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范文
时间:2023-08-16 17:39: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新疆农牧业现代化建设规划》;中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 F30 [文献标识码] A
Building a Middle Stage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for the Xinjiang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Plan
YANG Hu, WU Zhengping
Abstract: Taking the Xinjiang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Plan (2011-2020) as an example, the study divides the assessment into four parts, in terms of regional layout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major projects, supporting systems and implementation effect. To build the index system in a scientific, systematic, and reasonable way and adjusting to local conditions,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Delphic method are used to proof the layer and weight of relative index and finally define the layer of each key index. In building an index assessment system,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and expert scoring method work together to set up the index evaluation model. The study seeks for an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medium-term and long-term planning of agriculture projects with field research and analytical calculation.
Key words: Xinjiang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Plan, middle stage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construction
一、前言
农业中长期规划是指导未来一段时期内农业发展的行动纲领。对规划中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分析,适时开展评估,客观评价规划总体目标、主要任务、重大项目、各项指标等完成和落实情况,评价规划实施成效,发现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同时根据区域内外发展环境变化提出进一步改进规划实施效果的对策建议,对于推动完成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和重大项目,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农牧业现代化是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产业及技术装备农业,引进现代农业经济管理理论,采用先进的农业管理制度,不断替代传统农业落后的生产力,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水平,最终实现农牧业现代化。农牧业现代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实现农牧业现代化,以促进农牧民收入,改善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为主要目标,努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现代职业农民培育体系、新型农业支持服务体系,争取早日实现农牧业现代化。将农牧业现代化发展阶段分成了起步阶段、初步实现阶段、基本实现阶段、高级实现阶段这四个阶段,每一阶段根据农牧业发展的相关指标进行评判,最终确定其实现的阶段。截至“十二五”期末,新疆农牧业现代化规模仅为起步阶段,现代化程度不高,农业发展与中东部发达省区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在下一时期的发展中,提出四项基本任务和目标,分别为:区域布局与产业结构、重点工程、支撑体系和规划实施效果,为实现农牧业现代化指明了发展方向。
二、中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和方法
(一)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1.科学性原则。新疆农牧业现代化建设规划中期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首先应遵循科学性原则[1]。一方面构建科学的指标评价体系,使整个评价体系能够切实反映全区农牧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客观地体现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各项影响因素;另一方面应科学地构建指标评价体系,使之能够充分体现农牧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工作绩效。这就要求构建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应充分借鉴国内外关于农业现代化的评估理论、方法,结合新疆农业部门专家意见和建议,对该规划的中期评估指标体系进行完善,从而符合科学的指标构建原则。
2.系统性原则。中期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系统性原则要求在指标选取的过程中,要统筹兼顾,首先应具备完整性,整个指标体系应是一个完整的评价系统,做到指标层次明晰,指标内容明确。整个评价系统由不同的元素组成,各元素应相互联系,具备可比性,使每一项指标都属于整体必不可少的部分,同时由各元素组成的指标体系应能反映农牧业现代化进程的工作绩效;其次整个指标评价体系应具备层次性,将农牧业现代化分成不同的层次,各层次由不同的指标构成,从而由各因素通过不同层次来反映工作的整体绩效和农牧业现代化整体进程。
3.合理性原则。合理性原则要求指标层次体系中无论是中间层还是具体的指标,都应切合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评估工作,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整个中期评估的绩效评判。一方面涉及的层次与指标应科学合理,要考虑到指标数据的可计量性和采集数据时的可得性,尽可能使评价指标和整个层次体系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指标评价体系无论从整体到部分、从总的层次到具体元素应符合评估工作的需要,目的性应该突出,每项指标评价的工作应该明确,避免出现重复。所选指标数量不应过多,给评价工作增加不必要负担。同时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也不必过少,从而不能客观反映农牧业现代化建设的工作绩效。
4.因地制宜原则。参考国内外对于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项目评估、中期考核、指标体系构建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客观分析其他地区的相关领域成果与绩效,本次研究对农牧业现代建设评估的指标体系应符合新疆发展的实际特点,纵观其他学术成果与工作实践,在现代农业的建设进程中,往往较为突出“大农业”的概念,即相较于传统农业而言,现代农业包含的概念广,所涉及农业领域较为宏观,其发展往往依靠科技支撑、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产值的增加,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相较新疆而言,农牧业发展往往紧密相连,相互依存,二者相互促进,因此构建指标评价体系时,应充分考虑新疆实际状况,将农牧业发展与现代化理念相耦合,从而制定出符合新疆实际的农牧业现代化指标评价体系。
(二)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1.德尔菲法。德尔菲(Delphi)法亦称德尔菲技术,由美国兰德公司最先发明主要用于企业战略的预测分析,属于集体性决策方法。德尔菲法广泛用于专家对于某一问题的意见或决策建议,建立在专家的多次意见交汇和讨论,通过反馈和集体交流,最终形成统一的专家集体看法、建议和决策[2]。
2.AHP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法,是把总的决策和目标进行层次的分解,在总目标下,分成准则和方案等层次,将各层次元素进行归纳和分类,并以此为基础对总的目标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决策方法[3]。它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对决策进行比较判别、分解,形成有机的统计分析,从而形成一个结构清晰,要素齐整的评价系统,多用于指标评价中权重的确定和计量。
层次分析法是把复杂的问题进行分解,将整体的目标分解成若干要素,在归类之后按重要性,将各要素分解成不同层次,进而有利于比较。在整个要素层次中,按照重要程度进行层次分解,同一层次相互平行,上一层相对下一层较为重要,通过一系列比较和计算,最终测算出各元素权重。
三、指标体系构建
(一)中期评估指标体系
依照新疆农牧业发展规划的战略部署,结合新疆农牧业发展现状,在咨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厅、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和新疆农业大学的相关专家后,确定了新疆农牧业现代化规划指标体系如下:
新疆农牧业现代化规划指标体系共分为三层,依次是目标层“新疆农牧业现代化水平”,策略层“区域布局与产业结构”、“重点工程”、“支撑体系”、“规划实施效果”和指标层的“全区粮食总产量完成值”等21个具体指标。
目标层的确定即本次研究的任务,即做出对新疆农牧业现代化建设规划的中期评估,策略层则反映了指标评价体系的中层主要指标,是对目标层的模块化处理,依据《新疆农牧业现代化建设规划纲要》(2011-2020)的部署,选取的四个主要因素较为切合规划中的四项基本内容,具体的指标层则根据策略层的任务规划,总结和提炼出21项具体指标,符合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考核指标。同时考虑到指标数据的可得性,本次研究选取的具体指标数据主要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年鉴》(2016)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厅、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农业工作的相关机构协助获取,若干指标数据通过选取南北疆20个行政村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面访与调查问卷的发放获得一手的数据。
(二)规划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根据层次分析法基本理论,本次研究的新疆农牧业现代化建设规划中期评估指标体系的目标层权重设置为1。目标层下分策略层4项指标,指标层设21项指标,权重的确定主要结合德尔菲技术与层次分析法,需要说明的是,本次研究在层次分析法中采用和积法的运算方式[4],最终确定了指标层各项指标权重。
策略层四项指标权重利用德尔菲技术法,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厅、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口部门与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专家进行讨论与交流后,认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区域布局与产业结构、重点工程、支撑体系和规划实施效果这四类指标所占比例应相等,即各占农业现代化建设的25%。
按照层次分析法的理论要求,指标层指标权重的确定通过各专家打分与交流,最终形成了各项指标的专家打分表,根据各位专家的打分情况,最终计算出了各项指标的具体权重。
四、结论和展望
本次研究从新疆农牧业现代化建设目标出发,对新疆农牧业发展的重要指标进行界定,首先从农牧业现代化建设的体系入手,依照新疆农牧业发展的实际,将2020年作为实现新疆农牧业发展现代化的重要节点,进而逐层、逐个确定发展指标。在指标的选取中,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技术对相关指标的层次和权重反复论证,最终确定每一关键指标的层次[5]。
通过对新疆农牧业发展的评价指标进行样本分析,进而适合新疆本地发展的农牧业发展指标评价体系,对新疆农牧业发展的总体评估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有益参考。本次研究重点放在了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当中,选择层次分析和专家打分的方式建立指标评价模型,在两种方法中,层次分析法注重数理理论的算法分析,专家打分则偏重主观意愿的评价,因此两种方法均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主观局限性。
本文将中期评估的评价结果进行了总结,对得分结果的区间进行了划分,是对指标评价体系的研究和农牧业工作绩效考核的一种新的尝试,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今后农牧业发展的绩效评价研究中,评价方式的选择、评估模型的确定和考核结果的判定中,应尽量选择假设情况少且涉及主观评价较少的模式,进而遵循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原则,对发展规划的评价落脚点应该是中期考核这一宏观目标,进而为工作实践的调整和发展提供指导和目标。
[参 考 文 献]
[1]李晓,林正雨,何鹏,曾鸣,雷波,刘强,陈春燕,古稳.区域现代农业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0(3):953-958
[2]周灿芳,曹阳,余华荣,张禄祥,柯清标,段洪洋,黄红星.区域农业规划方法与实践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07(12):136-139
[3]周灿芳.我国区域农业规划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10(6):301-304
篇2
论文关键词:企业信息化测度体系评价体系
一、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体系内涵
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体系主要是指由评价指标体系制订的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内容,评价原则和评价组织等所组成的整体。
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一般可分为:单一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即对一个具体的企业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价,如对海尔集团,联想集团等;行业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即对某一行业企业信息化的整体水平进行评价,如对汽车行业,纺织行业等;区域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即对某一个地区的企业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价,如一个市、一个省或一个国家等。
行业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和区域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是建立在单一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基础之上的。
二、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意义
企业信息化是企业不断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应用信息资源的过程。或者更确切地说,企业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资源开发由局部到全局、由内部到外部、由战术层次到战略层次不断深化的过程,其建设过程应该包括计划、实施、评估和改进四个环节。
对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进行评价,是从企业引进信息技术的目的和战略出发,考察信息技术应用给企业经营和管理带来的影响。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1)检查企业信息化是否达到预期目标。(2)及时发现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3)总结企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三、企业信息化评价的内容
1.信息设备的装备情况
企业信息设备的装备情况,是评价企业信息化水平最基本的内容。如计算机、多媒体、传真机和电话等信息设备的装备,局域网、互联网的建设情况。
2.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具体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做。从功能上,考察管理系统的功能在多大程度和多大范围上得到了信息技术的支持;从性能上,涉及技术先进性、可靠性、适用性、易维护性和用户界面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在评价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的过程中,要遵循动态性原则层次性原则。随着企业信息化的进展,企业不断应用新的信息技术,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也要随之进行调整。而且,评估指标要有重点,分层次,以确保评价的质量。
3.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
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企业信息系统的运行要靠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来支持,否则再先进的信息系统也毫无意义。可见,在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中必须要十分重视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情况的评价。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角度,可以评价信息系统的利用程度和企业的知识管理水平。在评价中可以从挖潜能力、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共享方面、数据库的开发等方面进行评估。
4.信息化人才开发
人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参与者。随着企业信息化的深入,员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这是进一步推动企业信息化的基础。这方面,可以从企业信息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数、企业员工素质的提高和员工参与信息化的程度等方面来评定。
5.信息化组织和控制
对企业信息化组织和控制是基于信息化的深入,员工逐渐形成比较完善的信息化规划、组织和控制机制,同时,也必然伴随着有关信息化方面的政策、制度和标准的制定过程。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总是依托于某一类型的组织结构,信息技术能使信息方便、高效的存储、使用、修改、积累和传播,从而为企业的经营活动发生由量到质的改善提供可能。
6.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的评价
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可使用比率算法,差额算法进行评价。
(1)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的比率算法:
式中:QE为企业信息化收益;QC为企业信息化成本。
(2)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的差额算法:
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EX1=QE-QC
四、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
1.企业信息化信息设备装备指标
(1)信息设备单项装备率。邮政装备率,企业用于邮政间接投资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电话装备率,企业用于电话装机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传真机装备率,企业用于传真机购置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计算机装备率,企业用于购置计算机的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多媒体装备率,企业用于多媒体购置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电子信箱装备率,企业用于电子信箱投建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网络装备率,企业投建网络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国际互联网装备率,企业投建国际互联网站(点)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
(2)信息设备综合装备率。通过这一重要指标全面反映各种信息设备综合装备的程度,它等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与企业全部设备投资总额之比。
(3)信息设备装备提高率。这是动态反映信息设备装备率提高的速度指标。它有信息设备单项装备提高率和信息设备综合装备提高率两个指标。
2.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指标
(1)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管理的范围。如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生产管理、物料管理、客户管理等。
(2)信息系统的性能指标:①信息系统的总体水平:系统的总体结构、地域与网络的规模、所采用技术的先进性等。②信息系统功能的范围与层次:功能的多少与难易程度、对应管理层次的高低等。③信息系统的质量指标:系统的可使用性,系统的稳定性,系统的可靠性,系统的适应性,系统的可扩展性,系统的可维护性等。
(3)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4)信息系统文档的完备性。
3.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指标
包括:①每人使用互联网的字节数;②每人图书、报纸、杂志的总印张数;③人均电话通话次数;④人均传真次数;⑤购买数据库的数目;⑥开发数据库的数目;⑦数据库信息总量。
4.信息化人才开发指标
包括:①企业信息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②企业信息专业技术人才的职称结构比例;③企业用于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和培训的经费;④企业用于吸引信息技术人才的专项资金数量;⑤企业用于奖励信息专业技术人才的专项资金数量。
5.企业信息化组织和控制指标
包括:①信息化方面的方针和政策;②信息化的管理制度和标准;③企业CIO体制实施情况;④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的效果;⑤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情况;⑥企业信息系统维护和运行管理的质量;⑦企业信息化项目管理的质量;⑨企业信息化总体规划的水平等等。
6.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的指标
(1)直接经济效益的有关指标:①信息化的投资额:包括信息系统硬件、软件的购置、安装,应用系统的开发或购置所投入的资金。②信息系统运行费用:包括消耗性材料费用、系统投资折旧费及硬件日常维护费等。③信息系统运行新增的效益:主要反映在成本降低、库存积压减少、流动资金周转加快与占用额减少、销售利润增加及人力减少等方面。④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收期为通过新增效益,逐步收回投入的资金所需的时间,它也是反映信息系统经济效益好坏的重要指标。
(2)间接经济效益的有关指标:①对组织为适应环境所作的结构、管理制度与管理模式的变革会起巨大的推动作用,这种作用一般无法用其他方法实现。②能显著地改善企业形象,对外可提高客户对企业的信任程度,对内可提高全体员工的自信心和自豪感。③可使管理人员获得许多新知识、新技术与新方法,进而提高他们的技能素质,拓宽思路,进入学习与掌握新知识的良性循环。④系统信息的共享与交互使部门之间、管理人员之间的联系更紧密,这可加强他们的协作精神,提高企业的凝聚力。⑤对企业的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定额与标准、计量与代码等的基础管理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为基他管理工作提供有利的条件。⑥应用系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提高了管理者决策的自信心和准确度。
五、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方法
1.企业信息化指数的测算方法
综合评价分析法的基本评价模型,通常多采用简单线性加权法:
式中,Pi为第i个评价指标无纲化处理后的值;Wi为Pi的权重;EII(EnterpriseInformatizationIndex)为企业信息化水平总指数值。
2.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的提高率
它是动态反映企业信息化水平提高速度的指标。一般有两种方法:
(1)环比法。即本年度企业信息化指数与上年企业信息化指数之差,及与上年企业信息化综合指数的比率。
式中:叫为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的提高率;年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年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
(2)基比法。①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总提高率:
式中:为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的总提高率;年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为基年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②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年均提高率:
式中:为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的总提高率;年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平均提高率;为基年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N为l,2,3,…,N一l,N。
六、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组织
组织也是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结果,因此,在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组织的工作。
一般来说,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组织内容主要涉及评价专家组的组成,评价过程的安排,评价步骤的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选定等。
篇3
论文摘要:通过对我国现有部分较为知名的企业信息化测度理论回顾,指出现有的企业信息化测度理论研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之处。提出企业信息化测度应从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和发展能力3个角度建立三维立体测度企业信息化测度理论与方法。
1企业信息化测度研究现状
1.1部分研究成果
近年来,国内诸多学者对企业信息化测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十分丰富的成果。
1. 1. 1刘凤勤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测度方法。吉林大学刘凤勤于2001年2月在《情报学报》《机械工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测度方法》提出包括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的“企业信息化综合力度法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中3个一级指标是:信息化信息装备力;信息化信息利用力;信息化发展潜在力。该指标体系对企业信息化测评研究具有独到新颖的见解。
但是,指标体系中一些指标并不贴切,如:指标体系中的“每百人函件数”,在电话、电子邮件十分发达的今天,函件已经不是人们沟通信息的重要手段,所以,该指标值已经不能反映企业信息化的水平,在某种程度上说,指标数据的下降反而可以说明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另外指标“信息技术经济效益值”的计算采用企业信息技术使用前后的年收人和年成本进行计算,虽然可以说这是一种思路,但其做法是十分不科学的,因为,企业信息化的经济效益具有滞后性,而且,企业的“产出”或“利润”的增加,也不能都归功于企业信息化,所以,以此来衡量企业信息化水平是不合适的。
1.1.2梁滨的企业信息化基础理论与评价方法。中国社科院博士研究生梁滨1999年5月的博士论文《企业信息化的基础理论与测评方法》可能是我国最早的企业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研究成果。论文从人本管理的思想出发,认为企业信息化包括以下5个方面:生产过程信息化;流通过程信息化;管理信息化(体现人本理念);组织结构信息化;生产要素信息化。根据这5个方面,梁滨第一次提出了具有20个二级指标的企业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对各具体指标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方法,并首次使用“企业信息化水平与企业经营相关度”测算企业信息化效益的方法,具有较大的开创性。
但是,该指标体系中并没有完全体现他在理论分析时所提出的5个方面,没有设置反映企业管理信息化、组织结构信息化、生产要素信息化的具体指标。另外,整个指标体系的指标测算绝大部分都是以投人的经费为基点进行测算的,这样指标体系的计算结果就是经费投人越多,信息化程度就越高。而实际上,经费的投人多少,只能说明企业管理者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而且过多的经费投人,可能导致过度信息化,从而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改变企业领导对企业信息化的态度。因此,这一套指标体系的运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1. 1.3唐志容的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指标体系研究。天津科技信息研究所唐志容于2002年3月在《科学与科学管理》杂志上《企业信息化指标测评指标体系研究》,提出了一个包含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的企业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中的5个一级指标是:信息技术投人及设施水平;生产过程自动化;管理信息化;营销信息化水平;人员素质。
这一套指标体系明确的将管理信息化、人员素质作为2个独立的一级指标提出来,说明作者意识到管理信息化、人员素质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但是,该指标体系中用“生产过程自动化”作为一级指标衡量企业信息化水平,并不太合适,因为,“生产过程自动化”不能等同于“生产信息化”;在一级指标“管理信息化”中,虽然提出了4个非常精彩的二级指标,但是对信息化对管理变革中的组织机构变动、流程再造等并没有作出反映。
1. 1.4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的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川。2000年国家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测评中心推出“企业信息化基本测度指标试行方案”,该指标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战略地位;基·础建设;应用状况;人力资源;安全;效益指数。这一套指标体系剔除了企业特点和行业特征,是一种通用型的指标体系,使得不同行业能够在除去行业特征的情况下测评共有的信息化特征水平,如果指标能够很好地推行、应用,可以大大地加快我国企业信息化测度的发展。
1. 1. 5唐小我等人的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研究。2001年6月侯伦、唐小我等人在《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发表文章《企业信息化及其指标体系探讨》,文中提出一个包含3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56个三级指标的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中的3个一级指标是:信息化组织建设评价指标;信息化基础设施评价指标;应用信息系统评价指标。
但是,该指标体系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一级指标中没有考虑到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平”。我们知道,无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多么好,没有与之匹配的信息资源,信息化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这就像无论公路修得多么好、车速多么快,但是没有货运就不会产生经济效益一样。其次,指标体系中定量与定性指标显失平衡,定性指标太多,定量指标太少。第三,指标体系没有给出具体的指标测算方法,使得这套指标得应用受到限制,缺乏可操作性。
对企业信息化述评测度理论研究成果除了上述之外,还有很多,在此文章不再赘述。
1.2综合评述
综上所述,我国企业信息化测度理论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为推动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作者认为,现有的成果中存在以下一些共同的不足之处:
1.2.1操作性不强。通过文献查证,我国众多企业信息化研究成果中,大多是一些描述性、介绍性的文章,虽然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但缺乏可操作性;对企业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的研究较少,要么测度不全面,要么指标体系过于庞大,指标无法准确测算,缺乏操作性。
1.2.2定量研究不足。多数文章在研究时定量分析工具使用较少,这种从定性到定性研究,缺乏说服力和科学性。企业信息化研究应该尽量多使用定量研究方法,从具体指标的定量研究到企业信息化定性结论,增强研究的科学性和说服力。当然,指标体系中有一些十分重要但又很难进行定量的指标,如,“信息化效益”指标在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对持续建设企业信息化的作用很大,但是,该指标量化的难度较大,这也给我们继续进行研究留下一些课题。
1.1.3研究角度单一。在现有的文献中,对企业信息化测度研究基本上都是从企业信息化静态现状着眼,强调、侧重企业信息化的现有数量、规模,研究角度十分单一,所以无论怎样顾此轻彼、顾彼轻此的指标体系研究都不能改变研究的先天性不足。因此,企业信息化测度研究,应该从信息化发展水平、信息化发展质量、信息化发展能力多个角度着手,进行立体的研究。
1.1.4指标测算缺乏科学性。在现有的成果中,多数学者对信息化指标测算都使用“投人法”或“产出法”。如果测算方法太侧重“投人法”,其结果是投人越多信息化程度越高,这将违背“适度信息化”原则;如果测算方法太侧重“产出法”或“利润法”,因信息化效益具有滞后性,因而测算方法缺乏科学性。
2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的新方法
2. 1三维立体测度理论与方法
我国一些企业在早期信息化发展阶段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信息化格局较好,但是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于是在新的一轮竞争中逐渐落伍,最后与企业期初信息化目标相差甚远;一些企业信息化高标准、高投人,最后企业负债累累、举步为艰。导致这些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现有的企业信息化测度理论与方法不能对企业信息化建设进行科学的指导,不能确保正确树立“适度信息化”的企业信息化理念,于是我们在充分考虑到企业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企业信息化测度从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和发展能力3个角度立体测度,以改变现有企业信息化测度理论与方法先天性不足,提出新的企业信息化测度理论与方法:
三维立体测度理论—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测度(数量与规模)、企业信息化发展质量测度(效益和稳定性)、企业信息化发展能力测度(可持续能力)。
通过研究确定,企业信息化内容都具有“信息化组织建设”、“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水平”、“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应用信息系统”四大属性要素,因此,建立以这4个要素为二级指标的企业信息化发展指数与质量指数,建立以“信息化系统”和“信息化环境”为二级指标的企业信息化能力指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企业信息化综合指数。
发展水平:主要指企业信息化发展状况即信息化要素的数量和规模,建立企业信息化发展指数(EIDI)。
发展质量:主要测重信息化系统结构和经济效益,建立企业信息化质量指数(EIQI)。
发展能力:是指信息化系统中的可持续建设能力,建立企业信息化能力指数(EICI )。
企业信息化测度方法:以投人法为主,兼顾信息化效益和发展潜力。
2. 2企业信息化测度的综合指数模型
建立企业信息化综合指数(EISI):
α,β,γ分别为企业信息发展指数、质量指数和能力指数指标权重。
其中:
EiDi为企业信息化发展指数,反映信息化发展现状水平。
Di为企业信息化发展指数二级指标权重;dy为三级指标权重;f( Aij)为企业信息化发展指数具体指标。
EiQi为企业信息化质量指数,反映信息化的效益体现程度,包括稳定性和持续性。
Qi为企业信息化质量指数二级指标权重;qij;为三级指标权重;f(Bij)为企业信息化质量指数具体指标。
EiCi为企业信息化能力指数,反映企业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Ci为企业信息化能力指数二级指标权重;cij为三级指标权重;f( Cij)为企业信息化能力指数具体指标。
2. 3指标的处理
由于企业信息化评估涉及许多指标,而且各企业间指标数值有高有低,情况十分复杂。所以在进行企业信息化综合指数测算之前,必须把各指标的情况综合起来形成单一指数,以符合多目标综合评价的要求。但是各指标又不能进行简单的相加和罗列,因为,首先各指标的性质和计量单位不一样,有些是总量指标、绝对指标,有些是相对指标,还有人均指标,这些不同性质和计量单位的指标无法简单相加;其次,各指标在指标体系中所处重要程度不同,简单相加不能体现出各指标的重要程度。因此,用层次分析法(AHP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运用模糊隶属度函数的方法对各个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篇4
论文摘要:分析了进行林业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意义,介绍了林业企业信息化评价的方法、步骤,提出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应用水平、信息化效果等3个方面入手,比较全面科学地提出了评价一个林业企业信息化程度的指标体系,并运用数学方法为其建立评价模型。利用该体系可科学地评价林业企业信息化水平,为正确指导林业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所谓林业企业信息化是林业企业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提高效益和发展能力,应用信息技术,再造企业的变革过程,是信息技术从一般业务应用向业务核心渗透的过程,是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转变的过程,是林业企业在基础设施、技术应用、结构调整、资源拓展、管理制度等方面向信息化转变的过程,也是提高经济主体活力,提高企业效益和竞争能力,最终在国民经济中实现林业企业的现代化转变的过程。
林业企业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其建设过程中会不断地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不断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和解决,可以认为林业企业信息化的建设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不断评价和完善的过程,因此,准确客观地评价林业信息化必须依靠评价体系。
1林业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方法
1.1评价方法
林业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主要采用标杆管理法。标杆管理是一个系统的、持续性的评估过程,通过不断地将企业流程与居领先地位的企业相比较,以获得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绩效的信息。通俗地说,标杆管理就是一个确立具体先进榜样,解剖其各个指标,不断向其学习,发现并解决企业自身的问题,最终赶上和超过它的一个持续渐进的学习、变革和创新过程。在标杆管理实施过程中,首先要确立标杆,标杆分为标杆企业和标杆值两种,其中标杆企业是指在同地区、同规模、相同发展阶段情况下与其他同类企业相比,在信息化效益相关指标数据方面有典型特征意义的企业,作为标杆库的成员,用来构造标杆值表。而标杆值是专家组根据一组标杆企业的信息化参数值综合确定的。
在林业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中,这两种标杆都要确立。标杆值的采用主要是设立参照基准,用于林业企业确定自身的信息化水平高低。标杆企业的确立则是为被测企业提供对比参照,便于其将具体指标与之对比,找出差距,分析原因,发现企业自身问题,为其今后信息化建设提供指导。
林业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标杆的确立应由林业主管部门主持,并定期或不定期更新的,以逐步改进测评精确度和不断反映信息化水平的整体进步。由于林业企业性质不同,地区间的不均衡,因此,应设立地区、行业两级标杆,便于企业确定自身在本地区、本行业中的信息化水平,逐步改进提高;同时应根据企业性质不同,按类型分别设置标杆,如设置营林型企业标杆和生产型企业标杆,便于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评价。
1.2水平评价步骤
评价林业企业信息化水平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保证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
筹备阶段:明确评价目的要求,选择有关专家学者组成综合评价组。
准备阶段:主要是收集有关资料、分析评价工作的工作量大小并做出相应的评价预算。数据获取方式的设计包括统计资料、问卷调查、普查数据、实测数据等方式。
数据收集阶段;确定调查方法和调查群体,采集评价所需数据,对数据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
评价阶段:按指标体系对数据进行计算评价,组织专家对权重予以确定、并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
总结阶段:根据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提交相应的综合评价报告,指出不足之处和整改意见,并由有关部门公布评价结果。
2林业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在标杆管理实施过程中,不论是标杆的确立还是林业企业自身评测都需要一个指标体系。以提供评测的具体参数标准,因此必须建立一套指标体系。由于信息化过程涉及诸多方面。所以需要根据林业企业的特点,从不同的侧面和层次建立一套指标体系.对信息化发展进行客观的定量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对策.以确保信息化目标的实现。同时.林业企业信息化评价体系也是一个建设指导的体系.可以帮助企业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一方面对其实施全过程进行全面的评价,使企业了解其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和水平。并与企业的既定目标对比,发现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差距,为下一阶段的建设确定方向和目标;另一方面.总结经验和教训.并结合新情况,根据企业的新目标和新业务对信息化建设进行相应的调整。
2002年10月9日,信息产业部出台了《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试行)》,为我国企业对自身信息化水平评价提供了标准。但该标准是一套通用型信息化水平评价的方案,不完全适用于林业行业,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适用于林业信息化评价的指标体系。
建立林业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必须以信息化的基本规律和林业自身特点和规律为基础,关注信息化要素的特点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评价信息系统状态的指标集合。这种指标集合是相关指标的有机组合,可对复杂系统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
2. 1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
①科学性原则:必须以信息经济学理论和统计学理论为依据,结合林业企业的特点,借鉴已公布的国家信息化指标和国际上比较通用的信息化测度的理论和方法,如波拉特方法和信息指数化方法,提出林业企业信息化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②客观性原则:由于评价的结果将直接影响着决策,因此需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其中定量分析是准确评价林业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关键。
③差异性原则由于林业企业具有与其他行业企业不同的特点,而且林业企业自身的规模、性质也各不相同.导致了信息、化目标和标准也各不相同.所以设汁评价指标时.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模式去衡量,尤其是指标权重的设定要有针对性,以反映出不同的情况。
④可操作性原则:即要求所选取的指标应该尽量与林业企业现有数据衔接,指标含义明确,便于数据采集。
⑤简约性原则:即要尽量选取较少的指标反映较全面的情况,所选指标要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指标之间的逻辑关联要强,但各指标间应保持相对独立,不应有明显的包容关系。
⑥前瞻性原则:所设计的指标体系应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即不仅可在时间上延续,而且可以在内容上拓展,以便于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过程进行连续评价。
⑦导向性原则:由于评价体系具有建设指导的意义,因此应能够引导企业按信息技术发展方向开展信息化工作,以避免浪费、走弯路等现象的出现。
⑧动态性原则:林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这就要求相应的指标体系也应具有动态性,以便准确地反映出信息化水平的实际状况。
2. 2林业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林业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分为定量评价指标和定性评价指标两部分.其中定量评价指标主要对林业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情况进行评价,定性评价指标则是对林业企业信息化所达到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价。林业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分为2个层次,共6大类31个指标(见表1)。
3林业企业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
由于林业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中,存在定性指标,因此可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
3.1权重的确定
指标权重是对每个指标在整个体系中的相对重要性的数量表示。权重确定合理与否对综合评价结果和评价质量将产生决定性影响。由于林业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比较庞大。因此可采用层次分析法(AHP)。
选取两组相关领域的技术、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的权威专家,其中一组专家根据各指标在林业企业信息化中的重要程度,确定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而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另外一组专家根据各指标在企业信息化中的重要程度,对各指标按百分制进行赋值,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综合两组专家的意见,初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组织专家研讨会,最终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3.2林业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计算
将各参数与标杆库中对应参数比较,可以得到一系列标准得分,其计算公式为:
尸‘二V /S.,
式中:尸:—第i项指标标准化得分;
V—第i项参数统计得分;
S—标杆库中对应参数标准值。
将计算出的标准得分加权处理,则可得到该企业的信息化指数,计算公式为:
S,二艺p:·W,
式中:5,—信息化指数;
尸:—第i项指标标准化得分;
吼—第i项指标的权重。
篇5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竞争力;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24-0000-01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发展,在世界各地,各行各业已经掀起信息化的浪潮,信息化的层次也在不断的演进,从MRP,ERP到CRM,从数据仓库到数据挖掘,每一次变革都极大地推动着企业信息化的升级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功能强大的,面向事物型的信息系统在各个行业中大量应用。
一、导致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停滞不前的阻碍因素具体表现在
(一)信息意识淡薄,不善于主动地捕捉和利用信息资源,一方面,企业缺乏应有的信息支持管理决策,另一方面国家已经建立的技术经济信息资源利用率较低。
(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低下,不能针对生产管理实际情况,支持其决策需求。
(三)信息人才缺乏,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教育和培训不够。
(四)投入强度低,地区行业不平衡,投资决策具有盲目性。把有限的投入重点放在硬技术上,而软件(特别是行之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不足等等。
总而言之,主要因为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认识与研究不够,缺乏一套科学的,系统的,可操作的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
建立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对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切实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对推动各地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使我国的企业少走弯路,建设有效的信息化,具有关键意义。
二、企业信息化内涵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借助网络信息平台,在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层次、各个环节及各个方面,应用先进的计算机、通信、互联网和软件等信息化技术和产品,并充分整合、广泛利用企业内外信息资源,实现企业的资金流、物流、作业流、信息流的数字化、网络化管理,实现企业的自动化和企业制度的现代化,提高企业生产,实现企业内部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运营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决策智能化,从而提供企业的整体素质,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过程。
其中,企业信息化主要的组成要素有:(1)信息技术应用,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如:计算机、计算机外设、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及其他软硬件,以提高企业经营效率。(2)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队信息资源进行更深层次的开发和利用。(3)复合型信息技术人才,企业信息化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要求更高了,一支既懂管理、又善经营,同时还掌握现代信息化工具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是企业信息化的保证。
三、如何提升企业的信息化
(一)增强企业主体意识
从这些年的信息化研究经验看来,我认为提高企业的主体意识是最根本的。政府在推进信息化工作,系统服务商在推进信息化工作,专家学者在推进信息化工作,而最后实施的主体是企业,企业自身的主体意识决定了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ERP项目不是一个纯技术的工程,他是企业管理战略落实的过程,因此ERP系统的成本和企业管理人员,尤其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主观意识密切相关,主观意识又包括产业链创新意识、管理意识、危机意识和信息意识等。
(二)加强信息化培训,提升人员管理素质
加强培训是提高企业意识水平和系统应用能力的重要方式,企业需要各种各样的培训,ERP系统的服务商也需要加强对企业的培训服务。
企业需要制定专业的培训方案。包括培训的对象、课程、时长、地点、师资,培训考核的方式,培训效果如何量化,培训风险如何控制。
(三)鼓励企业管理创新,促进企业管理升级
信息化系统对于企业来说是拿来主义,与此同时,企业还应当加强自我创新能力,在管理模式、业务流程、关键控制点、授权机制、监督机制、反馈机制、评估机制、分析模型等方面进行管理研究,要敢于进行业务模式重组(BMR)。其中,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的创新又是重中之重。企业实施ERP项目的效果是可以量化的,例如管理创新比率,它指的是企业通过实施ERP改进流程数量占企业流程总数量的比率。管理创新比率越高,说明ERP系统的应用程度越深入。
(四)制定具备前瞻性的IT规划,支撑企业长期发展
如果说发展中的企业是公路上奔驰的汽车,那么信息化系统就是公路交通的指挥系统,而信息化规划则是集未来城市规划、交通规划、路线设计、指挥调度、交通压力预测于一体的总设计蓝图。
(五)成立ERP行业协会、建立成熟的市场导向
在软件领域由于行业标准难以定义,行业竞争针锋相对,到目前为止一直未形成实质性的行业协会组织。
四、结束语
过去人们对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都存在“重硬轻软”的特点。企业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开发企业内外的信息资源,以提高企业生产、管理及决策的科学化和智能化。因此,在以企业信息基础机构为基础、以企业信息主体活动为保障的条件下,充分开发利用各种软件体统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与方面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各业务环节的计算机化控制和管理,是企业信息化的核心。企业信息量水平是评价企业信息化水平最重要的内容。
总的来说,信息量水平应该体现企业信息化覆盖企业生产经营各个方面的幅度和质量,因此,企业信息量水平的评价指标包括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的指标,其中,横向式企业信息化幅度指标,而纵向是企业信息化质量指标。
参考文献:
[1]叶帆.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兵团党校学报,2011(02).
[2]许心.我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发展战略研究[D].西安邮电学院,2010.
[3]张延林,肖静华,李礼.基于社会网络的IT与业务匹配多主体仿真[J].系统工程,2011(06).
篇6
内容摘要:信息化能够改进和提高企业绩效,两者之间呈正向关系,但是信息化投入如何给企业带来绩效,目前尚无统一的理论框架,鲜有从价值链角度探讨企业信息化绩效的机理。本文沿着企业内部价值生成的过程,分析信息化投入对企业绩效影响的路径,将价值转化分为两个阶段:优化价值链,提高效率;协调整合价值链的各项资源,提升能力。在第一阶段价值转换的基础上,信息化进一步投入和协同化效用形成了基于IT技术的各项能力,这些能力的提升和协同作用使企业整体绩效得到改善。
关键词:价值链 信息化绩效 信息化 生成机理
引言
信息化是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信息化是指社会经济的发展从物质与能量为经济结构的重心,向以信息与知识为经济结构的重心转变的过程(李永红,2006)。在这个过程中,不断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装备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和社会各领域,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整个社会信息化水平,但大量的信息化投入是否给企业带来绩效?企业信息化价值生成机理是什么?针对这些问题,学者们之间曾经存在争议,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欧美学者肯定了信息技术对企业绩效的作用。但是信息技术是如何产生价值,其生成机理是什么,尚无统一的理论框架。本文沿着企业内部价值生成的链条,分析信息化投入对企业绩效改善和优化的路径,利用虚拟的知识库作为两阶段价值转化的桥梁,将过程绩效和企业绩效衔接起来,并将信息化过程中隐性价值和人的价值显现出来。
企业信息化绩效理论文献回顾
信息化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观点,主要经历了不相关、不确定和正相关三个演化过程。到20个世纪90年代中期,中西方学者基本达成一致,认为两者之间正相关。关于信息化绩效的生成机理,中外学者尚处于探讨中,尚无统一的框架。根据不同学者研究成果的理论视角,可以将信息化与企业绩效之间作用机理的理论框架划分为四种类型。
(一)基于组织管理的视角
该视角认为,信息技术系统与组织架构、管理惯例互补。Hitt and Brynjolfsson(1997)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广泛使用IT技术的企业倾向于采用分权决策、主观激励和更加依赖于技能和人力资本,这些是对传统管理惯例的补充。Brynjolfsson、Hitt和Yang(1998)通过对美国1000多家企业1987-1994年数据的回归分析,实证研究了信息技术、组织特征(指员工培训、决策结构、工作设计等)和企业绩效之间互补关系。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技术和组织管理的结合能够产生更大的价值,两者之间具有互补的关系。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技术和组织机制的结合能够产生更大的价值,如果只强调其中的任何一方都不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绩效。
(二)基于资源的视角
该视角认为,IT基础设施、IT人力资源和基于IT的无形资产等作为企业的资源,能够提高企业的绩效,获得竞争优势。基于资源的视角(RBV)研究信息技术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一直被西方学者建议采纳。Sircar、Turnbow and Bordoloi(2000)提出投资分为IT投资和企业投资(包括劳动力和资本),IT投资又分为MIS预算、计算机资本和每个雇员拥有的电脑量。他们通过实证方法验证了上述IT投资和非IT投资直接影响公司绩效指标。Bharadwaj(2000)认为如果公司将IT相关资源进行整合而形成一种独特的IT能力,这种能力能就够给公司带来优秀的业绩,同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拥有卓越IT能力的公司业绩水平高于同等条件下的其他公司的业绩水平。虽然上述学者实证研究了IT相关资源的投资可以提高企业绩效,但是仍然缺乏有力的数据证明IT相关资源投入变量与企业绩效输出变量之间关系,另外与非计算机资源相比,计算机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有哪些等问题仍然有待进一步研究。
(三)基于流程的视角
该视角认为,信息化能够改进企业的流程,改变价值创造活动方式,以此降低成本或提高差异化。Soh and Markus(1995)提出了关于IT投资如何、为什么以及什么时间转化为客观的企业绩效的过程模型。基于流程视角的研究注重IT技术对组织流程的改善以及改善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但基于流程分析的视角没有和企业内部价值活动结合起来,同时将过程绩效和企业绩效等同起来。
(四)基于集成的视角
该视角认为,信息化与公司战略和内外环境的匹配及融合,能够提高企业流程管理、客户管理、绩效管理等能力,从而调节并影响了企业绩效。Mithas(2011)等人研究发现信息管理能力在培养企业其他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客户管理、流程管理、绩效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这些方面能力的提升反过来改善了企业在客户、财务、人力资源和组织管理效果等方面的绩效。他认为客户管理、流程管理和绩效管理这三方面的能力调节信息管理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佘镜怀(2011)认为信息技术投资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促进公司内外部协调,而正确的IT基础设施投资决策对于促进这种协调至关重要,并最终影响公司的IT投资绩效。基于集成视角的观点分析了信息技术投入从不同方面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但是缺乏影响路径的分析以及不同路径的影响权重。
上述各种观点从不同的视角研究了企业信息化价值生成的机理,但是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如何转化为企业的价值,在哪些环节上转化,各个环节的转化内容是什么?隐性价值如何体现?诸如此类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
企业信息化绩效的内涵与特征
(一)企业信息化
信息化是指社会经济的发展从物质与能量为经济结构的重心,向以信息与知识为经济结构的重心转变的过程。信息化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一是信息资源的广泛应用,二是信息产业和信息服务高度发达和完善,三是信息化基础设施环境。本文研究的企业信息化是指信息资源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即不断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企业各部门和各项业务活动,利用信息技术对企业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形成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快速应对能力,增加企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其本质在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信息资源在企业中的建设和应用,具有阶段性、内部关联性、外部关联性、应用效益的间接性、应用效益的隐性等特征(刘荣坤,2011)。
(二)企业信息化绩效的内涵及其特征
1.企业信息化绩效的内涵。企业绩效是指企业在某个阶段输出的各种成果,它不同于生产率和能力。Brynjolfsson and Hitt(1996)认为生产率问题是根据生产力理论提出,而企业绩效的问题是基于竞争力理论而提出的框架。能力侧重使用资源实现期望输出的过程,能力具备资源所欠缺的组织嵌入性,这导致能力无法像资源一样在要素市场进行交易,而必须通过企业自身构建而获得。综合以往的研究成果,企业绩效是企业在销售量、市场份额、组织管理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财务业绩、市场价值、资产值等方面的一个综合指标。企业绩效不同于过程指标,过程指标是各种投入的中间产物。
企业信息化绩效是指信息资源在企业应用过程中表现出的各种效益,与企业绩效是不同的概念。它不仅涵盖了企业绩效的相关指标,还涵盖了过程指标。首先,信息化会支撑并优化企业基层业务活动,如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改善工艺流程等;其次,信息化会优化管理活动,提升管理绩效,如优化客户管理、流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最后,形成基于信息化的各种能力,这些能力的协同作用,表现为企业绩效的改进。信息化投入对业务流程和管理过程的影响属于过程指标,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属于企业整体层面的综合性指标。
2.企业信息化绩效的特征。企业信息化建设不同于产品技术改造,其效益的概念完全不同。后者的效益是直接的,显现的,而企业信息化绩效具有间接的、时滞的、广泛的、无形的、溢出的等特点。
间接性。信息化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一般不是直接的关系,两者之间必须设立中间变量或者中间过程,通过中间变量或者中间过程才能体现信息化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虽然企业信息化绩效大多数是间接的,但也有些是直接的。
时滞性。企业信息化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信息化的建设需要花费很长一段时间,其绩效在短期内很难发挥出来。信息化在企业内部价值的增值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慢慢渗透。
广泛性和无形性。企业信息化牵涉到企业内部人、财、物、信息等各个方面和各个部门,其效益具有多维性。同时企业信息化过程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提升了管理和组织能力,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能力等无形性效率。
扩散性。企业实施信息化不但给自身带来效益,而且还使上下游企业或客户得益,他们也会享受到该企业信息化带来的成果。企业信息化可以提高与供应商或客户的信息传递速度,降低企业间合作成本,提高上下游企业协作能力。
基于价值链的企业信息化绩效生成机理模型
(一)基于价值链模型的企业信息化价值生成路径结构模型
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的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价值链分析法”,将企业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基本活动主要包含了生产、销售、物流、售后服务等内容;辅助活动主要包括了采购、研究与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的基础制度(如财务制度、计划制定制度等)。企业根据战略、上下游合作伙伴(或者客户)和企业内部业务的需求规划设计并实施了相应的信息化建设方案。企业信息化建设首先实现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信息化,优化业务活动的流程,提高业务活动效率,然后建立业务活动共享的基础信息平台。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利用基础信息平台,将活动过程的信息 “记录”下来,然后企业从整体角度将各业务部门和职能部门的信息集成起来,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的整合、储存、传递和共享。然而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企业内部的集成整合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变化多端的市场需求,企业之间联盟和合作变得日益重要。为了达到共赢的局面,本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之间信息及时传递、共享和协同就成为企业必然的选择。利用信息化技术,企业实现了内外协同化,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对客户的管理能力、业务流程的管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以及市场开拓能力。这些能力的改善必然会使企业运营和管理更加有效,从而使得企业综合绩效的指标得到改善,最终表现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如图1所示。
(二)企业信息化在价值链各个环节价值转化的机理分析
信息化对企业价值的增加具有间接性,并且信息化的增值作用贯穿了企业的整个流程。因此,信息化投入与产出之间必须有相应的中间过程及产物,有些学者将这些中间过程的产物称为过程绩效。根据上述信息化价值生成路径中价值转化机理的分析,从投入和产出角度,本文将信息化价值转化分成两个阶段,如图2所示。图2中信息化投入分为两个阶段:信息化投入1和信息化投入2。信息化投入1主要完成第一阶段的价值转化;信息化投入2与第一阶段输出(即图2中的中间产出)共同完成第二阶段的价值转换。两个阶段之间的衔接是虚拟共享的知识库,它既是前一阶段的产出,又是后一阶段的输入。
第一阶段优化价值链,提高效率。这个阶段根据企业内部对信息化的需求,结合企业战略和上下游合作伙伴或客户的情况和需求,制定信息化建设规划,并投资应用到价值链上主要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使价值链实现了第一次增值,主要表现在:优化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的工艺流程,删除冗余的活动,充分利用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包括直接生产成本和间接生产成本,直接生产成本主要由基本活动产生,间接成本主要由辅助活动产生),提高利润空间;充分开发利用各个环节的信息,提高各项活动的效率。这个过程基本上实现了信息技术与企业战略、主要业务、辅助管理等活动相融合,产生相应的过程绩效指标,如流程优化、成本降低、决策效率提升等。
第二个阶段协调整合价值链的各项资源,提升能力。利用信息技术,建立起虚拟的共享知识库,一方面使企业内部各项资源的整合,并与上下游合作伙伴或客户之间实现及时信息传递和共享。另一方面虚拟共享的知识库可以使隐性的知识显化出来。虚拟知识库作为第一阶段产出和第二阶段的投入。在第一阶段增值的基础上,经过第二阶段的信息加工处理、传递、共享、学习等活动,企业内部各面协调和集成能力大大增强,形成了基于IT技术的各项能力,进而表现出企业整体绩效的改善,取得竞争优势。
企业信息化价值生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上文分析了信息化如何影响企业绩效的过程:IT基础设施作为基础的信息化平台,拥有运营层面的各种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进行内外集成,实现企业内外协同运作。企业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实现协同运作,使各项能力得到大大提升,从而对企业层面的绩效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但是,信息化投入能够产生多大的作用,还受到一些制约因素的作用。虽然目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IT技术对企业绩效有积极的正向影响,但是其价值的大小和范围依赖于企业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包括互补的企业资源、商业合作伙伴、宏观的竞争环境等(Nigel Melville et al.,2004)。根据国内外实证研究的结果,主要制约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行业因素
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会因行业的不同而不同。行业因素的影响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行业的业绩水平会影响信息化投资绩效,例如银行业与制造业;二是整个行业的信息化水平也会影响信息化投资绩效。如果商业合作伙伴的信息化水平层次不齐,那么信息化的协同效果就会受到制约。
(二)企业规模因素
企业规模因素主要会影响企业内部IT资源以及与IT互补的资源。根据Bharadwaj(2000)的划分框架,IT资源主要分为IT基础设施、IT人力资源和基于 IT 的无形资源;与IT互补的组织资源有组织管惯例、组织结构、非IT人力资源、企业的声誉、企业文化、企业的创新等。不同规模的企业这些资源的拥有情况就会不一样,因而企业规模会影响企业信息化绩效。
(三)信息技术的“适用性”
每个企业采用的信息技术是否适合本企业目前的规模、市场环境等因素。如果不适用,那么信息技术不能和企业的业务、管理、战略目标等因素融合,这将会影响到信息化绩效。
(四)信息化绩效的评估模型
信息化绩效的评估模型也会影响到信息技术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情况。根据现有文献的回顾,目前信息化绩效评估的技术、方法、概念模型都有待进一步改善,不同的评估模型有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所以信息化绩效评估模型的研究对信息化绩效整体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结论
企业信息化对企业绩效的作用,学者们的研究结果经历了两者之间不相关、不确定到相关,再从相关到积极正相关的演变过程,但是两者之间的作用机理仍然缺乏统一的理论框架。本文基于价值链的企业信息化绩效生成机理的研究,借鉴了波特的价值链模型的思想,集成了基于资源视角和流程视角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信息化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作用机理模型。从资源投入视角,分析了信息化对企业绩效作用的大小和程度取决于企业自身对信息化各种资源的整合,孤立地强调某一方面都不会取得最优化的绩效。从流程的视角,分析了信息技术的投入对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业务流程绩效的影响,同时促进知识的积累、共享和学习,而知识的积累、共享和学习提升了管理层面各种能力,这些能力使企业各方面的绩效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李永红.IT投资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的国外文献综述[J].情报杂志,2006(8)
2.Lorin M Hitt, Erik Brynjolfss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ternal firm organization: an exploratory analysis[J].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1997,14(2)
3.Erik Brynjolfsson, Lorin M Hitt, Shinkyu Yang. Intangible assets: how the interaction of computers an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ffects stock market valuations[C].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1998(10)
4.Sumit Sircar,Joe L Turnbow, Bijoy Bordoloi. A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vestments and Firm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2000,16(4)
5.Anandhi S Bharadwaj. A Resource-based Perspectiv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pability and Firm Performance: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 Mis Quarterly.2000,24(1)
6.Christina Soh, M Lynne Markus. How it creates business value:a process theory synthesis. proceedings of the sixte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Amsterdam,the Netherlands,1995
7.Sunil Mithas, Narayan Ramasubbu, Vallabh Sambamurthy. How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apability Influences Firm Performance[J].Mis Quarterly.2011,35(1)
8.佘镜怀.IT基础设施治理与IT投资绩效关系实证研究―来自财富1000公司的证据[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12)
9.刘荣坤.基于认知的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研究[D].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10.Lorin M Hitt, Erik Brynjolfsson. Productivity,business profitability, and consumer surplus:three different measure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value[J]. MIS Quarterly. 1996, 20(2)
篇7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息化中国电信
Abstract:There are endless opportunities of Chinas SMEs(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information,it is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that helping SMEs achieve information promotes China Telecom into the blue ocean for transitio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dilemma of Chinas SMEs information,and makes related strategies to promote SMEs development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advantag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 Telecom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s to SEMs.
Keywords:SMEs(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InfomationizationChina Telecom
1.引言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经超过40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总体来看,大多数企业信息化水平还只停留在“邮件系统+局域网”的初级阶段。受此制约,许多中小企业管理、运行效率低下,影响了企业的持续发展。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企业已经不得不面对来自内部管理、生产控制等多方面的挑战。因此,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有效解决中小企业发展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全面提升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已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课题。
中国电信是我国基础性、先导性产业,也是我国信息产业的龙头企业,具有经济的正外部性,对推进和提升其他行业价值具有倍增效应,其发展速度和效益必然会对整个经济发展产生辐射作用。中国电信具有集团采购和整合优势,通过与系统集成商及供应商的合作,能赢得最低的经营成本,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较为经济的信息化方案,从而减少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资。因此针对目前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以及中国电信本身的优劣势,提出中国电信有效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的策略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2.中小企业信息化内容与困境
2.1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内容。中小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在作业、管理、经营各个环节、各个层次、各个领域采用计算机、通信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开发、广泛利用企业内外信息资源,逐步把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引入到管理流程中,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促进管理创新的过程。
从信息系统角度来看,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一是营销管理信息化。建立覆盖各销售网点的计算机网络,将产品销售、售后服务、客户需求、市场变化等信息纳入计算机系统,实时监控、调度、响应和分析,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不断开拓新市场。二是采购管理信息化。采购管理实现内部各相关程序和权力的公开、透明及有效制衡。三是财务管理信息化。企业内部各单位使用统一的财务管理软件,财会部门能同步得到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每一次业务活动的信息,并实时进行核算,提高会计核算速度。四是生产管理信息化。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对生产过程实行动态分析和监控,以提高生产效率,并使产品的生产质量得以保证。五是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此目标是更好地进行人力资源的发展和规划。
2.2中小企业信息化的主要困境。我国中小企业大多意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但中小企业信息化还处于起步阶段,一方面企业已经意识到了信息化的重要性,开始着手推进信息化进程; 另一方面,又由于信息化有着投入较大、回收时间较长的特点,因此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存在着以下两大问题:
2.2.1中小企业信息化存在成本困境。中小企业预算低、利润少,对于企业信息化投资的敏感程度远大于大企业。而目前国内市场上信息化软件比较成熟的主要还是高端产品,面对的主要是大型企业,高昂的初始投入成本费用以及后续的二次开发、运行维护、系统更新和管理费用,令许多中小企业望而却步[2]。资金短缺是中小企业的普遍困难。根据数据统计:15%的中小企业认为资金不足是信息化建设中的障碍,多数中小企业更愿意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市场或研发上,以降低投资风险,这些都导致中小企业信息化整体水平难以提高。
2.2.2外部环境差,缺乏适合的信息化方案。由于中小企业管理程序较为灵活自主,所以变动很大,管理程序的稳定性差,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管理软件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另外我国目前市场上的中小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过于昂贵,38%的企业认为没有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当前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的管理软件产品还不多,大部分不能很好满足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软件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后续服务也没有跟上。国外企业管理软件又存在“水土不服”等问题,很难为中小企业所接受。以中小企业信息化为特长的咨询机构极少,专业从事企业信息化工程监理的机构也太少,导致中小企业信息化项目质量无法保证。
调查显示,71%的企业希望运营商能够提供企业信息化一揽子解决方案,23%的企业需要给予信息化方面专业的指导咨询,15%的企业需要得到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咨询。此外,电子支付、信息安全、物流配送体系的滞后等问题也是影响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因素[3]。
3.中国电信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驱动力
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蕴藏着无尽的机遇,帮助中小企业实现信息化是助推中国电信进入转型蓝海的重要动力,也是向“世界级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变的最好契机。中国电信启动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的主要驱动力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首先是信息化进程和产业发展需要;第二是来自于企业自身发展需求,从基础电信运营商向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战略转型必须要求电信运营商服务于中小企业客户和市场;第三是用户需求,随着中国电信在商务领航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的信息化需求逐渐增加,并从单一的服务要求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的服务[4]。
中国电信拥有优良的网络、优质的服务力量和强有力的研发队伍,正在加快向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的步伐,致力于为行业用户提供整体信息化方案。中国电信的行业信息化开始于1994年,到2004年,服务框架已基本形成,能够为大客户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内容应用、网络规划、系统集成、网络外包等整体服务。目前,利用中国电信网络组建的全国性信息应用系统已超过两百个,覆盖银行、证券、保险、政府、企业、教育、跨国公司等行业。中国电信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优势主要可以体现为以下两点:
3.1电信企业可以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立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由于规模分散、技术薄弱、资金有限,所以要充分调动、合理整合有关社会资源。而电信企业可以发挥技术输出作用,组合软件提供商、系统集成商、管理咨询公司、工程监利机构的相关作用,逐步建立企业信息化支持、服务与保障体系,形成一个完善、诚信、高效的企业信息化社会信息服务体系[5]。
3.2电信企业的集团优势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较经济的信息化方案。成本困境是目前中小企业信息化的主要困难之一。而电信企业具有集团采购和整合优势,通过与系统集成商及供应商的合作,赢得最低的经营成本,从而为企业提供最经济的信息化方案,减少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资。通过构建信息化平台,以 IT 采购的方式,做各行各业的企业提供最优质高效的服务。
4.中国电信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的策略
中国电信总经理王晓初今年初表示,公司正面临3年转型的攻坚阶段和关键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企业必须聚焦于客户、紧抓市场商机、开拓信息化蓝海,方可实现转型新突破,跃上更高的目标。针对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应用的最新趋势以及主要问题,中国电信需推出相应的服务策略。
4.1发挥中国电信在产业链中的主导作用,加强产业联盟的有效合作。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是 ICT、增值业务体系中最具市场潜力、运营商价值最大的一个环节。但同时运营商对此市场的开发也将面临众多的艰难险阻,如用户需求差异化导致的市场充分细分化,信息化本身的高技术、高知识含量的特点导致的产品体系复杂化等是电信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的重要特点与难点。中国电信拥有一个完整的链条,其环节包括设备制造商、系统集成商、软件开发商、运营商、内容提供商和用户。过去,在窄带话音通信时代,电信用户、运营商、制造商构成了简单的产业链。在如今的电信市场上,任何一个基础电信运营商要想跨越整个链条,将每个环节都做好是不可能的。在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我们需要产品供应商的技术支持、运营商的包装运作、ICP的内容提供、价值链终端用户的认可使用等要素[3]。价值链上的各相关主体只有分别着眼于自身的核心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规模运作,才可能形成一个以电信运营商为核心的良性循环的价值链体系。要加强对渠道型合作伙伴的协调和管理,优化营销渠道,配合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市场营销;加强与终端厂商合作,突破固网终端瓶颈,加快提供有线和无线融合,通信、计算机和家电融合的多样化终端,才能实现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有效服务以及中国电信本身的稳定转型。
中国电信自身并不进行信息化配套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在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过程中,需要通过与联盟中其它企业合作来完善与企业信息化相关的产品线。为了使产品线更加完整,中国电信需要进一步加强产业联盟的有效合作,并在联盟内部关键企业之间建立有效的业务分成模式,比如与提供 ASP解决方案的企业之间共同约定建立业务推广和分成机制。另外我们可以采用业务外包等形式,通过我们电信公司的网络为中小企业提供多种选择的语音、数据与多媒体应用相结合的一揽子解决方案。根据中小企业的不同需求和承受能力,推出不同的信息化套餐品种供其选择。
4.2整合现有的电信业务,更好地提升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随着中国电信经营理念的转变,也为了满足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的需求,中国电信进入了全业务经营和各种业务整合的阶段。虽然目前中电信借助移动业务与固网业务的融合,加快业务价值链的捆绑给电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空间,但是目前电信业务的整合还存在着许多不足,难以满足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服务。
4.2.1当前信息化业务战略不够明确,缺少业务的总体布局。由于缺乏业务的总体布局,用户无法享受到自由选择的乐趣,中电信也没有能够发挥多种业务的组合优势。增值业务核心价值并不明朗,撬动市场的“杀手锏”应用有待发现。应用与内容缺乏,在发展业务时很难找到切入点。因此,细分市场,贴近应用,以多层次的业务满足多层次的需求已成为当务之急。
4.2.2在整合业务以及推广全业务经营时,需进一步明确分工,减少流程,梳理组织架构。目前的组织架构将使得各种服务依然散落在大市场部、个人客户部、家庭客户、政企客户部、天翼公司、移动终端公司、号百公司、信元公司等多个部门。部门之间的扯皮,推诿,消极,应付等思想使得中国电信将很难提供令客户满意的“端到端的全流程服务”,最终降低客户的感知,削弱了电信全业务运营的优势地位,甚至会出现服务出现问题找不到责任单位的现象。最为关键的是,在业务的界定,部门指标的下达上由于部门指标考核的因素,一些全业务性质的套餐与产品方案将很难划清收入来源与运营主体。使得全业务运营的优势被削弱。
4.3提高中国电信IT的整体支撑水平。中国电信目前的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属于木桶定律中描述的 “短板”,需要超常规发展。应按照既满足当前发展需要,又着眼长远、适度超前的原则,以建设新一代世界级企业信息化综合平台(CTG-MBOSS)为目标,以中国电信企业信息化架构为指导,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为了更要的服务中小企业信息化,电信IT系统需要在技术架构、应用系统、数据管理、基础设施、组织与管控方面都做出改变。
4.3.1基于BSS系统的整合,加快EDA和BSS建设,抓紧建好数据仓库,充分重视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全面提升对市场分析研究和针对性营销的支撑能力。要加快企业的 IT 系统建设。当前重点是要加快经营分析系统建设,为前端营销人员装上“眼睛”,同时要加快建设和完善 BSS 和 OSS 等支撑系统,更好地支撑前端的经营工作,以满足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的要求[6]。
4.3.2实施IT系统需求流程管理和IT系统资源动态管理。为了满足业务发展和信息化服务的需要,电信运营商的业务支撑系统常常面临着业务部门频繁的新增业务需求,导致了频繁的系统升级和软件版本的更新。建设需求流程管理模块,对需求进行规范管理,是解决需求实现要求快速、准确、灵活与需求流水线长、干系者多之间矛盾的一个有效途径。需求流程管理模块主要实现流程跟踪、任务提醒、记录查询、系统升级管理以及版本管理等功能。
IT系统资源主要包括主机、存储、网络设备等硬件资源及数据库、中间件、应用软件等软件资源。要将对系统的维护工作从被动转为主动和实现系统的科学规划,实施系统资源的动态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实现IT系统资源的动态管理,更好的提升电信IT整体支撑水平,应做好建立动态的系统资源资料库和建立资源变更操作工作流程这两项工作。
4.3.3为了满足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要求,需要对现有孤立的信息源进行整合,通过统一的信息化规划,保证信息标准的统一,满足当前发展需要的同时着眼长远、适度超前,确保未来的系统能够遵循统一标准,实现系统之间的集成和信息共享,避免出现新的信息孤岛。
4.4聚焦客户,更有效地进行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总经理王晓初提出了中国电信的战略目标:做世界级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要求中国电信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网络为基础,以客户为中心,坚持“诚信经营和精确化管理”,实行“网络”和“业务”分类经营,积极与媒体、娱乐、信息内容服务商合作,向客户提供完整、综合、高附加值的信息服务。聚焦客户,针对客户的需求不断完善中电信各个服务环节是有效服务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关键之一。为了更好的聚焦客户,真正实现电信“用心服务,用户至上”的服务理念,提高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水平,应重点做好以下一些工作。
4.4.1进行中小企业客户信息的分析。客户信息分析是通过对客户信息和消费数据的关联、挖掘、分析,得出对业务营销、市场细分、服务水平等有重要意义的关键信息,从而增强企业对市场的灵敏反应能力,提高用户服务水平,达到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加企业盈利能力、提高市场占有率的目的。客户信息分析过程包括以下三阶段:客户行为分析、重点客户发现和效能评估[7]。
4.4.1.1客户行为分析。①行为分组:根据客户行为的不同划分为不同的群体,各个群体有着明显的行为特征。通过分组,可以更好地理解客户,发现客户的消费规律。②客户理解:将客户在行为上的共性与已知资料结合起来,对客户进行具体分析。
4.4.1.2重点客户发现。80%的利润来自 20%的客户,重点客户发现主要考虑以下方面:潜在客户、交叉销售、增量销售和客户保持。
4.4.1.3效能评估。效能评估是评估市场策划和市场活动能否达到预定的目标。
4.4.2定期与中小企业客户进行双向沟通。电信可以定期抽调后端专业技术人员与前端营销人员或客户经理,相互配合,主动与客户沟通,让客户感觉到企业与用户之间不仅仅是一种买卖关系,更多地体现为朋友关系。通过与客户的沟通,使所有的用户自觉成为电信产品推销员、市场调查员、信息反馈员。每月上门走访应不少于1次。在于大客户的接触中,应向大客户宣传各项电信信息化新业务,了解客户的不同需求,掌握大客户的消费心理,进行市场预测,把握客户的未来信息化需求。另外客户的走访,通过沟通和交流,可以让用户多了解一些业务和技术,减少由于用户知识缺乏而导致的投诉和申诉率。
另外电信的技术部门可以投入技术骨干力量,介入售前服务,前后端协同配合,为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服务设计最优消费方案,设身处地为客户利益着想,真正实现企业价值与客户价值共同成长的经营理念。比如网络宽带业务,要协助中小企业,使之对所需求的产品进行规划和指导,合理的进行消费,为客户节省资源,真正的做到服务客户。
4.4.3实施个性化、差异化策略。当前中小企业对通信的消费需求已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个性化的趋势。电信竞争日趋白热化,每个业务领域,至少有两家以上的运营商在争夺市场,同时业务间的异质竞争更是如火如荼。在这种形势下,中国电信若想取得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的主动权,就必须在个性化服务方面建立优势。毕竟在各运营商技术上已经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谁先抢得服务的优势,谁赢得了客户的信任,谁就占了市场先机。因此,中国电信企业应从传统的业务竞争中解脱出来,不断开发新的、有个性的服务类型,今后的竞争将是细节的竞争。
参考文献
[1]扈瑜、杨富源.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式初探[J].中国市场,2008(22):78~79
[2]吴新颖.中小企业信息化与中国电信的“商务领航”业务[D].北京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袁小明、薛玉林.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及电信运营商的对策探讨[J].江苏通信技术,2006,22(3):44~48
[4]程意平.电信运营商开拓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的战略选择[J].网络电信,2005,7(11):20~21
[5]王卉越.信息化——电信企业转型的重要课题[J].电大理工,2006(2):39~40
篇8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息化;问题
一、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至2004年10月,已有IT应用的中小企业数量四百多万家,其中有20万家左右的中小企业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的IT应用系统,是中小企业IT市场中最活跃的一个群体。从2004年开始,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便进入了实质性发展阶段,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逐步从单机应用阶段或局域网应用阶段向更高层次的系统应用与整合方向发展,企业的个性化应用和电子商务正在得到快速推广。杨亚会、刘远忠(2005)对广东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研究发现: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已经开始信息化接触和探索;中小企业对信息技术和设备的利用程度有很大提高;中小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中小企业信息化初显成效,信息化已经或正在给企业带来积极影响。
然而,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巨大(约一千多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5%),地区分布广泛,行业分布跨度大,在IT应用方面水平相对较低,且应用层次差异比较大。从有关统计资料来看,我国中小企业只有10%左右实施了ERP和CRM方案,6%左右实施了SCM方案,进入了信息化的高级阶段,绝大多数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仍停留在文字处理、财务管理等办公自动化及劳动人事管理阶段,局域网的应用也主要处在信息共享层面上,生产控制方面的应用较少。
二、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SAP、ORACLE等国际巨头厂商宣布全面进入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中国的中小企业信息化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然而,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依然不高,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和问题。据统计,欧美几乎100%的企业装备有部门级的信息系统,超过68%的企业装备有以ERP为核心的企业级信息系统,而协同商务模式的应用也不是一件新鲜事;我国虽有60%的企业已经装备有部门级的企业信息化系统,但只有不到3.8%的企业装备有以ERP为核心的企业级信息系统,至于涉及协同商务模式的信息化应用还处于一个萌芽的阶段,其应用率还不到1%。这些数据表明,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绝大多数仍停留在部门级的手工模拟应用上,与企业管理变革要求相差甚远。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落后的理念阻滞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信息化的理念影响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与水平,落后的理念必然阻滞和妨碍企业信息化的执行。部分中小企业家对于信息化社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认识不足,甚至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拥有电脑、建立一个信息管理系统或企业网站就进入了信息化。同时,他们也缺乏现代化管理意识,没有清晰地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实质,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上“重硬轻软”,即重技术和设备、轻管理和企业变革,重开发、轻维护,重系统、轻数据。许多企业对于基础网络设施的投入比重较大,而对基础信息数据库和应用信息系统的开发和投入明显不足,制约了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
因此,对于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来说,更新理念,正确认识企业信息化的实质与意义,是首当其冲要解决的问题。应该看到,企业信息化不单纯是使用信息技术,更主要的是建立一套与信息化相符的经营管理体制,企业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它不仅涉及大量资源投入和技术变革,而且还涉及到企业业务与管理流程改善、组织结构调整、管理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问题。
2.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严重不足。中小企业的成长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我国中小企业自身规模较小,融资难度大,自有发展资金极为有限。然而,企业投入信息化系统需要大量资金,中小企业收入有限,现金流紧张,信息化支出主要依赖于内部积累资金,使得资金的使用往往捉襟见肘。一些中小企业在前期能够购置基本硬件设备与必要的软件系统。但实际上,企业信息化的各类系统会随着企业发展而调整升级,因而不断需要后续资金的投入,信息化系统的管理和维护也将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人力、物力和资金的不断投入与支持。因此,解决资金不足问题是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前提条件。
就目前来看,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信息化资金不足的问题,中小企业信息化投入力度与大型企业相比有很大差距,在全国1 000多万家中小企业中,真正实现计算机较高级应用的企业所占的比例还不足10%。周建梅(2005)调查研究表明,64%的企业对信息化的投入力度在10万以下,近20%的中小企业认为资金不足是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障碍,企业对硬件的投资占到整个信息化建设投资的80%以上,而配套软件投入却相对落后。杨亚会、刘远忠(2005)研究显示,资金短缺是广东省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首要制约因素。
3.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人才缺乏。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开展信息化,需要既懂企业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大多数企业缺乏复合型信息化人才。中小企业受企业实力如资金、激励制度、管理水平等制约,人才缺乏现象更为严重。除了一些新兴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之外,大部分中小企业内部没有专门的IT部门,或IT部门力量薄弱,信息技术人才水平不高或人员不够,尤其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更少,这为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实施与应用带来了很大障碍。周建梅(2005)调查研究表明中小企业行业分布广泛,而信息技术类专业人才绝大多数聚集于IT类企业,业务需求和技术支持之间的沟通困境直接影响了中小企业的信息化进程。杨亚会、刘远忠(2005)对广东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的研究表明,广东中小企业信息化人才不足表现为绝对不足和相对不足两种情况。首先,市场上信息化人才总量有限,中小企业信息化人才供给的绝对量不足。其次,就市场上有限的信息化人才而言,其工资要求较高,而中小企业规模较小,每个产品上所分摊的人力成本相对较高,这样产品就失去了价格竞争力,大多数中小企业无法接受这一点,这就造成了所谓“小庙容不下大和尚”的相对不足。目前大量中小企业所雇佣的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也相对有限,很难适应和承担企业信息化所赋予的重任。
4. 中小企业信息化基础薄弱,管理成为瓶颈。中小企业信息化不单纯是使用信息技术,它涉及企业的业务与管理流程、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等一系列问题,需要企业建立一套与信息化相适应的经营管理体制。企业信息化在企业应用的前提是管理的制度规范和程序化。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大多具有明显的相机而动的行为特征。如果对其流程、制度进行深入研究,会发现存在许多不规范的地方,这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中小企业家不愿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藉口。
目前我国只有少数企业实现了基础性管理系统,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管理工作随意性较大。许多中小企业管理方法陈旧,个别企业还停留在家族式管理状态,信息化基础管理工作薄弱,管理制度、组织结构、管理理念与信息化的要求不相适应,信息系统建设与企业制度改革、管理创新协调推进不够,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顺利进行。
5. 面向中小企业的信息化产品缺乏。2000年以前,我国企业信息化管理软件提供商主要来自国外,国内开发商的产品品牌不突出。一方面,这些国外产品价格十分昂贵;另一方面,国外软件商对我国中小企业的认识不充分,盲目选择与大企业类似的模板,而不是为中小企业量身订做一套系统,这必然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可供选择的合适的信息化产品十分缺乏。
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大环境下,我国信息化需求快速增长,为国内软件企业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但就目前市场上的信息系统产品而言,仍存在一些问题:第一,信息系统难以符合中小企业的个性需求。中小企业面广量多,不同行业的运营方式各异,而当前的信息系统产品往往是根据整个行业特点或同一企业规模设计的,这往往与中小企业的特定需求难以相符。第二,信息系统软件市场价格偏高,且对企业管理基础环境要求严格,超出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经济承受能力和管理基础环境,从而制约了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第三,缺乏专业服务伙伴提供完善的服务。当前大多数信息化专业服务商提供的服务仍然停留在“以我为主”的理念上,中小企业的个性化服务得不到满足,而且缺乏信息化管理的专业咨询机构,不利于信息系统的推广与维护。
6. 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宏观发展环境不完善。一是缺乏企业信息化的统一规划、相关标准与规范。虽然网络的发展带动了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但由于社会经济秩序不规范,有形市场和基础设施不完善,使得中小企业认为还不是投入信息化的最佳时机,网上营销缺乏配套信息系统、物流系统和支付系统,企业间网上销售、采购、财务结算等业务往来困难。所以只有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建立良好的制度规范,才能有效促进中小企业尽快实施信息化建设。
二是缺乏信息安全保障系统和法律保障体系,电子商务总体发展落后。尽管我国在2004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首次赋予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并明确了电子认证服务的市场准入制度。但是,一部篇幅有限的电子签名法不可能解决所有的电子商务法律问题,它还需要其他电子商务法律的配合,以形成我国系统的电子商务法制环境。从这个意义上看,电子签名法的出台只是我国电子商务法制建设的一个开始。由于受网络安全、网上支付、社会信用及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等因素的制约,大多数企业的电子商务尚处在信息、收集、交流的阶段,订单与合同的正式签订、支付及物流配送等活动基本上还在网下完成。虽然企业普遍重视电子商务,但多数企业缺乏清晰的战略规划。
三是尚没有行业性的或统一的中小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不能准确评估地区、行业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不能及时诊断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尚无统一规划和标准,造成信息无法流畅传递和共享。企业信息化工程建设“咨询——监理——评价体系”机制也没有形成。
总之,我国目前的信息化公共支撑环(下转第57页)境滞后于应用系统建设与开发,大企业(或关键环节的价值链)的带动效果不明显,中小企业从事信息化的外部激励因素不足,使得企业信息化积极性不高。
三、 结语与对策
在当前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企业经济效率已从规模经济性、范围经济性转向速度经济性、网络经济性,企业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国际化发展的要求,不能再照搬过去传统的管理方式与管理理念,信息化之路是未来企业发展不可阻挡的战略趋势,企业借助于信息化历程不仅有利于组织学习,而且还能通过管理与信息的互动、管理潜能的挖掘、知识学习等促进组织转型。
然而,就目前而言,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依然还面临着诸多不利于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与推广的问题,如理念落后、管理基础差、资金与人才缺乏、面向中小企业的信息化产品缺乏、宏观发展环境不完善等。当前形势下,需要通过政府、市场与企业的多方互动和努力,不断完善与提升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宏观与微观环境,从而有效推动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首先,政府要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规划、指导、规范、立法以及支持与投入上加大力度,以改善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宏观环境,为市场发展与提升构建广阔的空间和政策及法律保障。其次,要鼓励并推动我国信息化产品市场的发展与完善,鼓励国内科技企业发展适应于本土中小企业需求且能面向国际竞争的信息化产品。最后,要提高信息化认识,加强中小企业的管理基础建设与人才培训,从而改善企业信息化推行的微观基础环境。
参考文献
1.周建梅.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及对策.通信企业管理,2005,(12).
2.杨亚会,刘远忠.广东省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和对策建议.经济师,2005,(12).
3.计世资讯(CCW Research).2005年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及IT应用趋势报告.
4.卫东.中小企业信息化经验启示录.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5.中国国家企业网.企业信息化优秀案例选.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6.胡延平,高红冰.第二次现代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篇9
关键词:IT治理;企业战略;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一、IT治理的概念
IT治理是企业信息化领域中的一个全新概念,涉及到信息技术、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并且由于对其研究从近几年才刚刚开始,各方专家学者对此各抒己见,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IT治理定义。
提出IT治理概念的国际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联合会(ISACA)认为,IT治理是董事会和管理层的责任,是公司治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由领导阶层、组织结构和流程组成,确保IT实现持续和扩展组织的战略和目标。该定义认为,IT治理是企业或公司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实际上,为确保能够有效地管理公司治理中所涉及到的所有内容,必须首先对IT进行恰当管理,获得IT的支持。这种关系可以更清晰地描述为“将公司治理问题转化为具体的IT治理问题”。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则认为,IT治理是一个由关系和流程所构成的体制,用于指导和控制企业,通过平衡信息技术与流程的风险、增加价值来确保实现企业的目标。这一定义主要是从IT治理的应用角度,对治理过程中的要素、方式、目标进行描述,认为IT治理是流程的集合,由一系列方法、关系控制要素组成。由此构建IT治理的架构,通过这种机制和架构,将信息化的决策、实施、服务、监督等流程,IT相关的资源与企业战略和目标紧密关联,从而最大化提升企业价值,抓住企业信息化赋予的机遇和竞争优势。
尽管在IT治理的定义上没有达成统一,但已有的研究还是在几个重要方面达成了一致:(1)IT治理作为公司上层管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由董事会或高级管理层负责,从公司全局的高度对企业信息化做出制度上的安排,体现了股东、董事会和最高管理层对信息化建设的关注。(2)IT治理强调信息化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保持一致,IT利用其自身特点,为企业战略规划提供技术或控制方面的支持,以保证信息化建设能够真正落实和贯彻组织业务战略和目标。(3)IT治理保护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对风险进行有效管理,合理利用IT资源,平衡成本和收益,确保信息化应用有效、及时地满足需求,并获得期望的收益,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4)IT治理是一种制度和机制,主要涉及管理和制衡信息化与业务战略匹配、信息化建设投资、信息系统安全和信息化绩效评价等方面的内容。(5)IT治理的组成部分包括:管理层、组织结构、制度、流程、人员、技术等多个方面,共同构建完善的IT治理架构,达到信息化战略和支持组织的目标。
二、IT治理的关键任务:实现IT投资与企业战略的一致
IT治理的关键任务就是运用信息技术辅助管理层建立以企业战略为导向、以外界环境为条件、以业务与信息系统整合为目标的观念。准确定位信息技术部门在整个组织中的作用,规定整个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IT治理架构;采用有效的机制,使企业信息化完成组织赋予它的使命,同时整合信息资源,平衡信息化过程中的风险;制定、执行并推动组织发展的信息化战略,最终确保实现组织的总体战略目标。(图1)
1、监督信息化目标与企业目标保持一致。IT治理指导企业信息化支撑业务目标的实现,使其应用效果符合企业的实际需要,保证信息技术跟上持续变化的业务目标,随时做出适当调整,使之与业务发展保持一致。从信息化建设之初,IT治理就关注于系统的总体规划满足企业的业务要求,从组织目标和信息化战略中抽取出对企业信息化的总体要求、详细需求和功能概况,形成总体的IT治理框架和系统整体模型;决策之前,IT治理强调进行充分论证,综合考虑投资的效益和效率以及信息系统风险对企业业务目标实现程度的影响。在信息系统的实施与应用过程中,IT治理始终在战略高度强调与企业业务、管理、发展战略相融合,指导信息化建设的各个阶段。
2、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是企业资产的组成部分,IT治理应确保对其进行有效管理,提高利用率,收回投资并增加收益。通过正确的信息政策,保证智力资本在组织中获得合理存储、共享和利用;通过减少信息的重复、滥用、误用、浪费来节省成本;通过正确的技术架构和手段,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对业务流程中资源进行有效利用,提高管理效率。
3、有效实施风险管理。信息技术带来的风险往往是潜藏的,难以察觉,并且一旦发生后果严重,相关的风险既包括技术风险,也包括业务风险和管理风险等。IT治理强调以全局的眼光控制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制定一整套风险管理策略,通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风险监控等手段有效利用企业内部业务流程中的各种资源,使企业适应外部环境变化,从而达到降低业务风险、改善管理效率和提高管理水平的目标。
4、进行绩效评价。公司利益相关者关心的是信息化投资是否获得回报,是否对企业业务增长产生作用,对企业目标的贡献度如何,怎样更好地利用和改良信息系统。IT治理需要找到评估绩效的合理方法,对信息化投资实施持续的过程管理和评价,建立起综合的绩效考核体系,考核并监控信息系统交付的价值是否符合企业的战略任务与目标,保持整体目标一致,通过对信息系统各项指标的优化实现整个企业绩效指标的优化。总之,IT治理是企业内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良性互动的过程,良好的IT治理,要在战略高度实现企业信息化与业务的匹配,并使这一动态过程保持下去,在使信息系统的交付价值最大化的同时,也实现了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三、COBIT:IT投资规划与企业战略规划之间的桥梁
COBIT(信息及相关技术的控制目标)是一个国际通用的IT治理方法和IT控制模型,是IT治理的一个开放性标准。由美国IT治理协会开发与推广,目前已成为国际上公认的最先进、最权威的安全与信息技术管理和控制的标准。该标准为IT的治理、安全与控制提供了一个一般适用的、公认的标准,以辅助管理层进行IT治理。该标准体系已在世界上100多个国家的重要组织与企业中运用,指导这些组织有效利用信息资源,有效地管理与信息相关的风险。
在COBIT模型中,组织对信息化进行管理和控制过程是将IT资源、IT准则、IT过程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三维的体系结构。其中,IT资源是与信息相关的资源,是IT治理的主要对象;IT准则集中反映了企业的战略目标;IT过程是在IT准则指导下,对IT资源进行规划与处理,从IT规划与组织、获取与实施、交付与支持、监控等4个方面确定了34个信息技术处理过程,每个处理过程还包括更加详细的控制目标和审计方针对其进行评估。(图2)
COBIT包括以下四个域:
1、规划与组织。包括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重点关注如何识别满足业务目标的信息系统。同时,战略目标的实现应该注重规划,从不同的层面沟通和管理,最后要制定良好的组织架构和技术基础架构。
2、获得与实施。理解信息化战略后,应识别、开发或获取、实施信息化解决方案,同时注意业务流程的紧密融合。另外,该域还包括对已有系统的变更与维护,以确保系统生命周期的持续改进。
3、交付与支持。重点关注系统满足业务需求的实际情况,即价值交付,包括从日常操作到培训。为了保证价值交付,IT服务支持流程是不可或缺的。另外,这个域还包括应用系统中的实际数据处理流程,前者通常按照应用控制分类。
4、监控。为了保证系统的质量并满足控制需求,所有的流程应被定期评估。该域强调管理者站在全局角度把握组织的控制过程,确保内部、外部审计的独立性,获得所需资源。
COBIT框架模型是企业战略目标和信息技术战略目标的桥梁,使得信息技术目标和企业战略目标之间实现互动。该框架模型的意义就在于实现了企业目标与IT治理目标之间的桥梁作用。COBIT考虑了企业自身的战略规划,对业务环境和企业总的业务战略进行分析定位,并将战略规划所产生的目标、政策、行动计划作为信息技术的关键环节,并由此确定IT准则。COBIT使信息技术目标和企业战略目标之间实现互动,形成互相依托、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组织通过COBIT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有效地管理与信息相关的风险,从而更好地帮助组织实现其业务战略。COBIT通过制定详尽的框架,34个过程覆盖了IT管理的全过程,任何组织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框架模型;同时,COBIT把管理落到实处,它提供了每个过程所需的管理目标、管理方法、管理成熟度的判定、绩效考核指标等工具,使得各个过程管理真正落到实处,并能够指引前进的方向,促进管理持续的改进,实实在在为企业带来价值,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降低信息化风险。
COBIT要求在业务目标之上定义IT战略规划,获得信息技术与业务需求的最佳平衡,同时确保战略的进一步落实;确保传递给业务的信息符合信息准则,并且可以用关键目标指标测量;能够在常规间隔时间内执行战略规划过程,形成一个长期计划;该长期计划应当被周期性地转换为清晰而具体、操作性强的短期目标;权衡具体的IT资源和可测量的关键绩效指标来考虑制定关键成功因素。
从活动、流程到域,这样的结构覆盖了信息技术所支持的所有方面,既能够从全局上把握,又能够在细节处加强控制。上述四个域及各自包含的IT流程、IT资源与信息准则形成了COBIT的三维体系结构,将信息环境下所有需要控制的过程、资源等各个环节内容包括其中,实现IT投资与企业战略的一致,定义了完整的框架。
(作者单位:天津商业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篇10
一、河南省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对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重视度不够。企业领导层对省政府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措施了解不够,对中小企业的信息化作用、效果的认识存在误区。一种误区是信息化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另一种误区是为信息化而信息化,这些观点都存在片面性,信息化并不是灵丹妙药,而部分企业却把这一切实际希望寄托在信息化建设上,然而信息化只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备条件之一,这种想法是不切实际的。还存在一种现象,就是企业仅仅增加信息化建设的相关硬件设备,企业就此认为企业已经实现信息化,这种不能够真正提高生产经营效率的做法最终只能对自己不利。所以,只有具备信息化观念的企业领导才是企业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关键。只有当企业中的骨干队伍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本领与能力,同时能够真正理解信息为管理服务、为经营服务的管理理念,才能真正发挥企业信息化的实质作用。部分中小企业领导在决策与工作的时候,忽视信息化所带来的方便快捷,人治化的现象比较严重,造成信息化建设不小的阻力。
2.中小企业资金投入欠缺,存在盲目投资的现象。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周期长、投资大的系统工程,不仅要耗费大量人力,而且需要大量资金,又存在一定的风险,建立企业信息系统一般只有大型企业才敢于问津,但是对于河南大多数中小型企业而言,资金储备不足,致使大部分中小型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投入资金不足,使得信息化建设滞后。信息化过程中的高投入与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形成了严重的矛盾,造成了一定的商业风险。另外很多中小企业也不可能一次性对信息化建设投入大量资金,而且在企业资金周转不灵的情况下,用于信息化建设的资金就经常被挪用或被占用。部分企业又存在着盲目投入的问题,在没有评估企业现状,对决策没有进行可行性分析的前提下,盲目地使用高规格的软件,虽耗费大量资金,效果却很一般。
3.中小企业本身局限性,导致人才流失。大多数企业采用外包方式将信息化系统交给外部的管理软件公司去做或购置现成软件,由于开发人员不清楚企业内部的具体情况,不了解企业的具体流程和真实需求,这样就不能提供满足企业实际业务需求的软件产品,造成企业经营成本的增高。与大型企业不同的是,大型企业能够为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小企业由于经营规模小,业务品种单一,很少能像一些大的公司一样建立起自己的IT团队,中小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有限,企业内部很少能够找到既懂得信息技术又懂得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这些复合型人才往往需要更大的空间学习、交流、应用,中小企业本身提供的环境可能留不住这些人才,导致人才的流失。
4.中小企业经营多变,信息化管理不完善。中小企业的经营策略灵活多变,企业投资建设信息化系统的周期又比较长,一般的企业很难自行开发,而且我国中小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属于家族式的管理,存在着管理混乱、制度不健全、业务流程不规范等缺点,这些企业的管理制度、组织结构、管理理念与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先进管理理念不相符,甚至相冲突。还有些中小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没有设立专职领导进行统一规划和成立专门的机构,各个部门自行其事,仅从本部门出发而不考虑其他部门是否已建立起了与本部门相当的技术和能力。这些问题都会影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合理性,从而不利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二、河南省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对策
1.深刻理解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政策,提高信息化意识。要想提高河南省中小企业信息化意识,实施信息化战略和达到既定目标,就必须要求中小企业管理层深刻理解河南省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政策,以及准确及时把握中小企业信息化政策走向,积极响应国家和省政府的信息化的号召,充分利用河南省中小企业的影响力,将信息化推进全省各个行业的发展,形成信息化浪潮,才能有助于推进全省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企业个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仅仅是一个个体,所以提高信息化意识还需要中小企业每一名员工积极学习信息化建设的内涵,参与到企业信息化建设当中来,最终建立企业信息文化。河南省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建立企业信息文化形成行业信息文化体系,不仅能给企业员工带来了新的工作方式、新的思想观念、新的生活形态,而且还能带动整个中小企业群的信息化建设,提高中小企信息化水平,从而为河南省整个企业信息化作铺垫。
2.加大资金投入,合理投资。在企业预算时,财务部应加大信息化建设投资在企业利润分配中的抽出比例,减少不必要的投资,压缩费用,加强资金的周转率,来增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作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毕竟有限,必须要考虑如何做到“少花钱、多办事”。由于中小企业涉及行业广泛、企业内部管理方式以及业务流程多变,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做好可行性的分析,要坚持“好用、够用 、实用”的原则,以免盲目投资,充分利用社会信息科技力量。例如,第三方面的信息平台,协助信息化建设中的IT采购,减少IT采购过程中的风险系数等。中小企业一定要摆脱以硬件设备为主的投资方式,要硬件、软件同时并重,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采用“滚动式”的投资方法,认真分析自身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适宜的实施路线,科学、合理地利用好有限的资金,以免投入不足影响信息化建设。
3.转变观念,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中小企业信息化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技术和管理人才,而企业领导层、决策层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处于主导地位。中小企业一定要转变观念,认识到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中小企业的一场革命,也是带动中小企业创新和升级的突破口,信息技术能大力提升传统产业的创新程度和企业发展水平。从我国国情和国际竞争的要求出发,我国需要一大批信息管理初级人才,同时也迫切需要相当数量的信息管理高级人才。信息化实施是企业的一项重大项目,中小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要在人、财、物等各方面给予全面的支持。企业要通过各种形式、不同程度地使企业全体员工,尤其是主要领导接受相关理论与方法的培训教育,积极参与信息化建设,使新的信息化理念、创新思维与已有的业务相结合,促进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创新和优化。同时,企业可从外部招聘高层次信息管理人才,逐渐设立信息主管和专门的信息部门,由其承担对信息从业人员的培训,强化对信息从业人员的管理和培养,进而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化。
- 上一篇:博弈论方法
- 下一篇:初中历史有效学习方法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企业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