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的重点范文

时间:2023-08-16 17:40: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审计的重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审计的重点

篇1

一、销售额审查

根据现行增值税法的有关规定,销项税额的计算要素有二:销售额与适用税率。销售额的审查是增值税审查的首要环节,应重点审查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收取价外费用是否并入应税销售额?按规定只要是跟销售有关的收费如:卖方提供装卸所得收入等都应并入应税销售额。企业在销售货物或收取购货方的价外收入时存在不开发票,或将已收取的价外收入通过往来账款处理,或直接抵账,冲销各自的往来账,或长期挂在往来账上,到一定时间就以清理“呆滞账”的方式,将其列入往来账的货物销售收入或价外收入,直接转入当期损益。

(二)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对外投资、分配给投资者、无偿赠送他人,是否按规定视同销售将其金额并入应税销售额?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只有分配给股东时才可按成本转销售收入。

(三)销售残次品(废品)、半残品、副产品和下脚料等取得的收入是否并入销售额?审计时发现多数企业把此项收入计入小金库,或直接冲减成本或费用。

(四)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以及集体福利、个人消费的,是否视同销售将其金额并入应税销售额?一些企业没有并入应税销售额,直接计入福利费用或企业管理费。

(五)采取以旧换新方式销售货物,是否按新货物的同期销售价格确认应税销售额?如:企业促销零售价1 107元,收回旧物作价100元实收1 070元,企业按实收价计收入就会少计销项税。

(六)以物易物或应税货物低偿债物,是否并入应税销售额?实际上企业很少有并入应税销售额,多数直接转往来账或不入账。

(七)移送货物用于销售是否按规定视同销售将金额并入应税销售额?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视同销售货物,但相关机构在同一县(市)的除外。

(八)采取还本销售方式销售货物,是否从应税销售额中减除了还本支出,造成少计应税销售额?这种销售方式是纳税人为了加速资金周转而采取的一种促销手段。其还本支出可作为产品销售费用处理。

(九)混合销售行为和兼营的非应税劳务,按规定应当征收增值税的,其应税销售额的确认是否正确。混合销售行为如征增值税,应以纳税申报表为依据,结合“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查明申报的销售额是否正确。

(十)纳税人发生销售退回或销售折让,是否依据退回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购货主管税务机关开具的“企业进货退回及索取折让证明单”,按退货或折让金额冲减原销售额?

(十一)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属于应征消费税的机动车、摩托车、游艇,售价超过原值的,按照4%的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售价未超过原值的免征增值税。

(十二)为销售货物而出租、出借包装物收取押金,因逾期而不再退还的,是否已并入应税销售额并按所包装货物适用税率计算纳税?同时应注意审查有关特殊的纳税规定,如对销售酒类产品(除适用啤酒、黄酒外)收取的包装物押金的规定。

(十三)采取折扣方式销售货物,将折扣额另开发票的,是否从应税销售额中减除了折扣额,造成少计应税销售额?

二、进项税额抵扣时限与进项税额结转、转出的审查

(一)进项税额抵扣时限的审查要点。

1.自2003年3月1日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请抵扣的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必须自该专用发票开具之日起90日内到税务机关认证,否则不予抵扣进项税额。

2.对纳入防伪税控管理的企业,取得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属于扣税范围的,应于纳税申报前到税务机关申报认证,在取得税务机关开具的《认证结果通知书》和加盖“认证相符”戳记的专用发票抵扣联后,申报抵扣税款,凡认证不符的,不得作为扣税凭证。

3.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证通过的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应当在认证通过的当月按照增值税有关规定核算当期进项税额并申报抵扣,否则不予抵扣进项税额。

(二)进项税额结转的审查要点。

审查纳税人是否存在多计进项税额的问题,不仅要从计算进项税额的凭证上进行审查,而且还要审查有无扩大结转、计提进项税额范围的问题。

1.免征增值税项目的购进货物和应税劳务,是否结转进项税。

2.购进固定资产是否结转了进项税额。

3.非增值税劳务项目购进货物和劳务,是否结转了进项税额。

4.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劳务,是否结转了进项税额。

5.在建工程项目所用的购进货物和应税劳务是否结转了进项税额。

6.购进货物发生的非正常损失,是否结转了进项税额。

1~5购买时就知道与生产产品无关,不应抵扣进项税,应价税一并计入购买货物成本中。

(三)进项税额转出的审查要点。

当纳税人购进的原材料、商品改变用途时,应将其负担的进项税额由“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的贷方“进项税额转出”科目转入相应的账户中去。因此,对纳税人发生的下列业务,应审查在结转材料和商品销售成本的同时,是否作了转出进项税额的账目处理。

1.将生产用原材料用于职工福利已结转进项税额的材料物资。

2.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但是清产核资价值损耗不做进项税额转出。

3.在建工程项目领用购进的已结转进项税额的材料物资。

4.增值税免税项目使用购进的已结转进项税额的材料物资。

5.非增值税应税项目使用购进的已结转进项税额的材料物资。

6.将购买的固定资产作为低值易耗品入账,生产时以低值易耗品领出已结转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

篇2

[关键词]电子支付 审计重点 审计方法

引言

电子支付企业大多数是从事移动支付、网络支付和预付卡业务。随着人民银行对电子支付企业颁发《支付业务许可证》,已有256家电子支付企业已经转型成为了第三方支付机构。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性质是受人民银行严格监管的电子支付企业。未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的电子支付企业仍游离在灰色地带,所经营的业务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业务并无本质上的区别,都属于电子支付。电子支付行业与传统行业相比,具有许多不同特点,例如:产品和服务虚拟化、产品交易流转快、信息安全要求高、风险控制严格、资金高度密集、会计核算特殊等。因此,电子支付企业的审计内容会有所侧重,同时须要改变审计的方法。

一、 电子存货审计

电子支付企业的有形产品、电子数据产品均可在线上(互联网)和线下销售。电子数据产品主要以系统接口方式即时交付产品(如:数据型充值卡、Q币、网络游戏点卡)。这类电子形态的数字产品从上游运营商采购回来尚未加载到产品销售系统平台的,以及加载到销售系统平台但仍未销售出去的,均属于电子存货。

1. 电子存货审计的重点

电子存货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账号中的可用数据余额和文本文档的卡密序列数据。电子存货审计的重点和方法主要是:登陆供就商的系统平台账号查看收货记录和数据余额;查阅采购汇款的凭证记录;观察以文本文档发货的采购收货过程,验证其文档与解压密码是否分开发送;检查验收人与收货人是否分开,验收后是否及时导入加载到销售系统平台;计算导入到销售系统平台的数量金额与购入数量金额的差异;检查销售系统平台导入数、上架销售数、已销售数、结存数是否平衡;抽查卡密产品,如果卡密已失效的退货如何处理;对未导入销售系统平台的产品和已导入销售系统平台的结余数进行盘点,以确认实际库存。

2. 电子存货审计的难点

因为电子形态存货具有非实物形式和实时动态变化的特性,其真实有效性须到生产商才能验证,另外由于财务的结账时点一般是月底最后一天,但盘点通常是在财务结账后,因此电子形态存货审计的难点是“如何监盘和账实核对”。对于实时动态变的销售系统平台账号中余额的盘点,解决方法通常是在月底结账后的某一时点对销售系统平台的后台数据库提取交易和结存数据,以“倒挤法”推算求得月末电子存货的余额,再进行账实对比。对于文本文档保存的卡密存货,其盘点的方法是要求将未导入的文本文档解压解密,计算数量金额后加总;将卡密文档中的账号和密码导入销售系统平台,导入成功后对库存随机抽样到运营商验证,确认该批存货真实、有效和确准。

二、 风险管理的审计

电子支付企业为促进公平交易,防止客户欺诈,建立了风险控制机制,管理控制交易风险。风险管理的审计重点主要是:

1. 客户风险信息审计

审查客户风险信息真实性和完整性。风险信息是触发风险业务规则引擎的基础,风险信息包括风险等级、信用等级、是否已列为恐怖名单、黑白名单归属、客户电脑ID等要素,确认系统中数据库记录了风险信息、风险事件和风险行为,并对风险事件或行为做出了处理和报告。

2. 风险业务规则引擎、异常交易的审计

风险业务规则引擎能将交易筛选出可疑交易,将客户的网上行为筛选出风险行为。异常交易标准分为交易频次和交易金额两类,标准需要不断总结和更新。这类审计要通过信息系统审计的测试数据法,以假定的虚拟业务输入,将检测数据的输出结果与预期结果对比,以确定风险业务规则引擎、异常交易标准是否有效和完整。

3. 风险事件处理过程的审计

审计的方法是:获取风险事件的处理全部文件和记录,抽取其中的案例查询事件原由描述,公司接案后的资金保全,交易限制与冻结处理措施是否得当,检查申诉方提供的证据与资料是否充分,风险事件的裁决依据和证据是什么,复核裁定结果是否合规,重新计算退款或赔偿的金额,检查退款或赔偿的审批、提现和付款情况。确认风险事件处理过程是公平的和安全的,使得公司风险最低、责任最小。

三、 资金的审计

电子支付企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企业,对资金的安全要求十分严格,其本身也努力地构建封闭的、安全的支付系统。但是支付系统是一个庞大的交易网络系统,有众多的子系统和交易接口、交易账户和交易客户端,如果某一节点出现控制疏漏,就会导致资金发生渗漏。其审计的重点是:

1. 供货账户和预付金(已付备付金)的审计

电子数据产品供货账户是指电子支付产品供应商(如:中国移动)为电子支付企业开设的可用于双方系统对接、实现电子数据产品实时交付的账户。预付金是指已预付给上游电子支付产品供应商用于购买数据产品的款项和上游产品供应商给电子支付企业充值的数据资金。

其审计方法是:账号交易接口的技术设计是否符合规范;交易接口关联的账号与密码、人工交易功能是否得到严格控制;接易的差错处理机制是否明确;检查不能处理的交易差异如何处理,有无瞒报、虚报损失;核对收款方是否已在其运营系统平台上给付款企业加上数据资金;检查数据资金的扣减是否按协议约定方的交易数据为准;查询运营商供货平台系统是否发生故障影响扣减了数据资金。验证供货平台系统账户的进、销、存的数据是否平衡。向供应商索取调整账户数据资金的依据;盘点账户资金余额进行盘点,用“倒挤法”进行账实核对。

2. 客户支付账号安全和客户备付金的审计

客户在支付系统开立的支付账号,其审计的重点是确认人工干预操作客户支付账号引起的资金变动是合法的、保障客户权益的、且不存在内部员工舞弊。具体审计的方法是:索取支付系统管理端和客户端的操作工号及其权限清单,审查是否有不相容职务的授权发生,如:业务人员或客服人员拥有充值权限。审查员工操作处理客户支付账号的各种交易,包括但不限于提现、补扣、代扣、赔付、退款和发放奖励等,确认员工操作的每笔记录都有授权和审批,必要时查询数据库中的交易记录和系统日志。对客户支付账户的审计不可忽视的内部客户账户,内部客户账户混合在众多的支付账号之中,在管理上通常比较松懈又没有单独核算,容易成为舞弊目标。

客户预付金是电子支付企业给客户支付账号充值等额数据从客户银行账户中预扣的资金,在支付系统平台上的体现就是所有客户支付账户的余额,受到人民银行的监管。其审计重点和方法是:审阅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协议;了解充值的渠道、对账机制、差错与退款的处理;检查收款账号和清算时间,备付金的存款方式、划转和使用情况,有无挪用的情形;检查风险准备金的提取和使用是否符合规定;测试扣款与充值金额是否一致,审查扣收的交易手续费,支付客户的成本、奖励、批量代收款业务的审批和操作记录,检查“业务负债”科目核算内容,是否账实相符。

3. 数据资金舞弊的审计

内部员工对管理存在疏漏、控制不严的支付交易环节,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可能实施舞弊。资金舞弊的目的在于套取现金,掩盖损失。针对舞弊可能原因,审计方法是:了解员工重置客户支付账号密码机制,以及技术维护人员访问系统数据库和防纂改的控制措施;检查员工的操作工号授权情况,有无业务人员开立虚假账户发展虚假客户;查阅员工干预支付账户的操作审核和审批记录。其中关键是查找舞弊资金的套现出口,然后在支付系统定位后进行追踪跟查。

四、 财务核算的审计

电子支付企业的会计核算并没有统一适用的行业会计制度,税务在征管和核定企业适用税目时,通常将其核定为计算机业、电信服务业、服务业或信息服务业等。财务核算的审计与传统行业的财务审计方法大同小异。在审计内容上,电子支付企业具有行业特性的业务项目、特殊的会计科目内容,以及相应审计的侧重点如下:

1. 收入审计

电子支付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来源主要是上游产品供应商、商支付给的服务费和特约商户支付的手续费。审点内容是:检查业务协议,确认服务费的计费基础和费率;取得当月实际交易量数据确认截止交易的时间点是在月末一天的24:00;分析复核每月收入与费率的波动。查看收入记账的单据是否齐全,有无对方的业务量数据作支撑。关联交易的收入是否按市价预计;检查计提有无多预计、漏预计;入账时间点是否准确。

2. 成本审计

电子支付企业的主营业务成本构成主要是支付给下游分销商的服务费,业务推广的促销奖励佣金、支付给金融机构的手续费、代下游分销商缴纳的税金(实质上属于服务费)。审点内容是:检查分销协议,确认支付系统即时支付服务费率和月度的奖励费率,银行手续费率。检查支付系统中设置的服务费率是否与协议约定一致;提取支付系统中各分销商当月代销的数据重新计算月度促销奖励佣金成本。提取各合作银行当月资金归集的笔数与金额,重新计算月度银行手续费成本。按各分销商各自所得,以注册地税务当局核定的代开营业税发票的税率,验算代下游分销商缴纳的税金。检查成本与收入是否配比,确认入账时点准角,不存在多计少计。检查成本发票是否提供,确认依据充分,符合税务征管要求。

3. 业务资产和预付备付金科目的审计

这类资产科目核算的内容是支付企业已预付的备付金或预付用于采购电子数字产品的款项。该科目的审计要结合供货账户安全审计的内容来进行。审点内容是:核对借方发生额与监管专户银行记录是否一致;核对贷方发生额是否以协议规定一方的交易额为基准。交易差异在账务上的处理,特别要关注发生额中的调账项目和报损项目,仔细审阅调账依据,有的调账项目可能与员工舞弊和掩饰错误相关。确认入账正确后,账实核对,必要时向电子数据供应商函证。

4. 业务负债和客户存入备付金科目的审计。

该类负债科目核算客户存入的备付金。其审计要结合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在途资金、以及客户支付账号的资金安全来审计。审点内容是:确认设置的各明细科目与支付系统业务一一对应;核对贷方发生额是否等于支付系统为客户充值的金额。核对借方发生额是否等于支付系统中客户作为买家支付给卖实的交易总额。分项检查入账的内容在支付系统中是否真实发生。特别要关注当月发生的已经给客户充值但并未收到款项的业务和已收到款项但未给客户充值的业务,及这类业务的账务处理。确认科目核算入账正确后、账实核对,盘点系统余额。

结束语:

电子支付企业的审计只有根据行业特性,对具有行业代表性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深入研究,并采用相应的审计方法,才能提高审计效果。

参与文献:

[1]庄明来,吴沁红,李俊.《信息系统审计内容与方法》.审计署审计研究所.

[2]董大胜.《审计技术方法》.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篇3

【关键词】 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基金;社会保险基金审计;社会保险基金管理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关键时期,如何确保作为社会保障体系主体的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与完整是一个社会广泛关注的核心问题。

一、社会保险基金审计的必要性

作为一个转型中的国家,我国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尚存在着社会结构性矛盾、利益冲突、收入差距、失业率、老龄化等问题,为了确保社会经济稳定、健康和协调发展,迫切需要建立起一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险基金是国家通过立法形式建立的,由缴费单位和个人分别按照缴费基数的一定比例缴纳以及通过其他合法方式筹集的,用于解决社会成员因退休、医疗、伤残等而提供物质帮助的专项基金,包括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生育保险基金五种。

社会保险基金一向被老百姓称为“保命钱”,它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有力保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后盾。然而,山西、海南、河北、上海、云南、浙江……近年来,多起涉案金额巨大的社保基金违法违规使用案件的曝光,使得公共基金管理问题屡次成为舆论焦点。统计显示,在1986年至1997年间,全国有上百亿元社会保险基金被违规动用。据不完全统计,1998年以来,全国清理回收挤占挪用基金160多亿元。至2006年底,还有数十亿元没有回收入账。截至 “十五”期间,劳动和社保障部接到挤占挪用基金举报案件96件。近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社保基金审计结果也表明,社会保险基金在运行管理中存在内控机制不严密、业务处理不规范、基金受到侵害等严重问题。

造成社保基金的违法违规使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管理体制的“泛行政化”、内部管理和控制不力、外部监督缺位等等,致使社保基金很难建立起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规范的会计审计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和风险防范机制。

为了全面保证社保基金的安全完整,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必须着力加强内部管理,加大对社保基金的审计监督,借助外部监督的力量,施行有效的控制,以确保社保基金的安全,防止社保基金流失。

在目前社保基金管理体制暂时难以改变的情况下,各级审计部门依法对社会保险基金的预决算、基金收支、基金运营管理的合法性、真实性、有效性的监督检查,能够维护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政策的贯彻执行,保障社会保险基金的正常运行,防范基金管理的各种风险,发挥社会保障基金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通过审计监督,能够有效地制止和纠正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在增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机构自我约束力的同时,进一步促进社会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国家审计署多次表示,今后审计部门将把老百姓关心的医疗、养老保险作为审计的重点。

二、社会保险基金审计的重点

社会保险基金审计属于国家审计的范畴,具有强制性、互济性和普遍性等特征。笔者认为,为了确保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与完整,审计部门在对社会保险基金进行审计时,应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审查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及执行情况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是指经办机构根据社会保险制度的实施计划和任务编制的、经规定程序审批的年度基金财务收支计划。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严格按批准的预算执行,认真分析基金的收支情况,定期向同级财政和劳动保障部门报告预算执行情况。

审计部门应对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其审计内容和审计重点是:

1.基金预算编制是否坚持政策性、全面性、真实性、合理性的原则;

2.经批准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是否被严格执行,有无超出预算的问题;

3.预算的调整是否按照法定的程序报经批准,年度预算和决算是否报经财政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二)审查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

社会保险基金应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按时、足额地进行征收。征收机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可以由税务机关征收,也可以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设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征收。社会保险基金筹集范围包括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灵活就业人员。构成社会保险基金组成内容的,包括社会保险费收入、利息收入、财政补贴收入、转移收入、上级补贴收入、下级上解收入和其他收入。

对社会保险基金筹集的审计内容和重点是:

1.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是否按法定的项目和标准,及时、足额征收社会保险基金、是否存在擅自扩大基金征收范围、任意提高或降低基金征收比例,是否存在对企业实行减收免收社会保险费的现象。

2.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是否将基金的增值收入纳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有无坐支、截留、转移或隐瞒资金收入,私设“小金库”的问题。

3.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有无不按规定收取滞纳金,或未将滞纳金列入收入的情况。

4.社保经办机构是否建立完整的基础数据,是否对参保人群进行有效监督,对在征管过程中发生的漏缴、少缴社会保险费的现象是否进行有效遏制。

5.社会保险基金登记、申报、征缴是否脱节。

6.经办机构征缴的社会保险费是否及时足额缴入收入户,有无不入账,搞“体外循环”或被挤占挪用。

(三)审查社会保险基金的使用

社会保险基金应按社会保险的筹资范围、国家规定的项目和标准支出。社会保险基金的支出项目主要包括社会保险费待遇支出、转移支出、补助下级支出、上解上级支出和其他支出。

对社会保险基金使用进行审计的内容和重点是:

1.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部门及社保经办机构是否依法及时、足额支付社会保险基金,有无拖欠、截留和任意扩大或缩小开支范围的情况,如拒绝支付应由社会保险基金支付的项目,或承担不属于社会保险基金开支的项目等问题。

2.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是否按规定编制预算、计划,有无超预算、超计划用款。调剂资金的分配、使用是否做到专款专用、合理合法,资金的调度和用款计划是否按规定的程序报批。

3.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部门及社保经办机构有无违规支付、虚列支出、转移资金和挤占挪用等损害侵蚀社会保险基金的情况。

4.受益人是否存在虚报、冒领和骗取社会保险基金的行为,经办机构是否定期对离退休人员进行必要的生存调查。

5.经办机构是否对参保单位或参保人员提供的相关资料进行严密的审核,如丧葬抚恤费的支取是否提供火化发票及死亡证明。

6.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部门及社保经办机构对重大资金的支付是否实行集体决策,在社会保险基金支付环节是否设置审核和监督岗位。

7.社会保险基金支付是否严格遵循统筹范围内支付原则、专款专用原则、统一性原则、适度性原则。

(四)审查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

根据《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社会保险基金必须存入财政部门和劳动保障部门共同认定的国有商业银行开设的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户、支出户及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挤占挪用,也不得用于平衡财政预算。基金根据国家的要求统一管理,按险种分别建账,分账核算,专款专用,自求平衡,不得相互挤占和调节。基金结余,除根据财政和劳动保障部门商定的、最高不得超过规定预留的支付费用外,应全部购买国家发行的特种定向债券和其他种类的国家债券,任何地区、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动用保险基金投入其他金融和经营性事业。

对社保基金管理情况的审查,是整个社保基金审计的重点所在。其审计的内容和重点为:

1.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的内控制度是否健全、有效,如财务和内部审计机构是否健全,能否发挥核算监督和控制的作用。

2.社会保险基金是否安全、完整,其保值增值是否合法、合规。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社保管理部门、社保经办机构和其他单位、个人有无以各种形式将社会保险基金用于对外投资、经商、办企业,为企业贷款担保、抵押、弥补行政经费和平衡财政预算等情况,是否存在贪污、私分基金等违法行为,是否存在长期挂账,以前挤占挪用基金是否回收。

3.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的基金预算、决算编制、审批、执行和调整是否存在不符合财务制度,有关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是否真实、合法;会计核算是否严格执行《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

4.结余基金收益状况,是否合理安排存期以追求收益最大化。

【主要参考文献】

[1] 魏新军,孙键. 社会保险基金审计[J]. 中国审计,2006(1).

[2] 赵小剑. 社保基金为何大案频发[N]. 南方周末,2006-8-10.

[3] 财政部. 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S]. 1999.

[4] 财政部. 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S]. 1999.

[5] 王元月,游桂云,李然. 社会保障:理论、工具、制度、操作[M]. 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4.

[6] 冯必扬,严翅君. 现代社会保障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7] 陈刚. 工伤保险[M].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篇4

关键词:部门 预算财政 资金审计

近年来,我国确立了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目标以及创建法治政府的目标,特别是预算制度的改革,国家审计机关如何加强部门预算中的审计工作,从而加强其预算管理,强化内部监督,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笔者认为,深化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应重点注意以下几点:

一、加强部门预算编制的审计,推进部门预算的合理、公平、公开

(一)预算编制的精细度审计

就现行预算编报情况来看,预算编制大多较为笼统,预算项目不细化。除了基本人员支出和基本公用支出按相关标准进行严格计算外,项目预算随意性较大,存在先有资金,后做项目的状况,给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带来极大的挑战。

(二)预算编报的完整性和原则性审计

预算编制的基本要求是统一编制,统一管理,统筹安排单位预算内外资金和其他收支。从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看,综合预算较笼统,没有细化到项目,不能起到应有的约束作用。同时预算内容不够完整,有的没有包含所有的下属单位,有的将预算外收入不纳入综合财政预算,有的没有将以前年度结余资金纳入预算等。

(三)项目经费安排的合理性审计

在目前项目经费安排没有具体标准的情况下,重点审查项目经费安排的合理性问题,项目经费预算编制依据是否充分,是否存在项目内容和项目经费虚假情况。如:项目经费是否细化到具体单位和具体项目;是否存在过于小和散,不利于发挥财政资金效益;对历年结余资金是否及时安排使用;对于同类型有共性的专项支出可以进行部门之间的横向比较,看项目安排是否公平合理。

二、加强部门预算执行的审计,强化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和效益性

(一)预算支出的审计

在审计中发现,有些单位为了调控“三公经费”的比重,把招待费一部分分解到食堂开支、工会开支,车辆运行及维护费列入项目支出,在日常公用经费中,“三公经费”很合理的摆在其中;有的部门为了提高福利待遇,巧立名目发放加班费、慰问金,节假日发放大型商场超市提货卡,账面反映为某些月份办公用品或者油料费的猛增或者食堂经费异常等,审计时应该多多关注。

(二)非税收入的征缴的审计

在审计中发现有的收入的取得不符合国家政策的规定,主要表现在巧立名目、无收费依据、提高标准乱收费,以及为放水人情应收而未收、或故意少收的问题;有的没有开设政府非税收入账户或者过渡性账户,隐瞒、转移、截留、坐支、挪用私分非税收入款项的问题;有的非税收入,未完成预算征收计划,在收缴分离的情况下,没有及时入库等问题。

(三)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的执行审计

在审计中,我们发现有的单位严格执行招投标、政府采购制度,而有的单位,把大数化小,分散实施,利用政策空子逃避执行招投标制度。

(四)资产、租金的管理审计

在审计过程中,资产的管理逐年好转,但是,收入入账或者上缴财政就有很多的问题,有的门面租金,通过与顾客签订两个合同的方式,档案资料整理得相当完好,且上缴了财政专户,但通过暗访发现客户交纳的租金与我们核实的数据相差很大,经过查实为采取分解合同方式隐瞒了部分收入,形成了小金库;有的拿一部分租金收入进入财政专户,一部分通过收取水电费的形式分次分批收取,进入代管资金账户,逃脱了财政的监管。

(五)债权债务的审计

债权债务应准确、及时、完整地入账,及时清理、核实债权债务的真实性。在审计中,我们发现有的单位为了不增加收入支出总量,把有些收支在往来账户核算。

(六)项目资金的管理及效益分析评价

一是项目资金的核拨程序是否合法合规,部门是否公平公正的进行二次分配,按预算、按计划、按项目和有关制度、办法的规定安排使用项目资金。二是有无超范围和标准,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的问题;三是有无因项目安排不合理,造成重大损失浪费的问题;四是有无因预算安排、资金拨付与项目进度相脱节,造成资金滞留的问题;五是有关项目执行招投标政策、政府采购政策情况。通过对以上情况的检查,进一步分析评价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益情况。

(七)收费票据检查

一是检查是否建有收费票据的申报、领用、核销等管理制度。二是检查收费票据来源是否合规,是否存在收入开具自购白发票的问题。三是检查所有收费票据的购、发、核销是否有详细登记记录。四是检查收费票据所开收入是否全额入帐。

三、分析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监督降低政府部门行政成本

由于成本制约和技术原因,审计人员无法检查所有的交易和事项,而是根据对交易和余额的样本审查来推断合理性,我们可以通过审计准则的不断完善和审计人员能力及职业道德的提高来消除审计期望执行差距,公正履行查错责任,保持审计独立性,深化部门预算执行审计,详细分析财政资金使用的情况,预期效益等。总之要把审计工作融入到政府经济决策中去,全面提升审计工作经济和社会上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张玉卿.部门预算执行审计重点探讨[J].当代经济,2009

篇5

一、政府投资项目开工前跟踪绩效审计的重点

1、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环节的审查。着重检查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概算批复、建设用地批复、建设规划及施工许可、环保及消防批准、项目设计及设计图审核等文件是否齐全。可防止前期准备不足临时动议、项目仓促上马,减少损失浪费和工程成本,确保项目决策、立项的科学、有效,有效防范决策过程中出现的“献礼工程”等问题,以切实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从根本上防止投资项目失败。

2、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计。审查政府投资项目是否进行了充分必要的可行性研究,前提是否具备,是否编制并上报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的项目建议书,审核批准是否符合基本建设程序。可行性研究内容是否齐全,资源、水文、地质等配套条件是否具备,建设地点的选择是否经过综合研究、是否进行综合经济技术比较,投资估算是否科学、准确,资金筹措计划是否符合规定,社会、经济及环境效果的预测评价是否客观。通过审计,有助于促进提高投资项目经济上的合理性和技术的可行性,防止立项失误。

3、设计及概算审计。着眼满足功能要求、审美要求、质量要求和投资效益要求,必须从更高层次上对项目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审计。同时应对工程设计概预算的全面、准确性进行审查,力求不漏项,不留缺口,并要考虑到足够的不可预见的因素。通过审计,控制工程造价及总投资、建设工程效果标准和考核评价,有助于提高项目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率。

4、工程招投标审计。主要检查招标文件是否完整严密、评标办法是否科学合理、招标程序是否合法合规、招标过程是否公正公平,是否存在规避招标或假招标行为等。通过审计规范政府投资项目发包和造价控制,有助于选择真正条件优越的竞争者中标工程,切实提高项目质量,防止出现“豆腐渣”工程。

5、工程量清单编制及套用定额审计。审计定额的选用是否正确、合理;定额的使用过程是否严谨,有无错套、高套定额现象。工程决算中选用的定额编号所对应的工程内容是否与施工图纸表现的工程部位完全一致,定额基价所包含的项目内容是否重计算,定额基价的换算过程是否完整正确等。该项审计关系工程造价的确定,有助于防止工程量清单出现错项、漏项,避免工程争议,减少投资损失。

二、政府投资项目施工阶段跟踪绩效审计的重点

1、拆迁审计。重点检查征地或拆迁补偿费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有关评估、计价是否合规、合理;有无擅自扩大拆迁范围、提高标准或者降低标准等问题,拆迁所付资金是否真正付到拆迁户手中。该项审计直接影响工程的拆迁成本,并可从跟踪建设资金流向发现是否有违法规行为。

2、前期财务审计。检查账簿的设立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特别是工程成本的核算是否符合会计制度的要求,是否有利于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及竣工决算的需要;政府投资项目的账户设立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资金来源是否合法、到位,是否专户存储,建设资金能否满足项目建设应完成工作量的需要。

3、内部控制制度审计。一是审查内控制度的建立情况,二是审查内控制度执行情况。主要检查工程签证、验收制度;设备及材料采购、价格控制、验收、领用、清点制度;费用支出报销等制度的建立及执行情况。尤其对建设单位关联企业所供设备、材料的价格要进行检查,防止从中加价。对已购设备、材料因故不能使用的,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并督促建设单位及时处理,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通过审计有利于促进设计、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通过完善制度加强质量控制、成本控制、防止损失浪费,提高效率,保证建设资金合法有效使用。

4、工程量清单执行情况审计。结合已编制的工程量清单。对多计工程和重复计算工程量以及只增项不减项,或多增项少减项等较为突出问题,通过账表核对,账实核对,审查有无多列、少列或错列现象。该项审计有利于促进提高工程质量,有助于严格执行工程量清单的规定,促进控制工程成本,也有助于通过工程量清单索赔事项的审计,促进提高工程效率。

5、项目变更审计。政府投资项目的变更必然涉及工程价款的变动。目前国内建筑市场竞争激烈,施工单位常常采用低价策略谋求中标。中标后又通过大量的变更来提高工程造价,从中获利。在竣工决算时,又使决算价格严重突破预算,形成了名副其实的“钓鱼”工程。鉴此,必须对变更事项进行严格审查。重点审查项目变更理由是否充分、合理,变更论证是否科学严密,审批手续是否完备,资料是否齐全、设计变更费用的计算是否符合要求,从而合理控制工程造价。

6、待摊投资审计。检查待摊投资有无超支,明确超支幅度和原因,检查费用支出是否符合“必须、节约”的原则,有无超出概算控制金额,费用支出的范围和标准是否合规,有助于直接控制投资成本。

7、监理履职情况审计。审查监理单位的选择方式和资质,检查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和监督检查制度的建立及是否有效运行。重点检查监理单位对隐蔽工程及其他检查内容是否进行了监理并办理了有关签证手续,有助于通过监督监理职责的行使来控制工程成本,控制工程质量并控制投资支出。

8、建设工程(分期)投资支出审计。检查建设资金是否专款专用,是否按照合同规定的工程进度付款,有无挤占、挪用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等问题。对往来资金数额较大且长期不结转的预付工程款、预付备料款要查明原因,防止出现超付工程款现象,以直接控制投资支出。

三、政府投资项目竣工决算阶段跟踪绩效审计重点

1、建设工程总投资审计。主要是指工程竣工结算审计,对工程竣工结算、工程财务决算、生产准备及联合试运行和交付使用财产进行审计监督,重点是施工单位工程结算和建设单位财务决算的审计,控制建设工程总投资及总造价。

篇6

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包括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项目实施阶段、项目营运阶段,每个阶段又包含了若干个环节和步骤,加强每一个环节的管理对工程造价的控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做好这些环节的监督审计工作就成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的重点,笔者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个人观点:

关键字:工程项目;造价控制;跟踪审计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o control the cost of the project have been widely accepted, but cost the problem is often catch is common, the project management is often catch often new. "The budget estimate, the budget exceeds the probable settlement budget," SanChao phenomenon in government investment project exists generally, settlement dispute over trifles phenomenon is also common occurance.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project including investment decision stage, the design phase, project implementation phase, project operation stages, and contains several links and steps,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each link to the project cost control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and doing these links in the supervision and audit work will become the auditing of government investment projects, the author from the following several aspects to discuss personal point of view:

Key word: engineering projects; Cost control; Track audit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关注工程项目的决策控制阶段的审计

1、编制项目建议书。建设单位根据企业资本支出计划提出工程项目建设计划,并指定项目管理部门或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编制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经项目管理部门审核后,提交决策部门审批。

2、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已通过审批的项目建议书,建设单位自行或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市场可行性分析、技术可行性分析和财务可行性分析。为了防止工程项目投资失控,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必须深入调研,对可行性方案的审批应慎重,要进行多方面的论证,并建立决策责任制。。

3、项目决策。将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交最高管理层,由管理层开专题会议进行决策,在进行充分论证后,得出科学的决策。在设计阶段必须委托资信良好的单位设计并签定详细合同,规定若应设计问题导致工程变更而增加的费用由设计单位担负,在工程的过程管理中,设计阶段具有重要的意义,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很大,不能因设计的不妥所造成整个项目效益低下。

二、强化项目实施阶段的全方位审计

1、建立健全招投标机制。严格按照招投标的控制流程进行招投标管理,该流程主要包括招标、评标、定标和合同管理四个环节。招标是根据招标项目的特点和需要编制招标文件,明确招标项目的技术要求、对投标人资格审查的标准、投标报价要求等内容要经过财务部门认可;评标,组建专门的评标委员会评标,评标是依据是招标文件中确定的原则和方法,评标方法由评标委员会在开标前确定,评标方法一经确定,在评标时不得改变;定标,评标委员会按照招标文件确定的标准和方法,对侯选投标文件进行公开评审和比较,并择优选择中标人;合同管理,建设单位分别与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材料设备供应商订立书面合同,会计人员参与合同的签订,审核合同的金额、支付条件、结算方式、支付时间等。书面合同留存财务部门一份作为支付合同价款的依据。

2、优化施工方案,减少无益消耗,对工程中涉及到人力、材料、机械和工期的,要科学配置,保证施工协调、有序和高效。

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杜绝因工程质量和材料问题造成的返工浪费情况发生。

三、杜绝违法分包转包现象。鉴于分包转包现象对于工程项目的危害之大,在招投标时认真审查投标单位的资格,在订立合同时明确规定并注明违约责任,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项目的施工单位进行监督,防止施工单位私自转包发包。

四、完善监督人员的责权利关系,强化监督机制。针对大多数工程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问题,制定和完善了监督人员的责权利关系。监督人员在施工现场部分代表了建设单位的权利,施工单位必须听从监督人员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多种渠道俩解决工程监督不力的问题。

五、严格控制工程投资,防止投资失控。在施工之前,根据工程项目预算,列出施工进度及费用预算计划表。在实际支付工程款时,严格按照施工进度及费用预算计划表付款,对于超出部分不予承担,有效防止投资失控。

六、加强对工程结算的监督,严格控制项目投资。

一是完善工程付款程序,把握好付款的关口。

以前在对工程款的拨付问题上,业主容易出现对工程造价情况不能准确把握,造成工程款的拨付凭感觉,容易产生超比例支付甚至是超付总造价的现象。现在形成的一套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进度款的支付流程是由施工单位提交申请支付工程款单,监理单位根据工程进度状况初步核算工程量,从而进步估算工程造价,再由监理单位将附有工程量完成情况的清单及付款申请单移交于工程造价咨询机构,由造价咨询机构再对此进行核查,以确定工程款的拨付。这种根据工程进度状况进行工程款拨付的行为,应该说是比较科学的反映工程的现状和有效进行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环节,层层把关,层层审核,程序比较严谨,责任比较清晰,对工程造价起到有力控制,但由于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各项工作非常繁杂,经常出现一些对工程造价的失控点和盲点,项目的实际发生与否,以及发生的量的大小,不能客观反映出来,因此在这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对工程造价的动态,建立台账,使之与工程的进度直接衔接起来,让工程造价与工程进度图一样直观。

二是加强对监理、造价咨询机构等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

工程监理、造价咨询等单位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工程监理对工程质量、工期进度等方面的监督管理充分发挥出其主观能动,造价咨询机构对项目工程造价控制发挥了闸门的作用,所有与本工程项目有关的资金流向都应通过造价咨询机构予以确认,杜绝了资金拨付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由上可见,中介机构在工程建设的管理过程中发挥了主要的管理作用,它们作用发挥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投资效益,通过对中介机构实施有效监管,是实现工程有效控制的关键,加强对中介机构的业务指导和随机性的抽查,检查有无违规操作的行为,以及中介机构之间的相互监督,切实保证中介机构发挥其各自职能作用。

三是加强对图纸以外发生的工程量签证的管理工作。

在目前的工程造价中,工程量签证已成为其组成中分量较重的一块,图纸以内的工程量,属于静态的部分,比较容易控制,但工程量签证部分在事过境迁以后,很难予以核实其是否发生的真实性,过程控制尤显重要,加强监理单位和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共同对工程进展过程中发生的工程量和工程进度款进行有效控制,现场签证由业主、监理单位、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及施工单位四家签字认可,拧干签证中的水分,提高了现场签证的真实度,实现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篇7

一、可行性研究阶段。可行性研究决定了工程项目的基本原则是否正确,是决定建设工期的关键阶段。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点是:1、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否科学、合理;2、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是否齐全、真实;3、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否符合国家的建设方针、政策和长远的规划,侧重于审查:厂址的选择、项目设计、技术经济评价等依据是否可靠;是否有国家正式批准的资源报告等;4、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否符合有关程序的规定。

二、项目投资估算阶段。投资估算是经济评价工作的基础,投资估算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可行性研究经济计算的结果与评价。对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的审计重点是:1、对市场需求是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2、是否实事求是地反映投资情况,有无弄虚做假的情况;3、是否选择了最优的投资方案;4、投资估算总额的构成是否真实,侧重于审查:(1)工程费。包括主要项目、辅助项目、共用项目;(2)其他费用。包括管理费、科研、勘察设计费及其他独立费;(3)不可预见费。包括培训费、劳保支出等费用。5、资金筹措方式的合法性、可行性:建设资金和流动资金的来源渠道要符合国家规定。

三、工程招投标阶段。1、设计招投标的审查:建设单位应按国家和当地政府的规定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方案设计竞标,以审查设计的效益为重点,确保项目选型经济。适用侧重于审查:(1)审查设计单位是否具有相当的资质等级;(2)竞标方案是否经专家在三个以上方案中进行评议,审查是否存在专断的现象和腐败行为。2、工程施工招投标审查。工程招投标的审查非常重要,不仅可以控制建设费用支出,而且对于工程质量以及施工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应侧重以下几个方面:(1)招投标时是否符合《招投标法》的有关规定,确定施工队伍时是否实行了严格的审批制度、择优选择;(2)是否对施工队伍的资质进行了审查;(3)招投标工作是否实行了回避制度,是否存在各种关系的干预,是否存在泄漏标底的情况。

四、设备选型、材料采购阶段。主要审查以下几方面:1、建筑材料、设备的采购是否超计划采购,其价格与合同是否一致,是否擅自提高标准;2、乙方采购的建材和设备,是否经过市场调查,是否由建设单位验收同意;3、大型设备的采购是否实行了招标制度;4、建筑材料和设备是否有《合格证书》、《检验报告》;5、材料采购入库是否有严格的验收、出库制度;6、大中型设备、大宗物品的采购合同 :审计应从立项开始,对合同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当事人的履约能力、企业信誉、产品质量,合同条款的合法性、严密性等进行全面审计,防止发生风险损失和合同纠纷。对于重大经济合同,审计人员还应直接参加合同招标、评标,参与合同谈判。

五、施工阶段。审查时应侧重以下几方面:1、按国家规定应该实行监理制度的建设项目是否聘任了监理工程师,监理的选择是否采取了招标办式;2、是否签订了委托监理合同,在工程的承包合同中是否明确了建设监理的权限和责任;3、审计监理、质监机构的质量控制是否到位,有无不按图纸、不按规范施工、偷工减料等工程质量问题;4、检查施工单位使用的材料、构件、设备的规格和质量是否符合规定;5、审查工程记录是否完整,工程资料是否齐全。

六、工程竣工决算阶段。工程竣工决算审计是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控制建设资金实际支出,检查合理支出,查出高估冒算的重要阶段。应重点审查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审查建设单位的竣工验收工作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工程质量是否符合检验评定的标准;2、竣工决算编制的依据。应审查决算依据是否符合国家规定,资料是否齐全,手续是否完备;3、审核竣工决算资料的完整性,有关会计报表和原始合同文件是否齐全,报表之间是否存在构稽关系,竣工说明书所列示内容是否全面;4、项目概算预算的执行情况,审查项目建设是否按初步设计进行,是否按批准的概算预算内容执行,有无预算外项目和提高建设标准,扩大建设规模;5、设计变更是否经过有关人员批准签证:变更理由是否充分、计量是否准确、手续是否完备、资料是否完整;6、审核工程量计算是否真实、正确;套用的预算定额是否正确,有无错套定额、高估冒算现象;各项取费是否正确;7、审核材料差价计算是否合理,材料用量是否真实,材料价格是否与当时市场价格相符,必要时应审查购买材料的原始单据;8、审查甲方供料的种类、型号、数量及材料价格金额,是否按规定办理了退料款手续;9、审查竣工决算报表是否真实、完整、合规;10、是否按有关规定扣留了保修金,审计人员应监督检查是否管好用好了保修金;11、审查交付使用的资产是否齐全,是否符合交付条件,移交手续是否完备合规。

基建工程全程跟踪审计是通过不同时点对同一建设项目的前期准备、施工建设、竣工验收过程进行全方位的审计,通过对工程项目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和控制,不仅可以为我们节约大量资金,降低工程造价,并且可以有效地杜绝豆腐渣工程,防止违纪弊端的发生,实现纠错和预防的效果,有效控制和防范油田投资项目的风险,使资金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保证油田投资的效益。

作者单位:河南油田采油二厂预算中心

参考文献:

[1]曹慧明等.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

篇8

关键词 工程造价审计 问题 方法

一、工程造价审计存在问题

1、施工合同与招标文件不一致。在签订工程合同前未详细阅读招标文件,造成签订合同时个别条款与招标文件相矛盾,招标文件作为投标单位第一要素文件,招标文件建设单位应指派专业造价人员审核,凡涉及造价的部分要权衡利弊,保持前后一致,清单编制说明应尽量详尽,很好的预测结算中发生的争议,把问题描述详尽。承包单位有意向投标,首先对承包条件已经认可,在签订合同时负责项目招投标的造价人员一定要参与合同的签订,把控与工程造价有关的条款与招标文件条款的一致性,以免结算中出现较多的争议

2、个别工程的变更、签证不合理。工程现场负责签证的人员缺少专业的造价知识,往往只签订增加的方面,而减少的部分未充分考虑;也有事实描述不清晰的情况,给结算工作带来很大争议。工程变更签证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按照步骤实施。在工程变更之前,要联系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取得相关文件,确认变更的负责人签字,各单位加盖公章方能开始实施工程。完善工程变更会签制度。加强施工现场工程管理,明确现场工程管理人员的责任,制定与会签制度相配套的现场管理制度和方法,避免现场会签缺乏时效性、签字手续不完善。施工合同中应注明签证单应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代表签字、盖章方生效,如设计部门出具变更,也需由建设单位相关人员同意签字盖章为有效。缺少任何一方签字盖章的签证单无效,不计入结算

3、地址勘察资料缺失。在审计土石方工程过程中往往要用到地质勘察资料,而且事先不勘察现场直接进行审计,容易造成设计与施工现场不符的情况较多,发生较多的签证变更,同时也有部分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复杂的地质情况,如遇到其他管线、大量岩石等,造成工程停工,没有达到设计前预期的使用效果,使前期投资造成浪费。

4、加强对工程竣工验收的管理。竣工验收记录应更详尽,及时出具竣工图纸,加盖竣工图章。确保施工现场与竣工图纸一致,实际审计中,往往出现减少部分反而未见签证单,比如道路工程施工现场树池砌筑数量减少,道路长度出现偏差情况等,所以建设单位应加强对竣工验收的管理,竣工验收单详细注明验收工程量,便于工程结算及时准确的增减,也方便日后资料的查阅。

5、审计工作相对延后。工程中存在很多工程早已完工但至今未结算的现象,结算时间过长容易造成审计过程中争议较多,很多问题很难核实,而且人员变动也较多,出现的问题解决困难,增加了结算工作的难度。招投标文件中往往出现清单分析表不全、单价组成存在错误等问题,投标计价的电子版丢失,给结算审计过程中带来大量不必要的重复劳动,而且精确度受很大影响

二、工程造价审计方法

工程造价审计的方法有很多,但是作为审计人员,选择好的审计方法往往事半功倍,取得更好的效果。下面介绍常用的全面审计法:

(1)拿到工程后,首先查验各种文件资料是否齐全,从招标文件和施工合同着手研究工程造价,找出招投标文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部分进行仔细研究。应用算量软件及CAD图形按照图纸重新计算工程量,计算出的工程量与招投标工程量进行对比,找出不一样的部分与施工单位核对。然后去施工现场进一步熟悉施工现场情况,对现场进行实测实量,查验与施工图纸是否一致,对未施工的部分进行核减。

(2)按照施工图纸及施工规范,与招标文件、施工合同、相关技术资料、工程变更通知、现场签证等规定的文件相结合,对工程数量、价格、费用进行计算和审核。工程量严格按国家及省市颁发的计算规则,不高估冒算,不克扣施工单位,有理有据、公平公正。材料价格遵循市场询价、网刊限价的多渠道,尽可能使价格合理、合法。详细研究定额内定额子目所含的工程内容,避免重复计取。

(3)对于工程的一些关键程序,审计人员须亲自到施工现场做实地考察和相关检查,同时做好相关记录。审计人员通过核对工程资料中的有关数据和相关内容,进行核实,看是否与正确的技术方法相符通过分析和记录资料,可以查看工程造价是否真实合理。

篇9

关键词:基建;招投标;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135-02

作为工程建设过程重要环节的招投标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程项目的造价、质量和进度。工程项目招投标审计是对招投标活动全过程真实性、合规性有效性进行的审查,为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提高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率,审计部门应当拓宽审计范围,提前介入工程项目招投标的全过程,严肃查处招投标过程中、暗箱操作的行为,从源头上杜绝招投标过程的违法违规行为。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说明招投标工作审计的重点内容。

一、招标前审计的内容

(一)工程招标条件与方式的审计

审查建设项目的立项情况,查看项目是否经有关部门批准,是否经过可行性研究,建设项目是否列入有关的投资计划,是否有超计划建设问题;查看工程场地的征用、拆迁等准备工作是否完成;审查建设项目资金落实情况,查看建设资金是否按投资计划及时拨付到位;审查项目招标工作机构的控制管理体系是否完整。我国建设项目招标有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两种方式。审计人员应注意公开招标的工程公告、范围、方式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公开招标的工程违反规定进行邀请招标;符合邀请招标范围的工程是否履行了相应的审批手续等。

(二)招标文件的审计

招标文件是工程建设单位以法定方式吸引施工单位参加竞争,择优选取施工单位,是招投标活动的指导性文件。招标文件的审计主要是审查招标范围是否明确详细,投标报价组成部分是否合理;评标条款是否公正,有无诱导性和排他性等不公平条款,评分标准中商务分与技术分分值与权重分配是否合理;付款方式、工程计价取费依据、合同主要条款、技术资料、工程竣工验收后保修措施、设备材料售后服务措施和承诺以及双方违约责任等内容是否明确且详细,有无模棱两可的规定;是否存在人为分解工程项目,规避招投标等违规现象;是否有招标失败、废标的标准。

(三)工程标底的审计

工程标底是控制是核实预期投资的重要手段,完整、合规、准确的标底是招投标双方权益的有效保证,是评价比较投标报价的基础,是评标和中标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确定工程造价的基础。工程项目标底审计主要审查标底编制所依据的标准、计价、取费的依据是否合规、准确;标底计价内容、计价依据及计价范围是否与招标文件一致,工程量计算是否准确,定额套用是否准确;审查标底总价是否超出投资计划数,施工图设计是否有一定的深度,是否有较大的不明确工程量及施工技术方法,使得标底价不能全面准确的反应施工图纸的内容。

(四)招标机构的审计

招标机构是依法设立、从事招标业务并提供相关服务的社会中介组织。招标机构审计主要审查招标机构是否为合法成立,资质等级是否符合建设项目规模要求,业务能力和信誉情况如何,操作是否规范,是否存在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在工程招标过程中承接同一工程投标咨询服务,是否存在向投标人或中标人附加不合理条件或收取额外费用的情况。有无故意抬高造价、向施工单位泄露标底、串通围标等行为。针对这些问题,审计人员可以通过查阅比对标底和各家投标单位的投标文件来发现其中的端倪。另外招投标法规定建设单位具有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能力的,可以自行办理招标事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制其委托招标机构办理招标事宜。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招标人自行办理招标事宜的,应当向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备案。审查时要注意对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审核建设单位的组织招标的能力是否符合要求。

二、招标事中审计的内容

(一)投标单位的资格预审

投标单位资格预审是决定投标单位准入的重要环节,可分为初步审查和详细审查,初步审查主要是对申请人名称、签章及申请文件格式是否符合要求的审查;详细审查是对投标单位是否具备相应的投标资格,是否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和施工质量,技术装备如何,是否具备优良的施工业绩和安全生产记录,企业信誉如何等的审查。评标委员会对投标单位的资格预审应认真进行,防止某些投标人靠不正当关系蒙混入围和借用其他企业资格参与投标。对弄虚作假、不符合要求和不能圆满完成招标项目的单位取消其投标资格。

(二)评标阶段的审计

评标阶段是招投标活动的核心环节,审计的主要内容是审查评标委员会成员是否以招标文件和公布的评标办法为标准分别从施工组织设计、项目管理、投标报价等方面进行评标;是否有对各投标单位评审尺度不一致的情况;审查评标委员会对报价有错误的修订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审查投标人书面澄清和补正是否符合《标准施工招标文件》有有关条款的规定执行,审计人员可以直接监督评标过程,也可以通过审查评标记录、观看评标现场录像来发现问题,在直接参与监督中要注意任何评委或人员不得有引导性或倾向性玉燕应向评委的独立评分,保证所有评委独立评分。

(三)定标阶段的审计

审查定标的程序和方法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招标文件中确定中标单位的办法,是否切实选择了社会信誉好、价格低、技术可靠、企业整体实力强的性价比最优的单位中标;中标价是否符合市场行情,是否存在违背市场经济规律,不考虑质量压低造价,低于成本价中标的现象;在确定中标单位前,审查招标单位是否有向预中标单住提出压低中标价、增加工作量、缩短工期或其他招标文件中没有明确规定且违背预中标单位意愿的要求,并以此作为发出中标通知书和签订合同的条件;审查中标单位是否有较好履行合同的能力,在行业内是否有不良记录。

三、招标事后审计的内容

(一)建筑工程合同条款审计

招投标文件是建设工程合同订立的主要依据,也是合同的组成部分,建设工程合同是招投标文件的具体细化,现行招投标法明文规定“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招标人和中标人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审计人员要注意审核合同签订日期、签订对象以及合同内容,合同的主要条款是否与招标文件中的合同主要条款一致,有无实质性变更,特别是结算条款的变更,合同约定条款招而投标文件中没有规定的相关条款是否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补充协议是否违背招投标文件。

(二)合同履行情况的跟踪审计

对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其中对变更事项和现场签证的审查是审计的重点。主要审查是否向他人转让中标项目,是否擅自调换项目负责人及主要技术人员;变更项目和现场签证的理由是否充分,情况是否属实,计量是否准确,手续是否齐全,资料是否完整,与招标文件、合同有无冲突;对于变更金额较大的,重点跟踪到施工现场,详细了解现场情况,向监理单位,项目部门进行复核;审查索赔程序和权限是否规范,对索赔资料的真实性进行详细复核,在深入分析和调查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补偿原则。

通过以上事前、事中、事后的审查工作,真正做到建设项目招投标工作“公开的规范程序、公平的竞争手段、公正择优选定中标单位”。做好招投标阶段的审计工作,对有效控制整个基建项目的工程质量、施工进度、投资规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牛香芹.如何开展基建项目招投标审计[J].安徽建筑,2009,(04).

[2]许祖军.如何开展工程建设招投标审计[J].长江大学学报,2010,(08).

篇10

关键词:事业单位 内部审计

一、行政机关事业单位进行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一)部分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不强,职业素养有待提高

事业单位因为招聘人员是通过统一的考试,而考试内容是行政能力测试和申论,对专业性要求不高,还有一些是在编人员,专业不对口的,以至于部分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人员进入到会计工作中,且年龄层都偏大。这几年,事业单位开始大规模的财政收支体制改革,而业务能力不强的从业人员更是对日益更新的会计知识望尘莫及。

(二)事业单位内部体制不健全

虽然国家已于2010年就颁布了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的法律规范,但当前事业单位的内部体制仍然不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旧不全面。在实际中,会计人员的地位比较尴尬,在事业单位中出于次要的,部分单位因为编制较少,多数的财政人员尤其是负责人都由办公室主任来兼任,这样一来会计的审计职能很难实现。一直一来,会计工作都是听从单位负责人或是管理人的指挥和安排。近几年来,事业单位负责人或是财务管理人员案件时有发生,且涉案金额往往巨大,这也说明事业单位内部的体制不健全,内部控制力度有限。这就要求必须对事业单位进行定期的审计,以防事态严重。

(三)内部的审计工作不能和政府审计工作混淆

最近几年,政府审计工作越来越受到众人的关注,审计制度和审计程序愈加严格。很多部门认为政府审计工作已经做得很好,无须在进行单位内部的审计工作,认为这是职能重复,是资源浪费。事实上,二者有本质区别,范围和目的有很大区别,内部的审计对内部管理和工作效率的提高更具优越性。

二、剖析存在于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涉及整体性其风险较大

大部分审计机构只是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附属机构,没有独立行使审计的职能,只能依赖于具有相关功能的财务部门以其他管理部门,审计部门只能依附于事业单位整体,无法独立。包括审计部门的人员构成,都是其他部门人员调整而来,在进行审计工作方面无法遵守相关规定缺乏职业审计才能。行政机关内部在审计方面设计的不合理性,导致了审计问题的出现。

(二)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存在体系不健全问题

国家现存审计法规只是出于探索的初级阶段,存在体系不清和可执行性不强的问题,一些具体操作规定和要求模糊。依据国家现有的关于审计工作的法律法规,势必造成审计部门不依法办事,只根据以往经验主观判断,缺乏科学性和严谨的态度,不仅造成了较大的审计风险,而且影响了审计部门的办事效率和办事成果的准确程度。

(三)审计部门人员构成及素质问题

规避审计风险首先应当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完善审计方面的规章制度,致力于提高审计部门的整体办事效率。首先,审计部门对该部门员工应当加强学习和职业培训,以具备较多经验的审计人员为标榜,积极开展员工间的学习和互补,不断提高实践技能;其次,树立相关的法律和规定,以及职业道德条约等,积极鼓励审计人员学习,培养审计员工较高的职业素养,避免审计人员在工作难度较高时,独断专行,而造成错误;再次,培养客观公正的审计精神,不徇私枉法,严谨遵守职业规范,并对审计工作中出现违法违规的行为,积极依法抵制和规避,对于审计事实不符的行为和审计结果,给予纠正,规避审计风险。

(四)忽视内部审计问题

忽视内部审计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相关机关领导为未认识到审计改革的真正目的,盲目认为行政机关实现得一系列改革:收支分开管理、预算与决算管理、支付与采购国家政府分开管理等。审计传统的思路是对于财务方面的错误审查与改正,改革后,审计部门应当规避传统的审计框架,严谨审计工作,复杂审计程序的同时增强审计的准确性,重视内部审计的决策性管理所起到的作用,实现有效的监督与控制。审计在整体的管理体系中起到了重要的监管与控制作用,依据审计规范合理的程序进行审查,可以对隐藏与财务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和现象,进行有效及时的反馈,因此做到审计工作的严谨,肯定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十分重要。

三、变革内部审计措施体系

(一)健全审计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已有的审计制度体系存在许多实质性问题,包括审计条款与规定模糊不清,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较弱,针对审计部门的工作较为明确的法律法规欠缺,依据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体制,势必影响审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度。因此国家相关部分针对审计部分和机构,制定严格和严谨的法律规范,势在必行。一方面,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审计规章、规范,从审计部门的构成、人员等方面进行实质的改革,使得审计机构科学规范,体现其独特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完善审计部门成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做到遵纪守法,公平公正,科学有效的执行工作,行使其重要的监管职能。

(二)针对索赔文件的相关审核

依据相关法律条文,索赔是参照签署合同的双方,由于对方出项错误而引起的损失,一方要求对方承担或赔偿损失的行为,包括经济、时间等要求的赔偿。审核相关赔偿文件时,其中牵扯到双方的利益问题,因此,依据客观事实和以公正严明的态度进行审计,尤为重要。首先,针对赔偿文件进行严格的剖析;其次,对赔偿文件中不合理的索赔要求进行审查和提出,确保审计的客观、公正、有法律依据性。将审批结果公布给合同双方,若双方存在分歧,可报告相关管理部门,进入复批程序,待审批结束后可结算。以建设工程为例,则是由建造估价管理部门进行复审,重新确定一个竣工价格,确保索赔双方无异议,认可相关管理部门的审计结果方可结算。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审计人员具有较高的责任感,对索赔的建设工程各方面进行严格的评估和审核,杜绝不合理、不科学估价的违法现象,保证审计结果的透明度和公正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