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范文
时间:2023-08-16 17:39: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人口与环境
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增长模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数量受生物学规律的制约和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
3、人口增长模式特点
人口模式
特
点
时代
原始型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自然增长率
原始社会
传统型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
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初期
过渡型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发达国家18世纪中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
发展中国家20世纪中期-
现代型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的部分发达地区
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第二节
人口合理容量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土地。矿产资源。森林
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资源(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
人口容量三个特点: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
第三节
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的判断:空间位移;变更居住地;永久性
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迁移原因
特
点
迁移路线
二战前
1.殖民主义扩张和资本主义发展
2.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开辟
1.从旧大陆到新大陆
2.从已知开发国家到未开发地区
1.
洲人到美洲、非洲
2.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
3.东亚、南亚人被招工到美洲
二战后
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1.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
2.定居移民减少,流动工人增加(外籍工人)
1.拉丁美洲人到北美打工
2.南亚、南欧、非洲人到西亚打工
3.南欧、非洲人到西欧
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对人口迁出地: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人口增加,人才的流入,有利于经济发展
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自然:气候,土壤,水源,地形,资源
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讯发展
政治:政策。战争,政治中心变更,
社会:教育。家庭婚姻。宗教
迁移原因
特点
迁移方向
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
1.计划经济体制
2.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1.国家从东部城市抽调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的建设
2.大量农村人口从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西北和东北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
改革开放政策
自发迁移
1.
内地到沿海
2.
山区到平原
3.
贫困地区到发达地区、“民工潮”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区位因素
自然:地形
平原,高原,山谷
气候:中低纬(温度)。沿海(降水)
河流,供水,运输,军事
人文:矿产。交通。旅游。政治。宗教。科技。
商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大
工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小
OA商业付租能力最强
AB住宅付租能力最强
BC工业付租能力最强
城市等级越大,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服务种类越多,级别越高。
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城市化的标志: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近期速度慢,开始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尚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是发展快,
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一节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区域联系
生产协作联系:工序—协作(布)工业聚集
部件—生产(车)工业分散
商贸联系:区域贸易。国际贸易
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热量,光照,降水量。
地形、土壤,河流
科技:劳动力,科技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耕作制度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
种植水稻区位条件:
①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②地形:平原地区,地势低平
③人口: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④科技
特点:
①小农经营,人均耕地少。
②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③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低。
④水利工程量大。
第三节工业区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原料指向型工业
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
所需工业原料丰富的地区
市场指向型工业
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工业
接近产品消费市场的地区
动力指向型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化学工业
能源供应充足的地区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
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技术指向型工业
集成电路、航天、航空、精密仪表
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
工业布局:1.远离河流上游2.分布在盛行风下风向3.盛行风垂直郊外4.最小风频上风向
工业联系(1)投入——产出(工序)(2)轻,薄,短,小(部件)
第四节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运输方式
优点
缺点
铁路运输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运输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水路运输
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影响大
航空运输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问题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
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
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
生态破坏问题
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物种的减少资源的枯竭、
自然资源衰竭问题
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
部分资源短缺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
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
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古代
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天人合一
现代
地理环境决定论可能论适应生态和和谐论可持续发展论(20世纪80s)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可持续发展:它既满足其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发展的观念,公平的观念,环境的观念,权利的观念
第四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1.
控制人口规模
2.
转变发展模式
3.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篇2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微课;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4008901
微n是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微课作为教学视频,一般时长6分钟左右,所讲内容知识点集中,在使用上灵活便捷,通常可用于对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归纳、对某一知识点的突破性专项讲解,也可用于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引入微课,可以促进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本文试就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引入微课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运用微课完善与优化历史教学
现行使用的高中历史教科书教学内容繁多,但学校给予师生的课程教学时间非常有限,教师只能致力于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剖析、讲解,对非重点、难点知识只能一带而过,这势必影响学生对一些新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例如讲述“卓尔不群的雅典”相关内容时,教材对雅典的民主政治只做了概括性的阐述,教师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只能笼统地告知学生概括性的结论,如“雅典民主政治造就了雅典政治、经济的繁荣”。因为这些内容的概括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难度,课后就有学生提出“雅典民主政治造就了‘盛世雅典’,‘盛世雅典’是什么样子,雅典的民主政治与‘盛世雅典’有什么关系”等问题。针对学生的疑问,教师可以制作“盛世雅典”的微视频,以大量的历史事实形象地让学生了解雅典全民参政的民主政治激发了公民参加国家政治事务的积极性,促进了雅典空前繁荣的局面。实践证明,通过播放微课,学生对这一知识点有了全面、深刻的理解,解决了历史教科书中因知识点简单而导致的理解困难,弥补了由于教学时间紧张而造成的学生对知识点理解不全面的缺陷。
二、运用微课理清历史知识脉络
高中历史教科书涉及范围广、内容包罗万象,学生在学习中往往会感到历史知识点太多,难以记忆和理解。这是由于学生不善于进行知识梳理造成的。例如在学习“罗马人的法律”相关内容时,如果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古罗马的知识,对这个知识点也没有概念,加上罗马法自身有发展演变过程,那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就很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设计主题为“罗马法的发展史”的微课,在微课中对罗马法的发展历程按照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从具体的法律条文到自然法理念这三条线索进行梳理与划分,让学生理解罗马法中习惯法、公民法、万民法、成文法、自然法等主要概念。这样,通过具体的史料帮助学生分析三条线索的发展变化,并用一张时间表对罗马法的发展进行梳理,实现了知识的系统性与条理性,为学生条清理晰地掌握相关知识提供了帮助,强化了学生的记忆与理解。
三、运用微课传授历史学习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高中生掌握历史学习的科学方法,促进并提高他们历史学习的能力,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才能使他们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才能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与学习实际,以微课为载体传授历史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例如,针对学生对历史材料解析题存在回答不完整、不能切中要害等不足,教师可以制作微课《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法》,详细介绍、归纳解析题的答题技巧。针对学生由于审题不严谨而导致答题错误的普遍现象,教师可以制作微课介绍审题技巧,提高学生答题的正确率。针对学生复习效率不高的问题,教师可以制作微课指导学生制定复习计划、科学合理安排复习时间等。教师传授历史学习方法,能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效率,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动力。
四、运用微课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新课标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的重要目标之一。学生只有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才有可能自觉地获取新知识,产生学习的动力。例如,在《》一课上课之前,教师布置学生通过网络上的微课进行新课预习,学生不仅观看了教师上传于学校网站上的微课,还通过搜索引擎搜索了与本节课有关的一些微课视频并观看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测,然后让学生把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在小组中互动交流,最后解决问题。微课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先教、学生后学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优势平台,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逐步形成。
总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微课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而且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充分利用微课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理清知识脉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3
高中历史创新能力教学模式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创新与应用正成为这个社会越来越明显的特征,必然也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作为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重任的教育正在由社会生活的边缘走向社会生活的中心,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轴心”。顺应这一趋势,教育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造就创新人才作为面对新世纪的价值趋向。为此,本文特就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了如下探讨。
一、提高历史学科的课程实用价值,让学生“乐”学
目前高中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层次还较低,大部分停留在刺激性的历史情节中,也就是停留在直接兴趣这一层次上。我们知道,直接兴趣是不稳定的,常会因各种因素而减退,比如知识简单易懂、概念重复讲述、结论不易理解、内容难记难背等,一旦学生感到乏味或感到困难时,直接兴趣就会衰减、消失。因此,历史教学要提高学科的实用价值。
首先,我们至少应向学生展示历史学科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里的作用。比如可以改革历史考试方法,用写作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调动学生运用历史思想、寻找历史依据的积极性,也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内容,联系当今世界所发生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指导学生对世界形势发展加以认识,还可以在校内多办一些历史学科的课外活动,如展示学生的历史小文章、搞一些历史性的纪念活动等。总之,校园要强化历史学科的气氛。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受到感染,让他们觉得至少在学校里学好历史课还是有用武之地的,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会逐渐增加。
其次,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成功心理,使学生“喜”学。高中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与初中比较,普遍感到困难,出现“怕”的情绪。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采取有效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成功心理,这对稳定学习兴趣有极大作用。我们可以结合教学由浅入深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一层次的内容作出达标的要求,对学生每达到一个层次,进行及时的评价和鼓励,让学生觉得自己是一个成功者,有信心进入下一个层次的学习。总之,教师要对学生的每一点成绩和进步多加以肯定和鼓励,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抱有信心,最终保持历史学习的稳定兴趣。
最后,要重视对历史理论的学习,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会”学。在基本历史理论的教学中有一点要注意,那就是要控制好“度”。高中学生毕竟认知水平有限,如果要求过高,理解不了,对学习历史就会怀有畏难情绪,就会“厌”“怕”。因此,教师要深入细致地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材施教,根据学生接受能力的限度,不能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更不能使他们不堪重负而丧失学习信心、兴趣。
二、提升高中历史的课程实用价值,激发学习兴趣
从目前的调查情况来看,我们发现大部分高中生对历史的兴趣,还停留在比较低级的层次上,即直接兴趣。直接兴趣非常不稳定,常常会因为各种因素降低、减退。当知识简单易懂时,学生会产生较大的情趣和自信。但是当遇到知识点难懂难记时,学生容易感到乏味、枯燥,甚至觉得困难,自信心丧失,直接兴趣自然会随着消失。因此,要提升历史课程的实用价值。首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高中历史学科在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如可以改革历史考试方法,采用小研讨的方式,让学生充分调动所学历史知识和依据,提高积极性;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时事热点,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对当今形势有一个大概的分析,从而认识更加深刻;也可以在班级做一些历史小竞赛的活动,根据高中生好赢、爱面子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参与到竞赛中,通过比赛的方式刺激学生主动去学习。其次,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成功中感受到学习的喜悦。高中历史与初中历史相比而言,内容增加了,难度也增加了,许多学生比较害怕学习历史,觉得自己学不会。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由浅入深,由简到难,逐步引入,对学生要及时表扬,增加学生的成功心理,稳定兴趣。再次,要重视历史理论的学习,这样才能学以致用。教师要根据高中生的认知水平,适当的贯穿理论知识,让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掌握了方法,学生遇见难题时成功的机率就会大大增加。
三、进行研究型学习,培养创新能力
历史创新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历史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掌握历史知识。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要加强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
要指导学生有效地开展自学,除了要求学生明确自学的重要性外,更重要的是进行学法指导。一是通读全课,搞好预习。先通读了解教材的内容,再分子目读,明确各知识点的关系,最后抓住重点、难点,反复阅读;二是读思结合,开动脑筋,启发思维。三是善于质疑,就是在自学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因此,不但要求学生把书读懂,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来几个“想一想”,为课堂学习打好基础。
2.指导学生研究历史的方法
研究历史的方法包括:第一,让学生归纳历史事件的学习步骤:概括历史事件的时间、人物、地点和过程特征,表述这些步骤的具体内容。第二,让学生归纳历史现象的学习步骤:概括特征,分析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影响,表述这些步骤的具体内容。第三,让学生归纳关于历史人物的学习步骤:明确人物的事迹,从中能学到什么,对现实学习生活有什么作用。第四,让学生归纳多个历史事件或现象的学习步骤:回忆这些历史事件的具体内容,概括其特点和发展规律。
3.指导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
篇4
【关键词】初中 高中 历史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54-01
一、初中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脱节现状
笔者所在的地区为小学五年制初中四年制的学制,虽然初中是四年制,但是历史的学习是从七年级开始到九年级结束,所用的教材是人教版历史教材,因此初中历史教学是与全国大部分地区一致的。通过笔者在本地区相关学校的走访调查,笔者发现本地区的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的教学存在着严重的脱节问题。经过笔者的分析,大概有以下三种形式的脱节:
1.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脱节
初中历史的知识体系主要是以时间为中轴线,根据时间线罗列最基本的历史知识,也就是所谓的通识。因此初中历史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以最基本的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点为主,渗透历史观的相关方面知识。而高中历史的知识体系则是在通史体系的前提下,以专题的方式呈现相关的历史知识点,因此高中历史的知识点呈现了范围广跨度大思维度高的特点。高中教材分政治、经济、文化三个专题来讲,考试时则要从综合角度来答题,这里综合归纳的能力通过对比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差异,笔者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要求过于简单,而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要求太过抽象,因此造成了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脱节。
2.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学方式的脱节
由于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严重脱节,也就造成了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学方式的脱节。初中历史教学的内容的过于简单,知识点少相关练习过易,使教师和学生都忽略了历史教学方式的重要性。教师往往照本宣科地复述,从来不主动地使用相关的教学技巧,不去考虑学生对讲课是否有兴趣,从而造成了历史课的无聊和乏味,这自然而然就使学生失去了对历史课的兴趣。而高中历史由于对学生的抽象思维、总结思考能力要求过高,使习惯了在初中懒散学习的学生根本无法适应这么高规格的要求。而且高中历史教师也不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从而使学生更加不能适应高中的历史教学。因此产生了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学方式的脱节。
二、中学历史教学脱节的原因
通过上文的分析,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学的脱节大概分为教学内容的脱节和教学方式的脱节。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大致包括:初高中历史教科书各成体系、初高中阶段对历史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同、初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方法差异大。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在这些方面的脱节,并不是一个可以忽略的问题,这些脱节问题存在是中学历史教学阶段中的很大的毒瘤,一天得不到解决,初中和高中的历史教学的脱节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从而严重影响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的效果。
三、解决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学脱节的策略
1.初高中历史课本要紧密连接
要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问题的第一步就是要解决初中历史教科书和高中历史教科书的严重脱节,也就是要使初中和高中的历史教科书之间存在紧密的链接。初中和高中的历史教科书并不是互相独立的存在的,而是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着的。例如:中国近现代史是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中很重要的内容,初中历史第一单元是侵略与反抗,而高中历史第一单元是第一次。虽然讲述的战争大致一致,如果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也改称侵略与反抗将更有利于学生接受。
2.初高中要统筹历史学科地位
要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问题的第二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要统筹历史学科在初高中的学科地位。例如:初中历史并没有分所谓的选修和必修,中国古代史分为七年级上下两册在初中历史中分量很重,反观高中历史中古代史是全一册,并且是选修的部分,初高中历史对中国古代史的重视程度不同势必会对一些喜欢古代史的学生产生一些影响。
3.初高中历史教师要互通有无
另外一个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的应对策略就是初高中的历史教师要经常性的交流和探讨,要学会互通有无。这同样需要相关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组织、学校的配合以及初高中历史教师的积极参与。只有初高中历史教师经常性的交流和探讨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学生的状态,才可以使双方的教师在教学中解决教学脱节的问题。
篇5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1―0120―01
一、打好基础,重视高一高二历史教学
高中历史的学习方法和初中大不相同,高中历史知识点多、难度大,知识所涉外延明显且较为宽泛。由于每个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各不相同,高中老师的讲课方式、习惯也和学生实际的学习实践有所差异,这就往往会让高一新生很不适应,导致一部分学生一开始就产生畏难情绪,对后续的知识就更难以理解消化,从而对高中历史的学习越来越提不起兴趣。
高一高二阶段不仅仅是积累历史学科基础知识的阶段,更是夯实历史学科基础能力根基,把历史学科基础知识逐步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阶段。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从打好基础入手,从培养学习兴趣入手,从养成好的学法入手。一方面学习历史必须要引导学生掌握学法,要理清线索,掌握要点,这是将厚书读薄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所谓“要点”,就是历史事件和历史概念的骨架,是历史“链条”中的重要环节。提炼要点,必须具有逻辑概括的能力,这样才能从繁杂的内容中提炼出记忆的要点,从而以纲带目,化难为易,执简驭繁;另一方面打基础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充分发挥“学案”等教学材料的导学功能和“合作学习”的智慧共享,让全体学生能高效利用自主学习时间,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集中有限的课堂时间引导学生消化重点、难点,掌握知识要点和历史节点。
二、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改革教法
高中历史课因为理论性强,学生容易觉得枯燥乏味,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因材施教,如可借助于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因特网、多媒体、投影仪、录音等教学辅助手段实施教学。这些教学手段生动、形象、感染力强,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部动机,使知识的容量增大,使一些抽象难懂的理论变得具体生动,易于学生接受。它所创设的教学情景既能弥补高中历史课教材中所不能拥有的感性材料,又能体现因材施教原则,增强高中历史课的趣味性和实效性,达到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如,在进行人教版历史(必修)1《运动》教学时,我下载了电视连续剧《》中“天京”一集的片段,现场用多媒体播放后并简要介绍了事件背景及人物关系,学生立刻被迷住了,我不失时机地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在运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会出现此?这给我们什么启示?”通过视频播放,让学生结合事例分小组展开讨论。学生对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有了深刻的认识,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激发,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很好地完成了本小节内容的教学任务和目标。
篇6
【关键词】高中历史 高一新生 不足
长期以来初中历史学科被视为“副科”,学校、教师、学生都不重视,许多学校减少甚至取消了历史学科的学习。因此,经过初中三年的学习,不少学生居然不了解历史的基本线索,甚至连最基本的历史知识都不知道,历史知识几近空白,甚至闹出了诸如“张飞与秦琼打得难解难分”之类的笑话。历史知识之贫乏可见一斑。此之谓“先天不足”。在学习方法上,学生习惯于机械背诵,缺乏积极的思维习惯。升入高中后仍有部分学生依然如故:
1.课程广度的差异。和初中课程相比,高中历史容量大,要求学生学习的时间长,学习任务繁重。
2.课程深度的差异。高中课程在学习上对学生的要求,不仅仅是知识的记忆,更是知识的升华和能力的培养。这是新教材高考的要求,也是对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上的目标要求。
3.初高中教学方法的差异。初中历史教学只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基本的思维能力,而高中历史教学的要求则是: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不但要有丰富的历史知识,还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许多学生习惯了初中的死记硬背,不理解教材的内容,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高中骤然加深的知识难度的面前立刻感到有一种“失重”的感觉,造成部分学生刚上高一便掉队的现象。
4.初高中历史考试的差异。初中历史考试以基础知识的考查为主,初中平常考试甚至中考,都以课本内容考查为主,许多教师满堂灌,给学生划范围、圈重点,让学生死记硬背便能取得高分。而高中历史考试以能力考查为主,试题源于课本但又高于课本甚至远离课本,以课外知识为主,死记硬背只会使学生按图索骥,最终出现郑人买履的一幕,让学生在考试后对历史课产生一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失落感觉。
这些巨大的差异,已成为制约高中历史教学的“瓶颈”,此之谓“后天畸形”。高中历史教师如何应对这一全新挑战,已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采取哪些措施来弥补“先天不足”,避免“后天畸形”呢?
1.深入了解学生在初中的学习情况。可采取谈话或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要及时将所掌握的学生情况加以综合分析整理。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才能对症下药,对以后的教学做到游刃有余。
2.要了解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
首先,要研究课标教材的变化,明确教学的目标要求。在教学前应对初、高中教材和课程标准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哪些知识在初中讲过,哪些知识虽讲过但学生不易掌握,哪些知识还得在高中进一步加深和拓宽等,所有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在自己的教学中加以调整,做到成竹在胸。了解了这些情况,可使高中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连续性,并做到“新旧知识”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其次,教师应根据高中课程标准的要求,联系初中相应的历史知识,进行适度的拓展和深化,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高中新知识。
再次,注意指导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增强通史意识,为正常教学做些必要的铺垫。这既是对初中的“补课”,也为高中历史的学习提供必备的通史基础。
3.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历史教学氛围。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一种接受式的被动学习。这种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对知识的接受和掌握,冷落和忽视对问题的发现和探索,窒息了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摧残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因此,新课改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放在了突出的位置,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尽管高中生的理解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比初中有一定的提升,但仍然很欠缺,所以在教学中要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注意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把现实与所学历史内容联系起来。同时要充分利用如电子白板等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把枯燥无味的知识点用生动、形象的画面展示出来。再加上教师深厚的知识积淀和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艺术以及幽默诙谐的语言,寓教于乐,寓教于学。这样才能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兴趣,指导学生学习、理解历史内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方法才是好方法。
高一学生刚刚从初中升入高中,身心发展都有所变化,开始由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过渡。但他们中的大多数对历史的理解还停留在直观感性阶段,缺乏全面、深刻分析探究的能力。所以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一情况,以兴趣引路,注重基础能力的培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把学生领进学习历史的大门。
4.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生刚入高中阶段是培养良好学习方法的关键时期,同时兼顾到这一阶段的过渡性,教师学法指导的重心应放在、巧妙过渡上。所谓“求同”,就是寻找初高中教学的共同点;所谓“存异”,就是适当保留初中学习的一些方法,使学生适应高一历史学习,有一个心理过渡。但“存异”并非抱残守缺,而是为了平稳过渡,达到除旧布新之目的。
高一学生学会创新的重点是学会自学。当今是网络时代,互联网包罗万象,可以让人随时获取自己想要获取的任何知识,所以高中历史教师要充分利用电脑等各种教学资源,让学生接触和感知大量的历史知识,拓宽知识面,为思维能力的培养做好深厚的知识储备,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历史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5.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还在于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大力加强中考制度的改革,以中考这根“指挥棒”来正确引导初中历史教学趋于正常化,为高中历史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篇7
关键词:高中历史; 高效课堂; 有益讨论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1-008-001
现在的学生们,喜欢接触新事物,同时也有很强的好奇心。如何将它们的好奇心引入到高中的历史课堂上,让他们高效地接受高中历史、理解高中历史,为使历史教学走出困境,应明确历史、现实生活、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并非死记硬背,并不是学习无用的知识,而能通过历史更好地认知现实,通过现实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在历史与现实的互动中,多视角、多层面、多形式地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领略历史学习的魅力所在。那么,想要打造高效的历史课堂,就要把历史和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
一、高效课堂的前提
1.首先,一个优秀的教师,第一是要熟知历史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理清每节课堂的知识脉落、重点和难点,并挖掘其知识结构的内涵和外延,再从基础上依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情况,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方案,克服教学中的单一性和约束性。解决了吃饱和吃了的问题,使学生能在愉快轻松的课堂上取得高效的历史学习。
2.要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第一要了解各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准确把握学生的智力水平、对课程的兴趣程度。然后再对症下药,精心策划课堂教学的方案,这样才能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一方面教师必须花大力气去研究教材、探索教法,多观察学生对高中历史的学习态度,最后整理出一套适合本班同学实际情况的个性化教学,否则,生搬硬套的教学方法有时候只会弄巧成拙。对于那些著名专家的教学方法我们只能去借鉴,而不能盲目的依照他们的教学方法,也不能直接应用到自己的学生身上。因为有些时候我们往往只学到其形,而未能领会到其中精神实质。所以即使使用了,教学效率不一定就会提高。
3.现在的高中考生都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高考,十年寒窗苦,就为“高考”做准备,甚至仅仅一场高考就能决定每个人的未来和命运,所以高中学生对每一年的高考试题都会很重视。教师必须研究每一年的高考试题,然后选择一些有针对性的题目进行研究,再用这些重点对学生进行训练,这样能找到重点去学习,使学生对于学习历史的热情更加高涨,同样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4.对于高中学生来说,需要记的东西很多,除了历史还有很多课程需要去记忆,尤其历史大部分都是需要去记的,而历史知识往往都是一件历史事件,一般需要记的是:发生时间、发生地点和重要人物等等。因此学会掌握一些学习历史的方法和技巧是有必要的。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历史知识帮助学生们编一些关于历史事件的顺口溜,这样可以将提问变得更加有意思,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分析历史,学以致用,归纳重点
1.教学首先要侧重于归纳历史知识点,并以重点为例教学,让学生学会掌握基础知识的方法和窍门。高中历史知识基本体系是由历史时间、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等组成的,基本的历史知识体系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历史的阶梯,掌握不好基本的历史知识,就积累不起来历史素养的基础。
2.例如分析三次科技革命史,联系到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例如回顾中国的对外政策,实现了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再者追本溯源,到现在的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原则。然后进行这些话题讨论,调动学生课堂讨论的积极性。
3.每个高中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不是都感兴趣的,有些学生只是为了高考才去学习历史这门课程。因此,教师要通过钻研教材,找到突破口,然后给学生设置一些问题障碍,并引导他们产生好奇,当学生急于揭开这些问题时,就意味着他们开始对其进行思考,就会实现高效的历史课堂。
三、高效课堂的益处
1.高效的课堂气氛,能够给所有学生自信。当所有的学生对自己充满自信心,就会对课堂有很高的学习热情,学习效果就会有明显的提高。
2.高效的课堂学习气氛,能让学生们感到轻松、活跃、精力充沛。这时候学生们对学习历史的热情也会提高。如果课堂一直都死气沉沉的,那样学生就会觉得自己没有活力,甚至会感到困倦,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大大降低。
3.高效的课堂学习气氛能让学生具有自我控制力,让他们明白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在这样的课堂里,每个学生都可以自我控制,从而不影响他人。
4.最后高效的课堂学习气氛可使学生积极回答问题,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在高中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在平时的提问中,让学生对于教师所提的问题感兴趣,让学生们都积极起来,同时高中教师应该偶尔放松一下学生的紧张氛围,可以通过举办关于历史性问题的辩论会,加深学生的记忆力,同时也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历史所学知识量大。所以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学生要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要学会思考,同时也要会查阅有关的资料,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隐藏在事物后边的问题。总的来说,高效课堂的益处很多,而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率,让学生更多地学到知识。
参考文献:
[1]章晓镭.企业档案数字化建设之我见[J]浙江档案,2011(12)
[2]林李花.谈初中语文教学的提问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2(6)
篇8
试题如下:
(1)依据材料,概括①至⑤各个时期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的历史特征。
(2)比较①至⑤时期两国历史发展的特征,你发现了什么现象?再比较其历史轨迹及变化节奏,你又有哪些发现?在此基础上,你有何进一步的理论认识?
(3)第⑥时期中国和欧洲的历史走向有何不同?试从制度层面分析中国出现这一走向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1)①两者都制订了法律;②两者都实现了国家统一;③两者都进入强盛期;④两者都出现混乱、分裂或危机,但又都走向了统一或中兴;⑤两者都有其他民族大规模迁入,走向分裂。
(2)两者虽然相距遥远,但各个时期历史特征非常相似。两者历史都呈现了政治统一和分散交替而行的轨迹,变化节奏也十分相近。人类历史发展具有共同性。
(3)中国从分裂走向统一,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走向分散。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促进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从试题引言、材料情境、问题设置到总体构成可以看出,本题以全球史观为统领和理论依托,不刻意和拘泥于微观知识点的简单再现与罗列复述,而着力于以宏观比较探究为核心的历史学科能力考查,综合渗透和体现历史学科的基本特性和要求,既体现新课程下历史课程的教育目标、教育理念和教学要求,也体现了新课程高考文科综合下历史学科考试的测试目标要求及学科测试特点,表现出鲜明的学科特色和意蕴。
全球史观是新世纪以来在我国历史学界广泛应用、影响较大的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之一。它既是当代史家从全球视野和宏观历史学的角度考察和研究历史、特别是世界历史的重要方法,也是一种理解过去、思考当下的科学方法,当然也应是历史教师实施中学历史教育的科学而有效的方法。全球史观的主旨和基本特征是:关注的是整个人类,而不是局限于西方人或非西方人,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如同一位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对我们所在的球体进行考察而形成的观点。①尊重世界上所有民族的历史经验,超越每个社会个体而考察更广大地区,乃至全世界的发展背景,强调跨越文明、跨越民族、跨越地区的“社会空间”的历史发展,关注历史进程中不同民族、不同社会的“相对性”“关联性”和“互动性”,核心是关注“人类文明的共性”、统一性,以此“重新理解和认识”人类历史,关注人类历史长时段、大范围的发展趋势和整体性,“既强调局部地区(小地方)的发展乃是与之关联的外部世界(大世界)变迁的结果,又指出局部地区的发展对外部世界的影响”,②等等。本试题的总体立意,比较鲜明地体现了全球史观的这些理念。
试题整体依托于现行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Ⅰ第一、二单元,即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选取当今国内著名史学家的史学著作内容,编辑成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6世纪古代中国与古代罗马(欧洲)相互对应的6个历史时期有关王朝更替、政治变迁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发展状态的表格材料,据此创设宏观纵横对比的历史情境,并按历史时段分层设置富于梯度和逻辑层次的问题,要求考生运用全球史观的理念和方法,主要依据高中历史课程训练、积累的历史学科素养,进行比较探究性的解题。
试题体现了历史时空的大跨越和构架设计的纵横大综合。通过整合相关历史材料,搭建古代中国、古代罗马相互关联的历史情境,以全球史观宏观透视古代中国、古代罗马的历史,考查学生对新材料的解读能力、认知迁移能力,以及对历史事物、历史现象、历史概念的深层理解能力、对历史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从而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宏观纵、横比较探究,试题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人类不同文明的相关性、统一性或共性――这是全球史观的核心,也是本题立意的核心与重点。古代中国与古代罗马东西相距上万里,对应王朝更替沧桑变化上千年,而两大文明的历史发展脉络、趋势竟是如此的相近,这不是用简单的机缘巧合能说通的,而是由人类自身的属性、特质,由人类历史发展变化的共通节律决定的。通过这样的试题和解题过程,可使考生从纷乱繁复的微观知识点中抽身出来,站在历史认知的高点重新审视历史发展,获得新的体验和感悟。
第三小题设计,与前两小题考察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历史发展的相关性、统一性相对,从反向考察和探究两者在公元6世纪后发展的差异性。须知,本题涉及的宏观比较探究,不是一般意义上程式化的“比较”,即既要找出相同,又得找出“相异”,以示辩证唯物主义下看待事物的客观和辨证(其实这常有将辩证法庸俗化的嫌疑)。这里的“差异”比较探究与上述全球史观下强调考察历史事物的相关性、共通性探究的立意不是矛盾的,“差异”属于全球史观下大历史“社会空间”中历史事物的“相对性”探讨,是全球视野下对个性社会“传统”的“透视”,而不是孤立地审视中华文明的“独特”与“个别”,将中华文明与罗马(欧洲)文明截然对立起来。正是在这个全球整体的意义上,也才显现出中国古代文明有别于其他文明的特有属性和魅力。
关于本试题的“理论认知”设计,也体现出全球史观下对本题所涉及历史事物的针对性思考与解读。如前所述,一般意义上的“比较”,须“辩证”“全面”,既有相同,又有不同,半斤八两,以示公允平衡。而本题在全球史观视域下,突出强调和关注的是人类历史宏观发展的相关性、统一性,因而,依据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6世纪中国、罗马的千年历史发展轮廓,得出的是鲜明的共通性、相似性,据此生成的理论,也自然是历史发展的相同性认知。
试题体现的全球史观立意,与现行的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也大体吻合。新课程的设计及教育目标蕴含着、渗透着包括全球史观在内的若干新的历史教育理念。譬如,高中历史新课程目标中,强调“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历史学习(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事),开拓视野”,“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①等;高中历史的专题模块编排,尽管从教学实践层面看存在诸多问题,但其基本意图和初衷也在于体现历史的整体性,其“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思路也在于适应整体理解、认识人类历史的发展脉络和宏观特征,客观对比理解和认识不同区域、不同文明的相关性、统一性的特征和规律的需要。新课程教科书的设计也有相关的体现,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Ⅰ第二单元“古希腊的民主政治”的“学习延伸”中,引述“相处于同一时代而远隔万里”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雅典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关于妇女评价的大致相同的观点,设计两者“为什么会如此相近?你怎样理解?”的探究问题,其基本思路、设计立意,都明确体现出全球史观的意蕴和特征――着意于引领学生站在全球史的视角,宏观眺望中外历史走势,触摸中外伟人相关、相似的思想脉动和智慧的光芒,从中生成对历史的深层感悟与认知。
本试题依托于全球史观的理念立意构思,挂靠于高中历史必修Ⅰ古代政治史的内容背景,直接涉及的历史知识点很少,显然是突出和强调了能力素养的考查,而且考查的层次分明、梯度性强,大体涉及由基本到核心、由低端到高端、由简单到复杂的历史学科综合能力和学科素养。
1.阅读材料获取信息能力,包括准确阅读和理解试题要求的能力考查。试题提供了选摘后比较简明的表格材料,要求考生能够准确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的历史时间、空间,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状态等信息,并能进行横向、纵向的联系比对,获得足够的信息,为接下来的解题做好必要的铺垫和准备。这是解答本题的前提和基础。其别重要而又容易被忽视的是,要求一定要准确阅读和理解试题的“答题要求”。能否正确理解试题的题意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正确思考、解答,成为至关重要的一步。本题中的“答题要求”,包括:其一,试题引言信息,已经给出全球史观的信息与提示,如“二者相距遥远……可做一些比较”,其中“比较”一词,已经明确了本题的基本特征与要求。其二,第(1)题的答题方式至少有两种:一是分别展开,各说各自的“特征”;二是对所得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的相关信息做出比较后,合并概括出共性的特征,并加以说明和阐释。依据对试题引言信息的理解,阅读相应材料,应判知试题要求的是后一种答法。至于答题的层次,要弄明白①至⑤时期为一个考察段,⑥时期为另一个考察段。其三,第(2)题的第一问是在解读第一小题基础上的纵向综合概括;第二问则是对第一问宏观概括的历史发展“曲线”特征的具体描述。只有准确审清这些要求,才能准确严谨地解答相关问题。
2.宏观比较概括(归纳)及历史思维过程、思维方法的考查。这应为本题考查的核心能力目标,具有较强的历史思维能力要求。试题通过呈现相应的情境材料和问题,要求考生经过感悟、提炼、归纳、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建立起信息与问题情境之间的逻辑联系,对古代中国、古代罗马特定历史时期的历史现象、历史特征(以共性为主)进行比较探究。其中突出的要求是,能区分出比较思考的不同向度、不同层次,要求有宽阔的宏观视野,缜密的思维素养,通过比较,考查特定情境下的历史思维品质、逻辑思维水平,包括思维过程的缜密性、思维方法的恰当性,以及抽象、判断等思维素养。第(1)题,是简单的分段横向比较,分别比较归纳五个历史时期的共同特征,是较低层次的思维要求;第(2)题的第一问,是对五个历史时期特征的纵向总体归纳比较,据此得出相应的结论和认识,即“发现1”,这是对第一小题比较的综合,属于深一层次的比较,即五个分段历史事实、历史现象、历史特征的综合“现象”、共性特征;第(2)题的第二问,即“发现2”,是对“发现1”共性特征具体演变“轨迹”的比较,考查对同一历史现象或特征进行不同向度思考的思维水平,看似简单,其实体现了较高的思维能力要求。
3.史学理论认识生成、升华的学科素养考查。试题依托全球史观构思立意,本身就彰显出历史学科的理论性。试题以比较探究为核心的各个问题情境,也都渗透着不同程度的史学理论的意境和要求。而试题第(3)题的第三问,则是专项的“理论认识”考查,涉及的理论认知难度尽管不大,但从认知思维上看,属于本题最高的能力层次要求。该小题涉及的理论,不是一般哲学意义上的“矛盾对立统一”理论的照搬运用,如相同与不同、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这个理论表达,看似是前面几个历史现象或概念的简单重复(如“相近”“相似”“相同”“共同”等),而实际上是对具体历史现象、事实、特征,进行个别的、直观的归纳认知,以及对其进行综合性、整体性、规律性本质与内涵的揭示与升华。就是说,前面的几个“相同”“相似”“相近”等是属于外在的、表象的,而最后的“共同性”则是揭示本质的、升华到理论的。这个理论认识,不属于强记的陈述性的具体历史知识,非靠简单记忆、复述、背诵所能解决,而是一种内涵的历史素养,需要长期历史学习的积淀和养成。
4.符合逻辑的规范表达与阐释能力考查。“规范表达与阐释”是特定学科表述与呈现的基本素质与能力要求,包括运用规范的历史逻辑思维阐述说明特定的历史事物、历史现象,使用特定的历史概念和术语,恰当而准确地叙述历史问题等。本试题没涉及太多具体历史知识的再认陈述,几乎所有问题都需运用概括的语言做简洁的表达,对表达、阐释的规范性要求应该更高些。例如:“两者都实现了国家统一”,“都进入强盛期”,“都有其他民族大规模迁入”,“都呈现了政治统一和分散交替而行的轨迹,变化节奏也十分相近”等。“规范的阐释、表达”应以上述规范、科学的历史思维过程、思维方法等思维素养密切相关。没有规范严谨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规范表达与阐释”就无从谈起。
5.运用知识论证探究问题的能力。调动和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问题、论证问题,印证已有历史结论或者得出新的历史结论和认识,也是历史学科最重要的考查目标之一。这个能力考查主要体现在试题的第(3)题,由第⑥时期的材料,得出第一问中中国再度统一的走向,并运用所学古代政治制度史知识,加以论证说明。
试题各小题考查目标及解题思路:
第(1)小题,主要考查考生从历史材料中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归纳概括历史特征的能力,以及对答题要求的准确理解能力。通过阅读表格中①至⑤时期的材料信息,可分别概括、提炼出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和罗马各自的历史特征,依据对试题要求的理解,对各时期两国的历史现象或特征进行横向比较,概括归纳出两者各个时期的共同特征,如第①时期,“两者都制订了法律”,第②时期,“两者都实现了国家统一”,第③时期,“两者都进入强盛期”等。
第(2)小题,主要考查考生依据历史材料信息及答题要求进行综合比较归纳的能力(包括横向的综合比较归纳和纵向的综合比较归纳)、规范的历史阐释、表达能力,以及透过历史表象,生成理论认识的能力。依据①至⑤时期的材料信息及上一小题所作概括、归纳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历史特征,经过进一步的抽象概括,可“发现”: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虽然相距遥远,但各个时期的历史特征非常相似。依据试题要求,再从纵向梳理描绘5个时期的“历史轨迹及变化节奏”,进一步进行逻辑思考,并以历史语言进行规范表述,可“发现”二者历史“都呈现政治统一和分散交替而行”的轨迹,以及“十分相近的变化节奏”。依据上述理解、思维和抽象概括,调动相关史学理论认知或素养,可得出“人类历史发展具有共同性”的历史理论认识。
第(3)小题,主要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归纳比较历史事物的能力,以及依据所学知识分析论证问题,得出准确结论的能力等。通过比较表格材料第⑥时期中国和欧洲的历史发展状态,可得出中国从分裂再度走向统一,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走向分散的不同走向,调动所学知识,可从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影响的角度,分析得出中国再度实现统一的主要原因。
本试题对当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尤其是现行文理分科下的文科班历史教学,提供了诸多有意义的启示,也引发我们对当下历史教学中存在的某些倾向性问题的思考。
首先,高中历史教学要认真思考和处理好微观知识教学与宏观历史认知的关系。本题教学内容背景是依托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和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但试题除去提供的材料情境与教学内容有所挂靠,考到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及其作用影响之外,几乎没涉及其他具体知识。很可能有教师会提出类似的质疑:“我们费劲讲了那么多东西,但没考到多少,以后我们该怎么教?”这恰恰暴露出当今历史教学存在的一个倾向性问题:相当数量的教师的教学观念仍然相对陈旧,落后于课程改革的步伐,也滞后于高考改革的要求。他们往往以为历史教师的任务就是教知识,就知识讲知识(由单个知识点到所谓知识的线、知识的面,形成知识结构图)。我们当然不是否定知识教学,而是反对狭隘的、单一的、简单的知识教学。过于关注微观知识教学,而轻视甚至忽略了宏观历史、整体历史的把握,教学的着力点就会局限于海量微观知识点,着力于引导学生强化和重复知识细节的熟练识记。本试题绝不是说,课标、教材的具体历史知识不再重要了,可以淡化处理,而是启示我们:应该从整体上认识和处理好微观知识与宏观认知的关系,不能限于对具体知识的机械传授,而应引导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看待历史、思考历史,形成严谨而灵活的历史素养与能力。同时须知,历史知识既包括具体的、微观的、具象的内容,也包括整体的、宏观的、抽象的内容(含特定的历史思维逻辑认知的方法)。考试测评,既可以依托具体知识考查对知识的理解认知、迁移运用,以之论证问题得出结论等能力,也可以宏观依托整体的历史结构框架背景、线索,少涉及或者不涉及具体知识点,考查历史思维、历史方法、历史认识、历史理解、历史阐释等大历史的能力素养,而后者在很大程度上更能体现历史学科的特性,更适合于像高考这样以选拔功能为主的测试要求。笔者以为,历史教师一定要能够以宏观视角审视和理解具体历史知识,又能从具体历史知识提炼生成宏观的历史认识与理解,乃至上升到理论认识。用个俗语比喻,我们今天的历史教学存在“进不去”“出不来”的现象,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做到:“进得去”“出得来”。所谓“出得来”,是说在学习掌握大量具体史实知识的基础上,能有知识之外、之上的宏观思考和整体认知;所谓“进得去”,是说能从宏观认知高度去解读具体的史实知识――含已知的和未知的。就本试题而言,学生苦苦背诵了不少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知识,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法律知识,但就是不能整体认识和理解古代东西方历史发展的大势,不清楚他们存在哪些共通的有价值的东西,更不能认知和解读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态势……拼命记忆的那些可能转瞬即忘的海量知识点,又有何用?
其次,在史观理论的理解、把握和运用上,需矫正某些偏差和错误。史观理论之于中学历史课堂,核心是借用科学的史观理论来引领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审视历史,认识历史,开拓思维,提升思维品质。这里的基本前提是,教师自己必须切实弄懂相关的史观理论,建立起科学准确的史观认知,然后再结合合适的教学内容有选择地运用于学生的课堂。但不无遗憾的是,现在历史课堂上存在教师随便滥用史观理论,甚至错误解读和认识史观理论,或者将史观理论与历史教学内容脱节,造成“两张皮”等偏差和问题。例如,有的教师貌似也在使用全球史观教学,但常常又不自觉的出现与全球史观相悖的教学理念:有意无意地“以国家(民族)为单元”思考历史、认识历史,“过度强调民族或文化的独立性和排他性”,①把历史上各个文化、文明绝对化、对立化起来,尤其是“把中华文明与全人类对立起来,过于强调民族自身的视角,不认为人类存在共识……对周围的国家或更远的民族都怀有敌意”;“把‘东西方’对立起来,陷入‘冷战’思维的陷阱,忽略了多文明共存的史实”。②这显然与全球史观的理念相去甚远,也与今天我们倡导的主流价值观相左。我们的历史教育应该努力“彰显人类共识,追寻属于共识的基础价值,这些价值有很多都植根于各民族的传统之中”。③
第三,高中历史教学,包括高三教学,需要通过改革冲破某些传统“定势”的束缚。由上述问题看出,新课程改革十多年,“转变观念”也喊了十多年,但当下中学历史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仍然是需要更新史学观念、更新教学观念。历史课程与历史教学,仍迫切需要不断迈开步伐,逐步走出僵硬而固执的框架,突破一些守旧的定势,如“思维定势”“学科定势”“教材定势”等,以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和途径。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适度关注史学前沿动向及新成果,补充教材中缺少的材料和观点,纠正教材中过时的和片面的观念,以丰富和充实教学资源,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新情景、新视角。历史教师在课程开发和教学内容整合创设等方面应该有所作为,尤其是高三年级教师。
第四,要不断加强学生的基本史学规范和学科素质的培养。重要的历史知识的教学是必要的,但更应关注思维过程、思维方法的引领指导,加强学生思维品质、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积累和养成历史意识、历史思维、历史方法。还要注意以规范的阐释与表达为代表的历史学科素质的训练和养成,不论是笔头还是口头,都能科学、规范、严谨、准确地独立发表自己的见解。
【作者简介】陈光裕,男,天津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历史教学论、课程论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篇9
高中历史教育信息技术有效性众所周知,历史是一门有较强知识性的课程,其所包含的知识量极大;再加上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往往采取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照本宣科,而学生在学习该门学科时,则是死记硬背。长期以往,学生就会失去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继而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模式与手段进行优化、创新,是十分有必要的。而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就不失为一种不错的教学手段,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积极采取教育信息技术,对提升其教学有效性具有重大的意义。下面,笔者对“教育信息技术怎样促使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得到提升”这一问题进行简要阐述。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够实现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达到提升教学有效性的目标。而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中,课堂导入是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与部分,若教师导入设计的精彩,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且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将导入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可达到更好的效果;具体而言,就是在新课导入时,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和历史相关的图片、视音频等,且教师从旁讲解,可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比如,在讲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这一专题的内容时,教师可向学生播放视频资料《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29―1933)》,以便让学生更为直观地了解在“大萧条”时期人们的生活现状,进而使学生对历史产生一种不一样的感悟。又如,在学习唐朝历史时,教师可收集一些古代的字画、图片以及相关历史剧等播放给学生看,以通过直观的体验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二、突破重点、难点问题,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在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重点问题与难点问题,高中历史同样是如此。而要想最大限度地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那么突破其中的重点、难点是十分关键且不可忽略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若仅仅采取传统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通常难以突破其重难点,而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如多媒体技术)则能够办到。这主要是由于多媒体技术可以文字、图片、声音以及视频等结合在一起,以有效唤起学生的视觉感官,视听并用,继而让学生产生如临其境之感,从而对历史有更为直观的理解与认识。例如,在学习“”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可提前制作一个flash课件,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展示,其中可让学生随意点击当中的按钮,之后战船就会按照最初设计的路线航行,并且,当其行进到重要战场时,战船就会发出闪光,且放出爆炸声。通过这种动态化的展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更全面地了解的全过程,继而掌握该课的难点问题,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扩展历史知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众所周知,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局限在“一支粉笔”“一本书”上,而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的容量是十分有限的。而假使教师想适量地补充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知识,是十分困难的。伴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出现与发展,这种情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变,通过信息技术教师可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且在其中补充一些相关的内容,以此来对教材中的内容与观点加以证明,亦或者是要求学生对所补充的内容加以分析,从而进一步加深其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例如,在“打开外交新局面”一节的内容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播放一段视频,即《》,以此帮助学生初步掌握那个时期的中国外交情况,并且要求学生认真欣赏影片,且对当时中国的社会现状加以归纳总结;之后,历史教师再联系教材中的内容予以讲解。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更为容易地掌握历史知识,且提升其学习水平。
四、转变师生课堂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高中历史的考试内容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其考试题目越来越灵活。面对这种情况,若依旧采取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方式,是无法应对现今教育发展的。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当积极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与思想,与时俱进,对历史教学模式与手段进行有效的创新。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多媒体等教育信息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转变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在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之下,教师在课堂上可向学生展示更多、更丰富的材料,且提更多的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与学习。在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之下,教师可以对各个学生的思维角度进行归纳、整理,之后再向全体同学展示,并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判断,最终师生共同分析,且得出最理想的答案。在讲解完一个章节之后,教师可以对该章节内的题目进行归纳与总结,尤其是其中具有代表性、比较性的题型,且向学生提问,以此来对其比较能力、归纳能力等进行培养。例如,在学习完《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对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进行对比,之后通过多媒体技术,用表格的形式将两次工业革命的发生背景、具体内容、特点以及所带来的影响等展现出来,以此来帮助学生更清楚、更全面的掌握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点。这种教学形式不但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同时还可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引导学生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良好转变,进而实现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的目的。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今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最大限度地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极为有必要的。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不但要求要教师与时俱进,积极转变课堂教学理念与思路,优化教学模式,同时还必须对教学手段进行创新与改进,以此来有效激发高中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与积极性。信息技术就是一种不错的手段,通过该技术不仅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突破学习中的重难点问题,同时还能够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其探究精神。可见,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实施教育信息技术,对提高其教学有效性,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将信息技术引入历史课堂[J].课堂内外,2014,(09):60-61.
[2]马永霞,王文娟.让信息技术的翅膀在历史课堂中翱翔[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02):131.
篇10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学法指导 教学衔接
目前高中课程改革在我省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各个学科在课程体系、课程编排、课程深广度、教法学法等方面的变化可谓很大,而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历史教师,我越来越感觉到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从初中到高中急剧下降。要解决这个问题,从高中学生的角度来讲,必须做好历史知识、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升级”,从而找到一把适合自己的打开高中历史学门的钥匙。
一、与时俱进,把握高中历史教材相对于初中历史教材的不同。
1.史实内容上。拿到高中历史教材,你会发现有很多的老面孔,但是对于这些老面孔的学习角度、把握程度显然是和初中不一样的,要求更高。如果说初中历史多为“知其然”的话,那么高中历史则更加注重“知其所以然”。由于高中生年龄大一些,思维更加成熟,历史的线索及其规律性还有不同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高中历史学习中更加注重的。
2.知识结构上。初中主要从宏观角度入手,兼顾了历史知识的时序性和系统性,高中则选取微观和宏观两方面纵深发展的知识,更强调历史知识的专题性。它是在初中历史学得很好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专题研究,时空跨度大,更注重思维的连贯性和跳跃性,站得高,潜得深。
3.能力要求上。初中要求掌握基本的历史能力,比如:正确计算历史年代、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等基本技能,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历史想象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能力。高中历史科考试的能力要求可以初分为历史事实、史学方法、史料解析、历史解释和文字表述。这五类不是各自独立,而是有相当多重叠的地方,每一类中还可以再分出若干小类。五类目标包含各种能力,如:记忆、分析、推证、想象、表达等,不是某类目标只测某种能力,而是一类目标往往可以测试多种能力。重点强调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如: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探究的方法、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同他人合作和交流学习的能力,等等。
二、自我升级,找到了打开高中历史学门的钥匙。
1.观念转变,抛弃“副科”之说。如今的高考形式,历史作为高考科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3+学业水平测试(必修+选修)”模式下,历史学科是选文科必选的科目,选理科,也要通过高二下学期时的学业水平测试,所以,学好每一门功课是高中生义不容辞的任务。虽然选修历史最终是考等级,但是江苏50万考生中要考到25万名之前才能拿到等级B,15万名之前才能拿到等级B+,10万名之前才能拿到等级A,2.5万名之前才能拿到等级A+,与报考本科院校直接挂钩。所以观念要转变,不是初中的所谓副科之说,只有战略上重视,才能打好每一场战役。
2.高屋建瓴,记住编年史体系。因为高中历史是专题史,所以头脑中要先有一整套编年史体系,否则学起来会云里雾里,摸不着方向。最好先好好看看初中历史教材。如果连中国朝代更替顺序都搞不清楚,就学不好中国历史;如果搞不清楚世界古代近代现代史的大概脉络,就无法记住相关史实,更无从做必要的横向纵向联系,更是无法做对题目。所以,记住编年史体系,是学好高中历史的前提。可以编成歌谣记忆,如:“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还有香港版本的:“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当然,还要记住基本的时间顺序,做试题时要用到。
3.重视基础,强化知识点记忆。历史作为文科,多背是应该的,必须把课本前的目录、单元结构、课文结构、基础知识都背下来。要不断与遗忘作斗争,就必须强化记忆。万丈高楼平地起,忽视基础就像空中楼阁一样是华而不实的,没有量的积累,就不可能达到质的飞跃。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学者顾炎武,可以背诵14.7万字的十三经。据《先正读书诀》记载:“林亭(即顾炎武)十三经尽皆背诵。每年用3个月温故,余月用以知新。”我国当代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80多岁高龄还能熟练地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位以内的数。有人向他请教记忆诀窍,他的回答是:“重复!重复!再重复!”只要持之以恒,有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精神,就终会劳有所获。
4.讲究方法,做到事半功倍。一是先理解后记忆。强化记忆固然是需要的,但不理解就死记硬背有很多弊端,费力大,收效小,记不准,易混淆,记不牢,容易忘。二是尝试多种方法,如:特征记忆法、重复记忆法、回忆记忆法、谐音记忆法、口诀记忆法、归类记忆法、重点记忆法、对比记忆法等。重复是记忆之母。三是广泛阅读。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上自天文,下至地理,包罗古今中外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技术等。所以要多看书,综合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来为历史服务,当然学好历史也可以为学好其他学科作好铺垫。
5.学会解题,提高解题能力。高考都是以考试的形式来考查掌握知识的情况,因此必须在多看书、多记忆、多思考、多联系的基础上动手练习,强化记忆,提高解题能力。要有针对性地做题,适当做一些典型习题,积累经验,提高解题能力。同时还要掌握一些解题技巧。历史试题的主要题型有选择题、材料分析题、问答题。要重视每一次考试,做到错过不能再错,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能力。
参考文献:
[1]郭艳芬.现代历史教育呼唤新的理论成果――历史教育改革的一个新观点[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7):4-7.
[2]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3-8.
[3]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55.
[4]叶小兵.历史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