
[1]安易.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济南:山东大学,2008.
[2]陈颖.浅析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经营管理者,2009.3.
[3]段卫平.国有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融资的博弈分析.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3.
[4]高正平.中小企业融资新论[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5]金发奇,陈晓红,土金升.发展担保业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作用与完善监管体系探讨.现代财经,2006.
[6]孔曙东.国外中小企业融资经验及启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7]李扬,杨思群.中小企业融资与银行.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8]川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经济研究,2001.
[9]刘秀丽,郭彦卿.民营企业投融资难的化解途径探寻.现代财经,2006.
- 上一篇:化学反应工程绪论
- 下一篇:化学工程与技术就业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