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审计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3-08-16 17:39: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政审计的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政审计的作用

篇1

[关键词]财务工作;财政财务审计;财政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7.07.002

[中图分类号]F23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7-0006-02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财务财政审计工作对象也在改变,正从以往的单一对象的各级政府向各阶层进行渗透。但是国的财政财务审计工作在现实中的运行还是存在着很多不足,同时也表现出我国财务财政审计人才的稀少情况比较严重。本文将通过对财务审计工作的运行进行分析,探讨一下财务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财政财务工作的重要性

1.1防止职务犯罪的作用

对于一些单位和公司来说,只有经过审计机构对其财务运行情况进行严格的审查才能继续进行工作。这样可以对财务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约束,进而提醒财务工作人员以及上级领导加强对财务工作的重视。对于出现违纪违法以及财务造假等行为的公司或是单位,审计机关都要根据法律给予一定的惩罚。在这种形式的压力下,各公司与单位为了避免触犯法律,也会提高财务制度管理的严格性,从而加强对我国公共财产的保护。

1.2审查监督的作用

审查机关主要是对公司或单位的财务收支情况、资金的使用情况以及会计资料等进行严格的审查,看其是否根据法律进行运行和管理的。还有就是对公司或单位的会计相关工作情况、缴纳的利润税、财产的真实情况等进行严格的审查,然后进行严格公正的评判。审计机构通过这些工作提出财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给予合理的解决办法。

1.3促进制度改善的作用

在一些公司或单位,对于会计体系的建立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而且很多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并不是很高,对于财务制度的监督也不是很严格。由于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公司的经济收益不是很高,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出现一些财务漏洞等情况,这些都会阻碍公司以及单位的发展。而审计机构通过对公司或是单位进行财务审查,然后给予建设性的意见,进而促进公司以及单位的进一步发展。

2财政财务工作的现状

2.1审计工作的不完善

审计机关对于财政方面的审查涉及范围较小,这样会导致一些财政资金的使用被忽略到审查工作之外。目前很多审计机构都只是注重预算审计方面,对于地方财政的运行以及中央资金转移情况的审查都不够完善,还有就是对政府相关的非税收入、地方政府财务、社保预算、国企经营状况等方面的资金流动情况的监管较少。对于这些关乎民生财政资金的问题都没有在审计机构监管范围内,而且由于财政审计工作的监管范围的有限性,造成审计工作不全面性,进而出现了工作上的各种问题。

2.2目标定位和技术手段有待提高

对于财政审计工作没有进行更深层次的改进和关注,造成很多审计工作都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对于审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没有进行合理的改进,进而对财政财务工作也提不出合理的建议。还有就是财政审计工作对建设信息化不够重视,造成审计工作的信息化程度较低。而且审计工作的评价标准不够科学,同样造成财政审计工作质量不够、效率也不高的情况。

3完善财政财务工作

3.1完善内部会计制度

对于企业内部的运作管理应建立科学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护公司财产的安全性,还有就是为了避免会计工作中出现错误、模糊以及�假的现象。完善会计控制制度,能够提高工作人员对自身的责任和义务的认知,并且能够将工作进行分散管理,这样能够促进工作人员相互监督的作用。

3.2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

对于各阶层出现相关财政财务专业人才短缺现象,要加强培养财政财务审计人才,并且注意审计人才队伍的建设问题。首先,是要建立科学的审计人才编制,在选择审计人才的时候要有严格的挑选条件和程序;其次,就是要建设适应现代化发展的财政财务审计工作设备配置制度,对于较为落后的审计办公方式要及时进行改进;最后,就是要对财政财务人员实施定期培训的工作,以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的素质为目的,进而使每一个财务审计人员都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能够熟练的掌握财务审计的工作,同时还能够做到严格遵守企业相关制度和规章。在培养人才的同时,还须让各级工作人员加强对财政财务审计工作的了解和认识,如果财政审计工作人员对财政没有较为深刻的认识,那么就会严重影响审计工作的合理性。对财务管理进行严格的审查,不仅可以提出财务工作的问题,而且还能够很好的对财务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避免职务犯罪行为的出现。

3.3建立科学的财政管理制度

首先要建立和完善财务审计工作的相关制度。那么就要建立审计工作目标的管理制度,提高审计工作技术的创新。对财务相关工作和日常的审计任务进行有效的结合,既可以对财务方面的工作进行监督,而且还实现了监督各个阶层的工作状况。其次,就是将内部审计工作和外部审计工作进行有效的结合,同时还要建立各审计部门之间相互监督的体制,这样能够落实财政财务的工作。最后,就要加强各企业在债务、资金以及财政方面的管理制度,这样可以加强审计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实现财政预决算和总决算的合理衔接性,从而提高财务工作的科学性。

篇2

【关键字】财政审计大格局;审计方法;审计整改

一、财政审计大格局的概述

1.财政审计大格局的内涵

财政审计大格局提出的依据是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理论,是在对原有的审计项目进行拓宽的基础上依法进行的权力约束和监督。财政审计大格局的提出,不仅满足了当前经济形势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更加符合全国审计工作的实际发展情况。财政审计大格局是以维护财政安全为目标,以全部政府性资金为纽带,以揭示和防范财政分纤维着力点,统筹整合各类审计资源,有机结合不同审计类型,全面整合审计信息,形成目标统一、内容衔接、层次清晰的财政审计工作体系。

2.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特点

同传统的财政审计相比,财政审计大格局在实践中有着更多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组织的协调性上,财政大格局的组织协调形式更加统一,也就是有着统一的方案和组织实施形式,同时在培训和进点上也实现了统一。还有就是财政审计大格局有效地避免了跨年度报告现象的出现,极大的提高了审计的时效性。此外财政审计大格局是在审计的“免疫系统”理论指导下开展的,有效的实现了在审计上的资源优化配置。与此同时财政审计大格局有着更加明确的年度目标,将一切工作都安排到围绕“两个报告”的年度审计工作中去,在“两个报告”的要求下不断开展财政审计工作,探索财政审计和专项审计的高效结合,为加快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财政审计模式奠定基础。最后财政审计大格局有着更加集中的审计范围和更加明显的整体性特征。大格局下审计工作在明确财政审计目标的基础上,将审计范围集中到了对预算执行的审计情况方面,在增加了各个审计项目之间联系的同时也有效的提高了他们同总体审计目标之间的紧密度。

3.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意义

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既能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又能深化财政审计工作,是对审计工作五年规划的坚定贯彻和落实,也是解决当前财政审计资源分散和力度缺失等问题的重要措施。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对促进我国财政审计体系的健全有着重要的意义,此外也大力推进了我国财政体制的改革以及为实现财政安全和提高财政绩效水平都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

通过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实现财政审计工作的统一和整体性,有利于将全部政府性资金纳入到审计监督的范围中,保证了统筹安排部门预算和民生资金,以及政府扩大内需资金等各项审计和审计调查项目的合理合法,更加快了高效统一的工作体系的建立,更能够充分的发挥出审计监督公共财政的职能作用。

二、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措施

1.树立财政审计新理念

要做好财政审计大格局的构建工作,首先就需要树立审计工作的新理念,做好财政审计职能的发挥。新形式下提出的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其目标是要提高政府财政收支和相关财政活动的管理水平以及绩效水平,因此关注的不仅是预算以内的资金,还要对没有纳入到预算管理中的资金进行审计。要转变原有的审计工作思路,要站到国家审计的高度上开展工作,把财政审计工作同其他的审计工作进行融合,加快联网审计的发展进程,同时还要提高规避风险的能力,及时发现财政运行中的不稳定因素,对重大违规违法行为进行严肃的查处,必须要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使用和优化配置。

2.健全财政审计法制

要做好财政审计大格局的构建工作,还需要对财政审计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不断地健全和完善。在我国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因此啊哦做好财政审计工作必须有完善的法律做后盾。但是当前财政工作无论在政策的实施还是管理的法律依据方面都存在严重的缺失,即便是已经存在的法规大都也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审计工作的需求,因此财政审计工作在实际运行中经常会出现无法可依的现象。因此就需要更加重视对财政审计工作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构建做好法律保障。

3.创新财政审计方法

要做好财政审计大格局的构建工作,也需要通过科学的整合审计资源,实现对财政审计方式方法的创新。不同于传统的审计工作,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要根据审计项目的实际情况,采用科学合理的组织方式,既可以使用“大兵团作战”的工作形式,在对组织和方案进行统一的基础上实现对审计自愿的集中调配,特别适用于审计任务繁重而且时间短的综合性审计项目。也可以采用“分兵作战”的方式,也就是在明确审计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审计专业的不同进行科学的分工合作,在最后实现对审计成果的共同分享。这种方式针对的是汉高领域广泛且审计次数较多的审计项目。最后还有一种审计方法就是“独立作战”,这种审计方法适合那些审计任务相对简单的项目,同时也能用于对政府的阶段性中心服务工作进行审计的实践中。

4.加强财政审计整改

要做好财政审计大格局的构建工作,最后还需要加强对财政审计的整改力度,促进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健全。在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进程中,必须要坚持谁审计谁负责的原则,重视对审计整改情况的后续检查工作,重点是要检查审计单位在制定审计结果和处理审计事项等方面的工作。除此之外还要健全审计整改的问责机制,对于那些审计整改效率不高工作不力的要采取相应的追责问询处理。要在依靠人大和政府资源的基础上,保障通报制度的畅通无阻。要将财政审计整改的具体情况进行定期的分类整理,加大对整改单位的施压力度,要从根本上发挥审计监督的职能,更好地维护财政的安全和优化配资。

参考文献:

[1] 杨凡.关于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思考[J]. 财会研究,2012.

[2] 张江文.新形势下财政审计大格局相关问题刍议[J].时代金融2014.

[3]雷爱华.新形势下加强财政审计的几点建议[J].审计与理财2014.

篇3

一、构建财政审计运行新模式的必要性

财政审计是国家审计的永恒主题和基本职责,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维护公共财政安全的重要举措。随着公共财政体系的不断完善和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进入新常态,审计机关在政府公共财政审计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原有的财政审计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一些突出问题成为阻碍审计事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首先,财政审计覆盖范围不全。如预算执行的审计,主要关注一般预算、政府基金预算、中央转移支付资金和地方财政收支的审计,而对政府性非税收入、地方政府债务、社会保障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等重视不足,使得部分财政资金处于审计“盲区”。其次,财政审计目标定位不准。尽管财政部门已较成熟地运用财政杠杆和宏观政策“聚财、理财、用财”,但审计部门的财政审计还停留在就事论事层面,偏重于对具体单位和具体项目的审计,没能从更高的角度认识资金、数字所反映的体制、机制和制度方面的深层次问题,阐述对问题产生原因的整体性、针对性分析。第三,财政审计组织形式分散。在“各管一块”的审计职责划分体制下,财政资源分属于审计机关内部不同职能科室审计,财政审计的项目计划、工作实施由各专业科室分别完成,审计人力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各走各路、各自为战”的审计局面严重影响了审计信息的交换,消弱了财政审计的效能发挥。第四,财政审计技术手段落后。主要体现在审计人员习惯于用传统方法进行审计监督,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不足,财政联网审计、被审计单位数据库和审计数据库建设滞后。面对上述问题,审计工作者应充分认识构建财政审计运行新模式的必要性,坚持“揭示问题、促进改革、规范管理、维护安全、提高效益”的审计工作原则,强化探索与实践,总结和完善财政审计运行新模式的构建策略。切实强化财政审计在财政管理、预算执行、资金流向、财政支出结构和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的监督保障作用,促进廉洁政府、责任政府、效能政府的建设。

二、财政审计运行新模式的构建策略

改革与创新是构建财政审计运行新模式的核心要素。只有在财政审计的内容、目标、组织方式、资源配置、信息利用等方面潜心研究和总结,才能探索出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新常态相适应的财政审计运行新模式构建策略,进而统筹整合审计资源,充分发挥审计的公共财政监督职能,有效提升财政审计整体质量和水平。

(一)完善审计计划,实现财政审计的全覆盖

制定完善的财政审计计划,是避免财政资金游离于审计监督之外、实现财政审计全覆盖的基础和保障。审计机关和审计工作者要进一步提高对审计计划重要性的认识,紧紧围绕财政这一中心,结合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及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制定周密的财政审计计划。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公示财政审计计划,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多环节、多渠道征集对财政审计计划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完善财政审计计划,科学安排审计项目。通过完善审计计划,使审计范围实现全覆盖,既涉及政府财政预算、投资、拨付、管理和使用环节的审计,也包含对普九化债专项资金、淘汰落后产能专项资金、社会保障资金、保障性住房专项资金等专项资金的审计。不仅对重点国有企业的税收征缴情况进行审计,也对以往审计中忽视的民营企业、个体经营户进行审计。这样就了消除财政审计的死角,使审计视野不断向全部政府性收支扩展,有力地推动预算执行和财政收支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二)把握审计重点,明晰财政审计的既定目标

财政审计的重点也是当前财政改革的热点、难点。审计机关和审计工作者要通过明确财政改革的发展方向把握财政审计重点,进而明晰财政审计的既定目标。为此,财政审计应突破单纯的查账、就收支审收支,以发现资金违规问题为目的的简单、狭隘的审计内容,关注财税政策体系的完善、财政体制的改革、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以及税费改革和依法理财,将公共财政项目与资金的决策、分配、使用和绩效等环节全部纳入审计范畴。不仅要审计资金收支是否按照预算执行、预算执行是否实现了既定目标、财政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是否符合国家的政策法规,也要审计财政资金使用是否符合经济性原则、是否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以及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更要从体制、制度层面和管理层面分析财政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揭示违法违规问题所反映的体制障碍 制度缺陷和管理漏洞,从专业的角度提出整改意见,有效发挥财政审计的建设性作用。

(三)优化审计资源,促进财政审计的部门协作

政府性资金量大面广,涉及单位既有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又有私营企业和个体经营户,以往的各部门“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财政审计格局显然难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审计机关应结合构建大财政审计的审计理论研究新成果,整合优化审计资源,促进财政审计的部门协作。成立由主要领导负责的财政审计协调指挥中心,统一规划安排方案拟定、业务处置、工作协调、信息传递和审计综合等财政审计工作。根据财政审计工作的新特点,打破科室分工,实行审计部门之间、审计人员之间的混合编组,合理搭配,改变按行业归口安排审计项目的传统做法,注重人力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的共享,充分发挥不同类型审计人员的业务专长,营造主体清晰、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财政审计环境。加强与政府和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熟悉本单位、本行业工作特质的优势,通过对内部审计的监管和质量评估,科学利用内部审计结果,减少与内部审计工作的交叉重复,提高审计资源的配置效率。

(四)更新审计手段,推动财政审计的信息化

篇4

1.构建国家财政审计大格局是公共财政体系框架下财政审计发展的必然要求

1.1构建国家财政审计大格局是提高审计效率的必然要求

我国国家审计机关成立以来,财政审计工作重点从传统的查错防弊,到关注效益;从关注收入,到收支并重,侧重支出;从坚持审计监督,向更多关注审计的效益、管理和建设性;不断提升审计工作的内涵、拓展审计的视野。同时,自身在工作中也不断的创新各种方式,加强管理,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如通过预算约束、严格项目预算编制执行等方式控制经费支出;采取专家经验交流、提高计算机信息化运用水平等方式,提高审计的手段和方法等。整合审计资源、创新机制、深化审计内容、构建国家财政审计大格局,不仅是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果、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需要,是审计免疫系统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是提高审计效率的必然要求。

1.2构建国家财政审计大格局是财政审计组织方式创新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完善社会主义公共财政体系为根本目标,从国家财政管理全局出发,通过转变审计方式,整合审计资源,统一组织实施,建立统一高效的审计工作协调机制,形成上下“一盘棋”的大格局,对国家财政管理全方位、财政收支全过程进行审计监督。这种组织方式是以整合审计资源为基础,以统一组织为特征,是财政审计组织方式创新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1.3构建国家财政审计大格局是适应公共财政体系建设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为适应公共财政的要求,财政审计的内容、重点也要进行调整,同时,发挥自身作用进一步促进财政职能的转变,力求做到审计覆盖面和审计内容完整、审计方式和结果规范。由此,要求财政审计将全部政府资金纳入到财政审计之中,包括一般财政收支、专项财政收支、全部债务收支、转移支付资金、基金收支、国有资本经营收支、非税资金收支等。同时着眼点放在公共财政体系建设,放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保障国家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

2.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思路

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要体现“大、全、高、细、深”五个字:大,是审计部署大安排;全,是审计资金全覆盖;高,是审计目标高定位;细,是审计跟踪细问底;深,是审计建议深层次。因此,财政审计大格局下应当构建以下五种运作机制:

2.1统筹安排的机制

统筹安排,就是审计部署“大”安排。要在上下级审计机关之间、同一审计机关的各职能科室之间,对审计计划、审计力量、审计项目进行统一整合,统筹安排,达到审计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和审计成果的最优化。首先是审计项目和审计力量统筹安排和运用。如,下级审计机关在上级审计机关组织的行业审计、“上审下”、“交叉审”的统一安排下,配合上级审计机关审计,合理组织本级审计项目,调配审计力量,认真开展统一组织下的审计。同级审计机关应当以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为龙头,其他科室的各项审计为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延伸,构成一个大的、完整的财政审计体系。项目安排上,可采用多种审计类型相结合、“一拖N”等方式组织开展审计,避免重复进点,实现“统筹”效果。其次是审计成果的综合利用。一项审计成果应当在各级审计机关和同级审计机关各部门之间相互应用。

2.2全面覆盖的机制

一是把税收收入、非税收入、政府性基金等全部纳入审计视野,无论是进入国库的资金还是财政专户管理的资金都要全面审计,不留盲区,防止财政资金游离于财政预算管理之外。二是把上级财政下拨的资金全部纳入审计范围。近些年来,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和专项资金的数额越来越大,其资金量已占到基层财政收入总量的大部分,而且有部分资金基层财政没有纳入预算,因此搞好这部分资金的审计,特别是延伸审计意义非常重大。三是把全部国有资产的管理情况纳入审计范畴。国有资产是保证国家机器运行和行使公共行为的物质基础。审计要把国有资产的安全运行和保值增值作为重点。要考查部门和单位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是否规范,国有资产的处置是否符合法律要求,国有资产的收益是否纳入预算管理等。四是把政府性融资纳入审计范围。政府性融资平台取得的资金,都是以财政资金作为后盾而取得的,且数额巨大,能否用好这些资金,使它既安全运行,又能发挥最大的效益,也是财政审计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和努力的方向。五是探索开展对取得财政性资金的非国有经济的审计。真正做到“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我们就跟进到哪里。”

2.3绩效考评的机制

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如何,要看它是否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社会公共需要。第一,预算安排是否公平合理。财政资金的最大特质就是它的公共性,是公共的,那就要公平使用,让它为全社会而服务。公平合理使用,应当成为我们进行财政资金审计时所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财政审计要通过提出合理化建议,促使财政部门真正意义上实行零基预算,下大功夫实现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和公平性。第二,资金使用是否安全可靠。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涉及到国家经济的安全。财政审计要密切关注整个经济运行安全状况,高度关注财政经济安全和风险。第三,资金使用是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效益。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是财政资金使用的最高目标。财政资金运用的效益性,涉及到许多宏观的财政政策,也涉及到具体的项目安排。审计的重点是要防止决策失误造成损失浪费以及考核资金使用的效果。现阶段应当注重对农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扶贫救灾、环境保护等民生性资金以及政府性重大投资等项目立项的可行性、建成后的效益性等情况实施审计监督。

2.4全程跟进的机制

首先要将预算编制、预算批复、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及决算全过程纳入财政审计范围。认真关注每一个环节,并且要环环紧扣,严格考核预算的合理性、公平性和科学性,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和刚性,预算调整的合法性。其次要实行联网跟踪审计。通过联网审计,及时掌握每一笔财政资金的具体走向和用途,增强时效性,提高审计跟踪的效率。第三,各职能科室相互配合,搞好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和延伸审计。财政审计以审计财政、税务部门为出发,沿着资金走向进行辐射,按照温总理所说的“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我们就跟进到哪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要以年初财政部门批复的《部门预算》为依据,全面考核部门收入和支出情况。通过延伸审计,可以有效地发现一些问题,如部门预算编制是否合理和完整、有无隐瞒截留收入、扩大支出、弄虚作假、资金转圈、贪污浪费、挤占挪用等。

篇5

一、在財政审计中应用计算机审计的必要性

(一)应用计算机审计,是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要求

财政审计大格局,是指将全部的政府性资金纳入审计监督的范畴,统筹规划部门预算、政府决算、经济责任、专项资金、民生资金等审计项目,构建协调、统一的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审计维护经济运行、服务国家治理的职能作用。财政大格局的实现,必须依托于对当地财政体系、资金分配管理的清晰认识和准确把握,而对财政资金的流向分析,却是必须依托强大的计算机分析手段对大量数据的综合处理才能实现的。

(二)应用计算机审计,是财政信息大数据的要求

财政部门的数据信息量大,门类众多,类型各异,从基本层面上划分,就包括计划层、执行层、核算层,其中,计划层包括部门预算编审系统,执行层包括指标管理系统、非税收入收缴系统、集中支付系统、拨款管理系统、用款计划系统、政府采购系统、清算对账系统等多个系统,核算层包括总会计财务系统、专项资金系统、预算单位财务系统等。每个系统中又有数亿的数据量,靠人工从这么庞大的数据中发现关联并分析,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运用计算机审计,才能实现对数据的分析挖掘。

(三)应用计算机审计,是审计工作客观实际的要求

现在审计机关,尤其是基层审计机关,普遍面临着人员少,工作任务重的客观实际。面对这样的现实,任何一个审计项目都不会有充足的人力和时间,要想取得审计成果,必须探索审计规律,创新审计方法,应用计算机审计,是节约人力、时间,快速抓住问题,取得审计实效的关键。

二、财政审计中应用计算机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我国财政审计中应用计算机审计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社保审计中计算机审计应用完整的思路和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财政数据采集不全,无法形成全面的数据分析

由于财政数据涉及部门多,分类细,很多科室自己都有独立的系统,数据量大,审计人员在审计时很少采集全面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大部分都是需要哪方面数据采集那部分数据,如采集国库和集中支付中心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排序,或常用疑点的模糊字查询,对数据分析浮于表明,难以形成对数据全面的分析和把握。

(二)财政数据关联节点多,无法形成系统的数据关联

由于历史原因,财政数据并不是一个系统中的数据,而是各个独立系统数据通过金财工程联系起来,金财工程的财政数据中并不包括部门独立系统的明细数据,审计人员在提取各个系统后台数据后,由于不同公司的软件设计差别很大,关联点难以寻找或关联难度较大,导致无法将数据统一到同一数据库或数据表中,从而无法实现关联分析。

(三)审计人员中复合型人才较少,无法形成对财政数据的挖掘剖析

目前,审计人员中具有较强财政审计能力的人较多,具有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人也不少,但是同时懂得财政审计,又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审计的人却不多,导致很多财政审计能手看不懂数据表,不知道那一个个数字是做什么的,很多计算机审计高手在面对独特的财政系统时无从下手,不知道该干什么,无法形成对财政数据分析的突破性进展。

三、如何提高财政审计中计算机审计应用的效果

(一)组建具有综合素质的团队,对财政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关联

通过组建包括财政、计算机、土地、环境、社保等多方面审计背景和经验的人才,集中时间对财政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剖析各部门数据间的关联,形成系统全面的数据,综合对比指标、资金等多方面数据,查找其中存在的问题。

(二)研究预算、指标、用款之间的关联,挖掘财政数据内潜藏的问题

由于审计人员对数据关注的局限性,财政审计工作的重心集中在财政资金的流向和在预算单位的使用上,对财政资金的预算和分配由于数据的采集缺失或数据难以处理出来,反而形成了财政部门本身的灯下黑。审计人员在对全面财政数据关注后,更能通过预算指标的调剂、追加,发现虚列年产预算指标、未按年初预算下达指标、挪用财政资金、滞留专项资金的等问题。

篇6

(一)进一步深化财政审计工作

财政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的基本职责和永恒主题,做为政府的职能部门,我们要充分发挥审计职能作用。当前的财政审计目标是以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为基础,以支出审计为重点,审计财政资金支出和使用的效果、效率,进一步完善财政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促进各部门依法履行职责,规范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断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加强对财政预算执行的监督,扩大审计覆盖面,坚持本级财政预算审计与延伸审计相

结合,凡是有财政收入上缴任务和使用财政资金的单位都要纳入审计范围,确保财政审计的深度与广度。要加强部门预算、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政府非税收入、转移支付等财政改革措施执行情况的审计。要通过不断深化财政审计,特别是对地税、土地、农电等几个有较大财政上缴任务的单位和对部分使用财政资金数额较大单位的跟踪、延伸审计,更进一步查找和发现问题,强化审计执法威力,加大对重大违纪违规问题和经济案件的查处力度,注重审计执法效果,加强跟踪监督,促进整改和纠正,加强部门协作并引入各种监督力量和手段,加强审计情况的深层次分析与研究,为县委政府宏观决策提供服务。

(二)加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财政对公共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日益扩大,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审计对规范建设资金使用,加强建设项目管理,促进整顿建设筑市场秩序,提高投资效益起到了积极作用。我们积极探索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的新路子,不断完善以国家审计机关为主,社会审计,内部审计参与的工作格局,发挥国家审计的职能优势,社会审计的专业优势和内部审计的知情

优势,加大审计力量,提高工作效率,重点审计工程招投标程序、工程量不实和高估冒算工程造价等问题,有力地保障政府投资效益的最大化,最大限度的为国家和地方政府节约资金。全年要完成农业综合大楼、古郡博物馆、县医院门诊大楼等×××个投资审计项目。

(三)稳步推进经济责任审计

篇7

1.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作用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是我国财政审计的主要内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在单位财政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要在法律法规的规范内维持经济执行,推动财政改革,保障社会和谐发展。加强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监督管理,还可以对民生类的工作进行监督和制约。总体来说,加强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可以保障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当前政府审计工作的首要任务。

2.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具体内容

(1)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在服务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可以确保国民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还可以促进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要想发挥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作用,需要在工作过程中围绕中央财政的经济决策,对各项财政制度都着重的落实到位,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范,加强对各级的预算执行审计,细致的分析预算收人的来源和结构,对预算支出的结构和结果进行仔细的分析。根据具体情况对经济财政决策提供详细的依据,以保障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2)加强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工作还要求改善民生。将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工作与人民群众所关心的问题结合起来,着重对社会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卫生、农业投入、扶贫、新农村建设等专项资金等方面加强审计,对当地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加强监督和审计,从而达到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成果与人民群众共享。

(3)促进企业的预算执行审计,还需要结合中央财政的政策,确保依法行政。要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保障民主法治。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对与社会息息相关的部门加强监督和审计,检查这些部门的收费是否规范,对执法单位的职责,执法主体的合格程度,执法行为的合法程度要加强监督,保障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可以顺利实施,保障社会和谐发展。

(4)加强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还可以维护财经秩序。加强审计工作可以促进政府及职能部门依法聚财、依法理财、依法用财,提高财政部门对财政资金的管理水平,加强对财政资金的利用率和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有效地维护社会的稳定。

(5)加强预算执行审计还可以推动管理改革。加强审计工作,可以在财务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并对问题持续的原因客观分析,寻找出具体原因并及时的加以解决。此外,还可以改革体制中不合理的规定,加强对财政管理体制的监督和管理,促进管理机制更科学合理。

二、县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制不完善,执法不顺畅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的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当前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在县级才挣工资中的开展不完善,市和县的财政审计工作在开展过程容易出现审计真空的状态。上级的审计部门无暇对下级进行监管,本机的审计部门有没有监管的权力。因为在财政预算体制方面,在预算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就是财政增值税。但是财政增值税是由国税单位直接负责,县级的审计部门根本就无权对这方面的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在预算支出的方面,需要对各个乡镇税收情况进行按月调整并安排费用额度,然后对年终收入进行调整分配,最后再进行清零处理。但是县级财政部门无法对如此繁杂的工作逐一细致的进行审计,也缺乏完善的监管体制,极易造成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监督控制方面的工作缺失。

2.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定位存在偏差

随着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的不断开展,预算执行审计的定位也存在着偏差。在有效地方的财政审计机关中,普遍存在着对审计目标缺乏足够定位的问题。对审计目标缺乏足够的定位就导致对上级机关的审计问题缺乏了解。对具体的工作也缺乏明确的概念和清晰的工作思路。此外审计工作还缺乏足够红开,透明和科学的审计理念,缺乏足够规范和严谨的审计监督制度,无法规范的对财政进行管理。在日常的审计工作中,大多数还是存在着只审计本部门的弊端,这就表示在其他部门的审计工作缺乏延伸审计,即使有一些的审计专题调查,也缺乏系统性和建设性的意见。这些弊端都导致财政预算审计工作无法顺利的开展。

3.预算执行审计内容不清晰,审计目标不明确

在县级的预算执行审计过程中,需要对审计的目标和内容不多调整,以求对审计的观念和审计效率进行提高。但是对县级审计工作的具体内容和集体审计目标却无法做好基本的审计基础工作。这就导致审计工作却无法明确的目标,对审计的内容不能清晰的了解。在进行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的时候,需要对预算执行审计的内容有一个详细的了解,需要对收人和支出两方面分别进行管理,但是当前的预算机关只是单纯的完成报告的内容,没有制定详细的重点内容,也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和目的性,这种情况就导致预算执行管理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审计内容,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4.预算执行审计的体制不完善

预算执行管理的问题还包括审计体制不完善,监督管理力度不足。当前的预算执行审计的体制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由于《审计法》的局限性,使县级的预算体系不能独立完整的进行预算执行审计工作。而且在审计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够透明和科学的问题,致使各单位之间无法科学和协调的进行审计工作。严重的还会存在双重领导现象,导致审计职责极为不明确。在审计工作过程中,政府各单位之间联系不足,致使沟通脱节,工作时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执行力极为缺乏,对审计工作的监督也是极为缺乏。此外,当前的审计工作部门对审计工作的内容以及监督的具体规定不清晰,对管辖范围也没有清晰的界定,造成有些审计部门没有权利进行审计,有些审计部门虽然有权审计但是却流于形式,导致审计工作无法顺利有效的开展。

5.人员的素质影响审计工作的效果

当前的审计工作还存在一个极为明显的缺陷,就是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足。受到当前审计人员自身素质的举行,基础的预算执行审计工作还停留在真实性和合法性上,但是在财政效益的审计方面却缺乏必要的研究。在工作过程中无法在宏观的监督上对财政资金使用过程中的问题。这种情况使地方预算执行审计的工作效果受到极大的影响。

三、地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对策

1.调整审计关系范围,整合审计体系

要加强县级财政审计机关的管理工作,需要严格划分各部门审计工作的具体关系范围。在工作中,还需要确定财政预算审计在面度审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加强市审计部门和县审计部门之间的联系,对审计工作中的财政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资金审计、基建投资审计等都加强监督和管理,保障各单位实现资源共享,审计消息及时沟通,减少重复审查的工作,保障审计工作的速度和质量大幅度提升。

2.整合审计资源,创造良好的审计环境

县级的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虽然有较高等级的监督作用,但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经历对审计工作的内容和对象进行分析和审计。首先是当前监督部门没有那么多的人力和物力对审核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那么就需要一个相对宽松的审核环境以确保审核工作顺利开展。在工作过程中,多请示,多汇报。根据财政规章制度及时的对审计工作环境及时调整。根基财政制度的变动及时的对审计工作进行创新,整合审计资源,促进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障审计丄作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3.完善审计体制,加大监管力度

加强审计工作还需要从根本上完善审计体制,加大对审计工作的监管力度。针对当前的审计工作缺少控制力和执行力的限制,需要相应的进行调整,对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审计范围进行改革,以完善财政审计体制。在工作中具体需要增大基层审计部门的审计权,增强对同级审计部门的监督力度,健全对审计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审计工作的执法和监督力度,发挥出审计工作的功效。

4.调整审计内容,明确审计目标

当前的审计工作存在的最大一个问题就是没有明确的审计目标。同理,要加强审计工作的管理,就必须要明确审计工作的目的,加大审计工作的深度。从而更好的提高审计工作的层次。在审计工作过程中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根据当前经济形势及时的对审计工作的目的进行调整,加强对专项资金和其他项目的预算资金的审计工作,对审计工作的内容客观分析,保障其真实性和科学性。最终便审计工作可以直观的表示财政资金的收支效果。

5.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素养

篇8

关键词: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策略研究

国家分拨一笔资金给政府作为财政专项资金。这笔资金用于城市的建设、居民的保障,以及项目的成本投入等。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模式向来是专款专用,有明确的管理要求。在使用过程中,考察模式十分严格,对使用去向的审计工作也有着一定的要求。例如,事业保障专项资金就专门用于事业人员的工作保障,基础设施维修专项资金专门用于设施保养维修。以上说明,专项资金使用范围广泛,用途管理严格,审计工作有一定的要求。下面对加强审计策略方式进行分析。

一、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行为规范

财政专项资金进行审计的过程中,注意对审计环节进行规范。设立审计目标,制定详细审计计划,按照审计计划循序渐进地从事财政专项资金审计工作。在进行财政审计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整个审计流程公开、透明,严格按照程序执行。保证审计工作的准确性、有效性以及合法性才能达到审计的初期目标,离最终目标还有一段距离。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工作不能一蹴而就,在进行审计的过程中需要用开阔性的思维对审计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对审计工作中不合理的地方进行规范。这需要长时间的磨合与探索,稳扎稳打,不断进行策略分析。进行财政审计时,最终目的是对财政专项资金的去向进行监管,对资金的流动性、高效性、效果性进行考察,保证专项资金在流动过程中合理合法,专款专用。

二、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设计的特点

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1)使用原则。财政专项资金数量有限,所以专项资金在使用的过程中合理分配至关重要,要让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更大的价值。保证专项资金的公平使用是绩效审计的原则,绩效审计的效率决定了审计工作的进展情况。(2)结合目前的财政资金调配方式以及绩效审计状况建立工作体制。对专项资金进行科学应用,对调配地点进行实地考察,准确核算出所需资金数量。对于专项绩效资金的使用进行有效的控制,保证每笔资金的流向合理。(3)将专款专用的思想贯穿于整个绩效设计工作中,保证专项资金的合理使用,并达到预期效果。在使用时,贯彻严格管理、公平使用的管理方针。(4)使用范围。将建设项目进行等级评定,针对优质项目,调配专项财政资金进行建设。在审计的过程中对审计内容按等级划分,设计通过后将审计绩效划入考核范围。(5)审计工作的变通方式。进行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时,需要注意对审计工作的变通。工作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保证审计效果的前提下,需要对工作环节进行完善、优化。

三、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1、资金绩效目标模糊针对财政专项资金开展绩效审计工作,了解专项资金特点,是进行该项工作的基本要求。但在实际审计过程中,政府专项资金审计部门与单位没有形成良好的沟通模式,信息交流闭塞,影响了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部分地区使用专项资金的操作程序不合理,对资金的使用范围没有进行严格的规范。设计过程中对审计环节和审计目的的理解出现偏离。专项资金的使用是为了达到更高的建设目标和使用效果。在对资金的审计过程中,整个设计流程将审计工作重心放在资金使用的合法性上,而忽略了对专项资金使用项目的审计要求。2、设计标准不统一执行审计工作过程中,对审计标准没有进行严格的规范。设计模式的不规范容易造成管理漏洞,影响审计工作的正常运行。财政审计部门是一个重要的部门,有严格的审计要求和审计执行标准。但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审计模式缺乏客观性和规范性,各项资金的指标没有进行恰当的管理,这就对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制约,严重时造成审计结果出现偏差。3、审计评价指标不明确专项资金的审计需要明确设计指标,从而防止产生资金挪用现象。财政专项资金的最大特点就是专款专用。但一些地区在使用专项资金的过程中,没有真正落实相关规定,存在违法挪用现象。这就造成专款得不到专用,影响专项资金的使用效果。

四、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策略

1、建立统一的财政专项资金制度对于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建立统一的制度是十分必要的。财政审计部门与当地政府部门进行合理的沟通,用科学的人员进行科学的管理。对财政专项资金进行准确的审计考核,制定明确的资金调配模式和审计研究标准,保证审计过程中的审计绩效和审计工作质量。制定完善的审计计划,有针对性地解决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审计工作过程进行整理规划,研究分析审计数据,及时解决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2、专项资金的审计数据调研对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结果进行调研,可以有效地弥补审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建立审计目标,设计程序以及评判标准,对审计的组织结构进行明确划分,合理把握审计力度。在对财政专项资金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使用合理的财务管理手段,采用高效的资金使用方式,并对审计结果进行相关反馈。要对财政专项资金创造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审计评定。根据公众满意度考核审计工作和审计结果。

五、结束语

政府部门对财政专项资金的调配工作愈来愈重视,绩效审计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在整个审计过程中,对审计策略进行研究分析,提高重视程度和工作水平,会对今后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起更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胡博 单位: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参考文献:

[1]宁波市审计学会课题组,何小宝,徐荣华.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研究[J].审计研究,2014,02:3-8.

篇9

回首过去的30年,审计工作为宝鸡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展望未来,审计机关将会面临更加艰巨和繁重的任务。要实现审计工作让党委政府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就必须以十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凝心聚力,团结奋进,开拓创新,主动履行宪法赋予的监督职责,为助推“中国梦”、“陕西梦”、“宝鸡梦”,“打造关天副中心、建设和谐新宝鸡”宏伟目标的实现,发挥积极的保驾护航作用。

一是加强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审计。加大对中、省、市党委和政府府重大政策措施和宏观调控措施的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力度,关注中央关于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减少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等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行为,促进政策措施落实。加大绩效审计力度,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二是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计监督,促进形成健全统一完整的公共财政体系。在预算执行审计中,重点关注编制的完整性、收入的真实性、支出结构的优化、管理的规范、执行的实效,促进建立完整的预算管理体系。在财政决算审计中,注重加强收支结构分析,追踪资金使用效果,关注政府债务,科学评价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关注行政成本、行政基建、会议费、接待费、公车使用费、出国费的支出情况,坚持会议费“先审计后报销”制度,促进相关政策落实到位。

三是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和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审计。深入贯彻落实市政府68号令,严格落实“五审制”,既确保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全覆盖,又确保重点突出,从源头上促进规范投资行为;加大对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相关内容的审计,促进资源的节约与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促进财政资金投向科学合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维护建筑市场秩序;揭示和反映投资领域的突出问题和潜在风险,大力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四是加大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力度,促进责任追究和问责机制的健全完善。进一步创新审计方式,推进财政决算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的统筹结合,着力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整体性,加强对同一类型领导干部审计情况的横向分析和比较,加强信息公开和问题的揭示力度,尽可能为干部监督管理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促进健全问责机制,确保权利在阳光下运行。

篇10

近年来,审计局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坚持原则,依法审计,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维护我县的经济秩序和廉政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对此我们很满意。

对同级财政开展审计是预算法、审计法和×××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的规定和要求,是审计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财政审计工作报告,是为常委会审议财政决算报告做准备,是人大常委会依法运用审计职能监督财政的一种有效形式。这次财政审计工作,我认为符合审计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审计局工作认真细致,审计程序规范,效果良好。审计报告内容丰富,客观实在,较全面地反映了**年度量衡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情况,既肯定了预算执行中所取得的成绩,又指出了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这对进一步提高财政运行质量,规范财政收支行为,加强有关部门财务管理,促进我县经济的健康发展必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从审计结果看,**年度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总体情况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预算编制不够完整,税收执法不够严格,部门专项资金使用不合理,存在挪用、滞需要留现象,财务统管还不到位,一些部门和单位财务赤字较严重等。分析上述问题,既有往年存在的老问题,也有新近出现的违纪违规行为,究其原因,一方面存在着体制不完善、制度不健全等客观因素,但最主要的是少数部门和单位负责同志执行预算意识和法制意识不强造成的。

预算审计监督,重在抓好整改,针对存在的问题,就进一步加强财政预算管理工作,审计报告已经提出了很好的审计建议,我完全赞同,在此,我再教育强调三点:一是对审计报告中指出的问题,要及时拿出措施,认真加以整改,整改情况,县政府应于7月份向县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报告。二是县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逐条分析原因,认真处理,严肃财经纪律。对因体制、制度造成问题的要督促纠正,限期落实,并健全制度,以防再犯。三要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在组织收入上,要进一步规范税收执法,做到应收尽收,对应当纳入预算管理的资金必须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接受监督;在支出上,要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实行全面统管,会计核算中心不能仅为报账中心,要充分发挥其会计监督职能,加强对各单位财务的日常监督和管理,杜绝违规使用票据、收入不入账等造成财政资金体外循环和资金浪费现象发生,对这次审计的三个部门和单位全部存在财务赤字现象,政府要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分析原因,有违纪现象的,要依法进行查处;在专项资金的使用上,不仅要保证专款专用,而且要做到及时拔付,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滞留、挪用专项资金行为,要坚决纠正。

对今后的审计工作,我提两点建议:

1、要加大审计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大对预算法、审计法和×××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提高各部门、各单位的认识,创造良好的审计环境,增强被审单位自觉接受审计监督的意识。县人大这项工作一直很重视,今年四月份我们专门组织开展了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和×××审计监督条例法制培训班,各乡镇乡镇长、财政所长,县直副科级以上行政事业单位主管财务负责人和财会人员近×××人参加了培训。

2.加大执法力度。由于当前财经管理基础工作相对薄弱,弄虚作假、挤占挪用等违法违规问题时有发生,在一些方面甚至比较严重,这就要求审计机关必须加大审计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案件,通过依法履行职责树立审计权威。首先,要抓住重点。在“全面审计,突出重点”方针指导下,按照中央关于审计机关要在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中发挥作用的要求,将重点部门、重点领域和重点资金纳入审计监督范围,列入年度审计计划,增强审计工作的主动性;加强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的查处,增强审计工作的及时性。其次,要狠抓整改。依法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自觉接受审计监督,认真落实审计决定,坚决纠正存在的问题,不断提

高财政财务管理水平;另外,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强化审计成果的运用,对严重违法违纪的,要及时移交纪检、检察部门查处,同时要适时开展重点事项审计结果在一定范围内直至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与舆论监督。

二、关于近期工作

1、5月下旬,召开全县乡镇人大主席法制培训班,届时我们将从省人大邀请有关专家讲授,请办公室做好有关筹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