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的基本分类范文
时间:2023-08-16 17:40: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审计的基本分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苯丙胺;精神障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507-01
苯丙胺(Amphetamine)是一种中枢兴奋药及抗抑郁症药。因静脉注射具有成瘾性,而被列为。 苯丙胺类物质是一组以苯丙胺为母体结构经人工合成后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主要有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俗称)及其他苯丙胺类精神兴奋剂,属于禁用药物中的刺激剂[1]。其滥用可导致人类在心理、生理及精神上出现障碍。目前滥用趋势已经超过了海洛因、可卡因等传统非法精神活性物质。
苯丙胺类兴奋剂可引起黑质多巴胺神经末梢损害和中枢神经系统广泛区域的5- 羟色胺神末梢的破坏,同时导致永久性尾状核多巴胺的耗竭,导致脑内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5- 羟色胺含量和活性的改变。治疗量苯丙胺连续应用几个月,能产生躯体依赖,大剂量使用可引起错觉、幻觉。一般应用苯丙胺类药物几个月可引起精神病,有诱因的病人即使使用治疗量也可引发症状,与精神分裂症偏执型相似,以情感生动及视幻觉多见,多为一过性,停药2-3 天症状消失。但妄想持续时间可达几周或几个月。
近年来以苯丙胺类药物为代表的新型使用的人群正在不断扩大蔓延呈快速上升的趋势。在临床上怎样对住院患者实施安全有效地管理和护理,对有效控制精神症状及回归社会至关重要,现将2009年1月-2011年12月3年来本病房收治的12例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安全管理和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2例患者均符合CCMD-3中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首次入院诊断为“ 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障碍”。吸食苯丙胺类药物前无精神障碍,无阳性家族史,全部为男性,年龄19-33岁,平均年龄(26±2)岁。无正式工作8例,经商2例,企事业单位2例。已婚4例,未婚8例。吸食时间2个月-42个月,均为烫吸。临床表现为幻视、被害妄想、紧张恐惧、胡言乱语、无故哭笑、行为紊乱、兴奋,冲动伤人、睡眠差。12例患者经治疗后均好转或痊愈。
2 一般治疗
对于有戒断症状比较明显的首先对症处理戒断症状,断绝接触精神活性物质。在12 例患者的治疗中,都应用了中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也有使用抗抑郁剂、情感稳定剂的。对戒断症状及震颤谵妄较明显的患者采用静滴氯硝西泮,逐步减少剂量。
3 护理工作
3.1 护理评估:首先护士通过观察、交谈、躯体和精神按摩等方法收集患者有关的健康资料给予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对患者做出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评估内容主要为:活动过程、认知过程、生态过程、情绪过程、人际互动过程、生理过程。通过以上评估,可以进一步了解病人的心理、生理状况,进而发现病人主要存在的护理问题。
3.2 护理措施:安全管理:新型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背景复杂,人生观、价值观存在偏差,生活习惯散漫,对于其的护理工作应该认真的对待安全工作,包括严格执行病区安全检查制度,适当的约束保护制度,充分与患者及家属沟通,避免医患之间及患者之间的冲突。尤其避免患者冲动伤人、毁物及自残的发生。
饮食护理:新型有抑制食欲的作用,患者生活饮食无规律,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抑制作用,往往患者的饮食状况不佳,特别是住院一周内。所以应特别注意患者的饮食情况:对于胃肠功能紊乱的患者,可提供流质、半流营养丰富的饮食,并注意少量多餐。
服药护理:患者出现精神障碍后需要药物治疗,最常用的是口服药物,所以保证药物按时按量服入很重要。服药要有专人督促检查,每次服药后要检查口腔及指缝,以防藏药或吐药。拒药者首先应耐心劝说和解释,必要时予以鼻饲药物。应密切观察患者服药后的药物副反应,尤其是人院前24h内有过使用史,入院后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者,应注意观察患者的觉醒时间和状态,警惕患者因吸食兴奋后抑制和抗精神病药物的镇静作用叠加而使患者过度镇静。
辅助患者日常生活的护理:苯丙胺依赖者多数症状比较严重,一般状态差,精神状态差,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或丧失,做好基础护理工作。督促或协助病人洗澡更衣,保持床单清洁,对于大小便不能自理者应做好皮肤护理,防止发生压疮。帮助病人养成良好的作息制度,给病人创造安静的睡眠环境。
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应树立一切为病人服务的思想,重视病人,主动与病人谈心,讲解戒毒知识。宣传的危害性,耐心解释治疗的内容。鼓励病人坚持治疗,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改变生活方式,矫正扭曲的人生态度。
小结 新型的滥用形势越来越严峻,受其毒害的患者也不断增加。本病房收治的12名患者虽然都有较好的愈后,但是面对此类病人开展治疗与落实护理工作时遇到的阻力与困难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苯丙胺类所致精神障碍一般症状比较复杂,治疗护理及管理难度大。对患者的治疗与干预是从多个方面进行的。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上的治疗,如不能密切配合,则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篇2
摘要:审计专业教学是向社会输送审计工作专业人才的主要渠道。我国当前的审计教学存在各层次教学目标不清,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部分课程内容交叉重叠等问题。需要重新定位各层次审计教学的不同目标,重构高职审计教学内容体系。
关键词 :高职;审计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体系;重构
一、我国审计活动、审计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审计活动“源远流长”。具有“独立的经济监督”特征的“国家(政府)审计”审计起源于西周时期,二十世纪初、中期,又从国外借鉴、引入“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生活中,“传统审计”与“现代审计”并存。“政府审计”、“民间审计”与“内部审计”等审计形式共存。
审计专业教学是向社会输送审计工作专业人才的主要渠道。自20 世纪80 年代初,随着我国国家审计机关的设立、注册会计师审计组织的恢复、内部审计机构的建立。各层次的审计教学的蓬勃发展,专业课程相继设置,审计类专业通常开设“审计学、财务审计、内部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审计案例及审计理论专题”等课程。会计类相关专业通常开设“审计学基础、财务审计实务、审计案例”等课程。审计教学内容多有重叠、交叉。且不同层次审计教学课程体系几乎相同。
我国现行的审计教学,从硕士研究生、大学本科、到职业教育的高职、中职各层次均有开设。但开设课程与教学内容大同小异。由于教学体系及教学内容的趋同性。不能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专业知识及职业能力”人才的需要。
从社会的审计实际工作角度看,需要不同层次,不同职业能力的人员。高职审计教学基本目标,是由审计工作需要及其应具备的知识能力要求决定的。教学目标取决于人才培养目标。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掌握一定的审计专业理论知识及基本操作技能,能在会计师事务所、内部审计机构从事初级审计工作或助理审计工作的人员”。教学内容应定位于“审计基础知识”与“企业财务审计实务知识”与“审计实训技能”等部分,不宜再过多过宽。可开设,“审计基础”、“财务审计实务”、“审计实务”等课程。
“审计基础”应包括:“认知审计种类、理解审计基础理论、熟悉审计基本方法及工作流程”等教学内容。“财务审计实务”应包括“以企业财务报表审计为载体,主要的操作程序、操作内容、操作方法及常见错避问题分析处理”等教学内容。“审计实训”应包括“实务训练,即以财务审计实务为主要内容的仿真性模拟训练,全过程的实务作业,达到熟悉、掌握必备的审计实务技能的目的”。
各层次教学目标不清,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部分课程内容交叉重叠,加之有理论,无实践的教学,使培养出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需要很长时间的适应期,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审计人才的需要。
二、重构审计课程体系及审计教学内容体系
(一)根据社会对审计人才的需求,重新定位审计教学目标
由于我国现阶段传统审计与现代审计并存。“政府审计”、“民间审计”与“内部审计”共存。因而,对审计人才的需求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政府审计”侧重于“查错纠弊”,“民间审计”侧重于“经济监督与经济鉴证”,“内部审计”侧重于“改善经营管理”。他们对审计专业人才有着不同的“能力”与“知识”方面的要求。
“美国会计教育委员会”对会计与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的要求表述为:①辨认目标、问题与机会的能力。②识别、汇总、计量、总结、分析、解释那些对处理目标、问题与机会有用的财务审计与非财务数据的能力。③应用数据、作出判断、估计风险及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我国的审计教学的目标就是通过审计专业教学,向社会提供具有审计专业知识及专业能力的人才。借鉴美国的经验,我国的审计教学目标可定位于培养具有“全面的审查能力、系统的分析能力、流畅的表达沟通能力”的审计专业人才。审计专业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应包括“法律法规知识;财务会计知识;审计实务知识;应用写作知识”,除一般的职业能力与知识要求外,不同层次的审计教学目标应有所侧重、有所区别。硕士研究生应培养审计理论及审计实务的研究型人才。教学内容除审计基础、审计实务外,应侧重于审计理论专题。本科应培养注册会计师等审计中、高级应用型人才,教学内容应侧重于中、高级审计实务。高职应培养审计初级应用型人才。教学内容应侧重于初级审计实务技能与知识。
(二)根据审计教学目标,重构审计课程体系及审计教学内容体系
高职审计教学内容体系应以《财务审计实务》内容的构建为中心,向《审计基础》追溯和向《审计实训》延伸。《财务审计实务》内容应包括①初步审计活动:包括“认知审计流程、了解委托人的基本情况、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审计风险及评估、制审计计划”等。②业务循环审计:包括“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生产与费用循环审计、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货币资金审计”等。③审计业务完成阶段工作:包括“审计报告编制前的工作、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编制试算平衡表、取得管理当局声明书和律师声明书、进行总体性复合、审计总结、确定审计报告的意见类型、评价审计结果、发表审计意见”等。
《审计基础》课程为“审计实务”的开展提供基础知识、方法。内容包括:①审计概述:具体包含“审计的定义、审计的必要性;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审计的职能、作用、特征;审计对象;政府审计机关、民间审计组织、内部审计机构、审计人员及其条件;审计职业道德的涵义、职业道德规范”等。②审计目标与审计流程:具体包含“我国会计报表审计的总体目标、会计报表审计的具体目标、会计报表认定;审计的基本分类;审计流程、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及评估、审计计划编制、审计各阶段的工作项目”等。③审计方法与审计抽样:具体包含“审计一般方法和审计技术方法的区别、顺查法与逆查法、错账查找的方法、审计技术方法及运用技巧。审计抽样的涵义及种类;样本的设计与选取;分析样本误差,推断总体误差,重估抽样风险,形成审计结论”等。④审计准则与审计依据:具体包含“国家审计准则体系、独立审计准则体系、内部审计准则体系、独立审计的过程;审计依据的特点、种类”等。⑤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具体包含“审计证据的定义、作用、种类、特点,审计证据的收集,审计工作底稿的定义、种类、格式及编制”等。⑥审计报告与管理建议书:具体包含“审计报告的编制、管理建议书的编制”等。
《审计实训》按《财务审计实务》的体系安排具体的实训内容。
参考文献:
[1]张贵平.审计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与体系构架研究[J].中国审计网,2013/4/30.
[2]付晓,姚晓刚.高职审计实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探讨[J].商业会计,2012,21:126-127.
篇3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按照区委、区政府建设中心商贸商务区和历史文化名城目标,突出“和谐、提升”主题,不断增强区域经济实力,着力提升经济社会整体水平;坚持注重实绩、分类管理、奖优罚劣和简便易行原则。
二、范围
考核范围为区级机关各部门(含区房管处),区各街道办事处。
三、目标制订和考核
区级机关各部门(含区房管处)的考核目标分为职能目标和共性目标(见附表五),各街道考核目标分为经济指标和共性目标(见附表六)。职能目标(样表见附表一)由各部门按部门“三定”方案、政府重点工作和年度主要工作任务自行制订(其中国税分局、地税分局由区财政局制订),职能目标的项目一般不少于5条,并按照目标任务的主次、难易程度适当赋予考核分值,职能目标的制定能用数量和时限量化的必须量化,确属难以量化的进行定性描述,并于6月30日前送区目标管理考核办公室(以下简称区考核办)统一报区主要领导审定。街道经济指标分别由区财政局、区贸易局和区经济发展局会同区考核办负责制订和考核。其他指标由考核责任部门会同区考核办负责制订和考核。为进一步加强拆迁和旧村改造工作,实行街道拆迁和旧村改造工作目标考核,具体考核方法由区重点工程建设指挥部和区旧村改造办公室牵头制订。
四、评分办法
1、区级机关各部门(含区房管处)的职能目标的评分办法:在基本分50分的基础上,根据职能目标完成情况分为较差、一般、较好、优秀四个等次,在一定幅度内相应增减分(见附表二);其他指标按附表三标准评分。
2、获奖分:凡列入考核目标且完成的前提下,按奖级另加分(见附表四)。对未列入考核目标或被市区考核扣分的,不论何种奖级原则上不计获奖分。
3、凡列入市对区考核项目且完成任务的责任部门,指标考核排位在老三区中前二名的分别加2分、1分,对排名未位的不加减分;但对列入市对区考核项目且未完成任务的责任部门,市对区考核的减分作为相应责任部门考核的减分。
4、考核对象最后得分:
总得分=目标管理考核得分+获奖分+市对区考核的增减分+百分制以外专项加(扣)分。
五、单位考核奖计算
单位考核奖=部门(单位)总得分×分值
六、要求
1、明确职责
全区目标管理考核工作在区目标管理考核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组织实施,日常工作由区考核办负责。责任部门和被考核对象按各自职责进行具体管理。
(1)区考核办
提出全区目标管理考核实施意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共性目标项目,指导、监督、检查目标管理考核实施工作;及时汇总上报考核结果,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奖金审批发放工作,完成目标管理考核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任务。
(2)责任部门
负责研究制订有关考核实施意见;组织实施年度目标计划有关考核工作;及时做好与市、区有关部门汇报、沟通和衔接工作,并积极配合市有关部门做好年度目标考核,及时整理审核上报考核数据和有关资料。
(3)被考核对象
按年度目标任务具体组织实施,及时汇报目标计划执行情况,对目标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千方百计保证目标任务的完成,认真开展自查自考,配合上级有关考核工作,做好奖金报批发放工作。
2、规范管理
(1)严格考核程序及标准,切实抓好部门、单位自考自评;责任部门或分管领导考核评等、评分;目标管理考核领导小组综合评定三个环节。经济指标凡列入统计项目的均以统计局口径为准,对必须经审计的有关经济指标则以审计结果为准。获奖项目须提供有效证件及资料。
(2)完善各类责任状的管理。原则上各类责任状纳入目标管理范畴,其有关奖励措施应与全区目标管理精神相一致,并做到尽量与区目标管理考核同步。
(3)未列入区目标管理考核范围的部门、单位,年终考核原则上参照区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执行。具体由各主管部门确定考核实施细则并报区考核办备案。严禁擅自以考核名义,发放各类奖金。
(4)考核工作应突出重点,讲求实效,能简则简,能减则减,年末能联合考核的则应联合考核,各责任部门不得以考核的名义加重被考核单位的工作量。
篇4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审计学建设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7-0138-02
1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为受教育者构建什么样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受制于人才培养目标,或者说有什么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分三大类:通才教育、专才教育和复合性应用型人才教育,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毫无疑问应该坚持复合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应用型本科指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而形成的一批占全国本科高校总数近30%,与传统本科院校不同的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教育对于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要以及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初期,需要有良好的政策和外部环境支持,需要建立理论层面的支撑体系。
应用型本科重在“应用”二字,要求以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为先导,以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构建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求各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特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从教学体系建设体现“应用”二字,其核心环节是实践教学。
应用型本科有这些共同的特点:第一,以培养应用型的人才为主。“为主”不是所有学科专业都只能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的高校可以培养非应用型人才,但是主要的、大量的任务应该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第二,以培养本科生为主。某些学科专业可以培养研究生,许多院校已经有研究生了,但当前不应以培养研究生为主。第三,应用型本科应该以教学为主。应用型的高等学校以教学为主,同时也要开展研究,不过它开展的研究是应用性的、开发性的研究。第四,应用型大学应该以面向地方为主。某些专业也可面向地区,甚至面向全国,但它主要是面向地方,为地方服务。
2 应用型本科审计学建设存在的问题
(1)教学侧重于应试教育。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习惯于“应试教育”,特别是注册会计师专门化专业更是围绕注册会计师认证考试强调以传授已有知识为中心,从教到学一切活动均围绕“认证考试”进行。这种理念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专业判断能力、实践能力的教育和培养,无法满足社会对应用型复合人才的需要,尽管大多数教师很清楚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往往还是走“填鸭式”、“满堂灌”的老路子。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是传统教育理念没有彻底更新,另一方面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考核方式等因素使得教师依旧以“完成课堂教学”为首要任务。
(2)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落后。近年来多媒体教学方法较为普遍,表面上看教学模式实现现代化了,但其实质并没有改变,只是由“一支粉笔、一张嘴”改为“一张幻灯片,一张嘴”,仍然是以教师为主导的“灌”的教学模式,对信息技术在审计教学中的应用挖掘不够,没有充分发挥信息化带来的互动性和实时性等优势。
(3)审计课程教材水平低。现在有许多地方院校,尤其是新办院校,也都明确他们不能够再走研究型大学的道路,而要走应用型的道路,但是却没有相应的应用型教材。实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高等学校,如果没有相应的应用型教材,让教师自己来编写是相当困难的。现在全国各地有很多精品教材,当时都是找名牌大学的教授来编写的。他们编的水平很高,但是不一定适合应用型高等学校。因此,笔者提倡应用型高等学校包括许多新办院校、地方院校尽可能地自编或者合作编写应用型的审计学精品教材,使得审计学教师的教学有所依据。
(4)师资队伍素质低。有的审计学教师学历低、学位低,自身对审计理论都不太熟悉,怎么能教好学生呢。当学生不懂向这些老师提问问题时,老师也是敷衍塞责,弄得学生不知何去何从。有的教师也是半路出家,从来没学过审计学,只是在熟悉会计知识的基础上再自学审计知识,由于缺少审计学教师无奈之下代课。
(5)不重视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也直接体现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与现实需求的相适性,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特点的最基本体现。有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也意识到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性,大力开展审计实验室建设,对实训基地建设却忽视,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指导教师指导实训能力有待加强;二是对实训的准备不细;三是合作企业积极性不高;四是实训地点的选择和人员安排上还有很大的随意性。这对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是不利的。
3 提高应用型本科审计学建设的对策
笔者认为应用型本科审计学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课程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要求理论“坚实”,就是理论的科学性很准确、实在,但是不要求过深。具体来说,一个正确的理论摆出来,把它说清楚,让学生能够 掌握这个理论,就可以了。至于这个理论的来龙去脉、构成学派等等,就适可而止。应该着重于这个理论如何转化为实践,如何应用到实践中去。在审计教学中,应以案例教学丰富课堂授课方式,并增加开展生动的实践环节。
第二,教材建设。教材是审计课程的载体,也是将审计课程传输给学生的一个重要工具。审计学的教材建设目标应定位于: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的结合,重视学生创新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培育复合型人才。审计教材内容应注重与案例教学配合,在教材内容中通过引入审计教学案例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路,开阔视野,培养其研究能力,并向学生提供其在学校不可能接触到的实际问题,使之了解各类审计案件及审计技巧,提高应用型高等学校包括许多新办院校、地方院校尽可能地自编或者合作编写应用型的审计学精品教材,使得我们教师的教学有所依据。学校要为教师编写教材创造良好的环境,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
第三,要落实到教学工作,也就是要在产学研这方面大力落实。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审计学的建设中,应该既要有自己的实验室也有自己的实训基地。学生在学到审计理论知识后能随时到实验室做实验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审计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有机会到实训基地工作,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审计实践能力。另外,鼓励教师承担横向课题,多了解社会对审计的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跟上社会需求的变化;鼓励教师承担理论研究课题,使教师把握审计理论发展前沿,使教学内容不偏离理论发展的主流。两者结合将保障审计课教学内容满足理论性和社会实践需求两方面兼顾的要求。
最后还有一个环节,也可能是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师资队伍建设。要想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要加强教课的实践教学能力。要改变只以学历高低、学位高低来作为评聘教师的要求。既要有高学历、高学位的教师,也要有“双师型”、有实际经验的教师进入应用型大学来教课,可以在实际部门干过多年以后被聘任。另外,教学内容的更新关键在于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师是社会需求与学生能力培养之间的桥梁,如果教师不清楚审计的社会需求,不了解审计理论的研究热点,那么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便是空谈。
参考文献
[1]许礼生,汪付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浅析[J].九江学院报,2009,(4).
[2]孟秀转.应用型大学审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职业时空,2008,(9).
[3]潘懋元.什么是应用型本科[J].高教探索,2010,(1).
篇5
关键词:地方投融资公司;政策变化;多元化融资
一、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快速发展背景及基本类型
(一)快速发展背景
1.需求驱动及政策推动
2008年爆发了全球金融危机,经济开始下滑,我国亦不能幸免,加上我国很大程度上是靠出口拉动经济的,一下就必须把“战场”转向国内市场―扩大内需,以此来推动经济发展。中央政府在2009年3月,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落实中央政府4万亿元投资计划的配套资金,进一步鼓励和支持了有条件的地方政府组建投融资平台。
2.政府官员考核机制与财政体制的制约
在每个五年计划中,计划目标和基准又层层落实到地方政府的的地区发展目标上。而且基础设施建设被广泛视为衡量地方领导政绩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同时,自分税制改革以后,中央和地方呈现出财权上移事权下移趋势,出现了让地方政府的地方财力不足问题,加上《预算法》又禁止地方政府实行赤字融资、市场借贷以及发行市政债券筹集资金。
(二)地方政府组建的投融资平台公司类型及基本负债情况
到目前为止,基本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公司专门投资完全没有经营性收入的建设项目,即非经营性项目。
第二类公司投资的项目有部分的经营性收入,不能完全自负盈亏,除了项目资本金需要财政投入以外,还需要财政在盈亏上给予差额补贴,也就是准经营性项目。
第三类公司投资的项目都有经营性收入,即经营性项目只有资本金来自财政投入。据央行2009年第四季度披露的数据显示,全国有大约8000家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管理的总资产8万亿元,地方政府的负债已达5万亿元,当年地方财政收入为3.26万亿元,负债比重为153%。
二、政策变化
在我国自从2008年开始,投融资平台公司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在肯定成就的同时,其债台高垒,引起国家高层的重视,于是,政策开始发生变化,陆续的出台了一些文件,2010年6月10日,也就让酝酿已久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10]19号)文件出台,可以说是一剂猛药。19号文件主要是针对融资平台公司举债融资规模迅速膨胀,运作不够规范等问题出台的。在该文件中,对平台公司的债务清理要求以及平台公司今后贷款应符合的条件都作出了限定。
平台公司债务经清理核实后按以下三原则分类:(1)融资平台公司因承担公益性项目建设举借、主要依靠财政性资金偿还的债务;(2)融资平台公司因承担公益性项目建设举借、项目本身有稳定经营性收入并主要靠自身收益偿还的债务;(3)融资平台公司因承担非公益性项目建设举借的债务并且,对承担不同项目的平台公司做了相应要求,那些只承担公益性项目的融资公司,就不能承担融资任务,即使融资的公司仍负责建设,进行债务落实后也不再具融资功能。
对那些承担有稳定经营性收入的公益性项目融资任务并主要依靠自身收益偿还债务的融资平台公司,以及承担非公益性项目融资任务的融资平台公司,要按照有关规定,充实公司资本金,完善治理结构,实现商业运作。不断提高投融资公司的自身造血能力。
三、未来发展方向
(一)加强管理、理顺关系
1.中央政府
在中央层面上,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严格把握投资和政策导向,确保重点项目和重点支出。更要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抓紧建立县级政府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同时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财经纪律,加大对重点财政收支领域的监管力度,规范预算编制与执行,防范财政风险。
2.地方政府
在地方政府层面上,首先要定好位,以服务型政府为目标,与投融资公司形成一种长期服务合同关系。不要过多的干预其活动,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而且要建立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管理和风险预警机制,将地方政府债务收支纳入预算管理,逐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管理规范、运行高效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
(二)多层次融资渠道,向市场化方向迈进
我国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一般都是在是沿袭以往的通过土地等各类资产注入来扩张平台规模的“内生式”发展模式,贷款只要是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模式相对比较单一,目前只有部分省市投融资公司采取了企业债券,上市等筹资模式。根据19号文件的要求及未来发展方向,其必须走多层次的融资道路,要加大一下资金的作用,向市场化方向迈进。
1.适时退出非经营项目,引进民间融资,让利于民
可以说我国地方政府,相对于私人而言,掌握了更好的资源,如果政府过多的涉入非经营向项目,不仅会挤出私人投资,而且不可避免的出现与民争利的困境,适当退出非经营性项目,让利于民。采取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和政策调整,把民间资本引导到城乡协调发展的主战场中来,银行也能够降低房贷的的风险。因此,可以把融资功能从部分地方融资平台中剥离出来,逐步走市场化的道路。可以积极发展PPP、BOT等项目融资。以创新和改革的精神,为民间资本的进入创造良好的环境,推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脱胎换骨。也不会出现所谓的“国进民退”现象。
2.发展产业投资基金
目前,我国主要包括创业投资基金、企业重组投资基金、基础设施投资基金等三类。产业基金要为国家产业政策所重点支持,同时明确产权且已建立规范的法人责任制,有近期内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前景。从投资原则、投资标准、投资流程、盈利模式和投资结构等方面建立完善的投资规则。这样就会提高公司的效率,更大的发挥其作用,将风险降至最低。在国外很多国家已经采取这种融资方式,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所以,把产业投资基金引入投融资公司不失是一新的融资途径。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等级保护 信息安全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N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c)-0035-02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一方面,信息科学和技术正处于空前繁荣的阶段,信息产业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另一方面,危害信息安全的事件不断发生,信息安全的形势是严峻的。因此在信息社会中,只有厘清信息系统的安全需求,才能确切地把握各类信息系统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等所面临的风险,并使信息安全风险处于可控范围之内。该文的研究旨在从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角度,系统地分析信息系统的安全需求,从而为切实保证网络基础设施与业务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提供理论依据。
1 信息系统安全威胁
要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必须全面了解信息系统可能面临的所有安全威胁和风险。威胁是指可能对信息系统资产或所在组织造成损害事故的潜在原因;威胁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存在形式,但其结果是一致的,都将导致对信息或资源的破坏,影响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破坏提供服务的有效性、可靠性和权威性。
任何可能对信息系统造成危害的因素,都是对系统的安全威胁。威胁不仅来来自人为的破坏,也来自自然环境,包括各种人员、机构出于各自目的的攻击行为,系统自身的安全缺陷以及自然灾难等。信息系统可能面临的威胁见图1。
2 信息系统安全需求分析
信息系统等级保护的安全需求基本分为技术需求和管理需求两大类。
技术类安全需求通常与信息系统提供的技术安全机制有关,主要是通过在信息系统中部署软硬件并正确的配置其安全功能来实现;管理类安全需求通常与信息系统中各种角色参与的活动有关,主要是通过控制各种角色的活动,从政策、制度、规范、流程以及记录等方面做出规定来实现。
2.1 信息系统安全技术需求
2.1.1 物理需求
(1)当面临雷击、地震、台风、高温等自然灾难,需要通过对物理位置的选择、温湿度的控制,以及采取防雷击措施等来解决问题;
(2)供电系统故障,需要合理设计电力供应系统,如:购买UPS系统或者建立发电机机房来保障电力的供应;
(3)网络设备、系统设备及其他设备使用时间过长等原因导致硬件故障,需要通过对产品采购、自行软件开发、外包软件和测试验收进行管理,对存储介质进行管理,建立一套监控管理体系;
(4)攻击者利用非法手段进入机房内部盗窃、破坏等,需要进行环境管理、采取物理访问控制策略、实施防盗窃和防破坏等控制措施。
2.1.2 网络需求
(1)内部人员未授权接入外部网络,需要通过边界的完整性检查、网络审计、主机审计、应用审计等手段解决。
(2)设施、通信线路、设备或存储介质因使用、维护或保养不当等原因导致故障,需要通过线路状态检测、线路冗余、数据备份与恢复等技术手段解决。
(3)攻击者恶意地消耗网络、操作系统和应用系统资源,导致拒绝服务,需要通过主机资源优化、网络入侵检测与防范、网络结构调整与优化等技术手段解决。
(4)攻击者盗用授权用户的会话连接,需通过身份鉴别、访问控制、通信加密等技术手段解决。
2.1.3 系统需求
(1)攻击者在软硬件分发环节(生产、运输等)中恶意更改软硬件,需通过恶意代码方法、控制台审计等技术手段解决。
(2)攻击者利用网络扩散病毒,需通过恶意代码方法、控制台审计等技术手段解决。
(3)内部人员下载、拷贝软件或文件,打开可疑邮件时引入病毒。需通过恶意代码防范技术手段解决。
(4)授权用户对系统错误配置或更改。需通过安全审计、数据备份和恢复等技术手段解决。
2.1.4 应用安全需求
(1)系统软件、应用软件运行故障,需要通过对产品采购、自行软件开发、外包软件和测试验收进行管理,对入侵系统和软件的行为进行监测和报警;
(2)系统软件、应用软件过度使用内存、CPU等系统资源,需要对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进行入侵行为的防范,并进行实时的监控管理;
(3)攻击者进行非法访问,需要对网络设备进行防护、对访问网络的用户进行访问控制、对访问网络的用户身份进行鉴别来加强访问控制措施;
(4)攻击者提供伪造的应用系统服务进行信息的窃取,需要加强网络边界完整性检查,加强对网络设备进行防护、对访问网络的用户身份进行鉴别。
2.1.5 数据安全需求
(1)内部人员利用技术或管理漏洞,未授权修改重要系统数据或修改系统程序,需要通过网络安全审计、恶意代码防范、网络访问控制、身份鉴别、通信完整性、入侵防范等技术手段解决;
(2)攻击者截获数据,进行篡改、插入,并重发,造成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丧失,需要通过通信完整性、数据完整性、通信保密性、数据保密性、密码管理等技术手段解决;
(3)通信过程中受到干扰等原因发生数据传输错误,需要通过通信完整性、数据完整性等技术手段解决;
(4)攻击者利用通信干扰工具,故意导致通信数据错误,需要通过结构安全和网段划分、通信完整性、数据完整性等技术手段解决。
2.2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需求
2.2.1 管理机构
(1)需要建立安全职能部门,设置安全管理岗位,配备必要的安全管理人员、网络管理人员、系统管理人员;
(2)需要配备相应的安全管理员、网络管理员、系统管理员;
(3)需要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协调会,就信息安全相关的业务进行协调处理;
(4)需要建立相应的审核和检查部门,安全人员定期的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
2.2.2 管理制度
(1)需要制定信息安全工作的总体方针、政策性文件和安全策略等,说明机构安全工作的总体目标、范围、方针、原则、责任等;
(2)需要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对管理活动进行制度化管理,制定相应的制定和制度;
(3)需要各功能部门协调机制,进行必要的沟通和合作;
(4)需要建立恰当的联络渠道,进行必要的沟通和合作,在必要的时候,进行事件的有效处理;
(5)需要建立备案管理制度,对系统的定级进行备案。
2.2.3 人员安全
(1)需要对人员的录用进行必要的管理,确保人员录用的安全;
(2)需要对人员的考核进行严格的管理,提高人员的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
(3)需要对人员进行安全意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
(4)需要对第三方人员访问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第三方人员访问的安全。
2.2.4 系统建设
(1)需要具有设计合理、安全网络结构的能力;
(2)需要密码算法和密钥的使用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3)需要任何变更控制和设备重用要申报和审批,并对其实行制度化的管理;
(4)需要对信息系统进行合理定级,并进行备案管理;
(5)需要自行开发过程和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安全;
(6)需要对软硬件的分发过程进行控制;
(7)需要信息安全事件实行分等级响应、处置。
2.2.5 系统运维
(1)需要各种网络设备、服务器正确使用和维护;
(2)需要用户具有鉴别信息使用的安全意识;
(3)需要硬件设备、存储介质存放环境安全,并对其的使用进行控制和保护;
(4)需要提供足够的使用手册、维护指南等资料;
(5)需要在事件发生后能采取积极、有效的应急策略和措施。
3 结论与建议
3.1 以信息系统安全需求促进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建立信息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国家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基础制度,信息安全需求的研究是从系统风险管理角度最大限度地为保障信息安全提供科学依据,作为信息系统使用机构,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和信息安全需求研究工作,其最终目标就是建立“量身定做”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和“适度安全、保护重点”的原则,准确进行安全等级定级,并在信息化建设整个生命周期中构建好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并紧紧围绕“信息系统安全需求”这个等级保护主要抓手,结合国家规范、行业规范和系统工作实际,认真探索、大胆创新。
3.2 信息系统安全需求分析是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
信息系统安全需求的研究是信息安全管理的一个阶段,是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立过程中的重要决策机制。信息安全管理要依靠是否满足系统安全的需求来确定随后的风险控制和审核批准活动。信息系统安全需求的提出使得机构能够准确“定位”安全管理的策略、实践和工具,能够将安全活动的重点放在重要的问题上,能够选择成本效益合理的和适用的安全对策。因此,系统安全需求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和信息管理管理的基础,是对现有网络的安全性进行分析的第一手资料,也是网络安全领域内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它为实施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提供了直接依据。
参考文献
[1] 信息产业部电子教育中心.信息安全管理指南[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篇7
关键词:法务会计;理论与实践;不足;对策
一、理论研究上的缺陷
近年来,国内公开发表的法务会计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章有380多篇,但真正有深度、有见地、值得重视的文章不超过20篇,专著可以查到的有7部,有几部还称为“教材”,但多是抄译国外。总体来讲,这些论著对于法务会计的概念、目标、假设、对象、职能、原则、内容以及人才培养等都有所涉及,提出了许多学界未取得共识、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表明我国已有学者对法务会计给予了关注。其在论述上多采取两种模式:一是谈我国法务会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继而提出对策;二是谈我国发展法务会计的必要性,然后提出建议。两种模式一般都要先谈一些相关的基本理论,所提出的对策大都是加强理论研究,促进人才培养,完善法规制度,加大宣传力度。此外,还有较多的文章专门谈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有少数文章谈及国外法务会计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状况,另有较少文章专门研究法务会计的理论框架或者其中的某一方面如法务会计报告、特征、原则等。
第一,不仅没有形成专门的理论体系,在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认识上分歧还很大,不乏错误、片面的观点。
第二,概要性陈述过多,甚至是对国外观点的直接编译整理,内容也显得空洞。
第三,理论与实践脱节,研究主要集中于法务会计基本理论问题上,对实务操作、实践案例的应用性研究缺乏,很少看到完整的体现法务会计应用特点的实例解剖。而缺乏实证基础,研究结论也就流于无效。
第四,在研究方法上,规范性研究的文章较多,实证性研究的文章很少。
第五,由于缺乏一套逻辑严密的理论系统,对法务会计的执业准则等的研究,只能借鉴国外经验,难有中国特色。
第六,研究不够深入,浅尝辄止。部分学者写一二篇法务会计文章后就不再探讨,不能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和系统研究,因而有深度的力作不多,文章的质量和数量都不足。截至2008年12月初,能从中国期刊网上检索到的有关法务会计的学术论文只有388篇,与其他会计研究文献相比,法务会计文章数量甚少。
第七,目前已出版的法务会计书籍,多是两种理论模式:一是抄袭美国舞弊审计学的理论体系及主要理论内容;二是抄袭中国司法会计学的理论体系及主要理论,是用舞弊审计学、司法会计学拼接所形成的“法务会计”。
二、实践上存在的不足
从中国目前来看,法务会计某种程度上已在实务工作中得到一定的开展,但主要限于经济犯罪领域有关案件的审查,除了国家公检法机关和有资质的司法会计鉴定所开展的业务是否属于法务会计存在争议以外,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也开展了零星的法务会计相关业务,但服务内容单一。目前我国的“法务会计”热还仅限于学术界(主要是会计学界),也没有形成具有内在关联性的理论体系,基本上是“纸上谈兵”,实践层面乏善可陈。
(一)人才匮乏
高校专业设置、师资、教材短缺,注会缺乏法律知识和开展相关工作的能力,法律工作者又普遍不懂会计。由于理论上欠缺,使得法务会计人才培养没有较为明确的方向,有些高校虽已开设法务会计专业及开展相关尝试,也还处在起步阶段,还没有很好的典型可供其他院校参考。
(二)社会认识存在误区、盲区
社会认知度较低,大部分专业人员不了解甚至还未听说过法务会计。我国大部分企业还未认识到公司内部的法务会计在调查雇员舞弊、解决企业经济纠纷领域的突出作用,未意识到法务会计人才处理这些问题的优势和业务能力。
(三)服务项目范围狭窄
法务会计实践主要集中于保险赔偿、海损事故理算等较为典型的业务以及有争议的司法会计上,而有关企业纳税及债权债务的会计、社会公正会计、物价理顺会计、基金会计等法务会计的实践基本上处于空白。
(四)绝大多数的会计师事务所很少涉及法务会计服务领域
绝大多数的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还停留在审计、验资等传统业务领域和少量的税务筹划等业务中,仅有少数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在相关机构的授权下初步开展了司法会计鉴定工作。有些会计师事务所虽然从事了相关业务,但由于公信力原因,不仅业务量少,权威性也受质疑,并且业务范围过窄,注师普遍缺乏法律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影响了所获证据的针对性和判断结果的准确性。同时,虽然从表面看国内一些大会计师事务所普遍重视法务会计业务,并不同程度地进行了宣传,但其广告意味大于实际业务开展程度。此外,执业注册会计师的专业素养虽然相对较高,但在法律知识和调查技术上比较欠缺,而且大多还在从事其审计主业,并没有特定的法务会计人员资格和身份,人员安排上随意性较大,这使其往往只是将法务会计作为一项兼任的工作,难以全身心投入法务会计实践中,更不会进行较深入的研究总结。
(五)制度建设滞后
法务会计准则、资格认证制度、鉴定制度、诉讼支持制度、业务操作规范和标准等基本空白,传统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对法务会计还没有涉及,对于如何认定信息的虚假问题、故意与过失行为的判定、帮助当事人计算赔偿范围与损失以及对当事人遵守法律法规情况的认定等既没有相关的鉴定标准,也没有具体的行为准则作为指导,难以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六)相关的教育培训较为混乱,盈利目的性较强,滥竽充数现象明显
各种民间培训机构举办的所谓“高级法务会计师培训班”、“注册法务会计师资格认证”,无不自称是国内“首次”或者“首家”。有的高校开设“司法会计”专业后,在不改变专业课程的情况下,却随潮流改称“法务会计”专业。正规财经院校在开设相关专业上还比较慎重,而一些“非主流高校”则比较“前卫”,众多高职院校纷纷开设会计学的法务会计专业方向,其师资是否能保证值得怀疑。法务会计教育需要多学科、复合型的教学人才,但是既熟悉法务又精通会计学的教学人才非常少,科班出身、高学历层次的几乎没有,多是草台班子,拼凑的人马。另外,在专业归属上也不尽一致,既有把法务会计专业方向放在会计学里面的,也有放在法学里面的。
(七)法务会计的理念不普及
法务会计的理念主要靠一些学者发表不系统的论文、出版几部专著来进行传播,社会影响相当有限,而官方以及业内少有提及。
(八)缺乏专业性权威机构的指导
目前,全国还没有一个专业机构对法务会计进行规范指导,更没有其下属委员会负责法务会计工作。
三、完善法务会计理论研究与推进相关实践的思路
(一)理论层面
1.梳理国际法务会计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和借鉴,着重研究美国的法务会计实践,并明确我国与西方国家法务会计的差异。我国香港的法务会计发展较快,其绝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法务会计业务,很有借鉴价值。
2.加强对有影响的会计诉讼案例的研究,如银广厦、深圳原野、红光实业、琼民源、东方锅炉等造假案例,安然、施乐和世通公司、麦克威尔通讯公司等舞弊案件,以及有“中国证券民事赔偿第一案”之称的“大庆联谊案”等。通过对案例的研究,分析经济纠纷中涉及会计和法律的深层次的问题。特别在理论研究不足的情况下,研究案例对开展法务会计制度设计和实务操作有事半功倍之效。
3.厘清法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独立审计、司法会计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明确法务会计是经济服务活动还是会计服务活动,对其进行合理定位。
4.研究当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审计准则等行业规范与法律规定不一致时,如何协调调整,以适应解决法律问题的需要。
5.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规范和明确我国法务会计的概念、目标、要素、对象、原则、程序和方法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务会计理论结构和框架体系,以指导法务会计实践,并通过实践不断完善其理论体系。有学者认为,法务会计理论体系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1)基础性学科,包括法务会计概念、基本原理、依据、标准及主体等内容,以此确定基本内容和理论框架;(2)职能性学科,如具体的方法、程序等;(3)部门性学科,如海难赔偿责任会计等。这种分类的理论体系既有层次,也便于分块研究。
(二)实践层面
1.建立注册法务会计师资格考试制度。对具有舞弊审计从业经验的专业人员可以适当放宽考试标准,以便在短期内缓解我国法务会计人员短缺的压力。在正式推行法务会计师资格之前,鼓励具有律师资格的人员参加注册会计师的“会计”和“审计”两个科目的考试;对具有注册会计师资格的人员加试相关的法律科目,待其取得了合格证之后,连同原资格一起来认定其法务会计师资格,以利于尽快形成一支法务会计师队伍。
2.制定法务会计准则。主要包括法务会计一般准则、法务会计具体工作准则和法务会计报告准则。具体工作准则如法务会计执行业务的技术标准、执业准则和道德准则。这种准则是会计和法律两个职业的联结纽带,它既不能代替会计准则,也不能、不应该被会计准则所代替。可以考虑将法务会计准则置于中国独立审计准则体系之内,以实务公告和执业规范指南的形式建立法务会计准则体系。
3.明确会计师事务所的主体地位。我国目前还不允许会计师事务所从事法律业务,这是事务所拓展法务会计业务的最大障碍。国家应该出台有关办法,允许会计师事务所从事法务会计工作,允许一些有条件、有实力的事务所在其内部设立专门的部门开展法务会计业务,扩大其执业范围,提升竞争力。另,笔者建议取消公安、检察机关以及法院内部从事有关法务会计鉴定的技术部门,而将法务会计行使的权力归于会计师事务所,因为司法机关设置法务会计人员,他们在从事法务会计鉴定时,依据的是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制度,而没有统一的技术鉴定标准,这必然影响法务会计鉴定的准确性,同时也不符合独立性原则,自审自鉴影响判决的质量,也容易产生司法腐败。因此,应借鉴国际惯例,将法务会计的任务交给会计师事务所,鼓励事务所开展法务会计业务。有关机构比如中注协可选取一些有资质的事务所进行培训与认定,颁发法务会计资质证书。
4.建立法务会计面向社会服务的工作规范。该规范应至少包含以下规定:(1)成立机构或开展业务的主管行政部门审批规范;(2)从业者执业资格规范,包括资格认证和年检;(3)委托和受理规范,建立统一的法务会计鉴定技术标准,如:法务会计鉴定证据的确认标准、法务会计鉴定证据的定量计量标准、综合判断标准、鉴定结论出具标准等;(4)收费规范。
5.成立法务会计行业管理机构。西方国家的法务会计组织和机构比较成熟,如注册舞弊审核师协会(ACFE),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下属的法务和诉讼服务委员会(FLSCommittee),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下属的调查与法务会计专家联盟(CA·IFA)。依照通行做法,我国的法务会计行业管理委员会可以从属于注册会计师协会,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下设立法务会计专门委员会,该委员会接受中注协的管理,对协会理事会负责,专职对法务会计业务进行管理、指导、监督。中注协应加强与中国律师协会的沟通、协调、合作。
6.修订《注册会计师法》,增加法务会计方面的内容。
7.逐步扩展法务会计的运用范围。有学者提出了两步走的设想:即我国目前可以有选择地推广运用企业税务会计、司法会计、保险赔偿责任理算会计、海损事故理算会计等法务会计,这几个方面在我国实务中具有一定的基础,至于社会福利保障会计、物价理顺会计、债权债务理算会计、社会公正会计、基金会计等,由于客观条件不甚成熟,可待条件相对成熟后再予以推广。
8.人才培养。通俗地讲,法务会计人才既要懂财务、会算账、能查账,又要熟知法律规范、证据规则与诉讼程序,完全属于复合型人才。培养法务会计人才是发展法务会计的当务之急。措施上基本分为3种:(1)对本、硕、博学生的学历教育;(2)对有注会、注税、司法资格人员的职业教育;(3)各种培训班性质的社会教育。有学者提出,国家教委应尽快组织法务会计本科专业的申报,鼓励那些已开设了会计学、审计学、经济法或其他法学专业的高校积极申报法务会计专业。可以先在二十所CPA高校中进行试点。
【参考文献】
[1]李若山.法务会计——二十一世纪会计的新领域[J].会计之友,2000(1).
篇8
财务报表作为分析企业经营状况的一种基本分析工具已经成为企业管理者最常用的手段。当前企业制度绝大部分都属于公司制,而公司制企业的管理结构使得企业的经营者与外部信息的使用者之间没有一个流畅的信息对接关系。一般来说,都是企业经营者对公司的事物进行管理,真正的了解公司的财务情况,并进行财务工作。企业的外部信息使用者都是通过企业的经营者所呈现出来的财务报表中的数据,来对企业信息进行了解。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就有许多企业的经营者为了给企业的外部信息使用者呈现出更好的财务状态,从而达到理想的业绩评价,往往会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从而达到目的。
二、企业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分类
(一)经营业绩。为了通过财务报表呈现出更好的经营业绩,所以在企业财务报表的粉饰行为中,通过增加利润、减少利润以及平衡利润三种方式来对经营业绩进行粉饰是十分常见的手段。为了更好地将利润调节到理想的状态,有些企业会将与企业生产经营并无直接关系的经营活动取得的利润加入到财务报表中,用以对现有的经营利润进行调节,以此来呈现出较为理想的利润状态。还有些企业直接提前确认营业收入,或者是对一些收益性支出的性质进行改变,使之摇身一变,成为资本性支出的方式,对企业的利润进行调节,从而达到理想的利润状态。还有的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在税务上下足了功夫,为了少缴税,企业往往会用推迟确认营业收入以及提前结转成本等方式,偷天换日,粉饰利润。不仅如此,还有相当大一部分企业为了树立起更加正面积极的企业形象,获得更大的市场信誉度,取得理想的资信等级,也会通过对经营业绩的粉饰,将企业的利润保持在一个较为均衡的状态。而无论使用何种方式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其都对原本应当真实的企业财务数据进行了破坏,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投资者以及其他信息使用者的利益。
(二)财务状况。衡量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如何,我们要去看这个企业的资产如何以及负债指标的情况,所以为了达到营造良好财务状况的目的,许多企业会对已有的资产和负债指标进行粉饰工作。
三、企业财务报表粉饰行为途径
首先,企业为了将经营业绩提升上去,会凭空捏造一些交易信息放入到财务数据中。这些虚假的交易使得企业的经营业绩十分可人,而由于这种粉饰行为十分隐蔽,所以很难被人发现;其次,在对财务报表进行编制的时候,粉饰者可能为了达到对财务报表的粉饰目的,对已有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进行改变,从而达到改变财务数据的结果。这种手段下进行的财务报表粉饰,如果不仔细对核算方法进行检查,同样难以被人发现;最后,财务报表特有的格式使得企业的负面财务信息会呈现在整个财务报表的备注部分,而有许多企业仅仅将正面信息呈现出来,而并不表示企业中的负面财务信息。这种刻意隐瞒很容易呈现出一种企业“虚假繁荣”的状态,影响企业投资者以及信息使用者对于企业财务状况的正确判断。
四、如何防范企业财务报表粉饰行为
(一)完善企业会计制度。现如今很多企业现有的会计制度十分不合理,一人掌权的现象在许多企业之中都十分常见,影响企业财务工作的正常开展,就算是有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在这些企业之中,这种制度也仅仅只是一种有皮无肉的形式。而要想真正杜绝企业财务报表的粉饰行为,首先要做的就是将这种形式主义进行改变,完善企业内部的会计控制制度,并用高超的执行能力来对制度中的每个环节进行执行。企业可以根据自己本身的情况,建立起一支会计队伍,配备会计工作中每个环节所需要的人员并明确其责任,让会计工作中的每个环节互相连接、互相制约、互相监督,共同打造健康的企业财务工作环境。
(二)规范企业高管行为。很多时候,企业的财务报表粉饰行为根本上源于企业高管的指使,所以应当更加严格的对企业高管的行为进行监督,不断地规范企业高管的行为。企业应当建立起完善的监管机制,即使是企业的高管,也应当在行为上受到监督,在权力上进行分散,通过高管之间的相互制约,避免一人操控企业财务的情况。
(三)明确监事会职责。在《会计法》中有这样的规定:单位法定代表人要对企业财务报告信息的真实、完整性负总责,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则具有监督财务报告的职能。因此,加强企业内部监督机构,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对于防范虚假财务报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想做好企业财务的监督工作,监事会身上担负着十分艰巨的责任。在一般的企业中,监事会能够对公司的财务工作以及经营工作进行检查,也能够对公司高管的工作和行为进行监督,以此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所以说,监事会是企业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克星”,搞好监事会的工作,企业财务工作的健康开展可以说就实现了一半。所以,企业应当加强监事会工作的开展,明确监事会中各个成员的职责,实现对企业财务工作的高效监督。
篇9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各国对绿色会计的研究各有千秋。1992年,美国国家环保局组织编写了《环境会计导论:作为一种企业管理工具》一书,不但从概念上澄清了环境会计的三种含义,而且在绿色成本计算、成本分配、绿色会计信息应用等方面为企业管理实务提供了技术指南。北美绿色会计表现为两大动向:一是在财务会计领域的绿色成本、绿色负债的会计处理和披露问题已经纳入绿色会计领域;二是作为绿色管理会计的绿色会计有长足发展。
2007年7月,日本环境厅委托日本公认会计协会编写的《环境会计指南手册》收集了37家企业的环境会计处理案例,并且利用问答形式解释了人们关注的疑问。日本的绿色会计正朝着普及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1993年欧盟颁布并实施“环境管理和审计计划”,鼓励企业评估、报告和改进它们的环境业绩,并于2001年对该计划作了进一步的修订,详细说明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由此可见,欧洲的绿色会计研究已经扩展到相当宽广的领域。
(二)国内研究现状
在中国,从197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来,陆续颁布一系列法律法规,同时,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白皮书。通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建立了一整套针对环保方面的行政管理及报告体系。
但对比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总体而言,我国绿色会计信息披露仍存以下不足:
第一,绿色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是政府管理机关。企业资源环境报告的透明度不强,公众无法对企业的资源环境的受托责任进行有效的监督,不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
第二,绿色会计信息披露主要是强制性披露,不是自愿性披露。由于目前没有绿色会计准则和对外披露绿色会计信息的规定,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特别是资源环境责任方面很被动。
第三,绿色会计信息披露缺乏可比性。由于没有统一的披露原则和标准,使得绿色会计信息的计量方法、程序、范围和内容等方面的披露方式多种多样,缺少可比性。
第四,绿色会计披露定性信息较多而定量信息较少。
二、绿色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一)绿色会计信息披露的目标
绿色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联系,确认、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开发和利用的成本与费用,分析环境绩效以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影响的一门新兴学科。绿色会计披露的目标可以界定为以下两个层次:
1.对外提供有用的绿色会计信息
绿色会计披露应向信息使用者提供资源环境信息和与其有关的财务信息,以满足其了解企业并进行有效决策的需要。它包括三个基本要素:第一,向谁提供信息(即信息的使用者或信息的服务对象);第二,提供什么信息(信息的内容);第三,提供什么样的信息(信息的质量特征)。
2.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绿色效益和经济效益
绿色会计的具体目标是组织相应的会计核算,确认和计量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环境经济效益和经济损失,为社会提供充分的与企业有关的信息。企业管理者和政府有关部门通过这些信息衡量企业对社会、环境责任的履行情况,对其经营前景和财务风险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估,社会公众则由此了解企业的环境表现,对企业的产品和形象做出恰当的定位,参与企业的环境管理,促使企业协调好经济效益与资源环境效益。
(二)绿色会计信息披露的假设
会计假设是指会计上对那些未经确切认识或无法完全正面论证的经济现象,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或趋势所做出的合乎逻辑的推理和判断。绿色会计由于遇到一些新兴的问题和情况,其披露的假设就与传统会计报告不完全一致。分为:
1.会计主体假设
绿色会计主体作为一个盈利性的经济组织,要承担来自法律的、道义的及其他方面的社会责任。会计上不只要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益,也要考虑其环境效益。
2.货币计量为主的多重计量假设
相对于传统会计,绿色会计的核算对象是资源环境活动,绿色会计报告关注会计主体自身的经济利益、社会效益和资源环境效益。所以,绿色会计核算的内容采用多重计量假设(货币和非货币两种计量形式)。其中,非货币计量形式中,包括实物计量、劳动计量、比率计量、混合计量等。
3.资源环境价值假设
传统的经济学观点承认资源环境的使用价值,而将资源环境的入账价值忽略了。根据边际价值理论,效用是价值的源泉,而非交易性决定了资源环境的价格必须借鉴数学的方法来确定。只有承认资源环境具有价值,我们才能进行绿色会计的核算和信息的披露。因此,资源环境价值假设应该改称为绿色会计披露的基本前提之一。
4.可持续发展假设
可持续发展假设是企业绿色会计核算中会计主体在资源不枯竭、生态资源不降级的基础上,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绿色会计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三)绿色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选择或评价可供取舍的会计准则、程序和方法的标准,是对财务报告目标的具体化。企业提供的绿色会计信息必须满足一定的质量特征。
1.相关性
即绿色会计信息要与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相关。要求信息必须具备反馈价值、预测价值和及时性三个基本要素。
2.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确保信息能免于错误及偏差,并能忠实反映意欲反映的现象或状况的质量”,“避免倾向于预定的结果或某一特定利益相关者集团的需要”。可靠的会计信息必须具备真实性、可核实性和中立性三个基本要素。绿色会计信息披露中的可靠性,由于计量上的困难,主要应该强调的是事实和有法律支持的逻辑推断,是事物或者说事件的性质。
3.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又称明晰性,指企业披露的绿色会计信息应该让使用者容易理解。绿色会计是一种新生事物,许多信息项目是大家过去从未接触过的,尤其是在披露绿色环境效绩时,涉及一些技术性很强的概念和术语,要加大对其解释力度。
4.可比性
可比性是指面对同样的情况和事件,会计上所作的反映和披露应该是相同的。具体地说,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二是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
5.重要性
重要性是指在对所有与绿色会计有关的信息进行全面反映的基础上,对于重要的信息应该进行详细揭示。相应地,比较次要的信息可以采取一种简要的方式予以披露。
(四)绿色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原则
1.充分披露原则
企业在提供绿色会计计信息时,应将一切有关企业对生态环境的利用、保护或污染、损耗等情况报告给信息使用者,不得有忽略或隐瞒重要的数据资料,使信息使用者发生误解。
2.政策性原则
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企业对消耗的资源和破坏的生态环境付出一定的代价。而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企业很难主动地披露完整的绿色信息。因此,政府会计管理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必须对企业最低限度的披露作出明确的和强制性的规定,支持并鼓励尽可能多的绿色信息。
3.实时核算原则
及时的绿色会计信息才是有价值的信息,过后的信息对于已经发生的资源环境耗用不能产生实质的影响。因此,绿色会计信息披露必须实时地反映企业的生产情况。
三、绿色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
(一)绿色会计披露的对象
绿色会计披露的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必须包括很多与企业资金运动无关的事项,必须考虑企业除资金以外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第二,它不仅包括那些能计量且能够用价格计量以及用价格交换的东西,还必须包括初次之外的很多东西。
(二)绿色会计要素的分类
绿色会计要素是指对绿色会计对象所作的基本分类。具体可分为绿色资产、绿色负债、绿色成本、绿色收入四类。
1.绿色资产
是指所有权已经界定或管理主体已经明确,能对其执行有效控制,并通过对其持有或使用可获得直接或间接经济利益的环境资源。这里的经济利益指通过对环境资源的拥有、使用、处置所产生的已实现的原始收入和通过对其拥可能产生的未实现的持有损益。从形态上,绿色资产可分为自然资源性资产(包括土地、能源、金属和非金属矿等)和生态环境资产(包括土地、森林等)。
2.绿色负债
是由于企业以往的经营活动或其他事项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和影响,而应当由企业承担的,需要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现时义务。绿色负债作为对企业应承担的资源环境的责任的反映,具有其特殊性。例如,主要产生于已经存在的或与其可能发生的与资源环境破坏有关的损失。多数情况下绿色负债难以确切计量,但可以合理估计。
3.绿色成本(费用)
指本着对资源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活动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采取或被要求采取的措施的成本,以及因企业执行资源环境的损失给公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危害,同时也涉及到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包括:自然资源耗减成本;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及处置成本;降低污染物排放的成本;绿色采购成本;资源环境管理成本;资源环境损失成本。
4.绿色收入
指管理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由于开展以保护和改善资源为宗旨的管理、生产、销售活动而增加的资源。绿色会计存在着无法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事项(如空气),无法用历史成本计价的事项(如企业造成环境污染发生的延时治理费),因此计量上实行以货币计量为主的多种计量单位并用原则。
四、对我国绿色会计信息披露现状的分析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才陆续有介绍、引进绿色会计的文章出现,绿色会计的研究基本上还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与定型的实践模式。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绿色会计信息成为企业经营、业绩评价和投资决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
(一)绿色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是政府管理机关
绿色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是政府管理机关。在绿色会计信息的生成和报告过程中,其质量高低取决于需求的强弱。
我国目前企业所披露的绿色会计信息主要服务于国家宏观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且披露的企业主要以上市公司为主,信息披露比重较小,而由于企业造成的污染其危害性有的不能直接或短时间内显示,造成环保部门对企业绿色会计信息的需求力度也不足。
(二)绿色会计信息披露主要是强制性披露,不是自愿性披露
由于目前没有绿色会计准则和对外披露绿色会计信息的规定,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特别是资源环境责任方面很被动,企业编制环境报告的原因主要是政府管理机构的强制要求。
绿色会计信息披露比例不是很高,主要集中在污染严重的企业,而对于强污染的企业披露的内容也不够理想和全面。我国虽然在环境保护方面已经颁布了一些法律法规,但仍然与世界先进国家存在很大差距。2004年,从对沪深两市A股1363家上市公司年报中有关绿色信息披露内容统计看出,我国上市公司绿色信息披露主要集中在重污染企业,并且是强制披露,且披露信息集中于定性披露,大多是出于对美化企业环境形象而进行的。
(三)绿色会计信息披露内容单一、不够全面
以环境支出项目为例,调查显示,排污费、按现行法规要求的对原有设备改造和重置的环保支出、新投资项目的环保设施支出和临时性或突发性环保支出这四个项目,它们是企业最常发生的“环境支出”项目。而大部份企业仅对排污费单独立账,对其他环境支出项目单独立账的比例都未超过50%。另外信息披露内容主要以文字叙述,忽视了资源环境业绩信息、资源环境影响及所带来的资源环境风险披露,无法满足相关利益人的需求。
(四)绿色会计信息披露缺乏可比性
由于没有统一的披露原则和标准,使得绿色会计信息的计量方法、程序、范围和内容等方面的披露方式多种多样,缺少可比性。我国企业目前环境信息披露方式主要有五种:(1)包含在年度保重(36%);(2)内部工作会议记录(36%);(3)单独报告(14%);(4)包含在会计报表附注中(9%);(5)包含在董事长的报告中(5%)。各个企业对于绿色会计信息的披露方式不一样,没有一种占绝对优势的披露方式,使各个企业间披露的绿色会计信息不具有可比性。
五、完善我国绿色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
(一)加速绿色会计准则和制度建立,规范绿色会计核算及报告形式
借鉴西方绿色会计理论方法和企业的成功案例,结合我国实际,加速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会计体系,界定绿色会计核算对象,早日与国际惯例接轨。对现有的财务报告稍加调整进行披露,凡与资源环境有关的财务问题在财务报表中依然采取传统的处理方式,只是在财务报表之外的财务报告中的其它部分进行披露,具体可包括:
1.增加附表或补充报表
根据需要将资源环境问题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通过单独编制一或几张附表或补充报表的方式加以详细披露。
2.在财务报表注释中说明
包括文字的或者是数字的,相互连贯的或者是独立的,详细的或者是简略的。目前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说明的主要事项有企业的会计政策、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报表上的非常规项目和非正常情况、表内无法反映的重要事项和情况等。
(二)政府要加强监管,加大绿色审计力度
要建立完善的绿色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国家实施强制性的管制是极为必要的。政府必须强制性的要求企业遵循制定的披露规则并通过加强监督来落实这些规则。绿色审计是将审计与一个企业、其他组织、国家或地区,甚至是某一项目中的有关资源环境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对资源环境政策、生产经营及其他正常本职活动的资源环境影响进行审查和监控,以发现所存在的资源环境问题和违反资源环境法规的风险。绿色审计可以促进企业更好的加强环保工作,改善保护环境,有效利用资源。
(三)加大绿色会计宣传教育的力度,推行奖惩制度
推行绿色会计,对外披露绿色会计和会计参与资源环境管理,都要求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转变观念、树立节约环保意识、更新知识,从而适应新的形势要求。
参考文献:
[1] 彭媛媛.中西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比较与思考[J].会计之友,2008(5).
[2] 吕福祥.绿色会计的研究现状和理论基础[J].集团经济研究,2006(11).
[3] 李心合.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题研讨会综述[J] .会计研究,2002(1):58-62.
[4] 耿建新,焦若静.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初探[J].会计研究,2002(1): 43-47.
[5] 肖维平.环境会计基本理论研究[J].财会月刊,1999(5):10-11.
篇10
关键词: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2
一、中小民营企业的界定
对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首先对其范畴有一个界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从企业员工数与企业产业方面进行界定如表1所示。根据这一界定,德国94.8%的企业为中小企业。如果把中小型企业从业人数界定提高到500人,德国99.8%的企业为中小企业(OECD,2001)。与OECD国家标准相比,我国中小企业在营业额度的规定上与OECD界定接近,但人口数界定不同。我国工业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劳动/资本密集度较大。有关民营企业界定,据《公司法》规定除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外,其他类型的企业中只要没有国有资本,均属民营企业。
表1 中小企业界定标准
资料来源:OECD http:///std/business-stats/35501496.pdf
二、中国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
中小民营企业资金困境一直是制约企业结构调整和快速成长的重要因素。自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日益发展壮大,90年代后,我国民营企业加速发展。中小民营企业数量众多,成为创造就业、出口创汇和产值贡献主力军。全国经济普查(2010)统计结果显示,民营企业数量在2009年底达到381.2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76.9%,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超过了非民营经济部门。但是,民营企业遭受制度上和政策上的限制多,企业监管多,中小民营企业发展困境多。例如在中国经济转型中,政府干预与市场的不完备导致企业在市场中进行不公平竞争。另外企业自身人才短缺、管理水平落后、组织管理结构松散、信用不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等,造成大量的破产和倒闭。这不光对就业、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产生负面影响,这也对中小民营企业造成不良的形象影响,致使其信用不高、贷款困难。另一方面,银行里有大量的居民存款,如何能把存款安全的贷出去成为银行的一大难题。因此,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境与银行存款积压难题并存。
三、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我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通过正式渠道融资和非正式渠道融资。正式融资渠道主要包括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商业信用、股权融资、股份制入股、职工集资、政府给予贷款、贴息等资金扶持这几种。非正式融资渠道大体包括民间借贷、拖欠货款、私募股本、互为担保、私人借贷等形式。但总体来讲,中小民营企业一直处在资金稀缺的困境,从正式渠道获得的资金不足,而非正式借贷成本高,这更加重了企业成本。陷入融资困境的问题根源在哪里呢?本文从中小民营企业的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进行分析。
1.对中小民营企业的政策不清晰、扶持力度不够
我国现行为保障民营企业运行发展的经济法律政策缺乏,造成民营企业宏观发展管理混乱,不明确,无明确的法律政策所遵循。因此,在国家执法和审计时常常没有统一的标准,对国企呆账坏账不予追究,而对民营企业进行歧视。银行贷款人员对风险较大的民营企业惜贷。另外,国家对中小民营企业扶持力度不够(Faccio,M.,2006;余明桂、潘红波,2008)。
2.正规渠道融资门槛高
首先,银行贷款的担保条件苛刻,中小民企难满足。找银行贷款,就必须要担保和抵押,但中小民营企业财产有限,缺乏足够的抵押资产,只有房地产和设备是其主要的担保物。另外,中小民企大量依靠自营、合资等方式建起来的,存在着土地、建筑物等不动产的产权、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所有权不明晰等问题,难以以之做抵押。其次,银行贷款手续繁杂。手续繁杂严重影响了中小民营企业的信贷信心。中小民营企业一般贷款时间急、频率高、金额少。而银行怕审查不够严格造成不良资产增加,办理贷款的手续相当复杂(江诗松等, 2011)。此外,银行贷款存在歧视行为。由于小企业一般都是小额贷款,与大企业的大额贷款相比,收益低。对银行来讲,资金的零售比批发成本又要高出许多,对小企业的信贷风险又较大企业高出一倍, 审查成本高等因素,国有银行放贷的市场定位主要还是大型国有企业和规模以上企业。而对中小民营企业采取的则是歧视性政策。例如,一些银行虽没有明文规定,但上上下下已达成默契, 贷款目标市场是500万以上客户。商业银行追求规模效应,大的金融机构更愿意为大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而不愿为急需资金的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3.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风险大
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处于竞争性领域,所面临的经营风险和淘汰率高,融资风险大。因规模和资金的限制,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如服装、鞋业、建材等产业,与高附加值的电子、通信等科技含量高的产业相比,中小民营企业产品显得档次较低、能源消耗较高、科技含量水平低,导致企业利润率低而不能吸引金融机构的投资偏好。更重要的是,中小民营企业的破产率比国有企业的高很多。民营中小企业高比率的倒闭情况,造成企业信用低,向其发放贷款的银行业存在较大的金融风险。
4.贷款成本高
大部分规模小的民营企业属于家族式管理,财务不健全,信息不透明,缺乏审计部门认定的财务报表和良好的经营业绩,这增加了银行对中小企业财务信息的审查难度。为了降低贷款风险,银行必须大规模搜集中小民营企业信息,致使银行的贷款成本和监督成本上升。银行由于缺乏有关中小民营企业客户风险的足够信息,不能做出适宜的风险评价。因此,贷款给信用等级低的中小民营企业的成本很高。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小民营企业很难通过银行贷款、股权融资这两种渠道获得资金,而企业自身的低等级企业信用又直接导致其他融资渠道的枯竭,从而引发了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普遍现象。
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对中国经济增长有着重要贡献的中小民营企业走出困境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四、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改善政策环境。健全法律法规,规范中小型企业的经营行为,以降低金融机构的融资风险,促进企业积极采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会计管理,提供企业信用等级和透明度。同时,为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扶持政策措施,特别是要对阻碍企业获得融资便利的土地使用权、所有权等问题及时解决,增强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抵押能力(Estrin 等,2009)。
改革金融机构对中小民营企业贷款的条件限制。国家采取激励措施,促使银放宽贷款抵押条件,放宽抵押品的范围,使其范围扩大到仓单和提单质押、房产和商铺抵押、应收账款质押、出口退税的税单质押、或者小企业业主或主要股东个人财产抵押、质押以及保证担保等。除了上述之外,还要使抵押物拍卖市场和中介机构更加完善,把办理抵押手续的步骤和成本降到最低。
加快中小企业融资机构的迅速发展。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旺盛,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又不愿开拓该市场,这就给中小金融机构留下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从发达国家来看也是,小金融机构也以中小企业为其目标市场,与大银行并行,相得益彰,形成了完整的金融体系,满足了不同经营客户的需求。因此,应该放宽成立中小企业融资的条件,拓展其能力。积极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打破银行业的垄断局面,形成竞争,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与水平。政府同时还可以设立专门的中小民营企业发展基金和信用担保机构,为中小民营企业提供优惠贷款和提供贷款担保。
加强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基础管理。重点规范民营企业经营行为,普及信用意识,督促中小企业应尽快制定严谨和完善的财务会计制度,提高其透明度,引导民营企业提高社会信用等级(何杰、曾朝夕,2010)。同时,对融资难的中小企业进行分类和初选,从让市场和政府同时帮助这些企业完善申贷资格。
参考文献:
[1]何杰,曾朝夕.企业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传统企业理论的冲突与整合——一个企业社会责任基本分析框架的建立[J].管理世界,2010(12).
[2]胡旭阳.民营企业家的政治身份与民营企业的融资便利——以浙江省民营百强企业为例[J].管理世界,2006(05).
[3]江诗松,龚丽敏,魏江.转型经济中后发企业的创新能力追赶路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双城故事[J].管理世界,2011(12).
[4]靳庆鲁,孔祥,侯青川.货币政策、民营企业投资效率与公司期权价值[J].经济研究,2012(05).
[5]余明桂,潘红波.政治关系、制度环境与民营企业银行贷款[J].管理世界,2008(08).
[6]Faccio,M.,2006,“Politically - Connected Firm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96,pp.369-386.
- 上一篇:化学工程技术专业
- 下一篇:安全生产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