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培训范文
时间:2023-08-16 17:38: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一语文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吉林省 体育师资 培训现状 问题 建议
[作者简介]王一妮(1978- ),女,吉林长春人,长春中医药大学体育教学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吉林 长春 130117)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5-0087-03
吉林省体育事业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仍有不少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努力培养大批符合社会需要的高水平的专门体育人才,而能否培养出吉林省体育事业发展所需的体育人才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是否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且富有活力的高水准师资队伍。笔者从吉林省实际情况出发,研究高校体育师资建设的现状,通过剖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
一、吉林省高校体育教师培训现状
(一)吉林省高校体育教师的基本情况
1.体育教师性别情况和年龄情况。据调查显示,在吉林省各大高校体育教师队伍中,不管从哪个年龄段来看,都是男教师明显多于女教师。随着近几年各大体育高校的毕业生大量填充到教师队伍中,现阶段整体师资队伍明显趋于年轻化。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体育教师一批批退休,使得每所高校的体育师资队伍约有30%的新鲜血液注入,改善了整体师资的年龄结构。如被调查的吉林大学的数据显示:260名体育教师中,年龄分布为30周岁以下共计108人,30周岁以上39岁以下共计60人,40岁以上49岁以下共计58人,50岁以上24人,体育教师整体平均年龄仅为31.5岁。
2.体育教师学历情况。据调查显示,当前吉林省高校体育师资队伍中,高学历的教师在总的教师中占的比例较低,1536名教师中,大专以下学历的有978名,占63.7%,大专以上硕士以下的有479人,占31.2%,拥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少之又少,这显然不是信息化时代体育教育所要求的师资结构。体育教师队伍中拥有高学历的比重越大,学校的科研、教学潜力就越大,学术水平也越高,所以学历结构的调整亟待提上日常议程。
3.体育教师教龄和职称结构。高校体育院系教师的教龄结构是指教师在一定工作年限中所占比例的构成状况。一般看来,体育教师教龄越长,工作实践经验越丰富。吉林省高校体育师资的教龄结构是有11~15 年教龄的骨干青年教师占 30.67%;6~10 年教龄的相对年轻教师占 25.33%;5年及以下教龄占44%。总体看来,吉林省高校体育教师的教龄相对合理,这样便于形成以1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为骨干,10年以下教龄的年轻体育教师为辅的传、帮、带的梯队层次,有利于提高吉林省的高校体育师资力量。高校体育院系教师的职称结构是指教师队伍内部各级职务的比例构成状况,是反映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教师各种能力评比的一项指标。目前吉林省的各个高校体育教师的助讲和讲师比例分别为 27.33%和46%,副教授、教授分别为 20.67%和 6%。而在教育部拟定的“211”工程中要求,21 世纪重点高校高级职称所占比例应在 35%,一般高校应达到 30%,与发达国家相比,20世纪 80年代,美国、日本高校的副教授和教授比例占50%以上。可见,吉林省高校体育院系教师高级职称所占比例仍显偏低,中、初级职称所占比例偏高,职称结构的不合理亟待作进一步调整和优化。
4.体育教师心理状态情况。从调查与数据分析结果看,在吉林省各大高校体育教师中,有97.2%的教师普遍认为自己在教学中的潜能没有完全被挖掘,还有很多可以发挥的空间。在调查教师认为自己还有多大的提升空间时,有18.3%的体育教师认为自己还有20%~40%的潜能可以提升,35.5%的认为自己还有40%~60%的潜能可以提升,27.0%的认为自己的发展空间还有60%~80%,17.2%的认为自己的发展空间还有80%以上。综上所述,在整体体育教师队伍中认为自己的平均提升空间还有67%以上。可以说,在吉林省体育教师队伍中,教师资源的使用效率明显不高,甚至在很多地方存在严重的浪费。调查发现,以前影响体育教师工作能动性的主要指标是工资待遇、工作职位以及教学设备等,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影响因素已经逐渐变成了整个组织系统的机制建立、制度设计、人文关怀、工作发展等“柔性”工作指标。
5.体育教师教学业务技能和科研能力情况。现阶段,体育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是其业务技能的直接体现。目前,吉林省各大高校对于体育教师的业务技能都有具体的规定和相关的规范,并且针对不同类型的体育教育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都有不同的考核办法。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能够在教学中游刃有余、算得上完全胜任实践教学任务的教师占92.7%以上,而能够独立承担并较好地胜任理论教学任务的教师仅占47.6%。更为突出的是,问卷中所调查的对象,有45.3%左右的教师对科研能力、外语能力和计算机教学能力表示担忧。而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主要是指其是否能够独立承担某个重大课题,并且能够通过论文撰写的数量、发表后的质量和论文的档次体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调查结果显示,在吉林省所有的体育教师中,已完成年度科研任务的教师仅占24.1%,而在2010年的职称评定考试中,能够同时顺利通过外语和计算机两门学科的教师仅占52.6%。就目前而言,努力提高体育教师教学业务技能和科研能力是十分严峻且必要的。
(二)吉林高校体育教师培训的现状
总体说来,吉林各高校教师的培训需求十分明显,但需求与现实的满足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并且教师培训需求的目的存在较大误区,存在片面性和功利性色彩,许多教师是为了加薪或者是评职称,真正为提高自身修养的培训需求较少。
首先,高校体育教师培训需求的突出性表现在既有学历培训需求,又有非学历培训需求。学历培训主要是教师希望提高自己的学历(或学位),包括攻读在职硕士、在职博士,或者定向委培硕士、博士等,追求在学历(或学位)上更上一个台阶;非学历培训主要包括知识更新,对学科发展新理论、新成果的掌握和运用,科学研究能力的训练与提高,教育观念、教学思想的转变,教育教学技能和技巧的掌握及职业道德修养与政治思想素质的提升等。其次,高校体育教师的培训需求与现实的满足之间存在的差距主要表现为:中级职称以下的年轻教师,教学工作任务繁重,每天忙于应付教学,没有时间参加培训学习,工学矛盾突出,其培训需求难以得到充分满足;加之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培训经费不足、培训制度不健全等原因,最终导致培训“走过场”、费时又费力,效果不理想。
二、吉林省高校体育教师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培训模式比较封闭
现阶段,吉林省高校体育教师培训并没有形成面向国内外、面向社会的灵活开放的培训模式,这使其不适应知识综合创新、信息化现代化进程加快、高新技术迅猛发展、高等体育自身发展等对高校体育教师培训的需求。
(二)培训内容少
目前大多数学校把培训仅仅局限于学历进修、岗前培训,或是青年教师的社会实践上,而有计划地培养学术带头人、改善教师知识结构、跟踪国际、真正提高体育教师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很少。由于培训的课程内容偏于陈旧,缺乏实践性,因此根本无法适应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无法满足体育教师的多样性需求。再者教育资源稀缺,高校教师培训本质上还是以普通的集中式培训为主,其他的培训方式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另外,教师的需求不能得到充分的满足,很多培训课程缺乏与时俱进的先进性。长期以来,师资培训内容更偏重于业务培训,忽视了教育心理学、教学法和教育技术学等基础素质的培养,忽视了教师教学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三)培训机制相对落后
当前各高校体育教师培训主要是政府或者学校的行为,培训提供的经费基本是政府和学校全包,在现阶段教育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教师培训机制明显制约了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大多数学校和教师未能意识到培训提高既是教师的权利,也是教师的义务,教师培训与学校教学评价和教师的聘任、考核等严重脱节,没有形成激励学校重视教师培训、激发教师自觉培训提高积极性的有效机制。
(四)缺乏有效的政策指导
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对高校体育教师培训的总体规划方案,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方案》《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等。同时,我国对于和高校体育教师培训工作的发展与创新还没有可行性的运行机制,高校对于体育教师培训的重视力度不够,高校体育教师培训、评价与教师的聘请、晋升、考核严重脱节,高校体育教师培训的良好环境尚未形成。
(五)培训体制不够完善
许多专家指出若是没有很好的激励体制,教师会对应聘、晋升职位、鼓励奖赏方面感到不满。对高校体育教师的培训缺少硬性目标要求,不利于体育教师自觉参加培训积极性的提高。管理机制不完善,体育教师会很少。去国内外访问、社会实践活动相对较少,学术会议也基本未曾有过。缺少一套合理的体系,无法考核教师,质量难以保证,这使得培训效果不明显、质量不高。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部分专家学者在高校体育教师培训范围实行理论的探究与实际相结合,虽然获得了一部分科研成果,但没有对其进行完善,只是一些零散的数据,并未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做出一些可使用的东西,尚不能确定科研成果能否与体育院校教师的培训相关联。因此,关于高校体育教师培训问题的研究,无论从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还是从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的优化来看,都是非常重要的。
三、吉林省高校体育教师培训的建议
(一)完善高校体育教师培训制度,从根本上保障参加培训的权利和义务
各大高校应该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师培训的重要性,通过建立和完善各高校体育教师培训制度,一方面,逐渐将体育老师的培训纳入领导任期目标和学校工作规划中,通过实施教师培训提高工程科学的建设,培养学术方面的领头人,对专业进行调整,改善师资队伍,搞好科研工作,创建更好、更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和制度。另一方面,各大高校体育部门要切实落实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真正抓好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具体结合各个部门的实际情况,确保财力和人力的支持与投入,努力构建一套完整的体育教师培训机制。做好对体育教师的激励与奖惩,对他们进行管理和约束,保证整个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地进行。
(二)建立良好的高校体育培训引导制度,努力提高体育教师培训的积极性
通过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现阶段各高校体育教师存在较强烈的培训愿望,希望通过培训提高自己,但单纯依靠个人愿望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充分调动教师培训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其教学水平,除了要在制度上完善外,国家、地方甚至是用人高校都应采取相应的鼓励和引导机制,提高各高校体育教师参加培训的主观能动性。如可以采取报销学习有关的费用、设立师资培训机构奖学金等方式,把参加培训的次数和教师职称晋升挂钩,努力提高各高校体育教师自愿参加培训的内在动力。另外,可以要求教师晋升时要达到的规定培训学分,采用培训学分制管理。如某一高校对职称申报的标准定为教师要达到每年50学分,这使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得到明显提高,教学水平迅速提高。
(三)建立高校体育教师灵活的培训机制
教师是特殊的职业群体,其特殊突出表现为知识、能力的需求及时间安排的特殊性。在实际中,我们很难通过单纯的一种培训模式获得预期的结果,应当采用灵活的培训机制和形式,如在内容上可以按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及专业发展等需要进行培训,在形式上可以采用集体培训与个体培训相结合及现场培训与网上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另外,各高校体育部应要求每位体育教师每年上报需要进行的培训内容和要求,学校领导根据每年上报的情况安排每位教师相应的内容和培训形式。通过这样灵活的培训机制满足教师的不同需求,促进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的快速增长,实现培训目的。
(四)设立专门的高校体育教师培训与研究机构
目前我国并没有完全针对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和发展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进行研究和培训的机构,这体现出现行高校教师培训的盲目性问题。由于目的不明确,使得培训缺乏针对性。吉林省高校应该效仿美、英、法等国家,通过建立专门的高校教师培训与研究机构,建立多层次的高校教师培训基地,研究各高校体育教师在不同时期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当出现新思路、新方法时,组织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让教师很快掌握有用的信息,形成新的教学技能、运动技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但就现阶段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吉林省不可能像发达国家一样,建立专门的高校体育教师培训机构,但可以指定师资力量强大的高校作为体育教师的培训委托机构,同时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监督和管理,并对高校体育教师做强制性培训。综合近年来的研究成果看,建立专门的高校体育教师培训和研究机构对于提高教师整体的专业技能是十分必要的。
四、结束语
目前吉林省各大高校体育师资建设中仍存在高学历、高教龄、高职称教师所占比例偏低,教师的综合素养、执教能力明显不足,科研水平发展不均衡等一系列问题,为此要不断加大对高校体育事业的资金投入,建立健全高学历人才引进奖励机制,努力加强体育教育培训力度,强化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加大力度提升体育教师科研水平和整体综合能力。同时,要积极提供优良的教学设备,营造浓厚的教学氛围,大力完善体育教师考核考评体系,实行差异化分类考核、分级管理,既调动现有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又创造环境不断吸引高级人才加入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充实强大师资力量,为体育教育事业的跨越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翁淑珍,杨水华.高校教师培训存在的隐忧及对策探析[J].企业家天地,2011(4).
[2]董方旭.基于云计算的高校教师发展平台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4).
[3]崔志峰,杨乃军.高校教师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7(7).
篇2
这学期是我们实施新课程的第二学期,在终结上学期教育教学的基础上,我们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整体思路:
1、认真开展《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研讨,整体把握教学要求。
2、认真参加新教材的培训,领会课改的精神,落实教学内容,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力求体现课改的教学理念。
二、主要活动
1、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对疑难问题进行探讨,制作教学课件。对于新教材的备课资料和学生学习资料做好收集和整理的工作,提高教学质量。除了教材教学以外,引进古今中外至文、时文的教学,尤其是加强古典诗文的诵读,以适应高考改革的趋势,夯实学生文学功底。每两周辟出一节课让学生自主、自由的阅读,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方法进行指导,并布置每周摘抄不少于1000字的任务,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受益的阅读习惯。写作教学,划不少于6次课堂作文及指导。
2、 认真参加学习交流,观摩校内外的公开课,组内教师的研讨课,争取机会参加研讨课的教学和展示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的挂牌听课活动。
3、 精心准备和落实拓展型课,研究性课和语文社团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与语文相关的竞赛活动。
4、 积极投入教科研,争做学者型教师。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研究任务,争取有省级以上论文获奖或者发表。
5、 认真完成期中、期末考试的命题和阅卷和试卷分析工作。
6、与团委联合举行高一年级的演讲比赛。
三、教学安排:
第一专题:祖国土,总课时9课时,第一版块三课时,《祖国山川颂》《长江三峡》《肖邦故园》各一课时。第二版块四课时,《北方》《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各两课时。作文2课时。
第二专题:号角,为你长鸣,总课时9课时,第一版块“殉道者之歌”3课时,其中《离骚》花的时间多一点,两首外国诗合用一节课,第二版块“烈士的抉择”3—4课时,作文2课时。第三版块底层的光芒放到课外完成。
第三专题:文明的对话,总课时8课时,“审视传统”3课时,“碰撞与融合”2课时,“拿来与拒绝”3课时。
第四专题:寻觅文言津梁,总课时10课时,第一板块4课时,第二板块3课时,第三板块3课时。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的文言文基础较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加强文言文的教学,因此有可能加大文言文的教学时数。
四、教学新举措:加强阅读教学
篇3
时光荏苒,一学期匆匆而过。2016年九月份,我还是一个社会新鲜人,怀着对教学的敬畏和走上职业道路的新鲜感踏入教学的大门。我执教的是高一年级的语文。在这一学期,我的学生给了我非常美好的职业和情感体验。同时,我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从工作到生活,甚至在言行举止、行为处事上,都收获颇丰。为了下一学年更好的展开工作,现对我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爱岗敬业德育为先
我是第一次真正独立与学生进行教学活动。虽然不担任班主任职务,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对学生的教导应该建立在对学生的各方面情况都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其中,家庭教育和学生的心理状态、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依据。所以,在教学中,我不仅会在课堂中进行德育的渗透,也会抽空与个别学生进行谈话,以期了解学生最新的心理动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心理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遵章守纪团结合作
在本学期的工作中,我能遵守学校各类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积极参加各类校园活动和教学培训。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能与同事融洽相处,精诚合作。
三、积极探索去伪存真
本学期学校要求使用导学案和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在我的教学工作中,也力争将这两点切实落实。
首先是导学案的应用。在12月的时候,我观摩了初中语文课堂“师徒结对”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对导学案进行最大限度的利用。但在高中,由于种种原因,“师徒结对”并不切实可行。因此,我将导学案更多的是作为一种预习、复习的手段来进行应用。高一学生的预习和复习意识都很差,原因大多是没有养成很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导学案对他们而言是具有强制性质的“作业”。就我的观察来看,我认为,学生是需要这种强制手段的。但在语文教学中,有这样两个问题:
1.语文学科具有特殊的学科语言,教师的教学语言也是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但导学案的应用无疑割裂了语文的美感,这种矛盾如何解决?
2.课堂教学的精彩之处在于师生的“生成性”,这是由于课堂教学的不确定性而造成的。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会故意对一些问题进行“误导”,或者打乱一些问题顺序,以此设置悬念,引起学生兴趣,更使学生增强对问题的理解。但如果早早应用了导学案,学生会不会因为提前知道老师的教学思路设计而对学习失去探究兴趣呢?
我一直在尝试寻找两个问题的解决方法。但就现阶段而言,将它作为作业是有一定成效的。至少在基础积累和课后巩固方面,学生是有收获的。
其次是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小组合作是目前国际上倡导的学习、工作的有效模式。但小组合作探究的前提是合作意识,更深层的意味是互相尊重和责任明确。高中阶段的学生是有合作探究的兴趣的,这比老师的“填鸭式”教育更能引起学生的倾听、谈论、表达的欲望。就我的学生而言,小组合作探究是以8人为一组的。在这八个小组成员里,每个人都有明确的分工,如:收集者、发言人、记录员、分析员等,包括小组长在内,8个人的分工定期轮换,确保每个人都有机会说话。但由于学生的责任意识不强,倾听的耐心也有欠缺,所以效果并不十分如意,而且由于三四班的具体情况不一样,所以呈现出来的效果也很不同。
四、刻苦钻研虚心求教
篇4
论文摘要:高中语文新课改对每位一线教师都是一次机遇与挑战,如何解读新课改新教材,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反思与总结。一节《奇妙的对联》课的三个环节的设计践行了新课改的理念给了我一些启示与感悟,即设计课堂问题一定要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要切实把课堂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的素质与能力。
高中新课程培训进行了20天。可当手中拿着高一新课程教材,脑中装着新课程的观点和理念,真正面对高一新生的时候,却又不知道这新课改的课堂该怎么组织,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怎么完成。在跌跌撞撞、似是而非的状态中,上了一个多月的课,困惑挣扎了这一段时间后,没想到《奇妙的对联》这一节课却给了我一些启示,让我看到了新课改的曙光和影子。
《奇妙的对联》主要是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形式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能力。对联对学生来讲是司空见惯的东西,如楹联、春联、贺联、挽联等。但是真正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对对子,好像又没那么容易。以前课堂教师只是一味的理论讲解,学生似懂非懂,动手能力很差。那么新课改如何组织课堂,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动手是备课必定要深思的一个问题。枯燥的理论讲解不可能使学生有什么收获。于是,整节课我设计了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学生分析理论知识。走上讲台,我问了一个问题:1932年清华大学入学考试有这样一道试题,上联:孙行者;下联:——。有以下几个答案:之,韩退之,祖冲之,王引之等。阅卷的老师认为非常好,为什么?同学们看到是清华入学考试的题目,来了兴趣,又看到如此简单的上联,更有兴趣,看到只是评价答案而不需要对,更是兴趣大增,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言开了。一些同学回答“者(zhě)”是仄音,“之(zhī)”是平音,平仄相对。我说好。什么是平仄教材的知识短文中有讲解,能回答上来,说明这些同学自己看并理解了,一些同学回答上联中间字是“行”,下联中间字是“适、退、冲、引”,都与行动有关,相对仗,我说好,这就是对偶。接着,我就又问,谁能从内容上评价一下?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最终有一个学生小声地说了一句“之是一个首倡白话文的作家”……我及时地捕捉到了这个信息,便要他再重复一遍。同学们愣了一下,突然都鼓起掌来。我想有戏,我问为什么鼓掌,不知哪位同学说了一句:“那还用说,都是敢做第一的。”然后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了起来,孙悟空斗天斗地,敢于反抗;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冲之的圆周率……一个小问题引发了学生各方面的思考。看来,设计问题要巧妙,有趣味。
理论知识解决了,第二个环节就需要考查一下学生的文学修养。我把几副与一些名人有关的句子写在黑板上:
一代文章推——,毕生心血似——。(茅盾的两部作品,查资料填写)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涉及到哪几个作家)
同学们在一番紧张的翻阅资料、讨论之后,答案准确地写了出来。我又不失时机地进一步提问:《子夜》、《春蚕》写了什么内容?你还了解作者哪些作品?唐宋家是哪几个人物?他们的代表作是什么?连续的问题,不但没有让学生感到厌倦,相反,他们的兴趣却越来越高。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简单的问题却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调动了学生的文学储备,真令人惊喜、欣慰。
整堂课的还在第三个环节上,学生当堂对对联。开始我只要求每组写两句上联,相邻组对下联。一会儿,情况就失控了,上联一出,学生就争着抢着对下联,一个上联甚至有好几个下联,学生也不由自主地离开了座位,围着讲台,思考着,评论着,争抢着,没有了回答问题的羞涩,没有了课堂上的挺身端坐,取而代之的是不断展现自我的身影。看到好的下联,雷鸣般的掌声和叫好声便骤然响起。黑板的每一个角落都写满了学生稚嫩的对联,如
中国字四四方方,方方正正;西洋文弯弯曲曲,曲曲折折。
平顶山顶平;青草地草青。
东升旭日山河秀;西落残阳星空奇。
高一十班小组擂台热火朝天;鹰城二高运动盛会硝烟四起。……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还不愿离开,还围着讲台讨论着……
课下交流,业务校长说,这节课,上得很好,如果买来红纸与毛笔,当时让学生来写对联,岂不是锦上添花?一语道破天机,新课改的课堂教学怎么完成?怎样在课堂上落实素质教育……回忆一下参观所见,资料所看,我恍然大悟。新课改的课堂就应该是这个样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动脑、动手、动口,做学习的主人。
反思这一节课,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设计课堂问题一定要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不是传统的分层、背景、写作意图与思想,让学生局限在这样的框框中而厌倦。形形的资料给了学生偷懒的机会,人云亦云的表述扼杀了学生的思维。备课切记远离现成的教案,给自己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更是给学生一个创新思维的机会,也就是说,备课一定要把“备学生”放在首位。
二、切实把课堂还给学生,而不只是停留在口号上。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就让他们担当当家作主的责任行使权利。“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集体的智慧是不可估量的,每一个个体的才能是不可小视的,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就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还给他们展现自我的权利,智慧的火花就会开遍课堂的每一个角落。
篇5
目前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如何在网络教学和各科课堂教学中合理有效地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并开发数字教材,是应用研究比较重视的问题。北京、重庆等城市在研究这一课题时正逐渐从尝试研究走向推广普及,以促进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他们主要采用课堂实例分析和调查访谈等形式对电子白板的优势进行探讨。本研究拟运用实验法与调查法,以实证研究来探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效果。
一、研究过程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辅助教学方面的效果,包括两个分研究:一是对一年级小学生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等组实验研究,分析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二是调查教师对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效果的评价。
1.研究一
对某小学一年级学生进行为期2个月的“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研发与应用”的教学实验,以探索它对小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采用等组实验,比较实验班与对比班在语文、数学单元测验与总成绩上的差异。
(1)实验方法
①实验对象。一年级学生完全是随机编班。采用整群抽样法,从一年级10个班中随机抽取2个班接受交互式电子白板实验教学(125人),另外2个班作为对比班(125人)。
②实验步骤。按照随机原则选择实验班级,确定语文3个单元、数学2个单元为实验教学内容,分别选择两位语文教师、两位数学教师参与实验,每位教师分别承担一个实验班和一个对比班的课程教学。在实验初期,对包括4位教师在内的所有教师进行交互式电子白板使用技术培训,并进行达标验收。在实验过程中,采用双盲实验,教师和学生均不了解实验目的。
在实验过程中,实验班的语文和数学教学均采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电子白板使用率占授课时数的80%以上。教师可以在白板上随意调用各种素材或软件教学,突出师生互动性。电子白板会自动储存学生在上面的解答过程,从而生成每位教师教学的个性化课件,可反复调用。所有班级语文和数学学习的内容和进度相同。每完成一个单元的学习,同期进行单元测验,测验成绩按五分制计分,即A,B,C,D,E五级量分。
最后,严格按照实验方案进行教育实验,收集实验数据。整理分析实验数据(见表1~表7),并进行卡方检验。
(2)实验结果
①关于一年级数学成绩的卡方检验。
表1 单元一数学测验成绩分布(人数)
统计分析显示,单元一数学测验的卡方值为4.200 2,P>0.05,实验班与对比班的成绩差异不显著,但前者略优于后者。
表2 单元二数学测验成绩分布(人数)
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单元二数学测验的卡方值为4.241 7,P>0.05,实验班与对比班的成绩差异不显著,前者略优于后者。
表3 2个单元数学测验总成绩分布(人数)
统计分析显示,2个单元数学测验总成绩的卡方值为6.352 6,P
②关于一年级语文成绩的卡方检验。
表4 单元一语文测验成绩分布(人数)
统计表明,单元一语文测验的卡方值为10.798 2,P
表5 单元二语文测验成绩分布(人数)
统计表明,单元二语文测验的卡方值为12.767 6,P
表6 单元三语文测验成绩分布(人数)
统计表明,单元三语文测验的卡方值为5.436 7,P>0.05,实验班的成绩与对比班的成绩没有显著差异。
表7 3个单元语文测验总成绩分布(人数)
统计结果表明,3个单元语文总测验的卡方值为23.206 4,P
同时对实验班与对比班的教师做了访谈,结果发现,实验班教师肯定了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促进学习目标达成方面有显著的效果。
(3)讨论
统计结果显示,总体上交互式电子白板有助于提高一年级学生在数学和语文上的学习成绩。电子白板不仅能够满足小学生课业学习中对感性经验的需求,而且为师生互动交流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从单元学习来看,这种高科技的教学系统在小学生数学单元学习中没有显著的效果,但是在语文单元学习中效果显著,这说明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作用是逐渐显现的,具有渐进性和持续性。
2.研究二
调查比较该小学5个年级教师对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课堂教学后的效果评价。调查的内容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观察力、动手能力、课堂主动性、专注力、自主学习、学习情绪、课堂交流、课堂气氛、课堂教学密度、教学体验以及目标达成等12项,最后综合形成教学效果评价。调查问卷隐去“交互式电子教材”字样,以“小学生课堂学习行为问卷调查”为题。采用Likert五分量表,选项依次为:非常低(1分)、较低(2分)、一般(3分)、较高(4分)、非常高(5分)。
(1)调查方法
篇6
教务工作
三位新员工用很短的时间熟悉了业务,迅速上手,各项工作大体有序开展,这一方面得益于员工自身的素养和品德,另一方面得益于处室内部频繁的带有培训性质的短会。
教务工作有的看得见,比如巡课,每天至少3节,雷打不动;有的看不见,比如教务处管理的对上负责的系统就有省初中新课程管理系统、省高中新课程管理系统、市中招网、市中学学籍管理系统、省会考网、市会考网、省高招在线、市高招网、市质检成绩统计系统、综合素质管理系统,这是老师们看不见的,任一个系统报送的数据出问题,都是事故。
这学期教务工作,个人印象最深刻的是经常开小会,带有培训性质的,既有工作方法和程序规范方面的内容,也有统一的作风和纪律教育等内容。
我的工作经验之一就是,要让工作顺利开展,事前培训动员一定要充分。
三位新任工作人员从对教务工作不熟悉到迅速上手,到能够比较得心应手地开展工作,表现出了比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她们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让人感动,也让人欣慰。
教学工作
我在高中前后教了六年书,一直呆在高一年段,其间兼过初中思品、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的教学,这学期第一次上高二。高二第一学段结束后,必修模块全部完成教学,开始选修模块的教学。高一教材的难度已经比初中跨跃了一个台阶,选修模块教学的难度又比必修模块提升了一个层次,为数不少的篇目甚至是我们当年在大学里学习的内容,备课的难度绝非高一备课可同日而语。由此可知,高中学生学习之辛苦。
半期考后,我接手高一7班语文教学任务。虽说课程相当熟悉,但准备一节课,没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还是没有把握的,尤其是7班优生相当多,宝贝也相当多,很象一个不平衡的生态系统,教学难度很大,教育难度更大。
第15周左右,个人感觉到已经无法兼顾跨年段教学、备课组长、教务处工作和生活中的一系列琐事了,一度有过请假甚至请辞的想法,但因为接手高一7班之时,曾许下诺言,起码保证本学期内语文科不再换老师。权衡再三,暂辞备课组长一职,由卢人立老师接任。备课组长是我做得最心应手的一份工作,内心里是很不想放弃的。
教研和备课工作
教务处的多数工作,都由工作人员具体经办,我把关,但对教研和备课工作,我始终是自己在经办,工作人员帮着我做。每一周的教研和备课活动巡查记录、各学科每周提交的教研内容和集体备课主备方案,我起码都会大致翻阅;对每个学科每周按计划要开展的教研和备课活动,我基本都能提前了解或者同步了解。
简而言之,推动教研和备课工作规范开展,继而有特色地开展,始终是我最优先考虑和保证的重点工作,始终是我在挖空心思琢磨的工作。
这学期,为更有效地提高各学科教研和备课工作的质量,教务处推出了两项新措施,一是每周末公布下一周次各学科的教研和备课活动安排,二是巡查教研和备课活动时现场查收活动内容。从全学期各学科的实际工作看,两项措施相当有效地纠正了之前部分教研组和备课组工作随意、前后拖拉的毛病,提高了各学科开展教研和备课工作的计划性与科学性。说穿了,就是希望教研组和备课组提高计划意识,提高执行规定和落实计划的意识。
按惯例,印发了五期教研和备课学习材料。一学期五份学习材料,至今已是35期,有些不急不躁、细水长流的意思。重新翻阅这五期学习材料,多数文章是很有质量的,《台州书生中学关于教研和备课工作的资料》、《40年教学的20条经验》、《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效教学绕不开的三条规律》、《如何开展集体备课》、《解放“学习力”上、下》等文章对我校的教学和管理肯定是有借鉴或启发意义的。
和名师工作室的交流研讨,7个学科,7位领衔教师,20余位成员,我们收获颇丰。
和十八中的校际交流,关注毕业班,关注一线教学,面对面交流,更直接有效。
面向师生的讲座,省教育学院教授鲍道宏,主讲学校发展中教学问题的发现、研究及成果推广,老师们给予了好评;儿童文学作家郁雨君,人称“辫子姐姐”,面向初一学生,交流阅读与成才,初一学生掌声阵阵。这学期的讲座少了,下学期会努力多安排。
闽清天儒中学60余位教师前来观摩,我们没有专门大张旗鼓地布置,常态课,正常的教学进度,显示我们的常规工作是过硬的。
历史学科的教研和备课工作非常扎实,赢得市教育学院好评,继主办面向市区的市级教研活动以后,黄鹤鸣和艾振斌老师又应邀参编《福建教育史》一书。逐渐走向名师,就是这样自己为自己争取着机会,学校提供的只是一个平台。
高一语文承担全市期末模块统考命题任务。意义大,在于市教育学院信任我校老师;责任也大,在于这份试卷要经得起全市高一师生的检验。
初一、初二思品承担八所民办学校联考命题任务,启动迅速,布置细致,工作有力,政治组表现出了很强的工作能力。主办学科命题备考会等,做得有声有色。
公派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师和班主任代表外出参加高质量的教学或管理观摩研讨会。
师大附中的公开周,我校约有40余位教师前往观摩教学和讲座。
凡此总总,教研和备课工作的些微进步都让人欣喜:
1.各学科备课组普遍具备了比较强的计划意识,能够按计划安排开展集备活动,能够把计划的活动落实到工作中,这是本学期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的进步之处。
2.组长们模范地遵守了学校关于教研和备课工作的规定与要求,并将这些规定和要求贯彻落实到了实际工作中。善于落实制度与要求正是我校办学规范的一个表现,也是各学科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取得成效的前提与保障。
3.学校关于教研和备课工作的规定与要求得到了良好的贯彻与实施,这历来是我校的教研和备课工作的长处所在。教务处进一步要求各学科将这些规定与要求内化成为自觉的行为,而且要求各学科能够在这些规定与要求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只有这样,我校各学科的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才会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篇7
述职报告属于应用写作,有着报告者陈述自己任职情况,评价自己工作能力,接受上级领导检验和各部门监督的功能,主要具有具有汇报性、总结性和理论性的主要特点。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高中教务主任个人工作述职报告范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中教务主任述职报告
在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全体教师的鼎力支持和帮助下,我尽心尽职、全力以赴,力争干好本职工作。我开学初就做了充分的准备,在抓德育工作方面,把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和学生养成教育放在首位,以“养成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为主线,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进一步提高。经过一年的努力,我校政教工作呈现良好态势,现将本学年工作情况汇总如下。
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1、开学初,首先经过校委会认真研究,反复斟酌,确定了二十四名班主任人选。
2、每月定期召开班主任学习交流会,带领班主任学习先进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调动了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增强了班主任工作的针对性。
3、认真开展班主任经验交流活动。通过学习和活动,进一步提高班主任带班育人的水平。同时,逐步完善了对班主任工作的检查、评估、激励制度,充分调动了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班主任工作队伍。
4、同时注重年级组长及学生干部培养,定期召开年级组长会议及学生干部会议,了解班级、学生情况,更好的为管理学生服务。
二、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1、充分利用周一升旗、学校《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宣传平台,从重大新闻、时事政治、法制方面等宣传各式各样的有益信息。
2、本学年还加大力度对学校的重要场地的文化宣传标语做了更换,学生宿舍、教室、厕所等每一面墙壁都有宣传标语,并且成功举办了“学生书画展”。
三、针对素质教育的要求,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1、把一些传统的体育用品分发到班级,丰富学生课间活动。
2、坚持课间操,早操,让学生真正的锻炼了身体。
3、同时组织了篮球比赛、冬季田径运动会、拔河比赛、教师竞技运动等。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真正的锻炼了身体,陶冶了情操。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
开展活动,用学生身边的先进人物教育学生,增强了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得到启迪,产生震撼。
1、利用周一升国旗时间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纪律教育等。
2、在县局组织的反宣传活动中,我校上报了学生的三十多篇作品,两名教师及十多名学生作品获奖。
3、举办了国庆书画展;“五·四”组织了红歌大赛、游园活动、篮球赛等;还组织了“党在我心中”征文活动、三生教育、文明学校宣传等活动。
4、去年九月份,利用一周时间对七年级学生进行入学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5、组织学生开展低碳生活征文活动,通过教育,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大大增强,现在各班垃圾基本实现了分类收集,各位班主任老师鼓励学生收集销售,最后把所得收入作为班级奖励资金。
五、强化行为规范教育的检查、评比
学校开展多种评比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以达到巩固规范之目的。如先进班级评比、优秀团支部评比、三好学生评比、优秀班干部评比、优秀团员评比等等,鼓励学生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做起,争做先进,激励后进,以促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发现好思想和行为,及时表彰奖励,通过评优树模,在学生当中收到良好的示范教育。
六、充分发挥学生在行为规范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体现主体育德效应我校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管理才干,认真组织学生干部工作,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
七、努力促进学校教育和家庭、社会的相互沟通和配合,形成合力,积极营造大德育环境
我校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通过家长会、家访、电访、校讯通等形式同学生家长经常联系,紧密配合。对学生进行跟踪教育。
八、全面开展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全面开展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塑造具有鲜明特色、和谐向上的,能体现本校办学理念、精神风貌和文化内涵的校园形象,积极创建整洁、有序、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影响和熏陶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九、全面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及健康教育工作
1、本学年来,由于大多数学生在校寄宿,学生安全管理难度增加,我们积极探索,实行专人管理,多层督查,二十四小时对接管理。
2、本学年初,以《学校公共安全教育教程》为纲,积极制定我校安全教育计划。
3、制定我校紧急情况预案和紧急疏散方案。并每学期进行一次疏散演练,定为机制。
4、坚持收缴管制刀具、棍棒活动,每月一次在学生中形成威慑。
5、加强校外住宿生管理及课间管理工作,坚持领导带班,每天专人负责。
十、存在的不足
1、本学年还发生了几起学生受伤的意外情况,经过学校努力协调,使问题得到了及时的解决。
2、学生道德观念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宿舍、教室等公物遭到部分学生的破坏,学生之间还有矛盾时常发生从而引发打架斗殴等。
3、学生抽烟比较多,严重危害学生身体健康。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经过政教处及全体老师扎实有效的工作,使我校的德育成效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提高和突破,政教工作得到了全校师生的认可。在今后的工作中会进一步开拓创新,加强学习。
述职人:
20____年____月____日
高中教务主任述职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本学期我担任高一____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和高一____班的班主任工作,同时任教务处主任职务。
一年来,在教务处我主要和张副主任负责高中部的教学管理,教学常规,教学督导等工作。初入六中我用九个字形容:任务重,要求高,压力大。在工作中,我以求真务实的态度,顾全大局,融合群体,自觉做到“三不”,即工作时间长不计较,工作任务重不叫苦,做的事情多不厌烦。一年来在校长的正确领导下,各位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我很快适应了新的角色。现就本学期的工作述职如下,恳请领导和同事们给予指导。
一、一丝不苟抓常规,常规不失落
常规工作约定俗成,是教学工作稳步推进的“必修课程,”在过去的一年里,教务处自始至终保持着常规工作的“本色”,在做好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的同时让常规不失落,永葆常规工作的经常性、规范化。一是抓好常规教学,由于敦促到位,检查及时,教师们均能按要求备够课,备好课,上好课,做好常规工作。二是组织好高中部每周校级公开课,几乎高中部所有教师都能拿出一节或几节课供全校教师观摩,或指导、或交流、或评议,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三是迎接了教研室对我校高中部教学工作的听课调研。在领导的总体协调下,对当天的工作做了具体、详尽的安排和布置,所听的8节课绝大部分质量较高,受到教研室领导的好评。四是配合电教中心做好教师每次考试教学成绩的积分计算并作为六横九纵考核的重要依据并督促教师做好试题分析,学生分析并制定改进措施。五是在全体高中部全体教师的配合下配合高中各年级组组织了月考,期中考,期末考,使的考试有条不紊,繁而不乱。考试结束后,对每次考试情况作了较详尽的质量分析。六是与教科处成立联合督导组对教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教研组活动情况等业务常规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和督促。
二、持之以恒抓教研,教研不虚浮
学校的教研工作是学校的生命力所在,本学期高中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本教研工作,一是高中部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每周教研活动,在各教研组长的精心组织下,或指导、或交流、或评议,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二配合张主任组织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说课比赛,经过认真的筛选,高中部推举出高玉芳老师和侯秀芬老师代表本我校高中部参加市教育局的比赛,并最终获得了一个二等奖和一个三等奖,为我校赢得了荣誉。三是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认真研读、分析、总结高一语文教材,做好教材分析中考考等点总结工作,受到了教研室领导的肯定。四是协调教科处组织召开了赴杜郎口中学观摩学习汇报会,并组织赴杜郎口教师上了一节汇报课,效果较好。五是鼓励高中部教师积极或参加论文比赛,一年来多位教师论文在市级省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六是组织高中教师赴骈山中学,邯郸十中,高北中学等学校,参加学科研讨会,观摩会等。
三、理直气壮抓质量,质量步步高
学校的生命系于质量,质量的优劣在于课堂,本学期,依据开学高教学计划提出的教学工作要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思路,高中部做了一定的工作。一是依照教学工作计划,如期每周进行公开课活动,并带动,号召高中部教师都参与到听课活动当中,每周评出的课堂质量都较高,达到了活动的目的。二是积极鼓励引导高中部教师接受新的教学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模式,真正真正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提高课堂效率。三是始终树立质量意识,利用周公开课活动,结合教研活动,深入教师课堂中,特别是对青年教师或刚进入高中的教师及时的进行交流和反馈,力争使每节课都达到听课有效,上者有提高的目的。四是协调和指导高一毕业班工作,确保教学,任务的全面落实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四、因地制宜抓活动,活动促发展
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是学校课程一个有益的补充,本学期,我组织了以下活动。一是配合高中语文教研组组组织高中部学生参加《语文周报》全国作文比赛,共有263人参加,截止目前共有124人获得二三等奖和优秀奖,暑期还将角逐一等奖。二是配合高一年级组组织高一全体师生召开高一一模质量分析会,高一优生座谈会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配合高二年级组,组织召开了高二教师期中质量分析会,配合高一年级组召开了高一教师调度会等。
此外,还从学校的大局出发,做好了其它的教育教学工作,由于时间关系,在此不一一说明。
存在的问题
一是本学期由于计划外活动的增加,使得本学期的活动显得较多,致使深入课堂,深入教师的时间受到的冲击,虽然一直秉持着,走进教师,走进学生,但实际走得不是很近,使得抓教师业务能力,教学水平的计划做的不是很好。
二是对过程性的管理与指导检查做得不好,有忽冷忽热之感,很希望有计划性但没有做到计划性,使得有些环节放松。
三是对有些工作按部就班,没有很好的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也没有勤动脑思考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办法。使得有些教研活动氛围不浓厚,教师对待工作热情不高。
四是还不能用全新的思维和方式开创性的开展工作,缺乏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的意识和魄力。
五是本学期对高中部教师的高效课堂培训工作,没有很好的开展。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加强学习,努力工作,克服不足,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谢谢大家!
高中教务主任述职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
________-________学年度本人任教导处主任,兼任高二年级(10)(11)班化学教学工作,现将一学年来的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
一年来,本人能够积极参加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认识水平,以身作则,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同时,不断通过业务培训、阅读管理书籍,积极听取各种指导建议,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力求用理论指导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二、立足实际,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在学校领导支持和关怀下,在教导主任的领导下,认真履行教导副主任职责,协助教导处主任贯彻落实所分管的工作,使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实施。
1、在每学期初制定了教导处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教导处工作行事历。
2、修订《泾干中学教学常规管理要求》等多项制度,使管理工作更趋于科学化,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3、加大教学常规、质量的检查、监控力度,完善了阶段考试制度,使阶段考试更具有信度和效度,对改进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4、建立了教师业务档案,对教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备课组计划执行情况等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和督促,并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为教师年终考核和下学年的工作安排及评优树模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5、制定了《高一高二年级期中期末考试奖励方案》,充分调动了基础年级教师的积极性,教学成绩都有突破性的提升,高一、高二大部分学科成绩在全市排前五名,其中高一的数学高二的语文排第三名。
6、始终树立质量意识,利用备课组活动,青年教师赛教活动,青年教师座谈会,深入教师课堂听课等方式,积极与青年教师进行交流和讨论,最后达到共识。不但加强自身,同时促进了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
7、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为教师提供电教资源、网上教研中心资源和多媒体教学,以满足教学实际和新课改的需要。
8、协助高三毕业班领导小组做好各项工作,本届高三毕业班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9、服从学校的安排,担任高二(10)(11)班化学教学任务。在教学中,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重视课堂教学效果,多启发,善引导,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所任教班级化学成绩位居年级前列。
三、存在问题
1、教学管理的理论水平有限,经验欠缺,仅凭着满腔热情和教学经验工作,许多工作有待改进。
2、教学观念急需更新,新课程理论水平有待提高,在今后工作中应加强新课程理论学习,加强教学改革顺应时代潮流。
篇8
上学期,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教学上取得了显著成绩:初中各年级总分合格率、总分优秀率、总分平均分都位于市所有参考学校首位,单科合格率、优秀率、平均分大部分列市前二名,初二数学、初三英语、物理、政治合格率、优秀率、平均分均列市第一名。高一、高二市统考总分合格率、总分优秀率、总分平均分三项总排名均为市第6名(含市属三校),两个年级的总排名为市第5,单科合格、优秀率、平均分大部分列市前6、前8、前6名,高一英语、化学,高二数学合格率、优秀率、平均分均列市第6名。校内统考科目成绩喜人。但有个别科目成绩不理想,在市或镇的排名靠后,个别老师的教学成绩与同级同科最好的相比,差距甚远。 二、指导思想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工作目标 1、完善、落实教学管理制度,使教学工作的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2、继续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使之尽快成为教学骨干。 3、初一、初二各科的统测,初一1、2合格率要达到100%,英语、数学优秀率要超出全镇所有参考班级最高率的16%(语文10%),初一3两率要达全镇各初级中学重点班最低线。 4、初三升中考总分合格率、总分优秀率保证目标为前五名,理想目标为前三名,同时要做好学生的分流引导工作。 5、高一语、数、英、物、化市统考合格率保证目标为前六名,理想目标为前五名,优秀率保证目标为前八名,理想目标为前五名。 6、高二语、数、英市统考合格率保证目标为前六名,理想目标为前四名,优秀率保证目标为前八名,理想目标为前五名。 7、高一、高二会考科目合格率、优秀率要达到全市的平均线以上。 8、高三高考上线人数要超额完成市下达的任务,优生成才率要达到前八名。 四、工作措施 1、强化目标管理。各科组、级组根据学校教学的整体目标计划和要求以及各学科实际情况制定各学科的教学目标。各科任教师根据学校教学整体目标和学科教学目标,按年级学科要求,按班级学生实际和教师本人特长确定自己的教学目标。上述三种教学目标,从集体到个人,从整体到局部,最后落实到教师个体教学目标上,从而实现学校的整体目标。 2、抓好教学进度。各年级在不影响课堂效率的前提下,要力争把教学进度适当提前,以求得高考、中考、会考和市、镇统考备考工作主动权。 (1)高三级:尽可能把三轮复习的进度安排好,争取每次模拟考取得好的成绩。 (2)高二级:语文、数学、英语应至少超前二周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政治科要略有提前,物、化、历、生五科会考科目必须在第10周前结束新课。X科中的物、化力争把高三的内容讲完,政治历史争取把高三的部分内容讲完。 (3)高一级:地理科争取在第10周前结束新课,其他各科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应适当超前,为会考及市统考作好充分准备。 (4)初中部:初一、初二争取提前二周结束新课,初三力争在第6周前结束新课,为升中考复习提供足够时间。 3、抓好时间协调。本学期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课时比例和学科特点,把白天和晚上的自习课分到各科,以协调各科的教学工作。各科任教师要视当天教学内容和自习安排情况,合理调整好作业量,并教育学生利用好自习时间。 4、抓好备考工作。高考备考领导小组要加强班风、学风和教风的管理,要注意监控好辅导对象的辅导过程和效果。其他各类考试科任要尽早确定培优辅差对象,定好培优辅差计划。各科要加强对临界优生和临界合格生的辅导,在抓好单科优秀率和合格率的同时,提高总分优秀率和总分合格率。 5、初中毕业班,要正确处理好提高升中试成绩和为我校高中输送优秀人才两者之间的关系,既要辅导好临界优生和临界合格生,提高总分优秀率和总分合格率,又要及早了解学生的报考意向,从关心学生,宣传我校高中重点班优势等着手,加强学生的爱校思想教育,做好初三年级的分流工作。 6、落实教学工作检查制度。期中和期末教导处和科组联合进行两次教学工作检查,检查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情况,检查教师的课堂教学状况,检查教师备课、辅导及作业批改等情况,检查教师教研工作情况,检查科组建设状况,检查各功能场室的管理状况等等。 7、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各科组在抓好备课质量的基础上,强化作业布置、批改以及学生书写格式规范化的管理。本学期拟举办一次学生作业展览和三次(第6、12、17周)学习质量跟踪测试,把学生的学习质量落到实处,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推动良好学风的形成。 8、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备课组活动除必须做到“三定”、“四备”和“五统一”之外,即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学进度、统一目的要求、统一重点难点、统一作业练习、统一测验考试。还要抓好每次集体备课的质量,落实好备课的专题,有效地把备课内容转化到教学实践中。 9、开展教改专题研究。各科组的教研工作要以目标分层教学为重点,进一步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组织教师学习理论、掌握操作方法、编好练习题、参加青优课评选。在形容过程中,各科组要发挥备课组的力量,分工合作、共同研讨,不断总结。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检查将以目标分层教学为核心,全面检查、考核各教师在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等方面对目标分层教学的运用情况。 10、加强学风建设。班主任不仅要认真抓好班风,通过良好的班风带动学风建设,还要配合科任,参与各科的教学管理。班主任要多组织些与学习有关的活动,在班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科任要结合教学实际多给学生以学习方法指导,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的技能和技巧。 11、培养青年教师。以结对子、压担子、搭台子、引路子等形式,按照《新教师教学达标规定》和《教师结对子制度》中的有关要求,导师和新教师各自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并分阶段对新教师进行考核,以帮助新教师尽快提高业务水平。 12、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各备课组要组织相应的兴趣小组、竞赛小组,为参加省市有关竞赛作好充分准备,并力争获得好名次。本学期各科组要针对优生举行1~2次学科竞赛,继续开展上学期一些行之有效的课外活动,激发兴趣,活跃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素质。 13、加强图书馆、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根据市教育局要求,充实必要的器材、设备、报刊、图书和杂志等,进一步加大课本、辅导材料、练习资料等的订购和管理力度,科组长要切实负责,经常检查督促有关功能室的管理工作。 五、行事历 周次
日 期
工作内容
1、 2月3日~10日 开学典礼;稳定学生情绪;上学期期末考总结会议
2、 11日~17日 制定各类计划
3、 18日~24日 学生作业展览;教师计算机培训
4、 25日~3月3日 高考综合科全市统一测试
5、 3月4日~10日 学风建设经验交流
6、 11日~17日 学习质量跟踪测试
7、 18日~24日 教学常规检查
8、 25日~31日 全市高考模拟考,教研工作检查
9、 4月1日~7日 教师结对子阶段性总结
10、 8日~14日 目标分层教学青优课评选
11、15日~21日 教研工作阶段性总结
12、 22日~28日 学习质量跟踪测试;高考广州一模
13、 29日~5月5日 五一国际劳动节;
14、 6日~12日 高考工作视导
15、 13日~19日 市高考工作视导 优秀论文评选
16、 20日~26日 教学常规检查
17、 27日~6月2日 学习质量跟踪测试;高考广州二模
18、 3日~9日 市高考工作视导,期末复习经验交流会
19、 10日~16日 教研工作检查,目标分层教学总结
20、 17日~23日 期末复习、初三升中考
21、 24日~30日 期末复习、高一、高二毕业会考
篇9
【关键词】办;人民;满意;民办;学校
北宋学者、理学先驱、思想家、教育家胡瑷曾有至理名言“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本者在学校”。当今人们已认识到,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关键在教育,兴国必兴教。党的十六大,已明确提出优先发展教育。那么,作为教育组成部分的民办学校,要怎样才能办成让人民满意呢?在此,我冒昧谈谈自己的肤浅看法。
1. 规范民办学校的领导班子,科学管理学校
民办学校的领导班子,对办好民办学校起着重要作用。我是外地教师,曾受聘于贵州省多所民办学校任过教。亲身体会到有的民办学校老板根本不懂教育;他所聘任自己的亲戚或曾教过的学生,来校担任校长,也是教育的门外汉。因此,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应对民办学校的领导班子进行严格培训,让他们学习“学校管理学”、“学校管理心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然后进行严格考核,合格后才能走上领导岗位。从80年代初起公办学校的小学、中学校长,不也是经过培训考核后才上岗的吗?只有让他们视野开阔,明确民办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方向、办学的基本任务,才能科学管理好学校。否则,就像有的民办学校老板、校长那样,自己不懂教育,把管理教师当成管理工人、农民,不懂教师的工作特点,不懂学生的学习规律。只知道把师生束缚得紧紧的,东一个条条,西一个框框。如果教师从早到晚的坐班时间内有一点离开,就扣月工资的百分之几到百分之几;如果学生有课堂玩手机、随意讲话等,就给予这样处分那样处分,甚至体罚、打骂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早就说过“教师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对于学校是真正的威胁。应当尽可能给教师留出时间用于自学,让他们从书籍这个重要的文化源泉中尽量地充实自己。”老教育家夏丐尊也说:“没有感情,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而有的民办学校领导,之所以这样管理师生,归根到底就是不懂教育。所以,非常有必要对民办学校的领导进行培训,使之懂教育,科学管理学校。
2. 稳定教师队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把育人摆在首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兴教必重师。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有了一流的教师,才能办成一流的学校。尤其是民办学校其属性是选择性教育,如果失去群众的选择价值,就难以生存、发展。学生是看着老师来的,有了好的老师,就有了优质教育、优质服务,生源才会不断涌来,学校才会发展。因此,教师的重要性,那是不言而明的。所以,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而有的民办学校,教师素质差,有的老师,没有教师资格证书,没有合格学历的老师,因为是老板原来教过的学生,以前做过保安,做过木工活,学校请他来担任高中数学教学,这样“三证”全无的人,怎能教好学生?更有甚者,有所民办学校,把远在江西的一个老师的家属,聘来上初中的生物、历史课,这位老师家属原是一所幼儿园的生活老师,根本没上过讲台,上课时,有学生之间问她“你上过小学一年级没有?”,学生虽然调皮了点,但看出了老师的水平。另外,要极力稳定教师队伍。有的民办学校,高一语文课,第一学期就换了三个,第二学期还不知换否?其他学科也如此,老师换来换去,怎能育好人?有的民办学校,为了节省支付老师的工资,大量招聘刚毕业的大学生。进校后,既不帮助培养,也不安排老教师传帮带。一旦出了点问题,就在教职工会上严厉批评。前不久,学校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大搞年青老师上所谓“优质示范课”。以为才从大学毕业的老师,在课前打印曹操的《短歌行》原诗发给听课老师,由于没有时间检查,出现了错别字。紧接着学校领导在教职工大学上公开批评这位老师,并且还说全校语文老师都差,真是攻击一点不及其余,不但泼了年青老师的冷水,而且打击了全校语文老师。如此说法,有一点尊重老师吗?老师还想留在学校教好学生吗?这何以稳定教师,学校何以发展?再有,学校是育人之地,育人第一,是民办学校一点不能改变的办学基本宗旨。要如此,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必须稳定教师。有了好的老师,才能育好人,才能实现育人第一的宗旨。
3. 努力提高质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2---2020年)中明文写道“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的确,质量是立校之本,尤其是民办学校。只有提高了质量,学生、社会、家长才能认可,学生才会不断涌来,学校才能持续发展。可有的民办学校,根本不抓质量,认为只要学生把生活费、学费缴了,就万事大吉。这种作法,纯属盈利性,没有社会的公益性。只强调学生基础差,而不采取任何提高质量的措施。有的学生根本不学习,不对他们进行学习重要性的教育,不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只要他们到教室就行了。这完全是放任自流,害了学生。一到考试、(统考除外),领导在会上反复要求任课老师把题出简单些,甚至课堂上讲过的原题,也可以出在试题里,让家长看到子女的分数高而满意愉快,这样可减少下期学生的流失。这样的学校,对学生哪有一点爱?没有爱,何谈教育?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学生才能“亲其师而信其道”,信其道,才能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立德树人是民办学校的基本任务。做到了这一点,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才能热爱科学知识的学习,“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热爱学习,才能提高质量。有了优质教育,优质服务,才能培养有用之才,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
4. 加强学校硬件建设,切实为师生服好务
篇10
关键词:双语教学;师资培训;师资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1020903
1 引言
近年来, 随着我国各项教育改革措施的不断推进和深化, 普通高校由点到面地从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体制中汲取营养已蔚然成风。其具体体现之一便是越来越多的普通高校在越来越多的学科中使用外文教材,采用外文加中文的双语授课模式开展教学活动。
由于这一新型授课模式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的理论体系建设远未完善,致使各高校在开展双语教学的实践过程中随意性较大,教学效果参差不齐。这一状况如不能尽早得以解决并加以规范,是必会对双语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产生负面影响。
双语教学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双语课程的设置, 师资力量的配备以及教学模式的选择等诸多方面。本文拟对双语教学活动中师资队伍建设及相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希望能对双语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 双语教学的定义与教学目标
2.1 定义
目前国内对双语教学比较统一的认识是指将母语以外的另一种语言直接应用于语言学科以外的其它学科的教学中,使第二种语言学习与各学科知识获取同步。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双语教学通常采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进行。本文所提及的“双语”是指英语和汉语这两种语言。
2.2 教学目标
由上述定义可知双语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通过使用英文版教材来掌握本专业课程知识,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够应用英语口语和书面语形式来对专业知识加以运用。
3 双语教学对师资的要求
双语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特殊的双语师资选拔方式和方法。从事双语教学的师资必须是复合型人才,即必须具备专业课程的教学能力与一定的第二语言表达能力。而目前在我国高校的师资队伍中,同时具备这两种教育背景和能力的教师很少,这就决定了各高校在双语师资的选拔过程中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因此,在对于双语教师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方面,应根据需要,突出重点,有所侧重。笔者通过数年的双语教学实践与探索,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合格的双语教师,在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方面,阅读和口语表达能力必须达到较高的要求。
从事双语教学的第一步是要读懂英文版教材。对英文教材的解读是最重要的,同时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方面。这一问题可体现于目前国内出版的商务类各学科的翻译教材之中。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缺乏现代商务各层面的社会实践与知识积累,绝大多数普通高校中所教授的商务课程的教材都是泊来品,具体来讲,就是通过翻译国外相应教材而进行学习和知识传播。鉴于译者对原版教材的解读能力与翻译能力的差异,导致商务类教材的质量参差不齐。特别是近几年国内出版的该类教材,可以说是达到了以讹传讹,谬误百出,误人子弟的地步。因此,对英语教材的正确理解和解读是开展双语教学的一个基本前提条件。这就要求双语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英语阅读能力。
对双语教师的第二项要求是口语,这可能是普通高校双语师资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几乎可以肯定地讲,口语水平是决定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众所周知,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的教师主体为30―50岁的一代人。从英语口语能力方面来看,这一代人可被称之为“哑巴英语一代”,而其教学对象却是“80年代后”这一代人, 他们之中的一些同学口语表达能力很强,而且是年级越低,口语越好。这一状况就意味着双语教师的口语水平应达到较高的要求。
首先,在双语教学过程中,英语的口语表达应达到一定的比例。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开展双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提高被教育者第二语言的口语表达能力。可见,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若只能用汉语而不能用英语授课,那么该课程就不能被称之为严格意义上的双语课程。同时,一些高校明确规定双语课程中英语口语的使用率要达到50%以上。
其次,双语教师的口语表达要基本正确且通俗易懂。学生在上课时能够听得懂才能学到知识,才能达到教学目的。这就要求双语教师在口语的发音,选词和句型表达方面多下功夫。
双语教师的口语发音要尽量做到正确,清晰而优美。不可否认,即使是毕业于英语专业的教师,也极少有人能够讲出地道美音或英音的英语,即便如此,学生还是会有一个判断双语教师水平高低的无形标准,即发音标准,英语就好,否则就会认为你的英语不过关,也就不会认真听讲, 产生厌学情绪。
在口语的选词和句型选择方面要尽量使用常用词和简单句。这也是确保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听得懂,学得会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一向认为,地道的英语应当是简单的英语。在双语教学中,最忌讳使用一些大词和生词,这样做似乎可以显示教师的权威性,但事实上却适得其反,学生听不懂,不理解,也就不会有收获。如果非要使用一些大词,生词或专业术语不可,一定要在PPT中标示出来,或写在黑板上,以便学生及时查阅词典,准确理解词意。
4 双语师资的培训
开设双语教学需要具备一定的师资条件,若不对教师进行授课前的英语和专业技能培训就开设双语课程,双语教学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要使双语教学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授课前,首先要做好双语教学任课教师的英语,特别是英语阅读和口语方面至少两个学期的专门培训,以提高教师的英文阅读水平以及英语口语的语音、语调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程度,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取得巨大的促进作用。
根据双语课程对师资提出的要求和当前普通高校师资现状,笔者认为双语师资的培训应从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两方面入手。
阅读能力的培训目标是准确解读英文教材。达到这一目标,需要有英语词汇,语法和相关背景知识的积累。就拿词汇来讲,一名英语通过了英语“六级”考试的研究生,其词汇量大约为5000―6000左右。而普通英语教材中涉及到的词汇,根据本人的使用经验来判断,至少要在10000以上。可见,词汇是提高阅读能力的第一关,也是学生通过对单词提问来判断教师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
如果这一关通过勤查词典,认真备课还可以应对的话,那么对语法和相关知识背景的了解相对来讲难度更大。很多学过英语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即使一句话中的每一个单词都认识,该句的确切含义仍不得而知, 原因在于对语法或相关背景知识掌握不足。而当前英语教材的特点就是语法运用灵活多变,口语和书面语混合使用。在背景知识方面,即便是商务类专业书籍,其内容也非常丰富,涉及面广,涵盖了西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各个层面。如语法不过关,背景知识了解不足,面对学生的提问,双语教师只能会通过猜测来解疑释惑,这无疑损害了教学工作的严肃性,也不符合求真务实的教育原则。
从英语词汇,语法和背景知识方面来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有很多,但从学习效率方面来考虑,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对商务类英语教材的阅读理解能力,GMAT的考试及培训模式可提供借鉴的。
GMAT(Graduate Management Admission Test)是美国工商管理硕士MBA入学考试. 整个考试由作文、数学和语文3部分构成。其中的语文测试部分对商务类课程的双语师资来讲最具价值。其阅读内容涵盖了高校商科的各个领域,且词汇量大(8000―10000左右),句子较长,句式变化复杂,所涉及的欧美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知识也较丰富。国内有大量的考试复习资料,资源丰富且学习成本低。根据笔者的学习来判断,一名具有研究生及以上教育背景的大学教师,经过半年至一年的精心准备,可以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能够基本符合双语教学对阅读能力的要求。
口语能力培训要达到的目标是:对于所讲授的专业内容,能够运用英语口语进行基本准确和流利的表达。要达到这一目标,根据双语师资现状,需要制订长期的,多步骤的和高强度的口语培训计划。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成年人学好英语口语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这涉及到了语言与思维层面上的问题。要讲地道的英语需要“洗脑”,而成年人的大脑几乎是不可能被“洗干净”的。这就是普通成年人学习英语难上加难的根本原因。
根据双语教学对教师口语能力的要求及师资现状,特别是对于大多数没有英语专业背景的教师而言,参加长期的,多步骤的和高强度的口语培训是极其必要的。如果双语教师口语不过关,即使勉强从事双语教学,课堂教学英语口语的使用率达不到一定的比例,就很难得到学校和学生的认可,那么进行双语教学的意义就不大了,只能是费力不讨好,自找苦吃,也体会不到教书育人的职业乐趣。
同样,提高成年人的英语口语能力的培训模式有很多。根据笔者的个人体会,在诸多模式中,雅思(IELTS)考试中的口语考试模式不失为一个较好的选择。
雅思(IELTS)是国际英语水平测试(Inter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System)的简称,是一种得到广泛承认的深造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课程的语言测试系统。英国、澳大利亚、北美以及许多母语不是英语,但许多专业课程用英语教学的国家的众多院校均采用这一语言测试系统。 许多负责英语培训的国际机构借助该项考试作出语言培训成效方面的评价。雅思的考试内容包括听, 说, 读, 写四项。 其口语测试的最后一部分为论题阐述,这项内容最接近双语教师在进行英语授课时需要具备的口语能力的要求。
雅思口语考试的满分为9分,国内考生通常取得的成绩分别为5分,6分和7分。(取得7分成绩的考生基本上可以使用英语进行一般学术流)根据这样的雅思口语成绩分布,可对处于不同口语水平的双语教师展开针对性地培训。一般来说,每提高一个分数段需要六个月左右的培训周期,也就是说,从雅思口语5分提高到7分大约需要一年的时间。这一培训模式的特点在于目标明确,阶段性强,学习资料丰富,成本较低,也较易操作。
无论是强化阅读能力的GMAT模式,还是强化口语能力的雅思模式,各普通高校可根据自身不同的双语师资状况和要求,应建立长期稳定的双语教学培训体制和机构,甚至相应的测评体系,以确保双语教师工作能力和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5 双语师资队伍的建设
由于目前国内各普通高校的双语教师在知识结构,教育背景及综合英语水平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同时也明显地受到我国以往教育体制缺陷所造成的知识断层带来的影响,各专业课程所急需的合格双语师资在人才市场上很难找到,这就使我们把双语教学的重任交由现有的青年教师队伍来承担,以使双语教学得以尽快开展。在这一过程中,各普通高校内部的双语师资的梯队建设就成为能否顺利而持续地开展双语教学活动的一个关键因素。
笔者认为双语师资的梯队建设应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即预备阶段,提高阶段和强化阶段。
双语教学的预备阶段是为英语口语能力暂时还没有达到要求或还没有任何双语教学经验的双语师资而设计的。在这一阶段,教师的主要工作重点放在对英文教材的正确解读及对配套课件的熟悉和使用方面。对其授课过程中的口语使用率和布置英文作业以及考试使用语言等方面不做规定性要求,教师可根据自身条件和教学效果自行安排。由于在此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对口语使用率等方面没有明确要求,因此,该类双语课程不能算作完全双语课程。笔者暂把这类课程定义为“准双语课程”,即完全双语课程的预备性课程。
这类“准双语课程”应在低年级开设(如大学二年级),可以使学生有一个将来接受完全双语教育的心理准备,同时在专业词汇方面有一个初步的积累。
应对从事“准双语课程”教学的教师在上岗前进行英语阅读和口语两方面的培训,也就是说,采用GMAT模式提高其阅读能力,采用雅思模式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为进入下一阶段的双语教学和培训打下基础。
第二阶段双语师资为提高阶段。进入这一阶段的双语教师应是经过专家组评审的,从第一阶段选的教师,需承担完全意义上的双语教学任务,即在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除了授课语言可使用50%以内的汉语以外,其他各教学环节均须使用英文。
这种完全的双语课程应在高年级开设(大学三或四年级)。在普通高校的高年级,通常约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可以通过英语“六级”考试,能够达到进行双语教学的学生能力要求,可以通过英语来学习各门专业课程了。
针对从事完全双语课程教学的教师,上岗前要进行雅思口语考试模式的培训,以期取得6分以上的雅思口语成绩。
最后一个阶段为强化阶段。对于教师而言,若授人一碗水,自己须有一桶水。笔者在双语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即使双语课中的英语口语使用率达到了一半以上,仍不能达到用口语对所授专业知识进行自由和准确表达的水平,这“一桶水”还不满。口语表达能力会受心情和课堂气氛的影响而发挥不稳定,与全英文授课的标准相比还有较大进步空间。而这最后一个阶段正是为将来有志于全英文授课的双语教师设计的。
那么双语教师如何在这一阶段进行强化呢?根据本人的实践经验,认为采用中文教材而用英文讲授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首先,从笔译方面来看,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需要把所有授课重点翻译成英文,然后制做成PPT或书写在黑板上,这不但要求教师要对本专业的内容极其熟悉,而且要进行很多的翻译工作,难度很大,但很能锻炼人。
其次,从口译方面来讲,该方法可以迫使教师在没有英文课本作为参照的情况下,把授课内容用英文表达出来,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人曾有为了一个准确的专业术语的表达而查阅多种相关书籍的痛苦经历。一个学期熬过之后,笔者可以感觉到口语表达能力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这一学期的经历使我终身受益。
基于上述实践经验,笔者提出一个全新的双语教学模式,即汉――英双语教学模式,以区别于常见的英――汉双语教学。这种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在授课过程中采用中文教材,而其他各教学环节均采用英文的形式来完成。这样做,对学生来说仍是双语教学,但对教师而言却是全英语授课了。该类课程可设在高年级,这不仅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双语教师的口语能力,同时对学生来讲也是有益的。
其一,可以促使学生在课上和课下更多地使用英语。在使用英文教材的情况下,学生在考试和写作业时不可避免的会存在死记硬背和抄袭课本的现象。而采用中文教材,这一弊端几乎可以避免,从而提高学生的英文写作能力。
其次,在有中文教材作为参照的情况下,学生用英文听讲的压力和难度下降了,而在课堂上用英语发言的难度却提高了,必须把教材中的中文内容用英语表达出来,这对于巩固和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是有很大帮助。
最后,对于普通高校来讲,这种汉英双语教学模式在开展科研活动以及对外学术交流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目前常见的英――汉型双语教学所采用的教材都为英文原版或国内外出版社合作出版的英文改编教材。虽然这类教材总体而言内容较新且丰富,质量高,差错率少,但其最大的弊端在于内容太“洋”,有关中国的内容涉及较少,而且有些理论在国内也不太适用。这无疑是一种暂时性的状况,迟早有一天我国高校要研发本土化的双语英文教材。而这项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较长时间的人才培养和储备,因为这一工作涉及到了英语听,说,读,写,译这五种技能当中最难的一项:翻译(包括口译和笔译)。同样,在进行国际学术交流过程中也会涉及到大量的专业性的笔译和口译工作。而这类的科研和学术交流工作应会落到从事过汉――英式双语教学的教师肩上。
可见,汉―英式双语教学师资的培养会对普通高校开展科研活动以及国际学术交流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进入该强化阶段的双语教师应来自于第二梯队,且能通过专家组的综合评审。如有可能,可采用英语高级口译,笔译考试的模式进行培训。
6 结论
根据以上论述,笔者认为普通高校的双语教学活动应多步骤,多层次地有序开展,应采用培养一批, 成熟一批, 强化一批的原则有计划地进行双语师资的梯队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使宝贵的双语教学经验得以积累;只有这样才能使更多的青年教师通过逐级培训达到双语教学的要求并最终充实到双语教学队伍中来,并通过双语教学实践,做到教学相长,业务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一个科学合理的双语师资队伍建设方案是确保普通高校双语教学活动稳定持久开展的重要前提保证。
参考文献
[1]廖秋慧,李名尧,徐纪平.工程类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方法探索[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材料学院, 2006.
[2]任卫群,饶芳.工科专业类课程双语教学的体系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5,(3):103106.
- 上一篇:地理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 下一篇: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案例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高一语文