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基本要素范文

时间:2023-08-16 17:40: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博弈基本要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博弈基本要素

篇1

【关键词】船舶可维修性;基本要求;影响因素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竞争呈现了非常激烈的势态,诸多国家为了促进自身的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视海洋经济的发展。其中,航运是海洋疾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航运市场来看,确保船舶运行的可靠性及安全性非常关键[1]。与此同时,要想使船舶运行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便有必要在设计过程中注重船舶可维修性。鉴于此,本课题针对“船舶可维修性的基本要求及其影响因素”展开分析具备一定的价值意义。

1 船舶可维修性的基本要求分析

对于“维修性”这一概念来说,是指产品或者设备,基于既定的时间及相关条件范围内,根据规定的方法或者程序实施维修作业过程中,对其原始功能进行恢复的一种特性。在船舶设计过程中,船舶的可维修性非常关键,因为其与船舶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存在密切关系;并且,从广义层面来看,也关系到航运市场的整体经济效益[2]。因此,便有必要注重船舶可谓修性的基本要求,从而使船舶可维修性的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1.1 船舶可维修性的定性要求

对于船舶可维修性来说,其要求总结起来体现在定性和定量两大方面。其定性要求指的是部分性能不能通过量化的考核标准进行评价。有关船舶可维修性的定性要求包括:1)基于维修的可互换性。此环节的要求体现在“互换”上,也就是说对于船舶的一些零部件,或者设备,可采取其他零部件或者设备代替使用,但需注重所代替的零部件或设备的型号、规格、性能都需和原来的零部件或设备相适应[3]。如此,能够使采购与仓储管理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并且能够使船舶在抢修过程中难以及时找到原配的零部件或设备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进一步确保了抢修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使船舶可维修性中的可互换性得到有效体现,有必要在设计阶段对其加以重视,在设计一些零部件及设备过程中,做好符合标准的能够代替这些原零部件及设备的设计,这样在确保维修的可互换性的基础上,便能够确保船舶的可维修性。2)重视标记的识别。无论是在船舶设计过程中,还是在修建过程中,均需要重视部分特殊部位的设置,在标记过程中可采用到不同的颜色或者箭头,方便维修改造人员可以快速精准地将故障发生的位置判断出来,进而落实及时有效的维修方案,从而使船舶的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3)保证人机修复环境的优越性。航海过程中,对于船舶来说受到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在船舶可维修性设计过程中,需对环境因素加以靠量;与此同时,由于在船舶维修过程中,维系工作人员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也需要对人的因素加以考量。在充分考量环境因素和人的因素的基础上,遵循“人机和谐”的船舶设计原则,进一步使船舶的可维修性效果得到有效增强。

1.2 船舶可维修性的定量要求

如前所述,船舶可维修性主要体现在定性要求和定量要求两大方面,上述分析对船舶可维修性的定性要求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船舶可维修性仅有定性要求明显不足,因此还有必要注重其定量要求的实现,其定量要求指的是可以精准地采取数据进行考核的一种标准。总结起来,船舶可维修性的定量要求包括:1)修复时间均值。指的是修复一次设备需花费的时间的平均值,通常采取MTIE表示;代表修复时间越短,设备的可维修性越优良[4]。2)预防性维修时间均值。指的是设备一次预防性维修需花费的时间的均值,通常采取MTRM表示;和MTIE相同;时间越短,表示船舶可维修性能越优良。3)维修停机时间率(MTUT)。该定量指标用于对单位工作时间内所需的维修停机时间的均值进行描述。值得注意的是,对于MTUT来说,时间越短,代表船舶可维修性越好。4)维修工时率。指的是单位工作时间花费的维修工时的平均值;时间越短,代表船舶可维修性越好。

2 船舶可维修性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船舶可维修性需满足定性和定量两大方面的基本要求,这样才能够使船舶可维修性的效果得到有效增强。但是,从实际角度来看,船舶可维修性还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总结起来,影响船舶可维修性的主要因素包括:

2.1 环境方面的因素

船舶可维修性会受到环境方面的因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船舶运行期间的环境以及相关工作人员起主要作用的环境等。首先,船舶维修工作开展过程中,会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海水、空气、风向等自然因素。因此,在船舶维修设计过程中,需对这些因素充分考量。其次,在船舶维修特殊环境下,维修工作人员无论是在身体上还是在心理上,均会受到相应的影响,从而间接地使船舶维修的效果受到影响。因此,提高维修工作人员的综合专业素质非常关键。

2.2 装备设计方面的因素

船舶维修设计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且存在较大的复杂难度。从现状来看,诸多理论及技术均不是特别地完善;与此同时,在船舶装备设计过程中,会对产品的性能及质量充分重视,但是对可维修性则表现的不够重视,当没有在定性和定量两大方面综合考虑的情况下,便会使装备设计的整体质量受到影响,进一步使船舶可维修性受到影响。因此,优化装备设计非常关键[5]。

2.3 人为方面的因素

在船舶维修工作过程中,维修工作人员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对于部分船舶维修工作人员来说,在整体专业技术水平上较为不足,在维修作业过程中,难以从环境、设计方案优化等方面综合考虑,从而使船舶的可维修性的效果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因此,在现代化科学技术逐渐进步及发展的背景下,在船舶维修工作中,相关维修工作人员除了需要注重自身维修专业技术的提升的l件下,还需实现“人机互动”,一方面减轻维修工作人员的工作负荷,另一方面提高船舶维修的工作效率及质量,进一步使船舶可维修性效果得到有效增强。

3 结语

通过本文的探究,认识到船舶可维修性的提高非常重要,一方面需船舶可维修性满足定性要求,使船舶维修实现可互换性、重视标记的识别以及保证人机修复环境的优越性等。另一方面,满足船舶可维修性的定量要求,合理控制修复时间、预防性维修时间、维修停机时间率以及维修工时率等。并且,还需要了解影响船舶可维修性效果的相关影响因素,包括环境因素、装备设计因素以及人为因素,为船舶维修创造良好的环境,优化装备设计,并提高维修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等,相信从以上方面加以完善,船舶可维修性的效果将能够有效增强,进一步为船舶运行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冬,张平,方强,祝泓.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舰艇维修性评估方法[J].中国舰船研究,2013(1):102-106.

[2]王志炎,熊文,衣正尧,李江波.船舶维修性设计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3(3):330-331.

[3]李栋.煤矿坑道钻机液压系统可维修性设计研究[J].机床与液压,2012(3):170-174.

篇2

摘要:本文以系统科学与工程理论为框架,组合管理学及相关学科的一些基本要素,建立组织中的“人”的元模型,并以此为基础衍生需求模型、需求特性模型,为组织理论、应用、实践提供借鉴、视角。

关键词 :系统人 模型 元模型 需求模型 特性模型

一、引言

无论管理理论,还是管理实践;无论探讨组织,还是探讨行为;无论研究文化与学习,还是研究变革;无论运筹战略,还是力行战术;无论基于过程的管理,还是基于交付的管理;人作为社会的基本构成,作为生产力的要素,作为生产关系的宿主,在漫长的管理历史长河中,演绎着历史,创造着历史,也谱写着历史。

管理学史上出现过“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等关于人的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像“X理论”、“Y理论”、“Z理论”、“双因素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等等需求与激励的模型。这些模型为管理理论、应用、实践建设,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本文承袭以上管理学模型模式,以系统科学与工程理论为框架,组合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一些基本要素,建立组织中的“人”的元模型,基于“系统科学与工程”特色称之为 “系统人”元模型。并以此为基础衍生“系统人”需求模型、“系统人”需求特性模型,为组织管理理论中的范式、比喻的建立提供借鉴,为管理应用与实践的前提、假设的建立提供视角。

二、元模型

组织中的“系统人”,可由一些基本要素构成。这些要素可以抽象地描述组织中普遍意义上的、表征稳定、形态可控、特征规律化明显的人。基于描述的抽象性,称之为“元模型”。

元模型的基本要素包括,动物机体,为物质基础要素;人性哲学,为观念要素;认识,为智力要素;情感与情绪,为心理要素;劳动,作为人类的本质活动,为活动要素;社会关系,为环境要素。元模型的基本要素描述如下。

1.动物机体。人是与外界环境有着明确界限的有机系统,通过严整的机制统一组织机体内各组成部分协同运行,与外部环境进行资源交换,选择性适应并干预外部环境,实现机体的有效运转;以个体的“存在性”为根本,演绎个体产生、成长、成熟、繁衍、抚育、衰退、消亡的过程,有寻求“存在”状态向好的本能性需求。

2.人性哲学。人基于先天特质、后天认识,形成个人哲学,即对自然、社会、思维、情感的较为稳定的认识(自然观、社会观、思维观、情感观),并造就与之匹配的态度,影响着个人衡量付出、所得、社会交往、心理感受的价值标准。

3.认识。人通过感性与理性认识机体内部、外部环境,获取、存储、加工、转化、优化、升级相关信号、信息、知识,并以一定的认识形式与机体本身和外部环境发生作用,通过学习、实践提升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能力。

4.情感与情绪。人以成长环境、机体机能、思维方式为基础,构筑一定的情感与情绪模式。这种模式呈现出状态可控性,受个人机体环境、外部环境影响,会呈现出波动性(正面、负面),偶尔出现失控,有整体向好的态势,这是一个适应性调整过程,也是一个对情感、情绪认识提高的结果。

5.劳动。人身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中,并与之作用。在个人的人性哲学影响下,基于个体的认识能力、功能能力,调整自身的情感、情绪,进行个体、群体、团队、组织等形式的劳动。在一定的劳动关系中,参与劳动、劳动能力、劳动身份、劳动所得,是生存、发展的需要,这种需要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6.社会关系。人处在社会关系中,有建立、维系、改善、弱化、放弃部分社会关系的表征,对塑造个人哲学、认识、情绪、情感模式有一定的作用,对行为养成有一定的影响,是劳动的环境条件。人在社会关系中表现出交往需求,同时社会关系表现出一定的资源特性。

三、需求模型

基于元模型,建立“系统人”需求模型,模型的构成要素描述如下。

1.动物机体。选择个人、家庭生存环境并尽力适应;维系、保障个人及家庭身体健康、生命安全;保障个人、家庭基本生活持续与改善;干预内部、外部环境,争取个人、家庭的生存状态改善。

2.人性哲学。自我定位、自我认同需求;寻求世界观、价值观共鸣的需求;个人价值实现需求,在此驱动下形成行动需求;价值取向有无意识变化倾向,为无意识需求。

3.认识。通过一定的形式获得、提高个人认识能力;与外部进行感性、理性认识的交流。以认识作用于外部,并期望一定的效果与认同。

4.情感与情绪。有一定的情绪需求,喜、怒、哀、乐等等;有一定的情感需求,友情、爱情、同情、关心等等;有情绪、情感的交流需求,并期望一定的效果与认同。

5.劳动。有劳动环境要求需求,包括自然的、社会的,同时对环境有选择、改善、适应、放弃的需求特性;具备、提升劳动能力的需求,包括知识型、技能型、体能型等;劳动身份确定、稳定、提升的需求;维系个人、家庭的生活、教育、再教育的劳动所得,并期望从保障型过渡到改善型、享受型、品味型;在法律、道德框架下,和谐劳动关系;受多种条件影响,个人对劳动关系也有异常化需求;对劳动表现出一定的感受、情怀;劳动需要一定形式的认同,因人而异,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6.社会关系。在社会关系中,有情感、情绪交流需求;基于生活、工作、学习、运动、休闲、娱乐等的协作、帮助需求;将社会关系作为资源需求;改善社会关系的需求。

四、需求特性模型

需求模型呈现出如下的系统性特性,称为“需求特性模型”。

1.稳定性。稳定环境下,需求有时候是清晰可鉴的,水平稳定的,有时候需要经历心理历程、理性思考、或者经过引导、身体践行后,需求逐步清晰,呈现出边界性、目标性、指标性,达到稳定水平的状态。

2.动态性。稳定环境下,需求在时间维度上,呈现出围绕稳定水平的上下波动,幅度不会太大,呈现出动态平衡。

3.变动性。内外部环境变化,导致心理博弈,心理平衡打破后,需求会呈现出较大的变动,突破原有的稳定水平,可能正向,也可能是负向的,最终会达到某一稳定水平,或者退回到原来的稳定水平。

4.优先性。稳定需求内部的分项需求,呈现出一定的优先级。优先级与紧迫性的相关性有不确定性;同时,内外部条件变化,优先级有调整机制,可能会呈现需求的动态、变动特性。

5.矛盾性。构成需求的各分项需求具有矛盾性,有些矛盾可以通过自我调整、优先级排序解决,有些需求需要一定的外部干预,达到稳定水平。

6.模糊化。需求需要通过一定的内外部条件进行干预强化。不然,可能会出现模糊化的趋势。

7.引导性。需求经过一定的引导、强化,会变得更加理性、清晰、可实现。

8.边际性。在需求的逐步实现过程中,或者需求实现后,效果会有一定边际效应。

9.累加性。在需求的逐步实现过程中,或者需求实现后,会有新的需求出现,较为明显地突破原有需求水平。这种新需求可能是有意识增加,也可能是无意识增长。

参考文献

[1]高飞,李萌译.系统思考——适用于管理者的创造性整体论(第一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唐宁玉,郑兴山,朱晓妹.组织行为与管理(第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篇3

(一)农地供给方利益模型

土地本身承载了多种功能,在不同时期不同利益主体的视野里,其承载的功能是不同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于农民来说,土地的基本功能应该是双重的,即为农民提供生存发展保障和财富增长保障。农民的财富在哪里?农民的财富增长源头又在哪里?“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是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基本论断。在农村土地流转的过程中,普通农户在稳定承包关系和获得就业生活保障的前提下,以转包、转让、互换、出租、入股等方式将农地的使用权从承包权中流转出来,是农地流转的主要供给方。对土地供给方来说,其流转收益包括:农地租金收益为y0和转移劳动力的年收益为y1,即外出打工收入。设贴现率为r,转出的土地使用权年限为n,则转出的收益Ys为:

流转的成本主要有:一是为寻找土地转入方并与之进行谈判而产生的交易费用ccs,二是转出方转出土地前的经营收益y2,则转出的成本Cs为:

则通过农地流转,农地供给方的收益增量Ys为:

Ys=Ys―Cs

据调查,海南省农地流转租金平均为800斤稻谷/亩,稻谷价格以当年市场价格为基准;普通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纯收入约为300元/亩,而外出务工人员的平均工资为800元/月,1%的管理技术人员工资达到2000―5000元/月,外出务工家庭的人均收入为非务工家庭的1.5倍。

(二)农地需求方利益模型

农业经营大户作为农地流转的需求方,其做出转入农地决策的动力在于农业经营大户对流入农地扩大生产所能带来的总的收益,成本和风险的判断,只要预期的经济收益足够高而成本和风险足够低,他们就愿意增加农地的流入量。进行规模经营。

农业经营大户农地流转的收益即为从事农业规模生产经营直接性收益,其价值量Yd的大小由农产品产量和价格决定。农产品价格为P,由竞争市场决定,产量由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f(L,N,K,T)决定,L、N、K、T分别表示农业经营大户农地经营的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投入量,则

二、农地流转中二维主体利益实现的博弈分析

博弈论(Game Theory)又称对策论,是研究理性决策者(参与人)之间策略,行为的相互作用及其均衡结果的理论。一个的博弈由参与人,策略和支付函数三个基本要素组成。参与人指博弈中独立决策,独立承担结果的主体(个人或组织),每个参与人必须都是理性的和智能的,目标是追求其个人期望支付函数值的最大化;策略规定参与人在什么时候选择什么行动,是参与人的“相机行动方案”,即参与人选择策略和行动空间后,在给定信息集内行动;支付函数又称偏好函数,是指在一个特定的策略组合下参与人得到确定效用水平或期望效用水平,是可以定义或量化的参与人的利益。支付函数是分析一个博弈模型的标准和基础,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除此之外,博弈中还有两个重要的方面即信息和均衡,根据信息结构可分为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完美信息动态博弈和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同时在任一博弈中总存在着所谓的纳什均衡,即任一博弈方的策略组合对其他博弈方的策略组合也是最佳策略,由此二者达到均衡。

在农地流转双方这一完全但不完美的信息动态博弈中,无论农业经营大户是租种“好地”还是“差地”,都要在农地转入方收益或期望收益大于0的前提下,通过利益比较的原则来制定农地流入的策略,以此达到纳什均衡。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政府引导,实现博弈共赢

政府是农地流转的支持者,管理者和协调者,应为农地流转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土地流转主体博弈共赢。各级地方政府要及时了解,掌握流转动态,在充分尊重流转参与主体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引导,以维护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和利益。农地流转市场的发展需要配套的中介服务体系,各级地方政府应完善自身职能,组建并培育好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降低流转双方获取土地信息成本,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交易信息网络,及时登记汇集可流转土地的数量、区位、价格等信息资料,定期公开对外可流转土地资源的信息,接受土地供求双方的咨询,沟通市场供需双方的相互联系,规范农地流转交易行为,增加交易透明度,促进农地流转合理健康运行。

(二)完善价格机制,维护市场公平

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是促进和规范农地流转的必然要求。农地流转市场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市场,具有一定的空间地域性和不可移动性,因此合理的地价是实现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正常运行的必然前提。在充分考虑地价构成因素的基础上,对农村土地进行分等定级,科学评估,确定并定期公布土地的基准价格,为有关政府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合理确定各类农地的质量,登记,评估其客观,公正的土地使用权市场价格,为农地市场流转双方的公平交易提供合理参考,以减少价格确定的随意性和不合理性。

(三)增强市场意识,完善市场体系

篇4

同传统会计一样,会计演进的动力来自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化。三维会计的提出不是凭空的幻想,而是基于以下背景:

1、价值空洞和投资者的困惑

新技术革命以来,企业似乎纷纷开始沿着一条偏离人们传统的价值观念的轨迹发展起来。传统经济资源(现金、存货、设备等)的经济重要性在下降,而商标、专利、商誉等无形资产开始显现其价值代表的姿态。尤其是企业的人力资源,更是成为企业价值的首要源泉。但是人力资源与无形资产不同的是,后者经过与实践的长期相互作用已被传统的会计系统所吸纳,而前者却一直没有被正式纳入财务报告的信息范畴。虽然企业的财务报表并求反映人力资源的信息,但由于企业人力资源差异带来的未来现金流的明显差异却是客观存在的。这一表现在企业财务报表外的信息却被理性的投资者所捕捉,于是,投资者纷纷开始偏离企业报表中资产的价值数据,将资源投向其认定为人力资源价值高的企业。从而,企业的投资价值与企业报表中资产价值的巨额差异出现了,并呈现出随着知识经济形态的到来日益扩大的趋势。最有说服力的可能是广为引用的微软和英特尔的例子。这两家公司的账面价值之低与其市场价值之高,形成强烈的对比反差。这种差异就像一个巨大的价值空洞,让传统会计无法实现真实反映企业价值的目标。

面对这一价值空洞,投资者显得有些无所适从。那些习惯依赖会计信息的投资者发现他们所依赖的信息越来越失去相关性。众多的投资者在越来越大的不确定性面前要比以往更加依赖主观的臆断。但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就是他们希望得到比现有会计信息系统所提供的新的更加值得依赖的会计信息,以解决由于企业价值空洞带来的困惑。

2、对价值创造和经济活动认识的逐步深化

价值从何而来?什么是经济活动的本质?马克思为我们做出了这样的解答:劳动是价值的源泉,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包括三个: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其中劳动者即人的要素是首要的,他们是生产工具的创造者和使用者,是对劳动对象加以改造的主体因素,在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但纵观人类漫长的经济活动的,我们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资源和资本被看成是价值的源泉而被人热烈追逐,价值的源泉——行为被视而不见,而创造价值的主体——劳动者更是沦为自然资源和资本的奴隶,被资源和资本的主人当作他们的“会说话的工具”看待。奴隶主、封建主和资本家用残酷的剥削展示了他们的“财富创造更多的财富”的野蛮逻辑,用劳动人民的斑斑血泪证明着物力资本对人力资本的强权支配。1776年,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组织和社会将从劳动分工中获得经济优势的精彩观点,第一次从经济学角度人的行为对价值的作用;随后罗伯特。欧文则认识到“关注雇员对企业是有利的”,开始关注人不同于机器的因素,反对残酷剥削;泰勒通过对工人生产行为仔细的观察研究,把他们的行为和价值联系起来考察和管理,创造了管理,用奇迹般的生产效率在历史上第一次证明了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的不同。随后由霍桑实验开始的行为科学则更科学、更广泛地揭示了经济活动的真实面貌,推动了人们观念的进一步转变。人们开始逐步认识到人和人的行为在价值创造中的重大作用和经济活动是人和物的结合体的真实面目。而促使人力真正摆脱物力束缚的动力,则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形态的转变。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得知识和技能成为生产经营的关键,也使得智力劳动超越体力劳动成为劳动的主要形式。实践证明,劳动越是体现与劳动资料不同的特性,就越是获得摆脱资本对它的控制的能力。可以展望,知识经济将使劳动恢复其价值源泉的真实地位,使劳动者成为资本的主人;它还将揭示经济活动的人和物统一体的真实面貌,使得研究人、关心人、造福人、发展人成为企业经济活动的主题,使得人和人的行为的信息成为企业信息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3、管理领域的崭新变革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物力资本中心观向人力资本中心观的转变,管理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决策者和管理者逐步认识到对人的管理才是企业管理的中心所在。“企业再造”、“立体管理”、“流程重组”、“第五项修炼”、“经营未来”等一系列理论与都蕴涵着对人及其组织变革、改进人的行为以获得竞争优势的思想。这使得人及其行为的信息成为企业高层管理者迫切的需求。团队组织、虚拟组织、无边界组织等新型组织形式的出现使得管理人员与被管理人员的界限变得模糊,服从命令的管理模式逐渐向自我取向的管理模式过渡。这又使得以往只需要服从命令不需要自我调整行为的企业员工面临自我决策、自我调节行为的新任务。

管理理论和方式的发展及管理组织形态的变革,带来了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变化:一是会计信息需求类型的增加,个人或组织的行为的价值信息成为新的需求热点;二是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扩大,全体员工也成为信息使用者。这种新的信息需求为三维会计的发展和变革提供了动力。

4、新的产权主体和新的产权界定

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为重要因素的经济。知识经济带来了产权关系的重大变化。如果说产权观念的产生是产权关系的第一次革命,而产权的多元化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是产权关系的第的话,那么在知识经济时代,产权关系将迎来它的第三次革命,那就是劳动者将凭借他们的劳动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产权主体。土地、资本与劳动,被古典经济学称为社会生产的三大要素。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在人类不同的发展时期,这三大要素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围绕企业的产权,要素的所有者不断地进行着重复的博弈,博弃的结果决定了产权分布。由于稀缺性的要素往往在社会生产中扮演着决定性的关键角色,这种关键角色使得这些稀缺性的要素所有者在重复博弈中取得优势地位,并借此取得社会生产中的支配性产权。在奴隶社会,自然资源相对丰富,而劳动力十分短缺,谁拥有劳动力,谁就在社会生产中拥有产权。因此,拥有大量奴隶的奴隶主就成为产权主体。发展到以农牧业为主的封建社会之后,劳动力资源增长,相对劳动力而言土地成为最主要的生产资源(在人口密集的地区例如东南沿海、印度两河流域等地区更是如此),而地主凭借其对土地的所有权成为自然经济时期最主要的产权主体。发展到以传统工商业为主的资本主义社会,资本成为制约社会生产的关键要素,而资本家就凭借其资本所有权成为商品经济时期最主要的产权主体。千百年来,这种在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博弈从来没有结束过,只是不断地达到暂时的均衡,然后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各要素之间的相对地位的变化,又开始了一轮新的博弈。但是,以往的博弈结果有个共同的特点:无论是奴隶主、地主还是资本家,都是以物力资源所有者的身份牢牢占据着产权主体的支配地位,而劳动者基本上只在物力资源所有者的支配下得到仅仅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当人类进入知识经济阶段,新的经济形态让人们能够以从未有过的效率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也使财富的分配逐步走向公平。其中最大的原因是,这是一个以知识的生产分配为主的知识经济时期,知识和智力将超越物力资源成为社会财富增长的关键,人力资本对企业利润创造的贡献超过了物力资本,这将使得拥有知识的劳动者逐渐在产权的连续博弈中取得优势地位,凭借其劳动历史性地第一次成为企业的产权主体。这是生产力发展对产权分配影响的必然结果。

劳动者成为产权主体带来了新的信息要求。作为新的产权主体的劳动者和原有的产权主体都要求企业的会计能提供真实可靠的计量有关生产要素贡献的信息,以便进行产权界定和收益分配,维护自身的利益。而不同生产要素的贡献得到正确计量也是企业能获得较高的生产效率进而在激烈竞争中得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对于这一点,新制度经济学家早有所论述。他们认为,企业活动实际上是不同要素所有者的合作过程,合作能利用彼此的比较优势,这种合作生产叫做“队生产”。但“队生产”遇到的主要问题是生产率的计量问题,因为如果不同质的生产要素其生产率在生产中能够得到精确的话,组织就能够根据其生产率提供相应的报酬,要素之间的合作所产生的比较优势就完全实现,生产率就很高,如果经济组织的计量能力很差,报酬与生产率之间只有松散的关系,生产率就较低。因此,劳动者产权大小及比例如何确定?收益如何分配?这是产权主体和产权关系变化后的知识经济中的新型企业面临的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5、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空前发展是三维会计的技术支撑

一种理论或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往往离不开相关理论和技术的支持。数学与文字的发明和发展是一维会计的前提,纸和印刷术则促进了二维会计的发展和传播,而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则成为三维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以计算机网络和无线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带来了信息技术神话般的飞跃,彻底地扫清了三维会计的技术性障碍。信息技术革命极大地提高了信息处理效率,同时又极大地降低了信息处理成本。这无疑为会计系统的改革创造了空前有利的必要条件,也使会计从二维会计提升到三维会计的飞跃成为可能。

6、现行会计的缺陷

会计是其环境的产物,与其演进过程中的特定背景相适应。当环境发生本质性的变化时,就显露出很大的不适应性:首先,会计的对象“见物不见人”,将人力资源这一主导性要素排除在外,就有舍本求末的缺陷;其次,将价值性信息与其导致的主体——人之间的联系割裂开来,信息无法反映经济活动的本质;最后,用会计的专门方法,强行把在立体空间进行的动态经济活动平面化、静态处理,这样会计的反映与经济活动的现实不符。

7、二维会计的内在逻辑分析:是否具有可扩展性

现行会计建立在“资产”和“权益”这二维基础上,可称之为“二维会计”。由这二维要素形成的会计等式为“资产=权益”。从这个等式中我们很难看出扩展的可能途径。但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考察:“资产”和“权益”是与价值信息的不同方面相对应的要素。与资产对应的是进入会计对象范围的客观物质,例如原材料、现金等,无形资产也属于这种物质的范畴。因为它们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这些物质是价值的载体,说明的是“价值在哪里”的问题。价值的存在是以这些物质的存在为前提的,如果这些物质不存在了,价值也会随之消亡。而与存在相对应的则是一种权利,这种权利某种程度上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由人与人对价值的评判及其在评判基础上的协议或契约决定的。例如债权人权益与股权人权益都是如此。它体现的是价值的归属,即“价值到哪里去”的问题。于是,传统二维会计的会计等式“资产=权益”就可以转变形式,表述为“价值的载体=价值的去向”或“价值的存在=价值的归属”了。这个二维价值的等式是否能够进一步扩展呢?一个顺向思维的问题就是:既然有了“价值的存在”和“价值的归属”,为什么没有“价值的源泉”呢?于是,一个符合逻辑推论的新的维度出现了——“价值的源泉”。我们将在后面讨论的行为要素正是说明“价值的源泉”的维度,这与二维会计的内在的逻辑扩展方向正好一致。因此,一个必然的选择就是:在三维价值逻辑“价值的载体=价值的源泉=价值的归属”的基础上,以行为作为第三维,建立“资产=行为=权益”的“三维会计”。

二、三维会计的基本问题

1、对会计的新分类:按维分类

长期以来,会计界一直按“式”对簿记进行分类,就是把簿记分为单式簿记和复式簿记。而本文提出按照新的分类标准将簿记分为一维簿记、二维簿记和三维簿记,并相应形成一维会计、二维会计和三维会计。

将簿记分为单式簿记和复式簿记的分类标准可以理解为记账方向和方法的不同,具体来说是会计分录涉及的账户和方向(入口、项目、条目)的多少。显然,这是一种根据簿记法这一事物的形式进行分类的方法。本文提出的按维分类的方法,则是一种根据簿记法和会计这一事物的进行分类的方法。根据《汉语大词典》的解释,“维”是纲要纲纪的意思,即构成所指事物的关键要素和基本内容:“维”也是构成空间的基本要素,也即从空间上看,“维”是构成一切事物的基本内容和其存在方式。以维分类,是指以簿记法和会计的对象要素的内容和多寡作为分类标准。簿记法和会计的对象要素是随着簿记和会计的变化发展而发展的,初期的簿记法只反映财产的数量和变化,可称为以“财产”(资产)为基本要素的一维簿记(会计);后来簿记法逐渐把权益也纳入了其对象范围,基本会计要素变成“资产”和“权益”两个,这时可以称为二维簿记(会计)。而三维簿记和三维会计将其对象要素进一步加以扩展,形成三个对象要素。

按式分类和按维分类在存在区别的同时也存在密切的联系。维是簿记法的内容,式是簿记法的形式,而内容与形式从来就不是相互孤立的。维是式反映的内容,而式是维表达的手段。一方面,一定的内容必定需要一定的形式来表达。一维簿记的一维要素客观上要求以单式簿记作为记账手段,而二维会计的二维性质则客观上要求与二维要素相联系的复式簿记成为其记账方法。另一方面,一定的形式总为一定的内容服务。单式簿记虽然能很好地为一维簿记服务,但如果把它应用到二维会计则显得繁杂而无序,难以建立账户之间的勾稽关系,严重制约了二维会计相对一维簿记的优势的发挥;复式簿记中的因果复式簿记固然可以用于一维簿记,但作为复式簿记主要形式的分类复式簿记却只能用于二维会计。而从簿记历史发展的实践上考察,簿记的维与簿记的式总是相互联系的,与一维簿记阶段对应的主要是单式簿记;而与二维会计阶段对应的是复式簿记。

井(尸九)雄仕先生的有关复式簿记的分类的观点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式”与“维”的区别与联系。井(尸九)雄仕先生在其1967年的著作《会计计量基础》中提出,复式簿记实际上分为两种,一种是因果复式簿记,另一种是分类复式簿记。两种复式簿记存在的原因和记账的基本原理都是不同的。因果的复式簿记不涉及两个基本元素,是单元素之间的复式簿记。例如用现金买原材料,记为:借“原材料”,贷“现金”。它实际上是一个赋值的过程,即把付出的现金的价值转移到原材料的身上,其基本原理是历史成本原则。它表现的等式关系为“增加=减少”。而分类的复式簿记则必然涉及到两个基本元素,它是双要素之间的复式簿记。例如股东投资,借“资产”,贷“所有者权益”。它的基本原理来源于对同一物质的不同分类(资产、权益)和各种分类之间的恒等关系。它表现的等式关系为“资产=权益”。由此,井(尸九)雄仕得出结论说:“虽然,巴其阿勒把‘借:伯勒漠-糖,贷:现金’这类经济业务解释得好像在概念上和‘借:现金,贷:资本’这类分录毫无区别,然而,这两笔分录在概念上是完全不同的。”根据井(尸九)雄仕的结论进一步分析,不难得出推论:既然因果的复式簿记并不依据二维会计的“二维”的存在而存在,而是以历史成本原则为存在依据,因此它可以存在于任何维度的簿记形式之中,只要这种簿记仍以历史成本原则为记账原则即可。从历史上看,一维簿记时期也的确出现了因果的复式簿记。中国的“三柱记账法”就是一种采用复式记账的一维簿记。而分类的复式簿记则因为其依据是对簿记要素的分类,故与簿记的维度息息相关,它的存在以及形式要依据簿记的维度来决定。分类的复式簿记必然以二维会计为存在基础,一维簿记阶段是不可能出现分类的复式簿记的。从历史上看,分类的复式簿记也是在二维会计出现以后才出现的。最早的分类复式簿记之—威尼斯簿记中的多纳多索兰佐兄弟商店簿记和安德列亚巴尔巴里戈父子商店簿记都是已经出现“权益”要素的二维会计。

一方面由于历史上没有按照簿记法反映的基本要素的内容进行分类的先例,也没有“一维簿记”或“二维会计”这类名词,另一方面由于“维”与“式”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加区分影响不大,所以长期以来,人们并没有将维与式区别开来。在许多论述中,“式”是包含着“维”的内容的。人们谈到复式簿记的时候,往往已经把二元基本要素资产和权益包含在内,所见的绝大多数对复式簿记的论述都是如此。

2、三维会计的基本前提

研究三维会计,也需要首先建立一些假设条件。这些假设条件是将行为作为会计基本要素进入会计系统的前提,也是具体设计三维会计系统最重要的基础。这些假设是:

(1)行为是价值变动的主要源泉,是企业资产、权益变动的原因。

社会生产经营是人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作为社会生产经营活动结果的价值变动自然与人的这些活动或者说行为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价值变动是人的社会活动的结果。对于这一点,无论是亚当。斯密和卡尔。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还是西方经济学的生产要素学说都已经说明。另一方面来看,人的社会经济活动的目的就在于转移和创造价值,因为这样人本身才能生存和发展。虽然从会计的角度来看,除了人的行为之外,资产的价值还受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等,但是与行为相比,这些因素的作用是不可控的、次要的,所以行为是价值变动的主要源泉。

价值有其载体,从会计的角度看,这个载体就是资产。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活动实际上就是由许多人许多种行为组成的。从目的来看,企业的这种种行为就是为了改变资产,并通过改变资产获得价值的增值;从结果来看,正是这种种行为改变了资产的性质,使得资产从一种形态变成另一种形态,也正是这种种行为改变了资产的数量,使资产增加和减少。因此,行为是企业资产变动的原因。

价值也有其归属,从的角度看,这归属就是权益。契约的观点认为,权益总是由各种契约关系决定的。这些契约有明示的,也有隐含的。契约的重要作用和结果就是将某种权利与义务与人们的作为或不作为联系在一起。例如,因为我工作(作为),所以我拿工资;或因为我保密(不作为),所以我获得奖励等等。对而言,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契约。这些契约是企业存在的基础。新制度学最重要的观点之一就是“企业是契约的组合体”。在企业众多的契约中,权益契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权益契约决定了权益的结构和权益的分配方式。虽然随着形态的变化,这些契约的形式和其决定的权益分配方式在不断地变化,而且这种分配方式也并非都具有效率和公平,但有一点却是始终不变的,那就是只有作为或不作为契约规定的行为,才能获得契约规定的权益。投资者只有按照股权契约的规定,做出了向企业投资、购买企业股票的行为才能成为企业的股东享有所有者权益;债权人只有按照债务契约的规定做出了向企业投资,借出其资产的行为才能成为企业的债权人享有债权人权益;劳动者只有按照劳动契约的规定,做出向企业投入其劳动的行为才能成为企业的劳动者权益人享有劳动者权益。因此,行为也是企业各种权益及其变动的原因。

(2)关于价值的行为属性的信息是有用的。

只有行为的信息对信息使用者而言具有效用,提供这一信息才有其必要,三维会计的建立也才有意义。从会计信息质量目标的角度上看,也只有行为的信息是有用的,能够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才符合两大会计信息质量标准之一的相关性质量目标。显而易见,有关行为的会计信息符合这一质量要求。

首先,行为是价值的主要源泉。这使得通过对行为及其对价值的计量和反映,一方面能为所有者提供资本保值增值的信息,为管理当局提供解除资本经营、保值增值的责任的工具;另一方面,为经营管理人员提供行为价值的信息,为控制无效和低效行为,增加有效行为和高效行为提供信息支持,从而为企业竞争提供优势。其次,行为是资产变动的原因。这使得关于行为的信息成为考察资产变动过程的依据;更进一层,使得这些信息成为考察企业价值变动过程的依据,因为价值变动历来就是通过资产的变动来表现和衡量的。例如,有了生产加工行为的具体数据,一方面可以考察这些行为怎样一步步引起产品形态的变动,另一方面更进一步可以与其它信息综合起来,考察这种行为下的产品怎样增加其价值。前一种信息可以为评价资产的生产管理责任提供数据;而后一种信息则可以为资本的保值增值责任提供数据。而对企业管理层来说,两种信息都可以为增加有效增值行为和高效增值行为,消除无效增值行为、减少低效增值行为提供宝贵的数据。这些数据无疑将成为面临激烈竞争的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法宝。再次,行为是权益变动的原因,因此提供行为方面的信息有利于考察权益的变动原因及其过程,保证各个权益人的权益不受侵犯,报告履行受托经营管理责任的情况。

(3)行为可以用适合的进行确认和计量。

首先,行为具有质的可区分性。人们对行为的认识程度已经足以将行为同别的事物区分开来。对于会计来说,则是会计人员具有的知识已经足以将行为同资产与权益区别开来。行为可以分解,不同行为之间可以相区别。马克思的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学说已经说明了劳动行为的可分解性,而近代和行为的结果也充分说明行为是可以分类分层研究的。行为具有行为主体上的可区分性。一个行为或一组行为总是由特定的主体做出的,这个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一个群体。行为具有质的可分性使得把行为要素进行细分类,建立行为明细账成为可能。

其次,行为具有量的可衡量性。行为具有质的可区分性只是行为可以作为会计要素的必要前提,而只有行为具有量的可计量性特别是具有用货币表示的价值量的可计量性,才符合会计要素的确认的基本规则,其信息才具有真正的决策意义。所以,行为具有量的可计量性是将行为作为会计要素进入系统的关键所在。笔者认为,在考虑行为的价值进而对行为的价值进行计量的时候,首先应当明确三个:第一,会计系统中的价值是通过对资产价值的衡量来计量的。一方面,资产是价值的载体,是价值的具体存在形式和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最直接目的,所以对价值的衡量只能通过资产来进行;另一方面,资产的变化往往有确实的凭据,通过资产来衡量价值虽然不一定最准确,却具有一种让人们可以接受的客观性。对于会计人员来说则易于解脱报告责任,降低遭受责难的风险。权益的价值变动就是通过资产的变动来衡量的。行为作为第三维会计要素进入会计系统,其价值必然也要通过资产的变化来衡量。第二,会计系统所考虑的行为的价值是行为对企业的价值。一个行为的影响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价值是可以从多种角度考虑的,而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其价值量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如同资产的价值概念一样,作为会计要素进入会计系统的行为价值的概念只能是从企业角度考虑的价值。因此,在衡量行为的价值时,不能把行为对其他主体的价值的影响确认和计量过去。例如,对企业管理人员利用公款进行与经营无关的吃喝这种行为的价值进行确认和计量,就可以分为对社会的价值、对企业的价值和对个人的价值,它们的价值量显然是不同的。这种行为对社会和对企业的价值可能是负值,但对公款吃喝的个人来说,却是正值。而我们衡量一种行为或一组行为的价值,应当从企业的角度进行衡量。这不仅是因为会计主体假设决定了会计的反映空间,更重要的是,只有从企业的角度考虑和计量行为的价值,才能使得这些信息具有价值。从上例来说,只有真正按照行为的企业价值把公款吃喝行为记为负值,才能避免这种行为的无效性。第三,会计系统中的价值量衡量的准确性总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一方面,会计在许多情况下,必须对成本或价值作出估计。使用合理的估计,是编制财务报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这些方法可能使得会计信息产生了相对的准确性,但是这并不降低项目的可靠性。例如折旧的估计和坏账准备的提取就是这样的方法。另一方面,即便采用的是准确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准确性也是相对的。实际上,各种各样的价值量衡量方法之所以在会计中被采用,其条件并非是它必须绝对准确,而是它能得到人们的承认,能够作为达成各种契约的基础依据。方法的准确性只是人们在考虑是否接受这种方式的一个因素而已。因此,我们在计量行为的价值的时候,也只能要求一种相对的准确性,这种相对的准确性只要能使行为的信息质量达到使用者的信息质量要求,能够作为确定契约和做出决策的依据就可以了。

3、三维会计的基本特征

三维会计是在传统的以资产、权益为基本要素的二维会计的基础上,增加行为基本要素的三维立体会计信息与管理系统。与以往的会计形态——一维会计和二维会计相比,三维会计具有许多新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有:

(1)三个基本的对象要素:资产、权益和行为。这是三维会计的最根本特征,也是其与一维会计和二维会计最大的区别所在。

(2)新的会计等式:“资产=行为=权益”。其中,资产是价值的载体,行为是价值的源泉,权益是价值的归属。

(3)三维会计空间:企业空间。

在明确了三维会计的基本要素之后,再将三维会计的“资产-权益”、“行为-资产”和“行为-权益”三个平面进行组合,可完成从平面到空间的和综合。将三个平面按照其内在逻辑组合可以形成以下空间图:

其中,三个方向轴分别是行为、资产和权益基本要素,动态要素为:资产增值、资产减值、资产净值,行为增值、行为减值、行为净值,权益增加、权益减少、权益净值。

这样,三个方向轴或三个基本要素、三个二维平面、九个动态要素构成了三维会计立体空间,这个空间有点有面,有静有动。通过这个空间,三维会计实现对会计主体的价值流动的过程和结果,对企业价值的源泉、价值的载体和价值的归属进行全面立体反映。三维会计空间的建立,也使得用会计的语言描述企业发展态势的方式从平面扩展到空间,从而变得更为生动和形象。成长企业在空间上不断扩张,而收缩和衰落的企业则朝着相反的方向变化,稳定的企业只能维持原有空间。

(4)采用三式关联记账规则

三维会计等式中的各要素的增加和减少,不再像二维会计等式中那样用同样的记账符号表示(例如,在二维会计中,资产增加和负债减少都用“借”表示,资产减少和负债增加都用“贷”表示),而采用不同的记账符号表示。基于这个原因,在设计三维会计的记账符号时,我们不但要对不同类别的要素采用不同记账符号,还要对同一要素的增加、减少也用不同符号加以区别。因此,需要的记账符号数目就为“3×2”=6个。本研究设定,这些符号及其与要素变化的关系如下:

资产增值-“增”,资产减值-“减”;行为增值-“正”,行为减值-“负”;权益增值-“来”,权益减值-“去”。

其中,资产指的是资产类账户,包括“资产”、“资产增值”、“资产减值”、“资产净值”四类;行为指的是行为类账户,包括“行为”、“行为增值”、“行为减值”、“行为净值”四类;权益指的是权益类账户,包括“权益”、“权益增值”、“权益减值”、“权益净值”四类。于是:

因为:资产=行为=权益,同时,资产净值=行为净值=权益净值,

所以:资产增值-资产减值=行为增值-行为减值=权益增值-权益减值,

转化为等式:

“增”-“减”=“正”-“负”=“来”-“去”

根据三维会计等式设定的行为引起资产或权益内在变化的,可将其记账规则总结如下两条:①每笔分录都包含行为要素,即或者有记账符号“正”,或者有记账符号“负”,二者必居其一;②在记账总金额上,资产增减值之和、行为增减值之和、权益增减值之和永远相等,即资产、行为、权益三维综合平衡。

以上规则的制定是基于行为是一切资产和权益变化的原因的假定,同时也基于“资产=行为=权益”的基本会计等式。为便于记忆,将上述记账规则称之为“三式关联记账法”,简称“三式记账法”,其基本概括为一句话,就是“非正即负,三维平衡”。

(5)建立三维报表体系与立体信息结构。三维报表不但报告资产变动情况——企业财务状况表和权益变动情况——损益表,还报告企业在会计期间的行为价值情况,即企业经营行为种类、性质、过程和效果。其中效果就是行为怎样影响资产和权益的变动的,不但说明行为的结果,还充分说明行为的过程,并适当说明行为的原因。新设计的报表体系是:三维财务状况平衡表、行为增值表、资产增值表、权益变动表,以及有关的附表。

三、三维会计的意义与前景

(一)三维会计提供的新信息以及对相关领域的支持

1、三维会计能提供的新的基本信息

三维会计通过将第三维向量“行为-价值”纳入会计体系,极大地扩充了会计的信息容量,形成了三维立体信息空间,因而较二维会计具有巨大的优势。具体来说,三维会计能够提供以下新的基本信息:

(1)有关企业劳动者劳动效率的信息。由于将价值的变化通过具体行为来核算,就使得每个劳动者自己的行为对企业所做的贡献大小一目了然。劳动者的劳动价值和劳动消耗的相关信息都可以从账户中得到,这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和资源配置提供了量化管理的依据,必将极大地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2)提供了劳动者权益的信息。劳动者作为企业权益的所有者之一,其依据就是劳动者用自己的劳动能力向企业投资,通过劳动创造了新的企业价值。但劳动者特别是作为个体单位的劳动者个人究竟应当拥有多少企业权益,却一直无法衡量。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二维会计不能提供有关劳动者行为带来的企业价值变化情况的信息。三维会计通过将行为这一要素引入会计系统可以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3)提供了行为对企业资产个别成本和价值的作用和责任的信息。通过对经济行为的价值影响的计量,可以清楚地发现这些行为对企业资产的价值和成本的影响。这一方面使以市场价值和企业个别成本对资产进行计价成为可能,企业得以获得怎样降低企业资产个别成本的信息,另一方面可明确导致当前结果的责任。

(4)提供企业发展潜力和更相关的决策信息。相对二维会计提供的资产、权益和传统的收入、费用信息,三维会计能提供对企业价值增长原因更加相关的经济行为的信息。从而,三维会计能使其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的增长趋势有更准确的把握,因为企业的未来更多地取决于运作企业的人力资源的质量。

除了以上新的基本信息,信息提供者或使用者还可以通过将三维会计的基本信息加以重新整合来获取更多更深层次的信息。

2、三维会计对相关领域的支持

作为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技术,三维会计的实行将给相关领域特别是直接依赖会计信息的领域提供巨大的支持。本文仅以人力资源会计、生产管理、作业成本和责任会计为例说明。

(1)三维会计对人力资源会计的支持。

三维会计对人力资源会计的支持,首先表现在三线会计能够提供行为对价值的贡献的相关信息,从而为人力资源价值的衡量提供重要的数据。人力资源的价值计量是人力资源会计研究中的最大难题之一。以往的价值计量往往采用成本、工资贴现、商誉比例等方式来计量,却都难以真正反映人力资源的价值。实际上,人力资源的价值正在于它能通过其行为创造价值。因此,人的行为及其对价值的影响的数据,应当是计量人力资源价值的最重要的依据。以往的二维会计的局限性注定它不能提供这方面的信息,而三维会计的实行则将彻底弥补这一信息空白,它提供的经济行为价值的历史数据,也就成为计量人力资源现实价值的重要依据,从而通过对人的行为价值计量实现对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为解决人力资源的价值计量问题提供最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三维会计的实行,能突破二维会计确定物力资产创造价值并分享全部收益的观念,把价值创造过程提升到人的层次来确认和计量,从而能够进一步确定人对企业所作的贡献的大小,为确立人力资本中心观,确定企业收益在物力资本和人力资本之间以及各不同人力资本之间的分配提供信息支持。这将改变传统的人力资源会计不把人力资源作为一项权益确认和计量的局面,为财务会计与劳动者权益会计的统一提供基础。

(2)三维会计对作业分析的支持。

总体来看,作业分析主要分为三个层次:资源动因分析、作业动因分析和作业综合分析。由于传统的二维会计是建立在对资产层次的价值确认和计量的基础上,而作业分析的对象却是企业作业,这就造成了信息系统与信息用途的不相容。因此作业分析的三个层次分析的原始数据都不能直接从二维会计系统获得,而必须通过对二维会计信息和企业其他信息系统的信息的综合分析获得。这一方面提高了作业分析的工作难度,另一方面影响了作业分析的准确度和分析结果的可信度。而三维会计的实行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三维会计本身建立在对行为层次的价值确认和计量的基础上,实现了会计信息与作业分析的无缝链接,作业分析所需数据可以很方便地从会计系统直接获得。因此,三维会计的实行将对作业分析提供最有利的支持。

(3)三维会计对企业生产管理的支持。

实践证明,最高级的生产管理形式是人的自我管理与外在管理的有机统一。而为生产者提供其行为及其结果的信息是实现有效自我管理和外在管理的前提。二维会计由于其二维局限,只能侧重于为外在管理提供信息,而三维会计突破了这一局限,它不但包涵了二维会计的信息平面,还通过行为这一第三维度建立起三维信息空间,使得它不仅能够像二维会计为外在管理提供相关信息,还将价值的考察具体到人的行为层次,实现了对人的行为及其价值影响的确认和计量,成为能够提供自我管理信息的崭新系统。只要采用适当的信息输出方法,就能进一步实现向行为人及时提供自身行为的相关信息,从而使生产者能够及时主动地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调整自身的行为,建立起高效的信息良性反馈机制,真正实现行为者的自我管理。

(4)三维会计对责任会计的支持。

责任会计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明确责任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其原理可以用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解释为:事后的交易费用可以用事前的交易费用来降低。建立在传统的二维会计基础上的责任会计由于会计系统不能提供有效的与行为人行为及其价值影响相关信息的固有局限,难以对责任人的行为责任做出准确的界定。因此,在责任会计实行的过程中仍然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三维会计的实行将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它按照需要将行为人的行为及其结果予以确认和计量,使行为人的责任一目了然,大大降低事后明确责任的交易费用。这为企业中责任会计的有效实行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二)三维会计的前景展望

篇5

关键词:会计信息市场;要素;问题;治理

会计信息市场是各种会计信息交换、传播、交流的场所及其交换关系的总和,是以提供会计信息为市场运转、资源有效配置服务的信息系统。鉴于会计信息的公共物品特性、外部性以及会计信息本身的特殊属性决定了会计信息相关条文规定细则,决定了在现有的社会环境有的一些行为规则。那么会计信息市场包括有哪些基本要素?它的特征是什么?会计信息的供求存在哪些问题?又该如何应对呢?下面将给予详细的介绍。

一、会计信息市场的基本要素和特征

(一)会计信息市场的基本要素

市场的有效运行是由其基本要素的相互作用而引导的。会计信息市场就其基本要素而言,由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和市场载体构成。

1、市场主体。市场主体是参加会计信息市场经营活动的个体。没有市场主体就没有会计信息市场。市场主体可划分为两类:

(1)委托主体。委托主体它是特定的会计信息需求者(投资者、债权人等)。

(2)受托主体。即分析性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供给者)。他们通过加工披露的会计信息,向委托主体有偿提供,以实现会计信息的商品化、市场化。为明确二者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委托主体与受托主体在进行交易之前往往签有一定的协议或契约。

2、市场客体。市场客体是会计信息市场经营交易的对象――分析性会计信息及相关服务。市场客体按其加工的深度又可分为“分析性事实型信息”和“分析性预测型信息”。此外,在提供分析性会计信息同时,受托主体有时还会向委托主体提供相关的服务内容,如开展会计咨询会计培训、联机联网信息检索帮助等。

3、市场载体。市场载体就是会计信息市场的交易场所。按其层次划分:有全国性会计信息市场、地区会计信息市场、行业会计信息市场;按其存在的方式分:有有形会计信息市场有固定的交易场所、交易时间,进行长期稳定的上市会计信息交换活动,如会计师事务所、会计信息咨询服务公司等。无形会计信息市场,没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和交易时间,随供求双方的需要而定。

(二)会计信息市场的特征

1、会计信息市场供需不对称。会计信息市场供需不对称,信息供给者提供的信息与信息使用者需求的信息不对称。如前所述,会计信息的特征是会计信息可以同时被利益对立的双方所使用,而会计信息是由人单方面提供的。在利用会计信息方面,由于人和委托人的动机不同,前者是为了解除受托责任,后者是为了认定受托责任,所以双方的利益是不一致的,甚至是对立的。人与委托人动机和利益的不一致,往往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陷阱”的“机会主义”倾向,如人会提供有利于自己的会计信息,或违背委托人意愿隐瞒其想得到的会计信息。加之,会计信息的市场价格与信息成本并无联系,人向市场提供的信息无法从经济上直接获得补偿,这也导致了人缺乏提供充分信息的动机。由于人与委托人的这种对立,会计信息在供给者与使用者之间会出现分布的不对称:即人所拥有的信息与委托人所得到的信息不对称;人所提供的信息与委托人想要得到的信息也是不对称的。在这一不对称分布中,人处于信息优势,而委托人则处于信息劣势。

2、会计信息市场的需求分布不对称。会计信息市场的需求分布的不对称,使得会计信息在信息使用者之间分布不均衡,形成一部分使用者拥有其他人所没有的信息。人由于种种原因,不会向市场公开提供用户所需求的充分信息,使得会计信息市场成为不充分市场。但委托人为了提高其收益,往往不会满意人的这种行为,总想获得充分信息,这些信息市场的参与者便展开了一系列“寻租”活动。委托人联合向人施加压力,迫使人提供充分信息。但他们的期望往往会落空,原因在于如果人被迫公开所有充分信息,将使所有用户获得受惠机遇,委托人之间就出现了一种非合作博弈。其结果是:有足够动机的信息用户就展开了独自的信息搜寻活动。由于搜寻活动的有限性,仍然改变不了人与委托人之间的不对称现象。部分参与者的信息优势仍会获得“垄断利润”。尽管会计信息是“公共物品”,但由于市场参与者的“寻租”,导致了一部分会计信息成为“私有物品”,并产生了信息分布的不对称。当然这种“不对称”性只是暂时的,由于市场参与者的“寻租”活动的普遍展开,“私有信息”会逐渐转化为众所周知的“公共信息”。

3、会计信息市场的垄断性。会计信息市场是垄断的、竞争的市场,会计信息的提供被人所垄断,会计信息的使用被部分市场参与者所垄断,会计信息市场的垄断性导致了信息的不充分。会计信息的提供非人莫属,很难有其他机构来代替。由于人的垄断地位,其提供的信息往往就是不对称和不充分的。由于会计信息的独占优势,在“寻租”的激励下,总有一部分市场参与者努力去搜寻信息并会同样加以垄断。从而形成会计信息被部分使用者所垄断,也造成了信息分布的不对称。

二、会计信息市场若干问题及其治理

对会计信息市场的研究,首先从会计信息市场存在的问题入手,然后提出治理措施。

(一)会计信息市场若干问题

和其他信息一样,会计信息也是一种风险信息,但更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其特殊性就在于:从会计信息的消费角度讲,它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理应由政府部门来生产和提供,但现实情况是政府部门无力为之;从会计信息的生产和供给角度来讲,它往往是企业内部按照一定的规则,根据自身的不同目的和需求来完成的。一方面,投资者无法确知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及其真实性、合法性,同时其及时性和满足程度也存在不足;另一方面,会计信息公共物品的属性等导致会计信息市场失灵而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无法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会计信息市场的缺陷由此产生。

1、缺乏有效的市场机制。所谓有效的市场机制就是实现市场资源最优配置的运行体制。众所周知,有效的会计信息市场供给应以满足信息需求者的偏好为前提,即由各利益集团的会计信息需求来决定。具体地讲,投资者、债权人、管理当局、政府相关部门及潜在投资者的需求决定了会计信息市场应提供什么样的产品。但会计信息所具有的公共物品属性以及利己主义、信息的不对称等因素,会导致市场失灵。因为所有人都可以使用会计信息而无需直接支付任何费用,使得会计信息的生产者和供给者过多地考虑成本效益原则、利己诱导原则。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会计信息总是供不应求,从而成为一种稀缺产品,其数量和质量均因为包装而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有效的市场机制无法形成。

2、损害外部信息使用者的利益,进而损害企业利益。外部信息使用者所获得信息是不完全的,大量无法内化到财务报表中的信息被限制在他们的获知范围之外,他们无法真正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则做出决策的准确性的保障程度必会受到影响。如果外部使用者所获取的信息是经过加工、修饰的失真信息,那么将会误导使用者把资金投入实际经营状况不佳的企业。即损害了外部使用者的利益,同时使社会资源配置无法实现最优化,进而损害企业的市场形象。

3、恶化企业的筹资环境,外部使用者无法真正、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致使决策风险增加。为弥补决策风险可能导致的损失,资金所有者会要求有较高的投资报酬率,使企业的筹资成本上升,从而导致财务风险增加,企业容易发生财务危机。这会增加企业的筹资成本,恶化企业的筹资环境,其结果必将使企业今后即使支付更高的利率,投资者也会因为偿债能力不足而拒绝投入资金。

4、管理层腐败。在委托关系下,管理者可能会牺牲投资者利益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由于企业现有的投资者不能有效监督和评价管理者的业绩,管理者为了得到更多的报酬,会利用信息不对称的存在进行盈余管理,蒙骗所有者,中饱私囊,损害投资者利益,这就产生了腐败。

(二)会计信息市场的治理

会计信息市场的上述缺陷,严重影响了各利益集团特别是投资者的利益,破坏了有效的市场运行,无法实现会计信息市场资源配置的最优,因而必须进行治理。

1、建立健全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规范会计信息披露是解决信息不对称最重要的方法。会计准则实际上是一种契约,用会计准则来约束企业的会计行为,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降低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性。同时,完善现有关于信息披露方面的法律法规,对信息披露的项目、内容和格式等做出明确具体的规范,并要附上范例予以比较详细的说明。

2、加强以注册会计师审计为主体的社会审计监督。审计监督是妥善处理公司关系的有效机制。尽管会计准则能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会计信息披露,但如果没有一个监督机制来确保管理当局对准则的遵守,管理当局仍然会恶意地隐瞒或虚假陈报信息以在关系中获益。所以,需要一个独立的中间人来证实、鉴定管理当局是否真实公允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审计人员就是这个中间人,注册会计师审计是独立性最强的审计。

3、加强社会审计中介机构的建设。加强注册会计师和管理人员的教育,提高相关人员的素质尤其是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尽快完善有关审计法规的建设;改革会计师事务所管理体制,以保证其监督、鉴证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4、强化政府管制和会计立法的作用。政府直接参与管制的手段是制定相关法律,以控制职业性会计团体的设立及其公开执业权力,如通过公司法对年度报告和招股说明书的最低披露要求等内容做出规定;间接政府干涉是通过证券委员会制定相关制度来进行的。同时,加大执法力度,使《会计法》得以深入贯彻执行。

三、结束语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会计信息在受托责任中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如何发挥其有效作用,减少委托-问题的发生是我国目前会计改革的一个主要方面。由于我国会计信息市场的研究起步较晚,所以其中还有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张晓莉.关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5(2).

3、李蓉浅.谈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危害及对策[J].科技咨询导报,2007(5).

4、刘秀华.关于我国发展会计信息市场的探讨[J].山东财政学院,2005(9).

5、谢军.浅谈会计信息市场的特征与效率[J].会计月刊,2007(7).

6、杨杰.中国内部审计[J].财会审计,2006(2).

7、潘煜双.关于会计信息市场的几个理论与实践问题[J].事业财会,2006(3).

8、王善平.会计信息市场的基本理论[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5).

9、贺文春.委托与会计信息不对称性[J].财会审计,2006(12).

篇6

关键词:流动性  衡量方法

    流动性是证券市场健康有序运行并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之一。在证券市场上,交易商、限价订单的提供者以及其他一些投机者为市场提供了流动性,经纪商和交易所组织流动性,而无耐心的投资者获得或需要流动性。一个具有良好流动性的证券市场不仅能在交易成本尽可能低的情况下为投资者提供大量转让和买卖证券的机会,满足投资者获利、避险等需求,同时也为筹资者提供了筹资的必要前提。如果市场缺乏流动性,则会导致交易难以完成,证券发行受阻,市场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一、流动性的内涵

    可以说,流动性是证券市场的生命力所在,即“流动性是市场的一切”。(Amihud & Mcndelson,1988)。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看,市场流动性的增加不仅保证了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转,也促进了资源有效配置和经济增长。(Leevine,1991) 证券市场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在交易成本尽可能低的情况下,使投资者能够迅速、有效地执行交易。也就是说,市场必须提供足够的流动性。但是对于流动性的定义却众说纷纭。有的从价格角度,认为流动性就是“立即完成交易的价格”(O’hara,1995);有的从及时性角度来定义流动性,即“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交易所需的成本,多寻找一个理想的价格所需用的时间”。(Amihud & Mendelson,1989);也有人把流动性概括为“为进入市场的订单提供立即执行交易的一种市场能力”和“执行小额市价订单时不会导致市场价格较大幅度变化的能力”。Black(1974)指出,市场有流动性是指任何数量的证券都可立即买进或卖出,或者说小额买卖可以按接近市场价格、大额买卖在一定时间内可按平均接近日前市场价格成交。当一种资产和现金能够以较小的交易成本迅速相互转换时,我们说该资产具有流动性。因此可以认为,流动性实际上是市场上基本供给和需求相互博弈的过程,而投资者则以合理的价格迅速交易一定数量资产。如果投资者在他需要的时候,能够以较低的交易成本,按照合理的价格水平很快地买进或卖出大量的某种金融资产,并且对该资产的市场价格产生较小的影响,那么这一市场就是“流动的”。简单的说,流动性可以用迅速执行一定数量交易的成本来代表。市场的流动性较高,进行即时交易的成本就越低。而较低的交易成本就意味着较高的流动性,或相应的较好的价格。

 

二、流动性的基本要素

    虽然流动性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从上述众家的观点来看,流动性实际上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要素[1]。 (一)交易的即时性(Immediacy)即交易在时间上是否能够立即执行。证券市场既然是市场,其流动性的高低必然首先表现为证券交易能否迅速地、无阻碍地进行。众所周知,能迅速进行交易的市场是流动性高的市场,否则其流动性低较低,交易的即时性越强,市场的流动性越高。从这一层面衡量,流动性意味着一旦投资者有买卖的愿望,通常总可以立即得到满足。(二)市场宽度(Width) 指交易价格偏离市场有效价格的程度。在任何一个市场,如果投资者不考虑资产成本的话,交易一般都能够迅速地执行。因此,流动性在交易即时的同时,还必须在成本尽可能小的情况下获得,或者说,在特定的时间内,如果某资产交易的买方的溢价很小或卖方的折价很小,则该市场具有流动性。这是从市场的价格层面来考虑流动性中的交易成本因素。

(三)市场深度(Depth)即在不影响当前价格条件下所吸收的成交量。一个市场有速度(即时性)和低成本(深度)的同时,还要有数量上的限制,即能迅速地在合理的价格下进行较大数量的交易。市场深度可以通过在特定价格上存在的订单总数量来衡量。订单数量越多,则市场越有深度,反之,则市场缺乏深度。市场深度不但反映了在某一个特定价格水平(如最佳卖价或买价)上的可交易的数量,也可以用来衡量市场的价格稳定程度,即一定数量的交易对价格的冲击程度。(四)市场弹性(Resiliency ) 即由于一定数量的交易导致价格偏离均衡水平后恢复均衡价格的速度。在一个以弹性衡量的高流动性的市场,价格将立刻返回到有效水平。或者说,当由于临时性的订单不平衡导致价格发生变化后,新的订单立即大量进入,则市场具有弹性;当订单流量对价格变化的调整缓慢,则市场缺乏弹性。市场流动性可以通过以上四个基本要素来衡量。在这四个要素当中,市场即时性刻画了价格变化、委托数量和时间因素,市场宽度(交易成本)刻画了价格的变化特征,市场深度(交易数量)刻画了交易或者委托数量特征,市场弹性刻画了价格波动与时间的关系特征。但必须指出的是,这四个指标在衡量流动性时可能彼此之间存在冲突。例如,深度和宽度通常就是一对矛盾,深度越大则宽度(买卖价差)越小,宽度越大则深度越小;即时性和价格也是一对矛盾,为耐心等待更优的价格无疑将牺牲即时性。

三、流动性衡量方法的评析

篇7

关键词:财产权、存在基础、伦理、哲学、经济

财产权不但是民法典的主要内容,而且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制度在民法中的集中反映。如何认识财产权制度的本质并对其存在价值和存在基础作出正确判断,是正确制定财产权法(物权法)的基础。本文试图从伦理、哲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对财产权的存在基础进行多方面的考察,以期能对我国民法典和物权法的制定提供一种带有基础性的研究基点和研究思路。

一、对财产和财产权一般概念的初步考察

所谓财产,如果从语义学的角度来说是指属于某人所有的具有金钱价值的东西的总称。在英国法律中的“财产”通常有以下几个用法:(1)表示一个人所拥有的全部法定权利,包括一个人的“生命、自由及全部所有物”;(2)指一个人所享有的不包括人权在内的全部有物质内容的权利;(3)指债权以外的其他物质权利;(4)仅指对有形物的权利。在大陆法系国家中,财产有三层含义:(1)仅指有体物;(2)既包括有体物,也包括权利等无形财产;(3)既包括资产(积极财产),也包括负债(消极财产)。 通常人们所说的积极财产,主要是指动产、不动产和知识产权,但是在中“人际关系与信用也是一种财产,是利益源泉的财产,但是传统的财产法不论及这种带有比喻意义的财产。” 财产在各国民法和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关于对财产的看法,“哲学家一般把财产理解为实现基本价值的工具。” 而按照法经济学的观点,“财产的法律概念就是一组所有者自由行使并且其行使不受他人干涉的关于资源的权利。” 这样的观点的在财产与财产权之间架起了连接的桥梁。

所谓财产权“是与身份权、人格权分属于不同类别的权利。” 对此,黑格尔将财产权与人的自由联系在一起,认为:财产权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人的社会地位由其经济状况决定,人们占有和使用物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因此收益权就应该是占有权、使用权的内容之一。同时黑格尔进一步指出精神既是人的本体又构成财产的基本内容,故而也是权利的客体,它必须通过法权制度来保护,权利只是一种可能性,对它的具体行使和现实化运动必须通过实际的占有、使用、转让等活动的环节来完成。 卢梭不但认为财产、自由和生命是人类生存的三个最基本要素,而且他还认为,“财产权的确是所有公民权中最神圣的权利,它在某些方面,甚至比自由还重要。” 诺贝尔经济学者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则认为:“财产权不仅是经济自由之源,它们也是政治自由之根。” 保护社会主体依法获得财产是民法的最基本作用之一,也是各国民法中的最基本内容。

篇8

【关键词】流动性 衡量方法

流动性是证券市场健康有序运行并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之一。在证券市场上,交易商、限价订单的提供者以及其他一些投机者为市场提供了流动性,经纪商和交易所组织流动性,而无耐心的投资者获得或需要流动性。一个具有良好流动性的证券市场不仅能在交易成本尽可能低的情况下为投资者提供大量转让和买卖证券的机会,满足投资者获利、避险等需求,同时也为筹资者提供了筹资的必要前提。如果市场缺乏流动性,则会导致交易难以完成,证券发行受阻,市场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一、流动性的内涵

可以说,流动性是证券市场的生命力所在,即“流动性是市场的一切”。(Amihud & Mcndelson,1988)。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看,市场流动性的增加不仅保证了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转,也促进了资源有效配置和经济增长。(Leevine,1991)

证券市场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在交易成本尽可能低的情况下,使投资者能够迅速、有效地执行交易。也就是说,市场必须提供足够的流动性。但是对于流动性的定义却众说纷纭。有的从价格角度,认为流动性就是“立即完成交易的价格”(O’hara,1995);有的从及时性角度来定义流动性,即“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交易所需的成本,多寻找一个理想的价格所需用的时间”。(Amihud & Mendelson,1989);也有人把流动性概括为“为进入市场的订单提供立即执行交易的一种市场能力”和“执行小额市价订单时不会导致市场价格较大幅度变化的能力”。Black(1974)指出,市场有流动性是指任何数量的证券都可立即买进或卖出,或者说小额买卖可以按接近市场价格、大额买卖在一定时间内可按平均接近日前市场价格成交。

当一种资产和现金能够以较小的交易成本迅速相互转换时,我们说该资产具有流动性。因此可以认为,流动性实际上是市场上基本供给和需求相互博弈的过程,而投资者则以合理的价格迅速交易一定数量资产。如果投资者在他需要的时候,能够以较低的交易成本,按照合理的价格水平很快地买进或卖出大量的某种金融资产,并且对该资产的市场价格产生较小的影响,那么这一市场就是“流动的”。简单的说,流动性可以用迅速执行一定数量交易的成本来代表。市场的流动性较高,进行即时交易的成本就越低。而较低的交易成本就意味着较高的流动性,或相应的较好的价格。

二、流动性的基本要素

虽然流动性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从上述众家的观点来看,流动性实际上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要素 [1]。

(一)交易的即时性(Immediacy)

即交易在时间上是否能够立即执行。证券市场既然是市场,其流动性的高低必然首先表现为证券交易能否迅速地、无阻碍地进行。众所周知,能迅速进行交易的市场是流动性高的市场,否则其流动性低较低,交易的即时性越强,市场的流动性越高。从这一层面衡量,流动性意味着一旦投资者有买卖的愿望,通常总可以立即得到满足。

(二)市场宽度(Width)

指交易价格偏离市场有效价格的程度。在任何一个市场,如果投资者不考虑资产成本的话,交易一般都能够迅速地执行。因此,流动性在交易即时的同时,还必须在成本尽可能小的情况下获得,或者说,在特定的时间内,如果某资产交易的买方的溢价很小或卖方的折价很小,则该市场具有流动性。这是从市场的价格层面来考虑流动性中的交易成本因素。

(三)市场深度(Depth)

即在不影响当前价格条件下所吸收的成交量。一个市场有速度(即时性)和低成本(深度)的同时,还要有数量上的限制,即能迅速地在合理的价格下进行较大数量的交易。市场深度可以通过在特定价格上存在的订单总数量来衡量。订单数量越多,则市场越有深度,反之,则市场缺乏深度。市场深度不但反映了在某一个特定价格水平(如最佳卖价或买价)上的可交易的数量,也可以用来衡量市场的价格稳定程度,即一定数量的交易对价格的冲击程度。

(四)市场弹性(Resiliency )

即由于一定数量的交易导致价格偏离均衡水平后恢复均衡价格的速度。在一个以弹性衡量的高流动性的市场,价格将立刻返回到有效水平。或者说,当由于临时性的订单不平衡导致价格发生变化后,新的订单立即大量进入,则市场具有弹性;当订单流量对价格变化的调整缓慢,则市场缺乏弹性。

市场流动性可以通过以上四个基本要素来衡量。在这四个要素当中,市场即时性刻画了价格变化、委托数量和时间因素,市场宽度(交易成本)刻画了价格的变化特征,市场深度(交易数量)刻画了交易或者委托数量特征,市场弹性刻画了价格波动与时间的关系特征。但必须指出的是,这四个指标在衡量流动性时可能彼此之间存在冲突。例如,深度和宽度通常就是一对矛盾,深度越大则宽度(买卖价差)越小,宽度越大则深度越小;即时性和价格也是一对矛盾,为耐心等待更优的价格无疑将牺牲即时性。

三、流动性衡量方法的评析

由于流动性的几个基本要素之间存在相互冲突,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对流动性的衡量有大量的理论研究,但尚没有统一的标准。甚至有学者认为不存在一个“无异议的、可操作的流动性定义”(Schwartz,1991)。为了便于理论思维的梳理,本文依据上述四个基本要素将各种流动性的衡量方法分为四种类型。

(一)价格法

基于价格的流动性衡量是从流动性的市场宽度演变而来的。最主要的价格指标是价差衡量指标、价格改善指标和价格自相关模型。

其中最常用的价差指标是买卖价差(Bid-Ask Spread)。在实行报价驱动机制的证券市场上,作为流动性提供者的做市商(Market Maker)需要分别向买卖双方报出卖出价(Ask Price)和买入价(Bid Price )。Flood(1991)、O’Hara和Oldfield(1986)把买卖价差定义为对做市商提供即时交易服务的补偿 [2]。衡量买卖价差有两种方法:一是绝对买卖价差,即计算买卖价差的绝对值(等于卖出报价减去买进报价);二是相对买卖价差,即用绝对买卖价差除以最佳买卖价格的平均值,即得到百分比买卖价差。

以买卖价差衡量流动性大小最大的优点在于:买卖价差可以直接衡量立即交易成本。价差越大说明立即交易成本越大,市场流动性越低,反之亦然。但是,它实际上是衡量交易成本的直接指标,而不是流动性。以买卖价差衡量流动性存在一些局限性:1、买卖价差是根据报价驱动市场中做市商的报价而得,当市场不是报价驱动市场时,无法得到买卖价差的数据;2、只有在做市商同时完成一买一卖,且买价为买进报价,卖价为卖出报价时,才能以报价价差衡量交易成本,但实际上买卖往往不是同时发生;3、买卖价差不能说明在买卖价差以外和价差以内成交的交易,例如,大额交易以及可协商定价的交易,其交易价格往往与做市商的买卖报价不一致;4、买卖价差对交易规模不敏感,忽略了交易量对价格的影响,不能反映在价格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市场机制吸收每一单位成交量的能力。

此外还有有效价差(Effective Spread)、实现的价差(Realized Spread)、定位价差(Positioning Spread)等价差衡量指标,以及价格改善指标和价格自相关模型。这些指标大都基于价格变动这个交易成本来衡量,考虑角度忽略的交易量、交易速度等因素的影响。

(二)交易量法

基于交易量的流动性衡量方法也是一种重要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换手率(Turnover Rate)。一个从成交量角度直接衡量流动性的指标。

换手率的计算公式有两种:一是以交易量(股数)除以总流通股数,这种方法使用比较普遍;二是交易金额除以流通的市值。换手率不但测量了一定时间内证券市场上实际交易的股票数量或价值相对于市场上可交易的股票数量或价值的大小,而且其倒数也被用作衡量证券持有时间的指标。因此,高的换手率表明股票在市场交易的次数相对较多,交易频率较高,完成一次交易的时间相对较短。

换手率指标考虑了流通股本大小的影响,但没有考虑价格变化的影响,因为在同等换手率的情况下,价格变化越小,则流动性越小。另一方面,换手率仅代表市场交易的频率次数。如果买卖双方不断地进行股票“做市”,造成需求旺盛的假象,其交易代表的信息含量却很少,这就不能表示市场的流动性强。国内很多的实证研究以换手率作为流动性的替代变量,从而得出中国证券市场的流动性很高。但从交易统计来看,中国A股市场的换手率自1992年以来几乎都维持在400%以上,而B股在70%以上,远远高于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这与市场现实之间是矛盾的。所以,换手率作为市场投机性的一个变量还算可以。

此外衡量流动性的还有市场深度、成交率等衡量指标,但基于交易量的流动性指标的主要缺点有两个方面:一是忽略了价格变化的影响,而价格变化往往是衡量流动性的主要因素;二是交易量大小与波动性有关,而后者又将妨碍市场的流动性。

(三)价量结合法

为了克服买卖价差和单纯交易量方法衡量流动性的不足,一些学者发展了几个结合价格和交易量的衡量流动性的指标,如价格冲击模型和流动性比率法。

其中流动性比率(Liquidity Ratios)衡量交易量和价格变化的关系。其基本原理是:若少量的交易引起的价格变化较大,则市场流动较差;若大量的交易引起的价格变化较小,则是市场流动性较高。常用的指标有:Amivest流动性比率,是指使价格变化1个百分点时需要多少交易量(金额)。但该指标没有考虑公司流动股本数量,可能会出现流通股本越多的股票流动性越高的情形;Martin流动性比率,Martin指数假定在交易时间内价格变化是平稳分布的,因此可用每日价格变化幅度与每日交易量之比衡量流动性。Martin指数以价格波动的平方代表价格变化,克服了价格变化正负抵消的缺陷。但是,Martin指数在使用中不但会碰到与Amivest流动性比率相类似的问题,而且,Martin指数会随着每日交易情况而变化,比较容易受个别极端的价格变化的影响。还有Hui-Heubel流动性比率、Marsh-Rock流动性比率等等。

尽管基于交易量的流动性比率指标克服了买卖价差的缺陷,但仍然不是最理想的指标。1、与买卖价差一样,基于交易量的流动性比率也没有区分临时性的价格变化和由于市场状况等发生变化导致的长期价格变化,没有区分新信息到达后对市场价格变化的影响。2、基于交易量的流动性比率提供了过去的(平均)价格变化与(平均)交易量的关系的信息,但不能说明当大于平均规模的订单突然出现时对价格的影响。3.流动作比率指标无法衡量交易对价格的即时冲击(即时价格成本),更无法区分交易对价格冲击是单期的,还是多期的。4、流动性比率没有过滤非交易因素对价格变化造成的影响,如最小价格升降档位、买卖报价差、套利或卖空价格限制、新信息到达等的影响。

(四)时间法

流动性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交易的即时性,交易执行时间也是衡量流动性的一个重要方法。时间法的最主要的指标有两个:一是执行时间,即从订单到达到订单得到执行时的间隔;二是交易频率,即在一个特定时间内的交易次数。时间法的有点是衡量方法简便,其主要缺点是:一是限价订单的执行时间与其价格密切相关;二是交易频率与市场波动性有关;三是没有考虑价格变化的影响。

基于时间的另一个指标是弹性指标,即从价格发生变化到恢复均衡价格所需的时间。弹性是由交易引起的价格波动消失的速度。关于市场弹性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标,一种测量方法是用当前最佳卖(买)价与下一个最佳卖(买)价之间的差额。另一种方法是以相邻两次订单的价差来估计弹性。在假定股票的基本价值不变(即不考虑新佰息的影响)的情况下,价格将会随机地围绕基本价值波动,市场弹性越好,则价格偏离价值以后返回的速度越快。相应地,两次相邻订单的价差越小,则价格返回真实价值所需要的时间就越短,市场弹性就越好。

弹性指标考虑了价格变化的影响。但也有三个主要的不足:一是选择均衡价格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二是没有考虑新到达的信息对价格变化的影响。因此,不能区分价格变化是由于新信息的影响,还是由于交易的影响;三是与市场波动有关。

四、流动性衡量方法的理性选择

必须指出的是,知道目前还没有一个学术界达成一致的、没有争议的流动性衡量方法。这也是各个市场在比较本市场与其他市场的流动性时往往采取有利于本市场的流动性指标的主要原因 [3]。由于流动性自身四个基本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冲突,因此各种流动性衡量方法实际上都只是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反映了流动性的某些特征。

我们在选择不同的流动性衡量方法时主要依据以下四类基本标准:

1、对流动性四个基本要素的反映,即该流动性指标反映了流动性的哪个或哪些方面,是低的价格变化、高的交易量、成交速度还是价格恢复速度?是否能对四个要素全面反映?

2、应用上的限制:即某流动性指标是否可应用于不同类型的市场(如集合竞价市场、连续交易市场、做市商市场),是否需要市场有效假设,是否可应用于信息效率较差的市场等。

3、功能上的限制,如能否衡量潜在交易成本。能否衡量即时交易成本,能否衡量动态交易成本(交易对以后各笔交易的市场影响成本),能否衡量价格改善,能否衡量深度改善,能否衡量知情交易者的私人信息含量,能否过滤新到达的信息对价格的影响(若价格变化是由非信息因素/流动性因素引起的,则价格很快会复原)等。

4、精确性程度,即该流动性指标的精确性是否会受到影响流动性的其他因素的影响,如价格波动、交易量、股价高低、流通股本大小、交易的买卖方向、价格稳定措施、最小价格升降档位等。

在考察以上基本标准的同时,我们还应该考虑到我国证券市场微观结构的“中国特色”。 作为市场微观结构的核心,市场交易机制的关键功能在于将投资者的潜在供求转化为现实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价格发现过程是问题的关键。中国深沪两个市场从一开始就实行“指令驱动”的交易机制。一般由市场交易者自身的交易指令的推动下进行的,进而由市场自身来决定交易的活跃程度。为了保证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我国对信用交易、卖空交易持保留态度,不允许采取这些交易方式。在中国市场上,交易方式单一化,无法为大宗交易提供独特的交易系统,所以当大宗交易发生时,很可能马上就可以把价格封在“涨停”或“跌停”的状态,使得价格波动非常之大,而且很有可能无法实现交易的目的。此外,我国市场的指令类型也是单一的,并没有如西方国家那样提供一整套指令,某种意义上影响了投资者的交易的即时性。

自中国股票市场重新恢复以后,中国各类经济主体对于股市所表现出的热情盛况空前。就直观而言,在中国股市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小投资者中客观上的“羊群行为”、机构投资者的“操盘”、“做市”行为对于中国股价“异动”的形成,一直是我们日常不时提及的,进而成为影响中国股市流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种独特的状况,加上中国股票市场的“高利”驱动以及“政府干预”,不仅造成中国股票市场的“过度需求”,而且在投资者预期上形成了“同构预期基础之上的粘性预期”,借助于股市广泛的社会性,客观上就导致了中国股市运行中经常出现个人投资者行为同步化倾向——这是引致中国股市波动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对中国股票市场的流动性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考察我国证券市场流动性高低时,在依据流动性四个基本要素,借鉴国外流动性指标的同时,也要切实考虑到我国证券市场的“基本国情”,做到流动性衡量指标的“本土化”。

参考文献:

1.Amihud, Y and H. Mendelson, 1989, the Effects of Beta, Bid-ask Spread, Residual Risk and Size on Stock Returns, Journal of Finance

2.O'Hara, Maureen, 1995, Market Microstructure Theory, Blackwell Publishers Inc., Cambridge, MA.

3. Black F and M. Scholes, 1974, The Effect of Dividend Yield and Dividend Policy on Common Stock Prices and Return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4.Flood, 1991, Microstructure Theory and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Federal Reserve Bank

5.O’hara, Maureen and George Oldfield, 1986, The Microeconomics of Market Making,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6. 陈浪南、黄杰鳃,2002,《中国股票市场波动非对称性的实证研究》,《金融研究》第5期

7.刘海龙、仲黎明、吴冲锋,2001,《中国证券市场流动性研究》,第6届全国青年答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 大连

8.瞿强,2001,《国债市场流动性研究——个比较分析框架》,《金融研究》第6期

9.屈文洲、吴世农,2002, 《中国股票市场微观结构的特征分析——买卖报价价差模式及影响因索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第1期

10.孙培源、施东晖,2002, 《微观结构、流动性与买卖价差一一个基于上海股市的经验研究》,《世界经济》第4期

篇9

【关键词】现金周转模式 战略 要素

战略是企业创造价值的思维框架和概念化的模式,在这种概念化的模式下,经营者能够识别有竞争环境的变化为企业带来的机遇,控制不利因素给企业造成的风险,形成将产品服务与利润结合起来的盈利模式,推动企业不断成长。在企业战略思想框架中,现金流量是企业战略的基本要素,是推动企业成长的基本动力。现金周转管理将现金流量与企业的其他资源结合起来,为企业进行全面战略性思考提供了线索。

从形式上看,现金周转模式似乎与其他现金管理模式如成本分析模式、存货模式、随机模式等没有什么区别,都是用来确定现金最佳持有量的管理模式,一般财务人员在进行现金管理时也是这么认为的,即现金周围周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依据企业过去经营的财务数据,并假定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能够持续下去,预测企业下一个完整的现金周转期,再根据年现金需要量预测确定企业的现金最佳持有量。然而,从实质内容来看,只要不是机械地应用现金周转模式,不是以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为目标,就不难发现这种模式在本质上不同于现金的其他管理模式。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现金周转模式中隐含的战略要素是企业经营中不可忽略的商业要素,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如何以战略的眼光,识别、细分和把握这些隐含的战略要素,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战略框架。本文试图从战略化的视角来探讨现金周转模式的战略要素,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战略经营进行了研究,以期为企业经营与发展提供借鉴。

一、现金周转期计算公式中战略要素分析

1、公式中的时间要素分析。同其他现金管理模式相比,现金周转模式加入了时间因子即周转期,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所有企业成本降低的努力将使低成本竞争战略逐渐失去往日的辉煌,时间已成为现代企业竞争中的战略要素。由于时间因子被纳入了财务管理人员的视野,从基于成本的竞争模式转向基于时间的竞争模式,在考虑和实施一种理财理念、一个投资项目、一类产品、一项技术方法时,基于时间的竞争模式不只是考虑成本因素,更重要的是关注时间与成本之间的有效均衡,在有效均衡中寻找企业价值最大化实现的有效途径。优秀的企业家会将企业看成一个巨大的反馈回路,以确定用户需求为起点,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终点,无论是采购材料、加工产品、开发新产品,还是将产品推向市场、提供服务,业务流程越长越复杂,越需要迅速灵敏地对用户的需求做出反应,也就越能形成高附加值的战略竞争优势。产品变现的速度就是这些能力综合体现,是基于时间竞争模式的体现。

2、应收账款周转与存货周转要素分析。现金周转模式将现金流量与存货管理、销售管理连接起来,将流动资金投入与流动负债融资结合起来,为企业价值创造提供了战略线索。如何加速存货和应收账款的周转不仅是企业日常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更是企业战略经营的集中体现。按照存货和应收账款管理的传统思维模式,存货周转率过高,可能是因为没有经济批量订货,这样将加大企业经营成本,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应收账款周转过快,可能是因销售信用政策过严,使企业丧失部分市场份额而得不偿失所造成的。但战略思维将打破这种思维惯性,为什么不可以既保持较高的存货周转率持续降低经营成本又加快应收账款变现速度,而且不影响企业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呢?现代战略管理理念以及现代信息技术为存货与应收账款周转的战略提供了支持。物流管理、价值链管理、战略联盟、电子货币交易等使企业有条件、有能力在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方面展开战略运营。

存货周转管理与应收账款周转管理的不同之处在于:存货周转管理存在于企业的内部,是企业内部的管理;应收账款周转管理存在于企业外部,是涉及客户关系的管理。内部管理相对容易,受市场变化影响较小,各种物流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存货周转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如何在物流管理和信息管理方面进行投资,也是企业战略经营的集中体现。

3、应付账款周转要素分析。应付账款周转管理关于企业如何应用商业信用管理的问题。获得更长时间的免费信用需要企业其他资源的支持,如市场品牌、竞争地位、核心能力、财务实力等这些是企业长期战略经营所形成的,有了这些强有力的资源支撑,企业在与供货商的博弈中就可以处于优势地位,从而可以延长付款时间,甚至可以对存货实现零库存管理。

中裕摩托车是一个以整车组装出口为导向的企业,其摩托车和发动机行销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由于企业在发动机和海外市场营销方面有着比较优势,在同摩托零部件供应商谈判时,中裕在应付货款支付条件和价码方面处于优势地位。首先中裕要求零部件供应商将摩托车的零部件存放在中裕相应的仓库里,但这不能作为中裕已经购买了这些零部件的确认依据,只有当这些零部件进入摩托车组装线时才能开始确认购买。然后再以进入组装线为起点商讨延迟付款时间。这样做的结果是存货从形式上看不是零库存管理,从实质上看却实现了存货零库存管理。即只要整车实现以销定产,加快整车销售的应收账款周转,企业就可以充分利用零部件的商业信用,在放慢应付账款周转速度的同时实现存货零库存的管理,为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做出贡献。显然,应付账款周转的管理也同其他周转管理一样,需要借助企业经营战略平台来实现,财务人员如果只从财务角度思考如何提升或降低周转率问题,那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实现企业价值长期最大化的目标。

二、加强现金周转战略化管理的建议

1、现金流量、周转率、利润、增长率等财务要素是企业经营战略的基本要素。若要使这些要素能够为企业谋利,还需要增加顾客这个关键的商业要素。战略经营就是要长久地保持“顾客”对企业的忠诚,长久的为顾客创造价值,在向顾客转移价值的过程中,为企业创造利润。关键问题是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竞争优势和竞争环境提供的机会,并将这些商业要素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长期的战略关系和模式。现金周转模式为连接这些要素提供了一个分析和评价的模式。尽管有的连接是直接的,有的则是间接的,但模式却是企业战略分析的起点,也是企业战略评价的终点。

2、现金周转模式不仅适用于企业的总体分析和评价,也适用于企业单一产品的分析和评价。如果能够准确地测算出单一产品的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以及应付账款周转率,就不难发现哪些产品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哪些产品很少占用甚至在为其他产品提供资金支持和为企业创造可观的利润。因此,现金周转模式为企业战略性的产品调整提供了有益的线索,对单个产品不同现金周转期的分析和评价,或许是企业战略变革的起点。

3、关注现金流量而不只是利润、市场份额等。如果市场份额等不能支付企业的运作成本,且企业不能拥有正的现金流量,那么说明企业没有好的经营战略,需要进行战略调整。战略的基本要素不是产品和市场,而是能够不断地为顾客提供价值的业务流程,而企业的竞争能力就是在将业务流程转化为战略能力的过程中实现。

总之,企业要系统地提升运营质量,加速现金流速度,提高企业持续创造价值的能力,应避免就现金周转期谈现金周转期,需要从战略层面来研究和对待影响企业价值实现各种因素,建立现金流量管理全面控制体系。

(注:本文系湖北省会计学会2006年重大会计研究课题:“现代企业现金流量优化管理框架的构建”阶段性研究成果(编号200607))

【参考文献】

[1] 孟焰、李连清:《企业战略性现金流量管理的探讨》,《财会通讯》2006年第10期。

[2]陈志斌、韩飞畴:《基于价值创造的现金流管理》,《会计研究》2002年第12期。

篇10

关键词: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基础;合作博弈理论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

省际边界区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区域,由于先天和后天的原因,绝大部分经济较落后。省际边界区域既是省际经济政策的交汇区,又是区域摩擦的集中地,空间协调难度较大,统筹发展难点较多,要缩小省际边界区域与中心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发展区域经济合作是重要途径。区域经济合作是区域互动发展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从区域经济合作的实践来看,区域合作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处于共同区域空间内的不同地区之间为了追求共同的利益目标而进行的专业化分工合作,其最终目标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博弈理论作为研究合作的重要理论,作为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指导,不论从两者的定义、运行条件,还是内在本质和最终目标都是统一的。因此,本文认为合作博弈论完全可以作为指导省际边界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基础理论。

一、省际边界区域经济合作相关理论

为认识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时代的社会经济合作活动的宏观空间规律,需要积极借鉴经济学、管理学等其他学科的重要成果。伴随世界经济联系格局的动态变化,有关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也在不断演化和扩展。随着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有关产业和技术跨国转移的理论扩展了用以解释和分析国际性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基础。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学界一直致力于寻找和建立关于国家之间,特别是存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发达国家、地区和发展中国家、地区之间产业技术联系宏观规律的理论解释,为发达国家、地区和发展中国家、地区的互补性发展寻找理论根据,其中主要有行政边界区理论、系统动力学理论、竞合理论、新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和协同论。

(一)行政边界区理论。边界区域是指在一定范围内某政治实体(如国家、行政区等)与其他接壤政治实体(如国家、行政区等)在交接处所构成的特定地理空间。省际边界地区位于我国最大的行政单元――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交界处,是一个特殊的地理区域。行政边界区理论一是源于行政区经济理论,即改革开放以来,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区域经济的纵向运行系统向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下区域经济的横向运行系统转变时出现的特殊区域经济类型。二是来源于行政区边缘经济论。在行政因素对经济的约束作用下,我国行政区交界地带存在着明显的“行政区边缘经济现象”。该理论认为,由于行政边界的存在而对行政区之间经济、社会因素流动产生的阻碍或促进作用,表现为边界区域中不同行政区的城市经济水平增长的结构性差别、要素流动的断裂或一体化。

(二)系统动力学理论。系统动力学出现于1956年,创始人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福瑞斯特教授。系统动力学模型能方便地处理非线性和时变现象,能做长期的、动态的、战略性的仿真分析和研究,适于分析研究系统结构与动态行为。其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几乎遍及各个领域,逐渐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新学科,是一门分析研究信息反馈系统的学科,也是一门认识系统问题和解决系统问题的交叉综合学科。区域经济合作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且各个因素之间还互相产生影响,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要想把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因素分析清楚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一般的分析方法很难做到。而系统动力学正是分析复杂动态系统问题的方法,所以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因素是非常确切的。

(三)竞合理论。竞争与合作是彼此关联的,要研究合作问题,必然涉及竞争问题,而研究和处理竞争问题,则又需要合作来化解,该理论强调的是在现代企业竞争中必须保持合作。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化加剧了市场变化,并不断影响着企业的决策和运作。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孤立经营的传统格局正在被打破,企业进入了从孤立生产向协作经营、从生产型向关系型、从独立发展向互联合作的大转变时期。通过企业间的合作可以带来1+1>2的联盟协同效益,使单个企业的局部优势发展壮大为全面的竞争优势,实现资源的最优综合利用。企业的竞争正进入利益共享的合作-竞争时代。“竞合”从企业中产生,进而被其他研究领域所采用。

(四)新国际劳动地域分工理论。所谓新国际劳动地域分工理论,是把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雁行产业形态说和比较优势理论等已有理论学说进行结合应用,从而对世界技术经济演变格局进行理论解释。该理论认为,产品的技术周期与不同国家技术梯度之间存在动态匹配关系,基于技术差距的比较优势的梯度递进和转移决定着世界生产和贸易格局的阶段性动态演化。这一理论学派对国家间技术差距的认识逐步从行业技术差别扩展到产品的质量档次差别和技术含量差别以及生产过程的技术差别,从垂直性的技术差别扩展到水平性的技术差别。

(五)协同论。协同论是研究不同事物共同特征及其协同机理的新兴学科,是近年来获得发展并被广泛应用的综合性学科。它着重探讨各种系统从无序变为有序时的相似性。协同论认为,千差万别的系统,尽管其属性不同,但在整个环境中,各个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其中也包括通常的社会现象,如不同单位间的相互配合与协作、部门间关系的协调、企业间相互竞争的作用,以及系统中的相互干扰和制约等。协同论指出,大量子系统组成的系统,在一定条件下,由于子系统相互作用和协作,这种系统会研究内容,可以概括地认为是研究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各种系统的发展演变,探讨其转变所遵守的共同规律。应用协同论方法,可以把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类比拓宽于其他学科,为探索未知领域提供有效手段,还可以用于找出影响系统变化的控制因素,进而发挥系统内子系统间的协同作用。

二、省际边界区域经济合作博弈分析

博弈论在现代经济理论和实践中的应用是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现象,它利用数学工具对种种社会经济选项进行深入地分析,获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博弈论的一个分支――合作博弈理论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虽然目前合作博弈论还没有像非合作博弈论那样应用广泛,但将来定对人类的前途产生深远意义和影响。将合作博弈论的理论方法应用到区域经济合作的分析中,可以分析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的矛盾现象,还可以使问题的研究不再局限于站在某个决策方的立场上找出针对其他方的对策,更重要的是能够分析这些决策过程中各博弈方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规律,导出合理的结果并用以说明相应的实际问题,从而为区域经济合作的开展和政策研究提供参考。

(一)合作博弈。博弈论,也译作对策论,主要研究决策主体行为存在相互作用时,行为主体如何利用所掌握的信息进行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反映了博弈局中人的行动及相互作用间的冲突、竞争、协调与合作关系。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包括局中人、战略、支付、行动、信息、结果和均衡,这些也是一个完整博弈的基本要素。在众多经济学科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中,博弈论成了一种普遍应用的工具,许多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都被人们理解为某种博弈问题。根据博弈双方在相互作用过程中能否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把博弈论划分为非合作博弈与合作博弈。合作博弈理论倾向于对合作的研究,其强调的是集(团)体理性、公正公平、效率和效益,是一种“双赢”策略,它通常能获得较高的效率和效益,是研究人们达成合作时如何分配合作得到的收益,即收益分配问题;而非合作博弈理论则偏向于对竞争的研究,强调的是个人理性、个人最优决策,其结果往往是低效率的甚至是无效率的,是研究人们在利益相互影响的局势中如何决策从而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即策略选择问题。

合作博弈亦称为正和博弈,是指博弈双方的利益都有所增加,或者至少是一方的利益增加,而另一方的利益不受损害,因而整个社会的利益有所增加。合作之所以能够增进合作双方的利益以及整个社会的利益,就是因为合作博弈能够产生一种合作剩余。这种剩余就是从这种关系和方式中产生出来的,且以此为限。因此,合作必须经过博弈各方的讨价还价,达成共识,进行合作。在这里,合作剩余的分配既是合作的结果,又是达成合作的条件。合作的目的是追求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但与个体利益并不发生冲突,各博弈方的收益相对均衡而合理,可以说合作共谋符合各方的利益。合作博弈的关键还在于要在合作框架内建立互信,形成一整套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

(二)博弈分析。现代区域经济合作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竞争与合作并存,竞争是手段,反映出各区域在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时所表现出的利益冲突;合作是目的,反映出各区域对共同利益的认识。传统的区域经济合作只注意到了各区域之间存在的经济上的互补性和互利性可能推动它们之间经贸联系的深化,但却忽略了利益协调对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作用。可以说,迄今为止所有成功的区域经济合作都是这两方面综合的结果。获利动机会促使各区域,通过有效磋商,协调彼此的政策,最终达成共同认可的、有约束力的协议,分享合作带来的收益。在此前提下,我们可以运用合作博弈论的方法,将区域经济合作的形成和发展看成是各国、各区域间的一个合作博弈,进而揭示区域经济合作形成的内在机制。

博弈通常是建立在个体行为理性基础上的非合作博弈。从区域经济学角度看,将各个子区域看作一个行为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子区域都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于是,在资源非均衡性与独特性及国家财政有限性的限制下,各子区域政府和企业间相互竞争。各地部门均按各自最优决策行事,以达到个体效率的最大,但由于各方的不合作,个体理性并不一定会达到各自预期目标。因此,为了保证整体区域利益最大化,各子区域之间必须相互合作。可见,一个地区在做出战略决策时,不仅要考虑自身优势,还要考虑其他地区相关决策,而且该决策也会影响到其他地区决策的制定,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应以集体理性为基础的合作博弈来分析。

区域主体间合作博弈的现实困境:我们可以把各区域主体的行为看作是一个重复博弈的过程。所谓重复博弈,实际上就是同一个博弈反复进行所构成的博弈过程。由于重复博弈不是一次性的选择,而是分阶段有先后次序的一个动态选择过程,因此它又属于动态博弈的范畴。1、同质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博弈。同质区域,由于资源优势、主导产业、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类似和接近,单干思想往往比较强,合作的愿望不是很强烈。但是,一旦同质区域之间开展经济合作,就可能产生规模经济、规模效益。2、异质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博弈。异质区域之间的合作主要是能源、原材料产区与加工工业集中地区之间的合作。例如,我国能源、矿产资源的分布偏中西部,而现实的物质生产能力和经济要素分布偏东部沿海。这种空间格局一方面使东中西之间彼此都有所求,构成合作动力;另一方面由于体制缺陷,在合作时中西部常处于不利地位,利益分配上的不平等阻碍了异质区域合作进程。从国家宏观的角度看,最佳策略是双方合作,可以获得更大的效益,收益总量上得到增加;最坏的选择是都不合作。而事实上,最坏的结果在现实中产生了。如果不改变这种博弈结构,各区域会不顾宏观经济的恶化,共同陷入区域经济不合作。

三、省际边界区域经济合作与合作博弈的内在统一

合作博弈的主要特征在于所研究的行动参与人的行为在相互作用时,能否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通过有效磋商达到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后,使得总收益获得增加,从而使得各个成员都可以从稳定的合作中收益得到增加。而区域经济合作也是依据一定的协议章程或合同,使得参与合作经济主体都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活动。区域经济合作的本质与合作博弈理论的内在是完全一致的。合作博弈强调的集(团)体理性、公平公正、效率和效益、实现“双赢”,正是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所需要的前提、保障、动力和目标。区域经济合作活动的开展是一个博弈过程,博弈论分析方法应运用到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合作博弈理论作为指导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理论是完全合适的。

(一)集体理性是区域经济合作的首要前提。在经济学中,理性是指单个经济单位在形成预期时使用了一切相关的、可获得的信息,并且对这些信息进行理智的整理。以个体自身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目的称之为个体理性,至少在局部问题上存在以集体(团体)利益为目标,追求集体利益最大化称为集体理性。集体理性是指某一集体中的大部分成员在“共同信念”导向下,采取一致行为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并且集体行动存在潜在收益。当个体都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进行决策时,并不一定能实现集体或社会的最大利益,而集体理性(使联合报酬最大化)却可以促使参与者共同选择合作策略,实现集体或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从而达到帕累托最优。区域经济合作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合作获得更大的总体收益,并同时实现成员自身收益的增加。实际上,由于资源禀赋等的差异,各地区之间客观上存在着通过互利合作而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相互需要。只要能进行良好的信息沟通,建立双边或多边协商机制,实现集体行动(合作)应该是完全可能的。只要经济合作主体具有集体理性,就会产生合作的意愿,从而使区域经济合作有开展的可能。因此,区域经济合作开展的首要前提条件是合作主体具有集体理性。

(二)公平、公正的外部环境是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保障。参与经济合作的各个区域,必须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进行各种经济活动。区域经济合作如果没有一个公平、公正的外部环境是不可能长久开展下去的。公平、公正的合作环境是指合作双方具有平等的地位、权力和获得合理的利益。为防止区域经济合作中的机会主义行为、不公平现象,保障区域经济合作健康发展,需要建立一种区域合作约束机制,这种约束机制也是通过合作双方协商达成的。在我国,经济区域缺乏一致性的规则,各地区在招商引资、土地批租、外贸出口、人才流动、技术开发、信息共享等方面的政策都存在很大差异,这个问题不解决,区域经济合作就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因此,在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中,区域之间针对区域整体发展所达成的共识,必须以制度性的合作规则来保证。这种区域合作约束规则的形成是区域间相互博弈的产物,体现了参与者的一致同意,应对违反“游戏规则”者与采取机会主义者予以充分的惩罚,以使违规者望而生畏。从而使区域经济合作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开展,公平、公正的环境也是区域经济合作顺利开展的保障条件。

(三)效率和效益是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在动力。区域经济合作是要尽量发挥各个区域的经济优势,相互取长补短,或优势互补,扩大经济优势的影响力。这样,才能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合力,创造出单个区域无法获得的经济效益。由于各个区域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经济权益,合作实际上是为了更好地追求和维护自己的经济权益。更重要的是,合作必须给参与的各方都带来比单独发展更多的经济效益,或者说参加合作的各成员收益的提高至少要等于由于参加经济合作而引起的各成员的直接收益损失。否则,合作就缺乏凝聚力,不可能长期维持,各成员将失去参与经济合作的动力。区域经济合作形成的充分条件是合作各方能够通过有效磋商,协调彼此之间的利益分配,并最终达成有约束力的利益分配协议,约束彼此的经济行为。满足这些条件的区域经济合作一定会给各成员带来大于不合作时所能获得的利益,并且任何破坏合作的行为都会导致其收益下降,也即只有真诚地与所有合作者合作,才能获得更大的收益。对这样的区域经济合作,虽然各方都想通过有效磋商使自己的获益尽可能的多,表现出在利益分配上的冲突,但实现各个参与合作区域的经济利益最大化是经济合作推行的内在动力。

(四)实现“双赢”、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合作的最终目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经济差距越来越大已经成为我国区域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而区域经济合作是解决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重要手段。当前区域间利益的矛盾,突出表现在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利益分配上。不发达地区长期处于向加工制造业发达地区提供廉价能源原材料地位。由于价格体系不合理,特别是某些矿产品和原材料价格偏低,能源、原材料在产业结构中占比重较大的地区,高成本的原材料往往以低于其价值的价格在市场上交换,这等于把这类地区的部分利益无偿地转移给了资源加工地区。这些原材料在加工制造业发达地区经过深加工后,再以高价返回原材料产区。这种利益分配上的不平等,必然使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间的经济差距继续拉大。因此,要通过区域经济合作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协调区际利益分配,即重视原材料产区的经济利益,调动原材料产区的积极性,加工地区主动让利,将利润的一部分返还给原材料产区,发达地区更多地向落后地区输出技术、资金和人才,强化相互之间的关联性和互补性。合作中获益较多的成员应给获益较少的成员以一定量的利益补偿,进而达到利益的相对均衡分配,推动不发达区域的发展,促进发达区域的平稳发展,最终实现协调发展局面。

区域经济合作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一种主要趋势,区域间的合作随着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变得越来越密切,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为了使区域经济合作在省际边界区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发展更加合理化、规范化,研究作为指导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基础理论也成为当前的重大课题。本文认为,合作博弈理论作为省际边界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指导理论,无论是他们之间的内在本质和运行条件,还是最终目标,都是一致的。

(作者单位:1.淮海发展研究院;2.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参考文献:

[1]刘艳萍,区域经济合作博弈[J],现代商业,2007.10.

[2]陈钊,行政边界区域刍论[J],人文地理,1996.4.

[3]郭荣星,中国省级边界地区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

[4]郭荣星,区域边界与边界区域:一种经济分析[A],叶舜赞等,一国两制模式的区域一体化研究[C],科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