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范畴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08-16 17:39: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学范畴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学范畴的概念

篇1

【关键词】生产力概念;共同活动方式;自主活动;科学发展观

一、生产力概念的演进

(一)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生产力概念

1.根据现有文献可知,第一次提出生产力概念的可能是法国古典经济学家、重农学派创始人弗朗斯瓦·魁奈。1757年,弗朗斯瓦·魁奈在他的论文《谷物论》中指出:“和庞大的军队却会把土地荒芜相反,大人口和大财富,则可以使生产力得到很好的发挥。”①魁奈所说的“生产力”,主要是指“土地的生产力”,即土地产出产品的多少,它是量的概念。考察当时的社会生产条件和工业的发展状况,以及他对土地创造财富的论述可以知道,生产力概念是在工业还不发达以及为了论述土地创造财富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的。在今天看来,魁奈的土地的生产力是将生产力片面归结于土地上面。但他提出并明确使用生产力概念使得学者们开始从“量”的意义上研究财富的增长机理,这对后人的研究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2.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社会财富的增长,不仅取决于参加生产的劳动量,而且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更大的劳动生产率。他将分工的概念引入生产力中并考察对生产力的作用。他说:“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是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②众所周知,分工首先表现在农业和工商业的分离,农村和城镇的分离。分工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个人的分工、交往、再到共同的社会活动和实现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斯密对生产力的范畴的规定还不成熟,只是从工商业是创造财富的劳动,强调分工在生产中的作用角度进行了探索,此时的劳动生产力仍然是在经济学的范畴内劳动生产创造财富的多少上进行“量”的表征。

3.李嘉图是继亚当·斯密之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李嘉图使用生产力概念与魁奈相似,都是指土地产出产品的量,生产力是依赖土地产出的。他认为农业改良有两种:一是增进土地的生产力;二是通过改良机器。另外,农业产出的量是由土地生产力的差异决定的,以此产生级差地租。此时,李嘉图对生产力的规定仍然停留在对自然界和物质的力量,但他认识到了土地的差异和生产工具对生产力的影响。

4.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对生产力的理解介于斯密和李嘉图之间。萨伊认为,斯密没有看到资本具有同劳动、土地同样的生产力,而且他批判地指出:斯密把精神劳动排除在创造财富的生产之外。他认为:“创造具有任何效用的物品,就等于创造财富。”③精神劳动也可以创造效用,也属于生产性的,它是间接地作用于物质生产的发展。正如人对自然界的改造和从自然界中获得财富一样,都是通过间接的手段,即对劳动工具的使用。关于李嘉图,萨伊认为,不仅土地有生产力外,其他的自然力如江河湖海也同样具有生产力,自然的生产力通常和资本的生产力结合在一起。工人的生产力,在萨伊看来“即他的体力与技巧的结果,这结果本身也是实际产品”④工人和机器结合可以大大提高工人的生产力。同样,生产力在萨伊那里也是用生产财富的多少,以“量”的概念来提出的。与斯密和李嘉图相比,萨伊认为财富或生产力来自劳动、土地和资本的结合。对生产力概念的这一理解大大接近了今天人们对生产力认识的程度。

纵观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生产力概念,都是在经济学范畴内做出的局部规定,从土地生产力到自然生产力,再到劳动、土地和资本的生产力。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是以生产财富的多少,从“量”的概念上考虑的。虽然他们对生产力概念的认识上贡献不小,骤步丰富了生产力概念的内涵并趋于成熟。但最大的缺陷是对概念的认识仅停留在经济学范畴之内,只注重物对生产力的作用,没有从哲学的视角对生产力概念作出一般的规定。马克思在研究古典政治经济学时,自然对其中的生产力概念有所关注,随着马克思对经济问题的深入研究,生产力概念的变革之路也随之开始并不断深入。

(二)马克思生产力概念的形成

马克首先使用生产力的概念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此时马克思基本上沿用了古典经济学的理解。他把生产力与人的生存状态联系起来加以考察,他说:“分工提高劳动生产力,增加社会的财富,促使社会精美完善,同时却使工人陷于贫困直到变为机器。”⑤此时,马克思还未能对生产力本身作哲学上的解读。

篇2

    ②马克思在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一些基本经济范畴的同时,赋予了这些范畴科学内涵,由此实现了对古典政治经济学核心命题的变革,使政治经济学发展成为一门严格的科学,实现了对古典政治经济学说根本性的超越。马克思之所以能够实现这种根本性的超越,其首要原因是马克思找到了分析纷繁复杂经济现象的支点,即理论分析的逻辑起点———商品。西方古典政治经济学在17世纪将人口、民族或者国家作为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后来他们从这些生动具体的实存中分析出一些抽象范畴,如分工、货币和价值,但没有将商品作为理论分析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之所以把“商品”作为其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出发点,这是因为在马克思看来,科学研究的特点就是按照正确的逻辑思维方法通过概念、范畴的展开进行,而逻辑范畴的推演必须从最简单、最抽象、最基本的概念谈起,因为任何一个复杂事物中最简单的东西也就是最抽象的东西,它虽然抽象,但却是复杂事物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对马克思来说,“商品”概念就是他用理论的方式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起点。“商品”是一种怪诞的存在,用马克思的话说,它是一个“可感觉而又超感觉”③的物:说它可感觉,是因为它是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一种突出表现:“庞大的商品的堆积”;说它超感觉,主要是由于它“充满形而上学的微妙和神学的怪诞”。

    ④马克思以桌子为例来说明这种怪诞,在他看来,桌子的怪诞不是源于它的使用价值,也不是源于价值,而是源于商品形式本身,即商品所具有的社会关系属性需要以一定的物质载体反映出来。物质载体在反映商品的社会关系本质时,造成了对商品本质的一种遮蔽,使私有制下的分工交换关系采取了一种物与物之间关系的虚幻形式,从而产生了商品拜物教。正是这种商品拜物教现象,使古典经济学家就此止步。他们将商品形式视为人类永恒的形式,没有追问商品的价值为何要采取交换价值的形式,即商品所内涵的社会关系本质为何需要借助于其他商品表现出来。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时就已经深刻地认识到这个问题了。而消除商品拜物教,马克思致力于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两种不同质的商品之间能够互相交换,它们之间质的等同性,也就是说两者之间能够互相交换比较的第三者是什么?马克思通过分析商品的使用价值,交换价值,由交换价值进一步发现了价值,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属性,它们分别由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生产出来。正是对劳动二重性的发现,使马克思避免了大卫?李嘉图价值理论的缺陷。由此可见,正是由于马克思从商品这一概念范畴的分析入手,才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为什么形成价值和怎样形成价值的问题,并进一步由商品的内在矛盾研究了价值形式,考察了从简单价值形式到扩大价值形式、再到一般价值形式、最后到货币形成的发展历史,为科学的货币理论乃至他整个的政治经济学找到了最基础的逻辑起点。从外在表现上看,马克思从“商品”开始建构自己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具有鲜明的黑格尔把握问题的逻辑理路:从概念入手,通过概念的逻辑自我展开环节完成对于问题的理解和把握。这好像仍然是一个“头脚倒立”的体系,但马克思认为,这是叙述方法与研究方法的不同。“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这点一旦做到,材料的生命一旦观念地反映出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好像是一个先验的结构了。”①

    也就是说作为科学上正确的叙述方法,它不同于充分地占有材料进行分析的研究过程。因此作为已完成对黑格尔“头脚倒立”体系颠倒过来的马克思来说,商品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中已不再仅仅是一个概念,而是对资本主义现实世界的最准确概括。这一点和黑格尔是根本不同的。这种不同从根本上说就是“在黑格尔看来,思维过程,即他称为观念而甚至把它转化为独立主体的思维过程,是现实事物的创造主,而现实事物只是思维过程的外部表现”,而在马克思看来,“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②正是由于这种根本的不同,商品内涵的这一社会“基因”伴随着马克思对商品概念的具体逻辑展开过程,在深层次上展现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

    经济学研究与人的价值立场休戚相关。由于理论旨趣的不同,马克思与古典政治经济学在研究目的上具有根本差异:古典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就是研究财富如何增长的问题,而在马克思看来,“经济学研究的不是物,而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归根到底是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关系。”③虽然古典经济学家接触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和人的阶级关系,但是他们并没有将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相反,他们对经济生活的研究更多的是停留在物与物之间关系的层面,例如从商品和商品之间的关系去研究经济范畴。这就使他们抽象掉了物与物之间发生关系的历史情境,客观上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普世化和永恒化了。而在马克思看来,经济学“一开始就以系统地概括经济科学的全部复杂内容,并且在联系中阐述资产阶级生产和资产阶级交换的规律为目的。”

    ④因此,在马克思看来,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的生产关系。也就是说马克思认为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目的不是像古典政治经济学家那样,要揭示财富增加的源泉,而是通过对这种经济关系的研究,揭示这种“物”的关系背后“人与人”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怎样改变这种“物”关系背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我们需要再一次强调商品作为资本主义社会一种普遍存在的特殊性。“商品”的本质不是能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物,而是它具有价值。而价值的实质是抽象的一般人类劳动,它体现的是在私有制下由于劳动分工的存在,商品所有者在社会分工纽结上占有一定的位置,因此他的私人劳动同时内在的具有社会性质。但是要把这种社会性质体现出来,需要通过市场的交换来完成。由此可见,在马克思看来,商品和价值二者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而二者的纽结点就是货币,正是货币把价值的本质最深刻的体现了出来。

    在马克思看来,商品、货币是私有制和分工存在的社会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实现的一种方式。资本的出现,则标志着一种新型社会关系的出现,它的存在以劳动力转化为商品为前提。正是借助于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资本实现了增殖,由此货币摇身一变而成为资本,而资本生产关系在本质上讲是一种权力关系,它以资本对劳动的支配和剥削为基础,由此造成的结果是劳动者虽然创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财富,然而它自身却一无所有。资本家以这种支配关系和权力关系实现了对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马克思正是通过恢复被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抽象掉时间维度和社会关系维度的经济范畴,揭示了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真实存在状态。由此我们发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逻辑是以商品为起点,依商品-货币-资本的演进逻辑分析资本的产生;进而从生产领域转向流通领域,剖析资本周转、循环和流通的本质和规律;最后从整个资本主义总生产的高度通过分析利润的分配提出剩余价值理论,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这样马克思透过物的表层分析内在的生产关系,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为主线,由价值、使用价值、剩余价值、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等构成了其基本分析框架,通过对“劳动力”的分析,阐明了剩余价值的来源,从根本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是怎么产生的,并为工人如何摆脱这种悖论式的生存状态指明了方向。

    马克思在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合理因素的过程中,以科学的唯物辩证法实现了对古典政治经济学核心范畴的变革和理论立场的转变。马克思在给恩格斯的一封信里说:“《资本论》是把辩证法应用于政治经济学的第一次尝试。”

    ①如果我们从方法论的层面审视马克思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承与超越关系,我们认为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具体的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二是马克思理论的整体方法论。从具体的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来看,马克思在宏观上主要运用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在微观上主要运用的是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二者紧密结合,共同构成了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首先从宏观上来看,这主要表现为马克思运用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建构了一个圆圈式的政治经济学的整体架构。以《资本论》为例:从总体上看,《资本论》是由三个不同等级的圆圈构成一个大圆圈。《资本论》共分三大卷,第一卷论述“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二卷论述“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三卷论述“资本主义生产(经济)的总过程”。这三卷中的每一卷各是一个独立的开放式的圆圈,分别论述一个圆圈的内容,同时这三个圆圈之间又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一体。这三个圆圈的关系是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关系。第一个圆圈是第二个圆圈的基因,而第二个圆圈是第一个圆圈发展的必然结果,第三个圆圈是对第一、第二个圆圈的否定之否定,是在更高基础上向第一个圆圈的回归。因此可以说这三个圆圈是由三个不同等级的圆圈构成的一个大圆圈。其次,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具体方法来看,马克思主要运用的是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马克思指出:“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

篇3

关键词:资本一般;“1861-1863年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辩证法

“1861-1863年手稿”是马克思最早出版的一部手稿,“资本一般[Das Capital im Allemeinen]”是马克思为这部手稿拟定的总标题。“1861-1863年手稿”发表之后马上受到理论界的高度重视,一般被当作是《资本论》的第二稿和《资本论》第4卷的唯一草稿。然而,由于这部手稿的篇幅巨大、内容庞杂,对“1861-1863年手稿”的理论研究始终没有取得突破性的成果。一个世纪过去了,“1861-1863年手稿”仍然被视为一部杂乱的手稿,缺乏哲学上的整体研究。随着MEGA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二版的出版,“1861-1863年手稿”首次大体上以原始状态公开发表。新的编排方式不仅保留了过去发表过的全部内容,而且马克思为了整理思路而写下的插入部分也得到了完整的呈现,为“1861-1863年手稿”的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文本依据。

一、“1861-1863年手稿”与“资本一般”

“1861-1863年手稿”的内容虽然看起来较为杂乱,但马克思的写作过程始终没有脱离他1861年初为“资本一般”理论所制定的提纲,而且最终完成了提纲中的大部分内容。“资本一般”不仅是“1861-1863年手稿”拟定的总标题,同r也是马克思1857-1863年间频繁使用的一个范畴。1857年6月到1863年6月,马克思致力于分两册完成题为“资本一般”的政治经济学著作,以此来批评当时流行的各种政治经济学观点。“1861-1863手稿”是最后一部以“资本一般”为题的文本,标志着“资本一般”创作期的完结。因此,为了完整地呈现和理解“1861-1863年手稿”中“资本一般”理论的理论结构和逻辑线索,需要综合考虑马克思在1857年6月到1863年6月间创作的与“资本一般”相关的全部文本。

“资本一般”是马克思自己发明的概念,由两个范畴组成:“资本”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指的是资产者预付的、用于营利的货币;“一般”是一个哲学概念,是黑格尔的辩证法体系中概念论的第一个环节,指的是获得了自身全部规定性的概念。“资本一般”将两个概念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运用辩证法对资本概念的批判。

在十九世纪,经济学理论对资产阶级社会中经济关系的抽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只存在于现代社会之中的资本,另一种是存在于一切社会形式中的价值;而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就是用从价值理论出发解释资本的形成原理。由于资本是一种既成的现象,经济学内部的争论就主要集中在关于价值概念的界定方面。在价值理论上,政治经济学就表现出了其方法论的共同缺陷;他们都把价值当作了一种客观存在的属性来进行研究,而没有考虑到价值本来只是人的一种观念,价值的客观性本身才是需要被说明的东西。马克思指出,价值本身是一种观念,而不是物本身具有的自然属性,通过对物的考察无法理解价值的真实含义。从具体到抽象的还原论方法无法认识价值的规定性,对价值的科学理解只有运用从抽象到具体的辩证逻辑方法才能实现。

在“资本一般”理论中,马克思完整地运用辩证法批评了将价值作为既定前提的各种经济学理论。价值――作为一种观念――是人的创造物,它如何能获得一种客观性的外表呢?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马克思将黑格尔哲学引入到了经济学的讨论之中。在黑格尔哲学的解释框架内,如果一种抽象观念完成了辩证演绎并返回自身,那么这种抽象观念以及它演绎出来的所有规定就都了具有客观的必然性。马克思将黑格尔的方法颠倒了过来,提出了批判政治经济学的独特思路:作为观念的价值在现实中表现为一种客观的存在者,恰恰意味着价值概念已经完成了辩证演绎并返回自身。因此,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任务就是对抽象的价值概念进行辩证演绎,从而呈现价值概念全部的具体规定;马克思认为,这些具体规定也就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关系――即价值观念存在的历史前提――的科学表述。在此意义上,马克思完成了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黑格尔运用辩证法的目的,是要证明某些观念具有现实的必然性;而马克思运用辩证法的目的,则是要揭示这些具有“客观”外表的观念的历史性前提。

按照大致的写作时间顺序,“资本一般”文本群由七个独立文本共同组成,它们分别是:(1)一个编号为“M”的单独笔记本、(2)编号为A-C的序列笔记本、(3)已经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4)一个标题为“引文笔记”的单独笔记本、(5)一个标题为“资本章计划草稿”的单独笔记本、(6)标题为“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一般”的序列笔记本I-XXIII、(7)标题为“补充笔记”的序列笔记本A-H。

篇4

[关键词] 价值 价值理论 会计价值

马克思有一句话来描述价值,他说价值是“幽灵般的对象性”。意即价值是客观存在的,但它看不见,摸不着。那我们怎么感受它的存在呢?那只有将价值范畴的客观性揭示出来。因此,从前古典经济学时期到近代西方经济学时期,每个时期总有其独特的价值理论新主张,林林总总,重重叠叠。价值论也由单纯的劳动价值论逐步向包括劳动在内的生产要素价值论演变发展,随着发展进程的推进,现代西方经济学家逐渐抛弃了价值本源的分析,由价格论取代了价值论。受此启发,本人认为,价值的具体表现形式不会仅仅局限于经济学意义上的交换价值、使用价值和劳动价值等,还应有更多元的表现形式,比如会计价值。

一、价值的概念和内涵

何谓价值?我们通常得到的答案是: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人类劳动。同时,人们又会告诉我们: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白暴力先生在其著作《价值价格通论》中对价值是这样阐释的:价值不仅仅是三位一体的初始含义,更应是对三位一体概念的分解,而且要深入到价值范畴的内部去探讨。

1.价值范畴上的财富论

财富或商品真实所值及其度量,在这方面的研究就是价值范畴上的财富论。人们说:“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创造价值”,或者说,“三要素创造价值”,实质上都是在这一意义上使用价值一词的。

2.价值范畴上的价格论

商品之间的交换比例或商品的价格运动的中心的决定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决定商品之间交换比例或价格运动中心的方式,在这方面的研究就是价值范畴上的价格论。人们在讲到价值规律时,说:“价格围绕着价值拨动”、“价格由价值决定”,或者说:“商品之间的交换比例由商品的价值决定”,就是在这一意义上使用价值一词的。

3.广义价格论

广义价格论通常指的是财富或商品真实所值与商品价格运动中心之间的关系。商品的内在所值就是决定价格运动中心的因素。这是人们潜意识中的一个“公理”。人们认为:如果商品交换按照其内在所值决定的比例进行,则是合理的;如果不是按照其内在所值决定的比例进行,就是不合理的。

二、经济学中对价值理论的认识

“价值”这个概念在经济学中是被广泛应用的,而且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中。从早期的前古典经济学,到近现代的经济学,无不对价值理论问题加以探讨。

1.前古典经济学家的价值学说

古希腊、古罗马、欧洲中世纪是经济知识的原始积累时期,这一时期的思想家都生活在非市场社会中,但在古希腊和古罗马,已出现了商品交换,货币和一些商业。色诺芬(前430―前355)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历史学家,他认为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色诺芬已了解到物品有两种用途:直接使用和用于交换。但他强调的是物品的第一种用途,即强调商品的使用价值方面。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发展了色诺芬关于物品有两种用途的思想,他已经看到了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两重属性。他在《政治学》中更加明确地指出:我们所有的财物,每一件都可以有两种用途。其一就是按照每一种财物的本分而做正当的使用,其二则是不正当的使用。他的这一思想到后来亚当?斯密那里发展成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这两个概念,并从此成为经济学的固定范畴。

2.古典经济学家的价值学说

古典经济学是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学说,产生于17世纪中叶,完成于19世纪初叶的英、法两国。威廉?配第(1623-1687)是经济学说史上最早研究劳动价值论的经济学家。他提出了自然价格和政治价格的概念。所谓“自然价格”,实际上就是指商品的价值,而政治价格则是指商品的市场价格,自然价格是政治价格涨落围绕的中心。并且配第从谷物和白银两种商品相比较的角度,说明了生产商品时耗费的劳动时间是决定商品价值的基础,这样,配第就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最初的基础。亚当・斯密(1723年~1790年)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他首先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还借助有名的“钻石与水”的悖论分析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大卫・李嘉图(1772年~1823年)接受了斯密对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区分,但正确指出使用价值虽然不能成为交换价值的尺度,但是对于交换价值来说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他实际上认为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前提,即物质承担者。

3.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

马克思在批判继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他指出商品的两重性即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则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接着从商品的两重性导引出包含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商品所含的劳动一方面是个人的、具体的劳动;另一方面是社会的、抽象的劳动。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说明了新的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创造的,而由资本转移到新商品上的价值则具体劳动来实现的。马克思认为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马克思认为决定工业产品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不是在最劣生产条件下所必要的劳动,而是在现有社会的生产技术下,以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生产出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

4.新古典经济学家的价值学说

19世纪70年代,奥国经济学家门格尔、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几乎同时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论,这一理论反对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不是取决于商品中所包含的客观的劳动量,而是取决于人们对商品效用的主观评价。由边际革命直接导引出了以马歇尔经济学为主要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马歇尔(1842-1924)把主观的、心理的边际效用价值论归结为决定需求、消费、买方的力量,把客观存在的劳动价值论归结为决定供给、生产、卖方的力量,当两种力量相等时,就处于相对静止、不再变动的均衡状态,形成均衡价格。

三、会计价值观念

我接受这样一个观念:“价值应使用统一的含义,即价值一词的原意或哲学观念去表达。”经济学中对价值的表述如此,会计学也不例外。我个人理解,会计价值最突出的表现形式就是会计计量。

1.会计计量的发展历程

“结绳记事”是我国原始公社时代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时人们的计量观念已十分丰富,用绳结的大小表示事的大小,这与我们现在用数的大小来表示事务的多少并无实质差异。到了原始社会末期,这种方法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了,由此,用“书契”计量和记录的时代来到了。到了奴隶社会,绝大部分是应用实物价值观,采用实物计量单位。比如“黄钟钜黍”。随着生产关系的发展,贝币作为物物交换的媒介,既见之于形,又存在于实,使会计计量跨入以货币计量单位的初期阶段。到春秋时代,会计计量中采用了铸币,而且人们已经对货币进行研究了。货币价值观的萌芽源于实物价值观的缺陷和不足,这是会计价值观念发展变化的一个基本趋势。

2.现行会计计量的表现形式

目前会计对经济业务事项或交易采用货币单位计量,而货币的价值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就会涉及到会计选择何种货币价格进行计量的问题。当前中外会计界研究会计计量问题基本依据都源于FASB研究。因此下面内容拟以FASB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阐述当前的会计计量属性。

(1)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历史成本指取得一项资产而付出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其特点是发生的时点是资产取得当时,即历史时态下的成本,是基于过去的真实交易。正因为如此,历史成本因其可验证、计量方法简单、取得成本较低等优点而被利益相关人作为决策的信息依据。但历史成本也有其局限性,首先它的可靠性用事实表明并不总是可靠的。如采购员在采购时接受大量回扣,为此形成的历史成本就不能如实反映市场上的公平市价,也就没有了可靠性。其次,在价格明显变动时,一些非货币性项目都可能因此被高估或低估。

(2)现行成本计量模式:现行成本又称重置成本或现时投入成本。指在现时为重置某一特有资产所付出的成本的计量属性。由于条件因素影响,事实上难以存在与原有资产完全吻合的重置成本。同时,在计算上缺乏足够可信的证据,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因此一般会计原则中不去考虑现行成本这一属性。但在经济学中,用重置成本进行资产计价,却是一些经济学家如J?R?希克斯坚持的观点。

(3)现行市价计量模式:现行市价又称脱手价值,指销售某种资产可望得到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与前两种计量模式不同的是站在卖方的立场计量交换的产出价值,而非买方立场的交换的投入价值。这种计量属性的理论依据是,会计主体最需要的是对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具备的较强的适应能力,只有如此才能确保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而这些只与资产变现价值有关。但事实上,由于某些资产的现行市价难以确定,降低了信息资料的可验证性,导致了极强的主观性;另外,不符合持续经营假设,似乎企业随时处于清算状态,不利于履行经营管理的责任。

(4)可变现净值计量模式:可变现净值又称预期脱手价值,它在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情况下,计量资产在正常经营过程中可带来的预期现金流入或将要支付的现金流出。可变现净值与现行市价的共同点在于都反映资产的脱手价值。区别在于变现的时点不同,现行市价是基于当期的脱手价值,而可变现净值基于未来的销售或其他事项。显而易见,可变现净值仅用于计划将来销售的资产或未来清偿既定的负债,无法适用企业全部资产。

(5)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计量模式:是企业持有资产通过生产经营,或者持有负债在正常的经营状态下可望实现的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在所有可能的计量属性当中,只有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考虑了现金流量的数额、时间分布和不确定性,真正体现了资产、负债作为“未来经济利益的获得或者牺牲”的本质属性。因此,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提供的财务信息对于使用者也是最为相关的。

五种会计计量属性各有千秋,单纯地选择一种计量属性对于整个会计工作而言都不可能永远体现其连续、系统、全面的计量特征,也不可能始终使会计信息如原则要求的那样准确、真实、相关等。

3.基于价值的会计计量模式

传统的会计计量模式基于交易,即会计主体的资产计价根据过去的交易来计量,由于人为的会计分期所产生的时间差异,此时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不相等。而基于价值的会计计量模式根据资产的实际价值确认。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解释是:在公平交易中,知悉情况的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一般而言,市场定价是最符合公允价值定义的。据此,我个人认为,在经济学中,有一种市场结构所描述的状态与公允价值的内涵最接近。

完全竞争市场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是一个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在这个市场上有无数个购买者和生产者,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厂商所面对的都是一个既定的市场价格,它们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所有厂商在市场上提供的是标准化产品,任何一个厂商都不能通过生产有差别性的产品来控制市场价格;厂商可以根据各行业的盈亏状况,无障碍地自由进入和退出某一行业,这样,生产要素就会从生产效率低的行业转向生产效率高的行业,从而使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购买者和生产者对市场信息完全了解。买卖双方都掌握有关产品和价格的完全信息,可以据此确定最佳购买量和销售量,也可以据此以一个确定的价格来出售产品,而不致因信息不畅造成多个价格并存的现象。由此可见,完全竞争市场资源配置最为合理,资源利用最为充分,生产效率最高。

如图:

在图中,P0 为市场价格,在这个市场中,每一个厂商和购买者都是在对市场信息完全了解的情况下出售或购买商品,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即定义中的公允价值。

参考文献:

[1]白暴力:《价值价格通论》.第一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

[2]邓春玲:《经济学说史》.第一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

[3]候荣华:《西方经济学》. 第一版.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年

[4]梁小明:《西方经济学》. 第一版.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年

[5]周松:《会计计量的两难选择》. 《财会月刊》,2004年B7

篇5

贫困是一个人类永恒的课题,在很大程度上,贫穷更是一种社会病,不只是关乎表象的衣食住行和直接的收入,更关系到提升境遇的能力,寻求幸福的机会,确保尊严的权利。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贫困线标准会不断提高,扶持力度会不断扩大,贫困人口比例甚至还可能上升。在这一前提下,贫困人口比例保持稳定乃至上升,实际是公共责任的体现,是社会再分配公平的标志。

世界上唯一一个获得诺贝尔农业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说:“世界上大多数人是贫穷的,所以如果懂得穷人的经济学,我们也就懂得了许多真正起码重要的经济原理。世界上大多数穷人以农业为生,因而如果我们懂得农业经济学,我们也就懂得许多穷人的经济学。”

所以说,贫困是一个人类永恒的课题,不管什么朝代,何种社会体系,都在解决的问题,也是每届政府、每位管理者永恒的责任,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一个需要分阶段实现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事情。

在扶贫开发的过程中,杜绝急功近利,杜绝追求数字、追求表面现象的错误认识,更杜绝领导者因急功近利而造成的一些错误的指导思想和制定一些错误的政策。所以,这个思想应该是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制定规划基本的指导思想、理论思想。

现在的党和政府应该解决的问题

一是永远把贫困和穷人作为我们一个治国、治党和制定政策的重要思想基础,这就叫以人为本。

二是政府把社会出现的贫富悬殊、贫富差距作为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和基本指导思想。

三是正确理解扶贫和救济的概念。救济是任何政府都有的政策,体现一种人文感情,是社会管理的范畴;而扶贫是扶持的摆脱贫困,可以大到经济范畴。

当前扶贫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必须注意一些被遗忘、被忽略的角落和人群,特别是我们的领导干部走不到、看不到的角落,这是我们扶贫工作中的盲点。

二是扶贫目前在我们老百姓和政府的意识和观念中,严重形成了一种约定成俗的概念,就是“给”。扶本身的概念就是给,但还有个概念就是扶其起来,我们在扶贫开发中对于扶的措施方面弱于给的概念。扶到底扶什么?这个必须弄明白。

三是扶贫开发工作中的环节、渠道、技术性实施措施、落实等问题,要真正的做到从一家一户贫困的角度出发来制定。更要在扶贫开发中,对一些政策性、实施性、不平衡性、干部作风等影响扶贫开发效果的关键性问题要特别注意。

扶贫开发工作遇到问题的建议

一是制定规划和计划中,注意各部门的任务分割、权利相争到基层的散而治之的问题,注意把投到农村的扶贫资金、救济资金、惠农资金能够综合起来实施,效果会更好一些。

二是重新研究制定一些制度,包括纪律来堵塞扶贫开发中一些过程和环节中的漏洞和出现的问题。

篇6

关键词:马克思;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逻辑与历史的一致;从后思索法;资本批判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3)10-0066-04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是马克思在其经济学手稿、特别是在其《资本论》的叙述中运用的重要方法。对此方法,学者们在其论著中虽多有提及,但深究其确切所指、细致剖析其内容者甚少,且大家的理解确有很大差异,因而尚有辨析的必要。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中对此方法谈得最详细,所以,我们的辨析就从对《政治经济学的方法》的文本解剖开始。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分篇构想与“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方法》的中心议题是说明自己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分篇构想及其理由。在《政治经济学的方法》的文末,马克思这样来阐述“分篇构想”:“显然,应当这样来分篇:(1)一般的抽象的规定,因此它们或多或少属于一切社会形式。不过是在上面所阐述的意义上。(2)形成资产阶级社会内部结构并且成为基本阶级的依据的范畴。资本、雇佣劳动、土地所有制。它们的相互关系。城市和乡村。三大社会阶级。它们之间的交换。流通。信用事业(私人的)。(3)资产阶级社会在国家形式上的概括。就它本身来考察。‘非生产’阶级。税。国债。公共信用。人口。殖民地。向国外移民。(4)生产的国际关系。国际分工。国际交换。输出和输入。汇率。(5)世界市场和危机。”

“分篇构想”之前的所有论述。可以视为马克思对于自己为什么这样来分篇的说明。马克思着重说明了如下两点:第一,不能从具体开始,只能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第二,经济范畴的排列,不能依据它们在历史上起决定作用的先后次序,而应依据它们在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内部结构中所处的地位。“第一”是说明把“(1)”放在最前面来阐述的缘由;“第二”可以用于论证:为何把“土地所有制”放在“资本”之后。

先说第一点。马克思认为,从人口等“具体”开始是错误的,因为:“抛开构成人口的阶级,人口就是一个抽象。如果我不知道这些阶级所依据的因素,如雇佣劳动、资本等等,阶级又是一句空话。而这些因素是以交换、分工、价格等等为前提的。比如资本,如果没有雇佣劳动、价值、货币、价格等等,它就什么也不是。”这一错误的逻辑却是思想史曾经存在的事实:17世纪的经济学家总是从生动的整体,从人口、民族、国家、若干国家等等开始。不过,错误逻辑的结果,却可以成为正确逻辑的起点:“他们最后总是从分析中找出一些有决定意义的抽象的一般的关系,如分工、货币、价值等等。这些个别要素一旦多少确定下来和抽象出来,从劳动、分工、需要、交换价值等等这些简单的东西上升到国家、国际交换和世界市场的各种经济学体系就开始出现了。”“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才是“科学上正确的方法”,因为“具体之所以具体,因为它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因此它在思维中表现为综合的过程,表现为结果,而不是表现为起点”。

关于第二点,马克思说:“在一切社会形式中都有一种一定的生产决定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因而它的关系也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地位和影响。这是一种普照的光,它掩盖了一切其他色彩,改变着它们的特点。”接下来,马克思说明了“古代社会和封建社会”与“资产阶级社会”的“普照的光”的差别:在古代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工业、城市、资本从属于耕作、乡村、土地所有制:而在资产阶级社会中情况则相反——资本是资产阶级社会的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所以,剖析现代资产阶级社会“从地租开始,从土地所有制开始”是最错误不过的了——必须把资本放在土地所有制之前来说明。

二、“逻辑与历史的一致”

在谈及“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时,马克思提出了这样一个重要问题:比较简单的范畴在比较具体的范畴以前是否也有一种独立的历史存在或自然存在呢?对此,马克思作了肯定的回答:“在资本存在之前,银行存在之前,雇佣劳动等等存在之前,货币能够存在,而且在历史上存在过。因此,从这一方面看来,可以说,比较简单的范畴可以表现一个比较不发展的整体的处于支配地位的关系或者一个比较发展的整体的从属关系。这些关系在整体向着以一个比较具体的范畴表现出来的方面发展之前,在历史上已经存在。在这个限度内,从最简单上升到复杂这个抽象思维的进程符合现实的历史过程。”马克思在此谈及的思想被学者们概括为“逻辑与历史的一致”。它的准确内涵是:在历史上,比较简单的范畴所表现的关系存在于比较具体的范畴所表现的关系之前:正确的叙述逻辑是,从比较简单的范畴上升到比较复杂(具体)的范畴;因而,理论叙述的先后顺序与经济学范畴所表现的关系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一致的。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比较简单的范畴,虽然在历史上可以在比较具体的范畴之前存在,但是,它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充分发展恰恰只能属于一个复杂的社会形式”。对此,马克思先后以货币和劳动为例进行说明。

货币在资本之前存在,但它在前资本主义条件下从来没有掌握劳动的整个领域,它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才获得了“充分发展”,即只有在最发达的社会状态下才表现出它的充分的力量。而劳动,马克思认为,劳动过程作为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是人类生活的自然必然性,是一切社会形式所共有的,而与它的任何社会形式无关。但是,“在经济学上从这种简单性上来把握的‘劳动’,和产生这个简单抽象的那些关系一样。是现代的范畴”。在此马克思想表达的意思有三个层次:第一,劳动贯穿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劳动一般”是“表现出一种古老而适用于一切社会形式的关系的最简单的抽象”。第二,在“前现代社会”,人们往往终生、甚至祖祖辈辈从事某种(至多是极其有限的某几种)劳动;只有在“现代”社会,劳动才获得了充分发展,任何一种劳动都不再是支配一切的劳动,个人很容易从一种劳动转到另一种劳动,因而一定种类的劳动对他们说来是偶然的,因而是无差别的;在此意义上,“劳动一般”,只有在“最现代的”社会形式下,“才表现为实际上真实的东西”,“才具有充分的适用性”。第三,在“前现代社会”,劳动往往只是在其特殊形式(比如农业劳动)上被考察。创造财富的劳动通常被认为是同具有某种特殊性的个人结合在一起的;只有在“现代”社会,人们才对任何种类的劳动同样看待,“劳动”、“劳动一般”“只有作为最现代的社会的范畴”,才“被现代经济学提到首位”。

马克思在这里谈及的思想同样是“逻辑与历史的一致”:经济思想的成熟程度取决于社会经济条件的发展程度;只有劳动在“社会现实”中成为“无差别的”,经济学才把任何种类的劳动同样看待,“劳动一般”才“被现代经济学提到首位”。这其中承载着马克思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主义逻辑。

三、猴体与人体——“从后思索法”

资产阶级社会是最发达的和最具多样性的历史的生产组织,它是借已经覆灭的社会形式的残片和因素建立起来的;其中一部分“残片和因素”是还未克服的遗物,得以继续存留(比如地产、地租在资产阶级社会的存留)。原来还只是“征兆”的东西的另一部分“残片和因素”,发展到具有充分意义(比如货币在资产阶级社会才得到了“充分发展”,才具有了“充分意义”);只有认识了“征兆”在其中得以充分发展的“资产阶级经济”才能理解上述“征兆”(比如,在“现代”条件下,才能揭示“货币”的秘密),从而也才能理解“古代经济”。在此意义上——也只有在此意义上——“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这就是我国学者口中经常谈论的(马克思的)“从后思索法”。在我看来,这一方法只不过是在提醒人们:有必要站在历史发展的最高处,“俯瞰”较为低级的历史进程。对于这一方法,马克思还有两点非常重要、却较少被人提及的补充说明:首先,不能把“人体”与“猴体”等同起来,否则,就会像“经济学家”那样“把一切社会形式都看成资产阶级社会形式”;其次,“人体”只有在进行“自我批判”的基础上,才能理解“猴体”,才能避免对于“猴体”的片面理解。在此意义上,只有跳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狭隘眼界,才能理解资本(主义);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于前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解也是“片面”的。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中所说的“不懂资本便不能懂地租”的论断,往往被我国的研究者们解释成马克思对“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的说明。其实,这里的“地租”、“土地所有制”都不是前资本主义的(因而它们不是与“资本”这一“人体”相比较而言的“猴体”),乃是特指“资本主义的地租”、“资本主义的土地所有制”。用资本来说明“资本主义的地租”、“资本主义的土地所有制”只不过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叙述逻辑的要求。另外,还需提醒人们注意的是。抽象和具体的关系,不能与猴体(低级)和人体(高级)的关系等同地看待。比如,资本(具体)在一定意义可以说内在地包含商品(抽象),但资本主义生产(高级)并不能完全地包含封建的生产(低级)。

仰海峰教授在谈及“历史唯物主义的双重逻辑”时指出:如果说在前资本主义社会,我们可以用物质生产逻辑来加以说明的话,那么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逻辑只有在资本逻辑的基础上才能得到说明;我们不可能把人类学意义上的生产逻辑简单地应用到资本主义社会,只有从资本逻辑出发,我们才能真正地理解人类学意义上的生产逻辑;要理解生产逻辑,先要理解资本逻辑,这是资本逻辑统摄地位的确立。对此,我想说明以下几点:第一,前资本主义社会也不可以简单地用物质生产逻辑来加以说明。马克思有云:“一切生产阶段所共有的、被思维当作一般规定而确定下来的规定,是存在的,但是所谓一切生产的一般条件,不过是这些抽象要素,用这些要素不可能理解任何一个现实的历史的生产阶段。”第二,“在资本逻辑的基础上”说明生产逻辑,只有在“资本逻辑是生产逻辑的充分发展”的意义上,亦即马克思所说的“最一般的抽象总只是产生在最丰富的具体发展的场合”这一意义上才是正确的;而且,能够在“资本逻辑”的基础上谈论的“生产逻辑”已不是生产逻辑一般。而是资本主义生产逻辑。第三,所谓“生产逻辑的局限”也只应理解为“抽象”(生产一般)之于说明“具体”(资本)的不充分性——正因为不充分,才需要“上升”,亦即需要说明“抽象”历史地“获得”和“叠加”的“社会形式规定性”。第四,“在……基础(高度)上理解”不能混同于“用……来理解(解释)”—科学的方法只能用“抽象”来解释“具体”,而不能反过来!(比如,只有在货币不仅是“作为货币的货币”、而且是“作为资本的货币”的“现代”条件下,才能揭示“货币”的秘密,但这并不意味着是,在逻辑的叙述上,先剖析资本,才能理解货币。逻辑叙述上,思维进程上,必须用货币、使货币发生“增殖”的社会关系来说明“资本”。)第五,生产逻辑(抽象)与资本逻辑(具体)并非“猴体”(低级)与“人体”(高级)的关系,资本逻辑对于生产逻辑的“统摄”,只是在理解为“内在地包含”(而不是“外在地支配”)时才是正确的。

四、马克思的实际叙述并不只限于“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

还有一个需要追问的重要问题是:马克思在自己著作中运用的叙述方法是否仅限于“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在《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中,马克思认为,通过分析“人口”这个“关于整体的一个混沌的表象”,可以“达到越来越简单的概念”,“从表象中的具体达到越来越稀薄的抽象,直到达到一些最简单的规定”。对此,马克思以“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来描述。而后。思维的行程又从“最简单的规定”开始“回过头来”,最后再回到人口。此时,“人口已不是关于整体的一个混沌的表象,而是一个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总体了”。对此,马克思称之为“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马克思认为,剖析资产阶级社会从“人口”开始是错误的,但这是否意味着对“人口”这一“完整的表象”进行分析是错误的?不是的。《资本论》就运用了“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的叙述逻辑。我们以马克思对商品的分析为例对之进行说明。

马克思是以“商品”为起点开始《资本论》的叙述的。但作为《资本论》的叙述起点的并不是“商品”概念。马克思首先是把“商品”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对其“现象形态”进行分析。就“商品”呈现给人们的“现象形态”而言,它就已经是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统一体——这也是“事实”。对这一“事实”进行“分析”的方法是,把构成“统一体”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提取”出来分别进行考察。并指出二者的差别(即作为使用价值,商品首先有质的差别:作为交换价值,商品只能有量的差别);尤其是把商品体的使用价值暂时“撇开”,着重分析它作为“劳动产品”这一属性,从而“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商品价值”、“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等等被“分析”出来了。接着,马克思考察了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的二重性的关系,尤其是考察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所取得的“二重的社会性质”,结果发现:商品不仅是“单纯作为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这样一种很简单很平凡的东西,而且同时又是“一个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充满形而上学的微妙和神学的怪诞”的东西。从而,商品就作为“融合”了平凡的自然物和神秘的社会形式的“二重物”得到了初步的把握。此时,思维、叙述的进程才走到了初步的商品概念。至此,我们可以明了:在达至商品概念的进程中,马克思不仅运用了“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这一“综合”方法,而且是首先运用了“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这一“分析”方法。

马克思对“资本”的考察也是如此。马克思首先是在其“实现了增殖的一定量的货币”这一现象形态上展开自己的分析的。他追问的是:这里的“增殖”是如何发生的?在相继排除了三种可能之后,马克思“找到”了“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于是,“资本”作为“实现了增殖的一定量的货币”就被置于一定的“关系”——资本家与雇佣工人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之中了。此时,通过货币与“资本家与雇佣工人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的综合,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初步的“资本(一般)”概念。

由此可知,《资本论》综合运用了“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和“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的叙述逻辑,马克思在自己著作中运用的叙述方法并不只限于“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五、对“从抽象升到具体”的方法本身的几点补充说明

第一,马克思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是一种唯物主义的方法。与唯心主义者黑格尔“把实在理解为自我综合、自我深化和自我运动的思维的结果”正相反,唯物主义者马克思认为,“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只是思维用来掌握具体、把它当作一个精神上的具体再现出来的方式。但决不是具体本身的产生过程”。明白了这一点,就不会像有些学者那样,把这里的“上升”过程理解为经济学范畴的自我展开或先验演绎过程。

第二,两种不同的“上升”。从“商品”到“货币”的“上升”,不同于从“货币”到“资本”的“上升”。前者是事物内在矛盾的必然发展的产物——由“商品”的“内在矛盾”必然导致“货币”从“商品”中的“分离”。后者的必然性应该到“封建社会”的“母体”中去寻找,而不应从“货币”中去寻找。由“货币”的所谓“内在矛盾”是推不出“资本”的,“资本”是一系列历史变革、一系列陈旧的生产方式的灭亡的产物。

第三,该方法有非常广泛的运用。马克思的这一方法通常被理解为“从商品上升到货币,再从货币上升到资本”的方法。这种理解是正确的,但还只是一个总的、一般的说法。实际上这一方法至少还应包括“从劳动产品上升到商品”、“从劳动过程到价值形成过程,再到价值增殖过程”、“从剩余劳动一般到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从剩余价值到利润、利息、地租等具体形式”,等等。

六、“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与马克思的资本批判

所谓“批判”,就是考察一事物之为这一事物的独特性所在,考察它的存在条件、历史起源和历史命运。因而,所谓“资本批判”,就是考察“资本”区别于其他生产方式的特性,考察“资本”得以存在的前提,考察资本的原始积累和资本的历史暂时性质。

“货币”之“转化”为“资本”,是以“劳动”转化为“雇佣劳动”为前提的——只有在“资本一雇佣劳动”的“关系”中,“货币”才是“资本”,同时“劳动”也才是“雇佣劳动”。所谓“资本”的“原始积累”,在其本质上,就是使“劳动”成为“雇佣劳动”的过程,也就是使“劳动者”从原有的“关系”“解放”出来(使其“自由”)。同时又使其不得不被“雇佣”(使其出卖“劳动力”)的过程。“资本”,是“物”所获得的独特“社会形式”。这一“社会形式”可以“历史地获得”,同样也可以“历史地失去”。而且,由于“资本”自身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的发展,会达到这样的程度:“剥离”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须的”。这就是“资本”的历史暂时性。

众所周知,马克思是运用“从抽象上升为具体”的方法展开其“资本批判”的。之所以必须如此,乃是因为:要说明“资本”须先说明“货币”,要说明“货币”须先说明“商品”,而说明“商品”须拿它与“劳动产品”进行比较、参照。所以,“资本批判”的“叙述逻辑”就成了从“抽象”(劳动产品)到“具体”(商品-货币-资本)的“上升”过程。“抽象”在思维中(从而在理论的叙述中)上升为“具体”的过程,“理论地再现”了“物”历史地“获得”和“叠加”一定的“社会形式”(从而获得其“二重性”)这一现实历史过程——“商品”是“劳动产品”获得了一定“社会形式”的产物,“货币”是作为“劳动产品”的金银获得了“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这一“社会形式”的产物,“资本”则是在“货币”的基础上“叠加”了“能够带来剩余价值”这种“社会形式”的产物。“上升”过程的主要理论任务在于。剖析那个能使“抽象”上升为“具体”的独特“社会形式”。因为“上升”过程的主要困难并不在于说明“具体”是“抽象”,而是在于说明“抽象”为何、如何是(成为)“具体”:劳动产品在何种条件下会成为商品(生产商品的劳动的独特社会性质何在)?商品生产的发展为何必然地会分离出货币?“作为货币的货币”在何种条件下才能转化为“作为资本的货币”?剩余价值通过怎样的“社会机制”被必然地分割为利润、利息、地租等具体形式?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⑿⒀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0、41、41—42、42、48、48—49、43—44、44、44、44—45、46-47、47、29、42页。

⑩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法文版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72页。

⒁仰海峰:《历史唯物主义的双重逻辑》,《哲学研究》2010年第11期。

⒃所以,当我们说“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时,我们只是说出了一个“事实”,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而绝不是在给“商品”下定义。

⒄之所以是“初步的”,乃是因为: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所具有的神秘性质,此时还尚未被“揭示”。

篇7

关键词: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方法论;学术刨见

一、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方法论

在进行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过程中,胡老经过不断的探索,寻找出了一套颇具个人学术特色而行之有效的科学研究方法。大体说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以为指导

胡老一直坚信对于社会科学研究的指导意义,并将这一理念贯穿于中国经济思想史的整个研究过程之中。例如,胡老在50年代开始研究中国经济思想史时,最初只考虑到是搞一门专史,对历史分期问题采取了一种被历史学界较多接受的观点一一秦汉封建制说。但随着胡老对经济思想分析的深入,却碰到了一系列按照政治经济学无法解释的问题。于是他依据的基本原理,对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重新进行了审视,果断地放弃了前说而采用了西周封建论,肯定西周是较典型的封建领主制经济,结果困难即迎刃而解。①

胡老在长期的研究中敏锐地发现,单纯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社会基本矛盾学说”作为历史研究的指导思想,会碰到许多不易正确解释的问题。他从同志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得到启发,认为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并列为社会基本矛盾,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历史分析是一个很有力的指导理论。由此,胡老提出,在历史研究尤其是中国封建经济的研究中“还须充分运用同志的社会基本矛盾理沦作为分析的武器”,认为“掌握了这一理论武器,会帮助我们解决单纯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作为历史研究的指导思想时所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②由此他开创了运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一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研究中国经济思想史的先河,为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更为有效的的科学方法。正是在基本原理,尤其是在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的指导下,胡老准确清晰地把握住了中国经济思想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并作出了深刻的分析。对此,胡老曾深有体会地指出:“在(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过程中,作者深深地体会到,如果不正确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不正确地运用思想,许多的历史事件就不能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③

胡老还以此为理论基础构建起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的坚实大厦。他发现,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经济思想史也相应地呈现出不同阶段的时代特征,“一个国家的经济思想史,是与这个国家的社会发展进程有密切关联的,所以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在这里,就应该特别予以考虑”。④基于这种认识,胡老将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作为肇建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大厦的理论基石,在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变动的基础上探讨经济思想的变迁,并将其作为贯穿历史上各种纷繁经济观点的一根红线,从而首次完整地建造起了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的系统框架。所以,胡老始终强调,“一部完整的中国经济思想史,必须以政治经济学的范畴为指南去整理和分析”,⑤“他的中国经济思想史体系,是在马列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⑥

胡老一再指出:“有不少关于历史经济问题的分歧意见或观点,都是由于没有很好地或全面地掌握理论才产生的,根本不是什么分歧”,因此在研究中“更重要的仍在于更熟稔地运用经济诸范畴”,结合中国历史的实际情况,“作出实事求是的具体分析。”⑦

2.主张以近代习用经济范畴为基础构建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体系

许多学者认为,编写中国经济思想史时应该有和它相适应的独特体系,而不能按财富、生产、流通、分配、财政、金融等经济范畴为体系的方式叙述,否则就是以西方经济学说史的框框来套中国经济思想史。由于这一观点涉及到应否借用西方经济学说史的某些“框框”的问题.所以是一种方法沦的问题.对此,胡老发表了自己独特的看法。⑧

胡老指出:“任何一种思想史必然有一些它自己的特殊的理论范畴,只有在阐述其特殊理论范畴的发展过程条件下,才能显示它本身的特色”。⑨他认为,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体系则必须以各种经济范畴如生产、分配、财富等为基础。因为“这样做有几个好处:(1)易于理解某一思想家或时代的经济思想的面貌及其所反映的阶级关系和经济条件;(2)可能把不同时代的或同一时代的各个思想家的经济观进行比较分析;(3)易于探索许多重要经济概念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赖以产生的阶级关系或经济条件的变化”;(4)中国历史上不存在专业的经济思想家,传统经济思想大都混杂在哲学、政治等论述之中,将各个经济观点按照经济范畴分别加以表述,易于和哲学、政治等观点严恪地区分开来;(5)经济思想史区别于其他思想史之处即在于它以论述代表一定阶级或集团的经济概念、理论及其发展过程为任务,而只有以一定历史时期或人物所接触到的经济范畴为表述内容,才能实现这一任务,更充分地体现出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特点。⑩

同时,这种表述体系并非是资产阶级学说史的“框框”,其实经典著作就是采用财富、利息、生产等范畴来考察、论述经济学说史的。故以各种经济范畴如生产、分配、财富等叙述一定历史人物、学派或阶级的经济思想,非但是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学体系应该且必须采用的,即便“将来从事于社会主义中国的经济思想史的编写也必须使用这些范畴。”⑾胡老进一步指出,由于旧有的古代经济思想与近代经济思想在逻辑思维和名词术语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所以我们不能完全以旧有经济思想的范畴作为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体系的基础,而“必须以近代经济范畴为基础并:兼顾旧有特点的体系来编写中国经济思想史。”⑿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观点对旧有的经济思想遗产进行整理,才能使人们易于理解。因此,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体系以近代习用的经济范畴为基础,“不仅无可非议并是势所必然。”⒀

3.倡导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

在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中,胡老一向重视并极力主张运用比较分析的万法。他指出:“所谓对比分析,以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来说,就是把各种经济观点在可能范围内进行古今对比、中外对比并加以分析批判.”⒁针对一些学者反对进行古今或中西对比的观点,胡老坚定地认为:“进行对比分析,不仅可以这样做,有时甚至必须这样做。”⒂

一方面,各类经济范畴有进行对比的可能和必要。首先,任何社会形态所共有的经济范畴如劳动、消费等,其本身就具备相对比的可能性,且只有通过对比才能体现出各社会形态经济范畴所反映的经济思想和客观经济条件的特点。其次,一定社会形态所特有的经济范畴,只有通过对比才可能发现其在同一社会形态下的中西方不同国家之间以及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上的具体差别,且只有把同一社会形态下中西方特有经济范畴进行一番全面对照之后,才能发现中国经济思想的某些特有范畴。最后,几种社会形态所共有的经济范畴,如货币、商品等,“是古代社会和近代社会所共通的”,故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既可以把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与它的半殖民地时代的经济思想相对比,也可以与西方从奴隶制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思想相对比。”⒃且只有通过对比才易于发现一定经济范畴的演变过程,并找出它在各个生产方式或不同国家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别点。另一方面,对比分析是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必然要求.首先,胡老指出,19世纪后半期西方经济学说即开始输入中国,并成为人们谈论经济问题的惯用模式,而之后传人的的经济范畴在名词术语上仍是沿用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经济范畴.由此他认为,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任何一个研究中国经济思想史的学者,无论他是以为指导或是从资产阶级立场出发,都必须选择使用人们所熟习的经济范畴才能为人们所理解,而“这样做,已经是在进行一种对比分析”。⒄其次,一部完整的中国经济思想史,既然必须以政治经济学的范畴为指南去整理和分析旧有的经济思想和解放前曾一度流行过的由西方传人的资产阶级经济思想,这就要求必须进行对比分析。只有通过对比研究,才能知道19世纪中叶前后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存废变迁情况,理清其发展演化的历史线索。最后,只有把我国旧有的经济思想与西方古代和近代的经济思想进行对比分析,才能使我们知道我们祖先曾经为经济学说作出过哪些贡献,及其在世界经济思想史中占据怎样的地位,才能真正发现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光辉成就。所以,胡老坚持认为,在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中进行对比分析,是可能且“十分必要的”。

4.力主“古人思想现代化”

如何准确而恰当地解释、分析和评价古人的经济思想,是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方法探讨中一个颇受重视的热点。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者曾发起了一场关于该问题的讨论,即“古人思想现代化”之争.胡老旗帜鲜明地主张“古人思想现代化”。

胡老指出,所谓“古人思想现代化”,至少应该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不遵守列宁所说的“严格的历史性”,把某些古人在他的历史地位上不可能做和不可能想的当代的东西,无中生有、牵强附会地强加到古人身上;第二种情况是遵守严格的历史性,运用现代科学观点、概念、术语和语言论述古人在他的历史地位上应有的思想和行动。⒅胡老坚决反对前者而肯定后者,他指出:“第一种情况的现代化显然是错误的,几近于无中生有的造谣,这已不完全属于把古人思想现代化范围”,而“第二种的现代化是正确而必不可少的步骤,也是所有反对把古人思想现代化的同志们所认为应该坚持的正确研究态度”。⒆

胡老一再强调,要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去分析、评论古人的思想和用现代的科学概念与术语去解释古人的思想,进行“古人思想现代化”是十分必要的,他指出:“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观点和现代科学成就去整理祖国文化遗产,尽管我们遵守严格的历史性,把古人及其思想放在他应有的历史地位上,仍然有不少必须把古人思想现代化的过程.”⒇

胡老认为,真正正确而恰当地将“古人思想现代化”至少要经过三个必须的过程:一是“转译”把古人习用的语言,“现代化”为我们今天通用的语言,即将古汉语译成现代汉语;二是“对口径”,即为古代的概念术语找到现代习用的相应替代概念术语;三是“加工”,即把古人尚无确定术语概括的思想用现代习用的概念术语表达出来,从而更易于理解、分析和批判.此外,这些概念、术语和语言,由于历史的差别,古代与现代必然在内容上有简单与复杂之别,认识上有深浅之别,以及反应客观事物的正确程度之不同,这些也都需要在分析批判中进一步加以指出。胡老指出:“从某种意义来说,对口径、加工和转译等才是真正而正确的把古人思想现代化。”[21]

对于“古人思想现代化”,胡老是一贯坚持的。20世纪80年代已年届80多岁的胡老仍著文指出:“将古人思想及其有关文献予以现代化成为任何古代中国学术史者所必须闯过的第一关”。而“无论今译、对口径或加工均是治我国任何古代学术思想史者(包括中国经济思想史学者)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和艰巨的任务,其目标正是使古人思想现代化,并无可非议之处”。[22]

二、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学术创见

胡寄窗先生作为研究中国经济思想史的大师、专家,他在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领域的卓越学术成就,集中体现在他对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系统总结和独到评析上。

1.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研究

从整体上对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进行系统的贯通性总结和研究,是由胡老开创的。胡老的三卷本《中国经济思想史》是以为指导写出的第一部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通史专著,在该书中胡老对中国古代经济思想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主要有以下几大方面:

(1)《管子》经济思想的精辟剖析。胡老首次对《管子》经济思想作出了系统整理和分析。颇值一提的是对《管子》轻重理论的研究。他不但力排众议,认定该理论成于战国中后期,而且对该理论的内容从研究对象、轻重规律及其运用等方面作了明白晓畅的分析,同时独树一帜地指出,轻重理论实质是封建王权与商业精神的混合物。又如以往中国学者大多认为《管子》的消费观念是其思想中最矛盾、最不易处理的一部分,因为《管子》既主张崇俭却又鼓励侈靡.胡老则认为,这二者并不矛盾,崇俭是一般情况下都适用的原则,而侈靡是在特殊情况下为了达到一定目的所采用的手段.胡老对于《管子》的其他经济思想如货币数量说、自利观念、财政上扩大经济收入和价格;既念等等,亦都有独到精辟的论述。

(2)古代经济循环论的首次发现和系统阐述.中国古代经济循环论后人始终未真正理解其根本内涵,更没人作出明确系统的论述。胡老全面考察后指出,史书所载“木饥”系“木康”之误,后世辗转传抄,迄今未被发觉,这样就不但纠正了一个史料的谬误,而且首次对这一中国古代经济循:不论作出了系统合理的阐述,认为该学说说明当时人们已察觉到社会经济生活过程中存在着某种客观规律,是世界上最早说明社会经济变动规律的经济循环论.

(3)古代人物经济思想的重新审视。胡老对古人经济思想提出了许多新颖独到的见解。例如,对于王莽的经济思想,学术界几乎全盘否定,认为其代表了汉代大地主阶级最腐朽集团的既得利益.胡老则对王莽的经济思想给予了较为肯定的评价,指出王莽对当时社会经济的一些问题已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如认识到土地私有制和土地商品化是土地兼并的前提条件;非生产性的家庭奴婢人数的增加会导致农村劳动力的缺乏;具有垄断性的生产事业由政府严加管制的必要性;尤其是他对标准价格的设计和对生产成本的重视以及对利息来源于利润的认识,更是十分深刻和独到的。所以尽管王莽经济改革措施存在不少错误之处且以失败告终,但失败了的经济政策并不一定都是错误的政策,他仍不愧是对经济问题有一定观察力的知识分子,能对以前的思想家在这方面的成就加以综合利用,并在某些方面有较深刻的或独到的认识.

(4)古代土地思想、货币理论、财政思想、“重本轻末”思想、分配思想等的系统研究。

1)土地思想.胡老深刻地指出:在封建社会前期解决土地兼并问题是土地思想的主流,由此思想家们设计了各种以小土地平均分配为指导原则的各种土地方案,从而形成了井田思想、限田思想、王田思想、占田思想、均田思想等等;而从唐中期开始,土地思想则从解决土地问题本身更多地转向赋役问题,特别是从宋代起,思想家多将土地兼并看成是积重难返不易改变的客观事实,并对以前的土地思想如井田思想进行了分析批判,主张定经界和清丈土地成为土地思想的主要内容,一些新的土地思想如“耕者有其田”思想的雏形开始萌生。

2)货币理论。胡老指出,“子母相权”论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货币理论,而《管子》的货币思想则标志古代货币理论的最高峰,这二者支配了整个封建时期,成为封建地主经济时期经常被引证的货币理论依据;封建地主经济前期虽出现了一些新的货币观点,但经常是点滴的发现或论述,少有人对这些观点作综合的系统研究,且绝大多数均系重复前人的观点;宋以后,由于纸币的出现和流行,给货币理论增添了一个崭新的内容,纸币问题成为争论最多的议题,而从明末开始白银则不时成为货币议论的中心问题。

3)财政思想。中国古代财政思想是甚为丰富的。胡老对其发展演变的脉络进行了系统梳理,并指出在先秦时期许多基本的财政观点包括量人为出、开源节流、培养税源、平均负担、轻徭薄赋等均已产生,西汉思想家则将其具体化为财政措施,在许多方面都具有首创意义,对此后的封建王朝财政起了极大的指导作用,但就其理论来说并未有所突破;隋唐开始发生了重大财政改革,出现了一些新的财政观点,如量出为人、以贫富为差征税等等;宋代起则更多地是对传统财政思想教条的批判、深化和改进。

4)“重本轻末”思想。胡老指出,中国古代“重本轻末”思想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轻末”思想的演变上,具体说来:春秋及以前普遍重商,至战国开始出现轻末思想,汉代则成为一个传统的:经济教条,但汉末即有人对其提出了异议,封建地主经济后期这一趋势更加显明,明清之际黄宗羲的工商皆本论对传统的轻末抑末作了根本否定,魏源则以新的时代精神宣扬富国,给轻末观点敲响了丧钟。这种对轻末观点的怀疑或公开批判,体现了顺应商品经济发展客观条件的进步要求,特别是明中叶以后的反轻末思想更是预示未来新兴剥削阶级的要求。

5)分配思想。胡老认为,中国古代分配思想在封建社会的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特点:战国中期以前的思想家大都主张缓和贫富对立现象,两汉战国末年的分配思想则变为肯定贫富不均现象的合理性,两汉起却又掀起了激烈抨击贫富对立的思潮,而从宋代开始,则较多地宣扬富民思想,反对打击富民的思想日益流传,维护富民利益成为主流思想,愈接近封建地主经济的末期愈是如此。胡老指出,剥削阶级思想家所谓“均贫富”只是用温和的方法以适当缩短悬殊的贫富差距,劳动人民的“均贫富”要求则是以革命的暴力剥夺方式达到财富的绝对平均。

此外,胡老对于古代价值与价格概念、消费观点、干涉与放任等也都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许多独到论断,不一一列举。正因如此,学界称誉胡老:“他在未探索的航程领域中开辟出一条路径,和他对许多空白的填补以及对大量未见分晓的问题的澄清,则胡氏在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上树立了一块里程碑。”[23]

2。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研究

胡老在其另一部代表性著作《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大纲》中,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中国近代经济思想亦作出了许多深刻独到的分析和评价。例如,对于近代官督商办,当时学界大多倾向于指责其对的遏制作用。胡老指出,不能认为官督商办形式本身也是错误的。当时民营工商业的幼弱、国际资本主义的强大竞争压力,以及外在融资条件的欠缺,决定了官府参与工商业的必要性,如不存在官督商办企业,则民营工商业将拖延到若干年后才能缓慢出现,所以官督商办企业开风气之先的创始意义是不能否定的。由此,胡老认为,近代思想家倡行官督商办之说,亦自有客观基础,不应受到责难。又如,举借洋债主张在当时学术界一直受到较多的批评.胡老认为,举外债以兴办近代工业是任何一个经济落后国家发展国民经济的正常途径,不应当将其同一些由于经办官僚的无知而接受的苛刻借债条件搅混在一起。当时马建忠因倡议举外债以修铁路而备受非议,胡老则认为马建忠所说的外债是指在资本市场上发行铁路股票以筹集资本,是资本主义世界创办工商业的习惯方式,其倡议举洋债以兴办各种工商事业之论的本身,从理论上讲是不能非议的。

在对近代历史人物经济思想评价上,胡老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例如称魏源“在经济思想领域,他可算是典型的中国式经济思想的最后一位足值称述的思想家,同时也是向西方文明学习的这一巨大历史潮流的发轫者,所以,魏源的经济思想标志着我国传统经济思想之历史变革的转折点”。[24]魏源以后,许多学者大量接触了西方经济学,并以此来分析中国经济问题,因此胡老提出对这些学者的经济思想应以近代经济学的尺度去衡量,如康有为在以前的经济思想学界多给予较高评价,胡老在肯定其进步作用的同时又指出“只是把一些向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学习的先行者的意见加以综合,虽在个别问题上有所发展,仍谈不上增加了中国经济思想的什么新内容”;[25]严复是真正传播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惟一学者,但“不能算是一位近代意义的资产阶级经:齐学家,因为他只有对许多经济学说或问题的片面见解,缺乏对任何一个经济理论范畴的较完整的表述”。[26]等等,不一而足。

注释:

①胡寄窗:《对古代史分期问题的一点意见》,《学术月刊》1979年第6期。

②⑦胡寄窗:《关于研究中国封建地主经济的若干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4期。

③④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页、第l页.

⑤⑩⒁⒂⒄⒅⒆⒇[21]胡寄窗:《关于目前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几个问题》,《学术月刊》1964年第1期。

⑥谈敏:《回忆我的恩师一一胡寄窗先生》,《财经研究》1994年第4期.

⑧⑨⑾⑿⒀⒃[22]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方法论歧见》,《学术学刊》1986年第3期.

⑦张立容:《评述胡寄窗著<中国经济思想史>》,《美国政治经济学季刊》1987年第3期。

[24][25][26]胡寄窗:《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2页、第209页、第235页.

参考文献:

[1]胡寄窗.关于目前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几个问题[J].学术月刊,1964,(1).

篇8

[关键词]资本 人力资本 理论动机 马克思 舒尔茨

资本概念像个魔盒,不同学者说到它时它都有着不同的尺寸,里边放置的东西随着时间推移和人们认识与信仰的改变也在发生着变化。

一、资本概念沿革

人力资本从字面上理解即为人力构成的资本或者与人力有某种关联的资本,但能否这样望文生义呢?笔者认为有必要先理解资本的含义。为了弄清这一点,看看资本一词的产生和演变应当是必要的。法国历史学家F・布罗代尔作过详细的考察,奥地利经济学家庞巴维克也做过系统分析。根据他们的研究,英语中的资本(capital)来自拉丁语中的caput一词。该词出现于12至13世纪的意大利,有“资金”、“存货”、“款项”和“生息本金”等含义,用来表示贷款的本金,与利息相对。后来该词由意大利传播到德意志、尼德兰和法国。

十九世纪末,围绕“资本”一词的内涵和外延究竟应该为何,经济学家们给出了众多的解释并进行了长期的论战,“资本这一概念,已经成为理论家们争论的根源了”。按照庞氏的考证,几乎每一年都要出现一些新的尝试试图澄清争论的概念。最初“资本”一词使用其日常用语的含义,即与“生息金额”同义。当时发生过贷款利息是否具有合法性的争论,从争论中人们逐渐明白货币的生息能力实际上源自货币所代表的财货,而货币不过是财货――这种生产能力的外衣而已。于是,资本概念的含义发生了第一次变化。据考证,完成资本概念由最初日常用语的通俗含义向经济学术语转变的经济学家是法国学者A・R・J・杜尔哥,杜氏在《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一书中提出以各种形式保存、积蓄起来的财货就是资本。杜尔哥给出的是资本概念历史进程中的第二个解释。

然而,杜氏用“财货”取代“货币”来表示资本,意味着抛弃了“资本具有产生利息能力”这个特征,为此他受到了其他学者的责难。亚当・斯密改变并修改了杜氏对资本的定义。斯密给出了资本概念的第三个解释。斯密在《国富论》第2篇第1章关于《论资财的划分》中把一个人所有的资财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作目前的直接消费,即消费财货,它不产生任何收入或利润,另一部分是个人希望从中取得收入的部分,即生息财货,称为资本。在斯密看来,只有用来投入生产并能给投资者提供收入和利润的财货才是资本。从内涵和外延角度来解读斯密对资本的定义,内涵上,他认为作为资本的财货应具备两种本质特征,一是已生产出来的并将用于生产用途,二是可以获利。外延上,斯密并未列出他所定义的资本中究竟包括了现实中哪些对象。根据庞氏的分析,斯密在无意间把两个本属于不同领域(应用也应有所区别)的概念粗略地合二为一了。其中一个概念的内涵属于经济范畴与生产有关,其外延是物质的“生产资料”;另一个概念的内涵属于历史法律范畴与收入分配有关,其外延是“法权”――资本资产。正是由于斯密给出的定义是模糊的,这使得后来人产生了一种有偏差的认识,即认为资本从事生产也产生利息,于是就得到一个结论:资本产生利息是由于它能生产。这种认识偏差对后来的理论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亚当・斯密的追随者们不仅没有摆脱他在资本概念上留下来的混乱”,相反地,他们继承和发扬了这种的模糊。之后陆续出现了众多对资本概念的定义和解释,具有代表性并对后来有影响的就有八种,算上前三种就达十一种之多,这还并未算上这些定义衍生出来的各种组合式的定义。这些定义都根植于斯密定义中所留下的模糊余地,有的包括所有的获利手段和所有的生产手段,而有的只包括其中一部分,而这一部分又按照理论家的偏好,“可以大些或小些,有时不大不小,有时却很小,凡逻辑上和数学上可以想象得到的组合,都可以在当时经济学著作里找到”。不过若总结一下,在这场概念混战中,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于资本外延的理解还是有共识之处的,即他们认为有形的生产资料(如:机器设备、原材料、生产用建筑物、生产用动物、货币)属于资本。也即对于有形的、物质的、用于生产的事物被定义为资本没有异议。分歧之处在于无形的、非物质的事物应否定义为资本,比如国家、法律、品德、关系、活动、个人能力、人本身。

马克思从另外的角度给出了资本概念的定义。他认为资本的现象(或载体)是物,它首先以一定的货币形式来到人间,接下来表现为机器、厂房和生产材料等,但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一种社会关系。马克思在1849年4月7日《新莱茵报》第266号发表的《雇佣劳动与资本》一文中指出“生产手段与工具”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才会成为资本,脱离了这种关系它就不是资本了。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资本的本质做了分析。他说:“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社会历史形态的生产关系,它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特有的社会性质”。“生产资料并非天然就是资本”。也即在马克思看来,资本概念的内涵只有一个,那就是特定历史阶段当中的一种社会关系,即剥削关系。而生产资料与资本也是两个不等同的概念,只在资本主义社会这个特定历史时期,两者外延才一致。与斯密给出的资本定义相比,马克思的资本概念是一个“纯”历史法律范畴,强调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剥削关系,而马克思资本概念的外延,即(资本主义时期的)生产资料(的外延)也就成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手段。从而,根据斯密模糊定义而得出的“资本产生利息是由于它能生产”,按照马克思资本定义就表述为,生产资料从事生产,资本家通过资本(资本主义社会法权)占有剩余价值。因此利息不是资本产生的,只是由资本占有而已。于是,资本具有生息的特性,这一后世许多西方经济学家建构理论的基石垮塌了。

二、人力资本一个“翻新”的旧概念

让我们再回到人力资本的讨论中来。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一词最早可能是出自1912年美国全国制造商协会工业教育委员会发表的一份题为《我们的人力资本》的报告。在现代人力资本概念的产生过程中美国经济学家I・费雪起过重要的作用。1906年他在其《资本的性质与收入》一文中对资本概念进行了扩展,认为任何可以带来收入的财产和收入都是资本。然而,当时费雪对资本概念的扩展并未得到西方主流经济学界的认同,正如A・马歇尔所评价的那样“从抽象的角度看无可争辩,但没有现实的必要性”。到了20世纪60年代,T・W・舒尔茨在1960年美国经济协会的年会上作了题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说,他认为人力资本是当今时代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舒氏对人力资本的解释是,人力资本是“人民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能力”,“人力资本是由人们通过对自身的投资所获得的有用的能力所组成的”、“人力资本,即知识和技能”。“我们之所以称这种资本为人力的,是由于它已经成为人的一个部分,又因为它可以带来未来的满足或收入,所以将其称为资本”。

然而舒氏的人力资本是个新概念吗?回顾资本概念的演变历史不难发现,他的人力资本概念其实并没有新意,19世纪末关于资本定义的那场论战中就早已有过这种思路。当时,一部分经济学家将亚当・斯密的资本定义中的获利性进行扩展,“把一切获利手段――不仅包括物质的,而且也包括人的,都放在资本这个名称里去。在不同的名称下,它也将劳力当作资本。许多的概念以为工人的工作是资本;另一些人以为工人的劳动能力是资本;还有一些人则以为整个的工人这个人是资本”。这些学者就包括著名的亚当・斯密、萨伊等。与舒氏人力资本概念最近似的例子是“魏斯・达尔贡和奥夫纳几乎同时,且几乎以同样的词句告诉我们,每个工人都代表等于他的教养费的一笔资金――比方说,不熟练的工人是一千‘泰勒’,或者熟练的工人是三千‘泰勒’”。这些观点在19世纪末不但遭到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界的批判,而且也与我国部分学者所称的马克思所拥有的“人力资本”理念不是一回事。

先来看奥国学派的庞巴维克的评论。“如果有人突然把劳力称作资本,结果又会怎样呢?在最有利的情况下,它将是一个无可取的,名词上的改变。如果整个世界适应了这种改变,并且十分清楚,这仅仅是名词上的改变,那么,很明显,把劳力放进一向叫做资本的这个概念中去,劳力和资本之间的差别在同一个名称下,依然是无法调和的。和以前一样,每个人都会注意到这个区别,并且毫无偏见地去处理由它们所引起的社会问题,经济学理论除了由于探讨的主要对象没有名称而感到不方便外,不会遭受实质上的损害”。

再来看国内一些学者声称的马克思“人力资本”理念。他们认为,马克思虽然没有提出人力资本概念,没有系统论述,但在劳动价值论和劳动力概念的解释和使用上、在关于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论述等方面体现了现代人力资本理论思想,舒尔茨眼中的人力资本就是马克思所讲的劳动力。然而,马克思关于劳动力成为资本的理解是这样吗?马克思讲:“如果说,劳动力只有在它的卖者及雇佣工人手中才是商品,那么相反,它只有在它的买者手中,即暂时握有它的使用权的资本家手中,才成为资本。” “工人,即劳动力的卖者,以工资的形式取得劳动力的价值。在工人手里劳动力仅仅是可以出卖的商品,他就是靠出卖这种商品为生的,因此,这种商品就是他收入的唯一源泉。劳动力只有在它的买者资本家手中,才执行可变资本的职能”。可见,在马克思看来,劳动力对于工人和资本家来说职能是不同的,只有对于资本家来说,劳动力才可称为“人力资本”,因为资本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手段。对于工人来说,劳动力只能称为“商品”,若也称为“资本”,在马克思理论的逻辑中,就得意读为工人自己剥削自己。这显然是荒谬的。所以,舒尔茨把劳动力不论对于谁都定义为人力资本是与马克思理论体系不相容的。

三、将人力概念放入资本概念的动机分析

至此我们知道了现代人力资本概念不能算作创新,最多只能称为复兴。我们不禁会产生了这样的疑问:既然西方资本主义主流经济学和经济学都不主张将劳动力简单地等同于资本,那么西方经济学家复兴人力资本概念的目的或动机是什么呢?

要回答这个疑问,笔者认为还是要从19世纪末经济学者将劳动力概念放入资本概念(简称为折中定义)的动机是什么谈起。当时的学者提出人力资本的动机正像庞巴维克所分析的那样,“名称和流行语经常对我们产生莫大的影响。”“难道有人会放过资本一词的新意义所提供的迷人机会么?以前,资本和劳力两个词,照过去那样使用时,其间存在着不和、对比和冲突。现在,一个简单而巧妙的词,要把所有的对立结合起来;我们认为对立的东西实际上是一致的;劳力即资本,工资和利息事实上是一回事”这“是为了阶级的调和。在工资铁则(它使工人除了最低生活费以外,没有挣得多一些的希望)和社会主义理论(它把什么都许给工人,而不给有产阶级任何东西)之间,它采取了中间路线。它把竞争得来的利息留给物质资本的所有者,但要他分出一部分给人这种资本的所有者。这样,根据这种理论,工人合伙资本主义,变成了调和和人道的黄金果所应遵循的魔术般的公式了。”

回到现代,舒尔茨复兴人力资本概念的动机又是什么呢?先来看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出现的社会背景,该理论再度复兴的时间起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正处于二战结束之后,科技日新月异。无论是前苏联、西欧,还是美国都注重本国科学技术队伍的建设和人才培养,试图以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和新成就来带动起经济的增长。到了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标志着苏联的空间技术和电子技术、材料科学和制造技术达到了一个新水平。这极大地刺激了美国的政界和学界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和经济学家。当时美国政府对该国未来的军事优势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前景十分忧虑,甚至感到美国的科学技术是否已开始落后于苏联,于是招徕学者全面研究美国和西方其他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科技发展状况,分析美国科技,至少是空间技术落后于苏联的原因。当时美国一批中青年经济学家投入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特别注重研究对科技发展影响的研究,探讨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教育投资的问题。在这项研究中,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重要奠定者,G・S・贝克尔于1960年发表了《高等教育的投资不足》,指出美国教育落后的原因不是院校的校舍场所短缺,而是教育投资不足。同年舒尔茨发表了《由教育引起的资本形成》,1963年他又出版了《教育的经济价值》一书。可见,复兴人力资本概念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强调教育对美国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并呼吁美国政府加强教育投入以应对来自前苏联的竞争。其次,正像所有经济学理论一样,人力资本理论不可能是纯粹的就经济问题而经济问题的学问,它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政治倾向。舒尔茨在其著作中的一些观点显然是针对马克思的,如“物质资本也不像马克思所认为的那样是决定性的历史因素”,“劳动者变成资本家并非传说中因为公司股份所有权扩散所致,而是由于他们获得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和技能的结果”,“由于拥有其本身的人力资本价值,劳动者已经变成了‘资本家’”7/11。可见,复兴人力资本概念的另一目的是针对当时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体系而为西方阵营提出一项思想理论工具。

到这里对于为什么19世纪末曾遭到西方主流经济学界摒弃的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大举复兴我们应该有答案了。若还不是很清晰,或许马歇尔对I・费雪关于资本定义的评价无意间帮我们揭示了西方经济学界转变态度的真正原因。他说:“从抽象的角度看无可争辩,但没有现实的必要性”。请注意,马歇尔说这句话时是在1890年,也就是说当时在没有社会主义现实的压力下,将劳动力放入资本是没有现实必要性的,而20世纪60年代在前苏联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压力下,这种折中就变得有必要起来了。

可见,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实质上是19世纪末资本“折中”定义的一个翻版,其实质动机并未发生改变,即为调和资本主义国家内部阶级矛盾的各种实际方法找到一种理论支持。

四、当代中国人力资本研究简况

目前,国内有关人力资本的研究文章可谓汗牛充栋,从中国权威学术期刊网站中国知网中检索主题为人力资本的论文就可以检索到3万余条。人力资本概念在中国也似乎成了某种时髦的名词,用百度搜索“人力资本”关键词就可得到上千万条的结果。各种以人力资本为研究对象的机构、论坛、著作也在蓬勃发展。通过检阅相关文献,客观的读者就会发现,其中的绝大部分学者不但全盘接受了现代西方经济学家的人力资本定义,而且还以此为基础衍生出众多研究分支。

若说普通媒体撰稿人和一般大众凭借对人力资本一词字面上的理解就发表观点还情有可原的话,以严谨为原则的学界在没有彻底剖析该概念本质的情况下就以此作为理论基础而大做文章就未免令人遗憾了。因为后者往往是前者在思想上的引领者,在客观上起着大众意识导向的作用。这就不得不令人疑惑,究竟是中国经济学界被西方经济学界忽悠了,还是中国经济学界愿意被忽悠并再进一步忽悠中国大众。

中国经济学界部分学术文章沿用的人力资本概念,其逻辑让我们再重述一遍,即资本具备产生收入的属性且人力也具备这一属性,故人力也是种资本,又因资本能够参与剩余分配,故人力资本也应参与剩余分配。说白了,中国经济学界部分学者倡导人力资本理论的意义在于试图从理论上说明人力应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除了从理论层面上说明人力作为资本应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以外,学者们还试图通过研制定价模型找到量化的方法以确定出具体应该分多少。

五、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人力资本概念不单是一个不严格的概念,而且具有极大的误导性,其刻意模糊资本的社会关系属性的隐含意图应当引起中国经济学界的警醒。劳动作为生产的三要素(劳动、资本、土地)之一是社会财富产生的源泉之一,这个道理世所公认(但是否是唯一源泉,各方观点不同)。在社会财富分配方面,拥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凭借其贡献的劳动获取收入也正是基于前面的公理而具有法律基础。只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三要素的所有者各自分得的社会财富的比例会因彼此“势力”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主张劳动者获得其合理(所谓的合理,会因立场不同而不同)收入的理论研究,既没有必要也不应该让劳动能力披上资本的外衣,不论这种劳动能力是所谓的高级还是低级。劳动与资本的矛盾,不会因为名词上的统一而消失,只会因为理论家对术语的刻意合并而暂时令人们忽视。劳动者也不会因为其能力“被资本化”后而改变受雇佣的地位。我们应正视矛盾的存在并合理地加以平衡,将作为学术研究理论基础的人力资本概念还原回劳动能力这个本意上来,重点研究劳动者劳动能力提高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并为加强劳动者在收入分配方面的“势力”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Fo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二卷[M].三联书店,1992;236

[2]庞巴维克.资本实证论[M].商务印书馆,1964

[3]马克思.资本论[M].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920

[4]马克思.资本论[M].第1卷,622、623、647

[5]曲恒昌,曾晓东.西方教育经济学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0;12-13

[6]Ao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下卷).商务印书馆 ,1965;429

[7]ToWo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17、205、43、92、28

[8]焦斌龙.马克思的人力资本思想[J].当代经济研究,1996;(6):9-32

[9]马克思.资本论[M].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5;411

[10]GoSo贝克尔.人力资本[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4-5

[11]ToWo舒尔茨.报酬递增的源泉[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05

[12]罗辉.人力资本与经济剩余[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5;5

[13]张玉柯,刘志刚.人力资本产权界定及其经济学意义[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2

篇9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理论基础 经济学价值

人类在数千年的改造自然的活动中获取了大量的利益,人们生活水平明显提升,社会经济显著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终于意识到人们在人士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却对整个世界带来了灾难性的不可逆转的改变。新世纪以后,低碳经济的概念被提出,全球范围内对此以一种惊人的一致态度,使其获得广泛的认可和发展。但是不可否认,当前的低碳经济仍然停留在理论阶段,尽管有一些尝试,但是并没有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统一的实践活动,低碳经济的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

一、低碳经济概述及理论基础

低碳经济的概念于2003年提出,当年,英国的首相布莱尔在白皮书中称英国到21世纪中叶将成为低碳经济国家。联想到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起源地,以及伦敦被称之为“雾都”,这一概念又英国首先提出也不例外了。书中称,低碳经济是节能减排与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研究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创造出巨大财富之间的平衡,但是却没有提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就是英国的低碳经济理论是片面的、有缺陷的。

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磨灭这个概念本身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其并不是凭空创造的概念,而是有着十分丰富的理论基础的。

首先,可持续发展理论就是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之一。可持续发展尽管在我国当前处于指导性政策理论的地位,但是其实这种理论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就诞生了。人们在彼时就已经开始思考人们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对环境带来的巨大影响,直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联合国环境发展委员会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

其次,循环经济学理论。从某种程度上看,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类似,但是二者还是不同的,可持续发展比循环经济的范围要更广,循环经济特别强调物质的流动性。循环经济指的是力图使人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真正实现循环式的流通。

二、低碳经济的经济学价值所在

首先,低碳经济能够极大缓解当前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有人可能认为,环境与人类之间的矛盾不属于经济学的范畴,恰恰相反,其完全可以放置到经济学的范畴内进行考量。例如,利用低碳经济理论,就可以极大限制国与国之间的碳贸易,从而使环境问题有效解决。

其次,低碳经济符合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当前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不仅仅为当代人的生存环境考虑,还要考虑到子孙后代的经济发展。高碳经济在当前就已经显现出弊端了,持续下去将会进一步压缩子孙后代的发展空间,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低碳经济能够有效地在很多的领域改变宏观和微观的经济结构。举例来说,传统的经济使人们在消费时注重物质性的享受,这种情况下仍然不可避免地加大二氧化碳的排放;而低碳经济是人们开始转向精神领域的享受,极大地限制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三、我国当前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

我国当前低碳经济发展已经有了不错的成果,但还存在着许多不足:首先,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完善,彻彻底底地将低碳经济落实到国家强制力的层面上,以实际行动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其次,相关的政策和行政权力的行使落到了实处,真正起到了不错的效果。国家财政专门设项目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对于环保企业进行政策上的优惠和扶持,对于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和行业进行政策上的限制;再次,在社会建设和城市建设方面注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如火如荼,生态环境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最后,拘于历史原因和现实的原因,在短时间内,高碳经济的发展总体趋势暂时无法改变,以煤炭作为主体能源的现状还将持续很长时间,低碳经济的任务还比较重。

四、结语

其实在低碳经济的概念一经提出,我国一直是持支持的态度的。但是我们不能忽视,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仍然是绝大多数地区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主要任务,经济的发展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损害,在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之间找到平衡点仍然是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的重要任务。我国当前的低碳经济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得以构建,各种保护环境的措施也已经在落实,但是比较起发达国家,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未来低碳经济还将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去做,未来我们应当做的是不断充实相关理论,并且切实应用到实践中去,为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坤民.中国走低碳发展之路:必要性和可行性[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

[2]赵一平,孙启宏,段宁.中国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响应关系研究-基于相对“脱钩”与“复钩”理论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06(3).

篇10

关键词:资本范畴;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价值

自人力资本理论出现以来,该理论被广泛应用到各个应用科学及研究领域,对各个学科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将从人力资本理论分析,人力资本价值形成及人力资本泛性构架下引发的思考三个方面来探讨人力资本范畴研究的一些问题。

一、理论分析

美国经济学家沃尔什于1935年在其出版的《人力资本观》一书中正式提出“人力资本”这个概念。他从个人教育费用和个人收益相比较计算教育的经济效益。而此理论真正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1960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舒尔茨在美国经济年会上以主席的身份发表了题为“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轰动了西方经济学界。以此为标志,确立了人力资本理论,引起了学界的关注。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主要指凝集在劳动者本身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劳动能力,这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一种有效率的经济。1964年,贝克尔发表了《人力资本》,提出了较为系统的人力资本理论框架,进一步发展了人力资本理论,使之成为系统而完整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理论研究的基本方法论原则是历史与逻辑的辩证统一,其哲学基础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相结合。在马克思看来,历史的起点,也就是逻辑的起点;思维形式中概念由简单到复杂上升的过程,反映着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的历史发展过程。根据这一方法论,任何客观经济关系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同样任何经济范畴的出现都是客观经济关系的反映和历史发展的产物。马克思在分析资本的范畴时,所应用的方法论值得我们惜鉴。

马克思说:“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它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特有的社会性质”。从马克思的论述中可以看出,“马克思在强调资本是一种社会关系的同时,并没有否认它必须的载体。资本不是作为单纯的物质性存在,即作为进行新的生产手段而积象起来的物化劳动本身并不是资本,而是以物为媒介的一种社会关系。所以对人力资本来讲,它应该是体现了一种社会经济结构变迁的新的资本形态。马克思说:“资本一出现,就标志着社会生产过程的一个新时代。”

所以,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知:人力资本是一个历史的、社会的范畴,它的出现是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相对应的,是一种在以人为主导的经济形态中的新的资本形式。它是内在本质与外在形式(载体)的统一。它首先表现的是一种社会关系,体现了以人为主导的社会生产关系中更高的资本形式,这是它本质的规定性;人力资本的外在形式为劳动力,以劳动力为载休。两个方面统一,不可分离,共同构成人力资本范畴的内涵。

二、人力资本价值的形成

人力资本价值形成分为内在价值形成和外生价值形成。

1.人力资本内在价值形成第一天赋人能。人类赖以存在的化学和物理机能是人力资本最原始的价值存在。第二自然造化:人类在与自然和对手的竞争中,逐渐地感觉和适应自然,并完善了自身的机理,产生了悟性,从而具有了思想、认识、语言以及使用工具的能力。第三自我教育感化在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对照、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教化,价值生成在潜移默化间完成。

2.人力资本外生价值的形成人力资本外生价值投资包括成长及教化投资、医疗保健投资、学校教育投资、职业培训投资、信息和迁移投资等,投资的渠道一般有政府投资、个人投资、企业投资、社会团体及慈善投资等。

(1)成长及教化投资。成长投资主要包括生育、抚育(生活、教育、医疗保健等)、关爱、言传身教、监护及误工等。教化投资主要包括在人的一生中文化观念、道德规范、价值取向、风俗习惯、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等形成过程中的投资,这个方面的投资主要是隐性的。这一项价值形成是人力资本外生价值的基本内容,或者可以认为,是人力资本内生价值和外生价值发生链接的基础。

(2)医疗与保健投资。人的身心健康程度是形成、保持、恢复人力资本价值的重要保证。一般的医疗保健形式是个人主要支付,政府、企业补充支付口。

(3)学校教育投资口通过学校正规教育途径,发挥教育“知识效应“和“非知识效应.的积极作用,在人力资本外生价值形成过程中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在我国,除政府财政性教育经费外,家庭在学校教育上的投资是非常惊人的。据估算,2008年我国家庭教育投资约为15000亿元。

(4)职业培训投资。在职培训的内容、形式包罗万象从上岗培训、专业证书培训,到科研训练、模拟仿真试验,一直到高级专业培训等。在职培训已经成为人力资本外生价值形成的主要投资内容之一,是人力资本实现真正专业化的重要环节。

(5)信息和迁移投资。为了获得最大的收益,劳动者擂要获取信息和迁移以得到满意的工作岗位或提高人力资本价值,这是最完全的个人投资行为。

三、人力资本泛性构架下引发的思考

人力资本的价值属性是一个自然人之所以称之为人力资本的本质内涵。从人力资本的价值构成看,自然人的人力资本属性是广义的、泛性的。在不考虑市场交易条件下,可以得出所有的自然人都属人力资本范畴的结论。如果简单考虑一下市场交易条件,我们仍可以说,所有的自然人都具有人力资本属性,进入市场参加文易的部分可认为是人力资本范畴,不进入市场参加文易的部分可认为是不在而不是不属于人力资本范畴。在人力资本泛性构架下,考虑人力资本载体是否进入市场进行交易,是区别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主要特征。在未进入市场以前,只能说每一个自然人都具有人力资本属性,还不是人力资本,这时,我们称其为人力资源。只有进入市场,把人力资本价值作为资本进行交易,自然人的人力资本属性和价值才能表现出来,这时,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X 23 OWL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第193页.

[2]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教育和研究的作用[MlJ七京商务印书馆.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