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科学探究范文

时间:2023-08-16 17:38: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生物科学探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生物科学探究

篇1

《生物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列为“内容标准”之下的一个主题,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能够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课标”特别强调,教师应积极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自尝试和实践,并将科学探究的内容标准尽可能渗透到各主题内容的教学活动中。因此,教师除了将教材规定的探究活动做好外,还应创造性开发课程资源,为学生创设更多探究情境和活动。据此,我在近年来的生物教学中,积极创设条件、组织课外探究活动,使“课标”的理念和要求得到一定程度的落实。

现结合“校园植物及其生活环境考察”生物探究实践活动案例,谈谈我的意见

一、认识探究意义,培养探究兴趣

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探究是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让他们懂得什么是探究,什么是学习探究方法,在实践中进行探究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前提。

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什么是探究,用介绍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具体实例的方法。比如讲述:英国女科学家珍・古道尔30年致力于黑猩猩的研究,以致在这个领域作出了卓越的成就。再如,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经探究证实,使肉汤变腐的原因是由于细菌的侵蚀。这些事例的介绍,使学生明白了什么是探究,了解了科学家进行探究的过程,提高了对科学、对科学家的尊重。同时,在介绍科学家进行艰苦卓绝的探究进程的过程中,更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引导探究活动,组织实践操作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积极利用人性的这种特点,引导学生去对生物学中的知识不断产生好奇,产生疑问,产生要探明究竟的心理,进而开发和培养他们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精神,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进行探究的条件和氛围,督促并指导他们进行科学探究的实际操作。例如以下案例。

1.从探究中最简单的观察和调查做起,引导学生初步尝试进行科学探究的操作

在学习“认识生命”一章,学生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生活经验,能举出很多有生命的物质,老师肯定他们的观察实际就是探究。再问:你能说一说他们为什么是生物吗?多数学生说因为他们是有生命的物质。进而再问“你是如何知道他们是有生命的呢?”学生的脸上出现了茫然的表情,同时有学生自然而然地提什么是生命的问题,这说明学生产生了好奇心。这时老师及时引导学生自学课本,从中发现、归纳出什么是生命。本课结束时,及时布置独立进行考查的课后探究活动,以巩固对探究的认识和尝试探究活动。

校园植物及其生活环境考查报告

2.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探究实践,进一步尝试科学探究

首先讲明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作出预期、收集证据(分析证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基础知识。其次,以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实际例子,比如,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的整个过程,让学生对科学探究进一步理解消化,教师这时为引领学生向更深更高的探究层次进发,布置学生以小组独立完成一些科学探究的作业,以便打下由实践向理论上升的基础。

篇2

关键词: 初中生物学 探究实验课 教学设计

2011年新修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作为突破口,倡导探究性实验。在探究性实验过程中,学生有机会探究、发现、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初中生物学探究实验课作为生物学教学的一种基本课型,是提高学生学科素养、发展学生探究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如何设计好探究实验课的教学设计,对教师组织好探究实验课堂是一个良好的开始。本人以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的“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为例,谈谈设计探究实验课的几点体会。

一、教学目标的细化和确定

探究实验教学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活动,有着一定的目标。这些目标存在于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课程标准》比较详细地叙述了学习初中生物学知识要达到的各种目标要求,主要分为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能力,形成对世界的认识和观点,同时能力的提高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建立又反过来影响知识的学习,所以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整体,应当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的始终。因此《课程标准》对探究实验课的具体目标要求如下:

知识目标: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和用具,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绘图能力。引导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在实验中设置对照,确认变量,能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及必要的反思和修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乐于学习生物科学,能正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

根据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及具体学情,可将“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三维教学目标具体细化为以下内容:

知识目标:说出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和现象,并能进一步解释原因及注意事项。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使用实验器具,掌握处理实验材料和进行生物学实验操作的技能,根据多种实验材料设计可行的不同实验方案,并用准确的术语表述和评价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培养学生观察和小组合作能力。并通过设计不同实验方案,引导学生树立定量实验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的检验

教学目标确定后能否实现需要进行检验,通过对教学目标的检验预测确定的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怎样实现,如何实现。探究实验课的知识目标可通过提问学生、巩固达标题等手段检验。能力和情感目标则要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教师的观察、指导和评价完成。例如:“能够正确使用实验器具―天平”这个能力目标,教师可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学生操作是否规范,并进行及时指导和评价,从而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及小组合作能力这一情感目标;“说出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和现象”这一知识目标,教师可通过提问学生,让学生回答生活中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有关的生活实例检验确定的知识目标。

三、教学目标的实现

根据教学目标的细化和检验方法,教师基本能确定课上的主要教学内容。如何具体实施教学目标则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情进一步确定,而教师首先要分析学生在实验课中往往会出现几种情况:例如:①七年级学生到实验室会感到很惊奇,对摆在实验桌上的器具会东摸西摸,无法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解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②对具体步骤缺乏统筹安排,缺乏统一协调,导致上课时部分学生手忙脚乱,耗时多,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③实验过程中对实验器具的操作不规范,从而影响实验结果,更不会评价实验结果。针对这些常见问题,教师在上探究实验课前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尽量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从而实现实验课堂的高效性。

如“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这节探究实验课,教师上探究课前可先设计一个图表将实验原理、实验用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一一对应起来,其中实验步骤环节中可适当留空,让学生动手写一写,帮助学生记忆和巩固知识,如表1,也可引导学生在实验课前设计一个图表用于记录实验数据,如表2。

第4步:将萝卜条取出,观察烧杯中溶液体积的变化,同时测量萝卜条的质量,将数据填在表格中。

第5步:用曲线图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本组数据并得出结论,分析实验处理的时间长短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对于学生协作和时间统筹问题,教师可在课前引导学生讨论实验步骤和时间统筹安排,以及每个组员的分工,充分发挥好小组长的作用。这样,学生既熟悉实验步骤,合理安排各步骤顺序,又明确自己在实验操作中的具体任务,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关于操作规范训练,可用作业形式督促学生学习器材操作,帮助学生复习相关实验器材的用法,从而让学生做好实验的技能准备。

篇3

【关键词】科学探究 科学方法 自主性 开放性 多样性

一、生活化的科学探究活动

1、选取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会和一定的“情景”结合在一起的。而探究性教学首先要为学生创设参与体验知识的情景,实现对知识的构建。呼吸作用那节的教学内容理论性强,要将整个过程彻底理解,许多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在教学中,教师可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例子,让学生思考如:酸奶是怎样制成的?为什么新鲜水果,蔬菜放在冰箱中能延长保存时间呢?腐烂的桔子为什么会散发酒味?通过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现象引起同学们的思考,激发学生探究呼吸作用有关知识的内在动力,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对呼吸作用原理、过程、外界因素影响、实际应用等一系列相关知识的深入探讨。

2、选取学生身边的生物作为探究对象

拓展课程资源,不仅可以转变学生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而且在观念变化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正确理解实验在生物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提高在学生生物实验的动手操作能力。例如,在进行“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探究活动时,教师并没有事先布置学生准备粗糙的纸和玻璃板,当时主要是从安全角度考虑。学生领到蚯蚓后就开始进行观察活动,他们一下子就将教室中、书包里能利用的材料几乎都用上了,令人始料未及,虽然学生选用的材料有些对比性不是很理想,有的甚至忽略了对照实验,但我却从学生的行动中敏锐地发觉到:这些学生在缺乏实验材料的情况下,急中生智,创造性地、灵活地利用了身边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包书的塑料封皮、光滑的纸和即时弄皱的纸、文具盒等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东西,不属于正规的实验材料,而成为容易被忽略的资源,但正是这些触手可及的“亲密”资源,降低了活动的成本和难度,缩短了学生与探究活动的距离,让学生感到科学探究并不是深不可测、高不可及的,不仅增强了对生物实验的学习兴趣和信心,而且我立刻就称赞学生具有丰富的相象力和主动参与的学习热情,并再次强调对照实验的重要性,学生们立刻着手进行改进,使学生对这次观察实验有了层次丰满的体验,并在实验全程的设计和操作中,发展了自己的实验动手能力。

二、突出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用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1、关于科学方法的内容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许多学者知识渊博,但方法不当,使许多研究没有形成优秀成果。我国的中学生理论知识可以得满分,但实践操作难以评说,最主要的问题是方法欠缺。因此,明日将走上社会的中学生,在校期间,掌握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比单纯地获取知识更为重要。生物新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新要求,显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学生通过生物的学习,获得生物科学探究的最基本、最常用的一般方法。如观察实验法、分析概括法、简单推理法、比较综合法等。

2、穿插生物科学史的内容

许多科学史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如果用它们来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是再好不过的。如1953年米勒把NH3、H2O、和HCN等放入烧瓶,放电七天七夜,最后在溶液中发现氨基酸,这些氨基酸从何而来?这就为生命起源内容的学习创造了悬念。在科学史教学中还可创设一种“矛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比如在学习孟德尔遗传规律前,先介绍当时在学术界流行的关于遗传的概念,即融合遗传理论,认为两种不同的性状在杂交后被融合到一起,不再分开。这样,生物的性状就不可能有显隐性之分,也不可能有分离现象。但早期的植物杂交实验者已经发现植物性状有显隐性和性状分离现象。孟德尔敏锐地发现了原有理论与新事实的对立,一开始就提出要解决性状如何传递的问题。孟德尔是如何做的呢?这样引入课题,就使学生处于一种思维的矛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为教学铺垫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三、科学探究的自主性、开放性和多样性

1、科学探究的自主性

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在这一节里,有一个探究活动内容即鸟适行的特点,我把这一节的学习内容事先制作成网页,上课前,把各种鸟类标本摆放在学习桌上,把与本节课实验有关的仪器用品摆放在学生面前。然后,围绕鸟为什么会飞这一活动主题,把学习内容分成六个活动课题组,即外行组、运动组、呼吸组、消化组、排泄组、生殖组。各组学生组成是自由组合,学生如果完成本组任务后还可以参加其他组的活动。在课堂上,只见学生有的在观察鸟的标本(看鸟的羽毛、体形、爪等)、有的在电脑上查资料作笔记(鸟的迁徙、鸟的种类等)、有的在讨论(鸟在飞行时怎样呼吸),学生学得不亦乐乎,成功的喜悦浮在脸上。

2、科学探究的开放性

新教材中,有些问题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探究;有些问题,并未叙述得面面俱到,而是提出要求,让学生自己搜集信息;探究的课题、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骤不做过死的规定,由学生自由选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介绍生物科学上目前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或存在的争议,体现科学体系的开放性。

例如:笔者曾尝试上了这样一节课:人教版八年级生物教材上册第五章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本节通过人类在环保、食品制作、食品保存、药品生产等方面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说明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3、科学探究的多样性

初中生物教材包含了大量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内容,有的比较集中,有的比较分散,有的显现,有的隐含。在初中第一册生物学教材开篇中,都会有这样的内容:介绍各种形形的生物。当老师在课上引用自然界中各种珍惜动、植物来解释这一现象时,不妨引申出生物多样性这一概念,使学生对生物多样性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以后的进一步讲解埋下伏笔。不同的教师,根据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情,其讲解的深度和广度应该会有所差别。例如:可以出示各式各样的环境图片、珍惜动植物图片,或者让同学们找一找我们身边的生物,会发现,种类太多了。 让学生去感受,生物的多样性。

过去,我们简单地认为科学探究就是做实验。事实上,照方抓药的实验,也未必有多少探究的味道,何况受时间、条件限制,有些知识点不宜或者很难在课堂上通过实验进行探究活动,甚至有些探究活动在中学实验室没有条件进行。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通过引导学生以一个研究者的身份深入思考科学家的工作过程,亲身体会科学家是如何发现问题、寻找证据、合理推理,体验科学家不断深化对问题认识的过程和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学生懂得的道理要比教师“满堂灌”、学生“满堂记”深刻得多。

参考文献

[1] 冯莉.体验生物科学探究:基于案例的探究活动实验设计.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10-01

篇4

关键词:情境设置;自主探究;课外实践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指出:“生物科学不仅是众多事实和理论,也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所谓“不断探究”就意味着生物课程的教学不仅仅在课堂、在书本,而在一个更为辽阔的教育时空。这之中,包括从各种信息渠道查找信息、提出假设、验证假设、思维判断、做出解释,并能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等,无不与探究性学习息息相关。当然,这一切依赖于老师的一颗大爱之心,依赖于教学新理念的滋生、转变和蔓延。

一、情境设置不可或缺

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在解决人口问题、资源危机、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等诸多问题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

大。生物学的这一特性,决定了生物教学决不能止步于课堂。实践证明,当教师放手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探究、去“冒险”之时,学生的灵性才不至于囿于一隅,学生的情感和思维才有机会得到滋养。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的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学》教材中的《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时,可以设置这样的故事情境:

“一位选美得冠的美国小姐向一位取得当年诺贝尔奖金的相貌不好的科学家求婚,她在信中写到,我们两人结合,可谓是天衣无缝,生的孩子会像我这样漂亮,像你那样聪明。可这位科学家在给她的拒婚信中写到:如果我们结合,生的孩子会像我一样丑陋,也会像你那样愚笨,故不宜结合。”

这样的故事情境无疑促使学生探究的触角伸得更远更广。的确,生物教学的课堂不仅仅是课本知识的传授,不仅仅是理论的简单复制和翻版,更应该是延伸、扩展和新的突破。当教师引领学生在生物学的殿堂中,和活生生的现实接轨,与古今中外的大师“通电”,学生必将学得活泼,兴趣盎然,吃得更饱,长得更好。

二、自主探究不可或缺

《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兼顾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成员间要分工明确并定期互换,使每一成员都有机会担任不同的角色。”的确,单一的、整齐划一的生物探究活动不会长久地抓住学生的眼球。曾经有位智者说:“教育在竭尽全力与小心翼翼之间,遮蔽了生命的灵性,给了孩子一个死气沉沉、严丝合缝的世界。”在这个意义上说,注重个体差异,提倡独特体验也许能给孩子一个开放鲜活的世界。

例如,在学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之后,可以让学生设计问卷,调查每个家庭对生活垃圾中可再生利用的垃圾的处理方式,指导学生写出富有创意的调查报告,并从以下几方面促使学生的探究活动趋向高效:

(1)能否有个性化地分析调查活动的数据?

(2)能否独立思考,提出“另辟蹊径”的见解?

(3)是否在调查报告中表现出对社区垃圾污染环境问题的

忧虑?

(4)能否在调查报告中积极提出垃圾处理方式的建议?

三、课外实践不可或缺

《标准》指出:“注意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课内外结合。教师应有计划地安排好课外需要用一定时间才能完成的活动,包括必要的调查、访问、参观、资料收集整理以及观察记录等。”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既和文本进行多重对话,也和他人和世界进行多重对话,应该成为生物学教师的经常性工作和基础性工程。

学习《生物和细胞》之后,不妨带领学生到野外观察某种原生动物(例如草履虫)的取食、运动、趋性;学完《生物和生物圈》之后,可以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调查、收集生物圈的相关资料,模拟召开“国际保护生物圈”研讨会,结合本地实际讨论如何保护生

物圈。

篇5

【关键词】转变 提高 教学效率

生物课程标准倡导的三个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初中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为生物学科的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吸收传统教学的优点,摒弃其弊端,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一、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举措

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举措:教师要主动挖掘课程资源,弥补教辅材料的不足,这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前提。教师要尽量动员学生一起来寻找课程资源,至少有以下好处:小组分工,每个学生只负责一部分,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同龄人一起寻找课程资源,互相学习,互相教育,效果更好;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宽,能力得到提高;学生自找的材料范围更广,更切合实际,又可减轻教师的负担。如上到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这一节课鸡卵(蛋)的结构时,课前我布置学生自带鸡卵(蛋),结果每个同学都带来了,有的小组还带来了鸭卵(蛋)等其他鸟卵,而且带来的新鲜鸡卵(蛋)很多都是受精的,这是教师到市场上统一采购不一定能够达到的效果。

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我们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概念,必要时可走出教室,把大自然作为课堂。如“探究蚂蚁的行为”和“探究动物对植物生活的积极作用”这两个活动,我们只有到周围的林地、草坪和田间等室外环境,才能得到第一手资料。实践证明,室外活动使学生更留心周围的自然界,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更浓了。但一定要组织好,注意安全。

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举措:及时评价。及时评价是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活力源泉。及时评价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如为了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可让各活动组组长、科代表发挥更大的作用,设专门记录本,记录课堂活动和当场评价及违纪等情况,并与期末总评挂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

二、生物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

能力培养不仅不能削弱“双基”而且必须基础知识扎实,基本技能训练纯熟。在新授课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要落实到不断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上,通过不断设问,引导、启发学生思维,从中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学生已观察和掌握了30%蔗糖溶液出现的现象后,进一步设问:如果换成50%的蔗糖溶液会如何?30%的硝酸钾溶液又如何?进而联系生产实际,提出“如果一次施肥过多会造成什么危害,”如此环环相扣,进一步设问,学生会从中归纳出知识规律性。这些都是学生能力提高的必由之路,长期坚持下去,会为学生发展奠定坚实牢固的基础。

笔者以为,作为初中学生应具备的生物和谐观所涵盖的内容应该包括:生态意识、环保意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意识、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生命观以及爱国主义观点等等。这些内容在教材中并不一定都是专题的、系统的,它渗透到了整个教材体系当中。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当中将这些初步知识和教材内容紧密结合,点滴强化,潜移默化,逐步渗透到中学生的思想里,形成学生生物学基本素养。例如,讲植物和动物的相关内容时,要告诉学生物种多样性的重大意义,要保护濒危物种,要让学生保护青蛙,保护鸟类,保护珍稀哺乳动物;做实验时,要尽量节约材料,将成活的小动物放回大自然;讲到人在生物圈的义务时,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如何才能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讲到生物与环境时强调生态意识、关注世界人口问题、关注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倡导绿色消费观念,培养学生节水、节电、节粮的良好生活习惯等等。

三、生物课堂演示实验是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法宝

在生物实验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通过开展生物实验,让学生在真实的结论中理解记忆新知识;在生物实验过程中体验创新获得知识的乐趣;在实验过程中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在实验中体验科学家从实验中创造巨大发现的过程;特别强调在实验过程中不要过分盲从权威,在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发现了一些书上安排的不恰当的地方,通过认真细致观察、分析、理解和判断,勇于怀疑前人和书本提出结论,敢于创新的精神。

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1、合理设置教学情景。教学情景能否让学生主动发问、主动探究,关键是能否将学习的内容与他们的经验、需要、兴趣建立联系。生物教学本来是理论性和科学性都很强的一门学科,针对实际问题举出一些典型的、联系生活实际的例子来解释说明问题并不难。作为实验性学科每个知识点几乎都有典型的背景,可以作为教学的情景。

2、适当加快教学节奏。在教学设计中做到详略得当,整体把握时间和节奏,把学生可注意紧紧吸引在听课上,达到思维紧跟着老师走。在有限的时间中让学生学到最重要的知识和技能,必要时剩余部分可以叫给学生自己解决。这样既提高效率,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3、合理使用多媒体。对多媒体教学不能过度依赖,适时适量地使用,才可以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生物教学应接近大自然,接近生物,越能说明问题。所以要把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手段优化组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弥补各自的局限性,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4、如何实施教学评价。教学设计时不仅要设计好“怎么教”,还要设计好“怎么评”,做到科学管理,教评融合。在课堂教学中,为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获得反馈信息,教学评价形式的突破是必然的。“一言堂”式的提问无法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全体学生的思维活跃度,运用抢答等提问方法可切实有效地达成评价目的。在每节课结束前用精心编制的课堂巩固练习,更可以让学生利用练习题进行自评或互评,以增强学习的信心和能力。

总之,教师应重新认识新一轮课改背景下的生物学课堂教学,只有合理地把握课堂教学过程,并不断完善化,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生物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生物课堂;初中;探究能力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生物的学习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在学习中,应该引领和组织学生积极地获取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并促使学生不断地改进学习方法,养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主动获取科学知识的好习惯,从而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探究创新精神。

一、精心设计探究情境,培养学生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探究实验的积极性。为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在对某对象进行探究之前,应该设计一些能够使学生觉得新鲜、有趣的导言引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教学“光合作用”这节实验内容的时候,上课前,给学生演示光合作释放出氧气的实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满氧气的导管口,木条复燃,在此刻,应及时提问:这个有趣的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呢?说明什么道理呢?通过这样的方法导入课堂,学生将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会有想弄明白、想理清楚的愿望,渴望自己也能参与到实验中来。

二、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探究能力的培养,注重学习过程,强调教学中学生得到的感受和体验。引领学生积极探讨、研究,从而获得知识、探索规律、掌握学习方法。开展实验探究时,我们要逐步深入,教学过程中积极与学生互动,共同学习。例如,在教学“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每当学生看到视野中出现的细胞就会瞪大眼睛开心地说:“老师,我找到它啦!”但是一旦被问及是否看到了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的时候,学生就会一脸茫然,有时候甚至认为气泡就是细胞。因而,在教学初期,我会告知学生实验目的,然后介绍实验材料、药品、实验用具等,与学生一起制订实验方案,并展示学生观察、收集数据的方法,随着教学的慢慢深入,学生就能潜移默化地理解、掌握实验探究的过程,有了这些知识储备后,学生就会乐于实验、勇于探究了,从而真正调动起了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并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培养。

三、引领学生改进实验过程,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传统的实验教学中,不提倡质疑实验现象、方法、材料,不管是分组实验还是演示实验,几乎都是验证性实验,只需模仿,不用研究。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学过程中需鼓励学生对实验的方法、步骤等进行改进、探究。如,在教学“光合作用”这节内容时,引领学生把教材上的验证实验和演示实验综合设计,改成一个多组对照的实验方案:选出两盆银边天竺葵,记为甲、乙盆,各盆选出一片叶子,用黑纸片遮住叶片上下两面的一半,使A盆放进装有NaOH溶液的水槽里,B盆放进装有等量清水的水槽里,然后分别放入两个玻璃钟罩面,再开展黑暗处理、阳光照射、脱色等实验步骤。通过这种别样的实验设计,可以加深了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还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与信心。

总之,探究能力是学习生物的基础,积极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引领学生主动创新,是提高学生生物素养、生物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章国灿.论新课程下生物教学中的导[J].教学与管理,2005(28).

篇7

【关键词】探究教学;探究活动;问题意识;发现问题;思维品质

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的探究式教学就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与预定的教学目标,以知识为载体,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积极探索,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探究能力、形成科学概念,培养探索精神的实践活动,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探究教学能促进学生在教师启发引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而学生的探究活动(即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则是实施探究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活动。下面就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参与探究活动谈谈几点粗浅的意见。

一、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使学生主动探究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对现有的知识与经验和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或理论问题所产生的怀疑、困惑、焦虑和探究等心理状态,并能在其驱动下,不断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初中的物理教学,教师往往忽略了非科学探究实验中(如:演示实验或“想想做做”的小实验)学生的探究活动,需要在课堂上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此驱动下,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1.让学生在演示实验中主动参与探究

学生在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过程中,正确地进行科学抽象,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是一个关键环节。如果教师在演示实验时只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或记录数据,不引导学生参与分析和科学抽象的学习探究活动而由自己包办代替得出结论,并要学生记住,学生的认识往往还停留在感性认识。因此,在一些演示实验里设计学生在课堂上能参与的探究活动是必要的。例如,在《电与热》一节里,教师先创设情景,让学生猜想,做法是:展示常见电热器,提问:①这些用电器工作的时候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回答“发热”后,提问:②你知道的用电器之中,还有哪些用电热器工作的时候会发热?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述电流的热效应: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要转化成热,这个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提出问题:电炉丝通过导线接到电路里,电炉丝和导线通过的电流相同,为什么电炉丝热的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怎么发热?换句话说,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学生可能回答:电流,电阻,时间等)。然后进行演示实验一:电流的热效应与电阻的关系。步骤是:(1)提问:当我们研究对象“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多个因素有关则实验应采用什么方法?(学生会回答:控制变量法)。接着提问:现在要研究与电阻关系则要控制什么量相等?(学生会回答:电流,时间)。接着提问:至少要多少个电阻?电路怎样连接?电流相等吗?(学生可能回答:两个,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2)学生设计电路,画出电路图。(3)教师展示学生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并评价。(4)由教仪站提供的焦耳定律演示器进行实验演示(提示学生注意观察液柱上升情况)直到结束。(5)提问:为什么两边的液柱上升会不一样?学生会解答为:液体热胀冷缩程度不同;提问:哪边液柱上升得快?学生回答:电阻大的一边液柱上升得快,说明相同时间电能转化成的热多还是少?学生解答为:电阻大的一边,电能转化成的热多。(6)由学生概括得出结论(教师可从旁引导学生的文字表述):电流相同的条件下,电阻越大,相同时间电能转化成的热就越多。接着进行演示实验二:电流的热效应与电流的关系。步骤做法与前类似。可见教师先创设情景,引导学生猜想,激发学生问题意识,让学生在堂上设计电路,画出电路图,演示后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自己概括得出结论的一系列探究活动,提高学生对物理规律的认知水平。

2.让学生在“想想做做”的小实验中主动参与探究

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主要是直接兴趣,他们具有较强烈的操作欲望,对自己能动手操作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必须充分重视这种心理特点,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不要挫伤他们处于萌芽状态的物理学习兴趣。初中物理教材中有些章节里都有“想想做做”的小实验,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地让学生在堂上分组实验进行探究活动。例如,在《汽化和液化》一节里研究蒸发致冷问题就有这样的“想想做做”,它是学生学习物理概念的实验探究。教师可先创设情景:夏天当我们游泳后走向岸边时,身体上还挂着水珠,忽然一陈风吹过会有什么感觉呢?有学生回答:感觉到冷。也有学生问:为什么会冷?然后组织学生把酒精擦在手背上,然后提出问题:酒精擦在手背上有什么样的感觉?学生回答:手背变冷。接着指导学生做小实验:(1)对着温度计的玻璃泡用扇子扇,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变化;(2)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变化。让学生分析所观察到的现象,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酒精涂在玻璃泡上的温度计示数会降低,这表明温度计玻璃泡上的热被酒精蒸发时带走,从而说明酒精在蒸发时会从它依附着的玻璃泡上吸热)得出实验结论。此例中,学生在生活中对蒸发已有体会和经验,在头脑中已形成了前科学概念的图式,教师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问题意识,能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提高学生对物理概念的认知水平。

二、增设探究活动内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这就要求学生学习方式要由接受式向发现式转变,要让学生同科学研究者一样经历发现、探索和研究等认知活动,逐步培养学生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1.让学生在分组实验活动中发现问题

教师可在教材的一些探究实验里增设探究活动内容,让学生在分组实验活动中发现问题,例如: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教师先设置情景,点燃蜡烛,正对平面镜,往后移动蜡烛,让学生把观(上接第96页)察到的现象说出来,再往前移动蜡烛,让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说出来(很多学生会说:蜡烛靠近镜子,像也靠近镜子并且像变大,蜡烛远离镜子,像也远离镜子并且像变小),由学生所说的现象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像到镜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有什么关系?教师解释:量距离要使用刻度尺,确定像的位置可使用另一支相同蜡烛来替代像且便于比较大小。接着先给每组两支相同蜡烛,一张大纸和刻度尺,一块平面镜,点燃其中一根蜡烛让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在实验时很快就发现了问题,有学生会提出:老师,找不到像的位置,怎么量出像到镜的距离?老师反问:为什么找不到像的位置?学生回答:只看到镜里的像,但在镜前看不到镜后的蜡烛应放在那里。教师:没错,用平面镜只看到镜里的像,但看不到镜后的蜡烛不能确定像的位置。那么既要看到像又要看到镜后的蜡烛可使用什么代替平面镜?给时间学生想(如果没有学生回答,教师提示:平时我们对着玻璃窗可以看到自己的像也可以看到窗外的境物),学生会回答:用平面玻璃。这样可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困难,发现问题,从而想办法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科学探究并非一帆风顺,同时也使学生掌握本实验使用平面玻璃的原因。然后教师用平面玻璃代替平面镜再让学生分组实验探究,要求改变点燃蜡烛到平面玻璃的距离要做三次。实验完毕后,展示几个小组的实验数据让学生讨论、归纳。这时学生会发现它们生活经验中“物体靠近镜子,像变大,物体远离镜子,像变小”的前科学概念是错误的,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认知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培养了学生在探究实验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在交流合作活动中发现问题

教师可在教材的一些探究物理规律实验里增设特殊性与普遍性的探究内容,让学生在交流合作的活动中发现问题,例如: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时,给予器材除电池组、电流表、开关、导线外,单数组别是两个相同的灯泡,双数组别是两个不同的灯泡,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进行两次测量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上,实验完毕后先让每个组得出初步结论,再让前一个单数组与后一个双数组结合为一个组进行交流,这时学生都会得到一个共同的结论是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但单数组却得到各支路电流相等的结论而引起与双数组的争议,这时教师可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实验所用器材有什么不同。学生会很快发现问题就在灯泡上,单数组的两个灯泡是相同的,而双数组两个灯泡不同,从而得到了只有支路上的用电器相同时才有支路电流相等的结论是具有特殊性,而两组共同结论才具有普遍性。类似这样的探究还有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也可进行这种方式的教学。加深学生对实验中得出普遍规律的认识。可见通过探究过程中的交流合作,让学生发现问题并能自主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发现问题的能力,认知交流合作的重要性。

三、设计利于培养学生能力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现代教学始终不能脱离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它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物理学是一门自然学科,物理学中的概念、公式以及定律都是人们从一系列实践活动中再经过人脑思考抽象出来的,可见物理的教学是不能离开教师的“引导”和学生在课堂上的“探究活动”而独立存在。物理探究教学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思维品质。

1.运用知识迁移规律和类比法设计学生的探究活动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上,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收敛思维,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的探究实践活动。收敛思维是指个人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引导,按照传统的方法,从储存的资料中寻求正确答案的推理性和逻辑性思维。教师可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通过复习旧知识并与新的物理现象或新问题对比,用类比的方法去启发学生的收敛思维,使学生能在探究的实践活动中正确推理出新的规律和知识。所谓温故知新,利用新旧事物的相似再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去认识新事物,这正是人类探究新事物的一种常用方法。例如,在讲解电压表使用的一课中,每四位学生一组,每组各有一个电压表和电流表,教师可通过提问学生先复习已学过的电流表使用的知识,然后开展学生探究电压表的分组实践活动,将电压表与电流表相对比,让学生主动去观察找出两者的相同点:都有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表盘读数由零至最大值都是30小格。及找出不同点在于电流表的两个量程是“0~0.6安”或“0~3安”,而电压表的两个量程是“0~3伏”或“0~15伏”。然后,将电压表读数的教学幻灯片投影,将指针拨到任意一个位置上,将接线分别接在“-”和“3”或接在“-”和“15”上。提问学生两个量程下的分度值各是多少,让学生思考和讨论,然后再回答指针的读数。这样一来,学生的脑海里在教师的启发下将已学到的知识与所观察到的事物或现象互相联系,再经过逻辑推理后把已学到的知识迁移到新的知识上,就是开启了学生的收敛思维。

2.运用实验原理,增设开放性实验的探究活动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上,要注意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的探究实践活动。发散思维是指利用不同的思维方向,不受限于现有知识范围,不遵循传统的固定方法,采取开放和分歧方式,以衍生各种可能的答案或不同的解决方法。发散思维必须流畅,有弹性并富有创造性,也必须符合原有特性、原则及切题。教师可提出一些开放性、没有单一答案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和探究。利用发散思维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多种方法去认识新事物也是人类探究新事物的一种重要方法。例如:在测量密度的学生分组实验课上,教师先复习实验原理,讲述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及实验步骤后,让学生分组实验。实验完毕后,提出开放式的探究实验:在测量矿石密度时,矿石不能放入量筒里但可放进溢水杯,现有水、玻璃杯和溢水杯以及天平和量筒怎样测出矿石密度。再由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和探究,制定此实验方法和步骤并完成此实验。这时学生就会遇到一个难题,就是不能放入量筒怎样才能测出矿石的体积呢?这时学生就不能再遵循传统的固定方法,而必顺通过发散思维,把知识延伸与拓展去找出一种新的方法才可以解决,然后教师再收集学生的不同答案引导学生评论分析,在评论分析中再一次提升学生本人的思维品质。利用学生所做的开放性实验而进行的课堂探究活动既可以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到学生运用知识获得延伸与拓展,思考问题变得流畅,而不再受到局限;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意识。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上实施探究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能激发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新意识。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龙安著.创造性思维与教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第二版).

[2]李森,于泽元著.对探究教学几个理论问题的认识[J].教育研究,2002,2.

篇8

关键词:初中生物;学习兴趣;探究学习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有动力去学习,而兴趣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效果。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老师必须要有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学习。生物学科的实践性强,不少知识内容需要通过实验才能理解。所以,实验是帮助学生提高,并激发他们兴趣的有效手段,我们以实物观察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起到更好的效果。例如,在讲“水中生活的动物”时,先让几个学生从水缸里把活鱼捞出来,然后拿回去和其他同学一起观察鱼的外形、侧线、体色、体表结构,再动手剪掉它们的胸鳍、背鳍和尾鳍,最后把鱼放回水中,此时,同学们就要去观察这些鱼的水中动态,有的同学发现,没有了胸鳍的鱼只能前进而不会转弯,绑扎尾鳍的鱼游动速度明显比没有绑扎尾鳍的鱼慢,身体也会出现摇摆不定的现象。生物教学除了实验,各种道具也不能缺少,我们还可以为学生多制作一些多媒体课件,对提高他们的兴趣有积极作用。除此之外,成立生物兴趣小组,开展标本的采集、制作,植物栽培,动物饲养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同时又能让他们快乐地学习。

二、提倡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手段,我们通过建立合作小组,让学生在一起学习和探讨、一起发挥智慧、不断思考,他们不仅可以从老师身上获得知识,也能从同伴那里获得知识以及学习方法和更多学习的鼓励。合作不仅只有合作,也有竞争,有竞争才有发展。首先,把学生进行差异化分组,即小组内各成员间要有性别、学习成绩和能力方面的差异,小组内各成员要能互补,每个小组都是全班的缩影。每个小组内的差别能让他们更好地合作,并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又为保证全班各小组间公平竞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科学应用探究教学的方法,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积极推行探究性学习,这样可以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全面发展学生的生物素养,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生物 课堂教学 探究式学习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特别强调倡导探究式教学和学习,在传统“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仍发挥生命力的状况下,转变教学观念、增强教学创新能力、落实探究式教学仍是很多一线教师的挑战。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根据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结合新教材,钻研探究式学习的理论,把探究式学习的理念贯彻到教学实践中,从探究式学习的内涵、实施的必要性和策略等三个方面就初中生物教学如何开展探究式学习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一、探究式学习的内涵

探究式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二、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倡导探究式学习的必要性

生物教学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过分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独立性,偏重知识点的教学。受“学科本位”的影响,课程改革之前的初中生物教学内容仍是植物学、动物学和生理卫生学的分科教学体系,虽然分科体系有系统性强、基础知识扎实等优点,但三者并存而分立的状况,必然造成学科间知识不易衔接,影响学生整体认识结构的建立。在教学中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必须把每个知识点讲到、讲透,教学模式必然大多是“注入式”,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师生的合作层次较低,体现不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长此以往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习惯无法养成。为了赶进度,本来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实验,变为演示实验或讲实验、看实验,如此一来,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从何谈起?由于师生之间是完成某个任务的关系,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交融、价值观交流就很少了。由此可见在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非常严重的,改变教学方式,倡导探究式学习显得十分必要。

三、生物课堂教学中进行探究式学习的策略

(一)启发引导,激发探究兴趣

课堂教学的启发引导方法应该是灵活多样的,但切不要摆花架子,要实中求活,要将知识性、趣味性结合在一起,务必视其为一个具体的任务,具有明确的目的。在设计启发引导任务时,要了解学生,根据学生求知规律和心理需求,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对整个课堂的感知,使学生很快入境,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需求,真正做到“课伊始,趣亦生”,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效果。

如,本人在讲授《生物多样性保护》内容时,作了如下设计以启发引导:首先设计引言:“大家都知道,人类有很多节日,如母亲节、父亲节、儿童节等等,过节的时候,这些主人公们都很高兴,因为他们是当天的焦点,备受重视。那么,人类有没有给其它生物制定节日呢?”接着引导:“你们知道有哪些有关生物的节日吗?”这个问题可让小组竞赛抢答。在学生抢答完毕并作了一定补充后,再问:制定这些生物的节日是为了什么呢?(提醒人类,要保护生物,保护地球),最后要他们思考如何保护生物来顺利过渡要讲的课题。如此的引导设计,激发了学生的情感需求,教学内容也就顺理成章地展开了。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动机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习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不协调——探究——深思——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不协调”必须要质疑,把需解决的课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之中,在他们的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最佳的状态。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内容而创设的问题情境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点燃思维的火花,激发探究欲望。

如学习《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一节内容时,本人从复习上节课呼吸系统的组成开始,让学生重温了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而且也知道人的呼吸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然后抛出几个问题:①为什么气体能进入肺?又能从肺内跑出来?②更奇妙的是,人吸入肺内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大,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了。那么,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这些问题就为进入新课的第一个环节“体验气体进入肺的过程”创设了问题情景。

(三)围绕问题,引导探究合作

这个环节是教学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在长时间的探究活动中,教师不是无所事事,而是作为组织者、指导者,要对各小组进行适时的指导。这不仅能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顺利进行实验,而且还能开启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眼界。同时,老师的关注和指导,对学生本身也是一种督促和奖励,学生为了给老师好印象而更加认真积极。引导可以分为:

1、探究前的引导。探究前的引导又称为铺垫。能不铺垫的尽量不要铺垫,而让学生自己去提取相关的知识或经验。非铺垫不可的时候,也应该侧重于向学生提供思维的“固着点”,即在提供思维的材料和方法上给学生以帮助。

2、探究中的引导。探究中的引导指在学生遇到困难探究不下去的时候,教师向学生提供帮助和建议。教师不应该把思路、方法、策略明示给学生,而应尽可能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自己展开讨论。

3、探究后的引导。探究后的引导主要是引导学生反思探究过程,从中揭示探究的方法,积累探究学习的经验。教师引导、调控的方式要灵活多样,可以是有关学习背景的说明、学习方法或策略的指点,学习范例的展示;也可以通过设问、假设来激发学生及时反思,监控探究过程;教师还可以通过评价学生的活动来调控。

下面本人以讲授“植物种子的萌发条件”这一节内容来展开具体设计:

A、探究前的引导

【复习】上一节课我们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始于种子萌发。为什么一颗小小的种子具有这么神奇的力量呢?种子内包含有哪些结构?

【展示图片】种子包括种皮和胚,胚又包括子叶、胚芽、轴、胚根,大豆种子的营养贮存在子叶中,玉米种子营养存在胚乳中。胚乳不是胚的一部分。

【提问】种子能够萌发取决于什么结构呢?(胚)

【小结】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是种子萌发的结构基础。

B、探究中的引导

【设疑】假设一颗完整有生命力的种子掉在土壤中,它就定能萌发吗?如果不萌发,结合自己种子萌发实验的经验,分析一下有几个可能的原因。(课件演示种子萌发的动态过程,学生讨论后交流)

【展示】学生展示并交流自己的种子萌发实验。

【小结】种子要萌发,不仅需要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要有水、空气、温度等外界条件的支持。这就是我们今天探究的实验,请看课本。

【复习】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

【过渡】根据刚才对种子萌发实验的讨论,今天的探究实验我们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呢?

【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

1、要求:根据所推荐的器材或自己设想可以达到的器材,就其中一个外界条件进行假设,并设计一个对照实验进行证明,将讨论的实验步骤和过程记录在实验报告中,准备推一个代表上台讲解、演示,并接受同学的提问。

2、思考:

1)应当选择什么样的种子?(粒大饱满)

2)怎样探究不同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当将种分成几组?(对照实验,两组)

3)每一组应当有多少粒种子?只有一粒可以吗?

4)每隔多长时间观察一次?对各组实验是否应该同时察?

(四人小组讨论并作记录)

【巡视】了解学生的设计情况。

【表达和交流】请小组派代表上台介绍并演示实方案,而后接受同学的提问,进行答辩。

(教师适时的提示或提问,并对小组成绩进行肯定)

C、探究后的引导

【展示】教师事先根据三个外界条件设计了三组对照实验,让学生根据种子萌况的实验结果进一步讨论实验方案设计中变量的控制。

【提问】在这个实验观察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小结】提醒学生实验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如下环节:

实验要求:1、每天定时观察、实事求是的做好记录;(记录在实验过程记录表中)

2、及时给个别组的种子补充水分;

3、遇到种子发黑、长霉的及时清除;

4、一周后记录结果并进行分析,填写实验报告。

【课后思考】种子萌发为什么需要这些外界条件?(营养物质才能转化为被胚吸收和利用的物质。)

(此问题根据时间关系安排当堂讨论或回家思考)

(四)交流互评,收获探究快乐

“表达和交流”是探究式学习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它是体现学生个体差异性的一个重要环节,即使是同一个实验现象的分析和表达,不同的学生也会有很大的差别。同时,学生通过表达与交流,可以学会与人相处合作;学会相互倾听,尊重和赞赏别人的观点;学会平等地看待每个小组的成果;学会相互接纳、分享、互助、赞赏等等。而且,科学的、平等的、赞赏的、轻松的交流,有助于激起彼此的灵感,促进彼此建构出新的假设和更深层的理解,也可以使不同的探究者贡献各自的经验和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使探究者完成各单个探究者难以完成的复杂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学习、教学、评价、精诚合作、情感交融,实现了现代教学理论所倡导的“快乐教学”。

通过初中生物教学的初中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探究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取得以下成果:一是问题意识有所增强,学生提问比以前多了,学会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二是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多种途径获得生物事实和证据的能力提高。三是能正确表达、与人交流和合作。在探究中,学生增进了对科学的情感,能初步理解科学的探究方法和科学的本质,并且逐渐形成科学的探究能力,这种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和学习潜能,为学生今后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名亲.对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认识[J].新教育,2010/01

[2]黄春.转变教学观念 调动学生积极性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浅探[J].中学教学参考,2009/23

篇10

【关键词】生物;课堂教学 兴趣;分层教学

初中生物课程改革,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角色,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那么,如何在有限的45分钟内使学生最有效地获取知识,提高课课堂教学效率?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生物知识的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是以他们的学习兴趣为转移的。当学生对某学科知识产生兴趣时,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学习。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挖掘学生内在潜力,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才是前提。

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课堂导入,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使他们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根据班级不同特点,施以不同的导入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①利用具有浓郁艺术色彩诗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②联系现实生活和热门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③教师评价学生在课堂复习中的恰当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课堂中进行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

在学生升入初中后,由于科目的增多和学生本身能力的差异,学生出现好、中、差三个层次已经很明显,为了提高课堂效益,促使各个层次的学生能力的发展,依照新课标的要求,我们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规定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人人有兴趣,个个有所得,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域内”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强化目标意识,做到课前公布各层次的学习目标,课后检查是否达标。另一方面把握课堂提问的策略,让各类学生均有输出信息的机会。通常在讲授知识时提问中等生,利用他们在认识上的不完善,把问题展开,进行知识的研究;在突破重、难点或概括知识时,发挥优生的作用,启发全体学生深刻理解;在巩固练习时,检查差生的理解程度,及时查漏补缺,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知识。这样能够较好地解决教材的统一性和学生个性差异的矛盾,使学生各有所得。为了促使每个层次学生的发展,老师要抱着诚挚的爱心、平等的尊重,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习有困难、自卑感强的学生,多给予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看到希望,逐渐消除自卑;对成绩一般的学生,采用激励评价,既指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不甘落后,积极向上;对成绩好、自信心强的学生,采用竞争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更加努力拼搏。

三、有效的问题设计,激活学生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通常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是所提的问题或太难,学生难以回答造成冷场的现象。或太简单,呈低龄化特点。因此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是提高教学有效性手段之一。“问题”设计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要目标明确、新颖有趣。“问题”的难度要落脚在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潜在接受能力上,让学生在学习中有一种成功感,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所以,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上要从趣、悬、巧、精着手。 例如:植物个体发育一节,子房的各组成部分发育成果实的各组成部分的问题看似简单,但是不注意观察和不善于联系的同学往往一时半会儿记不清楚。教师可在上课时先让学生猜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描述的是什么?然后提问: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分别指的是其中的哪一部分?是由什么发育来的?怎样发育来的?由于问题的趣味性很强,容易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听课的效果。教师还可把准备好的花生果实发给学生,让他们直接去感受果实和种子的结构关系,这样知识的掌握就轻松愉快,学生的求知欲倍加旺盛。

四、练习到位,当堂检测、巩固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