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科学研究范文
时间:2023-08-16 17:38: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动物科学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动物繁殖学 研究性教学 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的和内容而建立起来的标准的、相对稳定的教学结构和活动程序。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认为,教学模式是“反映特定教学理论逻辑轮廓的、为保持某种教学任务的相对稳定而具体的教学活动结构”。所谓研究性教学,实质上就是研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和参与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积累为基础,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和主动实践,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研究性教学将传统的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灌输。研究性教学涉及方方面面,但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坚持课内、课外相结合,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相结合,形成新的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用新的理念指导研究性教学实践。本文结合近年来在动物繁殖学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总结了创建、实施研究性教学以及改进研究性教学模式等方面所取得的一些经验。
一、课堂讲授
研究性教学的重点在课堂讲授,如何组织课堂教学,认真进行研究性课堂教学设计,科学合理地运用45分钟,是研究性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课堂讲授的重点在引导把握动物繁殖学学科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讲授内容应是核心的知识点,并注意讲授知识的形成和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讲授的内容要少而精,留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和思维空间给学生研究,对重点、难点、疑点和新点要讲深讲透,对事实性或叙述性知识点则少讲或不讲,留给学生在需要时查阅。事实上,在信息激增、知识在不断更新的时代,课堂教学不可能将全部的知识教给学生,相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更新能力更重要。
动物繁殖学的主要内容包括生殖生理学和繁殖技术两个部分,尤其是生殖生理学部分,如动物的性别分化、和卵子的发生、性成熟、、受精、妊娠分娩和等生理现象的机理、生殖内分泌的调节方式以及各种影响因素,另外,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如果缺乏辅助的教学手段,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图表、模型、标本、显微镜、录像、幻灯等多种辅助的教学手段,使难以理解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缩短掌握知识的时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要掌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重点、难点,每个单元和分单元的重点、难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确定采取何种教学方法和辅助教学手段,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重点、难点可抓,有利于知识的消化和掌握。另外,还可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大脑神经保持兴奋状态,防止单一的刺激使大脑产生疲劳,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使比较单调的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达到上课老师与听课的学生完全沟通,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强调教师以课堂为舞台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作用,用启发式进行教学,以讨论和研究式等方式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融入教师的授课之中、陶醉在知识的探索和快乐之中。
研究性教学是一种以科研为基础的教学,本质上要求教学与科研相统一。教学活动离不开科学研究,没有科研基础的教学只是传递性教学,只是把思想、思维引向过去或书本的教学,不是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创新性教学。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是教师成功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基础和重要保证,集教学与科研和谐于一身的教师才是最优秀的教师。因此,研究性教学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和研究,一方面,要主动掌握学科发展动态和发展前沿,在授课过程中不断渗透学科发展方面的信息;另一方面,将自己参加的研究课题所取得的一些研究成果和进展融进教学,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补充新知识,及时将专业学术期刊中的新概念、新发现、新思路和新方法引入课堂。如试管婴儿、动物克隆和性别控制技术等,这样做可以激发学生求知、探索的欲望,启迪学生进行创新性的思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专题报告
按照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中规定的课程内容,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选题,自由组合,认真讨论,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对其进行优化,之后在课堂上报告,其他同学再提问并与之讨论,最后由主讲老师给以点评。
1 分组
一个班级通常由1~3个自然班组成。对同样题目或问题感兴趣的同学自由组合在一起,学生以3~4人为一组。以分工和合作相结合的方式完成题目相关资料的搜集、资料的整理和PPT(PowerPoint)的制作。既发挥个人的潜能,也相互激励,并锻炼大家的协作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2 报告
每组学生以PPT的形式向大家报告他(或她)们的题目。锻炼了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以及积极发言的胆量。
3 讨论
在小组完成报告后,学生可就所关心的或有疑问的内容与同学展开讨论或进行质疑。在讨论中,很多错误认识会得到纠正,很多不成熟的想法会变得较为成熟,这既能引起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使学生真正进入课堂,根据老师的引导,思考、分析问题,同时从与别的同学讨论中学习,从而理解和掌握课程教学内容。
4 老师点评
讨论结束后,主讲老师对报告的内容及讨论的问题进行点评,指出好的方面与存在的不足。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启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使他们不仅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方法,并培养他们的互助协作精神。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些学生在主动收集资料时,由于知识面的限制,对资料的选择把握不准,尤其是基本概念理解有误,容易产生误导,此时,老师的点评尤为重要,要及时更正错误的基本概念,以免产生误导;另外,学生缺乏畜牧生产实践经验,不能将生产中的实例有效地应用到教学中,影响学生的接收效果。因此,教师点评时,应结合讲授的理论,列举一些畜牧生产实例,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以提高教学质量。
三、参观实习
理论来源于生产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与规模化畜牧生产企业及科研院所合作,把校外实习基地作为第二课堂,依托实习基地进行研究性教学,使教学过程中的理论与生产实习相结合。教师在完成讲授内容后,带领学生去家畜改良站、畜禽生产企业或学校实验农牧场等单位进行参观实习,现场讲解采精、检查及处理、母畜的观察及鉴定、配种及妊娠诊断、助产等操作技术。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社会交往能力。参观实习后,学生每人要写一份观后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并结合书本知识,畅谈参观与实习的收获。学生了解了理论与生产实践的联系,在学习过程才能激发学生兴趣,热爱本专业,进行刻苦学习。
四、科学研究
在传统教育方式影响下,我国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式学习,习惯于标准答案的记忆背诵,不习惯于主动探索知识,缺乏对问题复杂性、多变性及模糊性的接受和认识。只有改变这种学习观念和学习习惯,改变学生有关学习的认识,才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研究和创新活动。
篇2
【关键词】《实验动物学》课程 研究生教学模式 探索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237-01
1.实验动物学在生物医学中的特点与重要性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实验动物学是新崛起的一门边缘学科,生命科学是它主要的研究对象,医学与生物学的结合是它的研究核心,生命科学在不断向前发展,实验动物学在其中起着必不可少的支撑与促进作用,同时对于实验动物学本身来说,它已经具备了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和自己学科的特点。现在大多数医学类的高等院校都在本科与研究生阶段的学生中设立了实验动物学这门医学类的课程,它在医学、生物学的教学研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它自身是一门独立学科。实验动物学的发展水映了生物医学中研究水平的高低,这些年来在很多的分支领域人们都做了动物实验,也得到了一些很重要的结论,不少新发现都跟这些结论有密切关系。在生命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实验动物学的内容也在逐渐的丰富和完善,如:动植物的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胚胎干细胞的有关研究等都跟实验动物学有密切关系,在人类疾病的研究中运用转基因技术制造有关的动物模型就达上千种,并且它们在生物医学的研究中应用广泛。实验动物学相关知识的掌握和较高水平是做上面实验研究的前提条件,这也是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尤其是在研究生的教学系统中是一项重要的基础部分知识。
2.《实验动物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该学科被设立了没几年,还没有在全国统一使用的教学大纲与教材,设立这门课程的各个高校分别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教学大纲与教材,但在不少方面还处在摸索的初步阶段,如学时、深度的设计和考核内容、范围等还在不断地调整中被把握;另外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教学知识的接受程度也存在很大差异。即便如此,实验动物学在高等医学的教学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对该课程的建设需要加大力度,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改革,扎实和加快该学科的发展步伐。在实验动物学的教学中老师的教学观念和思想比较落后,课程内容上更新很缓慢,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和该课程的发展。所以在研究生的教学中教学的思想与观念迫切需要改革与提高。
实验动物学课程在研究生的教学中,不少学校不重视实验课程中的实践操作,老师讲解更多的是理论上的知识点和有关的习题,学生在实验课上也不认真操作、学习,还发生了不少逃课现象;老师的教学方法落后,让学生背那些实验器材的名称、实验过程中的步骤和现象中的重点内容,这种机械性的方法不仅让学生对该们课程提不起兴趣,还不能让学生有效的掌握所学的知识,整个实验课堂都是死气沉沉的;老师没有付出多少关注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创新思想,只是让学生对老师教的实验过程做多次操作,实验报告都是在实验前就准备好的,学生要照着上面的步骤做,使学生不能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另外,在实验动物学的多媒体教学中如PPT、视频、网络等教学手段在研究生教学中应用的不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
3.实验动物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改革实践
互动特点的教学方式,这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断地进行沟通、对话,使老师和学生都发挥他们在课程上的积极性与能动性,使整个教学课堂活跃起来,使老师与学生两方面都达到最佳效果。例如:实验动物在生物学中的特征在讲这节课的时候,把它们的特征如(大鼠、小鼠、兔子等)用一些真实性很强的彩色图片或者是清晰度很高的视频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对它们有初步的感性认识,以便以后深入的学习。对研究生来说,他们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都比较丰富,身体和心理上都已经成熟,形象与逻辑两方面的大脑思维都较为发达,对于问题进行思考时广度、深度与敏锐程度都是非常好的,对于学习他们目的明确并且有较好的主动与自觉性,善于自己发现、分析和解决在实验动物学课程中的问题。这些都说明互动特点的教学方式很适合在研究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
现代社会计算机的普及范围很广,在实验动物学改变教学方法的内容中,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和提高实验教学过程中的质量与效果,如果实验室演示教学的效果不是很好地话,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运用多媒体方式的教学设备如投影仪向学生展示实验的操作步骤,把数码类型的显微镜和多媒体连在一起给小动物做显微注射、手术等,对这些精细的实验操作进行演示,使实验过程既清晰又生动。实验动物学课程要求老师在课堂上少讲让学生多练,对实验的重点进行点拔,对个别学生进行专门指导等。实验中所有学生都要进行动手操作,老师要加强对他们的指导,指出实验中的错误操作给学生认真详细的讲解并纠正。此外在实验课外,要通过一些实验动物学的专题讲座、兴趣小组、科研类型的课题组等其他形式,让研究生多多参与不同实验内容的动物实验。在计算机网络的课堂上,要建立足够的实验动物学课程的课件,制作与常见疾病有关的动物模型与动物实验中的手术操作过程这两项活动的视频。
实验动物学这门学科不但具有基础性的特点,还跟多门学科有很大联系所以还有综合应用的特点,在其他学科的发展过程中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供该学科理论体系的发展与更新。所以加大力度关注其他学科的发展情况,以便对实验动物学课程中的教学内容及时进行更新与调整。在研究生教学中,教学内容要对学生的科研课题有帮助。
参考文献:
[1]刘慰华,林双峰.研究生医学实验动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3):256-258
[2]赵丕文,刘启富.中医药院校研究生实验动物学教学模式的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4):971-972
篇3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融入 课堂教学
当前,新课程改革倡导新的学习方式,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教师转化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扮演支持者、辅助者、合作者的角色;重视有意义的教学,强调以学习为中心,强调学生的核心地位,教师的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教服务于学。为了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改革,改变当前新课程实施的肤浅状态,促进新课程的实施由“边缘”到“核心”,我们必须加强对课堂的研究和探索,努力改变现行课堂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着力构建自主高效优质的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的“真正革命”。
在实践中,我紧紧把握物理教学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的实践活动研究紧密结合,初步探索形成了将研究性学习活动融入初中物理新授课、实验课和复习课的基本方式。
一、研究性学习活动融入物理新授课的实践
在上《光的反射》前,激发学生对光的反射现象的兴趣,提出观察生活中光的反射现象、自制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学具的建议,提出用学具研究光的反射定律时的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围绕问题阅读课文和动手实验。课上让学生交流观察到的生活中“光的反射现象”,各组汇报交流研究反射定律的过程和结论,讨论用光的反射定律解释有关镜面反射、漫反射的现象并运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在学生交流、讨论中,一面进行反馈,一面进行评价,这样就把原来教师的讲授和演示变成了教师的探索和研究,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在我们的教材中,如“蒸发”、“液化”、“光的反射”、“大气压”、“家庭电路”等新授课中,我采用的方法是:一般经过“提出问题——收集资料;探索发现——展示交流;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反馈评价”的过程。“
二、研究性学习活动融入物理实验探究课的实践
在上“测定人体最大输出功率”一课时,先提出问题:现在给你磅秤、秒表、刻度尺,你怎样用学过的功率知识测量人体最大输出功率?同学们七嘴八舌讨论起来,前后共提出了6个方案,每提一个方案,就有同学对这个方案提出问题,进行论证。比如:同学甲提出可以测量重拳出击时的最大输出功率,但是也不知道有没有仪器测定最大的握拳出击力和瞬间接触时间;同学乙则说只要能测出我们扔铅球时的推力和沿推力方向手移动的距离及所用的时间,就可以测出同学扔铅球时的最大输出功率,但同学丙马上就说这几个物理量很难测出;同学丁说可以在家里的跑步机上测出人最快速度跑步时的功率,多功能跑步机上有人跑步的路程、时间和人的重力的记录显示,只要测出人跑步时脚离开地面时的高度就可以,但是大多数同学家里没有跑步机;还有的同学说测量引体向上时的最大功率等等。在十几分钟的讨论中,终于确定测爬楼梯的最佳方案。在充分讨论中,大家明确了测量方法,接着分组合作,实地在我校进行实地测量,很快测出了每个同学的爬楼功率。最后我又提出了几个拓展性的问题:(1)影响人体最大输出功率的因素是哪些?(2)为什么体重重的人的功率比体重轻的人不一定大?(3)一楼到二楼与二楼到三楼的功率是否相同?(4)明年再测一次的话,你的功率会变吗?变大了还是变小了?为什么?让同学们思考,就这样同学们在愉悦的气氛中体验到了功率的深刻含义。
三、研究性学习活动融入物理复习课的实践
按照常规学完一个单元后,总要上一节复习课,进行知识的梳理、例题的讲解。现在,一个单元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践研究,调查生活中有关的现象,并用所学知识加以分析、解释,引导学生自己去设计和知识有关的实验习题。在这些活动的基础上,再来上复习课,显然旧的复习模式已经不适用了。将研究性学习活动融入物理复习课,一般要经过“选择课题,自主复习——寻找实例(包括解释现象、设计实验、自编习题),自主研究——成果展示,相互交流——总结归纳,相互评价”的过程,即教师可列出提纲或若干小的课题让学生进行选择,然后学生自己总结知识结构,自己寻找知识应用实例,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或自己编题,或自己设计能说明有关物理规律、现象的实验等。在复习课上,教师精心组织,让学生自我展示,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我认为,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以知识、技能为载体,教学改革中打破学科本位,不等于不以知识为载体。知识、技能、能力、方法、态度、情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对学生而言,是和谐的水融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把研究性学习活动融入物理课堂教学中,组织教学时,要把多方面有机融合起来,不能在强调某方面的同时又忽视了其他方面。
参考文献
篇4
(湖北省科协学会(科技)服务中心 湖北 武汉 430071)
摘 要:探讨科学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如何既坚持原则又能适应客观事物各种可能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和对策,不断地进行有效的动态管理。
关键词 :科学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动态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1.022
收稿日期:2015-04-16
会计是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工作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科学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是在国家《会计法》和《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等法律和行业制度的规范下进行的。它结合了科技活动的特点,以货币计量形式,通过专门的会计方法,对事业单位的各项经济业务活动,进行连续、全面、系统的反映和监督。
科学事业单位主要从事科学普及和科技服务活动,在预算执行和调整、费用支出的会计核算、资产配置使用及处置、单位内部控制、财务报表编制等方面,与行政单位和企业单位相比有较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会计核算方式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渗透性,既采用一般事业单位的预算和核算方法,又在成本、税收方面运用了企业会计的基本核算方式;另一方面会计目标满足多方面的需要,即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国家预算管理、有关部门了解科协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及单位内部经济管理的需要;其次会计报表体系具备通用性与专用性相结合,不仅反映单位资产负债状况,而且反映科技活动的相关信息。
会计人员的基本职责是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财务管理是会计人员根据财经法律、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管理工作。会计人员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如何既坚持原则又能适应客观事物各种可能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和对策,不断地进行有效的动态管理呢?通过多年的会计实践,笔者谈一点个人的感受,和大家交流讨论。
1 采用合适的核算方法
财务管理是通过运用有效的财务手段,把单位的物质条件、经营过程和经营结果都合理地加以规划和控制,达到单位效益不断提高、积累不断增加的目的。因此,运用适合单位实际情况的核算方法是单位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科学事业单位以收支核算为主,会计核算基础大多采用收付实现制。不以赢利为目的,以非经营性业务为主,不需要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可以简化会计核算手续,同时也有利于单位经费收支的列报。有一部分经营业务的事业单位则应根据实际情况,对经营性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收支。例如:某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但是其合同管理如果也采用收付实现制核算,那么年底到账的合同款,在没有费用发生的情况下就要全额缴纳企业所得税了,因此这一部分业务应采用权责发生制来进行会计核算。
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制作会计凭证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在保证记账依据,即原始凭证真实有效的前提下,记账凭证做得好与坏,关系到整个会计账务的质量。记账凭证在具备规定的各项要素的基础上,详细记载经济业务事项摘要,并且注意登记辅助账,这一点很关键。内部查账和外部审计的时候,如果明细账中摘要清晰,可以免去很多问询和翻找会计凭证的麻烦。另外,所有记账凭证的后面都要附原始凭证,即便是更正凭证和转账凭证也不例外。更正和转账不应该是会计人员的个人行为,发生错帐和转账时,应查明原因,把相关资料、原错帐的复印件、转账的理由等作为附件,并请相关人员签字证明、财务负责人审批。这也是减少审计风险的一个小细节。
2 建立内部各种财务规制
财务管理面向单位各个部门,每一个部门都会通过资金的使用与财务部门发生联系,每一个部门都要在合理使用资金方面接受财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财务部门要处理好与单位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2.1 严格实行预算管理,强化部门预算
预算是科学事业单位为取得收入来源、明确支出方向的一项重要财务管理工作。一些单位的财务人员往往简单地依照上年的财务收支数据来填报下一年度的预算报告。由于预算编制质量低,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经费东扯西拉的现象。行政机关实行的部门台账式预算管理,给了我们事业单位很好的启发。事业单位也可以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下一年度的财务收支计划,并具体将各项财务收支计划落实到各个部门,形成第二年各部门的工作目标。这样单位各部门有了明确的任务和计划,办起事来心中有数;财务部门有了审核执行的依据,也为会计核算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2.2 制订经费开支标准,统筹部门需要
国家各项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标准,是事业单位办理支出的依据。在实际工作中,报销审核时财务人员会遇到千变万化的实际情况,如果财务人员根据个人判断来办理报销,既没有做到政策透明,也可能会影响部门乃至单位的正常运行;如果怕得罪人,无论什么情况都准予报销,放弃了会计监督的职责,显然是违背国家财经制度的。因此,在不违背国家财经制度的基础上,科学事业单位应制订本单位统一的经费开支标准,报财务主管部门备案,并以此合理统筹安排单位和部门的各项支出。为了做到财务政策公平公开,在建立健全各项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和岗位职责分工的基础上,应当公示制度、岗位和业务流程,方便经济业务的办理。
2.3 及时反馈绩效信息,促进部门发展
部门有了目标任务,就会重视其每一阶段的财务收支情况,以便合理安排后期的工作和部门收支。因此,实行了预算管理就要求财务部门在每一会计期间核算部门当期和累计的收支,并形成具有针对性的、简单易懂的报表,及时反馈给相关的部门。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在信息化建设中增加有关财务信息模块的OA系统,这样有利于信息公开,有利于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的信息及时传递,真正实现财务动态管理。财务部门反馈给各部门的信息应该是以同一核算标准为基础,具有公正性和真实性。各部门应该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地调整或纠正不正确的工作行为。
3 协调各种外部财务关系
科学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要搞好“内政”,同样要搞好“外交”。正确处理和协调各种外部关系,取得上级部门、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审计部门的信任和支持,是单位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在各种“外交”活动中,我们要把握以下两点。
3.1 熟悉单位和国家政策
财务人员如果只是做做凭证和报表,那么只能说是完成了会计员的工作,是没有胜任财务管理工作的。在实际对外联系工作时,有的同志常常遇到困难找不准办事部门,找到办事部门又说不清楚问题,因此而受到冷遇还埋怨别人态度不好。财务人员对内要当好领导的参谋、对外办事要有效率,就必须了解本单位的政策环境、国家的财经和税务政策。首先本单位的性质、业务范围、服务对象等基本情况要了然于心;其次由于各行政管理部门是运用国家政策监督和管理科学事业单位的运行,因而对国家颁布的与单位性质相关的政策要注意收集整理,并且还要关注这些政策的废止和更新。了解哪些政策是要遵照执行的,哪些优惠政策是可以享受的,做到知法依法、知章循章。
3.2 保持沟通渠道畅通
行政单位是国家进行行政管理和经济文化建设、维护社会安全和公共秩序的,科学事业单位作为其管理的一个类别,不可能要求行政管理部门完全了解各个行业的特征并顺应其发展要求。遇到困难如何沟通呢?我们通常采取主动上门汇报,递交文字性报告,反映困难、说明情况,请示或协商解决的方式。现在国家政策法规日趋完善,任何单位不可能也不应该独立于国家大法之外,擅自处理各项财务事项。保持与主管部门和各行政管理部门的良好沟通,以诚信的态度,相互尊重,这是搞好“外交”的基础。
4 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篇5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财务会计;案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9月10日
互动式教学是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不同观点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的过程中碰撞交融,以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财务会计是一门理论性、政策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一直是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在集中理论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直接导致教学效果较差。为了改善财务会计的教学现状,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势在必行。
一、《财务会计》课程中的互动式教学方法
互动式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也各有特点,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灵活运用。
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就是选用案例来向学生示范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技巧。运用多媒体等手法呈现精选个案,请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尝试提出解决方案。运用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有助于增进学生运用学过的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
2、讨论法。讨论法是教师能够控制的一种多渠道交流的教学方式,各种知识、想法、观点可以在学生和教师之间自由地交流。讨论法主要围绕主题展开教学双方互动,有利于达成教学目的。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教学中应抓住学生容易生疑的知识点设计互动问题。讨论时先把讨论的目的和方法向事先分好的小组作出说明,先在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可以有意设置正反两方,在争论中寻找最优答案,最后由各小组总结讨论时获得的各种想法。这种方法主题明确,条理清楚,探讨深入,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3、练习法。练习法是一种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发现并解决现有问题的学习形式,练习的目的是通过实践来应用或测试所掌握的知识。练习是学生被要求完成特殊的任务,通过获得解决问题的答案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练习通常在其他教学方法之后进行,可以帮助老师发现学生吸收了多少知识。
4、多媒体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开展不仅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口头的交流,要达到预期效果还需要借助必要的教学手段。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多媒体设备进入课堂教学,它使传统教学方法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令人耳目一新。多媒体设备的声、光、电一体化优势,不仅减少了教师课堂书写工作量,更重要的是课堂环境的变化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也使课堂讨论或者案例分析便于进行。
二、《财务会计》课程中如何进行互动式教学
1、改变学生观念。采用互动式教学,改变学生传统的课堂学习观念非常重要,要唤醒学生“我要学”的求知欲,尽量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对造就个人市场竞争的核心能力的作用,认识到互动式教学对提高学习效果的帮助,鼓励他们参与到互动式教学中来。
2、精心安排课堂内容。上课内容直接关系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因此老师每次课前应认真准备,要选择大部分学生熟悉的问题进行互动,有利于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一些较大或持续时间较长的互动问题还可以提前告诉学生,让学生有所准备。
3、鼓励学生参与。互动式教学效果能否成功取决于学生参与的程度和效果。一般情况下,刚开始采取互动式教学时,学生的参与性往往不高。为突破这种障碍,除观念上的说服和教学内容上的吸引之外,还应采取鼓励性措施,对于不主动发言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抛绣球”的方式,触动其思考和回答问题。这样才能体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使用直观教具。有效地使用直观教具,可以帮助老师传递信息,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除此以外,使用直观教具还有以下效果: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更有说服力;强化记忆;信息的传递更加有效;增加授课的多样性。
5、定期反馈。为了鼓励学生参与教学,了解教学效果,应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每周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并在次周把有关的信息反馈给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财务会计》课程中运用“互动式”教学的体会
1、教学对象更主动。传统教学中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碰到问题就问老师,完全不用自己思考。“互动式”教学法是根据教学要求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分析、体验、感悟,从而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是获得知识的主体,其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
2、教学方式更民主。“互动式”教学把教师、学生摆在平等的位置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提问学生,学生也可以提问教师,同学之间还可以互相交流、讨论,甚至争论,教师也可以加入争论,这种做法使师生处在一个完全平等、民主、和谐、轻松、自由、融洽的氛围之中,学生形成尊师而不畏师、重本而不唯本、好问而不耻问的良好习惯,既融洽了师生关系,又有利于教学相长。
3、教学内容更丰富。在“互动式”教学中,学生完全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选取知识和信息,学生与教师对于教育资源拥有平等的获取权,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教师单向灌输的知识内容,而是主动地选择与研究,这就充分地调动了学生探索、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主动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掘出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学习潜力。
4、教学效果更显著。“互动式”教学是学生、教学资源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资源,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即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以产生教学共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发展,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主要参考文献:
[1]蒋德启,卫慧平.高级财务会计教学案例的撰写及运用[J].财会月刊,2011.1.
[2]许蔚君.案例教学法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2010.1.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 动物解剖课程 实习教学 实训中心 建设与管理
当前,我国有许多院校动物解剖课程在实习教学项目配备上、管理规范化、提高型实习教学项目和研究创新型实习教学项目等方面还存在较大不足。在动物解剖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上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如有些高职院校没有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对提高实践教学水平不够重视,甚至部分人认为实践教学需要较多的经费、精力和时间、实践操作比较麻烦、劳动强度大等,实训基地和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均欠佳,最终导致高职毕业生就业岗位不够理想、学生动手能力差、技术应用能力不强、用人单位不满意等现象。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学生缺乏实践技能,实践指导教师由于实训教学存在工作环境差、时间长、强度大、实验教师不愿从事实践教学,使得实训教学的教师队伍数量严重不足。实训教学教师中兼职教师数量过少,无法满足实训教学需要;对实践教学的认识不到位,没有确立实践教学体系的地位,条件不足而迅速扩招,实践教学基地运行不规范,实践教学的方法与手段欠佳,双师型教师缺乏等。过去存在的许多问题要能够解决,必须引起高职教育战线同仁们的重视。动物解剖课程实训中心的建设项目依托对学校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优势学科,以设施、设备、管理等条件较好的实训中心进行建设,它充分体现了实习教学的示范性和导向性。通过加大对实训中心建设力度、投资力度和管理制度改革力度的建立,使得实训中心建设对于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深化实训中心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资源共享水平,强化办学特色,提高办学水平,促进高职院校发展都具有着深远地现实意义。我国高职院校动物解剖课实训中心建设的目标是建设具有动物解剖课程实习教学示范作用的高层次实训中心,合理配置教学资源,保证教学质量,提高高职院校动物解剖课实习教学、实训中心建设和管理的层次水平,为培养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农牧业类实用人才创造条件。
一、动物解剖课程实习规划教材的制订
(一)制定动物解剖课程实习规划
高职动物解剖课程实习规划教材要有实验实训教学大纲和实验实训教材,实验实训教学大纲是组织教学的依据。大纲的制定应体现实习教学改革,实验实训项目和内容的选定应与课程和专业的发展相适应。精选一定数量的验证性和设计性实验,适当增加技能性综合性实训项目。大纲应明确实验实训课程的主要任务和实验实训项目的内容,通过实验实训课程教学应达到目的、要求、验证和掌握的基本理论,训练仪器设备的操作技能,掌握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技术以及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等内容;实验实训课程教学的基本方法、特点、学时分配等。
(二)动物解剖课程实习教材的制订
实验实训教材是学生进行实验实训过程的依据。凡有实验实训的课程,必须配有相应的统编实验实训教材或自编实验实训讲义,并配备实验实训参考书、实验实训指导书,以及必要的图表、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等。以模型、标本、实物解剖、光盘课件、视频模拟、网络多媒体和网上第二课堂等多层面进行立体化现代实习教学。认真开展动物解剖课实训中心的实训教材建设,根据本学科的发展及社会需求,以弥补以前教材不足,以前的教材多以马、牛、猪、羊等大家畜解剖为主,及时调整教学教材内容,增加当前热点的中小动物犬、猫、兔、禽类解剖内容,把解剖学以及相关学科的研究热点和最新进展适时地添加到相应的知识单元中。撰写有特色的高水平纸质的教材和多媒体课件,编写与教科书相配套的学习辅导材料。合理设置实践教学课程、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实践教学教材,编写动物解剖校本课程教材中要做到“知识点突出,通俗易懂,少而精”。 努力进行动物解剖实践教学教材的开发,实习教材表述精炼、直观易懂、突出实践性和适用性。
二、实习教学教具开发
规范化动物解剖课程实训中心的建设,首先,师生互动完成设计性实验项目作品,由老师指导让学生自选题目,学生自己到图书室查阅资料,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验中进行归纳后形成题目,再将实验的名称、目的、所需仪器及实验所需解决的问题等写出具体方案,进行分步实施,然后提交实验要求,教师根据实训中心具体情况,从可行性方面加以把关,对学生实验进行指导,完成创作。实验过程完全是学生独立操作,实验结束后不是以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作为衡量成功与失败的标准,而是侧重实验过程,无论实验结果如何,学生都得到极大的锻炼和提高,通过创作实验,学生动手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也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为以后进行动物标本制作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次,努力进行动物解剖教具与多媒体素材库的建设,创新实验教学[2]环境,研究取代传统甲醛教具污染环境、伤身体、教学质量差等缺陷的动物教具干制方法,研制各种各类教学标本、教学模型器具、教学挂图、教学幻灯片、教学录像和教学多媒体等各种现代化先进教学教具,采用动物图像与多媒体互动进行实习教学、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制作多媒体电子教案,建立教学标本陈列馆,满足实践教学需要。把多媒体引进实训中心,将动态图像和静态图像结合起来,师生共同研制动物实习干式标本广泛应用于校内外实践教学,既节省了巨额实习费用,又低碳环保,形成很强的直观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三、实习教学体系改革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调整讲授内容和侧重点,适当减少理论课时数,增加实验课时数。本着专业知识“必需、够用、实用”的原则,能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服务于行业企业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选取与生产实际紧密相关的有关解剖知识;又考虑到学生走向社会、要不断适应行业企业和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保证为学生今后自学提高、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动物解剖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过程,都紧紧围绕职业生产岗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实际需要,为专业课程服务的教学思想和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合理取舍教学内容,为学生就业与创业、甚至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实验实习教学中对常见动物进行大体解剖,要求学生对动物有机体实际解剖、观察、认知,让学生综合运用系统解剖学知识,理解掌握动物有机体局部与全身的关系,解剖结构与生理机能之间的关系,训练学生认知动物标本和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在实习教学过程中,尽量选用与课程教学内容紧密配套的优秀高职教材,编写高质量的校本教材和课程讲义,形成具有本课程特色的教材体系。近年来,教师先后制作动物解剖陈列教学标本1300余件,购置了二套教学录相带和教学系列碟片,制作了动物解剖课程实训教学多媒体课件、实践教学录像、教案、讲义、习题集和相应的考核标准。实习教学资料齐全,为提高教学质量、逐步为实训中心资源共享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动物解剖课程实习教学环节,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综合运用和开发创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高职院校办学的突出特色。加强实践性教学,采用讲与练结合和师生互动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制定新的教学计划,做到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视频、音频等手段讲解与不同专业密切相关的各章节重点、难点、框架和思路,引进前沿进展。学生可以通过校联网站上的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学课件、习题库以及与教师互动系统进行课后学习,增加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学习相关课程的兴趣。在动物解剖理论教学的间隙穿插实习训练。在课堂教学中穿插实验,使课堂中理论知识的讲解紧紧围绕实验展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的放矢地听课。通过演、讲、练的教学方法,即实践一理论一实践的教学方法,实现课堂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强化实习技能训练,严格规范实习实训操作强化实习技能训练。在强化学生的实习技能训练中,教师既要加强学生动作技能的训练,又要加强学生智力技能的训练。比如在解剖组织实验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使得一些神奇的变化呈现眼前,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和动手积极性,再加以规范化的操作引导,很好地达到动作技能训练的目标。
(三)教学手段的改革
改革实习教学手段,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作用十分明显。采用启发引导、分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转换、现场教学、集中教学实习等多种形式,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任务。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实验效率,建立实习教学管理系统,建设实训中心实习教学平台,大量开发适用的多媒体实习教学课件,实现实习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多元化、人性化。扩大实训中心的开放,这是实习教学手段改革的关键。一是时间和空间的开放,即学生经过一定的方式,自行选择时间进行实验;二是实验内容、手段、方法的开放,即只要符合实训中心管理规章,学生就可以自行选定实验内容与方法到实训中心做实验。要真正把开放实训中心建设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结合起来,与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和团队意识培养结合起来。根据职业岗位的需要,探索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手段。根据实践教学的内容及特点,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一体化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将讲授、实验、实训三者融为一体,边讲、边做、边练; 岗位教学,即将学生分别安排到专业对口的生产工作岗位上学习,教师和技术员给学生讲述理论、示范技能,学生训练操作,为今后的工作和发展打下基础。
(四)实验考核方法的改革
改革考试考核方法,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适应学生能力培养和鼓励探索的多元实习教学模式和考核方法,对实践教学的考核主要应该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建立科学的实验课程成绩评定标准及办法。动物解剖实习技能考核采取随机分组抽签的办法,每位学生根据抽签的结果临时决定考核项目,每组由两名监考老师,有统一的技能考核评分标准。实验课程的学习成绩,由理论、技能、平时成绩三方面组成。按照平时成绩 10%,实践考核成绩 70%,理论成绩 20%,每一个考核项目均根据难易不同确定不同分值。在独立实验课程教学中,采取项目过关法教学,寓考核于教学之中,考中有教,教中有考,考教结合。课内实验采取理论 60%,实践 30%,平时占 10% 比例进行。有些学生不重视实习操作过程,甚至出现抄袭实践报告的现象。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训中心实习教学考核由学生实验的各个环节从实践操作、实践记录的整理、实践结果的分析直至实践报告的撰写等.实践课程成绩由到课率与课堂表现占实践成绩的10%、实践操作技能考核占实践成绩的 30% 和实践报告占实践成绩的 60%组成。学生动手能力不断加强,考试过程体现规范化、客观化与标准化。完善独立的实习教学评价监控体系。采取教师听课、教研室主任听课、分学院领导听课及督导听课四级听课机制,每学期对实训中心实习教学的体制、实验项目、实验队伍、教风与学风、实验管理、实习教学改革、实验条件、教学效果等内容进行综合评估。为保证实习教学质量,邀请行业企业专业专家参与实践考核,同时,实训中心采取学校督导、教学委员会、教师不定期实习教学质量检查制度,把好人才出口关,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高度评价,形成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
四、实验教师队伍建设
(一)双师型实验教师队伍建设
动物解剖实习教学实训中心建立一支结构合理、有奉献精神、热心教改的实习教学和管理队伍,实训中心主任由各相关学科高级职称并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组建一支由技术骨干组成的专职实验人员队伍,以及高水平的实验教师队伍。动物解剖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均很强的课程,因而建立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是教好这门基础课程实验室建设[3]。我们鼓励团队教师在职进修提高学历层次。要求教师利用寒暑假到企业进行锻炼。经常外出参加课程建设相关培训。加强以老带新工作,推行青年教师导师制,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为骨干教师。加强团队师德、师风教育,学习高职教育理论,提高教师政治和业务素质。通过导师制“,以老带新”,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提高青年教师理论与实践教学水平,通过组织青年教师到相关生产单位进行实践锻炼获取双师素质证书,解决“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较低的问题。按照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原则,充实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数量,扩大“双师型”和“双证型”教师在实践教学队伍中的比例,双师型教师需达到 70% 以上。
(二)实习教学师资队伍素质能力的培养
加强实习人员职业技能体系[4]培养,采取进修学习、参加科学研究、参与技术承包等形式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 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鼓励青年教师到行业企业或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学习轮训,安排他们担任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建立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引进一些有专长的技术人员担任技能训练教师,培养和引进高学历且实验技术过硬的高层次人才,把校外实习基地的骨干人员吸纳到本科生指导队伍,提高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素质,努力建成一支能保证完成实习教学、业务优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对实训中心工作人员进行全方位定期考核,在职称晋升、津贴发放等方面充分考虑考核结果。实验实训指导教师要认真备课,写出规范的实验实训教案,同时做好实验实训仪器设备、材料的准备,检查安全和环境设施,消除事故隐患;加强实习教学条件建设,提高实习教学质量。实训中心应加强现代实习教学需要的高素质实习教学队伍建设,仪器设备先进、资源共享、开放服务的实习教学环境建设和现代化的高效运行的管理机制建设。实训中心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采取有效的措施,吸引、鼓励高水平教师投入或参与实训中心建设和实习教学工作;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培养培训制度,使实习教学队伍的知识、技术不断得到更新、提高,形成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热爱实习教学,教学科研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结构合理的实训中心管理与实习教学团队。
五、实训中心的建设
(一)开放性实训中心建设
扩大实训范围我们不仅要适当增加实验课时,而且还要对学生开放实训中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学习的场地和机会。常见动物的骨骼、肌肉等标本及各系统挂图等生动地呈现了知识内容,学生可以边看边记忆边思考,有利地延伸了课堂教学。实训中心管理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学生的认知标本过程中也可以全程的给予指导。学生还可以大胆设计生理试验,观察各种现象,找出产生的原因。动物解剖开放性实训中心的建设提高学生实践能力[5]要以高职院校组织团队进行指导、协调和监督工作,二级学院成立相应的动物解剖实训中心建设专家组,负责对本单位实训中心建设工作的指导、检查和评价等工作。进一步完善实验管理体制,如:实验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利用率低;实验技术队伍庞杂,工作效率低下,教学资源不能实现共享。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实训中心的建设和实习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
随着高职实训教学的地位逐步提升,校内实训基地应运而生。校内实训基地不同于实训室,也不同于行业企业,如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本着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的目的,以行业企业发展水平为标准,与企业生产管理要求一致,以突出实用性、真实性和职业性为原则,加大实训基地经费投入,重点办好示范性职业教育中心培训;实行产学研结合,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6]办学,充分发挥校内外实训基地管理的作用;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中培养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重要环节,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改善办学条件、显示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克服实践教学基地相对较少,畜牧专业学生局限在实习教室里养‘猪牛羊禽’,兽医专业学生局限在实习教室治“猪牛羊禽”病缺陷。探索产学结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必然选择。学院先后建立了“校外宠物繁育基地”、 “校外畜牧科技养殖场”、 “校内宠物美容保健医院” 、“校内动物实习牧场”和“校内动物兽医院”五个校内实训基地,学院本着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的目的,以行业企业发展水平为标准,与企业生产管理要求一致,以突出实用性、真实性和职业性为原则,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7]提供了理论支柱。实训基地是专业技能培训技能培训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一体,实施工学结合场所。实训基地的实训项目是针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规划,并可将行业企业的培训、相关技能鉴定以及社会技术服务等纳入统筹项目。校内实训基地能发挥实施实践教学,不断开发生产经营、科学研究和职业培训等方面作用。
六、实训设备的管理
设立专业实训中心,建设完善的实训基地,通过改革,使教学仪器、设备设施、实训中心、实训场地等建设更完善,在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框架下,必须打破原有的以专业为单位管理实训中心的模式,在对校内实验资源进行必要整合的基础上,实行分类管理,明确校、院、学科在实践教学中的各自职责、权力和义务。各级实习教学机构负责人要实行相应的聘任制,专业实训中心的建设和管理,实行主任负责制。对校外的一些实习环节,实行双向管理方式,由学校和实习单位共同指导学生的实习环节,在实习单位给学生同样配备相应的指导人员,增强学生实习的针对性,切实保证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健全制度,校内实验实训科学管理[8]基地应形成管理模式企业化和实验实训工作情境化模式,使校内实训基地企业化。要从设备管理、人员管理、教学管理、质量评价四个方面建立一套规范的规章制度,制度间要相互衔接,不能相互干涉,用科学规范的制度管事管人,最大限度地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提高利用率。加快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促进优质资源整合和共享,实验教学实训中心的建设应运而生。由于实习教学实训中心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具有示范实训作用,同时实现实训中心之间资源的共享,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保证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实验教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层次和水平,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条件保障。实验教学管理体系是实习教学实训中心对实训开放、实验教学、中心管理、师资队伍、仪器设备管理等教学评教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严格监控,科学评价形成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和专家评价层面,通过定期地或不定期地开展评估活动,推动院校加强和改进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运行管理工作,提高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继东.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究[J].教育与职业,2008
[2]胡体玲.浅谈高校中创新性实验教学开展[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1(1):84.
[3]雷炜.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建设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22(2):120.
[4]陈伟芬.科学发展观下高校行政人员培养体系探索[J].宜宾学院学报,2009,(7).
[5]陈大鹏.开放实验室提高学生实践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20(2):15-17.
[6]田建敏等.校企合作是培养技术人才途径[J].北京大学生学报,2001,15(S4):70.
[7]王晓江等.对高职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思考[J].陕西工业职业学院学报,2010(4)
篇7
摘要:新课改注重课堂互动,其中师生语言互动是课堂互动的重要载体之一。文章以全国第八届物理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东北师大附属中学某老师的“静摩擦力”的教学为研究对象,运用弗兰德斯语言互动分析方法和课堂观察分析方法,将定量与定性方法相结合对课堂教学实践开展研究探索,揭示课堂教学语言的实际情景与效果。
关键词 :师生语言;弗兰德斯语言分析;课堂观察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8-0095-03
基多项目:本文系陕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科研项目与基础教育课程中心资助“基于课堂视频案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课题编号:jcjy201007)的阶段性成果。
一、研究目的
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核心,而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最基本途径之一。课堂教学是在课堂情境下,以教师和学生为对话主体,以言语作为主要交流方式,以人的自由自觉发展为终极取向的教育活动。师生语言行为作为课堂最主要的教学行为之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言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言语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师生的语言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知识、反应知识的效率。把课堂观察到的质性描述与量化研究结合起来,对课堂教学中的师生语言行为进行分析和评价,揭示出课堂的动力、气氛以及学生的参与程度,是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研究过程与方法
1.研究对象。本文以全国物理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某老师的“静摩擦力”教学为研究对象,本堂课是优质示范课,该教师的教学方式深受学生喜爱和专家评委好评。
2.研究方法。弗兰德斯语言互动分析法是一种通过语言互动过程的研究和分析,深入了解师生课堂语言互动过程和行为的定量研究方法,是课堂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该研究方法从教师、学生和静止三个方面把课堂教学的师生语言分为10个互动类别,每个类别用一个数字来表示,如表1所示。记录时间间隔为每三秒钟记录一次,也就是观察者每三秒钟记录一次师生互动类别,速度尽量保持稳定,以便实现对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精确、定量化的分析与统计。
三、研究结果分析与反思
1.通过师生语言互动系统分析课堂结构特点。师生语言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师生教学语言的整体分析与研究,可深入了解师生互动情况与教学特点,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研究的客观性。
据表2统计数据结果,可得出如下结论:
(1)TT(教师话语百分比)为71.91%,常模为68%,略高于常模;TTR(教师反应比率)常模为42%和TQR(教师发问比率)常模为26%,研究中所测数据都明显高于常模;PIR(学生自发比率)常模为34%,测量值低于常模。说明在课堂上教师的讲话时间占据较大比例,本节课例以教师语言为主。
(2)PT(学生话语百分比)为19.85%,基本上与常模20%接近;SC(安静或混乱百分比)为8.24%,常模为11%或12%,课堂沉寂的比率有所降低,其原因是学生之间有意义的课堂交流与合作和一些师生间肢体动作的表达以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眼神交流是无法用语言完全表达出来的,这种有意义的非师生语言互动的行为也是教学中有必要存在的一部分;CCR(内容十字区比率)为71.54%,明显高于55%的常模,该数据愈高,表明本节课师生的语言互动主要以教材内容的发问及讲授为重心。
(3)SSR(稳定状态区比率)和PSSR(学生稳定状态区比率)都明显低于常模,则可知在本节授课中师生之间的交谈时间都十分短暂。
综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基本上符合新课改要求,但是相比开放性的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课堂还有差距,与新课改目标要求还有距离。
2.通过师生语言互动系统分析课堂中的学习气氛。语言互动矩阵图中的1~3行和1~3列相交区域被称为积极整合区,在这个区域里出现的记录次数越高,则说明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越融洽;矩阵图中7~8行和6~7列相交区域称为缺陷区域,在这个区域中记录频次越高,说明师生之间的互动不和谐,在课堂中应引起重视,并避免这一现象发生。
由统计表2可以看出,教师在积极整合区的记录次数是10次,占课堂行为记录总数的3.75%,在缺陷区域出现的频次为4,占课堂行为总次数的1.49%。由此可见,教师与学生的课堂教学互动良好,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谐,师生关系融洽。
3.通过师生语言互动系统分析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根据个人的教学观念、教学环境、教授对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会形成一种稳定的教学风格。由于每个人的教育背景不同,文化的汲取体验不同,喜好不同,因此,教学风格是独一无二的。教师语言是直接体现教师教学风格的一种方式。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把教师语言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类,这是就教师对学生的控制态度而言的。
根据表2数据分析,教师间接与直接的影响比率为104.26%,大于常模100%;TTR89(教师实时反应比率:当学生停止说话,教师立即称赞或统整学生观念和感觉的话语时间,占教师立即以与教学无直接相关的话语响应学生的话语时间的比率)数据愈高,表示教师愈能立即以间接教学风格来响应学生的话语,常模为60%。其值为85.71%,远远高于常模;TQR89(教师实时发问比率)为74.07%,常模为44%。以上数据说明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间接影响占主要地位,这种间接的影响体现在教师对学生进行发问,引导学生思维,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等方面。下面以教学片段A为例,做进一步分析。
教学片段A:
师:现在我们已经明确了什么是静摩擦力,下面给大家布置一个任务(语气平缓),请你在你的身边尝试去寻找并体验一下静摩擦力,大家试试。(停留几秒,巡视教室),好,这位同学你来说一下,好吗?(商量语气)找到了吗?
生1:找到了。
师:好,请你说一下。
生1:我用手推桌子,可桌子没动。
师:桌子和哪?(追问)
生1:和地产生了静摩擦力。
师:很好(鼓励),大家刚才都体验了一下静摩擦力,下面请同学们尝试根据刚才的体验去分析一下要产生静摩擦力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停留几秒)谁想好了,说一下?
生2:(举手)两个物体首先要相互接触。
师:(重复学生话语)对,很好。
生2:然后要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师:为什么讲趋势?(追问)
生2:因为它没动。
师:(重复学生话语)所以叫趋势,很好!还需要什么条件吗?(追问)
生2:还有……(思考中)
教师多用启发式教学语言,对学生在课堂表现进行鼓励和赞赏,课堂中多用“大家试试”“很好”“好吗”等话语,这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教学中运用语言反馈,从呈现的片段可知教师组织下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进行自主的实验探究(如寻找身边的静摩擦力小实验),参与交流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描述。教师善于运用启发性的教学用语,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激发学生思维,通过教师的间接影响使师生之间的互动得以顺利进行。
4.通过师生语言互动系统分析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性。根据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矩阵所测数据可知,学生话语百分比(PT)为19.85%,虽与常模20%接近,但是学生自发的比率(PTR)为22.64%,相比常模34%,该数值下降的比例较大。这说明虽然学生的言语行为在总的言语行为中所占的比例基本与常模持平,但是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仍旧不强,这是当今我国物理课堂教学的症结之一。
5.通过质性描述分析本课例的不足之处。本课例中提问与回答之间的等候时间过短,停顿的时间就一两秒,甚至没有,笔者选择以下教学片段B感知本课例的教学特征:
教学片段B:
师(12~39秒):有一天我开车带全家去商场,路上儿子问我一问题:“爸爸,你能推动汽车吗?”(视频演示该场景),我用力了,但是没推动。问题:汽车和地面产生了什么力?
生(39~40秒):摩擦力。
师(40~58秒):很好(鼓励),继续看视频,儿子和爸爸一起推还是没推动,问题:这个时候汽车和地面间的摩擦力变没变?
生(58~59秒):变了(齐声回答)。
师(59~60秒):变大变小?(追问)
生(60~61秒):变大(齐声)。
师(61~70秒):很好(鼓励),继续看视频,进商场乘坐商场的自动扶梯,问题:“我”动没动?
生(70~74秒):动了(齐声)。
师(74~75秒):相对扶梯动没动?(追问)
生(75~76秒):没有(齐声)。
师(76~82秒):很好(鼓励),“我”相对扶梯静止,“我”和扶梯之间有没有摩擦力?
生(82~84秒):没有(齐声)。
师(84~91秒):(质疑,面带微笑)没有?想一想,我乘坐扶梯从一楼到二楼,我和扶梯间有没有摩擦力?
生(91~98秒):有/没有……(学生沉默或讨论)
师(98~99秒):声音大一点,有没有?(鼓励)
生(99秒):有。
师(99~100秒):很好(语气坚定)。
教学片段呈现的场景不得不让我们思考教师所提问题的效度如何,学生能否接受,所有提问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虽然有部分学生能够回答出来,但还有一部分学生可能存在知识盲区,导致跟不上节奏。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无论学生思考的结果如何,都要让他参与到学习中来,使之体会课堂主人的角色,否则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小结
弗兰德斯语言互动研究方法是课堂实证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有助于提高课堂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但也存在不足,如难以反映教学媒体、实验探究等非口语的教学行为。本研究在运用此方法时,还运用课堂观察方法记录教学事件、行为、对话等,把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试图客观、全面地分析与研究课堂教学,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提供客观证据和研究视角。
参考文献:
[1]邱微,张捷.课堂教学师生言语行为的实证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5):133-138.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姚昊苏.基于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的高师地理课堂教学评价[J].中国地质教育,2012,(2):112-116.
篇8
关键词: 生物学 课堂活动教学 教学设计 案例研究
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以来,新的课程理念、课程观、教材等不断涌现,有学者明确提出“新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也是经验,是活动”[1];学校教育中的课程形态主要是以活动的形式存在[2]。
我们通过对N市具有代表性的中学生物学教师的调查发现:自新课改以来,83.3%的教师认为在教学内容、课堂组织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发生了明显改变;课堂教学活动除了常规的讲授、演示及课堂练习等类型外,有83.3%的教师会组织“课堂讨论”活动,75%的教师会组织“观看影视录像”活动,50%的教师组织过阅读活动,25%的教师组织过辩论活动活动;分别有16.7%的教师组织过游戏类、或知识抢答、或小组比赛;只有8.3%的教师组织过角色扮演。
课堂活动教学已经成为生物学科教学的新常态。
1.生物学课堂活动教学的内涵
“知行学说”是我国活动教学思想的本源,并认同知行统一。在《实践论》中对知行进行了辩证分析,强调教育要重视学生的实践,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在西方,活动教学始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的兴起,反映在教学上要重视儿童个性、人格和学习兴趣。活动教学思想在西方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如卢梭的“自然主义”、杜威的“做中学”、皮亚杰主张从活动中学等。
根据活动教学视野中活动的特点和生物学科的特征,我们认为:生物课堂活动教学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生物学知识为载体,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主动感受和体验生物学知识的探究过程,丰富学生情感,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品质和健全人格为目标的一种教学形式。它是活动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生物学课堂活动教学的设计与案例
根据中学生年龄与认知特点,通过文献法,并结合活动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我们将中学生物学课堂活动教学分为语言交往型、操作体验型、探究型三种类型。
2.1语言交往型
语言交往型活动是基于师生之间平等的对话关系,强调对话双方角色互为主体性,主张在教学中,教与学双方共同交流、相互促进、教与学相统一的交互影响的过程。在表现形式上,语言交往性活动可以分为:游戏型、表演型和竞赛型三种形式。
2.1.1游戏型活动
游戏型活动教学是指把教学内容(尤其是教学的重点、难点)与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有机结合在一起,并适当安排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包括拼图游戏、填字游戏等。
游戏型活动教学的设计步骤:确定游戏活动―创设情境―开展游戏活动―总结。
例如,“光合作用探究历程”的教学(确定游戏活动),在分析各个经典实验时,学生已初步领悟到蕴含其中的科学思维方式,即“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创设游戏情境),教师出示其对应的英文单词ask,think,try,run,answer,catch the truth,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拼字游戏(游戏活动)。学生会惊奇地发现,每个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连起来就是Attract(“吸引”的意思)。总结并引导“正是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吸引着一代代科学家不畏艰难,奋勇探索,从而推动着人类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3]。该环节的实施,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人类已经完全了解和掌握了光合作用吗?能否人为提供CO2和H2O,在光照后产生O2和有机物呢?
在生物学教学中,消化和吸收[4]、生物生存的环境[5]、遗传基本规律[6]、减数分裂[7]等,都可以穿插运用游戏活动教学。
游戏型活动教学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素质,使智力和非智力心理因素协调发展。但开展游戏型活动教学要依据生物学课标的要求,制定具体目标,挑选合适的游戏种类,设计游戏活动过程,研究游戏如何突破教学重难点,等等。老师要及时指导,教会游戏方法,纠正错误、引发思考、启迪思维。必要时,教师亦可参与游戏,融洽师生情感。
2.1.2表演型活动
表演型活动教学是指从学生实际生活体验出发,根据教学内容,查阅收集资料,整理分析,设计剧情,师生参与表演的活动教学方式。包括角色扮演,讲故事等形式。
游戏型活动教学的设计步骤:设计表演―角色分配―开展表演活动―总结评价。
例如,“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系统”就可以尝试应用角色扮演活动教学。在课堂上,先利用课件展示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课前安排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接下来进行各种器官的认识,采用角色扮演与教师点拨相结合。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争相发言,并进行表演。首先角色A带着道具走上讲台:大家好,我是五官之一的鼻,别小看我哦,离了我可就遭了,为什么呢?一是不美观,二是我还是呼吸的起点。我有两个孔是与外界相通的,并且在孔内就是我的腔,在腔内有黏膜,在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黏液腺,黏液腺能分泌黏液,别以为黏液讨厌,它可是保护神,在大冷的冬天,寒气逼人,阵阵冷空气从我的鼻孔吹入,是我分泌出的黏液慢慢温暖它,并吸取了部分灰尘、细菌,空气变得温暖、湿润、清洁了,减轻了对肺的刺激。还有,我的腔上部黏膜内有许多嗅细胞,能够感觉周围的香味、臭味,我的贡献可大了。接着,及时展示了“鼻”的课件,并点拨了相关知识,学生基本掌握了基础知识。接着分别是角色B(扮演咽喉)、角色C(扮演气管)、角色D(扮演肺泡)上台表演。等同学们表演完后,教师对各角色扮演的效果进行评价与奖励,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的积极性[8]。
在生物学中,如在学习“光合作用”后,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袁隆平与贾思勰进行超越时空的对话表演。当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9]、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10]等难点内容也都可以运用表演活动教学。
表演型活动教学既可以活跃学习氛围,加深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了解;又有利于完成对原有知识的重组,建构新的知识体系;更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独立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表演型活动教学时,教师应选择有趣味性和表演性的教学内容,并进行实时指导。
2.1.3竞赛型活动
竞赛型活动教学是指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以掌握生物基础知识为目标,通过竞赛方式,积极调动学生的记忆思维,让学生更快更主动地掌握生物学知识的教学方式。包括必答题、抢答题、猜谜游戏,也包括与电视节目(如开心辞典等)相结合的形式。
竞赛型活动教学的设计步骤:设计竞赛活动―制定竞赛规则―开展竞赛活动―总结评比。
例如,在学完“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的复习小结课上,可以借鉴江苏卫视的益智答题类节目《一站到底》的比赛规则,设计“一站到底”竞赛活动。把全班学生分成四组,每组包括必答题、抢答题、读图分析题等形式,难易结合,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学生已经事先得知要进行游戏比赛,在课前就做了充足准备。在竞赛过程中,几乎每个学生都在积极思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空前高涨,教学效果出奇的好[11]。
其实,在学完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时,教师可采取知识抢答的方式进行复习;微生物的代谢[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13]等内容中也可以应用竞赛型活动教学。
竞赛型活动教学可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机会,并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和竞争意识。但在开展竞赛型活动教学时,教师要精心出好竞赛题,设计好竞赛环节,也要注意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强调竞赛的娱乐性,力争全员参与。
2.2操作体验型
操作体验型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活动方式。根据操作过程中的不同方式,可分为制作型和观察型等。
2.2.1制作型活动
制作型活动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动眼、动手、动脑,运用于知识的学习与运用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包括制作模型和实物模型等。
制作型活动教学的设计步骤:材料准备―开展制作活动―作品的展示与评价。
例如,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制作,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制作程序,如结构模型的大小(包括高度与直径的比例),确定使用的材料,讨论设计方案,确定制作模型的实施过程和具体分工,结构模型的检查与修补,展示制作成果,开展交流活动等。通过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活动,学生对DNA分子组成这一部分知识掌握得非常好,为以后学习遗传信息的传递及遗传信息的表达、基因突变、基因工程等知识奠定了坚实基础,还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信心[14]。
在生物学中,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型的制作、草履虫模型制作[15],设计并制作生态瓶[16]等知识都可以应用操作型活动教学。
生物模型的制作,有助于将书本知识立体化,易于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制作技能和创造力。但在开展制作型活动时,由于制作需要较多的时间和准备,老师应事先布置制作任务,作品的原料必须比较容易找到。尽可能在课堂上让学生展示作品,并做好评价与评比。因耗时耗力,制作活动不宜开展过频。
2.2.2观察型活动
观察型活动教学是通过学生观察生物学模型或生物学现象及其过程,从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动。
观察型活动教学的设计步骤:确定观察目标―实施观察―记录观察结果―交流与表达。
例如,观察植物种子的结构,为了让学生正确地区分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采用让学生做贴画的活动。把种子各部分的名称做在一张纸签上,再让学生利用纸签去贴。这个观察游戏活动成本投入很少,而产出却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十分感兴趣。在动手、动脑过程中,学生对种子的基本结构有了从局部到整体的认识,通过观察,区分出了两种种子的不同结构,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17]。
在生物学中,血液循环图解[18],花的结构[19]等都可应用观察型课堂活动教学。
观察型活动教学可以让学生掌握生物知识第一手资料,发展科学思维,学会实践方法,同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但在观察时,教师应明确目的,切忌让学生漫无目的地随便观看,并引导学生运用自身感官或科学观测工具进行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并通过讨论共同解决。观察后应及时总结,共同讨论。
2.3探究型
探究型活动教学是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文本或材料选择研究方向,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提出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分析、搜集、查阅、处理信息资料等多种相对独立的探究活动。
探究型活动教学的设计步骤:提出问题―自主、合作探究―得出结论。
例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学,教师首先让学生回忆内环境的三个理化性质及其正常值范围,然后展示“问题探讨”――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先说明各检查项目与健康状况的关系,然后提问:每种成分的参考值(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这说明什么?从化验单上看,哪些成分超出了正常指标?(学生积极分析数据,很快就找到了答案。)
学生:我发现化验单上除了血清葡萄糖和甘油三酷超标外,肌醉测定值也超出了参考范围。但奇怪的是在肌配的后面没有注明超标的箭头符号。是不是教材印错了?
学生继续追问:老师,肌配是什么?它怎么产生的?肌配超标了此人的健康会出什么问题?
“老师,为什么在抽血查肝功前不许进食呢?”
在经过一阵热烈讨论后,教师请学生总结刚刚讨论的内容,得出结论:“内环境的化学成分也应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如果超出正常范围,将意味着人体某些器官的机能改变。”[20]
在生物学中,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21],DNA分子结构[22],种子萌发过程[23]等重难点内容也能可以应用探究性活动教学。
探究型活动教学可以突破传授知识结论的倾向,将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由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和寻求知识的再创造过程。但在实施探究型活动教学时,教师需要把大问题化成小问题,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解决,让学生自主查找资料,学会推理和验证的方法。
总之,教学是一种活动。虽然探究型活动教学有许多优点,但对学生的要求较高,耗时也较长。因此,它必须与语言交往型、操作体验型活动教学相结合,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发挥各种生物学课堂活动教学的优势。在新课程教学活动方式多样化的今天,只有取长补短、优化组合,才能真正把生物学课堂教学组织好,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参考文献:
[1]李秋菊,关文信,著.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
[2]周先进,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课程观是什么[J].天中学刊,2008(3): 8-10.
[3]姚亭秀,韩宏杰.“光合作用探究历程”的教学设计[J].生物学教学,2014,01:36.
[4]邱燕华.“游戏”让初中生物课堂充满活力[J].成才之路,2014,26:48-49.
[5]刘爱菊.游戏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生物学,2009,07:16-17.
[6]刘爱菊.游戏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生物学,2009,07:16-17.
[7]童春水.高中生物游戏教学法[J].中学生物学,2003,01:17-19.
[8]叶桂金.角色扮演教学法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4,16:150.
[9]张宝平.表演展示激活高中生物课堂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3,42:195-196.
[10]雷美华.不费“力”的学习――浅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表演”的魅力[J].新课程(中旬),2013,05:82.
[11]黄裕花.游刃有余,戏动人生――生物游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高考(综合版),2013,10:69-70.
[12]夏虹,韦慧彦,王育水.探索生物课堂教学的新形式――竞赛式教学[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0,02:46-47.
[13]陈文娟.别开生面的生物课堂导入――血疑、原音重现、开心辞典与寻宝[J].中学生物教学,2011,03:45.
[14]王晓玲.使学生灵巧的双手动起来――生物模型制作竞赛活动的启示[J].生命世界,2009,12:80-82.
[15]李智苹.生物模型制作――开启学生创造力的大门[J].中学生物教学,2011,05:23-24.
[16]任守运.高中生物新课程中“模型制作”课题教学建议[J].中学生物教学,2012,09:43-45.
[17]谢鸿章.初中生物游戏教学例谈[J].学周刊,2012,09:176-177.
[18]张先桂.观察活动与观察能力培养[J].生物学教学,1998,09:11-12.
[19]郭佳.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J].生物技术世界,2013,01:121.
[20]马婧.高中新课程生物探究教学案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
[21]薛密.高中生物指导性探究教学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22]张晓燕.高中生物探究活动中的问题设计策略初探[J].中学生物教学,2013,08:21-23.
篇9
关键词:课堂活动 生物教学 有效性
新课程目标的基本理念是“充分调动、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成为本次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要实现这一任务,就必须在课堂上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经过两年的摸索我觉得把“活动”引入课堂,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是实施新课程学科课堂教学较为适宜的教学方式之一。其次,生物学本身就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大量的实验、观察、操作、思考、探究和讨论,这些都意味着生物学习过程的活动性,活动寓生物学知识于学习之中,既体现生物学知识的科学性,又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故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另外,初中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有不满足于现状的心理。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符合学生的兴趣和认知规律.也可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但在具体生物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学校或老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并没有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或把课堂教学活动形式化的推于课外,有的甚至连教材已有的活动就一句话概括。因此,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快乐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生动活泼地去探索,是初中生物教师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对于今天我们探讨活动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生物活动教学是指在初中生物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建构一些既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由具有生活性、趣味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从而促进学生乐于学习、学会学习、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而生物课堂活动教学的种类包括:游戏类、制作类、调查类、探究实验类。那么在现实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这几种或更多生动的课堂活动方式,实现生物课堂教学活动有效化呢?经过这几年在教学实践中的摸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
一、课前准备活动善于让学生动手
初中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所以,课前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兴趣非常重要,如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如果课前的准备工作全由老师一个人包办,然后在课堂上枯燥乏味地讲这个探究实验,学生会感到茫然。相反如果课前布置学生亲自去捕捉鼠妇的游戏,学生在捕捉鼠妇过程中就会有比较感兴趣的愿望,然后教师在课堂上加以引导,学生更愿意去做他们能力所能及的事,并且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重可以发现鼠妇的生活环境,这样比老师单纯的口述更有意义。
二、课前活动设计以学生为主体
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所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最有效方法。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实际水平和学生所能接受的活动方式出发,精心设计学生活动程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感。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认知结构、个性品质在参与中都得到发展。如在学习生态系统时,很多老师可能都没有做这个活动:设计“生态瓶”.如果就只给学生说要设计这个活动,以学生的意识是达不到我们想要的效果,可能学生课后也无从下手而使这个活动无效,所以教师可以做一些适当补充,如生态系统的基本条件、活动涉及哪些材料、注意事项等加以说明,这个活动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制作“生态瓶”及观察中认识生态系统的真正含义。通过实验和观察提高学生学习生态环境知识的兴趣,培养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树立环境观念。提高环境意识。
三、教学中重视教材已有活动
人类获得信息的方式有很多,新教材根据初中学生特点,学生对声音、动画或实际动手操作更容易使课本知识形象化还能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认知能力。教材设计了大量的探究、小制作等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操作去发现生物学的价值。教学中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用眼、用口、用脑,在活动中启动多种感官去获得直接经验,让学生在实践和体验中独立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一节“调查校园内的植物”这一节活动课,有很多学校出于老师或学校其他方面的原因,根本就没有把学生真正带到校园亲身去调查有多少植物,它们分别属于什么科,我觉得既然教材已经设计好了的活动,为什么我们不加以利用呢?这个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喜欢生物,还可培养学生爱护身边的花草树木,培养他们科学探究的能力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时多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篇10
关键词:信息检索与利用;任务驱动;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3) 02-0000-02
为适应高职高专院校教学改革需要,符合高职高专院校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高职高专院校开设的职业素质课程:《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是经济、信息高速发展的必然选择,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获取、组织、加工和分析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任务驱动”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从学习者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一种学习方法,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尤其适用于学习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任务驱动”教学使学习目标十分明确,适合学生特点,使教与学生动有趣、易于接受。“任务驱动”的特点之一就是围绕任务展开教学,因此任务的设计、编写非常重要,既要注重方法和知识体系,还要想到融进信息技术的文化性、综合性,渗透其他学科知识。
1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信息检索与利用》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课程,是为我院各专业人才培养服务的职业素质课程。我们将本课程的学习置于与相应的职业情境类似的现实的学习情境中,以“为了行动而学习”为教学目标,以“通过行动来学习”为宗旨实施教学,以“行动过程的完整性”来设计教学过程。在引导学生熟悉各种检索工具的基础上,使他们在实践中能够不断地获取国内外最新的信息,用以补充、完善现有的知识结构,深化专业知识,在各自专业技术领域去进行新的思考、新的探索。为此组织教学的全部活动,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利用任务驱动式学习进行教学的过程。
2 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设计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协作能力、探索和创新能力。在教师精心设计的任务下,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主研究或小组化互助学习,将知识模块联系起来,在实践活动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完成任务。它的教学过程为:提出任务一分析任务一完成任务一总结任务。“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蕴涵在每个任务之中。将其运用于《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教学,即由教师根据知识模块制订一系列的项目,并对项目进行分析细分,一个完整的项目由若干个子任务组成。引导学生掌握完成各个任务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在此基础上解决各个子任务,子任务的完成是为整个项整个项目的完成做准备工作。这样从全局到局部,再到全局,依次推进,最终完成整体的任务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协同完成信息的检索、分析、加工、利用和再创造信息的过程,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使学生具备任务识别、策略制定、信息检索、信息使用、信息综合和信息分析评价等能力。
3 基本环节
3.1 创设情境
我们需要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项目”("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更加直观和形象化,从而使学生更易、乐于理解、吸收新的知识。
例如:项目六 “文献信息资源综合利用”中的任务二:“科技论文写作”。这样一个任务很容易就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因为毕业论文的撰写是当前各大高校普遍要求学生需要完成的项目,本情境最具有代表性,其他一些任务还需要教师创设情境,本任务的情境是现实存在的,每个学生都正面临或是即将面临的问题,实际操作起来自然就更加方便。
3.2 确定问题(任务):
在创设的情境下。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任务)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例如根据不同专业学生本学期学习的相关专业课程,要求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解决其中一些专业问题,问题(任务)的解决有可能使学生更主动、更广泛地激活原有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分析并解决当前问题,问题的解决为新旧知识的衔接、拓展提供了理想的平台,通过问题的解决来建构知识,正是探索性学习的主要特征。
3.3 自主学习、协作学习;
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如何根据目标选择合适的资源库、制定恰当的检索策略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等,强调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对于相关任务的完成应该成立研究小组来协同解决问题。小组成员之间进行充分的讨论和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和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最终制定出一个较优方案。
3.4 效果评价:
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对学生是否完成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即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评价,二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最终要实现学生学习能力、应用能力的提高,评价机制的建立也应以此为构建基础。
4 教学效果
在《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中引入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极大的提高了教学效果,学生们对检索课的反应普遍较好,认为“实用”、“对今后工作大有帮助”、“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通过《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的学习听课学生基本上掌握了文献的检索方法和常用检索工具的使用,并且增强了情报意识,有了问题利用检索工具查找有关信息的意识增强了,学到了检索方法在其他课程作业、毕业论文中派上了用场,同时为今后独立进行科研工作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5 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5.1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实施中避免将任务形式化、简单。教学改革是方法,是手段,不是目的,为改革而改革那效果可想而知,只能是流于形式。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对达成教学目标确实有着独特的优势,但把任务简化为以教学目标的问题的提出,那就违背初衷了。
5.2 教学进度的把握。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课堂更为开放,我们要在“放”与“收”之间把握好平衡点,尽量做到“收放自如”。
5.3 任务要有可操作性,能够吸收学生。任务的选择要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最好使学生充分感觉到学有所用。当学生感到所学的知识能够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上有用他们就会有兴趣去学,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生兴趣
5.4 任务要有层次,有易有难。因为学生的基础不同、有差异性,在设计任务的时候要有不同层次的任务,有基础性的任务,保证每个学生在学习时都有所收获,完成任务后有很强的成就感,学生就会愿意继续学下去;有提高性的任务,大部分学生完成任务后,学习轻松的学生还可以继续完成这类任务。
5.5 任务解决的多元化。每个任务可能有多种解决方式,因此教师在任务设计时,应让学生明确并不是只有一种方式能解决该问题,要培养学生产生大量疑问、不受固定模式约束的能力,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式,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开阔思路,增加完成类似“任务”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尽可能多地产生学习迁移。
参考文献:
[1]王晓岩.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校外教育,2009,1.
[2]邓丽芳.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应用[J].现代教育教研,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