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历史方法范文

时间:2023-08-16 17:38: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二年历史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二年历史方法

篇1

关键词:“勤”;学校文化;学校精神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8-0024-04

学校的文化体现着学校自身历史的积淀、传统的继承和教育哲学的作用,凸显着学校现代人高级的生活方式和崇高的价值取向。基于此,这些年我们围绕“勤”的校训,努力、认真和用心建设着“勤”的学校文化,以期构建学校的特色,打造教师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特长,共同发展,共享成功。

一、选择“勤”为校训的文化背景

校训对全校师生有着指导意义。我们选择一个“勤”字作为校训,基于历史的成功经验和现实的教育状态。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历史上大凡有建树的科学家、文学家等,他们要么“业精于勤”,要么“勤能补拙”,要么“天道酬勤”,无不证明“勤奋”是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东台中学百年校史上许多取得成就的校友也无不如此。但是当今社会,无论是教育界,还是其他领域,人们多是“快餐”式地读书,“粘贴”式地做事,“短平快”节奏下,不是“急功近利”,就是“华而不实”,抑或“浅尝辄止”,到头来即便是做出一些事情的人,也只能如一副对联所说的,“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作为教育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教育和引导师生不从俗,不跟风,摒弃非智力因素中的负面影响,埋下头来做学问,潜下心来做事情。也就是说既要负责学生在高中读书的三年,又要指导他们走好离开学校的三十年以至终身的道路;同时大力促进我们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我们的学校特色化发展。

用一个字来作为校训,并不在于以一当十,一字千金,而在于一言以蔽之,体现不一样的个性,追求不一般的境界。学校每每都要有自己的校训、办学理念和校风、教风、学风等,以此来指导和引领学校所有人拥有向上的价值取向和向好的生活方式。而现实中许多学校的校训、“三风”等,雷同的多,肤浅的多,甚而只是几个词组的叠加,或者一两个句子的组合,不免有以偏概全、牵强附会之嫌。于是,我们孜孜以求,另辟蹊径,用一个“勤”字,或许表达的内涵更丰富、更深厚,可供解读的外延更多元、更多彩。

我们认为“勤”的内涵,在学校里从教师、学生为人、做事思考,至少包括勤恳做人、勤勉工作、勤奋学习、勤俭生活和勤劳积累等诸多方面。从学生高中三个不同学段所处的教育环境和学习的心理状态,我们又分层、有序地提出了三个年级的目标,即“勤奋、求实”,“勤恳、求真”和“勤勉、求是”,期待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从教师适应时代要求和自身专业化发展需求,我们着力将“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作为其座右铭,期待教师做一个有思想的人,做一个有特点的人。

概而言之,“勤”可以让人变得聪明起来,明白人世间的人情事理;“勤”可以让人走进无穷无尽的知识领域,感到一切不再那么神秘;“勤”可以让人从贫穷走向富裕,知道梦想也能成真。

二、创设有形的“勤”文化环境

最显现、最可感地建设学校“勤”文化,真正拥有文化环境“这一个”的独好,是我们不断追求的境界。2003年学校百年历史上第四次校区搬迁,我们利用这一契机,着力于百年历史文化在新校区的传承和创新,围绕“勤”字校训,努力向美、向好创设有形的“勤”文化环境,主要体现在校园诸多文化景点上:

中庭院北端安放着一块巨大的“镇校石”,高有一层楼,宽有一间教室,形似“山”字,又似笔架,神似智慧长者。四周衬托四季常青、象征旺盛生命力的松、竹、梅。朝南的一面上刻着一个篆体的“勤”字,寓意“书山有路勤为径”;巨石上瀑布而下,其水流淌至两个“B”形组合的酷似一把小提琴的池中,透过水面,见到池底上的五个五角星涌泉而上,寓意“学海无涯苦作舟”。“B”形池面,取百年“百”字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双“B”说明继往开来,一个百年过去了,又开启了一个新的百年;“五角星”涌泉表意我校已经是江苏省四星级高中,正在努力创建五星级高中;“小提琴”形则表现东中人在又一个百年中演奏着积极向前、和谐向上的乐章。整体山水景点,表明东中人以“勤”为径,攀登“书山”;以“苦”作舟,横渡“学海”。教师勤勉教书,努力敬业、勤业、精业;学生勤奋读书,努力成长、成人、成功。

前庭草坪中两个名人墙上,摆放着八本翻开的大石书。书的左页上方青铜雕塑着中外古今八位文化名人头像,头像下方则是名人简介。这些名人分别为孔子、司马迁、鲁迅、华罗庚和爱因斯坦、牛顿、达·芬奇、高尔基。书的右页上则刻着中英文名人名言,或为如何做人做事,或为如何学习工作。如达·芬奇的“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华罗庚的“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等。在名人墙的背后,刻有字体不同、排布不均、大小不一的四十个“勤”字,暗示着在每个名人成功的背后,无一不是一个“勤”字了得。不仅如此,我们还在校园内的花木丛中,散放着一些山石。石上镌刻着、高二适、林散之、赵朴初等大家的书法作品,让人们在欣赏书法作品的同时,受到“勤”文化的教育和激励。

最主要的景点是学校前庭广场上,一纵一横、一西一东两组雕塑。这是著名雕塑家、中国雕塑馆馆长吴为山的杰作。

其一《天道酬勤》,以“百年树人,世纪东中”为主题,以沧桑巨变的历史为素材,以新时期校训“勤”为重要表现对象,建成16.8米高的碑柱。基座是九级石阶,并有三幅校舍历史变迁的青铜浮雕图案;柱身四周用青铜铸刻着著名书法家言恭达作篆的“百年树人,世纪东中;学海无涯,天道酬勤”标语;柱顶盛开着一朵硕大的锻铜鲜花,八个花瓣上镂空刻着“勤”字。从柱顶向四个侧面均有流水向下缓淌,标志着以“勤”为校训的教育和激励将如终年不息的涓涓细流,源远流长。

其二《夸父逐日》,堪称中国壁画史上独一无二的青铜浮雕。她以四个变形篆体字表述着“夸父逐日”的故事,勾画出夸父奋起追赶太阳的画面。“夸”字表现一人居于高台之上蓄势待发;“父”字为一人跨跃向前;“逐”字上部的巨长手臂,指向太阳,寓意只要坚持不懈,成功指日可待。整个画面,又仿佛一群人洒下一路辛勤的汗水,奔向太阳。一个古老的神话,就这样被演绎成现代有志青年奋力追求光明、追求理想的壮丽进军图,形象生动地诠释着百年东中的学子“永不言弃、永无止境”的精神。

这些雕塑景点,无疑是学校新时期“勤”文化的缩影,其丰富的艺术内容和文化价值,需要我们身处校园环境里的每一个人认真去欣赏,用心去审美,从而获得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和天道酬勤的不断鞭策。

三、践行有序的“勤”文化目标

“勤”文化建设冠以“学校的”,则必须凸现学校特色、教育规律的元素。我们学校人不仅仅要拥有“勤”的思想认识,而且要付之于行动,自觉、主动实践,积极、向上努力。十多年来,我们从学生、教师和管理者等三方面,有力推进勤学、勤业和勤政,进而有进取地学习、有思想地教学和有水平地管理。

学生“勤学”在于有进取地学习。“好好学习”,才会“天天向上”。我们根据高中生思想观念逐步形成,行为模式逐渐固化等特征,注重与时俱进地因材施教,分年级、有序列提出了目标要求。高一年级为“勤奋”、“求实”,源于高一学生在经过中考冲刺进入高中后,往往有歇一歇、看一看的过渡期状态。何况高中教育不同于义务阶段教育,更多的是能力的培养和心性的磨砺。因此,基础年级的教育应该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论,真正懂得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道理,努力形成勤奋学习的习惯和求实向上的精神;高二年级为“勤恳”、“求真”,基于高二年级学生急切希望别人承认自己已经长大,一切可以自己做主,但事实上他们又不乏思想幼稚、行为冲动,处于两极分化的时段,如果教和学两头不正视、不抓紧,就可能有为数不少的学生,或在学习上、或在做人上掉队。因此,我们要帮助高二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勤恳地做人,求真地学习;高三年级为“勤勉”、“求是”,系于高三的学生将经受人生最重要的考验,正准备冲刺高考和面临高中毕业,也许他们更多的心思是学习、学习、再学习,聚焦的是能够进入高一级学校深造,获取更大的成功。因此,我们应当指导高三学生拥有正确的方法论和人生观,把握节奏,寻求规律,做人、做事双丰收。

教师“勤业”在于有思想地教学。思想有多远,才能走多远。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不仅要“埋头拉车”,而且要“抬头看路”,不仅要慎独“勤业”,而且要善于合作共进,从“敬业”走到“勤业”,再走向“精业”。为此,教师需教有思想、教有所长,要业有收获、业有提升。与同事,加强合作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例如上课前的备课,就教材内容“取”与“舍”,教学方法的“出”与“入”等,开展诸多的探讨;教学后的反思,就教学过程的“得”与“失”,教学节奏的“张”与“弛”等,进行更多的比照;与学生,加强主导作用的发挥,其责任正如陶行知所言,“不在教,而在教学,在于教学生学。”就是教学生能自主学、有选择学、重合作学、会应用学,让他们从学会到会学以至乐学。教育实践中,我们的教师也许难以成为名师、特级教师,但通过“业精于勤”、“行成于思”,一定能够成为有思想、有特点的教师,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

管理者“勤政”在于有水平地管理。勤奋加智慧地进行教育管理,才能见真水平、见高水平。学校里的校长、主任等管理者,首先要是“站好讲台、写好文章”的优秀教师,因为专家才能治校,名师才能治教,一名优秀的教师才有可能成为称职的校长、主任等。这些年,我们许多管理者是基于教育教学的“行家里手”而“量化”出来的,即凭他们教学的业绩,凭他们教研的成果,凭他们在学生、家长和同事心目中的位置脱颖而出的。他们走上学校管理岗位后,更是自觉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有质量地完成一名教师应有负荷的教学任务同时,进一步带好自己的团队。实际工作中,侧重于管理的“理”,努力理清方向,理出路数,理顺关系,理畅心态,做到即时管理有见地,靠实;常态管理有水平,靠谱。

长期的思考和实践,我们进一步体会到,在学校“勤”文化的建设中,没有进取的学习是毫无希望的,没有思想的教学是毫无价值的,没有水平的管理是毫无作用的,没有数量的质量是毫无意义的。

四、彰显有为的“勤”文化精神

新时期在建设学校“勤”文化的过程中,我们与时俱进、相辅相成地提出了办学理念,概括了学校精神,传承了校风、教风、学风等,期望所有学校人多视角、多层面参与“勤”文化的建设,弘扬“勤”文化的精神。

“让我们共同获得发展和成功”,是新时期我们提出的办学理念,也是我们建设学校“勤”文化的理想境界。这里的“我们”,不仅指受教育者,而且包括学校的每一个人,所有教师、学生以及职工,都要在教育、学习和服务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进而在各个不同层面、不同层次上获得成功。“我们”,又不单指人,还应包括学校本身,其形象、其品牌,是靠所有学校的人共同树立、共同打造的;其发展、其成功,又是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中实现的。“共同”则体现双赢、共享和合作的时代精神。“发展”和“成功”是两个并列的概念,不分对象,不分时空,只要大家在各自所处的位置上、所在的层次上向前迈出一步,哪怕只是一小步,就是发展,就是成功。希望每一个学习在东中,工作在东中的人,都在同学校一起获得发展和成功。

“我强、我能、我行”,则是我们学校继承校风、教风、学风历史传统的核心内容,也是在学校“勤”文化建设中对师生拥有积极心态、向上精神的暗示和号召。“我强”,指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具备“强”的方面,“强”在哪儿,哪儿还需要“强”,应该坚定地伴随着自己学习和生活的整个过程,只有拥有不一般的实力,我们才能更好地存在,更好地发展,因为强者无畏;“我能”,就是我们要有更大的能力去行事和学习,我们东中人历来以能者居之,以能者为之,赢得了许多精彩,具备我们所能而别人所不能达到的境界,因为能者无双;“我行”,则是我们拥有“永不言弃,永无止境”的东中精神,不允许有一时的懈怠,也不容许有半步的徘徊,唯有不断思想着,勤奋着,追求着,才会与时俱进,才能走得更远,因为行者无疆。

篇2

一、向“美”的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最显现且最可感的,也是文化建设中最基本的层面。本世纪以来,我们充分利用新校区建设的契机,注重学校物质文化的建设。向“美”是核心的价值追求,尽最大可能地让师生在“美”的环境熏陶中生活、成长,提升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塑造美好心灵。

1.美化校园环境。寓教于境,寓情于景,创造一个优美而和谐的校园环境,可以激励和教育师生积极审美,努力向上。学校新校区整体布局,没有过分追求单幢建筑的新奇与个性,而是采用统一和谐的造型元素与主题,表现了建筑的造型美与环境的和谐美。具体呈现为“四个结合”,即悠久的办学历史与现代化建筑的结合,运动形态与静止状态的结合,整齐划一与错综布置的结合,自然环境与社会人文的结合。校园色彩以“九华红”为主色调,间以乳白色和墨绿色,表达的是热情、明快、活泼的情感。校园景观,则有山水,有亭阁,有树木,有花草,处处体现文化品味,块块体现美的追求。仅就绿化而言,讲究了“点”的凸现、“线”的排列和“面”的普及,兼顾品种、颜色、空间层次和四季花开花落、叶绿枝黄的搭配。现在可谓是十年树木,渐次显现出其调色板的精彩。

2.再现历史文化。我们学校有着107年的历史,近些年来,强调的是百年历史文化在新校区的传承与创新,让师生们在历史氛围中享受美的文化传统。一块长14.8米、高2.2米的石贴屏风,正面刻着“让我们共同获得发展和成功”的办学理念,背面则镌刻着扬州大学李坦先生用文言文撰写的《江苏省东台中学碑记》。碑记开篇记述了北宋时期晏殊、范仲淹两任丞相在东台西溪莅职盐官时兴办书院、讲学杏坛的佳话,其后分为发轫之期、承续之期、救亡之期、发展之期和腾飞初期五个部分,叙写学校百年来的办学历史和办学绩效。学校校史陈列室则图文并茂,再现了学校经历的晚清、民国、共和国三个时代和走过的新、风雨历程,突出了虽然校名数经更迭,校址几度迁徙,但学校独有的清晰历史脉络:开校于1905年11月8日,始终保持公办性质,“东台中学”四个字一直见诸校牌,36任校长前后传承,弦歌不辍。

3.创造雕塑艺术。校园雕塑是学校物质文化的一种表达。基于此,我们特别聘请了中国雕塑馆馆长吴为山教授设计了系列雕塑。最主要的是学校前庭广场上,一纵一横、一西一东两组雕塑。其一,《天道酬勤》以“百年树人,世纪东中”为主题,以沧桑巨变的历史为素材,以新时期校训“勤”为重要表现对象,建成16.8米高的碑柱。基座是九级石阶,并有三幅校舍变迁的青铜浮雕图案,柱身四周用青铜铸刻着著名书法家言恭达作篆的“百年树人,世纪东中,学海无涯,天道酬勤”标语,柱顶盛开着一朵硕大的锻铜鲜花,8个花瓣上镂空刻着“勤”字。其二,《夸父逐日》堪称中国壁画史上独一无二的青铜浮雕。她以四个变形篆体形象地表述“夸父逐日”的故事,诠释“永不言弃,永无止境”的学校精神。这些雕塑无疑是学校文化的缩影,其中丰富的艺术内容和文化价值需要我们身处校园里的每一个人认真去欣赏,用心去审视,从而获得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二、向“善”的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作为文化的集中体现,反映和维系文化多层面所构成的整体。而文化整体的协调互动又必须通过制度文化才能达到。于此,我们在制度文化建设上努力向“善”,继承、改革已有制度,又与时俱进努力健全、创新,以期制度的完善生成和制度的妥善执行。

1.坚守传统规范。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我们学校拥有着优良的传统,也有着完善的各项规章制度。依据“规范”说话,按照“制度”办事,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思想原则,已成为我们工作的信条。平时大多根据相关制度,在“质化”比较的同时,最终让“量化”决定。每学年都要“量化”出各级优秀学生干部和三好学生,在强调有好的思想素质和学习成绩等前提下,比较谁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或三好学生次数多,同等情况下再看谁的进步大。坚持“量化”提拔的干部,常常是大家意想得到又意想不到的人选。说“意想得到”,是因为某某所带班级先进,教学和教研水平领先,甚至聚焦到获得表扬的次数、的篇数等。说“意想不到”,是指被提拔的对象,也许是默默无闻的,不存在任何特殊的背景和社会关系。这样的评优提干,有利于积极引导师生们注重平时的思想行为,用功于长期的工作和学习。

2.改善相关做法。新时期,我们与时俱进改善相关做法,突出体现理解人、尊重人和激励人的思想,既有刚性的约束,又有柔性的关怀。如,我们健全了学生奖学金考试制度———扩大了参考的人数。由过去“年级前200名”,修改为“年级前500名”可以参考,同时提倡自主报名和班主任、科任老师特别推荐;扩大了奖学金的发放面,由过去的“占学生总数的十分之一”修改为“占学生总数的四分之一”,每个年级总有三四百人能获得奖学金;适当降低了奖励标准,缩小了等级差距,其中三等奖只发放了100元。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更多的学生拥有成功感,得到无法估价的激励。再如,过去学校田径运动会入场式的班级方阵,为了“六六”成整,往往有一些“特殊”的学生不能参加。现在我们要求全班全员参加方阵,对照班级花名册检核,不允许落下一个,意图是尊重每一个学生,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和个体幸福感。

3.创新评价制度。我们与新课程同行,生成并形成了一系列评价制度。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不再是将学生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标尺,而是把学生学习过程的表现作为评价的重点,从学生是否发展的角度来审视一堂课的优劣,设计和使用了《课堂教学评价表》和《课堂教学观察检核表》。对学生的评价不再是以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多少为标准,而是重在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强调评价的多元化和多样化,包括了日常学习评价、考试评价、成长档案袋评价和月度、学期综合性评价等。对教师的评价,评价方式由过去静止的鉴定式评价向动态发展的“增值”式评价转变,评价方法由终结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激励性评价转变,评价主体由少数领导评价向多数师生、家长乃至全员评价转变。每学期结束时,都形成客观性评价一览表和主观性意见,以信件方式反馈给每一位教师。

三、向“好”的课程文化

劳顿曾说过,课程就是学校选择文化的过程。显然课程文化是学校教育所特有的文化,也是学校文化的主体和载体。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十年,我们坚持向“好”地建设课程文化,在创新和探索中不断丰富和提升其内涵,进而为课程改革提供更多的活力和动力。

1.实施必修课程。开全、开足和开齐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是起码的要求,重要的是要实施好。在新课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指引下,我们注重实施有效教学,努力上好必修课程。一是教学内容在“取”与“舍”上花力气,突出依据文本价值、教学目标、学生需求等去“舍”。因为有“舍”,才有“取”;会“舍”,才会“得”。二是教学方法在“出”与“入”上做文章。既能“入乎其中”,又能“出乎其外”,都是理想的境界,而“出”则是基于“入”更高层次上的追求。其“出”路在于教学的延伸探究、对读比较、多元解构等诸多方面。三是教学节奏在“张”与“弛”上下工夫。相比较而言,教学中更要思量、更要讲究“弛”之有度,做到紧张中见宽松,激越中见舒缓,或在学习期待之时,或在方式转换之间,或在动态生成之中等多个方面得到充分体现。

2.开发选修课程。新课程特点是多样性和选择性。这些年,我们充分尊重和满足广大师生以及学校教育人文、自然环境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融入学校自己的教学哲学与教学思想,指导教师既能认真实施课程和研究教育教学,又能努力开发课程资源,努力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学会选择,主动发展。多年来,我们依据必修课程,或点击,或链接,或刷新校本选修课程。现在每门学科都有三至五门,分为学科课程拓展和兴趣爱好两个大类。学科拓展又有基础训练、专题强化和学科竞赛辅导等三个不同层次的类型,以给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更多的选修机会;兴趣爱好则体现为多角度促进全体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多维度促使不同潜质的学生获得成功感,赢得自信心,有个性地发展。2011年我们又加入到江苏省仅有三十一家的课程基地建设中,正在聚集和优化各种课程资源配置,以选修课程为重点,建构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课程体系。

3.重视活动课程。相对于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特别要求做好的。它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密切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如,作为综合实践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我们注重引导学生经历提出感兴趣的问题、确定需研究的主题、选聘指导教师、落实研究步骤和进行课题总结、评价等过程。这些年我们的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主要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为目的,运用调查、实验和文献研究等方式开展活动。其课题涉及广泛,有从学校到社会的,有从农村到城镇的,有从微观到宏观的,有从现实到未来的,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习惯,促进了他们以多维的视野、多向的思考获得认知上的洞见和实践中的创见。

四、向“上”的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文化层次理论结构的最高层次。我们基于百年校史的积淀和选择,以及师生们长期形成的心理状态、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等,以向“上”为主旋律,用心建设学校的精神文化,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

1.建设学校特色。当今学校优质特色发展,势在必行。拥有百年历史的我校,“求实、奋进”的优良校风生生不息,“永不言弃,永无止境”的学校精神代代相传。本世纪开始,我们把握住学校第五次搬迁新校区的契机,努力在做大中做强,继承中创新,生存中发展。全体师生和学校所有教育活动的精神融通,更是指向于学校的特色发展。我们坚持全面性原则、基础性原则和内在性原则,基于规范管理的办学水平,依托丰富多彩的课程载体,最大限度地释放学校教育改革的活力,最大可能地体现学校培养人才的实力,以赢得有质量的数量和有数量的质量。努力从规范化、现代化做起,走向国际化、特色化,维护和促进学校整体利益的和谐、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形成有追求的办学理念、有水平的教育管理、有质量的教研成果和有品位的学校文化等四个特色。

2.打造教师专业。我们理解的教师专业发展,应包括理论素养、学科知识和教学实践等在内的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树立现代教师专业发展观,营造教师“想专业发展,能专业发展,会专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构建“学习、实践、反思”的校本培训机制,通过实践中自我认识和反思、制定专业发展规划、理论学习和准备、实践和行动研究、自我评价和提升等五个阶段,促进教师教有思想,教有所长,并且业有收获,业有提升。在长期形成的“严谨、创新”教风中,加强教与教、教与学、教与研、教与管等多方面的合作,引导教师能够将想出来的做出来,做出来的写出来,写出来的展示出来,进而领悟教育的真谛,拓宽教学的视野,努力成为教育理念新、教育教学水平高和教育科研能力强的骨干教师,以教师自己的专业发展和专业水准,促进学校、学生和课程的共同发展。

3.促进学生自主。新课程倡导的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活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我们应当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全面,面向学生全程,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多年来,我们坚持与时俱进,因材施教,分层次推进,分等级教学,高一年级着眼“勤奋、求实”,高二年级着力“勤恳、求真”,高三年级着重“勤勉、求是”,以突出教育的全面性、主体性和差异性,体现教学的有序性、科研性和独特性。落实新课程多样性和选择性的教育教学理念,引导学生有选择学,重合作学,能自主学,会应用学,逐步形成“勤奋、活泼”的学风,做到不同潜质的学生能够量力而行,努力而为,优秀生学有所长,普通生学有所能,学困生学有所得,培养起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最终获得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篇3

潞河中学是一所有着近150年历史的百年老校,建筑古色古香,校园环境优美。校园内绿树成荫,郁郁葱葱,既有枝叶扶苏、根深叶茂的参天古树,又有绿肥红瘦、万紫千红的花草果木。

校园里如此繁多的植物你都认识吗?你能准确说出它们的名字和特征吗?不过,即使不认识也没关系,因为这些错落有致的植物无一例外都有着一张独一无二的名片。“山楂:学名Crataegus pinnatifida,蔷薇科。乔木有刺,花期5-6月……”“西府海棠:小乔木,著名的观赏树木,果实可供食用……”每一棵树木上都挂着这样一张精心制作的名片,介绍植物的名称、科属以及其他信息,名片上还印有二维码,手机扫一扫就可以链接到网站,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这些植物名片的制作者就是潞河中学生物教研室主任马九林老师。走在校园里,马老师对这些植物如数家珍,“我是教生物的,如果连我自己都不认识学校里的动植物,我怎么教学生?生物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科学,要带领学生认识生命,我必须自己先走进生命。”这项“校园植物识别”活动工程浩大,但是马老师坚持亲自完成每一张植物名片的制作,这恰恰体现了马老师对待生物科学、对待生物教学的态度――严谨、细致,追求“尽善尽美”。

在审视与“批评”中追求完美课堂

马九林老师家里有一台录音机,机身斑驳,录音键因为频繁使用已经变得模糊不清。但马老师一直珍藏着这台录音机,因为它时刻提醒着马老师,课堂教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马老师有一个习惯,就是审视并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很多人都知道马老师的生物课上得好,但是马老师却觉得没有达到完美的课堂就应该不断改进。在审视中,马老师发现自己在课堂上说话比较嗦、比较随意,话语不够严谨,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不够全面、深入,容易流于形式,板书不够漂亮。因此,马老师就买了一台录音机,每次上课就把录音机带到教室,把自己上课的整个过程录下来,回家后就反复地听。通过回放自己的课堂教学,马老师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为了改正课堂说话嗦、随意的毛病,马老师不断地在家中练习,反复琢磨课堂语言和板书设计,力求做到说话严谨、干净,板书凝练、漂亮,用最短的时间让学生最快地学到知识,提高课堂效率。同时,针对课堂互动出现的问题,马老师也做了精心设计和策划,提高师生互动的广度和深度,在互动中准确把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活跃度,让学生爱上生物。

在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老师每天都重复着录音、听录音,找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每天进步一点,日积月累定能发生巨大的变化”,就是在这样反复地自我审查与自我修正中,马老师终于改掉了课堂语言随意、板书不够漂亮、互动不够充分的缺点,让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加趋于完美。

除了自我审视外,马九林老师也注重听取其他老师的意见。身为生物教研室主任,马老师经常组织老师互相听课。马老师的课堂面向其他老师开放,而在其他老师的课堂上也经常见到马老师认真听课的身影。在马老师看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看不到的盲点,这时候就需要他人指点迷津。

相对于表扬,马老师其实更喜欢“批评”。例如,有一次一位年轻的老师听马老师讲课,课后他对马老师提出了“批评”:“马老师,您在针对胰岛素的作用进行提问的时候,提问的学生是往届生,他的回答打乱了您的思路,后面的三个提问都是您随口编出来的,一点力度都没有,学生不用思考就可以回答。”很多人会觉得青年教师这样直白的“批评”,会让身为教研室主任的马老师不高兴。但实际上恰好相反,这种不同年龄教师之间的学术平等让马老师很开心,因为,在他看来,这才是教师进步的源泉和动力。

这位青年教师尖锐的质疑,让马老师重新思考研究如何设计课堂提问,怎样才能让自己的问题更有深度和思考性,如何才能激发学生深入探究。在这样的思考中,马老师意识到,如果直接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肯定都会回答,但是要是问学生“这能干什么”,学生就会多一些思考,要是再进一步问“这个东西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什么危害”,学生的思考就会更加深入。这三个问题就是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三个问题让学生不仅能够知道这个东西是什么、能干什么,还能知道有什么危害,这样的提问才是精巧的、有深度的提问。

就是在这样不断地自我审视和虚心听取他人建议的过程中,马老师离心中的完美课堂越来越近。

在人文思考中培养学生兴趣

生物,在很多人眼中是遥远而冰冷的。但是,在马九林老师看来,生物其实是鲜活而有温度的。生物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与我们息息相关。缩短学生感知生物的距离,是让学生爱上生物的关键。马老师十分注重生物课堂的人文性,通过旁征博引、人文思考,让学生感受生物的魅力,触摸生物的灵魂。

马老师喜欢心理学,他曾经在心理学书籍上看到引发人的好奇心的方法,觉得很有趣。因此,他就将心理学的知识运用到课堂中,经常采用以奇引题的方法,让学生在好奇心理的引导下去探究生物的奥秘。例如,马老师曾经看到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的一期节目――“死人复活之谜”。该节目讲的是广西农村一位村民死亡两天并下葬三小时后复活的故事。后来经专家诊断得出结论,这是由糖尿病而引发的假死现象。马老师觉得这件事很奇特,肯定能吸引这些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果然,在课堂上播放了这个节目以后,学生兴趣高涨,很自然地就去思考糖尿病为什么会造成假死。于是,马老师就顺其自然地为学生讲解有关糖尿病的知识。

要让生物这门自然科学充满人文性,教师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和人文情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是马老师对自己的要求。这样“苛刻”的要求成了马老师不断学习的动力。马老师家里藏书众多,涉及各个领域,闲暇的时间,马老师喜欢泡一杯咖啡,捧一本书,静静享受阅读的乐趣。

马老师的广泛涉猎为他的课堂提供了很多精彩的素材。例如,在讲基因的分离规律时,为了启发学生分析基因的独立性,马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通常我们把世代居住在美国,不会说汉语的华人称为“banana”。学生会觉得这种叫法很有趣,就会有兴趣探索人类学意义上的生物知识,这时候就可以引出来――其实,两个混血黑人也能生出一个白人来,谁知道美国文化中如何称呼这样的白人?为什么两个混血的黑人能够生出一个白人来?这是让很多学生觉得惊奇的事情,这样有趣的问题就让学生对基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在学生眼中,能回答这样的问题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因此,在知道了答案后他们经常“骄傲地”到处炫耀。这样反复的记忆过程自然提高了他们对基因独立性的理解,同时也使他们能够以生物学为基础深入探究人类学和社会学知识。

生物是一门有关生命的科学,生物学习不仅仅是知识传递和积累的过程,更是探索生命、思考人生的过程。为了让学生感悟生物的内涵,马老师经常将中国古典诗词与生物结合在一起。因为,在“文艺青年”马老师看来,阅读中国古典诗词,就是在阅读世间百态,感受人生历练。

因此,马老师经常给学生出这样的题:解释下面诗句的生物学含义,然后另外找出至少三句有生物学含义的其他诗句。

这些诗词是: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燕。

……

这些耳熟能详的诗词中既包含生物学知识,又蕴含丰富的人生哲理。这让学生感叹“原来在生物的自然变换中也蕴含人生的奥妙”。这样的课堂设计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让学生在掌握生物知识的同时领悟生命的真谛,真可谓是“一箭三雕”。

在“传统”中尊重教学规律

在很多人眼中,教师是一个循规蹈矩的职业,但是在马九林老师心中,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学会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不按常理出牌”。

作为生物教研室主任,马老师在专注自己课堂的同时,也关心整个学校生物教学水平的提高。马老师说他读过次数最多的书就是生物课本。每次带新高一,马老师都会把所有的高中生物教材摆在书桌上,反复研读、对比,看看目前的教学设计是否符合科学的规律,有没有更加合理的教学安排,能够让学生由浅入深地走进生物的奇妙世界。

在研读教材的过程中,马老师发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教材的编写体例是按“专题”和“课题”安排教学内容的,并没有按章节进行排布。这样,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探究性提高了,但是,教师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出现了困难,很多实验在一节课时间内完不成,比如泡菜的制作、培养基的配置、植物组织培养等等。针对这样的问题,马老师带领生物教研室的老师认真分析,经过三个月的摸索研究,他们发现可以对很多实验进行分解、切割,编排好顺序,由每个班完成一个实验的一个或几个片段。同一课题的教学,不同班级错开进度,这样既能有效利用实验室资源,还能使学生在学习实验周期长的课题时,当时就看到其他班的实验结果,并对他们的结果进行分析。通过这样的整合,就可以顺畅地把课题转化为可操作的单元课堂教学。

在新教改中,马老师带领生物教研室尝试着突破学段的限制,探索更加合理的课程建设。教研室根据生物学科《选修一》的实际情况,采用了打通学段,不延长模块课时,拉长模块周期的排课方案。由于《选修一》模块的实验周期长,例如,组织培养经常需要两个月以上,微生物的每个实验也要三、四个星期才能完成,用一个学段的时间根本无法真正完成《选修一》的教学。因此,教研室重新设计了教学安排,高二年级生物课按标准仍然是每周4节,其中,两节为《必修三》课程,另外两节为《选修一》课程,这样安排既保证了期末必修模块的会考,又照顾了选修模块实验周期长的特殊性。在学期末还可以集中一些时间进行会考复习。

在马老师眼中,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学生的特性都值得被尊重,每个学生的优点都应该被呵护、被发扬。因此,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考虑,生物教研室改变了传统的分层教学、关爱后进生等方法,重构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多层次、多种类的选择。

以生物选修模块为例,在教研室范围内,通过任课教师和生物兴趣小组,实现学生以班为单位和以个人为单位的两级选择。在课程上给生物教师和学生留有一定的选择空间,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求,制定课程发展计划。教研室以班为单位保障课程的选择性。例如,《选修一》模块有16个课题,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选择性完成5至7个课题。而生物教研室的安排是:高二年级每个班完成必做的5个课题,其余11个课题,每个班选作4个,这4个选作课题,首先由教研室提出分配意向,然后参考学生和任课教师的意见进行微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