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范文
时间:2023-08-16 17:38: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文本研习是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教材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方式之一,在76篇课文中,教材建议采用“文本研习”课型教学的有57篇,可见文本研习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文本研习主要是为学生提供经典性的阅读文本,创设阅读对话情境,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对话,表达交流阅读的体验、感受和思考,侧重于提高学生解读文本、鉴赏作品的能力。文本研习关键在于研习,旨在通过学生对文本的研读与欣赏,使学生感受文学艺术的趣味,陶冶道德情操,在掌握阅读方法的同时也提升阅读素养和审美境界。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文本研习课的有效教学的研究有着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中语文文本研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1.注重教师与文本、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交流,加强对阅读文本的研习
文本研习实际是教师与文本、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文本之间(包括文本作者)的对话。文本研习不是教学主体的独唱,应是教学主体之间(教师和学生)以及教学主体与文本之间的一种精神互动和意识交流。教师对文本的研习是整个文本研习活动的
基础。
教师应鼓励学生建立人与文本间的对话关系,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提醒、帮助他们拉近与文本的距离,帮助他们将自己的人生经验、知识积累、情感态度引入文本阅读中,真正把书读活,同时与文章作者对话。
2.运用整合思维与方法来指导具体的文本研习活动
运用整合思维与方法来指导具体的文本研习活动,可以是对单篇文本的整合式研习,也可以是某个板块或某个专题的多篇文本的整合式研习。首先选择合适的文本进行整合研习,可将在文本内容、艺术手法、思想特征上具有紧密关联或相同类似或相反却相成的两个或多个文本进行整合以进行比较教学,求同求异,设计整合教学的课程结构,以彰显教学的张力与教学活动的连
接点。
3.创设文本解读的情境,指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以开放的心态进行文本研习
教师应为学生创设文本解读情境,引导学生把握文本诞生的特殊情境与被解读的现实情境,在相互关联的情境中进行文本研习,既要善于复活文本诞生的情境,尽量接近文本的本义,同时又要将文本与现实建立联系,探讨衍生新义,尽可能建构文本间的联系,寻找相互阐发与说明的丰富语义。另外,还应多层次、多角度,并以开放的心态解读文本,而不是主观想象。文本研习时,要引导学生不断获得有关文本知识并积累文本阅读经验,掌握文本解
读一般方法,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4.引导学生加强对文本的预习与反复阅读,深入文本
教师应引导学生认真预习并反复阅读文本,深入文本,在对文本的研读中自然而然加深对文本主题内涵的体验,以便与文本建立起亲密的对话关系,打消与文本的陌生感。
5.倡导个性化阅读,加强合作与交流
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起不同形式与关系的研习方式,倡导个性化阅读,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并能学会合作与交流,倾听别人对文本的见解,在讨论、交流、相互补充与启发中,加深学生对文本的认识,充分调动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与体验,而不是拘泥于课本与教师的教学。
6.应用如评点等方法进行文本研习,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师应帮助学生应用多种手段、途径与方法进行文本研习,如评点是读书时常用的方法,借鉴古人读书方法,不动笔墨不看书。引导学生在文本研习过程中,积极思考,随时记录自己的读书心得,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评点是对话,是再创造,是读者与文本、与作者、与想象中的文本的其他读者的交流,要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并展开想象,敢于质疑作者与编者。在与文本的对话、评点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在对局部理解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文本的结构与主旨,体会事关文本全篇结构与主旨以及体现文本写作方法和风格的重点与关键处。在评点示例的基础上,教师可先就评点方法与学生进行研讨,然后再独立阅读并评点,再交流评点。借助评点式研习,使学生开拓思路,增加见识,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高中语文文本研习的教学还应将文本研习与新文本的创作结合起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文本研习的基础上,模仿文本的写作风格进行写作训练,不断地进行语言实践,以加深对文本的精微之处独到的体验,真正理解文本,以达到文本研习的目的,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能力,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提高。
篇2
一、文言文注释的意义
习惯了白话文语言习惯的现代人在阅读文言文的时候,离不开注释的辅助。而做注的人就是通过研究我国古代的语言和文字,充分了解文言文作品的背景与内容,提出科学合理的理解,并用规范的方式合理地对原文进行注释。对于高中语文的文言文学习而言,文言文的注释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意图,并且掌握文言文注释的基本体例与方式。
二、解决文言文注释问题的办法
第一,作为教材组织、编辑、出版部门,应该在教材出版前,组织专家学者,对文言文的注释,进行认真、严格的审查指导,消除差错,使注释趋于准确无误。
教材出版后、使用中,要利用走访教学第一线和网上问卷调查等形式,征求教师对文言文注释的意见,发现不正确的注释问题,经辨析校正后,及时予以更正。
常年设立文言文注释争鸣意见箱,对有问题的注释提出异议或提出正确答案的作者,给予奖励。
不论通过什么方法发现了问题,都要及时解决,通报所有的教材使用单位。以免造成以讹传讹,误人子弟。
第二,作为语文教师,要重视文言文注释的正误,既不迷信书本注释,也不妄自尊大,要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认真研究文言文注释问题。文言文注释属于编注者的看法,它的目的在于,解读文言文的内容有什么或者跟什么相关,读者可以根据注释对原文进行理解,获取知识。那么,如何才能发现文言文注释中存在的问题呢?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一些肤浅的建议,仅供参考。
一是提高自身的训诂知识。
高中语文教师应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针对文言文的注释问题,需要提高自身的训诂知识,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只有自己掌握更丰富更科学合理的训诂知识,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调动知识储备,为学生做出精准的讲解和详细的分析。
二是掌握诊断注释问题的技巧。
为了更好的诊断注释是否出现错误,方便提出更具针对性和准确性的注释方案,笔者总结了以下四个技巧:①语言规律:检查注释是否符合语言规律,比如构词的规律、句法的规律或者表达的规律,其中也包括语言形式,也就是文字与语音的规律。②文情语境:判定注释是否符合文情语境,比如注释是否符合话题的主旨和文脉的思路,联系上下文的关系、解读本句意思顺畅与否等等。③逻辑关系:注释的思维要符合逻辑,带入原文中要依顺常理。一旦注释造成原文的思维出现不合逻辑的现象,发生事情违背常理的情况,那么这个注释就需要进一步斟酌,需要更正。④客观实际:语言作为人类内心和精神世界的表达,更多时候是对客观世界的升华和反应。当语言陈述事实时,必须符合客观实际;一旦我们注释的语言内容在理解时不符合客观的实际情况,那么此处注释就不符合作者的原意,注释需要进一步推敲和更改。
三是切忌墨守成规。
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不能走入“本本主义”的误区,即使是课本中的注释,它也仅仅是代表编写者的个人观点,它不是解读高中教材中文言文的金科玉律。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本着实事求是、开拓进取的精神,打破传统注释的窠臼,积极探索文言文注释讲解,对于解释不通,或者可能存在问题的注释展开深入的探索。
比如,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中有一个关于“蹴”和“不屑”的注释。课本中认为“蹴”是践踏的意思。“不屑”是不值得的意思,延伸意为不愿意接受。这段注释是依据了汉代的赵歧《孟子章句》进行解释的,但是其实这个解释用我们上述所说的四种诊断注释问题的技巧进行判断,很明显都不符合,那么就说明这个解释存在问题。根据文章中我们可以理解到“蹴尔”是在表示对“与之”者不情愿的态度和表情,那么“蹴尔”可以理解为“蹙尔”,即皱眉的样子,形容一个人的愁眉苦脸,表达了不情愿、不乐意的态度。至于“不屑”,根据《正字通》中的解释是“凡遇事物轻视不加意曰不屑”。这跟我们现在所说的“不屑一顾”中的“不屑”意思相近。那么整合两个最新研究出来的注释,进行全文的理解,就相对通顺了,他的意思是既然“与之”者是不情愿并且愁眉苦脸的,那么“乞人”也不会看重他施舍的食物,也就是并不接受的意思。很明显这样得到的食物,就算是吃了也不开心,太伤害个人的尊严了,所以宁愿不接受,哪怕是饿死。如此对文章进行注释就比教材注释更通顺,更合情合理,贴近孟子最初的原意。
篇3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文言文教学;现状;创新策略
新课程标准中曾明确指出:通过高中语文这一教学活动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还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然而文言文教学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学生学习文言文,既能掌握我国的古代文学艺术,又能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一、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现状
在学习高中语文的时候,大部分学生认为文言文的学习难度较大。尽管在课堂上学生会经常性地接触到文言文,但是由于文言文与当前学生的生活相脱离,再加上在实际生活中并不会运用到文言文,因此学生认为文言文的学习较为枯燥无味。
与现代文相比较,学生更加偏爱现代文,不喜欢文言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在讲解现代文的时候,教师会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剖析重点字词、探讨作者的写作手法等。同时教师要设计有趣的导入,有时候也会设计问题导入,这就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然而在讲解文言文的时候,教师仍然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的,同时教师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字词句段等来设计教学方案,这种教学方法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也挫伤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
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新思考
1.创设真实的情境,走进文言文世界
在现实生活中,文言文的应用是非常少的。同时在文言文教学中,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不够密切,这就让学生觉得文言文的学习较为枯燥无味,久而久之,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产生了厌烦的心理。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创设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对于高中语文教师而言,其要创设文言文情境,活跃课堂的气氛。然而教师该如何创设文言文情境呢?通常情况下会用到课本剧这一方法。所谓课本剧是指让学生演绎文言文中所阐述的历史故事,以此来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比如:在《师说》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导入:有一位数学老师,他辅导的学生多次在各种数学竞赛中获奖。有一回,一个获奖学生的家长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你应该感谢我儿子,没有他你就不会出名。”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对这位家长的观点作何评价?当学生评价完这位家长的观点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让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即人的成长离不开老师。在导入环节中,学生已经明白在自身的成长过程中,教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后,教师要引出本节课要学的内容――师说。在这个导入的影响下,学生能够快速地进入文言文世界,了解到本篇文言文的中心思想,从而提高了文言文教学的效率。
2.解读文言文,体会文言文
从本质上来讲,文言文学习就是翻译、理解文言文。文言文的创作时代与我们当下生活的时代相距甚远,只有通过翻译才能理解每篇文言文的内涵,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所以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掌握生字、生词以及句子的意思。我们知道,文言文中的很多字义与现代的字义存在着不同,一旦学生没有正确理解这些字义,就会产生误解。如:文言文中所出现的“妻子”这一词,在古代“妻子”的意思是妻子和孩子;然而现代“妻子”的意思是男子的配偶。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辨别古今意义不相同的字词,避免学生在翻译的时候出现错误。有时候学生不能正确地翻译文言文,这个时候,教师要详细地讲解,并且要补充相关的知识,让学生能够用现代汉语流畅地翻译文言文。
3.诵读文言文,领略古文风韵
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诵读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循新课程改革中的要求,引导学生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文言文中所蕴藏的风韵,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感知能力。同时,诵读的过程也是学生慢慢揣摩学习文言文方法的一个过程。但需要注意的是,诵读不是机械的诵读,而是要根据文言文的语气、节奏以及情感来记忆文言文。在诵读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教师发现学生的字音存在错误,那么就要及时纠正学生的字音。另外,教师要梳理整篇文章的层次,让学生在理解文言文含义的基础上诵读。
比如:在《赤壁赋》教学中,我们知道《赤壁赋》一文属文赋,文质兼美,音韵和谐。虽然文章抒发的情感,反映的思想有些深奥,但文章在诵读、鉴赏、审美等各方面都属于散文经典。在诵读本篇文言文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体悟文章的精美高妙,培养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同时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真切体会到作者豁达的胸襟,感受本篇文言文所蕴藏的音韵,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欲望。
4.品读文言文,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作为一名高中生,其必须要具备鉴赏文言文的能力。在培养学生鉴赏文言文能力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对文言文的感知能力调动起来,引导学生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调动起自身的听觉、视觉等感官,并且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在脑海中塑造出新形象。必要的情况下,教师要引导学生摈弃实际生活,进入文言文的世界中,真真切切地感受作者的情感。当然,学生也要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文言文作品中,真正感受作品中所蕴藏的风韵。
比如:在《劝学》教学中,教师要将“读”作为主线,在“读”的过程中,老师应该指导学生扫清字词句的阅读障碍,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这对诵读课文、理解课文、背诵课文,提高阅读鉴赏文言文的能力很有帮助。通常情况下,教师要采取分段读、分男女生读、全文读、听课文录音这四种训练方法来进行阅读。不管是运用哪一种训练方法,教师要告诉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细细品味语言,感受句子中所蕴藏的内涵。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阅读课文,学生对本篇文言文有了自己的见解与体会,同时学生的鉴赏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5.在文言文熏陶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既要提高学生翻译、理解文言文的能力,还要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综合素质。当学生自身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之后,学生才能准确把握文言文中所蕴藏的思想感情,也能够让其掌握每篇文言文所用到的写作手法。高中教材中所选择的文言文作品都是经典名作,这些名作不仅蕴藏着人文性,还蕴藏着美感,有助于学生人文思想的形成,也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所以,高中语文教师要借助文言文教学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引导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汲取古人优秀的思想品德,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承、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样增加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主动性,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文言文阅读本身是一个熏陶人文素养的过程。通过让学生学习文言文,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古人的风韵,又可以让学生感受历史的变迁。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要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开展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翻译、理解文言文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与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贺明星.醴陵一中运用“五要素教学法”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的反思[D].湖南师范大学,2014.
篇4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商榷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6-0174-03
学习文言文,不仅对加强国学教育、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可以提高学生阅读古书和古文写作的能力。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的注释,关系着文言文教学的方向和质量。然而,目前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情况并不乐观,原因在于教材编写出自多人之手,难免出现注释问题,这给中学文言文教与学带来众多不便,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当前,系统研究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的学者为数不多,本文摭拾数例,讨论语文教材存在的问题。
一、注释术语使用不规范,致使语义注释和文意注释混淆
何为语义注释呢?语义注释是指表述或显示文言文词的概括义和句子的句面意义的注释,往往体现为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严格对译。与语义注释相对应的文意注释,是指陈述词句在文章中的内在含义,反应了作者在客观语义中所包含的主观经验内容。文意注释经常使用的注释用语有:①“意思是”、“这里是……的意思”;②“指”、“这里指”;③“比喻”、“言外之意是”。我们见到这些用语,一定会认为该句的翻译是文意注释,而非语义注释。
但是课文中个别注释没有注意二者的差别。例如: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1中的《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有“朝济而夕设版焉”一句。课文下的注释对此句的解释为:指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很明显此句是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严格对译,属于语义注释,但文章却用了文意注释“指”这一注释用语。
必修3中的《过秦论》一文,有“却匈奴七百余里”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却,击退。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却”的解释为:退。①击退比退的意义狭隘,击退仅仅是打败,而“退”不仅含有打败的意思,还有以退为进的作战方略。“击退”只是在教材中具体意思的表述,是特指,是文意注释。因此写为“这里指击退”更加准确。《寡人之于国也》一文,有“弃甲曳兵而走”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走,跑,这里指逃跑。古汉语字典注解:走,跑,逃走,逃跑。②例如:“双兔傍地走。”这里的“走”是跑的意思。杜甫的《石壕吏》:“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这里的是“逃走,逃跑”的意思。可知,“逃跑”是“走”的另一个义项,没必要用“这里指”这个特指的术语,因此最好去掉。
二、语法方面的讹误
中学语文教材中,语法方面的讹误也存在。例如: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1中的《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有“又欲肆其西封”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往西扩大边界。可见,此处的“西”翻译成了状语。“封”的是“疆界”,而“西”的位置在“封”的前面,因此,“西”应译为定语“西边的”。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作品选》对此处的注释为:必然要扩张西面的国界③。此种翻译才是正确的。
所以,文言文翻译时,不但要注意句意的通顺,还要看句子的语法结构是否规范、正确。
三、注释详略不当
1.需要详解,却过于简单。有的注释过于简单,以致于让师生费解。例如:必修1中的《鸿门宴》一文,有“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亡关中。”课文下的注释为“左司马,官名”。读高中时,我曾质疑过这“左司马”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官,到现在才明白,“左司马”并非一般无足轻重的官员,而是军中管理军务、执行军法、参与制定作战计划的重要成员。这样的一个核心人物居然当了内奸,难怪刘邦在回营之后,立刻诛杀了曹无伤。如果课文此处的注释能更详细些,那么学生对课文内容也会有更深入的理解,也更有利于主旨的体会。又如,必修2《兰亭集序》一文,有“一觞一咏”一句。课文注解为“喝点酒,作点诗”,对“一”没做解释。古代汉语字典中对“一”的解释,其中的一个义项为:或者。②《孙子兵法·谋攻》: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戴圣《礼记·杂记下》:“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可以推出“一”确有“或”的用法。课文应该作注解,以免学生对最简单字的错误理解。
必修3《过秦论》一文,有“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瓮牖绳枢,以破瓮做窗户,以草绳系门板,形容家里穷。牖,窗户。枢,门扇开关的枢轴。”“瓮牖绳枢”这四个字都是名词,每个字在此处都应是活用的。因此,注释应标明:“瓮、绳,用作状语。译为,把瓮,用草绳。牖、枢,用作动词。译为,做窗户、系门轴。”
必修5《陈情表》一文,有“生孩六月,慈父见背”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见背,弃我而死去。古代汉语词典中对“见”的解释为:“见,指加在动词前表示对他人动作行为的承受,译为:‘自己’、‘我’。”④该文中的“见”可引申为“我”。课文应注明“见”的引申义“我”,直接对“见背”进行解释,有点令人费解。
2.没必要做注释的,却做了注解。有些简单注释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出现,后面没有必要再次出现,以免重复啰嗦。例如: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1中的《鸿门宴》一文,有“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之沛公军,到刘邦驻军地。之,到。“之”字在初一时就有注解,这里就无需再注解了。选自《韩非子》中的《郑人买履》一文中,有“至之市”一句,在这里“之”课文注解为:之,到……去。既然在初中课本中已经出现,并且作了解释,那么在高中教材中就没必要再次注出,重复的出现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四、注释欠准确
注释欠准确是文言文注释中一个常见的问题,在注释时要考虑很多因素,结合客观实际、上下文、具体语境,尽量使文言注释接近本义。例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三峡》一文,有“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课文将“曦”字解释为“阳光”,是不准确的。首先,从结构上看,“不见曦月”中的“曦”与“月”并列,“月”翻译为“月亮”,那么对应的“曦”就应该是“太阳”。古代汉语词典中有此说法:“曦,指阳光。也代指太阳。”④因此,此处的“曦”应翻译为“借指太阳”。在此篇中还有一句“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一句。课文注释为: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根据生活常识,我们可知道,这种解释不符合客观实际。“白色的急流”是无法“倒映各种景物的影子”,而潭水较为平静时才现出其“碧绿”,也可以“倒映着”岸边的“各种景物的影子”。译文应该是“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七年级下册《木兰诗》一文,有“可汗大点兵”一句。课文注解:皇上要大征兵。“可汗”,我国古代鲜卑、蠕蠕、突厥、回纥、蒙古等族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在诸多的历史剧中,我们都可听到此称呼。课文译为“皇上”不合乎当时的称呼,应保持“可汗”的称谓不变。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一文,有“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也”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忧谗畏讥,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讥讽。把“讥”解释为“讥讽”显然是不对的。古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讥,指责。④后面用“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也”一句对此种意项进行举例说明。因此课文中的“诽”并非“讥讽”之义,而是“批评、指责。”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1《鸿门宴》一文,有“妇女无所幸”句。课文注解为:封建君主对妻妾的宠爱叫“幸”。这句话是范增劝项羽时所说,文中“妇女无所幸”说的是刘邦的态度,当时的刘邦显然不是“封建君主”。教材的错误在于将君王的宠幸和带有“尊崇”意义的“幸”字没有区别开。然而,这篇课文中还有一句“今事有急,故幸来告张良。”此处的“幸”教材中没有给出任何解释。此处的“幸”应当做敬词讲,表现出对方使自己感到荣幸。因此,“幸”字的含义很丰富,不可狭义理解。
又如,必修1《鸿门宴》一文,有“奉卮酒为寿”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奉上一杯酒,祝(项伯)健康。我们不难发现,在此处,“寿”是作“祝福”讲的,此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寿”字的本义是“长寿”。在古文献中,向尊者敬酒或赠送礼物以祝其长寿即称为“寿”。古代汉语字典中“寿”有一个意项是:敬酒并祝人长寿。②本文中还有一句“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此处的“寿”字在文中没有做解释。其实,此处的“寿”和奉卮酒为寿中的“寿”字含义相同,即,敬酒并祝人长寿。
又如,必修2《短歌行》一文,有“越陌度阡,枉用相存”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越陌度阡,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枉用相存,屈驾来访。存,问候、怀念。把“存”解释为“问候、怀念”是不准确的。“问候”和“怀念”是两种意思。从文意可知,老友来看望,此时,应翻译为“问候”更为准确。若译为“怀念”则说明作者同好友还未见面,这与史实不符。再者,古代汉语字典中,是这样解释“存”的,一种意思是,看望、问候。②如《史记·魏公子列传》:“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另一种意思是,思念,如《诗经·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两种不同的意思,在本文的注释中,却合为一项,令人费解。可见,本文解释有误。
再如,必修3《寡人之于国也》一文,有“王好战,请以战喻”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请以战喻,让我用打仗来做比喻。将“喻”解释为“比喻”是错误的。《论语·里仁》中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皇侃疏:“喻,晓也。”可见,先秦时代,“喻”表示“明白”、“开晓”之义。实际上,“喻”表示“比喻”之义,开始于战国晚期以后。在孟子写此篇时,还未出现“比喻”义,以此说明本文中的“喻”应当是“明白”、“开晓”之义。
五、对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的辨别有误
所谓古今字,是历史上先后产生的、表示某种同一读音和意义的形体不同的字。先产生的叫古字,后来造的叫今字。古今是相对的概念,周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晋宋为今。两者为古今字一般写为:“某”同“某”。所谓异体字,是两个或几个形体不同而读音、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相互代替的字。互为异体字关系的字一般写为:“某同某”。所谓通假字,古代汉语书面语言中,某个字本有专字,可古人书写时没有使用这个专字而是借用了一个与它音同或音近的字,这种现象叫通假。其中被代替的字是本字,用来代替本字的字是通假字,也称借字。两字之间意义上没有任何联系。两字为通假字一般写为:某通某。在中学课本中,某些注释对三者的辨别有误。
1.把古今字错判为通假字。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八则中,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句。课文注释为:说,通“悦”,愉快,高兴。“说”和“悦”两个意义完全不同,“说”有开导的意义,心中苦闷,被好友开导过后,心中欢乐,而“悦”有“高兴”之意。可见,“悦”和“说”有意义上的联系,是古今字,非通假字。《左传·僖公三十年》中,有“秦伯说,与郑人盟。”说,后来写作“悦”,高兴。因此,二者实为古今字。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1中的《鸿门宴》一文,有“拒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内,通“纳”,接纳。《说文》:“内,入也,从口,自外而入也。”由此可见,“内”的本义是纳入、进入。课文中“内诸侯”的意思是把人才贤士招进家门,可以理解为收容之意;与“外”相对又有“内部”的意义。后人为了区别“内”的接收、接纳与它的其他含义,在“内”的基础上加了一个“系”部,使它的表意功能更加明确。《说文·系部》中解释:“纳,内也。”所以说,“内”是“纳”的本字,“内”和“纳”说为古今字更为准确。必修2中的《离骚》一文,有“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章通彰”。很明显,两者在此处被判为通假字。《说文解字》中“章”的意思解释为:章,乐竟为一章。从音,从十。十,数之终也。可见“章”的本义为乐曲演奏结束,观众的掌声和喝彩。因此,“章”有“表彰”之义。《说文》中也有对“彰”的解释:“彰,文章也。从系、从章,章亦声。”从此可见“彰”字是“章”加一形符而构成的。二者应为古今字的关系。必修2中的《赤壁赋》一文,有“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冯,通凭,乘。古代汉语词典中对“冯”的解释如下:“冯,凭的古字。凭借,依恃。”②可知,二者为古今字关系。
2.通假字误判为异体字。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4《窦娥冤》一文,有“这都是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一句。课文下的注视为:每,元代时的口语,用在人称代词后面,表示复数,相当于现在的“们”。在这把两者误认为了异体字。实际上,其二者应为通假字关系。“每”,《说文解字》注曰:草盛上出也。其本义为果实。“每”本身不具有作为语助“们”的功能。二者在意义上没有联系,但古代二者读音相似,二者互为通假字。
3.异体字误判为通假字。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5《逍遥游》一文,有“北冥有鱼”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冥,通溟,海。在这里把二者判为通假字是不合理的。《说文解字》:“溟,小雨溟溟也。从水,冥声。”引申为:“模糊”。《说文》:“冥,幽也。从日、从六。”可见,二者本义都是昏暗。两者应为异体字关系。
在对待文言文注释问题上,我们要以严谨的态度去进行教与学,实事求是,不可不懂装懂,误人子弟。同时,希望编撰中学语文教材的部门、专家在文言文注释方面,精益求精,广泛吸取广大中学语文教师研究的新成果,共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注释:
①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M].(第4版).商务印书馆,2010,320.
②古代汉语字典[M].商务印书馆,2009:1093,945,729,124.
③朱东润,中国历代作品选[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86-87.
④古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1998:749-750,1673,688,1166.
参考文献:
[1][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高中《语文》(必修1至5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至九年级下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篇5
1当前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
文言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语文老师也在不断思考,怎样提高教学质量。但是依然有很多学生抵触文言文学习,畏惧文言文学习,对文言文始终没有兴趣;当然也有学生勤奋学习,但是学习成果并不理想;部分学生想在文言文部分拿高分,却无从下手。截止目前,虽然高中文言文教学成果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加强重视。
1.1缺少应用环境
文言文作为重要的历史文言,在时间的洗礼下,文言文和现代生活有很大差距,在生活中的应用频率逐渐降低,这也是文言文薄弱的根本原因。要学好文言文,就必须拥有良好的文化环境与社会氛围,同时注重交际应用,这样才能让这门语言有更好的发展。但是现实是,由于缺少社会环境,学生更多的是使用口语和白话文,文言文学习没有用武之地,更没有练习环境,让学生只能在课堂上接触文言文,在学习氛围欠缺的情况下,学习成果自然会打折扣。
1.2教学目的片面
受应试教育影响,很多语文老师在教学思想上存在严重误区,认为文言文就是语法、字词句的学习,根本没有看透这类知识,一味让学生掌握,争取在考试中得到好成绩,就是完成教学目标,老师只注重知识传递,却忽略了学习过程与体验,老师为了给学生更多知识,开始滔滔不绝的讲解。从表面来看:似乎接受了很多知识,但是事实上与学生心理脱离,学生根本得不到学习乐趣,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不断减小。
1.3学习目的不明
在高考的压力下,学习文言文更多的是应付考试。在学习《高考说明》中,凡是要求背诵的、可能会考的内容,学生都会背诵,却没有真正例会。除了课本中的文言文,其他各种文言文书籍,他们很少涉及,知识面相对狭窄,这种应试心理不仅影响了学习兴趣,同时也对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都带来了不良影响。
2提高高中文言文学习兴趣的策略
2.1整合生活,提高学习兴趣
文言文学习是为了理解古代文化,在批判与继承古代文化的同时,对当下生活进行创新。当今社会是不断演变中形成的,很多情感、道理、生活经历都和文言文有直接关系。受生活阅历、身心发展等因素影响,很难将文言文的主体和现实生活整合在一起,对此,在现代教学中,语文老师必须找准当代生活与文章主体的契合点,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的情感体验,除治国安邦以外,还有骨肉情深、人生百态等各种题材的文言文主题,如:《祭十二郎文》描绘的是韩愈和侄儿的亲情;《项脊轩志》描绘的是夫妻之情;《陈情表》描绘的是孝心。这类文章表现的人性、人情和学生的情感生活较近,此时老师要善于将文章情感与学生情感联合在一起,引起共鸣,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真善美。
2.2提供条件,用需求激发兴趣
需求是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只有学生感受到对文言文的需求,才不会认为文言文空洞,这样对学生来讲也是有益的。第一步应从现代文教学焕发学习需求,从写作中让学生明白学习的重要性。虽然不会要求学生进行文言文写作,但是文言文学习有助于吸收古汉语优雅、简洁等优点,把已经学过的章法、词汇应用到现代文中,才能为自己的文章润色。在??作教学中,一方面要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如:满分作文《吊屈原赋》、《赤兔之死》,另一方面也需要鼓励学生吸收文言文写作技巧,以达到帮助学生锤炼文字的目的,从而增加新的写作素材与内容。
2.3优化教学,通过教学激发兴趣
从现代教学反馈的信息来看:老师对学习兴趣与质量有重大影响,不科学、不合理的教学形式将直接影响兴趣。因此,在文言文教学实践中,必须结合已有的教学方式,提高学习兴趣。高中阶段,大部分学生都有了一定的文言文知识,如果再阅读一定的文章,在注释与工具书的帮助下,就能减小理解难度。此时,如果老师依然将字句作为学习重点,势必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所以老师必须协调好文章与字句之间的关系,尽量排除阅读困难的同时,掌握阅读方法,深入文章内涵。
篇6
一、新课标下高中语文创新教学方法
1散文诗歌的创新教学方法
人教版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为了真正完成新课标高中语文的教学目标,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正式授课过程中,首先应对作者的写作背景进行简要的说明,从而使得学生在散文诗歌的阅读过程中,能够对作者的情感进行近距离的体会感知,之后再带着与作者相似的情感进行文章情调的感知体会。在抒情类散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文章语句中的情调进行深入的体会,体会到文章语句中舒缓、深沉、豪迈的情感特点。
2文言文的创新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下的人教版高中语文课程要求对于一些较浅层次的文言文,学生应能够通过注释及相关工具书的帮助,对文章中的词句进行科学正确的理解,并清楚明白文章的大致内容,对于一些较为常见的文言词汇进行整理理解。在文言文的创新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进行文言文的熟悉阅读,之后再选取部分学生进行部分段落内容的概述,并互相评价。在赏析文章的内涵及感情时,教师可以选取一些重点、难点词汇进行板书,让学生通过相关的工具书及注释科学理解难点词汇。
二、新课标下高中语文创新教学策略
1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原有的传统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是课本内容的概括复述者,教师依照所制订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解复述,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入透彻,其自主能动性也未得到激发。大多数的语文课文都是要求背诵的,由于始终处于一个被动学习的状态之下,学生进行课文背诵时只会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不利于语文文本的学习。另外,在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文中,文言文、诗词中的词句都较为拗口、难念,学生在背诵时极易产生烦闷厌倦的心理。
因此,在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创新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做的便是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将传统的教学思维进行发散,始终确保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为高中语文教学创设一个和谐的情境,将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最大化的发挥。而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也由原先的主体转为起辅助作用的客体,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也由教师的教转为学生的学,学生一改原先被动接受的状态,积极主动地进行高中语文探究式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空间更为开阔,教师还可积极鼓励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并进行主动独立的思考,以此帮助学生进行更为深入的语文知识理解。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去解读文本,生成新的知识,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运用知识。
2运用启发式教学方式
启发式教学是将其中心、重点放置在学生的主体地位之上,而教师的主要任务便是教会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对于学生积极良好学习心态的保持也极为关注,并注重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掌握度。在高中语文课程的科学设计及相应启发式教学方法的选取上,首先应对大部分学生的共同特性进行充分科学的考量,同时还应注重对个别学生特殊情况的考量。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所提出的启发式问题,能够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使之将所受到的启发与已有的经验进行融合,对问题进行科学妥善的解决。
如在讲解高中语文人教版第四册中的内容《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可以将部分书面诗词进行画面转化,将有关蓝天、群山、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影视画面进行播放,让学生将其与自己心中所想象的画面相对比。大多数学生所想象的画面是与教师播放的影视画面相似的,学生内心的想法得到了验证,之后再进行适当的引导便能有效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3注重阅读朗诵,提升教学效率
高中生学习负担较重,压力大,时间较少,无法实现大范围的阅读。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可充分考虑学生具体情况,尽可能地选择一些与语文教学知识点相关联的文章进行引导性阅读,还应适当加强写作的训练,促使学生充分融入到写作之中。
篇7
关键词:高中文言文 教学 现状分析 建议
高中生文言基础知识薄弱,积累不够。同时因为不够端正的学习态度,造成学生养成学习中出现困难就不愿继续努力的习惯,容易打消学生继续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影响学生达到更高的学习目标。
文言文教学一向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是让学生学得痛苦、教师教得辛苦的老大难问题。课时分配多,教师倾注精力多,学生也花了大力气去学习,可是成效总是不够显著。本文以高中二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在充分吸收了前人的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一份调查问卷和一份试卷分析目前高中文言文教学的主要问题所在,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一)有49%的学生认为自己语文基础薄弱,学起来困难所以兴趣渐失不愿继续努力;选择阅读量小,积累不够,知识面窄占调查人数的32%。
(二)31%的同学认为选文比较简单,其中大部分是文科实验班的学生,63%的同学认为自己学习课本的文言文比较有困难。因此有47%的同学表示对课本中的文言文根本没有阅读兴趣。高二学生最感兴趣的文言文类型除了古白话小说(43%),还有古诗词(42%),接下来是史传文学(28%),只有3%的同学表示喜欢先秦散文。但是,以人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为例,一至四册的文言文编排顺序依次是先秦史传散文、先秦诸子散文、汉魏晋散文、唐宋散文、明清散文等,五、六两册分别设置了《孟子》专题和《史记》专题。学生终日纠缠于某个字是什么意思,某句话怎么翻译,哪里还有心情去体会历史人物的得失和先贤的思想。这一顺序是按照中国古代文学史编排,却是极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
现行教材选文欠妥,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不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个人知识体系的规律。31%的同学认为选文比较简单,其中大部分是文科实验班的学生,63%的同学认为自己学习课本的文言文比较有困难。因此有47%的同学表示对课本中的文言文根本没有阅读兴趣。
(三)占调查人数31%的同学人为自己在学习文言文方面有困难,表明困难在于虚词用法的占42%。关于做题时最不容易得分内容的调查,36%的同学选择虚词,排在第二位的是句段翻译,占到调查人数的20%。笔者收集的试卷的第四题是解释虚词用法,平均正确率仅为44%,是整份试卷中除翻译之外正确率最低的一题。据学生反映,做这一题用时最长,不确定性最高,很多学生在做题时基本靠蒙。但是教师讲解后多数人表示都是讲过练过多遍的题,因为忘记了曾经讲过的内容或者只是记住了讲解过的一部分内容没有扩展开来而导致重复出错。
教学倾向于死扣语法。在教学过程中,受到学生本身基础不牢固、积累不够的限制,教师的讲解被局限于讲解字、词的意义用法,很容易就讲成了古汉语语法规则研究,而忽视了教会学生掌握分析方法以及阅读鉴赏能力的培养。
此状况引发两点不利:一方面加大了学生的记忆量,学生只能靠死记硬背来弥补基础知识的欠缺,又更进一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新课程标准"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的要求背道而驰。另一方面,忽视了对文言作品全篇的品读、鉴赏,没有去体会文章深含的思想结晶、民族精神;没能细细品味经典之美在何处,没有实现语文课的审美教育功能。也就是说文言文学习没能起到预期的作用。
根据以上所分析出的基本问题,结合其他教师及专家的研究成果,初步提出以下建议,希望能够对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现存问题的改进起到一定作用:
1、针对现在高中生文言基础薄弱的建议
一方面需要初中的文言文教学更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从质量和数量两个方面加大对文言经典作品背诵的要求,对于文言语法规则的掌握程度则可以放宽要求视个人程度而定;另一方面,高一第一学期的文言文教学重点也应放在加强积累、巩固基础上,同时应要求熟练掌握课本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只有坚实的基础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文言文,达到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
关于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的情况,语文教师应激发学生迎难而上、主动探究的意识;减轻本学科学习负担,讲课重点突出以便学生在课堂上解决疑难问题;同时应使学生明白学习文言文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所以不能以考试作为学习内容的导向。
2、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这一问题有部分内容前面已经提到,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避免过于强调古汉语语法规则的学习;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以及各自不同的接受程度调整教学重点,根据学生的接受力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手段和程序;开发课程资源,以研究专题的学习模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同学合作研究的能力等。但是,还有几个方面的问题是需要别注意的。
(一)教学方法。
关于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更有利于文言文教学,更大程度的完成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很多老师提出了不少方法。这些方法有很多是由一线教师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出来的,抽象至理论高度,有比较大的可移植性,因此在具体的实施中不至于出现理论脱离实际的情况。在这个问题上,四川的黄光军老师提出了针对讲读课文的循序渐进"五步法"和针对自读课文的突出主体"四环节"。山西晋城的马艳枝老师提出了四种可以让文言文教学生动实效的办法:将文言字词和常用成语联系教学;将文言字词句和古文、诗、词句联系教学;将文言词句和现代汉语词句联系教学;将文言语句和流传的成语、熟语联系教学。两位老师的方法均是从个人教学实践活动中总结而来,不失为值得大家交流、学习的教学经验。
关于教学方法,只有更好更适合的,没有最好最科学的。所以对教学方法的研究、探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研究成果也是多种多样的。只有继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继续总结、研究,才能不断找出更适合、更科学、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应该注意的是,这一探讨过程不是仅由教师完成,而是由师生共同完成的。是由学生处在主体地位与教师共同进行的研究过程,教师不能一味脱离学生的实际水平寻找教改方向。教育改革是为了学生而进行的,不考虑学生接受程度的教改是没有操作意义的。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本;古文用字;高中古文;古文用字注释
高中语文课本中收录的古代散文有许多篇,其中涉及的古汉字应用更是今天的学生所没有接触到的,需要对其进行专项的解释才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文章的本意。而在对文章用字的解释中,有一些很容易对学生造成理解上的误导或者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全文。本文则以高中人教版语文教材为例进行简要讨论。
一、高中语文课本中古书用字注释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古文注释是经过编者非常细心地排版编辑而成,但由于古文数量较多,一些文章年代较为久远,编者对一些古文用字的注释存在着较明显的偏差,十分容易误导学生。
1.将异体字与古今字误解为通假字
通假字是古文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现象,是将当时所存在的字用另一个读音相同,形体与释义均没有任何关系的字代替,即真正的通假字。而对于并不是通假字范畴之内的异体字与古今字,却依然用通假字来解释,就会造成学生对古文用字理解上的偏差了。
比如说,在《祭十二郎文》中,课本对于“远具时羞之奠”一句中“羞”字的解释就是“馐”的通假字。虽然说这样解释在对文章的理解上并不会有太大的偏差,但对于用字的具体来历以及本意却产生了根本上的注释错误。在古代用字当中,“羞”就具有美味的食物的意思,和当今“馐”字的含义是一样的,并不存在所谓的通假现象,应该属于古今字的范畴。另外,该篇古文中的“皆不幸早世”的“世”字被解释为“逝”的通假字,也是属于这种解释错误的现象,因为在当时“世”就已经具有不在人世的含义,可以直接解释“皆不幸早世”的含义,并不用解释成通假字。
将这类字笼统地解释为通假字对于学生对正文大意的理解并不会造成很大的偏差,但会误导其对古文用字的详细理解,对学生深入学习古文有很深远的干扰作用。如果将不是通假字的地方解释为通假字的话,那么学生在今后遇见相同情况的时候,也会按照之前的注释解释为通假字,可能就会影响到对文章本意的理解。
2.古文虚词的解释划分不清楚
在古文用字中,有一部分的字通常在一些语境中只是表示固定语气或者结构,而在另一些语境中则表示副词或者代词,需要根据不同的语境进行注释,这类用字称为虚词。而在高中语文课本中对一些虚词的注释并不是十分准确,许多学生在参考了注释之后依然对理解文中语句存在一定的困难。
比如说,在诗经《氓》一文当中“将子无怒”中“无”的解释就是一种文言否定副词,表示不要的意思。而在《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对“无失其时”的“无”字解释应该也是表示否定意味的副词,但课本中却解释为“毋”的通假字,在字义的解释上出现了本质上的错误。另外,《烛之武退秦师》中对“无能为也已”的“已”字解释为“矣”的通假字,也存在着这方面的解释错误。
3.部分文章用字的解释过于笼统
对用字解释的笼统化现象是高中语文课本中存在的又一问题,特别是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中,出现了好几处解释笼统的现象。比如说,在《烛之武退秦师》当中,在课后注释之处对“立谈之间”直接注释为站着说话的功夫,并没有对每一个字的用法进行详解,而由于这一句的句式较为简单,所以并没有对文章的理解产生很大影响。而在《逍遥游》一文中对“而后乃今”则直接解释为然后才开始的意思,对于文言文功底较差的学生来说,这样解释十分容易造成其只知道文章大意,而一旦将文字语句拆开就不认识的现象。
二、高中语文课本古书用字注释的建议
对于高中语文课本中存在的这类问题,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修订改进。不只是人教版的语文教材,其他版本的教材也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入手,以提高古文用字注释的准确性与时效性。
1.提升教材编者古文文字功底
从事高中语文教材古文部分的编者都有很强的文言文功底,但在此基础之上,为了加大文字注释的准确度,还应该进一步加深自己对古书用字的理解,确保在课本的编辑注释当中不会出现注释错误。
2.将古代文字用法与现今语言习惯相结合
其实,古文与现代文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只是一些用字细节以及用语习惯上发生了改变而已。所以,在对古文用字进行注释的时候,就要注意古今文字的对比,尽量用较为简单明了,直接易懂的方式来解释古文中的生僻用字,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古文字的含义,对文字的掌握更牢固。
古文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文化瑰宝,在科技进步的今天,却依旧不能被时代的发展所遗弃。因此,对于古文的理解与传承是如今每一位华夏子孙共同的责任。未来的发展不仅依靠的是高科技文明,更需要依靠的是古文中深刻的哲学思想。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语法弱化 语法教学 意见和建议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中学语文语法教学呈现出不断弱化的现象,这不仅给语文教学的正常实施带来了极大困难,而且使得学生的文字规范表达能力也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苗头。这种现象引起了中语界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的极大关注。
语文教学改革,使一度只注重知识传授的局面得到极大改观,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发生了质的飞跃,这确实令人欣慰。然而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却让人不得不反思,那就是一部分学生的文字基本功的急遽下降。学生的语言文字基本功包括书写、表达、遣词造句、修辞、文学鉴赏等,特别是古典文学,其鉴赏与阅读都离不开语法(当然,并不是说人们不掌握语法知识就不会写文章,就不会表达,就不会遣词造句,而是说掌握了一定的语法知识,更有利于写文章,更有利于遣词造句,更有利于表达和鉴赏)。
语法知识是人们学习语言的一个捷径。如果放弃了这个工具或捷径,人们学习语言就会花费很多的时间,就会耗费很大的精力。以高中文言文教学为例,如果离开了语法教学,那就很难把文言文讲清楚。高中文言文中用到了大量的语法知识,例如词类活用现象及各种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省略句、主语后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介宾后置等。但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笔者却发现学生对语法知识的了解非常肤浅。高一的学生对文言文词性不会辨析,“词类活用”现象根本无法谈起;说起文言文特殊句式,学生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宾语前置”,什么是“定语后置”,什么是“主谓倒装”等等。大部分学生甚至不知道句子成分是做什么用的,更不知道主语、谓语、宾语、状语、定语、补语等六大句子成分分别是由哪些词类来担当。对于高考语文试题中的病句辨析与修改、成语辨析、语言表达等语法知识,有些学生几乎无从下手。而且只要一提到语法,学生就会面露难色、头痛不已。这诸多的不和谐之音,给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那么,中学语文教学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追本溯源,笔者认为,早在初中教学时就已露端倪,因为那时的语法教学就处于被人冷落的境地。翻看、查阅不同版本的初中语文课本,所有涉及语法的知识都被以“附录”的形式安排在每本书里。“附录,附录”,只是附加说明而已。因为课标没有要求,大部分学生只是知道书后有这些安排而已,学生根本就不看,至于什么是“词类活用”,什么是“特殊句式”“病句类型”等,学生当然也就不懂了。所以初中语法教学的现状是:学生不问不学,教师不讲不提。而这些所谓的“附录”知识,到了高中,却是语文学习的重点、难点和常考点,这就给高中的语文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由此看来,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断层现象是导致目前高中语文教学滞步不前的主要原因。
笔者今年所教学的学生在文言文语法方面提高很快,语文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为什么会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呢?原来早在他们高一时,当笔者发现他们对语法了解很少,对他们说起最基本的词类活用,他们都不懂时,笔者就从他们的身边取材,从课堂取材,给他们讲句子成分的划分,词性辨析,特殊句式辨析等等。在黑板上出题训练,让学生辨析词性,划分句子成分等,让他们知道由什么词性担任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等,交给他们语法口诀:主谓宾定状补,谓前是状谓后补等。这样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学生学得有兴趣,教师教得有乐趣。学生学会语法后,后面再学习文言文就没有多大障碍了,语言文字规范运用能力也就慢慢提高了。所以,依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有一个固执的想法:语法教学是学生走向文字辉煌的基石,将来要想在文字海洋里遨游,那必须学好语法!
那么怎么让学生学会、学好中学语法呢?
笔者认为,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语法学习的重要性。学好语法,一则能提高学生的基本组词造句能力;二则能让学生灵活运用和掌握文言文基础知识,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古典文化;三则能让学生在高中学习中灵活地应对病句判断等高考考点难点;四则更能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当然,学生如果能灵活运用中学语文语法,那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也不会出现障碍,老师就能向更宽更深的领域拓展,就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次,学好语法,既是训练教师和学生语言基本功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训练语言规范性的客观要求。实际上,语法教学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么枯燥,只要教学得法,其实很容易,也很有乐趣,收到的效果也很明显。当然,这种乐趣,最好在学生一进入中学就要有所体现,譬如给学生讲讲语法,做做练习,然后逐级加深和丰富语法教学内容,学生对语法学习就会兴趣大增,甚至乐此不疲。等到了高中,遇到语法方面的语文教或学问题,学生自然就不会感到艰涩难懂、佶屈聱牙,甚或枯燥乏味了。
篇10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教材编写建议”中“教材选文要……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的要求,各种语文教材中都会收录适量的外国文学作品。就世界文学而言,外国文学作品无论是其思想内容、艺术形式或人文精神,都有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地方,是中学语文教材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补充。外国文学作品进入我国中学语文教材已有80多年的历史,这些选文改善了我们语文教材的结构,丰富了中学生的外国文学知识,扩大了他们的视野,提高了他们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而这些外国文学作品无疑都是通过翻译者译介过来的,但笔者通览各版语文教材,发现教材在选文注释中常常忽视了翻译者的名字,这是一个不可小觑的重要细节失误。这里以苏教版初中教材为例略作说明。
苏教版初中六册教材中,几乎每册教材中都有未注明翻译者的课文。在课文翻译者的署名上,教材似乎存在选择性。像朱生豪(《威尼斯商人》)、郑振铎(《泰戈尔诗三首》)、叶君健(《皇帝的新装》)、戈宝权(《海燕》)等名家的翻译作品,教材都注明得很清楚。但有些课文即使本身是名篇,也未注明翻译者,如,《最后一课》《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等。这或多或少和译者名气不大有关。具体情况是:
七年级上册(以下简称)《蔚蓝的王国》(屠格涅夫)无译者,七下《松鼠》(布丰)无译者;八上《最后一课》(都德)、《父母的心》(川端康成)与《在太空中理家》(杰瑞・M・利宁杰)都无译者,八下《鸽子》(屠格涅夫)、《变色龙》(契诃夫)、《窗》(泰格特)、《二裂银杏叶》(歌德)和《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左拉)亦皆无译者;九上《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无译者,九下《送行》(比尔博姆)与《老人与海》(海明威)无译者。
教材编写者漠视作者和翻译者的劳动成果,在各种语文教材的编写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编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往往擅自删改作品,不注明译者,都是常有的事。如,八上《最后一课》,注释竟为“这篇课文是根据多种版本改写的”!所以干脆不注明译者了。从法律层面来说,这也是不合法的。国际《翻译工作者》在“翻译工作者的权利”中明确规定:“每个翻译工作者对其译著享有所在国给予其他脑力劳动者所享有的一切权利。”“译著是脑力劳动成果,受有关规定的法律保护。”“翻译工作者对其译著享有著作权,从而享有与原著作者同样的优惠权益。”“公开利用译者的译文时应该明确、清楚地提到译者的姓名。”我国的《著作权法》针对教材编写特别提出要求:“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教科书,除作者事先声明不许使用的外,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在教科书中汇编已经发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或者单幅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第二十三条)在第十二条中就明确了翻译作品的归属性质:“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其著作权由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
总之,教材虽然有其特殊性,但作为作品的所有者,他们的署名权还是应该得到尊重的。让学生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也是我们提倡的一种美德。在学术腐败盛行的环境里,让学生意识到必要的学术规范也是应该的。教材编写者不管针对中文作品,还是翻译作品,都应一视同仁,更不能在署名上存在选择性。所以教材在再版时,理应消除这个细节失误,使教材更合法,更规范。
二、文言文课文排版设计没有体现人性化
谈到语文教材对文言文课文的排版设计,也许很多人会觉得这是小事,根本不值得关注,实际上,体式虽小,关系实大。针对文言文排版设计,教材几十年来没什么特别变化,文字间的间距与其他文章的排版一致,保持在不到0.5厘米的范围之内。实际上,我们在具体教学时发现(包括我们自己做学生时的学习体会),现有的文言文版式设计没有考虑到文言文学习的特殊性,没有从实际出发,很不利于学生学习(不管是高中还是初中教材)。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古诗文阅读的评价是:“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学生对古诗文阅读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古代诗文的阅读,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显然,新课程标准已经不再要求对文言文进行逐字逐句的教学(尤其是高中教材),但还有很多重点字、词以及句段教师必须落实细讲,即使学生自学也只有识记下来才能理解、积累。一般情况下,学生会密密麻麻地记录在课本的缝隙处,很是拥挤,复习起来很费劲;而如果记录在笔记本上,就更不利于学习和复习,还容易丢失。这是个现实问题。
所以,教材在排版设计时,应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在对文本处理时不要吝啬于拉大距离。具体落实到文本间距的调整,笔者认为,以拉至1厘米左右为宜。一些教辅资料对文言文间距的处理,基本上保持在这个度。目前有些刊物在对来稿作规范要求时,一般也要求打印文稿的文字间至少保持在1.5倍间距,这其中显然有方便编辑修改的因素在内。这其实是一种常识性的要求,对语文教材的编写设计者应有所启发。或者不改变现有文字间距,而是扩大文本右边的页边距,留出约三分之一宽度的空白处,相当于现在某些教材在处理点评赏析性文章时所留出的空白(如,苏教版七年级语文《幼时记趣》《春》《月迹》《现代诗二首》等课文)。这种排版设计也不是没有过,原来的人教大纲版语文教材对所有文章都留出了约三分之一的空白,这种方式至少在文言文排版设计中可以保留下来。这两种排版方式的设想也只是技术层面的,难度不是很大,最多只是增加了教材的厚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