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经济学概念范文
时间:2023-08-16 17:39: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弹性经济学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行业特色;路径
作者简介:张德安(1978-),男,黑龙江富锦人,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办公室,工程师。(河北保定071003)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3-0001-02
研究型大学代表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水平,承担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并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责任和使命。创办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不仅是促进科技与教育结合的迫切需求,也是中国产生世界一流大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更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选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要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并以此作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对于一批已经提出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行业特色型高校而言,如何在新的时期实现办学特色与高水平的有机结合,依托自身优势加快建设研究型大学步伐,成为必须思考的战略主题。
然而,到底什么是研究型大学?行业特色高校建设研究型大学面临着怎样的机遇和挑战?究竟该如何推进研究型大学建设?这些问题似乎还没有答案。本文特对此进行探讨,以求对相关院校有所借鉴。
一、研究型大学的内涵与特征
对于研究型大学的内涵,中外学者并没有统一、明确的论述。
我国知名教育专家王战军教授给研究型大学下的定义是:“以创新性的知识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以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为目标,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教进步、文化繁荣、国家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学。”
美国全国工程科学院院士丹莫特教授对研究型大学的内涵和氛围作了如下描述:知识的传播和创造――教学和科研是研究型大学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研究型大学的教授用自己的研究向学生传授最新的成果,学生感到学知识是一种创造的行为。在研究型大学就读的学生与众不同的地方是他们在一种研究型的文化中成长,有强烈的求知愿望和探知精神。
美国卡内基教学研究会认为:所谓研究型大学是指那些以研究为重点,开展高层次研究教育,并拥有可观的研究经费来体现其核心竞争力的大学。但其对研究型大学的分类标准也在不断变化,反映出对研究型大学概念的认识仍然处在一个动态的变化中。
尽管中外专家对研究型大学还没有一个确凿的定义和权威的评价体系,但是教育界人士对研究型大学基本持有共性的理解与评判,即研究型大学必然要将创新精神蕴育在教学、科研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并在推动社会知识更新和科技进步中展现出深厚的实力和重大的作用。如对我国研究型大学的评价指标中,学术声誉、国家级重点学科数、两院院士和长江学者数、国家级三大奖获奖数、承担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数、全日制在校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国家级纵向科研经费的总额、被SCI收录的论文数、博士学位授予数等旨在表明研究型大学高水平科研创新能力和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实力的参考系数经常被列入其中。2002年10月,由武书连领衔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发表了中国研究型大学评价标准:将全国所有普通本科大学的科研成果得分降序排列,并从大到小依次相加,至得分累计达到上述大学科研成果得分的61.8%为止;各个被加大学是研究型大学。以此为标准,2002年至今课题组每年评出30余所中国研究型大学。该评价标准似乎更侧重于科研创新能力在研究型大学中的权重。当然,这种评价标准是硬性的,并且必将随着中国大学整体研究水平的提高以及教育界对研究型大学内涵认识的深化而有所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型大学”与“一流大学”的概念并不等同。在我国各高校的奋斗目标中,建设“一流大学”和“研究型大学”的提法并存,因此,有必要将二者间的关系加以明确。“一流大学”和“研究型大学”二者之间既有关联又不尽相同,一流大学具有相对性,它强调的是一种水平、一种地位,具有在一定的指标体系下相对排名的性质,例如国内一流、国际一流;而研究型大学具有一定的绝对性,它更强调内在性,是达标性的国家指标体系下的概念。简单地讲,研究型大学重在建设,重在过程;一流大学重在评价,重在结果。就国际高等教育状况来看,世界一流大学都是研究型大学,但是二者之间却没有可逆性,研究型大学的规模和档次不一定都很高,有高水平和一般水平之分。
在国家的教育发展战略中,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先后提出“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211工程”和重点支持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985工程”,实质上就是要重点建设一批研究型大学。建设研究型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和中国大学的一个目标,其根本目的是要培养治国之才、创业之才、学术大师这些现代社会需求的高层次人才,同时积极推进国家创新体系的形成。
二、行业特色型大学建设研究型大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在目前的高水平行业特色型高校中,大部分是在世纪之交由原归属行业部门而划归教育部直管的。近十年来,在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型的过程中,高水平行业特色型高校的办学目标、办学观念、办学思路也正在经历着不断调整与重新确立,在面临日益严峻的高等教育竞争的同时也迎来了更新办学理念、提升办学层次以及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契机。
1.行业特色大学建设研究型大学的机遇
一是当前高等教育处于大发展大改革的时代。新世纪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实施必将带动全国高等教育改革更加广泛深入推进。在世界高等教育竞争空前激烈和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时代背景下,高教改革方兴未艾,国际国内交流日趋加强,新的思想、新的观念层出不穷,这不仅为我国高校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刚刚转型的行业特色大学拓宽了办学视野和办学思路。开放办学、提倡竞争的发展氛围也为能够适应形势、抢抓机遇的行业高校加快和实现研究型大学建设提供了可能。
二是高等院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受到了高度重视。大学不仅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主要基地,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性创新的主力军,而且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因此,《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以及教育部相关文件都明确提出,要通过“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形成一批能够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研究型大学。在后续推进的“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中,进一步凸显了对行业特色高校的支持。对于高水平特色型高校来说,从过去的行业办学到融入国家规范的教育体系、参与到国家创新体系,需要尽快将自身的发展目标聚焦和调整到国家需要的领域中来,这也为行业特色型大学建设研究型大学、实现全方位的转型与发展提供了现实驱动力。
三是质量和特色成为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题。随着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分层化趋势的日益明显,行业特色型高校因其自身发展历程的独特性,拥有一般高校所不具备的固有优势。在高等教育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型中,强化特色意识,实施特色竞争战略,已成为包括高水平特色型高校在内的各高校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选择,国家也从政策和资金投入方面加强了对高校办学特色培养的指导和引导,这为特色型高校进一步密切与行业部门联系、保持和彰显行业优势、特色创造了良好条件,也为建设研究型大学创造了有利条件。如教育部就在积极推动部分高校与原主管部门的共建,一些行业特色高校纷纷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校企合作委员会等以加强与行业的联系。而行业高校自身也在有意识地强化特色发展和特色合作。2011年10月,11所拥有“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的行业特色型高校在北京组建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进行全方位合作的高校联盟,也进一步凸显了办学特色。
2.行业特色大学建设研究型大学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在发展理念与办学文化方面,由于自身发展受行业办学的限制,原行业管理的高校易受封闭、狭隘、僵化思想的束缚,与开放教育思想、先进教育理念往往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基于原来的行业联系,使得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获得有力支撑,一些自我满足、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的思想观念在办学文化中蔓延,导致发展动力不足,改革停滞不前,尤其是在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深学问探究和对国家社会重大问题的高端服务方面存在欠缺,进而影响了向研究型大学的迈进。
在学科建设方面,行业特色型高校的学科发展普遍不够均衡,仅有几个学科实力较强,其他学科则总体较弱,因而在推动交叉学科发展、打造创新合作平台方面显得学科支撑不足、基础不够雄厚。同时,由于有些行业特色型高校在学科发展战略上重点不突出、力量不集中,甚至对有限的资源采取平均配置的方式,导致传统优势学科在学科实力上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因此,对于部分高水平行业特色型高校来说,在建设研究型大学的过程中,如何合理架构学科体系,在协调发展和特色发展中,实现既有特色保持和优势凸显仍是一个主要课题。按照研究型大学的标准,学科层次仍然有待提升。
由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调整,行业特色型高校失去了与原行业部委血脉相连的联系,不仅能够获取的纵向资源大大减少,与行业的联系也逐步由“紧密型”转变为“松散型”,行业特色有所削弱。体现在科学研究上,行业特色大学的科研力量与行业内部的科研机构相对独立发展,缺少有效联合和协同创新的方式,一方面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同质化竞争,另一方面也难以在重大应用领域取得突破。体现在人才培养上,由于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行业需求存在一定程度脱节现象,使学生的知识结构难以契合市场的实际需求,人才培养质量也就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三、发展路径探析:行业特色高校建设研究型大学应推进三个转变
与其他高水平大学相比,正在向研究型大学发展的行业特色高校既有优势,也有不足。从发展路径分析,行业特色高校尤其需要在战略愿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上实现三个深层次转变,并以之引领迈向研究型大学之路。
1.从高水平到研究型:实现战略愿景与目标定位的转变
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目标的渐进过程,其建设必须有强有力的领导、对发展目标的大胆愿景以及把愿景转化为具体目标的明确规划,形成优先行动框架,找准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虽然一般行业特色高校都提出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笼统目标,但相对研究型大学建设而言,应该有清晰具体的发展愿景和目标定位,而这种愿景与定位尤其需要突破原有的思想羁绊。
一是办学思想的转变。行业特色大学必须积极转变传统的办学观念、办学思路,从以狭隘地为行业服务为主的办学思想向更加注重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关注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态势和国家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办学思想转变,以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和勇攀高峰的自信心,团结、凝聚师生智慧和力量,向更高水平的研究型方向努力,围绕宏伟办学目标,坚定不移,持之以恒,提升标准。
二是目标定位的转变。参考研究型大学指标体系和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一般行业特色大学要把建设研究型大学的战略愿景转化为具体目标和战略规划,必须立足自身的优势去拓展,在目标定位上不再局限于某个行业的当下需求,而是要瞄准国家需求和世界前沿,努力在相关领域取得科学技术研究的覆盖和领先,抢占学术制高点,为达到研究型水准、增强竞争力而有所为、有所不为。特色型高校建设研究型大学重在质量的提升,而非规模扩展,要把重点集中在几个最重要的科学领域,达到国际国内一流水平。
三是服务面向的转变。行业特色型高校与本行业共发展、同进步,逐步成为本行业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主要依靠力量,也使自身发展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但作为研究型大学而言,意味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和社会担当,需要行业特色型高校在继续坚持和强化与行业合作的同时,以更加开放的视野、更富活力的前瞻性思想、更具人文关怀精神的大学气度服务整个社会,服务于国际及国内科学技术发展和重大社会需求,发挥出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应有的作用。
2.从实践能力到创新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及模式的转变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研究型大学作为一种大学类型,其类型的特征性在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职能活动均表现出浓厚的研究性活动特征。行业特色大学因与行业需求的紧密结合,人才培养体系往往具有重视实践能力的特色,与研究型大学的指标相比,应用性强而研究性、创新性不足。这就需要在原有人才培养模式上,从培养定位和培养模式上向研究型大学方式转变。
一要通过学科综合、跨学科等途径以及宽口径、厚基础的课程体系,形成综合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拓展研究性思维。学科体系向门类齐全、综合化方向发展,实际上是为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发展边缘学科、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研究型人才奠定基础。
二要推动主要教学环节的改革,形成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制度。要积极探索本科生早期参与科学研究的途径,优化研究生培养模式,充分利用研究生和研究项目的巨大资源,提高本科及研究生教育质量,营造研究型的学术氛围,以发现知识和创新知识为学生培养的核心目标。
三要增强开放性,加强国际化办学,营造有利于培养学生参与国际竞争意识和能力的氛围。要充分发挥国际科研合作、国际学术交流的优势,着力培养能够挑战前沿、参与国际竞争的创新人才。
3.由产学研合作到重大理论突破:实现科学研究重心的战略转变,形成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的科研体系
研究型大学要注重基础理论和战略性应用研究,并以之体现核心价值。行业特色型大学要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必须在既有产学研合作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提升研究层次,在与行业联合研发和技术攻关的分工中,将研究重心转向基础理论和重大理论突破上,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一要明确校企定位,凸显高校科研体系的综合优势。传统观点认为,新知识来源于科学系统,主要是通过大学和政府实验室内的基础研究实现的。研究型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角色定位与行业自办的研究院所应该是有区别的。据此,行业特色高校应围绕原优势特色学科进行拓展,实施与其他高校、与原属行业差异化发展的科研战略,立足行业领域,提升研究层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形成独特的学科群优势,充分体现学校在科学技术领域的竞争力以及促进行业进步的推动力。
二要拓展服务面向,打造为国家战略和行业服务的技术创新平台。高水平科研基地是支撑学校优势学科发展、承接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产生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汇聚和培养杰出人才、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平台,更是研究型大学特点的集中反映。行业特色型高校无论是为行业服务,还是为研究型方向努力,都必须依托优势学科,全力构建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创新基地,使学科建设直接对接行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并且在拓展服务面向的同时打破视野和体制局限,深入推进协同创新。
三要巩固原有产学研优势,建立新的合作机制。随着高校自主办学权的加大、高校与原行业的脱离,行业特色型高校与原行业院校的连带关系日渐松动。但对于建设研究型大学而言,实践仍然是创新的动力,产学研的结合仍然不失为研究型大学建设的一条捷径。为此,行业特色高校在战略上必须保持原有的机会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与原来的行业部门建立起新的可持续的合作机制,真正形成深度融合、共赢发展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周其凤,王占军,等.研究型大学与高等教育强国[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李凝.解析“研究型大学”[N].科技日报,2002-12-04.
[3][摩洛哥]Jamil Salmi.世界一流大学:挑战与途径[M].孙薇,王琪,译.
篇2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需求;扩展的效用函数;消费者心理安全感
中图分类号:F014.32;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3)09-0055-05
一、引言
企业社会责任已成为众多企业的战略性选择,并在实践中进行了贯彻执行。企业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发挥和传递“正能量”的重要主体。受传统“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影响,企业社会责任曾倍受质疑。大量实证研究考察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经济目标之间的相关性,但至今没有取得一致结论。但值得注意的是,波特运用大量的成功案例,试图说明企业可以通过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来兼顾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1]。在理论界的质疑和事实面前,“理性经济人”假设也随之撼动。与此同时,传统的消费选择理论也仅仅考虑了个体对物质层面的需求,长期以来忽略了消费者精神层面的需求,这使得传统的经济学理论难以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做出令人满意的解释。
现代营销理论强调了消费者的核心地位,随着这种理念的确立,消费者逐渐成为解决企业社会责任社会目标和经济目标冲突的关键。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动机而言,只有当消费者运用手中的“货币选票”来为社会责任表现良好的企业投票——用市场力量回馈企业时,企业才会获取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与动力。学者们就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相关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如消费者对企业的评价、消费者对公司的认同、消费者对公益机构的捐赠行为、购买意愿、顾客满意[2]。以往从消费者视角的研究只是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与消费者的产品评价、公司评价的直接关系,而忽视了企业社会责任为什么有效这一问题[3]。主要因为这些研究是从消费者行为学视角展开的,再加上传统的“理性经济人”假设和消费者消费理论对精神层面研究的缺失,使理论界缺乏关于消费者对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否存在偏好、为何存在偏好等问题的本质原因的探讨,尤其为什么不同消费者会对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产生不同的反应这一问题还没有得到理论和实证上应有的关注及研究——这仍然是一个理论空白[4]。
刘松柏等(2012)初步研究了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需求的心理根源问题,提出了用于分析企业社会责任的基于精神偏好的消费选择模型框架,认为应该从心理安全感、道德、伦理等角度入手,引入消费者精神层面的需求,构建扩展的效用函数,从而解释消费者要求企业社会责任的原因以及消费者偏好和购买决策问题,但是仍未深入地就各个精神需求维度进行全面论证[5]。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其特点就在于它研究问题的本质[6]。本文拟运用规范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分析消费者要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本质原因,探求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行为作用的理论基础,这将有助于论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社会目标与经济目标的一致性及其前提条件,并为企业制定与实施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及项目提供建议,帮助企业有效地发挥社会责任的正能量。
二、相关理论
(一)消费选择理论
1“理性经济人”假设的修正
作为消费选择行为的假设前提,“理性经济人”长期以来受到了大量的批判与质疑,传统的消费者理论也仅仅建立在人们对衣食住行等物质层面需求的基础上。阿玛蒂亚·森(2000)通过对“理性经济人”假设的追本溯源,从根本上撼动了这一假设,他认为经济学用如此狭隘的方式来描述人类行为是非同寻常的,并强调经济学应关注的是“真实的人”[7]。“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存在,与研究方法的有限性是离不开的,然而随着人类认识的不断前进,研究复杂问题的方法不断增加,这一以“简化”为目标而做出的“理性经济人”假设,也应得到相应地修正,以保证经济学研究不断接近“真实的人”。因此,李大凯(2012)主张在批判继承的原则下,在继续遵循“理性人假设”核心逻辑的基础上,结合经济现实以及相关批判修正理论,实现对基本消费选择模型的合理性重构,他提出了修正后的“理性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在其所能掌握的所有信息以及预算决策能力之下,在其特有的效用构成层面以及利益权重的偏好系统之下,通过成本—收益权衡始终追求收益的最优化,即既定效用满足水平下的最小成本,获既定成本下的最大效用满足水平[8]。这一假设在由价格和收入因素所决定的物质需求之外,将人们对心理安全感、道德、伦理等精神需求纳入规范的经济学研究框架中,从而为传统的新古典消费理论框架之外的复杂多元化的消费行为研究开辟了全新的范式和视角。
2消费选择新理论该模型是由加里·贝克尔在《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一书中提出的,本文运用该模型分析企业社会责任效用问题。
主流经济学分析遵循“理性经济人”假设,即人类的行为是自私的,其根本目标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在“理性经济人”假设下,传统的消费选择理论认为家庭是一个被动的效用最大化者,它只是从市场购买中获取效用,传统选择理论既不能说明偏好如何形成,又不能预言偏好的影响,故而经济分析中一般倾向于将偏好作为外生变量,以往的经济研究中并没有对消费者偏好理论进行深入探讨[9]。因此,深入探讨偏好形成的根本原因、效用构成与偏好的影响是完善传统选择理论的必经之路。
Michael和Becker提出了新的观点,认为个体是一个主动的效用最大化者,它也会从事广泛的生产活动和投资活动[10]。并据此对消费者理论进行了重构:个体可以用市场商品、自身所支配的时间、技能、培训和其他人力资本,以及其他投入,生产出作为他们的选择对象的商品,从而使得其效用函数取得最大值。用公式来表示,即一个个体试图使以下函数取得最大值:
式(2)中,Zi为进入效用函数的商品选择对象;fi为第i种商品的生产函数;Xji为生产第i种商品投入的第j种市场货物或服务的数量;tji为第j个人自身的时间投入;Sj为第j个人所投入的人力资本;Yi为所有的其他投入。
Zi没有市场价格,因为它们并不是用于购买或出售的,但Zi确实有“影子”价格,“影子”价格取决于Zi的生产成本。如果fi是和tji的一度其次式,那么边际成本将等于平均成本,并且Zi的“影子”价格可表示为:
πi=kj=1αjipw1,ww1,S,Yipj+lj=1βjipw1,ww1,S,Yiwj (3)
(二)顾客感知风险、安全需求和消费者心理安全感
1消费者感知风险
Raymond Bauer最早从心理学延伸出了消费者感知风险(Consumer Perceived Risk)的概念,他认为消费者的任何购买行为,都可能无法确定其预期的结果是否正确,而且有些结果会令消费者不愉快——也就是说消费者购买决策中隐含着对结果的不确定性,即风险[11]。之后学者们对感知风险进行了研究,多数都赞同CUN—NINGHAM的定义,认为感知风险是消费者对某件事情造成损失的预计,它是由对两个因素的判断而形成的:一是不确定性,即消费者对于某件事情是否发生的主观概率;二是后果严重性,即如果事情发生后,其结果的危险性”[12]。当“人们在社会环境中感知到的威胁或风险刺激超过了本身控制和释放、能量的界限时”,就会在内心形成“一种主观感知或感受,比如创伤感、危险感、焦虑、无力感和不确定等”,这便是不安全感[13]。现代社会,不安全感成为了消费者的一种常态[14]。当消费者存在感知风险时,便产生了个体认知上的不平衡——安全需要。只有消费者感知风险降低,才能使这种安全需要趋于满足。
2安全需求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Maslow(1968)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有一系列复杂的需要,按其优先次序可以排列成阶梯式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个层次的需要是人的最基本需要,它们与生俱来,并构成了不同的等级水平,成为个体行为的动力。其中,安全需要是“指安全、稳定、依赖、保护,免受恐吓、焦躁和混乱的折磨、对体制的需要、对秩序的需要、对法律的需要、对界限的需要以及对保护者实力的要求等”[15]。通过观察,他发现人们“一般更喜欢一个安全、可以预料、有组织、有秩序、有法律的世界。这个世界是他可以依赖的。在这个世界中,出人意料、无法应付、混乱不堪的事情或者其他有危险的事情是不会发生的;而且在这个世界里,无论遇到了什么情况也会有强大的父母或者保护人使他免于受难。”[16]安全需要使个体趋向或获取环境中的安全因素或条件而避开或去除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或条件,从而消除认知上的这种不平衡状态,获得安全感[17]。 当消费者有能力获取这种安全感时,便形成了安全需求。
本文定义的消费者安全需求是指:消费者由于在消费的过程中感知到风险的存在,从而产生了对安全的需要,当消费者有能力通过自身行为获取对购买行为的控制感从而获取心理安全感时,便成为了消费者安全需求。可见,安全需求是消费者精神需求的一个重要维度,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变量之一。构建扩展的消费者效用函数及消费选择模型,必须研究消费者为满足其安全需求所进行的活动。
3消费者心理安全感
弗洛伊德在其精神分析理论中最早提出了安全感的概念。马斯洛在提出需要理论时首次对心理安全感进行了界定,他认为心理安全感就是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而后有很多心理学者对已有的研究进行了丰富,普遍认为心理安全感是主观诉诸于客观的感觉,是人们对自身可能出现的危险和风险的预感,以及个体在应对时的有力或无力感,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控制感。但布列茨(Blaze)则反对用定义界定安全感,并提示只要抓住“主宰”与“负责”这两个关键词,就能看出安全感背后隐藏着“控制”这种感觉[18]。
对于这种争论,部分学者赞同布列茨将“控制”一词引入安全感概念的观点,如安莉娟(2003)、从中(2004)、孙思玉(2009)等。部分学者则赞同Maslow的观点,例如,于世刚在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人的安全需要进行经验描述和理论建构,认为人的安全需要可以分为确定感(Certainty)、安全感(Psychological Security)(Freud和Maslow,1945)和控制感(the Sense of Control)(Rotter,1972)3个层面[9]。
心理学研究将安全感区分为特质安全感(整体安全感)和状态安全感(具体安全感)。整体安全感类似一种人格特质,相对稳定,不随情景而轻易变动,而具体安全感随着具体的情境会发生变化[20]。姚本先等探讨了安全感的心理发生机制,并强调状态安全感是个体基于客观事物与安全需要的认知评价下产生的情绪体验,而特质安全感则是在随着安全感需要的发展、认知的深化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情感体验,同时特质安全感又会在具体情境中以状态安全感的形式表现出来[21]。因此,个体需要通过认知客观事物来获取安全感。
本文采纳布列茨的主张,将控制感和确定感引入消费者心理安全感(Consumer Psychological Security,CPS)的概念,认为消费者安全感是指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应对处置感知风险时的有力感或无力感,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制感。为了满足自身的安全需求,消费者必须通过各种努力,“生产”并“消费”心理安全感。能够使消费者对商品产生并深化认知的信息可以来自于以往的消费经验、媒体、亲朋好友的交流等。
(三)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与消费者
1企业社会责任信息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是指与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直接相关的信息(李正等,2007)。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1971年经济发展委员会(Committee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CED)出版了《企业社会责任》一书,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三层同心圆的概念:同心圆的最里圈代表企业最基本(如工作、产品和经济增长等)的经济方面责任。同心圆的中间层包含的是在关注到社会价值与优先权的变化下(如讲究公平、重视雇佣关系、重视消费者的信息反馈、注重环境保护以及对考虑安全防护等)而采取的措施。同心圆的最外层是更多地改善社会环境的责任,是商业行为为促进社会环境发展而需要采取行动的部分,是对那些尚未成形、新出现的企业责任的描述。Carroll的企业社会责任金字塔理论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某一特定时期社会对组织所寄托的经济、法律、伦理和自由决定(慈善)的期望”[22]。
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以往研究中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进行了划分。国际会计公司Ernst和Ernst于1978年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划分为环境、能源、公平雇佣实务、人力资源、社区参与、产品、其他等7个大类。美国的全国会计师协会(NAA)(1974)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主要领域包括社区参与、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和环境、产品与服务等4个大类。Trotman和Bradley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应包括6个大类指标,即环境信息、能源、人力资源、产品、社区参与和其他[23]。Gray R H等回顾了Trotman K T(1979)、Guthrie(1985)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所做的分类后,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包括15个大类[24]。
2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与消费者心理安全感
由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内容可知,正面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尤其是消费者问题类、健康与安全类等的信息能够增加消费者对企业及其产品的认知,因此有助于降低消费者感知风险,如财务风险、功能风险、身体风险、心理风险、社会风险和时间风险等,故可成为消费者“生产”安全感的信息来源之一,从而满足消费者的安全需求,最终促使消费者选择该企业的商品。大量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信息能够对消费者反应产生影响,Brown 和Dacin通过实验设计和实地调查方法,证实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会间接影响消费者的产品评价[25]。此外还有大量研究发现消费者会通过价格支付来支持或惩罚企业社会责任表现较好或较差的企业[26~29]。卢东基于归因理论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利他归因会正向影响消费者的企业态度和产品感知质量,而利己归因会负向影响企业态度和产品感知质量[30]。也就是说,由于消费者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行为的目的的揣测,会影响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本文暂不考虑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利己归因,仅考虑消费者正面接受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情形;将消费者负面考虑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情形另行探讨。
3 消费者获取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活动
根据信息搜索的二阶段理论,消费者信息搜索分为内部信息搜索和外部信息搜索阶段。内部搜索指的是在记忆中搜索相关信息;外部搜索是指在记忆以外的信息渠道中搜索相关信息,如包装、店内陈列、广告、杂志等[31]。同样地,在日常生活中,消费者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例如新闻、广告、企业主动披露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等。可见,消费者获取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方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日常生活中被动地、无意识地获取,例如通过新闻了解到某企业的慈善活动、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等,消费者对这些信息的知觉处于前注意阶段;另一种则是主动地、有目的地搜索,例如通过互联网搜索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消费者对这些信息的知觉处于特征整合阶段。在这个信息搜集和处理过程中,不但需要消费者花费时间(t),且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此外,消费者个人搜索信息的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是非常关键的。由于知识、技术、思维基础的影响,决策者对同一事物可能产生不同的反应,或者因为对某些技术不了解而无法做出准确的认知[32]。但是,随着经验的积累,消费者会通过自身的努力提高这种搜索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可以被视作一种人力资本投入(S)。
三、安全需求效用函数构建及最优化分析
根据以上论述和贝克尔的消费者选择新理论,为了满足自身安全需求,消费者可以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作为一种投入要素来“生产”并“享用”消费者心理安全感。将由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作为投入要素所产出的消费者心理安全感总量(Over all CPS made from CSR,OCC),记为“C”。相应地,称由OCC满足的安全需求实际上就是“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需求”,记为DCSR。将除了OCC之外的消费者所生产和消费的商品量记为Z。根据贝克尔在消费者选择的新理论中构建的效用函数,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
OCC主要是根据获取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量和消费者处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能力来决定的,前者需要消费者花费时间(tc),后者则取决于消费者处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人力资本(Sc)(其他投入忽略不计)。假定Cctc>0,CcSc>0,这一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人力资本的增加会提高其收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生产率。
为了分析“人们更多地倾向于享受OCC”的消费后果,OCC的生产和消费必须注明日期。在任一时点j上,OCC的产量Cc取决于该时点上分配于获取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时间tcj以及处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人力资本存量Scj,后者可部分地通过不断累积先前处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这一“边做边学”的方式生产出来:
为了分析简便,假定效用函数同式(4)所表示的各个时期效用函数的折现值之和。C和Z是指一定时期的商品,并且折现率由时间的偏好所决定。即消费者效用函数为:
消费者全部财富的约束条件为:
式(8)中,twj为第j时期的工作小时数;bj为这段时间的财产收入。
消费量的最优分配方案取决于它们的边际效用比与影子价格比相等时的消费量:
影子价格等于增加1单位商品产出的边际成本。对于消费者处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能力而言,其边际成本是复杂的,因为在任何时点j上,OCC的生产对随后的处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人力资本都有正面影响,可看做是在时点j上通过降低j点上的生产成本所生产出来的OCC的投资回报。
可以推出,在时点j上,边际成本等于:
式(10)中,w为工资率(假定对于所有不同年龄的人来说都是一样的);r为利息率;n为寿命;Aj为消费者对OCC依赖行为的影响,它可用于度量未来时间投入的储蓄价值,这种储蓄来自在时期j内所生产的C对随后投入的处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人力资本产生的影响。
通过分析,可得到以下结论:
(1)假定πZ并不取决于年龄的变化,πc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持续下降,根据式(9),消费者对OCC的消费量将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由此可见,随着消费者不断地接触和处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其处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能力也越来越强,生产并消费OCC的成本则越来越低,从而消费者将越来越多地生产并消费OCC,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对于消费者购买决策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消费者对OCC的需求曲线越富有弹性,则用于收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时间越有可能增加。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消费者只关注产品价格及通常意义上的质量,而不考虑是否承担社会责任,而有些消费者则倾向于购买社会责任口碑较好的企业的产品,这是因为消费者对OCC的需求曲线弹性是有所不同的。
四、结论
本文通过引入心理因素,用贝克尔(1996)的消费者选择新理论对消费者行为进行最优化分析,深入剖析了企业社会责任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感从而满足消费者安全需求的过程与成本,从而从精神层面解释了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具有需求的本质原因。消费者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需求根源在于内心对安全的需求,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收集与加工,消费者将偏好于那些能够给他带来更大心理安全感的厂商所提供的商品。
研究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能力和需求将不断上升,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因此企业社会责任应该是一个长期的战略行为。同样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对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也将越来越有效。由于消费者心理构成的不同,个体的效用函数之间存在着差异,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需求弹性也是不同的,这便解释了为何消费者之间对企业社会责任反应存在差异。因此,对那些对企业社会责任需求弹性较大的消费者,正面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将起到积极的善因营销效果,负面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也将对企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对于那些对企业社会责任需求弹性较小的消费者则恰恰相反。企业应充分识别消费者的企业社会责任需求弹性,有针对性地制定“消费者导向”的企业社会责任项目计划,从而保证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以实现社会目标的同时兼顾经济目标,使企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Michael E P, Mark R K.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Corporate Philanthropy[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2,(12):5-16.
[2]卢东. 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反应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 2009.
[3]张广玲, 付祥伟, 熊啸.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2): 244-248.
[4]董伊人. 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忠诚的影响:自我构建与信息属性的交互作用[J].南京社会科学,2010(5):27-33.
[5]刘松柏,于力. 消费者要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本质原因是什么?——基于消费者精神偏好的消费选择的经济学分析[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3):3-8.
[6]加里·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M].上海: 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3.
[7]阿玛蒂亚·森.伦理学与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8]李大凯.网络游戏消费选择的品牌经济分析[D].济南:山东大学.2012.
[9]加里·贝克尔.口味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0.
[10]Michael R T , Becker G S. On the New Theory of Consumer Behavior[J]. The Swedish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3, 75(4): 378-396.
[11]Bauer R A. Customer Behavior as Risk Taking[M]. Boston:Harvard Business Press, 1960.
[12]李艺, 马钦海. 顾客心理安全感对网络服务消费行为作用的实证研究[J]. 管理学报,2007,4(6): 796-802.
[13]Cameron W B, Mc Cormick T C. Concepts of Security and Insecurity[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54,59,(6): 556-564.
[14]Rindfleisch A, James E, Nancy W.The Safety of Objects: Materialism,Existential Insecurity,and Brand Connection[J].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009, (36):1-16.
[15]Maslow A H , Richard L . 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M]. New York: Princeton, Van Nostrand Reinhold,1968.
[16]亚伯拉罕·马斯洛著,许今生等译.动机与人格[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17]于世刚.确定感、安全感、控制感——人的安全需要的三个层次[J]. 社会心理科学, 2011(2): 3-8.
[18]江绍伦. 安全感的建造[M]. 香港: 岭南学院出版,1992.
[19]于世刚. 确定感, 安全感, 控制感——人的安全需要的三个层次[J]. 社会心理科学, 2011, 26(2): 3-8.
[20]董伊人. 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忠诚的影响:自我构建与信息属性的交互作用[J].南京社会科学,2010(5):27-33.
[21]姚本先,汪海彬. 整合视角下安全感概念的探究[J].江淮论坛,2011(5):149-153.
[22]Archie B Carroll. The Pyramid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oward the Moral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al Stakeholders[J]. Business Horizons, 1991, (7-8): 42.
[23]Trotman K T, Bradley G W. Associations between Social Responsibility Disclos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mpanies[J]. 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 1981, 6(4): 355-362.
[24]李正, 向锐.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界定、计量方法和现状研究[J]. 会计研究,2007(7): 3-11.
[25]Brown T J, Dacin P A. The Company and the Product: Corporate Associations and Consumer Product Responses[J]. The Journal of Marketing, 1997: 68-84.
[26]Creyer E H. The Influence of Firm Behavior on Purchase Intention: Do Consumers Really Care about Business Ethics?[J].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 1997, 14(6): 421-432.
[27]Ellen P S, Webb D J, Mohr L A. Building Corporate Associations: Consumer Attributions for Corporate Socially Responsible Programs[J].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2006, 34(2): 147-157.
[28]Sen S, Bhattacharya C B, Korschun D. The Role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Strengthening Multiple Stakeholder Relationships: A Field Experiment[J].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2006, 34(2): 158-166.
[29]Du S, Bhattacharya C B, Sen S. Reaping Relational Rewards from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 Role of Competitive Positioning[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 2007, 24(3): 224-241.
[30]卢东, Powpaka S, 寇燕. 基于消费者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归因[J]. 管理学报, 2010 (006): 861-867.
篇3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概述
(一)概念之争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其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观点:第一类是以米尔顿?弗里德曼为代表的企业社会责任就是利润最大化说,认为"在自由经济中,企业仅具有一种而且只有一种社会责任--在法律和规章制度许可的范围之内,利用它的资源从事旨在增加它的利润的活动"。①第二类以管理学家斯蒂芬?P?罗宾斯为代表,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除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以外的企业责任,一般还包括遵守商业道德、保护劳工权利、保护环境、发展慈善事业、捐赠公益事业、保护弱势群体等等。②第三类,把企业社会责任看作是一个与企业责任几乎等同的属概念,其涵盖各种企业责任。美国佐治亚大学的阿奇?卡罗尔教授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包括在某一时间点上社会对企业的经济、法律、伦理和合理期望"。③笔者认为,存在此争论的根本原因在于学者们对概念的界定范围不同。从公共管理的角度看,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动态的、相对的概念。宏观上看,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每个企业的兴衰存亡都直接影响社会的发展,因此,相对于社会来讲,企业的所有责任都是企业社会责任。而从企业角度出发,企业的责任又分为对内的责任和对外的责任,对内企业首先要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在此基础上,企业才能有能力对社会承担责任。另外,还要注意企业所指的范围,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公司是指依法设立的,以营利为目的的,由股东投资形成的企业法人。因此,所谓"企业"社会责任,主要指的是营利性企业的社会责任,政策性企业、社会企业等只是非典型的企业。如果企业的范围没有界定清楚,存在争议也在所难免。
(二)动机之争
除概念界定存在争议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动机也存在很大争议。曼尼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的要素之一就是企业社会责任的行为必须是自愿的,按照法律规定而采取的社会行为仍属于利润最大化的行为。而反对者认为,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并非公司自愿的利他行为,而是公司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时所表现出来的"外部性"④。与此同时,大部分国学者都在呼吁企业要将企业社会责任作为目的而不是盈利的手段,更有人提出企业作为"企业公民"应尽与公民相同社会责任的说法。
从企业成立的初衷可以看出,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产生的,如果企业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将很快湮灭于激烈的自由市场竞争中,企业的社会责任更无从谈起了。"企业公民"更是有别于真正的公民,因为对普通公民来说法律都会有基本的社会保障和救助,而企业如果经营失败就会面临着破产解散,因此,企业永远会将生存与发展放在第一位。另外,如果企业的目标多元化,必将对经营者决策造成迷惑,甚至为自己的错误决策找借口,以社会责任作为伤害股东利益的挡箭牌。而且,根据"激励不相容原则",会有经营者为自己谋私利的风险。其实,在科学管理方法和可持续发展观指导的今天,企业追求利润的目光变得更为长远,其追逐利润最大化的表现形式可能不会那么明显。有时甚至,会为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来牺牲短期、眼前的利益,我们称之为,企业价值最大化。因此,对现代企业来说有且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企业价值最大化。事实上,企业仅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并不阻碍其承担社会责任,反而会成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原动力。
因此,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实质上是,由政府管理和社会监督作用下企业为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而主动实施的正外部性的最大化与负外部性的最小化。也就是说在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过程中,政府和社会起决定性的作用,政府就像引渠人一样,制定、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企业就如自上而下的水,承担社会责任自然水到渠成。总之,企业社会责任不只是企业的事情,企业只是责任的最后承担者而已。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及层次划分
同概念一样,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及层次划分也是众说纷纭、百家争鸣。其中,卡罗尔的四成分责任说最具代表性,在他构建的"社会责任金字塔模型"中将企业社会责任从低到高划分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慈善责任四种责任。而争议也是由不同的概念界定发展而来的,企业社会责任是等同于企业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的,还是包含它们的呢?正如概念中提到的,此争议是由于角度不同所致。笔者认为,企业的责任分为内部责任和外部责任,其内部责任当然是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保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内部责任大致可分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企业的外部责任,它是由企业在履行内部责任时产生的正外部性。相对应的也分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如图:内圈为企业的内部责任,外圈为企业的社会责任。
虚线代表两者之间互相占据的变动状态。内圈中的经济责任包括企业为满足自身发展必须生产产品、支付工资等等的经济活动中的责任;而外圈中的经济责任则是由内圈经济责任带来的外部性,正外部性如企业为社会提供了产品、就业岗位、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等等;负外部性如产品质量问题、职业病、拖欠工资等等。内圈中的企业法律责任是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而履行的法律明确规定的企业义务,一般情况下法律责任会包含经济责任,故二者在事实上难以区分;而外圈中的法律责任就是企业在履行内圈法律责任时产生的外部性,负外部性最小化如:企业履行环境法时,会对环境产生最小的破坏,履行劳动法时,会提供最低工资等等,其中提供最低工资是由经济责任过渡过来的。企业道德责任是基于社会道德要求的并期望企业承担的正常职责范围之内的责任;企业社会责任,属于企业自愿负担,促进整个社会福利的行为,它与道德责任的区别在于,如果企业不承担某种社会责任,也不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
同理,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亦是如此。企业在逐利的竞争过程中,因受到社会伦理、道德的限制,会为了维护良好的公众形象、得到更广的宣传、获得长期利益和可持续发展,而为此付出合理的成本,这就是内圈中的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当然,这会为社会带来一定的正外部性,因此,也就承担了企业社会责任中的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目前看来,企业承担的内部责任大于企业的社会责任。由于企业内部责任是企业主动、积极去承担的,而外部责任则是由其外部性引起的,因此,如何去合理的调控、运用这个外部性,是企业发挥好企业社会责任的关键,这就对政府和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
企业社会责任存在长期争议,与不同的学科视角和理论基础密切相关。不同等理论基础所得出的结论也是有所不同的。但经过仔细推敲、逻辑推理后,会发现各个理论是相互联系、互相贯通的。并可以由此得出统一的结论,就是企业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承受者,但是需要政府和社会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1)社会契约理论与囚徒困境
社会契约理论认为,企业是不同个人基于社会契约所构成的一种法律实体,企业的行为实际上就成了一组复杂契约系统的均衡行为。⑤而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满足社会之间不断变化的社会契约的要求,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是为了满足社会契约对企业行为的期望与要求。⑥也就是说,是在社会提出企业社会责任契约的条件下,企业才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根据"囚徒困境"理论,企业都是理性经济人的情况下,都会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如果社会没有良好的企业也社会责任环境,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意味着比别的企业付出了跟多的成本,也就减少了自身的竞争力;因此,在此情况下企业是不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这也体现了良好外部环境的重要性。
(2)公司治理理论、企业竞争力理论与企业价值最大化国外更流行的观点是,寄希望于调整公司内部的治理机构中,希望能通过合理的监管配置来起到监督企业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效果。实际上,如果明白企业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道理就会明白,这样做只会徒劳无功,甚至如"囚徒困境"理论中所述,会导致企业的经营失败。而企业竞争力理论认为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会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提升企业的长期盈利能力,这已成为中外学者的共识。很多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只是道德概念的学者最终也会以此来劝说企业去承担企业社会责任,这仍然证明了企业最终的目标还是价值最大化。这一点对政府在制度调控政策时,具有方向性的指导作用。政府应该利用企业的这一明确目标,制度适宜的监管与激励制度。
(3)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博弈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在作出决策时除考虑股东利益以外,还应考虑有"其他利益相关者"包括员工、供应商、消费者,乃至整个社区等等的利益。因此,企业除追求利润最大化外,还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其实这一理论的推断在理想状态下没有错误。但是,现实中企业作为一个强有力的组织,在与个人如员工、消费者的博弈中占据着博弈的上风。首先,对员工来说,在劳动力市场中,需求弹性大于供应弹性。而且,对低收入人群来说,工资是刚性需求。如图,在劳动市场模型中可以看出,劳动需求曲线D和劳动供给曲线S的相交E点达到均衡,该均衡点决定了均衡工资为W0,均衡劳动数量为L0。但是由于处于社会底层的务工人员收入较低,人们靠工资维持生活,因此,在供求双方博弈时,在强大的企业组织面前,劳动力供应明显缺乏弹性,进而导致劳动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至D0,即只要比生活成本或法定最低工资高一部分即可在E0达成新的均衡,这样就导致了工人工资、福利被企业吞噬。企业更不会去考虑工人的利益。
另外,同理,垄断市场形成时也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除此之外,对消费者、社区来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如在购买产品时,不具备专业的识别能力,对产品的质量、价格不能很好的甄别。又如企业对社区环境造成潜在污染和破坏时,社区不能及时的察觉。在此情况下,根据企业"理性经济人"的特性,企业是不会主动通报的。这时候,政府的作用就尤为重要了,就需要政府制定更严厉的惩罚制度,使企业在做出决策时,考虑到更高的惩罚成本,而主动考虑利用相关者的利益。
四、政府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中的作用
篇4
关键词:收入导向型商品;价格导向型商品;替代效应;文化消费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7)03-0092-05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人们在商品的需求结构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以蛋糕食品为例,其消费中的一个突出现象是,相对于小蛋糕市场上需求变化的不明显而言,大蛋糕的需求量比以往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可以断言,这种大蛋糕需求量的增加显然不是低价格因素造成的,因为从价格差异来看,市场上小蛋糕一般每个2~5元,而大蛋糕每个动辄100~200元不等,即便转换成同一规格类型来比较,大蛋糕比小蛋糕在价格上也高出许多,然而其销售量却丝毫不减。价高的大蛋糕比价低的小蛋糕反而好卖的现象似乎违反了众所周知的“需求定律”,并因此引起了业内部分人士的置疑。
产生置疑的原因主要在于,同其它行业相比较,比如服装市场,许多高档名牌服装的价格虽高但其需求量却相对较小,而低档服装乃至假冒名牌服装,其价格低而需求量也相对较大,这种情况倒是非常契合“需求定律”的。
问题是:从蛋糕市场来看,大蛋糕是作为蛋糕行业的高档商品存在的,而在服装市场上,名牌服装同样是服装行业的高档商品,二者同样是各自行业内的龙头型商品,它们都具有价格高、质量好的共同特点,然而为什么其市场需求的表现却不尽相同,也就是说,在同一经济背景下,为什么大蛋糕需求量相对于小蛋糕来说会显著增大,而高档名牌服装相对于低档服装或假冒名牌服装来说,需求量却相对较小。
事实上,生活中类似“大、小蛋糕现象”的例子并非绝无仅有,如烟酒商品,不难观察到这样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心理,即人们总是倾向于购买低价格水平的普通烟酒商品供自行消费,购买高价格水平的高档烟酒用于请客送礼和人际交往。考虑到中国是一个注重礼尚往来的礼仪之邦,跟大蛋糕市场定位一样,人际交往中高价格水平的高档烟酒的需求空间是非常广阔的,如果再加上另一部分非常可观的高收入家庭对高档烟酒的自行消费,则可断言,高档烟酒的市场规模(包括销售量和销售额)实际上并不见得比普通烟酒市场小。那么,如何从经济学上理解和分析因不同商品的社会属性差异而产生的 “高价格、高需求”和“高价格、低需求”现象同时并存的根本原因呢?以下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二、经济解释
众所周知,经济学规范分析的主要任务是“求真”,把问题弄清楚,以便正确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为找到产生经济现象的真正根源奠定基础,同时也为人们有效地利用经济规律提供可能性。马歇尔认为,解释经济现象是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抽象的经济理论如不从解释具体的经济现象角度入手,就不会有关于真实世界的本质内容[1~2]。对于本文的“大、小蛋糕”现象,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收入导向型商品和价格导向型商品
经济学上收入导向型商品与价格导向型商品有着不同的分类标准。一般根据需求弹性大小的不同,可以把收入导向型商品分为低档商品和正常商品两类,把价格导向型商品分为必需品和奢侈品两类①。也就是说,收入导向型商品中的低档商品和正常商品是根据需求的收入弹性大小不同来划分的。一般而言,凡是收入弹性小于零的商品,就是低档商品,收入弹性大于零的商品,为正常商品。或者说,当一种商品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其需求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的商品,就称为低档商品,反之则为正常商品。而价格导向型商品中的必需品和奢侈品的含义则是根据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来划分的。一般当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大于1时,或者说当商品的需求富有弹性时,可称该商品为奢侈品;反之,对于缺乏需求弹性或者说需求的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小于1的商品,可称它为必需品。这是因为,当价格水平变化时,如果商品的需求量减少的幅度要小于其价格水平上升的幅度,则说明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07年第3期2007年第3期(总第147期)崔到陵:收入导向型商品、价格导向型商品和文化消费――由“大、小蛋糕现象”切入的分析人们为了消费这种商品而甘愿承受价格相对高昂的代价,从而在另一方面说明人们的生活是离不开该种商品的,否则,将不会作出如此选择,显然这种商品当然应该是必需品,反之则相反。
收入导向型商品和价格导向型商品在相互替代时,它们对价格水平变化的敏感程度是有差异的。或者说,当价格水平发生变化时,由需求的收入弹性作为主要区分标志的收入导向型商品中的低档商品和正常商品的相互替代,与由需求的价格弹性作为主要区分标志的价格导向型商品中的必需品和奢侈品的相互替代,其结果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是有差异的。这是因为,就一般情况而言,当低档商品和正常商品相互替代时,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增加,人们会减少低档商品的消费转而增加对正常商品的需求,此时尽管正常商品的价格相对于低档商品的价格而言要高出许多,也不会影响人们做出这种选择的倾向性。相反,当必需品和奢侈品相互替代时,随着商品价格的提高,效用最大化的理性追求会使人们倾向于减少奢侈品的消费,以便增加对必需品的需求量。从“大、小蛋糕”现象可以看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大蛋糕作为正常商品逐渐取代了小蛋糕作为低档商品的需求满足,其中价格水平的变化不会引起人们过多的关注,而高档名牌商品与冒牌商品的替代则不然。作为同类型的替代商品(以服装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大众小商品市场上有许多“adidas品牌”的服装),由于冒牌和名牌商品在价格弹性大小上的差异,进而也是在奢侈品和必需品特征上的差异,人们宁可选择价格低廉的假冒名牌服装,而不愿意购买价格高昂的真正名牌服装,这主要是由于两类替代品对价格水平的敏感程度不同造成的,即需求价格弹性小且价格低廉的商品将受到欢迎,需求价格弹性大且价格水平较高的商品需求量小。这就是“大、小蛋糕”的需求问题从现象上截然不同于名牌与冒牌商品的需求问题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当然,收入导向型商品和价格导向型商品也是有关联的。一般而言,价格导向型商品同时也一定具有收入导向型商品的性质,反之则未必。也就是说,价格导向型商品(奢侈品与必需品)亦可以同时具有低档商品或正常商品的属性。这是因为,对价格导向型的两类商品来说,高价格条件下的奢侈品需求往往起到了降低消费者实际收入的效果,相应地,低价格条件下的必需品需求往往起到了增加消费者实际收入的效果,所以,价格导向型商品对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也必然是敏感的。反过来,收入导向型商品却未必是价格导向型的,因为高价格水平的商品往往要比同一类型的低价格水平的商品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效用满足。所以高收入者往往倾向于消费高价格水平的商品。这意味着,名牌和冒牌商品(如上文提到的名牌服装和冒牌服装)的价格差异悬殊,不仅体现了作为价格导向的奢侈品和必需品的需求差别,而且也体现了作为收入导向型的正常商品和低档商品之间的需求差别。(二)由收入变化引起的替代效应
如前所述,正常商品与低档商品、必需品和奢侈品的分类边界并不是互相排斥的,有时甚至是相互重叠的。也就是说,即便是正常商品,亦可能是具有必需品或奢侈品的属性;即便是奢侈品,亦可能具有正常商品或者是低档商品的属性。如某些具有炫耀性的珠宝奢侈品,就具有低档商品的属性,因为该类商品价格越高,消费需求就越大,从收入的角度来看,价格越高,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就越低,而其需求量大,表明其收入弹性为负值,这说明此类商品为低档商品。所以,相对于小蛋糕来说,大蛋糕价格高而需求量大,一定有另外方面的原因。下面来看由收入变化而引起的替代效应规律。
在初始状态,由于人们的收入水平比较低,故用于蛋糕上的消费支出也相应比较少,预算线AB与大、小蛋糕的总容量曲线MN相交于均衡点E1位置,表示这时人们对小蛋糕的需求数量x1相对比较多,大蛋糕的需求数量y1相对比较少。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普遍改善,收入水平的普遍提高,即收入水平Y提高了,于是预算线向右移动到CD位置,并和大、小蛋糕的总容量曲线MN相交于均衡点位置,这意味着小蛋糕的需求量减少到,大蛋糕的需求量增加到。
由图1可以直观地看出,绝对收入水平的提高会形成大蛋糕对小蛋糕的替代效应。这也是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形成的正常商品对低档商品的替代。当然,也可以经过类似分析得出这种替代效应同样会形成奢侈品对必需品的替代效应。例如,在生产技术水平较低的过去,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电商品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奢侈品,但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和都市人生活习惯的改变,这些商品如今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了。可见经济学上的低档商品和正常商品、必需品和奢侈品等概念的外延都是相对的,是一直处在不断变化的状态之中的,这种变化打上了很深的时代烙印,也体现了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变化的进步性。(三)以商品消费为载体的文化消费
从商品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及其对商品消费的影响来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与文化的结合,文化与消费的结合,几乎代表着商品升级的主要方向,因为这将能给商品带来更高的附加值。事实上,消费一旦与文化相结合,这样的消费就容易持久、稳定,而且能够被推进到更高的消费层次,因为,人们在消费特定文化内涵的商品时,不仅可以带来商品使用价值赋予的最基本的效用满足,而且可以带来美好的具有刺激性的大众文化或品牌文化的联想[5]。这种联想可以使得人的认识观念得到强化和相互肯定,促进相互交流和共同分享等,因此,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比以往更加注重商品的文化内涵所带给他的情感心理上的满足。另一方面,在当今时代,由于使用价值在人与人之间传递消费效用信息时,往往过于直接和单一,成本过于高昂,而与之相反,商品所依附的审美等一系列文化价值则具有易于在人际间快速传播、接受范围广大、影响力持久等诸多优点。因此,商品与文化的联姻具有客观必然性。
众所周知,基于商品使用价值的消费,就某一特定的消费过程来看,必然要受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约束,但是,当某种商品的使用价值一旦被赋予文化价值后,从一个长期消费的过程来看,或者从群体消费的可持续性前景来看,文化价值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满足,抑或是效用的满足,有可能会出现边际效用不变乃至递增的趋势。事实上,例如,大蛋糕比小蛋糕更容易受到市场的青睐,可以说大蛋糕自身较丰富的文化内涵不无关系。因为大蛋糕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往往扮演着非常重要的文化角色,它可以被广泛应用于生日庆典、朋友聚会、关爱幼童、孝敬老人、恭贺新禧以及传递和表达人际间美好愿望等社会交往功能,相比之下,小蛋糕则缺乏这方面的文化内涵。因此,与其说当今人们对大蛋糕的偏好情有独钟,不如说在物质生活十分丰裕的今天,人们更有闲暇崇尚健康理性的文化消费。
事实上,人际间的文化消费行为,从消费成本的负担者角度来看,往往还具备一定程度的投资行为的特征。也就是说,人们之所以愿意将高价格水平的大蛋糕,乃至前文提到的高档烟酒商品用于人际交往或请客送礼,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种商品能够给其带来更多超过投入水平的有形或无形、直接或间接的预期收益,此时,承载了人际间文化交流使命的大蛋糕和高档烟酒商品无疑地地道道地充当了投资品角色。因而其市场需求的增大,就不仅仅要受到来自收入水平和价格水平的影响和约束,更多的要受到来自预期收益因素和大众对这种文化商品广泛认可程度的影响。
因此,正是大蛋糕被成功地赋予了浓厚的文化价值的特殊内涵,于是原本属于收入导向型的正常商品的性质就立刻表现出属于价格导向型中的必需品的某些性质了。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正是价格水平同样处于较高位置时,作为奢侈品的高档名牌服装需求量相对较小,而作为社会认可的投资品的大蛋糕的需求量依然保持相对旺盛的根本原因。
三、启 示
通过以上对“大、小蛋糕”现象的经济学分析,可以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
第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把正常商品逐渐演变为低档商品,把奢侈品逐渐演变为普通必需品的趋势。或者反过来说,收入水平的提高会自动实现产品包装的更新。这种包装形式不仅限于产品本身的有形外包装,更是指那种体现产品内在价值的无形的文化包装方式。通过对产品进行符合自身特点的具有可接受性的文化内涵的包装,正常商品有可能演进为必需品,奢侈品亦可能演进为必需品。
当正常商品、奢侈品完成经济学意义上的低档化、必需品化的使命后,带给社会的将是丰富多彩的体现个性的多元化和多样化的商品,这反过来又印证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为,收入的增加导致社会公众的购买需求增加,新的购买需求的增加,又必然引导着审美、文化等依附于实物商品的附加价值的创新,于是不同层次的替代品的消费结构比例,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包装适度的商品将取代包装粗俗的商品,文化内涵丰富的商品将取代文化内涵缺乏的商品,等等。
商品的有形包装和无形包装的进一步发展,将促使产品的形式朝着体现不同个性的多元化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例如手机的发展就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在通讯功能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需求的增大、收入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使手机的形式、花色向着多样化方向升级。正如蛋糕的花色品种不仅可以分为大蛋糕和小蛋糕,还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而有不同的装饰类型一样。因此,又可以说,多元化和多样化是产品升级的主要方向,也是时代进步的主要表现。
第二,由于“大、小蛋糕”这两种商品的相互替代的能力是不对称的,在人们的收入水平一定时,人们的消费行为将会向文化内涵丰富的商品集中,从而引起文化内涵较少的商品需求的减少直至消失。这一规律的经济学含义是,企业应当十分注重商品文化价值的二次挖掘和创新,否则随着时代的变迁,企业将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因无法满足人们的商品文化的高端需求而被淘汰。如同样的旅游服务“商品”――游览扬州的瘦西湖,由于李白的诗句“烟花三月下扬州”而赋予扬州旅游以特定时节的文化内涵,于是会引起在“烟花三月”这个季节形成旅游消费的旺季,而在其它的季节,则可能形成旅游消费的淡季。其原因,正是这种“烟花三月”时候的扬州旅游商品的文化内涵赋予的。由此看来,文化的繁荣与经济的繁荣是息息相关的,经济繁荣可以自动促使文化繁荣,而文化的繁荣又反过来可以促使经济繁荣。但总的说来,经济繁荣是起决定作用和支配作用的。
第三,“大、小蛋糕”现象中的经济学印证了产业经济学中的一条重要规律,即克拉克定理。大蛋糕和小蛋糕从产值的构成方面来看,第一次产业和第二次产业的贡献大体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它们所包含的第三次产业价值的差异。大蛋糕的第三次产业价值显然要比小蛋糕的含量高。这说明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特定商品的使用价值的创新功能是有限的,这意味着商品使用价值的新增就业能力是有限的;由商品衍生的服务文化的创新是无穷的,这意味着第三次产业将承担着越来越多的新增就业功能。于是,随着服务文化的日益兴起,就业将更多地向第三产业转移。其二,产业的升级满足了萨伊定律,即供给自动创造出它的需求。可以看到,在大小蛋糕中间,先是由商品文化功能的创新供给促进了人们对文化商品的需求,人们对文化商品的需求又促使人们形成对文化产品的创新,创新行为使文化商品朝着多元化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创新创造了供给,供给创造了它的需求。
注释:
①由于理论上存在单一价格弹性,而实际经济生活中,单一价格弹性的商品并不多见,属于特例,为方便起见,这里对此类商品不作讨论,类似地,收入弹性为0的商品也是如此。
参考文献
[1]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2]钱颖一.理解现代经济学[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2).
[3]李时华.炫耀性消费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2):115-118.
[4]凡勃伦[美].有闲阶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5]迈克・费瑟斯通[英].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The IncomeOriented Products and the PriceOriented Products and
Cultural ConsumptionAn Economic Analysis
Inducted by “the Phenomenon of the Big and Small Cake”CUI Daoling,XU Chengan
(Economics School, Nanjing Audit University, Jiangsu Nanjing 210029,China)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comeoriented products and priceoriented products is stated as: the incomeoriented products are not necessarily the priceoriented products, while the priceoriented products are certainly the incomeoriented products. When the incomeoriented products are endowed with the widely acceptable connotations of cultural values, they can be changed into priceoriented products, which means that the demand of the products will have less sensitivity to the price. Furthermore, their demands will increase dramatically when the prices go to a high level. The law indicates that if the enterprises want to create and maintain high demand of their products, they have to discover and create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products.
Key words:IncomeOriented Products; PriceOriented Goods; Substitution Effect; Cultural Consumption
征稿启事
本刊是由教育部主管、湖南大学主办的以研究财经理论与实务问题为主旨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经济类学术理论双月刊,系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经济类核心期刊。本刊着重反映国家经济管理部门、研究部门、高校等财经类专家学者探讨中国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的研究成果,欢迎广大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经济工作者踊跃投稿,同时敬请投稿者注意以下事项:
一、本刊实行双向匿名审稿,作者来稿请寄本刊编辑部,切勿寄给个人,以免丢失。为便于匿名审稿,来稿格式要求:在第1页只需写出论文的标题、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通信地址、邮编、电话及电子信箱地址;第2页及以后的内容是文章的中、英文标题,100~200字的中 、英文摘要(浓缩基本观点),3~5个中、英文关键词,正文,注释和参考文献。
二、来稿应学术严谨,有理有据,能反映该学科学术前沿的学术水平,并能对该学科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三、严格遵守著作权法,若发表的论文引起著作权纠纷,一律由作者负责,本刊不负任何连带责任。
四、凡本刊发表的文章,一律文责自负,不代表编辑部意见。
五、来稿请用A4纸张、5号字单面打印(寄打印稿的同时,可发送电子邮件,并在打印稿上注明发送日期)。
六、本刊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来稿注释一律用尾注,请勿用脚注或夹注。参考文献请注明详细来源,并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序号一一对应标示。
七、来稿请注明是否专投本刊。从学风考虑,特别欢迎独立署名的个人深入研究的论文。
八、来稿切勿一稿多投,如发现一稿多投,以后不再发表其论文。
九、作者投稿一个月后,可电话查询稿件处理情况;如果作者欲将其稿件改投其它刊物,请来信或来电询问本刊处理意见后再作处理。
篇5
关键词 西方经济学 独立学院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1 独立学院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提出
西方经济学已成为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学好西方经济学可以提高学生对现实社会和经济问题的观察分析能力。但是由于这门课程本身理论性较强,含有大量的图形和数理模型分析,使学生感到抽象、难掌握,最终形成了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特点,我国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方式。
同时,我国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的高等教育模式,其发展才短短几年时间,并且由于社会导向以及学校本身的原因,经济管理类专业通常是独立学院当中的所必需的专业,而且招生规模越来越大,西方经济学课程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如何运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开设好这门课,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教学改革问题。
2 独立学院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西方经济学课程特点
(1)课程理论特点导致学有难度。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性比较强,其内容较抽象和晦涩,常常用到数学知识,特别是微分求导运算。加之我国高校大多采用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这套教材,该教材本身就相对较难,更使独立学院的大部分学生感到措手不及。
(2)课程教学任务重,学时少。该课程的教学大纲通常要求一学期讲完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两部分内容,而最多都只安排48~54个课时,时间太过紧张,学生没有时间好好消化,由于独立学院的学生基础较差,并且参差不齐,常常由于赶进度而影响了教学质量。
2.2 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
(1)填鸭式教学收效甚微。目前,大部分院校在教授西方经济学时仍然遵循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大多是教师讲学生听,教材内容也多是理论介绍,忽视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如果照本宣科,即使把相关理论解释得再详细,也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学习兴趣不高,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重理论,轻实践。目前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由于课时的限制,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大量的理论知识本身就有一定难度,就已经耗费了教师和学生很多精力,忽视了经济学的实践性;同时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实践环节很少,这就大大影响了学习的有效性。导致了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更不说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释当前的热点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了。
(3)传统的板书教学具有局限性。同时,大部分院校的本专科西方经济学课程都是采用黑板式教学,但是由于该课程包含很多经济模型和图示,单一的黑板式教学给教师在上课过程中造成了一定的不便,同学们也很难做到过目不忘,一堂课下来,黑板擦了很多遍,但是学生对模型的推导或作图仍然是云里雾里,不能对模型的整体有一个宏观把握,有时甚至是黑板一擦,脑子里一片空白,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2.3 独立学院本身的特点
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独立学院虽是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公益性事业,但独立学院不同于一般的二级学院,带有公办民助的性质。因此,在办学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显著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3.1 独立学院师资问题
独立学院在初创时期,其办学条件是由母体高校提供的。尤其是在独立学院的创办初期,基本上教师结构属于“三三制”, 由母体高校在职教师兼任、聘用母体高校在内的退休教师和独立学院自己的教师三部分构成,基本上各占三分之一。并且由于独立学院本身的性质,许多教师都把自己定位为打工者或者合同制员工,缺乏对独立学院的归属感和共同的价值观念。
另外,随着独立学院大量扩招,师资不断趋于紧张,但是根据教育部的规定,独立学院必须有自己的教师队伍,各个独立学院都加紧“招兵买马”,引进新教师,这部分教师绝大部分是刚刚走出校门的硕士研究生,他们的优势是知识结构比较系统,同时在教学风格上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但是普遍没有受过系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训练,缺乏教学经验,同时在教学过程也存在着一些劣势,比如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不够准确、教学方法不够合理、不会合理运用教学技巧等。这些都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2.3.2 独立学院教学条件的局限
由于近年独立学院大量扩招,其教学设备,硬件设施(如多媒体教室的安排等)不够完善,不能充分满足在校生的自由使用。本课程经常采用合班上课的方式,对于一个有近百人的班级来说进行教学互动是较困难的,既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接收,又影响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最终影响教学效果。
2.4 独立学院学生自身的特点
和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独立学院的学生普遍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偏于感性认识,数学基础薄弱。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的学生思维方式偏重感性认识,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对逻辑推导、图、表和公式等比较不敏感。这样的特点导致学生普遍对定性分析比较感兴趣,但对定量分析方法和步骤不感兴趣。然而,西方经济学中有许多知识点需要运用较复杂的数学知识加以理解和分析,这使许多学生感觉比较困难。例如,在学习“均衡价格的形成机制”时,多数同学对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需求和供给知识非常感兴趣;但对于学习到“需求弹性”分析的概念,涉及数学公式比较多,大部分学生就感到枯燥难学,学习效果不太理想。
(2)学习积极性不够。学生出于考好成绩或找工作的原因,最初对西方经济学学习兴趣较浓,但随着课程的深入,听不懂时学习积极性就减弱了。同时由于教学安排比较紧凑,学生往往在当堂课程学完后,对所学的知识点印象非常模糊,不能系统地归纳总结所学知识。还有很多学生认为理论知识没有用,有一些急功近利的思想,对理论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就更差了。
(3)学生对企业和社会关注不够。西方经济学涉及的内容覆盖面广,有较强的实践性,但经管类专业学生对企业和社会普遍缺乏深入了解。学生刚开始接触该课程会感到比较新鲜,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由于受到自身生活阅历、观察与思考能力的限制,就会感觉难度较大。就各种现实的经济问题而言,学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明显不足,与教师的期望更是相去甚远。
3 独立学院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
3.1 选择合适教材,针对专业特点合理组织教学
独立学院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应该选择有较多的实例运用和通俗易懂的教材,比如臧良运出版的《西方经济学》,里面有一些较新鲜的案例,与生活挂钩紧密,可以选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和国内外有特点的经济案例,辅以习题,编写适合本院学生特点的教材。
与此同时,为更新教学内容,教师要不断地结合当前热点,收集相关资料带到课堂上,让学生直接透过这些实例来理解所学的内容。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师要做到结合其专业特点安排教学内容。比如针对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可以侧重于宏观部分,如:如何实现社会经济的增长,如何利用财政和货币政策进行调控,如何衡量一国通胀水平等。这样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其日后工作也有积极作用。
3.2 加强案例教学,理论联系实际
西方经济学与实际经济生活联系紧密,因此在教学方式上可以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案例教学的本质是让学生从客观理论的角度来深入讨论经济现实问题,通过分析发现问题并找到对策,加深学生对基础专业理论的理解及应用,培养其分析问题的能力。如用“谷贱伤农”来加强对弹性理论的学习;用公共健身设施的例子分析市场失灵的问题等。
另外,除了讲授过程中老师列出的现实案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在某一问题或某章讲授后,教师提出一个小案例让学生分析讨论,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如在讲完均衡价格理论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苹果在旺季价格下降,而海景房在旅游旺季价格却上涨呢?”等案例。因学生还不具备运用各种综合理论知识的能力,这时所选的案例要紧扣所讲理论问题,不宜过分复杂。
3.3 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相结合
实践证明,西方经济学的课程特点决定了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理想而实用的教学方式。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在电子课件中把经济学中大量复杂的公式的推导过程,各种图表及其变化规律清楚地体现在屏幕上,既可以节约课堂教学的板书时间,又可以通过直观的演示使学生清楚各类图表曲线的变动情况,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对于学生仍然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重点辅助板书,两者结合效果更佳。
同时,我们可以利用网络进行辅助教学,如将课件、习题和案例分析等放在公共邮箱,供学生课后复习,并通过该邮箱可以反馈课程的学习效果;另外可以开设课程微博或者博客,作为师生的交流平台,推荐一些与经济学有(下转第107页)(上接第74页)关的时事和经典案例,教师还可以在邮箱和博客中征求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实现教学相长。
3.4 利用独立学院优势,采取产学相结合的模式
篇6
关键词:知识型员工;薪酬激励
中图分类号:F24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心理学视角下知识型员工的薪酬激励研究
收录日期:2013年10月11日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尤其是高科技知识已逐渐成为企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如何高效率地利用这种资源,充分发挥知识型员工的作用,关键在于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而薪酬体系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部分,在知识型员工激励中如何发挥的作用亦不可忽视。
一、知识型员工
知识型员工这一概念是20世纪五十年代由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教授首先提出的,也称为知识工作者,指的是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
与非知识型员工相比,知识型员工有着较为鲜明的特点:(一)知识型员工受教育程度较高,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和较高的需求层次;(二)知识型员工掌握了知识这种核心生产要素;(三)知识型员工从事知识劳动。
在德鲁克提出知识工作者之后,知识价值理论、按贡献分配理论、分享理论,包括西奥多·W·舒尔茨等的人力资本理论等都对知识型员工薪酬分配及激励问题进行了论述,普遍认为:市场薪酬、人力资本价值、对企业的贡献等无疑是知识型员工薪酬水平的决定性因素。美国知识管理学家玛汉·坦姆仆进行了问卷调研,得到了知识型员工的4个最为重要的激励因素,即个体成长、工作自主、业务成就、金钱财富。玛汉·坦姆仆认为,知识型员工在不同的事业发展阶段对于其激励因素的需要强度不同,他们在事业初期相对更重视金钱财富方面的激励。乔治·T·米尔科维奇、杰里·纽曼通过研究认为,企业应该根据自身薪酬政策目标和人力资源市场上竞争对手的薪酬状况,来确定本企业知识型员工的薪酬水平。
20世纪九十年代末以后,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开始关注这个问题。赵曙明提出富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是企业吸引和留住知识型员工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他强调必须对知识型员工采用多元化的价值分配要素。文魁、吴冬梅研究发现,在国内,虽然高新科技企业知识型员工的薪酬水平同其他许多行业相比明显要高,但高新科技企业所给薪酬与员工认为应得的仍然有一定的差距,这在国有企业更为明显。张望军、彭剑锋也进行了类似的研究,总结出我国知识型员工的需求特征为:工资报酬与奖励、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公司的前途、有挑战性的工作。
本文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心理学的视角对知识型员工的薪酬激励进行研究和探索。
二、知识型员工的薪酬激励
薪酬分为经济性报酬和非经济性报酬。经济性报酬,包括基本薪酬、绩效薪酬、各种激励性薪酬、各种非工作薪酬和服务与津贴等。非经济性报酬,主要包括工作保障、身份标志,给员工更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晋升、对突出工作成绩的承认、培训机会,弹性工作时间和优越的办公条件等。
(一)知识型员工的经济性薪酬模式。传统的经济学提出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事实上,人是“现实人”,在面对不确定决策时,人只能相对理性。心理账户是人们在心理上对结果尤其是经济结果的编码、分类和估价的过程,它反映了人们在进行资金财富决策过程中的心理认知过程。心理账户的理论是建立在“值函数假设”之上的,值函数有三个重要特征:(1)得与失是个相对概念而不是绝对概念,人们对某一价值主观判断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点而言的;(2)得与失都表现出敏感性递减的规律;(3)值函数中,损失曲线的斜率比获得曲线的斜率要更大。这对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经济性薪酬激励的启示有:
1、知识型员工大多是高学历,因此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普遍要高于一般知识员工,他们对工资的预期参照点普遍要高,因此他们的薪酬水平应该领先于市场平均工资水平,以确保薪酬具有市场竞争力,吸引知识型员工为企业服务。
2、改变心理的预期参照点,可以改变人们对同一结果的认知评价,知识型员工由于获得的薪酬水平正常情况下比较高,所以企业在发放奖金时,最好不要提前放出风声提高知识型员工的预期,以免真的发的时候,万一没那么多,好坏事。
3、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性质多以项目为周期,在项目结束时可以设定相应的奖励措施,而心理账户研究表明在低金额奖酬时人们倾向于选择物品,而高金额奖酬是人们倾向与选择现金,企业可以据此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奖励类型。
4、知识型员工的工资增长较快,但随着时间推移他们对于同样数额工资的增加的敏感性会降低,因此企业制定知识型员工薪资涨幅时应当适当有所提高,以保证激励效力。
心理账户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非替代性。从传统的微观经济学角度来讲,金钱是具有替代性的,金钱不会被贴上标签。然而,在人们具体的行为中,个体会把金钱划分到不同的心理账户中去,而在每个不同的心理账户中的金钱都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用途。这样,对于同样数额的货币化激励,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会强化激励效果:
1、知识型员工除了重视货币奖励之外,也很注重个体成长和自我实现,应充分考虑到知识型员工的职业发展阶段,在职业发展初期,可以多加以货币性奖励,在职业发展中期,可以将同样数量的资金投入到对他的培训和提升方面。
2、知识型员工不同于一般管理人员和营销人员,他们所进行的研发工作大多是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因而很难单独衡量每个人的业绩。因此,对于知识型员工来说,相同数量的薪酬,更适合采用基于团队业绩的发放模式。
3、借鉴外资企业打包工资制的薪酬模式,在签订薪酬契约时除了明确工资收入外,还应该对知识型员工享受的福利和社保费用进行核算,折算成货币的形式告知知识型员工,将企业的隐性薪酬成本显性化。
(二)知识型员工的非经济性薪酬模式。心理契约是关于对雇佣双方相互义务的理解或有关信念,是组织与员工之间隐含的、未公开说明的相互期望的总和,包括员工对于相互权力义务的期望以及组织对于双方权力义务的期望两方面。心理契约的特征主要是主观性和动态性。从心理契约角度看知识型员工的特点有:
1、知识型员工追求职业生涯发展,因为知识型员工所从事的工作本身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和自主性,因此在他们看来,工作的挑战性和自主性是工作本身的特性。这些生涯发展包括了:内部晋升、专业技能培训等。
2、知识型员工成就动机感强,更容易感知心理契约的未履行。他们心目中有非常明确的奋斗目标,他们到企业工作,有着发挥自己专长、成就事业的追求,对工作成果的认可主要体现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物质上有经济契约来体现,而精神上则主要侧重于心理契约。两方面任何一方没有得到较好满足都会引起知识型员工的不满。
3、知识型员工工作的高度自主性,导致心理契约的违背更容易造成员工的不良反应。由于知识型员工具有某种特殊技能,他们不愿受制于一些刻板的工作形式甚至无法忍受上司的遥控指挥。当心理契约违背时,组织想通过行政干预手段来控制员工不良行为的方法有效性受到一定削弱。
基于上述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对其非经济性薪酬激励体系有以下几点建议:
1、认可与尊重能力。对于知识型员工来说其科研成果得到公众认可是对其工作成绩及个人能力的一种极大的肯定。知识型员工渴望得到受人尊重、爱戴的社会地位可能强于企业一般员工,给予其较高的社会地位是精神薪酬的重要部分。
2、创造有益于创新的工作环境。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性质多要求较高的创新性,知识型员工对适于创新的工作环境的要求在心理契约中占有很重要的部分,可通过增加工作的多样性和自,使员工有更多成长和创新机会;允许参与决策;减少监督程度,增加员工自我管理的程度。
3、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管理。知识型员工的理想承诺是构成知识型员工对组织承诺的主要因素。企业应该为员工提供充分发展的空间和机会,加强对知识型员工的资本投入,健全培养机制,使知识型员工能够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自身能力,使他们能自我实现,避免由此造成的知识型员工工作主动性、积极性的丧失。
4、保持沟通。注重员工公平的心理,卢梭等认为,即使心理契约不能兑现,如果组织代表能够公平的对待员工,充分向员工解释契约不能兑现的原因,也能够缓和员工的消极反应。企业内部融洽的人际关系是满足员工情感归属需要的必要条件,企业要积极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与内部工作环境,使员工与企业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形成相互信赖、相互支持的健康有序的工作氛围,做到感情留人。
主要参考文献:
[1]李金星,蔡维菊.企业薪酬体系与员工心理契约匹配关系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0.2.
[2]赵海霞.提升经济性薪酬心理价值的途径探析[J].企业活力,2010.1.
[3]赵曙明,顾建平.知识型员工的薪酬水平与激励程度关系[J].改革,2005.7.
[4]柯健心理契约理论视野下的非薪酬激励方式[J].人才资源开发,2006.4.
篇7
经济危机爆发时,一国通过贸易措施来保护国内市场对本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是否有利?贸易保护是否真的能保护国内市场,促进出口贸易,使本国经济得以较快恢复和增长?笔者从新经济地理学中的“母市场效应”理论,作出陈述和分析。
经济危机成为贸易保护“温床”
纵观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每当经济危机爆发的时候,往往都引起贸易保护的盛行。经济危机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滋长贸易保护的“温床”。在经济危机期间,各国纷纷通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措施进行贸易保护,以限制进口来保护本国的市场和产业免受国外商品的竞争。
众所周知,1929年美国爆发的那场经济危机是至今最为严重的一次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挽救岌岌可危的经济,美国政府于1930年实施了《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大幅提高超过2万种外国进口商品的进口关税。
美国的这一做法激起了其他国家的报复,各国纷纷仿效美国,高举“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旗,通过大幅度提高进口关税与采取外汇限制和数量限制等措施对本国的贸易实施保护。结果美国的这一举措不但没有保护到自己的经济,反而引发了各国之间激烈的贸易战,导致全球贸易混乱,国际贸易发展几乎停滞。与1929年相比,资本主义世界贸易额减少了70%,扣除物价因素,贸易额实际下降了30%左右。正是由于各国的贸易战,使世界经济陷入了长期萧条状态。
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经过战后长达20多年的黄金发展时期后,美国经济再次陷入经济停滞与衰退,并迅速蔓延到其他经济体,导致资本主义世界大范围经济危机的爆发,世界经济陷入新一轮的经济衰退。各国又竞相采用贸易保护措施,包括起源于美国盛行于发达国家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和战略性贸易政策以及发展中国家以保护本国幼稚工业为由而采取的各种贸易保护措施。
2008年9月,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经济明显的下降和衰退。为应对这场影响巨大的金融危机,各国政府的干预程度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很快也引发了贸易保护主义风潮。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成为各国政府实行贸易保护政策的根源。金融危机的发源地美国,其经济刺激计划中援引了购买美国货条款,一向奉行自由市场原则的美国在全球经济面临困境的情况下提出了带有明显贸易保护主义特征的条款,引起各国的广泛关注和仿效。
为应付危机,印度宣布对来自国外的豆油征收 20% 的进口税,提高部分钢材的进口关税,同时颁布禁止进口中国玩具的政策 ;印度尼西亚开始对500多种货物实施进口管制 ;阿根廷针对进口鞋和汽车配件出台新的限制措施 ;俄罗斯上浮了汽车进口关税;欧洲的一些国家也纷纷制定相关措施,优先向本国企业贷款;甚至一向很少使用反倾销措施的日本也一反常态,降低国内企业申请反倾销调查立案条件。
危机中,无处不在的“母市场效应”
关于危机冲击下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原因,传统贸易理论认为,一国经济在危机的冲击下会出现增长迅速下降、失业率上升、国内生产过剩、消费相对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在这一情形下,一国如果仍然实行自由贸易,不对国内产业和市场进行保护,国外产品的大量进口对本国经济来说必然是雪上加霜。因此,在危机期间,各国应该采取各种措施对贸易进行调节,防止本国经济因外来产品的冲击陷入更加严重的境地。
事实上,一国在危机期间对贸易进行保护,短期内的确可以防止一国经济快速下滑,降低失业率,保护一国利益。但从长期来看,贸易保护对一国乃至世界经济来说都是不利的。那为什么还要进行贸易保护呢?对此,传统的贸易理论无法进行回答,但共同的知觉是:当危机爆发时,在面对国外市场需求收缩的情况下,一国通过贸易保护来维护国内市场需求,对本国长远的经济发展是有利的。
所谓“母市场效应”,也就是指在规模报酬递增和存在贸易成本的情况下,企业会倾向于选择产品市场规模最大的地方建厂生产,并由于规模报酬递增,一国会倾向于出口迎合本国需求的产品,需求大国将最终成为该差异化产品的净出口国。规模经济和差异化产品贸易理论强调,在规模经济发生作用的条件下,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差异化产品的追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背后的逻辑是:固定成本使差异化产品的生产厂商将生产集中在某一国家,而贸易成本的存在则使大国生产成为最优选择;小国则生产同质化产品。“母市场效应”意味着较大的国内市场需求对本国出口具有促进作用,而这在比较优势模型中是不存在的。这一观点与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思想刚好相反,即一国对某种产品具有极大的国内市场需求,那么该国将成为该种产品的进口国。
最早提出“母市场效应”这一概念的Paul Krugman在《报酬递增、差异化的产品和国际贸易》一文中,发展了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型(成熟垄断竞争模型)和Dixit-stiglitz模型,并提出三个论断:一、符合假设条件的两个经济体之间贸易,是由递增的报酬造成的;二、有较大国内市场国家的工资率会比较高;三、会产生“母市场效应”,每个国家会选择出口国内市场需求较大的产品。因此,不同市场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会导致其所在市场集中生产最能迎合该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随后,不少经济学者也对“母市场效应”的存在性以及存在的条件进行了研究。1998年,Amiti通过放松Krugman模型里只有一个不完全竞争产业的假定(即两个产业都是不完全竞争的),研究了一国市场的大小与其产品和贸易特征的关系。Amiti认为“市场进入效应”使企业倾向于在具有较大市场规模的国家进行生产以节约成本,而“生产效应”则促使企业将地理区位选择在市场较小的国家以便降低工资成本,“母市场效应”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这两种效应孰大孰小。
1998年,Davis通过放松Krugman模型里只有差异化产品才存在贸易成本的假定(即同质化产品也存在贸易成本)后,研究认为当两个产业的产品都存在运输成本时“母市场效应”将会消失。1999年,Krugman & Venables通过一个规模经济的产业连续流模型,反驳了这个观点,证明即使两类产品都存在运输成本,母市场效应仍然存在的。
通过计算不同国家间产品需求和供应的相关性,1998年,Amiti的研究显示,随着欧盟国家专业化生产程度的增强,其产业的地理集中度更高;1999年,Davis & Weinstein以日本为样本检验了“母市场效应”在决定其产业结构上的重要性;2001年,Head & Ries在对美国和加拿大的制造行业进行研究后,也证明“母市场效应”是普遍存在的。
通过出口收入弹性在不同产品间的变化情况来看,1999年,Rauch认为差异化产品出口国的收入弹性较高。而早在1998年,Feenstra通过差异化产品和同质化产品的双边贸易引力模型检验得出,差异化产品的出口收入弹性要高于同质产品,也证明了“母市场效应”的存在。
通常,制造业被普遍视为具有“母市场效应”的是产业部门,因为该产业部门是一个由很多生产有差异化产品的企业所组成的集合体。那么,是不是制造业中所有部门都具有“母市场效应”呢?
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哪个理论能很好地做出回答。但显而易见的是,“母市场效应”的作用强度会随着产业特性的不同而变化。2004年,Hanson & Chong Xiang通过建立差异化(产品)产业连续流的垄断竞争贸易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证明:相对于那些产品运输成本较低、差异度小的产业部门来说,产品的运输成本较高、差异度较大的行业,更倾向于在大国聚集;进而说明了“母市场效应”的强度会随特定产业特征的不同而不同。
“母市场效应”使大国生产成为最优选择
通过对Krugman和Fujita,Krugman & Venables所确立的理论框架进行适当的调整后的研究结果证明,贸易成本的大小和市场规模的高低对一国出口会产生重要影响,“母市场效应”的观点得以验证,即贸易成本的存在则使大国生产成为最优选择,大的国内市场需求对本国出口具有促进作用。
一般而言,国外和国内两个市场对一国经济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当危机爆发时,国外市场的需求会被大大削弱,一国经济增长会放缓甚至出现衰退。此时,政府往往会采取各种措施来缓和危机的影响,其中贸易保护就是一个危机时常被采用的举措。通过“母市场效应”理论的分析,可以得知因全球性经济危机国外市场环境趋于恶化的情况下,一国实行贸易保护以维护本国市场规模,将有利于未来与本国需求相似的产品出口,并最终促成需求大国成为该产品的净出口国。
通过对历史上发生的金融危机,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和日本几个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可以清晰地看到“母市场效应”。
1、金融危机爆发后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在国外市场需求疲软的情况下,通过保护国内市场,尽力减少国内企业在危机期间受到的损害,维持其竞争力,使其在危机过后能够迅速恢复和扩大生产,促进本国的出口快速增加,以带动经济立即复苏和增长。
2、金融危机下的“母市场效应”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危机期间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具有时效性。当危机过后,经济进入复苏或增长阶段后,一国采用贸易保护措施来促进口,刺激经济,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贸易保护也未必是个好的举措。
篇8
【关键词】服务业;发展;经济增长;影响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普及,进一步促进了制造业以及服务行业之间的融合,一些新型的服务行业不断涌现出来,生产业的出现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尤其是当前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对服务业的需求逐渐增大,从而促进了服务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融合。
一、服务业的概述及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
(一)服务业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服务业通常是指生产或者是提供服务的经济部门及企业,在我国被称为第三产业,一般包括建筑业、运输业、金融业、通讯业以及政府行政行业等。
服务业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按照服务业的性质可以将其分为生产业和消费业,其中生产业主要是指被商品生产者用作中间投入的服务,包括交通运输业、科学服务业、农业生产服务以及现代金融等9个行业。而消费业是指满足居民基本需求的服务行业,主要包括旅游业、餐饮业、文化产业、体育行业以及政府公共服务行业等10个行业。按照服务业兴起的时间以及发展的历史可以将其分为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新兴服务业三种类别。传统服务业是在工业化时代存在的服务行业,主要使用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为人们提供服务;现代服务业是受到工程化进程加速的影响下形成的服务行业;新兴服务业是在现代科学技术的作用下对传统服务业进行改造的一种服务行业,新兴服务业的主要特征就是服务业出现大规模的消费,使得该行业的收入弹性发生改变。
(二)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1、贝尔理论
贝尔理论是针对后工业化时代提出的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工业化时代相比较,后工业化时代的社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三点,首先是产品经济向着服务性经济的转变,其次是理论知识占据中心主导地位,理论知识发展成为社会的战略资源,最后是创造性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复杂问题的处理更加简单化,使后工业社会能够有效的规划社会发展。这些理论认识对于我们认识工业化发展以及服务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起到了一定的指导。
2、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概念出现的时间是1960年,这一概念的出现奠定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基础。直至20世纪末,出现了总成本原理,认为总成本是制造成本以及交易成本的总和。这一原理的出现说明了服务业的发展对于成本的降低以及经济效益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工业化的发展使得分工参与者之间的交易变得更加频繁,教育范围的扩展促进教育资源的应用更为广泛。服务业对于这种交易过程中的费用处理往往是以专业化的方式进行处理,因此说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交易成本的降低,同时还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的流通效率,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我国服务业的在GDP中的比重为48.2%,高于第二产业5.6个百分点。北上广和江浙等地的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均已超过50%,甚至个别地区达到60%以上,而以广西为代表中西部地区,其服务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却只有37.8%。而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其服务业在GDP中所占高达80%的比重。由此可以得知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是有着相当正面的影响的。
(一)服务投资对GDP增长率的影响
在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形势下,服务业的发展对于产业结构转型的加快以及GDP的增长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近年来,虽然我国服务业在发展过程中表现为发展速度快、比重增加、结构优化等特征,但是服务投资还相对不足,我国服务投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特征,首先是服务行业的投资效率比较低,其次是服务业特别是一些细分行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总体影响力度不足,最后一点是科研和教育作为服务行业中最有弹性的产业,投资比例还相对较小,这些因素严重阻碍了国家经济增长的步伐,因此,需要不断增加在这两个各方面的投资比例,才能够有效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
(二)服务业相关机制促进经济增长
服务业在发展过程中通过结构优化效应、就业扩大等途径对经济增长产生较大的影响。首先表现在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提高了经济增长效率。服务业通过为社会经济活动提供服务的方式加快了我国第一产业以及第二产业的发展,然后通过自身的发展状况促进了社会结构的优化。服务业的发展进一步优化了就业结构。服务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在发展过程中可以为更多的劳动者提供就业的机会,同时,服务业的发展能够推动就业结构的转变,第一、二产业的劳动者逐渐向服务行业靠拢,从而使得中产阶段的比重进一步提升。最后,服务业通过延长产业链以及增加产业的附加值,使得行业本身的服务效率进一步提升,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但是经济的增长对服务业的发展也会起到一种反作用力,经济的增长能够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从而加快服务业的发展。
(三)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周期的影响
服务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周期的协同性以及非对称性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经济增长周期的协同性主要是指不同经济变量波动在互相影响的作用下产生经济行为的同步性现象,而经济增长周期的非对称性主要是在经济周期扩张阶段或者是紧缩阶段出现的不同经济行为的非同步性现象。有关数据统计显示,服务业产出波动周期与国民经济波动周期在时间上以及波动高度上都有一定的相似性,尤其是服务业周期与国民经济周期在经过复苏阶段之后都会表现出强势的扩张劲头,这一趋势的出现表明服务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增长都有着较大的潜力。服务业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了国民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增强了经济周期波动的张力,同时还会使得国民经济周期波动的幅度变得平缓,从而促进经济的平稳运行。
篇9
[关键词]博物馆运营 经济价值 文化价值
随着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十二五规划”的政策性支持,博物馆和美术馆成为文化事业发展过程中国家及各地方政府大力发展的重要内容,博物馆私人体系也随之兴起。从2010年1月《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的开始,民办博物馆事业获得了许多机遇与期待。根据2012年国家文物局的数据统计,全国民办博物馆总数达535家,上海地区有12家。 上海市在社团局登记在册的具有民办非企业独立法人资质的博物馆达16家。对比2011年度的数据,全国民办博物馆的达标入选数量减少了73家,可见私人博物馆发展在全国呈现出区域不均衡性。从这些私人博物馆的整体运营状况来看,资金短缺,展陈简陋,发展停滞甚至由于运营不善而停业等问题围绕着私人博物馆发展,即使在私人博物馆发展较快的上海地区也同样面临着这些问题。因而私人博物馆有必要厘清博物馆所蕴含的价值内容,并从中找到对应的发展契机并由此转型。
一、 成本递减的博物馆
博物馆具有非营利事业的特有属性,它虽然具备文化产业的一般特性,但并不容易进行持续性经营。根据海尔布伦(James Heilbrun)和格雷(Charles M, Gray)的博物馆展览经济学模型(图1),博物馆每日具有固定的运作成本(ADOC),参观行为同样会产生边际成本(MC),当参观人数越多,运作成本就能被更多地分摊。 只有当门票数额高于边际成本才能不造成赤字,因而博物馆展览功能是在单位成本递减的条件下成立的,博物馆是成本递减的产业。这个数额可能高于一般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也就是说门票定价与参观人数曲线成反比。这对于本身观众数量并不固定也不足够的部分私人博物馆而言,就成为两难的选择。因而从博物馆本身的这一递减特性而言,博物馆应该受到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扶持。
2011年开始的“国有博物馆对口帮扶民办博物馆专项”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上海市就在这一年特别设立了“上海市民办博物馆扶持资金”专项,总金额在1000万人民币。 私人博物馆的基数大,真正具有民办非企业独立法人资质的则少之又少。因而政府的政策、资金支持并不能为所有私人博物馆找到出路。在政府支持之外更重要的是博物馆收藏,这是成本递减的关键,它是决定展览吸引力的重要因素。私人博物馆主题性较强,如上海纺织博物馆、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等等,在收藏策略上易集中形成体系,但由于专业性较强,在博物馆研究能力不具备的状况下则又难以实现。因而在藏品既有的条件下,探究博物馆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能够从更多元的层面实现成本递减。
二、博物馆的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
博物馆的价值包含了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两个层面。博物馆的经济价值并非只针对参观门票以及纪念品商店销售所带来的经济收益。索罗斯比(David Throsby)提出了博物馆的经济价值包含“私有财”、“公共财”及“外部利益”等方面。 “私有财”包含了上述经济收益以外,还包括了观众在教育活动中的消费经验以及来自企业、个人的社会捐赠。这部分“私有财”是目前博物馆在运营中普遍意识到的经济价值。此外,“公共财”则包含了更多的社会认同,是博物馆社会功能的进一步延伸。“公共财”所包含的文化、社会认同感以及对社会的促进都可能直接转换为经济效益,譬如说大英博物馆有偿提供所属版权的研究资料及藏品图片,以此提供相关研究者累积知识,获得学习经验。“外部利益”则关系到博物馆在相对区域内与其它产业实体间的竞争或合作关系,如增加此区域内的就业机会等,这是隐性的投资收益。在这些经济价值中,包含了特展和教育活动的开展、文化创意商品开发、数字化和版权实现、区域资源共享等内容。
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不同,是独立于经济价值之外的存在。文化价值不受到经济价值的刺激,也难以用实际价值来衡量。博物馆内展品的文化价值首先构成了这一内容,而博物馆在运营的过程中本身就是在创造文化价值,包括建筑空间对观众的思维影响,甚至是对个人经验、社会结构、社会规则、价值观等方面的改变与促动。 当博物馆的文化价值超越了一般的文化目的,并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成分,则博物馆的整体价值将得到持续延伸,会超越经济基础的影响范围。这恰恰为博物馆的经济价值提供有效的推进。
在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观念下,博物馆运营的有效可操作范围极为宽广,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私人博物馆而言,已有资源若能实现价值观念中的具体方向,则能提供观众更深层的文化经验,从文化性上加强博物馆与观众间的联系,以此获得运营的观众基础。其中同业结盟和异业合作就变得更为重要。
三、集聚能量与资源整合
博物馆群的概念及实践是实现博物馆资源最大化的典型。在博物馆群所带来的巨大文化经济优势的促进中,拥有具体条件的城市或地区都积极建设具有多功能效能的文化片区。如集合了中华艺术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世博会博物馆和上海儿童艺术剧场等文化设施的浦东文化艺术集聚区由此悄然兴建,从中华艺术宫和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两馆正式开放所引起的参观热潮可以预见这一片区的发展前景。在旅游资源丰富的苏州,以苏州博物馆为中心连接苏州丝绸博物馆、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苏州民俗博物馆以及其他纪念馆的集群建设,也带动了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这也就是博物馆经济价值的“外部利益”体现。由此可见,在过去以独立形象吸引观众的博物馆发展策略在今天全球化融合的过程中难以呈现最佳的状态。
私人博物馆在发展初期一般很难达到像美国史密森博物馆群(Smithsonian Institution)的规模,一些博物馆利用周边环境的丰富资源,或选择从孤立的商业区域搬入旅游景区、文化产业园,这也是能够实现外部效益的一种方式。在2009年左右出现私人博物馆闭馆潮时,中华性文化博物馆、根雕博物馆、红楼梦博物馆等一批家庭博物馆迁出上海城区,搬入郊县旅游景区,甚至搬至其它二级城市,一方面减少运作成本,另一方面则可能利用周边更有利资源来获得有效的观众基础。
在开发外部资源之前,博物馆本身也应该对内部资源做最大化开发。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提供了有效的样本。它地处上海文化氛围浓厚的汾阳路地区,常年游客较多,但其本身藏品数量较少,展场空间也受到文化保护遗址的法式建筑的限制。在此基础条件下,博物馆尽可能地开发更多展示空间,并邀请、组织与博物馆主题相近的特展活动,包括国际玻璃艺术展、首饰工艺展等等,并在博物馆空间中参照生态性展示的方式,将工艺大师工作室设置在展场内与观众互动,并现场销售自主开发的文化创意商品。在这种多元价值观念的作用下,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从行业博物馆转至民办博物馆非但没有适应不良,甚至获得了更多的文化价值。
上海外滩美术馆和民生现代美术馆的不定期展览、教育活动合作也是资源最大化的有效方式。两馆在定位上并不冲突,相互间有可补足的内容,包括展览内容的差异性互补、有效观众群互补等。虽然短时期的“一票两馆”不利于“私有财”经济价值的发挥,但对分摊边际成本以及文化价值的加深都有直接促进作用,而这本身并不增加支出的策略联盟,对分属在不同区域的两个美术馆而言,无形中可能形成内在的互惠影响。
四、博物馆功能的策略转化
博物馆运营策略上的转化来源于博物馆对功能定位的选择性实现。在博物馆四大功能(收藏功能、展览功能、研究功能和教育功能)以外,体验功能、娱乐功能这些在过去博物馆不被过分强调的功能却是私人博物馆发展的可实现方向。相对于大型公家博物馆所强调的基本功能的厚实基础,私人博物馆有更大的弹性来发挥出具有特色的功能效应。前述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的生态性展示设置就是体验功能的发挥。观众在工作室现场与博物馆人员互动时,兴趣点得到提升,也更容易得到文化经验,由此促进经济价值的消费。另一方面,这种体验功能也能够辅助教育功能的实现。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与周边学校的馆校结合在体验功能的实现下更具教育能量,甚至吸引大学文化产业相关专业进行课程实践的辅助教学。并且这一体验性也为工艺美术的师徒传承解决了人才培养的问题,通过体验引起年轻一代对传统工艺的兴趣。在台湾,将博物馆活动纳入在中小学的基础课程中成为普遍的做法。博物馆甚至由此开发相关课件,与教育系统合作,使数字化工作得到加值。
私人博物馆在功能实现上难以补足并非直接来源于收藏策略或者展览内容,更重要是在观念上过于僵化。主题性博物馆之所以能够获得观众的兴趣,在于它具有直观鲜明的主题特色。在过去非互动性的博物馆观念下,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展品作为主要工作对象而在展览中被突出,因而博物馆与观众、观众与展品之间的联系微弱,难以达到文化共鸣,更不必谈博物馆功能的实现。大型国有博物馆在收藏实力较强的情况下,即使忽略这一联系,也能够凭借多数量的特色展品来暂时解决这一问题。私人博物馆的展品则较为固定,若不能得到特展的支持,则文化价值也难以显现,更不必谈经济价值的实现。因而,私人博物馆在功能上进行转化是在已有文化价值的基础上,活化展品及博物馆自身的可实现目标,寻找到适合本馆特色的可实现功能。
篇10
关键词 企业;管理效率
一、管理效率的含义
在经济学中,效率存在几种理解,一种是产出、投入的概念,即效率是追求一种低投入、高产出的理性经济行为;另外一种是资源配置的概念,即效率是追求“帕累托最优”的动态均衡(“帕累托最优”是指系统中的任何一项要素变化都不能使系统资源配置更优)。在经济学中,效率更倾向于“效益”的概念。在管理学中,效率更倾向于“效果(质量)”和“速度”的概念,效率可以说是这两个变量的乘积。在一个企业内部,谈管理效率更多的是针对管理工作完成的质量和速度,如工作是否按照计划完成、是否达到了质量要求、是否有创新、是否节省了成本等等,这实质上是一种“工作效率”的概念。
二、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性
提高管理效率是企业管理的目标,是企业管理的的起点和落脚点,提高管理效率有利于促进管理人员工作作风和工作的转变,树立高效企业的新形象:提高管理效率是新形势下,企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和在市场中竞争的需要,可以不断推动和促进企业管理创新:提高管理效率可以促进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工作质量,加快工作节奏,充分利用管理资源,降低管理工作运行成本,提高管理工作运行质量;提高管理效率可以激活管理人员的潜能,增强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反映问题和处理问题的速度;提高管理效率有力增强了管理人员的时间意识,有利于抓好时间管理应用,提高工作时间利用率。
三、管理效率低的主要原因
从企业长期的管理实践看,企业管理效率和人员素质、管理技术与手段、工作动力、组织规范四个因素紧密相关,从影响企业管理效率的具体原因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管理工作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影响了一些管理人员对管理工作的态度,使之对管理工作不能认真对待、认真研究、认真措置。
2 旧观念的束缚、慢节奏的习惯,造成了一些管理人员在思想上没有急迫的时间观念,对工作速度的要求标准不高,从客观上影响了管理工作的效率。
3 管理体制、管理机制不够合理,使一些企业管理职能混乱、责任不清,在管理工作上存在越位、错位、缺位,管理运作不规范、不通畅,造成管理工作流程长、运转慢、效率低。
4 企业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落后,使一些企业的管理工作不能适应管理工作发展的需要,造成许多管理工作跟不上,极大限制企业的管理效率。
5 忽略人才在管理中的作用,有些企业不重视管理人才的使用,不能给其提供发展、施展才能的空间,造成优秀的员工逐渐流失,沉淀下来质地一般的员工,使企业整体的工作效率低下。
6 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差,一些管理人员不懂得管理工作应该干什么和怎么干,特别是一些高级管理人员不能正确地把握工作的发展方向,不能在业务上指导具体工作,不能有效地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造成企业整体的管理效率低下。
7 缺乏先进企业文化的引领,一些员工缺乏追求进步的动力、没有追求的远大目标,企业里团队意识差,没有养成协作工作的意识和习惯能力,个人之间存在着工作的边界、部门之间存在着工作疆界,互相协作配合少,极大的影响了管理工作的效率。
8 缺有乏效的管理沟通机制,有的企业不重视管理沟通,没有形成沟通系统和建立沟通机制,在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缺少必要的意见交流,一些工作任务不能得到有效地传达和正确理解,影响了管理工作的开展和进度。
9 管理运作不规范、流程不通畅,有些企业管理流程不科学,管理不规范、不标准,管理运行中的随意性大,把一些简单过程复杂化,甚至存在一些为管理而管理的情况,并且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效率低是难免的。
10 没有科学的绩效考评管理。很多情况下,管理工作质和量缺乏确定性和可度量性,许多管理工作很难用量化的标准加以测定,在缺乏有效监督、评估、考核的情况下。工作质量差、速度慢的现象在一些管理人员身上表现的较为突出,极大的影响了管理的的整体效率。
四、提高管理效率的简要途径
1 牢固树立全局观念、效率观念
管理人员要深刻认识提高效率的意义,牢固树立全局观念、效率观念,坚决摒弃落后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自觉转变不讲效率的行为习惯和工作作风,打破岗位的边界和部门疆界,加强协调配合,强化时间意识,进行快节奏工作,增强管理工作质量,提高管理效率。
2 学习管理知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管理人员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必须认真学习管理知识,只有掌握了基本的管理理论,树立科学管理思维,在实践中感悟管理的真谛,学会科学管理,才能提高管理效率。管理学是整合管理知识的一种学问,整合管理知识一般有三种基本方法:一是从教科书中学习;其次是学习管理专著;最后是借鉴他人经验材料。
3 建立高效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
企业要通过改革,精减机构,转变职能。减少管理层次,按照“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原则,构建人员编制少、紧凑而富有弹性的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和机制。
4 升华管理理念,构建高效规章制度
管理理念主导着企业管理的方向。决定着对问题根源的认识和对存在问题所采用的破题方法。源自管理理念的规章制度是企业有序运行的规则,是一个组织创造和谐、向上工作环境和提高执行力的制度保障。通过规章制度所体现的清晰、有效、简洁的工作标准、工作程序、岗位职责、考核标准、人文关怀是提高执行力、精确执行的制度前提。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是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的管理,在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以后,企业必须建立一套符合本企业发展的管理体系,支撑企业的有效运行。
5 推进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现代化
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现代化是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的必备条件,因此,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实现管理手段现代化,掌握好先进的管理技术,运用好现代化管理手段。在管理实践中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6 全面简化优化企业管理工作流程
对企业层面的管理工作及管理人员具体负责承担的工作任务,要在总体把握的情况下,通过合并某些任务或步骤,消除一些不必要的任务或步骤,同步进行两项或更多的任务或步骤,或将任务及步骤进一步细分,重新安排工作流程,使用更有效的工作方法等措施提高效率。
7 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和评价方法
企业要结合实际,摸索建立有效的科学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机制,对企业管理绩效进行正确、
有效的评价,知道企业管理人员素质的现有情况,明确企业管理现状与企业管理快速发展要求的差距。才能做好持续改进,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8 创建企业文化形成好的文化氛围
企业要创建优秀的企业文化,形成好的文化氛围,通过企业文化团结人、凝聚人,激发员工工作热情,营造一个具有良好人际关系和较高工作效率的和谐的工作环境,既有利于稳定人才,又有利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9 推行效率管理、推动管理效率提高
在企业管理上推行效率管理,应按照组织的效率建立或调整管理机构、体系和制度;围绕效率规定措施、选用方法,并组织实施;依照效率对管理过程进行监督、控制和调节,及时纠正目标偏差;把效率作为一切管理活动是出发点和归宿,一切管理行为的开始是确定心理标准,执行过程也以效率为指针,管理过程的结束也是以效率来评价优势,将效率渗透到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
10 改善沟通方式、完善沟通平台
企业内存在的许多的问题可以由沟通得到解决。构建有效沟通方式和沟通平台对企业尤为重要。通过有效沟通,可以促进员工间的关系,增强员工的参与意识,促进上下级之间的意见交流,促进工作任务更有效的传达。通过有效沟通,可看到事物的表象、存在的问题,还可了解到造成这种表象、问题的真实原因,能了解到目标与执行之间的差距,还能达到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的效果。
五、企业提高管理效率的主要措施
1 全面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
(1)通过工作实践中提升
管理人员在实践中历练,积累经验是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的重要途径,企业为了提高管理人员的能力,要对管理人员在工作安排方面进行特别处理,比如实行岗位定期轮换。让员工到本职以外的部门和岗位任职。开阔工作视野,了解其它部门的运作,增强了协调沟通能力,丰富了管理实践。提高了处理问题的思维高度,同时让员工对工作保有新鲜感,更容易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安排特殊性的工作,考验和提高处理特殊事务的能力。在工作中提升是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2)通过集中学习或短期培训提升
企业要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划与当前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相结合,组织集中学习或较短期的、专题性的培训,以提高管理人员某一方面的能力和技巧,短期培训针对性非常强,是及时“充电”的有效方法。
(3)通过加强自我修养提升
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基本业务等方面的学习和提升大都得依靠自己。因此,要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长期自学,多方面搜集与专业有关的信息,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加强道德方面、业务方面的修养。只有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坚持“终生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